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孩子」是中國近年出現的嚴重社會現象──父母雙方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鄉或親戚家中,長期與父母分開居住、生活 https://bit.ly/2Ywvgta


老僑觀點/一段感情走得久,不是因為付出多,而是因為執著少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對於愛,我們學習不再「過度用力」。(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文/老僑觀點

小時候,戀情總容易失敗。

因為在那時候,我們近乎執著的渴求著要獲得對方的全部。 就算不能獲得全部,我們也希望最少得到他完整的心。

得到心的期待並不奇怪,但年少的我們,卻往往堅持雙邊的付出必須要對等。 是那種會細細地放在精密天平上量測的程度。

「我每天都等著你補習回家好一起聊天啊! 為何你才聊十分鐘就想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我們對於這段戀情的期待是不是不一樣? 為何你能讓考試比我更重要?」

「為了想跟你一起度過浪漫的跨年煙火,我可是期待的從昨晚就睡不著了呢? 但為何你卻一點都沒有興奮的感覺呢? 居然說只是因為我想來你才來的?」

「我可一直記得我們的每個紀念日,每次也都希望能為你帶來驚喜。 但為何你會不把這些日子牢牢記好呢? 你真的有重視我嗎?」

「你還記得我在你之前生日時為你準備了甚麼嗎? 那可是我打工三個月薪水買來的呢,為何我的生日禮物這麼草率呢? 你完全不能猜到我想要甚麼嗎? 我當時為了你餐餐吃泡麵不是很不值嗎?」

簡而言之,所有的「為了你」其實背後從來不純粹的是為了你。

那些付出的背後,隱而未彰顯的是一種無聲的、但強大的、飢渴的對於對等補償的虎視眈眈。 那一切自以為是的付出與努力,永遠都是用力過度、永遠在舉動背後有著沒有明言的交換。


▲這樣的無執,才會是我們能否吸引人的關鍵。(圖/達志影像)

►►►掌握最新觀點,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也因為對方總是搞不懂我們期待想獲取甚麼交換,所以戀愛的天平始終不平衡。 我們生悶氣為何對方不懂。 我們抱怨為何對方不解風情(或是不重視自己)。 我們咆嘯、我們生氣、我們要求,只是讓對方不解、讓對方辯解:「我沒有不重視你,我只是用著另一種方式在回應罷了」、讓對方疲累、並讓對方挫折。

隨著時間拉長,兩人的相處中,美麗的部分越來越少,互相精算以及討價還價,是唯一留下的記憶。

等到再長大了一點才理解:所謂喜歡,那其實應該是很純粹、很個人的行動。

喜歡一個人,其實不用把自己的心交出去,也不用孜孜念念想得到別人的心。 喜歡的情緒,只是讓我們純粹的想做某些服務與體貼,但這些想做的服務與體貼是順手的,不會讓自己不平衡。 其中沒有目的、沒有渴求、沒有回報的交換與算計。 單純只是因為做這些事情讓自己覺得愉悅。

也因此,我們學習不再【過度用力】。

我們僅是輕鬆又順手的關心一個人、輕鬆又順手的把一些溫暖給出去、輕鬆又順手著在自己空閒時間陪著對方聊天、一起嘗試累積一些共同的記憶。

自己的人生主軸必須始終是明確的。 就算在戀愛中,我們還是得走在原本人生軌跡上。 沒有為此拋下正事、沒有過度投入時間、沒有傾全力的投資精力、更沒有付出超額的金錢。 因為沒有過度,所以沒有抱怨、沒有怨懟、沒有回收的期待。

如果剛好碰到另一個人也是這樣,終於,我們開始有一段如沐春風的戀情。 兩人互相試探著,一起參與彼此一小部分的生活。 我們剛巧在相同的時間有空閒、願意做一樣的事情、累積一樣的記憶。 彼此分享但不介入,參與但不霸佔、無所期待也無所失望。

所有的一切,只是因為做了我們都會愉快、或是覺得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看到別人的笑顏即是滿足。

於是,我們記得紀念日,因為自己想慶祝,但不在意別人是否記得。

我們想送對方生日禮物,因為驚喜就是自己開心的來源,但並不在意對方如何回饋。

我們想聊天,因為現在剛好有空閒而且自己剛好想聊天,但對方就算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我也有別的事情可做。

而這些無執,會幫我們帶走的失望降低壓力,並帶入了愉悅。 而這樣的無執,才會是我們能否吸引人的關鍵。

---------------------------------

dfsdffF1449652934395  

留守家庭的美麗與哀愁
精華簡文留守家庭的美麗與哀愁
圖片來源:孫柏峰

留守家庭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李雪莉 2015-12-08 天下雜誌587期
調整字體尺寸
台灣已出現超過百萬的留守家庭。隨著工作遷徙,他/她們的另一半必須西進、南進打拚。外出的人很辛苦,留下來的他/她們也不容易,經常得孤單地撐起一個家庭。區域移動成為台灣工作者的新常態,該如何面對上一代的照顧、下一代的教養、親密關係的維繫?

十五年前結婚的時候,鄧惠升沒想過,她與先生有一半的時間將是遠距分離。

她是個出版社的業務主管,總帶著笑容和溫暖,有兩個甜美的女兒。三十八歲的她,正是最美最成熟的年紀,卻是不折不扣的「留守妻子」。

鄧惠升的先生王順政,西進中國創業七年,她一人擔起自家與夫家的照顧。頭三年,先生的創業看不到成果,甚至負債,她只能拚命工作,確保家庭的經濟安全。像在逃避著一只擴大的黑洞,怕婚姻就這麼被吞噬得無影無蹤,也曾閃過離婚的念頭。

自嘲是「配偶長期在外」的「外配」,鄧惠升道出許多留守妻子的焦慮,「我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這種生活會持續幾年?」

五年前,華興中學的老師也不會想到,在全球化競賽的拉扯下,學校會成為無數留守家庭不可或缺的教養伙伴。

夜晚九點,陽明山上星光熠熠,這裡是台北市唯一提供男生住宿的華興中學。稚嫩臉龐搭著突出的喉結、變化的聲線,還是十三、十五歲的年紀,孩子動手用洗衣板刷洗衣物,毫不馬虎。臉盆上掛著風乾的淡藍色毛巾,擺放整齊。

五百多名住宿生裡,有五十位左右,十分之一的孩子,他們的父或母長駐中國、越南等東協國家。父或母不在身旁的孩子,早早學習獨立。(見二二六頁)

這些年來,台灣創造了一群隱而不見的留守伴侶、留守兒童。他們對「家」的定義不同了,家人在天涯海角,各據一方。

區域移動已成為台灣工作者的新常態。而身處其中的人和他們的家人,正在經歷一場場辛苦的等待與重逢。

雖然台灣人才西進中國,從一九八八年開始至今已近三十年,但這些年,西進範圍從原本的傳產、製造業、科技業,擴展到現在的服務業,工作者絡繹不絕。(見表一)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106#sthash.Of0UIh01.dpuf

---------------------------

面對不可逆的留守趨勢,這裡頭牽涉的,是離開的那一方、留守的一方、留守的兒童,以及鼓勵人才追夢的獵人頭,他們的心情與體悟是什麼?他們如何在有限的選擇中,活出進擊的力量?
告白1 38歲.男.許沛菘.在中國工作5年
生命無常,我選擇回家
六年六班的許沛菘,身高一八○公分,是個美式足球的好手。一歲半的女兒和他的太太怡露,在他身旁都感覺嬌小。在香港、上海工作了五年,他今年初決定回家,當妻子罹癌、女兒認不得父親後,他突然意識到幸福是很脆弱的。於是,他做出了抉擇……
我從事醫療器材代理,當時工作約十年,薪水四萬八千台幣。在醫療界,全是代理商充斥的環境,因為原廠不來,也很難有高階的職位。當公司無法成長,前頭的老人不走,我們就要想別的辦法,去做東南亞、大陸或歐美市場。
我認為,人會朝高薪的工作去是天經地義,我們都不想離家背井、拋家棄子去大陸。不是說大陸不好,而是台灣才是我們的家;但台灣的環境已沒有辦法讓三十多、四十多歲的人出頭,那我們只好去別的地方。
二○一○年我到香港,底薪兩萬兩千港幣(約九萬四千台幣),但在香港,那樣不太夠的。我從零開始,慢慢從分公司做起來,待了兩年後,被公司調去上海,薪水又翻倍。
我比較晚婚,二○一四年太太懷孕,本想讓她一起搬到上海生活。沒想到,那年三月十九日,我太太檢查出有乳癌。太太告訴我,她一個人找了一張椅子坐下來,崩潰一直哭,哭完才打給我。
而那時我在上海打球受傷,眼睛需要開刀,不能搭飛機。於是,我坐高鐵到廈門,搭小三通回來,那時心裡只想著要怎麼處理這件事。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上海跟台灣真的好遠喔。我十幾歲出國,到三十幾歲都一個人,而那次,是我人生感覺到最無助的時候。

-----------------------------------

F1449653252952  

超過六成的日本新進員工不願被派出國,但為了全球化的佈局,日本企業開始把員工的父母、孩子都捧在掌心上呵護
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平衡不太容易,對日本職業婦女而言更是如此。
5點下班離開公司後,31歲的加古紗理不僅要到幼稚園接2歲的女兒,還要在家做飯、打理家務。
更難的是,在住友商事上班的加古紗理,把先生留在日本,一個人帶著女兒派駐到美國佛羅里達州上班。
「作為商社派駐海外的員工,24小時備戰狀態是基本常識。但我還要同時照顧小孩,實際上又更艱難,」加古紗理對新聞週刊《Aera》說。
六四%日本年輕人拒絕外派
派駐海外,曾是在日本企業裡步步高升的必要條件。現在,海外生活的辛酸與兩難,使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婉拒派駐機會,讓日本企業傷透腦筋。
去年,日本居留海外超過3個月以上的總人數約85萬,其中過半是民間企業派駐員工。(見表)
10年來,長期居留海外的日本人數大幅增加35%。在投資東南亞的熱潮下,近年日本企業更大舉徵才,要前進東協等海外市場。
東麗經營研究所海外進出支援室室長佐原賢治分析,光是今年1到3月介紹給日本企業派駐海外的人才總數,就成長到去年同期的1.5倍。
前進海外的機會大增,實際踏出去的日本年輕人卻日漸減少。
日本產業能率大學最新調查發現,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裡,不想到海外工作的受訪者比例將近64%,是15年前的兩倍。
為什麼不想去?3分之2受訪者坦言,對語言沒有自信。半數則認為,還是對海外生活有所疑慮
不只怕自己不夠好,他們更怕留在日本的父母、孩子,甚至養了多年的寵物沒人陪伴。
一旦有了家庭,要單槍匹馬出國闖蕩,還是全家移居海外,更是一大難題。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079#sthash.o0DLIh2G.dpuf

 
【留守家庭】議題篇#4

【留守家庭】議題篇#4當另一半要去海外工作,你/妳會做哪些準備呢?面對全球移動的新常態,台灣家庭也準備好了嗎?從事感情諮商服務十多年的心理師林萃芬,分享兩個關鍵的作法,提供給留守家庭參考。

天下雜誌貼上了 2015年12月17日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