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30年 這張綠色百元鈔 設計者思想有問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GVYDhH

※ 六十一年版綠色壹佰圓的爭議 ‧‧ @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痞客邦 ::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六十一年版綠色壹佰圓的爭議 ‧‧ @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痞客邦 ::

解嚴30年 這張綠色百元鈔 設計者思想有問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六十一年版綠色壹佰圓的爭議 ‧‧ @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痞客邦 ::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紙鈔收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台欣賞 - 每日頭條


 2017-07-20_184850.jpg2017-07-20_185200.jpgdfsdf.jpg

2017年07月20日13:03 解嚴30年 這張綠色百元鈔 設計者思想有問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名網友在臉書「爆料公社」PO出一張客人給的鈔票,結果其他網友紛紛喊「跟你換!」
該名網友指出,早上有客人吃早餐50元,身上沒錢拿了這張「五萬圓」的鈔票給他,他一臉疑問地問大家「這是哪一國的?」
該文立刻引起網友熱議,網友驚呼「賺到了」,更多人開始喊「不然我拿50跟你換」、「天啊!我用100跟你換都行」、「古董耶」、「我500跟你換」,還有人說「重點是這錢保存得很好!」、「依當時的市值約1.25元(4萬換一元) 當時我爸說 他一個月薪水是15元。」
金圓券是中國在1948年8月至1949年間的法定貨幣,奇摩拍賣也有出現中央銀行的五萬圓紙鈔,賣價為450元。(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民國三十八年中央銀行金圓券五萬圓一枚】拍賣品_價格_圖片_描述_鑑賞_(民國) -博寶藝術品拍賣網 - https://goo.gl/yzj4Jx


4萬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 紙鈔見證動盪年代
2016年08月23日 04:10 曹婷婷/台南報導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李春景收藏許多珍貴紙鈔,國民政府來台後的紙鈔變革劇烈,見證動盪年代、錢不值錢的歷史。(曹婷婷攝)
現行常用100、500及1000元紙鈔,但你知道台灣曾有壹角、萬元鈔嗎?1949年幣制改革,「4萬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很多人財產一夕化為烏有,貨幣收藏家李春景說,近日國民黨黨產、黃金議題發燒,台幣演進見證這頁歷史。

國民黨產爭議不休,過去向來有「國民黨運黃金來台,撐住新台幣」之說,收藏貨幣30年的李春景,熱中文史也收藏紙鈔,他說,這些紙鈔是時代見證,也讓歷史自己說話。

他手邊歷史最久的紙鈔是1942年,日本政府在台發行紙鈔,因戰敗變廢紙,二次大戰終戰後,國民黨來台,將株式會社台灣銀行改組為台灣銀行,旋即發行包括壹圓、伍元、伍拾元、壹佰元等舊台幣,爾後歷經國共內戰,短短3年,舊台幣發行額高達5270億,鈔票形同廢紙。

他說,1948年,一斗米價錢4萬元,而且一日3市,早午晚價錢不同,老一輩口述,去吃一碗麵須用麻布袋裝滿紙鈔,這還不打緊,點麵若不先付錢,點餐時一碗12萬、結帳就變20萬,「錢不值錢」是動盪年代的真實寫照。

1949年,為穩定金融秩序、抑制惡性通膨,政府正式發行新台幣,明定4萬元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許多人財產一夕歸零,來自雲林口湖鄉的他,曾聽長輩口述,庄頭本欲蓋廟,一覺醒來,發現成千上萬紙鈔淪廢紙,什麼事情都做不了,更悲哀的是,還有農民因為家中養的牛一頭只值2元,竟活活被氣死。

李春景強調,舊台幣改制新台幣,引起社會極大震撼,當年甚至一度要發行拾萬元紙鈔,但最後並未發行,曾有人形容「20萬只能換2隻蚊子」,也有人以此論證,國民政府根本沒有運黃金來台灣。

李春景說,歷史各有不同見解,這些紙鈔則可解讀昔日動盪年代的社會變遷。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老蔣帶來的黃金,只是來台掠奪財產的零頭」陳師孟批藍營:好意思大吹大擂?
By Storm.mg, www.storm.mg查看原始檔三月 3日, 2019
監察委員陳師孟2日在部落格《尖尾週記》表示,許多藍營政客一聽到「二二八的元凶是蔣介石」這句話就會抓狂,並說「要不是蔣公當年把大陸的黃金運來台灣,現在哪裡還有台灣啊?」不過,根據他仔細做的研究,蔣介石帶來台灣的「伴手禮」,只能算是來台掠奪財產的零頭。
陳師孟解釋,蔣介石偷運來台的黃金價值約在260萬兩,以當年金價最高每兩$50計算只值1.3億美元,若依國民黨在2006年8月24日公布的〈黨產報告〉中,指稱國府當年運台227萬兩黃金,更只值$1.135億;即使依前行政院長俞鴻鈞於1950年6月2日致蔣介石的「中央銀行黃金收支簽呈」,估計最高到375萬兩,算來仍不及2億美元。
陳師孟表示,相形之下,國府來台接收並回運到中國戰區的剩餘軍事物資、民生用品、與工業物料,價值動輒以10億美元計,依喬治.柯爾在《被出賣的台灣》一書的估計,更高達50億美元,且這還不算「台灣省接收日產委員會」自1945年11月至1947年2月登記接收的不動產,總記帳價值台幣109.91億,約7.33億美元。陳師孟批,「蔣介石帶來台灣的『伴手禮』,只能算是來台掠奪財產的零頭,好意思大吹大擂?」
陳師孟說,國民黨的徒子徒孫除想為當年的老蔣「鍍金」,也想為他「抹白」,像是在阿扁執政最後一年的二二八後沒幾天,時任國民黨代理主席江丙坤就舉辦了「還給他一個公道─從大歷史看老蔣總統」座談會,當中的來賓也發言稱讚老蔣政府的施政,想洗刷「蔣公是二二八元凶」的罪名。
陳師孟感嘆,有時想想這些人都是可憐蟲,因為他們以為「歷史評價」是像期貨交易,月初虧空可以月底軋平,卻不曉得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文末,他也主張,如果「蔣介石是二二八的元凶」成為台灣政府與民間的共識,希望中正紀念堂的「蔣公像」可移往大溪的「雕像公園」,或在原位旁豎立寫上「這裡坐著二二八慘案的元凶」的「空墓碑」,以還社會與歷史一個公道,真正讓二二八傷口癒合


國府撤台帶的黃金 隔年就花光了

2016-08-20

〔記者曾韋禎、鄭琪芳/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前天指稱,當年從大陸運來台灣的黃金與故宮國寶,都應列為國民黨的黨產,內定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昨激動表示,這種把國產都當黨產的心態,已傷害和平討論的基礎,盼能到此為止。另根據長期擔任前總統蔣介石侍從官的前主計長周宏濤回憶錄,國民黨帶來的黃金,因支付軍餉,在來台第二年的一九五○年就花光了。

  •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左)前天指稱當年從大陸運來台灣的黃金應列為國民黨黨產,內定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昨批說,這是黨國體制與殖民心態。(資料照)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左)前天指稱當年從大陸運來台灣的黃金應列為國民黨黨產,內定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昨批說,這是黨國體制與殖民心態。(資料照)

洪秀柱說法 顧立雄:殖民心態

顧立雄表示,原本是想與國民黨展開和平對話的,但洪秀柱的言論已傷害這個基礎。他批說,這是黨國體制與殖民心態的呈現,反映國民黨是以黨領政在統治中國;然後再帶著殖民心態來統治台灣,認為「你們被我統治,我拿這些財產帶著台灣往前走,這樣當然是屬於我的,不能一筆抹煞」。這種論述,正是「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要廓清的。

顧立雄反問,故宮文物難道是國民黨發明的?這是中華民國繼承自清朝;金條、黃金債券也是來自中華民國的統治。若國民黨認為台灣現在是中華民國的繼承者,這一切當然屬於國家,怎會是黨產?

他批評,國民黨若還懷抱這種思維,就是一種悲哀,希望到此為止。

周宏濤回憶錄:幾乎全用軍餉

國民黨一再提到當年運了大量黃金來台,成為「穩定台灣金融重大支柱」,但根據「蔣公與我─周宏濤回憶錄」,一九五○年六月七日中央銀行總裁向蔣介石報告指出,一九四九年以來運至台灣的「國庫存金」約三七五.五萬兩,至當年五月底就僅剩約五十四.二萬兩。

周宏濤回憶錄指出,由於美援斷絕,加上六十萬大軍龐大開支,讓已捉襟見肘的國庫存金迅速消耗,消耗存金最大宗為軍費,平均每個月須撥付近十八萬兩,在一九五○年九月就花光了。因此,周宏濤在書中直言:「長久以來,國內外以為政府攜來台灣的黃金數量龐大到花用不盡,可為台灣未來發展『奠基』,其實不然。」

央行資料 黃金是台灣人拚來的

根據央行資料,一九六一年七月一日在台復業,由台灣銀行移交黃金約一○八萬英兩,占目前黃金儲備一三六二萬英兩的七.九%,由於國民黨帶來的黃金早就花光,台銀移交的黃金應與國民黨無關;其餘一二五四萬英兩黃金,則是央行於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九年所購入,都是台灣人民辛苦打拚累積的

在1949年6月15日臺灣省政府公布「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新臺幣發行辦法」,正式發行新臺幣,明訂40,000元舊臺幣兌換1元新臺幣。1950年6月21日行政院發布命令,中華民國國幣單位保留銀元本位,而記帳單位自1950年7月1日起改為新臺幣,銀元與新臺幣以1949年12月29日最後牌告匯率固定為3:1。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幣制改革 1949年6月15日,台灣實行幣制改革, 舊台幣四萬元兌換新台幣一元, 舊台幣只能流通至12月31日。 資料來源:《中央日報》。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壹圓劵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台灣銀行劵五圓台灣銀行劵百圓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舊臺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Hb3zDG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新臺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tqyPTz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1949新台幣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冠軍拍賣——香港錢幣拍賣領域的領先者 - http://goo.gl/Kihk8w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第一套直式新臺幣於1949年6月15日開始分批發行,臺灣銀行第一印刷廠(位於中華民國總統府內)印製https://goo.gl/eeyHUF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第二套直式新臺幣於1949年7月5日開始分批發行,中央印製廠台北廠(位於台北縣三重市)印製,本套幣中一百元券由於民眾恐懼通貨膨脹,遲至1961年6月9日始發行。https://goo.gl/KMe3jK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第三套直式新臺幣於1950年開始發行,本套幣中十元券及五十元券僅在金門、馬祖使用https://goo.gl/5Ql7ss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第四套直式新臺幣於1954年開始發行。臺灣銀行印刷所印製,該印刷所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由臺灣銀行第一印刷廠遷至萬華後更名https://goo.gl/Tz6q0T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第一套橫式新臺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hoZsYe

第二套橫式新臺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mYiumC

第三套橫式新臺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xJDcvo

第四套橫式新臺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Tc6yP

第五套橫式新臺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WwPcjC

-------------------

第五套橫式新臺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WwPcjC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台北市の国父記念館で2日、金融の歴史を紹介する展示会の開幕式が行われた。1949年に政府は「旧台幣」(旧台湾元)を現在の通貨、「新台幣」(新台湾元)に改めた。当時、「旧台幣」は4万元(右)あってはじめて「新台幣」1元(左)と交換できた。展示会は12月7日まで。(中央社)

1949年,一疊舊台幣僅能兌換一張新台幣壹圓。(記者徐兆玄/攝影)
由永豐金控與大陸中國工商銀行共同主辦的「匯通天下─從錢莊到現代銀行」特展揭幕,兩岸公私機構典藏的639件金融遺珍,讓國父紀念館變得金光閃閃。
中國票幅面積最大的紙鈔「大明通行寶鈔」,面積相當於六、七張千元新台幣合起來。而通貨膨脹的威力到底多大?展場呈現了面額最小的鈔票─台灣銀行在1949年發行的面額「壹圓」新台幣,旁邊是一堆由舊台幣堆成的小山,兩者體積呈高反差,讓人遙想4萬元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的盛況。

新疆省銀行在1949年發行、面額「陸拾億圓」的鈔票,榮登中國貨幣史上最大面額紙鈔寶座。但當時持有這張「大」鈔只能在上海市場上買到77粒米。這也凸顯40年代貨幣在八年內狂貶400萬倍的慘況。

此展現值最昂貴的展品是清末民初委託美國印鈔公司製作的印鈔模版,以及紙鈔樣本。上海市銀行博物館館長黃沂海表示,從1905年起到1949年均委由美國印鈔公司代印紙鈔,累計1000多件印鈔模版。

 ------------------------------------------------------

為何台灣的貨幣名稱要叫做「新台幣」,而不直接叫台幣?世界其他國家之流通貨幣,如日幣、美金、英鎊...等,都是直接稱謂,為何台幣之前要加個「新」呢?

這是我在大陸廣西省經商時,大陸友人曾經問過的一個好問題,還好當時略有涉獵,回答得宜。回台後,特就查詢網路,整理資料尋求正確的答案。並分享各位朋友參考,也許有一天您去大陸旅遊時,恰巧又有大陸朋友問上時,您可就侃侃而談了。

☆ 歷史上的今天-新台幣的發行(民國38年6月15日)

◎新台幣的改革史

  二十世紀初,台灣曾經被日本佔據了將近五十年,而當時使用的貨幣是由日本在台灣地區發行的「臺灣銀行券」。

並由日本的「株式會社臺灣銀行」代為發行,是當時的主要的流通貨幣。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之後,政府為了穩定地方金融,於是便將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改名為「臺灣銀行」,在隔年發行台幣,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舊台幣」。

不過,台幣發行後沒多久就因為內地戰亂、大陸淪陷,台幣也因匯率巨幅波動而出現重大的變化,出現嚴重的台幣貶值情形,也使得當時通貨膨脹,造成「錢不值錢」的狀況,政府為了抑止物價飛漲,便開始進行幣制改革,在民國三十八年六月十五日發行「新台幣」,並且讓民眾以「舊台幣」兌換「新台幣」,正式讓「舊台幣」走入歷史。而「舊台幣」的使用只持續了三年又十二天。

新台幣」原本只在台灣地區流通,但自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至四十年一月,政府陸續在金、馬地區及其他相關地區發行「新台幣」,讓台幣流通更順暢。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中央銀行收回新台幣的發行權,不過新台幣上還印製「臺灣銀行」的字樣,讓大眾誤以為新台幣還是由臺灣銀行發行。直到民國八十九年,發行了五十年的新台幣終於將鈔票面上的「臺灣銀行」正式改為「中央銀行」,如此一來人們也不再誤會了。

◎ 最大面額是多少?

  「新台幣」的發行對於我們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貢獻,而「新台幣」也是所謂的「國幣」。它的最大面額是多少呢?

案是貳仟元。

◎ 新台幣都到那去啦?

◎ 新台幣與銀元之參考資料

新臺幣的前身為臺幣,又稱為舊臺幣,在1946年5月22日開始發行。當初舊臺幣被定位為一種過渡時期的貨幣,日治政府的臺灣銀行券與國民政府的臺幣一比一兌換。由於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中國滿目瘡痍,再加上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關係緊張,金融狀況不穩定,因此臺灣未使用當時通行於中國的法幣、金圓券,另外再發行臺幣。

 關於發行新臺幣原因的官方說法,是由於1948年上海爆發金融危機,連帶也使舊臺幣幣值大幅貶值,造成臺灣物價水準急遽上揚。

 不過另一種關於發行新臺幣原因的版本,指出是因為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初期,由於國共內戰的緣故,國民黨政府把臺灣的民生物資,如糖、米之類大量運送到中國以供應戰爭所需物資,造成臺灣內部民生物資銳減、嚴重短缺,使得臺灣的米價甚至比上海當地的米價還高(當時臺灣產米而上海不產),造成臺灣嚴重通貨膨漲,一日三市,幣值急速貶值,就算有錢也可能買不到米。

 在1949年6月15日臺灣省政府公布「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新臺幣發行辦法」,正式發行新臺幣,明訂40,000元舊臺幣兌換1元新臺幣。1950年6月21日行政院發布命令,中華民國國幣單位保留銀元本位,而記帳單位自1950年7月1日起改為新臺幣,銀元與新臺幣以1949年12月29日最後牌告匯率固定為3:1。

為何台灣的貨幣名稱要叫做「新台幣」,而不直接叫台幣? @ 梅氏家族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HY6X0Q

---------------

最近大陸時報(馬囧統說不可以講中國)又開始鬼扯黃金運台的鬼話,於是,我也挖出自己這篇舊文!

 在查國民黨不當黨產時,常會有泛藍人士引用國民黨曾由中國運黃金來台建設台灣,最近,民進黨又有大幅度的動作要查黨產,自然這個問題又被拿出來說。

 許多文獻提到1949年黃金70噸(一說九十噸,由大溪檔案查到特交檔案資料合計應為90噸),這90噸可以花多久,由(註1)1949年由中國逃至台灣人口,增加近120萬人,其中軍人約91萬上下,所需要軍費多少?這是一個現實與嚴肅性的問題(註2)。

 當所有人在斤斤計較黃金有多少時,我們由一些史料記錄來看黃金來台的應用,與當初戰事吃緊的情形。

 戰時由於貨幣貶值嚴重,一般發放軍費是以黃金為主,吳國禎電蔣介石黃金運台一事時說:(資料來源:張鴻銘)「中央撥存之準備黃金八十萬兩,因墊付戍亥兩月鉅額軍費,已經移用一部份,必須於月底補足八十萬兩,方可維持幣信」。

 也就是說,軍費每三個月撥放就需要80萬兩,一年就要五百萬兩,全部運台黃金(註3)不到八百萬兩,也就是一年多就花光了。

 而1949年12月29日黃少谷簽擬:「頃經面呈奉准撥交十萬兩擬即以電話通知吳主席、閻部長、賈秘書長辦理」,由這一則電文之覆文可看出,由中國帶入之黃金光付軍費是要一塊給五毛,根本不敷應用。

 當時代理總統是李宗仁,發現蔣介石將黃金運出,曾急電美國,1949年9月7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康納利曾指責下野的蔣介石,私運私用中國黃金。當時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顧維鈞立即回應說,「在南京遭受威脅時,國民政府依規定程序運往台灣」,「該筆黃金是對中國共產黨作戰的經費」。

 顧維鈞並說,「過去6個月國民政府不斷提取這筆款項,作為對共黨作戰的經費,並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再提用7千8百萬美元(約141萬兩黃金,見1949年7~9月「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第425頁)。

 再由嚴家淦任財政部長兼中央銀行常務理事,主持舊台幣換新台幣的幣制改革,發表書面談話,幣制改革亦有緒言:

 (1)幣制改革方案緒言:「近數月來,中央在台之軍公費用及各公營事業之資金,多由台省墊借。歷時既久,為數又鉅....去年11月以降....京滬局勢緊張,中央軍政款項之墊借尤為龐大。以致台省金融波動,物價狂漲」。(台省即台灣啦 都把台灣當提款機)

 (2)嚴家淦書面談話:「中央在台之軍公費用,由本省墊借,數目甚鉅,足以把本省經濟拖累下去」。(見「台灣省政府公報」民國38年秋27期第410頁,亦見1949年1~6月「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第709頁)

 結論:

 一、國民黨黃金共七○噸約八百萬兩,約一年用於戰爭中的軍費。
 二、國民黨1946年於上海蔣經國利用金元券換取民間黃金。
 二、國民黨於1949年又以40000元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剝削台灣。


 這張北港農會當時的四萬元換一元的騰寫紙,時代的證據不可抹滅,一輩子住在鄉下有幸看見當時的法令如何把台灣民眾的財富歸零。

 由此三點可以看出,國民黨當年運黃金來台,根本談不上建設台灣,反而是剝削台灣。過去國民黨人可以騙大家無知,但民智大開的今天,國家檔案館人人可查,資訊的流通已經不像過去。

 國民黨所運的三船黃金,事實上,大部份也不是用於建設台灣或軍費,反而都進到了國民黨的口袋,否則美國當時為何還提供美援?

 蔣的國民黨上下其手,還將美援納入私囊,終於導致美國不滿,要求國民黨將美援改變為工業生產,如 PVC,就給了當時的王永慶。

 在《今日新聞》報導中(註4),林全引用周宏濤的傳記說明,擔任過行政院主計的周宏濤是蔣介石的同鄉,蔣介石這個人只信任自己同鄉,周宏濤對蔣的用錢也最清楚,故泛藍那些政治人物最好不要再泡製1949年黃金的謊言。


 ●註1:終戰時由中國大陸遷入的「外省籍」人口總數(包括當時未納入戶籍的軍事人口之數量)當在九十一萬人左右。(「戶籍」與「兵籍」:戰後台灣人口統計二元化之成因及其影響,林勝偉)

 ●註2:終戰之初,台灣人口僅六百多萬,但從1946到1952年的七年間,台灣共增加了兩百多萬人口,(其中以1949年增加72萬人最多)。

 這些突然湧入的人口,又不是第一線生產線上的人口,因此,台灣一時要承受的經濟壓力是不言可喻的(至於社會壓力更不在話下)。人口增加最多的1948年和1949年,也是台灣通貨膨脹最嚴重的時期。1949年6月台灣的物價指數,已是「光復」之初的7000多倍。令人難以忘懷的「四萬元換一元」的新台幣發行,也在此時開始。台灣此時要承受這樣的經濟與社會壓力,又豈是區區七十噸黃金所能紓解?(http://www.southnews.com.tw/specil_coul/Li/Li_00/0002.htm 李筱峰)

 ●註3:資料來源:蔣中正檔案(大溪檔案)
 特交檔案分類資料(財政):金融 卷次:第○○四 號次:2
 來文:中央銀行1948.2.4-1950.2.12報表
 內容摘要:台灣庫存黃金收付及存餘數量表及中信局十月初外匯與物資報告單

 運台保管黃金收付及存餘數量表(卅七年十二月四日至卅九年二月十二日止)

 (1) 第一批由滬運台(卅七年十二月四日) 2,004,459.506純金市兩
 (2) 第二批由滬運台(卅八年二月七日) 5,554,394.896純金市兩
 (3) 第三批由滬運台(卅八年六月五日) 192,029.743純金市兩
 (4) 第一批由美運台(卅八年八月廿二日) 99,537.254 純金市兩
 (5) 第二批由美運台(卅八年八月卅日) 99,537.354 純金市兩
 (6) 尾差兌入 11.526純金市兩 總計 2,949,970.279純金市兩

 特交分類檔案 (財政類)國庫 第0一0卷 號次:1-2
 來文者:俞鴻鈞 呈 時間:1950.11.39
 內容摘要:(極機密機密財印第壹號)

 查中央銀行黃金收付,及台灣銀行辦理黃金儲蓄各情形,業經另案呈報。中央銀行現存黃金約五十四萬二千餘兩,台灣銀行準備金項下實存黃金四十五萬餘兩,兩共不足壹百萬兩,本年一至五月中央銀行付出軍費平均每月約十一萬餘兩,此外軍事器材、油料、軍米等項,外匯支出折合黃金約五萬兩,同時期內台銀辦理黃金儲蓄平均每月兌出二十萬兩,故以現存之黃金餘數,欲兼顧發行準備與財政之需要,情形確甚困難。而台銀最近每日支付黃金儲蓄壹萬餘兩之趨勢,尤非迅速設法遏止不可。


 ●註4:ET Today新聞報導

 政府追討國民黨黨產引發藍軍強調當年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帶來許多黃金對台灣有很大貢獻,財政部長林全引用曾任蔣中正機要秘書14年的周宏濤回憶錄內容表示,1949年運到台灣的黃金到1950年就已經用完了,而周宏濤曾任行政院主計長,這項說法應該有相當的可信度。

 政府積極追討國民黨不當取得黨產,並陸續提出多起訴訟,也引發國民黨方面表示,要不是當年撤退來台時,國民黨帶了很多黃金,哪能有現在的台灣的反擊,負責追討國民黨不當取得黨產的財政部長林全則引用周宏濤回憶錄的內容表示,當年國民黨帶到台灣的黃金不是國民黨的,而是國民政府的,且當時為了維持 60萬的軍隊支出,那些黃金在1950年就用完了,之後有很多開銷,都是台銀墊支的。

 根據周宏濤在天下文化出版的「蔣公與我」一書中表示,政府遷台初期,雖然有自大陸運來的黃金作為一時支撐,但因美援斷絕,加上60萬大軍的龐大開支,讓原已捉襟見肘的國庫存金迅速消耗。

 周宏濤書中指出,依當時央行總裁在1950年6月7日呈總統的報告指出,1949年以來運至台灣的純金來源及數量如下:除了自上海分三批運台數量 最大,共275萬餘兩之外,另從美國、日本運回再加上原先置於廈門的純金,全部共有375萬5540餘兩,但這些純金自政府遷台後到5月底止,連同撥付台 銀的台幣發行準備金80萬兩在內,總共耗掉321萬2540兩,僅剩54萬2910兩多。

 周宏濤也在書中表示,消耗純金最大宗為軍費,平均每個月必須撥付近18萬兩純金,依這樣的速度幾個月下來就要花掉215萬餘兩,運台純金僅夠再支撐3個多月。

 曾任民進黨政府主計長的林全也表示,周宏濤曾經擔任過主計長,他在回憶錄中所說的應該有相當的可信度,可以提供給外界參考。

 周宏濤1916年生於浙江奉化,曾任蔣中正機要祕書達14年。來台後,歷任國民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財政部政務次長、台灣省財政廳長、行政院主計長、圓山大飯店董事長、行政院經建會委員等要職。

--------------

國民黨不想告訴你的事:66 年前的現在,4 萬元只能換 1 塊新台幣
32278
by: BO 肥皂箱 2015-06-16 國民黨、歷史
11429696_926497024060582_3935536260885248264_n

你知道為何叫做新台幣,而非台幣嗎?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1945 年 8 月,二次大戰結束,台灣人民歡欣脫離日本人的殖民統治,也對前來接收的中國政府抱著極大的期待。當時或許沒有人想到,大家迎來的,竟然是另外一個殖民統治的政權。

隨著二次大戰的結束,國共內戰開始從中國的東北延燒到華北,到了 1946 年 8 月演變成為全國性的戰爭。熊熊的烽火下,地處邊陲,被中國人認為不應當是祖國發展重心的台灣,卻成了國民黨政府後勤補給的最重要來源,各項台灣出產的物資被源源不斷的運往中國內地。以米糧為例,僅在 1946 年,就有一百多萬石的食米由台灣被運送到中國蘇北和華北充作軍糧。台灣在日治時期,一直都是米和糖的重要產地和輸出地,但是在 1946 年,台灣卻遭受到了前所未見的米荒,當時物資外流的嚴重程度可見一班。

除了各項物資的外流,資金也一樣的被國民黨政府撥轉到中國內地。二次大戰末期,台糖公司原來有 15 萬噸的存糖,是用來當作戰後復員與營運的資金。但是國民黨政府下令「接收所有日人存糖,撥歸中央,集運上海銷售」,所有的存糖都被無償的運往上海變賣。台糖失去了復員基金,只得向台灣銀行借貸。這樣的事例並非只有在台糖發生,國民黨政府也透過許多其他的公營企業,將其物資不斷的轉運大陸,再要求台灣銀行擴大放款給這些公營企業作為週轉資金。台灣銀行只有不斷加印貨幣,因而造成了戰後台灣嚴重的通貨膨脹。

從 1946 年 5 月 22 日發行舊「台幣」原限發行額為 30 億元,發行半年後即增為 53 億元,直至三十八年六月十四日改制新台幣前夕,台幣發行額更高達 5,270 億餘元,較原訂發行額增加 175 倍。

台灣銀行並於 1948 年開始發行面額達 5 千、1 萬、10 萬的「定額本票」,與舊台幣並行在市場上流通。三年時間 (至 1949 年 5 月 28 日),舊「台幣」的最大面額已經發行到 100 萬元。中央銀行發行局局長鍾光新:「原來是三十億,後來變成一兆七千多億,差不多五百二十八倍,所以舊台幣等於說是惡性通貨膨脹,是不可收拾的地步。」


隨後,1949 年 6 月 15 日改發行「新台幣」,並要求台灣人於當年 12 月 31 日兌換完畢(後來延至隔年 1 月 14 日)。

舊台幣 1 元(1946 年 5 月 22 日發行)— 到舊台幣 100 萬元(1949 年 5 月 28 日發行)—– 其中只間隔 3 年。

新台幣 1 元(1949 年 6 月 15 日發行)— 到新台幣 2000 元(2002 年 7 月 1 日發行)—- 間隔 53 年。

在這之間,毫無節制大量印製台幣,搜括台灣的物資,強盜式的剝削,不是運往中國供國民黨揮霍,就是黨官貪污中飽私囊。在台灣流通的貨幣,台幣,從面額 1 元到 100 萬元,面額膨脹了「一百萬倍」,前後不到 3 年,顯示通貨膨脹多麼嚴重!

後來透過改發行「新台幣」手法,並限定台灣人於 1949 年 12 月 31 日前(後延至 1950 年 1 月 14 日止)以每四萬台幣兌換一元新台幣,且無限制收兌(舊)台幣。細數台幣之發行,僅經歷短暫的三年又十二日。 由於濫印鈔票導致舊台幣大幅度的貶值。於是 1949 年 6 月 15 日,國民黨政府在台灣發行新台幣,明訂四萬塊舊台幣兌換一元新台幣的匯率 ,民間習稱為「四萬換一塊」。

資料參考

令人感到悲哀的臺灣歷史 – 四萬換一元

中國國民黨的「德政」—奉令四萬元比一元折成新台幣

(本文由WUFI-Taiwan(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紀念【1949 年 6 月 15 日 四萬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非經許可,不得轉載)

---------------------------------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台光復後,台灣銀行於三十五年五月二十二日,正式發行台幣鈔票計有一元、五元、十元三種。同年九月一日又發行五十元、一百元兩種,三十七年五月再發行五百元及一千元面額,同年十二月發行一萬元最高面值鈔券。共計有十二張品種,由第一印刷廠及中央印製廠分別印製,通稱舊台幣。當時台幣1元得兌換法幣30元。民國三十七年八月全國實施金元券,台幣1385元折合金元券1元,後來金元券貶值,至三十八年五月台幣1元兌換金元券2000元。民國三十八年六月改制新台幣後,舊台幣4萬元折合新台幣1元。此後舊台幣即停止流通使用,至民國三十九年一月十四日廢止。茲將新台幣分述於後:

一、台灣本島新台幣:民國四十三年以前發行者皆為直型券;計有1分、5分、及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9種面額19張品種。其中珍貴品有三十八年第一廠印製雙色5元及10元券,中央印製廠的一百元券(通稱大花、小花),四十四年台銀印刷所紅色5元平3券等。民國五十年以後發行者全為橫式券;計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200元、五百元、一千元、二千元等九種面值有28張品種。

二、限金門地區通用券:民國四十一年五月一日起陸續發行加蓋『限金門通用』券計有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等六種面額直型券,及10元50元100 元500元1000元等五種面額橫式券,共有17張品種。其中1角5角有黃紙、白紙之分。另有三十八年印製加蓋『空心金門』字樣的1元5元兩種(據說未發行)。金門券中珍貴品有三十九年第一廠印製雙前(A)字軌10元券,及四十四年版台銀印刷所紅色5元平3券。另外有加蓋『空心金門』字樣券等。

三、限馬祖地區通用券:民國四十八年十一月一日,發行加蓋『限馬祖地區通用』券。計有1元5元10元50元四種面額直型券,及10元50 元100元500元1000元等五種面值的橫式券,共計有12張品種。馬祖券無特殊珍貴品,較易蒐集。

四、限大陳地區通用券:民國四十二年 一月一日發行加蓋『限大陳地區通用』券,面 額分1角5角 1元10元四種,均為直型。1角5角由中央廠印製,1元10元由第一廠印製。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四日大陳島撤退,同年三月十四日大陳券停用,四月十五日作廢,收回銷毀。計流通二年二月十四天。因發行量少,流通時間短,市面少見,故全屬珍貴品,全新品相更是難得一見。

五、新台幣之印製:新台幣用紙,早期有中央水印、梅花水印、布幣圖水印、無水印等四種。由中央台北廠、第一印刷廠、台灣銀行印刷所,分別印製。民國五十三年以後,僅有中央印刷廠印製。五十八年以後票面加印『中華民國』字樣。部份鈔票上號碼字有圓3平3之分,印章上灣字水部有直水灣水之別。自民國八十八年起,票面上的台灣銀行改為中央銀行。民國九十年增加發行二百元券,九十一年發行二千元券。另有人頭、梅花、菊花、蘭花、竹子等水印,並加添安全線。﹝請參閱部落格相簿─台灣紙幣﹞

---------------

為何台灣的貨幣名稱要叫做「新台幣」,而不直接叫台幣?世界其他國家之流通貨幣,如日幣、美金、英鎊...等,都是直接稱謂,為何台幣之前要加個「新」呢?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這是我在大陸廣西省經商時,大陸友人曾經問過的一個好問題,還好當時略有涉獵,回答得宜。回台後,特就查詢網路,整理資料尋求正確的答案。並分享各位朋友參考,也許有一天您去大陸旅遊時,恰巧又有大陸朋友問上時,您可就侃侃而談了。

 歷史上的今天-新台幣的發行(民國38615日)

新台幣的改革史

  二十世紀初,台灣曾經被日本佔據了將近五十年,而當時使用的貨幣是由日本在台灣地區發行的「臺灣銀行券」。

 

並由日本的「株式會社臺灣銀行」代為發行,是當時的主要的流通貨幣。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之後,政府為了穩定地方金融,於是便將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改名為「臺灣銀行」,在隔年發行台幣,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舊台幣」。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不過,台幣發行後沒多久就因為內地戰亂、大陸淪陷,台幣也因匯率巨幅波動而出現重大的變化,出現嚴重的台幣貶值情形,也使得當時通貨膨脹,造成「錢不值錢」的狀況,政府為了抑止物價飛漲,便開始進行幣制改革,在民國三十八年六月十五日發行「新台幣」,並且讓民眾以「舊台幣」兌換「新台幣」,正式讓「舊台幣」走入歷史。而「舊台幣」的使用只持續了三年又十二天。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新台幣」原本只在台灣地區流通,但自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至四十年一月,政府陸續在金、馬地區及其他相關地區發行「新台幣」,讓台幣流通更順暢。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中央銀行收回新台幣的發行權,不過新台幣上還印製「臺灣銀行」的字樣,讓大眾誤以為新台幣還是由臺灣銀行發行。直到民國八十九年,發行了五十年的新台幣終於將鈔票面上的「臺灣銀行」正式改為「中央銀行」,如此一來人們也不再誤會了。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最大面額是多少?

  「新台幣」的發行對於我們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貢獻,而「新台幣」也是所謂的「國幣」。它的最大面額是多少呢?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答案是貳仟元。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新台幣都到那去啦?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新台幣與銀元之參考資料

新臺幣的前身為臺幣,又稱為舊臺幣,在19465月22開始發行。當初舊臺幣被定位為一種過渡時期的貨幣,日治政府的臺灣銀行券國民政府的臺幣一比一兌換。由於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中國滿目瘡痍,再加上國民黨共產黨之間關係緊張,金融狀況不穩定,因此臺灣未使用當時通行於中國法幣金圓券,另外再發行臺幣。

 

關於發行新臺幣原因的官方說法,是由於1948上海爆發金融危機,連帶也使舊臺幣幣值大幅貶值,造成臺灣物價水準急遽上揚。

 

不過另一種關於發行新臺幣原因的版本,指出是因為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初期,由於國共內戰的緣故,國民黨政府把臺灣的民生物資,如之類大量運送到中國以供應戰爭所需物資,造成臺灣內部民生物資銳減、嚴重短缺,使得臺灣的米價甚至比上海當地的米價還高(當時臺灣產米而上海不產),造成臺灣嚴重通貨膨漲,一日三市,幣值急速貶值,就算有錢也可能買不到米。

 

19496月15臺灣省政府公布「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新臺幣發行辦法」,正式發行新臺幣,明訂40,000元舊臺幣兌換1元新臺幣。1950621日行政院發布命令,中華民國國幣單位保留銀元本位,而記帳單位自195071日起改為新臺幣,銀元與新臺幣以19491229日最後牌告匯率固定為31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

一般而言各國之中央銀行若發行貨幣須有一定之依據,最著名的貨幣制度為金本位制,也就是中央銀行內儲備多少黃金,在市面上它就可以發行多少貨幣。
假設中央銀行手上有1000公噸的黃金,照今日(11月6日)黃金每公斤的市價是44792.74美元。
則一千公噸的黃金等於 44792.74 * 1000 * 1000 = 44,792,740,000美元
再換算成台幣 為:44,792,740,000 * 30.192 = 1,352,382,406,080
所以央行手上若有一千公噸的黃金可以在市面上發行 1兆3523億的新台幣。
而目前中央銀行手上有多少黃金呢?
據媒體報導約1300萬兩黃金等於487.5公噸。
若只有487.5公噸的黃金則
487.5*1000*44792.74*30.192=659,286,422,964
只 能發行6592億新台幣。
若依據2010年10月央行手上之外匯存底為3838.4億美元則可買到:
383,840,000,000 / 44792.74 = 8,569,245.82公斤 = 8569.246公噸黃金。
看來央行可以拿手上的美金去買8569公噸的黃金,事實上這是一個迷思,原因為何?
主要是黃金每日驚驚漲,在60年代35美元可以買到一盎 司黃金,50年過去了,目前要將近1400美元才可買到一盎司黃金,這表示美元在這半世紀當中眨值了40倍。
而央行手上的美元在市場上是不太可能 買到這麼大量的黃金。
我之前一直奇怪,因為2010及2011年的甲子年是庚寅及辛卯年。在六十甲子納音歌裏庚寅辛卯松柏木,是60年來木最旺的兩年。
按五行理 論木旺反剋金,正常而言金價不應如此的高,直到最近我才明白,美金也是金,這兩年美元對黃金的劇烈的眨值是符合五行理論的。
第2次世紀大戰結束後,為了加強國際經濟合作,重建國際貨幣秩序,恢復國際貿易的自由進行,1944年7月44個國家的代表們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 布列敦森林(Bretton Woods)舉行會議,以建立國際貨幣與金融交易的標準。
布列敦森林會議決議,將國際貨幣系統建立在一個與黃金固定的交換標準上,即是透過將美元與黃金維持在一個固定的比例(一盎司黃金定價為35美元), 每個會員國的貨幣價格也都與美元(也就是與黃金維持)一定的比例,如此來決定各國匯率,且一旦決定下來就不能隨意更改,但允許各國的匯率在一定的小範圍內 浮動。若當本國的貨幣浮動會超過或威脅到此一範圍,則本國的中央銀行必須出面干預,以使匯率維持在穩定的水準。
由於美國在戰爭時因戰爭物資需求的增加,刺激了生產力,因此大戰結束時美國擁有全世界70%的黃金儲存量,美國向其他國家承諾他國央行可隨時將持有 的美元以35美元向美國兌換一盎司黃金。由於美元的價值與黃金交換比率固定下來,又可隨時兌換為黃金,因此美元就取代黃金,變成國際貿易中主要的交換媒介。美元變成了世界貨幣。
然而,在歐洲經濟體系復甦後,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變成赤字。一直到1958年以後赤字就漸漸的擴大。之後,由於美國長期的貿易逆差,導致黃金大量外流,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美元貶值和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布列敦森林體系開始崩潰。
美國自從美元與黃金脫勾以後美元之發行有如孫悟空掙脫了金箍咒,它要怎麼發行就怎麼發行,後果就是全球的貨幣體系大亂。
美國經濟有多差看以下這張表就知道,這個號稱世界強國的經濟,連續十年年年貿易入超,負債達14兆6千億美金相當於美國一年的GDP(國內生產毛 額),失業率高達9.6%。
描述: http://f23.yahoofs.com/myper/NeLo4_GZGQe0S2F7geI1/blog/ap_F23_20101106083235916.jpg?TTgo81MBb_jpyP0d
這個國家還沒破產簡直就是奇蹟,前幾天美國期中選舉,美國人把票都投給共和黨以表達對歐巴馬執政的不滿,但這並不能改變美國的經濟情況。
在美國經濟即將崩潰之際,美國聯準會不得不以印製鈔票來拯救經濟,正常而言一般國家如果亂印鈔票後果就是嚴重的通貨膨漲,貨幣大幅眨值(像索馬利亞就曾發行面額100萬元的紙鈔),但各國又緊釘美元匯率,所以美元的匯率就卡在那裏,即無法透過眨值來達到拯救出口之目的,又無法改善美國之經濟。
任何持有大量美元的國家都應小心謹慎,手上的美金隨時都有可能變成廢紙。誰知道美國1929年10月的經濟大蕭條何時會再度發生。
美國聯準會(FED)啟動第2輪量化寬鬆大印鈔票,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大陸知名經濟學家謝國忠警告這是「2012版世界末日」。他認為,一屁股爛 債的FED大印鈔票操作美元貶值,同時意圖增加其他國家貨幣的升值壓力,此舉不僅無法解決美國當前的經濟困境,更可能造成難以收拾的通貨膨脹;美元和國債 市場將崩潰,投資者將大舉逃亡,2012年將再爆發全球性危機。
除了謝國忠發出「末日警語」外,全球知名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也抨擊FED主席伯南克說:「不幸地,伯南克不懂經濟、不懂貨幣,也不懂財務,他只懂印鈔票。」
他還嘲諷稱:「只要給伯南克一台印鈔機,他會盡其所能狂印鈔票。讓自身貨幣貶值,向來行不通。」羅傑斯建議投資人,應該將資金投入「實體」資產,例如金屬及農產品。
謝國忠則指出,世界經濟不穩定的病因,就是美國大印鈔票。他說,美國已將利率降到零,讓財政赤字達GDP的10%,這是一個頗具震懾力的「凱因斯式政策」。但經過數季後,經濟又掉了下來,失業率也未改善,刺激政策已經失敗了。
他認為,美國希望讓美元貶值,並迫使人民幣、日圓、歐元等貨幣升值,採以鄰為壑方式解決目前自身的經濟難題。但問題 是,世界各國在經濟復甦脆弱的節骨眼上,紛紛選擇出手阻升本幣;如果美元貶值仍救不了出口,量化寬鬆就只會導致通膨,造成石油價格飆升,整個國家將失去穩定,所以美國貨幣寬鬆是一招「死棋」。
上述窘境若成真,謝國忠警告,世界將在2012年再次進入另一場危機,美國國債市場將率先崩潰,美元的價值將隨著飆升的貨幣供應量和通膨蒸發掉,也難逃崩潰命運。
這一次,不管你是親美、愛美或是仇美、反美,每個國家都註定要對美國老大哥朝貢,總金額約一兆美元。
美國祭出六千億美元的QE2(二次量化寬鬆),等於狂印美鈔,美元勢必要貶值,全球訐譙不斷。撇開可能引起的全球金融混亂、貨幣大戰等不談,各國都可能因此損失慘重。因為全球外匯存底中美元資產佔多數。
這個機制是如此反應:你拚死拚活生產出東西,賣出後賺了一千萬元,很高興的放在家中;突然間,發現這一千萬元「變小」了;你擁有的面值不變,但損失了購買力。在同一個經濟體內,是透過通膨達到此目的;如物價上漲五十%,你的一千萬只能買到原來五百萬元的價值,你被A了五百萬元。債務人(欠人家錢者)愛死了通膨,因為它實質上減輕了其債務。一些債務沉重的政府,最愛啟動通膨機制了。
在國與國間,就是由貨幣貶值達到此目標;你賺了一千萬美元,視若珍寶、捨不得拿去花,而且,很倒楣的是:你對老美有信心,以美元(或美元資產)繼續持有這筆錢。但美元貶值五十%,結果手上的一千萬只值過去五百萬的購買力,你被老美A了五百萬美元。老美現在玩的就是這招。
全球的外匯存底約八.八兆美元,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估計,其中約十%是以黃金持有;其餘以貨幣型式持有者,大概的配置是:美元占六五%、歐元占二六%、英磅占五%、日圓占三%,剩下的是其它貨幣。這樣估算,全球以美元型式持有的外匯存底有五.一兆美元。如果依美國「債券天王」葛洛斯估計,QE2要讓美元 貶值二成,那麼,全球外匯存底就要損失一兆美元的購買力。
各國被迫對老美「進貢」最多者,當然是外匯存底最多的大陸。大陸外匯存底已達二.六四兆美元,其中持有的黃金只占一.五%,其餘貨幣中,美元大致占了六五%。如果美元真貶值二成,大陸外匯存底等於損失三三八○億美元。夠痛吧?
台灣最新的外匯存底數字是三八三八億美元,黃金儲備占四.八%,美元貶兩成,損失大概是四七五億美元,用三十元的匯率算,大概是一兆四千多億台幣,只比 咱們一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少一點,也是夠心疼的。比較聰明的是德、法等國,外匯存底中超過六成是黃金,受美元貶值導致的損失少,因黃金上漲獲利的增值多。
不過,美元貶值的損失,在數字上不易看出,因為外匯存底數量是換算成美元計算,美元貶值損失的購買力不會反應在總體數字上,反而可能因其它貨幣兌美元升 值而「長大」哩。
其實,單是今年以來,美元平均對各貨幣的貶值幅度就達一成上下,不過,這是因美國經濟仍疲弱,新興市場則快速復甦;美國寬鬆貨幣政策產生的資金流向這些 市場所致,各國其實也摸摸鼻子─認了。但在各國逐漸收回量化寬鬆、甚至升息因應資產泡沫與通膨時,美國卻來個超級寬鬆、資金大放送,擺明了以鄰為壑,要全球分擔老美的經濟苦難,各國當然訐譙不斷。
中國、巴西已揚言要到G二○會議中談此事,連老美忠實盟友德、法都罵聲不斷,所以,好戲還在後頭。只是,老美來這招,又讓全球經濟被置於更高的風險與不確定中。

-------------------------------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全世界瘋狂印鈔票救經濟,為何該來的「通膨」卻消失了?
267
by: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2015-06-24 財經、貨幣、金融
5856660723_ef2b89a8e6_b

暴風雨前的寧靜
六月天的全球景氣,就好像台灣電子產業典型的五窮六絕,也有點類似酷暑褥熱的乏善可陳,除了希臘每個月被債主追著跑的歹戲拖棚外,其他經濟指標如美國景氣時好時壞、國際油價走勢起起伏伏、中國局面好壞參雜等,都有如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蟲一樣,「好死不如賴活著」。但這並不表示,世界經濟已經進入動亂之後的風平浪靜,事實上,反而比較像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四伏。

台灣官方日前已認定,上一波景氣谷底出現在 2012 年 1 月(時值歐債危機),按理景氣應該緩步向上,直到抵達峰頂後,才會再次徐徐下滑,邁向下一波谷底,如此周而復始,是為經濟景氣循環。

815x449

景氣對策信號走勢圖(圖片來源:行政院經委會)

可是,以美國 Fed 為首的央行主席們,為了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為了股市不再無量下跌、為了不再發生如 19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為了許多許多…(不知有沒有包含你、我),決定啟動史無前例的「散財童子聯合計畫」,於是我們看到美國、日本、歐洲、中國、亞洲各國的央行,紛紛把自己變成全年無休的印鈔機,或是直接搭上直升機撒錢大放送。

這種過度倚重金錢遊戲的作法,雖然快速結束了上一波的經濟谷底,卻也明顯扭曲了景氣復甦的正常軌道,以致「谷不成谷,峰不成峰」,世界景氣就像對 QE 上了癮,「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說不定只有黑天鵝才能成為救贖⋯)。

這套作法的基本邏輯是:一個人躺在急診室裡奄奄一息,我們當然得採用大膽做法熬過非常時期,明知以嗎啡作為強心針的後患無窮,但也得試上一試,總好過最後只能在太平間裡瞻仰遺容。其有效路徑是:透過寬鬆銀根,協助企業度過難關,刺激民眾消費意願、降低企業籌資成本,一旦資金進入實體投資,就能恢復景氣動能、開始邁向正軌,政府的各種非常態施策,也能順理成章逐步退場。

 

Main Checking Point:通貨膨脹
判斷這套作法是否奏效的 checking points 很多,但有一個至為關鍵的指標是「通貨膨脹」(inflation)。(通貨是指『流通的貨幣』)(通貨膨脹的原意是「貨幣發行數量增加」,但現代多已簡約成「物價上漲」之意。)

一般說來,物價上漲多出現在經濟成長期(需求拉動)。因為經濟成長會推升企業獲利、提高民眾財富,增加投資與消費需求,當供給一時來不及支應需求時,供不應求就會拉抬物價,直到供需再度平衡之後,物價才會漸趨穩定。(有些例外如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是指經濟沒有成長,但物價卻不斷飆漲。想當然爾是一種非常糟糕的經濟狀態,但因與現況不符,有機會筆者再另闢專文討論。)

money-tree-672x600

只要能夠維持一段時間的物價溫和上漲,搭配失業率下降、貿易出現順差,幾乎就能判定該國經濟有很大機率已經步上常軌,各種非常態的短期刺激手段(如量化寬鬆、零利率、擴大舉債等)就應該尋思如何退場,及早儲備政策工具的彈性運用空間,以因應未來可能的景氣變化。

而現在的情況是:除了少數國家由於個別原因外(如俄羅斯因為歐美經濟制裁、巴西因為過度印鈔、委內瑞拉因為油價暴跌等),全球多數國家都在等待通膨現身,各國央行都在苦苦唱著瓊瑤阿姨代表作《庭院深深》的主題曲副歌:「⋯(通膨)妳在哪裡~妳在哪裡~妳在哪裡~妳在哪裡⋯」(一時不慎透露筆者年紀)。


chart

(資料來源:stockq)

其中,尤以日本做法最為極端,倒果為因地將通膨列為施政目標,試圖透過大量印鈔→幣值狂貶→進口成本上升→通膨(成本拉動)的方式來刺激經濟成長(想法大概是通膨雖苦,但企業或許可因此增加獲利,就能藉此提高投資、替員工加薪,恢復正向循環)。

但自金融海嘯以降,各國央行已聯合印製數以萬噸的鈔票(美國三輪 QE 釋出約 4 兆美元、歐洲央行推出約 1.1 兆歐元、日本喊出印鈔無限量、中國盛傳規模將達 10 兆人民幣⋯),五顏六色的各國貨幣在全球氾濫成災,過多的金錢追逐不足的商品,按理早該引發前所未見的超級大通膨,但通膨至今仍杳無音訊、無影無蹤,活脫是日本「失落廿年」的 2.0 全球版,也是典型的凱因斯「流動性陷阱」。

 

消失的通膨…
通膨為何消失?原因眾說紛云。比較常見的說法包括:國際油價自去年夏季以來重挫,跌幅最大時高達六成,因此讓通膨欲振乏力。沒錯,能源占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比率確實較高,能源價格下跌會拉低整體物價、抵銷通膨增加,但因此所節省下來的消費力理應移轉至其他商品,透過不同層面推升物價。

也有人認為,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不顧全球需求低迷、持續大量生產,致使市場上割喉戰日盛、殺聲震天、紅海競爭激烈,通膨想出現也難。但就算中國未來可能順利轉型成「世界市場」,依舊會有其他勞動力充沛、工資與土地相對低廉的第三世界國家,競相填補中國遺缺,繼續提供大量廉價商品。

還有人主張,因為全球就業市場復甦緩慢,民眾信心薄弱、消費意願保守,就算有餘錢也只想存起來,晴天儲糧、未雨綢繆;企業也隨之瞻前顧後、寧願忍痛吸收成本,也不敢輕易漲價,所以連帶拖累通膨漲幅。這其實是經濟學上最難解的困境-通貨緊縮(deflation),所有人就這麼你看我、我看你,一直縮衣節食、直到民生凋敝…。

chart2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通膨哪去了?」的謎題,理所當然也引發學術界論戰,最著名的就是美國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與前財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間的連番辯論。柏南克認為「低通膨、低成長、低利率」的三低現象,屬於景氣循環常態,只是暫時性狀態(但這一波稍微久了點…)。桑默斯則主張,三低現象極有可能象徵經濟已陷入「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是一種短期內無法消除的結構性問題。

不論如何,「消失的通膨」對你、我、世界、全人類都不是件好事,只要薪水增加的速度可以高過物價上升的幅度,溫和通膨絕對是經濟成長的必要之惡。下回,如果你/妳的年薪持續走揚,還請支持油、水、電等必要漲價,因為惟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杜絕黑心與告別衰退!

(文章來源: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作者:儂白蒂;原文標題:通膨,你在哪裡?,圖片來源:Images Money, CC licensed)

------------------------------------

窮國印鈔票 就變有錢了?
2010/12/04 02:16瀏覽9,710迴響6推薦19引用0

一個國家的錢從哪裡來?當然是印鈔票。窮國如果多印鈔票,是否就變有錢了?事情恐怕沒這麼簡單。

美國因為近幾年金融風暴,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於是想出一招,就是開印刷機,多印美鈔。11月初宣布發行6000億美元,結果引爆全球辯論,很多國家不高興。

為什麼?

經濟學有點複雜,簡單說,就是「物以稀為貴」:美元多印6000億,多了就不稀奇,變便宜了,於是大家把美元賣掉,換其他國家貨幣。

鈔票不值錢,有好有壞。美國人到外國旅行,換到的外國貨幣變少,當然吃虧;但美國賣到外國的貨物,因為美金貶值,變便宜,自然生意變好,所以對經濟有幫助。

反過來說,其他國家貨幣升值(大家搶著買,當然變貴),人民出國旅行,可以換到更多美金,更闊氣;但出口的貨物變貴,生意變差,當然不願意。

這就是經濟學有趣的地方,錢多不一定好;當大家都富裕,就會大量消費,結果商品「物以稀為貴」,就漲價。當漲價過頭,錢不夠用了,政府又加印鈔票,結果鈔票太多,又變得不值錢。錢太多而不值錢,叫做「通貨膨脹」,通貨就是貨幣、鈔票。

非洲國家辛巴威有80%的人失業,但幾乎人人是億萬富翁。不可思議吧。他們在2008年發行一張1000億的鈔票,但一條麵包要價2000億。 所謂億萬富翁,其實虛有其表。

在辛巴威街上,隨時看到人們扛着一捆鈔票,買東西付賬,堆積如山。該國通貨膨脹率高達百分之220萬(台灣是1.6%),鈔票每天貶值,只好不斷發行大鈔。每天銀行前大排長龍,大家急著領錢花掉,免得明天又貶值。

1000億有11個零,看得眼睛好花,所以辛巴威又發行新鈔,取消10個零,變成10元,許多人「財富劇減」。

1000億面額的鈔票還不稀奇。1991年南斯拉夫內戰開打,貨幣劇貶,1993年發行5000億紙鈔。當時一個麵包要價一兆元,5000億只能買半個。

匈牙利更厲害。二戰後,發生超級通膨,1946年印行世界金融史上最大鈔,面值幾元…說不清楚,因為高達10的21次方:1,000,000,000,000,000,000,000,有21個零。

21個零到底是多少錢?看看德國好了,1924年發行100兆馬克的大鈔,是10的14次方;以此推算,匈牙利的答案可想而知。

太多零,鈔票印不下。匈牙利、德國都沒有把印阿拉伯數字印出來,而是用國字寫的,譬如「100兆馬克」。

拿著一疊大鈔,好樂,卻是海市蜃樓。

------------------------

 

綠色百元鈔/1933年台灣壹圓劵/1949新台幣/訂40,0  

 

上週大濕寫了一篇台灣的奴隸制度,從履歷的撰寫上,就可一覽無遺的文章。但這也僅是表象,你會不會問自己,我們為什麼會接受這樣的待遇?你可能會說,如果我只要勇敢一點,跟資本家抗議,他們要什麼,我就故意不提供,跟資方大聲的說:『我要落實公民不合作運動?』擺出最近社運團體嗆政府的架式就好。如果你真如此做,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我沒猜錯,你的下場應該會跟白衫軍的待遇截然不同;你不會變成英雄、你不會受邀到電視台、沒人會買你的T-Shirt與貼紙、沒有新聞會來採訪你、政論節目不會邀你、政黨不會提名你為候選人或國會助理。你只會成為一個大家偷偷在背後嘲笑的對象,好等你被刷下後,替補上去的冤大頭。

 

所以你應該要問,這個人吃人的遊戲,到底是怎樣產生的?政府是一國內,真正掌權的實體嗎?如果是這樣,為何他們每4年要換一次總統?為何抗議他們會有光環,但統治階級則照樣運作?

 

為何抗議企業則通常會成為烈士,一個無名狗熊。為何這些企業家們,一當就是好幾代;沒錯,他們的勢力,是用『代』(generation)來算,不是像政客那些『滿大人』,用4年就要換一次。所以你就應該要問了,真正掌控我們社會的人,都是Bumbler馬,或是骯髒扁之類的代理商嗎?

 

20世紀哲人杜威(John Dewey)在幾乎一百年前就觀察到,政府僅是企業所投射出的影子。政客多半是由私人企業所扶植出的夜壺,功能在幫統治階級執行奴隸制度的傳聲筒,這就是所謂的『現代經濟學』

 

imagesF200711271047163185020704    

 

你們看到的大埔案、核四案、二次金改、兩兆雙星、ECFA與服貿、晶圓代工、生技疫苗,背後一定要有這些髒手的操控;否則,一國是不會有產業政策的。

 

那要研究產業結構,一個現代人,一定要對貨幣有研究,因為貨幣乃經濟之母;畢竟,GDP都是用錢幣單位去算的。那你要知道我們所謂的『錢』,都是從那來的。

 

很多人說,錢喔,不就是央行印的啊,然後我們工作,努力賺錢,實現夢想用的工具啊。

 

對!但也沒那麼簡單。如果我跟你說,你的夢想都是運用自己的體力與精力,換取一個海市蜃樓,你會不會覺得被騙了?你還會繼續的用寶貴光陰,乞求那每月的22K報酬嗎?

 

你也許會問,大濕啊,這個社會,原本就是要如此運作的啊,你本來就是要用自己的勞力,去換取等值的貨品與服務啊?我會問你,真是如此?那銀行的錢是哪來的?它根本就從不存在過。那些所謂的『貨幣』,或是流通(currency),都是各銀行,用貸款的方式借出的。

 

銀行借出錢,就可以讓貸款人使用這些銀行開出的帳戶,向業者索取貨品。但這個帳戶內的錢,銀行根本一開始就沒有。有的只是央行硬性規定的存款準備量,通常是10%就好,比方說老美就是10%。那台灣呢?台灣只有5~7%(像不像大統中的含橄欖油比?),比老美還要鬆散。有些國家連最低要求都沒有,像紐、澳、瑞典等國。

 

也就是說,一家台灣銀行只要在金庫裡放著7%的貸款現金量,就可以胡亂借錢。比方說你的房屋貸款是1,000萬元,你以前一定會認為銀行要在金庫內,放置1,000萬元的等值現金,才能夠借錢給你用。

 

scams2錯!它只要在金庫內擺70萬就好。畢竟,你何時買房屋時,會帶1,000萬白花花的現金去房屋仲介商『買房子』,不就是從A銀行貸出,然後匯入B銀行嗎?

 

這還沒完,最賤的地方就在此處,當你將A銀行內,不存在的1,000萬貸出(1,000萬不存在,剩下70萬,其實也不存在,一會兒跟你說),存入B銀行後,這家銀行的存款量突然就增加1,000萬,B銀行就可以將這1,000萬中的70萬當作存款準備金,繼續貸出多少錢,沒錯930萬(1,000萬減去7%的準備金);然後C銀行收了930萬後,扣除65.1萬,可繼續貸出864.9萬。以此類推。

 

就這樣,如果原本的現金量(基礎貨幣)是1,000萬,10%是存款準備率,約莫可以創造10倍的貨幣量,也就是1億。如果是7%,如台灣,約莫可以創造1.428億。

 

這些都是憑空創造出的銀兩耶。就這樣,經濟體幾千億的錢,就如此的像萬花筒透過折射,映出千百萬個圖形。然後你與我再去找工作,還這些貸款+利息,這公平嗎?

 

那我剛剛說的『基礎貨幣』,都是從哪來?一般而言,是從央行。那央行的貨幣,總該是真錢了吧?錯,央行的錢,只要印就好,而目前的case,連印都不要,就叫個工讀生,去電腦前按enter就好。根據估計,實體鈔票約莫僅佔總貨幣量(M2)約3%而已,其他都是拔了插頭後,不存在的電腦數字。

 

這些基礎貨幣,都是政府如果需要用錢,就叫財政部舉債,標售給大銀行用的數字。大銀行再將這些債券賣給央行,央行把剛印出來,熱騰騰的紙鈔,買銀行收購的債券;這樣,貨幣供給就會增加了。這就是所謂那1,000萬的基礎貨幣,也就是貨幣學家稱的M1量。而剛剛大濕解釋的經由銀行貸款技倆,所創造出的貨幣量,統稱M2。

 

 

 

這個影片介紹錢是如何製造的,台灣時代精神運動的團隊將它翻譯好了。多謝!

 

也就是說,你那手上的1,000萬貸款,是由A銀行只擺7%的現金(或電子貨幣)在金庫內,用魔術般的戲法,記在你的帳戶內;而70萬的基礎貨幣,則是央行憑空印出來的錢。由中華民國政府的公債與外匯當作擔保,而印出的借據。那中華民國政府的錢要從哪來,不就是會閱讀這篇文章讀者所繳的稅金嗎?

 

所以你還不是奴隸嗎?人家不用工作,只要印鈔就可以享受的技倆,要用你未來的稅收當擔保償還,還要包括利息喔。不要忘記,如果所有的錢,都是債務,也就是借據,那還這些借據的利息從哪來?它不存在!

 

由此可知,當代經濟學有兩個基本要害,第一就是以債務為基礎的奴隸制度;第二就是,它遲早會崩潰。因為經濟體內,根本沒有足夠的錢去還利息。也就是這原因,老美目前的QE是退不出了。一旦收手,全球經濟就會大崩潰。

 

這些銀行家,再用憑空印出來的錢幹嗎?主要是提供政客當政治獻金。有些會成立信託、基金會、控股事業、媒體。然後,再交叉持股社會上,幾乎所有的產業。如果不直接投資,也會運用借貸的方式,控制產業銀根。

 

 

 

                這才是懂世界金融實像的人,會說的話!

 

所以你就看到,在政治上,銀行控制政府的政策,所以服貿最大塊肥肉,沒有任何政黨質疑(包括小黨),因為幾乎每個政黨與候選人,都需要銀行出資贊助。這也難怪富邦能富可敵邦。包辦了電信、媒體、證券、信託、保險、銀行、租賃、通路等事業,但沒有一個人抗議過。但小小的大統只摻了些劣等油,全國都在恐慌,不覺得怪怪的嗎?

 

金融業又控制產業、學校、媒體。所以,整個社會的走向,可以說是6~8家大銀行所掌控。你再去『拆政府』嗎!你再去『要真相』嗎!你再去『我是人』嗎?跟政府吵,頂多摸摸你的頭,叫滿大人出來,挨幾個鞋子。但背後的資本家,卻在冷氣室內,抽著雪茄竊笑著。至少富邦懂得一邊反核四、一邊承做台電發債業務,聰明!

 

當然,就當你以為,我們國家至少是由自己的央行所掌控,而央行又是公家機關時,你又錯了。如果你到央行的網站上看,他會跟你掰說,台灣的貨幣發行量,是根據十足的外匯做擔保。那台灣的外匯存底,大部分都是美元,也就是買美債。那這些美債都是由誰掌控?

 

約莫3.5成是聯準會,也就是老美的央行;3.5成為美國私人,但多半是華爾街銀行,其他則是主權國家。但聯準會根本不是公家機關,而又是同一堆華爾街大銀行所控股的卡特爾,也就是私人集團。所以說,美金根本就是被7成的華爾街人士所掌控。那台幣的發行量,是基於美債的外匯存底所發行,那豈不是說,台灣根本就是華爾街的小分支呢?

 

1376553_10201326773704113_2053769526_n (1)  

 

                            來!看看《金融大騙局》一書怎麼說?

 

其實就是這樣;也就是因為如此,一旦老美推出QE,帝寶的價位就翻兩番,奢侈稅不管再怎樣搞,都無法將房價打下來。也因為如此,台灣經濟基本面根本不好,台股卻也會跟著美股一起來到歷史高點。然後證所稅怎樣都過不了。有些國家像中東的阿拉伯之春,就是因為QE的氾濫,搞到物價飛漲而要鬧革命。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全世界,可以說是華爾街金融家的分行。所以每當我看到有人在喊要獨立,阿共要來吃掉我們等口號,我就覺得好笑,因為我們早已不是獨立自主的國家。我們的整體性,早被西方金融勢力剝奪的體無完膚。

 

也許就是背後這些金融家的障眼法,在國內培養一個馬大人,在對岸培養一個共大人,使你永遠都不會看到垂簾後的慈禧是誰。因為真正掌權的人,不會希望信徒知道,到底都是誰奴隸了你。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自日本手中接收台灣。但當時在台灣並未使用已通行於中國的法幣、金圓券,而是另外發行台幣以做為過渡時期的貨幣。想知道為什麼嗎?帶您一同瞭解新台幣如何進行變裝……

◎資料蒐集:應用服務組

 

檔案來源機關: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自日本手中接收台灣。當時中國大陸歷經戰亂,滿目瘡痍,加上國共之間關係緊張,金融狀況極不穩定,因此國民政府在台灣並未使用當時通行於中國的法幣、金圓券,而是另外發行台幣以做為過渡時期的貨幣。民國35年,台幣重新改版印製,第一批的「新」台幣將全面取代「舊」台幣。
     
 民國35年新台幣壹百圓   台灣銀行當年係委託位於上海之中央印製廠印製「新」台幣,而第一批印製完成之「新」台幣,包括壹元券300萬張、伍元券100萬張及拾元券200萬張,共600萬張幣券,票面總額新台幣2,800萬元,於民國35年5月1日由上海裝箱海運來台。

 

民國35年新台幣伍圓 民國35年新台幣壹圓 民國35年新台幣拾圓

上圖為民國35年新台幣版模樣張,故影像倒置

檔案來源機關: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案名:新台幣印製及由滬運台
檔號:0035/252.2/4


新台幣陸續印製運台後,台灣銀行即於民國35年9月1日起開始於全省各地收換新、舊台幣,為期2個月,惟至民國35年10月12日止,舊台幣之兌換情形並不盡理想,回收之舊台幣不到總量之一半,其中尤以小額券之回收佔最少數,由於小額券多半屬一般民眾所有,為顧及持券人之利益起見,台灣銀行因此將收換期間再延長1個月至11月30日截止。後又制定逾期未兌舊台幣登記辦法,期將換幣之衝擊降到最低。

此批改版後之台幣雖於檔案中稱為「新台幣」,卻與我們今日所使用之新台幣大不相同,今日使用之新台幣係源於民國38年6月15日台灣省政府公布「台灣省幣制改革方案」、「新台幣發行辦法」,正式發行新台幣,確定新台幣之法定地位,明訂以40,000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39年6月21日行政院發布命令,中華民國國幣單位保留銀元本位,而記帳單位自民國39年7月1日起改為新台幣。

 

檔案來源機關: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檔案來源機關: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檔案來源機關: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案名:新舊台幣收換報告
檔號:0035/252.2/10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