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送男性朋友:快取(快娶)之意 送女性朋友:祝快嫁的意思 送新婚友人:天長地久,代表婚後彼此缺一不可的意思。也有快些生子(寓意早生貴子),五子登科 孩子滿月:寓意快快長大 送老師:耿直不彎曲,無私奉獻不求回報 送搬家親友:喬遷快樂 送同事:代表豐衣足食(因以前有錢人才有筷子吃飯) 商務禮品:希望與對方保持互助合作關係,不可缺少之一方,合作雙贏 十雙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na7qbz

筷子節/在祝賀生日或民間節日儀式上,普遍使用柳筷/筷子的禁忌/日本特有禁忌 不能用筷子挾菜給對方,在朝鮮半島和大中華地區沒有此禁忌,但在日本這樣的行為被認為與火葬的撿骨儀式相似而對此十分忌諱。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qbsmrJ
姜子牙與筷子/姜太公是上古神農氏的後裔,本姓姜,名尚,字子牙,別號飛熊,拜元始天尊為師/《詩經‧秦風‧蒹葭》篇美麗作品,「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非為釣錦鱗,只為釣王侯」「太公在此,百無禁忌」/開兵家奇謀先河,又創百家宗師之大成/典籍《六韜》,姜子牙留下的智慧韜略/姜子牙就是姜太公,是周文王興國、武王克商的首席謀臣、西周的開國元勳,也是齊文化的創始人。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道、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據說,他還是中國最早的預言《乾坤萬年歌》的作者。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xabZ1F
半斤八兩/十六兩為一斤筷子長七寸六分/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邊的福、祿、壽三星,正好是十六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祿、壽三星分別主一個人一生的福、祿、壽/在天上看著人的一切。所以古人常說:人在做,神在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NfbpE


 

14338021845104  

中日韓三國的「筷子」各有什麼不同!?看完我終於懂了!
筷子是東亞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造型設計十分適合東亞的飲食習慣。受古代漢文化的影響,日本和朝鮮半島的居民也學會了用筷子進食。使用筷子進食是一種文化,儘管今天中日韓三國都有使用筷子進食的文化,但由於歷史和本土化的影響,筷子在三國之中均不盡相同。

中日韓三國都是用筷子,但是相互之間有一些不同。
日本:日本的筷子是相當短,而且筷子尖非常的鋒利。他們使用的是木筷子。
中國:他們的筷子很長很厚重,筷子主要是木質的,當然有些地方也會用塑料筷。
韓國:筷子很扁平,一般是金屬筷子

為什麼他們的筷子長寬各不相同?
日本:日本人在吃飯的時候喜歡用筷子夾碗,所以他們不需要長筷子。
中國:日本和韓國很少使用傳統的餐椅,但是在中國,吃飯和坐都是用傳統座椅(西式)。所以,由於盤子離的比較遠,人民使用很長的筷子。跟韓國人吃米飯使用勺子不同的是,中國人甚至在吃米飯使用的也是筷子。因此他們的筷子不僅長而且很厚實。
韓國:韓國筷子,既沒有中國筷子長也沒有日本筷子短。既可以夾起豆子又可以在小碟子裡面撕開泡菜,筷子更細。

為什麼這幾個國家的筷子製成材質有所不同?
日本:日本人經常吃魚,用筷子的時候沒必要用很大力氣,所以筷子尖很鋒利。並且木筷子很結實,能夠滿足日本人的需求。
中國:在這三個國家中,中國吃的是最油膩的。木筷子夾住食物的時候,可以防止打滑。
韓國:韓國人吃飯的時候,除了米飯和湯,其他全都用筷子。所以他們在使用筷子的時候需要用很大力,因而韓國人習慣使用金屬筷子

三種筷子中哪一種使用難度最大?
日本:由於日本筷子很短,所以很好掌控。再加上,製作筷子的木質不是很光滑,所以對外國人來說日本筷子是他們當中最方便使用的。
中國:因為中國的筷子較長所以不方便使用。然而他們一般吃的比較多,所以夾起食物不是問題。
韓國:韓國筷子細小又重,所以對外國人來說是最難使用的。不過如果使用韓國筷子對你來說很容易,那麼中國日本的筷子那就絕對不是問題。

中國人使用筷子很講究,有禮儀上的講究,也有禁忌上的講究。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不要用嘴含住筷子,不要用筷子指著別人,不要把筷子插在米飯中等等,這是禮貌,祖先傳承給我們的禮貌。

與筷子有關的民間禁忌也有很多,比如在用餐過程中桌面上不能擺放長短不一的筷子,造成「三長兩短」的局面。這是很不吉利的,寓意著「死亡」;又如用筷子敲打碗盤,民間就有「敲碗敲筷子,討吃一輩子」的說法,寓意著「貧窮」。

中國使用的筷子長而直,末端是鈍的,這大概是體現了漢民族普遍不具攻擊性的特點吧。

日本也是用筷大國。研究日本人的筷子文化,讓我們頗覺欣慰的是,在今天的中國年輕人已不知「箸」為何物時,是日本人替我們守護了這份筷子文化的傳統。

首先,在造型上已短於中國筷子,並且以圓尖頭的居多。

其次,關於筷子的禁忌更多了。日本人關於筷子的禁忌不是源於迷信,而是日本人的繁文縟節太多了,連吃個飯的禮節也比別人多。
據說日本有25種有關筷子的禁忌,國人和日本朋友吃飯,一不留神就可能犯了別人的禁忌。

再次,日本人用的筷子以木筷子為主,也有使用衛生筷。但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人不會用自己國內的樹木製作一次性的筷子。

韓國和朝鮮也是用筷大國。只不過是筷子到了朝鮮半島,當地人拋竹棄木,把它全弄成金屬製的了

朝鮮半島,過去是大王、大臣和富人用金銀製筷子,而普通百姓只能用鐵製的筷子。而今天則改為了以漂亮的不銹鋼製筷子為主流
雖不知金屬制筷子有何高級,但據韓國朋友講,過去的朝鮮,即使再窮的人家也要擁有一套金屬制的筷子、碗和湯匙等。

據韓國朋友講,與中日不同,朝族人吃飯從不端起碗來,而是以筷撮起碗中飯進食。因為在他們那裡「捧碗」即「要飯」之意也。

我們用不慣韓國筷子的原因主要是它的造型。韓國人的筷子不是中國的圓柱體,也不是日本的上粗下細,而是扁平的長方體
以桌上用筷來看中日韓的用筷習慣也頗有趣。中國人向來是家族混用筷子的,非但如此,家庭成員之間更是以自己的筷子互相夾菜讓菜,看上去好像有點不衛生,但卻透出了一股濃濃的親情。

日本人家庭則與中國正相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用餐「專筷」,是絕不可亂用的。都是定食,也就沒有了互相夾菜謙讓的習慣。衛生了,但感覺親情也被「衛生」掉了。

韓國人在桌上則與中國人很近似,一頓飯會吃得熱火朝天親情四溢,情至濃處,又管他筷屬何方。

不過,在使用筷子的某些習慣上,比如,中國忌以筷敲碗,日本也有忌敲筷一說,韓國則乾脆吃飯就不端碗了。

中日韓倒是極其相似。說穿了,都是忌諱變成「要飯的」或「乞丐」之說。看來,在這一點的認識上,三國倒是高度地統一了。

-----------------------------------------------------------

世界最難用!為何韓國的筷子都是扁平的?

筷子是起源於中國的食具,在東亞地區被普遍使用,不過各地因為各自的歷史與文化發展出不同的筷子特色,但為什麼韓國筷子被稱為是「世界最難用」呢?

大家對韓國筷子的印象都是筷身扁平的不鏽鋼筷子,別說是西方人了,連習慣拿筷子的東方人來說,用不習慣韓國筷子,真的很難夾菜!


(從上至下:台灣塑膠筷;中國陶瓷筷;西藏竹筷;越南平木筷;韓國扁金屬筷與湯匙;日本夫妻筷(單組);日本學童筷;便利筷(日文發音「waribashi」))

據說韓國在戰亂期間,為了讓筷子更耐用又合乎當地飲食,並且方便清洗,所以把木製扁筷改成不鏽鋼,而扁平筷身的由來是過去韓國的媳婦、太太要服侍公婆及丈夫得三餐,都是自己先在廚房料理過後,再將料理好的食材分裝大小碟,送去給公婆、丈夫用膳,為了防止筷子滾動滑落,扁平的筷子解決了這個問題。

另外,也有一個說法是韓國人習慣吃泡菜,早年為了方便分食醃在甕中的泡菜,扁平的筷子能更容易插進菜梗與菜葉中,把泡菜切割分開也較方便。

其實使用這種金屬筷也有不少好處,一般的木質筷很容易藏黴菌,也較難清洗乾淨,反而是金屬筷比較不會孳生細菌,也方便消毒,所以根據南韓的法令,餐廳、商店和超市都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長久以來的傳統習慣再加上政府的明令規定,讓韓國不管是營業場所或是家裡都幾乎是使用金屬筷,單從這一點來看,韓國人所做到的環保意識還是值得學習的。

----------------------------------

每年的8月4日定為“筷子節”。這位學者的倡議,立即得到人們的熱烈響應。一九八0年八月四日,“保衛日本的節日之會”分別在東京赤坂的日枝神社和新潟縣三條市的八幡神社舉辦了供奉筷子的儀式。這一天,人們載歌載舞地慶祝這一莊嚴神聖的節日。從此,日本有了個“筷子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他們服務。農村在播種、插秧、收穫、生日或婚嫁的喜慶的筵席上都得要換上新筷子,以表愉悅之情。日本奈良時代編纂的《古事記》中,就有關於筷子的記載,那時的筷子不像今天這樣的兩根細棍,是將削細的竹子彎折成鑷子狀使用。平安時代,在“大嘗”和其它宮廷儀式上使用竹筷;在祝賀生日或民間節日儀式上,普遍使用柳筷;八月十五日賞月的宴會上使用獲筷。1986年,東京江戶川區唐泉寺更恢復“箸供養”儀式,感謝支撐飲食生活的筷子,祭祀已被採伐的森林,處處顯示出日本人對筷子的深厚感情;然而,現今飲食習慣日趨於西化的日本國民,其孩子已經越來越不很好地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了。現今日本人不僅消費筷子的數量大,而且對筷子的要求也高。本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飲食業的發展,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急劇增長。對此,日本有關部門曾估算1987年全國消費的一次性筷子約205億雙,若折合成木材,相當於41萬立方米,可建造和式標準住房2萬套。引人注目的是,日本人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新潮曾提出異議。它不但浪費了大量木材,也污染了環境,其主張是不足稱道的!1984年,一個稱作“思考一次性筷子”的群眾組織宣告成立,它呼籲人們養成自備筷子用餐的習慣。該組織的一位負責人指出,人們只有從自帶筷子用具這種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步增長愛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意識。進入1991年,日本福崗市就決定不再使用“用後即丟”的木筷子。市長桑原說:“用方便筷子,就像把寶貴的天然資源丟棄一樣。”這充分說明日本人重視筷子,從使用筷子這一角度,探索節約資源和減少環境污染的意識。
日本筷子節的習俗
筷子,這件小小的餐具,魔力般的印在日本人民的心中的。這無論在物質生活或精神文化領域,都有奇特的影響,這就使日本人特別注意餐桌上用筷的禮節,其中有用筷十忌:一曰半途筷,就是把挾住的菜餚又放下,再挾另一種。二日游動筷,就是舉筷不定,東挑西揀。三曰窺筷,即手持筷子,東張西望。四曰碎筷,用嘴或手撕筷頭上的菜餚。五曰刺筷,以筷代叉,插菜進食。六曰簽筷,用筷子當牙籤,挑剔牙縫。七曰淚筷,挾菜途中,筷頭上的湯汁,像淚水一樣滴個不停。八曰吮筷,用嘴吮舔筷頭上的湯汁。九曰敲筷,用筷子敲打碗盆或桌面。十曰點筷,就是用筷子指點主人、客人或廚師。看來不文明用筷,在日本是不受歡迎的。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筷子的作用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

-----------------------

日本筷子節據稱,有位叫本田總一郎的學者,為感謝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為人們效勞,建議將每年的8月4日定為「筷子節」。這位學者的倡議,立即得到人們的熱烈響應。
1980年8月4日,「保衛日本的節日之會」分別在東京赤坂的日枝神社和新瀉縣三條市的八幡神社舉辦了供奉筷子的儀式。從此,日本有了個「筷子節」。
 筷子節 -習俗
筷子節筷子節習俗
在筷子節這一天,人們舉行供奉筷子的儀式,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載歌載舞地慶祝這一莊嚴神聖的節日,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人們服務。
參加這種儀式的有筷子生產商、經銷商、飲食業經營者和一些群眾,在儀式的最後會把成萬雙以前使用過的筷子焚燒,作為供奉。
農村在播種、插秧、收穫、生日或婚嫁的喜慶的筵席上都得要換上新筷子,以表愉悅之情。
日本人在動用筷子前必先說聲「領受了」,餐後放下筷子則說「蒙賜盛饌」,這些充滿宗教感情的話語,實為感謝人們從山、海採擷的食物的人及天地、大自然的恩賜。

去年暑假,我和表弟一起來到了日本東京,姨媽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她告訴我們,今天正是日本的筷子節,她要帶我們去外面體驗一下。

  正說著,姨媽的幾個日本學生過來接我們。經過一個神社時,那裡正在舉行供奉筷子的儀式,我們快步走了上去。只見不少趕過來的當地民眾紛紛把自己家裡使用過的筷子扔在一個大鐵鍋裡。大約一刻鐘後,一個商人開始點火焚燒。姨媽告訴我,這裡每年都要舉行筷子節,儀式的最後,就是把以前使用過的筷子焚燒,作為供奉。

  接著,人們開始載歌載舞。姨媽的幾個學生也加入了其中。

  快到中午的時候,姨媽的一個學生小島美子邀請我們到她家。小島美子的父母都是教師,已經退休了,物質生活優越。

  剛進門,我就發現桌子上擺放著十多雙嶄新的筷子,見我好奇,小島美子告訴我,日本人在生日或者重大節日時,都會擺上新筷子以示吉祥。我拿起了一雙筷子仔細看著,很明顯,日本的筷子要比中國的短,而且都是尖頭的。

  不一會,小島美子的父母端上來兩盤生魚片。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日本人嗜好生魚片,但生魚片很滑,於是聰明的日本人便把筷子弄得很尖,使用起來便和魚叉一般方便。

  我們邊吃邊聊著日本人使用筷子的種種禁忌,比如不能舔筷子、敲筷子或拿著筷子東張西望……

  吃完飯,我們往姨媽家走,一路上感慨頗多。日本的筷子起源於中國,經過1300年的演變,最終脫胎換骨成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00114307d4ca0fa581dd14 (1)2016-03-06_222415  

------------------------

一期一會!日本用心款待傳統無垢箸 | 品閱雜誌 |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 http://goo.gl/yNeYM9

一期一會!日本用心款待傳統無垢箸
發稿時間:2014/10/07 15:42最新更新:2014/10/07 15:42字級: 字級縮小字級放大
去餐廳吃飯,你曾注意過手中的筷子嗎 ?日本人常說 :「一期一會」,即把每次的會 面都當成獨一無二的場合情境。為了表現出 最高的款待與誠意,他們會端出以檜木或杉木製作,從無使用過的「無垢箸」來讓對方享用,「以筷子開始,也以筷子結束。」
無木節、不上漆,最純樸的箸
「無垢」來自梵文a-mala,在佛典上有純真、潔淨的意思。此種無垢的意義顯示在兩方面:一是他以沒有木節、沒有上漆的木材製作,不做任何的裝飾以呈現木材質樸純粹的樣子;另方面,無垢往往代表著初次使用,是專屬於對方的潔淨存在。
所謂的一期一會
在日本文化有所謂的「一期一會」, 代表人的一生可能都只有一次的見面機會,因此,每次都要極盡所能的用心款待,無垢箸便是用心款待的美好呈現。像是日本茶聖千利休(1522-1591)便會親自以杉木削成兩端尖細的無垢箸,供給賓客們在茶席一汁三菜的料理裡使用;伊勢神宮裡給神明的神饌,也特別供奉由檜木做成的無垢箸,代表著潔淨 與至上的款待。
這種特別為對方準備,以純淨木材,初次使用製成的無垢箸精神,也被沿用在日常生活裡。相較於一般上漆,且可重複使用的筷子(日本稱為塗箸),無垢箸有著「特別為您」準備的心意。有意思的是,正因無垢箸的「無垢」,台灣人常誤以為此種沒上漆、外表質樸的筷子較無價值,使得不少日本料理亭,為因應國人習慣,反而選用「看起來」精美高級,可重複使用的「塗箸」。所幸漸漸有日本料理店願意回歸和食的傳統精神,讓大家知道除了餐盤上的食物外,即使是夾取食物的筷子,也是全心全意的用心準備。
以環保間伐材來做
日本有40%的人造林,人造林由於相鄰樹木枝葉重疊,阻礙彼此生長,每隔一段時間,便需要進行間隔砍伐,以讓樹木枝葉伸展,涵養土壤,砍伐下來的樹木即被稱為間伐材,間伐材具有保 育且促進森林成長的功能。
以筷子開始,也以筷子結束
二○○九年日本發生間伐材亂丟的問題。飛驒地方是日本森林中最豐富之處,於是他們靈機一動,以間伐材製作無垢箸,讓無垢箸不只有款待精神,也增添了活化森林的環保意識。其實無垢箸早已成為日本生活的一部分,那祝福款待的心意,不只用於餐廳,也用於節慶的祝福上。比如在一些日本的家庭裡,每到過年母親便會送給孩子一份和紙裝載的無垢箸,上面整齊工整的寫上孩子的姓名, 初次使用完後,便會成為家裡的料理筷,直到隔年母親送上新的御箸,才將其丟棄。因此,下次去吃日本料理,除了享受美味的佳餚外,也別忘了看看手上的筷子。日本食膳有句成語說:「以筷子開始,也以筷子結束。」但願所有的相遇,都能在最高的款待下,微笑圓滿。


無垢箸類型
1.在日本用於祝福的御箸。
2.此為兩口箸、卵中箸或利久箸,是15世紀千利休親自削製款待賓客的筷型,也是神饌時供奉的筷子,兩邊可擇一使用,有神人共食之意。
3.此為一本箸,筷型較扁平,帶點長方形。
4.此稱為角箸或片口箸,筷型正方形。(文/馮忠恬 攝影/王正毅 料理與場地協力/子元壽司.割烹)

-------------------------

日本東京慶祝筷子節_國際中心_中國網 - http://goo.gl/8Qf4Kh

兩人同時用筷取同一盤中的食物,會讓日本人聯想到葬禮時,兩人成一組,各用長約五十公分的大筷子挾起亡者白骨入骨灰罈的情形!這也是為什麼在台灣我們煮菜時,常用的大筷子,在日本巿面上找不到,也不會有日本人拿長筷子煮菜,有的話,也是瘦長型,絕不會是粗長型的。

  中、台、日在一般筷子的外形上,也有所不同。在中國或是台灣,筷子比較粗,也比較長,上方下圓,意味中國人「天圓地方」的世界觀;而日本的筷子則較短小。據研究指出,中國人用較長的筷子,是因為大家同一圓桌吃飯,筷子長,方便挾較遠處的菜肴,量也較多。而日本的飲食常是一個主菜,配上個人化的一小盤菜,主菜就放在眼前,筷子小小的就夠了。

  在筷子的外形方面,中、台、日也有所不同。在中國或是台灣,一個家庭裡,通常就是用同一個顏色的筷子,因此,超巿所售的筷子常是一整包販售,比較少個人化,單雙販賣的筷子。但在日本,很常看到種不同功能的筷子,一雙雙的顏色、花樣、尺寸等設計不同的筷子,這些筷子還有男女老少之分,。
 
 中國人講求和諧,所以,家裡用不同顏色的筷子被視為不吉利,筷子沒有專屬個人的。而講究長幼順序親疏遠近的人際關係的日本,家裡每個人的碗筷都是固定的,還有客人專用的筷子。

  在筷子的材質上,中國或是台灣盛產竹子,所以最常見的是竹筷,但是日本則是木質筷子居多。竹筷被視為高級品,過年時用的柳筷更是高一級。

  另外,日本的筷子在使用功能上,也有分吃麵和吃飯的,因為麵滑溜,所以吃麵的筷子,在下方會有一圈一圈刻痕以增加磨擦、止滑。不過,也有很多日本家庭,在吃麵時,就買廉價質輕的免洗木筷(像我們吃泡麵時附贈的筷子)使用,這種筷子,也常成為宴客時,供客人所用的筷子。

不同的國家擁有不同的風俗民情,透過日常生活的小細節中的比較,可以更明顯的讓我們體會其中的文化差異,雖然日本與台灣同樣都使用筷子作為飲食用具,但在筷子使用的禁忌與習俗上卻有很大的差別及涵意,假如沒有經過這一番比較,還真不曉得小小的兩根棍棒,能在生活的經驗中體現出不同的觀點與人們生活習慣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

有靈性的柳筷

P_201gff60307_222653gghfgfd  

------------------------

韓國11月11日筷子節

韓國首屆筷子節圓滿成功筷子申遺有望提速
2015年11月16日20:50

新浪美股訊北京時間16日韓聯社報導,據韓國“東亞文化之都”活動組委會16日消息,參加筷子節的韓國清州、中國青島、日本新潟三方組委會15日召開工作會議,具體討論了共同為筷子申遺的方案。

  與會三方商定,向各自政府建議為筷子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並提議將其列為下月在青島舉行的韓中日文化部部長會議的議題。

  筷子節取得圓滿成功也堅定了三方的申遺信心。“東亞文化之都”組委會宣布將11月11日定為筷子日,並於今年11月10日在清州市舉辦首屆筷子節,開展夾豆比賽、筷子特展等活動。

  來自韓國、中國、日本等世界各國的代表團​​、市民共2千餘人參加活動。其中,筷子特展在清州百濟遺物展覽館舉行,共展出2千多件文物、創作作品等筷子展品,每天平均吸引1500多人次參觀。清州市政府計劃從明年起定期舉辦筷子節。(完)

-----------------

筷子裡的文化星球
  筷子,源自中國,亞洲地區包括中國、韓國、日本、台灣、香港、越南、新加坡等地用筷人口,約佔全世界人口的三成,約有十八億人。各國用筷,巧妙不同,日本用筷花招挺多的,其中有些基本精神是華日相同的。相同的部份,譬如用筷得「快、狠、準」的挾起食物,優優雅雅放碗裡或嘴裡,不能躊踷猶豫,不然會給人憂柔寡斷或不衛生的印象。但畢竟台日文化不同,在筷子上也有小小的文化震撼。

  在禮節方面,到了日本用筷時,最需要注意的是,當你看到同桌的日本人挾不起魚時,千萬別自以為「好心」的用公筷幫他按住魚的另一頭,否則你的好心會「被雷親」,很可能換回一個白眼或是一個相當尷尬的表情。

  這是因為兩人同時動筷取同一盤中物(相挟み),會讓日本人聯想到葬禮時,兩人成一組,各用長約五十公分的肥大筷子挾起亡者白骨入骨灰罈的情形!同理,用筷子挾菜給別人卻發生兩邊各用筷子挾著同一食物,不好意思的推來推去的情形(箸渡し)也是觸人楣頭的。這也是為什麼在台灣我們煮菜時,常用的粗大長筷子,在日本巿面上不容易見到,也不會有日本人拿它來煮菜。料理用的長筷子,在日本長得較瘦小多了。

  在一般家庭用筷子的長相上,也有所不同。在台灣或在中國,筷子長得比較粗,傳統為上方下圓,意味著華人「天圓地方」的老世界觀;而日本的則較短小。有人研究認為,華人因為同坐一圓桌,挾同一盤中菜,因此筷子長長的,比較方便挾菜;而日本飲食則常是一主菜,配上個人化的小盤配菜,用公筷挾的主菜及個人化的配菜通通在自己眼前,因此筷子短短的也就夠了,不必來個長筷,更不必飛天搶食。

  除了筷子的長度外,筷子的表情,台日中也有所不同。在華人文化裡,一個家庭裡,通常皆用同一顏色或花樣的筷子,因此,可以看到超巿裡所售的筷子多半是一整包販售,過去是不好找到單雙販賣的筷子。但在日本,要找一整包販售的反而不易,取而代之的是一雙雙設計不同,細分著男女老少的筷子。每個日本人在家,多半有自己專用的筷子。

  為什麼筷子在華人文化圈裡不個人化?有人認為,華人文化裡講求和諧,家中用不同顏色的筷子被視為不吉利,而沒有個人專屬筷。而日本莫非是因為「螞蟻窩」的階層分工社會特質所致,在用筷上也講求權力地位排序,而個人化?哈哈,這答案像謎般,今後慢慢來找答案吧。

  在筷子的材質上,在台或在中國似是多用竹筷,在日本則是木質筷子居多,竹筷被視為高級品,過年時用的柳筷更是高一級。另外,日本的筷子,在設計上也有分吃麵和吃飯的。因麵滑溜,所以吃麵的筷子在下方取食處,加上一圈圈刻痕以增加磨擦,止滑。不過,也有很多日本家庭,在吃麵時用廉價質輕的免洗木筷(像我們吃泡麵時附贈的筷子),有時,這種筷子也常成為宴客時,供客人用的筷子,用完即丟。

  在筷子的擺放方式上,華日也有所不同。在台,我們習慣把筷子放在碗右側,擺直,而日本則習慣放在碗的前面,橫著擺。宴客時,較講究的人家還會把筷子放在設計精美的箸置(はしおき)或箸袋(はしふくろ)裡。到日本好一點的餐廳吃飯,常常筷子會放在箸袋裡,用完餐時也得將筷子放回箸袋,以示美觀及教養。

  有點需注意的是:在台,常可以見到餐後,人們把筷子放在碗或盤上,但這樣的筷子放法,在日本卻被視為不吉利(渡し箸)。另外,有時候在台,小孩子挾不起蛋時,大人會將筷子插入蛋中,放便小孩子取食,但這樣的插蛋或插其他食物的行為,在日本卻是不受歡迎的(刺し箸)。

  一般用餐禮貌上,開飯前,日本人會先講一句「頂きます(itadakimasu)」,表示對萬物及主人的謝意。時下男女在講這句時,似乎好以兩手的姆指同時挾住筷子,讓筷子與合十的雙掌呈十字交叉,以示優雅般。

  ○四年暑天,我的小外甥來宇都宮跟我們住時,「頂きます」朗朗上口,但不會拿筷子,不只把盤中菜餚挾得混,也常弄得滿桌湯汁油水,讓人實在看不下去。當時,我先生忍不住問小鬼真是台灣人嗎?如此,練筷子也成為當時我每餐必須陪外甥做的功課。

  「用手腕的虎口及無名指上方固定住一筷,再以姆指、食指及中指控制另一筷,使兩筷下方呈三角接觸,這樣自然就挾得起菜,用這個方式挾菜,手指頭修長呈現,非常優雅哦。」唉,不管我講多少遍,表演多少遍,小鬼就是不會,總歸一句欠操練,因此,我開始要求他練習挾芝麻!受西化影響,用慣了湯匙和叉子的小鬼,視之為酷刑。

  但是小鬼,阿姨要告訴你,用筷子,能動到五十六條肌肉,也是大腦體操之一,多練有好處,起碼用筷子可以讓你在西方人面前展現一點神氣吧!

附註:本文原刊載於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七年春再次修飾。

<華日語豆知識>

一)筷子,日語漢字寫成「箸」。但箸(ㄓㄨˋ)這個字,在華語裡已不太用了,而說成筷子。據說,筷子起源地於中國南方,南方人覺得「箸」字會讓多水的南方船隻「堵」住,跑不動,因此,把它改成「筷」,希望船跑得飛快。

二)日語箸字唸法,為はし,與橋字同音,但重音不同。一如,桃字與大腿、砂糖與佐藤、柿與牡犡等字的關係一樣,同音但重音不同,日語發音時需小心一點,才能把自己的意思精確傳達出去。

<日本用筷文化小圖解>

 


  有些在台我們習以為常的用筷或就餐方式,在日本,有時候可能會受到一些不同挑戰。來猜猜,以上圖裡,哪些筷子使用方式或擺餐方式,可能會被”唔?!”一下?


1)圖集左上方第一和第二張圖,是小學所教的筷子使用方法,即我教小外甥的方式。「用手腕的虎口及無名指上方固定住一筷,再以姆指、食指及中指控制另一筷,使兩筷下方呈三角接觸,這樣自然就挾得起菜,用這個方式挾菜,手指頭可以修長呈現,非常優雅哦。」

2)圖集中上方,是開飯前,時下日本人講「頂きます」時,經常可以見到的持筷方式。一種流行。

3)圖集右上的圖,是飯碗在左,湯椀在右的禮貌擺法。飯為何在左?有一說認為因為大部分人以左手持飯碗,右手持筷,所以飯碗擺左邊較便利。圖集右下的圖,飯在右,湯在左,是祭拜亡者的擺法。為何祭拜亡者如此擺?在日本,一般的民俗看法或說迷信裡,生者和亡者的方向總是顛倒的,如傳統上,活著的人枕頭要放在南邊,腳朝北睡,而亡者則枕在北,腳朝南,即所謂「北枕」,又如穿和服一定是左襟在上,右襟在上也是亡者穿的。

4)圖集左下圖由左到右依序是「渡し箸」、「刺し箸」、「立て箸」,全是不禮貌或觸楣頭的筷子使用方法。「渡し箸」表示我不想吃了。「刺し箸」被說成帶有攻擊意味。「立て箸」跟台灣一樣,源於祭拜亡者時,人們會在亡者頭上方擺飯插筷,日語叫這樣的飯為「枕飯」,因此,在餐桌上這樣擺筷子被當成不吉利。

  嘿嘿,「渡し箸」、「刺し箸」大概也可能是台灣人在日本用筷時,很容易不小心踩到的地雷。因為,在台,一般家庭裡,似乎不太使用置筷的小道具,即日語叫「箸置」的東西,若將筷子直接擺桌上,有時又覺得不衛生,於是將筷子擺在碗上或盤子上,變成日語所稱的「渡し箸」了。在台擺「渡し箸」,不太有關係的,但在日本,有些講究用筷禮節的人家,擺這樣的「渡し箸」不太好,不然,就期待那日本人心胸寬大,了解文化差異所致,超越這些傳統日式用筷禮貌吧。

  「刺し箸」在台,過去也是比較少見大人這麼使用筷子的。不過,近來常常見到年輕人,已不太在乎「刺し箸」的禁忌,公然在餐桌上替用筷子戳食物取食。而且許多年輕父母,在挾蛋、芋頭或米糕之類圓圓滑滑的食物給小孩子時,乾脆來個「刺し箸」,讓小孩子輕易頂著筷子吃。但這樣的「刺し箸」在日本,還是容易被視為不禮貌。

日本箸的材質,設計極為考究,乎日常見的有竹、杉、檜、瑞木、紫檀、銅、鋁合金、合成樹脂等造成的箸;遇有節慶喜事便使用稱作“嬉箸”的柳制箸,而桑制的箸則意味著延年益壽。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即日本人使用筷子,是在四到六世紀之間,從中國經朝鮮半島傳到日本的,日本了是崇拜中國筷子的國家,日本人至今還保持著中國筷子古稱“箸”。日本深受我國隋唐典章制度的影響,在宮庭和貴族們的宴會上,使用金屬筷吃中國式的飯菜,以示尊貴。日本人非常重視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東京有一所筷子學校,專們教授學生如何使用筷子,每一期學員受訓時間為三個月。日本醫學專家認為,兒童使用筷子還有助於智力的發展,因而使用筷子的人也越來越多。世界上消費筷子最多的國家是日本,據日本稅務局公布的統計數字,每年全國共消費筷子七十多億雙,發展至現代,愈來愈盛行一次性使用的筷子。日本還將這種普及使用筷子的新潮視為弘揚日本文化最基本的標誌。據說有位叫本田總一郎的學者,為感謝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為人們效勞,建議將每年的8月4日定為“筷子節”。這位學者的倡議,立即得到人們的熱烈響應。一九八0年八月四日,“保衛日本的節日之會’’分別在東京赤阪的日枝神社和新瀉縣三條市的八幡神社舉辦了供奉筷子的儀式。這一天,人們載歌載舞地慶祝這一莊嚴神聖的節日。從此,日本有了個“筷子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他們服務。農村在播種、插秧、收獲、生日或婚嫁的喜慶的筵席上。都的要換上新筷子,以表愉悅之情。
在日本奈良時代編纂的《古事記》中,就有關於筷子的記載,那時的筷子不像今天這樣的兩根細棍,16是將削細的竹子彎折成鑷子狀使用。平安時代,在“大嘗”和其它宮庭儀式上使用竹筷;在祝賀生日或民間節日儀式上,普遍使用柳筷;八月十五日賞月的宴會上使用獲筷。1986年,東京江戶川區唐泉寺更恢復“箸供養”儀式,感謝支撐飲食生活的筷子,祭祀已被采伐的森林,處處顯示出日本人對筷子的深厚感情;然而,現今飲食習慣日趨於西化的日本國民,其孩子已經越來越不很好地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了。現今日本人不僅消費筷子的數量大,而且對筷子的要求也高。本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飲食業的發展,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急劇增長。對此,日本有關部門曾估算1987年全國消費的一次性筷子約205億雙,若折合成木材,相當於41萬立方米,可建造和式標準住房2萬套。引人註目的是,日本人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新潮曾提出異議。它不但浪費了大量木材,也汙染了環境,其主張是不足稱道的!1984年,一個稱作“思考一次性筷子”的群眾組織宣告成立,它呼籲人們養成自備筷子用餐的習慣。該組織的一位負責人指出,人們只有從自帶筷子用具這種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步增長愛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意識。進入1991年,日本福崗市就決定不再使用“用後即丟”的木筷子。市長桑原說:“用方便筷子,就像把寶貴的天然資源丟棄一樣。”這充分說明日本人重視筷子,從使用筷子這一角度,探索節約資源和減少環境汙染的意識。
筷子,這件小小的餐具,魔力般的印在日本人民的心中的。這無論在物質生活或精神文化領域,都有奇特的影響,這就使日本人特別註意餐桌上用筷的禮節,其中有用筷十忌:一曰半途筷,就是把挾住的菜肴又放下,再挾另一種。二日遊動筷,就是舉筷不定,東挑西揀。三曰窺筷,即手持筷子,東張西望。四曰碎筷,用嘴或手撕筷頭上的萊肴。五曰刺筷,以筷代叉,插菜進食。六曰簽筷,用筷子當牙簽,挑剔牙縫。七曰淚筷,挾菜途中,筷頭上的湯汁,像淚水一樣滴個不停。八曰吮筷,用嘴吮舔筷頭上的湯汁。九曰敲筷,用筷子敲打碗盆或桌面。十曰點筷,就是用筷子指點主人、客人或廚師。看來不文明用筷,在日本是不受歡迎的。

-----------------

筷子節是日本的民俗節日之一。時間在每年的8月4日。由學者本田總一郎發起設立。在筷子節這一天,通過舉行供奉筷子的儀式,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人們服務。日本人在動用筷子前必先說聲“領受了”,餐後放下筷子則說“蒙賜盛饌”,這些充滿宗教感情的話語,實為感謝我們從山、海採擷的食物的人及天地、大自然的恩賜。
中文名稱:筷子節 外文名稱:Chopsticks Day
公曆日期:8月4日 起源時間:1980年
起源事件:由學者本田總一郎發起設立 地區:日本
節日意義: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人們服務
筷子是中國偉大而平凡的發明,讓我們向發明筷子的這位祖先致敬!

筷子節(Chopsticks Day)在每年的8月4日,是日本的民俗節日之一。
筷子節由一位名叫本田總一郎的學者發起,目的和宗旨是為了感謝筷子成年累月、一日三餐辛勤地為人們服務,保持和發揚筷子精神。
每年的8月4日,日本一些地區的人們會舉行供奉筷子的儀式共同慶祝這一節日。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筷子的作用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從日本和西方飲食文化的比較角度看,日本的筷子與西洋的刀叉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在於二者皆是進餐的用具,不同在於前者還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載體。筷子,這件小小的餐具,魔力般的印在日本人民的心中的。這無論在物質生活或精神文化領域,都有奇特的影響。
筷子節- 來歷
筷子節
筷子節圖冊
據說有位叫本田總一郎的學者,為感謝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為人們效勞,建議將每年的8月4日定為“筷子節”。這位學者的倡議,立即得到人們的熱烈響應。1980年8月4日,“保衛日本的節日之會”分別在東京赤坂的日枝神社和新潟縣三條市的八幡神社舉辦了供奉筷子的儀式。這一天,人們載歌載舞地慶祝這一莊嚴神聖的節日。從此,日本有了個“筷子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他們服務。農村在播種、插秧、收穫、生日或婚嫁的喜慶的筵席上都得要換上新筷子,以表愉悅之情。在日本奈良時代編纂的《古事記》中,就有關於筷子的記載,那時的筷子不像今天這樣的兩根細棍,16是將削細的竹子彎折成鑷子狀使用。平安時代,在“大嘗”和其它宮廷儀式上使用竹筷;在祝賀生日或民間節日儀式上,普遍使用柳筷;八月十五日賞月的宴會上使用獲筷。1986年,東京江戶川區唐泉寺更恢復“箸供養”儀式,感謝支撐飲食生活的筷子,祭祀已被採伐的森林,處處顯示出日本人對筷子的深厚感情;然而,現今飲食習慣日趨於西化的日本國民,其孩子已經越來越不很好地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了。現今日本人不僅消費筷子的數量大,而且對筷子的要求也高。本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飲食業的發展,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急劇增長。對此,日本有關部門曾估算1987年全國消費的一次性筷子約205億雙,若折合成木材,相當於41萬立方米,可建造和式標準住房2萬套。引人注目的是,日本人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新潮曾提出異議。它不但浪費了大量木材,也污染了環境,其主張是不足稱道的!1984年,一個稱作“思考一次性筷子”的群眾組織宣告成立,它呼籲人們養成自備筷子用餐的習慣。該組織的一位負責人指出,人們只有從自帶筷子用具這種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步增長愛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意識。進入1991年,日本福崗市就決定不再使用“用後即丟”的木筷子。市長桑原說:“用方便筷子,就像把寶貴的天然資源丟棄一樣。”這充分說明日本人重視筷子,從使用筷子這一角度,探索節約資源和減少環境污染的意識。
筷子節- 歷史
日本筷子,是世界公認的日本“專利品”,海外有“東方文明”之一的讚譽,可見其影響淵遠流長。如今不僅亞洲人使用筷子,連歐洲人也在學著使用筷子了;它同日語一樣,學習的人愈來愈多。如今,日本的飲食文化已滲透到五大洲、四大洋。
筷子中有不少學問。日本人用筷子比較講究,除了一般的家庭,飯店用的筷子都是裝在紙袋裡的衛生筷子,可以掰開。由於人們的生活習俗不同,筷子也不同,如中國的筷子長,日本的筷子有長有短;中國的筷子頭粗,日本的筷子有頭尖的也有有粗的,對日本文化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對節日慶典上使用的超長筷子印像很深。
筷子節- 禮節
這就使日本人特別注意餐桌上用筷的禮節,其中有用筷十忌:
一曰半途筷,就是把挾住的菜餚又放下,再挾另一種。
二日游動筷,就是舉筷不定,東挑西揀。
三曰窺筷,即手持筷子,東張西望。
四曰碎筷,用嘴或手撕筷頭上的菜餚。
五曰刺筷,以筷代叉,插菜進食。六曰簽筷,用筷子當牙籤,挑剔牙縫。
七曰淚筷,挾菜途中,筷頭上的湯汁,像淚水一樣滴個不停。
八曰吮筷,用嘴吮舔筷頭上的湯汁。
九曰敲筷,用筷子敲打碗盆或桌面。
十曰點筷,就是用筷子指點主人、客人或廚師。看來不文明用筷,在日本是不受歡迎的。
筷子節- 材質
設計極為考究,乎日常見的有竹、杉、檜、瑞木、紫檀、銅、鋁合金、合成樹脂等造成的筷子;在宮庭和貴]族們的宴會上,使用金屬筷吃日本料理,以示尊貴。日本人非常重視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東京有一所筷子學校,專們教授學生如何使用筷子,每一期學員受訓時間為三個月。日本醫學專家認為,兒童使用筷子還有助於智力的發展,因而使用筷子的人也越來越多。世界上消費筷子最多的國家是日本,據日本稅務局公佈的統計數字,每年全國共消費筷子七十多億雙,發展至現代,愈來愈盛行一次性使用的筷子。日本還將這種普及使用筷子的新潮視為弘揚日本文化最基本的標誌。
筷子節- 忌諱
筷子節習俗
筷子節習俗圖冊
不僅筷子的用料依場合不同而變化,日本人用筷子時還有八條忌諱,有人稱為“忌八筷”:
一是舔筷:用舌頭舔筷子。
二是迷筷:即手拿筷子,猶豫不定到底吃哪盤菜,在餐桌上四處遊尋。
三是扭筷:扭轉筷子,用舌頭舔粘在筷子上的飯粒。
四是移筷:夾了一個菜後,不接著吃飯,而又去夾另一個菜。
五是插筷:即插著吃菜。
六是掏筷:用筷子從菜的當中扒弄著吃,而不從一邊排著吃。
七是跨筷:停吃的時候,把筷子跨放在碗或碟子上面。
八是剔筷:用筷子代替牙籤剔牙。
每年的8月4日,是日本一些地區的“筷子節”——供奉筷子的儀式,更說明日本人重視筷子。參加這種儀式的有筷子生產商、經銷商、飲食業經營者和一些群眾,儀式過後,他們把成萬雙使用過的筷子焚燒,作為供奉。
筷子節- 申遺
2015年11月15日,參加筷子節的韓國清州、中國青島、日本新潟三方組委會召開工作會議,具體討論了共同為筷子申遺的方案。東亞文化之都”組委會宣布將11月11日定為筷子日,並於今年11月10日在清州市舉辦首屆筷子節,開展夾豆比賽、筷子特展等活動。[1]

-----------------------------

據民間傳說,筷子是大禹發明的,迄今已有四千年歷史。因當年大禹在治水時,三過其門而不入,那時多在野外進食,有時時間急迫,獸肉剛開鍋就要進食,因湯水沸騰無法下手,就折樹枝來夾,久而久之就成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能高妙絕倫的應用了槓桿原理。

製作筷子,最初是竹木兼有,後來出現陶、瓷、銅、鐵、金、銀及象牙等材質。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著《史記‧宋微子世家》:「紂始有象箸」。而筷子的名稱,自明朝才有的,在此之前有梜、箸、挾、櫡等名稱。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稱筷子為箸、?又演變為筷。

  明朝陸容著《菽園雜記》:吳俗稱箸與住同音。船家諱箸,又改名「快兒」或「快子」。從字音上聽稱是希望行舟如飛,一路順風,反映了人們樂稱美好的願望。因快子多用竹子製成,又在「快子」上加竹字頭,諧音為筷,這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沿襲至今未變。女兒出嫁,嫁妝裡一定要有兩份為新婚夫妻準備的碗筷,用紅繩捆在一起,俗稱「子孫碗」,預祝早生貴子,此俗已漸式微。

  現在使用的筷子品種繁多,有浙江的天竺筷,四川的楠木筷,福建的漆筷,湖北的貼花筷以及江蘇的白木筷等,皆馳名國內外。有些竹、木筷的上端還烤印各種圖案或名家詩句,還有的刻十二生肖等五花八門,極為精緻。

  民間使用筷子的禮節及各地習俗,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代表」。用筷有「十忌」:一忌迷筷,即舉筷不定;二忌翻筷,即從碗底挑菜揀食;三忌刺筷,即用筷當叉戳食物;四忌拉筷,即用筷撕口中食物;五忌淚筷,即用筷從湯中撈物;六忌易筷,即用筷作籤挑牙縫;七忌吸筷,即將筷放口中吮滷汁;八忌供筷,即將雙筷直插碗中;九忌敲筷,即用筷擊碗或桌;十忌指筷,即說話時持筷點人。這十忌雖繁文縟節,但卻有其道理,宜慎重使用。

  筷子是夾食工具,也是手指的延伸,手能做的筷子多數能做。而且它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至極。

----------------------------------

筷子與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筷子被視為「生命之杖」,伴隨著日本人民的的「生」與「死」。日本人在慶祝生日、新春及一些吉祥的活動時,都要使用象徵美好、幸福的「白木筷」。有人認為日本人的的一生起源於筷子,結束於筷子。在日本新生嬰兒出生後百天時,要舉行一項儀式,在禮儀中要擺上一個可愛的小碗和一雙用白木做的小筷子等,一些新買的小東西。並向神靈供奉紅豆飯及一條完整的鯉魚。祝願孩子健康成長,一生豐衣足食。而且還要到神社去參拜,這時神社會送給參拜者一雙筷子叫「初食筷」。有了這雙筷子,這個孩子一生會倍受神靈保佑。

  在日本為了慶祝老人的長壽有各種活動,如花甲、古稀、喜壽、米壽、白壽等慶祝活動。六十歲是「花甲」,七十歲是「古稀」,七十七歲是「喜壽」,八十八歲是「米壽」,九十九歲是「白壽」。在上述活動中都要事業用柳木製成的筷子。如果能有「長壽筷」「延壽筷」「神壽筷」,那便是錦上添花的好事了。

        目前在日本為了慶祝孩子開學、就業、結婚等重大活動中都離不開筷子。

        在日本人的葬禮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由死者的子女用綁著用脫脂棉的筷子沾水去擦死者的雙唇。意思是讓死者享用人間最後一滴水,因此也有人認為日本人是用沾著「死水」的筷子結束一生的。

      「筷子」這個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通而又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與日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文化及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聯繫。信仰佛教的日本人們視 「筷子」為祭物,給予它神奇的力量,使它成為神與人,人與人之間聯繫的紐帶橋樑。在日本人民的心目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

筷子的用法| nippon.com 日本網 - http://goo.gl/iJ9JJG

------------------

各地皆有的禁忌

舉起筷子在桌上亂轉,稱為疑筷,又稱「執箸巡城」,日語稱「迷い箸」,這樣一般會被認為沒有家教。
菜很豐盛時,一般人們都只吃離自己最近的一盤菜。
用筷子敲擊碗筷,稱為敲筷,又稱「擊盞敲盅」,日語稱「叩き箸」。只有乞丐吸引人注意的時候才用筷子敲擊碗筷。所以敲擊碗筷會被人看作下賤。此外,巫術中的蠱把各種毒蟲放在同一個封閉容器里,讓他們互相吞噬,存活到最後的是百毒之王。所以敲擊碗筷會被認為是有意讓毒蟲從碗中爬出來。
舔筷子、嘬筷子,又稱「品箸留聲」,日語稱「ねぶり箸」,即或者「索勒」筷子都是相當不禮貌的。如果邊索勒邊發出聲音,那麼就會讓人覺得少家教。
拿筷子指人又稱「仙人指路」,日語稱「指さし箸」,這樣代表指著人罵。
挾菜時,把菜和湯汁弄到桌上,稱為淚筷,又稱「淚箸遺珠」,日語稱「涙箸」。用筷子時手裡要利落,而且要用碗或盤子等容器托著。
拿著筷子在一盤菜里翻來翻去,找自己愛吃的。又稱「迷箸刨墳」,日語稱「探り箸」。這種做法會被人認為沒有家教,且像盜墓或撿骨,不吉利。
用筷子當作竹籤插菜、肉吃。又稱「定海神針」,日語稱「刺し箸」。
把筷子豎在飯里。又稱「當眾上香」,日語稱「立箸」,——如果把筷子豎在碗裡,形狀像香爐,也像古時行刑時給死囚的最後一頓飯,也像葬禮上給先人的腳尾飯,等於咒罵他人死。
進餐時把筷子橫放在碗盤上。日語稱「橋箸」。把筷子橫放在碗盤上代表用餐完畢,晚輩或下級不能在長輩或上級用餐完畢前把筷子橫放在碗盤上。
把筷子首尾倒轉使用,又稱「顛倒乾坤」,日語稱「返し箸・逆さ箸」,有的長輩會說「不要拿筷子屁股吃飯」。
拿筷子當牙籤剔牙,日語稱「楊枝箸」。
拿筷子在湯汁中作洗滌狀,日語稱「洗い箸」。
嘴巴含住碗緣,利用筷子把菜扒進嘴裡,日語稱「かき箸」,中國、日本、越南可用筷子扒飯,不能扒菜,朝鮮筷子則只用作挾菜,不可把任何食物用筷子扒進嘴裡。
會食時如有公筷提供,應該用公筷,不要用自己吃飯的筷子,日語稱「直箸」。
以筷子移動碗盤。
從別人碗裡挟菜。
甩手抖落筷子上的湯汁。
把筷子交叉擺放,又稱交十字,這等於老師給學生批改作業時打的叉號,也類同於古時皇帝在死刑犯案卷上畫的勾決。
把筷子掉在地下,又稱「落地驚神」,日語稱「落とし箸」因為祖先們都長眠地下,等於驚動祖先,屬於大不孝。老北京人對「落地驚神」的處理方法是在地上畫一個方向標,南北沖自己,東西垂直於南北,也就是說自己不是東西,或一邊拾起筷子,一邊說自己該死。一些南方方言中「落」與「樂」同音,南方一些地區的人把筷子落在地下說成「筷落」(與「快樂」同音)來化解。在北方某些地區,當客人筷子不小心掉在地下時,主人會很幽默的說:「筷子掉了,說明客人沒到齊,還會有客人來」,化解客人的尷尬,並將落地的筷子拿走,並換一雙乾淨的擺在桌上。在閩南、臺灣,掉筷子的人會被消遣,要求掉筷子的人請客。[1]
中國特有禁忌

不能使用長短不一的筷子,這是因為傳統棺材前後兩邊是短木板,兩邊加底是三塊長木板,稱「三長兩短」。所以擺筷子最忌諱三長兩短。 吃飯時忌以筷子敲碗,否則會淪為乞丐,因為只有乞丐才會敲著空碗,挨家要飯。 忌將筷子插在飯碗上。吃飯時不可將筷子插入飯碗中,因其大易使人聯想喪俗中「拜腳尾飯」的風俗,予人不快及不祥的感覺。

日本特有禁忌

不能用筷子挾菜給對方,在朝鮮半島和大中華地區沒有此禁忌,但在日本這樣的行為被認為與火葬的撿骨儀式相似而對此十分忌諱。

---------------------------

49480bad97222ce000b0c6ddd2d0d79852cf65fe8b302e2992d9ad0a6f4c5037bbd120a18c567cb16e09a2f327a53134  

獨具傳統!一起認識日本年節之味─雜煮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怕我作客他鄉,形單影隻,無從排遣新春假期,死黨U邀我去可四面俯瞰東京夜景的宅邸小酌。大年初一,還飄著細雪,我懶得出門,又不慣就著甜甜鹹鹹的冷餚佐酒。U堅持開車來接,我只好披件厚大衣,圈圈盤旋直上山丘頂端。
果然,餐桌上已擺著正月料理的「御節供」─到底是富豪世家,奢華非凡。我舉杯誇讚U那也出身名門的妻子:「光準備這些,夠累人的吧?」
▲正月年菜「御節供」,由左上順時鐘分別為魚糕(蒲鉾)、煎蛋捲、栗子(金團)、黑豆、蝦子(海老)、鯡魚卵(数の子)、沙丁魚乾(田作)。
「說來慚愧,這是拜託料亭送來的。娘家幾代都會做,但我手藝不精,只好請媽媽多訂一份。」
「兩位千金都遠嫁國外,剩你夫妻倆,其實不必親自動手。我記得很清楚,她們還在唸幼稚園時,我一手各牽一個,漫步在六本木街頭的情景,二十多年晃眼過去了啊......」
幾杯下肚,我沒來由的感傷,歲數的關係吧?
U也落寞地咕噥:「明年兩層就夠了,如果她們不回來的話。」
我趕緊轉移話題:「之前,我去東北的宮城叨擾漁村的朋友,他們的年菜除了必備的黑豆、鯡魚卵、沙丁魚乾之外,好像只添些昆布捲、芋頭、甜煮栗子(金團)、煎蛋捲(伊達卷)、魚糕和蒟蒻而已。不過,天寒地凍,一碗熱呼呼的雜煮卻暖入心底,鮭魚肉和鮭魚卵搭配芹菜、蘿蔔、牛蒡絲、凍豆腐、竹葉形魚糕,鄉土氣息濃得令人感激。」
「喔! 聊得入神,差點忘記雜煮,請稍等。」
U的妻子匆匆走向廚房,隨即端來三只附蓋的描金漆碗。
我輕輕掀開蓋子,清澈的熱湯中可見雞肉丸子和烤出焦痕的長方形年糕,紅白蘿蔔絲、翠綠小松菜與松針形黃柚皮點綴其上。先啜口湯,嗯─昆布柴魚汁加濃口醬油調味的,關東風十足。
我由衷低語:「素樸的原味哪!」
「土生土長的江戶仔一直恪遵開拓者德川家康將軍戒奢樸實的遺訓,固守貴賤無別、主從平等的武家文化,即使是富商巨賈也不敢擅自踰越,至多加些香菇或魚糕,比日本的其他地區簡單。然而,自元旦起連吃三天,膩得我好想念香噴噴的白米飯呢!」
U說完哈哈大笑,有著貴族血統的他是全力維繫民族遺產的死硬派。
「聽說,某些地方由男性烹調雜煮,讓平日為三餐辛勞的女性在春節可稍事歇息。大男人主義的社會,太讓我難以置信了。咦─不對,不是為了防止火災才禁止於新年期間開火嗎? 難道這碗雜煮是用微波爐加熱的?」二十多年的交情讓我口無遮攔。
「喂, 別沒常識嘛。開春是迎接年神下凡來與全家人共食的正月之始,屬於神聖之物的火只限用於烹調雜煮。東北、北陸、九州至今仍留存著,一家之主必須在元旦的黎明,前往神社受領新火回來烹調雜煮的習俗呢。古時候, 喜慶日子供奉神祇的餅和其他神饌,撤下之後一起煮成羹狀的熱湯, 就是雜煮的由來。昔日也叫保臟,有溫暖保養身體臟器的意涵。」
「 你們日本人稱糯米做的年糕為餅, 從中文看很容易誤解。可是, 我在大阪吃過的餅形狀不同,是圓的噢。」
「其實關西的大阪、京都的餅才是正統,所用的手捏圓形丸餅代表圓滿吉祥的象徵。你進門時看到,供在壁龕(床の間)的雙層鏡餅即為它的原形。」
「湯底也有差異吧? 關西多以白味噌調味,關東常為昆布、柴魚、醬油的澄汁。」
「天生吃餐飲這行飯的嘛,觀察這麼仔細。」
「跑遍日本,發現除了沖繩沒吃雜煮的習俗外,各地區都就近應用當季可得的天然食材,像魚鮮、鳥獸、蔬菜等等自由發揮,充分展現日本飲食文化的寬廣度和包容度。某年去四國的香川縣,湊巧碰上春節,在朋友家吃到包小紅豆餡的丸餅,酷似臺灣農曆正月十五日吃的元宵,如他鄉遇故知般欣喜。朋友解釋,江戶幕府的德川吉宗將軍時代,香川的讚岐地區開始種植甘蔗,到了中期,成功製出至今依舊貴重的頂級三盆糖。當地庶民淌著口水左盼右顧,至少能在正月嘗一口甘甜的滋味吧? 包小紅豆餡的丸餅就這麼誕生了。小百姓多卑微的願望啊。」
見我說完拿著筷子猛瞧,U會意並說明:「吃雜煮一定要準備全新的白木箸,以質地強靭、肌理清白、春天最早發芽的柳木箸最正式。況且,柳的發音和家內喜(やなぎ)相同。中間粗、兩頭細的形狀是表示神人各用一端;長度無關年齡和性別,都是附會長長久久的八寸。最重要的,一家之主必須在筷子的紙袋上,分別寫下全家人的名字呢。」
如此深奧的傳統該不會消失吧? 我竟多管閒事,替異邦擔憂起來。
★行家提點★
日本人的信仰認定年神的分身會寄宿於餅中,蘊育生命之源。裝飾的橙、柿、昆布、蕨類、紙幣等,也各具代表長壽、聚積財富、喜悅幸福等祈願。至於關東以北,因為冬季嚴寒,含氣泡和水分的丸餅極易龜裂,所以將糯米糰以木棒擀平,逼出空氣和水之後再拿刀切成方塊,叫角餅或切餅。大致上,烹調前丸餅先煮過,角餅則用烤的。


 

日本飲食文化中不可不知的「用筷禮儀」 - http://goo.gl/hNBdVI

台灣7種用筷方式 在日本人眼中很失禮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 http://goo.gl/t3zs68

台灣7種用筷方式 在日本人眼中很失禮
發稿時間:2015/06/26 09:56最新更新:2015/06/26 15:33字級: 字級縮小字級放大

中央社整理了日本人眼中7個錯誤用筷法,讓你吃得不失禮。
(中央社記者陳葦庭台北26日電)台灣人不只愛到日本旅遊,日本料理也深受喜愛,不過,不只是料理,連拿筷方式都大有學問,中央社整理了7個使用筷子的迷思,讓你吃得不失禮。

1.寄箸:當食物離得太遠時,許多人會利用筷子夾住盤子或碗,試圖把食物移動得近一些,不過這在日本可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如果真的要拿取食物,必須用雙手拿才正確。

2.指箸:奔放豪邁的台灣人,在用餐時難免因為聊開,就拿筷子指著同桌的親朋好友,這樣的行為無論是在台灣或是日本,都是不允許的。

3.迷箸:美食當前,要先夾哪一樣?許多人在用餐時都會有這樣的困擾,導致筷子在食物上方繞來繞去,依然下不了決定。換作是日本人,一定得先想好到底要夾什麼菜,眼明手快直接夾進自己的碗中。

4.刺箸:許多人一定都會有這種經驗,想夾顆滷蛋卻怎麼都夾不起來,最後直接用戳的,省時又省力,不過,對日本人而言,筷子是用來夾東西而非刺取東西的,因此如果你到了日本,還是要乖乖的把蛋夾起來!

5.舔箸:太美味的食物讓人連筷子都想吃下去,許多人在吃飯時總喜歡咬著筷子前端,不過,這樣的行為無論是在台灣或是日本都是非常失禮的,用餐時一定要避免有這樣的行為。

6.筷子直擺:台灣人習慣將筷子直擺在手邊,日本人的筷子則是橫著擺和桌緣平行,其實這樣的差別是有2個原因。

第一個說法是日本人愛好和平,認為將筷子直放,有刀刃相見的意思,因此橫放,第二則是日本人認為萬物皆有神,食物內也有神明,橫放的筷子就象徵了人與神的界線,用餐前得先說「我要開動了」,才可以心存感激地把界線拿走。

7.單手拿筷:抄起手邊的筷子,就可以立刻夾食物,但這麼爽快的作法看在日本人眼裡卻是不禮貌的,日本人認為,筷子應該以雙手慢慢拿起,這樣才會標準的作法。

有50年歷史的日本伊豆溫泉旅館坐漁莊指出,日式料理禮儀始於筷子、終於筷子,旅客只要牢記筷子拿法,等於掌握大半的餐桌禮儀,喜愛去日本旅遊的人不妨在用餐時留心自己的用筷習慣,用餐桌禮儀展現台灣旅人水準。1040626

---------------------------------

據民間傳說,筷子是大禹發明的,迄今已有四千年歷史。因當年大禹在治水時,三過其門而不入,那時多在野外進食,有時時間急迫,獸肉剛開鍋就要進食,因湯水沸騰無法下手,就折樹枝來夾,久而久之就成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能高妙絕倫的應用了槓桿原理。
製作筷子,最初是竹木兼有,後來出現陶、瓷、銅、鐵、金、銀及象牙等材質。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著《史記‧宋微子世家》:「紂始有象箸」。而筷子的名稱,自明朝才有的,在此之前有梜、箸、挾、櫡等名稱。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稱筷子為箸、?又演變為筷。
  明朝陸容著《菽園雜記》:吳俗稱箸與住同音。船家諱箸,又改名「快兒」或「快子」。從字音上聽稱是希望行舟如飛,一路順風,反映了人們樂稱美好的願望。因快子多用竹子製成,又在「快子」上加竹字頭,諧音為筷,這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沿襲至今未變。女兒出嫁,嫁妝裡一定要有兩份為新婚夫妻準備的碗筷,用紅繩捆在一起,俗稱「子孫碗」,預祝早生貴子,此俗已漸式微。
  現在使用的筷子品種繁多,有浙江的天竺筷,四川的楠木筷,福建的漆筷,湖北的貼花筷以及江蘇的白木筷等,皆馳名國內外。有些竹、木筷的上端還烤印各種圖案或名家詩句,還有的刻十二生肖等五花八門,極為精緻。
  民間使用筷子的禮節及各地習俗,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代表」。用筷有「十忌」:一忌迷筷,即舉筷不定;二忌翻筷,即從碗底挑菜揀食;三忌刺筷,即用筷當叉戳食物;四忌拉筷,即用筷撕口中食物;五忌淚筷,即用筷從湯中撈物;六忌易筷,即用筷作籤挑牙縫;七忌吸筷,即將筷放口中吮滷汁;八忌供筷,即將雙筷直插碗中;九忌敲筷,即用筷擊碗或桌;十忌指筷,即說話時持筷點人。這十忌雖繁文縟節,但卻有其道理,宜慎重使用。
  筷子是夾食工具,也是手指的延伸,手能做的筷子多數能做。而且它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至極。

------------------------------------------------------------------

古代“筷子”文化:古人結婚曾陪嫁筷子
時間:2015-01-07 17:10 來源:未知 作者:轉載
  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歷史相當久遠,從現代考古發現來看,至少在新石器時代,古人便開始使用筷子了。幾千年來,有關筷子的說法、用法和忌諱等等,形成了中國古代特有的“箸文化”。

商代青銅箸頭(河南安陽西北崗遺址傳祭禮坑出土)
  筷子的最早記載始於何時?
  《說文解字》中稱:“箸,飯攲也。”
  這東西在古人眼裏並不一般,《說文解字》中稱,“箸,飯攲也。”攲在古人眼裏是一種奇巧之物,不僅西方人覺得中國的筷子不可思議,就是古代中國人自己也覺得筷子的發明很絕。
  現在流行的“筷子”叫法,在明代以後的文獻中才較多出現,開始叫“快兒”、“快子”。被引用較多的說法,是陸容《菽園雜記》中有關時俗的記載。 那時水上行舟之家講究避諱,以吳中(今蘇州)一帶為甚,如忌諱“翻”、“住”等字眼,於是稱“幡布”為“抹布”,“箸”為“快兒”。
  明人李豫亨在《推篷寐語》中則是另一種說法,他認為船家將“箸”稱為“快子”,並不是“箸”與“住”諧音,而是“箸”與“滯”諧音。“世有諱惡 字而呼為美字者,如立箸諱滯,呼為快子。”船家取意行舟快如飛,久而久之便喊開了,“快子”按文字學規律,漸漸變成了“筷子”。
  古人使用筷子有哪些規矩?
  《翦勝野聞》記載:“唐肅侍膳 “拱箸”遭朱元璋嚴懲。”
  在古代,吃什麼食物時該用何種筷子都有說法。《禮記·曲禮上》是這樣說的,“飯黍毋以箸”,意思是吃米飯時不能用筷子,而用匙羹吃。在羹裏有菜的時候,才動用筷子——撈夾,即所謂“羹之有菜者用。其無菜者不用”。如何用筷子,可謂規矩多多。
  現在不時能看到的兩人用四隻筷子同時夾菜,這在古代是不允許的。古人認為這種動作叫“截筷”,與收納骨灰時的動作相似,不吉利。古人吃飯時還忌 讓人停下筷子,“停筷”是針對死人的。人死後會在棺前放最後一碗“飯”,並將一雙筷子直插飯上叫“供筷”,這樣才停下筷子。因為這種忌諱,吃飯時是不能將 筷子插在飯上的。
  在正式場合,連筷子的擺放都要注意。如筷子橫放在碗或碟子上,表示“酒醉飯飽,不再進食,諸位慢用”。而在湘西一些地方,如果表示不再就食,則將筷子十字交叉,放在碗上,表示“實在吃不下去了”。還有的地方,如果將筷子放在碗的左邊,即表示已經吃飽。
  這種民間用筷禮節,一般在熟人、平輩中間使用,不同身份、輩分之間要慎用,如晚輩不能在長輩“橫筷”之前放下筷子。明初,一位名叫唐肅的大才 子,萬分榮幸地被明太祖朱元璋叫來“侍膳”,但因“拱箸”,即擺放橫筷而遭朱元璋嚴厲懲處。明人徐禎卿筆記《翦勝野聞》中記述了此掌故:“(唐肅)食訖, 拱箸致恭為禮。帝問曰:此何禮也?肅對曰:臣少習俗禮。帝怒曰:俗禮可施之天子乎?”結果,本因“失朝坐免官”的唐肅被定罪“大不敬”,罰到朱元璋老家濠 州守城去,即所謂“罪坐不敬,謫戍濠州”一說。
  歸納起來,民間關於筷子的禁忌有十多項:忌“三長兩短”,兩隻筷子要長短一樣;忌“仙人指路”,使用筷子時食指單獨伸出不好,老北京稱之為“罵 大街”;忌“品箸留聲”,不要將筷子在嘴裏來回嘬;忌“擊盞敲盅”,乞丐討飯才會這樣;忌“迷箸刨墳”,用筷子在盤裏翻來翻去;忌“淚箸遺球”,夾菜時把 汁滴在桌上或其他菜裏;忌“乾坤顛倒”,兩隻筷子大小頭顛倒;忌“定海神針”,將一隻筷子插在盤裏菜中間;忌“當眾上香”,把筷子插在飯裏送給同桌……
  結婚陪嫁筷子有何說法?
  民間流行吉語 “筷子快子,快快生子”
  在不同場合用不同顏色的筷子,如喜事用紅筷子,而喪事忌諱,要用白筷子,表示對死者的尊敬。一雙筷子要同一色,如果用雜色筷,預示家庭不和。
  筷子在古人的婚姻生活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包括北京在內,過去女孩子出嫁時,在給女兒的嫁粧中,總少不了筷子。這種風俗,一般認為出現于宋 代,當時男女雙方家長議定孩子的婚事後,女方父母一般都送盛水的壇子一對,內放活金魚四尾,並附上筷子兩雙。其寓意是:金魚,諧音“金余”,祝願一對新人 錢多多;水的意思是,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筷子則有兩種含義,一是祈子,取民間吉利語“筷子快子,快快生子”。在廣東潮汕地區,至今仍有新郎新娘入洞房 時要喝桂圓湯的風俗,但吃桂圓不用湯匙,要用紅筷子,意思是“快生貴子”。
  另外,結婚陪嫁筷子還有希望小夫妻以後成雙成對,永不分離之意。在陜北農村,男方迎親時必帶一隻內裝米的寶瓶,到了女方家後,由新娘的父親把寶 瓶裏的米炒熟,用香和艾草把口封住,此舉表示“相愛”。再取出一雙紅筷子,用紅頭繩拴在瓶口上,遞給女兒,並對女兒女婿說:“你們要像筷子一樣成雙作對, 永不分開,‘快快’活活過日子。”
  銀筷子為何備受古人青睞?
  《本草綱目》記載:“用銀器飲食,遇毒則變黑”
  筷子主要是用竹子和木材做的,但也不乏各種高檔、珍貴材料做筷子。如“象牙筷子”,在上古商代時即已使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有“紂為象箸,而箕子唏”一說。
  從考古出土來看,除了竹木筷外,還有獸骨筷、玉石筷、金屬筷,其中以金屬筷子為多,如金筷、銀筷、銅筷、鐵筷、鉛筷等。犀角筷、銀筷被古人賦予 驗測食品安全的功能。較早出現筷子驗毒說法見於《飛燕外傳》,此書記述漢成帝劉驁與皇后趙飛燕淫亂之事,舊本題漢伶元撰,其中有“文犀辟毒箸二雙”的文 字。
  所謂“文犀辟毒箸”,即是用犀牛角做成的筷子。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犀”條有這樣的記載,“犀角,犀之精靈所聚,足陽明藥也”,所以“犀角能解一切諸毒”。
  犀角是一味中藥,但用之做成的筷子能“辟毒”也許並不靠譜,銀筷子被常用倒是事實。古人認為“銀能驗毒”,宋代法醫名著《洗冤集錄》中,便有用 “銀針驗屍”的做法。明清時期人們尤其相信銀筷子驗毒靈驗一說,《本草綱目》“生銀”條稱,“今人用銀器飲食,遇毒則變黑;中毒死者,亦以銀物試探之。”
  銀驗毒在明清時期的生活中確實存在,《紅樓夢》第四十回裏,鳳姐吃飯時便對鄉下來的劉姥姥說,“菜裏若有毒,這銀子下去了就試得出來……”
  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銀筷子更為古人青睞。不過,在清朝禦膳房,給皇帝供食時所用的驗毒工具不再是銀筷子,而改用“銀板”,或直接用銀盤盛裝。
  筷子的迷信說法有何依據?
  《太平禦覽》引《相書》曰:“五指用箸,大富貴也”
  筷子在古人眼裏並非僅僅是食具,古人還認為筷子有神性,常通過筷子來觀察和分析人生和未來。《太平禦覽》引《相書》上的說法,稱“人,三指用箸者,自如;四指用箸,貴;五指用箸,大富貴也。”顯然,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因為一般人使用筷子大都是五指聯動的。
  實際上,筷子在古代常被當成占卜工具,叫“箸卜”。唐末五代時的南唐每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便流行箸卜,宋初徐鉉《稽神錄》中即記錄了這一說法:“會正月望夜,時俗取飯箕衣之,衣服插箸為觜,使畫盤粉以卜。”
  箸卜過去在嶺南等地很流行。唐人鄭熊《番禺雜記》中稱,“嶺表占卜甚多,鼠卜、箸卜、牛卜、骨卜、田螺卜、雞卵卜、蔑竹卜,俗鬼故也。”在古代廣東人眼裏,不只筷子,其他什麼物什都能成占卜工具。
  過去在浙江寧波、江蘇高郵等許多地方,婦女有“請簸箕姑娘”的風俗,也是一種“箸卜”,其方法是這樣:用簸箕兜縐紗,插一隻筷子,兩個小姑娘抬著,可以卜問命運,以筷點桌,得雙數就是吉兆。
  在筷子的占卜系統中,“請筷子神”最為簡單,所以在民間極為流行:用三四隻筷子,蘸濕,使並立於水碗中或灶上。立箸過程中,口中不停地念叨不同神靈的名字,筷子立定時所念叨的神,就是“值班神”,要禮敬之,祈求其庇護。實際上,這種箸佔無異於筷子遊戲,不必當真。

----------------------------------

葉怡蘭/簡單為美,筷子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25日, 2017
A-A+
2017-08-25 23:39聯合報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
始終認為,比起西方的刀叉來,筷子,毫無疑問是更輕巧優雅聰明的餐具──光只兩支細棍,形狀極度簡單基本、功能卻無比強大:隻手盈握,便挑、剪、切、拌、推、撥、划、夾、鏟、撈……無往不利,任何大小狀態食物都能輕鬆對付。
有趣的是,也許是這太基本卻也太完整強大特質,餐具設計與工藝領域中,筷子毋寧是最安靜、變化最少的一類;長相千篇一律大同小異,最多換換材質、換換顏色圖案,幾乎數不出有過什麼令人眼睛一亮的創意發揮,也說不上有哪些膾炙人口恆久流長的經典巨作──柳宗理大師便曾說它,本身已然完美俱足,再沒有任何設計必要了。
但當然,隨國度地域不同,筷子的長相還是有微妙差異。據我的粗淺觀察,中國與南洋筷頭圓厚、筷身前後粗細較顯一致,日本筷頭尖細、筷身頗多頎瘦纖巧之作;台灣大致介於二者之間,且漸漸越有往日本筷靠攏趨勢。
我自己呢,也確實私心偏愛尖端細巧的筷型,操持靈活俐落,利於夾取小巧甚至滑溜滾圓食材;至於筷身,雖覺纖瘦者用來手感輕快,但遇沉重厚實菜餚,也偶有使不上力之感,遂還是中庸為佳。
筷體則愛四、六、八角勝於渾圓,好拿好握之外,置於筷架或盤、碗上也安定穩妥。至於材質,從來獨鍾木筷或竹筷,溫暖渾樸觸感、與潤澤天然顏色,遠非粗陋的塑膠筷或冰冷滑手的金屬筷能比。
顏色紋案,出乎一貫內斂低調的審美喜好,以及回歸筷子的純粹機能取向,越樸素越覺舒服好看。所以向來採買時總是下意識避開繽紛多彩筷,眼光只往單色、至多雙色筷聚焦。當然也不愛亮閃閃的表面塗漆,經年使用下來逐漸斑駁滄桑,難能久長。
而說也奇妙,即使力持簡單原則,多年來逐步添購,特別日本旅行時分,每遇餐具雜貨鋪,便特別愛看筷子;且一如選擇其他餐具習慣,喜歡一雙兩雙、而非整把整套買,遂漸漸也累積了各形各款不同筷子。但隨歲月輪轉,卻越來越發現,每到用餐時分,餐具抽屜一拉開,順手抓出的常非系出名匠名門、反是其中最憨拙謙遜無華的深黑、原木色那幾雙……
細細琢磨才慢慢想通:畢竟餐桌上,各色菜餚再加上盤皿砵碗已夠紛呈,置身此中、且定然缺它不可的筷子,反而越沉默沉著,越顯存在感不凡。


台灣人習慣把筷子平放在碗上,但此舉在日本絕對不能做。尊敬筷子,
梨梨亞在節目「2分之一強」表示,日本嚴禁把筷子平放在碗上,她解釋,因為日文的筷子和橋相似,把筷子平放在碗上的動作會讓人聯想到「過世要過奈何橋」,因此日本的長輩看到有人做出此舉都會很生氣,正如同台灣人會忌諱把筷子插在飯碗上,是不吉利的意思。
日本吃飯禁「筷子平放碗上」 櫻花妹嘆:台灣人常這樣
https://is.gd/Xz3hMm
2019-12-08 18:31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https://is.gd/Xz3hMm
把筷子平放在碗上,在日本是一大禁忌。圖翻攝自Youtube頻道「2分之一強」
各國風俗民情不同,尤其用餐時,大家的習慣不盡相同,一旦不了解當地的用餐禮儀,可能鬧出笑話!日籍女星梨梨亞近日在節目上表示,台灣人習慣把筷子平放在碗上,但此舉在日本絕對不能做。
梨梨亞在節目「2分之一強」表示,日本嚴禁把筷子平放在碗上,她解釋,因為日文的筷子和橋相似,把筷子平放在碗上的動作會讓人聯想到「過世要過奈何橋」,因此日本的長輩看到有人做出此舉都會很生氣,正如同台灣人會忌諱把筷子插在飯碗上,是不吉利的意思。
梨梨亞指出,日本大部分餐廳都會準備筷架,但有些居酒屋為了省成本,不會有筷架,梨梨亞建議,這時可以利用筷子的包裝紙,折一折就把筷子放在上面,「這樣子的話比較有禮儀」,若是連筷子包裝紙都沒有,則可以斜放在小碟子旁邊,「筷子尖尖的地方不要太高,差不多放1公分到1.5公分」。
此外,梨梨亞指出日本人很尊敬筷子,但台灣有些人會抿掉筷子上的飯粒,這舉動是大不敬的,如果筷子真的不小心黏飯粒,只能用手拿,而為了避免這狀況,日本人吃飯前會先喝湯,並故意沾濕筷子,如此一來筷子比較不會黏到飯粒。
https://is.gd/Xz3hMm
台灣有些人習慣抿掉筷子上的飯粒。圖翻攝自Youtube頻道「2分之一強」


https://www.facebook.com/GSChannel9999/videos/2449381838716729/


 

7.6寸(7寸6分) = 25.3333333厘米(cm)。一米等於3市尺。因此7寸6分即0.76市尺有(1/3)*0.76=0.2533m=25.33cm。一米等於三尺三寸,一米等於一百厘米,算過來就是一寸等於3.3厘米,7寸6分就等於25.33厘米。英寸和寸的區別是什麼: 英寸是英式的長度單位,寸是中國的長度單位。在中國,“寸”與“尺”、“丈”為十進制(10寸=1尺,10尺=1丈),1寸 = 3.33333333 厘米。在英制裡,12英寸為1英尺,36英寸為1碼,1英寸 = 2.54 厘米。 1英寸 = 0.762 寸,1寸=1.3123359580052英寸。
------------------
各國筷子文化介紹-中國、日本、韓國 之 筷子文化大解密 | 嵌合筷-台灣筷子的極品 http://bit.ly/2RdUZpx
筷子是東亞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一雙筷子不僅僅是飲食餐具,更承載了許多傳統文化,凝結了祖先們的智慧。自古以來,華人用筷子吃飯這習慣,幾千年也沒有改變過,但你知道,筷子的標準長度為什麼是七寸六分(約22到24公分)嗎?
在古代,人們對筷子的稱謂是「箸」。除了在一些方言區還保留著這個叫法外,很多人對這個字已經很不熟悉了。在典籍中,「箸」這個字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的《韓非子·喻老》一文中:「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
那麼,筷子最早是什麼時候發明出來的呢?這個從史料上已經完全無法考證了。而從實物考古上說,「箸」的古字為「櫡」,從木從竹,可見最初的筷子是用木頭或竹子製成的。
中國古代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進食時一般都是匙箸並用,文獻中也常常是「匕箸」並提。所謂匕和箸,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餐匙和筷子。在黃河流域,1934年至1935年間對安陽殷墟侯家莊考古發掘時,在M1005墓中曾出土有商代青銅箸6支。說明距今3千多年前,在商代後期已有青銅箸使用,這也為「紂為象箸」的史籍記載提供了證據。
在湖南馬王堆一號墓1973年出土的3000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雙竹箸,長17公分,直徑0.3公分。這雙2100多年前的西漢圓箸實物,現藏於湖南博物館,可謂彌足珍貴。
【筷子長度為什麼是七寸六分?】
現在我們使用的筷子,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約22至24公分左右),這其中是有含義的,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當然並不是筷子產生那天起,就有了這個標準長度。
從出土的古代筷子來看,春秋兩漢間出土的各種筷箸,長度一般較短,多在17至18公分之間。唐代出土的銀箸,一般長度較長,最長者達33.1公分。
另外,筷子明明是兩根,但人常稱呼其是一雙。原來一雙裡包含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這正是中國人的哲學。
---------------------
各國筷子文化介紹-中國、日本、韓國 之 筷子文化大解析
東亞文化城市委員會名譽委員長李耳令(音譯)稱:「中日韓三國如果攜起手來共同成功申遺,那將為人類文明史增添新的歷史,可能將筷子文化擴展到全世界。」中日韓三國都是用筷子,但是相互之間有一些不同
中日韓筷子的不同之處
日本:日本的筷子是相當短,而且筷子尖非常的鋒利。他們使用的是木筷子。
中國:他們的筷子很長很厚重,筷子主要是木質的,當然有些地方也會用塑料筷。
韓國:筷子很扁平,一般是金屬筷子。
為什麼筷子長寬會如此不同呢?
日本:日本人在吃飯的時候,通常食物都離自己很近,所以他們不需要長筷子。
中國:日本和韓國很少使用傳統的餐椅,但是在中國,吃飯和坐都是用傳統座椅(西式)。所以,由於盤子離的比較遠,人民使用很長的筷子。跟韓國人吃米飯使用勺子不同的是,我國人甚至在吃米飯使用的也是筷子。因此我們的筷子不僅長而且很厚實。
韓國:韓國筷子,既沒有我國筷子長也沒有日本筷子短。既可以夾起豆子又可以在小碟子裡面撕開泡菜,筷子更細。
材質有何不同?
三國的筷子除了長寬不同以外,連製作材質也有所不同。
在日本:日本人經常吃魚,用筷子的時候沒必要用很大力氣,所以筷子尖很鋒利。並且木筷子很結實,能夠滿足日本人的需求。
在中國:在這三個國家中,中國吃的是最油膩的。木筷子夾住食物的時候,可以防止打滑。
在韓國:韓國人吃飯的時候,除了米飯和湯,其他全都用筷子。所以他們在使用筷子的時候需要用很大力,因而韓國人習慣使用金屬筷子。
相同之處
而據歷史記載,中國是筷子的鼻祖,相傳大禹是世界傷使用筷子的第一人。由古之「箸」到今之「筷」,筷子經歷了漫長的三千年演變史。筷子流傳至今,國人所賦予它的講究也頗多。因此,國人使用筷子也很有講究,有禮儀上的講究和也有禁忌上的講究。除了國人用筷子有講究外,日、韓同樣對使用筷子有講究。
從筷子的材料講,中日韓三國有趨同趨勢,除了傳統材質【中國用木質和竹質,日本用木質,朝鮮半島用金屬,主要是銅和銀】外,均普遍使用鋁、不鏽鋼或美耐皿等新材料。
中國
筷子最早在煮沸的湯羹中撈菜使用,是從最原始形態的兩根木棍(或竹棍)進化過來的,所以形狀上基本都是圓柱形,到後來慢慢也有一些四方形的。
到了明代,隨著商品經濟繁榮,很多外來食材開始出現,這大大地豐富了原本的菜系、菜式,而筷子也隨之進行了改進。
我們現在見到典型中式筷子頭圓尾方的形狀,就是在明代改進的。
這樣的改進好處很多。
從功能上來說,保持圓柱形部分占較大的比例,會在夾取食物時方便省力,握起來也比較舒服;
而方的一頭設計在尾部,則是可以在放置筷子時防止滑動,同時也便於工匠們在上面刻字,賦予每雙筷子不同的含義。
從設計上來說,我們的祖先在創造物品時,講究將物品的實用和美觀合二為一,
中式筷子的上圓下方,意味著「天圓地方」;其中方與圓之間的過渡,則體現了剛與柔之間的轉換。
因為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通常都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大家共同吃一桌菜,夾菜的距離相對比較遠,筷子長一點用起來會更方便。
目前可以買到的中式筷子在長度上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大多在 24-26cm 之間,在三種筷子裡算比較長的。
日本
在日本雖然關於筷子的禁忌不是源於迷信,但是因為日本人的繁文縟節太多了,據說日本還有25種有關筷子的禁忌。像小朋友那樣用手握著筷子;拿起筷子舉棋不定;用筷子插著取起食物;用筷子剔牙、咬筷子、用手甩落筷子上的湯汁;用筷子向他人的筷子傳遞食物;筷子移到碟子前又不去夾菜等等。
Maya Tanaka是Mashable的創意總監,她有50%的日本血統。她說在日本,人們在吃一切非手握食品時都要用到筷子。日本的食物往往會被分成很多個小份,所有的食物都是切過並分好的。她認為筷子比一些西方的餐具要更加實用,「很適合用來挑魚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吃壽司的時候是否該用筷子依然存在爭議。日本的很多老餐廳可能只提供筷子(除了在喝湯或吃甜點的時候會有勺子可供使用),所以如果你不會用筷子的話,那你實在是不太走運。
Toru是土生土長的東京人,他補充道:「當你吃過飯之後,你需要用大拇指和食指夾住筷子,然後說gochisosama(就是『很好吃,謝謝』的意思)。」
在日本的文化中,筷子不僅僅是一種餐具,也可以是藝術品。在日本的家庭中,有一雙用鮑魚做的筷子或是鑲金的筷子並不罕見,而有繪畫藝術的筷子可能會設計有仙鶴和櫻花的圖案,通常會被刷上一層生漆。
日式筷子上寬下細,筷子頭是尖尖的,相比中式和韓式的筷子,它一般較短。日式筷子長成這樣大概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與日本人用餐習慣有關。
日本人在吃飯時,一般都把飯菜湯碗全放在一個托盤上,每個人吃自己面前的一份,既不會像中國人一樣圍著大桌子一起吃,也沒有給別人夾菜的習慣,所以沒必要設計得太長。
另一個是和日本人吃的食物有關。
日本人吃的食物通常小巧精緻,尖細的筷頭用來剔撥食物更方便,同時他們也很喜歡吃海魚,筷子設計成尖頭更適合扎魚肉、剃魚刺。
為了照顧不同人的審美偏好和握持習慣,日式筷子有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圓角方形等多種樣式。如果單從舒適度方面來說,自己測試後還是覺得圓角方形的最舒服。
日式筷子的標準長度自江戶時期就一直按性別來區分,男性的是 23cm,女性的是 21.5cm,這是根據當時男女的身高和手的平均尺寸為基礎制定的。到了現代,規格會略有調整,一般上下幅動為 0.5cm。
韓國
典型的韓式筷子是通體的扁平形狀,並且是金屬材質,非常的沉,和我們日常使用的筷子出入很大,甚至被有些人稱之為「全球最難用的餐具」。
韓式筷子為什麼如此奇特呢?原因眾說紛紜。
對於扁形來源的其中一種說法是,在古時候韓國的房子構造中,廚房是沒有地方吃飯的,用餐時,主婦們要把做好的飯菜與筷子等餐具一同端到房間裡,為了避免在途中滾落,筷子就做成了扁的。
而使用金屬材質的原因,可能有下面三個。
一個是儒雅。古代的韓國人覺得,把筷子做的稍微不方便一點,吃飯的速度就會慢一點,時時刻刻提醒用筷子的人要更加穩重,這樣會顯得高雅。
另一個是驗毒。韓國人有醃泡菜的習慣,古時候泡菜醃在瓮里,且是整顆整顆放進去的,有錢人家使用的是扁扁的銀質筷子,方便去戳開泡菜並檢驗其中是否有毒。
還有一個很實際的原因,是清洗方便、不串味。韓國的飲食以湯類為主,同時喜歡吃醃製的食物,飯後筷子上很容易粘上湯汁和醃製的調料,如果用竹、木一類材質的筷子清洗起來就比較麻煩,也容易串味,而用金屬筷子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韓式筷子的金屬材質,其實在設計之初的古代,只有當時的上流社會在使用,平民百姓因為財力不夠,只能使用木質或陶瓷的筷子,
直至上世紀 50 年代低廉的不鏽鋼製品在韓國的推廣開之後,金屬餐具才真正普及開。
至於說韓式筷子為了防止吃烤肉時被燙變形,所以採用金屬材質,自己不是很贊同。
烤肉傳到朝鮮半島,也不過最近 100 年左右的事,而韓國的上流社會早在那之前就使用金屬筷子了。
韓式筷子長度通常介於 23-25cm 之間,因為吃飯方式結合中日,即一個家族圍著一個大矮桌吃飯,因此筷子一般比日式的長,比中式的短。
各國的筷子雖然形狀不同,但追根溯源,都是由最早可能是兩根竹棍或木棍的器具演變過來的。
我想,當時的「發明者們」肯定沒有想到,幾千年之後,他們當時為了避免燙手而隨意創造的工具,竟在全世界有數以億計的人在使用。
在韓國也有他們一套關於筷子的禁忌,據韓國朋友講,與中日不同,朝族人吃飯從不端起碗來,而是以筷撮起碗中飯進食。因為在他們那裡「捧碗」即「要飯」之意也。
如與長輩一起用餐時﹐長輩先動筷子後晚輩才能動筷;勿把湯匙和筷子同時抓在手裡﹐使用筷子時把匙放在桌子上;用湯匙先喝湯或泡菜湯之後﹐再吃別的食物。飯和泡菜湯﹐醬湯及湯類用湯匙吃﹐其它菜用筷子夾;不要用匙和筷翻騰飯菜﹐不要挑出自己不吃的食物和佐料等等。
韓國和朝鮮也是用筷大國。只不過是筷子到了朝鮮半島,當地人拋竹棄木,把它全弄成金屬制的了。在朝鮮半島,過去是大王、大臣和富人用金銀制筷子,而普通百姓只能用鐵制的筷子。而今天則改為了以漂亮的不鏽鋼制筷子為主流。韓國的很多筷子都很樸素,由金屬製造而成。Mashable的視覺表達師Annie Park有韓國的血統,他說在韓國人用餐的時候會一直使用筷子。尤其是在吃飯這樣的傳統組合菜餚時,筷子更是必不可少。
Mashable品牌內容實習生Jon Park也指出了幾種飯桌的失態行為,包括拿起或端著碟子,一隻手同時拿著筷子和勺子,以及自己的筷子上沾有飯粒或調料時,從公用的碗裡夾取食物等。
儘管有的孩子會使用短一些的塑料筷子來練習,但他們使用成年人用的光滑筷子的情況也很常見。正如Annie所說,「從出生就開始專業訓練」。
雖不知金屬制筷子有何高級,但據韓國朋友講,過去的朝鮮,即使再窮的人家也要擁有一套金屬制的筷子、碗和湯匙等。
據韓國朋友講,與中日不同,朝族人吃飯從不端起碗來,而是以筷撮起碗中飯進食。因為在他們那裡「捧碗」即「要飯」之意也。
我們用不慣韓國筷子的原因主要是它的造型。韓國人的筷子不是中國的圓柱體,也不是日本的上粗下細,而是扁平的長方體。
當然了歷史演變,都是大中華文化圈一員細節不同也很正常
筷子是東亞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造型設計十分適合東亞的飲食習慣。受古代漢文化的影響,日本和朝鮮半島的居民也學會了用筷子進食。儘管今天中日韓三國都有使用筷子進食的文化,但由於歷史和本土化的影響,筷子在三國之中均不盡相同。
各國筷子文化介紹-中國、日本、韓國 之 筷子文化大解密 | 嵌合筷-台灣筷子的極品 http://bit.ly/2RdUZpx

aWGOvXm7Rf2E0BxvAoG4pLCa2oTI4SSdpXu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