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進立院 要開放也要自律 - http://goo.gl/8iyMz1
---------------------
政風調記者通聯,胡元輝:破壞民主運作
By Storm.mg, www.storm.mg查看原始檔
台北市政府被監察院查到有政風人員調閱記者通聯,法務部並因此遭監察院糾正;對此,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表示,這行為已影響媒體與消息來源關係,破壞民主運作;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李清貴也回應,政風人員不能以行政手段侵犯記者新聞自由,更不該調閱記者通聯紀錄。
台北市政府傳出政風人員實施測謊、調閱記者通聯等調查手段,逾越權限且侵害人民權益,甚至傷害新聞自由,今(13)日監察院糾正法務部,要求確實檢討改善。
胡元輝表示,不論是檢調或政風人員,在沒合法授權下,不能隨意調閱記者通聯。記者需要保護消息來源,調閱記者通聯已影響媒體與消息來源間關係,傷害記者採訪新聞自由權益,破壞民主運作。
記協:政風人員不能以行政手段侵犯記者採訪自由
李清貴也表示,政風人員基本上只有行政調查權,不能以行政手段侵犯記者採訪的新聞自由,更不該調閱記者通聯紀錄。他更提到,記者有新聞採訪自由,也須保護消息來源,若政風人員逾權,要求記者配合調查,記者「可當下直接拒絕」;若是牽涉更高層面嚴重性,也可循法律途徑解決。最後李清貴也提到,這次監察院糾正法務部有保護到記者權益,「不讓政風人員倒退回戒嚴時期的做法」。
根據《中央社》報導,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管中祥表示,記者若沒涉及犯罪行為,是屬於獨立運作的工作者,調閱通聯已影響記者新聞自由權益;監察院糾正法務部是提醒法務部,同時他也擔憂如果動輒調閱記者通聯,未來可能引發「寒蟬效應」;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陳光毅也對此回應,政風人員無權要求記者提供新聞採訪通聯,他更批「法務部以為自己是錦衣衛嗎?」應尊重媒體新聞自由;監察院的調查,他給予正面評價
「誰有辦法認定誰是記者?」 公民記者採訪立院受限 公聽會砲聲隆隆
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23日啟動產業參訪之旅,首站 到台北市南港軟體園區與生技醫藥產業座談,她表示, 「代表我們(新政府)要發展生技產業的決心」。
被讚最接近機械業的總統 小英:沒這麼慘吧
高雄市小港國中2年8班日前因有5名學生確診為流感病例停課,教育局25日會同衛生局與市立小港醫院前往學校進行衛教宣導。(圖/ 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洗手、口罩、不觸碰、量體溫、就醫 抗流感五絕招
© 由 風傳媒 提供
台灣記者不需要經過證照檢定,但過去立法院採用的採訪換證制度,長期以具有公司商業執照的大媒體為主,造成雜誌以及獨立媒體無法入內採訪,限縮新聞自由,2016政黨輪替後,民進黨釋出善意,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於25日召開公聽會,邀請大小媒體,以及各個獨立記者包括朱淑娟、李惠仁等人一同研議未來該如何開放讓更多媒體可以進入立院採訪。
過去,立法院對媒體訂有《立法院採訪證件發放要點》,其中第4點規定,「本院發放國內媒體採訪證對象,須以完成公司(商業)登記有案,且每日發布新聞內容中,全國性政治、文教、財經、社福等新聞需達60%以上份量之新聞媒體常駐立法院專任採訪記者為限」,規定排除掉了獨立媒體與公民記者,無疑限縮了新聞自由,更等同於讓立院具備了審查什麼記者得以採訪的權力,一直以來受到不少學者專家的批評。
朱淑娟:人人都應享有採訪權
對此,自2009年開始成為獨立記者的朱淑娟認為,過去舊國會拒絕發放採訪證給獨立記者及公民記者,不只是違反民主精神的落伍做法,而且於法無據,因為台灣政府並沒有媒體認定制度,任何人只要基於「採訪報導」為目的,都應享有採訪權,而不是看該記者有沒有公司的「工作證」。她舉行政院為例,老早就開放給獨立記者採訪,甚至還會主動供稿,「任何一個部會沒有人會質疑妳在幹嘛」。
20160225-立法院開放公民記者採訪公聽會,朱淑娟。(陳明仁攝)© 由 風傳媒 提供 20160225-立法院開放公民記者採訪公聽會,朱淑娟。(陳明仁攝)
獨立記者的朱淑娟認為,任何人只要基於「採訪報導」為目的,都應享有採訪權。(陳明仁攝)
紀錄片導演李惠仁更是砲火連連,他劈頭直喊「全面開放」,而非分主流或公民記者,他批評「誰有辦法認定誰是記者?」,他舉一個例子,曾經就有一個議員批評公民記者是用小相機與爛機器的記者,讓他覺得很火大,至於是哪個議員,他說現在已經落選了大家也不用問,引起全場大笑。
李惠仁:至少公民記者不會做「白手套」
李惠仁表示,曾有「某部會」的記者聯誼會反對公民記者採訪的原因,竟然是怕「他們會問不專業的問題」,他說,公民記者也許會報導你覺得奇怪的新聞,「但我從來沒看到公民記者去做白手套」,反諷某些主流記者甘於做美化特定人物的報導;但此言論卻被立法院記者聯誼會會長蕭照平駁斥,絕對尊重各位記者的採訪權,但「不要用白手套來挑撥記者間的矛盾」。
新興媒體:不該以技術問題限縮新聞自由
對於每日需發布60%以上的全國性新聞才有資格進入立院採訪,不少新興媒體都有意見,去年底才上線的報導者記者陳彥廷表示,若以這個標準來看,「公視或是原民台都應不符合資格」,他也提到,雖然立院採訪空間不足,但不該以技術問題限縮新聞自由,如此會有違新國會開放透明的基本精神。
獨立媒體眉角的記者黃驛淵說,現行新聞採訪證有兩種,分為固定證與臨時證,臨時採訪證應該開放所有採訪需求的記者,但不合理的地方是限議場以外,他批「進來採訪還要限制區域,是常態證比較高級嗎?」
黃驛淵指出,既然不分機構公民都有採訪權,採訪證也是應該是一樣道理,臨時證跟常態證應該是時間點的差異,「而且由媒體機構認定」,既然常態證已經備查了,就不用怕有心人士刻意搞破壞,不該太擔心身分問題 。
20160225-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主持《立法院開放公民記者採訪座談會》(陳明仁攝)© 由 風傳媒 提供 20160225-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主持《立法院開放公民記者採訪座談會》(陳明仁攝)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主持立法院開放公民記者採訪公聽會,聆聽大家的意見。(陳明仁攝)
「Google、臉書均可用來認定記者身分」
談到該如何認定公民記者,朱淑娟說,可以出示名片,讓立院櫃台阿姨google該記者的報導文章,若真的不放心,也可以用身分證抵押,但不能因而要求記者照冊列管,她向蔡其昌呼籲,立法院必須即日起開放換證採訪以及申請入院證,若蔡其昌做得到,「歷史上會留名 」。
負責直播公共議題的公民實況轉播主劉凱也同聲附和,他說不一定要用篇數來認定,也可以用網路粉絲專頁來評判。但他也提到,不管營利不營利,大家都是記者,為何要界定公民記者或「記者」?這就好像時代力量正在推動反歧視法中是否也要制定何謂記者一樣,他要求立院只要能掌握記者的身分就好,「立法院也不是沒警力」。
前新頭殼總編莊豐嘉則是主張解放整個審核制度,讓立法院「公園化」,不要有門禁,立法院如果能夠開放讓公民隨時接近,同時維持固定警力維護,這樣反而會有一種有機性的制衡,他也不怕有心人進入搞破壞,有這麼多媒體鏡頭在,「就算黑道派小弟來採訪也不敢動手」。
苗博雅:採訪證核發交由專業記者團體把關
代表社會民主黨出席的苗博雅則有不同看法,她指出空間大小是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大的新聞採訪,勢必也不希望能讓寫出好報導的記者只因為抽籤沒抽到而拒於門外」,她指出,英國法國仍有記者證,並由媒體專業的協會核發記者證,她建議核發工作可以交由記者團體來「審查」把關,若還是擔心議場秩序,可以列出負面表列,若發生如議場咆哮、人身攻擊,可以被剝奪採訪證。
顧立雄質疑:若採訪人數爆滿 是否「先到先贏」?
綜觀上述,多半記者還是將審核的工作丟回給立法院,民進黨新科立委顧立雄對此表示,他贊成完全開放,也不要分記者不記者,但具體的問題是,「倘若哪天真的有重大新聞讓會議室都爆滿了,該怎麼辦?」是否按照先來先坐,後到的抱歉?若空間限制造成議事人員必須做合宜比例的手段讓有人可能進不來,這點大家要有共識才能讓議事處好辦事。
20160225-立法院開放公民記者採訪公聽會,顧立雄。(陳明仁攝)© 由 風傳媒 提供 20160225-立法院開放公民記者採訪公聽會,顧立雄。(陳明仁攝)
立院是否開放公民記者進入採訪,民進黨立委顧立雄表示,贊成完全開放,但會議室爆滿時該如何處理,大家應有共識。(陳明仁攝)
對此,蔡其昌也同意顧立雄的看法,如果人數滿是否就決定先來先到的原則?也希望大家能提出具體方案,現場媒體也是意見分歧,從完全不用管理到媒體高度自律的答案都有。不過,他也表示記者證的問題可以直接由蘇嘉全院長來決定,他們的共識就是一定會百分百比現在更開放,讓國會的新聞給更多人知道。
----------------------------
- 蔣中正總統當年倡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於民國56年7月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就是今天的「中華文化總會」,當時我是聯合報的記者,曾採訪和報導了這條新聞。想不到在48年後的今天,意外的得到了由文化總會主辦的總統文化獎。在個人的生命過程中,是一項很特殊的際遇。
文化究竟是什麼?而我們為什麼需要文化?解釋和討論這些問題的文章和書籍,汗牛充棟,且眾說紛紜。美國知名學者、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曾經舉過一個例子,恰巧能明確而簡要的解答了這兩個問題。
公元兩千年,西方學者合寫了一本書,書名是《為什麼文化很重要?》杭廷頓替這本書寫序,開頭就說:
「1990年代初期,我看到迦納與南韓1960年代的一些經濟資料,令我十分震驚。當時迦納與南韓的經濟狀況非常相似,國民所得差不多,幾乎都是以原料出口為主。這兩個國家也都接受相同程度的經濟援助。30年後,南韓成為工業大國,是全世界第十四大經濟體,擁有跨國性企業,是汽車、電子設備與其他製造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家,國民平均所得接近希臘。更重要的是,民主制度日益鞏固。迦納卻還是一樣,現在的國民所得只有南韓的1/15。這種懸殊的差異當然有許多原因,不過我認為文化是很重要的因素。南韓重視節儉、投資、教育、組織、紀律,並且願意努力工作;而迦納的價值觀卻不一樣。換句話說,是文化的影響,使兩個國家變得不同。」
杭廷頓的這段話,既回答了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也解釋了文化的範圍。文化不是只侷限於音樂、美術和戲劇這些精緻文化,而且包括提倡節儉、重視教育、努力工作,以及組織和紀律等等這些形而上的重要元素。
大陸作家朱來常先生1991年寫了一本書,書名叫《文化是明天的經濟》。當時大陸正致力「改革開放」,發展經濟,這樣的書名,自然有它的時空背景。但事實上,文化推動和豐富了人類各方面的生活,文化不僅是明天的經濟,也是明天的政治,也是明天的社會。正像杭廷頓所舉的例子那樣,文化決定了國家的前途。
中華民國朝野,幾十年來致力文化建設,且成果顯著。在具體的「民生」上,我們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豐衣足食;在高層次的「民主」上,我們是舉世公認的民主國家。我們生活在台灣的每一個人,都是中華文化的受益者,所以要愛惜它,保護它,讓我們的子孫,在未來的歲月裡,也能同蒙文化的福祉。
我國政府和民間在文化建設上,都在意和強調文化的多元性,以總統文化獎來說,不僅有各個項目,這回更把新聞寫作也納入「文藝」範圍,頭一次把「文藝獎」頒給一名記者。就在我們總統文化獎得獎名單公布不久,諾貝爾文學獎也宣布,把今年的文學獎贈給白俄羅斯的女記者亞歷塞維奇,也是第一次頒授給一位記者。可見我們文化獎對文藝的理念,是和國際潮流相一致的。
文化總會公布我個人的得獎理由,最後有幾句話:「新聞媒體為當代社會很重要的一環,此獎不僅是頒給張作錦先生,更希望樹立一種典範,給有為有守的新聞人與評論工作者。」個人是一名普通記者,得獎已覺受之有愧,更何敢言「典範」二字?但是,總統文化獎對新聞報導的肯定,必將使媒體工作者未來在善盡社會責任上,受到更多鼓舞。
不管有無記者證 公民記者當然有採訪自由
◎ 吳景欽
十一月七日凌晨,有公民記者以手機直播抗議馬總統赴馬習會之動作,卻遭警察以假記者身分逮捕。如此的作法,實是對新聞採訪自由的嚴重戕害。
在大法官釋字第六八九號解釋裡,肯認了記者跟追行為屬採訪自由的一部分,並以不侵害他人隱私或自由權為界限。更值關注的是,大法官對於新聞自由保障的對象,不僅是在新聞機構服務的記者,更包含為促進公共事務討論以監督政府,而從事新聞採訪之行為,即所謂公民記者。甚而在此號解釋裡,更將觸角延伸至一般人。
也就是說,在一個新聞事件現場,只要有人基於公益理由,拿起手機拍攝且直播於網路之上,即便未有記者證,亦未有採訪經驗,只要不具有對他人隱私權的侵害,亦屬於新聞自由所保障的範圍。也因此,警察若以假記者來限制抗議現場的採訪行為,顯已有違大法官解釋之意旨。
就算撇開採訪自由不談,並將公民記者當成是抗議的參與者,但警察的逮捕行為,也須以成立犯罪為前提。雖然依據集會遊行法第二十九條,對於未經許可的集會遊行,經命令解散而不解散,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惟針對緊急性、偶發性的室外集會遊行,依據大法官釋字第七一八號解釋,必須排除於事前須為申請許可之範疇。而雖然立法院並未遵從此號解釋,在今年一月一日前完成修法,但如此的立法懈怠,卻無妨礙此等集會遊行無須事前申請許可的現實效力。
也因此,針對馬總統欲前往新加坡參加馬習會的抗議行為,自無得警察機關允准之必要。故除非抗議者有侵害他人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權,而為所謂現行犯,否則,警察限制公民記者行動之自由,反可能涉及刑法的私行拘禁或強制罪。
再進一步言,就算抗議群眾的行為,已有達於刑事不法之程度,但公民記者既無犯意聯絡、亦無行為分擔,更無任何法律要求人民有立即逮捕人犯之義務下,從旁採訪的行為,也不會有任何觸法之虞。則警察若加以限制人身自由,甚而沒入相關設備之舉措,或許展現了對領導者的效忠與貼心,卻暴露出欠缺法治與人權保障的一面。
(作者為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法律系及研究所主任,台灣永社常務理事)
------------------------
公民「新聞」成了公民「公關」?
發佈於 2014年9月21日 。 774 views
c
文/管中祥
雖然批評台灣媒體的聲音從未間斷,力道從未減少,雖有不少媒體工作者試圖改變媒體亂象,但對許多人來說,媒體崩壞的速度卻遠比重建還快,特別是主流媒體的內容越趨瑣碎,公共議題越來越趨邊緣,特別是新聞主流媒體公共事務無能的情形越來越嚴重,對民主政治是嚴重傷害。
新聞媒體的問題當然很多,原因也很複雜,無法一一盡訴,難以全面解決。例如,許多人關切的「置入性行銷」就引起不少爭議。
簡單說,「置入性行銷」就是把廣告隱藏在新聞或戲劇之中,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讓我們在看戲劇或新聞的時候,不知不覺接觸到廣告資訊,進而支持某個政府政策或購買某項商品。
「置入性行銷」的策略究竟能為業者帶來多少效益與利益,並沒有太多精確的研究,但卻引來不少批評,特別是新聞的置入性行銷,根本就是利用我們對新聞的信任來販售商品。因為我們相信新聞是「事實」,也因此容易相信新聞對某項產品的正面「報導」也會是真的。
雖然新聞媒體的問題很多,在新聞中置入政策、商品的作法也經常可見。還好,這幾年公民記者興起,抱著「媒體不報,我們來報」的想法,自己當公民記者,自己的新聞自己報,公眾的新聞大家報,讓新聞有機會回到單純的本質。
一般來說,「公民新聞」和主流媒體比起來「質樸」許多,一方面報導方式不像主流媒體那樣花俏,內容的陳述也相對簡單,並且大多是公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日常生活經驗。因為這樣的「質樸」,不僅容易讓人親近,產生共鳴,也回到新聞原有的真實與質樸感,容易讓人認同與信任。
不過,最近「公民新聞」的概念卻逐漸被濫用,許多機構辦的活動媒體不感興趣,或者付不出高額的廣告與置入費用,開始自己培養「公民記者」,自己的活動自己報。
例如,「2014ITF台北國際旅展」就發出公告徵選第九屆公民記者,希望「能運用公民的專長大展身手,一同為我們寫下最豐富生動的旅遊見聞,一起為台灣的觀光加油!」不過,要當旅展的公民記者並不是隨便就可以當的,必須先報名,還得通過徵選,當然,選上後可以有旅展的專屬記者証、名片,可以自由進出採訪,並能使用記者室,還有機會得到旅展門票。
對許多人來說這是個「有吃又有抓」的好機會,不但可以有機會四處玩耍,又可以在網路和大家分享,何樂而不為。
不過,「徵選」其實比較難掌握報導品質,如果能辦個「公民記者培訓」,不但可以訓練寫手,還可以搏得「進步」的美名,實在是一筆好生意。
幾年前就曾經有一家主流媒體邀請我到他們開辦的「公民新聞」課程裡擔任講師,當時我有點訝異,許多主流媒體並不認同公民記者這樣的角色,認為他們沒受過專業訓練,又帶有立場,很難稱得上是「記者」。這回怎麼了?難不成這家媒體開始要走向歐美國家逐漸發展的「協作新聞」,也就是邀請公民記者和他們家的記者一起報導新聞,彼此協力、相互協作?
結果,當然不是如此。
和我聯繫的朋友告訴我,是因為他們媒體旗下的公關公司接了政府的行銷計劃,打算要訓練一批「公民記者」來幫宣傳活動。
這種作法不但濫用、誤用了公民記者的概念,根本就是利用讀者對新聞、對公民報導的信任來販賣商品,滿足政府及廠商的利益,這些單位招募的不是公民「記者」,而是公民「公關」、公民「宣傳」。「公關」、「宣傳」很難完全報導真相,而這些所謂的「記者」也不是站在權力者的對立面,相反的,是要幫企業、政府宣傳。這樣的報導,或許也是人民的一種觀點,但若回到新聞、記者的「本質」來看,似乎差距甚遠。
公民記者包含著「公民」與「記者」兩個重要元素,「公民」意味著有別於官方立場的觀眾,從人民的角度出發報導新聞,評論事件。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公民,但「記者」角色恐怕得嚴格看待,不過,重點不在於「記者」的能力與技術等「專業」面向,而是能不能發揮記者的應有角色,報導真實,站在權力者對立面。
這些年包括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社區大學,以及許許多多的非營利組織都在用心、用力推動公民記者的觀念與實踐,無非是希望在日漸敗壞的媒體環境中開出一條新路,為台灣民主與媒體發展新的可能,然而這樣的理念卻日漸到誤用與濫用,這不但不是推動者所樂見,也是讓才剛興起不久的公民新聞面臨嚴峻的挑戰。
-------------------------------------------
統一統媒口徑?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4-12-14
◎ 陳頂新
陳德銘來台參訪,與若干台灣媒體主管聚會,這場聚會,說好聽是「邀請」,實際上則是如同上對下的「召見」。陳德銘召見台灣媒體主管聚會,當然不會只是閒話家常,他對台灣媒體主管大談兩岸經貿整合議題,目的非常清楚,就是希望台灣媒體往後能多為服貿議題美言幾句。此舉是否會收成效,當然要看與會的媒體們,後續是否有對服貿議題有特意偏袒或變動立場,這須有賴全民共同監督檢驗。
陳德銘展露了「中央視察地方」的高傲姿態,我國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去中國參訪,也不可能「召見」中國媒體主管。這是否意味著,國民黨執政的這幾年內,兩岸的互動方式已經由「對等的國際關係」劣化為「從屬的國內關係」,若是如此,恐產生對台灣無法回復的損害,令人擔憂。
中國對台灣媒體的影響力日趨強烈,「無疆界記者(RSF)」組織今年度公布的全球新聞自由度報告中就指出,台灣與港澳的媒體獨立性正「陷於危險境地」,主因就是中國透過經濟實力箝制台灣與港澳的新聞自由,更因如此,二○一四年,台灣新聞自由倒退到第五十名(扁政府執政的二○○七年是第卅二名)。(作者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博士生)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