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 度分隔落伍了,臉書上的朋友只有 3.57 度分隔而已! - http://goo.gl/KQXl2B

-------------

感謝威爾史密斯吧!六度分隔理論的信徒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2014年林飛帆在凱道上率領群眾反服貿時,為了克服示威活動「聚久必散」的命運,喊出「六度分隔理論」,向群眾喊話「以自己為中心,認識週遭7個朋友,並說服他們每星期排班表到國會抗議」。

依據六度分隔理論,如果林飛帆發起的群眾運動順利如有神助,全世界的人都會被圈進凱道示威抗議。因為照理論所說,透過5個人就能串起世界上任兩個人。

甘安捏?

喜歡找碴的人會想,如果有個小島其居民無法向外連繫,六度分隔理論就無法成立了。或許這個例子太極端,但就算沒有這樣的小島,在一個階級分明的地方,光是聯繫底層人士可能就會耗掉好幾個中間人。

比如有個國家有貴族、平民、賤民三個階級,每個階層都不怎麼往來,而其中只有貴族有較大的機會認識外國人。那麼賤民要連繫外國人的話,他得透過,認識平民的朋友 ─ 平民 ─ 認識貴族的平民 ─ 貴族 ─ 認識外國人的貴族,一個賤民光是從底層連繫到國外可能就得耗掉5個中間人。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語言與地理隔閡也會降低效率,好比台灣達悟族人要接觸某一位中國壯族人,他得透過,懂得漢語的朋友 ─ 台灣漢人 ─ 中國漢人 ─ 認識壯族社群的漢人,一位達悟族人從蘭嶼連繫到中國西南壯族社群可能就要花掉4個中間人。

雖然地球村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短了,但考慮到語言的隔閡、地理的隔離、階級的分層,要串起任兩個陌生人真的只需要5個中間人嗎?

「六度分隔理論」出自一部電影 而非論文

六度分隔理論這個「想法」源自1967年一位哈佛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他有天突發奇想,想研究「在美國人與人之間到底隔了多少個人?」於是他請160個人寄包裹給兩個住在波士頓一帶的人。而那160人的住所都離波士頓很遠。

因為那160個人都不認識住在波士頓一帶的兩位目標人士,所以得透過猜測,拜託「覺得最有可能認識目標的朋友」幫他轉送包裹。實驗的結果是,42個包裹成功寄達目標,中間人最少的路徑僅透過2個人。Stanley Milgram研究這42個路徑,排列所有路徑的中間人人數,發現其「中位數」(注意!不是平均數)是5.5,很接近6。

這個實驗畢竟不夠嚴謹,造成很多爭議,所以Stanley Milgram終其一生都未提出「六度分隔理論」。

根據《數位時代》,「六度分隔」一詞出自 1991 年東尼獎得主 John Guare 寫的一部同名百老匯劇本,且於 1993 年被拍成電影,主角是當時的新秀小生威爾史密斯。透過動人心弦的台詞,「六度分隔」這個詞才開始廣受注目。

下面節錄威爾史密斯的經典台詞。

「在這個星球上,每個人都被另外六個人所隔開,六度分隔。在我們與地球上的其他人之間 ...... 我與星球上的每位居民都隔著六個人被綁在網上...每個人都像一扇新門,開啟另一個世界」

(圖片取自 Will Smith臉書)

親愛的 臉書把世界縮小了

雖然六度分隔理論一直存有爭議,不過地球村正逐漸縮小,透過越來越發達的社群軟體,尤其是號稱世界第三大國的臉書,任兩人之間的中間人正在減少。2011年,透過web算法實驗室計算,任兩位臉書使用者之間的中間人已縮小至4.74人,而今年的最新數據又縮小至3.57人,取整數就是「四度分隔」

當然,因為世界上仍有很多人沒有網路可用,所以就臉書朋友所做的數據仍不能證實威爾史密斯所相信的六度分隔理論。無論如何,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威爾史密斯口中的六度分隔理論無疑是十分浪漫的。

不如,就把「六度分隔」視為一個神話吧!

----------------------------------------------------

從6度、4度到3.57度,臉書上的我們真的更靠近了嗎? - http://goo.gl/7Il4uE

從6度、4度到3.57度,臉書上的我們真的更靠近了嗎?
Facebook 3.57度分隔 麥克魯漢 danah boyd
撰文者:曹家榮 發表日期:2016/02/19
圖說明

從6度、4度到3.57度
二月初時,臉書的研究團隊公布了一項數據指出,今天在臉書上,人們與彼此之間的距離又比過去更接近了一些。以學術的語彙來說,這是指過去所謂的「6度分隔」,已從2011年的4度又下降至今天的3.57度。

延伸閱讀:6 度分隔落伍了,臉書上的朋友只有 3.57 度分隔而已!

這種在社會網絡研究上用以掌握人與人之距離的概念,以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解釋即是:你需要輾轉透過多少人,才能接觸到這世界上任一個你原先不認識的人?

如果你有很多閒功夫的話,也可以嘗試這麼做:把你所有認識的人都畫成卡片攤在地上,然後再找上這些人,請他也將他認識的人畫成卡片,再將這些卡片接到他的卡片之後。如此(相當無聊地)重複幾次後,你(大概)就可以實際看到所謂的「社會網絡」是怎麼一回事。

在最早以前,有一位美國學者好奇的問題就是,那到底在當時的美國社會中,如果我們可以畫出包含所有美國人的這個社會網絡,其中任何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這位學者當然不可能像我上面(亂)建議的那樣畫卡片。他設計了一套實驗,透過讓受試者寄送郵件給某位陌生的實驗目標,來觀察這一過程需要經過幾次轉寄,來測量人際距離。(數位時代前幾週的新聞對此實驗有詳細描述)

不過今天臉書的研究團隊更厲害,也無須設計什麼實驗,透過其所掌握的使用者資料,就可以輕易地計算出臉書使用者之間的人際距離。

如果暫且不管臉書這一測量本身的一些問題(例如,對於一些人來說,臉書上的好友根本是「陌生人」),也不管這所謂的「3.57度」其實僅僅適用於「臉書國民」(那15億多人),在這縮小的人際距離數字背後有什麼值得我們深究的東西?

地球村的實現?
就如我一開始所說的,顯而易見地,這個縮小的數字讓我們感覺與彼此之間的距離更靠近了。

但是,如果再追問下去:與彼此之間的距離更靠近的意思是什麼?這就會引導出一些有趣的反思。

首先,我們也許會這樣想像:更靠近的意思是,我們比過去時代的人們「認識」更多人了。這樣的想像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並沒有錯。而且這也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情。打從電報、電話這類電子媒介發明以來,人在一生之中可能接觸、認識的人就已遠遠超過其前一代人。

圖說明
圖說:傳播學者麥克魯漢。照片來自Len Edgerly via flickr, cc license

加拿大知名傳播學者麥克魯漢因此就曾提出一個如今廣為人知的概念:地球村(不是美日語補習班那個)。他的意思是,隨著電子媒介的發明,整個世界(地球)將會被「縮小」成就好像一個村莊一樣,因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阻礙已經在電子媒介的即時速度下消弭於無形。

不過,即便是在網際網路已蓬勃發展的今天,在人們活躍使用的社群媒體上,要說人們真的已是「天涯若比鄰」,似乎都還過於誇張。因此,「更靠近」的另一種更實際的意義反而是:我們的生活如今充斥著更多「陌生人」。

也就是說,隨著6度、4度、3.57度這些數值的縮小,我們如今可能會遇到、接觸到更多前一代人不可能遇到的人。例如,你爸媽大概沒有想像過有一天可能可以「追蹤」總統或是大明星的生活動態吧!而過去除了新聞報導外,我們大概也沒有想像過可能聽到國外某些動亂事件的第一手描述。

因此,這個縮小的數值,或者麥克魯漢「地球村」的概念,其實真正重要的意義不在於指出「人們會與他人更熟識」,而在於讓人們意識到:我們實際上是與如此多的「陌生人」共同(且越來越緊密地)生活在一起。

但,我們真的更靠近彼此了嗎?

了解到這個縮小數值背後的這層意義後,在繼續反思下去又會讓我們看到更深一層的問題:我們真的更靠近彼此了嗎?這個問題並不是就關係距離上來說,這是就情感、感受與同理的角度來說。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陌生人」其實具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因為陌生人並不是那些我們從未見過、從未知曉的人。相反地,陌生人之所以被認為「陌生」,是因為我們會遭遇到他們,卻又不太認識、不太了解他們。

隨著現代城市生活的形成,陌生人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一部分也就是相對於我們熟悉的私人空間之外的公共空間與生活。也因此,陌生人存在的重要意義就在於讓人們開始學會如何參與公共生活,如何在沒有私人的認識與認同的前提下,也能與「不一樣」的人相處、來往。

圖說明
圖說:微軟首席研究員danah boyd,照片來自:Sage Ross分享於wikipedia, cc by 3.0

如此一來,按理來說,隨著6度、4度到3.57度的縮小,甚至如微軟首席研究員danah boyd所說的,網際網路也已構成一種網絡公共空間的今天,我們應該越漸熟悉與陌生人的相處,並熟練於各種參與公共生活的技藝。

但,實際情況看來卻似乎不是如此。

圖說明

消失的陌生人,失落的公共生活
實際情況是,陌生人反而(幾乎)「消失」了。甚至,更諷刺地說,在臉書這類社群媒體中尤其如此。我們不僅主動搜尋那些「志同道合」的社群,也毫不遲疑地封鎖那些「話不投機」的人。

換言之,雖然從6度到3.57度,看起來我們應該要因為更緊密的連結而可能遭遇更多陌生人,但實際上我們卻反而是迴避了他們。

這也是為什麼英國社會學大師前陣子批評社群媒體是個陷阱,因為它讓人們更容易躲進自己的「同溫層」中取暖,而不是進入網路上可能形成的公共空間,與「陌生人」對話。

臉書一直為人詬病的「過濾氣泡」效應當然必須為此負責,也因此當3.57度分隔這一宣稱又是由臉書提出時,這中間的諷刺又格外顯眼。

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認識到3.57度這一數值的意涵時,是否能夠覺察到這一矛盾?是否能夠發現,雖然各種現代科技的發明,看似讓人們可以越來越靠近,但我們卻實際上越來越迴避著他人、不一樣的人?

我們當然可以樂觀地期待網路作為公共空間的可能性,但也不能再忽視如今各類社群媒體的發展實際上是在扼殺與陌生人相遇的公共生活。而這樣的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在於,他讓這個地球上有著不一樣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人們,能有共同生活的可能性。

--------------

6 度分隔落伍了,臉書上的朋友只有 3.57 度分隔而已!
Facebook 臉書 臉書新聞 臉書大數據 社會網絡 六度分隔 小世界 Social Networks
撰文者:詹峻陽 發表日期:2016/02/06
臉書研究顛覆你的想像。如果你上臉書,臉書上的 15.9 億人中間,僅隔著 3.57 個朋友而已。

你與臉書上的人,到底距離多遠?臉書說,這數字平均只有 3.57 而已。數位時代翻攝自 Facebook Research。
(你與臉書上的人,到底距離多遠?臉書說,這數字平均只有 3.57 而已。數位時代翻攝自 Facebook Research。)

許多人都曾經聽過,世界上的任何人與任何人之間,最多僅隔著 6 個人而已。這個現象通常被直譯為「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一作「六度分離」),原理主要來自 1960 年代哈佛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 的一次實驗。(目前發現,有學者早在 1929 年就曾論述過這樣的猜測。)

Stanley Milgram 那時候對社會網絡理論深深著迷,他想要研究計算出:「在美國,人與人的實際間隔到底是多少個人?」。他設計了一個在當時社會聽來十分有趣的實驗,設計一套實驗包裹,請求 160 個分住在堪薩斯州的威奇托市(Pizza Hut就從這裡來)與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華倫·巴菲特現在就住這裡,Stanley Milgram 認為威奇托與奧馬哈距離波士頓夠遠,所以具有代表性)居民,透過這包實驗包裹,來尋找他所設定的實驗目標:一位住在麻州波士頓市(哈佛大學所在地)的股票交易員,及住波士頓附近的雪倫市自己學生的配偶。

實驗包裹裡的內容,包含有:一張簡述實驗目的的文件、一把已經準備好回郵的明細片、一張被要求找到的實驗目標對象照片、有關這個實驗目標對象的姓名/地址與其他相關資訊(例如工作)、以及如下的要求說明:

如何參加這個研究
1. 在包裹內的姓名表接續填上你的名字,這樣下一個收件者就會知道這包裹是哪來的。
2. 填好一張明信片寄回哈佛大學,不需要回郵,這明信片很重要,用來告訴我們這個得找到目標對象的包裹進展到哪啦!
3. 如果你個人認識這個實驗的目標對象,而且知道他/她的名字(first name),直接把這個包裹寄給他/她,只有在你碰過他/她,而且互相知道對方名字的時候才這麼做喔!
4. 如果你不認識這個實驗的目標對象,別直接聯絡他!找一個最可能認識這個對象的朋友,把包裹(包含原來所有的文件與明信片喔)寄給他/她,你可以寄給你的朋友、親戚或熟識的人,但一定要確定你的收件人跟你也互相認識對方。

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距離哈佛大學所在地的波士頓 2061 公里,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實在不遠。數位時代測量、翻攝自 Google 地圖。
(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距離哈佛大學所在地的波士頓 2061 公里,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實在不遠。數位時代測量、翻攝自 Google 地圖。)

最後,有 42 個包裹成功抵達了實驗目標對象的手上,最短的路徑中間只經過了 2 個人就找到了目標;Stanley Milgram 計算了這 42 個路徑後發現,這個神奇的中間人數字,中位數是 5.5 (注意喔!是中位數、中位數、中位數,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非常靠近數字 6,但終其一生,他都沒有發明「六度分離」的說法。

「六度分離」一詞,一直到 1991 年東尼獎得主 John Guare 寫了一個膾炙人口的同名百老匯劇本;並在 1993 年被拍成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電影,這個詞才逐漸為大眾所朗朗上口。

1993 年演出「六度分隔」的威爾史密斯有夠年輕,誰會知道他後來演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科技電影?MGM 於 IMDb 上的劇照
(1993 年演出「六度分隔」的威爾史密斯有夠年輕,誰會知道他後來演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科技電影?MGM 於 IMDb 上的劇照)

「六度分離」這部劇本裡有一段台詞這麼說道:「每個在這個星球上的人都被另外六個人所隔開。六度分隔。在我們與星球上的其他人之間。美國總統與威尼斯的貢多拉船手,不只是因為誰有名而已,管你是雨林裡的原住民、火地島的居民或愛斯基摩人都一樣!我與星球上的每位居民都隔著六個人被綁在網上...每個人都像一扇新門,開啟另一個世界」

六度分離這個重要的發現引起了社會網絡學界的猜測,究竟是什麼樣的機制,會讓看似如此分離的世界間的任何人,距離卻比想像中更近。這個猜測後來引發了著名的研究成果:小世界(small world)與小世界實驗(small world experiment),這值得我們再開一篇文章來說明這個好故事。但在後來的社會網絡的學術研究裡,許多知名研究都曾經挑戰過「六度分隔」這個研究數字,從 1998 年至今,許多學者運用過不同的資料來運算這所謂的網絡大小,通常這個神奇的數字在學術上被稱為「網絡直徑」(the diameter of a network),這數字往往跳來跳去,在不同的資料與不見得相同的計算方法下,從 19 到 3 都有人說。最新的數據,則是前幾天臉書所公布的數字:3.57。

社會網絡的研究因為社會網絡服務的興起而令人著迷,圖片來源:Pixabay
(社會網絡的研究因為社會網絡服務的興起而令人著迷,圖片來源:Pixabay)

臉書的團隊為了宣揚臉書週年紀念的朋友日,研究了目前在其上註冊的 15.9 億人資料,發現這個神奇數字的「網絡直徑」是 4.57,翻成白話文意味著每個人與其他人間隔為 3.57 人。如果僅考慮美國使用者的話,這個數字會降到平均 3.46 個人。

根據追蹤研究發現,這個「分離度」從 2011 年來有持續下降的趨勢。2011年,來自美國康乃爾大學、義大利米蘭大學的學者與臉書研究團隊合作,計算了當時的 7.21 億使用者資料,發現這個數字是 3.74。現在臉書的人口成長將近 2 倍,這個數字卻降低了一些。從研究定義上來看,要在海量資料上計算這個數字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臉書研究團隊在這個整合、無法回推追蹤的大數據上,用了不同學者所發明的一些統計技術與演算法,去精確預測了這個距離。

臉書所有用戶資料所預測的平均分隔數分布。平均每位使用者與其他使用者距離 3.57 步。大部分的人則介在 3 到 4 之間。本圖來自臉書研究團隊
(臉書所有用戶資料所預測的平均分隔數分布。平均每位使用者與其他使用者距離 3.57 步。大部分的人則介在 3 到 4 之間。本圖來自臉書研究團隊)

1960 年代,Stanley Milgram 做實驗的時候,電話、廣播、電視都剛在美國普及一陣子,還沒有現代的網際網路(WWW)、Google 或臉書,甚至也沒有「人肉搜索」一詞。(現在就算是中央研究院在臺灣做這種實驗,大概都會被認為是詐騙集團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吧?) 2016 年的現在,全球有了網際網路,而且行動電話網絡密佈到幾乎人手一台可以聯網的智慧手機(smart phone);現在的產業正在推動,連你家的家具都快要可以聯網。臉書的這個數字趨勢恐怕只是整體趨勢的其中一環,這個神奇數字無論在什麼資料上,恐怕會繼續往下降。

臉書也公布了其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的數字是 3.17,營運長 Sheryl Sandberg 則是 2.92,大部分臉書人口的神奇數字,平均介在 2.9 到 4.2 之間。其實,臉書也替每個人都算出了他自己的神奇數字,筆者的神奇數字是 3.33,你也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神奇數字,你的神奇數字是多少呢?

------------------------------

他的做人三招 把老闆圈友情變金脈 15 / 48

呂恩政(右)與妻子鄭娟芳當年為解決父親的財務危機,一肩扛起東方美的美妝品牌代理,如今是台灣此領域僅存少有的獨資代理商。© 由 商業周刊 提供 呂恩政(右)與妻子鄭娟芳當年為解決父親的財務危機,一肩扛起東方美的美妝品牌代理,如今是台灣此領域僅存少有的獨資代理商。
牛津大學心理學家鄧巴(Robin Dunbar)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朋友圈約一百五十人,知心好友卻不到五位。

對台灣最大美妝品牌代理商─東方美企業董事長呂恩政而言,這珍貴的好友名單中,就有兩位名人─一位是台灣百貨龍頭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興,一位是國泰第二代、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

呂恩政還有兩個身分:一是即將掛牌上市的寒舍餐旅大股東,一是新光三越百貨的成都合作夥伴。而他與蔡辰洋的交情,是在後者最苦的時候所建立起來的。

一九九一年,寒舍藝術中心高雄分公司開幕,蔡辰洋打從家族一九八五年捲入「十信案」風暴、龐大債務從天而降後,寒舍集團就是他奮力爬起、自立門戶的舞台;開幕這一天,呂恩政帶著妻子鄭娟芳(東方美企業副董事長)前去,開啟了這段緣分。

「我第一次接觸他,嚇一跳!展覽逛了一圈(約三十幅畫作),他一眼就看到最好的東西,精品?他懂!」時隔二十多年,寒舍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定乾對初見呂恩政的震撼記憶猶新。

同理心,伴友撐過苦日子
向蔡辰洋買畫,用原價相挺

那之後,呂恩政和蔡辰洋漸漸成為好友,不只是因為他信任蔡辰洋的藝術眼光,更因為他始終義氣相挺,看上眼的作品,不管蔡辰洋出多少價,總是爽快答應、二十多年從未砍過價。

不砍價,並不是因為呂恩政太有錢、不在乎,而是因為當時蔡辰洋捲入家族風暴、經濟拮据的苦日子,他也都曾經歷過。

呂恩政的父親呂名傳,是台灣第一家單軋鋼鐵公司高興昌的創辦人之一,卻在「十信案」爆發前投資失利,逼得呂恩政緊急出清手上的工廠與土地資產,幫父親填補財務大洞。

「家裡面到處都是封條,他還被列為經濟犯,兩年不能出境,」鄭娟芳指著身旁的呂恩政,回憶那五、六年慘澹的還債歲月。

「所以我跟蔡辰洋以前就是難兄難弟,差點抱在一起哭,」兩人年紀只差三歲,經歷又相仿,因而更能夠體諒。「那時候我(財務)開始好了,他還沒好,他要賣一些比較好的骨董,我有一點小錢就買起來,」呂恩政說,「我說,你要賣我多少,你講一句話,我就跟你買,你不要去被別人亂砍價。」

寒舍高雄分公司一開幕,呂恩政就名列前三大客戶,王定乾說,當時有些人遠比呂恩政有錢,但不是大砍價格,就是吊足胃口、遲遲不決定買或不買,呂恩政卻是立刻決斷、即時付款。

後來,當蔡辰洋財務好轉,把蔡家賣掉的來來飯店買回、更名為喜來登飯店後,呂恩政也參與投資,持有寒舍餐旅股權一八.七一%,是蔡家以外的最大股東,並有一席董事。

為朋友設身處地著想,不因為對方落難就乘機敲竹槓,讓他贏得蔡辰洋的友誼。

寒舍餐旅執行長蔡伯翰談起呂恩政時表示,謝謝他給營運團隊的百分之百信任與授權,讓寒舍有更多突破與創新。

而去年到成都參訪時,蔡伯翰也看到呂恩政對數字的敏銳度,讓人最為驚嘆,這也讓蔡伯翰在父親蔡辰洋過世之後,對於寒舍有呂恩政的支持,保有一定信心。

場景拉到距離台北一千八百多公里外,這裡是四川成都溫江。

緊鄰著地鐵站的十六棟高樓住宅已經完成第一期工程,興建中至少六萬坪的購物商場,就是新光三越預定明年中開幕的成都店。

避利益,維持友誼關鍵
助吳東興西進,不賺順風財

因為佳麗寶在新光旗下百貨設櫃,吳東興和呂恩政相識約三十年,一路從朋友到高爾夫球友,也常一同出國旅行,吳東興年長十多歲、個性沉穩謹慎,正好與呂恩政的開朗互補,兩人碰面總是笑聲不斷。

二○一一年,新光三越到中國尋覓新分店預定地,吳東興找了在中國房地產涉獵十多年的呂恩政同去,最後看上溫江這塊約一百畝、連接地鐵站的黃金地段,陪同看地的呂恩政被拱成開發公司的董事長,動輒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大筆資金全數交給他,吳東興基於信任,卻很少過問財務如何調度。

這是因為,呂恩政懂得迴避利益衝突。

新光三越自從二○○七年被北京合資夥伴企圖搶奪經營權後,時隔八年後才在去年開出蘇州店,今、明年則預計開出重慶店與成都店。

每一個新據點開幕前,呂恩政都比別人更早知道,如果想搭順風車在附近炒地皮,也比別人更有機會,但除了成都,他刻意與新光的投資案保持距離,就連新光集團的股票也不碰,他搖搖頭說,牽扯到利益,友誼很容易就變了質。

但是商場上,很多時候還是親兄弟明算帳,例如化妝品專櫃業績好,新光三越就派人來提高抽成,但做生意將本求利,尤其化妝品代理淨利率從早期的雙位數,掉到現在的個位數,呂恩政還是會先打迷糊仗,不讓老朋友予取予求,直到拖到不能再拖,才點頭調高抽成。

捨小利,不怕吃眼前虧
代理品牌爆醜聞,損失自扛

吳東興之子、新光三越執行副總經理吳昕陽說,二○一三年佳麗寶爆發「白斑事件」,讓他對這位父執輩友人印象最深刻。

這一年,佳麗寶的明星美白產品爆發讓部分使用者膚色不均的醜聞,母公司花王集團決定全數回收商品,呂恩政不僅跟進停賣十九款相關產品,還加贈給消費者總值一億八千萬元的禮券、超過當年營收五%。

這並不是傳統代理商會做的事,商品、品牌都不是自己的,為什麼要拿出真金白銀、替品牌商扛起責任?

但呂恩政不是這麼想的,犧牲眼前的小利益,才能賺到長遠的大錢;而這,也是他搞定日本品牌商、代理權四十六年不變,並成為台灣第一大美妝獨資代理商的主因。

最讓代理商頭痛的兩難,莫過於一旦把品牌做起來,代理權就可能被收回;但品牌若做不起來,就變成自己的荷包得遭殃。

為了避免陷入兩難,呂恩政逆勢操作,他堅持獨資、掌握主導權,從櫃姐的制服、教育訓練,一路到專櫃的裝修費用、廣告行銷費用、週年慶折扣與贈品等,別的代理商是與品牌商依比例分攤,他卻是一手全包。

如果品牌商想收回代理權,從尋找櫃點、裝潢到訓練櫃姐等,起碼需要半年時間,品牌商因此不敢輕言嘗試。

這當然也存在風險,例如「白斑」事件發生後,增提的賠償金額、商譽損失與產品線從缺等等,使得占東方美營收約三分之二的佳麗寶逐年減退,即便其他新品牌持續成長,整體營收卻不見成長、陷入停滯,與最高峰時相比約減少五億元,而這些,日本總公司並未補償。

不過,佳麗寶改良的美白產品預定明後年推出,加上去年新增代理SUQQU等高階品牌,營收將重回成長軌道;這些風險與成本,都是別的代理商不願意承擔的,不急著吃眼前的胡蘿蔔,反而成為品牌商離不開他的原因。

對此,與呂恩政合作多年的日本高檔美妝保養品集團POLA社長鈴木弘樹特別欣賞,一次餐會上就對他說:「我們都是實在經營的老闆!」意思是,他認為呂恩政和他一樣,不是「掛名董事長」,而是能抗拒「賺快錢」的誘惑,專心為品牌長遠大計著想。

「他呀!朋友很多,但是好朋友不多,」採訪末了,鄭娟芳替丈夫的人脈做一個總結;而這,也讓他對於今年一月中蔡辰洋的辭世更添惆悵。

設身處地、迴避可能引起爭議的利益、不貪眼前小利,這是呂恩政與商界大老闆放下心防、成為數十年好友的人脈學,也可以是讓你同時獲得友誼與事業的好方法。

【延伸閱讀】他的人脈,變跨足3大領域金脈

‧房地產
人脈: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興→成為成都新光三越合作夥伴
成都新光三越預計2017年中開幕、寒舍集團可能開出第一個中國據點

‧美妝
人脈:日本頂級美妝集團POLA社長鈴木弘樹等→打造台灣最大美妝獨資代理商
代理花王、POLA等集團的佳麗寶、SUQQU、RMK等品牌,年營收約30億元

‧旅館
人脈: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歿)→持寒舍餐旅18.71%股權
身為寒舍餐旅(下轄喜來登、寒舍艾美、館外餐飲等)家族外的最大股東,並有1席董事

資料來源:東方美企業、寒舍集團、新光三越集團
整理:王毓雯

------------------------------------

別急於結交新朋友!20幾歲累積的人脈,30歲後,10個朋友有8個不會再聯絡
By 撰文者Mr.6, m.businessweekly.com.tw查看原始檔七月 15日, 2016
我以前有一位同事,有一個很特別的習慣,他不只交換名片,還特別將你這個人「記錄」下來在一個小筆記本裡。

「從畢業以後,就開始有這個習慣。」他說。

將所有與他講過話的人、遇見過的人、打過招呼的人、交換過名片的人,通通記錄下來!

我聽完之後,瞪大眼睛。

算一算,他已經35歲了,離畢業大概已經十幾年。

「哇,十幾年來,這麼多人,你的人脈就會比別人還要好得太多了!」我讚嘆。

「不,剛好相反。」他說。

什麼?剛好相反?什麼意思?

「當我都寫下來,我才反而發現,我從20幾歲到30幾歲之後,『失去』了多少的人脈!」他說。

我聽得一頭霧水。

如果都寫下來了,怎麼會沒有人脈?

「你看看,我們有太多理由,沒辦法和這些人繼續保持聯繫。」他說。

怎麼說呢?舉幾個理由來聽聽……。

於是他開始說了,說了好幾個理由,愈說愈多、愈說愈起勁,我大為驚訝。這些理由包括,當下太忙、當下心情不好、被很多事情佔據,加上也覺得沒必要,然後換異性朋友了、結婚了、有小孩忙了……還有就是當下「不喜歡」那個人,或者那個人「不喜歡」他……。

「我甚至計算過,」他說:「我20幾歲曾經認識過的人,到了30幾歲還在聯絡的,只剩下大約『15%』。」

什麼!

意思是說,我們20幾歲,正年輕氣盛,登山跳舞唱歌聚餐哈啦還有參加不完的活動,認識大量的男生女生,到了30幾歲,還有聯絡的竟然只剩「15%」。

意思是──我們損失了「85%」的人脈。

我覺得我自己似乎沒這位同事如此「損失慘重」,但我也嚴重懷疑,自以為都一直和朋友保持聯絡,恐怕是因為,我們根本已經「忘記」我們曾經「沒和誰保持聯絡」。我們根本忘記和誰誰誰見過面、和誰誰誰說過話,當然就再也不記得我們失去了什麼。

我們沒有記下來,以致於我們早就忘了那些人。

我們忘得一乾二淨,以為從來沒有這些人過。

還沒有Facebook的年代,你「損失」了多少「曾經」認識的人呢?

只因為這位同事有如此特別的記錄習慣,將他所認識過的人一一寫下來,才會有此體悟。其實,或許,每個人都是一樣,都「曾經」認識了一大堆人,但其實都沒有「留下來」。

從20幾歲到30幾歲,只留下15%。

看完這篇文章,將它轉寄出去,也提醒大家,好好珍惜現在的緣份,抓牢一點,別讓它跟著我們不中用的腦袋暫存記憶體,隨隨便便丟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