“ 覆水難收 ”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這個成語來源於宋.王桃《野客叢書》太公取一壺水傾於地,令妻收入。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商朝末年,有個足智多謀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稱姜太公。因先祖封於呂,又名呂尚。他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攻滅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後來封在齊,是春秋時齊國的始祖。姜太公曾在商朝當過官,因為不滿紂王的殘暴統治,棄官而走,隱居在陝西渭水河邊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為了取得周族的領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經常在小河邊用不掛魚餌的直鉤,裝模作樣地釣魚。姜太公整天釣魚,家裡的生計發生了問題,他的妻子馬氏嫌他窮,沒有出息,不願再和他共同生活,要離開他。姜太公一再勸說她別這樣做,並說有朝一日他定會得到富貴。但馬氏認為他在說空話騙她,無論如何不相信。姜太公無可奈何,只好讓她離去。後來,姜太公終於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幫助周武王聯合各諸侯攻滅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馬氏見他又富貴又有地位,懊悔當初離開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請求與他恢復夫妻關係。姜太公已看透了馬氏的為人,不想和她恢復夫妻關係,便把一壺水倒在地上,叫馬氏把水收起來。馬氏趕緊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漿。於是姜太公冷冷地對她說:“你已離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塊兒。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難以再收回來了!”

--------------------------------------------

覆水難收語出《類林》及《拾遺記》。太公望初娶馬氏為妻,喜歡讀書卻不會幹活,馬氏因而求去,等太公望因輔佐周朝有功封於齊,馬氏欲求復合,太公取水一盆,傾倒於地,令馬氏收其水,只得其泥。太公曰:「若能離更合,覆水定難收。」意思是說:夫妻既已離婚,不易言歸於好,就好比覆水難以收回。如今多用作已成定局之事,不容再反悔。

姜太公妻馬氏因不堪貧而求去,直到姜太公富貴又來求合,太公取水潑地,叫她取回。事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八˙心堅穿石覆水難收;一說為漢朱買臣未當官時,家貧賣柴度日,其妻求去,後得官,卻求復婚,朱潑一盆水,如他收得回來,才允婚。但典故來源不明,而後人多據此傳說編為戲劇和小說。後比喻離異的夫妻很難再復合或既定的事實很難再改變。宋˙張孝祥˙木蘭花慢˙紫簫吹散後詞:念璧月長虧,玉簪中斷,覆水難收。亦作反水不收、水覆難收。

---------------------------

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

我們經常用「覆水難收」來形容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就像水潑翻在地,收不回來。典故來源和兩個人有關,一個是鼎鼎大名的姜太公,一個是名氣較小的朱買臣。

朱買臣是漢朝會稽人,家裡很窮,偏偏愛讀書,不事生產,依靠砍柴、賣柴為生。經常一邊挑柴,一邊背誦詩文,自得其樂。他老婆嫁雞隨雞,跟在後頭,卻愈聽愈煩,愈想愈氣。「不要再念了,行嗎?」她好幾次忍不住抗議。朱買臣不但不停,反而愈念愈帶勁。她忍無可忍,要求離婚。

離婚?不,別急別急,朱買臣陪著笑臉對妻子解釋說:「我五十歲時將會大富大貴,今年四十多歲了,妳跟我過太久的苦日子,等我飛黃騰達,一定報答。」

朱太太聽得冒火,劈頭大罵:「再這樣下去,我都活活餓死了,還等得到什麼榮華富貴?」朱買臣見她心意已決,只好答應離異。

老婆跑了,朱買臣依然砍柴度日,吟詩誦賦。有一天,朱買臣挑著柴經過墓地,碰到一對夫妻正在掃墓,一看原來是前妻和她丈夫。見到朱買臣狼狽的樣子,她好心的賞了口飯給他。

朱買臣就這樣窩窩囊囊的過了好幾年。後來,朱買臣找到機會,自願當僕役,隨會稽某地方官到京都長安。隨後抓住機會,上書給皇上漢武帝。武帝很賞識他的文學見解,派給他中大夫一職。之後,朱買臣又上書,陳述討伐異族東越的對策,武帝很高興,索性派他回鄉擔任會稽太守,好就近討伐東越。武帝還對朱買臣說:「富貴不回故鄉,就像入夜穿著錦繡華服,別人看不到,太可惜了。」

然而朱買臣苦盡甘來,並未得意忘形,他仍然穿著原來的衣物回返故里。他走路進入官府,地方官員們當時吃吃喝喝,幾年沒見到他,不知他已發達,不把他看在眼裡,還是守衛請他吃飯,不小心瞄到官綬,才知道他是新任太守。酒酣耳熱的諸官吏嚇得酒醒,不敢置信。

後來朝廷派來的車馬到了,朱買臣坐車視察。會稽民眾聽說新任太守來了,夾道歡迎,朱買臣在車上突然瞧見他的前妻和她先生,好不落魄,便派人請他們上車,並且安排食宿。前妻羞愧不已,一個月後上吊自殺。

後人嫌這段歷史不夠精彩,加進一些戲劇情節,說朱買臣衣錦榮歸後,他的前妻很後悔當初離開,於要厚著臉皮,要求收容她。朱買臣潑下一盆水,叫她收回來,收不回來就甭說了。戲曲的《朱買臣休妻》說的就是這段故事。

只不過說朱買臣休妻還是比較好聽的,實際上是朱買臣被妻子休掉。然而據《漢書》記載,朱買臣不念舊惡,過去有恩於他的,他都一一報答,即使他的前妻看他不起,好歹一起笑過苦過,因此以德報怨,反而供給她和她現任丈夫在官邸庭園裡居住,寬宏大量如此。和日後戲曲以潑水羞辱的描寫不太一樣。

「覆水難收」的成語並不出自朱買臣的故事,而和姜太公有關。姜太公的遭遇和朱買臣類似,想必是野史所添造出來的。

姜太公就是姜子牙,後人也稱他姜尚、呂尚、太公望。他空有一身本領卻不得志,先後以殺牛、賣飯等低層工作為業,姜太太見他年紀一大把了還沒什麼出息,便跑走了。後來周文王發現姜太公這名人才,拜為國師。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封他為齊王。姜太公風風光光來到齊地,半路遇見一名婦人,哭哭啼啼,原來是前妻。她叩頭要求恢復夫妻關係,姜太公不肯,命人取一盆水,潑在地上,要她把水收回盆子裡。她拚命盛,也只能收到一堆爛泥。姜太公無情的說:「若要分而復合,覆水也能收回。」(原文出自《拾遺記》:「若能離更合,覆水定難收。」)

這種故事頗有勵志效果,一方面證明了「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出頭」的訓示,一方面給有勢利眼的人重重的打擊。《朱買臣休妻》的故事為後人津津樂道,除了過程戲劇化,恐怕也有這些心理因素吧。

--------------------------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何進傳》:“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覆水難收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

覆水難收與“木已成舟”有別:覆水難收多用來比喻說出的話、立下的誓言、作出的決定等;不能收回;不能更改;“木已成舟”側重事物、現象本身已發展變化到某一階段;不能回復原狀。覆水難收還常用來表示夫妻的斷絕;不能恢復;“木已成舟”一般不這樣用。

-------------------------------

姜太公「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姜太公對前妻說:「若要分姜太公「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姜太公對前妻說:「若要分覆水難收,悔亦無益04覆水難收,悔亦無益05  

姜太公本名姜尚,周朝時人,富才學且通兵法,但懷才不遇,生活窮困。妻子馬氏見他年紀大又沒有成就,於是棄他而去。有一天,姜尚在渭水旁巧遇出外狩獵的周文王,兩人相談甚歡,文王極為賞識他,要他協助一統天下的大業,那時姜尚已是八十歲的高齡老翁了。後來,姜尚果然幫助文王之子武王滅了商紂,立下大功,得到齊地作為封邑。

姜尚顯貴之後,前妻馬氏請求復合,姜尚不肯原諒她,便取一壺水傾倒在地,要馬氏把水收回壺中,並說:「如果當初妳那樣的離開,今日都還能復合,那麼倒在地上的水,就一定能再收回壺裡!」但地上的水根本無法收回,馬氏也只好死了這條心。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覆水難收」,用來比喻離異的夫妻很難再復合,或既定的事實很難再改變。《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也有一段類似故事。據載,漢代名臣朱買臣出生貧寒,以砍柴維生。但他很愛讀書,連挑柴擔時都手不釋卷。他的妻子嫌他窮而且沒出息,於是堅決求去,朱買臣也只好由她。

後來,朱買臣終於在五十歲那年當上會稽太守。就任途中,他突然在一群雜役裡發現前妻和她的現任丈夫。前妻見到了他,悔恨交加地跪在地上,求他將自己重收為婢妾。朱買臣命人取來一桶水潑在臺階下,對她說:「如果能把這桶水收回,我們才有復合的可能。」前妻感到無比的羞愧,於是便投河自盡了。而又另有學者以為「覆水難收」一語應源自《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據載,漢靈帝死後,劉辯即位,舅父何進為輔政大臣。

何進為鞏固自己的地位,與袁紹密謀想殺盡朝中宦官,其弟何苗勸他:「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意思是說:「你做的決定就像潑出去的水,是不可能再收回的,因此你要深思熟慮啊!」後來何進果然失敗,反被宦官用計殺害。在此,「覆水不可收」指的是既定的事就難以改變,語義不同於前兩個故事中的「覆水難收」。

【典源】

#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八.心堅石穿覆水難收》1>
又言覆水難收。案:姜太公2>妻馬氏,不堪其貧而去,及太公既貴,再來。太公取一壺水傾3>於地,令妻收之。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2) 姜太公:呂尚,字子牙,周朝東海人,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亦稱為呂望、姜尚。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
苗謂進曰:「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進意更狐疑。紹懼進變計,乃脅之曰:「交搆已成,形埶已露,事留變生,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之乎?」進於是以紹為司隸校尉,假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紹使洛陽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馳驛上,欲進兵平樂觀。太后乃恐,悉罷中常侍小黃門,使還里舍,唯留進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諸常侍小黃門皆詣進謝罪,唯所措置。

■《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那名臣姓朱,名買臣,表字翁子,會稽郡人氏。家貧未遇,夫妻二口,住於陋巷蓬門。……買臣賣柴回來,其妻勸道:「你要讀書,便休賣柴;要賣柴,便休讀書。許大年紀,不痴不顛,卻做出恁般行徑,被兒童笑話,豈不羞死!」……買臣見其妻決意要去,留他不住,嘆口氣道:「罷,罷,只願你嫁得丈夫,強似朱買臣的便好。」其妻道:「好歹強似一分兒。」說罷,拜了兩拜,欣然出門而去,頭也不回。……買臣教請他後夫相見。不多時,後夫喚到,拜伏於地,不敢仰視。買臣大笑,對其妻道:「似此人,未見得強似我朱買臣也。」其妻再三叩謝,自悔有眼無珠,願降為婢妾,伏事終身。買臣命取水一桶,潑於階下,向其妻說道:「若潑水可復收,則汝亦可復合。念你少年結髮之情,判後園隙地,與汝夫婦耕種自食。」其妻隨後夫走出府第,路人都指著說道:「此即新太守夫人也。」於是羞極無顏,到於後園,遂投河而死。

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成語典」

----------------------------------------

商朝時期,姜尚(姜太公)才學過人,精通兵法,但因家貧,他的妻子馬氏見他年老沒出息就離開他,他只好到渭水邊搭茅屋釣魚為生,周文王拜他為國師,姜太公助周文王滅了商朝,他的妻子要求復合,他取一盆水潑地如能收回就復合

-------------------------

“愛到盡頭​​,覆水難收,愛悠悠,恨悠悠,​​為何要到無法挽留,才又想起你的溫柔……”《讓我歡喜讓我憂》這首歌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你知道“覆水難收”是怎麼來的嗎?它原來的意思又是怎樣的?你大概不知道“覆水難收”與齊祖姜尚有關吧。

  “覆水難收”是指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已成定局,難以挽回。這則成語來源於宋朝王茂《野客叢書·心堅石穿覆水難收》,姜太公妻馬氏,不堪其貧而去。及太公既貴再來,太公取一壺水傾於地,令妻收之,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和,覆水定難收。”

  商朝末年,姜子牙佐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封於齊,被後人列於仙班之首,尊為兵家鼻祖,天齊至尊。

  姜子牙年輕時曾在商朝為官,因不滿紂王的殘暴,棄官而去,幹起了種田賣肉的營生。可姜子牙不善此道,種的地都收不回種子錢來,賣的肉都臭了也賣不出去,家境日漸貧寒。妻子馬氏看著姜子牙無力養活自己,心灰意冷,欲棄之而去。姜子牙一再苦勸,說將來有朝一日一定會得到榮華富貴。馬氏不為之所動,認為姜子牙說的全是騙人的話,於是棄他而去。

  姜子牙孤身一人在陝西渭水河邊住了下來。每天用不掛魚餌的直鉤,垂釣於渭水河畔,坐等文王。

  後來終於被文王發現,深識其才,得以重用,滅商興周,封地於齊,馬氏見姜子牙既富貴又有地位,後悔當初離開姜子牙,便找到姜子牙希望恢復夫妻關係。姜子牙看透了馬氏的為人,傷心透了,不願意與其生活,便將一壺水倒在地上,叫馬氏把水收起來。馬氏立即趴在地上,用手使勁划拉,弄得滿身都是泥水,卻只收到一些泥漿。姜子牙冷冷地說:“你已經離開了我,就不能再和到一起了,這就好比倒在地上的水,再也收不回來了。”

---------------------

姜太公「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姜太公對前妻說:「若要分姜太公「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姜太公對前妻說:「若要分姜太公「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姜太公對前妻說:「若要分姜太公「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姜太公對前妻說:「若要分姜太公「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姜太公對前妻說:「若要分姜太公「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姜太公對前妻說:「若要分姜太公「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姜太公對前妻說:「若要分姜太公「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姜太公對前妻說:「若要分


出妻或休妻是某些文化的法律、禮制和習俗中,丈夫逼迫妻子離婚的意思。
中國
出妻的歷史很早,《禮記》規定了出妻的七條理由:不顧父母、無子、淫、妒、惡疾、哆言、竊盜。《孟子·離婁下》:「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孟子本人即打算過出妻,一日孟子的妻子一人在屋裡,叉開腿蹲在地上,孟子告訴母親:「婦無禮,請去之」,最後被孟母所制止[1]。七去一詞要到唐代以後才正式出現,但其內容則完全源自於漢代記載於《大戴禮記》的「七去」,又稱作「七棄」。出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bpdq1y

姜太公「覆水難收」/《朱買臣休妻》/姜太公對前妻說:「若要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