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獻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1-11-21_100221

林獻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
「台灣第一公民」林獻堂
莊永明書坊: 「台灣第一公民」林獻堂 https://bit.ly/3cAt3pw
「台灣文化協會」在1927年發生裂痕,右派抗爭、左派奪權的局面下,身為和事佬的林獻堂有意擺脫此「混局」,乃與兩子攀龍、猶龍作環球旅遊,以遂早年之願,履印英、法、義、德、丹麥、荷、比、西、瑞士、美等國。一年的行旅,林獻堂細心考察歐美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紀錄觀感,完成《環球遊記》,發表於《台灣新民報》,連載 共152 回。圖為林獻堂父子在萊茵河畔留影。
埋頭人不見,豈是為逃名;
祇恐渾荊棘,徒傷雪玉清。……林獻堂「菜頭」詩
去國七載,林獻堂曾傷感悲懷寫下:「異國江山堪小住,故園花草有誰憐」的詩句,這位晚境孤寂的老人於1956年今日(9月8日),在日本東京都杉並區久我山寓所抑鬱辭世。享年76歲。
林獻堂名朝琛,號灌園,以字行,1881年11月1日出生於阿罩霧庄(今台中縣霧峰鄉)父允卿,舉人出身,官至道台:他7歲啟蒙,一直潛心舊學,可說是儒家思想所薰陶的人物。
20歲,這位「阿罩霧三少爺」就成為家族「代言人」,日人雖有意拉攏他,但林獻堂總虛與委蛇;1907年,他旅日時,得晤梁啟超,聽了任公一番諍言,而啟迪其「非武裝抗日」的思想。
當代知識青年俱視林獻堂為「精神領袖」,他亦樂於挺身而出領導大家以「法」、「理」與統治階級力爭,他與林呈祿等請求廢止禁錮台胞的「六三法」未果後,繼而參與創辦《台灣青年》,散佈民族思想,並在「台灣議會設置運動」、「台灣文化協會」、「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擔任重要角色。
林獻堂是「地主」,雖有人譏諷他是「收租派社會主義者」,然林獻堂在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所投入的精神與物質,自有其舉足輕重的地位。1941年,他六十大壽時,以一首感懷詩明志:
「民權重自由,言論規以格,
糾合諸同志,上書請變革,
帝京冒風雪,歷訪名人宅,
或為其愚惱,或視為叛逆,
成敗一任天,犧牲何足惜,
奔走三十年,此心徒自赤,
問君何所得,所得雙鬢白。」
台灣光復後,他被選為台灣省參議員、國民參政員,且任台灣省通志館(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前身)館長。由於他鍥而不舍策動台灣自治的努力,被尊為:「台灣議會之父」;歷史學者Johanna M. Meskill且對他讚曰:「台灣第一公民、台灣自治運動的領袖及文化的保姆。」
林獻堂歸葬台灣,行式之日,萬人空巷;何應欽輓聯題曰:
「概念論胥,勵圖匡復,扶持文化,鼓吹民族;
卓犖平生,歲寒松柏,耆舊台員,永懷高躅。」莊永明書坊: 「台灣第一公民」林獻堂 https://bit.ly/3cAt3pw


台中櫻町愁更愁

梁啟超
2016-03-18 06:00

◎ 許松青
因為新台中火車站的建設,過往附近封印起來的地方歷史因為新道路的闢建而逐漸開放,使得我們得以一窺台灣百餘年來的歷史。
台中後火車站一直到中興大學一帶,是清朝時劉銘傳新建的台灣府城所在地,在古早這裡也有類似台北市一般的北門、小南門,但由於統治者的更迭而被毀壞殆盡,附近曾經來往台中和南投的糖鐵和帝國製糖廠後來成了台北故宮文物的避難所,但一年過後被打入冷宮乃至後來淹沒在草叢中。附近的大智路上是過往受到流亡來台的梁啟超啟發而成為台灣仕紳的結社所在,當時的三大詩社之一櫟社瑾園、吳家公館多少騷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跡,林獻堂、林子瑾、連橫、吳鸞旂、吳子瑜又是否跟著梁唱和過「蕩蕩臺中府,當年第一州,桑麻隨地有,城郭入天浮,江晚魚龍寂,霜飛草木秋,斜陽殘堞在,莫上大墩頭」一詩?
台中後車站一帶的台灣史和文化過往像是被丟入大海的巨石般幾乎無人知曉,從日本統治以來的歷屆市府因為土地重劃使得這裡的一些古蹟在地方上被永遠抹去,在台中生活了廿幾年的我也是近來才赫然發現這段台灣史,更可以想見在台中多少地方多少人士知曉這段過往。
而對比近來台中歌劇院的落成吸引了全台的目光,就在這幾天新聞的角落處報導台中吳家公館旁的「天外天」劇院出現了文資大戰,使得大家把目光投射到了這個聞所未聞的名字。當時戲院的主人為一旁吳家公館的吳子瑜,因為嚮往孫文的革命,對孫文多所資助,甚至最後還把他的戲院賣掉就為了成就在台北逸仙公園梅屋敷的完整性。
而國民黨來台後,本來應該落英繽紛並充滿清朝或日本人文氣息的台中櫻町(後車站一帶)的這間劇院為了配合成功嶺一帶國民黨軍人需求索性搖身一變成了鶯廳,因為反覆修建使得主體建築幾近消耗損毀並淹沒在水泥高牆間,就像附近或存在或消失了的歷史建築及地方史一樣落花流水般的逝去,沒有人聽過、了解過甚至看過,對比近來維護孫文神聖性的訴求,讓人感到無比諷刺和感慨。
(作者為台中市民)

百年建築「瑾園」 議員爭列市定古蹟

2015-11-29

市府:地主有意出售 將溝通

〔記者黃鐘山/台中報導〕東區大智路上百年建築「瑾園」,兼具藝術與文史古蹟價值,市議員邱素貞建議市府列為市定古蹟,並設立「大智文學館」。市府表示,「瑾園」已登錄歷史建築,但土地所有權人希望出售,尚無法公告;市府將持續與土地所有權人溝通,並爭取企業支持,先辦理保留。

  • 「瑾園」山牆上的塑像,原是老鷹踩著地球,可惜已不見老鷹的蹤跡。 (記者黃鐘山攝)

    「瑾園」山牆上的塑像,原是老鷹踩著地球,可惜已不見老鷹的蹤跡。 (記者黃鐘山攝)

  • 「瑾園」兼具藝術與文史古蹟價值,議員邱素貞建議列為市定古蹟。(記者黃鐘山攝)

    「瑾園」兼具藝術與文史古蹟價值,議員邱素貞建議列為市定古蹟。(記者黃鐘山攝)

市議員邱素貞指出,坐落東區大智路鄰近信義街的「瑾園」建築,一九一一年興建,比「台中火車站」、「城隍廟」及「林氏宗廟」等古蹟更久遠,兼具藝術與文史古蹟價值,也是原市區僅存的日治時代「台灣文社」兼「櫟社」雅集的聚會場所,希望市府指定為古蹟。

邱素貞說,「瑾園」是獨一無二的磚造大瓦厝,構材包括紅磚牆、黑色大屋瓦、檜木門窗、木摺壁牆、洗石子地坪等,空間寬敞,庭院優雅。基於推動文化建設和維護歷史空間,建議比照西區的「台中文學館」,成立「大智文學館」,開放庭園空間與部分館舍,供市民研習與休閒,讓新台中站區增加文化亮點。

文化局長王志誠說,現階段爭議在於土地產權,目前地上建物使用者沒有產權,但土地所有權人希望出售土地與建物,因此建物使用者與土地所有權人進行訴訟,一審土地所有權人勝訴,判決應拆屋還地,目前該案仍在上訴,市府將爭取保存,再進一步規劃如何利用。

市長林佳龍說,這是寶貴的文化資產,市府一定要妥善規劃。邱素貞則建議,市府可邀請企業贊助,認養這座百年古蹟,解決土地爭議,保存台中市在地文化。

王志誠強調,「瑾園」一○一年送文資審議委員會審議,決議登錄歷史建築,但須取得所有權人同意才能辦理公告;此外,主張保存建物者,應辦理建物保存登記,市府才能受理申請指定古蹟。他希望未拆屋前,爭取企業界支持,先辦理保留,再考量活化利用。

何澄祥的部落格: 大智路小巷內的瑾園 - http://goo.gl/lgCXen

[DSC_0689%255B3%255D.jpg]

保留美麗的「瑾園」(照片三、四),一棟在「開羅宣言」外,更能鞏固「中華民國」合於國際法有效理台、澎、、金、馬的實質證據,又具有巴勒克和閩南風格的特殊又美麗歷史建築,是吾人責無貸的責任,蓋保留歷史建築是今日先進民主國家奉行不逾的準則,避免落入短視膚淺的建商的手裏,又蓋成千篇一律令人窒息的水泥叢林,更不容政治人物為了一己之私或意識形態的不同,以消除歷史記憶方法,毀了這一棟歷史建築,那除了毀了台中市是「文化城」盛譽外,更斷了後代子孫的心靈嚮宴。宮原眼科的經營方法,是值得參考的方法。

林子瑾出生於一八七八年,原名少英,號大智,是日據時期台灣漢文化運動的要角,與林獻堂、林幼春,連橫(連戰的祖父)等等成立「櫟社」(照片三)、「樗社」、「台灣文社」等詩社,並於一九一九年創辦「台灣文藝叢誌」,是當時台灣僅有的漢文雜誌,瑾園就是其發行處所。

林子瑾留學日本時,與國父孫中山、黃興等熟識,故一心投入中國革命,認為唯有中國強大,才能收復台灣;1915年從中國大陸回到台中市(當時名為台中州),應林烈堂、林獻堂等等父執輩的邀約共同出資,興辦第一所台灣人民就讀的中學,就是今日中部著名的學府國立台中一中:民國五十年代,台中市長林金標在台中後火車站開闢新道路時,因為經過林子瑾故居「瑾園」,特將此條道路以林子瑾的宇號命名為「大智路」,以紀念林子瑾。

林子瑾的詩作:

1896年詠短暫的「台灣民主國」國旗黃虎旗詩:

「一場春夢去無痕,畫虎人爭笑自存。終是亞洲民主國,前賢成敗莫輕論。」

1911年詠辛亥革命成功,終結五千年帝制的詩:

「一線延明賜姓朱,台澎割據勢終孤,千秋倘有英靈在,喜看孫、黃覆曼殊。」

      題為與黃興擬創設農業銀行以救中國的詩曰:

「立國宗農信不誣,況經兵燹盡荒蕪。中原病久多孱弱,養血先當服首烏。」

刀下留屋(瑾園訴訟風雲) - 小城故事文史工作室影視部落格 - udn部落格 - http://goo.gl/Ps9Qrl

-----------------------

櫟社瑾園

大智路小巷內的瑾園

位在台中市東區大智路小巷內的「瑾園」,是林獻堂的姪子林子瑾(字少英,號大智),在1911年邀日本助台建築株式會社專程來此興建的。出生於1878年,留學日本的林子瑾將自由思想傳達予林獻堂,林獻堂因而創立倡導傳統詩學的「櫟社」與闡揚本土文化的「台灣文化協會」,櫟社的社友即經常以瑾園為聚會場所,悠揚悅耳的樂音繚繞迂迴,是你我今日在欣賞這棟雄偉典美的建築物時,自然興起的懷想雅性。

在復興路上,亦有幾棟具代表性的日式街屋,復興路四段71號的民宅,屋牆上的雕刻紋飾,富麗別緻,寓意深遠,彷彿在述說著主人開天闢地的輝煌家族史。191號的黃師傅燒臘店,山頭的曲線變化,雕琢著繁榮中見優美的花草,引人駐足瀏覽,一發思古幽情。

1950年代,台中市長林金標在台中後火車站開闢新道路,因經過林子瑾故居「瑾園」,因而將此道路以其字號命名為「大智路」,以紀念林子瑾。密宗大師林雲即為林子瑾的兒子。

DSC_0686

位於大智路104號的瑾園,外面的土地正在拆除整建。

DSC_0691

瑾園的大門,初抵達大門緊閉,我到二信及附近商店探訪,確定是否在此。

DSC_0689

回程看到大門打開,車庫停著一部賓士汽車,大膽入內拍照後回辦事處與報紙對照無誤。

DSC_0690

山牆上原為老鷹踩著地球的塑像,可惜老鷹好像飛走了。

----------------------------

蕩蕩臺中府,(廣闊的台中府城)
當年第一州。(當年是全台最大州)
桑麻隨地有,(農作物滿地都是)
城郭入天浮。(城牆高聳入雲)
江晚魚龍寂,(夜幕降臨,江裡的魚蝦生物孤寂落寞)
霜飛草木秋。(冷霜翻飛,陸上的花草樹木蕭瑟凋零)
斜陽殘堞在,(夕陽餘暉照著殘破的城碟)
莫上大墩頭。(這個時分,最好不要登上大墩公園)
劉壯肅本 擬建臺中為省治,築城工未蕆而去任。今城亦毀,移城門一角於大墩頭公園。
(劉銘傳本來打算將台中建設為台灣省府,但築城工事尚未完成便已去職,今天城牆已損毀,把城門的一部分移到台中公園裡擺放)

賞析:
本詩作者是梁啟超(1873-1929),1911年應霧峰林獻堂之邀來台旅遊,寫下不少有關台灣風土人情的詩篇。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描寫台中府城的變遷,說其昔日輝煌,如今暗淡,令人不勝唏噓。
劉銘傳於1889年決定把台灣府城由台南遷到台中,於是在台中建城,當時造了八個城門,可見規模之浩大,但想不到快蓋好的時候,劉銘傳去職了,因此這座府城從來未曾啟用,不久就荒廢了。
如今台中還有南門市場,而北門的一部分保存在台中公園裡,僅存的遺跡就這些了。

------------------------------

臺灣雜詩:蕩蕩臺中府

作者:梁啟超
中區詩選注/台中
臺灣雜詩:蕩蕩臺中府

蕩蕩1臺中府2,當年第一州。桑麻3隨地有,城郭入天浮。江晚魚龍4寂,霜飛草木秋。斜陽殘堞5在,莫上大墩頭6劉壯肅7本擬建臺中為省治,築城工未蕆而去任。今城亦毀,移城門一角於大墩頭公園。

【題解】
本詩為五言古詩,收入《臺灣詩鈔》,為宣統3年(1911)梁啟超應邀訪臺時,經臺中大墩公園時所作。本詩有濃厚的懷古之風,劉銘傳擔任臺灣首任巡府後,積極建設臺灣基礎建設,因礙於經費於光緒15年(1889)籌建臺灣省城,然省城建設未竟全功而劉銘傳已去職,後巡撫邵友濂遷省府於臺北,工事亦歇。乙未(1895)割臺後,日本政府數次市區改正,省城僅剩殘門遺留。梁啟超來臺見其過往故跡,秋草、堞殘中緬懷過去,不免興歎人事遷變,物換興移,正顯其「懷古傷今」心情。

【作者】
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光緒15年(1889)舉人。光緒16年(1890)經陳千秋引薦,拜康有為為師。鼓吹維新變法。「戊戌政變」失敗後,流亡日本達14年(1898-1912)之久。宣統2年(1910)與林獻堂27歲時往遊日本,於奈良途次邂逅梁啟超,以臺人爭自由事請益,梁勸其勿作無謂犧牲,應仿效愛爾蘭人對付英國之手段,厚結日本中央顯要,以牽制臺灣總督府之施政,使其不敢過份壓迫臺人。宣統3年(1911)3月,大會全省詩人於萊園,適梁啟超與湯覺頓等應邀訪臺,相互唱和,極一時之盛,任公且譽林幼春(1880-1939)為「海南才子」。遊臺期間,留下詩89首,詞12首。大正2年(1913)返回中國,梁氏在臺詩作,原擬刻曰《海桑吟》,惜無定本流傳。

【注釋】
1. 蕩蕩:廣大貌。
2. 臺中府:光緒11年(1885)9月5日,清朝中央准設臺灣巡撫,並建省會於下橋仔頭莊,以控制南北。光緒13年(1887)8月臺灣建省,置臺北、臺灣(臺中)、臺南三府及一直隸州(臺東)。臺中府即臺灣府。
3. 桑麻:桑與麻。為農家養蠶、紡織所需,後借為農事之代稱。
4. 魚龍:本指水中之生物。此比喻各種不同身分地位的人混聚在一起。
5. 堞:音ㄉㄧㄝˊ,城牆上的齒狀矮牆。
6. 大墩頭:即指大墩公園,有臺中城門舊蹟遺留。
7. 劉壯肅:即劉銘傳(1836-1896),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光緒11年(1885)9月5日臺灣正式建省,以福建巡撫為臺灣巡撫,兼理學政。任內開山撫番,推進臺灣邁向現代化,並定省會於臺灣府,對臺灣發展不遺餘力。享年六十歲。著有《大潛山房詩集》,《奏議》。

【延伸閱讀】
1. 施梅樵〈遊臺中公園〉二首,《捲濤閣詩草》。
2. 吳德功〈大墩眺月〉,《瑞桃齋詩稿》。
3. 莊嵩〈將入霧峯途次偶成〉,《太岳詩草》。

--------------------------------------

1929年,日本作家青山尚文來台灣旅遊,寫下歌詠台中的詩作<台中>:
一區泉石好園林,(彷彿整片的山水,一座美麗的林圓)
節物常春景可尋。(一年四季草木長青,可以見到美景)
含笑花香頻引蝶,(含笑花散發香氣,招蜂引蝶)
相思樹密善棲禽。(相思樹結構縝密,適合鳥類棲息)
森嚴廟宇帶雲氣,(廟宇氣氛森嚴,雲氣繚繞)
瀟灑亭臺涵水心。(湖水中央豎立一座優美的涼亭)
的是秋酣蕉實熟,(正是秋意已濃,香蕉成熟的時節)
琉璃盤上似堆金。(玻璃盤上果實累累,好像一堆黃金)


台中人知道台中過去曾有賽馬會嗎?1930年台灣作家謝汝銓寫下<觀秋季競馬會>一詩,當時的賽馬場在大肚山上,由此可知當時台中人休閒生活的豐富。
獵獵金風秋氣肅,(金色的風獵獵吹拂,充滿秋天的肅殺之氣)
蕭蕭馬鳴肥苜蓿。(馬匹蕭蕭嘶鳴,地上的苜蓿糧草肥美成熟)
約期賽跑古村西,(相約在古村的西邊舉行賽馬會)
十里操場界竹木。(周長十里的操場用竹子劃出跑道界線)
壯士橫鞭顧盼雄,(騎士姿態威武,揚起馬鞭,顧盼自雄)
能令俶儻權奇服。(可使卓異不凡、奇譎非凡之輩折服)
鞍上鞍下看無分,(其在馬背,上下方視野一眼掌握)
其氣軒昂神渾穆。(氣宇軒昂,神情沉穩)
鐘鳴旗動鐵門開,(鐘聲響起,旌旗飄動,鐵門開啟)
四蹄絕塵相追。(步伐飛快,脫離人間,相互競逐)

---------------------------------

林獻堂等知識分子將梁啟超視為啟蒙大師。(圖片提供/智慧藏)

梁啟超的臺灣行,改變了抗日運動的走向。(圖片提供/智慧藏)

 

1907年,林獻堂第一次到了日本,專程前往橫濱《新民叢報》報館,拜訪他景仰的梁啟超,結果未遇。與隨行秘書甘得中,轉往奈良,在住宿的旅館裡,意外發現登記簿上有《新民叢報》發行人陳筥笙的名字,因緣際會,得識了住在同一旅館的梁啟超(任公)。


林獻堂等知識分子將梁啟超視為啟蒙大師。(圖片提供/智慧藏)

梁啟超的臺灣行,改變了抗日運動的走向。(圖片提供/智慧藏)
林獻堂與梁啟超透過甘得中的口譯,雜以筆談,展開了一場歷史性的對話。梁啟超落筆寫道:「本是同根,今成異國,滄桑之感,諒有同情……,筀夜之遇,誠非偶然……」,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梁啟超原本有意考察日本治臺的利弊得失、並「欲往臺灣籌款」,因此在三年後林獻堂再度訪晤梁啟超後,促成了他的臺灣之行。

1911年(民前1年)3月24日,梁啟超偕長女令嫻及康有為的弟子湯覺頓,搭乘「笠戶丸」從神戶出發前往臺灣,第二天,在李鴻章、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的馬關停泊,梁啟超感時而作,詩云:「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

3月28日,笠戶丸抵達基隆,林獻堂、連雅堂、甘得中,以及數十位臺灣士紳,迎於碼頭,一行人隨即同乘火車抵臺北。

梁啟超先在臺北停留了5天,「日則詣各局(日本官署)所調查,夜則與遺老相晤對。」他在大稻埕的東薈芳旗亭接受歡迎宴,做了1小時的演講,曾長期擔任林獻堂秘書的葉榮鐘形容說:「十七年來,盤鬱在胸中的一股悲憤的惡氣,因為任公的溫存和慰撫,纔得到宣洩的機會。」梁啟超為這場宴會寫下了四首七言律詩,其中兩句:「萬死一詢諸父老,豈緣漢節始沾衣」,使臺灣父老有「披雲見青天,慰我饑渴腸」(林癡仙句)之感。


霧峰林家一景,木棉橋通往萊園。(圖片提供/明台高中)
任公於4月2日抵臺中,當晚,櫟社邀集32位士紳,於瑞軒(林祖密在臺中的公館)舉辦歡迎會,會後在臺中公園物產陳列館前攝影留念;6日應林獻堂之邀前往霧峰,下榻於萊園五桂樓,寫下〈萊園〉、〈五桂樓〉、〈木棉橋〉等絕句12首;在途經大墩頭公園時,眼見劉銘傳未能興築完成的省城,留下了城門一角,因而懷古傷今,作〈臺灣雜詩〉:「蕩蕩臺中府,當年第一州,桑麻隨地有,城郭入天浮……,斜陽殘堞在,莫上大墩頭。」


五桂樓及萊園全景。(圖片提供/明台高中)
葉榮鐘在〈林獻堂與梁啟超〉一文指出:梁啟超力勸林獻堂、林幼春,不可以「文人終身」,必須致力於政治、經濟以及社會思想學問,「同時舉筆開列日本書籍三十餘種,以後又陸續增列,計達一百七十餘種,都是東西方的名著。任公又把他自己所發明的一套『日文拾讀法』耳提面命地傳授……」他總結梁啟超的臺灣之行說:「他的聲光魔力,在此間發生難以計量的影響。」

不久,即接康有為電召,於4月11日離臺。梁啟超旅臺兩週,得誌長篇短句近百,可說是慷慨悲歌,「以詩代言」;他在離臺返回橫濱的船上寫道:「歸舟所滿載者,哀憤也。」

臺灣民族運動健將洪元煌,曾對當年弱冠的史學家王詩琅說:「你們這一代受著胡適、陳獨秀的影響,我們這一輩則受梁啟超的影響最大。」葉榮鐘也說:「灌公(林獻堂)的政治思想與民族意識,說他是由任公予以開眼也無不可。」梁啟超「筆鋒常帶感情」的文字,具有發瞶震聾的力量,無怪受到當代人景仰禮讚。林獻堂的姪兒林幼春曾說,「我生識字即識公」,在林幼春的推介下,林獻堂從梁啟超的文章,而興「讀其文,不識其人可乎?」的意念。

梁啟超更是臺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啟蒙者;林獻堂曾向他求教:「我們處於異族統治下,政治受差別,經濟受榨取,法律又不平等,最可痛者,無過於愚民教育,處境如斯,不知如何而可?」梁啟超答稱:「中國今後三十年,斷無能力幫助臺人爭取自由。故臺胞切勿輕舉妄動,供(作)無謂之犧牲,最好仿傚愛爾蘭人對付英本國之手段,厚結日本中央政界之顯要,以牽制臺灣總督府之政治,使其不敢過分壓迫臺人。」

梁啟超啟迪臺灣人「厚結日本中央顯要」的錦囊妙計,對日據時期後期臺灣的民族運動,影響至深且鉅。1920年1月11日,林獻堂與蔡惠如等人推動成立「新民會」,同年創辦《臺灣青年》,接著《臺灣民報》問世;1921年1月起,林獻堂與臺灣知識分子、旅日人士共同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展開長達14年的非武裝抗日,這些運動都可以追溯到梁啟超訪臺的這一場歷史盛會。

萊園五桂樓位於霧峰明台高中校園內,梁啟超在此停留5天,與櫟社成員吟詩唱和,為「萊園十景」題了12首詩(即〈萊園雜詠〉)。今校園內設有「林獻堂先生文物紀念館」,典藏並展示林獻堂的墨寶、詩文、老照片等文物;校園內有一座「櫟社二十年題名碑」,櫟社為林癡仙、林幼春與林獻堂等人籌設,是日治時期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三大詩社之一;學校後方有林氏家族墓園,林獻堂長眠於此。

------------------------------------

梁啟超墨寶 見證百年前文壇盛事

2012-07-23

1911年訪台留下許多詩作

〔記者林良哲/台中報導〕一百年前,流亡於日本的中國文人梁啟超來台灣訪問,他與台灣文人、仕紳聚會交流,並留下不少詩詞,也寫下詩句贈送給台灣友人。一世紀後,台中林獻堂、林子瑾及彰化甘得中的後代,都仍保留梁啟超的墨寶,為當時台灣文壇的盛事,留下了見證。

  • 梁啟超來台時,贈送給台中仕紳林子瑾書法作品,目前仍由林家子孫所保存。(記者林良哲攝)

    梁啟超來台時,贈送給台中仕紳林子瑾書法作品,目前仍由林家子孫所保存。(記者林良哲攝)

  • 梁啟超送給甘得中的詩句,於來台時在船上所寫並曾在報紙上發表。(記者林良哲攝)

    梁啟超送給甘得中的詩句,於來台時在船上所寫並曾在報紙上發表。(記者林良哲攝)

梁啟超是清末民初時期知名的文人及政治家,一八九五年清廷戰敗而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康有為、梁啟超聯名上書給光緒皇帝,要求維新變法,二人受到皇帝重用,史稱「戊戌變法」。但是,變法運動受到慈禧太后等守舊派人士反對而失敗梁啟超只好流亡日本。

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四日,梁啟超接受林獻堂之邀,由日本啟程來台,他在台中停留了五日,與當地文人吟詩唱和,並曾寫下一首「台灣雜詩」,內容如下:蕩蕩臺中府,當年第一州,桑麻隨地有,城郭入天浮,江晚魚龍寂,霜飛草木秋,斜陽殘堞在,莫上大墩頭。

林獻堂文物館公開展示

梁啟超來台雖只有半月時間,卻留下許多詩作,林獻堂等人都獲贈親筆詩作。林獻堂之子孫目前仍妥善保留此一書法作品,並在台中市霧峰區明台高中的「林獻堂先生文物館」公開展示。

當時擔任林獻堂秘書的甘得中獲贈一幅書法,其詩句是梁啟超從日本來台時,於客船上所寫,曾在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發表在台灣日日新報,目前這幅墨寶由居住在彰化市的甘得中後代子孫所保存;另一名台中仕紳林子瑾也獲贈一幅書法,此為梁啟超以唐朝詩人杜甫的詩句寫成,目前也由其居住在台中市東區的後代子孫所保存。

一九一一年梁啟超訪台,不但是當時台灣文壇盛事,更因相互間的思想交流,讓林獻堂等人奠定了台灣自治的想法,在一九二○年代之後,推動台灣議會設置運動,展開日治時期台灣非武裝抗日的序曲。

----------------------------

http://isbn.ncl.edu.tw/NCL_ISBNNet/C00_index.php?PHPSESSID=keruh7of5d62re16klhnnc2e57&Pfile=2321&KeepThis=true&TB_iframe=true&width=900&height=650

2016-03-18_092334  

-------------------------------

你好嗎?台中公園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05-26 15:51

 

分享【撰文;攝影/劉克襄】
蕩蕩臺中府,當年第一州。桑麻隨地有,城郭入天浮。江晚魚龍寂,霜飛草木秋。斜陽殘堞在,莫上大墩頭。劉壯肅本擬建臺中為省治,築城工未蕆而去任。今城亦毀,移城門一角於大墩頭公園。 --梁啟超《臺灣雜詩:蕩蕩臺中府》(1911)

清朝時,在台灣興建的幾座城池尚無公園設置,日人治台,在台中盆地規劃了棋盤式的現代城市,公園才跟著出現。當台中出現州廳、醫院、市場和官舍等現代建築時,台中公園也在北邊一隅,因綠川流經,占據一塊寬闊的天然環境,做為城市重要的綠色空間。

走過風華年代

1903年興建的台中公園,也跟其他城市的老公園近似。擁有不少百年老樹,更保存諸多清朝、日治和戰後國民政府遺留的各種建物古蹟,諸如神社、廟寺和更樓等。如今還有晚近政治人物喜好,極欲展示的雕塑和碑石,因而形成雜湊的拼盤。清末文豪梁啟超訪台時,公園興建尚不及十年,只見清朝遺物二三散落。百年之後,整座公園的公共建物,卻應證了每一時代對待城市公園的內涵。

公園最亮麗的地景,當在寬廣的湖泊,供遊客泛舟,而湖心更有拱橋、老木橋,以及一對小小別致的亭子。雖說別的公園也有水塘,卻過於壅塞或狹小,少了幾分視野的開闊和明朗。小小湖心亭倒映著水波,周遭老樹林立,地景綽約如畫,形成百年來台中城的重要意象。許多人走訪台中,勢必在公園拍照留念,連昔時縱貫鐵路全台貫通典禮,都以此為開幕之地。


台中公園
分享
很少城市如是,僅僅靠著公園的魅力,即足以代表這座城市,甚而散發一點優雅生活的況味。然而,隨著台中舊市區的沒落,這座公園逐漸隱而不彰。儘管湖泊裡的亭子仍是醒目地標,多數人卻不會當成必訪的景點了。

光華褪盡乏人聞問

在喜新厭舊下,如今談到台中城的綠色環境,多數市民想到的恐怕會是綠園道、秋紅谷和都會公園等。1980年代末時,台中公園終於乏人聞問,一度成為流鶯和流浪漢集聚的場所。縱使公園拆除外牆,形成更開放的空間,但觀光熱門景點的光環早已褪盡。

連旁邊公園路的合作大樓彷彿也受到波及,1980年代初,聯美和豪華戲院猶興旺一時,如今亦繁華不再,早就關門歇業,變成玉石販售的系列商舖。一處最佳鳥瞰公園的大廈,最後淪為龍蛇雜處的破舊大樓。

公園就這樣淪喪了嗎?倒也不盡然。每個階段都有新的社會因素,影響著它的變化。老城區頹敗了,公園好像也成為一個沒落的癥結,但從休閒生活的角度評估,那兒也潛在著城市再出發的契機。若解開它,整個老城區才有新的可能。

我有一位街坊鄰居,在郵局上班。五年來例假日都到公園拍照走逛。最近和他在公園碰頭,經由他引導和分享,便觀察到不少有趣的現象,或可供大家參考。

走入週末假日的公園

星期假日的台中公園一早,陸續湧進東南亞來台謀生的勞工和看護,集聚在陰涼的草地。這些外地年輕人遠比台灣的孩子更願意席地而坐,享受都市的自然野地氣息。或三兩一塊,或六七成群,唱歌、聊天或野餐,享受難得的假日。有些較狂野的,還會沿著台中盆地的溪溝去捉魚,好像少年時代的我們。


來自外地的勞工們在公園席地而坐,紓解一週的工作壓力。
分享
只是這些外勞們喜愛抽菸,隨便丟棄垃圾,因而離去時很容易製造髒亂。但這也不能責怪他們,我們的公園只有中文和英文,明令禁止丟棄垃圾和吸菸,卻未張貼他們的語言,教人家如何遵守。我很少看到本地年輕人出現,更遑論在草地活動著,他們哪兒去了?旁邊的一中商圈,或許是答案。

老公園是周遭唯一的大綠地,自是吸引近鄰生活的老人按時到來。他們又分成好幾類,有些行動不便,都是被看護人員推出來,烘曬太陽。有些穿著體面固定出現,不為什麼的鎮日坐在大樹下,餵食鴿群或消磨時光,若問昔時的公園,都會侃侃而談。還有一群都在東北角一隅,從我學生時就出現,總是鬧哄哄的圍聚,明看是下棋,很可能帶有博奕性質。更有一群死忠的某一教會之基本教義派信徒,視更樓一帶為布道點。星期天下午固定在此宣導台獨理念,兼及社會時勢的分析,數年間無一回間斷,儼然如宣教徒上禮拜般的虔敬。

孩子們的歡樂笑聲

另外,還有一些個體戶也很另類。譬如有一位固定來此吹好看的汽球,若有孩童索取,他便吹一顆贈送。還有一位拉二胡的,每次都能賣力的拉出好聽的歌曲,頻頻獲得遊客的賞賜。還有一盲胞婦人賣力唱歌,雖說五音不全,較少獲同情,但自得其樂。


孩子們在公園玩耍,是公園最富歡樂力量的角落。
分享
公園路西端是兒童遊樂區,遊樂設施不多,然草地開闊,又有大樹遮陰。整個公園最活潑熱鬧,充滿朝氣的場所就是這裡。年輕的夫婦帶著不足入學年齡的孩子,在此奔跑來去,或讓孩童獨自在草地滾動玩沙,最富有歡樂的力量。只可惜,隔一條馬路,周遭缺乏良好的店家和餐廳。

儘管今年燈會在台中公園舉辦,吸引不少人圍觀,但畢竟是一時。此地宜鼓勵更多街頭藝人的活動,甚而適時興辦演唱會,吸引更多年輕族群的接近。

期待重返昔時榮光

我們注意到合作大樓,較高的公寓樓層,逐漸有人買下視野良好的位置,裝修窗檯。一間接待港澳遊客的年輕旅店,在自由路早已營運。不少老外更常走進這座老公園,觀賞此一百年老公園的修築。顯見它還是有改變的可能,重返昔時的榮耀。

新加坡植物園位於市區核心,已有百年歷史。當地居民並未因此忽視它的存在,反而以此老公園為榮,甚而要爭取世界自然遺產。我們的公園不一定要向它看齊,但以此為傲的情感和精神應該確立。


大王椰子樹是公園內少數樹種之一。
分享
如今,台中公園明顯疲憊了。綠地並未好好保養,許多地方硬化如水泥,其實都該好好綠色拉皮,重新再整治。目前樹林和草木皆過於稀疏,應栽種更多樹種,而不是定時更換園藝花卉。或者只是擔心,幾十棵撐場面的孤伶老樹,諸如金龜樹、雨豆樹和木麻黃等,是否患病了。整個公園必須有更大的改造,讓地面長出多一些灌木草叢,吸引更多昆蟲和鳥類。而各類喬木亦宜再栽種,形成更濃密的樹林。

我們考慮的公園,不該只是做為休閒環境,還要展現濾淨空氣的功能,成為老台中的風水塘。公園裡蜿蜒的小溪,更須結合湖泊。周遭多栽種濃密的灌叢,增加濕地環境和蜜源植物,讓它綠意盎然。由此再逐一爭取其他空間,諸如操場、網球場等,改變為綠色環境,擴大公園的面積,才會煥然一新。

台中公園若能以此面貌再次躍然現身,老城的改變便踏出一大步。


分享
劉克襄(1907~2011)

詩人、作家,外號「鳥仔」。在多年創作過程裡,不斷嘗試各種生態旅行和社會議題的書寫,論述觀點獨到,影響面向廣泛而深遠。著有詩、散文和小說等多部,新近代表作為《十五顆小行星》、《男人的菜市場》、《裡台灣》和《四分之三的香港》。

-------------------------------------

台灣省城大北門城樓遺跡

吳鸞旂公館更樓

----------------

臺灣雜詩:蕩蕩臺中府 —清。梁啓超作—

 

蕩蕩臺中府,當年第一州。

桑麻隨地有,城郭入天浮。

江晚魚龍寂,霜飛草木秋。

斜陽殘堞在,莫上大墩頭。

*
作者簡介:
梁啟超
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光緒15年(1889)舉人。清光緒16年(1890)拜康有為為師,鼓吹維新變法。「戊戌政變」失敗後,流亡日本14年(1898-1912)。宣統2年(1910)林獻堂於奈良途次邂逅梁啟超,以臺人爭自由事請益,梁勸其勿作無謂犧牲,應仿效愛爾蘭人對付英國之手段,厚結日本中央顯要,以牽制臺灣總督府之施政,使其不敢過份壓迫臺人。宣統3年(1911)3月,大會全省詩人於萊園,適梁啟超與湯覺頓等應邀訪臺,相互唱和,極一時之盛,遊臺期間,留下詩89首,詞12首。大正2年(1913)返回中國,梁氏在臺詩作,原擬刻曰《海桑吟》,惜無定本流傳。

* 劉銘傳(1836-1896),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光緒11年(1885)9月5日臺灣正式建省,以福建巡撫為臺灣巡撫,兼理學政。任內開山撫番,推進臺灣邁向現代化,並定省會於臺灣府,對臺灣發展不遺餘力。享年六十歲。著有《大潛山房詩集》,《奏議》。

* 劉銘傳本擬建臺中為省治,築城工未完而去。今城亦毀,移城門一角於大墩頭公園。

(以上節錄自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析言:

清光緒13年(1887)8月臺灣建省,臺中府(亦稱臺灣府)與臺南三府及一直隸州(臺東)同時設置。因而氣勢宏偉的臺中府稱得上是當年第一州。
臺中四季溫暖,氣候適中,農作極易生長,當然「桑麻隨地有」。
此時江邊將晚,一切歸於寂靜,秋涼已至,草木蒙著飛霜。
斜陽映照在舊日殘留的矮牆上,夜色不知不覺染上了大墩公園。
————————————————————————————
此五言古詩,見《臺灣詩鈔》,為清宣統3年(1911)梁啟超應邀訪臺時,經臺中大墩公園時所作。
全詩懷古氣氛濃厚。劉銘傳任臺灣首任巡府,積極建設,光緒15年(1889)籌建臺灣省城,然未竟全功而去職,後巡撫邵友濂遷省府於臺北,工事亦歇。乙未(1895)割臺後,日本政府數次市區改正,省城僅餘殘門。梁啟超來臺,見故跡,秋草、夕陽、殘堞,不禁緬懷過去,徒生悵然。

————————————————————————————
梁啟超是學貫中西的當代新學思想的啓發者。筆端情感澎湃、狂肆奔放。1911年3月24日,梁啟超與湯覺頓等應林獻堂之邀訪臺。日本據臺,統治嚴苛,不許中國人登陸。幸而梁啟超自日本出發前,已從東京有關方面索取介紹信,方得登岸。
此次訪臺登陸,林獻堂率父老數十人熱烈歡迎,十分感動。又見日本殖民者統治,多所限制,不勝傷感。酒席之後,賦詩四首以表謝意。其中最後一首如下:

劫灰經眼塵塵改,華髮侵顛日日新。
破碎山河誰料得,艱難兄弟自相親。
余生飲淚嘗杯酒,對面長歌哭古人。
留取他年搜野史,高樓風雨紀殘春。
*
梁啟超當此「劫灰經眼塵塵改」之時,嘆年華飛逝。「破碎山河誰料得,艱難兄弟自相親」之句,多少辛酸,引起遺老泣不成聲。
梁啟超訪台此行特殊意義在於以詩歌宣揚愛國主義,表面上寫台灣美麗風光,實蘊含著民族和民主意識,感觸良多。在梁啟超的影響下,林獻堂、林幼春等成為台灣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領導人物,且幫助林獻堂確立在台對日的溫和策略。
因在台目睹日本殖民統治之實況,梁啟超四月初赴日,寫成《台灣遊記》五十萬字,由於内容多感憤沈痛,不利日本,並未發表,原稿已難尋。

------------------------------------------

台灣民主運動先驅林獻堂+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

郭雨新的一生,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有其崇高地位。

精神上──

他親切平民的風格、堅定不移的立場、潔身自愛的人格,以及珍惜民命的性格,鼓舞一代又一代台灣人,為這塊土地而奮鬥不懈。

在實際影響上──

就宜蘭而言,他開創了宜蘭民主運動的傳統。其後宜蘭民主運動承續郭雨新、林義雄這個脈絡而日益成長、茁壯,宜蘭因而成為民主的聖地,宜蘭價值、宜蘭人的光榮感由此建立。
以全台灣島的角度來看,郭雨新是1960至70年代,台灣民主運動黯淡期的領袖。當時沒有組織支撐,全島的人脈主要靠郭雨新維繫。他不僅肩負全島民主運動的運作,且不斷介紹新人加入團隊,為1970年代以後民主運動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從海外台灣人運動而論,1977年郭雨新流亡美國,藉由郭雨新在島內民主運動的聲望與王能祥在美國長年打下的基礎相互結合,郭雨新迅速在海外發揮巨大的影響力。他傳播島內訊息啟蒙海外台人,並且積極遊說國會保障台灣安全。

正所謂「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他作為「台灣民主之父」,其精神卻仍不斷如慈父一般在撫育初生的嬰兒──「台灣民主」長大成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