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島神社 日落下的海上鳥居
m.news-adding.com查看原始檔
落日染紅天際畫過海上鳥居,從嚴島神社延伸出的平台上,駐足著來自世界各地為目睹此景而前來的遊客。他們所等待的,是那傳承自平安時代的優美,也是巧妙融合建築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最佳典範,因此與宮城縣的松島及京都府的天橋立並稱為「日本三景」。嚴島神社座落在海陸交界,主要祭奉古老傳說中的3位海洋女神「宗像三女神」,神殿與迴廊以朱紅色的樑柱為主,與海水的蔚藍和島嶼森林的翠綠相呼應,擁有超過1,400年以上的歷史,為世界文化遺產。
參觀海上鳥居時,可事先透過潮汐表查詢,若想近距離觀察鳥居建造的工法與巧思,可於退潮時徒步前往,從下往上仰望鳥居的巨大;如果是想捕捉鳥居於湛藍海面上的華麗風采,則可安排在漲潮時前往,順著海岸漫步欣賞。
ADD:広島県廿日市市宮島町1-1
ACCESS:出新幹線「廣島」站後,可搭乘地面電車「廣電廣島線」來到「廣電宮島」站,或選擇搭乘JR「山陽本線」前往「宮島口」後步行5分鐘,轉搭渡輪約10分即可抵達嚴島神社。
INFO:可使用廣島觀光周遊券一般版(Visit Hiroshima Tourist Pass,1,000日圓,廣域版3,000日圓),即可搭乘廣島市區路面電鐵、前往嚴島(宮島)的汽船,與大部份的市區巴士,不可用於JR鐵路。嚴島內免費參觀,嚴島神社、寶物館入場料金各300日圓,聯票料金500日圓。
----------------------------------------------
----------------------------------------
---------------------------------------------
嚴島(日語:厳島;假名:いつくしま;平文式羅馬字:Itsuku-shima)是日本瀨戶內海廣島灣西南部的島嶼,鄰近廣島市,俗稱宮島,被列為日本三景之一,稱為安藝之宮島,島上最主要的景點是位於海上、以海上鳥居聞名的嚴島神社及後方的彌山原始林區,已被列入世界遺產。面積約為30平方公里,人口約2,000人[1];行政區劃屬於廣島縣廿日市市。
歷史
- 811年:在日本後紀中首次出現「伊都岐島名神」的記載,祭神為「市杵島姬命」,為嚴島神社被記載於文獻中的最早紀錄。
- 1146年02月:平清盛擔任安藝守。
- 1160年8月5日:平清盛前往嚴島神社參拜。
- 1180年9月18日:嚴島大地震。
- 1555年10月:發生嚴島之戰,毛利元就擊敗陶晴賢。
- 1889年4月1日:實施町村制,島上成立嚴島町。
- 1922年5月6日:英國皇太子來訪。
- 1932年:嚴島與周邊瀨戶內海的地區被劃為瀨戶內海國立公園,成為自然保護區。
- 1950年11月3日:嚴島町改名為宮島町。
- 1952年:被日本列為日本文化遺產、特別史跡和特別名勝,島上的原始林也被列為國家的自然保護植物。
- 1996年12月:嚴島神社被列入世界遺產。
- 2005年11月3日:宮島町併入廿日市市。
自然景觀
由於嚴島被視為女神所居住的島嶼,嚴島上從過去就是禁止砍伐樹木,因此島上至今得以維持完整的森林環境。島上有許多楓樹,在秋天會布滿美麗的紅葉,可以搭乘纜車俯視紅葉谷,同時前往標高535公尺的彌山山頂。
島上有許多野生的鹿和猿猴,在過去的文獻中島上就一直有關於鹿的記載,這些鹿被認為是神的使者,目前島上的鹿估計約有600隻;但在江戶時代以前的紀錄中並沒有猴子的存在,推測現在的猿猴群是由人帶到島上繁衍而成。
在海邊的沙灘上,可以在退潮時看見許多寄居蟹。
觀光
嚴島在每年的8月14日舉行水上煙火大會,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參觀。
嚴島除了嚴島神社外,還有以大聖院為首的許多佛閣。另外有嚴島神社寶物館、宮島水族館、宮島歷史民俗資料館、廣島大學理學研究所附屬自然植物實驗所、宮島町傳統產業會館等文化設施供遊客參觀。
每年到訪嚴島的遊客高達三百萬人,因此嚴島有不少旅館,這些旅館主要集中在宮島棧橋至嚴島神社的道路旁。
嚴島神社
由於地理位置獨特及秀麗景致,嚴島自古就被認為是女神的御神體,嚴島之名即來自市杵島姫命(いちきしまひめのみこと) 。嚴島神社的創建時間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一般認為是在推古天皇即位當年(593年)由安藝國的有力豪族佐伯鞍職所創建。[2]。在平安時代,由於平氏和源氏對神社的支持,使許多京都的皇親貴族前來參拜,並引進平安文化。江戶時代以後,在明治政府與廣島藩的支持及保護下,前來島上神社的香客絡繹不絕。今日的嚴島神社是日本最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
文化與習俗
基於信仰的理由,嚴島擁有許多獨特的習俗,這些習俗流傳至今。
嚴島自古被視為女神的御神體,為清淨之神域,因此對血、死亡等穢有所避忌。例如:
除此之外,島上嚴禁農耕及織布的行動。而島上的商家及居民,則有去大鳥居所在的海濱取水,清潔屋門的習慣。 另外,由於島上的鹿被視為女神的使者,因此島上嚴禁傷害鹿。島內亦嚴禁飼養犬隻,從國內其他地方來的犬隻則要被送到本州的對岸放生。 另外,即使島上的猿猴進入民居偷取食物,亦可以免於被捕。
交通
搭乘廣島電鐵宮島線到終點廣電宮島口車站,或是搭乘西日本旅客鐵道山陽本線到宮島口車站,再到宮島口搭乘宮島松大汽船或是西日本旅客鐵道的宮島航路渡輪前往宮島港,約10到15分鐘可到達宮島。在前往宮島港時,船隻會行使靠近嚴島神社的路線,滿潮時還可靠近大鳥居。
島內由於道路非常窄,加上有大量遊客和鹿,而主要景點嚴島神社也在港口的步行範圍內,島上住宿點也會提供接送服務,因此甚少有遊客自行駕車渡海前往。
在連續假日、新年參拜、水上煙火大會期間以及秋末的旅遊旺季中,宮島口周邊常因大量遊客的湧入而造成交通阻塞,因此有提供廣島市和廿日市市之間的接駁車協助乘客往返。
圖片集
- DEC 02 MON 2013 00:10
-
[廣島] 日本三景-宮島 嚴島神社*必看的海上大鳥居
---------------
平清盛信仰篤深
【什麼是延時攝影】
將長時間間隔拍攝的靜止畫面作為動畫的1幀順序排列起來播放的做法叫做「延時攝影」。視訊一般1秒鐘由30幀畫面構成,如果設定為20秒按動一次快門,那麼拍攝1小時就可以做出6秒鐘的單幀動畫。由於它適於表現變化耗時較長的風景和狀況,所以攝影師採用了這種手法,記錄下嚴島神社在潮起潮落中變幻無窮的自然美景。
有日本三景之一盛譽的「安藝宮島」,正式名稱為嚴島(日語發音為itsuku shima——譯註)。該島周長約30km,與本州島隔大野海峽相望,最窄處僅相距500m。據說嚴島的名字來自日語「斎く(itsuku)」一詞,有淨化身心,侍奉神明之意。嚴島上群山的主峰是彌山(535m),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將這座島嶼尊奉為聖地。
關於嚴島神社的起源,傳說創建於推古天皇元年(593年)。這裏供奉著市杵島姬命、田心姬命、湍津姬命等傳說中可庇佑人們出海平安的三位女神。這些神明也被統稱為嚴島大神。平安時代以前,嚴島神社作為安藝國內地位最高的神社而深受當地民眾的信奉,但真正確立了嚴島神社在全國崇高地位的,則是對其信仰篤深的平清盛(1118-1181年)。
鼎盛時期整建一新的海上神殿
平清盛成為伊勢平氏(以桓武天皇的皇子為祖先的桓武平氏一族)的首領後,相繼平定了保元之亂(1156年)和平治之亂(1159年),最終成為武士階級中的最具實權之人。
此後,他支持後白河天皇的院政(日本平安時代由太上天皇代天皇親掌國政的政治制度——譯註),50歲時就任從一位(日本品秩與神階的一種,地位僅次於最高階級正一位——譯註)太政大臣,開創了「非平氏族人則非人」的平氏一族的輝煌時代。儘管《平家物語》中記述的清盛給人一種不可一世的獨裁者的印象,但近年來,人們又開始對他樹立的武士政權與朝廷分庭抗禮的功績,給予了重新評價。
清盛為何會信奉嚴島神社呢?清盛於1164年敬奉的《平家納經》的禱告文中有這樣一句表述,「一僧告之,若信奉嚴島神社,則必有好事降臨,遂信其言」。
正如那名僧人的啟示一般,清盛不僅成了武士階級中的最具實權之人,更是成功地躋身「公家(指服務於天皇與朝廷的貴族、官員——譯註)」之列。為了感謝嚴島的神明,清盛主持重新修繕了神社殿堂。由此形成的格局,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以海上的正殿和眾多的輔設神殿構成的嚴島神社。這大概是在清盛走向鼎盛時期的1166年。
在此之前的嚴島神社是什麼樣子,我們不得而知。有一種說法認為,嚴島是神聖之地,所以殿堂原本就是建在海上,而非陸地上;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殿堂原本位於陸地之上,但後來按照清盛的想法,又開挖了人造海灣,在海上建造了神殿等等,可謂眾說紛紜。而我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將以正殿為基礎的神殿建在海上的做法是清盛的一個創舉,史無前例且獨一無二。
在之後的歲月中,神社殿堂屢次遭遇火災,留存至今的主要神殿均為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和江戶時代重建的。儘管如此,神社還是基本保留了當年清盛修建時的風貌。堪稱嚴島神社之象徵的「大鳥居(類似牌坊的建築——譯註)」現已是第八代,建於明治時期。
不為滿潮海水所淹的精確計算
嚴島神社的神殿建於名為「玉御池」的海灣之中。在大致中央位置,正殿、幣殿、拜殿、祓殿等4座神殿構成了「總神社」。而在面向總神社的左側,坐落著同樣由4座神殿組成的附屬神社「客神社」。從參拜入口走進長廊,首先來到的是客神社,從這裏開始參拜是嚴島神社正規的參拜方式。
由於神社殿堂建在海上,因此必須修建長廊作為連接陸地的通道。退潮時,遠在神殿150m外的大鳥居周圍也會完全露出海面,而滿潮時,海水則會漫至神殿的長廊之下。滿潮時走過長廊,你會發現經水面反射的陽光映照在朱紅色的樑柱表面,泛出粼粼波光,令人彷彿置身於海底宮殿一般,也就難怪平安時期的貴族們將嚴島神社稱作「龍宮」了。
將長廊設計成迂迴曲折的形式,使景觀富於變化,這體現了清盛獨到的審美觀。除了作為通道之用外,長廊還曾作為舉辦「千僧祭祀」的場所,容納過上千名僧人同時誦經;此外,這裏時而會成為舞樂演奏者的舞臺,時而又會作為觀覽席,供人們欣賞舞樂和能樂之用。長廊的地板之間留有間隙,而不是一塊一塊緊貼在一起。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保證滿潮時的海水能透過間隙,分散水壓,避免建築物浮動。
屋頂坡度平緩而優美的正殿,正面寬度為23.7m,進深為11.5m,其規模雄踞日本之首。正殿與幣殿是由戰國武將毛利元就(1497-1571)重建而成的。正殿中建有6個被稱為玉殿的小型神殿,用於供奉神像。自古以來,由於颱風引發的大潮等原因,正殿的地板曾多次遭海水淹沒。但是,由於玉殿位於設在正殿內的臺上,比長廊高出1.5m,因此歷史上從未受到水淹危害。或許這也得益於清盛的精確計算。建於正殿和幣殿前方的祓殿及拜殿均為鎌倉時代的建築,比正殿的歷史還要早330年。
平家沒落不曾動搖嚴島神社之權威
儘管清盛在嚴島上建造了大規模的神殿,但其實在嚴島神社的對岸,即本州島海岸邊也有一座與嚴島神社淵源深厚的神社,名曰地御前神社,雖然現在只剩下拜殿和正殿,但歷史上曾是嚴島神社的外宮。在清盛時代,被稱為本宮的嚴島海上神殿由37座建築和4個鳥居構成,而對岸的外宮則擁有19座建築和1個鳥居。換而言之,本宮與外宮隔著大野海峽遙相呼應,56座建築物共同組成了一個雄偉壯麗的神殿群。
可以認為,清盛之所以將嚴島神社建得如此規模雄大,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將嚴島神社作為了平氏權威的象徵。在朝廷供職的權貴家族都有守護各自家族的神明,受到一族的崇拜。藤原氏供奉的神社是春日大社,源氏一族則是八幡宮。於是,清盛選擇了嚴島神社作為氏族神明之地,營造了如此華麗而宏大的神殿群,藉以彰顯家族的權勢。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為了祈求神明保佑瀨戶內海的海上交通安全。
清盛與父親兩代人清剿了瀨戶內海的海盜,掌握了瀨戶內海的制海權。瀨戶內海變得安全以後,中國宋朝的商船就可以從博多經瀨戶內海直接前往清盛的大本營——福原(現在的神戶)了。由於清盛希望通過與宋朝的貿易交往實現經濟立國,所以瀨戶內海的安全至關重要。於是,他篤信被認為可庇護海上安全的嚴島之神,祈求神明保佑船隻在瀨戶內海平安航行。
僅憑有據可考的史料統計,清盛就參拜過10次嚴島神社。其中,1174年3月,是陪同後白河法皇一同前往參拜的。因此般榮耀,參拜嚴島神社在京城貴族中成為了一種風尚。由此一來,對嚴島神社的信仰也在中央政界傳播開來。
清盛去世4年之後,平氏一族滅亡。然而,嚴島神社的權威卻未曾發生動搖。而且清盛修建的神殿也屢經重建修繕,使其威嚴壯闊的身姿得以留存至今。嚴島神社,正可謂是清盛這樣一位曠世英豪留給後人的不朽的信仰藝術。
撰文:內田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