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來台曾下榻的「梅屋敷」(逸仙公園及國父史蹟紀念館)1917年之賀年廣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9kEX1b
---------------------
1908年,臺灣鐵道飯店/忠孝引橋下來看到的是這棟經典建築/吾妻旅館/臺灣最頂級的飯店歐陸德國風頂級飯店一切仿英國維多利亞王朝的派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5M14tg
--------------------------
魚夫:歷史建築的記憶接龍──重繪吾妻旅館
2016/02/06
作者:
魚夫
關鍵字: 忠孝西路 日治時期 建築 旅館
魚夫繪。
這張圖畫的是現在從忠孝西路往南,沿館前路方向走的日治時期的建築,長度大約是館前路2至8號,路不長,卻是很不容易才拼回來的,只可惜這些仿巴洛克式的美麗牌樓厝不是被當年的盟軍(中、美、英、俄)所炸毀,便是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給人工拆除了。
現為平價百貨H&M的吾妻旅館與對街的「台北鐵道ホテル」(現為新光三越百貨)兩家從前都是非常高檔的旅館,其實三越百貨從百餘年前就曾選定吾妻旅館舉行為期4天的出張販賣,當時蒞臨會場人數總計 3,576 人次,對照當時臺北人口數,換句話說,住在臺北超過八分之一的日本人曾前往參觀。
參閱了許多資料和舊照,吾妻旅館應該位於現在的館前路2到4號之間,原建築為磚造2層樓,總建坪190坪,樓上客室17間,樓下9間,總疊數共約300疊,係標準和式旅館,其應接室、便所和浴室為共用,於1913年10月20日開業,和1908年落成的鐡道ホテル如雙塔般屹立在今之館前路口,可以遠眺總督府博物館(今之國立臺灣博物館),中間除了三井物產大樓外,並無任何巨大的建物存在。
吾妻旅館現為H&M平價百貨。魚夫攝。
吾妻旅館的故事頗為傳奇,1896年一位勇敢的女人藤井なみ帶著女兒藤井登美惠渡海來臺,她胼手胝足開拓自己的前程,先在一家「東」料理工作,隔年2月承接這家店,改名為「吾妻」,由於其會席料理頗受好評,出入均為高官權貴,1905年12月13日又投資成立了「梅屋敷」,中國的革命家孫逸仙在1914年來台尋求協助就曾下榻該處,所以至今保留為「逸仙公園」,今天來看,規模果真十分龐大。當時因為生意沖沖滾,乃乾脆結束吾妻料理,併入梅屋敷這邊專心發展;1913年再成立吾妻旅館,時藤井登美惠32歲,出任旅館負責人,經營得非常出色,但不幸於1925年過世,由藤井なみ的養子藤井悟一郎接手。
吾妻旅館在高雄鹽埕區瀨南街與新樂街口與臺南都有支店,高雄的建物仍然存在,而臺南的支店後來改名「東屋旅館」,原址為現在的「台南飯店」。
最靠近忠孝西路者為「臺灣煉瓦株式會社」。所謂煉瓦就是紅磚,日人入臺後,鮫島 盛原本在總督府文書課任職,發現府方準備興建南北縱貫鐵道,預估將來的建材需求一定很大,於是在1895年的7月15日辭職創業,相中淡水河畔的六館街成立鮫島商行,將石料、木材與煉瓦等販售給官方,後來專心於煉瓦生產,以圓山地區為磚仔廠生產地,鮫島 盛不久因鼠疫過世,其子鮫島 廣無意承接,由雇員後宮信太郎以五年薪水墊付資本繼承會社。
後宮信太郎精準的生意眼光,將煉瓦事業發展到極緻,有臺灣「煉瓦王」之稱。1913年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成立(即是圖中最靠近今之忠孝西路的位址),由後宮信太郎整合各地鮫島煉瓦磚場,打狗(高雄)三塊厝的鮫島煉瓦易名為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打狗工場,其實打狗港在1908年築成現代港後,也發展為新興城市,磚仔窯為了因應各地大興土木的需求,改成霍夫曼窯,即俗稱的八卦窯,以乾壓機生產的PRESS磚又稱「油面磚」,有<TR>印記,出場時尚須用紙包裝。
現在許多歷史建築經常會用到<TR>(Taiwan Renga)印記的磚塊,日治時期南部許多公共建築如高雄州廳、高雄市役所、婦人會館、高雄州立高雄中學、第三公學校、武德殿、高雄女中、高雄驛、台南州廳、旗山武德殿等均使用這種品質甚佳的煉瓦,戰後國民黨政府成立臺灣工礦公司接管臺灣煉瓦,改為高雄磚廠。1957年由唐榮鐵工場購得,1962年,因為經營不善而改組為省政府所屬事業機構。
「大成火災海上保險株式會社」位於表町2丁目11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館前路6號,靠近開封街口。這是由板橋林家的林熊光所創辦,係第一家由臺灣人所經營的損害保險會社,最鼎盛時在東京、大阪等均設有支店,還在神戶、橫濱、九州、京都、名古屋、仙台、福岡成立出張所,另外還有超過兩千家的代理店。」
戰後國民黨政府來台,要大成火災先概括承受日治時期的11家日資保險會社的保險契約,然後再令台灣銀行、華南銀行、工商銀行、土地銀行、通運公司及航業公司等6單位投資組成台灣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1946年6月接收大成火災海上保險株式會社。原本的建築先是租給台灣省通運股份有限公司,後來拆除,改蓋大樓。
明治生命館(館前路8號)是在1918年的11月始設台北出張所販售保單,1935年與關係企業三菱商事株式會社合資選定現在的館前路8號興建3層樓高鋼筋混凝土造建築合在一起辦公,工程由清水組負責設計施工,基地面積295.55坪,建地220.55坪,樓高15公尺,於1937年的6月20日落成。
這段路是蒐羅一棟棟的相關資料與舊照,慢慢的接龍起來的,對我來說可比拼圖遊戲還要難,由於臺灣長期以來受到外來政權刻意扭曲與遮掩史實,只好由民間自力救濟,一步步的拼湊回來。
魚夫:歷史建築的記憶接龍──重繪吾妻旅館 - 獨立評論@天下 - 天下雜誌 - http://goo.gl/B2giSz
旗山武德殿
旗山武德殿於昭和9年(西元1934年)1月落成,是日治時代旗山郡內唯一一座武德殿,戰後改由高雄縣政府警察局旗山分局管理,後便荒廢無人使用。
民國83年(西元1994年),旗山武德殿失火,部分木構部分被燒毀,事後旗山鎮公所收回武德殿的產權,並向內政部爭取經費修繕。
修繕後的旗山武德殿屋頂改為玻璃,外型顯得非常突兀,遂引起不小的爭議。縣市合併後,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4月,旗山武德殿進行了第二次整建,將屋頂的玻璃拆除並改回黑瓦頂,同時美化周邊景觀,旗山武德殿這才終於重回往日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