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9_155214  

王仁(韓文:왕인),傳說應神天皇在位時從百濟前往日本,在當地傳達了漢字和儒教的人物,但某些學者質疑此號人物的真實性。《日本書紀》上的寫法是王仁,《古事記》則寫成和邇吉師。他的祖父爲中國出身百濟渡來人。

漢文典籍和儒教編輯

朝鮮半島方面的書籍記載找不到能跟王仁對應的人物,有關其記述只存在於日本方面的《古事記》、《日本書紀》和《續日本紀》三本書,記載各如下:

古事記編輯
根據《古事記》,王仁是由百濟進貢給日本的賢者。

文:「百濟國 若有賢人者貢上 故 受命以貢上人名 和邇吉師 即論語十卷 千字文一卷 並十一卷付是人即貢進(此和邇吉師者、文首等祖)
譯:(應神天皇)命令百濟國:「如百濟有賢人,立即貢上。」而(百濟)所進貢之賢人,其名叫「和邇吉師」。又附論語十卷、千字文一卷共計十一卷一併獻上。
日本書紀編輯
根據《日本書紀》,王仁受學者阿直岐之薦,從應神天皇之邀而舶來,為歸化日本之學者。據《古事記》王仁獻《論語》、《千字文》與日本,儒教與漢字亦被認為是藉此傳至日本。(注意:《日本書紀》並沒有宣稱王仁帶進《論語》、《千字文》,這是依照『古事記』所補充的。蓋因《日本書紀》編纂者考察現行之《千字文》尚未成立,遂刪之)然而,《千字文》在王仁來日之時尚未定稿,(按,今傳千字文為六世紀梁朝人周興嗣所作。而王仁索引入之千字文者,當為三世紀魏學者所作,今已被六世紀所作者取代;或者只是一般的習字書籍,而訛傳為千字文。)是以藉此記述認定王仁是否實際存在亦有疑慮,有一種說法是當時多名歸化學者的事蹟在《日本書紀》及《古事記》編寫時被歸到同一人身上,所以有人說王仁的原型是百濟漢人王辰爾或王宇志。

續日本紀編輯
根據《續日本紀》,左面大史、正六位上的文忌寸最弟、武生真象以王仁子孫的身份上奏桓武天皇,表示其祖先王仁乃劉邦的後裔(出身山東瑯琊)。因王仁在漢末至樂浪郡避亂,然後前往百濟並改姓王姓。若此記述為真,王仁可能是313年樂浪郡滅亡時亡命至百濟的樂浪王氏的一員(王氏是樂浪大姓)。他在日本的後人是西文氏,掌管文字與文書起草,他與另一學者王辰爾有關。

古語拾遺編輯
根據齋部廣成的說法,王仁與阿知使主管出納。

韓國的王仁編輯

在韓國,王仁被視作傳達文化給日本之韓國人。其初中所用的國定歷史教科書記述「王仁傳給日本進步的文化」。然而,實際的韓國史書三國史記與三國遺事之中,並未發現王仁或與王仁為同一人物之人的記述。是以關乎王仁之事,只得藉由《日本書紀》、《古事記》、《續日本紀》之記述察之。但韓國人對只能在《日本書紀》中尋獲之王仁記述極力讚揚,卻同時否定同樣只能在《日本書紀》中尋獲之任那相關敘述。不過,一般認為王仁是五世紀時被日本掠奪的漢人學者。

-----------------------------

千字文
zh.m.wikisource.org查看原始檔
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 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 露結為霜
金生麗水 玉出崑岡
劍號巨闕 珠稱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薑
海鹹河淡 鱗潛羽翔
龍師火帝 鳥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讓國 有虞陶唐
弔民伐罪 周發殷湯
坐朝問道 垂拱平章
愛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邇壹體 率賓歸王
鳴鳳在樹 白駒食場
化被草木 賴及萬方
蓋此身髮 四大五常
恭惟鞠養 豈敢毀傷
女慕貞絜 男效才良
知過必改 得能莫忘
罔談彼短 靡恃己長
信使可覆 器欲難量
墨悲絲染 詩讃羔羊
景行維賢 克念作聖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傳聲 虛堂習聽
禍因惡積 福緣善慶
尺璧非寶 寸陰是競
資父事君 曰嚴與敬
孝當竭力 忠則盡命
臨深履薄 夙興溫凊
似蘭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淵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辭安定
篤初誠美 慎終宜令
榮業所基 籍甚無竟
學優登仕 攝職從政
存以甘棠 去而益詠
樂殊貴賤 禮別尊卑
上和下睦 夫唱婦隨
外受傅訓 入奉母儀
諸姑伯叔 猶子比兒
孔懷兄弟 同氣連枝
交友投分 切磨箴規
仁慈隱惻 造次弗離
節義廉退 顛沛匪虧
性靜情逸 心動神疲
守真志滿 逐物意移
堅持雅操 好爵自縻
都邑華夏 東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據涇
宮殿盤鬱 樓觀飛驚
圖寫禽獸 畫綵仙靈
丙舍傍啟 甲帳對楹
肆筵設席 鼓瑟吹笙
升階納陛 弁轉疑星
右通廣內 左達承明
既集墳典 亦聚羣英
杜稾鍾隸 漆書壁經
府羅將相 路俠槐卿
戶封八縣 家給千兵
高冠陪輦 驅轂振纓
世祿侈富 車駕肥輕
策功茂實 勒碑刻銘
磻溪伊尹 佐時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營
桓公匡合 濟弱扶傾
綺迴漢惠 說感武丁
俊乂密勿 多士寔寧
晉楚更霸 趙魏困橫
假途滅虢 踐土會盟
何遵約法 韓弊煩刑
起翦頗牧 用軍最精
宣威沙漠 馳譽丹青
九州禹跡 百郡秦并
嶽宗恆岱 禪主云亭
雁門紫塞 雞田赤城
昆池碣石 鉅野洞庭
曠遠緜邈 巖岫杳冥
治本於農 務茲稼穡
俶載南畝 我藝黍稷
稅熟貢新 勸賞黜陟
孟軻敦素 史魚秉直
庶幾中庸 勞謙謹敕
聆音察理 鑑貌辨色
貽厥嘉猷 勉其祗植
省躬譏誡 寵增抗極
殆辱近恥 林皋幸即
兩疏見機 解組誰逼
索居閒處 沈默寂寥
求古尋論 散慮逍遙
欣奏累遣 慼謝歡招
渠荷的歷 園莽抽條
枇杷晚翠 梧桐早凋
陳根委翳 落葉飄颻
遊鵾獨運 凌摩絳霄
耽讀翫市 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 屬耳垣墻
具膳飡飯 適口充腸
飽飫烹宰 飢厭糟糠
親戚故舊 老少異糧
妾御績紡 侍巾帷房
紈扇圓潔 銀燭煒煌
晝眠夕寐 藍筍象床
絃歌酒讌 接盃舉觴
矯手頓足 悅豫且康
嫡後嗣續 祭祀烝嘗
稽顙再拜 悚懼恐惶
牋牒簡要 顧答審詳
骸垢想浴 執熱願涼
驢騾犢特 駭躍超驤
誅斬賊盜 捕獲叛亡
布射遼丸 嵇琴阮嘯
恬筆倫紙 鈞巧任釣
釋紛利俗 並皆佳妙
毛施淑姿 工顰妍笑
年矢每催 曦暉朗耀
璇璣懸斡 晦魄環照
指薪修祜 永綏吉劭
矩步引領 俯仰廊廟
束帶矜莊 徘徊瞻眺
孤陋寡聞 愚蒙等誚
謂語助者 焉哉乎也

-------------------------------

千 字 文

梁 敕員外散騎侍郎 周興嗣 撰

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 律召調陽
 雲騰致雨 露結為霜 金生麗水 玉出崑崗
劍號巨闕 珠稱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薑
 海鹹河淡 鱗潛羽翔 龍師火帝 鳥官人皇 
始製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讓國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周發殷湯 坐朝問道 垂拱平章
 愛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邇壹體 率賓歸王
 鳴鳳在樹 白駒食場 化被草木 賴及萬方

蓋此身髮 四大五常 恭惟鞠養 豈敢毀傷
 女慕貞絜 男效才良 知過必改 得能莫忘
 罔談彼短 靡恃己長 信使可覆 器欲難量
墨悲絲染 詩贊羔羊 景行維賢 剋念作聖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傳聲 虛堂習聽
 禍因惡積 福緣善慶 尺辟非寶 寸陰是競
資父事君 曰嚴與敬 孝當竭力 忠則盡命
 臨深履薄 夙興溫清 似蘭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淵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辭安定
篤初誠美 慎終宜令 榮業所基 籍甚無竟
 學優登仕 攝職從政 存以甘棠 去而益詠
 樂殊貴賤 禮別尊卑 上和下睦 夫唱婦隨

外受傅訓 入奉母儀 諸姑伯叔 猶子比兒
 孔懷兄弟 同氣連枝 交友投分 切磨箴規
 仁慈隱惻 造次弗離 節義廉退 顛沛匪虧
性靜情逸 心動神疲 守真誌滿 逐物意移
 堅持雅操 好爵自縻 都邑華夏 東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據涇 宮殿盤鬱 樓觀飛驚
圖寫禽獸 畫彩仙靈 丙舍傍啟 甲帳對楹
 肆筵設席 鼓瑟吹笙 升階納陛 弁轉疑星
 右通廣內 左達承明 既集墳典 亦聚群英
杜稿鐘隸 漆書壁經 府羅將相 路俠槐卿
 戶封八縣 家給千兵 高冠陪輦 驅轂振纓
 世祿侈富 車駕肥輕 策功茂實 勒碑刻銘

磻溪伊尹 佐時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營
 桓公匡合 濟弱扶傾 綺迴漢惠 說感武丁
 俊乂密勿 多士實寧 晉楚更霸 趙魏困橫
假途滅虢 踐土會盟 何遵約法 韓弊煩刑
 起翦頗牧 用軍最精 宣威沙漠 馳譽丹青
 九州禹跡 百郡秦并 嶽宗恒岱 禪主云亭
雁門紫塞 雞田赤城 昆池碣石 鉅野洞庭
 曠遠綿邈 岩岫杳冥 治本於農 務資稼穡
 俶載南畝 我藝黍稷 稅熟貢新 勸賞黜陟
孟軻敦素 史魚秉直 庶幾中庸 勞謙謹敕
 聆音察理 鑒貌辨色 貽厥嘉猷 勉其祗植

 省躬譏誡 寵增抗極 殆辱近恥 林皋幸即
兩疏見機 解組誰逼 索居閒處 沉默寂寥
 求古尋論 散慮逍遙 欣奏累遣 感謝歡招
 渠荷的歷 園莽抽條 枇杷晚翠 梧桐早凋
陳根委翳 落葉飄颯 游鯤獨運 凌摩絳霄
 耽讀玩市 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 屬耳垣牆
 具膳餐飯 適口充腸 飽飫烹宰 饑厭糟糠
親戚故舊 老少異糧 妾御績紡 侍巾帷房
 紈扇圓潔 銀燭煒煌 晝眠夕寐 藍筍象床
 弦歌酒宴 接杯舉觴 矯手頓足 悅豫且康
嫡後嗣續 祭祀烝嘗 稽顙再拜 悚懼恐惶
 箋牒簡要 顧答審詳 骸垢想浴 執熱願涼

 驢騾犢特 駭躍超驤 誅斬賊盜 捕獲叛亡
布射僚丸 嵇琴阮嘯 恬筆倫紙 鈞巧任釣
 釋紛利俗 並皆佳妙 毛施淑姿 工顰妍笑
 年矢每催 曦暉朗曜 璇璣懸斡 晦魄環照
指薪修祜 永綏吉劭 矩步引領 俯仰廊廟
 束帶矜莊 徘徊瞻眺 孤陋寡聞 愚蒙等誚
 謂語助者 焉哉乎也

-------------------------------

喜多川歌麿(1753年-1806年),是日本浮世繪最著名的大師之一。善畫美人畫。

生於江戶(今東京)農家,是「大首繪」的創始人,也就是有臉部特寫的半身胸像。他對處於社會底層的歌舞伎、大坂貧妓充滿同情,並且以纖細高雅的筆觸繪製了許多以頭部為主的美人畫,竭力探究女性內心深處的特有之美。代表作品有「江戶寬政年間三美人

喜多川歌麿對世界美術史有重要的影嚮。在喜多川歌磨死去僅6年的1812年,他的作品就出現在巴黎。19世紀後半期,浮世繪被大量介紹到西方。當時西方的前衛畫家,如莫奈、高更、畢加索、馬蒂斯等人都從浮世繪中獲得各種有意義的啓迪,推動著從印象主義到後印象主義的繪畫運動,而且在西方向現代主義文化的發展中發揮著廣泛的影響。

喜多川歌麻吕三美女

g2-002-i  下載 (15)imagesccfs-31-i1g2-004-i  g3-061_bg3-060_bg3-058_buta-mn  

------------------------------------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2016-09-23_132521  荒木船

The_restoration_model_red_seal_ships  

朱印船的噸位並沒有詳細的資料留下,根據前人的研究,推定在500至700噸之間[3],噸位與歐洲一般的蓋倫帆船相當或稍大,但是比葡萄牙人所使用的卡瑞克帆船(通常大於1000噸)為小。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朱印船
假名 しゅいんせん
平文式羅馬字 Shuinsen
朱印狀記錄, 1608年

朱印船為17世紀前期日本江戶幕府時代,自政府得到海外貿易特許的船隻。之所以稱為朱印船,是因為這些船隻都有來自幕府簽發的「朱印狀」(海外渡航許可証)。朱印狀是一種類似許可證的證件,上面詳細記載貿易核可項目與核發日期等資料。明朝在1371年開始實施海禁,對外採納貢制度,只有朝貢國的船隻才能合法停靠中國港口。1404年明朝與日本間的勘合貿易開始,是屬於朝貢貿易的型態,1523年發生寧波之亂,1549年後明朝與日本貿易斷絕。日朝貿易則是在1510年三浦之亂後中斷,僅能委託對馬藩進行貿易。此時由於琉球國是明朝的朝貢國,日本仍可透過琉球進行仲介貿易,因此15世紀琉日貿易開始興盛;但1567年明朝放寬海禁,開放漳州月港對外貿易(但禁止外國船停泊),許多福建商人開始出海從事走私貿易,這導致琉球貿易迅速沒落。在明日貿易斷絕、日朝貿易衰微、琉球貿易衰退的同時,南蠻貿易出現,對日本的軍事、經濟都帶來重大影響。葡萄牙人在1557年取得澳門作為貿易據點,1571年開設澳門-長崎的貿易路線,葡明日之間的三角貿易開始,葡萄牙人更壟斷了明日之間的絲綢貿易。

豐臣秀吉在16世紀末平定日本的連年戰亂後,為了保護及鼓勵海外貿易,在1588年發布《海賊停止令》取締倭寇;另外為了區別商船與海賊船,於1592年給予長崎的商人渡航朱印狀,這被認為是最早的海外渡航許可証。不過,目前沒有實物留存下來。朱印船制度的創設

1600年關原合戰後,江戶幕府的霸權確立。徳川家康基本上沿襲豊臣秀吉的政策,保護及鼓勵對外貿易以及歡迎外國人來航。徳川家康將豊臣秀吉創設的朱印船貿易更明確的制度化:任何船隻需持有幕府發行的朱印狀才可合法從事海外貿易,藉此完全支配對外貿易。另外將長崎納入幕府直轄領,設長崎奉行所管理。規定所有朱印船統一由長崎出航及歸航。1601年徳川家康向安南國大都統阮潢致信,要求保護持有朱印狀的日本商船、禁止與朱印船以外的商船交易,「朱印船制度」確立。

另外為了排除葡萄牙人對長崎生絲貿易的利益獨占,1604年幕府任命京都、堺、長崎的御用商人為絲割符年寄,與葡萄牙人交涉生絲的價格,再批發給日本各地的商人(絲割符制度)。

據官方統計,從1604年至1635年的32年間,共有356船次的日本商船得到了海外貿易許可證渡航海外,平均每年有11船次[1],而不在官方統計的走私船更是不計其數。朱印船主包含大名、幕吏、商人及外國人等100多人,目的地主要有高砂(臺灣)、呂宋、柬埔寨、東京、交趾及暹羅等東南亞地區。朱印船貿易促使許多日本人移居海外,遷移到東南亞各地形成日本人町目的地

17世紀初的日本海外貿易 ―貿易路線 ●重要貿易城市 ★日本人町 ★日本人聚居地

由於明帝國與朝鮮實施海禁,因此並不發行前往中國與朝鮮的朱印狀(除了葡屬澳門以外)。

  • 交趾:當時領有越南中部的順化阮氏政權(広南國)。主要貿易據點為會安峴港。日本-峴港間約需40日航海。主要交易品是生絲。
  • 暹羅:泰國的阿育陀耶王朝。當時在阿育陀耶形成了有規模的日本人町。加上溯流湄南河而上約需35-6日的航海。
  • 呂宋:西班牙的殖民地呂宋島。首府馬尼拉是與新西班牙阿卡普爾科貿易的要港,也有許多明船來航。一年兩回,5月及10月出航的日本船約20日可達馬尼拉。
  • 安南:當時領有越南北部的東京河內鄭氏政權。需33日左右的航海。
  • 柬埔寨:以湄公河流域的金邊為首府的柬埔寨王國。加上湄公河溯流而上的時間,需60日弱的航海。
  • 高砂:以熱蘭遮城為據點的荷蘭屬福爾摩沙(今臺灣)。主要交易品是鹿皮和砂糖。是與福建商人進行出會貿易的重要據點。15日左右的航海。
  • 西洋:葡萄牙在華南的貿易據點澳門
  • 汰泥:馬來半島中部東海岸的伊斯蘭王國北大年,當時是南中國海貿易的重要港口。
  • 占城:當時位於越南南部一隅(賓童龍)的印度化王國。朱印船主
日本的航海指南圖, 17世紀早期

朱印船除了船長以外,還有按針(航海士)、書記、水手等乘組員,多數是日本人。在初期對於不熟悉的海域,通常會雇用熟悉海況的明國人作為航海士、甚至是葡萄牙人、英國人、荷蘭人等。乘組員大約有200人左右。貿易品

丁銀

令人意外的是,前往東南亞貿易的朱印船進口的大多是明國產的生絲絹織物。日本古代也有產絹,但是品質較差。太平之世的到來使得製作高級衣料的生絲需求大增。但是自1549年勘合貿易斷絕後,受到倭寇所苦的明國禁止日本船入港,明國的商船也被禁止渡航日本,致使日本無法獲得明國產的生絲與絹織物。1598年朝鮮之役後雙方關係更加惡劣,而透過朝鮮、琉球、葡萄牙的仲介貿易也有其限制,於是日本商船便到東南亞的港口與明國商船會合進行交易。除了生絲和絹織物外,也輸入作為護具的鮫皮和鹿皮,以及砂糖等東南亞產品。

另一方面,日本則是出口硫黃等礦産物以及銅錢刀劍等工藝品及雜貨。1581年明國推行《一條鞭法》,所有租稅皆用白銀折納,銀的需求量大增,並造成銀的流通供給不足,正好日本的石見銀山出產當時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銀礦,明國的生絲交換日本的銀成為當時最主要的交易項目。

另一項大宗的交易物品則是銅錢。15世紀,由於硬幣需要的增加,室町幕府多次由明國輸入銅錢到日本,於是嘉定通寶洪武通寶永樂通寶渡來錢開始在日本流通。不過,由於商業交易的擴大,渡來錢的供應還是不足,因此市面上便出現品質參差不齊的私鑄錢。到了16世紀,被磨耗的渡來錢與品質不佳的私鑄錢被稱為鐚錢,人們拒絕承認鐚錢擁有和渡來錢等同的價值。到了徳川時代,鐚錢的實際價值只有渡來錢的四分之一。為了獨占貨幣鑄造權、將日本的貨幣標準化、以及解決市場上貨幣混亂的情況,江戶幕府在1606年發行了慶長通寶,並在1608年禁止渡來錢與鐚錢的流通。於是日本商人以便宜的價格收購這些貶值和被禁的銅錢,再以有利的價格出口到東南亞地區。在交趾支那,正處於鄭阮紛爭時期,因此需要大量的銅來鑄造大砲。在東京,品質好的銅錢被當作通貨流通,品質差的則被熔鑄成器皿。朱印船使用的船隻朱印船所使用的船隻,初期多是使用100噸級的戎克船,後期則有末次平蔵末次船以及荒木宗太郎荒木船為代表的戎克船、融入蓋倫帆船的特點,如三角帆、船尾樓等設計,成為一種獨特的折衷式航洋型帆船。

朱印船的噸位並沒有詳細的資料留下,根據前人的研究,推定在500至700噸之間[3],噸位與歐洲一般的蓋倫帆船相當或稍大,但是比葡萄牙人所使用的卡瑞克帆船(通常大於1000噸)為小。朱印船貿易的終結為了禁止基督教與削弱西國諸大名的經濟實力,江戶幕府鎖國政策逐漸緊縮,即使是幕府認可的朱印船也難以渡航海外。1620年發生西班牙傳教士潛伏在朱印船偷渡到日本的事件(平山常陳事件)。1633年幕府禁止奉書船以外的船隻渡航海外。1635年幕府禁止日本人渡航海外及禁止海外日本人歸國,另外發布《大船建造禁止令》,禁止建造500(約75噸)以上的航海船舶,這使得朱印船貿易走向終結。

--------------------

天下布武

天下布武日語てんかふぶ)是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織田信長提出的政治理論

「天下布武」之印

從字面上解釋,天下布武為「於天之下,遍布武力」(天の下、武を布く)。天下布武通常被解釋成「以武力取得天下」(武力を持って天下を取る),但近年的研究則是解釋成「以武家政權來支配天下」(武家の政権を以て天下を支配する)居多。信長將自己所在地改名岐阜時,即開始用「天下布武」之印。岐阜的命名是取自古代中國周文王岐山為根據地、日後君臨天下之意(「阜」為「山丘」之意),由此可窺信長志向。日後,信長以岐阜為根據地,展開往後長達15年的統一日本之路。

日本中世紀的權力關係在公家寺家、武家之間有複雜的關聯。信長的目標天下布武,可認為其帶有為廢除公家、寺家的權力並正式建立武家政權的意味。為了實現此目標,針對寺家的政策則擊潰一向一揆、於石山合戰擊敗本願寺顯如等人。而室町幕府位於京都,此一地理條件導致與公家間的深厚關係。從此角度來看,為斷絕此關係而放逐足利義昭也是合理的。

180px-Tenkahubu.svg  

----------------------------

朱印狀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朱印状
假名 しゅいんじょう
平文式羅馬字 Shuinjō
織田信長朱印狀/兵庫縣立歷史博物館蔵
徳川家康朱印狀/荷蘭國立公文書館蔵

朱印狀是指日本戰國時代江戶時代的古文書史料中,蓋上朱印的命令文書。

最古的朱印狀是今川氏親永正9年(1512年)免除西光寺棟別錢(房屋稅)而發給的文書。以後,印判狀這個制度在織田氏武田氏上杉氏北條氏里見氏等東國的有力戰國大名被使用了。印判狀多用於民政、軍事方面的公文書發給,比起原來的花押署記要節省時間。

朱印、黑印在各大名家使用狀況不同。織田信長也在公文書上用了黑印和朱印,外交文書等重要文書則用「天下布武」4字的朱印,黑印也有使用。豊臣秀吉則只使用朱印。徳川家康更進一步將朱印分為楕圓形和四角形的朱印。在許可海外貿易的時候,蓋上後者的朱印,持有這個朱印狀貿易的船被稱為朱印船

-------------------------

冨嶽三十六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冨嶽三十六景

 
冨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原刻版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冨嶽三十六景
假名 ふがくさんじゅうろっけい
平文式羅馬字 Fugaku Sanjūrokkei

冨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作品之一,屬於浮世繪中的「名所繪」,為描繪由日本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時的景色。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葛飾北齋仍以《冨嶽三十六景》為題再追加10景,最終此系列共有46景。一般俗稱初版的36景為「表富士」,追加的10景為「裏富士」。初版於天保2年(1831年)發行,出版商為西村屋與八

知名畫作編輯

《冨嶽三十六景》中有幾幅畫作最為人所熟知:

  1. 神奈川沖浪裏世界上曝光率最高的浮世繪之一。荷蘭畫家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對此畫非常激賞,其名作《星夜》(荷蘭語:De sterrennacht)被認為受到了此畫的啟發;古典音樂的印象派作曲家克勞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亦受到此畫啟發而創作了交響詩》(La Mer)。可能由於這些背景,後來不論任何語言,凡是介紹到浮世繪時,往往會以〈神奈川沖浪裏〉作為示例插圖,而〈神奈川沖浪裏〉畫中的三角大浪也成為許多後世創作戲仿的名畫面之一。
  2. 凱風快晴山下白雨赤富士景像與富士山佔據畫面大片比例出名。
  3. 甲州三坂水面因為湖面倒影非鏡像且角度偏移,不合物理常識而聞名。

一覽編輯

原三十六景即「表富士」,後來追加十景即「裏富士」。以下排序僅為方便瀏覽之用,不具特別意義。

表富士編輯

序號 畫作 題目(中文暫譯) 題目(日語原文)
01
神奈川沖浪裏 神奈川沖浪裏
02
凱風快晴 凱風快晴
03
山下白雨 山下白雨
04
深川萬年橋下 深川万年橋下
05
東都駿台 東都駿台
06
青山圓座松 青山円座松
07
武州千住 武州千住
08
甲州犬目峠 甲州犬目峠
09
尾州不二見原 尾州不二見原
10
駿州江尻 駿州江尻
11
江都駿河町三井見世略圖 江都駿河町三井見世略図
12
御廄川岸見兩國橋夕陽 御厩川岸より両国橋夕陽見
13
五百羅漢寺榮螺堂 五百らかん寺さざゐどう
14
礫川雪旦 礫川雪の旦
15
下目黑 下目黒
16
隱田水車 隠田の水車
17
相州江島 相州江の島
18
東海道江尻田子浦略圖 東海道江尻田子の浦略図
19
東海道吉田 東海道吉田
20
上總海路 上総の海路
21
江戶日本橋 江戸日本橋
22
隅田川關屋 隅田川関屋の里
23
登戶浦 登戸浦
24
相州箱根湖水 相州箱根湖水
25
甲州三坂水面 甲州三坂水面
26
東海道程谷 東海道保土ケ谷
27
武州玉川 武州玉川
28
東都淺草本願寺 東都浅草本願寺
29
武陽佃島 武陽佃島
30
相州七里濱 相州七里浜
31
相州海澤左 相州梅沢左
32
甲州石斑澤 甲州石班沢
33
甲州三島越 甲州三島越
34
遠江山中 遠江山中
35
信州諏訪湖 信州諏訪湖
36
常州牛堀 常州牛掘

裏富士編輯

序號 畫作 題目(中文暫譯) 題目(日語原文)
01
東海道品川御殿山不二 東海道品川御殿山の不二
02
本所立川 本所立川
03
從千住花街眺望不二 従千住花街眺望の不二
04
相州仲原 相州仲原
05
駿州大野新田 駿州大野新田
06
諸人登山 諸人登山
07
駿河片倉茶園不二 駿州片倉茶園の不二
08
東海道金谷不二 東海道金谷の不二
09
身延川裏不二 身延川裏不二
10
甲州伊澤曉 甲州伊沢暁

-------------------

唐招提寺
zh.m.wikipedia.org查看原始檔
唐招提寺

金堂、講堂(左)與鼓樓(中)禮堂(右)
基本資訊
所在地 奈良縣奈良市五條町13-46
宗派 律宗
本尊 盧舍那佛(國寶)
創建年份 天平寶字3年(759年)
開基者 鑒眞
文化財 金堂、乾漆鑑真和上坐像等(國寶)
禮堂、絹本著色十六羅漢像等(重要文化財)
世界遺産
唐招提寺,是日本律宗的總本山。位於奈良縣奈良市五條町。是中國唐代高僧鑒真和尚親手興建的盛唐建築風格寺院,所以被稱為中日友誼的寺院。已被列入日本國寶,並於1998年作為「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鑒真(688年—763年)在754年東渡日本,到平城京受到歡迎以後,759年開始建造此寺,大約於770年竣工。寺院的金堂和講堂系8世紀建立的古建築物,都是日本國寶。其他國寶包括鼓樓、經藏、寶藏、乾漆盧舍那佛坐像(8世紀)和乾漆鑒眞和尚坐像(8世紀)等等。


用印學問大-以天下布武印為例
天下布武印
#織田信長 的 #天下布武 印相信已是十分出名的
但大家會發現不同文書中,有時押黑印(左),有時押朱印(右),這是按內容的重要性及對象的身分高低,還有發信人(信長)對收信人的態度來分的。
天下布武印 黑印
用印的做法一般相信源於鎌倉時代的禪僧,然後影響了歸依的武士,然後再傳播開來,因此,用印的例子多出於東日本,西日本出身的大名、武士多數仍用簽名。在當時的規範上,朱印比黑印高級,這簡單來說是因爲朱印肉所用的朱砂等顏料比較貴。
天下布武印 朱印
另外,在當時的規矩上,發信人的親筆簽名(花押-Ka-ō)比押印顯得隆重、厚禮,但隨著政務繁多,除了必須的場合外,一一簽名實在太麻煩,於是會改用印鑑,加強效率,但與此同時也顯示當事人的態度出現變化,少了人情,多了官腔。
織田信長花押
順帶一提,天下布武 的「天下」其實指的是五畿內,而不是整個日本,即使信長掌握京畿後,#天下布武 的「天下」看似擴大解釋成整個日本,但其實骨子裡還是以使「天下=京畿」完全安寧,於是日本列島也須安穩。所以,對信長來說,平定日本其實是勤皇穩定京都=安「天下」的延伸活動及必須條件。
致力於守護京都周遭治安維穩的織田信長
日本史專欄: 用印學問大-以天下布武印為例 https://bit.ly/2RSUZy1

2021-05-14_0938342021-05-14_0938082021-05-14_0937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