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鮪魚日本養殖成功
完全養殖「近大鮪魚」放眼全球 目標2020年外銷亞洲地區
asahichinese-f.com查看原始檔
已決定正式外銷的近大鮪魚
攝像者: 由豐田通商提供
  豐田通商與近畿大學已於5日對外宣布,將正式出口從魚卵開始養育、採完全養殖的「近大鮪魚(日文為:近大マグロ)」。預計以亞洲地區為出口對象,目標2020年出貨量2000隻。計畫在海外也會以「KINDAI TUNA」之名販售,確立品牌。
  近大鮪魚目前每年出貨3500至4000隻。豐田通商去年於香港及新加坡展開試賣,本次出口對象則拓展至台灣、泰國以及越南等地。據了解,成長至40至60公斤的鮪魚將不解體直接冷藏,再作為生食用途空運至各地。
  據聞在和食熱潮的順風助長下,海外對於新鮮鮪魚的需求正逐漸攀升,而豐田通商也考慮出口至中國大陸。據了解,價格設定將會高於一般捕撈幼魚後養大的養殖鮪魚。
完全養殖「近大鮪魚」放眼全球 目標2020年外銷亞洲地區 - https://goo.gl/unEE41

direct (95)  


 

鹿兒島黑色饗宴

森伊藏酒造人很少、店門很小,可以預見,未來它還會以這樣的小跟堅持,持續自己的招牌榮光。(陳志東攝)
鹿兒島森伊藏酒造,用130年前的酒甕,手工釀造甘醇。(陳志東攝)
森伊藏、魔王與村尾,這3M通常會被居酒屋店家擺在最顯眼位置。(陳志東攝)
鹿兒島錦江灣處處可見鰤魚養殖箱網,這樣一箱約養3000尾,產值約2400萬日圓。(陳志東攝)
因為氣候穩定海流平緩,鹿兒島錦江灣成為日本最著名的鰤魚養殖地,又肥又鮮。(陳志東攝)
鹿兒島中央車站附近的屋台村,是頗受當地人歡迎的美食匯集地,想體驗鹿兒島美食,就來吧!(陳志東攝)
鹿兒島不少旅館都推出鹿兒島魚市導覽小旅行,清晨前往,可見充滿生命力的魚市拍賣。(陳志東攝)
鹿兒島鰹魚產量約占日本七成,是柴魚最大產地。(陳志東攝)
薩摩芋可區分釀酒、養豬、食用、點心加工等約六大品種,圖為食用紅薯,烤熟好吃,生吃充滿澱粉香。(陳志東攝)
重富莊提供多樣優美的法式和食等婚宴菜色。(陳志東攝)

他們或許蹲在田裡、站在船頭、守著漁港,姿勢不同、臉孔不同、工作內容不同,相同的是他們專心看待工作的眼神,那是讓人心動的鹿兒島匠人臉譜。

在日本,講起美人不忘秋田,提到男兒必稱九州。當年鹿兒島薩摩藩那群末代武士,他們不只馳騁沙場,更努力學習西方文明帶動日本明治維新。150年過去,這群武士後代不再著眼政治權力,而是把目光望回自己土地,放下武器、拿起鋤頭,養起了黑牛、黑豬,種出了綠茶與地瓜,成為在農地上流汗的踏實男兒。

 

■火山灰 肥沃了土地

每當飛機滑過鹿兒島,在一片湛藍海洋中總見櫻島火山從海中拔地而起,呼嚕呼嚕冒著煙,圍繞著火山是一層又一層優美的綠地、白雲與藍天。在這環境中長大的鹿兒島男兒,沒有太多心機,他們爽快啃著地瓜、喝著燒酎、大口吃魚、暢快吃肉,走在街頭,處處可見爽朗笑容。

濃厚的火山灰是惱人,卻也肥沃了土地並為水質濾出甘甜,種不出好米,卻能讓薩摩芋(日文芋指地瓜)又大又甜,加上溫熱氣候與潔淨海域,讓鹿兒島成為僅次於北海道的日本第二大食材生產基地。

■黑色美食 日本第一

這裡不只黑豬赫赫有名,事實上它的黑毛和牛與黑羽雞產量也排名日本第一,還有地瓜36%、蠶豆29%、綠茶30%、燒酎33%、鰤魚28%、鰻魚41%、鰹魚71%、養殖紅魽55%、養殖黑鮪魚38%……,種種數字如果不是排名日本第一就是第二。有趣的是,也許正因食材鮮美,相撲選手出自鹿兒島的人數也是日本第一。

北海道的食材以黃白兩色聞名,例如鮮奶、馬鈴薯、南瓜、哈密瓜、海膽、鱈場蟹等,鹿兒島的特色則是黑,黑豬、黑牛、黑雞、黑糖、黑麴、黑醋,還有黑潮中滿滿的魚蝦生鮮,以及燻到黑爆的柴魚。

在這貌不起眼的黑色中,蘊含的是鹿兒島人與火山共存的樂天,是那末代武士與匠人般的堅定,那不只是天賜,更是汗水種出的美味。

■鹿兒島鮮物 台灣吃得到

隨著鹿兒島縣政府正積極將食材推向國際,加上台北晶華酒店一樓的azie中庭餐廳與自助餐廳栢麗」將於10月21日整裝全新開幕,兩者一拍即合,未來晶華酒店將大批進用鹿兒島的黑豬、黑醋、鰹魚、鰤魚、紅魽、鰻魚、黑糖、燒酎、綠茶、櫻島蘿蔔等食材並設立專區,讓消費者未來每天都可用高CP值價格,在台灣品嘗來自鹿兒島的急送鮮美。

鹽是老婆、醋是小三,鹽不可或缺,醋可有可無,但有了好醋能提鮮增味,萬一碰到壞醋,嗆死你。鹿兒島的坂元釀造賣的是能提鮮增味、有益健康、不會讓老婆生氣傷心的優質好醋。

走進坂元,呈現眼前是大約5萬2000罈的壺畑」,以碧海藍天跟櫻島火山當背景,非常壯觀。從西元1800年開始釀醋以來,兩百多年不變,只用米麴、蒸米和天然泉水倒入醋罈,靠著日月星辰讓其發酵,每天檢查攪動,1年是美味、3年是精品,未來台北晶華將使用的是於木桶中熟成5年的極品黑醋,1cc就要10日圓。

■Index

★坂元釀造官網/www.tsubobatake.jp

(未成年請勿飲酒)(中國時報)

=-------------------

牛角麵包還是味增湯?從小朋友的早餐看七個國家的飲食文化


Text:Marie Claire美麗佳人|Photo: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美麗佳人》特別飛越世界各地,邀請你與各國孩童一同共進早餐,不但能看見小朋友吃早餐時的可愛模樣,還能從菜色裡細細品味不同文化。

Nathanaël Witschi Picard,六歲,巴黎

Nathanaël的早餐菜色幾乎大同小異,包括奇異果、法國麵包與奶油、爺爺奶奶親手製作的黑莓醬、麥片牛奶以及一杯鮮榨橙汁。

到了週末,Nathanaël除了會選牛角麵包當作早餐,還會製作自己的專屬甜點,而這份對於糕點的熱情,可是遺傳自爺爺呢。

Koki Hayashi,四歲,東京

如果Koki和哥哥可以選擇的話,他們比較偏愛美式早餐,有時候,母親Fumi會按著他們喜好,讓他們以麥片與甜甜圈作為早點。

但她其實更想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從食物來了解日本文化,所以Koki今日吃的都是道地日式早點,例如芝麻拌炒小魚乾與青椒、生蛋醬油拌飯、芝麻油炒牛蒡根、味增湯,還有葡萄、梨子等水果,再搭配一杯牛奶。

Doga Gunce Gursoy,八歲,伊斯坦堡

在 Doga面前,擺滿了專為週六早晨製作的精緻早餐,有蜂蜜和凍奶油(Kaymak)、糕點與烤麵包、綠色與黑色橄欖、煎蛋配辣香腸、全熟雞蛋、芝麻醬葡萄糖漿(Pekmez),還有各式各樣的乳酪、木瓜與黑莓果醬,蕃茄、黃瓜和白蘿蔔等新鮮蔬果、甜點、牛奶與橙汁,以及由烤紅椒製成的糊醬(Kahvaltilik Biber Salcasi)。

雖然桌上菜餚遠比平日來得豐盛,但別懷疑,這可是典型土耳其式的早餐樣貌。

Birta Gudrun Brynjarsdottir,三歲半,雷克雅維克

Brita最愛的燕麥粥,在冰島叫做Hafragrautur,是當地人早餐主食,通常以水或牛奶烹煮,並佐以紅糖、楓糖漿、奶油、水果或是酸奶(Surmjolk),此外魚肝油(Lysi)也是 Brita早上一定要補充的營養來源。

話說Lysi 這詞和冰島文的動詞Lysa相關,代表著「照亮」。Brita的母親 Svana Helgadottir 在她的孩子滿六個月大時,就會餵他們魚肝油,同樣,許多冰島當地的托嬰中心和幼稚園,也會在早晨準備魚肝油給小朋友,當作必備的營養補充。

Viv Bourdrez,五歲,阿姆斯特丹

對Viv來說,早餐不外乎是一杯牛奶、一塊麵包與奶油,最重要的是,麵包上頭一定得鋪滿香甜的顆粒,不但多彩更具備多元風味,例如巧克力、香草與水果等,而顆粒大小也可以任意選擇。

據荷蘭官方網站統計,每天荷蘭人至少要吃上75萬片的顆粒麵包,是當地最普遍的麵包吃法,荷蘭人也把這撒料稱作「冰雹」。

黃妍甯(蜜蜜),一歲十一個月,台北

剛起床的時候,蜜蜜會先喝一點牛奶,等到完全醒了再開始吃早餐;而玉米蛋餅、藍莓、小蕃茄、葡萄乾、吐司、豆漿都是她的最愛。

Oyku Ozarslan,九歲,伊斯坦堡

Oyku的早餐基本菜色,包括黑麵包、綠色與黑色橄欖、花生與草莓醬、蕃茄切片、全熟雞蛋、蜂蜜奶油及各樣乳酪;其中,味道類似法達起司的稱為Ezine Peyniri,而熟成較久的稱為Eski Kasar。土耳其人的餐桌上總是擺滿各式乳酪,也伴隨著他們一路成長。

Tiago Bueno Young,三歲,聖保羅

對 Tiago而言,巧克力牛奶是他的最愛,常常一睜開眼就嚷著要喝,玉米穀片也是Young家小兄弟們最喜歡的早餐。畫面中,Tiago 的餐桌上放著玉米穀片、香蕉蛋糕,還有深受巴西孩子歡迎的奶油起司甜麵包(Requeijão)。

此篇內容由美麗佳人官網提供,請參見:開學囉!世界小朋友來吃早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