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5_0848322015-10-05_084847  

2015-10-05_0840212015-10-05_084253  

新寛永通寶分類譜【天保銭 改造銭講座】 - http://goo.gl/D8XI2X

天保通宝 - Wikipedia - https://goo.gl/yS7UYf

下載 (18)下載 (19)  

2015-10-04_201839

----------------------------

天保通寶:亦稱“天保錢”、“當百”。1835年(天保六年)以後江戶幕府鑄造的銅錢。寬政改革後,幕府仍未改變財政困難、金融混亂的局面,遂鑄造發行“天保金銀”和“天保通寶”以挽救危機。通寶重 5.5兩(一兩=3.759克),每枚價值百錢;成分為銅78、錫10、鉛12。初僅流通於江戶,1859年(安政六年)將33.8萬貫文運往大坂後普及全國。萬延年間(1860—1861年)大量鑄造。初鑄時40枚兌金一兩,明治後規定新幣一日元兌125枚。至1870年鑄造量達48400餘萬枚。1891年停止使用。 天保六年初鑄之天保通寶當百錢,為細廓者。弘化四年繼鑄之天保當百錢,為廓內有埋物,成為廣廓,其痕跡可見者。文久三年繼鑄之天保當百錢,為未見埋物痕蹟之廣廓者"。又記曰:"天保百文錢之外側所打之印,雖有多少小異,普通皆係用桐葉。由所鑄造之各錢爐之不同,故所打之印亦異。
清洗

古代錢幣出土多為墳墓等污穢地方,古代多瘟疫所以古錢幣會含有大量未知病菌不清洗對收藏人健康不利。禦守塩溶化後是中性消毒液不會出現腐蝕古錢幣的情況,禦守塩可以通過水解產生次氯酸從而消除病菌。操作方法如下1:取出古錢幣。2:按照每15枚古錢幣用10克禦守塩500克水配置。3:把禦守塩放在濾勺裡,之後把濾勺浸入水中。4:浸泡24小時候取出古錢,清水沖洗後用乾布擦乾就可以收藏,如果用如用俱攞缽,缽上可以生長出樹根狀物質算是一種收藏中的趣事。
錢幣拓印製作方法


《東洋見聞錄》記載:
工具:紙(蟬翼扎花或其它很薄的生宣也可)。墨(各種墨汁都可太濃了可加水,固體墨也行)。拓包(根據要做的拓包大小取海綿一塊,團成圓狀用家用保鮮膜包起,再包一曾面布最後包一曾極細的真絲布,用皮筋纏住可調節拓包鬆緊)。水(明凡一豆粒大小防止墨水暈染,膠水幾滴增加墨汁附著性,水250克,禦守 ​​塩30克防止紙長期保存後纖維收縮紙張變形,攪拌均勻水面上放一張生宣起到過濾的作用,用紙面滲出的水)。棕刷(打壓拓紙用)。壓板(用紙夾和塑料板絞成不同直徑的)。墊板(防止錢幣移動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用軟膠皮墊和書都行)。鎮尺(壓紙)毛筆(沾水)
製作: 1。墊板上放一小塊生宣沾濕了錢幣放上不移動。2.上紙用毛筆蘸調好的水適量圖在錢幣上,選一大小合適的紙紙面要均勻無雜質,蓋在錢幣上。壓上壓板。3.用生宣紙蓋在拓紙上吸去多餘的水,再用生宣紙蓋在拓紙上用棕刷打壓要輕從錢幣中間向外打,最後用保鮮膜蓋在錢幣上再打(作用是保鮮膜更薄更能把字口打清楚)。這時壓上鎮尺固定,為什麼不開始就壓鎮尺因為開始就壓一下就把拓紙壓直了,用棕刷一打很容易破。4.上墨墨汁放到硯台中不要太濃,用拓包蘸要勻,用拓包在一生宣上錘打將多餘墨汁吸出,這是要看拓紙的干到微微發白(一張拓片的關鍵一步),用拓包輕輕從錢中向外錘打要清墨色要淡勻(第一遍最關鍵)。然後可多遍上墨,直到滿意為止,但最後一定要把錢幣的內買輪再打一遍這樣輪廓清晰有立體感

----------------

日本天保通寶當百-特殊的橢圓型古錢 @ 錢幣收集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ZcEEuN

近幾年中國幣價位雖比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最高價時低了不少,品種數量較多的評級幣有些甚至還跌價近七成,但與五年前相比,還是貴得嚇人,更不用說二十年前剛入行的地板價,對於個人來說,看上喜歡的現在都還是天價,根本就買不起了,只能乾瞪眼。

因為好品相的買不起,所以就退而求其次的玩版別,進而才有之前那些大小頭,帆船及軍政府漢字版別的文章,其實這些民初四大流通幣的文章都還只是半套,因為遇到了無法突破的瓶頸,這瓶頸就是手上沒新東西可研究了,缺的都是一些相當稀少的版別,而這些珍稀版大家都搶著要,自然價位也就高,迫於現實的經濟壓力,只好將大小頭文章草草了事,大頭未再繼續撰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篇系列文章被人整組盜用轉成了電子書,帆船和軍政府漢字就真得很用心,尤其是軍政府漢字官版的一系列文章,2013年底甚至在對岸的錢幣天堂網站學術論文評比獨得唯一的首獎。

在現實的經濟能力限制下,很喜歡錢幣,但是又買不起好東西,所以就一直思考該從什麼地方著手,換言之,就是有何東西便宜但又可以研究順便混時間的,在這段時間也買了很多東西,如日本從軍紀念章,赤十字章,勳章,套幣等,後來不經意的看到天保通寶當百錢,覺得橢圓形的古錢還滿特別的,就順便追蹤,結標後成交價僅約250-300元左右,想說這東西怎麼會如此便宜,後來去翻了日本貨幣目錄查看,原來這東西本來就不貴,但版別很多,便宜的就是常見中央官鑄那幾種,其餘的就稍貴一些,但有些特殊稀見的籓鑄版就很貴,也有部分甚至是超過台幣百萬以上的夢幻逸品,經仔細思考後,除了少數的大珍品版別以外,這天保錢應該很有的玩,於是就在2013年4月20日花了263元,購入了第一枚品相還算不錯的天保當百錢。

官{公}鑄錢,一般稱為本座錢,鑄幣背景大至上與中國相同,本座就是日本江戶時期的幕府鑄幣廠,類似清朝中樞機構的戶部寶泉和工部寶源鑄錢局一樣,因為是官方鑄錢,所以成品有一套嚴格規定的成色及尺寸標準,另外鑄工也較精緻美觀。

天保通寶基本規格如下:
本座錢官方標準成色為:銅78%,錫10%,鉛12%。
長度為49,1mm-49,3mm,寬度為32,4mm-32,5mm。
重量為5,5匆,約20,62g,規定容許誤差約為一成。
出廠成品重量如為21,75g-19,5g都算標準值以內。
實際檢驗也都保持在24,13g-18,9g以內。

當然要應付市面上的大量流通,也會有極少數規格外的錢幣流出,已知最重的為25,6g{籓鑄錢甚至有重達27g以上最多達32g的},而最輕的為18,5g{籓鑄的更輕,有14g以下的,}。
天保錢除了形狀呈橢圓形特殊以外,反面下方的記號也很特別,那就是金座後藤家花押{見下圖}。這記號在很多日本早期貨幣都會見到,如判金及部分紙幣等。

以下就圖解幾種常見的本座天保通寶當百錢:
日本貨幣圖錄列有天保通寶通用錢共二十四版,各版又另有母錢,但這只是官鋳和籓鋳大約的主要版別,細部版別有專門書籍刊載共229種,日本對於分版別是很嚴謹的,所謂的{版別錢}都是由不同的母錢所鑄出{部分含修模再鑄品},或是分材質不同,如一般常見的黃銅,或是紅銅及白銅等,而一些缺筆,流銅,鑄缺,欠料,移範,崩模等只稱為是趣味品而不是版別。

天保通寶始鑄於天保六年(1835年)6月15日至次年12月止,此為第一期鑄錢,推斷所鑄錢為長郭版{見下圖}。

天保八年(1837年)8月8日再開鑄到天保十三年(1842年)1月止,此為第二期鑄錢,推斷所鑄錢為细郭版,字體有所改變{見下圖}。

弘化四年(1847年)再開鑄直到慶應四年(1868年),此為第三期鑄錢,也就是最常見的本座廣郭錢{見下圖}。

最後是慶應四年(1868年)到明治三年(1870年)8月5日,明治新政府貨幣司直接使用本座廣郭母錢繼續鑄行天保當百錢使用,字體雖没有變化但工藝更精湛,錢面打磨精工,銅光粉亮,现在所謂的銅光未使用品大多就是這類鑄錢{見下圖}。

天保通寶官鑄錢已知史料記載為484,804,054枚,明治維新後逐漸使用新貨幣,於明治二十四年{1891年}12月31日正式廢止使用天保錢,期間開始逐漸回收天保錢,但回收數量最後卻高達586,740,000枚,這其中還包含數千萬約近億枚左右明治貨幣司及出納司後鑄的廣郭錢{多數為庫存未發行的全新品},可見地方各籓半公開的密鑄及未知私鑄錢可能高達約二億枚以上。日本經詳細研究嚴格考證後,認為密鑄錢至少為官鋳的17%或以上。
以上摘錄自日本維基百科及《天保通宝鑑識與手引》等。

天保通寶本座四期錢基本辨識法:
下圖中四枚從左到右對應一至四期鑄錢。

第一期長郭天保錢的字體與後面二,三,四期完全不同,但差異也不算太大,主要差別都在於部分字體的勾筆和長度寬窄而已,另外就是內郭不同,如下圖所示,正面通字走部最後一橫前端大角度下垂,而尾端細長上翹,寶字貝部較瘦,最底下二點較長。

反面當字田部一期錢較寬大,而二,三,四期錢較窄小。花押一期錢看起來很細緻,下方箭頭指處幾乎都有很明顯的開口,而二,三,四期錢幾乎都不明顯或呈密合狀態{下圖為一,二期錢}。

因長郭和細郭的母錢不同,無論字體的高低,或及走勢也有相當的差異,如下圖即是將長郭及細郭各取左右一半拼合而成的,圖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差別在哪,而最大的不同為保字,左高右低,寶字的貝部也不太協調。

第二期細郭天保錢與第三期廣郭錢幾乎僅差別在於內郭的細和廣{見下圖二,三期錢拼合圖},圖片上應該可以看出左右字體很協調,實際上也是如此,因為細郭和廣郭的母錢原則上本來就是一樣的。

第三期廣郭天保錢的字體與第二期細郭已知幾乎無差異,這是因為二,三期的母錢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因先前所鑄長郭及细郭錢均為窄郭,大金額使用時一般都會用繩索穿成一串錢緡{見下圖,明鏡止水藏品},制度上為40枚兌換一兩判金,但因匯率浮動,基本上都以36枚一串為錢緡。

而錢緡運送,攜帶使用時易被繩子磨壞穿口進而破壞字跡影響美觀,於是就直接在細郭母錢內郭貼銅加厚改鋳第三期的廣郭{見下圖母錢內郭}。圖片可以看到內郭隱約有一個方框,一般母錢才較會有這崁郭痕跡,通用錢在出廠前正反面會用銼刀修飾,所以這痕跡極少數才會出現在通用錢上面。

下圖為細郭和廣郭的反面拼合圖,除了內郭以外,其餘無論是字體或是花押都完全一樣。

第四期的廣郭明治吹增錢,是沿用第三期的崁銅母錢所鑄,但因為使用時間不久就逐漸汰換新貨幣,導致這批天保錢很多幾乎都是剛出廠帶銅光的狀態,很漂亮,因為吹增錢是以三期廣郭母錢鑄成,所以字體是完全一樣,僅差別在於色澤,即使將三,四期錢各分成一半再組合為一枚完整的天保錢,字體也不會有任何的違和感{見下圖},因為很常見,所以至今價位也不高,僅一般好品相本座錢的一至三倍價而已。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