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路──用大敘事重構台灣的文化旅行地景,真的可行嗎? | 張蘊之 / 冷角落 | 獨立評論

article-5f320cd0c3fcc


昔日風華再現 走進大稻埕新芳春行
www.mook.com.tw查看原始檔
文/MOOK景點家吳品萱整理報導 攝影 / MOOK景點家 張盈盈
隨著經濟結構改變,台灣外銷茶葉逐漸沒落,讓大稻埕最輝煌時期,多達兩百多家的茶行也一間間關,新芳春行為至今唯一仍屹立,在民生西路上的一棟百年老茶行建築,在民國98年被列為市定古蹟,大稻埕全盛時期的華洋混融特質,在此完美體現。
這棟近百年歷史的建築,歷經修復後,在105年重新開放參觀。走進新芳春行,就像穿越了時空隧道,回到昔日的大稻埕,一窺當時的風光。
在新芳春行一樓,除了展示茶葉的歷史與製作過程,也能逛逛文青風格的「貓屋小賣所」,累了還可以品茗芳香四溢的茶飲,搭配傳統糕點,來場台式下午茶。二樓則重現了台劇《紫色大稻埕》的場景擺設。
此外現場還有許多結合現代科技的互動式裝置,其中最為人驚奇的就是360度的大稻埕全景VR體驗,帶你穿越時空,置身昔日的大稻埕。
古色古香的場景、透過窗戶灑落的大片陽光,其實連上次阿湯哥來台宣傳神鬼傳奇時,與天后蔡依林的對談就是選在新芳春行舉行的喔!
在許多國家,傳統老建築或是保留了歷史的角落,最能感動人心、最能代表一座城市美好的一面,假日不妨去新芳春行感受昔日大稻程的風光魅力吧!
【Info】
新芳春行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09號
電話:02 2725 2555
時間:09:00–17:00 (週一公休)

昔日風華再現 走進大稻埕新芳春行 - MOOK景點家 - 墨刻出版 華文最大旅遊資訊平台 - https://goo.gl/ENXc43

2017-08-29_080239  


茶到紅酒 中國客無一不炒
2014-11-16

〔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中國茶葉市場近年來快速發展,但自二○○六年起,福建大紅袍及鐵觀音、甚至台灣烏龍茶,皆成為當地投資客炒作對象;中國投資人哄抬價格不手軟,除茶葉及農產品等各項生活必需品,更大炒黃金、鎳礦和藝術品等,造成市場恐慌。
當地業者表示,雲南冰島村普洱茶因品種稀少、無法大面積栽種,遭中國店家以劣質茶葉混充,飆高茶價;冰島茶每年產量約為八噸,市面上販售的冰島茶卻高達上千噸,假貨猖獗。部分茶農為追求利潤,更噴灑過量農藥、過度採收,影響樹種生態。
法國酒莊生產的紅酒等奢侈品,在中國同樣遭消費者競相搶購,刺激每瓶紅酒價格飆漲至約六千人民幣,成為投資人眼中的保值商品。中國市場更利用天氣等短期因素炒作農產品價格,並透過惡意囤積、市場資訊不對稱,拉抬綠豆及大蒜價格大幅上漲。
此外,中國溫州幫集體炒作糧食、棉花及鎳礦價格,甚至大炒國外名牌服飾,且因出手大方、下單迅速,進一步哄抬上海、杭州、昆明等各地房價。
多項創紀錄拍賣 根本未成交
不過,去年在香港舉行的蘇富比拍賣會表現不如預期,市場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近年來過度推高價格,加上當地的詐欺行為也嚴重影響信譽。中國商務部參與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多項創紀錄的高額拍賣,最後根本沒有成交,二○一一年拍賣價超過一千萬人民幣的藝術品拍賣,僅四十五%如期兌現。

--------------------------------

大稻埕古蹟風華再起 興富發創造城市新亮點File:新芳春茶行.JPG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 http://goo.gl/yrPkpY

文化資產類別
古蹟 级別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宅第
歷史沿革 建物約創建於1930年代,建築地為當時大稻埕地區茶外銷南洋的地點之一,於日治時期專私包種茶的精緻茶,民國40年後為財團法人王氏宗親會籌備設立處。建築物為三樓店屋形式,為連續三崁街屋,每崁三小街,水平帶狀女兒牆,屋頂突出三角形山頭,裝飾花草圖樣的泥塑,中間牌樓面退縮作陽台。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略)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 1.本建物係臺灣和大陸移民連接的平台,族群以安溪人為主,當時建築提供茶製作人員的聚集和活動場所。目前建築空間仍留存製茶的器材及外銷南洋,以包種茶為大宗的相關樣本,足以見證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臺北作為茶貿易港口之產業歷史,並具有廣泛的歷史、文化、商業史價值。
2.本建物結合「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與「主人住宅」等4種空間機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茶文化複合體,亦為當時臺北最大的茶工廠,係臺灣、臺北罕見之例,並具建築類型孤例之價值。
3.本建物之設計高明、空間組織活潑且機能豐富,另其3樓前廳仍為祖廳,可反映傳統生活價值觀。建物正立面泥塑出自大稻埕名匠郭三川之手,建物內部之木雕、家具、樓梯扶手皆為優異製作下之產品,具建築藝術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公告日期
2009/09/29 公告文號 北市文化二字第09830231500號
主旨 公告指定「新芳春茶行」為本市市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臺北市 大同區
地址或位置 民生西路309號
經度 121.512538
緯度 25.05692
主管機關
名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單位   第二科
聯絡電話   23362798
聯絡地址   臺北市 信義區 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管理人/使用人
  關係 名稱
  管理人 新芳春茶行兩合公司
代表圖像
地籍圖 下載檔案
土地使用分區
或編定使用類別
都市地區 商業區
定著土地之範圍 台北市大同區延平段一小段731、732、733、734、735、736地號
所有權屬
  關係 公私有 名稱
  土地所有人 私有 日盛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委託人:新芳春茶行兩合公司)
  建築所有人 私有 日盛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委託人:新芳春茶行兩合公司)
 
創建年代 日昭和年間
創建年代(西元) 西元 1930 年
竣工年代 日昭和年間
外觀特徵
建築物為三層店屋形式,為連續三崁街屋,每崁三小間,水平帶狀女兒牆,屋頂突出三角形山頭,裝飾花草圖樣的泥塑,下方有幾何圖樣線腳,中間牌樓面退縮做陽台,下緣做托架,邊柱與間柱基座做方形泥塑收頭,面裁使用土黃色花樣面磚,牌樓面窗帶頂做三角圖樣裝飾,窗帶有菱形圖刻裝飾,建物整體樸實大方,頂樓立面則貼土黃色花樣面磚。
室內特徵
(略)
使用情形
建物面材使用土黃色花樣面磚,牌樓面窗帶頂作三角圖樣裝飾,窗帶有菱形圖刻裝飾。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附近景觀
此區域內建築物樓高約三至四層,惟大部分立面均已改建完成
土地使用狀況
第三種商業區
構造
建築物為三樓店屋形式,為連續三崁街屋,每崁三小街,水平帶狀女兒牆,屋頂突出三角形山頭,裝飾花草圖樣的泥塑,中間牌樓面退縮作陽台,下緣作扥架,邊柱與間柱基座作方形泥塑收頭,面裁使用土黃色花樣面磚,牌樓面窗帶頂作三角圖樣裝飾,窗帶有菱形圖刻裝飾,頂樓為立面嘖貼土黃色花樣面磚。
材料
黃色花樣面磚、泥塑
簡介
1.本建物係臺灣和大陸移民連接的平台,族群以安溪人為主,當時建築提供茶製作人員的聚集和活動場所。目前建築空間仍留存製茶的器材及外銷南洋,以包種茶為大宗的相關樣本,足以見證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臺北作為茶貿易港口之產業歷史,並具有廣泛的歷史、文化、商業史價值。
2.本建物結合「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與「主人住宅」等4種空間機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茶文化複合體,亦為當時臺北最大的茶工廠,係臺灣、臺北罕見之例,並具建築類型孤例之價值。
3.本建物之設計高明、空間組織活潑且機能豐富,另其3樓前廳仍為祖廳,可反映傳統生活價值觀。建物正立面泥塑出自大稻埕名匠郭三川之手,建物內部之木雕、家具、樓梯扶手皆為優異製作下之產品,具建築藝術價值。
現狀
修復後續再利用
是否辦理容積移轉

〈台北都會〉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修復 建商遲未點交

2015-12-19

古蹟修復工程落成 市長柯文哲揭牌

〔記者游蓓茹/台北報導〕興建於一九三四年的「新芳春茶行」,是當時台北最大茶工廠,由來自福建安溪大稻埕茶商王連河自建,當時是提供製茶人員聚集和活動的場所,建物結合「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主人住宅」等四種空間機能,經市府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在昨日舉行古蹟修復工程落成典禮,由市長柯文哲揭牌。經比對歷史照片發現,原來早期茶行已被一分為二,左邊成為市定古蹟、右邊搖身一變成豪宅建案,不過,建商遲遲未完成古蹟文物點交給市府,也尚未取得豪宅使用執照,卻已賣出六成,令外界觀感不佳。

  • 在古蹟右側與「新芳春茶行」同名的新芳春建案,因建商尚未完成古蹟點交,無法取得使用執照。(記者游蓓茹攝)

    在古蹟右側與「新芳春茶行」同名的新芳春建案,因建商尚未完成古蹟點交,無法取得使用執照。(記者游蓓茹攝)

  • 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修復完成,市長柯文哲(左三)出席,並與茶行傳人王國忠(左二)等一同揭牌。(記者劉信德攝)

    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修復完成,市長柯文哲(左三)出席,並與茶行傳人王國忠(左二)等一同揭牌。(記者劉信德攝)

建商原欲全拆推建案 市府都計留古蹟

新芳春茶行原本門牌號碼為民生西路三○三號到三○九號,規模罕見,但建商與屋主欲將全棟拆除重建,經過北市都市計畫變更程序要求,留下現有市定古蹟三○九號,改建多次的三○三號到三○七號,則改為同名建案。古蹟共三層、樓地板面積約五百坪,屬於商業區,法定建蔽率為六十五%,容積獎勵為五百六十%,二○○七年屋主陸續搬出古蹟。

古蹟、文物未點交 豪宅無法取得使照

新建的豪宅十七層樓高,自二○一五年始銷售,每坪開價八十八萬元,一戶售價約三千三百萬元到四千七百萬元,共計卅六戶,若全數售出可進帳至少十億元以上,卅六戶中,已售出廿二戶,原本預計今年底可交屋,但因為古蹟與文物尚未點交給市府,豪宅無法取得使用執照、無法登記產權,交屋也跳票。

建管處說,豪宅取得建照就可賣預售屋,但因為古蹟部分還沒點交給文化局,要確定市府取得產權接管後,建商才可來申請使用執照。建商回應,只要拿到建照,就可賣房,廿二戶是售出給原地主,因無法確定交屋時間,所以也未預先賣屋。

北市府二○○五年原指定為歷史建築,二○○九年改指定為市定古蹟,文化局說,新芳春茶行見證昔日台北做為茶貿易港口的產業歷史,歷經四年、建商出資八千萬元修復,讓這座曾是台北最大的茶工廠再現風采。

茶行在建築設計上,屬華洋交錯風格,正面泥塑出自大稻埕名匠郭三川之手,正立面山頭的卷草紋,屬於西洋式的忍冬草花紋,採直線與四十五度角交錯的窗格,可看出受到現代主義影響。

文化局:將公開徵求營運團隊進駐

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說,年底前興富發建設將先出借提供葉天倫執導的「紫色大稻埕」劇組拍攝,也盼劇組能成為典範,不會破壞古蹟。後續將由文化局接手活化再利用計畫,未來將公開徵求營運團隊進駐,持續發揚茶文化產業。預計明年初,將先舉辦特展或預約導覽開放參觀,約後年才能整體對外開放

----------------

新芳春,台北市大同區【新建案 預售屋】,總戶數36戶,單價85~90萬/坪,人氣4106 | 樂新屋 - http://goo.gl/ymaoqG

清咸豐八年(1858),中國在英法聯軍之役中戰敗後,被迫簽署天津條約,並於咸豐十年(1860)正式開放滬尾港(今淡水)為對外通商口。清同治四年(1865),英國洋商杜德(John Dodd)前來臺灣調查樟腦事業,觀察到淡水開港後,台灣茶葉出口的潛在商機,於是由福建安溪引進茶苗,鼓勵農民栽培種植。

 

清同治八年(1869),杜德(John Dodd)在英國領事館大力支持下,將製成的烏龍茶,以兩艘帆船載運,由滬尾輸往紐約銷售,受到外籍人士歡迎,不久Formosa Tea聞名國際,也因而吸引洋商前來台北設行從事茶業生意,開啟台灣茶和大稻埕的一段茶香歲月。

 

清光緒二年(1876),在大稻埕地區華人茶行就有三十三家;到了光緒二十一年(1895)迅速增為一百三十一家。清末至民初為大稻埕茶業鼎盛時期,那時期茶葉外銷總額占淡水港貿易總額的百分之九十,占全臺百分之五十九,居外銷首位。

 


▲「新春芳茶行」位於大稻埕碼頭 附近的民生西路上,為當時大稻埕地區茶葉外銷的重要地點之一,同時也是一處大型的茶葉加工廠,專製包種茶的精緻茶。一直到民國四十年代,才作為財團法人王氏宗親會籌備處。在幾年前曾租給一般零售業(亞藝影音、爵世風華家具館)使用,那時候我常來這裡租借影片回家欣賞,因此有著深刻的印象。

 

▲《2004年11月22日攝》

 

▲「新春芳茶行」建於日昭和五年(1930),為一棟三層樓街屋建築,其面寬三開間,縱深三進。在內部空間的使用上,一樓作為店面經商使用,後方為茶葉加工廠;二樓為辦公與會客大廳;三樓則為公媽廳及其家庭的生活空間。

 

▲其建築中央立面做三角楣,內飾以勳章飾花草泥塑浮雕,下方有幾何圖樣線腳;山頭上方則做一水平帶狀女兒牆,十分特殊。

 

▲中間牌樓面退縮作突出陽台,陽台下緣做托座,以承挑上面的構造。

 

▲邊柱與間柱做方形泥塑收頭

 

▲立面有商號「新芳春行」,唯讀缺一「行」字。

 

▲邊間屋頂做小劍圖樣的欄杆柱

 


▲外牆貼褐色面磚,但令我最好奇的是,屋頂上方有一類似煙囪口,是什麼用途???仔細查看照片時,感覺只是裝飾用途,但又不是那麼確定...

 

▲從相關報導中獲知茶行後代已與建商達成初步共識,將規劃拆除興建新式大樓,然而這棟建築處於閒置狀態也有好一段時間了,雖然已列為歷史建築,但由於產權仍屬私人所有,也很難預測它未來的命運。期盼相關單位最後協調結果,是能將它予以完整留存,維持原有風貌,以做為大稻埕茶葉史實證。

------------------

File:新芳春茶行.JPG

新芳春,台北市大同區【新建案 預售屋】,總戶數36戶,單價85~90萬/坪,人氣4106 | 樂新屋 - http://goo.gl/ymaoqG

2014年的7月13日,夏日溽暑依舊炙熱難當,對一般台北市民來說,這不過就是另一個尋常夏夜序曲。但對民生西路與重慶北路交叉口附近的人們來說,這一天,似乎隱約有些不一樣。 晚上六點鐘的向晚時分,天光尚明未滅,民生西路309號一幢為人遺忘已久的老屋,突然被柔和的暈黃燈光喚醒,透露出不可思議的光芒。 仔細端詳,華燈初上時分的輝煌建築,屬於1930的時代風格,整座建築立面,處處可見細膩而氣派的裝飾線條,古雅而典麗。一抬頭,屋頂中央醒目的西式山形牆,加上兩側中式的女兒牆,大稻埕全盛時期的華洋混融特質,在此完美體現。
◎ 古蹟甦醒 風華再起

在此之前,這幢依稀看得出昔日風華的老屋荒廢已久;在它被重新喚醒的前兩、三年,總被鷹架、遮雨棚團團圍起,外人無法窺其堂奧;只有美化立面的布蓬書寫著斗大字體: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修復工程,微微透露了它的身世。

這幢1934年落成的老屋,是在民國九十八年被列為市定古蹟,它的前身—新芳春茶行,具體而微代表了昔日大稻埕茶商文化發展至最輝煌的過往。

可惜,再輝煌的過往,如果沒有細心維護,依舊得面臨風華褪盡的滄桑。在經過七十餘年歷史風霜後,這座優雅大氣的老建築,也顯出了疲態;不但漏水問題嚴重,建築後側牆面出現破損罅隙,建築第三進、昔日賴以為生的製茶工作區,甚至被荒煙蔓草所掩沒。

繁華落盡,令人看了有說不出的唏噓。

是什麼樣的契機,給了這幢八十年老建築全新生命,讓它在沉睡許久後,於細心修復下悠悠轉醒?

施作期間美化布蓬旁側低調的五個字:興富發建設,透露了些許端倪。

◎ 永續經營 創造幸福

一向被視為專擅大破大立,營造集合住宅的建設公司,為什麼會與古蹟修復發生關係?這最初的起源,雖與獎勵古蹟修復的容積移轉條例息息相關,但卻也是興富發建設默默投入社會公益的重大轉折。

興富發建設董事長鄭志隆表示,興富發從創立迄今已三十五年,在獲利與營收上十分穩健成長,但也始終秉持「開發」與「商業利益」固然重要,「自然生態」與「城市歷史」也需要被尊重與保護的態度。因此在決定投入新芳春茶行旁側土地開發之際,也毅然決定投身古蹟修復的漫長任務。

這裡頭,既有社會企業責任與永續經營思維,也有屬於建築人的溫柔感性。

「建設公司不只該為人們打造『幸福生活』,更應以建築為經,人文情懷為緯,讓人放心、安心,並讓消費者感受到用心,」鄭志隆強調,這是興富發一路走來始終堅持的理念。

但是商業開發機會何其多,何以興富發要選擇投入古蹟修復這著實吃力不討好的任務?鄭志隆說明,開發,並不等於破壞,創新之餘,同樣可以保存城市舊有的紋理之美,「我們的內心有一股使命感,想做一些能讓內部員工、投資人、消費者,以及社會大眾都感受得到『意義』的創舉,讓我們的努力,與社會產生連結。」

「過去興富發建設較受人關注的,多是獲利與股價,但我們也希望能透過持續的回饋社會,樹立良好企業典範,也讓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興富發。我們做的還不夠多,還不夠好,但是只要是對的事情、好的事情,我們不會停下腳步。」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0351#sthash.XWbozzTe.dpuf

2015年12月18日15:51 
北市文化局今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擁有超過七十年歷史的新芳春茶行,正式完成修復工作,台北市長柯文哲致詞時表示,他看過後覺得非常感動,能完成修復需要屋主、企業一起努力,才讓台北市留下這麼好古蹟,未來北市府對文化保存會盡更多的心力,柯會後受訪也打趣的說,為了這修復工程共花了8000萬,如果8000萬再修不好就糟糕了。

文化局表示,新芳春興建於1934年,由福建安溪的大稻埕茶商王連河自建,主要提供製茶人員聚集和活動的場所,建物還結合「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主人住宅」等四種空間機能。有鑑於新芳春茶行在歷史、文化、建築及商業史等重要價值,北市府於2009年將其指定為市定古蹟,並於2011年招標,由興富發建設負責修復作業。

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新芳春茶行見證了昔日台北做為茶貿易港口的產業歷史,感謝民間興富發建設歷經4年修復,讓這座曾是台北最大的茶工廠再現風采,也感謝茶行傳人王國忠先生將捐出這棟超過80年的建築。未來茶行將由文化局接手活化,會以公開徵選的方式找尋最適營運團隊進駐,持續發揚茶文化產業。

不過今天這場記者會,文化局長的倪重華意外缺席,柯文哲表示,因為議會審預算,因此「我跟他講說自己預算要自己顧好,(他)在議會為他的預算努力」。(陳思豪/台北報導)

 

---------------------------

大稻埕的一頁燦爛:巧遇新芳春茶行王國忠先生

新芳春茶行創辦人王連河合影_3118s.jpg 9680061469  

大稻埕的一頁燦爛:巧遇新芳春茶行王國忠先生
2010-08-06 石計生教授 國科會研究
新芳春茶行創辦人王連河合影_3118s.jpg
用戶插入圖片
巧遇新芳春茶行王國忠先生(台北/大稻埕,民生西路上,石計生,2010.08.07)
社會學質化訪談的最高境界之一是隨機訪談,充滿印證生命的真實:意圖的目的往往導向意圖之外的結果。這天遇見昔日著名的大稻埕出口茶葉精製廠新芳春茶行的王國忠先生完全是的偶然,原來與研究生邱婉婷,朱思樺早上十點來大稻埕所為者是參加在大同分局(日治時期台北北警察署)舉行的「台灣新文化紀念館」的台北市文化局活動;和下午兩點訪問延平里郭義興里長,孰料三點鐘郭里長要開會,使得有關江山樓的正開始有趣的正式訪談必須中斷。以我長期執行國科會關於流行音樂與空間研究的經驗,當然是需要尊重受訪者禮貌告退,交換名片期待下次相逢。

然後跟隨著本身就是大稻埕人的學生思樺腳步,與婉婷一起師生三人就在歸綏街,貴德街,碼頭,延平北路與民生西路間隨意行走,這基本上是一種完成訪談後的放鬆狀態。但是,大稻埕作為一個深具文化厚度的研究空間是能呼吸,與反饋的活生生結構,即使繁華歷史已經成為異托邦(heterotopias)。在歸綏街的辜顯榮宅第,坐東朝西經典洋樓格局隱藏於狹窄巷弄不起眼的路口內,其前的停車場就昔日水線而言推測就是唐山帆船停靠之碼頭。現在辜宅是榮星幼稚園,其前是環河快速道路,更西邊就是9.6米高的堤防,外面就是大稻埕生命的真正靈魂:淡水河。空間上而言,再也無法一眼就親近的經濟與文化命脈,大稻埕,在淡水河堤防完成後,從面水變成背水城域,注定與光榮歷史背道而馳的沒落命運。這昔日水線一直從歸綏街延伸至貴德街(昔日之千秋街,建昌街)的著名台灣茶商陳天來的雕飾著台灣蓮霧與香蕉的巴洛克風格豪宅,同樣傲然沒落貴族的景觀。

沿著淡水河岸的歸綏至千秋,建昌街,清代劉銘傳以來的水造繁榮地域,洋人居住區的已早就不見蹤影的怡和,德記洋行,現還能見得到的辜顯榮宅,陳天來宅等,交錯於車水馬龍倏忽而過的環河快速道路與陳舊火柴盒式三四層建築間,我們穿行其中,因有歷史意識心感覺微微震動,因為腳踏實地而感覺有些什麼在我們之間流傳。

一座高不可攀的堤防如城牆隔絕了大稻埕跨越至二十一世紀的記憶,我們在碼頭眺望河的紋路時,一群年輕單車族集合著正背對著水乎蓄勢待發。

今日的風帶領著我們的腳步其實已經踏上歸途,去找尋捷運雙連站。在一個轉彎我們告別中午用餐的設立於1934年的波麗路西餐廳,卻被路對岸的一棟雕工同樣精緻的豪宅吸引,仍然清楚可見寫著:新芳春行。其中「行」的燙金已掉。好奇心或者說大稻埕空間本身的結構魅力吸引,渡河過去所見的牆壁上文化局留下來的說明說這是一間茶行但有點簡略語焉不詳。旁邊那間鐵門拉開三分之二的店面,一位穿著夏天常見的透氣有口袋內衣的老人,精神抖擻地看著我們。經過交談,就幸運地受邀入內,喝茶聊聊。這位老人其實就是新春芳行的第二代屋主:王國忠先生。

直覺這就是比較少發生但總會碰到的訪談的最高境界之一的隨機訪談。我禮貌遞上名片,就直接說在做國科會的大稻埕空間文化研究,希望他直接談談自己的故事。王先生可說是很好的說故事的人,以典雅深奧的台語娓娓道來,從他的父親王連河先生胼手胝足從福建安溪堯陽來台,講到大稻埕的發跡動力茶葉與新芳春行過去輝煌的歷史。位於民生西路的新芳春行是「精製場」–將昔日從坪林,南港和內湖一帶茶農那裡收購來的文山包種與烏龍茶進行分類與精製,從昔日至少有一百多家茶行的民生西路運往西邊淡水河,直接走水路向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出口。他說。台灣茶葉出口有兩個黃金時間點:一是他父親那輩約是1930年代與他繼承後的1950-60年代。茶葉基本上彼時都是奢侈品,泰國是由信仰佛教的貴婦購買後送給僧人作為過午不食的禮物。中午後,經由喝台灣的包種茶,泰國僧人修行著。王先生提出一種結構論:在台灣經濟起飛後的1970年代,過去相對繁榮的泰國卻衰退了,台灣茶葉因此喪失了市場。新芳春行乃結束出口生意。其他一些做台灣島內生意的是林華泰,全祥等茶行。我說我常買林華泰的茶喝呢。

信任是訪談成功最根本的要素。在我和王國忠先生的隨機訪談過程,感覺他是一位精明幹練的精實商人,已經近八十歲的人生智慧,與三言兩語間就對我們師生三人做出了真誠做台灣文化研究的判斷。所以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產生了巨大的逐字稿可能。我們甚至沒有像正式訪問郭義興里長時去十字軒買了鳳梨酥送給受訪者,卻得到更多的大稻埕知識。臨場的誠懇與禮貌是最重要的。機遇一到,必須掌握,稍縱即逝。在信任之下,接下來就是無入而不自得地交談,發現我與王先生生命史交叉點很多:如當兵都是空軍,他在統指部我在37。如我父親是孫立人新軍部屬,軍隊在岡山,他也在岡山當兵。然後就順裡成章地上樓參觀:驚人完整的新芳春行格局展現了大稻埕輝煌經濟文化歷史的內部格局。大片半落地窗櫺,檜木門扉與地板,堅實紅磚構成層層落落的房間,蜘蛛網雖然穿插巴洛克廊柱於寬敞空間裡顯得高貴而中西合璧。雙天井讓燦爛陽光直接映照屋裡院落,讓殘餘數十年猶在的大捆茶葉包保持著一貫的乾燥,清香我們剛才在樓下就是喝著其中之一。昔日讓看茶的商人論茶的木製櫃臺,還在樓間灰塵未滿地閃亮光彩。格局完整的佛堂奇特的祖先居中的擺設,我細細讀著王家先人的渡海而來開拓的歷史。

我們就這樣隨著王先生仍然矯健的腳步巡禮大稻埕的一頁燦爛,滿溢的意象目不暇接,看著王國忠先生的慈祥表情,感覺溫暖而些微蒼涼。

下樓後想是他的內人與孩子回來了。我們寒暄後舉止合宜地告辭。我回首看著在門口送行的王先生與他的新芳春行,很想過街再從遠方瞧瞧。但其實也不必。

異托邦像一面鏡子,那空間是一個無地方的地方(placeless place),新芳春行在民生西路上有住址,但已經喪失意義。它現在只是一個住址,與整排後來拆建的現代建築無異,是老區內等待都市更新,等待被資本主義「拯救」的空間。但是它卻充滿能量,這住址是一個鏡子裡不存在的存在的地方,當受邀進入其內部時宛如進入一個時光隧道的歷史世界,如這時的大稻埕新芳春行。讓我們遺憾在彼時缺席卻又激勵著我們於這時行動,去完成一種比古蹟保存更為激進的事業:打掉堤防,讓親水的城市地域成為真實。淡水不就是如此嗎?你對在鏡子裡的自己說。

你走出鏡子,師生一行人漫步於黃昏台北,用腳書寫大稻埕的一頁燦爛。

2015-12-13 03:41 聯合報 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北市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由興富發斥資八千萬元,花四年修復,重現亮麗原貌。 圖/興富發建設提供
分享四年,古蹟重生
台北市民生西路上的新芳春茶行曾是台北最大茶工廠,見證昔日台北作為茶貿易港口的產業歷史,被指定為市定古蹟;因長年未妥善維護,老屋歷盡滄桑,修復團隊花四年讓它再現風華,十八日落成,後續由北市府文化局規畫使用。

新芳春茶行建於一九三四年,融合傳統閩南長條屋住宅特色,外觀為華洋混風的現代建築,有連續三崁式街屋,正立面泥塑出自大稻埕名匠郭三川之手。當年結合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住宅多重機能,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茶文化複合體。

可惜,這一棟屋齡逾八十年的老建物,長年未受到妥善維護,嚴重漏水、後側牆面破損、昔日製茶用的第三進被雜草掩埋,甚至因曾出租作店面,原本木門被拆掉,裝上極不相襯的鐵捲門,一樓原始樣貌已不復見。

新芳春茶行六年前由北市府指定為市定古蹟,茶行傳人王國忠為保留家族建物的歷史意義捐給興富發建設,配合興富發建設在旁的土地開發案,興富發出資整建古蹟。

興富發請來專業修復團隊,憑一張昔日照片,加上王家人及地方耆老口述,一點一滴回復原本的騎樓模樣;尋訪多時後,也找到一位老師傅,重現室內磨石子地板。

八千萬元維修

修復團隊朝與周遭建築物共存的方向思考,在保留共同牆下,用水刀與隔鄰舊建物切割,和新建物間運用「托基」工程,打入上百支微型樁到八公尺的地底並灌漿加固地基。修復時還使用自動化監控設備、傾度盤,與裂縫計,偵測建物結構安全無虞,共花了八千萬元。

興富發表示,除修復硬體,也注重歷史文物的保存與收藏。工地主任林志陽將三千件珍貴文物全數整理列冊,不但留住屋主的家族記憶,也為台灣保留近八十年來的庶民、商業發展史。

見證大稻埕風華 新芳春茶行週五開放

2015-12-14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一個城市必須有文化才會偉大,有故事才能被人記住。走過兩世紀,台北大稻埕擁有豐富的歷史與人文故事,更曾經是台灣貿易最頻繁的的茶葉出口地,19世紀中葉後,「大稻埕茶市」的名聲享譽國際,其中建於1930年代的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將於本週五為國人重現大稻埕的茶葉貿易輝煌史。

  • 新芳春茶行為市定古蹟,目前已完成修復工作。(新芳春茶行/提供)

    新芳春茶行為市定古蹟,目前已完成修復工作。(新芳春茶行/提供)

希望讓大稻埕茶市的風光記憶繼續傳承,新芳春茶行傳人王國忠捐出這棟超過80年的建物,並由興富發建設投入8000萬元,以4年韶光修復,讓這座曾是台北最大的茶工廠再現其風采。

新芳春茶行建物結合「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主人住宅」4種機能,建物空間活潑,外觀與內裝台洋交錯,如3樓前廳仍保留漢人祭祀祖先傳統的祖廳,建物正立面的泥塑出自大稻埕名匠郭三川之手,建物內部木雕、家具則展現當時台灣建築藝術。

專研古蹟與歷史建築的學者李乾朗表示,「新芳春茶行」的建物從正立面山頭的卷草紋、中西混融採直線與45度角交錯的窗格、富含現代主義色彩的幾何圖形,以及明顯帶有藝術裝飾主義造型的木床,可知當時延攬了許多能使用西方建築技法的工匠。

他進一步指出,茶行內工整、對稱的井字形梁柱、與台北城牆「丁順砌」工法相仿的唭哩岸石樓牆、 天井陽台的「牛腿」支撐結構,公媽廳的聯對、家訓等細膩幽雅的漢式建築語彙,可看出台灣人講求邏輯、平衡、和諧、秩序的生命觀、生活態度。

名稱: 新芳春茶行
* 類別: 古蹟
* 種類: 宅第
* 公告文號: 北市文化二字第09830231500號
* 公告日期: 2009/09/29
* 行政區域: 臺北市 大同區
* 地址或位置: 民生西路309號
* 定著土地之範圍: 台北市大同區延平段一小段731、732、733、734、735、736地號
* 指定理由: 1.本建物係臺灣和大陸移民連接的平台,族群以安溪人為主,當時建築提供茶製作人員的聚集和活動場所。目前建築空間仍留存製茶的器材及外銷南洋,以包種茶為大宗的相關樣本,足以見證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臺北作為茶貿易港口之產業歷史,並具有廣泛的歷史、文化、商業史價值。 2.本建物結合「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與「主人住宅」等4種空間機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茶文化複合體,亦為當時臺北最大的茶工廠,係臺灣、臺北罕見之例,並具建築類型孤例之價值。 3.本建物之設計高明、空間組織活潑且機能豐富,另其3樓前廳仍為祖廳,可反映傳統生活價值觀。建物正立面泥塑出自大稻埕名匠郭三川之手,建物內部之木雕、家具、樓梯扶手皆為優異製作下之產品,具建築藝術價值。
*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 所有權屬: 私有
* 簡介: 1.本建物係臺灣和大陸移民連接的平台,族群以安溪人為主,當時建築提供茶製作人員的聚集和活動場所。目前建築空間仍留存製茶的器材及外銷南洋,以包種茶為大宗的相關樣本,足以見證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臺北作為茶貿易港口之產業歷史,並具有廣泛的歷史、文化、商業史價值。
2.本建物結合「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與「主人住宅」等4種空間機能,形成一個完整的茶文化複合體,亦為當時臺北最大的茶工廠,係臺灣、臺北罕見之例,並具建築類型孤例之價值。
3.本建物之設計高明、空間組織活潑且機能豐富,另其3樓前廳仍為祖廳,可反映傳統生活價值觀。建物正立面泥塑出自大稻埕名匠郭三川之手,建物內部之木雕、家具、樓梯扶手皆為優異製作下之產品,具建築藝術價值。
* 現狀: 修復後續再利用

--------------------------------------------------------

36981847_010eed7b2b23f3d8c944298fad10d9a3_280x36981847_ea0e31fbe705e3031502f1b48ead8333_280x36981847_5c204b18c26d40be11d3b9530cde0471_280x  

興富發建案 飄古早味
2015/12/30 6894

結合古蹟都更案 熱銷7成 區域客好愛

市場新歡
【詹宜軒╱台北報導】自嘲向來只會拆房子、蓋房子的興富發建設,沒想到有一天也能「修舊如舊」,讓都市再生與古蹟並存,為古蹟再造盡份心力,日前台北市大同區「新芳春茶行」修復完成,茶行旁即是同名新成屋案,互相輝映。其實該案並非首例,近年北市不少住宅案比鄰古蹟,建商主動修復,為新建案添上古色。

11年前興富發簽下新芳春合建案契約,近期完成茶行古蹟修復及住宅案。
詹宜軒攝

屋齡超過80年的「新芳春茶行」,2009年經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由興富發展開修復工程,全案耗資約8千萬元,同時保存下2700餘件古文物。興富發建設副總經理廖昭雄指出,此案將在1月中交還台北市政府,而興富發不排除爭取再利用計劃的資格。
每坪多開價逾百萬

廖昭雄說,連同茶行與同名建案的合建土地面積約400多坪,建案須待茶行捐贈完成後,才能取得使用建照,目前銷售達7成,可售戶14戶,總銷約5億元,已購客則多為區域民眾。
除「新芳春」案,北市中正區也有建案結合古蹟,如齊東街古蹟特定區內的「馥久藏」,規劃別墅與6層樓住宅,更被文化局要求外觀、高度,皆須與周圍古蹟日式宿舍一致,2012年低調銷售,平均單價每坪116萬元。
同樣也在日式宿舍區中的「頂禾園」,是頂新集團獨立開發首見房產案,規劃地上20樓建物,單層單戶,開價每坪250萬元,創區域高價。

興富發斥資8千萬元修復「新芳春茶行」,近期交還北市府。詹宜軒攝

修復麻煩很花心血

此外,內湖區「碧湖君鄰」緊鄰日據時代庄役所(功能如同鄉鎮公所),建商刻意保留,房價每坪超過百萬元,新北市鶯歌區「成發居」建案則將望族陳發故居牌樓結合新建物。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建商插旗古蹟都更案其實所花心血更多、程序更麻煩、所需時間更長,而且不一定成功。
但苦於大台北建築用地稀有,不得不以多元方法來拓展案源。
古蹟都更案不只具特殊性,更有歷史性情感,有些買方就是從小到大都住在古蹟周邊,長大後有經濟實力便出手購入。
何世昌指出,北市相關建案銷售率比其他建案高出2~3成,若是開價平實者,則銷售率更佳。

建案添古味

------------------------------

言對青山青又青,請
二人土上說原因;坐
三人騎牛少隻角,奉
草木之中多一人。茶

-------------------------

自航海時代開啟以來,茶葉成為東西方交流最重要的文化媒介與貿易商品,
它不僅打開東西方貿易與文化的那扇門,也開啟臺灣與世界連結的那扇窗。

「方寸之處,可以藏香」,深具東方元素的茶箱茶盒往往是社交場所最為耀眼的焦點,
「茶之器」形式上是儲存與保護茶葉的容器,實質上更是妝點茶葉與行銷策略的載體,
茶葉盒與茶罐充分展現昔日的文化特性與審美觀,圖案與設計往往比茶葉本身更為醒目出色,歷久彌新。

為讓更多人了解臺灣茶文化背後動人的故事,臺大圖書館、臺大博物館群與臺紅茶業文化館合辦「方寸藏香-從茶文化到貿易商品,看臺灣茶的樣貌」特展,
以珍貴少見的茶盒茶罐文物及歷史照片為引導,了解茶葉由「文化財」轉變為「全球貿易商品」的過程,以及臺灣茶在世界市場中曾經扮演的角色;
一同展出的是圖書館館藏中與茶產業相關的珍籍舊藏,歡迎大家前來品味。

開展儀式:2016年3月1日(週二)14:00
展覽地點:臺大圖書館1樓日然廳
展覽日期:2016年3月1日至31日(週一至週日,9:00-17:00)

「方寸藏香」臺紅茶業文化館展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NTU LIBRARY - http://goo.gl/EYr3wK

------------------------------

北市抽驗茶葉 中國普洱茶磚含禁用43年「DDT」

北市衛生局抽驗市售茶葉,大同區岩韻普洱茶所售的「雲南普洱茶磚」,被檢出禁用43年的農藥「DDT」殘留。(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2017-05-31  15:23

〔記者張議晨/台北報導〕普洱茶磚竟含禁用農藥「DDT」。台北市衛生局日前到超市、茶行、等處抽驗40件茶葉及花草茶殘留農藥。其中,大同區保安街岩韻普洱茶店所售的「雲南普洱茶磚」,竟含自1973年台灣就已禁用的農藥「DDT」。衛生局指出,經追查產品來源為中國大陸,立即要求業者下架及銷毀,由於業者無法提供產品來源廠商,已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開罰3萬元罰鍰。

台北市衛生局食藥處處長王明理表示,這次「雲南普洱茶磚」被檢出禁用農藥「DDT」,濃度約0.12 ppm,總數共有45片,每片約250公克,總重約12公斤。但業者自稱,這批茶磚是在5年前向同行進貨,且表明未售出任何一片茶磚,不過,因業者無法交代來源及證明,已先將所有產品沒入銷毀。

王明理指出,DDT被認定為毒物,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所(IARC)認為DDT有可能是人類致癌物,長期食用會增加肝癌、膽道癌等風險,先進國家都已禁用,而台灣則是在1973年起就開始禁用。這次在茶磚中檢出「DDT」殘留,也是北市近3年以來,首次在茶葉中檢出。

王明理說,DDT代謝物「DDE」為親脂性,易堆積在動物脂肪,中毒症狀包括流汗、頭痛、反胃和痙攣。一般茶葉農藥則多為水溶性,易受高溫破壞,建議沖泡茶飲時,除須使用80度以上熱水外,可將第一泡茶水倒掉,可避免攝取到殘留農藥。

-------------------------------------------------------------------------

-------------------------------


195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