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大臣姜皎-官至秘書監,封楚國公。善畫鷹烏。杜甫有《姜楚公畫角鷹歌》/姜皎之子姜慶初-唐朝秦州上邽(今甘肅省天水市)人-唐玄宗的駙馬/韋堅+韋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v56Mmt

姜皎為唐玄宗的大臣,姜皎及子姜慶初為唐玄宗的駙馬,唐德宗 宰相-姜公輔。姜氏從周朝到唐朝皆為中華文明主要皇室成員 https://goo.gl/v56Mmt


2015-12-19_103512    

-------------------

(3)、戰國時期(據史書記載),田和滅齊姜子牙後代西遷移西戎---姜戎一支,東漸入陝,公元前368年,為秦所迫,遷至晉南。約於公元前638年由其首領遷至晉南,屬於晉國。西漢以前,姜姓,其後代繼續東歸河南等地,不斷繁衍發展,已發展成為關東(今河南靈寶縣函谷關以東地區)大族,居住在今山東、河南省境內的姜氏,到了漢代已發展成為一大望族。西漢初,居住在今山東、河南的姜氏在西漢以前已發展成為關東大族。西漢為充實關中人口,時劉邦採納婁敬建議,遷六國貴族後裔的關東豪族於關中,關東大族遷至關中,姜氏望族被迫從關東遷徙至關中,此後遂世居天水(今屬甘肅),又返回西戎故地,故族人便以“天水”為郡號。

(4)東漢末、三國---姜維盛於甘肅天水。後姜氏已有徙居到今四川者,姜詩盛於廣漢(今四川謝洪南)。姜維降蜀後,其後裔居川。漢代到唐代,天水一直是“姜氏發展繁衍中心(姜方語)”。兩晉南北朝時期---為避戰亂,姜族紛紛從中原徙居江南各地。但“四川姜族遠隔中原,故歷千餘年長盛不衰,代有顯官(張友茂語)”。

(5)、唐代,四川姜族一支,出蜀北,轉漢中,入天水,繼續融入姜姓發展繁衍中心地。便是蜀國北出漢中,西遷甘肅天水的那支,姜方為三國名將名臣----姜維後裔。其中天水姜維後裔,乃唐舒州刺史姜神翊的先人。姜神翊嫡孫姜公輔在唐德宗時任宰相,後貶為泉州刺史,當是姜姓最早入閩者。神翊後裔,為保血脈,繼續遠遷蠻荒之地,發展成中派天水分支---九真姜姓,因其族人仕途而南移福建,後沿海岸線西遷廣西

姜姓源流/世居天水(今屬甘肅),故族人便以“天水”為郡號/春秋時期五霸之一的齊國,創建始祖是呂尚。史書記載說:“呂尚,姓姜名牙。”呂尚,既為神農氏的後裔(又名姜太公、姜子牙)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Wxlbec

-------------------

姜公輔
姜公輔,字德文,中國唐代名儒及大臣,愛州人,具才智,考中進士入仕唐室,歷任翰林學士、拾遺等職,在783年的涇原兵變中協助唐德宗皇帝避難有功,升至諫議大夫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輔職務。後因直諫,觸怒德宗皇帝而被貶,最終死於泉州。 維基百科
逝世: 西元 805 年

姜公輔越南語Khương Công Phụ,730或731年-805年[注 1][1]),字德文[注 2][2]中國唐代名儒及大臣,愛州(今越南清化,當時為唐朝屬地)人,具才智,考中進士入仕唐室,歷任翰林學士拾遺等職,在783年(建中四年)的涇原兵變中協助唐德宗皇帝避難有功,升至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輔職務。後因直諫,觸怒德宗皇帝而被貶,最終死於泉州[3]姜公輔享負文名,獲得中、越兩國人士尊崇,有《白雲照春海賦》、《對直言極諫策》等文章傳世。

生平

家世與藉貫

姜公輔的原住地,宋代官修的《新唐書》所載是在愛州日南縣[4]愛州在越南清化,越南民間對姜公輔故里亦有所探究,歷來有指姜公輔來自「安定縣錦球村」[注 3][5]、「安定縣錦帳村」[6]、「愛州山偎社」[注 4][7]等說法。

現代中國學者劉志強從中越兩國史料考證得出,姜公輔雖為愛州人,但其祖先卻來自中國內地,先世源出天水(在今中國甘肅),至祖父姜神翊欽州(在今中國廣西)任參軍,並定居該地。神翊子姜挺(公輔之父)又遷居日南縣,故此姜公輔家族遂成為愛州日南人。[8]

出身入仕

姜公輔透過科舉晉身仕途。764年(廣德二年),公輔考中進士[9],唐室任為校書郎[注 5]。780年(建中元年),唐德宗即位不久,他自覺「臨御日淺,政理多闕」,希望能廣納治國之策[10],乃召開「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姜公輔便在是次的制科裡登榜。[11]此後姜公輔獲朝廷重用,登制科榜後任拾遺官員[注 6],召入為翰林學士,到任期屆滿當遷時陳情「母老家貧」、「賴祿而養」,德宗特准為「兼京兆(尹)戶曹參軍(事)」[注 7]。德宗皇帝對姜公輔的才識深為嘉賞,對其政見「多從之」。[12]

治國理念

780年(建中元年),初即位的唐德宗「勸棈治道」,望能有所作為[13],姜公輔的《對直言極諫策》,便是在建中元年的「賢良方面能直言極諫科」向皇帝發表,以申明其治國理念的。

有鑑於唐朝中葉時期歷經動亂,唐德宗感到亟需「振將頹之紀綱」,姜公輔亦明白皇帝的想法,乃提出人力資源的重要,政府要羅致人才,刷新政治,勸德宗「徵隱逸於空山,拔夔龍於下位。聘名士,禮賢者;善無欲之徒,發惟新之詔。」在人事上除了招聘賢才,還要對為官者設法監管,「使吏肅人悅,法明令張」。

唐德宗甚為關心邊疆策略,詢問「何謀而可以西戎即敘」,姜公輔對此亦作了詳細解答。首先是「邊兵有常數,邊將有常務,分其土而居之,給其家而業之」,令兵將有穩定生活。另「又申嚴其令,使獲虜馬者賞以馬,使獲虜羊者賞以羊」信賞必罰,乃可「戰自力倍」。而現在「積甲日深,興戎歲廣,黎人抗弊,未可勤師」,需待「宏濟濟之士於朝,盛洋洋之化於野」,國力豐沛後「款塞而可即敘矣」。公輔還提到:「禮義立,孰有不恥且格乎?衣食足,孰有背義趨利者乎?」學者張秀民分析認為這些都是民生與教育並重,姜公輔所說的雖為老生常談,卻為儒家正統派之思想。

張秀民又指出,唐德宗即位之初,曾下詔停止四方進貢,又將文單國所獻舞象三十二頭,送至荊山之陽放生。姜公輔的策文裡也稱揚德宗的做法,認為「捐金玉於江湖,反珍奇於藪澤」,實屬「太平之道」,是值得鼓勵和持續的統治方法。[14]

2015-11-16_1948482015-11-16_1949272015-11-16_1949392015-11-16_194950  

姜公輔《對直言極諫策》
姜公輔《對直言極諫策》全文(本圖出自《欽定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六)

涇原兵變中的表現及擢相

783年(建中四年),爆發涇原兵變。姜公輔勸德宗皇帝及早鏟除與叛軍有關的朱泚,但德宗不從。同年農曆十月,叛軍攻國都長安,德宗與宗室眾臣倉卒出逃,公輔仍勸諫盡早捉拿朱泚,以免朱泚成為叛軍領袖,終為大患,德宗未暇理會。出逃途中,德宗想往鳳翔,公輔以鳳翔守兵多朱泚舊部,不宜前往,果然鳯翔守兵亦叛。德宗君臣逃至奉天,仍有爭論朱泚會否造反,姜公輔力勸德宗必須嚴加防範。[注 8]德宗乃聽從公輔之議。[15]

姜公輔協助皇帝應對兵變的表現,獲朝廷褒揚為「志懷濟物,監必通理。主文而諫,忠靡退言。經始以謀,事皆前定。道無屈撓,智適變通」[16],升任為諫議大夫,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職位。[17]柳宗元為此稱他「以奇策取相位」。[18]

司馬光分析,姜公輔之所以被擢為相,除賴其個人因素外,還與人事紛爭有關。姜公輔在翰林任職時的同事陸贄,甚得德宗寵信,然而陸贄屢直諫,有違上意,令德宗頗為不悅,故此陸贄雖為皇帝親信,但未得為相,反而姜公輔「自下陳登用」。[19]

直諫被貶

 
唐德宗

姜公輔雖在涇原兵變德宗出逃時獲任宰輔,但德宗對公輔並非十分滿意,曾說「朕意以公輔才行,共宰相都不相當,在奉天時早欲停罷,後因公輔辭退,朕已對面許訖。尋屬懷光背叛,遂且因循」。[20]及後德宗君臣到達梁州城固時,德宗長女唐安公主去世。德宗深感哀痛,欲厚葬公主,在當地「權令造一塔安置,待收復京城,即擬將歸,以禮葬送」。公輔諫言「且宜儉薄,以濟軍士」。德宗對公輔言論大為反感,認為「不合是宰相所論之事」、「(姜公輔)都無道理,但欲指朕過失,擬自取名」,命令自己的親信,且為姜公輔友人,時任翰林學士陸贄居中定奪。陸贄認為公輔無罪,為之抗辯,謂「公輔官在諫議,任居宰衡,獻替彌綸,乃其職分」,又認為「若造塔為非,費雖小而言者何罪」。[21]然而德宗怒氣未消,指責公輔為「賣直取名」,陸贄了解到德宗有「素欲廢罷公輔之心」,但仍懇請德宗「何必以人而廢言」、「願陛下不以憎嫌而遺其片善」。[22]經過一輪議論後,朝廷以姜公輔能「忌滿思退,持盈守謙」為名,免除其宰相職務,改任太子左庶子,勳、賜如故。[23]

此後姜公輔不再得到德宗器重,相反卻連番貶謫。任太子左庶子後不久,公輔遇母喪解職,其後復任右庶子。792年(貞元八年)農曆十一月,姜公輔以久未調遷為由,找陸贄求遷,陸贄知道相關內情,回覆說丞相竇參已曾為公輔向皇帝求請,但皇帝仍怒,故不允。公輔恐懼,上疏辭職,求為道士,德宗質詢其由,公輔不敢供出陸贄,乃說從竇參得知。德宗聽後更怒,貶公輔為泉州別駕,竇參亦遭德宗斥責。[24]

晚年生活

姜公輔自從792年(貞元八年)被貶為泉州別駕,至805年(貞元二十一年)去世,都在泉州度過。姜公輔貶謫泉州後,認識了南安九日山隱士秦系,秦系對《老子》有所研究,為之作注,自號「東海釣客」。公輔與秦系甚為友好,「築室與相近,忘流落之苦」。[25]

在政績方面,據學者劉志強指,貶謫泉州的姜公輔「似無心政事」,從地方志中可證「姜公輔在泉州時政績無睹」。除此之外,由於秦系曾注《老子》,姜公輔可能也一度皈依道教[26]

805年,唐順宗繼位,起用姜公輔為吉州刺史,唯公輔未赴任,就在泉州去世。適值妻子在異地,秦系乃為他辦理後事,安葬九日山下。唐憲宗時,追贈姜公輔為禮部尚書[27]

著作

  • 《姜氏族譜》:為姜公輔受帝之命統修,卷首中有他的序言。[28]
  • 白雲照春海賦》:董誥等編的《欽定全唐文》有收錄殘篇。[29]學者張秀民評論該文「詞藻綺麗,文思雕華,不愧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矣」。[30]
  • 對直言極諫策》:董誥《欽定全唐文》有收錄全文。[31]學者張秀民謂該文是姜公輔的「碩果僅存之作品,彌足珍貴」,並對其內容作分析研究[32](見上文)。

家族人物

後世的紀念及評價

 
中國泉州九日山的「姜相峯」石刻,以紀念相姜公輔

在封建時期,文人及史家都對姜公輔的盡忠直諫,卻反被貶退的遭遇深表同情。五代時人所修《舊唐書》評道:「公輔一言悟主,驟及台司,一言不合,禮遽疏薄,則加膝墜泉之間,君道可知矣!」[38]後世有不少文人作品,表達對公輔的敬意,如南宋時泉州長官真德秀《祭姜相公文》謂:「嗚呼!公以鯁亮之資,盡言於猜忌之主,一斥不復,沒於遐陬,然清風直節,千載而下,猶澟澟有生氣。」[39]明代南安縣令黃濟《題姜相峯》謂:「龍顏曾犯進規箴,一寸忠貞百煉金,流落閩山終白首,匡扶唐祚有丹心。幽潛表揭名卿筆,苔蘚摩挲過客吟。千古高山人仰止,乘閒我亦樂追尋。」[40]清代進士陳桂洲《題姜相峰次王梅溪韻》謂:「政賴姜公佐太平,何緣讜論竄山城?荒墳遺廟寒煙裏,千古高峯喜得名。事軼當年盡不平,姜公去後國傾城。雖然隱逸南邦老,萬古峯傳宰相名。」[41]

除了文人的撰文紀念,中越兩國民間還興建祠堂,追崇姜公輔。在中國宋代,趙宋皇族趙令衿在泉州姜公輔和秦系的合祠[42]蘇紳為紀念姜公輔,乃大書「姜相峯」三字,刻於九日山。[43]在越南清化省安定縣,人們在姜公輔故里建有「姜狀元祠」。[注 9][44]20世紀前期,中國學者黎正甫稱:「安南人至今猶稱之,引以為榮。」[45]

在近現代以來,姜公輔生平事跡亦受學界注意,對他的生平事跡作出評論。越共學者從公輔登第來探究儒教與越南的關係。明崢越南史略》指出:「儒教的傳播也比過去廣泛了。我國一部分貴族學習儒學,有的還在中國中了進士,其代表人物是那篇一直傳誦到今日的《白雲照春海賦》的作者──姜公輔」[46];越共學術機關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則指:「(唐代時)在我國,儒學還不是很盛行,但在社會上層人物中傳播得比過去更加深入、廣泛。……然而,在安南,學習和科舉仍然受限制。」[47]臺灣學者呂士朋認為姜公輔能透過科舉入仕,可見「安南在中唐時文風已盛,蓋唐代以詩文取士,安南人慾入仕途,必精於此道」。[48]

臺灣學者耿慧玲將姜公輔家族仕唐的歷史,歸納為越南在中國統治時期,中國統治政策的演變,以及當時越人的中國認同感的情況:「漢代對於越南地區『孝廉茂才,許除補屬州長吏,不得任中州』的規定,到唐代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突破」;「公輔位至宰相,當然更是中央官制中的極品,其弟公復官比部郎中,也是從五品上的官吏,掌稽句諸司百寮的俸料、周知內外的經費,已是相當重要官職。顯然姜氏家族並未自外於中國的政治之外,而中國的政治體系也將越南地區的秀異份子納入任官的體系中,可見在這一段時間(漢至唐)中,越南地區的士人對於中國是認同的,或許有所謂的地域觀念,但卻不應是越南獨立國家的意識。」[49]

-----------------

姜公輔,唐朝左相。字德文,籍貫甘肅天水,宦遊愛州(今屬越南),后隨其父遷欽州,再遷回愛州】。建中四年十月,朱泚率叛軍進攻奉天,姜護駕,獻策有功,升為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因言忤德宗,罷為太子左庶子、右庶子,再貶泉州別駕。貞元二十一年,順宗即位,起用為吉州刺史,未及到任而卒于九日山。

1人物簡介姜公輔,唐朝左相。字德文,籍貫甘肅天水,[1]宦遊愛州(今屬越南),后隨其父遷欽州,再遷回愛州。中唐著名詩人秦系,天寶末年避「安史之亂」隱居浙中剡溪二十余載,建中初到南安九日山西峰隱居。姜公輔到泉州聞秦系隱居九日山,即往拜訪。 唐朝宰相姜公輔[2]
姜公輔是「布衣崛起秉洪鈞,料事當年有若神」、「一時直道犯龍鱗」、「流落空聞棄海濱」。他與秦系一見傾心,十分投契。於是,姜公輔在九日山東峰築室,與秦系對峰而居,朝夕相處。東峰形似麒麟,原名麒麟山,后因姜公輔隱居,又稱姜相峰。有北宋?慶曆四年泉州同安人蘇紳題刻「姜相峰」。清?洪錫疇《甲戌重陽后五日游九日山》:「山以秦姜重,非人山不靈。千秋雙隱士,九日一孤亭。姜公輔游過的石台,稱「姜相台」。社壇村百姓將一口古井稱「相公泉」。秦系、姜公輔、韓偓,均為外地人隱居九日山者,泉州名士歐陽詹常到九日山從秦系、姜公輔游。宋紹興二十一年泉州太守趙令衿建二賢祠,祀秦系與姜公輔。後人又建三賢祠,祀秦系、姜公輔與韓偓;建四賢祠,祀秦系、姜公輔、韓偓及歐陽詹。
姜公輔在九日山隱居13年,于唐順宗永貞元年客死九日山。秦係為其葬于九日山東峰南麓。姜相墳居中豎立石墓碑,陰刻碗粗楷書「唐相國忠肅姜公封塋」九個大字。墓前分別兩尊石將軍,其下卧伏石羊、石獅各一對,並立一對圓頂角柱。后經宋、明、清幾代修葺,保存至今。[3]
2具體事跡姜公輔于唐德宗(公元778-805年在位)時登進士第,為校書郎。應制策科高等,授右拾遺,召入翰林院為學士,兼京兆尹戶曹參軍。《舊唐書》本傳說公輔「才高有器識,每對見言事,德宗多從之」。《新唐書》本傳也說「公輔有高材,每進見,敷奏詳亮,德宗器之」。 姜公輔的遺跡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盧龍留守朱滔反叛。其兄朱泚為涇原節度使,因此被剝奪軍權,廢居京師,心情鬱憤。公輔諫德宗:「陛下若不能垣懷待泚,不如誅之,養虎無自詒害。」德宗不從。翌年,涇原兵受命東征,討伐李希烈之叛,過長安,軍士以無賞食劣而嘩變,德宗自苑門倉皇出逃。公輔又叩馬諫德宗:「泚嘗帥涇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奪之兵,居常怫鬱不自聊。請馳騎捕取以從,無為群凶得之。」 德宗倉卒不及聽。果然不出公輔所料,在京師嘩變的涇原兵推朱泚為大秦皇帝,朱滔為皇太弟。德宗欲駐鳳翔倚靠節度使張鎰,公輔又勸德宗說,張鎰雖然忠誠可靠,但畢竟是個文吏,他所率領的軍隊都是朱泚部曲,駐鳳翔是十分危險的!德宗這才轉移到奉天(今陝西干縣)。果然不到幾天,鳳翔將領李楚琳殺死張鎰,發動叛亂,依附朱泚。通過這一事件,德宗稱讚公輔有「先見之明」,更加器重他的才智謀略,於是在奉天拜公輔為諫議大夫,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在姜公輔擔任宰相期間,正是唐王朝與藩鎮割據勢力矛盾尖銳化的時期。德宗時爆發的「二帝四王」之亂,是唐代歷史的重大事件。在這一鬥爭中,姜公輔堅決站在中央王朝一邊,擁護國家政令統一,反對分裂割據。
姜公輔不但精通儒典,有經論之才,而且睿智有謀,忠貞鯁直。德宗由奉天再奔梁州(今陝西漢中),至城固縣時唐安公主病死於途中。唐安公主是德宗最鍾愛的長女,德宗非常悲痛,下詔予以厚葬。公輔進諫:「非久克複京城,公主必須歸葬,今於行路,且宜儉薄,以濟軍士。」德宗悼女情切,大怒,斥公輔為「賣直取名」,罷為左庶子,以母喪解。后授右庶子,久不得遷。后又貶公輔為泉州(在福建)別駕。順宗即位,拜公輔為吉州(在江西)刺史,未就官而卒。憲宗時,贈禮部尚書。公輔卒于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但其生年不詳。 姜公輔
公輔在泉州居住十四年,築室于南安縣九日山麓長隱。這時,會稽人秦系亦隱居九日山。兩人時相過從,徜徉山水,酒詩唱和,友情甚篤。《新唐書·秦系列傳》記載:「姜公輔之謫,見系輒窮日不能去,築室與相近,忘流落之苦。公輔卒,妻子在遠,係為葬山下。」秦系善詩,隱居山林注《老子》,彌年不出,為人所重,被稱為高士。「年八十余卒,南安人思之,為立子亭,號其山為高士峰雲。」可知公輔隻身來泉州,其妻小沒有隨同南下。又知秦系亦富文才,志趣高潔。刺史薛播數往見之,歲時致羊酒,而秦系未嘗至城門,不改隱逸山林之志。但他和當時貶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馬的著名詩人劉長卿相友善,常以詩相贈答。劉長卿號稱「五言長城」,他很看重秦系。秦系又與公輔志趣相投,公輔死後為之營葬,料理後事。公輔葬于南安九日山東麓,後人稱「姜相墓」,山稱「姜相峰」,山上有「姜相台」。墓碑題「唐相國忠肅姜公封塋」,墓周圍有拱牆,墓前有祭台,列介士(石將軍)、石梅、石獅、石馬、石羊各一對,唯石將軍已在1994年被盜。1983年,姜公輔墓被泉州市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當公輔還在泉州別駕任上時,泉州民眾即自動建築二公亭于東郊,以紀念公輔及泉州刺史席相出遊之地。後來,南安縣建有姜公祠和姜秦祠(與秦系合祀)。廣西欽州十字街有平章坊,係為紀念姜公輔而建,但至清道光年間已廢。
姜公輔為相僅半年即遭罷斥,時間短促,未能充分施展其才華抱負。但此時恰逢唐王朝迭發重大事變,藩鎮叛亂,危及京師。他是在皇帝逃奔途中被任命為宰相的,可以說是奉職於國家多事之秋,受命于危難之際。而且他盡心輔弼德宗,一腔忠悃,嫉惡如仇,料事如神,政績可述,不愧「名相」稱號。
幾年前筆者曾親往九日山做過實地考察,見姜公輔墓基本保存完好。墓在一片鬱鬱蔥蔥的龍眼果樹林中,附近山上遺存的憑弔姜公輔的歷代摩崖碑刻甚多。如宋朝泉州王十朋詩云:「相國忠如宋廣平,危言流落晉江城。天資自直無心賣,何處青山亦得名。」
生活在中國的姜公輔後裔不少,大部分居住在石獅市,筆者和他們有所聯絡。每年清明節,姜氏後裔都聚集九日山給其先祖掃墓。
在越南的姜公輔故鄉安定縣定成鄉,則建有「姜相祠」,公輔被封為上等福神而受到祭祀。狀元祠今尚存,屬於越南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祠橫匾題「狀元祠」,門聯雲:「風雨已摧公主塔;海雲長照狀元祠。」姜氏後裔每年都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2005年5月,筆者訪問越南時,在河內以及從其他地方趕來的姜氏後裔曾邀請筆者做過一次報告,介紹姜公輔的生平事跡和中國姜氏後裔的情況。他們對此極感興趣,並表達了要尋找機會來中國聯宗祭祖的願望。
3作品與思想姜公輔所撰作品大都亡佚,遺存至今的只有一賦一策,即《白雲照春海賦》和《對直言極諫策》,均收錄于《全唐文》卷四四六。
《白雲照春海賦》後半篇闕文,僅存前半篇三百余字。此賦以鮮碧空鏡春海為韻,描寫白雲春海的景物之美,氣勢之盛,抒發了作者的志趣情感。文筆流暢,詞藻華麗,視野開闊,體物寫志,各盡其妙。姜公輔這篇有闕文的賦,具有很高的文學藝術價值。「鳥頡頏以追飛,魚從容以涵泳。莫不各得其適,咸悅乎性。」「色莫尚乎潔白,歲何芳于首春。惟春色也,嘉夫藻麗;惟白雲也,賞以清貞。」融體物與寫志於一體,情景交融,從中可以看見作者的志趣與懷抱。《白雲照春海賦》在越南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稱為「安南千古文宗。」
如果從思想學術史的角度來看,那麼《對直言極諫策》的價值要遠高出《白雲照春海賦》之上。從此《策》不但可以看出姜公輔漢文的功力之深,而且可以窺見他的政治思想和學術觀點,還可以從中了解唐德宗即位初期的某些心態以及全國形勢的部分側面。此《策》既是姜公輔碩果僅存的完整作品,又是迄今所見越南人撰寫的最早的一篇政論。全文如下:
問:朕聞古之善為國者,未嘗不求正士,博採直言,勤而行之,輔成教化者也。朕臨御日淺,政理多闕,每期忠義,切投藥石。子大夫戢翼藏器,思奮俟時,今啟乃沃予,當有犯而無隱。朕竊不自揣,敢慕前王,上法羲軒,下遵堯舜,還已散之淳樸,振將頹之紀綱,使禮讓興行,刑罰不用。而人猶輕犯,吏尚循私,為盜者未奔,不仁者未遠,豈臣非稷契而致是乎?為君謝禹湯使之然也?設何謀而可以西戎即敘?施何化而可以外戶不扃?五諫安從,三仁誰最?周昌比漢高於桀紂,劉毅方晉武于桓靈,但見含容,兩無猜怒,故君不失聖,臣不失忠。子既其儔,應詳往行,四賢優劣,佇辨深疑。在於朕躬所有不逮,條問之外,委悉書之,必無面從,以重不德。
對:臣聞堯舜之馭寓也,以至理理萬邦,在美利利天下。百姓猶懼其未化也,萬邦猶懼其未安也,乃復設謗木,詢讜議,不敢滿假,不敢荒寧。伏惟陛下元德統天,文思居業,慎重光之丕緒,返淳古之休風,光啟憲章,疇咨管蒯,錫臣之策,思以啟沃。臣狂簡不知化源,謹昧死稽顙,輒陳愚慮。
制策曰:「朕竊不自揣,敢慕前王,欲上法羲軒,下遵堯舜,還已散之淳樸,振將頹之紀綱,使禮讓興行,刑罰不用。而人猶輕犯,吏尚循私,為盜者未奔,不仁者未遠,豈臣非稷契而致是乎?為君謝禹湯使之然也?」大矣哉,陛下之言乎!臣聞禹稱善人,不善者遠矣。伏見陛下征隱逸于空山,拔夔龍于下位,聘名士,禮賢者,善無欲之徒,發惟新之詔,使吏肅人悅,法明令張,而猶曰:「君謝禹湯,臣非稷契。」此陛下讓之至也!臣何敢間焉?夫中於道者,易以興化;失其道者,難以從宜。事爽其分,則一毫以乖;事審其分,則殊途同歸。計歲者非一時而可用,致理者非一日而成功,但立法于制事之初,望化于經年之外,使損益鑒於興替,寒署漸于春秋,何憂不均理于羲軒,同光于堯舜?
制策曰:「設何謀而可以西戎即敘?施何術而可以外戶不扃?」者,陛下孚惠心,和戎狄,相彼君長,解辮戶庭,應以地僻遐荒,未知聖造。伏以戎狄輕而寡信,貪而無親。視邊戍申嚴,則請通國好;睹疆場無備,則屢起貪心。固難可以禮義和,難可以恩澤撫。取今之要,莫過於智將悍卒,設險邊隅。臣伏以陛下且以恤下為心,不以西戎為慮。今請制:其邊兵有常數,邊將有常務,分其土而居之,給其家而業之。因其業也,而為之城池;因其將也,而為之牧守。又申嚴其令,使獲虜馬者,賞以馬;使獲虜羊者,賞以羊。人皆固業,戰自力倍,則可少安。今積甲日深,興戎歲廣,黎人抗弊,未可勤師。伏望利物之原,息人之道,使廣庶類,農桑以時,宏濟濟之士于朝,盛洋洋之化於野。使其來也,慕斯文物之盛;居其邊也,杜其利慾之求。然後款塞而可即敘矣。夫姦邪生於豪傑,廉恥生於禮義。禮義立,孰有不恥且乎?衣食足,孰有背義趨利者乎?臣以為遂其富利之業,申其仁義之利,則外戶不扃矣。
制策曰:「五諫安從,三仁誰最?」者,夫諫者以諷為先,亂國非無直言也,直言不用,故諂諛勝矣;理國非無諂諛也,諂諛不用,則直言勝矣。時逢否閉,仲尼或守其主文;今日昭明,微臣請從其直諫,臣之職也,敢二事乎?昔商紂不君,虐棄天物,三仁弼諫,藩扞宗彝,退八百之師,抑三分之眾,均其憂亂,俱可稱仁,較其持危,或非同德。比干知死亡之義,且曰陷君;微子去父母之邦,或雲智免;進退不失其正,在於太師乎?
制策曰:「周昌比漢高於桀紂,劉毅方晉武于桓靈,俱見含容,兩無猜怒,故君不失聖,臣不失忠。子既其儔,應詳往行,四賢優劣,佇辨深疑。」臣聞君明則臣直,二聖以乘時開國,參佐昌圖;二臣以委質造邦,克扶興運。開忠讜之路,成不諱之朝,固擬議失倫,比方不怍,將以感君之未寤,致理于昇平,絕好惡之門,傳和睦之代,名高終古,傳在策書,巍巍三代,斯為盛美。臣素無學術,謬竊對敡,若變其微,斯言之玷,使臣以禮,晉武寧劣於漢高;鼓怒抗辭,周昌不優於劉毅。
制策曰:「在乎朕躬,有所不逮,條問之外,委悉書之。必無面從,以重不德」者。臣固凡陋,越在側微,仰天地之大全,空忻化育;體陰陽之廣運,每荷陶甄。豈意勝詔薦臨,猥垂下問,心慮隕越。夏蟲不睹于春冰,曲士寧知于天道?欲申微素,進退憂惶。伏見陛下以道生成,以德復載,賞以春夏,刑以秋冬,捐金玉于江湖,反珍奇于藪澤,委符瑞為草莽,用忠良為靈慶,臨群下以正德,惠兆人以厚生,誠太平之道也,刑措之漸也,臣不勝其忭。願陛下俯仰必於是,寤寐必於是。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抑臣以為知終終之可以存義者,其惟聖人乎?伏惟陛下終之,臣不勝葵藿傾心之至。謹對。
德宗李適(公元742-805年)是代宗李豫長子,在討伐安史叛軍的戰爭中曾任天下兵馬元帥,封魯王,不久改封雍王。安史之亂平定后,以元帥功拜尚書令。因為德宗親自參加過平叛戰爭,深知地方割據勢力的危害,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又與朝廷政治腐敗有關。因此,他在即位之初,很想勵精圖治,有一番作為。他曾命減樂工,損服玩,納讜言,求多士,近文雅;去無名之費,罷不急之官,禁止宦官受賂,免除諸處歲貢。廢除租庸制及一切苛捐雜稅,實行兩稅法,按戶等征居人之稅,按土地征田畝之稅,每歲夏、秋兩征。兩稅法把當時紊亂不堪的稅制統一起來,把徵稅原則由按人丁轉為按貧富,擴大了徵稅面,對無地少產的農民有所好處,具有進步意義。與此同時,德宗曾設法打擊藩鎮,削弱地方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力圖實現政令統一。《舊唐書·德宗本紀》載:「史臣曰:德宗皇帝初總萬機,勵精治道。思政若渴,視民如傷。凝旒延納于讜言,側席思求于多士。其始也,去無名之費,罷不急之官;出永巷之嬪嬙,放文單之訓象;減太官之膳,誡服玩之奢,解鷹犬而放伶倫,止榷酤而絕貢奉。百神咸秩,五典克從。御正殿而策賢良,輟廷臣而治畿甸。」這些評論,溢美過譽,在所不免,但也多少反映了德宗即位初期勵精圖治的一些實際情況。《本紀》還記載,「詔山南枇杷、江南柑桔,歲一貢以供宗廟,余貢皆停。」「罷邕府歲貢奴婢。」「停梨園使及伶官之冗食者三百人,留者皆隸太常。」「劍南歲貢春酒十斛,罷之。」「詔禁天下不得貢珍禽異獸,銀器勿以金飾。」「詔文單國所獻舞象三十二,令放荊山之陽,五坊鷹犬皆放之,出宮女百餘人。」「詔王公卿士不得與民爭利。」「詔人死亡于外以棺柩還城者勿禁。」「散官豢豬三千頭給貧民。」這些措施,減輕了人民負擔,表示了對人民疾苦的某種體諒或同情。文單國在今之越南柬埔寨一帶,所獻舞象三十二頭,德宗詔令放于荊山之陽,回歸自然。所養鷹犬,亦悉數放之。其意義不僅可以避免玩物喪志,而且有助於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德宗即位初期,國家政治頗有起色,社會面貌為之一新。《本紀》謂德宗「御正殿而策賢良」,《姜公輔列傳》載「應制策科高等,授左拾遺,召入翰林為學士」,可知姜公輔就是德宗初即位策問的「賢良」之一,這篇《對直言極諫策》便是他對策問的答卷了。
制策中有:「朕臨御日淺,政理多闕,每期忠義,切投藥石。……朕竊不自揣,敢慕前王,上法羲軒,下遵堯舜,還已散之淳樸,振將頹之紀綱,使禮讓興行,刑罰不用。」這些話,確有點「思治若渴」、從善如流的味道,德宗頗想振作精神,效法古聖先王,重整紀綱,扭轉風氣,使國家達于至治,抱負不小。但既雲淳樸已散,紀綱將頹,則問題嚴重,困難很大。諸如「人猶輕犯,吏尚循私,為盜者未奔,不仁者未遠」等等現象,層出不窮,積重難返。究竟是何原因?怎樣才能解決?
姜公輔的對策,對於君道治道,對於如何治理好國家,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看法和見解,主要內容有以下數條:
一是以堯舜禹湯為君主的榜樣。對策開門見山,首謂:「臣聞堯舜之馭寓也,以至理理萬邦,以美利利天下。百姓猶懼其未化也,萬邦猶懼其未安也,乃復設謗木,詢讜議,不敢滿假,不敢荒寧。……臣聞禹稱善人,不善者遠矣。……夫中於道者,易以興化;失其道者,難以從宜。事爽其分,則一毫以乖;事審其分,則殊途同歸。計歲者非一時而可用,致理者非一日而成功,但立法于制事之初,望化于經年之外,使損益鑒於興替,寒暑漸于春秋,何憂不均理于羲軒,同光于堯舜?」相傳堯舜時在交通要道豎立木牌,讓臣民在其上寫諫言,此木牌稱為謗木,又稱誹謗木或華表木。姜公輔希望德宗效法堯舜禹湯,行正道,納正言,近善人,遠奸佞,如此方可使君民同心,上下一德,從而達到國大治、民大安的目的。
二是認為戎狄輕而寡信,貪得無厭,對之難以禮義和,恩澤撫;主張充實國力,加強國防,發展經濟,廣攬人才。只要國家強大,則不必以邊患為慮。姜公輔在這裡是從「內諸夏而外夷狄」的立場、觀點出發,提出對待西北邊疆少數民族的政策和方針,暴露了儒家的大漢族主義思想。《左傳·閔公元年》載管敬仲言于齊侯說:「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左傳·襄公四年》載晉侯的話說:「戎狄無親而貪,不如伐之。」這此言論,代表了儒家的一貫看法。姜公輔受「內諸夏而外夷狄」思想的影響,所以也宣場起「戎狄輕而寡信,貪而無親」來了,不足為怪。他主張發展生產,加強國防,並提出了類似屯兵、屯田的具體措施,這些都是很有見地的。
三是提倡禮義,實行富民政策,利用厚生,與民休息,廣庶類,勤農桑,崇教化,重賢才。「夫姦邪生於豪傑,廉恥生於禮義。禮義立,熟有不恥且格乎?衣食足,孰有背義趨利者乎?臣以為遂其富利之業,申其仁義之利,則外戶不扃矣。」儒家認為人民生活富足是進行禮樂教化和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富而後教,才易於使人向善,遵禮守法,收以良好的效果。孔子曾說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7]。《論語·子路》篇記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顯然,姜公輔直接繼承了這一思想。孔子之後,孟子、荀子等人都主張先富后教。
四是讚揚德宗厚德載物,恩澤被及草木禽獸,誠為德政。例如,「捐金玉于江湖,反珍奇于藪澤」,就是指德宗罷貢獻,放舞象,出鷹犬等措施。這些措施不僅可以減輕人民的負擔,而且具有維護生態平衡的環境倫理學意義,無疑是值得肯定的。姜公輔又引《詩經·大雅》所說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希望德宗慎終如始,貫徹到底。言辭雖然委婉,意思卻很明確,頌揚之中,隱含警告。可惜德宗並沒有認真聽取姜公輔的規諫,有始無終,竟把國家政局搞得一塌糊塗。姜公輔的警告,果不幸而言中!《新唐書·德宗本紀》贊曰:
德宗猜忌刻薄,以強明自任,恥見屈于正論,而忘受欺于奸諛。故其疑蕭復之輕己,謂姜公輔為賣直,而不能容;用盧杞、趙贊,則至於敗亂,而終不悔。及奉天之難,深自懲艾,遂行姑息之政。由是朝廷益弱,而方鎮愈強,至於唐亡,其患以此。
對於姜公輔和唐德宗君臣之間的關係及其是非曲直,這段贊語可以看作是歷史之公論。
從思想行事來看,姜公輔屬於儒家學派是無可置疑的。但他和當時安南大多數文人學者一樣,信奉三教同源之說,對佛教和道教都有好感,並不採取排斥態度。《新唐書·姜公輔列傳》記載:「陸贄為相,公輔數求官。贄密謂曰:『竇丞相嘗言,為公擬官屢矣,上輒不悅。』公輔懼,請為道士。」安南文人學者一般認為,進可以儒術應世,退可以道術養身,儒道兩家是相通的,各有各的長處和適用範圍。看來姜公輔也信奉並且實行這樣的思想觀念。
4新唐書《姜公輔傳》姜公輔,愛州日南人。第進士,補校書郎,以制策異等授右拾遺,為翰林學士。歲滿當遷,上書以母老賴祿而養,求兼京兆戶曹參軍事。公輔有高材,每進見,敷奏詳亮,德宗器之。
朱滔助田悅也,以蜜裹書間道邀泚,太原馬燧獲之,泚不知也,召還京師。公輔諫曰:「陛下若不能坦懷待泚,不如誅之,養虎無自詒害。」不從。俄而涇師亂,帝自苑門出,公輔叩馬諫曰:「泚嘗帥涇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奪之兵,居常怫鬱不自聊,請馳騎捕取以從,無為群凶得之。」帝倉卒不及聽。既行,欲駐鳳翔倚張鎰。公輔曰:「鎰雖信臣,然文吏也,所領皆朱泚部曲,漁陽突騎,泚若立,涇軍且有變,非萬全策也。」帝亦記桑道茂言,遂之奉天。不數日,鳳翔果亂,殺鎰。帝在奉天,有言泚反者,請為守備。盧杞曰:「泚忠正篤實,奈何言其叛,傷大臣心!請百口保之。」帝知群臣多勸杞奉迎乘輿者,乃詔諸道兵距城一舍止。公輔曰:「王者不嚴羽衛,無以重威靈。今禁旅單寡而士馬處外,為陛下危之。」帝曰:「善。」悉內諸軍。泚兵果至,如所言,乃擢公輔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許下嫁韋宥,以播遷未克也。帝悼之甚,詔厚其葬。公輔諫曰:「即平賊,主必歸葬,今行道宜從儉,以濟軍興。」帝怒,謂翰林學士陸贄曰:「唐安之葬,不欲事塋壠,令累甓為浮圖,費甚寡約,不容宰相關預,苟欲指朕過爾!」贄曰:「公輔官諫議,職宰相,獻替固其分。本立輔臣,朝夕納誨,微而弼之,乃其所也。」帝曰:「不然,朕以公輔才不足以相,而又自求解,朕既許之,內知且罷,故賣直售名爾。」遂下遷太子左庶子,以母喪解。復為右庶子。
久不遷,陸贄為相,公輔數求官,贄密謂曰:「竇丞相嘗言,為公擬官屢矣,上輒不悅。」公輔懼,請為道士,未報。它日又言之,帝問故,公輔隱贄言,以參語對。帝怒,黜公輔泉州別駕,遣使齎詔讓參。順宗立,拜吉州刺史,未就官卒。憲宗時,贈禮部尚書。
5舊唐書《姜公輔傳》姜公輔,不知何許人。登進士第,為校書郎。應制策科高等,授左拾遺,召入翰林為學士。歲滿當改官,公輔上書自陳,以母老家貧,以府掾俸給稍優,乃求兼京兆尹戶曹參軍,特承恩顧。才高有器識,每對見言事,德宗多從之。
建中四年十月,涇師犯闕。德宗蒼黃自苑北便門出幸,公輔馬前諫曰:「朱泚嘗為涇原帥,得士心。昨以朱滔叛,坐奪兵權,泚常憂憤不得志。不如使人捕之,使陪鑾駕,忽群凶立之,必貽國患。臣頃曾陳奏,陛下苟不能坦懷待之,則殺之,養獸自貽其患,悔且無益。」德宗曰:「已無及矣!」從幸至奉天,拜諫議大夫,俄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從幸山南,車駕至城固縣,唐安公主薨。上之長女,昭德皇后所生,性聰敏仁孝,上所鍾愛。初,詔尚韋宥,未克禮會而遇播遷;及薨,上悲悼尤甚,詔所司厚其葬禮。公輔諫曰:「非久克複京城,公主必須歸葬,今於行路,且宜儉薄,以濟軍士。」德宗怒,謂翰林學士陸贄曰:「唐安夭亡,不欲於此為塋壠,宜令造一磚塔安置,功費甚微,不合關宰相論列。姜公輔忽進表章,都無道理,但欲指朕過失,擬自取名。朕比擢拔為腹心,乃負朕如此!」贄對曰:「公輔官是諫議,職居宰衡,獻替固其職分。本立輔臣,置之左右,朝夕納誨,意在防微,微而弼之,乃其所也。陛下以造塔役費微小,非宰相所論之事。但問理之是非,豈論事之大小!若造塔為是,役雖大而作之何傷!若造塔為非,費雖小而言者何罪!」帝又曰:「卿未會朕意。朕以公輔才行,共宰相都不相當,在奉天時已欲罷免,后因公輔辭退,朕已面許。尋屬懷光背叛,遂且因循,容至山南。公輔知朕擬改官,所以固論造塔,賣直取名。據此用心,豈是良善!朕所惆悵者,只緣如此。」贄再三救護,帝怒不已,乃罷為左庶子。尋丁母憂,服闕,授右庶子,久之不遷。
洎陸贄知政事,以有翰林之舊,數告贄求官。贄密謂公輔曰:「予嘗見郴州竇相,言為公奏擬數矣,上旨不允,有怒公之言。」公輔恐懼,上疏乞罷官為道士,久之未報。后又廷奏,德宗問其故,公輔不敢泄贄,便以參言為對。帝怒,貶公輔為泉州別駕,又遣中使齎詔責竇參。順宗即位,起為吉州刺史,尋卒。憲宗朝,贈禮部尚書。
參考資料 1. 唐朝宰相姜公輔是越南人 祖籍甘肅天水 .中國甘肅網 [引用日期2013-09-21] .
2. 姜公輔畫像(中華姜姓宗親聯誼總會籌備委員提供) .中國甘肅網 [引用日期2013-09-21] .
3. 姜公輔 .中文百科在線 .
詞條標籤:
唐代欽州市唐朝宰相 歷史人物 , 唐朝 , 宰相
如果想投訴,請到百度百科投訴中心;如果想提出意見、建議,請到意見反饋。
姜公輔
國籍:
唐朝越南人
民族:

出生地:
越南

參考資料
1人物簡介2具體事跡3作品與思想4新唐書《姜公輔傳》5舊唐書《姜公輔傳》
登錄
查看我的收藏
1人物簡介姜公輔,唐朝左相。字德文,籍貫甘肅天水,[1]宦遊愛州(今屬越南),后隨其父遷欽州,再遷回愛州。中唐著名詩人秦系,天寶末年避「安史之亂」隱居浙中剡溪二十余載,建中初到南安九日山西峰隱居。姜公輔到泉州聞秦系隱居九日山,即往拜訪。 唐朝宰相姜公輔[2]
姜公輔是「布衣崛起秉洪鈞,料事當年有若神」、「一時直道犯龍鱗」、「流落空聞棄海濱」。他與秦系一見傾心,十分投契。於是,姜公輔在九日山東峰築室,與秦系對峰而居,朝夕相處。東峰形似麒麟,原名麒麟山,后因姜公輔隱居,又稱姜相峰。有北宋?慶曆四年泉州同安人蘇紳題刻「姜相峰」。清?洪錫疇《甲戌重陽后五日游九日山》:「山以秦姜重,非人山不靈。千秋雙隱士,九日一孤亭。姜公輔游過的石台,稱「姜相台」。社壇村百姓將一口古井稱「相公泉」。秦系、姜公輔、韓偓,均為外地人隱居九日山者,泉州名士歐陽詹常到九日山從秦系、姜公輔游。宋紹興二十一年泉州太守趙令衿建二賢祠,祀秦系與姜公輔。後人又建三賢祠,祀秦系、姜公輔與韓偓;建四賢祠,祀秦系、姜公輔、韓偓及歐陽詹。
姜公輔在九日山隱居13年,于唐順宗永貞元年客死九日山。秦係為其葬于九日山東峰南麓。姜相墳居中豎立石墓碑,陰刻碗粗楷書「唐相國忠肅姜公封塋」九個大字。墓前分別兩尊石將軍,其下卧伏石羊、石獅各一對,並立一對圓頂角柱。后經宋、明、清幾代修葺,保存至今。[3]
2具體事跡姜公輔于唐德宗(公元778-805年在位)時登進士第,為校書郎。應制策科高等,授右拾遺,召入翰林院為學士,兼京兆尹戶曹參軍。《舊唐書》本傳說公輔「才高有器識,每對見言事,德宗多從之」。《新唐書》本傳也說「公輔有高材,每進見,敷奏詳亮,德宗器之」。 姜公輔的遺跡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盧龍留守朱滔反叛。其兄朱泚為涇原節度使,因此被剝奪軍權,廢居京師,心情鬱憤。公輔諫德宗:「陛下若不能垣懷待泚,不如誅之,養虎無自詒害。」德宗不從。翌年,涇原兵受命東征,討伐李希烈之叛,過長安,軍士以無賞食劣而嘩變,德宗自苑門倉皇出逃。公輔又叩馬諫德宗:「泚嘗帥涇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奪之兵,居常怫鬱不自聊。請馳騎捕取以從,無為群凶得之。」 德宗倉卒不及聽。果然不出公輔所料,在京師嘩變的涇原兵推朱泚為大秦皇帝,朱滔為皇太弟。德宗欲駐鳳翔倚靠節度使張鎰,公輔又勸德宗說,張鎰雖然忠誠可靠,但畢竟是個文吏,他所率領的軍隊都是朱泚部曲,駐鳳翔是十分危險的!德宗這才轉移到奉天(今陝西干縣)。果然不到幾天,鳳翔將領李楚琳殺死張鎰,發動叛亂,依附朱泚。通過這一事件,德宗稱讚公輔有「先見之明」,更加器重他的才智謀略,於是在奉天拜公輔為諫議大夫,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在姜公輔擔任宰相期間,正是唐王朝與藩鎮割據勢力矛盾尖銳化的時期。德宗時爆發的「二帝四王」之亂,是唐代歷史的重大事件。在這一鬥爭中,姜公輔堅決站在中央王朝一邊,擁護國家政令統一,反對分裂割據。
姜公輔不但精通儒典,有經論之才,而且睿智有謀,忠貞鯁直。德宗由奉天再奔梁州(今陝西漢中),至城固縣時唐安公主病死於途中。唐安公主是德宗最鍾愛的長女,德宗非常悲痛,下詔予以厚葬。公輔進諫:「非久克複京城,公主必須歸葬,今於行路,且宜儉薄,以濟軍士。」德宗悼女情切,大怒,斥公輔為「賣直取名」,罷為左庶子,以母喪解。后授右庶子,久不得遷。后又貶公輔為泉州(在福建)別駕。順宗即位,拜公輔為吉州(在江西)刺史,未就官而卒。憲宗時,贈禮部尚書。公輔卒于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但其生年不詳。 姜公輔
公輔在泉州居住十四年,築室于南安縣九日山麓長隱。這時,會稽人秦系亦隱居九日山。兩人時相過從,徜徉山水,酒詩唱和,友情甚篤。《新唐書·秦系列傳》記載:「姜公輔之謫,見系輒窮日不能去,築室與相近,忘流落之苦。公輔卒,妻子在遠,係為葬山下。」秦系善詩,隱居山林注《老子》,彌年不出,為人所重,被稱為高士。「年八十余卒,南安人思之,為立子亭,號其山為高士峰雲。」可知公輔隻身來泉州,其妻小沒有隨同南下。又知秦系亦富文才,志趣高潔。刺史薛播數往見之,歲時致羊酒,而秦系未嘗至城門,不改隱逸山林之志。但他和當時貶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馬的著名詩人劉長卿相友善,常以詩相贈答。劉長卿號稱「五言長城」,他很看重秦系。秦系又與公輔志趣相投,公輔死後為之營葬,料理後事。公輔葬于南安九日山東麓,後人稱「姜相墓」,山稱「姜相峰」,山上有「姜相台」。墓碑題「唐相國忠肅姜公封塋」,墓周圍有拱牆,墓前有祭台,列介士(石將軍)、石梅、石獅、石馬、石羊各一對,唯石將軍已在1994年被盜。1983年,姜公輔墓被泉州市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當公輔還在泉州別駕任上時,泉州民眾即自動建築二公亭于東郊,以紀念公輔及泉州刺史席相出遊之地。後來,南安縣建有姜公祠和姜秦祠(與秦系合祀)。廣西欽州十字街有平章坊,係為紀念姜公輔而建,但至清道光年間已廢。
姜公輔為相僅半年即遭罷斥,時間短促,未能充分施展其才華抱負。但此時恰逢唐王朝迭發重大事變,藩鎮叛亂,危及京師。他是在皇帝逃奔途中被任命為宰相的,可以說是奉職於國家多事之秋,受命于危難之際。而且他盡心輔弼德宗,一腔忠悃,嫉惡如仇,料事如神,政績可述,不愧「名相」稱號。
幾年前筆者曾親往九日山做過實地考察,見姜公輔墓基本保存完好。墓在一片鬱鬱蔥蔥的龍眼果樹林中,附近山上遺存的憑弔姜公輔的歷代摩崖碑刻甚多。如宋朝泉州王十朋詩云:「相國忠如宋廣平,危言流落晉江城。天資自直無心賣,何處青山亦得名。」
生活在中國的姜公輔後裔不少,大部分居住在石獅市,筆者和他們有所聯絡。每年清明節,姜氏後裔都聚集九日山給其先祖掃墓。
在越南的姜公輔故鄉安定縣定成鄉,則建有「姜相祠」,公輔被封為上等福神而受到祭祀。狀元祠今尚存,屬於越南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祠橫匾題「狀元祠」,門聯雲:「風雨已摧公主塔;海雲長照狀元祠。」姜氏後裔每年都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2005年5月,筆者訪問越南時,在河內以及從其他地方趕來的姜氏後裔曾邀請筆者做過一次報告,介紹姜公輔的生平事跡和中國姜氏後裔的情況。他們對此極感興趣,並表達了要尋找機會來中國聯宗祭祖的願望。
3作品與思想姜公輔所撰作品大都亡佚,遺存至今的只有一賦一策,即《白雲照春海賦》和《對直言極諫策》,均收錄于《全唐文》卷四四六。
《白雲照春海賦》後半篇闕文,僅存前半篇三百余字。此賦以鮮碧空鏡春海為韻,描寫白雲春海的景物之美,氣勢之盛,抒發了作者的志趣情感。文筆流暢,詞藻華麗,視野開闊,體物寫志,各盡其妙。姜公輔這篇有闕文的賦,具有很高的文學藝術價值。「鳥頡頏以追飛,魚從容以涵泳。莫不各得其適,咸悅乎性。」「色莫尚乎潔白,歲何芳于首春。惟春色也,嘉夫藻麗;惟白雲也,賞以清貞。」融體物與寫志於一體,情景交融,從中可以看見作者的志趣與懷抱。《白雲照春海賦》在越南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稱為「安南千古文宗。」
如果從思想學術史的角度來看,那麼《對直言極諫策》的價值要遠高出《白雲照春海賦》之上。從此《策》不但可以看出姜公輔漢文的功力之深,而且可以窺見他的政治思想和學術觀點,還可以從中了解唐德宗即位初期的某些心態以及全國形勢的部分側面。此《策》既是姜公輔碩果僅存的完整作品,又是迄今所見越南人撰寫的最早的一篇政論。全文如下:
問:朕聞古之善為國者,未嘗不求正士,博採直言,勤而行之,輔成教化者也。朕臨御日淺,政理多闕,每期忠義,切投藥石。子大夫戢翼藏器,思奮俟時,今啟乃沃予,當有犯而無隱。朕竊不自揣,敢慕前王,上法羲軒,下遵堯舜,還已散之淳樸,振將頹之紀綱,使禮讓興行,刑罰不用。而人猶輕犯,吏尚循私,為盜者未奔,不仁者未遠,豈臣非稷契而致是乎?為君謝禹湯使之然也?設何謀而可以西戎即敘?施何化而可以外戶不扃?五諫安從,三仁誰最?周昌比漢高於桀紂,劉毅方晉武于桓靈,但見含容,兩無猜怒,故君不失聖,臣不失忠。子既其儔,應詳往行,四賢優劣,佇辨深疑。在於朕躬所有不逮,條問之外,委悉書之,必無面從,以重不德。
對:臣聞堯舜之馭寓也,以至理理萬邦,在美利利天下。百姓猶懼其未化也,萬邦猶懼其未安也,乃復設謗木,詢讜議,不敢滿假,不敢荒寧。伏惟陛下元德統天,文思居業,慎重光之丕緒,返淳古之休風,光啟憲章,疇咨管蒯,錫臣之策,思以啟沃。臣狂簡不知化源,謹昧死稽顙,輒陳愚慮。
制策曰:「朕竊不自揣,敢慕前王,欲上法羲軒,下遵堯舜,還已散之淳樸,振將頹之紀綱,使禮讓興行,刑罰不用。而人猶輕犯,吏尚循私,為盜者未奔,不仁者未遠,豈臣非稷契而致是乎?為君謝禹湯使之然也?」大矣哉,陛下之言乎!臣聞禹稱善人,不善者遠矣。伏見陛下征隱逸于空山,拔夔龍于下位,聘名士,禮賢者,善無欲之徒,發惟新之詔,使吏肅人悅,法明令張,而猶曰:「君謝禹湯,臣非稷契。」此陛下讓之至也!臣何敢間焉?夫中於道者,易以興化;失其道者,難以從宜。事爽其分,則一毫以乖;事審其分,則殊途同歸。計歲者非一時而可用,致理者非一日而成功,但立法于制事之初,望化于經年之外,使損益鑒於興替,寒署漸于春秋,何憂不均理于羲軒,同光于堯舜?
制策曰:「設何謀而可以西戎即敘?施何術而可以外戶不扃?」者,陛下孚惠心,和戎狄,相彼君長,解辮戶庭,應以地僻遐荒,未知聖造。伏以戎狄輕而寡信,貪而無親。視邊戍申嚴,則請通國好;睹疆場無備,則屢起貪心。固難可以禮義和,難可以恩澤撫。取今之要,莫過於智將悍卒,設險邊隅。臣伏以陛下且以恤下為心,不以西戎為慮。今請制:其邊兵有常數,邊將有常務,分其土而居之,給其家而業之。因其業也,而為之城池;因其將也,而為之牧守。又申嚴其令,使獲虜馬者,賞以馬;使獲虜羊者,賞以羊。人皆固業,戰自力倍,則可少安。今積甲日深,興戎歲廣,黎人抗弊,未可勤師。伏望利物之原,息人之道,使廣庶類,農桑以時,宏濟濟之士于朝,盛洋洋之化於野。使其來也,慕斯文物之盛;居其邊也,杜其利慾之求。然後款塞而可即敘矣。夫姦邪生於豪傑,廉恥生於禮義。禮義立,孰有不恥且乎?衣食足,孰有背義趨利者乎?臣以為遂其富利之業,申其仁義之利,則外戶不扃矣。
制策曰:「五諫安從,三仁誰最?」者,夫諫者以諷為先,亂國非無直言也,直言不用,故諂諛勝矣;理國非無諂諛也,諂諛不用,則直言勝矣。時逢否閉,仲尼或守其主文;今日昭明,微臣請從其直諫,臣之職也,敢二事乎?昔商紂不君,虐棄天物,三仁弼諫,藩扞宗彝,退八百之師,抑三分之眾,均其憂亂,俱可稱仁,較其持危,或非同德。比干知死亡之義,且曰陷君;微子去父母之邦,或雲智免;進退不失其正,在於太師乎?
制策曰:「周昌比漢高於桀紂,劉毅方晉武于桓靈,俱見含容,兩無猜怒,故君不失聖,臣不失忠。子既其儔,應詳往行,四賢優劣,佇辨深疑。」臣聞君明則臣直,二聖以乘時開國,參佐昌圖;二臣以委質造邦,克扶興運。開忠讜之路,成不諱之朝,固擬議失倫,比方不怍,將以感君之未寤,致理于昇平,絕好惡之門,傳和睦之代,名高終古,傳在策書,巍巍三代,斯為盛美。臣素無學術,謬竊對敡,若變其微,斯言之玷,使臣以禮,晉武寧劣於漢高;鼓怒抗辭,周昌不優於劉毅。
制策曰:「在乎朕躬,有所不逮,條問之外,委悉書之。必無面從,以重不德」者。臣固凡陋,越在側微,仰天地之大全,空忻化育;體陰陽之廣運,每荷陶甄。豈意勝詔薦臨,猥垂下問,心慮隕越。夏蟲不睹于春冰,曲士寧知于天道?欲申微素,進退憂惶。伏見陛下以道生成,以德復載,賞以春夏,刑以秋冬,捐金玉于江湖,反珍奇于藪澤,委符瑞為草莽,用忠良為靈慶,臨群下以正德,惠兆人以厚生,誠太平之道也,刑措之漸也,臣不勝其忭。願陛下俯仰必於是,寤寐必於是。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抑臣以為知終終之可以存義者,其惟聖人乎?伏惟陛下終之,臣不勝葵藿傾心之至。謹對。
德宗李適(公元742-805年)是代宗李豫長子,在討伐安史叛軍的戰爭中曾任天下兵馬元帥,封魯王,不久改封雍王。安史之亂平定后,以元帥功拜尚書令。因為德宗親自參加過平叛戰爭,深知地方割據勢力的危害,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又與朝廷政治腐敗有關。因此,他在即位之初,很想勵精圖治,有一番作為。他曾命減樂工,損服玩,納讜言,求多士,近文雅;去無名之費,罷不急之官,禁止宦官受賂,免除諸處歲貢。廢除租庸制及一切苛捐雜稅,實行兩稅法,按戶等征居人之稅,按土地征田畝之稅,每歲夏、秋兩征。兩稅法把當時紊亂不堪的稅制統一起來,把徵稅原則由按人丁轉為按貧富,擴大了徵稅面,對無地少產的農民有所好處,具有進步意義。與此同時,德宗曾設法打擊藩鎮,削弱地方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力圖實現政令統一。《舊唐書·德宗本紀》載:「史臣曰:德宗皇帝初總萬機,勵精治道。思政若渴,視民如傷。凝旒延納于讜言,側席思求于多士。其始也,去無名之費,罷不急之官;出永巷之嬪嬙,放文單之訓象;減太官之膳,誡服玩之奢,解鷹犬而放伶倫,止榷酤而絕貢奉。百神咸秩,五典克從。御正殿而策賢良,輟廷臣而治畿甸。」這些評論,溢美過譽,在所不免,但也多少反映了德宗即位初期勵精圖治的一些實際情況。《本紀》還記載,「詔山南枇杷、江南柑桔,歲一貢以供宗廟,余貢皆停。」「罷邕府歲貢奴婢。」「停梨園使及伶官之冗食者三百人,留者皆隸太常。」「劍南歲貢春酒十斛,罷之。」「詔禁天下不得貢珍禽異獸,銀器勿以金飾。」「詔文單國所獻舞象三十二,令放荊山之陽,五坊鷹犬皆放之,出宮女百餘人。」「詔王公卿士不得與民爭利。」「詔人死亡于外以棺柩還城者勿禁。」「散官豢豬三千頭給貧民。」這些措施,減輕了人民負擔,表示了對人民疾苦的某種體諒或同情。文單國在今之越南柬埔寨一帶,所獻舞象三十二頭,德宗詔令放于荊山之陽,回歸自然。所養鷹犬,亦悉數放之。其意義不僅可以避免玩物喪志,而且有助於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德宗即位初期,國家政治頗有起色,社會面貌為之一新。《本紀》謂德宗「御正殿而策賢良」,《姜公輔列傳》載「應制策科高等,授左拾遺,召入翰林為學士」,可知姜公輔就是德宗初即位策問的「賢良」之一,這篇《對直言極諫策》便是他對策問的答卷了。
制策中有:「朕臨御日淺,政理多闕,每期忠義,切投藥石。……朕竊不自揣,敢慕前王,上法羲軒,下遵堯舜,還已散之淳樸,振將頹之紀綱,使禮讓興行,刑罰不用。」這些話,確有點「思治若渴」、從善如流的味道,德宗頗想振作精神,效法古聖先王,重整紀綱,扭轉風氣,使國家達于至治,抱負不小。但既雲淳樸已散,紀綱將頹,則問題嚴重,困難很大。諸如「人猶輕犯,吏尚循私,為盜者未奔,不仁者未遠」等等現象,層出不窮,積重難返。究竟是何原因?怎樣才能解決?
姜公輔的對策,對於君道治道,對於如何治理好國家,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看法和見解,主要內容有以下數條:
一是以堯舜禹湯為君主的榜樣。對策開門見山,首謂:「臣聞堯舜之馭寓也,以至理理萬邦,以美利利天下。百姓猶懼其未化也,萬邦猶懼其未安也,乃復設謗木,詢讜議,不敢滿假,不敢荒寧。……臣聞禹稱善人,不善者遠矣。……夫中於道者,易以興化;失其道者,難以從宜。事爽其分,則一毫以乖;事審其分,則殊途同歸。計歲者非一時而可用,致理者非一日而成功,但立法于制事之初,望化于經年之外,使損益鑒於興替,寒暑漸于春秋,何憂不均理于羲軒,同光于堯舜?」相傳堯舜時在交通要道豎立木牌,讓臣民在其上寫諫言,此木牌稱為謗木,又稱誹謗木或華表木。姜公輔希望德宗效法堯舜禹湯,行正道,納正言,近善人,遠奸佞,如此方可使君民同心,上下一德,從而達到國大治、民大安的目的。
二是認為戎狄輕而寡信,貪得無厭,對之難以禮義和,恩澤撫;主張充實國力,加強國防,發展經濟,廣攬人才。只要國家強大,則不必以邊患為慮。姜公輔在這裡是從「內諸夏而外夷狄」的立場、觀點出發,提出對待西北邊疆少數民族的政策和方針,暴露了儒家的大漢族主義思想。《左傳·閔公元年》載管敬仲言于齊侯說:「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左傳·襄公四年》載晉侯的話說:「戎狄無親而貪,不如伐之。」這此言論,代表了儒家的一貫看法。姜公輔受「內諸夏而外夷狄」思想的影響,所以也宣場起「戎狄輕而寡信,貪而無親」來了,不足為怪。他主張發展生產,加強國防,並提出了類似屯兵、屯田的具體措施,這些都是很有見地的。
三是提倡禮義,實行富民政策,利用厚生,與民休息,廣庶類,勤農桑,崇教化,重賢才。「夫姦邪生於豪傑,廉恥生於禮義。禮義立,熟有不恥且格乎?衣食足,孰有背義趨利者乎?臣以為遂其富利之業,申其仁義之利,則外戶不扃矣。」儒家認為人民生活富足是進行禮樂教化和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富而後教,才易於使人向善,遵禮守法,收以良好的效果。孔子曾說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7]。《論語·子路》篇記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顯然,姜公輔直接繼承了這一思想。孔子之後,孟子、荀子等人都主張先富后教。
四是讚揚德宗厚德載物,恩澤被及草木禽獸,誠為德政。例如,「捐金玉于江湖,反珍奇于藪澤」,就是指德宗罷貢獻,放舞象,出鷹犬等措施。這些措施不僅可以減輕人民的負擔,而且具有維護生態平衡的環境倫理學意義,無疑是值得肯定的。姜公輔又引《詩經·大雅》所說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希望德宗慎終如始,貫徹到底。言辭雖然委婉,意思卻很明確,頌揚之中,隱含警告。可惜德宗並沒有認真聽取姜公輔的規諫,有始無終,竟把國家政局搞得一塌糊塗。姜公輔的警告,果不幸而言中!《新唐書·德宗本紀》贊曰:
德宗猜忌刻薄,以強明自任,恥見屈于正論,而忘受欺于奸諛。故其疑蕭復之輕己,謂姜公輔為賣直,而不能容;用盧杞、趙贊,則至於敗亂,而終不悔。及奉天之難,深自懲艾,遂行姑息之政。由是朝廷益弱,而方鎮愈強,至於唐亡,其患以此。
對於姜公輔和唐德宗君臣之間的關係及其是非曲直,這段贊語可以看作是歷史之公論。
從思想行事來看,姜公輔屬於儒家學派是無可置疑的。但他和當時安南大多數文人學者一樣,信奉三教同源之說,對佛教和道教都有好感,並不採取排斥態度。《新唐書·姜公輔列傳》記載:「陸贄為相,公輔數求官。贄密謂曰:『竇丞相嘗言,為公擬官屢矣,上輒不悅。』公輔懼,請為道士。」安南文人學者一般認為,進可以儒術應世,退可以道術養身,儒道兩家是相通的,各有各的長處和適用範圍。看來姜公輔也信奉並且實行這樣的思想觀念。
4新唐書《姜公輔傳》姜公輔,愛州日南人。第進士,補校書郎,以制策異等授右拾遺,為翰林學士。歲滿當遷,上書以母老賴祿而養,求兼京兆戶曹參軍事。公輔有高材,每進見,敷奏詳亮,德宗器之。
朱滔助田悅也,以蜜裹書間道邀泚,太原馬燧獲之,泚不知也,召還京師。公輔諫曰:「陛下若不能坦懷待泚,不如誅之,養虎無自詒害。」不從。俄而涇師亂,帝自苑門出,公輔叩馬諫曰:「泚嘗帥涇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奪之兵,居常怫鬱不自聊

---------------

鳴沙石室佚書

鳴沙石室佚書_百度百科 - http://goo.gl/k2p8YE

《太公家教》

-------------------

姜姓,是源自遠古時期炎帝的姓。

據史書記載,姜姓是炎帝的後代,因炎帝的出生地而得姓,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說文》曰:“神農居姜水,因以為氏。” 傳說中的炎帝,即神農氏,相傳為中國歷史上最遠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於姜水(今山西岐山縣),故以姜為氏。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發源地。

後來在歷史的進程中,由於各種原因,炎帝的許多子孫已變易為其他姓氏。虞、夏之際,炎帝裔孫、四嶽始祖伯夷,因輔佐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縣),建立呂國,復賜以祖姓姜,以接續炎帝的95火。

春秋時期五霸之一的齊國,創建始祖是呂國的呂尚。史書記載說:“呂尚,姓姜名牙,掌四嶽有功,子孫從封姓。”呂尚,既為神農氏的後裔姜太公姜子牙,因他治四嶽有功,被封於呂,故從封姓改叫呂尚。其子孫世襲齊國國君,歷29世。後來齊國在戰國時被田和所滅,齊國變為田氏政權,其子孫後代分居各地,多以姜為姓。這樣,分遷到各地的姜姓不斷繁衍發展,到了漢代已發展成為一大望族。

據史書記載,早在春秋時期,西戎也有以姜為姓的,故稱姜戎,原在瓜州(今甘肅敦煌西),後逐漸東遷,約於公元前638年由其首領遷至晉南,屬於晉國。居住在今山東、河南省境內的姜氏,在西漢以前已發展成為關東(今河南靈寶縣函谷關以東地區)大族。到西漢初,為充實關中人口,姜氏從關東遷徙至關中,此後世居天水(今屬甘肅),故族人便以“天水”為郡號。到了漢代,姜氏已有徙居到今江蘇、四川者。但是,直到唐代,天水仍是姜氏的發展繁衍中心。唐、宋時期,姜氏還分布於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東等地方及廣東瓊山。到了明、清時期,姜氏有的居住到今山西、陝西、湖南、貴州、湖北等地。據姜氏族譜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有一位姜世良遷至福建漳州龍溪縣紅豆村,並在此發跡。其後代子孫繁衍,又有分支徙居廣東陸豐鹽墩鄉,繼續繁榮發展。後來姜世良11世孫於清乾隆年間由內地移居臺灣。此後,閩、粵姜氏陸續有人遷至臺灣,有的又遠播海外。

姜姓名人,最早的是周時的姜子牙。此後,歷代不乏傑出人物。東漢的隱士姜肱,史書稱其“家世名族”,他不僅學問高,而且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兄弟相互友愛,常同被而眠,後人常用“姜被”比喻兄弟友愛。東漢還有姜詩,與其妻以事母至孝聞名,其後發展成為姜氏較為繁盛的一支。

三國時有蜀漢的姜維,天水人,本為魏將,後歸蜀,得到諸葛亮的信任。曾繼諸葛亮之後繼領其軍,後任大將軍,是位有名的大臣;唐代,有兩位姜姓宰相,除姜公輔外,還有唐高宗時宰相姜恪;南宋有著名詞人、音樂家姜夔,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工詩,精通音樂,滿腹經論,可惜由於當時秦檜當政,因姜夔唾棄他的為人,後隱居;南宋還有名將姜纔;明代有書畫家姜立綱;清代有文學家姜宸英,曾參與纂修《明史》,所作的《刑法志》揭露了明代“廠衛”之害,善工書法,能詩文,被譽為“江南三布衣”之一。近現代有皖西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創建人之一姜鏡堂等。

姜姓在當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國百家姓氏中居於第60位。

------------------------

姜維墓 (甘肅甘谷姜維墓) 
姜維,字伯約,三國時天水冀城(今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人。蜀漢末期名將,軍事統帥,蜀漢大將軍,第四代執政大臣。是甘肅早期歷史上的一個著名人物。
中文名稱 姜維墓 地理位置 甘肅省甘谷縣六峰鎮 佔地面積 6000平方米 景點級別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 物 姜維 時 代 三國
據《三國志·蜀書》、《劍閣縣續志》等有關史料記載:維少孤、隨母居,自幼博覽群書,酷愛孫武之學,有膽義,才智超人,心存漢室,誌圖統一中原,原為魏中郎將,建興七年(227年)冬,蜀相諸葛亮取天水關時,維歸蜀,亮特器重之。建興12年(234年),亮病故,維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延熙19年春(256年)晉升漢大將軍。維續亮志,竭忠盡力,欲恢復中原,再興漢室。維乃揮師隴西沓中(今文縣附近)屯田。次年魏伐蜀,漢中失守,姜維退守劍閣(今四川劍閣縣劍門關),魏將鐘會率十万精兵強攻劍門,趔趄難進,向維投書勸降,維堅守不答,列陣守險。11月,魏將鄧艾出謀,勸蜀後主劉禪不戰而降,並召堅守劍門的薑維棄戈降魏。維偽降鐘會,伺機恢復。公元264年鐘會誣鄧艾據蜀謀反,司馬昭至長安,命鐘會進軍成都以檻車囚鄧艾。會欲據蜀,問計姜維,姜示意盡殺北來諸將,事泄,北來諸將殺會及維於亂軍中。乃事敗,姜維亦被剖腹分屍,享年62歲,妻子皆伏誅。
今甘肅甘谷縣六峰鄉姜家莊世傳為姜維故里,有姜維衣冠塚。傳說姜維兵變被殺後,暴屍原野,魏派專人監視,不得掩葬。隨從設法偷得衣冠靴子,背回故里,家鄉人民非常悲憤,依南山築衣冠塚,靴子別葬塚旁,南山也就有了靴子坪之稱。
甘谷姜維墓
甘谷姜維墓
姜維墓位於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村南將軍嶺靴子坪上,距縣城東5公里,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1997年甘谷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姜維逝世後,忠骨埋於四川,但故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大將軍,在距縣城東5公里的薑家莊的將軍嶺上,修建了佔地面積近6000平方米的薑維衣冠塚和姜維紀念館,楊成武將軍親筆題寫了“姜維故里”碑。千百年來,姜維孝感天地、氣貫長虹的高貴品質,啟迪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甘谷兒女。每逢姜維誕辰,故鄉人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為了弘揚“但有遠志,不在當歸” 的薑維精神,充分發揮姜維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文化宣傳、審美教育、旅遊觀賞等各項功能。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宣傳、文化、教育等部門和屬地鄉鎮黨委政府均把薑維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納入工作規劃之中,從設施建設、活動建設和隊伍建設等諸多方面加強了姜維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真正發揮了該基地啟迪愛國意識、激發建設熱情、灌輸民族精神、營造和諧環境、共建美好家園等多項功能,在縣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姜維,字伯約,三國時天水冀城(今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人。蜀漢末期名將,軍事統帥,蜀漢大將軍,第四代執政大臣。是甘肅早期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中文名稱:姜維墓
票價:免費 地址:甘肅省天水甘谷縣姜維墓 
類別:旅遊景點 所在地:天水
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

姜維墓- 人物介紹
   姜維,字伯約, 三國時 天水冀城(今 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人。蜀漢末期名將,軍事統帥,蜀漢大將軍,第四代執政大臣。是甘肅早期 姜維像 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據《三國志·蜀書》、《劍閣縣續志》等有關史料記載:維少孤、隨母居,自幼博覽群書,酷愛孫武之學,有膽義,才智超人,心存漢室,誌圖統一中原,原為魏中郎將,建興七年(227年)冬,蜀相諸葛亮取天水關時,維歸蜀,亮特器重之。建興12年(234年),亮病故,維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延熙19年春(256年)晉升漢大將軍。維續亮志,竭忠盡力,欲恢復中原,再興漢室。維乃揮師隴西沓中(今文縣附近)屯田。次年魏伐蜀,漢中失守,姜維退守劍閣(今四川劍閣縣劍門關),魏將鐘會率十万精兵強攻劍門,趔趄難進,向維投書勸降,維堅守不答,列陣守險。11月,魏將鄧艾出謀,勸蜀後主劉禪不戰而降,並召堅守劍門的薑維棄戈降魏。維偽降鐘會,伺機恢復。公元264年鐘會誣鄧艾據蜀謀反,司馬昭至長安,命鐘會進軍成都以檻車囚鄧艾。會欲據蜀,問計姜維,姜示意盡殺北來諸將,事泄,北來諸將殺會及維於亂軍中。乃事敗,姜維亦被剖腹分屍,享年62歲,妻子皆伏誅。
姜維墓- 蘆山薑維墓
  姜維墓有很多座,孰真孰假一直存在爭議,這些墓分別位於 四川蘆山縣、 劍閣縣、 汶川縣、 江油縣及 甘肅天水市。在蘆山縣,不僅有姜維墓,還是著名的“姜城”。蘆山縣,古稱青衣,三國時屬漢嘉郡。相傳,姜維 蘆山薑維墓 固守邊陲,曾在蘆山築城,屯兵設防,抵禦羌人。相傳姜維在成都被曹魏亂軍殺害後,又遭“五馬分屍”剖腹取膽,但見姜維“膽如斗大”,敵軍很是懼怕。姜維的部下冒死從成都將薑維的膽搶回蘆山,葬於城東的龍尾山上。所以薑維墓又稱“膽墓”。墓塚為圓形,四周圍條石加以圍砌,墓前立有“漢大將軍平襄侯姜諱維墓”。蘆山縣城北街的縣主祠內長期供奉著姜維妹妹的塑像,傳說姜維死後其妹來到蘆山,帶領百姓繼續完成其兄未完之事業。蘆山縣現在仍然保留著為紀念姜維而建的薑慶樓,該樓為歇山式3層建築,通高14米,外觀壯麗,重建於1445年。
  在姜慶樓北面的薑侯祠內,蘆山縣博物館立了一尊高大的薑維塑像。姜維像落成後,博物館於1993年搞了一次姜維廟會。那次廟會重點組織了蘆山地區特有的儺面具表演。在當地紀念姜維的民間活動中,有一種叫“抱鵝蛋”的遊戲很有意思。遊戲中由一個人爬在地上,腹下抱有許多石頭,他不停旋轉躲閃著保護石頭。上面的抱石者,以搶得他腹下的石頭多者而勝出。據說這是一種羌族古老的娛樂形式,因為姜維是羌人,以此作為紀念。據蘆山縣博物館郭鳳武館長介紹,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姜維殉難的忌日,這天,蘆山人會到姜慶樓去參與祭祀活動。這種活動又叫彩樓會慶壇活動,這一天全城會搭起彩樓48座,並奏鼓樂以紀念姜侯的功績。
姜維墓- 甘谷姜維墓
  今甘肅甘谷縣六峰鄉姜家莊世傳為姜維故里,有姜維衣冠塚。傳說姜維兵變被殺後,暴屍原野,魏派專人監視,不得掩葬。隨從設法偷得衣冠靴子,背回故里,家鄉人民非常悲憤,依南山築衣冠塚,靴子別葬塚旁,南山也就有了靴子坪之稱。
甘谷姜維墓   姜維墓位於 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村南將軍嶺靴子坪上,距縣城東5公里,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1997年甘谷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姜維逝世後,忠骨埋於四川,但故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大將軍,在距縣城東5公里的薑家莊的將軍嶺上,修建了佔地面積近6000平方米的薑維衣冠塚和姜維紀念館,楊成武將軍親筆題寫了“姜維故里”碑。千百年來,姜維孝感天地、氣貫長虹的高貴品質,啟迪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甘谷兒女。每逢姜維誕辰,故鄉人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為了弘揚“但有遠志,不在當歸”的薑維精神,充分發揮姜維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文化宣傳、審美教育、旅遊觀賞等各項功能。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宣傳、文化、教育等部門和屬地鄉鎮黨委政府均把薑維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納入工作規劃之中,從設施建設、活動建設和隊伍建設等諸多方面加強了姜維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真正發揮了該基地啟迪愛國意識、激發建設熱情、灌輸民族精神、營造和諧環境、共建美好家園等多項功能,在縣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姜維墓- 劍閣姜維墓
  劍閣姜維墓位於四川省 廣元市劍閣縣 劍門關景區內。劍門關景區東南有 平襄侯祠,姜維墓就在平襄侯祠 劍閣姜維墓 內。
  平襄侯祠又稱姜維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分前後兩院,前院塑劉關張坐像,名武聖宮,後院正殿塑姜維坐像,名忠勤祠。現在看到的薑維祠是2009年在原址上重建的,重建的薑維祠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築風貌,包括姜維殿、授略堂和姜維墓。
  授略堂後,是“漢大將軍平襄侯姜維之墓”,據說,姜維墓有很多座,孰真孰假一直存在爭議,這座 姜維墓是廣元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不知是真是假。

----------------------------------

甘肅雪山社全村僅剩一人留守 期望搬到有人的地方住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甘肅省靖遠縣的雪山社全村僅剩一人留守。(圖/翻攝自騰訊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地處高海拔陰濕山區的甘肅省靖遠縣的雪山社,氣候惡劣、土地薄收,不宜居住,方圓幾公里沒有其他村社。2006年,當地原有的20多戶村民相繼搬離了雪山社。而劉生家為了照顧他患病臥床的母親、弟弟,選擇留守在雪山社,後來母親和弟弟相繼去世,雪山社從此就剩下了劉生家一個人。

據《騰訊網》報導,劉生家感慨的說,「剛開始的時候,深山裡的野狗叫得我整夜整夜睡不著,後來養了幾隻羊,總算有了伴,也就慢慢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雪山社如今幾乎沒有成型的房屋,到處都是斷壁殘垣,4年前的一個晚上,一場大雨把劉生家原先居住的屋子後牆澆倒了,後來便換了院子住。

▼雪山社如今幾乎沒有成型的房屋,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劉生家目前搬至左上方的院子居住。(圖/翻攝自騰訊網)

 

▲劉生家原先的房子被一場大雨襲擊後,僅剩下一面牆。(圖/翻攝自騰訊網)

劉生家表示,平日吃飯的食材需要下山跑好幾公里購買。為了生存,除了微薄的退耕還林補貼和每年賣兩3隻羊的收入外,並在離不遠的林業管護站當起臨時護林員,每月700多元人民幣的收入是他生活的基本保障。

劉生家說,「靠自己折騰及親戚幫助,活下來不是問題,但我還是想搬到有人的地方去住。」


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何以自宋消失? 祭拜武聖漸漸不存
縱觀中國的歷代王朝,都是十分重視武備的。國家的戰備工作做得好,對於保證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盛以及應對內憂外患都是十分必要的。而宋朝在中國歷史上卻是一個分水嶺。
讀史可知,中華民族原本也是一個尚武的民族,漢唐的血液沸騰著激昂的睥睨一切的因素,至宋才戛然消失。而唯有擁有漢唐魂魄的中國,才是真正的中國。
秦王贏政就不用多敍述了,他似乎就是為戰爭而生的,揮手所向,天下靡定。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幾百年諸侯混戰的局面,在廣袤的疆域裡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從此揭開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垂天帷幕。
項羽平定河北,破釜沉舟,消滅號稱「虎狼之師」的秦軍主力,諸侯不敢仰而視之,皆膝行來見,何其雄也!
劉邦以一丘草民之身,提三尺劍,縱橫中原,屢敗屢戰,終開漢朝400年基業。
文帝富有遠略,雖對周邊的少數民族以懷柔為主,不輕啟戰釁。但他針對匈奴的戰爭步伐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為了對付匈奴騎兵,文帝不但鼓勵民間養馬,國家也在西北邊境設立了36個牧馬場,為的就是實現有朝一日不戰則已、一戰必亡匈奴的宏圖大志。
景帝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使「文景之治」的繁榮局面不致中斷。為後來武帝大規模北擊匈奴做了充分的物質準備。
武帝是歷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偉大帝王,他繼位後,改變文化政策,利用儒學敦化民風,同時採用法術、刑名鞏固政府的權威,即所謂的「表儒裡法」。又一改對匈奴妥協的政策,主動進攻。武帝是一個勇猛剛毅、具有持久開拓雄心和征服野心的人,絕不能容忍匈奴再踏入漢關半步,他要一削父祖幾代人所受的鳥氣。他毅然拋棄了行之近70年的和親祖制,開動了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全力出擊匈奴!這一聲巨吼,響徹了44年之久,匈奴從此全面衰落。
漢武帝王道霸道,交錯為用。在對匈奴用兵的同時,還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進一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把新疆正式納入了中國版圖。接著又平定了夜郎、 南越,征服了閩越和東甌政權,在西南先後建立了七個郡,分別置於漢帝國的直接管轄之下。漢武帝還派兵從海陸兩道攻入朝鮮,設置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 郡。如此蓋世武功,在中國歷代帝王中,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因此被後人讚為「冠於百王」。武帝是第一個奠定中國遼闊疆域的皇帝,現代中國版圖的基本框架在武帝手中基本已勾勒成形。他第一次實現了漢民族真正意義上的大國崛起。
武帝用事四夷,以武力拓邊,致使民間尚武之風大盛,整個社會充滿著一種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
西元前28年,北匈奴殺中國使節反叛,在危機情況下,副校尉陳湯不待皇帝指令,發兵征討,認為「胡兵五個才能當漢兵一個。」以少勝多,大敗匈奴軍隊,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的漢人是多麼威猛!勝利之後,陳湯又給漢元帝發去了那封流傳千古、揚眉吐氣的疏奏,其中「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雄辭壯語,成為激勵漢民族血性的沸點。
突厥是唐朝最大的邊患,貞觀四年(630年)3月,太宗在做好戰爭準備後,派李靖、李勣率大軍出擊定襄,深入突厥,活捉頡利可汗,突厥部落遂四分五裂。拓邊戰爭取得了輝煌勝利,唐朝的版圖由此擴大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以北。平定突厥之後,唐太宗再次遠征,將吐穀渾納入唐朝版圖。而西域的高昌、焉耆、龜茲、西突厥也相繼降服,遂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這是唐朝繼漢朝之後,再次對西域實行有效統治。後又大敗吐蕃軍。贊普松贊幹布遂向唐太宗謝罪求和,請求和親,唐太宗遂將宗女文成公主嫁給他。唐與漢初的和親不同,漢初與匈奴的和親,有著太多的無奈與屈辱,而唐與吐蕃的和親,則是一種強勢之下的懷柔。從此,吐蕃和唐朝結為甥舅關係。
貞觀年間是唐朝拓邊最猛烈的時期,邊疆戰爭之頻繁和戰勝次數之多,在中國古代史上非常罕見。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意氣風發的時代,一個高度自信的時代,貞觀之治的一大內容,就包括這種相容並蓄的大唐雄風和氣吞萬里如虎的尚武精神。
武則天延續了貞觀時期金戈鐵馬的尚武精神。面對吐蕃貴族的入侵和騷擾,武則天給予鐵腕還擊。她派大將王孝傑擊敗吐蕃,打通了河西走廊,收復安西四鎮,復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之後,又設置北庭都護府等,不但鞏固了西北的邊防,也打通了一度中斷的「絲綢之路」,使唐朝和中亞的貿易再度活躍起來。
漢唐是中國歷史上兩個最為強盛、輝煌的王朝,漢與唐相比,漢質勝於文,唐文勝於質。漢雄渾凝重,唐璀璨瑰麗。漢有壯男之質樸剛健,唐有貴婦之雍容華麗。漢氣勢恢弘;唐氣象雄闊。大漢雄風、盛唐氣象遂成為中華民族最引以為驕傲的民族性格和魂魄。
魯迅在《墳》一文中,曾對漢唐精神讚揚有加,他說:「遙想漢人多少閎放……」,「漢唐雖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於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絕不介懷。」至今讀來,漢唐雄風,猶撲面而來。
岳飛為規復失地,高歌:「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其氣吞山河之勢,尤其令人振奮!這些無不顯示出中華民族固有的尚武精神
此後猶有明成祖六掃虜庭的雄風、鄭和下南洋的開拓以及平定安南之亂的果斷等,康熙為一代雄主,在他執政期間,平定了三藩之亂;統一了臺灣;並與俄國簽訂了 《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遏制了沙俄東擴的野心;平定了回疆、準噶爾等貴族的叛亂,強有力地鞏固了全國的統一,使中央集權得到了加強,也 使當時的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清朝版圖最大時達1200多萬平方公里。
對尚武精神的鼓勵和對武備的重視和整飭,不但能有效地維護 國家的統一、邊疆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也會使得國家興盛的局面得以長久保持。因此,在歷史的循環往復中,中華民族雖然歷經劫難,但復興漢唐魂魄總是那麼令 人津津樂道。尤其是近代百年中華民族受辱挨打的歷史證明,喪失了民族的尚武精神,連自立都談不上,何來復興和輝煌?
那麼,中華民族自漢唐以來固有的尚武精神,何以在宋代消失了?
探索這段歷史很有必要。
凡歷史上的開國之君,在建國之初,無不具有奔揚的氣勢和馳騖的精神。唯獨趙匡胤因為是從孤兒寡母手中奪得的政權,怕有人見樣學樣,就一味推行「重文輕武」政策,解除將帥兵權。趙匡胤曾問陳摶老祖,何處可守?一個「守」字,就把激昂的漢唐精神推得遠遠的了,也奠定了國家政策的基本調子,就是抱殘守缺、苟且偷安。而為了消弭文人們的獨立精神,宋代特別重視科舉,但又不像唐太宗那樣自信,看到許多新取的進士魚貫而出,便得意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而是 「以科舉銷天下英雄氣」,宋代的科舉成了統治者培養順民所實施的一種政治權術了。宋代的文人,也幾乎都把「學成文武藝,售與帝王家」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了。在宋代,科舉及第會無限榮光,會被皇帝在皇宮賜宴,也會帽插金花招搖過市,引得萬人空巷。所以時人曾感慨:「縱將帥於萬里之外破敵滅國,凱旋而歸,所受獎賞也不過如此。」由此看來,宋朝的科舉取士,已經不是為國家選拔人才了,而是對俯首貼耳讀書人的高級獎賞了。
民如水,體制如器,統治者鼓勵什麼樣的時代精神和提倡什麼樣的道德準則,民族就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擁有什麼樣的靈魂。如統治者戰爭意志堅強,自然就會激起民族潛藏已久的血性。 宋代「重文輕武」,此時的儒士文人,也便沒有了戰國前期高蹈揚厲、獨立思考的個性,而逐步淪為求仕、做官的食祿之徒,整個社會便瀰漫著文弱之氣。
更糟糕的是,此時的儒家文化也發展到了極致,盛極而衰。朱熹繼承和發展了程朱理學,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存天理,滅人欲」,一切社會規則更加精細化和制度化。人們只能循規蹈矩,亦步亦趨,不敢有絲毫的創新。整個社會思潮趨向保守和僵化,社會成消極封閉狀態,與盛唐的開放自信姿態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朱熹的理學思想此後統治中國社會長達700多年,直到清末。
元時矯枉過正,把知識份子從天上踩到地下,八娼、九儒、十丐,此時知識份子的社會地位連娼妓也不如,僅比乞丐強點。斯文掃地,以此為甚。明清時期,雖為知識份子廣開仕進之門,但卻大興文字獄,以形式重於內容的八股文取士。儒家思想中閃光的東西被一步步閹割殆盡,完全成了統治的工具了。整個社會固步自封,積重難返,社會死氣沉沉,毫無活力,而統治者還沾沾自喜地以天朝心態自居,真是可悲、可嘆、可恨。
知識份子是一個時代的優秀代言人,宋元明清以不同的方式箝制、糟蹋儒家文化,對知識份子進行洗腦。使他們失去獨立的社會地位,也就沒有了獨立的人格,整個民族也就不可能有獨立的思考了。他們的骨子裡涵蓄了太多的柔媚,陶醉於詩酒風月之中,也便沒有了「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 夢來」,「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的奔赴疆場、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漢唐以來的尚武風氣,從此消失。變成了渾渾噩噩,不知進取的一群人,何來血性? 也就沒有了漢唐時代的知識份子,常以到邊疆建功立業為榮耀的自覺意識和責任了。
漢唐之所以成為偉大的時代,漢唐精神之所以被後人仰慕和頌 揚,主要是多種文化的交匯、融合、發展的結果。春秋戰國時期知識份子爆發出的驚人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在漢代進入全面開拓時期,武帝 「表儒裡法」,相容並蓄,氣勢恢弘。而隋重新實現了的政治統一,則也是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和文化幾度整合的結果。唐代則更是借助外來文化的強烈刺 激,創造了一種全新的以漢文化為主的胡漢文化,再一次彰顯出勃勃的生機和闊大的氣象,促成了中華民族新的統一體的鞏固和發展。而唐以前中國社會尚武的精 神,卻在宋以後,由於對儒家文化的單一性選擇和推崇,沒有了包容性,尤其元明清時代,甚至摒棄了儒學中閃光的東西,而把落後的一面發揮到極致,這就使得整 個社會逐步消弭了進取的精神和意志。近代中國的落後與挨打,與此不無關係。
由以上原因分析得知,中國從鴉片戰爭以後,聞戰必懼,鮮有勝仗,不僅對自身的命運產生了懷疑,民族的自信心也大為受挫。自宋以來堆積在中國人心中孱弱的意識,使得民族危機嚴重到了亡國滅種的境地。近代大半個世紀 裡,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去尋找救國救民之路,經過近代各種文化思想啟蒙運動和五四新思潮的洗禮,才在中國形成了一種全新的五四新文化。它在喚醒民族意識 的同時,也激起了潛藏已久的民族血性。如果說,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取得了民族獨立的話,那麼,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則奠定了中國大國的地位。它所激發出的中 華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巨大動力,是中華民族重新崛起走向繁榮富強的里程碑。因為只有戰勝一個 大國,自己才能成為一個大國。
正如前面所言,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對尚武精神的鼓勵和對武備的重視和整飭,不但能有效地維護國家的尊嚴、邊疆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也會使得國家興盛的局面得以長久保持。
記住歷史的經驗教訓吧,唯如此,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和再次崛起也就指日可待了!


2020-10-21_1131572020-10-21_113207

「東湖亭—二公亭—蘇氏家廟—急公尚義坊—泉州少林寺—七里庵」
泉州中心市區首條孝廉文化 https://bit.ly/2TdzENe
泉州太守席相與被貶為泉州別駕的姜公輔常結伴相游東湖,鼓勵泉州士人志存高遠,上進報國。
其時,有歐陽詹榮登科舉金榜,次年姜席二公便在東湖亭設宴歡送赴舉的八秀士,歐陽詹陪宴作記,一時傳為美談,東湖亭也自此揚名。後來,二公先後他調,鄉人為其功績所感,便在東湖亭旁另選一勝島,築亭紀念二人,故名「二公亭」。亭成之後,「溫陵甲第」歐陽詹特為席相、姜公輔撰《二公亭記》,後又有宋泉州太守王十朋寫詩吟贊「二公亭插艾荷間,綠蓋紅妝四面環」。泉州中心市區首條孝廉文化 https://bit.ly/2TdzENe
東湖公園東湖亭、二公亭。
一段段流傳千古的孝廉故事。」
近期,泉州市區首條孝廉文化研學旅遊線路出爐,受到歡迎。正值暑期,不妨帶孩子走一走,寓教於游,接受身邊的孝廉文化薰陶。
東湖公園東湖亭、二公亭
致敬重教興文的姜公輔席相
東湖公園主入口的二公亭,是東湖公園最具特色的一座亭子,亭柱有楹聯「甲第破天荒永懷姜席二公德,人文夸海國邁步關山萬里程」,銘刻著泉州人對席相、姜公輔教化之功的感念,也承載著席相、姜公輔、歐陽詹等名士忠貞耿直、興文重教的家國情懷。
唐貞觀年間,東湖水面40頃,是當時泉州主要的園林,留下許多名人游湖的傳說。唐時,泉州太守席相與被貶為泉州別駕的姜公輔常結伴相游東湖,鼓勵泉州士人志存高遠,上進報國。
其時,有歐陽詹榮登科舉金榜,次年姜席二公便在東湖亭設宴歡送赴舉的八秀士,歐陽詹陪宴作記,一時傳為美談,東湖亭也自此揚名。
後來,二公先後他調,鄉人為其功績所感,便在東湖亭旁另選一勝島,築亭紀念二人,故名「二公亭」。亭成之後,「溫陵甲第」歐陽詹特為席相、姜公輔撰《二公亭記》,後又有宋泉州太守王十朋寫詩吟贊「二公亭插艾荷間,綠蓋紅妝四面環」。
重建的二公亭,由我國著名建築大師齊康主持設計,將文化內涵引入了建築之中,再現了二公亭深厚的歷史神韻。
泉州中心市區首條孝廉文化研學線路出爐 - 壹讀 https://bit.ly/2TdzE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