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三大祭「時代祭」
▲日本時代祭中的「神幸列」為接續8個朝代後,抬行代表孝明天皇及桓武天皇的御鳳輿巡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由平安神宮創辦,為了紀念平安遷都1100年而生,並忠實再現平安時代至明治維新時期京都的生活與風俗,固定於桓武天皇從長岡京遷都平安京的京都生日: 10月22日這天舉行的祭典,就是與葵祭和祗園祭合稱為京都三大祭的「時代祭」。
西元1895年(明治28年)10月25日第一次在京都舉辦,為了紀念平安遷都1100年,以及慶祝平安神宮創建而舉辦的時代祭,最初僅單純的向平安神宮進行參拜。從第二次起為了讓祭典更加盛大,於是有了重現這座蘊含千年文化歷史古都的生活與風俗的想法,因每年祭典中固定有呈現日本各時代的著名人物的「朝代遊行」(日語稱為「時代行列」),故有「時代祭」之稱。
▲代表安土桃山時代的「豐公參朝列」,安土是指織田信長建立的安土城、桃山指的是豐臣秀吉建立的伏見桃山城。安土桃山時代也俗稱日本的戰國時代。(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朝代遊行」全長綿延4.6公里,由一支約2000人的隊伍身穿著近千年來的歷代服飾,托著神輿在市內遊行,正午開始從京都御所的建禮門出發,從明治維新時期起揭開序幕,接著如同時光倒流般依序為「江戶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室町吉野時代」、「鎌倉時代」、「藤原時代」直到「延暦時代」,總遊行時間約2個半小時,最後抵達平安神宮。
在服飾和道具方面也非常考究,集所有京都傳統工藝的精粹而完成。僅是觀賞著隊伍,加上京都保存良好的古老街景所營造出的獨特氛圍,恍如走入日本歷史的時光隧道,不管是對日本國民或是造訪日本的外國人來說,都將是一場精彩的歷史文化巡禮。
▲江戶德川幕府時代,代表「公武合體」下嫁德川家第14代將軍德川家茂的孝名天皇之妹-和宮,是時代祭中江戶時代的代表人物。(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京都「時代祭」
時間:每年10月22日(雨天順延)中午開始
地點:從京都御所出發,繞行市區後抵達平安神宮
------------------------------
時光匆匆流過,就這樣過了一年~~現在開始回憶當時...
2010年10月22日,是我初次到京都的日子,為何選這天呢??因為這天剛好有大活動--京都三大祭之一「時代祭」
於是,我與京都的緣分,就此展開~~
這天一早,與Ann從大阪出發,帶著我的全部家當,搬來京都,準備開始迎接京都的楓葉季!!
一出站,看到的就是這龐然大物--四條南座!!
雖然手拿著行李,身上背著頗重的背包,但還是想要拍下初次見面的京都景色~~
第一次,看到街上穿著古裝的人,感覺異常的興奮與新奇~~
但,欣賞許多祭典之後,反而覺得這套服裝是最普通的樣式!!不知,京都人是否認為,這些祭典活動根本就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Ayado,初到京都暫住一晚的背包客棧~~裡面房間真的是狹窄擁擠,還好,我只待一晚~~因為,接著就搬去小野囉!!
放完行李後,開始逛大街,準備從三條走去京都御所~~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我們真的好會走...第一次,到京都就這樣看著地圖,認真的往目的地前進!!
這輛人力車,應該是我在京都第一次看到!!在大阪,可見不到這玩意兒呢!!
今天時代祭的簡單介紹,總長約2km的隊伍,參與人員約2000名,牛馬70餘頭,從京都御所內開始出發,最後抵達平安神宮~~路途約4.5km
從時代祭的隊伍中,從明治維新時代開始,回到延曆時代~~算是倒敘法!!!
關於「時代祭」,在明治28年,為了紀念皇宮從奈良遷都至平安1100年,桓武天皇祭神而建造了平安神宮,因此在10/22~24日進行盛大的紀念祭!
當時,為了保存維護平安神宮的大祭、建造物、神苑,由市民們組織了平安講社(由各學區編成「組」為單位),在紀念祭結束後,於10/25日舉行了時代風俗行列。
從延曆時代開始至明治時代,把千餘年的文物風俗都搬上街頭,進行有規模的遊行。於是,從明治29年之後,每年的10/22遷都日都會舉行「時代祭」。
特別的小巷弄~~一個門牌上,寫著裡面住戶的名字~~
鴨川旁的~~右邊是先斗町練舞場...當時,根本沒去注意那個地方!!!
看到這身打扮,有「我真的是在京都耶!」的感覺~似乎,和服=京都
2010年10月22日~我第一次到京都
時代祭行列實況轉播台~~工作人員穿上新選組的「誠」服裝~~
第一次到京都,什麼都新奇,什麼都拍~~之後,就再也沒注意過這間地藏尊了!!
萬聖節也快到了~~讓我想起,第一年教的小孩,給他們做可愛的紙南瓜!!
織田信長自刎於本能寺~~當時時間不夠,就沒進去參訪了!!之後...似乎也沒再經過這裡~~
觀料席~一個座位似乎是2000円...沒錢的觀光客,只好找免錢的位置去看了~~
當我們走到丸太町,行列隊伍也剛好抵達了~~
首先出現的是名譽奉行--京都知事、市長、市會議長、市會副議長、京都商工會議所會頭等,帶領開場~~
揮手的是京都市市長~~旁邊的那位就不太清楚啦...可能是議會會長吧!!!小松歐吉桑幫我補充說明的~~
明治維新時代
明治維新時代中,幕末志士列中的有名人物~~坂本龍馬
龍馬的好朋友--中岡慎太郎
幕末志士列的小人物們~~身後插上了自己的名字
接著時代往前到了江戶時代~~德川城使上洛列
江戶時代婦人列~~首先出現的是「和宮」,她是天皇家族中,唯一一位下嫁到德川家的公主~~
吉野太夫~~在花街中,地位最高,具備知性與教養~~不但會唱歌,還會彈琴、咏和歌、奕棋、花道、茶道、香道等。當然最重要的有魅力,俗稱「花魁」。
據介紹,京都的吉野太夫是沿襲了十代,每代各有奇特色與吸引人之處。雖然她們是遊女,卻不輕易接客,有選擇客人的權利。
出雲阿國,在四條大橋上有她的雕像~~她是著名的女性歌舞伎表演者,同時被公認為是歌舞伎的創始者。
德川幕府的江戶時代,往前則是安土桃山時代~~這是屬於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的時代~~
後面出現華麗的牛車,代表當上關白(關白太政大臣...公家的位)的豐臣秀吉~~算是平民出頭天啦!!
織田信長
柴田勝家
時代又往前推進到了室町時代~~
管領 細川氏
吉野時代~~完全不熟悉這代的名人...楠公上洛列
中世婦人列
源義經的愛妾~~靜御前...與她有關的景點是位於二條城附近的神苑~~「御前」是當時貴族或貴族之妻妾的稱呼
鐮倉時代~~城南流鏑馬列...當時看到這名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在2011的5/3,去了下鴨神社,欣賞流鏑馬神事,才了解原來這就是騎馬射箭啊!!
藤原時代~~藤原公卿參朝列
由於隊伍太長了,馬兒等到不耐煩開始耍性子~~只好帶他繞圈圈走走路~~
平安時代婦人列
巴御前--平安時代末期的一位女武將,平家物語中,有幾篇描述源義經的從兄弟木曾義仲(源義仲)與側室巴御前的故事。
影片有常盤御前、清少納言與紫式部坐在推車上~~就這樣匆匆一瞥而過!!
有名的美麗女詩人~~小野小町
最後進場的是延曆時代~~
延曆文官參朝列
神饌講社列~~看名稱應該可以猜得出來,神饌--供俸給神的食物,因此他們都是神的料理人!!
神幸列~~御鳳輦(ㄋ一ㄢv)...有兩組,御祭神分別是孝明天皇、桓武天皇
從早上11:20開始站在這邊,2km的隊伍,經過2小時,於下午1:20離開了丸太町~~這真的是很耗費精神與體力的遊行隊伍啊!!
經過了一年,終於把這「時代祭」寫完了~~京都三大祭--時代祭、葵祭、祇園祭,我都收集了!!圓滿~~
----------------------------
時代祭與葵祭、祇園祭並稱京都的年度三大祭
這次就是因為想看時代祭所以選了這個時間去 A___A+
(可是10月底還太早了,沒賞到楓(淚)
時代祭源自於1895年
當時為了紀念西元974年10月22日桓武天皇遷都到京都,由平安講社的居民協會所發起
自此每年的10月22日都會有盛大遊行隊列,再現日本各個不同歷史時期
演變到今天隊伍已經多達兩千人了!相當壯觀
如果來京都時恰好遇到10/22,那時代祭絕對值得一看啊!≧(´▽`)≦アハハハ
時代祭的隊伍12:00準時從京都御所出發,往平安神宮的方向遊行
預計在下午2:30陣頭會抵達平安神宮
日本人的時間真的抓的非常準,準時出發也準時經過每個地點
要追著隊列跑只要算準時間抵達就OK了~
這天早上去了金閣寺及龍安寺,約中午時到御所附近就開始大塞車了Q_Q
遊行路線附近的道路全部封住,四周的道路都擠滿了人,遊行隊伍通過時連人要過馬路都不行
所以下了公車後我跟我妹一直再找個能拍照的好地方
大概又往前跑了一兩公里才找到一個可以卡位拍照的點(還沒開始就腿軟了Orz)
在隊伍的最前面是京都市長,搭著明治維新時代的馬車出場
隊伍的順序由明治維新時代往前推到延曆時代
遊行隊列中分別扮演著各時代的上京行列或歷史人物
打頭陣的是維新勤王隊列
有看過大河劇龍馬傳的人應該不陌生?我在想是不是裡面的維新勤王黨XD
這個隊列由高中生及大學生組成,一邊吹奏音樂一邊前進
聽著他們的鼓聲整個很熱血啊~~~
這也是全時代祭裡最有"音效"的隊列了XDD 後來出場的隊列幾乎都是靜態的遊行
當然要這樣一邊踏步一邊演奏走四公里太辛苦了,途中我們還有看到他們在換班 ♪( ̄▽ ̄)
幕末志士列
這位大叔扮的是正當紅的阪本龍馬,大家看到他都會拍手歡呼 哈
明治時代後接著是江戶時代,德川城使上洛列
挑夫組不光只是慢慢走,每隔一段還要來SHOW一段小跑步,一邊嘿咻嘿咻的叫著往前衝
江戶時代婦人列~看到和宮覺得好熟悉啊!怎麼沒有篤姬(爆)
出雲阿國,看到他我想到的是戰國無雙裡的那個阿國(好宅Orz)
安土桃山時代,豐公參朝列
織田公上洛列
羽柴秀吉,就是後來的豐臣秀吉
這個不知道是不是織田信長?拍到後來都忘了 冏>
室町時代,室町幕府執政列、室町洛中風俗列
每個時代的衣著特色都蠻明顯的,換了一個時期衣服也都有大改變
看到這邊已經有點混亂了,因為對比較古早的時代都很不熟啊XD
吉野時代,楠公上洛列、中世婦人列
接著跳過鐮倉時代,直接看到藤園時代的平安時代婦人列
巴御前!!不是神劍闖江湖那位喔XD
清少納言與源氏物語作者-紫氏部
最後是延曆時代,最後這邊還有好多隊列
不過看到這邊也站了兩三個小時了,整個腿超酸
加上又不太熟悉所以就沒有拍很多 冏>
時代祭官網 http://www.kyokanko.or.jp/3dai/jidai.html
看完時代祭後整個雙腿發軟啊!!
實在沒有力氣再往鞍馬去看晚上的京都三大奇祭之一的火祭
---------------------------
時代祭與葵祭、祇園祭並稱京都的年度三大祭
這次就是因為想看時代祭所以選了這個時間去 A___A+
(可是10月底還太早了,沒賞到楓(淚)
時代祭源自於1895年
當時為了紀念西元974年10月22日桓武天皇遷都到京都,由平安講社的居民協會所發起
自此每年的10月22日都會有盛大遊行隊列,再現日本各個不同歷史時期
演變到今天隊伍已經多達兩千人了!相當壯觀
如果來京都時恰好遇到10/22,那時代祭絕對值得一看啊!≧(´▽`)≦アハハハ
時代祭的隊伍12:00準時從京都御所出發,往平安神宮的方向遊行
預計在下午2:30陣頭會抵達平安神宮
日本人的時間真的抓的非常準,準時出發也準時經過每個地點
要追著隊列跑只要算準時間抵達就OK了~
這天早上去了金閣寺及龍安寺,約中午時到御所附近就開始大塞車了Q_Q
遊行路線附近的道路全部封住,四周的道路都擠滿了人,遊行隊伍通過時連人要過馬路都不行
所以下了公車後我跟我妹一直再找個能拍照的好地方
大概又往前跑了一兩公里才找到一個可以卡位拍照的點(還沒開始就腿軟了Orz)
在隊伍的最前面是京都市長,搭著明治維新時代的馬車出場
隊伍的順序由明治維新時代往前推到延曆時代
遊行隊列中分別扮演著各時代的上京行列或歷史人物
打頭陣的是維新勤王隊列
有看過大河劇龍馬傳的人應該不陌生?我在想是不是裡面的維新勤王黨XD
這個隊列由高中生及大學生組成,一邊吹奏音樂一邊前進
聽著他們的鼓聲整個很熱血啊~~~
這也是全時代祭裡最有"音效"的隊列了XDD 後來出場的隊列幾乎都是靜態的遊行
當然要這樣一邊踏步一邊演奏走四公里太辛苦了,途中我們還有看到他們在換班 ♪( ̄▽ ̄)
幕末志士列
這位大叔扮的是正當紅的阪本龍馬,大家看到他都會拍手歡呼 哈
明治時代後接著是江戶時代,德川城使上洛列
挑夫組不光只是慢慢走,每隔一段還要來SHOW一段小跑步,一邊嘿咻嘿咻的叫著往前衝
江戶時代婦人列~看到和宮覺得好熟悉啊!怎麼沒有篤姬(爆)
出雲阿國,看到他我想到的是戰國無雙裡的那個阿國(好宅Orz)
安土桃山時代,豐公參朝列
織田公上洛列
羽柴秀吉,就是後來的豐臣秀吉
這個不知道是不是織田信長?拍到後來都忘了 冏>
室町時代,室町幕府執政列、室町洛中風俗列
每個時代的衣著特色都蠻明顯的,換了一個時期衣服也都有大改變
看到這邊已經有點混亂了,因為對比較古早的時代都很不熟啊XD
吉野時代,楠公上洛列、中世婦人列
接著跳過鐮倉時代,直接看到藤園時代的平安時代婦人列
巴御前!!不是神劍闖江湖那位喔XD
清少納言與源氏物語作者-紫氏部
最後是延曆時代,最後這邊還有好多隊列
不過看到這邊也站了兩三個小時了,整個腿超酸
加上又不太熟悉所以就沒有拍很多 冏>
時代祭官網 http://www.kyokanko.or.jp/3dai/jidai.html
看完時代祭後整個雙腿發軟啊!!
實在沒有力氣再往鞍馬去看晚上的京都三大奇祭之一的火祭
----------------------------
平安神宮,
這就是我們的座位區,
遊行行列將會經過我們的座位前面,
這是平安神宮前的座位區,
當天約10點多來到平安神宮,
剛好看到遊行隊伍出發到京都御所.
遊行隊伍也有專門清掃馬糞的人跟隨,
時間跳到下午約1點多,
座位區滿滿人潮,
我們座位剛好位在京都市立美術館(在等待時間就進去美術觀裡面參觀)對面.
沒有買座位票的人可以站在或坐在街道兩旁,
當天持座位票還可以換這本時代祭簡介.
下午兩點開始,
首先由一群婦人跳舞揭幕,
下方為錄影檔(一群婦人跳舞),
有關京都歷史簡介
資料來源:奇摩旅遊
網址http://tw.travel.yahoo.com/scene/city/cit3950012396
京都是西元794到1868年這一千多年間的日本首都,
在京都之前,日本的首都是奈良,
今天的日本首都東京,則是在明治維新開始的第2年遷都過去的。
由於京都在過去稱為平安京,因此以京都為政經文化中心的期間就稱為平安時代。
平安文化貴族色彩濃厚,不論是繪畫或文學,都流露著耽美纖細的風格,
當時最重要的文學作品《源氏物語》一書中,即充滿了平安文化的貴族趣味。
平安時代維持了4百年之後,
源賴朝在鐮倉(東京近郊)開設幕府,開啟了鐮倉時代(1192到1333),
京都暫時失去政治中心地位。
一直到將近150年之後,後醍醐天皇打倒了鐮倉幕府,才又還都京都。
不過,政權回到天皇手中沒幾年功夫,
京都又成了足利家的勢力範圍,史稱室町時代(1392到1575)。
足利一家稱霸將近2百年,為京都留下了金閣寺、銀閣寺等著名文化財。
不過,室町時代尾聲的應仁之亂,持續達10年之久,
也為京都帶來莫大傷害,整個京都幾乎被戰火夷為平地。
應仁之亂之後,日本陷入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
從1582年織田信長被親信在京都本能寺殺害起,
一直到1602年德川家康開設德川幕府為止,稱為安土桃山時期。
在這一段由豐臣秀吉統治、不到30年的時間內,
卻是日本文化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個時期。
這個時代英雄色彩濃厚,因此美術風格是華麗奔放,建築特色則是炫麗多彩,
京都近郊的伏見桃山城為安土桃山時期的代表作。
而日本文化中極為人熟知的茶道與花道,也是興起於這個時期。
1602年起一直到1868年明治維新,由德川家族統治的這2百多年稱為江戶時期。
這個時期名義上日本仍奠都京都,但政經文化的重心已經開始移轉。
到了變法圖強的明治天皇即位後,
不到兩年,日本就正式遷都東京,結束了京都千年古都的歲月。
時代祭行列依序如下(由右至左)
以下為時代祭錄影檔(附有背景音樂,請記得開聲音):
1.前導車
2.前導車
3.前導車
4.明治維新時代
PS:江戶時代 & 安土桃山時代 & 室町時代 & 吉野時代前半段的錄影檔2014.6.8已更新
(如果不清楚錄影檔的服飾,可和照片對照參看)
5.江戶時代
6.安土桃山時代
7.室町時代
8.吉野時代前半段
9.吉野時代中世婦人列 & 縑倉時代 & 藤原時代 & 平安時代婦人列
& 延曆時代前半段的錄影檔
10.延曆時代
11.延曆時代
12.延曆時代
13.延曆時代前列
14.延曆時代白川女獻花列 & 弓箭組列
2014.6.8更新,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