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金菜土都是它 台灣人最愛的蔬菜
2023/09/16 07:49
9月初颱風過境,澎湖曾出現1顆400多元的高麗菜,讓民眾大歎吃不起。
密碼台灣〉菜金菜土都是它 台灣人最愛的蔬菜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sDTRM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9月初颱風過境後,澎湖曾出現1顆400元的高麗菜,造成全國民眾譁然,那一陣子高麗菜確實貴到讓人買不下手,有以高麗菜為餡的水煎包店,乾脆歇業。
「菜金菜土」這句俗諺,套用在高麗菜的價格走勢上最為傳神,今年4月,才因為高麗菜盛產,菜農開放民眾自採,1顆只要10元,從10元到400元,價差高達40倍。
全台高麗菜五大產區位於雲林縣、南投縣、宜蘭縣、彰化縣及台中市。國內種植面積約為8500公頃,年產量超過42萬噸,是國內產量最大的蔬菜。平均一位台灣人每年吃下18公斤的高麗菜。
高麗菜種植約需90至100天方可採收,種植期間天氣變化難以預測,最大的風險就是農民一窩蜂搶種,造成產量過多價格重挫的「菜土」慘境,9月初雖然價格高漲,是因為發生天氣變化,許多種植面積均遭洪水淹沒,市場供給減少,「菜土菜太多,菜金沒菜賣」,這是台灣農民的悲哀。密碼台灣〉菜金菜土都是它 台灣人最愛的蔬菜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PsDTRM


密碼台灣》蒜金蒜土 炒作最凶的農產品
2022/05/26 07:41
密碼台灣》蒜金蒜土 炒作最凶的農產品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Np1oU
過去十年來,蒜頭產地價格最低是每公斤33元,最高漲到每公斤126元,高低價差將近3倍。。(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2020年蒜頭價格飆漲比豬肉還貴,相信大家還餘悸猶存,事實上,蒜頭價格是最易受國際行情波動,還有人為炒作的農產品,過去十年來,產地價格最低是每公斤33元,最高漲到每公斤126元,高低價差將近3倍。
國內蒜頭種植面積,大約維持在6000公頃左右,82%產區在雲林,全國年產量平均約5萬公噸。國內一年需求量在6萬噸上下。
台灣加入WTO後,開放蒜頭進口,使得這個農產品的價格波動,直接與全球市場連動,常常出現「貴如金、賤如土」的劇烈波動情況。
根據農委會統計,自2010年以來,蒜頭產地價最低的年度出現在2014年,每公斤僅有33.03元,最高的時侯出現在2021年6月,每公斤產地價高達126.14元,這還是產地價格,經過層層經銷管道,到消費者手上,每公斤價格曾高達500元(菜市場零售價每台斤300元),價錢比豬肉還貴,豬肉每台斤還不到200元
蒜頭因為不易保存,又是民眾烹飪調味必須,不管再貴也得買,使得常常淪為商人炒作標的今年因為盛產,價格平穩,目前市場零售價約一台斤70元。密碼台灣》蒜金蒜土 炒作最凶的農產品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Np1oU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


花了2、30萬元種植這批高麗菜,估計1分地可收4000公斤、約3000顆,8分地有2萬多顆-高麗菜種植約70天  https://bit.ly/3nnuYUy

國民黨認購的高麗菜哪來的? 菜農:那些不是梨山的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

梨山高麗菜在農曆過年前已採收完畢,圖為之前收成時畫面。(民眾提供)

2017-03-24  15:14

〔記者李忠憲/台中報導〕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本月21日開記者會,發起搶救梨山高麗菜活動,還認購一箱150元,共3百箱的梨山高麗菜,由菜農立刻採收,用貨車連夜送來,希望減少菜農損失,黨團更怒斥台中市政府產銷平衡制度失效,放任菜價崩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廣大回響,台中市警察局長陳嘉昌更自掏腰包,認購150箱分贈同仁。只是新聞一出,卻被網友及梨山高麗菜農質疑,這根本就不是梨山高麗菜。

  • 菜農採收梨山高麗菜裝箱,並用塑膠繩捆綁,方便扛運。(民眾提供)

    菜農採收梨山高麗菜裝箱,並用塑膠繩捆綁,方便扛運。(民眾提供)

  • 菜農採收梨山高麗菜裝箱,並用塑膠繩捆綁,方便扛運。(民眾提供)

    菜農採收梨山高麗菜裝箱,並用塑膠繩捆綁,方便扛運。(民眾提供)

  • 梨山高麗菜裝入紙箱,用塑膠繩捆綁。(民眾提供)

    梨山高麗菜裝入紙箱,用塑膠繩捆綁。(民眾提供)

  • 梨山高麗菜裝箱後,放上貨車。(民眾提供)

    梨山高麗菜裝箱後,放上貨車。(民眾提供)

  • 菜農將梨山高麗菜裝入竹籠,一一放上貨車。(民眾提供)

    菜農將梨山高麗菜裝入竹籠,一一放上貨車。(民眾提供)

  • 菜農將梨山高麗菜用竹籠裝,放上貨車。(民眾提供)

    菜農將梨山高麗菜用竹籠裝,放上貨車。(民眾提供)

梨山菜農姜鴻金表示,梨山高麗菜在農曆過年前就已採收完畢,現在根本沒有新鮮高麗菜可買。梨山高麗菜用的紙箱都用30公斤裝,或是用竹籠,外頭會用塑膠繩捆綁,方便挑運。記者會上的高麗菜紙箱是20公斤裝,用膠帶封箱,明顯不同。另外,現場紙箱均已出現軟化,足見是從冰庫拿出來。

他表示,梨山高麗菜從3月中至清明才開始種植,沒東西可賣何來滯銷價崩,根本是子虛烏有。政治人物沒查清楚就開記者會,是陷梨山菜農於不義,要害梨山高麗菜賣不出去嗎?

網友Rarita (風強雨驟)在PTT上也提出質疑並指出,記者會現場貨車屬高雄的宗達果菜行,一個果菜行,大老遠從高雄跑到台中,再從台中花四小時上山,又花幾個小時跟菜農議價收購,在花4小時開車下山,真的沒有印象有梨山菜農會跟高雄果菜行合作。如果是把梨山高麗菜冷凍,到現在才拿出來賣,這樣成本更高,一定會比原本的一箱500還高,怎麼會只賣150,因此也不可能。

和平區代表會副主席羅進玉說,「菜土菜金」,有些人做好事,卻害苦農民!這事件後,農產品價格低迷不振的情況會延續發燒,因為消費者主觀意識上,會認定菜價很便宜,對農民實際幫助有限。

他也說,只要政府農產品供銷制度方向正確,農民可以承受低潮。政府在農產品低價時,如果無法平價大量收購這些蔬菜,量少價高時候就要勇於承受政治壓力,不能無所不用其極,進口大量農產品來壓低價錢。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  

=========================

農民困境靠嘴砲來救?
只靠故事行銷,感動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靠瞎扯炒、短線賺快錢,卻不把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等到消費者感動消耗殆盡恢復理性時,誰還會買單?
Lin Bay 好油
2016-08-15 14:18
推文到plurk

Lin bay 好油
在前天刊登出了「傳統盤商壓榨農民好壞壞,現代電商拯救農民超棒棒!」這篇文章後,內文的菜農跳出來貼了這篇回應,而無毒農的官方部落格也做了更新說明,大家都要回應,這件事上,我當然也不能輸人

首先先看高麗菜農神木小王子(Stanley tzou)的網路留言以及他與無毒農的對話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高麗菜農神木小王子的PO文。(截自神木村小王子臉書粉絲頁)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神木小王子與無毒農的留言串。(截自無毒農臉書粉絲頁)

該位「神木小王子」是這張表單的所有人,他認為自己是好心為朋友抱不平,寫了文章要幫他說話,但看了神木小王子跟無毒農的工作人員間的對話,大家就可以清楚發現,這是一個操作:所以他才會選了整個七月價格最低的兩天來製造農產品低價的意象,而這位神木小王子認為拍賣制度不合理,而媒體又最愛炒作,所以他要用這個例子來凸顯拍賣制度的問題,再由無毒農來拍板「只有台灣農民會賠錢賣貨,跟販仔穩賺不賠」的段子。但重點是,無毒農本身並沒有跟小王子收菜,這件事就是雙邊配合的操作,無毒農真那麼好心想要幫助他,怎麼不幫他賣高麗菜,卻只有操作這個議題往自己臉上貼金?

好了,回到產銷制度上,不如大家就來看看,神木小王子的高麗菜是不是真的被產銷制度剝削了?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7月份二市改良種價量分析。(圖截自台北二市網頁)

這位神木小王子看起來似乎是在神木村週邊種植高麗菜,而不是在平地種植。台灣進入夏季,平地就會因為太熱讓高麗菜的種植難度提高,因此本土的高麗菜才多會是高山種植,但高山種植高麗菜本身的風險性就較高,這是因為山上的生產成本較高,種植在斜坡的高麗菜比平地更容易有肥份流失的問題,所以肥料的成本也較高,再加上由山上到平地的運輸成本,在山上種植高麗菜想當然爾要比在平地種風險來得大。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台灣進入夏季,平地就會因為太熱讓高麗菜的種植難度提高,因此本土的高麗菜才多會是高山種植。(資料照,記者顏宏駿攝)

一般而言,夏天山上高麗菜每公斤的生產成本約為4元左右(至於高低要看生產能力),山上的高麗菜採收費用一般約為每簍30-45元,箱子成本約30元左右,運送到台北一市約40-70元,一市抽拍賣費用的2.2%,農會抽拍賣費用的3-4%。

就以這位小王子為例,他每個箱子是20公斤裝,一個34元,箱子的成本就要1.7元,採收費用以一箱30元來計算,1公斤採收費1.5元,運費每箱40元,管理費為拍賣費用的5.7%。

假設他生產成本為X,拍賣價格為Y,整理上面的資料可以得到下表。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生產成本與利潤關係。(作者製表)

拍賣價-總生產費用=利潤,把上表的內容帶進來:94.3%Y-X-104=利潤

如果不計較生產成本,拍賣價要110元,也就是每公斤5.5元,才能收回收成到販售的費用,如果市場價格低於這個價錢,就連收成的價值都沒有,不收損失還比較少;如果他每箱的生產成本是80元(每公斤4元),那麼每箱必須要拍賣超過190元才會賺錢,也就是每公斤9.5元,才有收成的價值。

從以上的圖表就可以清楚看到,在山上採收到運到市場拍賣成本就要104元左右,也就是說,這位小王子生產了售價比成本更低的農產品,然後再回頭來抱怨拍賣體制有問題。

而這位神木小王子也貼出了他的銷售紀錄,但看了他的銷售紀錄就可以很清楚發現,他是在虧損,而不是在賺錢。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那麼「夏天在山上種高麗菜有可能賺錢嗎?」

在山上種高麗菜需要對賭的就是颱風,也就是說,小王子本身選擇種植的就是一種較投機的作物,如果他專心種敏豆,在山上生產風險低獲利也穩定,他所種植的敏豆每公斤拍賣到105元,為什麼不選擇穩定呢?為什麼選則種高風險的作物又不想承擔風險,這樣不是很中二嗎?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台北一市的交易資料,敏豆七月的平均價格在每公斤80~120元震盪。(圖:截自台北一市網頁)
 

難道世上只剩台灣農夫會賠錢賣貨?

用膝蓋想就知道怎麼可能?農業本身就具有風險性,哪門生意可以穩賺不賠?除了農業,各行各業就是這麼殘酷與現實。如同今年外銷荔枝一樣,因為天候影響也是虧損,但虧損全都在農民身上嗎?當然不是,主要的虧損苦主還是貿易商,畢竟規則是死的,貿易商選擇進場就必須承擔可能的虧損,在農業產銷的每個環節、每個角色都沒有穩賺不賠這種事。

然而,把一切的問題歸咎在產銷剝削並不能解決問題,夏季在山上種高麗菜就是賭徒的心態,不但如此,他還選擇了種植較容易的改良種高麗菜,生產出來的等級又低,那麼虧損是一種必然,不是偶然。

整個7月二市改良種高麗菜的平均價格是15.27元,如果這位神木小王子的品質都能在平均之上的話,照理還是會賺錢,那為什麼賺不了錢,就得好好問自己了。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7月二市改良種高麗菜的平均價格是15.27元。(截自台北二市網頁)

殘酷的現行產銷體制

現行產銷的體制非常殘酷,這其中包含了制度不完善以及長年人謀不臧的問題,但對於專業能生產好產品的農民而言,制度再怎麼不濟一樣能有利潤空間,然而,對於兼業農或生產成本過高、產品品質不佳的農民來說,制度的確很殘忍,因為不只努力沒有收穫,努力可能還會損失,但這樣的情況只有農業才有嗎?其他產業領域中,只要不求上進也會碰到辛苦付出作白工甚至虧損的狀況。

一市的盤商對於要硬吞賣不出去的劣質蔬果也覺得很痛苦,他們大概也會想,為什麼要承受這些虧損,還要被人家罵剝削農民。當然,我們不否認有部分惡劣的盤商的確就是這個體制下的菜蟲,但要用一個最差的例子一竿子打翻所有人,這對於那些與農民互利共生的盤商而言真的公平嗎?

小王子認為「農民沒有價格決定權是不合理的」,但走拍賣系統,價格就是不確定,農民沒辦法交代最低多少錢才賣,如果有這種機制,大概會有非常多的農產品賣不出去,因為農民想要的價格與盤商願意出的價格往往難以媒合,身為農民當然希望價格愈高愈好,而拍賣員的工作就是媒合雙方,若農民所堅持的價格無法媒合時,賣不出去的農產品難道農民還願意再出運費把東西收回去嗎?又有哪個農民願意承受這樣的風險?

況且,現行體制下農民沒有價格決定權也不是合理的說法,盤商把收菜的價格開在農民面前,農民自己可以選擇賣或是不賣,如果要走自己可以決定的價格,那為什麼不選擇把貨都賣給盤商呢?是盤商給的價格太低?還是盤商連收貨都不願意?

也就是因為傳統的產銷制度過於嚴苛,才會有許多農民想擺脫現行的產銷制度,也因此生鮮電商的系統也才有發展的機會,如果是這樣,生鮮電商不就應該與傳統較高耗損的產銷系統有所區別嗎?電商不是應該致力於降低產銷過程中的損耗,讓消費者買到貨真價實的農產品,讓農民與電商都能賺到錢嗎?

看起來不是。電商不明究裡的拿張單子,用誇大的方式做說明,再痛批現在的體系,用標題說販仔穩賺不賠,然後又說這個制度在他們眼裡跟詐騙集團一樣,但又說盤商幫老農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反反覆覆、前後矛盾的,寫出來自己都不覺得有點害羞嗎?

面對自己的困境來解決

這位農友發現在傳統通路販售利潤很低,應該先思考的,是為什麼自己種出來的品質只有「優」或「良」而不是大部分都是「特」,該如何提升自己的生產技術,讓產品變成特,產品品質穩定了,再來看銷售通路如何佈局?或是,根本就不要生產高麗菜這種投機性較高的產品,應該改種青椒、辣椒、敏豆這類穩定獲利的產品。

抱怨現行的體制並不會改善自身面對的困境,因為你的生產量對於這個制度不具任何影響力,最後會影響的,只有你自己的生存。

至於生鮮電商,該有的是專業,而不是只鬼扯故事

夏天沒有在低溫的作業現場進行包裝水果,必然導致水果溫度過高,呼吸效率提高下,水果品質自然就低,再加上用高包裝性的紙箱層層堆疊到冷藏庫裡,水果悶在裡頭根本沒有降溫的效果,只會增加腐爛速度,但即使是放進冷藏庫裡,也不能有效的降低溫度,必須要先做預冷,無毒農所使用的箱子並不是預冷規格的預冷箱,這家電商自己也沒有預冷設備,請問專業在哪?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無毒農所使用的箱子並不是預冷規格的預冷箱,這家電商自己也沒有預冷設備,請問專業在哪?(截自無毒農官方粉絲團)

另外,將更年性的果實與非更年性果實一起放在密封的箱子中,雖然不會造成非更年性果實的後熟,卻會造成老化,想必無毒農這家公司應該也沒有做減少乙烯影響的處理,水果品質下降可想而知,消費者買到腐爛果品的機率就大增,面對客訴,總不好告訴消費者水果腐爛是因為「無毒」的關係吧(還是真的就這樣回答?)。

產業要進步,需要的是專業,如何降低生產與物流的損耗、降低管理費用、提高產品的品質與保存性,而不是只靠故事行銷,感動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瞎扯炒短線賺快錢,卻不把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等到消費者感動消耗殆盡恢復理性時,誰還會買單?

---------------------------------

高麗菜成為期貨概念商品之後...

全年皆可穩定供應的「蔬菜之母」高麗菜,貴時奇貨可居,崩盤時棄如敝屣,價格波動卻如此之高,消費者與農民未蒙其利、反遭其害的雙輸情況下,到底誰把錢賺走了?當高麗菜被當為期貨商品與市場對賭時,政府若只是消極呼籲消費者崩盤時多吃,漲價時少買,而不積極面對盤商壟斷操控價格的問題,所有「穩定菜價」的口號就真的只是口號。
作者:焦鈞2016-03-11 10:54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

焦鈞

貴到嚇死人200元一顆的高麗菜,與產量過剩時加油還有高麗菜可免費拿,已不是新聞。但,鮮少人深入探討在價格波動外,作為「蔬菜之母」的高麗菜,其角色是「決定市場所有蔬菜價格高低的唯一關鍵」;不根本解決高麗菜價格巨幅波動,「穩定菜價」永遠只是政策口號。

在解構高麗菜價真相之前,先來說明一下高麗菜的生產期與產地現況。

高麗菜又稱包心菜、結球甘藍,在台灣可分為高冷地與平地兩大產地。高冷地高麗菜產期、產地,自每年清明過後,從宜蘭產區一路往上至台中和平地區,由蘭陽溪底一路種植到梨山,約莫十月底結束。島嶼另一端嘉南平原,則利用每年二期稻作結束之後,自雲林、彰化、嘉義,種植到高屏平原,可供應至高冷地蔬菜產期開始為銜接。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作為「蔬菜之母」的高麗菜,其角色是「決定市場所有蔬菜價格高低的唯一關鍵」;不根本解決高麗菜價格巨幅波動,「穩定菜價」永遠只是政策口號。 (資料照,記者顏宏駿攝)

高麗菜穩定、全年的供應,加上國人飲食習慣,從家庭餐桌到各類型餐廳,讓高麗菜成為必備;高麗菜豐富的營養價值,及過去一直以來的親民價格,高麗菜穩坐「蔬菜之母」當之無愧。

但高麗菜何以發生價格暴起暴跌,消費者吃不消,農民也受害;到底,問題關鍵在哪裡?

高冷地高麗菜的種植

農委會林務局東勢林管處在台中梨山地區執行「國有林班地內超限利用種植高冷蔬菜收回使用權」,遭遇所謂的「農民抗爭」;但事實真相卻是,這些農民多數已非原本承租國有地的老榮民。

後續承租者,不論是當地原住民或外來農民,因為產銷結構因素使然,最終導致資金周轉不靈:高冷地高麗菜以箱計價,30公斤一箱,大盤商以240~480元收購(因海拔高低、一二期耕作價不同),農民只需負責播種、施肥、除草等農事;盤商向農民預付訂金40%,倘若遭遇颱風豪雨出貨量不足,這四成訂金量可順延至隔年(或下一季度)。盤商只需負擔額外的採收費、包材費與運送費,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而所謂的高麗菜農,最終也就變成為人作嫁的工人罷了

盤商穩賺不賠,看天吃飯的高麗菜農民,若仍要繼續耕作,在資金無處借貸、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盤商就會「適時」出面扮演金主角色;久而久之,高冷地高麗菜農民就從「自主農戶」變成盤商的「工人」。盤商為了生產利益極大化,山林保育地的非法種植、土地超限使用,也就層出不窮了。

林務局推行國土保安政策,一旦多數高海拔非法耕地完成強制執行收回,夏季高麗菜供應勢必減少;加上這個季節遭遇颱風,警報一發布的消費者預期性心理、颱風過後的連續性雨勢、山路坍塌造成高山高麗菜無法運下山等因素交錯影響下,高麗菜價格立刻「跳升漲停」。如果颱風雨再把西部雲林、彰化蔬菜專區的「水菜類蔬菜」摧毀,大宗菜短缺、水菜類受損,市場供給急速萎縮,菜價高不可攀,也就不足為奇。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林務局推行國土保安政策,一旦多數高海拔非法耕地完成強制執行收回,夏季高麗菜供應勢必減少;加上若遭遇颱風警報發布的消費者預期性心理、及颱風造成的雨量及交通等因素,高麗菜價格立刻「跳升漲停」。(資料照,記者佟振國攝)

近幾年,氣候異常狀況益發明顯,加上高冷地蔬菜已經開始執行「退場機制」,眼光精準的高麗菜盤商,早已將操作手法轉為「期貨買賣」的做空、做多,高麗菜市場價格的生死,早已掌握在少數大盤手上。

農政單位如何面對因應?

「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用手段!

甚麼是滾動倉儲?就是在高麗菜盛產期時,農政單位以公開招標方式,於高麗菜盛產價格低廉的時候,委請民間業者冰存高麗菜,等颱風雨季蔬菜價格飆高時釋出,以達平準物價之效。

這套制度從文字敘述上看起來,看似完美無缺,但實際執行又是如何?答案是,這又是一個人謀不臧。

熟悉滾動倉儲機制的圈內人都知道,當政府要求滾動倉儲高麗菜釋出時,得標的盤商玩起了「滾進滾出」的制度漏洞;每次冰存高麗菜的「滾進滾出」,就讓價格節節高升:因為,高麗菜根本沒有向下游的消費市場釋出,而是從冷藏庫內搬出「固定一卡車量」的高麗菜,送到批發市場公開拍賣「證明」其開始釋出;然後,再由自己安排的買家買進這批貨之後(其時,這些盤商一手在產地扮演供應商,一手在批發市場扮演承銷商),將上述這一卡車量的高麗菜,每天不斷地重複進場拍賣,等到市場上的高麗菜因天候影響供給愈來愈少,價格愈來愈高的時候,這些滾動倉儲的盤商,才開始真正出貨到下游市場,坐擁價格高點賣出的巨額獲利。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高麗菜盛產期時,農政單位以公開招標方式,於高麗菜盛產價格低廉的時候,委請民間業者冰存高麗菜,等颱風雨季蔬菜價格飆高時釋出,以達平準物價之效,稱之為「滾動式倉儲」。(資料照,記者王峻祺攝)

這是圈內人知道的公開秘密,但政府又能如何呢?

如果說不肖盤商如何鑽漏洞很難理解的話,那麼再回到生產端的「盤商與農民」關係結構上來看,當高麗菜這種大宗用蔬菜的供給失衡情況愈加惡化,少數可以壟斷高麗菜供應鏈的大盤,很自然地把高麗菜用「期貨商品」的概念操作,與市場行情對賭。

過去,在日本江戶幕府時代,因為稻米價格波動劇烈,於是有了「用契約方是把未來的米先買下來」的買賣模式;當今台灣的高麗菜,借用這種「期貨交易概念」,一手壟斷產地供貨,一手對賭未來市場行情。高麗菜對這些大盤商而言,已不是民生必需品,而是他們掠奪暴利的生財工具。

回到市場需求面分析,以台北市一天的蔬菜需求來看,高麗菜占15%的供給量;也就是說,一天上百公噸的需求,決定了蔬菜平均價格的高低生死。這是讓高麗菜成為大盤商眼中的「期貨商品」的另一個外部結構因素;每天超過上百公噸的市場需求,不僅決定了全台的高麗菜當日市場行情,也牽動了其他蔬菜品項的價格。政府公權力,難道真得束手無策,無法可管?

盤商會抱怨,這種期貨概念的操作與市場未來行情對賭風險極大,如果今年風調雨順,囤貨在冷藏庫的高麗菜可能慘賠;但盤商沒說的實情是,這種期貨概念操作高麗菜買賣,通常是賺一年可以三年賠,豈有不繼續玩下去的道理。

深層結構因素在於高麗菜的供應鏈,被少數幾個有實力的大盤給壟斷;他們有資金、有為他們「打工耕作」的農民、有占地龐大且設備新穎的冷藏設施(讓高麗菜最長可冰存半年,更加大了高麗菜做為期貨商品操作的條件力度),當然,串起這個遊戲規則的背後,就是人謀不臧。

市場高風險的生意,政府自然無權干涉過問,但如果將高麗菜這種民生每日必需物資變成一種賭博生意,任由這樣的遊戲持續坐大,恐怕政府就不能不干預了!

高麗菜能否回歸到正常農產品市場交易秩序中,就有賴政府公權力介入干預的決心;從細膩的產期調節、產區規劃,不做計劃性生產無以面對盤商的聯手壟斷。當然,這麼做也是第一步,整個產銷體系的盤整與改革,方是正本清源的唯一路徑;打斷盤商聯手壟斷操控高麗菜價格,不從此處著手改革,農民與消費者將永遠雙輸。

----------------------

------------------------------------

產銷制度/蔬菜之母」高麗菜/「滾動倉儲」機制是目前政府唯一可

從夕張哈密瓜談起
對消費端而言,是一個分眾市場概念,加上產地直銷的發達,很多小農已經導入「客製化生產」,也都不經由傳統批發市場的運銷體系,而達到另一軌道的產業鏈建立。但站在運銷主體的批發市場,必須正面積極的回應這樣的結構面改變不論從批發市場硬體環境的改善、產地到批發市場的冷練供應鏈的建立、產品規格化的再深化,這些都必須由體制內的運銷體系來發動,才能帶動整個結構面的翻轉變革。
焦鈞
2016-08-18 20:59
推文到plurk

焦鈞
對經常旅遊日本的國人而言,對於在超市一顆賣到近萬元日幣的北海道夕張網紋哈密瓜,一定有深刻印象;相信很多人也會質疑,這麼貴的瓜,真有其物有所值之處?事實上,以台灣目前的農業技術,早已可以種出品質不輸夕張的哈密瓜,但顯然市場上不可能出現一顆要價3千元的哈密瓜(即使換算物價、消費力,一顆1萬元日幣哈密瓜,也要超過台幣1千元才等於這個價格)。真正的問題在於:
台灣當前農產品市場價格的形成,除了要比對是否符合傳統經濟學的「供需法則」外,更值得深入探究的是「是否符合差異化行銷下的價格形成」!
夕張哈密瓜淡出台灣市場
夕張哈密瓜之所以有名氣,不僅是因為它的價位,早年在台灣確實曾掀起一陣風潮;如今,僅僅剩下純日系超市可見,在一般市場通路早已銷聲匿跡。何以至此?因為台灣的農民栽種技術早已追上日本,在口感不輸日本,價格只有日本六分之一的情況下,夕張哈密瓜自然退出台灣市場。幾年前,JA夕張派專人來到台灣,當場試吃來自嘉義的哈密瓜,當場比起大拇指,一問價格之下,就已知道為何他們的產品已經打不進台灣市場。

台灣的農民栽種哈密瓜的技術早已追上日本,在口感不輸日本,價格只有日本六分之一的情況下,夕張哈密瓜自然退出台灣市場。(資料照,記者李忠憲攝)
從夕張哈密瓜的例子為借鏡,台灣生鮮農產品的出口,同樣在東南亞、香港等地市場,面臨同樣的情況-台商、華僑前往當地種植,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的情況下,在價格優勢的情況下,台灣生鮮蔬果進入當地市場的門檻,相形變高。
像是馬來西亞近郊的「金馬侖高地(Cameron Highlands)」,因氣候適宜,成為馬國最重要的生鮮蔬果及花卉生產基地,因為產品同質性高,加上生產成本遠低於海運過去的台灣生鮮農產品,對產品銷售造成強大的進入門檻,很難與穩定性供應的金馬侖高地農產品競爭。
所幸,台灣冬季蔬菜當中的強項結球萵苣,因生產基地的環境差異性,較適應「業務使用」,與金馬侖高地的結球萵苣避開了超市通路的競爭,成為一個極具潛力的產品;只要能在生產端有計畫地契作耕作,穩定供應數量與品質把關,整合產地資源,做好後端處理,相信就有很大機會站穩東南亞市場。而結球萵苣生產面積若能市場擴大而有計畫的擴大生產面積,也能間接引導農民減少冬季高麗菜之耕作,避免每到冬季高麗菜過產滯銷的價格崩盤。
夕張哈密瓜因為沒有辦法與台灣哈密瓜市場區隔,只能黯然退出;結球萵苣有機會往南擴張,其機會點就在於差異化行銷,避免價格戰的不利競爭。這是台灣農產品走向「外向型擴張」必須面對的第一道挑戰關卡:透過精準的市場調查,再回歸導入國內生產端的整合,必須成為台灣農產品海外布局的戰略思維核心。

結球萵苣生產面積若能市場擴大而有計畫的擴大生產面積,也能間接引導農民減少冬季高麗菜之耕作,避免每到冬季高麗菜過產滯銷的價格崩盤。(資料照,記者鄭旭凱攝)
對國內運銷體系的大改造
再回到一萬元日幣的夕張哈密瓜議題。國內農產品價格的形成,透過台北市第一、第二果菜批發市場的每日交易統計出平均單價,成為各個交易市場的出口商的報價基準;只是,這套經由「公開競價拍賣」方式的交易模式,缺乏與現代化物流體系的聯結,以及跟上消費習慣改變的換軌,相對封閉性的價格形成模式,以抑制了產品差異化的活絡。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可以在直銷通路賣到較高價錢的有機蔬果,因為批發市場交易公開競價拍賣模式,傳統盤商對於有機市場通路的不熟悉,使得有機蔬果進入批發市場之後的價格,往往不如預期。加上連鎖超市系統、大型賣場的向產地直接採購,必須要求更高規格的冷鏈物流,這些都是傳統批發市場所達不到的中間端服務,更讓高品質生鮮蔬果的價格反應,出現落差。
日本夕張哈密瓜在國內市場拉高的另一因素就是廣告促銷。
這一點也是國內當前運銷體系相對缺乏的一部分,除少數向高雄燕巢農會大力推廣「燕巢珍珠芭樂」,或是屏東黑珍珠蓮霧等,能夠在批發市場的公開競價拍賣過程中,因為有較強品牌效應的溢出效應,能夠拔得頭籌站穩一定的高價區間之外,其他生鮮蔬果的價格,往往取決得盤商的個人好惡,較難從消費者導向來帶動價格的上揚。

台灣的農民栽種哈密瓜的技術早已追上日本,在口感不輸日本,價格只有日本六分之一的情況下,夕張哈密瓜自然退出台灣市場。(資料照,記者李忠憲攝)
對消費端而言,原本就是一個分眾市場概念,加上產地直銷的發達,很多小農已經導入「客製化生產」,專門為大臺北都會區的五星級酒店、高檔餐廳,提供高品質、安全無虞的生鮮蔬果或漁畜產品,也都不經由傳統批發市場的運銷體系,而達到另一軌道的產業鏈建立。但站在運銷主體的批發市場,必須正面積極的回應這樣的結構面改變,不論從批發市場硬體環境的改善、產地到批發市場的冷鏈供應鏈的建立、產品規格化的再深化,這些都必須由體制內的運銷體系來發動,才能帶動整個結構面的翻轉變革。
透過運銷體系的革命,讓精緻化耕作的小農,能夠在市場上賣出真正「物有所值」的高單價生鮮農產品,讓消費者、農民各得其利,方為上策。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