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眉毛畫額頭及女性服飾

授業の道具箱 - http://goo.gl/erplGw

2015-10-06_1913292015-10-06_1913532015-10-06_191417imageshhh  2015-10-06_190319  2015-10-07_1144382015-10-07_1145522015-10-07_1145132015-10-07_1147162015-10-07_1148442015-10-07_115005  book_kmcimagrereesjjjimrtyertyagesimgfgageshjhhimsfsdfagesimatrttgesright  

小野小町

小野小町其人生平不詳,後世將她列為“七小町”之一,成為能劇和淨琉璃的故事題材。但由於當時沒有留下畫像等任何記載,所以亦無法斷定流傳甚廣的絕色美女形像是否符合史實。


“小町”並非本名。“町”是宮中工作的女性常用的稱號,比如同時代的「三條町」(紀靜子)和「三國町」(仁明天皇皇子貞登之母)等。有一種推測認為,“小野小町”的來源可能是由於她的姐姐也在宮中工作,稱為“小野町”,故她則是“小野小町”。
出現在《小倉百人一首》中的她的畫像是:身穿艷麗的宮廷禮服、豐滿的雙頰上垂著黑黑的長發、眼睛細長、高鼻樑,是一個典型的王朝美人。自古以來,幾乎所有日本人都知道她的名字。這是由於她既是一位著名詩人,精通 ​​歌舞、琴和書道,天資聰穎,美麗異常;又是絕代佳人,享有很高的聲望。因為她寫的愛情詩很多,由此派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傳說,在民間一直流傳至今。

-------------------------

《百人一首》(日語:百人一首/ひゃくにんいっしゅHyakunin Isshu)原指日本鎌倉時代歌人藤原定家的私撰和歌集。藤原定家挑選了直至《新古今和歌集》時期100位歌人的各一首作品,彙編成集,因而得名。這份詩集今稱為《小倉百人一首》。後來,集合100位歌人作品的一般私撰集,亦稱作“百人一首”,如《後撰百人一首》《源氏百人一首》《女房百人一首》等。
今日的“百人一首”多指印有百人一首和歌的紙牌,或是用這種紙牌來玩耍的歌留多遊戲。

中文名:小倉百人一首
鎌倉時代歌人藤原定家被委託設計位在京都嵯峨野攝關家宇都宮蓮生(宇都宮賴綱)的別墅“小倉山莊”里和室門上的裝飾圖樣,於是藤原定家從《古今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等敕撰和歌集中,依年代先後挑選出100位介於天智天皇到順德天皇間的傑出歌人及其一首作品,集結成《百人一首》,又稱《小倉百人一首》,合計有男性歌人79人(包括僧侶13人)及女性21人。

藤原定家所集成的《百人一首》相當於歌道的入門書,江戶時代以後,由於浮世繪盛行帶動版畫技術精進,《百人一首》以和歌搭配畫作的形態普及於庶民階層。
藤原定家另有一作《百人秀歌》,和《百人一首》相比主要有2點不同:
無後鳥羽院及順德院的和歌,取而代之的是一條院皇后宮、權中納言國信、權中納言長方等3名的作品。
源俊賴朝臣中選的作品不是“うかりける”。
目前一般認為《百人秀歌》是《百人一首》的原型。

高田崇史《QED百人一首之咒》講談社

山村美紗《百人一首殺人事件》講談社
漫畫

末次由紀《花牌情緣》BE LOVE連載中
杉田圭《超譯百人一首戀歌》Media Factory

-------------------------

小野小町是日本平安初期的女诗人,被列为六歌仙之一。她的诗歌有66首被选入《古今集》之后的敕撰集里,她的诗歌集有《小町集》,她作为王朝女性文学先驱,所起的作用意义十分重要。
小野小町
小野小町其人生平不详,后世将她列为“七小町”之一,成为能剧和净琉璃的故事题材。但由于当时没有留下画像等任何记载,所以亦无法断定流传甚广的绝色美女形象是否符合史实。

“小町”并非本名。“町”是宫中工作的女性常用的称号,比如同时代的「三条町」(纪静子)和「三国町」(仁明天皇皇子贞登之母)等。有一种推测认为,“小野小町”的来源可能是由于她的姐姐也在宫中工作,称为“小野町”,故她则是“小野小町”。
出现在《小仓百人一首》中的她的画像是:身穿艳丽的宫廷礼服、丰满的双颊上垂着黑黑的长发、眼睛细长、高鼻梁,是一个典型的王朝美人。自古以来,几乎所有日本人都知道她的名字。这是由于她既是一位著名诗人,精通歌舞、琴和书道,天资聪颖,美丽异常;又是绝代佳人,享有很高的声望。因为她写的爱情诗很多,由此派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传说,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

小野小町(約809年—約901年)是日本平安時代早期著名的女和歌歌人,是「六歌仙」和《古今和歌集》收錄作者中的唯一女性,著有《小町集》。

生平及傳說編輯

小野小町是出羽郡司小野良真的女兒,傳說出生於現在的秋田縣湯澤市小野(以前的雄勝郡雄勝町小野)。其生平不詳,民間有傳說指她曾是仁明天皇的後宮更衣。相傳容貌美豔絕倫,使小町成為後世美女的代稱。

在著名的「百夜通」傳說中,深草少將深深愛慕著小町。小町告訴他:如能風雨無阻地連續拜訪她一百個夜晚,她就答應作他的情人。少將連續拜訪99夜,最後一夜遭遇風雪,在路上凍死(一說因風雪未能完成許願,傷心而死)。小町聽到死訊,大為悲傷。另外,小町年邁後懷念昔年的美貌、榮華和眾多追求者也是一個日本文學中著名的意象。這些成為後世文學作品的題材。特別是能劇中有《卒都婆小町》、《關寺小町》等,合稱「七小町」[1]。


京都隨心院的小野小町歌碑
傳說中,小町晚年居於京都隨心院,今存小町歌碑、妝井、文冢等。另外日本秋田新幹線列車的暱稱「小町」,也是為了紀念她。

作品編輯

其和歌的題材多男女之愛,特別是暗戀和詠夢。風格鮮麗哀婉。

其最著名的一首(出自《小倉百人一首》):

“ 花の色は うつりにけりな いたづらに わが身世にふる ながめせしまに
中譯:好花轉瞬即飄零,只恨空空渡此生。傷心紅淚何所以?連綿細雨不能晴。[2]

日本古代第一美女小野小町及其趣談

自311後香港老是有不同的傳聞說吉野家用和牛和日本福島米會吃死人,當然用腦子想想都知道那麼便宜的牛肉飯不可能使用空運的舶來品。話說筆者一向最愛就是日本米品種「秋田小町」(中文譯:秋田美人)的!這觸發了筆者寫「小野小町」這位傳說中的日本第一美女的靈感。

「小町」這個詞語,在日語中解作「美人」。在大河劇《龍馬傳》中以劍道名震江戶的千葉沙那,就有「鬼小町」的稱號,指「如鬼一般可怕的美女」。

小町」這個字,來自日本古代美人「小野小町」,史戴她和埃及妖后及唐代的著名貴妃楊玉環齊名並稱三大美人。

傳說中小野小町是出羽國郡司或國司小野良真的女兒,現時在京都隨心院就有他父親生前的宅邸。「小町」相信是皇帝妻妾之一的「更衣」的職位(筆者按:《源氏物語》中的源氏生母也是一名更衣,服侍皇帝起居的職位)。而小野家族在當代據說也是有名望的家族,故小野小町相信是上位人家的入宮女子。在她出生的年代中宮中有一位名字叫「小野吉子」竹頗為活躍,有人推測可能小野吉子即傳說中的小野小町。可是至於她的出生地,實在有太多傳說,例如包括有秋田県雄勝町、福島県小野町、熊本県植木町等地。

小野小町

故且勿論小町生地,在上述的京都宅邸裡保存了一口井,傳說小町每天都在那裡以井水代鏡整理其雪膚花貌。有一位名叫深草的少將愛慕小町之美貌,每天都偷望伊人倩影。小町有感其誠,命其連續百天探訪以證其愛情,少將每日奔波於山路就為只為紅顏一笑。可惜少將在完成使命的第九十九天後在山路上因勞累致死,痴情的百日之誓換來好夢難圓飲恨九泉之結局。日本藝術中的能劇中有大量以小町為題材的作品,較重要的有,「通小町」、「草子紙小町」、「鸚都婆小町」、「關寺小町」、「清水小町」、「高安小町」其中名作「卒塔婆小町」(そとばこまち)就是說年老的小町變成了醜婆子,在悲苦的生活中淒涼地訴說昔日的情史時少將亡靈出現,小町發狂的故事。

在日本文學史上,小町除了是一位美女,還是一位才女: 小町有絕世之姿,長和歌。【世稱曰歌仙,未詳。說見歌人傳。】紀貫之撰古今和歌集,多收其歌,序而論之曰:「小町之歌,衣通姬之流也。詞意悽婉,終乏氣力。譬諸美人之有憂思。婦人歌詠,自當如是矣。」 小町之和歌一般都是以感傷容顏易老、時光飛逝的婉約類型,筆者感覺和林黛玉詞頗有相近之處。

在《古今和歌集》中小野小町有十八首和歌流傳下來,而在《百人一首》中的一首在日本耳熟能詳:

花の色は 写りにけりな いたづらに 我が身よにふる ながめせしまに

中譯:好花轉瞬即飄零,此生虛渡空餘恨。淚眼終日何所以?連綿細雨不能晴。

現代日語版:春も終わりかしら。桜の花の色が、長雨にあたって、ずいぶんと色あせてしまったのね。その桜の花の色と同じように、私の美しさもおとろえてしまったわ。恋愛の悩みなんかに思い悩んで、むだに長雨を眺めながら、ぼんやりと暮らしているうちに。

小野小町

這正正就是《紅樓夢》中瀟湘妃子的風格吧!不同的時林黛玉是個清朝角色,東洋的小野小町悲痛好花飄零千年後,終在中國遇到了惜花顰兒冷月葬花魂。

紅顏不敵歲月,遲暮美人晚景淒涼是藝術作品中最常見的一環,所謂「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可見「老」於美人是多麼可怕的敵人!如果好像太真被殺於馬嵬坡可能還讓世人記住她最美麗美貌「若非郡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是多麼的讓人驚嘆的美貌啊!

可是,小野小町聽說很長壽。據說平安中期,有弘法大師者著「玉造小町壯衰書」提到「有齷齪老婦,原是富家女,因恃姿色而驕慢,父兄死後,沒落無依,後遇一獵人,生一子,貌變醜,失夫寵,家屋毀壞,以稻草為衣,食野薇,回想昔日風光,常自垂淚 」,《十訓抄》中說她「十七喪母,十九喪父,廿一兄歿,廿三失弟,自此形容枯槁,終至徘徊山林之間」。

後來皇帝駕崩了,小野小町離開深宮,對所有求婚者都未有動過心。當時的日本開放風氣和唐代可比擬,另一著名才女清少納言就曾結婚兩次、離婚兩次!於是盛傳小町本人對男人無興趣皆因她是個「石女」-至今,在日語裡繡花針的洞太小線穿不過的都叫小町針,多麼低級的惡趣味!

然而最讓筆者感到不安的,絕對是現時流傳於日本京都蓮山安樂寺的「小野小町九相圖」。所謂「九相圖」是人體死後,其屍體在火化之前可能呈現的九個階段的樣相,曾盛行於中國唐及南宋年間,並於奈良時代流傳到日本。這九相是:膨相、壞相、血塗相、膿爛相、青相、噉相(屍體為鳥獸啄裂之相)、散相、骨相、燒相。九相圖常在寺院間流傳,目的在讓修行者凝視九相而感悟肉體的空虛。又有傳說小町晚年死得淒涼,屍體為野犬所噬,美女屍身成為黃土白骨,想起來也覺得可怕。現時日本的九相圖中著名的除了小町外,還有京都市桂光山西福寺的「檀林皇后九相觀」。這位皇后原名橘嘉智子,由於在嵯峨野設立了日本最早的禪院檀林寺而得名檀林皇后。為了喚醒國人的菩提心和了解到諸行無常之真理,遺言要把遺體放置路上,讓世人親眼看到即使貴為皇后亦難逃終於黃土的命運。

九相圖

不過筆者所習發現《大日本史》這樣說:「載小町年老,乞食道路。世以為小野小町。十訓抄、著聞集皆載其事,以玉造小町、小野小町為一人。長明無名鈔亦引在原業平所聞骷髏歌為一人。徒然草以空海、小町年代相隔,疑為非其所著。今案,小野、玉造,各自一姓,故不取。」清楚說明玉造小町和小野小町年代不同姓氏亦不一樣,未必是同一人。

作為一個絕色美女,在不同的藝術領域裡都能佔上一份兒,可是卻都不是什麼好名聲。或者正因為她是個美人,又是一個才女,自然就成為了眾矢之的吧。

-------------------

古代日本画家画的中国唐朝美女有多美?_中天飞鸿 - http://goo.gl/tL5AeK

--------------------------------

w960w960 (1)MAIN201501290953000194019261745MAIN201501290952000284211531856MAIN201501290953000184275862010MAIN201501290953000197669804545MAIN201501290953000175832472777MAIN201501290953000188380222703 (1)  

----------------------------

歌舞伎演員繪
從江戶到明治時期,用彩色套印或手工上色方式制作的浮世繪版畫不下數十萬份,其中描繪演員或戲劇情節的歌舞伎繪即佔了百分之六十。由於浮世繪取材於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所關懷或喜愛的事物和話題,這個數據無疑地說明歌舞伎在這段時期受到日本民眾和貴族的青睬。而當時盛行的演員繪(日文:役者繪)就猶如今日的明星或電影海報,銷售的對象是當時的追星族或戲癡。這些歌舞伎繪為當時流行的歌舞伎留下珍貴的圖像資料,不僅讓專業學者可以對照著歌舞伎的腳本重建上演時的劇場設計、演員的互動、服裝、和因時而衍生的劇情等,也令我們一窺當時著名演員表演的神態和其華麗的裝扮。
歌舞伎簡介
17世紀一始,日本的戰國亂世早已結束,民生幾經休養,逐漸走向都會經濟。最重要的中心是由幕府德川將軍在江戶(今東京市內)所建的新都市和藩邸地,德川一族也成為實際掌權者,而非皇族。歷史將這段到幕府失勢被滅亡的時期,稱為江戶時代(1603-1867)或德川時代。都市居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準提高後,當然平常老百姓亦有餘暇閒錢追求娛樂享受。為了取悅大眾,民間盛行的以三味線伴奏的人偶說唱戲(日文:人形淨?璃)或戲劇表演競以通俗迷人的故事和誇張的肢體語言作為基礎。在這種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的氛圍下,促成了歌舞伎的盛行,並成為江戶文化的特色之一。
歌舞伎的創始者一般咸認是來自出雲國的お國。她將日本誇張說書似的「狂言」情節和表演方式帶入舞劇中,常在劇中扮成武士逛花街,描述與妓女相戀等較低俗的故事。お國常穿著葡萄牙褲(即當時日人所稱的南蠻),戴一頂外國帽,腰繫金色長刀,項間垂掛一金色十字架和水晶念珠,時人稱她「かぶく」(傾斜,怪誕不經的),後來她的舞蹈被呼為「かぶき」(歌舞伎)。自1589年開始,豊臣秀吉逐漸許可在三個都城和各諸侯國的重鎮中設立遊樂區。從此尋歡客、浪人、遊女(妓女)、各式才藝表演者聚集於此區。1629年,鑒於女歌舞伎衍生的傷風敗俗問題,政府下達在江戶禁止女歌舞伎的表演,此一禁制也擴及到京都、大阪。1652年,禁止歌舞伎使用男童表演。從此,歌舞伎成為只有男人的表演場域。
另一重要的發展是為了與當時上演人偶說唱戲的劇場有所區分,開始建立上演歌舞伎的劇場(日文:芝居)。在京都主要以鴨川五條橋、四條橋的乾河地、北野社境內,江戶則在吉原的遊樂區和中橋周圍。1624年在江戶中橋南地的猿若座,上演時將許可上演印高掛在劇場正面的瞭望台(日文:櫓)上。至此代表官府完全掌控歌舞伎的上演,而且表演場所也開始以固定的劇場為主,劇場的管理是世襲,之間也相互競爭。在經過淘汰之後,江戶最有名的歌舞伎劇院共有三座,即俗稱的江戶三座:中村座 (在招牌旗上寫著江戶歌舞伎鼻祖)、村山座、森田座。
到了元祿時期(1688-1703),幕府的集權政治已完備,文化愈呈多樣性,多彩多姿的都會生活已然成形,對常民藝術的需求更高,促進歌舞伎創作的蓬勃發展。由於「狂言」說書的影響,使得歌舞伎更加著重戲劇內容、角色的分配、詮釋表演的方式等。一般將歌舞伎略分為五種:
1) 荒事:盛行於江戶地區,以武勇為主,男角常對抗怨靈物或惡人,最後發揮武士精神,終使邪不勝正。劇中的化妝、髮型、大小道具皆表現誇張。
2) 和事:盛行於京阪地區,強調角色的優雅,內容以戀愛、情事為主,延伸到描述女性的世界。
3) 所作事:歌舞伎初期由女性演出的舞蹈劇,只是此時只能由男人擔綱演出。
4) 時代物:歷史故事或貴族家族紛爭改編而成的古裝戲。幕府嚴禁歌舞伎上演同時代貴族或武士階級的事件,因此劇本常將發生的時代改為鎌倉時代。
5) 世話物:由當時發生在一般老百姓身上的真實故事或日常生活瑣事改編而成。

同時,在演員的定型和臉上的化妝也都發展出一定的規定。類型化之後不僅有助觀眾區別角色個性,也符合幕府對士農工商身分的區分原則,而且在幕府下達歌舞伎不得過於奢華的禁令後,此種舞台妝既不違背禁令,也能使表演增色。歌舞伎臉譜的畫法,大抵是在白底或紅底的臉上,用筆沾上紅色或藍色的顏料,從額頭往下刷出對稱線條,演員再用手指將線條暈開,從額頭往下間以橘紅、粉紅、或金色。紅色代表武勇的角色、善人或很淺惡意者;藍色、黑色或黛赭色代表惡人。一些角色則是以紅色為主色,但在紅色邊伴以藍、荼、黑色的陰影,顯示角色個性的善惡並存。現代學者鳥居忠雅畫的「歌舞伎隈取圖」中,以紅色為主,用藍或黑畫出鬍髭,代表陽性者有:荒事角色中的筋臉譜、むきみ臉譜、一本臉譜、二本臉譜、猿臉譜、半臉譜;半好半壞者的鯰臉譜、蟹臉譜、朝顏臉譜、大入臉譜;善意化身者的火陷臉譜、石橋臉譜(獅子精)、鏡獅子臉譜。以藍、黛赭、黑色為主,代表陰性者:實惡的公家官臉譜、劍先臉譜、瘦せ臉譜;怨靈的般若臉譜、嬲臉譜、生なり臉譜、亡靈臉譜;鬼畜的土蜘蛛臉譜和鬼女臉譜。

face

鳥居忠雅畫的「歌舞伎隈取圖」。

最初歌舞伎的劇場設計是襲用能劇的舞台設計,只有簡單的平面和道具。此時,從舞台邊已建出一延伸走道到觀眾席左邊,再貫穿整個觀眾席,有時亦會連通到後台。此通道稱為「花道」,亦是給支持者掛讚詞或獻花時使用。
1842年,幕府為了端正風俗,利用江戶數個劇場失火須重建的情況下,下令江戶歌舞伎的三座和其他劇場須移往淺草地區。此外,也下令禁止演員過奢靡的生活,並要求對他們減薪。雖然此一禁令只實施一年即取消,但對歌舞伎的傷害已不小。到了明治維新,西方的戲劇也進入日本的藝文界。雖然歌舞伎一直試著將外來的新鮮事融入表演中,但是最終仍敵不過電影的魅力。二十世紀初,由於觀看歌舞伎的人口大量減少,在不堪虧損的情況下,不少歌舞伎劇場改建為電影院,正式宣告它的沒落。今日,日本政府正以國家的力量振興此一藝術傳統,不少日本年青人也開始重新發現它的迷人之處,在歐美各國更有不少學者投入研究行列中。

國貞(三代豊國)的演員繪
初步的估計,在國貞將近60年的繪師生涯中,印有他簽名的浮世繪設計大概超過二萬件。由於他的大量制作和晚年魚目混珠的情況,使得以往對國貞的成就評價常出現正負兩極的情況。國貞(1786-1864,一說忌年為1865),原姓龜田屋,江戶郊區人,據稱15歲時即拜入歌川派豊國(1769-1825)的門下,他最早出版的美人繪是1807年22歲時的作品,1808年取材自「伊達競阿國戲場」的團扇型演員繪,落款為「豊國門人國貞畫」。他常用的重要畫號如下:(1)「五渡亭」是他最早、最常用的畫號,現知最早出現於1809年。(2)「一雄齋」。(3)「香蝶樓」,最早出現於1827年,1830年代使用頻繁,與「五渡亭」同是在他未襲名前最常使用的畫號,1844年襲名後即不再使用。(4)「英一螮」,1833年入英一珪之門後,偶而使用。(5)「一陽齋」,襲名後最常使用者。(6)「七十七翁」,他在1862年七十七歲賀宴上使用後,此年即常用此號。後來有「七十八翁」、「七十九翁」、「八十翁」等。(7)其他較少出現者,如「琴雷舍」、「月波樓」、「北海戶」、「桃樹園」、「富眺庵」、「富望山人」、「雛獅」、「不器又平等」等。
「浮世」原指佛教中對人生無常的一種感慨,但是此一名詞被日人運用到印刷版畫(浮世繪)後,反而變成了對現世的一種肯定,而且內容加上了娛樂好色、時事報導、地方採風等林林總總項目。江戶浮世繪的版畫,從菱川師萱(1631-1694)開始大量地將單張浮世繪用「墨摺繪」和「肉筆」(手工上色)的方法獨立印行,使它不再扮演書中插畫的角色後,促使不少繪師、雕師、印刷師投入此類題材和技術的改良。此後,十七世紀末的「丹繪」,1710年代的「紅繪」、「漆繪」,演變到1740年代的「紅摺繪」,至1764-65年,鈴木春信用多色套版印刷的「錦繪」,增進了浮世繪中絢爛奪目的特色。
江戶觀眾對歌舞伎的喜好,促成了演員繪的流行。浮世繪鳥居派的元祖,鳥居清元(1645-1702),也是大阪的演員,1687年移住江戶後,以畫歌舞伎的看板聞名。其後,鳥居清信(1664-1729)捕捉住著名演員在表演荒事時的神韻,確立了鳥居派的繪畫風格。在錦繪流行之後,它豪華燦爛的多色套印方法更能體現江戶歌舞伎喧嚷熱鬧的特色。春好(1743-1812),則發展出演員的「大首繪」 (大頭畫),此種設計被豊國和國貞沿用,而且國貞剛出道時,即以此種表現方式表示他的循古變革,在他的大首繪中增強了演員臉部強有力的表情,如展覽中的第八幅作品。
十九世紀初始,歌川豊國在他的劇場繪中詳實的描繪了劇中的大道具背景和小道具,使得此類作品和演員繪更近似劇情的特寫,接近今日的電影海報。他強調在畫眼珠和眉毛時,畫者一定要了解角色的特色,因為演員在喜怒哀樂、或怒目相嗔時,一定會同時帶動眼眉的動作。豊國此種簡化但不失逼真效果的作法,提高演員臉上臉譜的入畫性。這個原則一直為國貞所遵循,在本展覽中的演員表情大都呲牙裂嘴、鬥雞眼、吊眼稍、眉毛上揚。
1842年6月禁止演員繪、藝妓繪的出版,也不得印行演員的紋樣和名字,只准印行忠臣孝子類的故事來教育婦女和兒童,而且印刷不得過度精美,只能使用八塊色板,定價不得高於16文錢。不過,到1847年又開始看到演員繪印行出售,1848年的記錄,三聯作的錦繪價約60到72文錢,1860年後又開始在演員繪上註明演員的名字。此種現象在本次展覽中亦可觀察得到。
1844年,國貞襲名,自稱二代豊國,開始在畫作上簽下「豊國」的畫號。但是之前豊國逝世時,其養子豊重已襲名為二代豊國,雖然國貞自認只有他才能夠維繫豊國的藝名不墜,但是史書皆稱他為三代豊國。50年代以後,局勢已漸鬆弛,他再度被廣為要求作畫,最高峰時期,他的門下有60個學生和助手。大量制作的結果,不免會產生格式化和將以前畫稿稍作修改再印行的結果。此時由於河竹默阿彌所創造的盜匪劇極為盛行,國貞制作了不少強調盜匪凶詐、勇猛、兄弟情義的劇照,如展覽中的第十、十五幅作品。他的工作坊也開始使用由荷蘭進口的低價柏林藍顏料 (Berlin blue, 或 Prussian blue,ベロ藍) 並大量使用到背景上,有時被稱為「藍繪」。此種顏料是一種非常細小、暗藍的粉末,可被淡化成不同的濃度,在光和空氣中穩定性還高,但一遇鹼,即變為棕色。本次展覽中的作品大部分使用此種顏料完成。1860年代後的作品,出現了帶苯胺的化學染料,紅色更為鮮豔,也出現了紫色等混合色。
除了演員繪外,國貞也涉入書中插畫的事業,並獲得極高的評價。國貞和其弟子也取材於原來的《源氏物語》,但在構圖和表現上則注入了滑稽趣味,與民間習性相配合,少了一分文學的嚴肅感,例如展覽中的第二十~一、二十~二幅作品。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