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佈施
嗔,是對於討厭的過分偏執;慈悲
痴,並賜我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智慧
治療此三毒的方法:
戒定慧是對治貪嗔痴的方法。
道教文化中的道家三祖、三屍神和三清都是哪些仙神?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54sQsi
三毒(梵文:triviṣa,藏文:dug gsum),又稱三不善根(梵文:akuśala-mūla,巴利文:akusala-mūla)、三根,佛教術語,為貪、嗔、痴三種煩惱的合稱[1]。
貪是貪愛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痴是愚痴無明,因貪、嗔、痴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稱「三毒」,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2][3][4]
貪
主條目:貪 (佛教)
貪,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它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5]
嗔
主條目:瞋 (佛教)
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6]
痴
主條目:癡 (佛教)
痴,又稱痴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7] 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痴。[8]
三者關係[編輯]
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9][10][11][12]三毒中,痴毒為最重[13][14]。
三毒滅除的方法[編輯]
透過佛門中的解脫智慧知見的聞思修,確實了知五蘊的虛妄,因而自然斷除三毒。[15]
-------------------
貪、嗔、痴為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1)貪,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2)嗔,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貪是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
阿彌陀佛淨土
阿彌陀佛淨土
染愛名貪。”就是指的這個意思。佛教認為,眾生生活於世間,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與外界相接觸,產生色、聲、香、味、觸等感覺。這些感覺能引起眾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於此五欲執著並產生染愛之心,就成為貪。因此又以貪與愛為同體異名。
《俱舍論》卷十六中說:“於他財物,惡欲名貪。”通俗地說,對於名、利,對於財物,對於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對於由五蘊和合之眾生之體,產生無厭足地追求、佔有的慾望,都可稱為貪。《成唯識論》卷六中則說:“云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有”和“有具”是指三界眾生以及眾生賴以生存的各種條件。並認為貪著這種心理能障礙無貪,並且因其執著於由五蘊和合的眾生之體,導致生命處於不斷的生死輪迴中,長受三界流轉之苦,所以說以生苦為業。
佛教認為,貪是佛教修行的大敵,是產生一切煩惱的根本,所以將貪列為根本煩惱之一,並將貪與嗔、癡等一起作為有害眾生修行的“ 三毒 ”。小乘有部以貪為“ 不定地法 ”之一,大乘唯識學派則以此為“煩惱法”之一。《俱舍論》依貪著對象區別,將貪分為四種: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供奉貪。《瑜伽師地論》中則分為事貪、見貪、貪貪、慳貪、蓋貪、惡行貪、子息貪、親友貪、資具貪、有無有貪等。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 三毒 ”。
嗔的產生與作用與貪正好相反。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佔有的心理慾望,嗔卻是由對眾生或事物的厭惡而產生憤恨、惱怒的心理和情緒。佛教認為對違背自己心願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會使眾生身心產生熱惱、不安等精神作用,對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敵。對佛教修行所言是這樣,如果是對他人或社會而言,則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 之心,便會發生爭鬥,或導致互相殘殺,輕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則使整個社會,乃致使整個國家陷入災難,因而《大智度論》卷十四中說,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種心病中最難治的。
痴
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俱舍論》中說:“痴者,所謂愚癡,即是無明。”佛教認為,眾生因無始以來所具之無明,致心性愚昧,迷於事理,由此而有“人” 、“我”之分。於是產生我執、法執,人生的種種煩惱,世事之紛紛擾擾,均由此而起。因此痴為一切煩惱所依。《唯識論》卷六中說:“於諸理事迷
清靜智慧心
清靜智慧心
暗為性,能礙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又說:“諸煩惱生,必由痴故。”
痴既為一切煩惱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煩惱之一。而且它是隨順其他諸根本煩惱共同起著作用。《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又將隨煩惱中覆、誑、諂、昏沉、妄念、散亂、不正知等作為痴的具體表現。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滅無明,斷滅癡愚。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
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若聞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發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貪嗔癡是。返貪嗔癡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嗔癡亦無實性,但據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見貪嗔癡性即是佛性,貪嗔癡外更無別有佛性。
經書相關記載
經云: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貪嗔癡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薩所行之處,無所不乘,亦無所乘,終日乘未嘗乘,此為佛乘。
經云:無乘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實,五蘊假名,遍體求之,必無定處,當知此人解佛語。
經云:五蘊窟宅名禪院。內照開解即大乘門,可不明哉。不憶一切法,乃名為禪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臥皆禪定。知心是空,名為見佛。何以故?十方諸佛皆以無心,不見於心,名為見佛。捨身不,名大布施。離諸動定,名大坐禪。何以故凡夫一向動,小乘一向定,謂出過凡夫小乘之坐禪,名大坐禪。若作 此會者,一切諸相不求自解,一切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禪定力。凡將心求法者為迷,不將心求法者為悟。不著文字名解脫;不染六塵名護法;出離生死名出家;不受後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不處無明為大智慧;無煩惱處名般涅;無心相處名為彼岸。迷時有此岸,若悟時無此岸。何以故為 凡夫一向住此。若覺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離於此彼岸也。若見彼岸異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無禪定。煩惱名眾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異,只隔具迷悟耳。迷時有世間可出,悟時無世間可出。平等法中,不見凡夫異於聖人。
經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聖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薩與諸佛如來行也。若見生異於死,動異於靜,皆名不平等。不見煩惱異於涅,是名平等。何以故煩惱與涅,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為涅所滯。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
涅者:涅而不生,而不死,出離生死,出般涅。心無去來,即入涅。是知涅即是空心。諸佛入涅者,為在無妄想處。菩薩入道場者,即是無煩惱處。空閑處者,即是無貪嗔癡也。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痴為無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滅,萬法有無,皆由一心。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無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無有實體,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無。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是知持心學法,則心法俱迷;不持心學法,則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見之人,知心空無,即超迷悟。無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見。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兩相俱生滅。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是名真見。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何以故無所見故,見無見故,見非見故。凡夫所見,皆名妄想。若寂滅無見,始名真見。心境相對,見生於中,若內不起心,則外不生境,境心俱淨,乃名為真見。作此解時,乃名正見。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見與不見,俱不見故;解與不解,俱不解故。無見之見,乃名真見;無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見者:非直見於見,亦乃見於不見。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無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無所解者,始名正解;解與不解,俱非解也。
經云:不捨智慧名愚癡。以心為空,解與不解俱是真;以心為有,解與不解俱是妄。若解時法逐人,若不解時人逐法。若法逐於人,則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則法成非法。若人逐於法,則法皆妄;若法逐於人,則法皆真。是以聖人亦不將心求法,亦不將法求心,亦不將心求心,亦不將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兩寂,故常為在定。眾生心生,則佛法滅;眾生心滅,則佛法生。心生則真法滅,心滅則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屬,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屬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場。迷時有罪,解時無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時無罪見罪,若解時即罪非罪。何以故罪無處所故。
經云:諸法無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 此解者,前世罪業即為消滅。迷時六識五陰皆是煩惱生死法,悟時六識五陰皆是涅槃無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若言將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見。迷時有佛有法,悟無佛無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意義編輯
佛認為,人類的種種苦難(如煩惱、爭斗等)主要來源於自身的貪欲心、怒心和愚癡心,即所謂“ 三毒 ”。也是人類身、口、意等一切惡行的根源。其實,貪欲是對名聲、財物等自己所愛好的東西沒有滿足的一種精神作用;怒是對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從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寧的一種精神作用;愚癡是指愚昧無知、不明事理的一種精神作用。這些精神作用的擴張,使得人類相互間爭奪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遠不知道解脫苦難的真正道路在哪裡。佛陀教導我們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就是要人們通過戒定慧的自我修養,去除貪欲心、怒心和愚癡心,淨化自己的心靈。而在具體實踐上,則是要人們以布施去轉化貪欲心,以慈悲去轉化怒心,以智慧去轉化愚癡心。佛認為,“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大乘起信論》),說:“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 [2]
三者關係
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三毒中,痴毒為最重。
降伏解脫的辦法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戒、定、慧“ 即是對治”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種有道德的、有規範的、無害他人的生活行為標準,斬斷因為沾染喜愛外物而生起的執著貪心;
定,是針對內心的修煉和自我耐性的培養;凡事先自省,向內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發的嗔恨;
慧,是對於宇宙生命種種實相,有了透徹、圓融的了知,從而脫離愚癡;不再惘於事理,迷於因果;善解世間因緣的相續,明白生死流轉的根本,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降伏解脫的先後次序:
持戒除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貪心不起,定力更進,斷滅嗔心,智慧顯露,愚癡障除,正見正行,淨化身心,因次第修,證果不遠,解脫根本煩惱,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實不虛,唯信之者自證。
作於春秋時期的《禮記·大學篇》裡也描述了類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來有自”: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物格而後智生,智生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
六位心所的第四位,是煩惱心所。
煩者煩擾,惱者惱亂。煩擾惱亂人心者,稱為煩惱。
煩惱心所 有六,
是貪、嗔、癡、慢、疑、惡見,此六者又稱為根本煩惱心所。
一、貪
貪是貪欲,非義而取,心無厭足,曰貪。論曰 :「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世人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求種種欲樂,貪是愛、欲的同義語,是無貪之反。
二、嗔
嗔者嗔恚,逆境當前,妄動無明,論曰 :「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所以嗔心起時,
對家人眷屬、乃至眾生,心生憎惡,輕則惡聲詬罵,重則刀杖相向,甚至於伐城伐國,喋血千里,莫不由嗔心起。
三、癡
癡是無明的異名,無明者,迷昧不覺,起諸邪見,不辨是非,謗無因果。論曰:「謂於諸事理迷暗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一切雜染惡法,皆依無明生起,這就是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
四、慢
慢者驕傲,「謂持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慢也就是輕舉喬揚,不知謙卑,輕蔑他人。
五、疑
疑者信之反,「謂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謂猶豫者,善不生故。」疑也就是對於三寶的功德,四諦的真理,因果的能力,都猶豫不信,所以能障不疑善品為業。
六、惡見
即不正確的見解,此又稱邪見,此有五種,一者身見,即是我見。二者邊見,即於我見上執常執斷。三者邪見,否定因果善惡的見解。四者見取見,即固執己見,互相鬥爭。五者戒禁取見,認為持牛戒、狗戒、雞戒,是生天證果之因,這稱為非因計因。....于凌波居士 講述
-----------------------------
佛教中所說的五毒心是指貪、嗔、癡、慢、疑五種心,這五種心會使我們造作惡業,就像毒藥會妨礙我們修行,故稱為五毒。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禪定,那終究是邪定。修大神通或各種玄妙的大法,若五毒心尚存,結果可能會變成魔通或各種惡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本文將詳述五毒心的本質及其形成的原因,也要說明業障的意義及消除業障的方法,希望能對各位的修行有所助益。本文很多見解為個人的看法,若有不對之處請來函指教。
貳、五毒是無明與五智的結合
先說無明,無明是眾生輪回六道不能成佛的主因,它是心的不明(也就是昏),它使「真心」起分別執著,因而妄見「實有」明暗、色空、壽命、名色、現象等種種分別境界。
「無明」依其粗細不同而有無始、業相、轉相、根本、塵沙與枝末六種,除枝末無明屬第六識的障礙外其餘皆屬第八識的障礙。
次說「五智」,五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與「真如緣起智」(或稱法界體性智)。當修行者進入菩薩位時即逐漸成就「五神通」,到成應身佛位時才圓滿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並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當由應身佛位進入報身佛位時,妙觀察智圓滿成就而且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當最後修成法身佛時第八識才轉成大圓鏡智而圓滿成就佛的三身四智。大圓鏡智如明鏡可徹照宇宙恒河沙的種子(即形成一切有情、無情諸世間的種子);平等性智了知諸法的體性不二(即空),因此不生「我相」;妙觀察智善觀諸法的差別相狀;成所作智即是成就五大神通,故能圓滿成就所要做的事;真如緣起智能明白了知宇宙一切現象都是由「真如」(即本體)起「無明」而「如幻緣生」。五智是眾生本有,但因無明遮蔽而無法現出,要經過長時間修行後,慢慢轉識成智才會現出。
最後說五毒心的本質,五毒心是屬意識心(即眾生心)的層次,意識心是根塵與八種識共同作用所產生的。嗔心是大圓鏡智與無明所成者,其餘癡、慢、貪與疑四種心則分別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真如緣起智與無明所成。此中無明主要來自「六道無明」(即枝末與塵沙無明之合稱)詳細情形將說明於下麵。
參、業障的形成
眾生由於無始以來存在各種「無明」(又稱惑)以致產生五毒心,有五毒心就會造作身、口、意各種「業」(例如身體去殺生、口去罵人、意起邪念),造業之後就會在第六識留下「名色」的業障(有名相),也會在第八識留下業障的「種子」(沒有名相)。這些「業障」形成眾生內心的「垃圾」,加深眾生對三界的執著,使眾生不得解脫。例如貪錢的心形成後,就會在第六識形成貪錢財的業障(屬名色),亦會在第八識形成貪錢的種子。貪錢財的心生起後,也會造作其他的「業」,如殺人、偷盜等,因此會形成殺偷等業障(名色與種子)。同樣的,貪女色的心形成後會造成淫、殺、嗔等各種業障。
肆、詳述五毒心的形成
(一)貪心:貪心是對某些有形或無形的東西有過度喜愛的心。有形的東西如人物的美麗、金錢、衣服、鳥獸、山水等皆是。無形的東西如人的溫柔、氣質風度、淫樂、香味等皆是。貪心的產生是由於我們的五種器官(即眼、耳、鼻、舌與身體)接觸到外界現象時會產生各種覺受(因為有識之故),我們對有的覺受產生強烈的喜愛,產生強烈喜愛的原因主要是我們的「六道無明」所致。例如就貪錢而言,錢本身是名相符號,本是虛妄不實,但因為我們有「塵沙無明」的緣故,當我們看到金錢時就妄執以為「實有」,由於以為實有之故,我們會想擁有它。貪錢其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錢可以滿足「我的」各種精神與物質的欲望,例如可使「我有」嬌妻美妾、使「我有」房屋、汽車、會使「我有」名望地位等等,這些原因其實就是「我執」的緣故。而產生我執的原因是「枝末無明」(詳細見藥師山通訊第三期第一頁)。因此,形成「貪錢的心」的主要因素是「眼的視覺」與「六道無明」。詳細分析可知,貪心不離人的前五根、前五識及六道無明,也可以說貪心是成所作智與六道無明所成者。貪心產生後會在第六識產生貪的業障(屬名色),亦會在第八識形成貪的業障種子。由於自無始以來已經在六道輪回無數次,前五識經長期薰染的結果就會形成色蘊與受蘊(細膩身),此色、受二蘊就是使我們不能成就五神通的主要原因,也可以說貪的業障是形成色受二蘊的主因,也是障礙成所作智不能現出的原因。
(二)嗔心:嗔心是一種不仁慈的意識心,它包括好勝、好鬥等成份在內。例如當我們的身體受傷害或我們的尊嚴被羞辱時,我們就會產生想要報復或傷害對方的心,類似這樣的心就是嗔心。嗔心若暗存在心中就會形成嗔的業障(屬意業),若放出來則可能造作殺業、口業等而形成其他業障,也會傷害他人及自己,造成人生的種種痛苦,有時還會造成因果影響來生,因此,佛教有言「嗔恨可燒毀一切功德」,我們不能不注意嗔心的問題。嗔心的產生至少包括三樣東西:能嗔恨的「我」、所嗔恨的對象及引起嗔恨的「媒介」。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嗔恨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缺少慈悲心,不知道引起嗔心的「媒介」皆如幻非實及不知「無我」,此是嗔心會產生的原因。眾生在無數次的輪回中彼此都有親密相依的關係,若能開大圓鏡智則會了知眾生親密相依的種子而產生同體的大悲心,嗔恨就不會產生。因此可知,大圓鏡智被遮蔽,與眾生自己的「我執」與「法執」,這些就是使我們面對某些境界會起嗔心的原因。也可以說嗔心是大圓鏡智與六道無明的產物。
(三)癡心:癡心是愚癡不明,例如對某人癡癡的愛就是一種癡心。嚴重的癡是呆笨,例如做事笨手笨腳,道理不明白,雖很用功仍讀不好書等都是。癡心的另外一個最大問題是對任何事情只會看表面而不能知真相。這些人對別人的言論只會斷章取義,只吸收他認同的部份,他不認同的部份好像都沒有聽到。因此,也許你對這些人一件事情重複講好多次,但他總是不知道,好像完全被他「忽略掉」。要瞭解這種怪現象,我們必須先探討癡心的本質。癡心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控制的心動」。這種源於「第七識」的心動使其只能覺知其所心動的事,其他的事都被其「忽略」而不知。因此,癡心會使人對很多周邊的事不覺知而顯得呆笨。這種情況就好像當男女的愛情正在火熱的進行時,當事人很多事情是不能自製的,也有很多事很容易被他們忽略而不知。癡心很多是源於直覺而非經詳細思考。人之所以會對某些事情發生心動而不能自製,主要原因是不明白這些現像是如幻不實,這些人對這一點比一般人來得不明白,故是癡。此外,「我愛」、「我有」等「我執」亦是原因之一。因此,形成癡心的無明主要是「六道無明」。因為第七識是平等性智被遮蔽的結果,因此,我們可以說癡心是平等性智與無明的產物。癡心會使人在第六識中形成名色的癡業,亦會在第八識中形成癡業的種子。癡業是輪回到畜牲道的根本業障,畜牲道的眾生都有一種極為頑強的癡業存在,例如豬是好吃成癡,蛇類是嗔恨成癡,而鴛鴦類則是兩性相愛成癡。
(四)慢心:慢心就是憍慢自大,憍慢心常發生在天道眾生,在人間常發生在上等階級的人身上,也常發生在一些修行有相當成就的人身上。憍慢心主要源於對現象的分別比較,這本是妙觀察智的功用,但由於「無明」的關係使我們以為這些現象之間「實質存在」著好壞、高下等分別,更因為「我執」的關係產生「我的最好」等意識心,憍慢自大的心由此產生。憍慢的結果亦會產生「不精進心」,因為「已經最好」當然就不再需要求進步了,因此憍慢心會障礙精進心與妙觀察智的成就。此外,憍慢自大的結果會使別人覺得他自視甚高,曲高和寡,在菩薩道上渡生亦會形成障礙。天道眾生由於福報大,衣食俱足身相莊嚴,故憍慢心較強。憍慢心會造作身口意的憍慢業,在第六識形成憍慢的業障及在第八識形成憍慢業障的種子,有時亦形成不精進業障。
(五)疑心:我們此處講疑心不是一般人對某些人事問題的不相信,例如有人告訴你地球是方形的,你不相信,或有人告訴你某甲是殺人犯而你不相信,對這些事的信與否是根據你的世間經驗的判斷,這一類與我們所稱的疑心不同。我們所說的疑心是源於沒有「真如緣起智」的結果;這種疑心是不相信世間一切現像是「緣生性空」;不相信有「空」的存在;又因為我執與塵沙無明之故,以致懷疑因果、輪回與無常的真理,也懷疑有佛菩薩存在,不相信佛法的真理,也懷疑善知識或高僧大德的教導(上面三點總稱不信三寶),這些是修行上所稱的疑心。疑心會使人造作口業與意業,在第六識形成疑的業障,亦在第八識形成疑的業障種子。疑心也會引起殺業、嗔業等其他業障。疑業是鬼界眾生的根本業障。我個人認為疑業對修行的影響最嚴重,因疑業使修行者不相信三寶,常會因此斷了學佛之路。疑業使修行者不信佛菩薩或其指導上師,因此在「加持」與「相應」上都會發生問題。
伍、消除業障的意義與方法
業障就是眾生累生累世輪回在六道之中,所造作身口意各種業的結果,這些結果形成「余勢」,變成名色儲存在第六識中或成為種子儲存在第八識中。例如貪錢、貪女色、貪睡覺等貪的業障;嗔恨丟棄他的人、嗔恨殺他的人等嗔的業障。業障的種類名目繁多,但其源頭與無明有關。因此,消業障的兩種方法之一就是消除各種無明。例如經由消除枝末無明以去除第六識中的業障;經由消除根本無明以消第八識中的業障。由於無明的消除,內心就不再認為業障是實有或不認為是「我」的業障,不認為有我在受業障,這樣就可以消除某一些業障。
第二種消除業障的方法是直接消除在第六識或第八識中的業障,如消除貪業或殺業等,當然不同原因而起的貪業(或其他業障)有時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消除。念某位佛菩薩的聖號主要可消除某些業障,在密部佛法中有很多咒語可有效的消除某些業障,至於各種無明的消除似乎只有密咒比較有效。
除了以上兩種常用的方法外,消除業障的第三種方法是直觀「業障本空」,但這種方法必須修行到很高層次才可用,一般修行人最好不要使用,以免陷入「我慢」的修行症候。
第四種很有用的消業障方法是懺悔,尤其在諸佛菩薩面前懺悔會比較有效(此與佛菩薩之願力有關)。懺悔在理論上是以自己的心力瞭解自己的過錯而可自行解除自心的障礙。但問題在於我們一般無法知道自己的錯誤(即業障)來自何處。例如某種與貪業有關的現象出現(也許是生理或心理上的病症),但它到底是貪淫或貪什麼我們無法得知,故心理學上的自我懺悔或者靠自力的懺悔可能都使不上力,因此,業障之懺悔除了自心要真誠有悔意外,誠心向佛菩薩表白求其加被,如能蒙佛菩薩佛力之相助也許才更能有效的找到業障之源而消除之。
陸、結語
五毒心是五智與無明的結合,完全去除無明即可轉五毒成五智。貪毒是前五根與五識對塵境的極度愛染以致障礙成所作智。嗔毒源於無慈悲之心,障礙大圓鏡智。癡毒乃對境界心動不止,障礙平等性智。慢毒源於執著比較為實有,障礙妙觀察智。疑毒不信緣起性空,不信三寶,障礙真如緣起智。五毒心會驅使眾生造作各種惡業而形成種種不良之業障,使眾生更貪執三界六道而輪轉不能出離。修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消除各種業障(即內心的垃圾)。其方法可以持咒、念佛、懺悔或觀空等行之,但最好要有善知識指導。業障去除則「本心」自會現出,修行者有少數因為多生之努力,業障已甚少,今生很快就能以內觀之慧力而現出本心,但這是極少數的「大善根」,有的可能是乘願再來的菩薩,一般修行人切莫以為不必什麼修行,只要自己「想」成是佛就可以,那是「妄想」,很容易陷入「憍慢自大」,甚至會犯未證謂證的毛病,那就不好了。最後願各位同修自發大心精進修行,誓求今生解脫,誓願自渡渡人,如此,我相信佛菩薩會助你度過無邊的「業障大海」,使你順利到解脫的彼岸。
--------------------------------------
三無漏學
同義詞 戒定慧一般指三無漏學
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1] 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學:
1.修戒 ——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 ——致力於內心平靜;
3.修慧 ——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和智慧。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
1.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 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整理:念定寺釋德政)
中文名 三無漏學 修戒 完善道德品行 修定 致力於內心平靜 修 慧 培育智慧
三無漏學
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1] 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學:
1.修戒 ——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 ——致力於內心平靜;
3.修慧 ——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
三無漏學
三無漏學 (3張)
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和智慧。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
1.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 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持戒
道德品行,佛教稱為“戒”。許多人將“戒”片面地理解為消極的禁戒,認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1] 。
然而,“戒”的巴利語為sãla,含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好品德、良善的行為等。
從“戒”的原意來看,它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素養。
三無漏學
三無漏學 (2張)
一個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甚至是傷天害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會做出對他人會造成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
戒,也叫做“學處”,即學習規範、訓練規則。戒可以分為出家人的學處和在家人的學處。出家人的學處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學處就有227條,其他細小的行為規範則不計其數。不過,雖然學處很多,但最終的目的卻只有一個——斷除煩惱。
相對來說,在家人的學處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為規範也不過五條,稱為“五戒”(pacasatilde;la)。這五條學處是通過遠離、避免五種不良的行為來達成,即:
1. 遠離殺生;
2. 遠離不與取(偷盜);
3. 遠離欲邪行(邪淫);
4. 遠離虛妄語;
5. 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麻醉品)。
這五條學處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為規範。有些人也許不理解遵守這五條學處的意義,那麼,我們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來認識持守五戒的必要性。
例如: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應該殺生。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愛惜生命、貪生怕死;自己不喜歡被人傷害、被人殺害,為什麼要對其他的眾生施暴、要殺害別人呢?正是因為自己不希望受傷害、被殺害,所以不應該傷害、殺害其他眾生。這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擁有的財物被偷、被搶,所以不應該去偷、去搶、去佔有別人的財物。
自己希望擁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諧、夫妻和睦相處,所以不應該在外面亂搞男女關係,拈花惹草、紅杏出牆。
自己不喜歡受別人欺騙,希望自己所講的事情被別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應當說假話、騙人的話。人們都知道吸煙、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費錢財又損害健康,甚至會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喪失理智,醉酒後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出來。遠離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
總之,當一個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會在言行上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會成為違犯性煩惱的奴隸。通過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違犯性的煩惱。[1]
禪定
定就是內心處於平靜、安寧、專一的狀態。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煩惱、致力於內心平靜的意思[1] 。
佛陀曾經教導過許多修定的方法,《清淨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業處(kammañntilde;hàna),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種業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通過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來達到內心的平靜。
為什麼讓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就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呢?
三無漏學
三無漏學 (3張)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人沒有工作,他就可能遊手好閒,甚至到處惹是生非。如果幫他找一份工作,讓他安下心來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會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了。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引導方向,它就會隨順著自己的喜好,追逐欲樂、飄浮不定。讓它專注於一個特定的目標,它就能夠逐漸平靜下來。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從事心靈工作的,教我們如何引導這顆心,善用這顆心,讓它朝著好的方向、善的方向發展。
在經典中,通常將培育到某種高度的定力稱為“禪定”。禪定,即心處於高度專注的狀態。一個人若達到禪定的境界,其心能夠持續地維持在極度喜悅、快樂、寧靜和殊勝的狀態一段很長的時間。
佛教將禪定分為八個層次,包括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無色定: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些定境是越往高處越殊勝的。在高級禪定中,即使連喜悅、快樂都消失,內心只處於極度寧靜、微妙和殊勝的狀態。
此外,還有一種心雖然專注但層次比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禪那的定。
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導和實踐著。包括許多在家人在內的禪修者依照比庫們的教導,都能體驗到不同程度的禪定境界,親自證明佛陀教導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當禪修者在進入禪定的時間內,他的心不會出現任何的煩惱,甚至連雜念都不會生起。其間,困擾性煩惱完全被強大的定力所鎮伏。
想要去除潛伏性煩惱,根除內心的煩惱,就應該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
這裡所說的智慧,並不是指腦瓜轉得快,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場、官場、戰場、考場能打敗對手,青雲直上。這些能力只能叫才華或聰明,不是佛教所說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夠徹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間本質的智慧。
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觀”,即如實觀照名色法、觀照世間無常、苦、無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稱為“止觀”。
智慧
我們需要透過智慧來觀照名色法,了解名色法無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構成。眼、耳、鼻、舌、身稱為五根,即五種感官,它們構成了這個色身(肉體之身)。意呢,有六種,即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這六識分別認知六種對象: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和各種現象(法所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這六種對象的互動[1] 。
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東西、聽到悅耳的聲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時,很容易生起貪心,想要追求這些東西。當心接觸到不喜歡的對象時,心會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了解事物的本質,叫做痴。貪嗔癡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煩惱。
我們應當用這樣的方法來觀照名色法是如何構成的?它們如何運作?在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善心,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不善心?應當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名色法之後,還必須進一步追查造成名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為一種結果,也必定有其因。為什麼會有生命呢?因為有煩惱,有貪愛、有追求,想要這東西、想要那東西,於是會採取行動,造作善業或不善業。當這些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則產生相應的果報。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不同境遇,就是這些行為的結果。一旦擁有了生命,就執著生命;身心接觸到不同的外境,又會產生新的煩惱。於是,煩惱、業與果報三者互為因果,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如果不致力於斬斷這條鎖鏈,中止這種循環,輪迴之苦將是了無盡期。
了知名色與名色之因後,還必須觀照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包括身心在內的世間所有現像都不是永恆的,一切都在剎那剎那地生滅變易著,這稱為“無常”。萬物都在遭受生滅的逼迫,所以是“苦”。因為無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的“自我”、“靈魂”、“實體”、“本體”存在,這稱為“無我”。
如此透過無常、苦、無我的智慧來觀照一切世間,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的。通過觀智如此透徹地觀照,當他的觀智成熟時,即可以斷除煩惱、解脫一切苦。
智慧跟四聖諦息息相關。在經典中,將如實地了知四聖諦稱為智慧,而智慧所了知的對象就是四聖諦。
通過智慧了知名色法屬於苦聖諦;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聖諦。觀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為無常、苦、無我的智慧稱為觀智。亦即是說,觀智所觀照的對象即是苦聖諦和集聖諦。當禪修者的觀智成熟時,即生起超越世間(出世間)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徹底地斷除相應的煩惱,證悟涅槃。涅槃即是滅聖諦,是道智的目標。證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聖諦。另外,從道聖諦是導致苦之滅盡的途徑來說,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的過程稱為道聖諦。
當禪修者徹底地斷除一切煩惱之後,他即稱為“漏盡者”——斷盡一切煩惱的人。又可稱為“阿拉漢”——值得禮敬、尊重、供養的聖者。
---------------
戒定慧,即三無漏學,是八正道的總結,其中包括了持戒、禪定、智慧三者,亦即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起修,分別對治人的貪、嗔、痴三毒,最終可以解脫煩惱、究竟涅槃。三者彼此加強,缺一不可,而且相輔相成。只要精進修行三無漏學,必定可以達到最終的解脫之道。三學是對付三毒之法。防非止惡即為戒,戒能伏貪愛心;息慮靜緣即為定,定能伏嗔恚心;破惡證真叫做慧,慧能伏邪痴心。
戒定慧- 簡介
戒定慧
戒定慧圖冊
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學:
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3.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 八支聖道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和智慧。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
1.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戒定慧- 持戒
道德品行,佛教稱為“戒”。許多人將“戒”片面地理解為消極的禁戒,認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
然而,“戒”的巴利語為sãla,含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好品德、良善的行為等。
從“戒”的原意來看,它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素養。一個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甚至是傷天害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會做出對他人會造成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
戒,也叫做“學處”,即學習規範、訓練規則。戒可以分為出家人的學處和在家人的學處。出家人的學處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學處就有227條,其他細小的行為規範則不計其數。不過,雖然學處很多,但最終的目的卻只有一個——斷除煩惱。
相對來說,在家人的學處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為規範也不過五條,稱為“五戒”(pacasatilde;la)。這五條學處是通過遠離、避免五種不良的行為來達成,即:
1.遠離殺生;
2.遠離不與取(偷盜);
3.遠離欲邪行(邪淫);
4.遠離虛妄語;
5.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麻醉品)。
這五條學處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為規範。有些人也許不理解遵守這五條學處的意義,那麼,我們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來認識持守五戒的必要性。
例如: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應該殺生。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愛惜生命、貪生怕死;自己不喜歡被人傷害、被人殺害,為什麼要對其他的眾生施暴、要殺害別人呢?正是因為自己不希望受傷害、被殺害,所以不應該傷害、殺害其他眾生。這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擁有的財物被偷、被搶,所以不應該去偷、去搶、去佔有別人的財物。
自己希望擁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諧、夫妻和睦相處,所以不應該在外面亂搞男女關係,拈花惹草、紅杏出牆。
自己不喜歡受別人欺騙,希望自己所講的事情被別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應當說假話、騙人的話。人們都知道吸煙、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費錢財又損害健康,甚至會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喪失理智,醉酒後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出來。遠離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
總之,當一個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會在言行上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會成為違犯性煩惱的奴隸。通過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違犯性的煩惱。
戒定慧- 禪定
戒定慧
戒定慧圖冊
定就是內心處於平靜、安寧、專一的狀態。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煩惱、致力於內心平靜的意思。
佛陀曾經教導過許多修定的方法,《清淨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業處(kammañntilde;hàna),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種業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通過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來達到內心的平靜。
為什麼讓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就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呢?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人沒有工作,他就可能遊手好閒,甚至到處惹是生非。如果幫他找一份工作,讓他安下心來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會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了。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引導方向,它就會隨順著自己的喜好,追逐欲樂、飄浮不定。讓它專注於一個特定的目標,它就能夠逐漸平靜下來。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從事心靈工作的,教我們如何引導這顆心,善用這顆心,讓它朝著好的方向、善的方向發展。
在經典中,通常將培育到某種高度的定力稱為“ 禪定 ”。禪定,即心處於高度專注的狀態。一個人若達到禪定的境界,其心能夠持續地維持在極度喜悅、快樂、寧靜和殊勝的狀態一段很長的時間。
佛教將禪定分為八個層次,包括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無色定: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些定境是越往高處越殊勝的。在高級禪定中,即使連喜悅、快樂都消失,內心只處於極度寧靜、微妙和殊勝的狀態。
此外,還有一種心雖然專注但層次比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禪那的定。
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導和實踐著。包括許多在家人在內的禪修者依照比庫們的教導,都能體驗到不同程度的禪定境界,親自證明佛陀教導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當禪修者在進入禪定的時間內,他的心不會出現任何的煩惱,甚至連雜念都不會生起。其間,困擾性煩惱完全被強大的定力所鎮伏。
想要去除潛伏性煩惱,根除內心的煩惱,就應該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
這裡所說的智慧,並不是指腦瓜轉得快,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場、官場、戰場、考場能打敗對手,青雲直上。這些能力只能叫才華或聰明,不是佛教所說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夠徹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間本質的智慧。
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 修觀 ”,即如實觀照名色法、觀照世間無常、苦、無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稱為“止觀”。
戒定慧- 智慧
我們需要透過智慧來觀照名色法,了解名色法無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構成。眼、耳、鼻、舌、身稱為五根,即五種感官,它們構成了這個色身(肉體之身)。意呢,有六種,即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這六識分別認知六種對象: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和各種現象(法所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這六種對象的互動。
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東西、聽到悅耳的聲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時,很容易生起貪心,想要追求這些東西。當心接觸到不喜歡的對象時,心會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了解事物的本質,叫做痴。貪嗔癡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煩惱。
我們應當用這樣的方法來觀照名色法是如何構成的?它們如何運作?在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善心,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不善心?應當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名色法之後,還必須進一步追查造成名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為一種結果,也必定有其因。為什麼會有生命呢?因為有煩惱,有貪愛、有追求,想要這東西、想要那東西,於是會採取行動,造作善業或不善業。當這些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則產生相應的果報。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不同境遇,就是這些行為的結果。一旦擁有了生命,就執著生命;身心接觸到不同的外境,又會產生新的煩惱。於是,煩惱、業與果報三者互為因果,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如果不致力於斬斷這條鎖鏈,中止這種循環,輪迴之苦將是了無盡期。
了知名色與名色之因後,還必須觀照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包括身心在內的世間所有現像都不是永恆的,一切都在剎那剎那地生滅變易著,這稱為“無常”。萬物都在遭受生滅的逼迫,所以是“苦”。因為無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的“自我”、“ 靈魂 ”、“實體”、“本體”存在,這稱為“無我”。
如此透過無常、苦、無我的智慧來觀照一切世間,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的。通過觀智如此透徹地觀照,當他的觀智成熟時,即可以斷除煩惱、解脫一切苦。
智慧跟四聖諦息息相關。在經典中,將如實地了知四聖諦稱為智慧,而智慧所了知的對象就是四聖諦。
通過智慧了知名色法屬於苦聖諦;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聖諦。觀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為無常、苦、無我的智慧稱為觀智。亦即是說,觀智所觀照的對象即是苦聖諦和集聖諦。當禪修者的觀智成熟時,即生起超越世間(出世間)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徹底地斷除相應的煩惱,證悟涅槃。涅槃即是滅聖諦,是道智的目標。證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聖諦。另外,從道聖諦是導致苦之滅盡的途徑來說,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的過程稱為道聖諦。
當禪修者徹底地斷除一切煩惱之後,他即稱為“漏盡者”——斷盡一切煩惱的人。又可稱為“阿拉漢”——值得禮敬、尊重、供養的聖者。
-----------------------------
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1] 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學:
1.修戒 ——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 ——致力於內心平靜;
3.修慧 ——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和智慧。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
1.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 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編輯整理:念定寺釋德政)
中文名 三無漏學 修戒 完善道德品行 修定 致力於內心平靜 修 慧 培育智慧
三無漏學
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1] 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學:
1.修戒 ——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 ——致力於內心平靜;
3.修慧 ——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
三無漏學
三無漏學 (3張)
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和智慧。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
1.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 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持戒
道德品行,佛教稱為“戒”。許多人將“戒”片面地理解為消極的禁戒,認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1] 。
然而,“戒”的巴利語為sãla,含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好品德、良善的行為等。
從“戒”的原意來看,它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素養。
三無漏學
三無漏學 (2張)
一個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甚至是傷天害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會做出對他人會造成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
戒,也叫做“學處”,即學習規範、訓練規則。戒可以分為出家人的學處和在家人的學處。出家人的學處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學處就有227條,其他細小的行為規範則不計其數。不過,雖然學處很多,但最終的目的卻只有一個——斷除煩惱。
相對來說,在家人的學處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為規範也不過五條,稱為“五戒”(pacasatilde;la)。這五條學處是通過遠離、避免五種不良的行為來達成,即:
1. 遠離殺生;
2. 遠離不與取(偷盜);
3. 遠離欲邪行(邪淫);
4. 遠離虛妄語;
5. 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麻醉品)。
這五條學處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為規範。有些人也許不理解遵守這五條學處的意義,那麼,我們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來認識持守五戒的必要性。
例如: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應該殺生。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愛惜生命、貪生怕死;自己不喜歡被人傷害、被人殺害,為什麼要對其他的眾生施暴、要殺害別人呢?正是因為自己不希望受傷害、被殺害,所以不應該傷害、殺害其他眾生。這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擁有的財物被偷、被搶,所以不應該去偷、去搶、去佔有別人的財物。
自己希望擁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諧、夫妻和睦相處,所以不應該在外面亂搞男女關係,拈花惹草、紅杏出牆。
自己不喜歡受別人欺騙,希望自己所講的事情被別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應當說假話、騙人的話。人們都知道吸煙、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費錢財又損害健康,甚至會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喪失理智,醉酒後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出來。遠離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
總之,當一個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會在言行上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會成為違犯性煩惱的奴隸。通過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違犯性的煩惱。[1]
禪定編輯
定就是內心處於平靜、安寧、專一的狀態。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煩惱、致力於內心平靜的意思[1] 。
佛陀曾經教導過許多修定的方法,《清淨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業處(kammañntilde;hàna),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種業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通過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來達到內心的平靜。
為什麼讓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就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呢?
三無漏學
三無漏學 (3張)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人沒有工作,他就可能遊手好閒,甚至到處惹是生非。如果幫他找一份工作,讓他安下心來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會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了。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引導方向,它就會隨順著自己的喜好,追逐欲樂、飄浮不定。讓它專注於一個特定的目標,它就能夠逐漸平靜下來。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從事心靈工作的,教我們如何引導這顆心,善用這顆心,讓它朝著好的方向、善的方向發展。
在經典中,通常將培育到某種高度的定力稱為“禪定”。禪定,即心處於高度專注的狀態。一個人若達到禪定的境界,其心能夠持續地維持在極度喜悅、快樂、寧靜和殊勝的狀態一段很長的時間。
佛教將禪定分為八個層次,包括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無色定: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些定境是越往高處越殊勝的。在高級禪定中,即使連喜悅、快樂都消失,內心只處於極度寧靜、微妙和殊勝的狀態。
此外,還有一種心雖然專注但層次比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禪那的定。
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導和實踐著。包括許多在家人在內的禪修者依照比庫們的教導,都能體驗到不同程度的禪定境界,親自證明佛陀教導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當禪修者在進入禪定的時間內,他的心不會出現任何的煩惱,甚至連雜念都不會生起。其間,困擾性煩惱完全被強大的定力所鎮伏。
想要去除潛伏性煩惱,根除內心的煩惱,就應該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
這裡所說的智慧,並不是指腦瓜轉得快,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場、官場、戰場、考場能打敗對手,青雲直上。這些能力只能叫才華或聰明,不是佛教所說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夠徹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間本質的智慧。
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觀”,即如實觀照名色法、觀照世間無常、苦、無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稱為“止觀”。
智慧編輯
我們需要透過智慧來觀照名色法,了解名色法無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構成。眼、耳、鼻、舌、身稱為五根,即五種感官,它們構成了這個色身(肉體之身)。意呢,有六種,即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這六識分別認知六種對象: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和各種現象(法所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這六種對象的互動[1] 。
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東西、聽到悅耳的聲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時,很容易生起貪心,想要追求這些東西。當心接觸到不喜歡的對象時,心會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了解事物的本質,叫做痴。貪嗔癡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煩惱。
我們應當用這樣的方法來觀照名色法是如何構成的?它們如何運作?在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善心,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不善心?應當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名色法之後,還必須進一步追查造成名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為一種結果,也必定有其因。為什麼會有生命呢?因為有煩惱,有貪愛、有追求,想要這東西、想要那東西,於是會採取行動,造作善業或不善業。當這些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則產生相應的果報。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不同境遇,就是這些行為的結果。一旦擁有了生命,就執著生命;身心接觸到不同的外境,又會產生新的煩惱。於是,煩惱、業與果報三者互為因果,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如果不致力於斬斷這條鎖鏈,中止這種循環,輪迴之苦將是了無盡期。
了知名色與名色之因後,還必須觀照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包括身心在內的世間所有現像都不是永恆的,一切都在剎那剎那地生滅變易著,這稱為“無常”。萬物都在遭受生滅的逼迫,所以是“苦”。因為無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的“自我”、“靈魂”、“實體”、“本體”存在,這稱為“無我”。
如此透過無常、苦、無我的智慧來觀照一切世間,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的。通過觀智如此透徹地觀照,當他的觀智成熟時,即可以斷除煩惱、解脫一切苦。
智慧跟四聖諦息息相關。在經典中,將如實地了知四聖諦稱為智慧,而智慧所了知的對象就是四聖諦。
通過智慧了知名色法屬於苦聖諦;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聖諦。觀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為無常、苦、無我的智慧稱為觀智。亦即是說,觀智所觀照的對象即是苦聖諦和集聖諦。當禪修者的觀智成熟時,即生起超越世間(出世間)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徹底地斷除相應的煩惱,證悟涅槃。涅槃即是滅聖諦,是道智的目標。證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聖諦。另外,從道聖諦是導致苦之滅盡的途徑來說,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的過程稱為道聖諦。
當禪修者徹底地斷除一切煩惱之後,他即稱為“漏盡者”——斷盡一切煩惱的人。又可稱為“阿拉漢”——值得禮敬、尊重、供養的聖者。
-----------------------------
我們學佛的目的,在於堅持五戒十善,來斷惡修善,淨化自己;廣修六度四攝,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轉化煩惱習氣,徹證常住真心,從而徹底解脫生死流轉和世出世間的一切苦厄,這是我們生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緣,是學佛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間佛教的主要內容。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我們必須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精進修學戒、定、慧三無漏學。現從三方面進行講述。
一、修學戒定慧的重要性
為了息滅貪、瞋、痴,必須勤修戒、定、慧。由於我們無始劫以來染著了貪、瞋、痴、慢、疑、惡見等見思煩惱,終日迷妄顛倒,妄心流注,如水漏泄,以致長期以來生死流轉,未能出離。如果我們能精進修學「三無漏學」,使煩惱妄心逐步由伏而斷,便能踏上解脫之路,而不漏落於生死。而且只有學戒持戒,得定開慧,才能透過現象,看清本質,開悟無常無我、緣起性空的道理,樹立起佛教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否則便會產生我執和法執,引起種種煩惑,造出種種惡業,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痛苦和損失!
上述這種惑、業、苦三者的連鎖反應,在佛法上叫「三障」:「惑」是煩惱障;「業」是業障;「苦」是報障。三障使自己昏昧不明,顛倒行事,因果循環,受無量苦。故佛教導一切凡夫要清淨持戒,端正行為;要寂靜不動,制止紛擾;要智慧覺照,化除愚昧,使轉痛苦為安樂,轉煩惱成菩提。
為了教化眾生重視「三學」,促使具體實踐,佛對戒、定、慧有大量開示:
在「戒」的方面,如佛遺教經說:「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梵網經心地品說:「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
在「定」的方面,如佛遺教經說:「若攝心者,心則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當勤精進,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法華經安樂行品說:「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說:「為度眾生,以巧方便,精進修習相應靜慮,無相正智猶如虛空,清淨無垢,常住不變。」
在「慧」的方面,佛遺教經說:「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堅牢船也;也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八大人覺經說:「第一覺知,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華嚴經說:「善觀諸法,慧根增長。勇猛精進,摧伏四魔。無量智慧,威光熾盛。」
佛的這些開示,正說明了戒、定、慧的重要性。我們必須細心體會,提高修持「三學」的自覺性和迫切性,牢牢打下實踐佛法的基礎。
二、戒、定、慧的主要內容
(一)什麼叫戒學
戒是佛弟子的行動規範和守則。當佛將滅度時,告訴弟子們:「尸波羅戒是汝大師,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智慧。」梵語「尸羅」,譯為「戒」,也譯為「清涼」,能焚燒學人的熱惱而得清涼。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嚴防身、口、意三業,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如果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合乎戒的規律,自然能促使身心安定,品行純潔,達到清淨無染的境界。法句經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學戒不僅要認真貫徹執行戒相、戒條,更應注意通過持戒,收攝其心,自淨其意,使不散亂;果能心地清淨,一切殺害、偷盜、邪淫、妄語等,亦就不會發生。所以楞嚴經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1.戒的分類
1.在家近事男近事女的五戒、八關齋戒。五戒雖似簡單,實際上,它是一切佛戒的根本,各種戒都以五戒為重戒。如果人人受持五戒,我們這個世界便是人間的淨土了。所謂八關齋戒是由此可通出家之道,關閉生死之門,故稱為「八關」。
2.沙彌、沙彌尼的十戒。
3.式叉摩那(學法女)的六法戒。這是沙彌尼欲受具足戒者的預修。
4.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和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依四分律)。
以上總名七眾別解脫戒。依戒修持,可使身口等惡業各別獲得解脫。
5.優婆塞戒經所說的在家菩薩六重二十八輕戒;通於在家出家的大乘菩薩戒——如梵網經菩薩戒本所說的十重四十八輕及瑜伽菩薩戒本所說的三聚淨戒等。
2.戒的分科
1.戒法:佛所制訂的法規、制度。
2.戒體:在戒的授受過程中,經過受戒作業(羯磨)活動,領納戒法於心中,能起防非止惡的功能。受戒後,這種功能,恒常持續,不必再經受戒作業,故也叫無作戒體。
3.戒行:依據戒律,使身口意三業,如法、合理地行動。
4.戒相:即各種戒條各有差別之相,以及依嚴持戒行所成就的德相、儀表。
3.戒的貫徹
在戒的貫徹過程中,有開、遮、持、犯的不同。
1.持:即持之不失,可分為「止持」和「作持」二種。能認真地防惡止非的叫「止持」,能積極地依法作善的叫「作持」。有些戒規定,應作善的而不作,也算犯戒,如不修福慧,不化眾生,不看病,懈怠不聽法等。
2.犯:就是侵犯戒條的規定。
3.開:就是在特定情況下可以開。例如殺害、偷盜、淫欲、妄語是四種根本戒,是大小乘各種戒法的基礎,是不能開的(在家的制邪淫)。但在大乘法中,一切服從於「饒益有情戒」,如殺盜以安眾,是符合大乘佛法精神的。
4.遮:在平時一般情況下,必須「遮護」,不使違戒。
上述開、遮、持、犯必須很好學習,才能保證戒的順利貫徹。
(二)什麼叫定學
定,梵語叫三昧,或稱禪那、禪定。禪那譯為靜慮。由於在生活實踐中所發生的種種煩惱妄想,大都是因定力不足,思想紛擾所造成,所以必須努力學定,才能轉散亂為集中,轉愚痴為智慧,轉痛苦為安樂。禪可分為四類,略說如下:
1.世間禪:即天乘所修的禪定。色界四種禪定,無色界四種禪定,合稱「四禪八定」,也叫根本禪,是從觀息「氣息」入門的。如加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叫十二門禪。(在初禪以前,還有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定。)這些禪定雖有覺、觀、喜、樂、捨、定、慧等等功德,但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定,泯然寂絕,清淨無為,雖無粗煩惱,但仍有十種微細煩惱,還是屬於有漏禪定,仍不免生死流轉。
2.世出世間禪:也是從觀息入門,即六妙門、十六特勝(能發無漏善業,故叫「特勝」)、通明禪(通於觀息、觀色、觀心三法,故叫「通明」)。所謂世出世間,是說修這些禪定,雖不離世間禪,但若在修持過程中,於一切法,能心不住著,便能證入涅槃,有出世功能。
3.出世間禪:即小乘人所修禪,是從觀色入門的。有觀、練、薰、修的四種。「觀」是觀破不淨等,就是九想觀、八背捨、八勝處等。九想觀,是觀察色身死去,順次變壞的種種不淨:即膨脹、青瘀、破壞、血塗、膿爛、蟲啖、分散、白骨、火燒。觀察純熟,能治貪欲。「練」是由淺入深,順次鍛鍊,一禪一禪次第而入,就是九次第定。「薰」是薰修成熟,順逆進退,無不自在,就是獅子奮迅三昧。「修」是進一步修治,使臻精妙,就是超越三昧。
4.出世間上上禪:即大乘菩薩所修的禪,是從觀心入門,即法華、般舟、首楞嚴等諸大三昧以及九種大禪:如自性禪,即觀自性實相;一切行禪,即大乘一切行法,無不含攝;清淨淨禪,惑業淨盡,淨相亦空,得大菩提等。從總的來說,如果行者,通過觀心、參禪、修密等法門,一念頓歇,寂而常照,靈明洞徹,便證入真如三昧,漸漸出生無量三昧。
此外,六祖惠能大師說:「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又說:「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這是頓悟自性本來清淨,即悟即證,即心即佛,定慧不二的最上乘禪,也叫如來清淨禪。可見禪宗的禪,雖然也取靜慮之禪的名義,實際上是直顯涅槃妙心,與色界的禪,有本質的不同。
(三)什麼叫慧學
慧,梵語叫般若,譯為智慧,智慧是從寂定的性體上所起的慧照妙用,有照了一切事事物物的功能。它與一般所說的「聰明」不同,因為聰明是根塵和合所起的「識」的作用。嚴格地說,智與慧也有不同,慧是能照真諦,了解真空;智是能知俗諦,通達妙有。但空有不二,真俗圓融,二者還是統一的。
在佛法中,對智慧的分類很多。從修習次地來說,有聞、思、修三種加行慧;有我法二空的二種無漏慧。從證得出世聖智的深淺來說,可概括為三類:
1.一切智:是聲聞、緣覺的二乘智慧,能了知諸法的總相,也就是了知一切事事物物,無不是緣起性空,是從假入空的智慧。
2.道種智:是菩薩的智慧,能了知道法的種種差別,以無量法門,濟度眾生,雖性空而緣起,是從空出假的智慧。
3.一切種智:是佛的智慧,能了知事物的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法,雙照二邊,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觀圓融具足的智慧。
三、有關戒定慧的實踐問題
(一)戒定慧的相互關係
戒定慧三學,所說雖有先後,在具體實踐中,卻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三者是相輔相成。戒定是以慧為先導,定慧是以戒為基礎;戒慧是以定為依止。說戒則定慧在其中;說定則戒慧在其中;說慧則戒定在其中,舉一即三,圓融無礙。凡夫心亂慧淺,正像風中油燈,燈光搖晃不定。如果加上玻璃罩子(戒),就能光定(定)明生(慧)。又像滅除寇盜,先檢查嚴防(戒),盜來捉住,縛使不動(定),然後依法殺之(慧)。所謂殺之,是以智慧照見諸法本空,煩惱習氣便化於無形了。
另外,在入定時,能自然不犯諸惡,與戒相應,這叫「定共戒」。在證道、發真無漏智之後,對於律儀能自然相應無犯,這叫「道共戒」,乃至六度、四攝、三十七道品、無量法門,都從「三學」開出。列表如下:
(二)「三學」與止觀的關係
定慧(戒在其中)即止觀,也即寂照;可以說:止觀是因地下手方便,定慧和寂照是功效和結果。實際上,因果不二,始終一如,三者是統一的。
止觀法門是超生死、證菩提的要法,一切大小乘佛法離不開戒定慧,即離不開止觀。所謂止,就是止息妄念;所謂觀,就是觀照自性。通過止觀徹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常住真心。
(三)關於止觀的實踐
止觀法門,是天台宗初祖慧文大師因讀大智度論「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三智」指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及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有所悟入,創立了「一心三觀」法門。
慧思大師繼承和發展了慧文大師的止觀學說,說了大乘止觀法門。到了智者大師,傳慧思大師三種止觀:一、不定止觀,即六妙門,或次第相生,或方便對治,無有定法;二、漸次止觀,即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初持戒,次修禪定,後漸修實相,次第而入;三、圓頓止觀,即摩訶止觀,初後不二,行解俱頓。另外,還為其俗兄陳鍼講了小止觀。
小止觀中,為了對治粗亂妄心,提出了:1.繫緣守境止,即繫緣鼻端或臍間,或觀諸佛相好。2.制心止,念起即以放下二字制伏之,不使馳散。3.體真止,體真空之理而不動心;或觀緣生無性,三心皆不可得,但不同於木石,寂而常照,與真如自性相應,這便是「實相觀」。所以雖叫小止觀,實際上已經初步提出了「一心三觀」的基本思想。所謂「一心三觀」,舉一即三,言三即一。寂然無念是空觀(體真止);明明了了是假觀;(方便隨緣止。知空非空,隨緣利生。)寂寂無念,而又了了常知,寂照同時,不落二邊,就是中道第一義觀(息二邊分別止)。小止觀在最後一章裡,已闡述了這三種觀法。
唐荊溪大師著述了始終心要一卷,說明了「三諦」是天然的性德,眾生因迷於「三諦」而生「三惑」。所以用「三觀」來破「三惑」,惑破便成「三智」,智成便證「三德」而顯「三諦」。茲將止觀修證情況,列表如下:
一般說來,在修繫緣止,或修數息、隨息、或隨習氣以「五停心觀」對治,調停粗重習氣的基礎上,應時時刻刻回光返照,注意察看當下心念,不隨不遣,不取不捨,日久功深,妄想自能逐步歇下,而本具智光同時逐步發露,空寂靈明的無念心體,便清楚現前。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中所謂「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黃檗禪師傳心法要也說:「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
四、念佛與止觀
現在特別需要提出的,持名念佛與止觀是完全可以一致的。因為一句佛號驀直念去,雜念不起便是止;一句佛號心念耳聽,明明歷歷便是觀。古德說:「一念相應則一念是佛,念念相應則念念是佛。」所以簡單易行,直捷了當,無如念佛。當然我們在念時,必須一心專注而念,都攝六根而念,才能獲得真實之利。
從深入一步來說,淨土法門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難信之法。這一句佛號惟佛與佛乃能究竟,所以華嚴經說,十地菩薩一切所作不離念佛。我們凡夫至誠懇切念佛之時,即是善根福德同佛之時,因為以佛的果地覺,作為我們因地心,所以因地心,即同果地覺;而且一句彌陀即是自心實相,即是法界全體。因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自心起念,還念自心。而極樂淨土無量清淨莊嚴,全顯當人自性,正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故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願與在座諸上善人共勉之。
======================================
佛教戒律
佛教戒律,通常指毗奈耶,廣義上尚指最初的屍羅、出家眾的學處、波羅提木叉、不同部派僧團各自的犍度、不同犍度形成的毗奈耶等等。
毗奈耶(梵文:vinaya)是佛教術語,為三無漏學之一。有關戒律規定與解釋的佛教經典的匯總,稱為律藏(巴利語:vinaya-piṭaka),與「經」和「論」合稱「三藏」。專門學習戒律的佛教僧侶稱為律師,以戒律研習為主的宗派,稱為律宗。
對於學習佛法者,嚴謹遵守戒律是絕對的重要。對研究佛學思想有些深刻而不可替代的意義。
漢語在翻譯佛典時,將以下幾個梵文名詞都翻譯成戒律,但是這幾個名詞在意義上有所不同:
師羅(梵語Sila),也譯為戒
學處
波羅提木叉
犍度
毗奈耶(梵語:vinaya),簡稱為戒,也譯為律,
釋迦牟尼佛最初教導弟子達到涅槃的三無漏學中,以屍羅為一切修行的基礎。屍羅可以被粗略分成五戒與十善,它包涵了一切應防止的惡行,以及應該遵行的善行,是所有佛教弟子應該追求的方向。但屍羅本身沒有強制力,佛陀鼓勵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能力、環境與判斷,去盡可能的遵守它們。
隨著僧團人數的增加,佛陀開始為出家眾,制定一些共同生活的準則,這稱為學處。學處包涵了一切出家僧侶應注意的事項,在飲食行為上都有所規定。學處在僧團之中口耳相傳,僧團成員將學處中,一些最重要的規定,集結成頌偈,在布薩時宣讀,提醒僧侶不能忘記。這些重要的學處,稱為波羅提木叉,上座比丘必須擔負起責任,教導新進的比丘。不遵守波羅提木叉的僧侶,僧團依情節輕重做出處份,輕的可以在大眾前懺悔,重的則要逐出僧團。在釋迦牟尼過世前,他鼓勵僧團所有成員,都應該以波羅提木叉為師。
隨著釋迦牟尼的過世,僧團的領導者大迦葉,擔心僧團成員因為懈怠而任意妄為,他召開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集結。在第一次集結中,最重要的決議,就是由優波離尊者主持,將波羅提木叉集結出來,形成戒經。在此次集結中,大迦葉主張,佛陀制定的一切學處都應該遵守不改,但是阿難根據釋迦牟尼的遺命,主張「小小戒可捨」,最終大迦葉的意見主導了此次集結。在王舍城集結結束後,富蘭那尊者從印度南方遊行回來,對於集結的內容提出異議,最終,富蘭那尊者的異議也被記錄下來,形成犍度的開端,富蘭那尊者是耶舍四友之一,不是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因為他在印度西部傳播佛法的時候就已經比佛陀早圓寂。
犍度的內容,主要是上座比丘對於學處的意見與心得,以及針對各個不同事件的僧團判決結果,分門別類的收集一處。在第二集結後,因為對戒律的不同見解,造成佛教部派分裂,不同部派的僧團,各自擁有自己的犍度。為了解決這些意見上的分歧,僧團中專心於持戒的僧侶,於是將不同的犍度收集起來,一一進行分析與討論,最終形成了毗奈耶。不同的部派擁有自己的毗奈耶,形成了律藏。
作用
戒律是依據佛陀為榜樣而制定的,以便僧人能彷效佛陀的榜樣。僧侶信守戒條,可使心靈淨化,易於覺悟。佛陀提出戒律,不但為了促進僧人的善行,也為了使僧侶得到其他宗派人士尊敬。僧侶堅守戒律,可使僧侶和俗人建立更好關係,並促進僧伽內部的和諧、純潔和統一。[1]
概述
主條目:毗奈耶
部派佛教律藏《四分律》、《十誦律》、《五分律》、《摩訶僧祇律》等詳細地闡述了部派佛教的戒律。但因年代、歷史語言等問題,學者對佛教戒律的認識、研究等和佛教徒不相同。
最基礎的佛教戒律稱為「五戒十善」,核心內容是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是入門者必須要學習的。「三皈依」,是正式的佛教徒必須承諾和親自實踐的。和「五戒」不同,「三皈依」有著比較濃重的宗教色彩。
一開始建立僧團的時候沒什麼具體的戒律,許多年後佛教壯大了,很多教徒變得懶惰甚至貪婪,於是佛陀就規定戒律,並要求佛教徒必須遵守教律。據《四分律》說:佛陀最初制定戒律是為了「故諸弟子疲厭,是以法不久住。」。如果佛陀認為他的那個弟子做了錯事,佛陀就將這一條定為律條。稱之為:「隨犯隨制」。
另外,佛教中有「律宗」,因重視研習、傳持戒律而得名。大乘佛教另有菩薩戒比如漢傳《梵網經》。
分述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居士戒
主條目:五戒、八戒和十善
五戒(在家生活):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除五戒外(不邪淫提升為不淫),還有:過午不食、不坐高廣大床、不打扮和享受歌舞。
十善: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綺語、不貪婪(貪)、不惱怒(嗔)、不邪見(痴)。
出家戒
沙彌、沙彌尼十戒:正式出家而守持的戒律,開始學習遠離世俗生活,主要是讓年少、初出家的僧眾學習[2]。
主條目:十戒 (佛教)
離殺生;
離不予取(離偷盜);
離非梵行(離淫慾);
離妄語;
離導致放逸原因的谷酒和果酒;
離非時食(離非食進食、過午不食);
離跳舞、歌唱、音樂、觀看戲劇;
離莊嚴(美麗)原因的花鬘、芳香(香水)、塗油、衣物、裝飾品;
離(坐臥)高廣大床;
離接受金銀(錢)。
俱足戒
主條目:具足戒
俱足戒是完整的出家戒律,唯有成年並符合若干條件者才有資格受戒。
比丘戒:從十戒延伸出的兩百多條戒,涵蓋了日常作息的細微層面。
比丘尼戒:從十戒延伸出的三百多條戒(北傳五百多條戒),包括了女性特有問題的處理方法。
菩薩戒
三聚淨戒
-------------------
佛教戒律
佛教戒律,通常指毗奈耶,廣義上尚指最初的尸羅、出家眾的學處、波羅提木叉、不同部派僧團各自的犍度、不同犍度形成的毗奈耶等等。
毗奈耶(梵文:vinaya)是佛教術語,為三無漏學之一。有關戒律規定與解釋的佛教經典的匯總,稱為律藏(巴利語:vinaya-piṭaka),與“經”和“論”合稱“ 三藏 ”。專門學習戒律的佛教僧侶稱為律師,以戒律研習為主的宗派,稱為律宗。
對於學習佛法者,嚴謹遵守戒律是絕對的重要。對研究佛學思想有些深刻而不可替代的意義。
中文名 佛教戒律 文 獻 《大智度論》 補 充 五戒與十善 說 明 有著比較濃重的宗教色彩
佛教典集《四分律》、《十誦律》、《五分律》、《摩訶僧祇律》、《梵網經》等詳細的闡述了中佛教戒。但因年代歷史語言等問題,對佛教戒律認識,佛研究等和佛教徒有者各不相同。
最基礎的佛教戒律稱為“五戒與十善”,其核心內容是“一心向善,諸事莫惡”。這是入門者必須要學習的。“三皈依”,是佛教信仰者必須要堅信的,和“五戒”不同,“三皈依”有著比較濃重的宗教色彩。
另外,佛教中專門有“ 律宗 ”,因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
五戒與十善
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的。
一、殺生戒: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佛說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說的眾生,不單是指人,而是胎卵濕化,四生之屬皆包括在內。因此殺生戒不單是不傷害人的性命,進而亦不得傷害畜生蟲蟻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殺害,並戒殺因殺緣;如漁獵者為直接殺害,而販賣獵具魚網者亦為間接的助殺。
佛於《十善業道經》中,說不殺生有十種利益,是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悲;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或有人說佛門戒殺,若暴亂入侵,豈不是要伸長脖子等死?其實不然,佛戒以一已私慾而傷害生命,至於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現。《大法鼓經》載:“譬如波斯匿王,與敵國戰,時彼諸戰士,食丈夫祿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門戒殺無礙於保衛國家。
二、偷盜戒: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污吏的貪污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總之,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財物,都叫做盜。佛說不偷盜也有十種利益: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受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
三、邪淫戒: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謂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時、非處的交合。此外凡足以為邪淫因緣的如舞榭歌場、*寮*院亦禁止涉足。佛說遠離邪淫,亦有如下數種利益:一、諸根調順。二、永離喧掉。三、世所稱嘆。四、安莫能侵。
四、妄語戒:未見言見,見言不見,虛偽誇張,藉辭掩飾,皆為妄語。妄語不但欺人,而且自欺。
佛說若離妄語,有下列諸種利益:一、口常清淨,優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調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製服。
五、飲酒戒:有人以為以淨財沽酒而飲,無損於人,為何也列為戒條?殊不知酒能亂性,人間許多罪惡。莫不以酒為媒介。四分律載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智者舉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為害了。
佛門五戒,為未來獲得人身的條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極的戒惡。消極的戒惡不是佛法的究竟義,所以進一步鼓勵人積極的為善。
十善: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拍馬、不貪婪、不惱怒、不背離佛法。
一、不殺生,不殺生者,謂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善。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盜,不偷盜者,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盜之善。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謂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語,不妄語者,謂不起虛言,誑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
五、不兩舌,不兩舌者,謂不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鬥諍,即是止兩舌之善。既不兩舌,當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惡口,不惡口者,謂不發粗獷惡言,罵辱他人,即是止惡口之善。既不惡口,當行柔和軟語之善也。
七、不綺語,不綺語者,謂不莊飾華麗之言,令人樂聞,即是止綺語之善。既不綺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貪欲,不貪欲者,謂不貪著情慾塵境,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欲,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謂不生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當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見,不邪見者,謂不偏邪異見,執非為是,即是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也。
沙彌尼十戒
沙彌及沙彌尼應守的十戒是:不殺戒、不盜戒、不淫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離高廣大床戒、離花戒、離歌舞等戒、不蓄金銀財寶戒、離非時食戒。比丘及比丘尼應守的具足戒,在諸律中數目頗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條,二五○條;比丘尼戒三一一條,五○○條等說。凡要成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必須先受過沙彌戒。年滿二十歲至七十歲者,身體康健,剃去鬚髮,披上袈裟,遵行數百條戒律,而受過受戒儀式的人,才正式成為比丘(尼)。
傳授沙彌尼十戒
傳授沙彌尼十戒
居士戒
五戒(在家生活):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除五戒外(不邪淫提升為不淫),還有:過午不食、不坐高廣大床、不打扮和享受歌舞。
十善: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拍馬、不貪婪、不惱怒、不背離佛法。
出家戒
沙彌、沙彌尼十戒:正式出家而守持的戒律,開始學習遠離世俗生活,主要是讓年少、初出家的僧眾學習。
離殺生;
離不予取(離偷盜);
離非梵行(離淫欲);
離妄語;
離導致放逸原因的谷酒和果酒;
離非時食(離非食進食、過午不食);
離跳舞、歌唱、音樂、觀看戲劇;
離莊嚴(美麗)原因的花蔓、芳香(香水)、塗油、衣物、裝飾品;
離(坐臥)高廣大床;
離接受金銀(錢)。
具足戒
具足戒梵語upasam!panna,或upasam!pada^,巴利語同。音譯鄔波三缽那。意譯近圓,有親近涅槃之義。也稱近圓戒,出家者只有受過此戒才能成為比丘、比丘尼。按照中國唐以後最盛行的《四分律》,比丘戒有250條,比丘尼戒有348條。二者主要的戒條相同。最重的戒有四條,稱"波羅夷罪",犯者被開除僧團("不共住"),有淫、盜、殺、妄(大妄語,妄稱自己得道成聖);其次為"僧殘罪",犯者經過嚴格的在僧眾面前懺悔的程序,才能被保留在僧團,有十三條,有手淫、觸摩女人身體、誣陷好人、破壞僧團等。此外還有很多情節較輕的戒條,以及有關日常修行和生活的規則、儀規等。中國在唐以後依用道宣對《四分律》的論釋,他將此小乘律納入大乘佛教的體系。
具足戒又稱近具戒、大戒,略稱具戒。為比丘、比丘尼所應受持的戒律,因與沙彌(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稱具足戒。
具足戒的內容,南北傳佛教所傳的戒本各異,按《四分律》所載,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條。比丘(尼)戒可大別為八種:
1.波羅夷:有斷頭、無餘、極惡、不共住等義,為戒律中的根本極惡戒。是開除不共住的棄罪,比丘(尼)若犯此法(殺、盜、淫、妄),則喪失其比丘(尼)的資格,無法再生活於僧團之中,死後並墮地獄。此罪如同斷首之刑,不可複生,永被棄於佛門之外。
2.僧伽婆師沙:意譯為眾餘、眾決斷、僧初殘,簡稱僧殘。僧眾犯了這方面的戒,等於一位殘廢者一樣,是次於波羅夷的重罪。《毘尼母論》說:“僧殘者,如人為他所斫,殘有咽喉,名之為殘。”犯此罪者,若得清淨大眾為如法說懺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無清淨大眾,不可除罪,是名“僧殘”。譬如不真實的情況,隨便誣賴別人、毀謗別人,就犯了僧殘罪。
3.不定:謂實犯與否及所犯何戒猶未審明,尚在懷疑判斷之中。有屏處不定戒、露處不定戒二種。為比丘受持具足戒的部分,比丘尼戒中沒有這一類。
4.舍墮:音譯為尼薩耆波逸提,波逸提的一種。此戒乃警戒由於貪心而集貯無用的長物,助長生死之業,於是墮落三途,故捨棄此等的財物、貪心、罪業,稱為捨墮。犯此罪皆與衣、缽等物品有關,故罰以沒收物品,並於大眾中懺悔。例如把多餘的缽或衣服收藏起來,不肯轉送給他人,超過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這條戒。
5.單墮:為波逸提之一。與前述舍墮不同的是,此法無物可舍,但乞懺悔,故名單墮。也就是說,舍墮必須捨去犯戒的財物,而單墮則只要向他人懺悔,即可以得到清淨。
6.波羅提提舍尼:簡稱提舍尼。意為向彼悔、對他說。犯此過錯者,必須向一人發露懺悔,是輕罪的一種。
7.眾學:規定有關服裝、食事、威儀等細則,其數眾多,應常習學,故稱眾學;又此戒難持,應加細心注意,故特以學為名。屬突吉羅的輕罪。眾學法相當於今日的生活須知,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規範。
眾學的數目及內容,因事多而細小,因此諸律所載相異之處不少,其中《四分律》總為百戒,故一般稱百眾學法。又比丘所持及比丘尼所持的百眾學法不相同。
8.滅諍:止滅僧尼諍論所設的方法規定。因有七種,又稱七滅諍。所謂滅諍法即大家意見不合,爭執起來時,要面對面坦誠佈公地互相表白說明,解除彼此之間的誤解。一旦化除爭執,事後則不可再有議論,不可背後再搬弄是非。
================================
修道的目的
佛陀成道後,說法四十九年,都是為了令一切眾生能脫離生死輪迴,達至解脫,也就是要斷除十二因緣中的無明和它所引生的貪、嗔、癡等煩惱。但眾生的煩惱根深蒂固,決不是單憑理論所能斷除的 ,必須配合實踐,經過長期薰陶,才能變化氣質,改造人格。修道的方法,不外戒、定、慧三學,具體的內容就是八正道。
八正道內容
八正道就是﹕
一、正見﹕對於佛陀所說的「因果」、「四諦」等教法,聽聞之後,建立正確的知見,斷除錯誤的見解。
有了正見,就不會顛倒真理,盲目地修行。
二、正思維﹕我們聽聞佛理後,經過自己深切的思考,進而立志求得解脫。
有了正思維不僅可以避免行為上的錯誤,同還可以推動下面所說的六種正道,所以它是「知」和「行」的關鍵所在。
三、正語﹕說話要符合佛理,誠實可靠。不說謊,不造謠;不挑撥離間,不搬弄是非;不尖酸刻薄,不譏諷挖苦別人;不花言巧言,不說荒唐無耻的話。
有了正語,我們就可以成為一個言行一致,溫柔和悅的人。
四、正業﹕在行、住、坐、臥各方面,要依循佛理,合乎戒律。不殺生害命;不偷盜妄取。
有了正業,我們便可以把不良的習性,不良的行為改掉,成為一個人格完美,有益於社會的人。
五、正命﹕「命」,是謀生的方法,正命即是從事正當的職業。我們的職業既要合乎社會的法律,又要合乎佛教的戒律,不為私利而去做殺、盜、淫、妄等罪惡行為。
有了正命,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有正當職業的人。
六、正精進﹕我們在修行上要時常策勵自己止惡修善,絕不鬆懈、絕不停頓,所以正精進能貫徹其他七項正道。
有了正精進,我們可以可成為一個意志堅定,努力上進的人。
七、正念﹕經常要緊記四諦等正見,不忘失,不顛倒。
有了正念,我們便可以去除無明,斷除煩惱,成為一個能夠抵抗物慾和邪惡引誘的人。
八、正定﹕正確地修習禪定,內心要專注於思維四諦等道理。
有了正定,我們便能保持正念,從而引發佛說的種種功德。
修道的功德
八正道的內容,主要都是行為規範,我們只要通過八正道的修行,便可斷除煩惱,獲得解脫。我們如果把八正道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也同樣能夠促進人類的幸福。
--------------------
何謂八正道?
八正道(āryāstāngika-mārga)的八個條目為: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基本的佛法,乃是四聖諦中滅苦的道聖諦,指的是如何使煩惱的眾生,從苦惱和痛苦中出離。
出離就是解脫,一般人在生活中,有的是心理的苦惱,有的則是在觀念上的掙扎。多數人以為心理和觀念似乎是相同的,其實並不相同。觀念上的掙扎,是一種思想;心理上的困惑,則是一種情緒。思想可以用理論及邏輯來說明解釋,所以在觀念上,往往屬於理性的掙扎;而情緒則是心理的活動,它不屬於理性,是一種感情的掙扎。
八正道就是要解決我們人類的這兩種困擾:一是思想的、觀念的,另一個則是心理的、情緒的。
八正道的前兩個項目「正見」及「正思惟」,主要是處理和解決觀念及思想上的顛倒,從困擾中獲得解脫。至於其餘六項,是處理心理上、生活上的一切煩惱。能夠從這兩類的煩惱得到解脫,就是出離三界,證得阿羅漢果了。
八正道為三十七道品的七科之一,也是聲聞出世道品次第中的第七科。前六科是以四念處(又名四念住)修觀慧、修禪定,配合四聖諦,次第證聲聞道品。第七科八正道是依四聖諦的正見、正思惟,實踐身、語、意的清淨無染行,精進於正念及正定而超凡入聖,故又名為八聖道、八聖道分、八支聖道、八賢聖道、八正聖道、八正聖路、八正法、八正路、八直道、八品道,亦即是求趣涅槃的八種道支(品)。
所謂聲聞的道品次第,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八正道是根據四聖諦而得正見,正見則是以四聖諦來看此人生,從苦及煩惱而得解脫的快樂;正思惟,是很正確地作意,真正而如實地認知,並與無漏的慧學相應。然後實踐身清淨、口清淨,語言以及身體的行為不再惹起煩惱,而得清淨心,此中包括了八正道的正語、正業、正命等三個項目。
接著要以精進的心來修行四念處,從四念處而修習正確的觀慧。有了四念處來配合四聖諦,必定可以得到無漏的智慧而得解脫。依循八正道,能使充滿煩惱的凡夫,轉變為具有甚深智慧的聖者,也就是「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阿羅漢。
八正道,也是求得涅槃的八種修道條件。涅槃又稱寂滅,寂滅是不生不死、解脫生死,從此不再受三界中的流轉生死之苦。所以釋尊成道後,初度五比丘,所轉的四諦法輪,主要就是講生老病死的苦(果)、苦集(因)、苦滅(涅槃)、滅苦之道(八正道)
八正道是捨苦樂二邊的中道行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羅摩經》有云:
五比丘,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大正藏卷一.七七七頁)
根據這段釋迦牟尼佛在《羅摩經》裡所說的經文,說明世間有樂行與苦行這二種邊行,不在這一邊就是在那一邊,然而此二邊行都不是修行解脫道之方法。茲介紹二邊行如下︰樂行在古印度有一類思想,佛經中稱為順世外道,是唯物論的快樂主義派,認為人生在世間的目的就是為了享受而追求快樂。快樂主要是從眼、耳、鼻、舌、身五根而得;看到的是美色,聽到的是妙音,聞到的是好香,嘗到的是美味,觸受到的則是柔軟、細滑、輕鬆。生而為人的價值,就是要享受五欲,否則死後還歸地水火風的四大,不再有未來生;若不享樂,便失去做人的意義。但是要滿足五欲是永遠不可能的,正所謂欲無止盡,帶來的結果還是煩惱,而非真正的快樂。例如歷史上有些君王,過著窮極奢華的生活,不僅僅享受物質欲、權力欲,也享受了名望欲,可是享受愈多,接踵而至的衝突、麻煩也愈多,下場也就愈悲慘。這是凡夫,而非聖人的行為。苦行為了希望從煩惱得解脫,認為一定先要讓自己受苦,受的苦愈多,煩惱就愈輕,以為苦受夠之後就可得解脫。佛經裡記載,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些苦行外道,為了求生天而修苦行。或以草為衣,或以樹皮、樹葉為服;或只吃草木、花果、牛糞、油滓;或一日、二日、三日一食;或以塵土荊棘加身;或者投淵、赴火、常翹一腳、五熱炙身;或常臥於灰土、荊棘、惡草、牛糞之上;受持牛戒、狗戒、雞戒、鴩戒;經常以灰塗身,或將自己的身體埋於地下,唯露一頭面在外;或者每天有若干時間浸在水中;或者每天花幾小時將自己的兩隻腳倒吊在樹上,希望以此等修行而得生天。過去在中國大陸曾看到有人在夏天穿了很厚的棉襖,到冬天則每天赤腳在冰雪中行走;在台灣也曾看過有人每天對著強烈的陽光睜眼看兩三個小時,他們認為受苦愈多,罪業也消得愈多。
其實像這樣的苦行是不可能得解脫的,因為這是屬於「邪見」及「戒禁取見」的欲樂行及自苦行,均非正道,亦非中道。苦行往往會被認為是精進修行,但是釋迦牟尼佛說,以苦為因,得到的是苦的結果。煩惱是在心,並非讓身體受苦之後,煩惱就會消失。佛說修道要修中道行,中道是不苦也不樂;佛法的修行者既不是為貪求欲樂之享受,但也不許自苦其身心。人的基本生活是必須的,如果克苦得不穿衣、不居舍,學水中的魚蝦、林中的鳥獸,這都不是佛法。
八正道是不苦、不樂的中道行,是滅苦的道聖諦。生、老、病、死是是生命本身的過程,是苦的結果,所以稱之為「苦苦」。凡夫在人生的過程中,欲界有五欲的欲樂,色界、無色界有禪定的定樂,但這都是暫時的樂,無法永遠保持不變或者不消失,所以稱之為壞苦。如果修行八正道,就可以從煩惱、生死永得解脫,也就是從苦苦及壞苦中得解脫,而到達聖人的層次,以寂滅為樂。
釋迦牟尼佛並不否定世間的現法樂,但是欲樂的時間很短,是暫時的;定樂的時間雖然較長,但也是無常的。因為進入再深的定也會出定,當定力退失時,定樂便會漸漸消失。最好的樂是解脫樂,從此以後不會再與自己的觀念起衝突,也不會再與自己的情緒起衝突,自己的前念與後念不會矛盾,外在的環境不可能影響到內心。因為心很清楚地知道外在的環境,只是一個現象而已,跟自己沒有一定的關係。此時已經沒有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的執著,能夠不受環境狀況的影響,也不受身體狀況的影響,這叫做解脫樂。
例如:當釋迦牟尼佛知道他的父親過世後,回到故鄉處理父親的後事,甚至為父親抬棺送葬。佛是個大解脫的人,可是他還是一個人,父親也還是他的父親,應該盡人子之責。但因為已是圓滿的覺者,所以不會因為父喪而悲傷,而且他的父親雖然未得解脫,可是已經聽到佛法,將來必定會得解脫的,這便是悟道者的標準典範。
八正道的定義
《中阿含經》卷第七《分別聖諦經》云:「云何苦滅道聖諦?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若以梵漢對照,則如下列︰一、正見Samyag-drsti二、正志(正思惟)Samyak-samkalpa三、正語Samyag-vāc四、正業Samyak-karmānta五、正命Samyag-āj-īva六、正方便(正精進)Samyag-vyāyāma七、正念Samyak-smrti八、正定Samyak-samādhi
依據《中阿含經》經卷七《分別聖諦經》對解說八正道的共同基本句型是︰「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下接八正道的各項道品內容︰
正見是︰「於中擇、遍擇、決擇擇,法視、遍視,觀察明達。」
正志是︰「於中心伺、遍伺、隨順伺、可念則念,可望則望。」
正語是︰「於中除口四妙行,諸餘口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
正業是︰「於中除身三妙行,諸餘身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
>正命是︰「於中非無理求,不以多欲無厭足,不為種種伎術咒說邪命活。但以法求衣,不以非法;亦以法求食、床座,不以非法。」
正方便是︰「於中若有精進方便,一向精勤求,有力趣向,專著不捨,亦不衰退,正伏其心。」
正念是︰「於中若心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復憶心正不忘,心之所應。」
正定是︰「於中若心住,禪住、順住,不亂不散,攝止正定。」
又說︰「過去時,是苦滅道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滅道聖諦。真諦不虛。」(大正藏卷一.四六九頁)
從經文得知,八正道的每一道品的基礎與宗旨是相同的,那就是:(一)繫念、憶念,念四聖諦法。(二)觀行,觀本來所作所為,學習著依四諦法而修行;在修行過程中,得以發現種種過失災患,也從修行四諦法而達成止息煩惱,得入涅槃解脫,它的要領是當「無(執)著(的心)念」、「觀(上)善(的)心解脫」。
基於這樣的共通性,來逐條修習八正道的各項道品:正見的重點在於依如上的四聖諦等共通原則而做抉擇;正志是依共通原則而修伺(思惟)的念和望;正語是離四種口過;正業是離三種身過;正命是不依咒術等作為活命行業;正方便是學到修行方法之後,應當一向精進,專著不捨;正念是心順念、念遍、念憶、憶心正不忘失;正定是心住,不亂不散,其實就是由依四聖諦等修住心而得解脫。
另外依據《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的第七八五經,佛陀說明八正道的八個道品的共通性,有兩項宗旨,那就是「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以及「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觀其內容,所謂「世俗有漏」的八正道,即是與有漏作意相應的八正道;所謂「聖出世間無漏」,即是能依無漏正見、思惟無漏四聖諦境,與無漏作意相應的八正道。例如正見的世俗有漏是:「苦,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正見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又如正念的世俗有漏是:「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正念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再如正定的世俗有漏是:「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正定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大正藏卷二,二○三至二○四頁)
於經文所見,《雜阿含經》的八正道,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凡夫弟子所修,一個是聖弟子所修。凡夫弟子信有布施、有說法、有阿羅漢、有出離覺、有正語、有離身三惡行,有如法不如法的生活方式,有精進方便行,有不妄不虛念,有心住於不亂不散的定境,都是與有漏思惟(作意)相應的。至於聖弟子,是已證初果至四果的有學及無學人,是直接以思惟無漏的四聖諦來配合八正道,所以是與無漏思惟(作意)相應的。
修行八正道,多是由凡夫的世俗有漏,而進入出世間無漏的。以下就用這樣的角度,來解說八正道的道品次第。
八正道的內容
一、正見
正見,又名「諦見」。
正見便是見苦是苦、見習(集)是習、見滅是滅、見道是道。苦、習是世間因果,即是十二因緣的流轉;滅、道是出世間因果,即是十二因緣的還滅。
正見肯定世間因果,便是見有布施、有齋戒、有咒說、有善惡業因、有善惡果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便是見有世間之真人往至善處,見善去、善向。
正見認知出世間因果,便是見於此世彼世而得成就涅槃,自知、自覺、自作證。如此見於世間及出世間的因果法,便是如實知見。所以依正見而先得「法住智」(對因果緣起的決定智)及「涅槃智」。
正見,就是依四聖諦而得的知見,即是正確的看法,故又稱為「諦見」,因為諦就是如實和真實。正見與不正見是相對的,不正見,又名邪見或顛倒見。唯有與無漏智慧相應的空、無常、無我是正見。
每一個人幾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與想法,對自己的觀點非常執著,認為自己的意見是最正確的,例如哲學家們為了思想、為了意見,可以與人爭得面紅耳赤。其實,任何人的想法都不可能是真理,有的根本就沒有道理,但卻把自己的執著,認為是真理,這便是顛倒見。大的顛倒見會引發宗教思想及政治思想的衝突,小的顛倒見則在家庭、夫妻、朋友同事之間造成不和。
修八正道能從苦苦、壞苦,而得究竟解脫之樂。一般人知道的樂,是因六根的官能受到六塵的刺激之後,會覺得興奮、快樂;或者是因釋放、發洩而舒解身心的壓力所得到的快感。另一類精神品質高的人,則能體驗到離開觀念的苦、心理的苦、精神層面的苦,獲得禪定的樂以及解脫的樂;至於誰是精神品質高的人呢?凡是願意接受八正道的人就是。
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最早為五位比丘弟子說的,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由四聖諦可以知道我們所住的這個世間,本身就是個苦的事實。今天有位女眾菩薩一邊流淚一邊告訴我說,她九十二歲的母親往生了,心裡很難過,我安慰她說這已經是高壽了,可是因為是自己的親人,即使活得再長久,也是會捨不得的,這就是愛別離苦。又曾有一位電台記者訪問我,他看到我在傳記裡寫著,當我回到俗家時,發現父母均已去世,面對他們的墓碑時,我流下了淚,他問我說:「您是聖僧,怎麼也會流淚呢?」我說:「我是凡夫,不是聖僧。父母就是父母,父母往生時我都不在他們的身邊,回去看到的只是他們的墓碑,對父母的感情,一時間都湧現在腦海裡。無法報答父母恩,我怎麼能不流淚呢?」這讓我體會到愛別離苦,這就是一個苦的事實。
苦從何而來?必定有它的原因,我們從無量世以來造了種種的業,受種種的果報,受果報的同時,又在造業,凡是造業就稱之為「集」;凡是受果報的,便稱之為「苦」。苦的事實,是因為有苦的原因,但是凡夫非常愚癡,為了逃避苦的原因,為了追求快樂的結果,往往製造出更多不快樂的原因,這也就是「集」。如何從苦的事實得到解脫,必須要「滅」苦,例如鍋底正在用柴或炭在燒火,如果要滅掉火,必須釜底抽薪將柴火或炭拿掉,這樣就不會製造更多苦的原因。就如同有人犯了法,判刑關在牢房裡,本來刑期坐滿之後就可以出獄,結果在牢裡又犯法,甚至還逃獄,逃獄時又再犯罪,於是再度被抓進牢裡時就被判雙重的罪刑。因此,逃避果報是錯誤的,減少製造讓自己受苦的原因才是正確、可靠的,所以要斷集之後才能滅苦。
但是,要滅苦、斷集,並不是從此以後不做壞事就不受苦報,因為從無始以來造的種種惡業,變成了習慣,心裡雖然知道要不做壞事、不說壞話,卻因為習性使然,而口造業,身體也會犯罪。所以要用修道的方法來規範身、口、意三種行為,才真正能夠滅苦、斷集。
知道苦是由苦集而來,就會知道必須在修道之後才能夠滅苦,修道能生智慧而離煩惱,滅苦便是從煩惱開始滅起。一切煩惱的總稱是無明,那是因為智慧的光明被無明的煩惱所掩蓋、障礙;當滅了無明煩惱之後,便滅了往後的生死輪迴之苦,這是生死還滅,即得解脫。
修道的目的,是要從苦得解脫;修道的方法首先要以持戒來約束我們身、口行為。譬如傷害人會製造苦的因,要斷苦必須持戒,持戒要先從語言以及身體行為兩方面去努力。可是,僅僅語言和身體不傷害人,並不代表心就不起煩惱,要如何調心,就要讓心隨時隨地都保持平靜,不受身體及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痛苦的反應。我看到許多持戒清淨的人,雖然不做壞事,可是心裡還是會有壞念頭,煩惱仍然很重。如何能使得心念經常保持平靜,那就是要修定。因為雖然持戒清淨,但由於沒有修定,即使身口不犯過失,心念還有煩惱。因此,除了要修正語、正業、正命,還必須要以正精進來修鍊與正見、正思惟、正念相應的正定。
八正道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正見,必須以正見做為基礎,修行其他的七個項目時,才能清楚地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正道。就像夜間在山路開車,沒有車燈或地圖時,也許碰巧能到達目的地,但是這種機會並不多。正見,就是車燈、就是地圖,能夠讓人平安、安全、正確、快速而順利地到達解脫的目的地。
具備正見,能讓我們知道修道能離苦而得解脫;如果不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以及種種身心的狀況就是苦果,那就不可能修行了。
首先要認知,凡事有因、有緣,苦能集,苦也能滅,苦集和苦滅,都是從因緣而產生的因果,其中又包含世間苦的因和果,以及出世間解脫苦的因和果。世間的苦因、苦果,是苦集;出世間的苦因、苦果,則是苦滅。不知道苦集、滅苦的人是愚癡的凡夫,已悟知苦集、苦滅的人是有智慧的聖者。知苦集就是「法住智」,證苦滅則是「涅槃智」。法住智是指如實了解十二緣起法的智慧;涅槃智是能夠滅苦的智慧,這是在修道之後才能證得的解脫智。正見,就是以法住智,知道因為有因、有緣,所以有苦,必須要如法修行,修成之後才能證涅槃智而得解脫。
一九八九年我到印度朝聖,當到達釋迦牟尼佛悟道處的菩提伽耶,看到紀念大梵天王請佛說法的那根高大的石柱時,不禁流著眼淚跪在石柱前感恩。在我背後有位信眾奇怪的問我:「師父,您的感情這麼脆弱,看到一根石柱也會哭啊?」其實我是感恩佛在此說法,如果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沒有說法,那麼如今我們就聽不到佛法,也沒有機會用佛法來幫助自己了,所以當時非常感動、非常感恩。
一九七七年,我的師父東初老人圓寂,當我在美國接到台灣的電話時,馬上流下眼淚,我知道從此以後我沒有師父了。對恩人、對父母、對老師、對兒女、對學生,對於生老病死,是什麼就是什麼,這也是智慧。而不是說反正都是無常的、無我的、空的,還要感什麼恩、盡什麼責?如果這麼想,那便不是智慧,而是愚癡了。因此,以正見而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非常清楚的,有責任、義務,在時間的前後關係中,從過去到現在、未來,只要未得解脫,三世因果確定是有的,否定它,即是外道的邪見;肯定它,就是正見。
人們都害怕、恐懼死亡以及各種危機,擔心死後不知往何處去?在生之時又不知何時會有危險降臨?譬如當亞洲流行SARS期間,大家都非常害怕被感染,於是美國的東初禪寺採取預防措施,凡是從東方的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地區來的人,都請他們暫時不要進入寺內。當時有一位雜誌記者採訪我時問道︰「遇到恐懼時怎麼辦?如何才能不恐懼?」我就以SARS來做比喻,知道這種病是會傳染的,如果身處這樣的環境中,就要預防,而非徒然的恐懼緊張,這就是智慧。如果不做好預防工作,光是害怕、恐懼,那是沒有用的。
當時我剛從莫斯科指導禪修回到東初禪寺,有一位居士看到我非常疲倦,就很擔心的說:「師父,您的身體這麼弱,台灣又正流行SARS,七月份時您還要回去嗎?」他的意思是說我的年紀大,免疫系統又差,碰到傳染病時的死亡率較高。所以我也對那位訪問我的記者說:「有一段時間,全世界發生空難的機率頻繁,有人勸我最好不要出門。但是我說,假如我應該死亡,上飛機不是正好趕上嗎?如果還臨不到我死,上了飛機也不會有事!」如果我的任務已了,任何時間都可以走;如果業障未了,還需要我受罪、受苦、受難,大概就要多活幾年了。
因此,得正見,學佛法,首先要具備「法住智」。沒有法住智,就想追求無我,追求空,追求滅苦得道的「涅槃智」,這是有問題的。凡是不相信世間的因果,還想去追求出世的因果,這是顛倒。所以務必記得兩句話:「未得解脫,先盡責任;尚未成佛,先做好人。」先要深信世間因果,把生而為人的本身做好,這就是法住智。涅槃智是目標,法住智則是修行的過程。當我們修行了自知、自覺、自作證,而曉得「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應該做的全部都已做好,具足了法住智,才能得到涅槃智。有了涅槃智,仍須有法住智來廣度眾生。
自作證,就是證明自己已經徹底了悟生命的事實,是從因緣而生,又從因緣而滅。生滅,有一期生滅及剎那生滅。一期生滅,是從母親懷胎具有生命開始,直到死亡結束為止;剎那生滅,包括我們的心念,以及身體的細胞組織,在極短時間之中,都是剎那生滅,所以人既會成長,也會衰老。例如兩年前,我讚歎一位老太太會背〈楞嚴咒〉,她說這是小事情,年輕時就會背了;一年前我去看她,她背不出〈楞嚴咒〉,只能背〈大悲咒〉了;今年春天再去看她時,連〈大悲咒〉也背不出來,只會背〈往生咒〉了。下次再去看她,她大概只會念一句「阿彌陀佛」了,最後必然是由衰老而死亡,這便是因剎那生滅而進入一期生滅。
涅槃智原則上是滅一期生滅,但並不是只有當下的一期生滅,而是從此以後就不生不滅了。並且是在未死之前,已經實證到、體驗到任何一種現象,不論是身體現象、心理現象、環境自然現象,以及社會現象的自性,都是不生不滅的。如果不是每一剎那都在即生即滅,我們根本就不存在了;然其每一生滅現象的自性是空的,所以也是不生不滅的,所以當下就是實證涅槃智了。
二、正志
正志,又名正思惟、正思、正分別、正覺,或名「諦念」。
正志,有「伺」、「念」、「望」的功能,也就是在具備正見之後,進一步作意思惟正見所見的四諦。對正見所見的,作更深入的正確觀照。
正見是從聞法而來的增上慧學;正志是從作意審思而來的增上慧學。看到一切是苦、是無常、是無我,因而對於名利、權勢、恩怨,都能放得下了;從無我的正思惟中,趣向於離欲離執而出世間,便是如實作意的「諦念」。
所有一切現象,主要都來自於我們的身體以及我們的心念。身體的感覺有時似乎能帶來快樂,其實有身體便是一樁苦事、一種負擔,因為身體並不一定完全能接受自心的指揮及控制,它會生病,並且會產生種種生理上的反應,這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壓制反應,是件苦事;不能壓制,又會製造其他苦的原因。所以要觀身體是一種無常的現象,會帶來苦的事實。苦,是心理的感受,如果很清楚觀察到我們的身心是無常的、是空的,這就與無漏的智慧相應了。
知道有苦、有無常,那是正見,之後,必須能夠無常、無我、空,才能夠離苦。我認識一個人,最近他覺得自己的生命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隨時都可能死亡,既然遲早會死,不如自殺算了。他雖然知道苦和無常的觀念,但是覺得很痛苦,以為自殺就沒事了。
像上述這樣的人是否有正見和正思惟呢?在觀念上、理論上他知道,無常應該就是無我,無我就是空,但是他沒有體驗到我這個身體雖然是苦,但是苦也是空的,既然苦之中沒有我,那為什麼一定要自殺、要逃避。他為了要逃避苦而想自殺,便沒有真正的體會到空以及無我。要真正體驗到空,必須具備菩提心,空和菩提心是一體的兩面,沒有菩提心,只是想著:「我是空的。」這是假的空、消極的空,不能真正離苦而得解脫。
三、正語
正語,又名「諦語」。
「正見」成就慧增上學;「正思惟」是依慧增上學,引發在日常生活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的實踐,成就戒增上學;「正念」、「正定」是依慧增上學成就定增上學,「正精進」則依慧學而成就戒定慧的三增上學。
正語,即是以四種妙行──不妄言、不兩舌、不粗惡語、不綺語,遠離四種口過──妄言、兩舌、惡口、綺語。常作如實語,故名「諦語」。
正見是正確的認知,正志是用正確的心念來審思正見的內容,而正語是要如何配合語言行為著力修行。正語,即為真實的語言,《金剛經》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因此,正語必須要離開四種不好的語言:(一)妄語:說謊;(二)兩舌:挑撥;(三)惡語:粗話;(四)綺語:花言巧語以及戲謔的話。除此之外,《瑜伽師地論》中又提到修學出世道的人,也不得說︰「王論、賊論、食論、飲論、妙衣服論、淫女巷論、諸國土論、大人傳論、世間傳論、大海傳論。」
語言,是用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思想和智慧的,而不是用來傷害人的;與他人互動時,目的是使得他人得到幸福、快樂、安慰、鼓勵,也使他人發揮智慧心和慈悲心,當他人得到利益的同時,自己必定也會得到利益。因此,即使語言的表達非常好聽,但是卻傷害了人,那就不是好語言,也不是正語。
我們在對家人、朋友、部屬和長官,對任何人在用語言表達時,讓他人不起煩惱、不生邪見的就是正語,如果讓他人生起邪見、邪思,或使他人困惑,甚至很痛苦,馬上就要自我檢討,要來修八正道中的正語了。
能夠實踐正語這一項修行法門,對任何人都會尊敬,跟任何人相處都是和諧的。如果遇到無理取鬧的人,要知道是他在受苦,我們應該用菩提心、慈悲心,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那麼愚癡和煩惱。如此念頭一轉,便不會用惡語相向了。
四、正業
正業,又名正行,又名「諦行」。
正業,即是身三妙行──利益眾生、廣作布施、淨修梵行,離三類身惡行──殺生、不與取(偷盜)、邪淫(出家眾為不淫欲),清淨合乎正道的行為,故名「諦行」。
為何會產生這三類不正行?是由於三種原因:(一)邪見:不正確的知見,認為三種不正行是修行的法門,認為是能夠使自己健康、長壽乃至生天的方法;(二)貪心:因貪財、貪名、貪男女色,而犯了三種不正行;(三)瞋怨心:為了報復,發洩自己的怨恨、憤怒而去殺、去偷、去邪淫。
目前中東地區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經常發生衝突,互相殺戮,還有美國在發生九一一恐怖事件之後,對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地發動戰爭,這都是因為彼此仇恨、相互報復,是很愚癡的行為。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如果能以菩提心、慈悲心來對待所有眾生,這些行為便不會產生。
因此,正業實際上就是對生命的尊重,保護生存環境裡所有的資源及生態,絕不能為了私利而傷害到其他人,使社會、全人類受到損失。此外,要養成多結人緣、多布施的習慣,目的是讓他人得離苦,使自己生歡喜。
五、正命
正命,又名「諦受」。
命,就是活命、生活,正命是佛弟子的生活方式:在家佛教徙,要以合乎佛陀教法的生活方式,謀取各種生活所需;使用之時,不得浪費奢華,也不過於慳吝刻薄。要避免與殺、盜、淫、妄、酒等五戒相違的各種職業。
出家佛教徒,一向以施主供養生活所需的四事──衣、食、臥具、醫藥為來源。當避免五種邪命:(一)詐現奇特相以求利養,(二)說自己功德以求利養,(三)學占卜說吉凶以求利養,(四)大言壯語以求利養,(五)向彼稱此,向此稱彼以求利養。如《遺教經》說:「持淨戒者(比丘)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法獲取生活資源,以正確清淨的生活方式接受生活之所需品、所需物,就是「諦受」。
人活在世界上的第一要件是求生存,而正當的活命方式,必須要跟三無漏學相應,並以智慧、慈悲的立場來考量。智慧,是不使自己生煩惱;慈悲,是不因自己活命而傷害他人,甚至包括其他的眾生。每個人都應該有工作,一般人考慮的工作是法律所允許的,但是有些在法律上允許的工作,也會讓人受到傷害,對己、對人,既不智慧,也不慈悲。做為一個修行佛法的在家人而言,最好能夠避免與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相違的職業。例如以殺為業的肉品商,他們並不覺得是做了壞事,只是提供人們食物,算是一種服務業;然而拿眾生的生命做為賺錢謀生的一種方式,這是不慈悲的。
有一位男居士來皈依三寶之前,他家三代養豬,皈依三寶之後便改行了。這位信徒過去在一年之間都會飼養二千至四千頭豬,他曾經跟我說:「師父,我只是養豬而已,我把牠們照顧得肥肥大大的,我沒有殺生,我是很慈悲的。」
我問他:「這些豬要一直養下去嗎?」
他說:「不是,是要賣給屠宰場,那些殺豬的人才不慈悲。」
我說:「你能將他們請來,讓我見見他們嗎?」
這位信眾帶了兩位屠宰場的老闆來見我,我說:「你們什麼行業都可以做,為什麼一定要做殺豬的行業呢?」
其中一位老闆說:「過去殺豬是很殘忍的,而我們很慈悲,研究出如何使豬死得快樂,事實上我們並沒有要殺豬,而是有許多人要吃豬肉,我們不殺,其他的人也會殺的。」
我說:「不管你們如何慈悲,把豬殺了總是真的。」
「法師!如果你真正慈悲的話,就叫那些愛吃豬肉的人不要吃,那我們就可改行。」
正在此時,另外有兩位先生在一旁聽到我與養豬、殺豬的人的對話,我便問他們兩位是否吃豬肉?其中有位說:「師父,我們沒有一定要吃豬肉,可是我們不論走到哪裡,都是賣葷食,不吃肉很不方便。最好叫他們不要養豬、不要殺豬,我們就不會吃了。」可見養豬殺豬的謀生方式,對修行佛法的人而言,乃是必須終止的。
又如以偷盜方式來謀生的人也不是正命。不予而取,謂之偷;強奪豪取,謂之盜。世界上每樣東西都是有主的,凡是不屬於自己的,都不可以偷取或搶奪。曾有一件發生在台灣國家公園的案子,有一群人組織了一個公司,專門至高山上挖掘一種特殊的小石材,還撿了一些樹根,結果經人告發,這個公司的人抗辯說:「這些石塊與枯樹根在山上太多了,都沒有人要,我們不撿,石塊變成廢物,枯樹根會爛掉,豈不可惜。我們公司是把它們變成有用之物,化腐朽為神奇,為國家社會增加財富,為何要禁止?」結果法院還是判決他們盜竊國家財物,因為這東西是屬於國家公園所有的。
正命,是依據慈悲和智慧的原則來從事各種行業,否則就不是正命而是邪命了。在家人的家庭和事業,其生活方式能夠持五戒就可以了,就算是正命。而出了家的比丘和比丘尼,就更嚴格了,因為出家人的生活所需,主要是由信眾供養,自己不需要從事以及經營謀取資生之物的行業。
但由於生活環境和風俗習慣不同,各地佛教出家人的生活方式也有差異。在印度,出家人的生活全部都是靠信眾或者王臣來布施;而中國的出家人,有供養習慣的信眾不多,因此中國的出家人必須種田,以求自耕自食。在印度,出家人種田是邪命;在中國,出家人種田則是正命。
又例如,在中國古代,經典是不可以賣而是布施的;還有在我年輕時的中國大陸,比丘弘法講經要收門票的話,會被人罵說是在販賣如來,將佛法當貨品販賣,這是邪命。可是到了西方社會,弘法演講不賣票,場地費從哪裡來?像達賴喇嘛在西藏寺院內弘法不賣票,可是他到了美國、歐洲,凡是來聽他演講都需要買票,而且票價很貴。
去年春天,我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舉辦了一場演講,因為沒有賣票,以致於籌措各項經費時頗為辛苦。今年我們又準備再辦一場演講,但是預計來聽經的人需要買票,因為自給自足,由聽講者自己付錢。這是社會環境使然,不算是用佛法換取金錢,所以這還是正業、正命,而非邪業、邪命。
六、正方便
正方便,又名正精進、正治,或名「諦法」。
有了正見、正思惟的慧學基礎,又有了清淨的身、口二業的戒行,自然能得身安心安,接下來便可以勤修正念和正定,而趣於證得解脫涅槃了,故名「諦法」。
正精進,便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二科四正勤:(一)未生的惡法,使之不生;(二)已生的惡法,使之斷除;(三)未生的善法,使之生起;(四)已生的善法,使之增長。
正精進通用於三無漏學:(一)戒學,努力於離毀犯而堅持淨戒;(二)定學,努力於遠離定障的五欲及五蓋;(三)慧學,努力於遠離邪妄知見及各種煩惱障礙。正方便又稱為正精進,便是於諸道品,一向精勤,勇猛向前,專著不捨,勉力不退,伏煩惱心。
正精進涵蓋了全部的八正道,也就是努力不懈地遠離戒、定、慧三無漏學的障礙。然而僅僅遠離還是不切實,必須積極地去修諸道品,才能伏除各種障礙。
七、正念
正念,又名「諦意」。
正念是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令不忘失。即是依四聖諦理,順念、遍念、憶念、念諸道品。若以四念處為例,即是憶念觀照「身、受、心、法」的自相及共相,以對治淨、樂、常、我的四種顛倒,由四念慮而生起念根、念力、念覺支。
身念處觀自相是觀自身相不淨。其共相則是觀自身是苦、空、非常、非我,以對治身淨的顛倒想。受念處觀自相是觀自己欣求樂受,結果卻生苦受。其共相則觀自己所受是苦、空、非常、非我相,以之對治樂受的顛倒想。心念處觀自相是觀自己能求之心不住。觀其共相是觀不住之心,是苦、空、非常、非我,以之對治心是恆常的顛倒想。法念處觀自相是觀一切法,皆為因緣所生,無有自性,即成觀法無我。觀其共相是觀一切法,無非是苦、空、非常、非我,以對治把一切法執之為我的顛倒想。
正念,是與無漏慧相應的,故又名為「諦意」。事實上,八正道雖然是三十七道品中的第七科,但是它最完備,也可以獨立運作,因為它涵蓋了前面的六個科目。釋迦牟尼佛教導弟子們修行時,最基本的佛法就是「四聖諦」與「八正道」,而八正道中的第一項「正見」,即為四聖諦。因此,八正道裡有理論、有方法,也有平常生活實踐之準則,以及如何到達修行智慧和禪定的目的。
若以六念法門為例,一心憶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便是正念。若以淨土法門的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洪名為例,念佛念至臨命終時,能夠心不顛倒,意不錯亂,便名之謂不失正念。
八、正定
正定,又名「諦定」。
正念修習成就,即能成就正定。即是離五欲及五蓋的惡不善法,成就初禪乃至四禪。由世俗有漏的世間禪定,依四聖締的「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便是趣向涅槃的勝定,故名正定。依正定而起現證緣起寂滅性的無漏慧,那便是涅槃智,也就是斷煩惱、了生死、得解脫。
正定,是八正道裡的第八項,也是三十七道品的最後一個道品。三十七道品一開始是四念處修觀,而後修四種神足的禪定,而正定便是與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相應的解脫定。
禪定的定義為「心一境性」,性質是念頭止於一個境界,止於一點上;是由五停心,特別是數息及不淨二觀,另有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修習而成。
定是有層次與階段的,正定是最高而殊勝的出世間禪定。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心能夠比較穩定,情緒不易受到波動、起伏,似乎有點定力、定功,似也可以稱之為定,但不是禪定。真正修行禪定的方法而得較深的定,共有「四禪八定」的層次,四禪是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每一禪就是一個定的層次;而入第四禪後又有四種深定,是無色界的定;實際上就是四個禪天之中,有八個層次的定。
在佛法所見的凡夫世界分為三大層次︰(一)欲界︰欲界的眾生執著於貪戀的享受,追求五欲,不離五蓋等惡不善法,以物質世界為自己的生命,若欲界眾生能夠次第修九住心,而與捨受相應,即入未至定,成為初禪的前方便。(二)色界:已進入禪定的境界,感覺到住在定之中,而被物質負擔釋放了的覺受。它有四階︰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三禪離喜妙樂、四禪捨念清淨。(三)無色界:更深的禪定,屬於第四禪天裡更高層次,也有四階︰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但即使到達了這個層次,如果因為執著於禪定的經驗,執著於禪定的寂靜,所以仍未得解脫,若有無漏慧相應,如此便可由四禪而入第九次第的滅盡定,便從三界永得解脫。
我常在禪修期間告訴來參加的禪眾們說:「用度假的心情、用享受的態度來修行。」這對於沒有參加過禪修的人而言,是無法理解和想像的,整天都在打坐,又不准講話,食物與睡覺的地方也都不像餐館和旅館,怎麼可能抱著這種心態呢?可是很奇怪的,許多參加過禪修的人,他們多半會一次又一次的再來,一些在家居士,只要有假期能安排出時間,一定會不斷地再來參加禪修。他們真的把禪修當成度假,當成享受,這就是得到了禪修的好處。
沒有參加過禪修的人,我鼓勵大家來試試看。如果我們每天都有一段時間練習禪修的方法,這一天的心情都會平穩、和諧;如果每星期、每個月、每年,都能有較長時間的定期修行,自然而然會體驗到禪修的好處。如果能進入禪定,便能經驗到輕安︰初禪得語言滅輕安,二禪得尋伺滅輕安,三禪得喜滅輕安,四禪得出入息滅輕安。輕安的定樂,超勝於世間法中一切的欲樂,若與空慧相應,便從煩惱的我執得解脫。
大家尚末得到解脫,也未成佛,也不可能馬上證得阿羅漢果,講八正道的正定,似乎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修習正定還是有用的,普通凡夫雖未修得四禪八定,也可以練習著在平常生活裡,如何能夠不受身心與環境狀況的影響。例如最近有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她在三個星期前檢查身體時,發現心臟和肝臟之間有一個拳頭大的腫瘤,醫生還在研究這是屬於什麼瘤時,這個腫瘤卻在短短的時間內疾速變成了有八磅重,從外表看那位老太太好像已懷孕了七、八個月,她的家人都很恐慌,送到醫院時醫生說已經不能動手術了。由於她聽我講過這樣的兩句話:「遇到麻煩的病症時,只有把病交給醫生,把命交給佛菩薩,繫念佛菩薩,自己就沒事了。」她就用我的這幾句話,讓她少了一些不安,也算是從念佛觀而得的安定力。
又例如最近我的一顆牙齒有問題,讓我很不舒服,請一位醫生替我治療。當時他為我打了麻醉針,所以不覺得痛,等到回來後就寢前,麻醉藥已經退失,那個部位不但很痛,而且還有些灼熱,可是當時已經很晚,醫生大概也休息了,我只好等到隔天早上再說。然而痛還是很痛,我就告訴自己說:「不是我在痛,而是我的身體在痛,就讓它痛吧,我要睡覺了。」這樣一想,我的身體和頭腦就放鬆了,在朦朧之中睡著了。睡了三個小時之後醒過來,牙齒居然不痛了,這也算是從念處觀而得的功用。
八正道與三增上學
佛說的脫苦之道,即是八正道,其內容其實就是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又名三增上學,都是由聞慧而進入思慧,再依修慧而現證解脫慧的涅槃智。也就是由聞慧的正見,生起思慧的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這部分屬於戒增上學;再由思慧而進入正精進、正念、正定的修習,而生起修慧,依修慧而得現證慧;這既是定增上學,同時也是慧增上學。因為八正道是由正見等而入正定,故不同於世間禪定,所以得到定增上,也就得到了慧增上,究竟便得俱解脫。
現依據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將三增上學及聞思修證四種慧位,與八正道的關係,列表如下:
八正道與四聖諦
八正道的「正見」,是聞四聖諦法;「正思惟」是審思明察四聖諦法。釋尊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法輪,說的便是四聖諦法。
生死苦果的事實,是由造了生死業的苦因而來,即是苦諦與苦集諦。如果順著苦諦與苦集諦的因果循環,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便是世間的苦海;如果不造生死業,便斷集諦,亦滅苦諦,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便能出離世間的苦海,而得解脫。
但是,集諦不易斷,苦諦就不易滅,那是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煩惱,總是令人陷在造業、受報的漩渦之中,無法超脫。故欲滅苦諦,當斷集諦;欲斷集諦,當修道諦。所以,修習道諦,才是證苦滅諦的正因;證得苦滅諦,便是修習道諦的結果。
生死苦的果報,是因無始無明而造了生死業。無始無明即是十二緣起的第一緣起,若觀無明、觀無明集、觀無明滅、觀滅無明之道……,乃至觀老死、觀老死集、觀老死滅、觀滅老死之道,這便是十二緣起的四諦觀了。為了要以修習道諦,來斷苦集諦而證苦滅諦,所以釋尊為弟子們說了八正道︰以正見,聞知四聖諦,離於邪見、邊見;以正思惟,審慎明察四聖諦,向於離欲,向於滅苦之道;以正語、正業、正命,向於斷截苦集聖諦,不造生死業因;以正精進,修習戒定慧的三增上學,向於苦滅聖諦;
其中「正見」一項的內容,即是佛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的「三轉十二行相」的四諦法輪: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當知、當解,於集聖諦當知、當斷,於苦滅聖諦當知、當證,於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
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則斷愛欲。轉去諸結。於慢、無明等究竟苦邊。(《雜阿含經》卷十五)
哪些是苦,哪些是集,什麼是滅,什麼是道。
苦是應知的,集是應斷的,滅是應證得的,道是應該修習的。
苦、我已徹知,集、我已斷盡,滅、我已證得,道、我已修學完成。
這也就是表示,佛陀是從四聖諦的知、斷、修、證中,完成了解脫生死的大事,弟子們也應該照著去實行才對。如何修學?便是依據八正道而修證四聖諦了。
八正道與十二因緣
八正道既與四聖諦密切相關,當然也與十二因緣有關係。因為四聖諦就是為了處理十二因緣的苦集二諦,而說出了滅苦、斷苦集的道諦。八正道的正見,便是讓弟子聞知由於十二因緣的苦集二諦,因果循環,而成生死苦海。也讓弟子聞悉當修苦滅道聖諦,而斷苦集諦,而證苦滅諦。也可以說,八正道的功能,便是能使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變成為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生死流轉是無邊的苦海,生死還滅是涅槃和解脫。
佛陀在《阿含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稱為「純大苦聚集」,便是指的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是由苦集而有苦果,在受苦報的同時,又造苦因的苦集,並且循環不已。
佛陀在《阿含經》中又常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滅則老死滅」,稱為「純大苦聚滅」。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是由修習道聖諦,而斷苦集諦,證苦滅諦。因修道聖諦而得無漏的涅槃智,而滅無明;無明滅、則行亦滅,行滅則識亦滅,乃至生滅老死亦滅,此時便從苦諦與苦集諦得解脫。
由此可知,修習八正道,即是四聖諦中的道聖諦,若不修習八正道,便不得涅槃智;不得涅槃智,便不能斷集、不能滅苦,便永遠流轉在十二因緣的生死苦海而不得解脫了。
八正道是四聖諦中的道聖諦,是用來斷集滅苦的道品次第。四聖諦的苦諦及集諦,便是十二因緣的三世因果;若要出離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的範圍,必須修習八正道的道品次第。所以也可以說,八正道的道品次第,是為了對治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而設。
八正道的範圍相當的廣,可以說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也可說是「四聖諦法」,四聖諦法之中如果沒有八正道,四聖諦就不能成立;既然八正道與四聖諦是分不開的,自然跟十二因緣也分不開了。因為四聖諦是使我們離苦得樂,而十二因緣就是苦的事實,修八正道就是要滅除十二因緣構成的大苦聚。
八正道是三乘共法
聞佛所說的四聖諦法,如法修習而得解脫的,稱為聲聞。未聞佛說四聖諦法,自觀十二因緣法而得解脫的,稱為緣覺,梵名辟支佛。合此二者,總名為二乘聖者,相對於大乘的菩薩道而言,二乘又名為小乘的解脫道。
但是,大乘的菩薩道,必須也以解脫道為基礎。不論大乘或小乘,出離生死的才是佛法,所以解脫法門的八正道,是大小三乘共通的涅槃門,也即是《阿含經》中所說別無二法的「一乘法」。因此,不僅小乘的《中阿含經》及《雜阿含經》宣揚八正道,諸大乘經中,亦盛讚八正道。例如:
《佛說阿彌陀經》介紹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稱揚「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楞伽經》云:「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
《維摩詰經.佛道品》中有云:「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同經〈菩薩品〉亦云:「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
依據《摩訶止觀》卷七上的引文:「涅槃云:能修八正道者,即見佛性,名得醍醐。」
由此可知,如果從大乘聖典的立場來看,八正道便是大乘法。
雖然有許多人認為四聖諦、八正道是屬於小乘的佛法,可是在大乘的經典和論典裡,都主張用八正道來修行菩薩道,也就是說,菩薩道的完成是需要八正道的。八正道是以小乘出發,卻也是完成大乘佛法的基礎。
八正道即為大乘佛法
若依據《大智度論》卷十九(大正藏卷二十五,二○三頁至二○五頁)所說的三十七道品,根本就是大乘的菩薩所修道品,對於八正道的部分則如下列所說︰
正見─菩薩於諸法空無所得住。是智慧,如四念處、慧根、慧力、慧覺中已說。
正思惟─斷一切思惟分別,因諸思惟分別,皆從不實虛誑顛倒生。菩薩住如是正思惟中,不見是正是邪,過諸思惟分別。觀四諦時,無漏心相應。
正語─菩薩知一切語皆從虛妄不實顛倒取相分別生。是菩薩作是念,語中無語相,一切口業滅,諸語皆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菩薩知一切語言真相,雖有所說,不墮邪語。
正業─菩薩知一切業邪相,虛妄無實,皆無作相,一切業空,菩薩入一切諸業平等,不以邪業為惡,不以正業為善,無所作,不作正業不作邪業,是名實智慧。
正命─一切資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住不戲論智中,不取正命,不捨邪命,亦不住正法中,亦不住邪法中,常住清淨智中,入平等正命,不見命,不見非命,行如是實智慧,以是故名正命。
正方便─如四正勤、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中已說。
正念─如念根、念力、念覺支中已說。
正定─如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支中已說。
由此可知,八正道就是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法,以下根據《大智度論》所講的八正道,重新略為解釋:正見大乘的菩薩行是修無所住心,也就是說《金剛經》講 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正思惟大乘的正思惟不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而是以心中沒有「我」的這個著力點來作為方法。正語菩薩知道我們所用的一切語言,都 是從虛妄的顛倒見所產生的種種分別心,這都不是真實語。真實是不必透過語言、文字理解的;然若用語言,亦不墮邪惡。正業業是行為,透過語言、身體、意念所 產生的種種行為。從菩薩的立場來看,所有一切業,無所謂邪與正、惡與善,這是無分別智。因為沒有主觀的我執在裡面去判斷邪、正、善、惡,一切的行為便都是 平等的。正命從大乘菩薩的立場來看,只要心中沒有自私的我,用任何方式來謀取生活之所需,都是正確的。在《華嚴經》裡看到許多的大菩薩們各有不同的職業, 甚至還有妓女、魔術師、暴君等。從凡夫來看,這些人都是在造惡業,是邪命,然而經典中說他們是為了度眾生而顯現不同身分的大菩薩。但是也請大家不要誤解, 認為邪淫、殺人、偷盜,都是因為要行菩薩道,如有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做種種不正當的事,便是惡業。正方便、正念、正定此三項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修,這就 是大乘法。雖然修的方法與小乘相同,可是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就像釋迦牟尼佛出家修道不是為己,而是因為眾生有生、老、病、死等問題,為了要使眾生從苦中 獲得解脫,才去修行的。
出離三界的八正道
古來都說聲聞道的三十七道品,是次第修證的方法。初修四念處;到了煖位,修四正勤;到了頂位,修四如意足;到了忍位,修五根;到了世第一位,修五力;到了見道位,修七覺支;到了修道位,修八正道。
這是約就七類的各別特勝意義而說的,如果從經典中來看,任何一類道品,都是能解脫生死的,都可說是「一乘道」。
若將三十七道品的功德性能整合起來,也不外乎十類,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依《大智度論》卷十九所說:「是三十七品,十法為根本,何等十?信、戒、思惟、精進、念、定、慧、除、喜、捨。」,而歸納為:
信──信根,信力。
勤──四正勤,勤根,勤力,精進覺支,正精進。
念──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
定──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
慧──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
尋思──正思惟。
戒──正語,正業,正命。
喜──喜覺支。
捨──捨覺支。
>輕安──輕安覺支。
在三十七道品的七科(類)之中,敘述得最圓滿的,是第七科的八正道。所以經中常將四聖諦與八正道合起來說;更簡要地說,無漏道品便是戒、定、慧的三種增上學了。
八正道是佛陀提供給人間離苦得樂的八個項目。人類有兩個基本的大問題,從生命的過程之中,會遇到身心以及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問題而感覺到不快樂,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福報大的,受的苦難少;福報小的,受的苦難就多。
不論是福報大小,任何一個人,到最後都無法避免死亡。八正道就是幫助我們解脫這兩大問題的方法︰一是如何度過種種的困難而不自擾擾人;二是面臨死亡 時,不會恐懼、害怕、無奈。(二○○三年四月二十日、二十七日,五月八日,十一月二日、九日、十六日,以及二○○四年五月十六日、二十三日,共計八場,聖 嚴師父講於紐約東初禪寺,姚世莊整理)
----------------
八聖道分
佛教
八聖道分(巴利語: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梵語:Ārya 'ṣṭāṅga mārgaḥ),又譯為八正道、八聖道、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支道,佛教術語,也叫或者,是指佛教徒修行達到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故又稱八船、八筏。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梵語「正」也有「圓、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將八正道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
在梵文中,Ārya是聖的意思。aṣṭa是數字八,āṅga是「支」、「分」、「肢體」之意,而mārgaḥ為道。字面直譯為八聖道分[1],或八支聖道。
漢譯本中,為求簡潔,通常譯為八正道,或八聖道。
內容
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開始,首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這就涉及到人們常說的「慧根」,在起修之前應該先有些許基礎,否則會障礙重重、不得要領;然後才屬於持戒的範圍: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禮儀,這裡語言擺在行為之前,可見謹防禍從口出十分重要;跟在大乘「六度」中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整個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果能夠控制意念,基本上就可以進入禪定了。從禪定中獲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因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
三無漏學中,正語、正業、正命為戒,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
正見
主條目:正見
又作諦見。相對於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確的佛理知見,特指具有佛說「為人悉檀」佛法的四諦知見,也就是佛教對於世間諦理與出世間第一義諦法義的如理如實智慧見地。
對四聖諦的智慧就是正見[2]。在八正道中,正見是最基礎的內容[3][4]。
佛陀將見解分為三類:邪見[5]、有漏正見[6]、無漏正見[7]。
在《巴利大藏經》中,舍利弗尊者開示了獲得正見的十六種方法。分別為:道德、食、苦、十二緣起支、漏。
道德:指分辨善、惡、善根、惡根[8]。其中不善為十種不善業道,也稱「十惡」(殺生、不與而取、邪淫、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慳貪、瞋恚、邪見),而不善根是指「貪、瞋、癡」(三毒)。
食:指作為強大助緣以維持(其他法)之法。[9]。
苦:是了知四聖諦。
十二緣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緣法分別了知其本身、集、滅、道,亦稱四十四種智。
漏:其方法為「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滅、知達漏滅之道」。[10],原意為從膿瘡流出來的膿,也代表已發酵許久的酒,它們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為它們流到更換種姓[11]。「漏」即是「無明」;而「無明」即是「漏」,它們互為因果。
佛陀在談到如何證得須陀洹果時開示了四種方法,這種方法同樣可於獲得正見。其中包括: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12]。「法隨法行」,是指按八正道修行[13]。
正思維
又作正志、諦念,包括出離思維、無恚思維、無害思維[14],其中思維可分為三種:邪思維[15]、漏正思維[16]、無漏正思惟[17]。
正思惟指正確思維,以引導生如理如實的智慧。特指離開世俗的錯悟分別,離開邪妄迷謬,而作佛教的純真的智慧思索,即指聞、思、修、證的第二階段。
出離,是指遠離貪業。
無恚,指滅除嗔怒,生起慈心[18]。
無害,是指滅除殘忍,生起悲心[19]。
正語
又作正言、諦語。指純正淨善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妄語(說謊,五戒之一)、不慢語、不惡語、不謗語、不綺語、不暴語,遠離一切戲論[20]。
正語的特徵為,適時、真實、柔和、有益、慈愛而語[21]。佛陀宣稱需要考慮三個要素決定其是否說:話語是否真實、是否對聽眾有益、是否為聽眾所喜愛[22][23]。
此外,佛陀在其他經典裏列舉了佛教修行者應避免的兩類話題和應談論的十種話題。其中應當避免的兩類話題為:無益徒勞之論[24]和諍論[25]。而應當談論的十種話題包括:少欲、知足、遠離、離縛、精進、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26]。
正業
參見:五戒
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合乎佛教的活動、行為、工作。也就是不殺生(五戒之一)、不偷盜(五戒之一)、不邪淫(五戒之一),不作一切惡行[27]。
正命
又作諦受。指正當的謀生手段,即按佛教的標準謀求衣食住行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28]。於《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中,佛有清楚的開示,對於修行人應該如何過著正業正命的生活方式有著清楚的說明。謀生手段分類為三種:即邪命、有漏正命、無漏正命[29]。
嚴格的說,應為合於因緣現實,且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的方式,來進行群我關係的互動。
正精進
主條目:精進
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治。謂正確的努力,止惡修善、去惡從善,自覺努力。令未生之惡心不生,已生者令斷;使未生之善心生起,已生的善心臻於完善[30]。
和精進相反的心所是昏沉和睡眠。昏沉是心的軟弱或沉重,睡眠是心所沉滯的狀態。和正精進相反的是邪精進,為不善心裏的心所[31]。
正念
主條目:正念
參見:四念住及內觀
又作諦意,正念就是指四念住,即隨念於身、受、心、法四種所緣[32]。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由聞熏正見離開妄想起始,進而思惟修行正法,除去不如實不如理的妄想分別,精進正行努力不懈,憶持正法,明記佛法,念念不忘進修佛教真理[33]。四念住意即在今生證悟阿羅漢果,或尚有餘則證不還位,能證悟阿那含果[34]。
正定
主條目:三昧
又作禪法諦定,有別於外教法的禪定修證,而特別要求佛弟子對佛法要有堅定不疑的定見見諦。指經由以上的階段修學佛法,而發起了正念定見,對於如實如理佛法決定不疑,而正身端作,專心一志,身心寂靜,深入一心,精進禪法與禪定的修證[35]。
正定是指四種色界禪那,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36]。
------------------
八正道與人生
一、八正道的名稱
八正道是佛初轉法輪所說,是三十七道品中實踐法門的方法,是四諦法中的道諦,是超凡入聖的通途,是離苦得樂的要道,是從此岸渡彼岸的船筏,是學佛人皈依三寶以後要走的道路,是修行從迷到悟的基本法門。
正道者不是邪道,不是非道,更不是旁門左道,而是能夠斷煩惱,又能通達聖境的大道,故名正道,又名聖道。八正道者,共有八條,皆是正道,皆是通往聖賢的大道。此八正道的名稱是:
(1)正見~正當的見解。
(2)正思惟~正當的思想。
(3)正語~正當的言語。
(4)正業~正當的行為。
(5)正命~正當的活命。
(6)正精進~正當的精進。
(7)正念~正當的意念。
(8)正定~正當的禪定。
二、八正道的宗旨
是指導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是從修行實際體驗通往涅槃的解脫正道。我們究竟要如何去實行與體驗呢?依據〈大毘婆沙論〉所說:〔由正見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語;由正語故,復得正業;由正業故,復得正命;由正命故,發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如是啟發自己,認真實行體驗這八正道,便能趨向解脫自在的境界。
三、八正道的意義
也就是解釋八正道的內容,從經律論各方面引證,簡略說明八正道的意義,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如何去運作八正道,是與我們人生不可分離的。
第一、正見
人生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觀念,修學佛法的人,正見更為重要。《勝鬘經》說:〔非顛倒見,是名正見。〕如果人生終日妄想顛倒,這叫做想倒、見倒、心倒,主要的就是沒有正見。《華嚴經》上說:〔正見牢固,離諸妄想。〕所以要想遠離妄想和顛倒見,就要正見牢固。《大智度論》說:〔正見是智慧。〕其實正見就是真正的智慧,什麼是真正智慧?若以學佛修行證果的聖者來說,要得到無漏的無分別智,見到四諦的真理,方可名為正見。有了正見的智慧,才能觀察到世間萬法的現象果報,都是由因緣和合所生起,都是在緣聚緣散的生滅變異中,也是人生無常苦空的實相。
第二、正思惟
既見四諦之理,了知世界人生的真相,的確都是無常苦空,再加上正思惟的意志,令真智慧增長。《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增上力故,所起的無瞋恚,無害想,是為正思惟。〕若人能修慈心,可止瞋恚想,能修悲心,可止害他想。若能夠無瞋無害,則心清淨,具足柔軟,這必須正見有力,具正思惟,才能作到。
第三、正 語
就是正當的言語,善良的口業。例如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必須說話真實,不花言巧語,不離間語、不粗惡語;說真實語、說正直語、說稱讚語,以及說柔軟語,這些都是正語。能時常說正語,令人生信心,令人生歡喜,對人有利益。
第四、正業
是指身業正當的行為。《瑜伽師地論》說:〔或於住時,於己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即指生活習
慣,有好規律,就是正業。於十善業中,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等業,名身正業。
第五、正命
指正當謀生活命的方式,捨離咒術等邪命,如法求衣求食等諸生活資具,例如對經濟來源要合理,道德應重視,社會要和諧,感情要淨化,如是等活命,是為正命。在《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中說:〔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例如開賭場、屠宰場、或販賣殺生用具等,以此謀生,都非正命。
第六、正精進
又名正方便。精而不雜、進而不退,就是努力斷惡修善。經上說:〔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而在《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三更說:〔懈怠是一切惡道之根本,是生死之種子,世間一切苦惱,皆由此而生。〕欲斷生死縛者,應當精進,捨離懈怠。
第七、正念
又作諦意。即是指正道清淨意念,不生雜染邪念,正念諦觀〔身受心法〕四念處觀:
1、觀身不淨~諦觀身內,充滿糞尿,涕唾不淨,眾穢所集,不應貪愛,妄生執著;破除我身愛執,藉此修行淨道。
2、觀受是苦~諦觀世界苦樂感受,無非是苦。生老病死,固然是苦,當快樂變幻消逝時,亦是無常,因此佛說:〔樂壞名為壞苦。〕是故〔應觀人生是苦〕。
3、觀心無常~即諦觀此心,念念生滅,時時變遷,猶如猿猴野馬,難以駕馭,心念變化無常,忽而天堂地獄,忽而惡鬼畜生,故應〔觀心無常〕。
4、觀法無我~諦觀諸法, 因緣所生,皆無自性。諸法如幻如化,自體了不可得。五欲塵勞,世間萬物,無一自主,故曰〔觀法無我〕。
第八、正定
即修行正確的禪定。收攝散亂身心,令心專注一境,以培養智慧的能源,充實悟道的方便,故名正定。
四、八正道的作用
修行成就八種正道,便能夠遠離八種邪道。例如:
正見~能夠遠離邪見。
正思惟~能遠離邪思惟。
正語~能遠離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等邪語。
正業~能遠離身體行為等邪業。
正命~能遠離不合理與不道德等邪命。
正精進~能遠離不合理、不道德與無益等邪精進。
正念~能遠離一切邪念。
正定~能遠離一切外道邪定。
平常修行此八正道法門,能有遠離八邪的作用。
以上這八正道法門,是現實人生應走的道路,是學佛人皈依三寶之後要走的正道,是佛門聖者所行的中道,故此也是學佛人應知應行的光明正道。
---------------------------
八正道,亦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意謂達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 涅槃 )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①正見。正確的見解,亦即堅持佛教四諦的真理;
②正思維。又稱正志,即根據四諦的真理進行思維、分別;
③正語。正確的話語,說話應該誠實可靠,不說謊。說話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說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等違背佛陀教導的話;
④正業。正確的行為。一切行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作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
⑤正命。過符合佛陀教導的正當生活;
⑥正方便。又稱正精進,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達到涅槃的理想境地;
⑦正念。念念不忘四諦真理;
⑧正定。專心致志地修習佛教禪定,於內心靜觀四諦真理,以進入清淨無漏的境界。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見,即堅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義。而其餘七道則都是在正見的基礎上進行精進不懈的修行。
八正道也是針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義和“ 六師 ”中一些派別的享樂主義而提出的。佛陀提倡不苦不樂的中道,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正道稱為中道。原始佛教對這種不苦不樂的修行方法十分重視,列為四諦之一“道諦”的具體內容。對於八正道的詳細解釋有安世高譯的《佛說八正道經》、《增一阿含經》的《四諦品》和南傳《相應部經典》。[1]
中文名 八正道 梵 文 Aryastangika—marga 含 義 達到佛教最高境地的八種方法 性 質佛教教義 亦 稱 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 拼 音 bazhengdao
八正道(梵文Aryastangika—marga),佛教名詞,亦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意謂達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正確方法
八正道
第一:正見謂人修無漏道,見四諦分明,破外道有、無等種種邪見,是名正見。
第二:正思維謂人見四諦時,正念思惟,觀察籌量,令觀增長。
第三:正語謂人以無漏智慧常攝口業,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是為正語。
第四:正業謂人以無漏智慧修攝其身,住於清淨正業,斷除一切邪妄之行,是謂正業。
第五:正命謂出家之人,當離五種邪命利養,常以乞食自活其命。假若因緣不具足,寧可心出家而身沒出家,如此尚有功德。以出世的精神入世、發揮生命的功能,成為正信的在家居士,這也是功德。假使身出家而心沒出家,不但在修行的道路上無法自立,反而破壞了佛法,這就是一種邪命。
第六、正精進“正”就是不偏邪。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專精,無有間歇,是名精進。'
第七、正念謂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 五停心 ”助道法,堪能進止涅槃,是名正念。
第八、正定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
解說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見,即堅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義。佛教並不反對其他的宗教,凡是能有助於個人修行的都可以融匯於佛教中。因而把正見當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餘七道則都是在正見的基礎上進行精進不懈的修行。
八正道也是針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義和“六師”中一些派別的享樂主義而提出的。佛陀提倡不苦不樂的中道,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正道稱為中道。原始佛教對這種不苦不樂的修行方法十分重視,列為四諦之一“ 道諦 ”的具體內容。對於八正道的詳細解釋有安世高譯的《佛說八正道經》、《增一阿含經》的《四諦品》和南傳《相應部經典》。
修行方法
必須防止的兩個極端:
1 沉迷於貪欲、尋歡作樂的生活。這種生活是通向毀滅的道路。
2 自我施加的苦行、折磨。這種生活是不會帶來什麼收效的。
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諦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見:對事的如實知見,出世間的正見唯有在見道者最為清淨;對宇宙人生生死與解脫之四聖諦理,智所證知,直窺實相。世間正見只是一堆經驗所積累的知識,是通過名稱、標誌及事物的相貌與形狀之正確分別罷了。出世間正見唯有通過修禪定及放下一切雜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聞佛法而分別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見,所以正見由多聞、思維、修持佛法得來。
2、正思維:沒有貪嗔等煩惱情況下,依正見觀察、思維,如理地作出決定,故又稱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維才能做出正確之身口意業的行為。比如說蟑螂損害人類是害蟲,我們應該殺牠,如果這是正確的道理,那人類損害其他的眾生,它們也應該殺我們!這是不正確的思維,因為這其中摻雜了“我”的煩惱,以人為中心,認為有損人類利益的是害蟲,所以就會認為“我殺牠不要緊,它殺我不行!”,正確的思維應當是:“自己認為蟑螂是害蟲,是因為我執法所建立的,此中我執所建立的法都是苦因,都要捨棄,應當思維蟑螂和我無異,過去生中無數次做過我父母,我不應損害,應當對其升起歡喜和愛護之心,對其他一切眾生也要如此。”
3、正語:即戒止口之四惡業。
① 不妄語欺騙。
②不兩舌,搬弄是非;或發表引起兩者間之憎恨、敵意及不和之言論。
③不粗惡口罵人或苛刻、酷毒之諷刺等。
④ 不作無意義及無利益之空談或花言巧語--綺語。
不講這四種話語就是正語;我們應該合理、真誠、以及和藹可親的話。
4、正業:不是正當的職業,而是正當的行為,即戒殺生、邪淫、偷盜等,行為善良,不侵害一切眾生就是正業。於修道時,在行住坐臥中正念而住。
5、正命:以合法不損害他人的謀生方式來維持生命,乃至不販賣眾生、軍火、殺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賭等。若是出家眾,則如法求衣服、飲食、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進):精進努力離惡向善,即精進修道。這裡的正精進專指修禪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謂四正勤既是:
① 未生善令生
② 已生善令住
③ 未生惡令不生
④ 已生惡令滅
7、正念:以世間法來說,不生邪惡之心念,稱為正念,反之則是邪念。以修行來說既是憶念正法,如四聖諦、八正道、四念處及菩薩道等等修行方法為正念。於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時時明了不忘失,比如念佛,對於念佛的境要明記不忘,這叫正念;如果念佛時想吃東西,是不正念,即使在念佛時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覺知心已隨境轉,也是失去正念。這個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於定學,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持它,稱為正念;如果沒辦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馳散,正定有初禪至滅盡定,禪定時的用心不外兩種情況: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並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單一之定境中。
②觀(毘婆舍那):於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觀察實相。
修“止”能暫伏煩惱,但不能除去煩惱;修“觀”則能除去所對治的煩惱。
三無漏學:
〔戒: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
〔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見
四真諦
苦生就是苦的業因,生命就是受苦,從生到死要經歷一個個痛苦的階段,這是苦諦。
集促成生的原因是對生命的渴求,生後的肉慾、視慾和對生命的驕傲促使人們從一生轉向另一生,這就是集諦。
滅根治這種生就得消除對生命的渴求辦法是,徹底絕除一切邪欲,不讓它們佔據頭腦,或是把它們清除出去,不使自己的頭腦裡有一點裝進邪念的餘地,這就是滅諦。
道八正道。即道諦。
佛陀說:“和尚們,我的眼睛通過苦諦看到了這些概念和結論,我的頭腦裡形成了一幅圖像。解脫之道靠的不是祭祀,不是苦行,也不是祈禱,而是靠內心的佛性。”
苦集滅道,又作苦習盡道;文字般若只是指向標,是體悟的觸媒,應多思量,體證。
其他信息
1正見對世界,對五陰,對六根塵,對苦,對因果業力,等等的正確認知。是熄滅苦火,五陰之火,輪迴之火的基礎。
2正思維以正見為基礎的思維,通過對佛法的聞思修習,知道解脫和解脫之方法。是啟發內在佛性的重要手段。哪裡有什麼“佛性”,你能學會外在的知識嗎?,你能理解外在的世界嗎?這就是佛性,也就是覺悟的本能,能夠理解世界的本能。向外你能理解外在的世界,向內你就能理解內在的世界,即自身,自心。它是正語和正業的基礎。是讓痛苦之火,煩惱之火,衝動之火熄滅的開始。
3 正語通過讓言辭不再衝動,而讓內心不再衝動。讓言辭從心的衝動之火中解脫出來。也就是相關的戒律的遵守。
4正業通過讓行為不再衝動,而讓內心不再衝動。讓行為從心的衝動之火中解脫出來。也就是相關的戒律的遵守。也包括當地社會的一些高尚的行為道德。
#引用: 正語、正業這兩個階梯是非常難登的,誰一旦登上這個高度,眼前的各種景象就會一展而來,前景清晰、寬闊、高貴。這時就已取得了相當巨大的自製能力。
5正命不要因各種火讓自己落入毀滅,讓一切火熄滅,化作灰燼,冷確掉。通過1正見,2正思維,3 正語,4正業等方面的修正來實現。
# 於一切解脫法,捨離法,無執著法中得火熄滅。
6正精進精進不止,注意觀察,直到每個有火的方面都得到了修正。
7正念對五陰執著的火已基本熄滅,已能看見五陰的真像,一切生而又死,死而又生,一切都只是構成,無我,無常,是苦,是空得到了映證。此時正清淨的安住於四念處之中。邪念已經清除了,滅諦得證。
8正定成就果位,定中之慧,有大利益。
============================
波羅密(或作波羅蜜)(巴利文:पारमि Pāramī)或波羅密多(或作波羅蜜多)(梵文:पारमिता Pāramitā),巴利語「Pāramī」由「Pāramā」和後輟「ī」所組成,「Pāramā」意為「至上的」,在這裡特指菩薩,因此波羅密意為「菩薩的責任」或「菩薩的財富」[1]。一般漢譯為「度」、「到彼岸」[2],意謂從生死的此岸能因佛法而救度到涅槃解脫的彼岸[3]。佛教認為,波羅密是所有菩薩行者必修的善德,是成就究竟菩提一切聖者的根本資糧。
上座部佛教
在南傳佛教體系,波羅密一般歸類為十個,即:布施、持戒、出離、智能、精進、忍辱、誠實、決意、慈與捨。
大乘佛教
六波羅蜜
主條目:六度
又名度波羅蜜:檀那、尸羅、羼提、毗梨耶、禪那、般若,漢譯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瑜伽師地論》:「復次菩薩次第圓滿六波羅蜜多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謂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忍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慧波羅蜜多。」[4]
十波羅蜜
欲證佛菩提必先修六波羅蜜,入地後次地進修十波羅蜜直至圓滿,方有資糧能圓成佛道[5][6]。十波羅蜜為: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
此十波羅蜜,在唯識論稱為十勝行,即菩薩在十地時所修行的道法[7]。
但列在《大藏經》般若部中的《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出現十波羅蜜的經文內容。[8]
列在《大藏經》阿含部的《央掘魔羅經》也出現十波羅蜜的經文內容。[9]
-------------------------
佛學術語,出《華嚴經》,梵語波羅蜜。又作十勝行,或譯為十度,波羅蜜有十個,即:布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意、慈與舍。
波羅蜜有十個,即:布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意、慈與舍。
簡介
佛學術語,出《華嚴經》,梵語波羅蜜。又作十勝行,或譯為十度。修唯識行的菩薩,如何能證得大菩提大涅槃二種勝果呢?這要在十地中修十種勝行(十波羅蜜),斷十重障,證得十種真如,而後始可證得轉依,故十波羅蜜是證得二轉依之因。[1]
華言到彼岸。謂菩薩修此十法。化度眾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十波羅蜜
檀那波羅蜜
梵語檀那,華言布施。運心普周曰布,輟己惠人名施。經云:菩薩為令眾生心滿足故,內外悉舍,而無所著,是名檀那波羅蜜。(內即內身,謂頭目身命等;外即外財,謂金銀財物等也。)
尸羅波羅蜜
梵語尸羅,華言清涼。謂離熱惱,得清涼故。亦云防止,謂調練三業,止過防非,好行善道,不自放逸也。又戒經云:菩薩具持眾戒,而無所著,是名尸羅波羅蜜。(三業者,身業、口業、意業也。)
羼提波羅蜜
梵語羼提,華言忍辱。他人加惱為辱,於辱安受曰忍。謂內心能安忍外所辱也。經云:菩薩悉能忍受一切諸惡,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無有搖動,是名羼提波羅蜜。
毗梨耶波羅蜜
梵語毗梨耶,華言精進。練心於法曰精,精心務達名進。謂勤修善法,心無懈怠也。經云:菩薩普發眾業,常修靡懈,諸有所作,恆不退轉,是名毗梨耶波羅蜜。
禪那波羅蜜
梵語禪那,華言靜慮。謂念慮皆忘,安心理境。又名智生,謂依定生智也。經云:菩薩於五欲境,無所貪著,諸次第定,悉能成就,是名禪那波羅蜜。(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諸次第定者,謂於初禪定、二禪定、三禪定、四禪定等次第而入也。)
般若波羅蜜
梵語般若,華言智慧。決定審理名智,造心分別名慧。謂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故能通達無礙也。經云:菩薩於諸佛所,善觀諸法,得實相印,普入一切智門,是名般若波羅蜜。(實相,即一實相也,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印即印定一切法皆無相故。)
方便波羅蜜
方即方法,便即便宜。謂善巧方便,隨機利物,稱適緣宜也。經云:菩薩教化眾生而不?倦,隨其心樂,而為現身說法,是名方便波羅蜜。
願波羅蜜
願即誓願,志求滿足也。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盡未來際,成就行願也。經云:菩薩成就一切眾生,供養一切諸佛,盡未來劫,證得如來智慧,是名願波羅蜜。(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
力波羅蜜
力即力用,謂行滿功成,萬境無動,能善辦眾事也。經云:菩薩具深心力,無有雜染,乃至具加持力,令信解領受,是名力波羅蜜。
智波羅蜜
智即智慧,謂決斷無惑,證法怡神,善入佛慧,明了無礙也。經云:菩薩知一切法真實,知一切如來力,普覺悟法界門,是名智波羅蜜。
------------------------
十波羅蜜,因為十波羅蜜是轉凡成聖,通往佛果菩提的主要正道;學佛人欲想達到究竟自利利他之目的,圓證佛果菩提,非修學十波羅蜜不可。
「波羅蜜」又名「波羅蜜多」,譯名究竟,或到彼岸,或度無極,或單言度。在菩薩自行化他二利究竟方面說:名為究竟;由菩薩大行能到達涅槃彼岸言:名到彼岸;《俱舍光記》說:「波羅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薩能到自乘所往圓滿功德彼岸處故。」
「十」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大願、大力、大智等十種法門。修行此十種法門,能度脫慳貪、毀犯、瞋恚、懈怠,散亂、愚痴、滯著、退屈、怯弱、昧事等十蔽,可以斷煩惱,了生死,證菩提,因此名十度。
十度中前六度,是凡聖共修的法門,後四度是地上菩薩聖人所修的法門;修此十度法門,能渡生死苦海,到達真理彼岸,轉凡成聖,覺悟成佛,故名十波羅蜜。現先介紹前六度:
一、前六度的內容
(一)布施
梵語「檀那波羅蜜」,譯名布施到彼岸。布施是一種仁慈的愛心,亦是濟世益群的行為。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將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分布給他人,與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物質是財施。用自己的知識與技能,教導他人,或運用佛法來開發他人的智慧,是法施;對於恐懼不安,或生命財產受到威脅的人,施以無畏的保障,或運用自己的智力與能力,來為他人排難解紛,消除威脅是無畏施。
一個真正實行布施的菩薩,不但要以財施救濟人生活上的貧乏,以法施解除人精神的困苦,還要以無畏的精神,來保障他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賢愚因緣經》說:布施有五種,一施遠來人,二施遠去者,三施病瘦者,四施飢餓者,五施智法人。
《俱舍論》說七種布施:一施作客人,二施旅行人,三施病人,四施侍病或看病者,五施園林,以園林花果布施給佛教寺院,莊嚴道場。六施常食:用財物或田地產業,布施給現住僧或十方僧,作為常食之用。七隨時施:於寒暑風雨時,隨人所需而施衣食等物。
《雜寶藏經》亦說有七種布施:常用親善敬愛,或悲愍同情的眼神,注視父母、師長、及一切人,或以恭敬心贍仰三寶,是好眼施。
常用和靄可親,面帶笑容的態度,對父母、師長、及一切人,是和顏悅色施。
常用喜歡語,柔和語,安慰語,對待父母、師長,或歌頌讚歎父母、師長、及一切人的功德,是言詞施。
對父母師長恭敬侍奉,執役服勞;或對需要幫助的人,義務協助,不受報酬,是身施。
用至誠懇切,恭敬友善的心意,對待父母、師長、及一切人,是心施。
對父母、師長,敷座令坐;或敬老尊賢,舟車讓座;或捨己床褥,供給父母師長及遠至客人享用,是床座施。
捨私人住宅,建立道場,供佛安僧,或佈置美好居住環境,供給父母、師長住宿,是房舍施。
可知布施,不一定需要很多的金錢,只要我們樂善好施,肯關懷別人,肯為他人著想,自己的心力、智力、體力,甚至一句說話,一個動作,都可以布施。
布施可以對治慳貪。慳貪,是世人的通病,芸芸眾生,誰能無貪?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我國之富強,貪我家之幸福,貪我個人之享受。在強烈的貪心驅駛下,不但不顧及他人的幸福,反而將自己的幸福,建築在他人的痛苦上;甚至得隴望蜀,不奪不饜。
其實,即使你富甲天下,擁有良田萬頃,試問日食幾何?擁有大廈千棟,又夜宿幾尺?何必患得患失,惶恐終日,自尋煩惱呢?何況世間財物,五家所共有!何況世事無常,所謂:「黃金不是千年業」,「千年田換八百主」!更何況人命無常呼吸間,當死神降臨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然則,多貪所為何事?不如安貧守己,樂善好施,以發揚人類互愛互助的精神,使自己「生有益於時,死有利於後。」豈不是更有意義?
何況「布施猶如井中水,一邊吊打一邊盈,三朝兩日不打水,何曾滿瀉到井邊。」所以,佛特別以布施的美德,來改造人類慳貪的心,取消人自私的情。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實行布施,激發「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同情心,培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助精神,那麼,舉世都是善長仁翁,社會上何來強奪巧取,偷扼拐騙種種不道德的現象呢!
《大般若經》教我們:「應住慈心,與一切有情樂,而行布施;應住悲心,拔一切有情苦,而行布施;應住喜心,慶有情類,離苦得樂,而行布施;應住捨心,於有情類,平等饒益,而行布施。」我們若能基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實行布施,又能破我執,空四相,內不見有能施之我,外不見有受施之人,於其中間,亦不見有所施之物,如是「三輪體空」,遠離名利心,放棄是非念;故此布施,名檀那波羅密。
(二)持戒
梵語「尸羅」,譯名為戒,亦名防止。是一種規範人不軌行為的紀律,既可以防非止惡,令人潔身自愛,還可以擴展人的德性,孕育人至善的情操;所以,人無論是在行為上或心理上,都有遵守戒律的必要。事實上,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社團有社團的章則,社會有社會的秩序。
中國古代,每以「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的道德紀律,來規範人情感盲目的衝動,的確是有助於人心的改善。可惜,近代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在「打倒孔家店,推翻舊禮教」,而妄談自由之下,人皆放浪形骸,無惡不做;於是道德破產了,作奸犯科可以自由、爭權奪利可以自由、擾亂社會秩序也可以自由;甚至為了一己的利益,或報復私人的仇恨,而殘殺無辜亦可以自由。國家法律除了懲罰於已然外,還有甚麼辦法呢?
佛教,不但以因果定律來規範人的心,使人防患於未然;更制定許多戒律來規律人的身,令人遠離邪惡,增長善行、正行、勝行。使人在戒律嚴格規範訓練下,不但消極地禁止做惡,身心都不犯罪;更令人積極地修善,凡有利益世道人心的事,都要努力去做。
我想,如果每個人都肯信受佛法,知因果,守戒律,止惡修善,行住坐臥,一舉一動,皆如音律的節奏,吻合道德的軌則;一進一退,都如軍隊的步伐,契乎公理,合乎正義的話,社會一定不治而安;人類自然遠離毀犯的陷阱,進入幸福的樂園。故孫中山先生說:「佛法可以彌補法律之不足。」
佛教的戒律,有在家、出家、世間、出世間、大乘與小乘種種不同。小乘戒:指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四級;其中五戒、八戒,是在家佛弟子應守的戒律,受持清淨,可保持人身不失,或得生天界,屬於世間戒,亦即是定共戒。沙彌十戒,與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是出家佛弟子應守的戒律。持戒清淨,可以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故名出世間戒,亦名道共戒。
此四級戒,又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等四科。佛制種種戒律是戒法;師資傳授,領納於心,能生防非止惡的功德,是戒體;受持戒法、戒體,如法做作,令三業止惡向善的行為,是戒行;其行有開、遮、持、犯的不同,是戒相。
大乘戒又名菩薩戒。大乘經典說菩薩戒的數與類,各有不同:
《梵網經》說:菩薩有十重四十八輕戒。
《菩薩善戒經》說:菩薩有九戒。
《華嚴經》說:菩薩有十種戒。
《菩薩十地經》說:菩薩有十種尸羅波羅密。
《文殊千缽經》說:大乘有十種清淨戒。
《佛說菩薩內戒經》說:菩薩戒相有四十七種,……。但總括而言:不出《善戒經》所說的「三聚淨戒」。即是誓斷一切惡的攝律儀戒,誓修一切善的攝善法戒,誓度一切眾生的利益有情戒。
小乘四級戒,大乘出家菩薩的十重四十八輕戒,以及在家菩薩的四重二十八輕戒,只是三聚淨戒中的攝律儀戒。菩薩除了要嚴持攝律儀戒,調伏身心外,還要受持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一切時、一切處,願斷一切惡(攝律儀戒),願修一切善(攝善法戒),願利益一切眾生(饒益有情戒),若但求自利,不能利益眾生,即是犯戒。
《發菩提心經論》說:「持慈心戒,救護眾生,令得安樂故;持悲心戒,忍受諸苦,拔厄難故;持喜心戒,歡喜修善,不懈怠故;持捨心戒,怨親平等,離愛恚故;持惠施戒,教化調伏,諸眾生故;持忍辱戒,心常柔和,無瞋礙故;持精進戒,善業日增,不退還故;持禪定戒,遠離不善,長禪定故;持智慧戒,多聞善根,無厭足故;持親近善知識戒,助成無上菩提故;持遠離惡知識戒,捨離三惡八難處故,……。」
《法華玄義》在持戒者本身說:有十種不同的戒:
一、不犯重罪,如不缺浮囊,名不缺戒。
二、不犯中罪,不殘不破,名不破戒。
三、不犯小罪,如浮囊不穿,名不穿戒。
四、三業清淨,身口不犯,意亦不起惡念,邪念,是不雜戒。
五、隨順佛法,精勤修學,名隨道戒。
六、心不貪戀五欲,超越三界,永斷生死是無著戒。
七、回小向大,入俗利生,為諸佛所稱讚,是智所讚戒。
八、菩薩隨順眾生,能順逆示現,遊戲人間,神通自在,名自在戒。
九、深入禪定,能不起寂滅,現諸威儀,名隨定戒。
十、戒行清淨,究竟圓滿,名具足戒。
前三種是律儀戒;次三種是道共戒,亦名真諦戒;第七、八種,是俗諦戒,第九和第十是中道第一義戒。
我們果能如是持戒,則世世生生,常生善處,捨諸惡行,三業清淨,成就自利功德;若能自行化他,令他人調伏煩惱,三業清淨,即是利他;以此自利利他功德,莊嚴無上菩提,是為究竟,名「尸羅波羅密」。
(三)忍辱
梵語「羼堤波羅蜜」,譯為忍辱到彼岸。是一種能夠忍受一切苦樂,不為外境所動的精神。學佛的人除要忍受他人無故毀謗辱罵外,還要忍受逆境的逼害與順境的誘惑。不因眾生的毀謗辱罵而生瞋恨心,不因眾生恭敬供養而生歡喜心;對於順境或逆境都要忍受,安然不動,名生忍。對於自然界的風雨寒暑,及生理上的老病等苦,能忍而不怨,對內心的煩惱憂愁,能忍而不棄;一心辦道,不為境轉,名法忍。進而了解諸法自性,原無生滅去來,何來能忍所忍?而能安住於無生理,不為外境所動,名無生法忍。
《發菩提心經論》教初發心修的人,不止身要忍,口與意都要忍。能夠忍受他人惡意侵犯與傷害;見諸眾生,危急恐懼,以身代之而無疲怠,是身忍。對他人的譏誚怒罵,默然不語;被人非理呵斥或橫加毀謗皆能忍受,不與人爭論辯護,是口忍。遇見曾經逼害自己的人,心不懷恨;對於他人的譏毀怒罵,心亦無怨,是意忍。如果我們想成就身口意三業忍辱的功夫,非練習以下六種修養不可。
一力忍:是對逆境,能夠極力忍受,不思報復。明白「忍一時之氣,可免百日之憂」,然則,退一步,讓三分又何妨?
二反忍:面對逆境,應該反躬自問,自己是否有錯?若然自己沒有過錯,一定是宿世惡業所追,理應忍而無怨。
三忘忍: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何必斤斤計較,自尋煩惱?故於逆境,不只忍讓,還能不記恨在心,處之泰然。
四觀忍:提高理智,觀察世間事物,皆幻妄不真,不生執著。
五喜忍:被人侮辱逼害時,內心應生歡喜;因為逆境能助長自己忍辱的德行,所謂:「吃虧是福」,既然有利於自己,為甚麼不喜歡接受呢?
六慈忍:基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理念,不僅要原諒侮辱自己的人,還要慈悲愛憐,誓必度之。
初發心菩薩,在逆境當前,能產生以上六種心理反應,自然可以止息心中的憤怒,而得清涼自在,成就忍辱功德,令身口意三業都清淨。至於深位菩薩,進趣佛道,修忍辱波羅蜜時,可分為五個階段,即是《仁王般若經》所說的伏忍、信忍、順忍、無生法忍、寂滅忍等五種。
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賢位菩薩,未斷無明,但已經調伏內心,令煩惱不起,名伏忍。
初二三地菩薩,得見法性,深信不移,是信忍。
四五六地菩薩,分斷無明,分證法身,能隨順菩提道,趣向無生果,是順忍。
七八九地菩薩,悟證諸法無生理,安住於無生法中,是無生法忍。
十地等覺菩薩,無明盡,法身顯,入妙覺位,證得涅槃寂滅理,名寂滅忍。
總而言之,菩薩修忍辱行,無論是在上求佛道時,經歷五十五位菩提路所得的法喜,或是在下化眾生時,所遭遇種種障礙與成就,皆能安然忍受。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眾生是利他,在自利利他的過程中,所發生一切苦樂順逆等境,悉皆安然忍受不動,不為順境而喜,不為逆境而悲。直至二利究竟,覺悟成佛,就是忍辱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能治人的瞋恨心。《六波羅蜜經》言:「譬喻世間阿伽陀藥,能除自他一切疾病毒;菩薩亦爾,忍伽陀藥,能治自他一切瞋恚,煩惱毒病。」
瞋恚,是眾生心中最惡毒的毛病,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世間的一切鬥爭與罪惡;甚至夫妻反目,朋友成仇,六親眷屬的不和,人與人之間彼此殘害,無一不是導源於人心的瞋恚。為了建立友誼與和平,為了消弭人間之戰禍與災難,誠應該運用忍辱波羅蜜來對治瞋恨心。
佛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免輪迴苦,善自護瞋心。」我們不但要守護瞋心,不許妄動;同時也要控制喜悅的情緒。因為喜與瞋,同是人類的心理毛病,令人內心無法平衡與寧靜。故學佛的人,逆境要忍.順境亦要忍;不為物喜,不為己悲,其讚我者,奚以喜?其毀我者,奚以悲?敬慎在我,毀譽由人,這是改善人情感最好的方法。
古代的布袋和尚,傳說是彌勒菩薩化身。肚皮大,矮而胖,笑口常開,個性幽默,常持布袋,寢臥隨處,出語無定。常受一般人取笑辱罵,不以為逆。反而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痰唾在面上,讓它自乾了;我自省氣力,他亦無煩惱。」
又說:「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宜守分,縱遇冤家也共和;倘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
但世人多顛倒,同是一人,同是一事,每因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愛嗎?做錯了也是對的;憎嗎?做了好事,也要說他的壞話;這就是眾生的顛倒相。布袋和尚,大肚能容,他的眼睛是雪亮的,誰是誰非,看得清清楚楚,除了唱唱詩,幽默忍辱外,還暗自覺得好笑呢!如果每個人都向布袋和尚學習,那麼,我們的世界,自然充滿喜悅與和諧,瞋恨與鬥爭的污染,也就消失於無形。故《維摩經》說:「忍辱是菩薩淨土。」
(四)精進
梵語「毗梨耶波羅蜜」,譯名精進到彼岸。純一無雜謂之精,勤而不懈謂之進。精進是一種意志集中、勤奮向上斷惡修善的精神力量。大凡德行之實踐,佛法之進修,學業的成就,事業的成功,都是以精進為本;特別是在好事多磨,自古已然,於今尤甚的現實裡;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們處身於魔影幢幢的環境中,欲想成就道業,非勇猛精進,不屈不撓不可。
《六波羅蜜經》說:「菩薩有四種精進,所謂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已起不善,速令除滅。未生之善,當令速生;已起之善,能令增長。難捨能捨,難作能作,精勤勇猛,心無懈倦。」
又說:「為諸眾生,於無數劫,修諸苦行,不辭勞倦。常以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攝取有情,令得解脫。」準此可知,佛教所提倡的精進,除了勤於斷惡修善外,還要勤於利生的事業,不畏生死苦,常在六道中,出生入死,教化眾生,令諸有情,斷惡修善,以達到「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的弘願,所以《大般若經》說:「久處生死,修諸功德,心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
(五)禪定
梵語「禪那波羅蜜」,亦名「三昧」,譯名靜慮,亦名正定。功能停止妄念,攝心不亂;是將人散漫雜亂的心,集中於一境的最好方法。眾生的妄想識心,都是心猿意馬,何只精神無法集中,妨礙工作,影響健康;同時忽善忽惡,致令人在妄想識心操縱下,有時成為仁慈的天使,有時又變為凶惡的魔鬼。故佛特別教人修習禪定,澄清雜念,控制妄想,回復身心的寧靜。不過修習禪定,並不是靜坐枯寂,萬念俱灰的消極行為,而是培養精神去積極承辦一切事業的原動力。
也許有人說:在這塵囂的都市,欲想修習禪定,談何容易?但素有修養的人,是不會為外境所動的。永嘉禪師的《證道歌》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是多麼到家的工夫?我們若能夠像古人那樣,「運水搬柴,不離三昧」,那怕環境的嘈雜呢!
禪定的種類很多,有世間禪,也有出世間禪;有凡夫禪,也有外道禪;有二乘禪,也有菩薩禪;還有最上乘的如來禪、祖師禪等不同的名稱,都是根據修禪者不同的層次而定其名。
凡是厭棄人世間的苦惱,希望得生天國享福的人,修學世間的四禪八定,而得生天,但未能斷煩惱,未出三界,未證聖果,故名凡夫禪,又名世間禪。
若畏生死苦,尋求解脫的快樂,而修習九次第定,經歷觀、煉、熏、修的層次,最後引生無漏智慧,斷盡見思煩惱,終於覺悟我空真如理,與真諦理相應,證得阿羅漢果的,是二乘禪,又名出世間禪。
若以菩提心為因,慈悲心為本,依一乘教,修三摩提(禪定),直至二障齊斷(煩惱障、所知障),二空全彰(我空,法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是菩薩禪。
在《菩薩持地經》中說:菩薩禪有九種:
一、自性禪:是一種稱性起修,定慧均等,止觀雙運,唯內觀實相理,不向外求,而能與自性相應的禪定。
二、一切禪:修此禪定,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
三、難禪:是深妙難修的禪定,能出生無量不可思議甚深三昧,能趣向佛果菩提。
四、一切門禪:一切四禪八定及無量三昧,皆由此定出,為一切三昧進修之門。
五、善人禪:為大善根眾生所共修的禪定。
六、一切行禪:修此禪定,能含攝大乘一切法門,能離相清淨無染,能出生一切神通妙用。
七、除惱禪:菩薩修此禪定,能滅除一切眾生內心煩惱障蔽,救護一切眾生飢饉疾病,消除非人恐怖等苦。
八、此世他世樂禪:修此禪定,能現通說法,令一切眾生,改邪歸正;今生安穩快樂,來生得生善處。
九、清淨淨禪:此三昧能斷盡見思、塵沙、無明煩惱,智慧圓滿具足,得根本勝進清淨,能現神通變化,於諸靜慮,入、住、出、捨,清淨自在,速得佛大菩提的淨報;進而連清淨之相亦不執著,因名清淨淨禪。
菩薩修習以上九種禪定,速得佛果菩提,故名為出世間上上禪。此但約菩薩修因言,若論果位,出世間上上禪,該是諸佛所證的清淨如來禪,亦即是《楞嚴經》所說的首楞嚴王大定。諸佛證此大定,能得佛道法身、般若、解脫三德,能起一切無作妙用,利益一切眾生,異於凡夫,外道,二乘,以及菩薩所修的禪定,故名如來禪。是最上乘的心法,是得一切三昧的根本,能出生無量百千三昧。古人說:達摩門下,輾轉相傳的,就是「如來禪」。
如來禪是直接傳授於釋尊,據佛經記載:「昔日,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時惟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如今付與摩訶迦葉。」因此,迦葉尊者成為禪宗初祖。後來,迦葉傳阿難,阿難傳商那和修,如是祖祖相傳,傳至二十八祖菩提達摩祖師。
達摩祖師,因觀中國大乘根器成熟,故航海東來,為中國禪宗始祖。傳說達摩祖師,是在梁武帝時來中國,由廣州至金陵,因與武帝問答不契機,遂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遇志切求道,立雪斷臂的慧可禪師,然後傳授衣缽。後來,慧可傳僧燦,僧燦傳道信,道信傳弘忍,弘忍傳慧能。慧能就是現在供養於曹溪南華寺的肉身六祖。傳說弘忍傳慧能心法是《金剛經》,並說:「衣為爭端,止汝勿傳。」故祖師禪,傳至慧能為止。祖師禪是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種思想對中國文學的影響至深,唐宋以下的學者,皆混合祖師禪的思想於其學說。
菩薩修習禪定,善攝身心,不為妄念所動,得正定勝妙樂,是自利;以自己所修清淨三昧,教化眾生,令斷煩惱,是利他;因修禪定自他俱利,得八解脫,出生無量三昧功德,莊嚴佛道,疾證菩提,故名禪那波羅蜜。
(六)智慧
梵語「般若波羅蜜」,譯名智慧,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中的慧學,所謂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但這種般若智慧,是由最上乘的如來禪誕生;因為修習最上乘的禪定,由一心三觀,圓修圓證,般若真智現前,徹照諸法實相理,使智理合一,這時的智慧,就是最徹底、最究竟圓滿的根本智。依根本智,所起方便教導眾生的智慧,作為承辦利益社會事業的能力,名差別智;亦即是親證根本智後所得的智慧,故又名後得智。
根本智,是諸佛的實智;能證知眾生與萬物緣起性空的真理,明了宇宙萬有普遍共同不變的原理。後得智,是諸佛的權智;是從根本智所發起的智慧;能夠辨別眾生不同的個性,知道眾生不同的思想與欲望,投以適合的法藥,達到拔苦與樂之目的。
根本智亦名如理智,即是如真理如何,就證知其為如何;後得智亦名如量智,即如其所證真理而發揮,不違反其共通原理的差別作用。能明乎此,才是真實的智慧;能本乎這種智慧去利益眾生,拔苦與樂,才是真實的慈悲。
智慧可度愚癡,一般人以為愚癡,只是指那些沒有學識的文盲。其實,即使是滿腹經論的人,又何嘗不是愚癡的眾生?因為不管世間人的知識,如何淵博充實,亦少有能通達宇宙萬物的真理,而獲得真知灼見;因為普通人每於主觀偏見支配下,產生似是而非的錯覺。這種錯覺,是無法通達事理的真相,不能辨別是非曲直與固執,根本不能知道宇宙人生有一定的因果法則,故佛教名之為愚癡。
在愚癡統治下的人生,越來越糊塗,也越來越苦惱。佛為拔除眾生的苦惱,故教人修習禪定,從定生慧,使人人本具的佛性顯現,心光照耀,不只照耀自己,也照耀別人。使所有人內在的智慧,都發熱、發光,都懂得駕駛般若的慈航,衝破煩惱的波浪,橫度生死苦海,到達真理彼岸的故都,結束多生多世流落六道生死的苦惱生活,故名般若波羅密。
菩薩發心修行,一定要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無我精神,發起慈悲喜捨的心願,切實修學六波羅密的法門,以布施度慳貪,以持戒度毁犯,以忍辱度瞋恚,以精進度懈怠,以禪定度散亂,以般若度愚痴,不斷改善自已的行為,大公無私的去愛護一切眾生,教導一切眾生,使自己和眾生都身心清淨,都離苦得樂;所謂:「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直至二利究竟,覺行圓滿,就可以成就佛果菩提;所以我說:六度是通往佛果菩提的主要管道。
二、後四度的內容
(一)方便波羅蜜
方便波羅蜜是七地菩薩隨機教化,利益眾生的種種權巧方便,亦即是方便般若。菩薩因修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親證實相般若,之後,從體起用,現種種身,應種種機,說種種法,教導眾生,廣行方便,又能離相無住,不生執著,名方便般若。
方便般若有三:菩薩修一切功德,不求人天福報,悉皆回向佛道,是回向方便;菩薩對真俗二諦理,能融會貫通無礙,名巧會有無方便;菩薩以般若智,觀一切法空相,無人我,離能所,絕對待,是不捨不受方便。菩薩修學方便般若,廣度眾生,共入佛道,是方便波羅蜜。
(二) 大願波羅蜜
願波羅蜜是八地菩薩堅決不動的願行。菩薩上求下化,不但要有智慧,要有方便,還要有大願與大行。願意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願意為眾生受苦,願意利益一切有情,願意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所以菩薩必須以願啟行,以行滿願,始可完成佛道。
菩薩的願行有總有別,總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別願則很多,因諸佛菩薩各個發願不同,所以諸經記載互異。例如:《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說:菩薩有十大願王;《菩薩地持經》說:菩薩有十大別願;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時,發四十八願度眾生,藥師如來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拔苦與樂,…。諸佛菩薩因中發願,雖各不同,但皆憑藉弘願的支持與策進,始可以到達佛果菩提,是名願波羅蜜。
(三) 大力波羅蜜
大力波羅蜜是九地菩薩,由弘願所引發的一種弘大而雄厚的推動力量。我們修行,無論是要克服環境困難,或克制自己,或幫助別人,都需要力量。世間一切人與事,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力量。例如:「小兒以哭泣為力,女人以瞋心為力,國王以憍豪為力,阿羅漢以精進為力,諸佛以大慈為力,比丘以忍辱為力,…」(見增一阿含經)。
《大智度論》二十五卷說:佛及菩薩都有十力。菩薩最初由思維選擇修學的法門,是思擇力;修習諸佛無量道法,是修習力;由修習而積聚無量功德,是自力;得諸佛慈悲加被護念,是他力;由思擇、修習、加上自他的力量,而具足報生力,神通力,以及信、進、念、定、慧等力量,然後展開以下:堅固力,大慈力,大悲力,精進力,禪定力,智慧力,成就眾生力,無生法忍力,解脫力,以及具足無礙智力等十力的進修。菩薩因修此十力的功德,終於獲得佛的十力,圓成佛道,是名大力波羅蜜。
(四) 大智波羅蜜
智是智慧,嚴格的說:智與慧不同。若觀真空理,深達諸法實相,能斷惑證真,屬於慧,是六度中的般若波羅蜜。若照俗諦理,知一切法的差別相,能觀機設教,利益眾生,屬於智。是十度中最後的智波羅蜜。
《俱舍論》說,小乘有十智;成唯識論說:佛轉八識成四智;攝大乘論說:菩薩有五智;華嚴經說:佛有十智。但概括而言:不外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種。《大智度論》說:「一切智是聲聞事,道種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其實,智度應該具足此三智。十地菩薩,乘此智度,進入等覺,斷最後一品無明,證法身,登妙覺,至此,行盡位極,得佛境界,智同於佛,是名智波羅蜜。
三、六度的類別
(一)三種六波羅蜜
在六波羅蜜的功用方面說,有對治、相生、知果報等三種不同的波羅蜜。
對治波羅蜜是:以布施對治慳貪,持戒對治毁犯,忍辱對治瞋恚,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般若對治愚痴。
相生波羅蜜是:初捨俗出家,其次是具足眾戒,繼而遇辱須忍,精進修行,用禪定調攝六根,修般若增長智慧。當智慧究竟圓滿,證得根本智後,即可從體起用,引生權巧方便的後得智,名方便波羅蜜;不只願上求菩提,還下願度眾生,成就願波羅蜜;具足十力,於一切處,知可度不可度,應機說法,成就力波羅蜜;出生無量無邊功德,不但自受無上法樂,且能成熟無邊有情,成就智波羅蜜。
知果報波羅蜜是:知布施報得財富,持戒報生善道,忍辱報得容貌端正,精進報得神通,禪定報生天,般若報破煩惱。方便可度眾生,願可自他兼利,力可思擇策進,智可通達實相。
(二)四種六波羅蜜
在修學人根性利鈍方面說,有藏通別圓等四教不同的六波羅蜜。
藏教的六波羅蜜是:一能捨依正內外財,是布施;二妨止身口七支之惡行,是持戒;三他人打罵,不思報復,是忍辱;四辦事有始終,是精進;五修四禪八定,是禪定;六分地息諍是般若。
或束十善為六度: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是布施;不兩舌是持戒,不惡口是忍辱,不綺語是精進,不貪不瞋是禪定,不邪見是般若。
通教的六波羅蜜是:一布施不見有能施,所施,以及受施者,所謂三輪體空;二持戒不見犯與不犯,三忍辱不見有能忍所忍,四精進不見身心動或不動,五修禪不見散亂,不貪禪味;六般若非智非愚。
別教的六波羅蜜是:
布施有十利:一能伏慳貪煩惱,二捨心相續,三與眾生同資產,四生富豪家,五生生施心現前,六四眾愛樂,七處眾無畏,八勝名遠播,九手足柔軟,十乃至道場,恆遇善知識。
持戒有十利:一滿一切智,二如佛學,三智者不毁,四誓願不退,五安住正行,六棄捨生死,七慕樂涅槃,八得無纏心,九得勝三昧,十不乏信財。
忍辱有十利:一火不能害,二刀不能害,三毒不能害,四水不能害,五非人所護,六身相莊嚴,七閉惡道,八生梵天,九晝夜常安,身不離喜樂。
精進有十利:一他不能折伏,二佛所攝,三非人所護,四聞法不忘,五未聞能聞,六增長辯才,七得三昧性,八少病惱,九隨食能消,十如優缽華增長。
禪定有十利:一安住儀式,二行慈境界,三無悔熱,四守護諸根,五得無食喜,六離愛欲,七修禪不空,八解脫魔絹,九安住佛境,十解脫成熟。
般若有十利:一不取相,二不依戒,三不住忍力,四不離身心精進,五禪無所住,六魔不能擾,七他言論不能動,八達生死底,九起增上慈,十樂二乘地。
圓教的六波羅蜜是:一若行若坐,皆捨攀緣想,是布施;二捨攀緣不犯,是持戒;三於境不生瘡疣,是忍辱;不捨於離,是精進;於事中不放逸,是禪定;於諸法體性無生,是般若。
又捨於五陰是布施,不計念五陰是持戒,於五陰無我想是忍辱,於五陰起怨想是精進,於五陰不熾然,是禪定;於五陰畢竟空是般若。
又捨十八界是布施;於十八界不擾濁,是持戒;於十八界捨因緣,是忍辱;於十八界數數捨,是精進;於十八界不起發通,是禪定;於十八界如幻想,是般若。此即是第一義諦,善巧方便,甚深法要,凡修身心,修福慧,以此第一義熏修,能迅速滿足六波羅蜜。
以上十度中,前五度是福行,第六度是智行。菩薩以智行導福行,以福行助成智行,福慧雙修,具足六波羅蜜後,斷惑證理,得根本智,從體起用,引生權巧方便的後得智,名方便波羅蜜。而發大願,願上求菩提,下度眾生,即成就願波羅蜜;具足十力,於十方界,應機說法,廣度眾生,成就力波羅蜜;能出生無量無邊功德,自利究竟,積極利他,入俗利生,權巧方便,觀機設教,成熟無邊有情,成就智波羅蜜,是名修十波羅蜜。
《華嚴經》說七地菩薩,念念具足十波羅蜜。因七地菩薩,修習一切佛法,以求佛道善根回向一切眾生,是布施;能滅一切煩惱熱,是持戒;於一切眾生無所傷,是忍辱;求善無厭,是精進;修道心不散亂,常向一切智,是禪定;忍諸法不生門,是般若;能起無量智門,是方便;求轉勝智,是願;邪魔不能阻,是力;於一切法相如實說,是智。具足此十波羅蜜故,其他四攝道品,三解脫,一切助道法,於念念中皆具足。其實,登地菩薩,皆具足十波羅蜜,不過至七地最勝,故以此例圓教六度之相。
《華嚴經》在十地品第二十六中,廣讚十地菩薩由修習十波羅蜜故,具足生無量無邊功德,但初地菩薩,檀波羅蜜最勝。經言:「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最勝,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又說:「菩薩摩訶薩住於初地,多作閻浮提主,豪富自在,常護正法,能以大施,攝取眾生;善除眾生,慳貪之垢,常行大施,無有窮盡。」
第二離垢地菩薩於十波羅蜜中,持戒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多作金轉輪聖王,為大法主,能除眾生慳貪破戒之垢。
第三發光地菩薩於十波羅蜜中,忍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菩薩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主,能以方便,令諸眾生,捨離貪欲。」
第四焰慧地菩薩於十波羅蜜中,精進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菩薩住此地多作須夜摩多天王,以善方便能除眾生身見等惑,令住正見。
第五難勝地菩薩,於十波羅蜜中,禪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菩薩住此地「多作化兜率陀天王,於諸眾生,所作自在,摧伏一切外道邪見,能令眾生住實諦中。」
第六現前地菩薩,於十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菩薩住此現前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聲聞,所有問難,無能退屈,能令眾生,除滅我慢,深入緣起。」
第七遠行地菩薩,於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菩薩住此第七遠行地,「多作自在天王,善為眾生,說證智法;令其證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第八不動地菩薩,於十波羅蜜中,願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菩薩住此地第八不動地「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最勝自在,善說諸義,能與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波羅蜜道。若有問難,世界差別,無能退屈。」
第九善慧地菩薩,於十波羅蜜中,力波羅蜜最勝,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菩薩住此地「多作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善能統理,自在饒益。能為一切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分別演說波羅蜜行;隨眾生心,所有問難,無能屈者。」
第十法雲地菩薩,於十波羅蜜中,智波羅蜜最為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菩薩住此地,智慧不異如來「多作摩醯首羅天王,於法自在,能授眾生,聲聞緣覺,一切菩薩波羅蜜行;於法界中,所有問難,無能屈者。」
綜上可知,十波羅蜜是菩薩轉凡入聖,步步高陞的楷梯,是學佛人進趣佛果菩提的管道,我們欲修行菩薩道,成就佛果菩提,非精勤修學十波羅蜜不可。
所以學佛的人,見面時彼此都豎起左右十指兩掌共合為禮,又名問訊。原來這是蓮華合掌,又名本三昧耶印,表示理智不二。左手靜故為理,右手能辦一切事,故為智。《大般若經》五百二十四卷說:「善現當知,如人右手能作眾事,如般若波羅蜜多,能引生一切殊勝;善現當知,如人左手所作不便,如前五波羅蜜多,不能引生殊勝善法。」
又《攝無礙經》說:「左手五指名胎藏界五智,右手五指名金剛界五智,十指即是十度,或名十法界,或曰十真如。」
又《大日經》言:「復次如身印,左手是三昧義,右手是般若義,十指是十波羅蜜滿足義。」
依《蓮華部心軌》,右手五指配施、戒、忍進、禪等五度,左手五指配慧、方、願、力、智等五度。但依《畧出經》則左右剛相反。
又在十法界言,左手辦事不自在,配以地獄、餓鬼、畜生、人、天等五凡之迷,由小指次第配起;右手辦事自在,配以聲聞、緣覺、菩薩、權教佛、實教佛等五聖,亦由小指起次第配之。
當我們見面時合十指掌為禮,彼此問訊,並不是像世俗人一樣問好,而是彼此都在查問對方,近日修行十波羅蜜是否有進步?能否做到福慧雙修,理智合一?而互相警惕不可懈怠放逸,更含有念眾生苦,發菩提心,當勤精進,共同向佛道邁進的意思,是非常有意義的動作。
什麼是「貪嗔痴慢疑」?
貪——貪愛五欲
指貪婪,貪心,貪念多,不知足,沒有節制,沒有界限。
嗔——嗔恚無忍
指怨恨;經常生氣;對什麼東西都分得很清楚,這是我,這是你的;愛較真。
分別心 不滿怨恨生氣發脾氣惱火
痴——愚痴無明
指容易把自已的想法加到別人身上;痴迷;迷戀自己,覺得自已就是對的;一門心思、一相情願地認為事情就會往自已所設想的方向發展。
固執己見 較勁 不開悟
慢——驕慢自大
指怠慢;傲慢;輕慢;對外界不敏感,或者對外界沒興趣,只對自已的東西感興趣;或者是慣性思維,原來我是對的,現在也應該是對的;缺乏激情,缺乏學習精神。
看不慣瞧不起 看不上 不願理
疑——狐疑猜忌
就是懷疑、疑心重,不信任對方,老疑神疑鬼。
這五毒是有順序的。「疑」排最後一位,表示這一「毒」危害最大。
對於一個人來講如果有「疑」,表示一個人疑心重,不信任任何人。
一個家庭如果中了「疑」毒,表示夫妻之間不信任,老婆懷疑老公出軌,老公懷疑老婆出軌等。
可見一旦中了「疑」,這個家離破碎就不遠了。
對於一個社會有講,如果有「疑」毒,就意味著信用體系破產,大家互相不信任。
現在的中國,大概就是因為「疑」,才導致各種假證、假學歷、假論文、假貨,各種各樣的「假」泛濫成災。
同時,也因不信任,做交易時,希望靠關系、找熟人來完成交易,從而導致交易成本加大。
所以,一旦整個社會有了「疑」,那麼每個人的生活成本會很大,每個人活得都好累,事事都得小心,深怕上當受騙,把自已包裹得嚴嚴實實的。
最終影響生產效率,經濟很難發展。什麼是「貪嗔痴慢疑」? @ 菩提彼岸 :: 痞客邦 :: https://bit.ly/35qdSvO
貪
指:貪心、貪婪、貪圖富貴及貪生怕死等!...倘然圖急功,貪近利,因小而失大,因惠而沖昏頭腦的人,最終換來慘重巨大的代價。
貪是說人總是貪愛世間的財、色、名、食、睡(色、身、香、味、觸)等五種欲望,過分的貪戀,執著,只為私欲,不肯施舍,損害他人,為貪而貪,從不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些東西,也不理會其他個體的動機,常忽視其他人的福利。尤其身在這個花花世界,誘惑何其多!眼睛看到的,嘴裡吃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身體感受的,都非常容易引起我們的貪念。看到美女就想追求一下,逛街看到美麗的衣服包包就非得買下來想變成自己的;不是美食決不下嚥,或是明明就吃飽了還要硬撐等等。
消除貪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放下,有所捨去,轉化心念。俗語「有捨必有得」,當忍不住物慾的時候,只要想,少買一個包包的錢可以讓非洲兒童獲得溫飽;去吃到飽的餐廳,自己吃飽了,就不要勉強,只要想能與大家一同分享美食,不是更快樂嗎?這樣轉念的觀想,好處很多。不僅能減輕執著,消除宿業,而且能夠積聚廣大的福德。
瞋
指:貪不到、求不得、丟不掉、擺不脫,便生瞋;或者已貪得卻又失掉了也會起瞋。凡是不如意、不稱心、不滿意的皆會引生瞋心。
瞋是說對自己的周遭環境或處境,不論是順緣還是逆緣都不能忍受,缺乏忍耐心,做事沒有涵養,特別容易生氣其憎恨之心。皆因人與人的相處,難免有磨擦,有了磨擦就互看對方不順眼,於是強大的瞋恨心油然而生。可別小看了這股力量,可是有意想不到的殺傷力!你是否曾經發現,當你討厭一個人的時候,往往對方也正在心裡咒罵著你呢!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像一面鏡子,在別人身上看到的,通常也是自己的缺點。那些國中常修理你的同學、辦公室欺負你的同事、騙你錢的金光黨等,當他們加害我們,我們應當思維對方之所以如此,應是我們過去世所造惡業之結果所致,不宜意圖報復。冤冤相報何時了,或許今天的被害者,不知道在累世以前正是那個可惡的人。
消除瞋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培養慈悲心、忍辱觀,與學會原諒。當你不恨對方,哪裡會有痛苦呢?千萬不要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不妨將這些折磨與障礙,視為磨練自己、提升自己、開啟智慧的最好原動力。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明知有徒兒欲將其殺害,但還是用了祂的大慈悲心,包容了即將殺害他的敵人。心念改變,痛苦不再,瞋恨自然不生。
癡
指:不明因果,不識因緣。為求私心的滿足,希望不合理的事情成為事實,就是違背因果;如果不種善因而盼得善果,或種了惡因而欲拒絕惡果等,就是不明因果。
痴是說做人不辨是非,智慧閉塞,不明事理,不知因果,心起邪見,因此做下諸多罪惡。癡為三毒中,最難破除,又為貪與瞋之根本也。愚癡之人多不信解深法,心自然不得清淨。多與惡知識相隨,心沒懈怠,堅著五受。多行瞋恚,自高輕人。為妄想蔽覆,種種顛倒。造作罪業,長淪生死,如盲人獨行於黑夜之中,永不見日。
消除癡念:要令愚癡者獲得大智慧,應修因緣觀。世間一切事物,皆從內因外緣而生。如種子為因,水土時節為緣,因緣湊合,種能生芽,從芽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花,從花生實。可見凡物之生,了無自性。我們自己也是如同植物一樣,前生之業障為因,父母為緣,因緣湊合即生,因緣分散即死,生死流轉,不得稍住。如是常常觀察,自能豁破愚癡,增進智慧。
慢
指:驕慢,自覺了不起,不一定有理由。過慢,自覺強過別人而起慢心。增上慢,在修行上得少為足,有了小小的經驗,便自覺已獲聖智。卑劣慢,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酸葡萄」心理,自己很差勁,卻見不得別人好,不但不讚歎,甚而鄙視別人的優點及成就。
慢是說以自己為中心,做人驕傲自大,總是瞧不起別人,又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那怕是遇到道行德行比自己好的人也不能做到謙恭禮讓,在生活中總是造成於他人相處關係不和睦。心中傲慢之人,往往趾高氣昂,說好聽是充滿了自信,說難聽點,就是目中無人。當你小有成就,就立刻向人吹噓、邀功,遇到人就要驕傲一下,連走路都得意洋洋的樣子。亦或是,明明就是自身的錯,卻目中無人,傲慢無禮,甚至以下犯上,違反該有的禮貌。這樣的人,相信沒有人會喜歡他。
消除慢念:過於自負的人,更應學會謙虛與省吾之道。面對稱揚讚嘆時,應思索自己若有一點點成就的話,亦均是來自佛法僧三寶、師長、父母、社會。平常更應時時將自己,看作是有缺點過錯之人,時時反省自己。正所謂「吾日三省吾身」,更何況,你個人的小小成就,跟無垠浩瀚的宇宙相比,根本微不足道。在反省的過程中,心中那股傲慢與自滿的情緒就會瓦解,自然也就不會輕視與怠慢別人。
疑
指:不但懷疑自己,同時也懷疑別人。這是與信心相對的,凡自信心薄弱者,便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疑是說為人疑心較多,即是對真理也是心存疑惑,對他人存疑,對事情存心,心中常常憂患。常言道「疑心生暗鬼」,有疑心病的人,通常也活得不開心,他們成天要擔心這、猜忌那,哪還有時間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呢?除了自己以外,全都不值得相信,慢慢的,朋友也疏遠了,親戚也淡漠了,最痛苦的是身邊的另一半,日日夜夜要承受你所加諸的折磨。或許被欺騙的感覺不好受,但試問懷疑與猜忌的感覺就更好嗎?信任也能變成一種互動,當你給予對方信任,對方自然會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並且會試著不讓你失望,同時你也獲得了同等的信任。
消除疑念:活得自在,活得快樂,就是克服疑心病的最佳良藥。適當的懷疑,是對自己的保護;過度的懷疑,只會對自己造成傷害,甚至阻礙自己身心靈性的提升。試著敞開你的心門,接受自己以外的世界,別再讓自己裹足不前。
不正見(邪見)
不正見包括加五不正見:身見、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我見:以色身我為我,不知我空,不知諸法無我,對「我」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執見:做人有很大的差別心,固執己見,認為一切都是亙古不變,是恆常的,不知諸法無常,認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不知輪回,不信因果。
邪見:邪見是說不信正法,不信善說,毀謗聖賢等。
見取見:執見為見,卻不知錯,自己還沒有親證聖果,而妄執已得到聖果的錯覺,往往是多讀幾本經書,多誦幾句咒語的人最容易犯的錯。
戒禁取見:以戒為戒是對的,但是執著於取見上,執著於持不正當解禁以為是最殊勝的。
這六種根本煩惱中,以前五種貪、嗔、痴、慢、疑為思惑,以五不正見為見惑,而人的所有煩惱都是來自這六種根本煩惱中的一種或者是兩種以上。
既然有這麼多的煩惱,那有方法除去這煩惱呢?
有!...
眾生身為人,必會產生五毒,要消除五毒並非一蹴可及,大家只要學會,將心比己,易地而處,以善做人,以禮待人,彼此互相尊重。經常持戒便可生出定力,對外界的事物不在貪戀,不生邪見,有戒在心,不起嗔恨之心。而且時時提醒自己,檢視自己,心不隨境轉,心不隨境動。自然可得一份豁達,一份寧靜,慢慢的就會顯露智慧,愚痴業障就會破開,無名隨著智慧增長也看破了,五毒就會消失,煩惱自然少了,而我們也將活得更自在,修行得更順暢。
《貪瞋痴慢疑》
佛教中所說的五毒心是指「貪、嗔、痴、慢、疑」五種心,這五種心會使我們造作惡業,就像毒藥會妨礙我們修行,故稱為五毒。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尚存,結果可能會變成魔通或各種惡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
根本煩惱
眾生的六種根本煩惱:貪、嗔、痴、慢、疑、不正見(邪見)。指的是粗重的煩惱,令眾生無法解脫生死。相對於因為這六個主要的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隨煩惱(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散亂、二十歪知)也稱作隨惑、枝末惑。
《貪瞋痴慢疑》 https://bit.ly/3zryK3o
貪,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
嗔,是對於討厭的過分偏執;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
治療此三毒的方法:
戒定慧是對治貪嗔痴的方法。
貪是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就是指的這個意思。佛教認為,眾生生活於世間,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與外界相接觸,產生色、聲、香、味、觸等感覺。這些感覺能引起眾生的利慾之心,因此叫做五欲。於此五欲執著並產生染愛之心,就成為貪。因此又以貪與愛為同體異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
痴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俱舍論》中說:「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佛教認為,眾生因無始以來所具之無明,致心性愚昧,迷於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於是產生我執、法執,人生的種種煩惱,世事之紛紛擾擾,均由此而起。因此痴為一切煩惱所依。《唯識論》卷六中說:「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礙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又說:「諸煩惱生,必由痴故。」
痴既為一切煩惱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煩惱之一。而且它是隨順其他諸根本煩惱共同起著作用。《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又將隨煩惱中覆、誑、諂、昏沉、妄念、散亂、不正知等作為痴的具體表現。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滅無明,斷滅痴愚。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
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若聞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發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貪嗔痴是。返貪嗔痴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嗔痴亦無實性,但據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見貪嗔痴性即是佛性,貪嗔痴外更無別有佛性。
佛認為,人類的種種苦難(如煩惱、爭鬥等)主要來源於自身的貪慾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謂「三毒」。也是人類身、口、意等一切惡行的根源。其實,貪慾是對名聲、財物等自己所愛好的東西沒有滿足的一種精神作用;怒是對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從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寧的一種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無知、不明事理的一種精神作用。這些精神作用的擴張,使得人類相互間爭奪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遠不知道解脫苦難的真正道路在哪裡。佛陀教導我們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就是要人們通過戒定慧的自我修養,去除貪慾心、怒心和愚痴心,淨化自己的心靈。而在具體實踐上,則是要人們以布施去轉化貪慾心,以慈悲去轉化怒心,以智慧去轉化愚痴心。佛認為,「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大乘起信論》),說:「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戒、定、慧「 即是對治 」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種有道德的、有規範的、無害他人的生活行為標準,斬斷因為沾染喜愛外物而生起的執著貪心;
定,是針對內心的修煉和自我耐性的培養;凡事先自省,向內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發的嗔恨;
慧,是對於宇宙生命種種實相,有了透徹、圓融的了知,從而脫離愚痴;不再惘於事理,迷於因果;善解世間因緣的相續,明白生死流轉的根本,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持戒除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貪心不起,定力更進,斷滅嗔心,智慧顯露,愚痴障除,正見正行,淨化身心,因次第修,證果不遠,解脫根本煩惱,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實不虛,唯信之者自證。
作於春秋時期的《禮記·大學篇》裡也描述了類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來有自」: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物格而後智生,智生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星雲大師:對治「貪嗔痴」的方法
星雲大師:對治「貪嗔痴」的方法
一.人生的大病究竟是什麼呢?
我現在要告訴各位,人生的大病,在佛法里說,就是時時刻刻盤據在我們心中的貪、嗔、痴。
身體上的病痛,可以請求醫師來醫治,但心理上的大病,再高明的醫師見了也會束手無策。為什麼說人生的大病是貪、嗔、痴呢?「貪嗔痴」又為什麼是人生的大病呢?
為了便於了解,簡單的先把貪嗔痴解釋說明如下:
一個人生存在這個世間上,不是想要擁有新式的洋房汽車,就是想要擁有漂亮美麗的妻女;不是在名利富貴上打主意,就是設法如何得到珍饈美味。這些希求妄想的念頭,就是我們人生的貪病。
本來這個貪不一定完全是壞的,比如我們貪求知識的廣博,學問的淵深,或是貪求了生脫死,證得無上果,把貪用在這一方面,不能完全說它不對,不過,像學問、知識,希求了脫生死,證無上佛果的心,不是損人利己的,不是自私的,反而是人生無價之寶,我們所說的貪是損人利己、自私貪婪的欲望。
人為了貪求眼前的一點暫時福樂,或是一點私利,往往父子之間爭得面紅耳赤,朋友之間的情誼也一腳踢開。為了想滿足貪的欲望,什麼義理人情,什麼道德公道,一概都可不顧。我們這個社會,一旦黃金、美色、名位當前,就會打劫、強姦、鬥爭、訴訟,什麼花樣都會搬演出來,這種貪慾,豈不是人生的大病?
說到嗔心的大病也是人人俱有的,不分男女老少,大都患有這個大病。
一個小孩子,希望母親把奶給他吃,稍一不如他的意,他馬上就會拍手舞腳,大哭起來,這個嗔心不是與生俱來就有了嗎?
有的人口蜜腹劍,這是隱藏的嗔心;有的人怒目猙獰,這是外現的嗔心;破口相罵,舉拳相打,這都是由於內在的嗔心所發動!
當一個人嗔心生起的時候,再好的東西都可以把它毀壞。我們常見到一個家庭里夫妻起了爭執,某一方面為了發泄他的嗔心,什麼心愛的物品打破了也在所不惜,等到事後花錢再買,雖然懊悔,但已經遲了。
人們往往為了一時感情衝動,壓制不住嗔怒之火的時候,再恩愛的夫妻可以因此而離婚,再好的朋友可以因此而反目。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嗔厭蘇俄投降的俘虜,下令凡是紅軍一律格殺,逼得俄軍只有拚命而不敢再豎起白旗,希特勒優勝的戰局因此而劣轉;張獻忠嗔怒四川人,下令屠殺,數百萬人的生命在這一嗔之下而犧牲。
嗔心一起只望人家痛苦加深,只望人家越不幸越好,不管什麼刻毒的言詞,不論什麼狠惡的手段,都會從萬惡的嗔心中搬演出來。經云:「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云:「嗔恚之火,能燒功德之林」,嗔心的確是人生最大的毛病。
其次說到愚痴也是人生的大病,我們在生死的大海之中翻滾,在六道眾生之內輪迴,天災人禍,有著無量的苦惱侵害我們的身心,我們為什麼不能脫離這些痛苦而得安樂?因為我們沒有智慧而天天在愚痴里打滾啊!
舉出幾件愚痴的例子來談談:
世間上大多數的人,以為我們這個四大(地水火風)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的色身,是真實的、是常住的,所以,大家都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糊塗生活,「誰人肯向死前休?」這是很少有人來研究的問題。人生在世,數十寒暑,大家不懂人身難得,不求解脫,這豈不是最大的愚痴嗎?
有些人,生在世間上,以為人死了以後還是做人,但另一種人卻以為人死如燈滅,死了就沒有了。前者的思想覺得人生做惡事也沒有關係,因為死了還是做人,當然沒有什麼因果報應;而後者的思想是覺得人不必作善,就是作惡也不要懼怕,因為死了以後一切都沒有,所以最好及時行樂。持有這種愚痴的見解,對於人生實在是很危險的!
還有一種人,雖然也想解脫痛苦,求得安樂,因此信仰了宗教,但他們並不能走上正信的大道。古時的印度,有人以為走到深山中餵虎,或走到懸崖上捨身,或者以為投入火中焚死,就可以得到解脫;今日的台灣,殺生拜拜,造無量罪,以為如此就能獲得鬼神賜福的也大有人在,這不是愚痴嗎?
更有一種人,明明知道貪嗔痴不好,明明曉得殺盜淫罪惡,但他還是離不了貪嗔痴,去不了殺盜淫,這不是別的,這就是愚痴的大病在作祟呀!
上面說的是人生大病的名稱,當一個醫生替人治病的時候,一定要把脈、驗血、測量溫度,來探求病源,然後才能應病與藥。我們已經知道了人生大病的名稱,現在進一步來研究人生的大病究竟是什麼原因?
二.人生的大病究竟因何而起呢?
貪,貪是由於「愛」生起的。人因愛美色,愛錢財,愛名位,愛享受,為了滿足「愛」,雖然美色如虎狼,錢財如蛇蠍,名位如陷坑,享受如利刃,但還是要貪求這些。
從前有一個仙人,收了兩個徒弟,這兩個徒弟從小就跟隨仙人到深山裡去,仙人為了讓他倆容易證得仙道,所以把他們兩個完全與女色隔絕,等到倆人二十歲左右的時候,仙人就想試一試這兩個徒弟的道心。有一天,把他倆人帶到一個熱鬧的都市上去走了一遭:
「仙師!那個是什麼呀?」小徒弟用手指著一個婀娜窈窕的年輕女郎。因為他們一生還沒有見過女人。
「吃人的老虎!」仙師說時,看也不看。
他們回到深山裡,仙人問道:
「徒兒!你們在都市裡玩了一天,覺得什麼是最可愛的呀?」仙人考問他的兩個徒弟。
「吃人的老虎最好看!」師兄弟都這樣回答。
「沒有出息的東西!」仙師氣得就把他們師兄弟倆逐出了深山。
人為了這一念貪愛,給虎狼似的美色吞食了,給蛇蠍似的金錢毒害了,給陷坑似的名位束縛了,給利刃似的享受殺害了的,處處皆是,說來真是可驚可畏!
其次說到嗔,嗔怒的大病由於什麼而來的呢?是由於「不愛」而生起的;不愛就是憎惡。
人因為不愛怨家仇人,不愛別人做事有不如自己的意思,不愛別人勝過自己,不愛自己所愛的為別人奪去,嗔怒就因此而生。
過去有一個家長,他家中的兒女子孫、奴婢童僕,無論做什麼事,稍有一點不如他的意,他就怒火中燒,不能自已。因為他性情暴躁,家中財產雖多,可是人口總是不旺,他自己也知道嗔怒不好,一心想改,就在一塊小木牌上寫「戒嗔怒」三字,並且掛在胸前,以示警誡自己。有一天晚上,他聽到家裡的僕人集合在一個地方批評他說:
「我們的主人,雖然很有德性,就是嗔心太大,一點都不如隔壁劉先生的仁愛慈和,所以我們時時都想離此他去。」
「你們的膽子真大!」這位主人說時,就拿下掛在胸前「戒嗔怒」的木牌,打那個批評他的僕人:「我現在已經很有修養,把嗔心都已改去,你們還要說我不如人!」
這個主人口上雖然說得好聽,但他不愛別人說他的過失,不愛聽說別人比他好,終於嗔恚的心又給引起來了。
唐朝魚朝恩問藥山禪師:「什麼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上的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
「你這呆子!你問此何為?」藥山禪師反問他。
魚朝恩聽了,不由嗔心大生,怒形於色。
「這就是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藥山禪師笑呵呵的說。
我們因為不愛別人對我有嘲笑譏罵的口吻,嗔心馬上就生起來了。這都是嗔心受不住境界考驗的證明。
其次再講到痴,痴的大病是由迷而起的。迷就是不明白道理。人因為不明白道理,所以起惑造業,由業感苦,因此人在這個世間上就不會安寧自在了。 春蠶為什麼會自縛?飛蛾為什麼會投火?人們行事明明也知道前面是懸崖的頂端,或是黑暗的深淵,但他還是愚痴的向毀滅的路上走去。
偷盜的人知道會被捉去坐牢,殺人的人懂得非要抵命不可,但他們還是要盜取別人的東西,還是要傷害他人的生命,這不是愚痴是什麼呢?
到妓女院中去的人,明明也曉得會染上花柳病;走進賭場時,也料到可能會把錢輸去,但他終於還是去做了,這也是愚而不能覺啊!
一個人不知道世間是苦空無常,不懂得煩惱重重難以解脫,終日沉緬於短暫的享樂中,或是陷落於痛苦的泥淖里,不來研究道理,不來信仰佛教,這種愚痴大病的人生,真好比是一場迷糊的大夢!
過去有一位大富翁,住的是高樓大廈,吃的是山珍海味,但他的心,每日在名利上打主意,生活過得極其煩躁不安,不是胡思亂想,就是愁容滿面。可是離他樓下不遠的地方,有一間茅屋,裡面住了一個貧窮的人,這個人雖然貧窮,收入也僅能餬口,而他閒暇無事時便看經念佛拜佛,精神非常愉快,終日面露笑容。富人見了他既妒又疑。一天,他將此事告訴法師,法師對他說:「你過的生活,雖然有名有利,但這只是物質的生活,物質是有限的,而你的欲望是無窮的,有限的物質當然不能滿足無盡的欲望,所以你就苦惱了。你不了解人生的真義,好像在迷途彷徨,尋不到歸宿,當然就不安了。那位窮人,雖然貧困,但他看淡了物質束縛,他信仰佛教,學道明理,認識了人生的意義。所以一個人在物質生活以外,一定要有宗教信仰,精神才有寄託,心境才能安寧!」
這位富人聽了,也連連點頭稱是。當他回家後,帳簿子一翻,算盤一打,又忘記好話,終日還是恍恍惚惚,愁眉不展,真是一個迷而不覺、極其愚痴的人!
我們現在對於人生大病的名稱,以及人生大病的來源,都已經懂得了,進一步就要求醫治療這人生的大病。一般人都曉得,身體上感到不舒服,馬上請醫生打針吃藥,但人們卻把這心理上貪嗔痴的大病,放在旁邊而不設法對治,那豈不是至為愚昧的事?
身體上的大病是有害我們色身的;心理上的大病不但有害我們的色身,而且有害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非要設法把它治好不可!
三.人生的大病究竟如何醫治呢?
醫治我們人生的大病,一定非要我們自己努力不可。因為醫生為你開藥方子,但不能勉強你吃藥,你不吃藥,你的病不會好,當然不能怪醫生。佛法雖能醫治人生的大病,但佛法只能指示你如何做,你不依佛法的指示去做,你的大病就不會好,那就不能怪佛法,而應該怪自己不上進。
學佛,本來就是學自己,遵照佛陀的指導,依佛法所指示的人生大病的藥方子,不只是要完全相信,並且要我們努力去實踐。雖然信仰佛法,而並不依照佛法指示的方法去實踐,如同紙上談兵,說食數寶,也是沒有用的!
現在就把醫治人生大病的方法,一一說明如下:
醫治貪病,要用「舍」字。
人生所以患了貪病,就是一切都是為自己著想,不肯利益別人。天下可愛的東西,恨不得完全歸諸自己一人,管什麼別人的幸福,談什麼別人的安樂,他人的死活存亡,都與自己沒有關係,因此貪病就纏繞到我們的身上來了。假若這時候懂得了「舍」,見到別人精神或物質上有苦難的時候,總很歡喜地把自己的幸福、安樂、利益施捨給人,這樣,貪的大病當然就不會生起了。
不過,一講到「舍」,很多人總覺得自己會做到的,例如送禮物給人,幫別人解除一些痛苦,這樣還不能算做到真正的「舍」。因為送禮物給人,幫別人解除痛苦,心中難免有一點希望報酬的觀念;「希望報酬」,這還是叫做「貪」,不叫做「舍」。
真正的舍,要像蠟燭一樣,雖然自己犧牲了,但只要他人得到光明就夠了;真正的舍,又要像朝露一樣,明知自己瞬將滅亡,但還是用微弱的力量滋潤萬物生長;真正的舍,更要像太陽的光熱一樣,太陽的光熱,照撫著大地,沒有條件,沒有代價,不希望萬物對他報酬,覺得這是自己應盡的義務。
佛經上說:「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就是這個意思。
醫治嗔病的是一個「忍」字。
人生所以患了這個嗔病,就是沒有修養的工夫,一有不愛的逆境當前,嗔心一動,多年的朋友可以變為仇人,結髮的夫妻可能成為冤家聚頭。這時,身邊的事物,一切都好像是在嘲笑自己,一切都是可憎可厭,恨不得一拳要把世界粉碎!假若這時能懂得「忍」,懂得世間上一切都是自他平等一如,沒有你我他的分別,沒有壞與好的不同,有了這種忍的修養,嗔的大病當然就不易生起了。
其實,世間上一切不愛的事情,一切難以解決的問題,難道生起了嗔心就能解決了嗎?那是不能的,嗔心唯有增加事態的嚴重性,所以,凡事都要仔細的想想,不要無謂的嗔怒,佛說:「若以爭止爭,終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爭。」實在是至理名言!
不過,說到能忍,這確是很不容易的。我們可以從這一個「忍」字的構造來看,「忍」上面一把刀,刀上加一點,成為刃,刃是鋒利的刀口,刃字的下面寫個心,就是「忍」,這就是說用一把極快的利刀,插在你的心上,你能不叫一聲,不動一下,這樣方能稱為能忍!
再說醫治痴病的是一個「覺」字。
人生所以患了這個痴病,完全是因為迷而不覺。前面講的貪嗔兩種大病,所以那麼厲害,歸根還是由於愚痴。人生的八萬四千煩惱,人生的死死生生,一切還是淵源於這個「痴」字。這個「痴」可以增長邪見,邪見可以造一切罪業,將來招致地獄畜生的苦果。假若有一點覺悟的心,明白自己有一個大智覺海,努力維持平靜的海面,不要讓愚痴的風,掀起了駭人的波浪。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茫茫的前程,沒有邊際,人生在這世間上,沒有一個覺悟回頭的心,而迷失了航程和路線,實在是很危險的!
所以我要奉勸諸位:趕快來信仰佛教,把不明白的道理弄明白了,把一些自以為明白而事實上並未明白的邪知邪見捨棄了,把一些人生的大病和一些習氣,盡力的革除和治癒,那就是真正的覺悟解脫。
貪病的對治是舍,在不能完全做到舍的時候,應該要常行知足,唯有知足才能常樂;嗔病的對治是忍,在行忍的時候,應當行慈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做到慈悲方名能忍,唯有能忍才能自安;痴病的對治是覺,在求覺的時候,不忘增長自己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覺今是而昨非。
為什麼我要把貪嗔痴說為是人生的大病呢?前面已經說過,因為普通的病有害身體上的生命,而貪嗔痴可以戕害我們心理上的慧命。我現在把這心理上的大病,和身體上的大病做一個比喻:心理上的貪病好比是身體上的胃病;心理上的嗔病好比是身體上的肺病;心理上的痴病好比是身體上的精神病。因為害胃病大多數是由於貪吃飲食太多的緣故;肺病能爛壞人身體的內部,和嗔心能壞事一樣;精神病是自己理智不能做主,言行失常,而痴病正是做錯事的一個根源
最後,我以佛經上的兩句話,贈送給諸位,作為一個座右銘。這兩句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ya5l2yn.html
佛教中貪嗔痴是什麼意思呢?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xoIsl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