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老街
阿嬤的國語課【 即新聞】阿嬤一下國語一下台語,不要說小孩子,連我都搞混了啦(#小陳 快被紅蘿蔔的台語笑死XD)隨手上傳影片,沒想到變成話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87830548063184/#即新聞 #國語課 #台語 #我看我拍
由 ETtoday新聞雲貼上了 2015年12月16日
冬至對台灣人來說是個象徵團圓、溫暖的節日,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諺語,可見冬至的重要性和農曆春節有得比。冬至在周朝時已有專門的國家祀典,在《周禮.春官》有提到:「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後在漢代冬至成為通行節日,且衍生越來越多的習俗。在台灣,冬至最有名的習俗就是「吃湯圓」或「吃麻糬」等常見的冬至食物,且台灣人在吃小湯圓時,常會將部分湯圓染成紅色,形成紅白相間的畫面,象徵「陰陽交泰」。 https://t.ly/wnwbN
習俗百科/冬至拜拜不馬虎!湯圓象徵美滿順利 | 生活 | NOWnews 今日新聞
Dec 18 Thu 2014
冬至何以用湯圓來「添歲」?
分享: 7Headlines facebook PLURK twitter
IMG_4251冬至何以用湯圓來「添歲」? @ 劉還月的避秦山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rKTKce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在台灣,一般家庭過「冬至」都要製作湯圓,最主要是用要用湯圓來祭拜諸神及祖先,更要借此機會祭祀家中的大小物神。
客家人冬節時製作的湯圓,分為鹹、甜兩種,煮熟的甜湯圓主要的用處祭祀神明,希望「食甜嘴甜」,此外,還會取些甜湯圓分別粘在灶上、爐上、鍋上、桌子、椅子以及門和窗上,代表對這些物神的祭祀。這些粘在門窗、灶頭、桌上的冬節圓,到了第二年開春乾扁之後,若家中的孩子肚子不舒服,可磨成粉給孩子們吃下,傳很快便可痊癒。
福佬人也有類似的習俗,稱為「餉耗」,主要的目的也是祭祀門或窗、灶…等的物神。到了第二年開春以後,可以取下早已風乾的冬節圓,焙火吃,有些地方的人會用它來預測家中的下一孩子是男或女,相傳若是脹起則生女,凹下便生男,準不準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點在終於讓傳統社會的人們,找到吃這些湯圓乾的理由!
農業社會時代,冬至日也是履行中秋節所訂土地買賣、作物交易的日子!自古以來,漢人對於土地的依賴都相當的深,若非特殊的狀況,一般人是不會輕易賣土地的,因此賣方往往受迫於現實的壓力,非得賣土地不可,一般買賣大都在中秋節前後談定,但此時有些作物還沒有收成,為免弱勢賣地者連這一年的辛苦所得都要拱手讓人,因此才訂冬至節為交易尾期,也就是到了這時節無論地上物的收成如何,都得進行土地交割的手續。
這個看似沒什麼道理的社會風俗,卻是雙方最妥切的保障:對賣方而言,可將實際交出土地的期限可延遲到冬至,將過去一年耕種的成果收成完畢;對買方來說更是土地取得的保障,由於買方為了體恤賣方過去一年的辛勞而同意作物收成後再進行土地交割,卻難免會於到賴皮的賣方,以作物還沒收成完畢的理由,拖延土地的交割之期,以冬至做為最後的期限,買方過了這一天去取得土地,就再也不理虧了。
冬至更溫厚的習俗是農人視這一天為牛的生日,農人們不只也餵牛吃湯圓,並且會多備草料,經濟較好的家庭甚至會準備水果,讓牛可以大吃一頓,以感念牛過去一年的辛勞。
會什麼會訂冬至日為牛的生日呢?顯然牛的生日這種說法是代代以訛傳訛的結果,農耕社會中,牛是最主要的耕力,幾乎每件農務都要用到牠,因此一整年都不得閒,一直忙到冬藏之後,才有一段小空檔可以休息,人們借著冬至的喜慶,為牛多準備一點食物,同時也請牠一起吃湯圓,以示慰勞和感謝之意;後來為了方便解釋這一天何以牛也要吃湯圓,於是有人說是牛慶祝開始休息之日,再輾轉相傳之後,就變成了「牛生日」。
由於冬至是古代新年的啟始,因此自古官方都要祭天以「添歲」,清代的《清稗類鈔》載:「每歲冬至,太常侍預先知照各衙門,皇上親詢圜丘,舉行郊天大祭。前一日,御駕宿齊宮,午夜將事壇上帑幄皆藍色。執事者衣青衣,王公大臣服貂蟒。壇旁有天燈竿三,高十丈,燈高七尺,內可容人,以為夜間駿奔助祭者之準望。屆期,正陽門列肆懸燈彩,上辛常雩亦如是。附近廟宇不准鳴鐘擂鼓,亦不以昭敬慎。」
IMG_4248
在台灣,家家戶戶都以湯圓會來「添歲」,中國俗諺說:「冬至大如年」台灣俗諺也說:「呷了冬節圓,就多一歲」,民間的喪俗更以冬至做為老人家壽元的計算準則,冬至前一天過世,壽元依照其原本年齡,如果是冬至當天以後過世,壽元都要多加一歲,可見得古人對於冬至「添歲」的重視。
人們對於冬至「添歲」的重視,主要來自於一年四季之中,冬天為人類最容易自然死亡的季節,因此自古以來人們都將年視為關,稱為年關,誰都沒有把握可以平安過了這關,也因此,每年入冬之季便有一些年紀大的老人家,擔心害怕「不知能不能過了這冬?」這樣的壓力對於年邁的老人家而言,本就是非常大的,又要他獨力承擔一整個冬季(三、四個月之久),恐怕會有不少人吃不消而放棄了,於是古人乃藉冬至為「陰至極、一陽生」的氣候特色,加上古代曾為歲首的附加條件,創造出了冬至「添歲」之俗,並且以吃湯圓做為「添歲」的具體行為,再加上其他的諺語和習俗,自然形成了過冬節如同過年關般的認同,如此一來,老人家擔心「這冬過不過得」的壓力,必會隨著冬至的到來而減輕一些,對老人家的身心健康,當然是有莫大助益的。
看似普通的冬至「添歲」習俗,卻照應了不同時節,人們的心理需求與想望,這才是歲時節俗存在的最主要意義,絕對不是那些以人的取勝的熱鬧活動所能比擬的,透過自古流傳至今的添歲舊俗,再看看現代政府所辦的千人萬人吃湯圓活動,古人的豐厚世界與現代社會的淺薄與媚俗,立可分辨得明明白白。
瞭解了傳統社會中,人們利用全家一起吃湯圓的機會,向老人家「添歲」,以提早解除他們的心理壓力,可見得冬至吃湯圓絕對不是一個應景的活動,而富含著多重的心理與社會功能,面對如此一個有意義的歲時節俗,你依舊會選擇吃免錢的千人湯圓大會?或者回到家裡,為老人家煮一碗湯圓,一起溫暖全家人的身與心呢?
--------------------------------------
劉還月覓得隱世桃花源 樂享新竹山居歲月 | 好房網News | 最在地化的房地產新聞 - http://goo.gl/vpTDRK
劉還月覓得隱世桃花源 樂享新竹山居歲月
相關關鍵字 #劉還月 #三合院 #農舍 #住的故事
文/劉曉頤 圖/劉還月提供
剛出版恆春人文半島人文旅行專書三冊,並進行全省演講的劉還月,從西拉雅史前文化談起,是目前唯一內容超過國家公園範圍的出版品。他深厚的文史涵養令人敬佩,這些年他在新竹北埔山區隱世而居,過著「棄世」耕作的自給自足生活,讓人對他口中的「避秦地」--救荒本草堂更加神往,想要一窺這傳說中的桃花源。
劉還月棄世索居,換來令人神往的理想生活9. 劉還月棄世索居,換來令人神往的理想生活。
劉還月所居住的「救荒本草堂」,外圍處即大字標誌「避秦」涵義1. 劉還月所居住的「救荒本草堂」,外圍處即大字標誌「避秦」涵義。
在一般人心目中,這個被劉還月喻為「避秦地」的住所,可說是世外桃源,三分多(一千多坪)的土地上,有著兩間三合院,還種植了兩百種以上植物並盛產農作物。深具想法的他說:「這個世代不該只有避世的桃花源,而需要為了入世而建的避秦地。」名之「避秦」,則源於〈桃花源記〉:「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五年前離開台北,便在此展開他的「救荒本草堂」山居歲月。
三合院外以石砌牆垣,懸掛旌旗2. 三合院外以石砌牆垣,懸掛旌旗。
為了實現夢想,劉還月其實十三年前就開始覓地,當初購地時,台灣已設立農舍條例,即為了獎勵農舍,凡土地超過二分半以上者,可蓋十分之一面積的農舍自用,但由於他認為農地改建民宿會破壞土地,因此堅持不買農舍,一心想找舊的三合院,終於在新竹北埔山區找到這塊建有兩棟三合院、房舍部分約300坪的土地,利用原有的建築來大規模翻整,購地僅5、600萬,整地卻不惜花一千多萬,一切只為落實自己所嚮往的理想生活。
深具民俗文化感的三合院門口4. 深具民俗文化感的三合院門口。
他自稱,這些年來不是「退隱」,而是「棄世」——棄絕由金錢所建構的普世價值。「難道離開台北我就活不下嗎?」這是他一開始所自問的。由於對原生植物深深迷戀,救荒本草堂的兩百多種繁茂植物,都是他還在台北時期就栽種的,如今,他驕傲於在自己的田地,二十四節氣都有不同的花盛開,一年到頭都居住在生氣蓬勃的景象中。
種植許多特色植物,二十四節氣都有不同的花盛開3. 種植許多特色植物,二十四節氣都有不同的花盛開。
在北埔的一千多坪土地,劉還月除了三合院住宅,其餘只種農作物、植物,而且全部都是台灣原生植物,真正在生活的每一個俯仰中觀察瞭解土地生態,充滿許多獨特的體會與深思。他說,自己所種的植物中,有一種「烏來月桃」不同於其他月桃,是往上生長的,其生長方式與樣貌,使他啟發到:「連植物都知道要跟其他種類不同,才能擁有自己的名字,何況人,豈可人云亦云?」
書庫一隅,扇面上題「避秦山主人」
5. 書庫一隅,扇面上題「避秦山主人」。
一手把三分荒地,變成避秦勝地,救荒本草堂一磚一木都由劉還月親自規畫,每個空間都賦予不同功能,例如建有名稱「觀鵝亭」的瞭望台,站上去可遠眺鵝公髻山,四畔高低起伏生長的作物也盡收眼底。他所建構的生活模式,看似簡單,卻充滿生之變動的驚喜。自耕自食,自給自足,他所種植的竹筍可以生吃,台灣原生種扁實檸檬維生素豐富,還曾成立成人實作與兒童寫作營,讓居民一起享受箇中甘美。
其中一間庫房設為書庫,藏書兩萬多冊6. 其中一間庫房設為書庫,藏書兩萬多冊。
兩間三合院,一間自己住,一間供女兒劉於晴住,女兒近年來經營了「於晴小農作」,劉還月也常常在這裡舉辦活動,父女過著簡單而精神豐裕的生活。三合院格局簡單,劉還月住的這間主要由客廳和左右兩間廂房構成,其中一間六十坪廂房做為他的書庫,藏書高達兩萬多本,其中七、八千本是他從事研究的台灣各地誌書,而自然植物相關書籍也有三、四千本之多。
陳設各式民俗雕藝的大櫥櫃7. 陳設各式民俗雕藝的大櫥櫃。
身為民俗文化學家,劉還月收藏許多充滿典故意義的民俗文物,大收藏櫃甚為可觀;珍惜地理風情,愛好各地天然礦石,「儘管近年來大家一直強調回歸自然,卻依然被知識所箝制。」感嘆之餘,他更加堅定。
劉還月收藏的澎湖原始礦石8. 劉還月收藏的澎湖原始礦石。
這一路,劉還月不只反璞歸真,還挑選艱苦的路來走,他謙說是孤僻,「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別人不做的事。如果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那是一種浪費。」長時間以來,他離群索居,放棄在藝文界獲得的桂冠,見山比人多,更不計毀謗。棄絕普世價值,劉還月卻建構、體現了一種更超越所謂人文的真正思維。
劉還月小檔案
1958年生,台灣新竹客家人。青少年時期因家貧而失學,憑著堅毅的精神努力自學,擔任過自立晚報生活版主編、台原出版社創社總編輯、社長、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多元文化諮詢委員會委員、台灣省政府《客家族群史》〈移墾篇〉及〈民俗篇〉召集人、台灣常民文化學會理事長、台灣平埔族學會理事長、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創辦人。獲獎與著述無數,最新出版品為恆春人文半島人文旅行專書三書。
----------------------
(16) 劉還月草堂&於晴小農作, - https://goo.gl/n2BvT1
避秦何處去?劉還月的救荒本草堂 | 閱讀雷達 | 訊息藝開罐 | 閱讀 | 聯合新聞網 - http://goo.gl/ntPQEA
避秦何處去?劉還月的救荒本草堂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08-03 11:11
【讀.書.人/蔡宜家報導】
草堂外觀 圖/蔡宜家攝。
分享
飲食閱讀與生活 愛上土地的一堂課
劉還月的救荒本草堂
民俗文化作家劉還月,擅長田野調查、撰寫報導文學,年輕即活耀於文壇的他,獲獎連連、著作豐富,也是常民文化出版社的創辦人。知名作家鍾肇政曾為他的《台灣土地傳》作序,道出劉還月的「土地之愛」。
劉還月的土地之愛,是極深且綿長久遠的。十年前,他離開臺北回到故鄉新竹,買下北埔山上的一塊三分地,逐步打造「救荒本草堂」;今年初,擅長廚藝的女兒劉於晴也從都市返鄉,成立專門製作農產加工品的「於晴小農作」,兩人一起開始經營閱讀、創作與農作並構的生活。
劉於晴和劉還月。 圖/蔡宜家攝。
分享
食材故事 全家一起說
從大路拐進山徑後,一路蜿蜒許久,「救荒本草堂」五個大字赫然現身。這裡就是在社群網擁有許多粉絲的「救荒本草堂」、「於晴小農作」、「劉還月和劉於晴的飲食攤」以及「劉還月的小農&手製部落」的源頭,社團文章面向極廣,談飲食、農作、民俗,深入探討典故及每個地點的風土民情,擁有許多讀者。
於晴的料理不含添加物,吃得到食材的原始風味。 圖/蔡宜家攝。
分享
劉還月表示,草堂的命名源自明代朱橚《救荒本草》,書中介紹許多地方性植物,是可以食用,以解饑荒的。喜愛植物的他,認為其中闡述的,正是他所追求、也想推廣的生活理念。
都市工作的幾年,於晴累積法式、義式、日式料理的實作經驗,看見不同文化對待食材的方式,但深感餐飲業的勞動環境不佳,認同父親理念的她,決定返鄉,以自己的方式對待食材。
於晴的料理,吃不到熟悉的添加物,卻有著非預期的感動──菜是自己種的,筍經過自然發酵,成為爽口下飯的酸筍;禾埕曬著一籃籃於晴費力捆好的酸柑茶果,在陽光的曝曬下,飄著濃醇的果茶香氣。「阿公,食飯喔~」於晴一聲呼喚,讓人猛然想起,這是個不折不扣的客家庄呢。
劉還月拿出一瓶梅醋,說是於晴小學時製作的,喝來微甜帶酸,厚實的梅香久留喉間。「這個家每個人都在辛勞,如果要在這生活,沒有道理不付出。」所以於晴製作農產品的記憶從小開始,職場經驗讓她更學會如何與食材相處。
酸柑茶是客家人的寶,經過長期日曬後滋味更佳。 圖/蔡宜家攝。
分享
等待食物 回歸飲食厚實本質
一個食物從生產、製作、料理到上桌,是極不容易的,但多數人卻「不知道等待」,快速製作出來的食物,以味素來掩蓋不新鮮的本質,變成所謂的美食,進入消費者口中,不停的食用刺激性食物,將逐漸喪失味覺的真實感受。
劉還月認為現代美食觀是不妥的,不應該是網路寫說多好吃、氣氛佳,就趨之若鶩。「從路邊攤到五星級飯店都是美食,那美食還有什麼意義呢?去掉美味後的飲食,才有辦法彰顯食材的價值、回歸飲食的厚實本質。」
小農艱苦 低價是災難源頭
草堂總共栽種了200多種台灣原生植物,大部分皆可食,如扁實檸檬、台東龍眼、山藥等,因土地有限,量都不多,這些成為固定拿來做銷售的加工農產品。另一種「偶發性」的產品,則來自「劉還月的小農&手製部落」所推薦的小農們。
85歲的阿公自己栽種的長瓜。 圖/蔡宜家攝。
分享
劉還月走訪田野多年,認識許多務實的農人,知道他們在產製無毒、健康的農作物,除了撰寫深度介紹來串聯消費者外,於晴也會協助將銷售不易的作物,再加工做成酵素、醋或醃漬品售出。小農的產量不大卻難以控制,加工後可提高產品價值,讓小農能穩定增加產量。
現代人追求有機,劉還月卻感嘆取得認證的成本,對小農來說負擔過高。其次,產品到消費者端都是驚人的高價,只有收入高的族群才消費得起。而小農生存不易,地價飆漲,作物的產值卻無法回本,索性將農地賣給建商,造成可以生產作物的土地越來越少,房子卻越蓋越多的現況。
「小農賣得再低,還是會被砍價,因為消費者追求便宜,中盤商為追求利潤,才會以劣質品出售。」這也道出食安議題中,消費習慣是最需被教育的一環。
讀典故 發現掩蓋的過程
文字是有力量的,劉還月撰文除了幫助小農,還重新串連起出許多被遺忘的產業、歷史,他花了大量時間閱讀中國古籍,從中汲取智慧。透過閱讀,逐步發現被掩蓋掉的過程,再書寫還原。
古籍是最貼近生活的,他說:「鹽滷,人工為鹽,天生為滷。古籍告訴我們滷汁是能用海水製作出來的,那又何必去買化學製的滷汁?」
此外,在恆春田調時,他發現當地人常吃的一種竹子,怎麼也找不到相關資料,後來循著地裡脈絡,在鳳山縣誌中發現『鱟仔竹』的蹤跡,才發現原來是口誤。」諸如此類,他將原始風貌復原,甚至能指導當地業者重建產業。
驚喜不斷 生活必須被期待
「都市生活,每天在大廈間重複著一樣的行為,如果連升職、加薪都無望,那樣的生活,有什麼好期待的呢?」反之,草堂歲月是驚喜不斷、充滿變動的,時而哪株植物有了全新狀態、養的狗突然消失了,或鄰居拿作物來交換等等。85歲的父親,曾在台北工作30幾年,隨著劉還月初來北埔時,誰都不認識,現在每天出門找鄰居串門子、種田。
劉還月說:「我不是在過生活,而是進入生活中,與人產生關聯。」草堂的空間經過規畫後,可以居住、閱讀、製作、儲存農產品,每個空間都有不同功能,站上瞭望台「觀鵝亭」,可遠眺賽夏族的聖山-鵝公髻山、俯瞰周遭高低起伏、隨意生長的作物。這裡沒有閒置的人和空間,卻不感到忙碌或擁擠。
自栽甜筍甘甜清脆,可以生吃。 圖/蔡宜家攝。
分享
台灣原生種-扁實檸檬,具有極豐富的維他命C。 圖/蔡宜家攝。
分享
佛手柑,味辛、苦、酸、溫,入肝、經胃,中醫認為具有理氣化痰的功效。 圖/蔡宜家攝。
分享
難以想像,草堂內200多個原生種,曾經生長在劉還月過去在新店的公寓陽台。空間有限,都市的植物瘦小,他決定讓這些珍稀植物回到土地,於是開始五年的尋地之旅。
這塊地可是「追」來的,他笑說找地跟談戀愛一樣,看來看去都很好,但唯缺心動,意外的發現這塊地,「和城堡一樣的地勢,草比人高,三合院只剩四面牆。」一見鍾情的他常來守候,主人卻是在他等到快放棄時才出現。
「我不買農地,現在到處都買農地蓋民宿,一棟房子沒能住多久,對土地的破壞卻是永遠的。」所以他選擇用土地本有的建築下去整修,花了兩年,順利的在2008年入住。
觸摸土地 真正進入生活中
教育很重要,劉還月也開授兒童寫作班。「現在的孩子,不了解吃的東西從哪來的,生活在一塵不染的環境,看到泥土就覺得是髒的。」課程安排孩子實做、寫作、討論,幾天下來,孩子認識各種農作物、學會醃漬、發酵,回家總迫不及待跟家長分享。
「有個孩子媽媽的朋友想借酵母去做麵包,孩子很擔心阿姨不能照顧好自己培養出的酵母,猶豫著不肯出借呢!」於晴笑著說。
思考生活的本質、用心的與土地相處,正是救荒本草堂教會我們的一堂課。
曬於禾埕,用於培養麴菌的紅土。 圖/蔡宜家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