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除了是武器也是禮器的一種+劍是華夏服飾的一部分-有三劍,唯王所用。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正以》曰:「春秋官吏各得帶劍。」《說文》上記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則帶劍,無事不得帶劍」。士大夫配劍的傳統/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劍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劍自衛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為質,仁以為衛,不出環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則以忠化之,侵暴則以仁固之,何持劍乎?」屈原的「帶長劍兮挾秦弓而歌」,司空圖的「壯士拂劍,浩然彌哀」 http://tinyw.in/dGS1


季札掛劍
《德育故事》白話解
周代的季札,是吳國國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魯國時經過了徐國,於是就去拜會徐君。徐君一見到季札,就被他的氣質涵養所打動,內心感到非常地親切。徐君默視著季札端莊得體的儀容與著裝,突然,被他腰間的一把祥光閃動的佩劍,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時候,劍是一種裝飾,也代表著一種禮儀。無論是士臣還是將相,身上通常都會佩戴著一把寶劍。
季札的這柄劍鑄造得很有氣魄,它的構思精審,造型溫厚,幾顆寶石鑲嵌其中,典麗而又不失莊重。只有像延陵季子這般氣質的人,才配得上這把劍。徐君雖然喜歡在心里,卻不好意思表達出來,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觀望。季札看在眼里,內心暗暗想道:等我辦完事情之後,一定要回來將這把佩劍送給徐君。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暫時還無法送他。
怎料世事無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時候,徐君卻已經過世了。季子來到徐君的墓旁,內心有說不出的悲戚與感傷。他望著蒼涼的天空,把那把長長的劍,掛在了樹上,心中默默地祝禱著:「您雖然已經走了,我內心那曾有的許諾卻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靈,在向著這棵樹遙遙而望之時,還會記得我佩著這把長長的劍,向你道別的那個時候。」他默默地對著墓碑躬身而拜,然後返身離去。
季札的隨從非常疑惑地問他:徐君已經過世了,您將這把劍懸在這里,又有什麼用呢?季子說:雖然他已經走了,但我的內心對他曾經有過承諾。徐君非常地喜歡這把劍,我心里想,回來之後,一定要將劍送給他。君子講求的是誠信與道義,怎麼能夠因為他的過世,而背棄為人應有的信與義,違棄原本的初衷呢?
自古以來,圣賢一再地教誨我們,高邁的志節往往是表現於內心之中。就像季札,他并沒有因為徐君的過世,而違背做人應有的誠信,何況他的允諾只是生發於內心之中。這種「信」到極處的行為,令後人無比地崇敬與感動。
一個人成敗的根源,源於我們內心的誠與敬。如果連講話應有的信用都做不到,那很難想象,還有什麼樣的事情,能夠成就得了。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沒有信用,就好像車子無法走動一樣。《中庸》說:「不誠無物。」如果缺乏真誠的心,與應有的信義,那任何的事業都很難成就。
語言是心靈的外在表現,關系重大,影響深遠。曾子曾經提到:「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我們在講話的時候,容貌予人什麼樣的感覺,至關重要。也正是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心,從我們的行為容止與言語意涵,對方就能夠透析說話之人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們的言語一定要謹慎。
言為心聲,言語是內心至情的表白,要明晰地洞視、了知為人真實的品操,就要關注人的內心世界。心善,行為就善,心惡,行為自然偏頗。在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中,雖然季札內心想要將劍送給徐君,但是他并沒有言語上的承諾,更何況當時徐君已經過世了。然而他仍然信守著內心的諾言,不惜舍去千斤難買的寶刀,將它掛在樹上,悵然而去。并且說道:我的心中有過對徐君的許諾,怎麼能夠因為朋友的離去,而背棄曾有的誠信呢?在這落落而言、擲地有聲的三言兩語中,信義的精神,確已傳揚萬古而不朽。


2017-07-19_204521.jpg

【民報】【轉載】一個醫師家族 一頁台灣劍道史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桃園可以說是台灣劍道運動的搖籃,究其緣由,則與世居桃園的醫師家族徐家息息相關。開幕不久的桃園劍道故事館,前身是私立桃園醫院,透過故事館的整理和展覽,讓徐家的故事成為桃園市文化資產的養分。
徐家與劍道的淵源,是從徐銀格醫師(桃園醫院創辦人暨台北醫學大學的共同創辦人)開始。徐銀格醫師出生於日治時代的蘆竹地區,自小接受日式教育,劍道和柔道是當時台灣小學生必修的體育科目。即使開始執業後,徐銀格醫師對於劍道的熱情也始終不曾中斷,不僅積極參與劍道活動,更成為台灣第一位獲得劍道最高榮譽9段的「範士」;他還出資出力、推動創立「中華民國劍道協會」,讓熱愛劍道的人士能夠有個交流的平台。

故事館裡所有的劍道史料,是徐彥郎和設計團隊共同花了1年時間整理出來的,如今成為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之一。圖/董昱
讓劍道界聞風喪膽的徐家班傳奇
徐銀格醫師育有6子,孩子也大多是醫生。其中,徐恒雄醫師排行第3,對於體育運動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自小在父親日式教育的薰陶下,開始接觸劍道,長大後因為體格強健,加上愛打籃球,曾經參加縣代表籃球隊,日後他更將籃球的戰術和走位,運用在劍道之中,創造出屬於徐家的獨家密技。
隨著徐銀格病逝,徐家對於劍道的投入轉由徐恒雄醫師接手,徐恒雄遵循父親遺願,辭去台北醫職返鄉,於自家擴建的綜合醫院擔任副院長一職,開始醫劍深耕於桃園,好為人師的個性,讓他培養出一群劍道好手。這批徒子徒孫,就是後來在劍道比賽中令對手聞風喪膽的「徐家班」,他所帶領的桃園劍道代表隊,締造了連續23年台灣區運動會總冠軍的歷史紀錄,更曾經4度締造世界盃劍道賽第3名的佳績!
徐恒雄的母親常以點心水果親切招待子弟兵,常隨團出國加油打氣,學生特別在區運會13連霸後送給「先生嬤」紀念獎牌以表孝敬之心。圖/董昱
回應一區一故事館 重現劍道史料
天妒英才,徐恒雄在一次檢查中被確診為肺腺癌第3期。身為醫生世家的徐家人都知道痊癒機率不高,排行老五的徐彥郎開始思考,如何讓父親與兄長在劍道運動所締造的光榮事蹟,可以被更妥善的保存、傳承,並且為更多人所知。2014年徐恒雄醫師過世後,剛好當時鄭文燦市長提出「一區一故事館」的願景,讓徐彥郎萌生靈感。在徵得家人同意後,徐彥郎開始著手規劃,將徐恒雄的診所和故居改建為「劍道故事館」,希望能夠以微型展覽館的方式,延續家族的記憶與光榮。
籌建故事館的過程一點也不輕鬆。徐彥郎分享道,當初為了營造故事館的氛圍,他還不惜毀約更換設計團隊。因緣巧合下,才認識了與他理念契合的王耀邦設計師。有別於傳統的空間設計師,王耀邦認為,設計的問題不在於經費,更重要的是設計師對於材料的掌握和詮釋,透過適當的加法和減法,才能在空間中呈現出具有深度的歷史感。對王耀邦而言,真正施工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反而先投入整整1年的時間,研究整理徐家的陳年資料,並不斷溝通確認,總時程花了21個月。
看著設計團隊對於材料的認真,徐彥郎才放心將空間交給團隊。「不管是使用的材料、還是呈現資料的方式,我希望故事館不是只是一般的博物館,而是一個真的與劍道密不可分的地方——就如同這間房子當初和我哥哥的關係一樣。」徐彥郎說,正是對於房子用途與經營理念的堅持,才讓故事館成為今日我們所見的樣貌。
「劍道故事館」記錄著徐恒雄帶徐家班南征北討參賽、寫下台灣劍道的光榮歷史。圖/董昱
徐恒雄 教人以劍 更授人以德
「哥哥曾經在籃球場和人打賭,1對3鬥牛;如果他贏了就要對方來跟著他學劍道。」回憶起哥哥的生平,徐彥郎有著說不完的故事。他說,哥哥開始執業後,雖然忙碌,但仍利用業餘時間教人打劍道。劍道因為帥氣的配備以及特別的動作,很快吸引不少本地年輕人的興趣。隨著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徐恒雄開始把自己的住家開放給學生使用,成為大家交流切磋劍道的大本營。徐恒雄平時除了看診之外,就是和大家一起鑽研劍道。
雖然飽讀詩書,徐恒雄卻不會讓人感覺很有距離感,長時間和學生互動,其中不乏邊緣孩子,徐恒雄不僅指導他們劍術,在生活上也扮演楷模的角色,以身作則的教導他們實踐「劍德一心」的精神。而隨著徐家班在國際上越來越知名,雖然也開始獲得政府部分補助,徐恒雄仍經常自掏腰包,帶學生到國外比賽、參訪、增廣見聞。學生回憶起徐恒雄,不僅將他視為劍道教練,更是人生中無可取代的生命導師。
徐恒雄親手調教的子弟兵超過500人。這面牆展示了他所用的盔甲、用品、獎盃及相關記錄,最是容易睹物思人。圖/董昱
三層私人老屋 展演文武內涵
在建築文化上,桃園劍道故事館可以說是全台灣老屋活化的特殊案例。不只因為它是1幢私有住宅,其中的設計與理念也相當值得學習和參考。這個故事館,同時保留了私人與公共的空間。故事館的1樓和2樓,主要是作為交誼廳和小型文化表演場地使用。2樓擺放的平台鋼琴,其實是徐彥郎的個人興趣;只要有機會,徐彥郎就會邀請好友來此相聚,交流對於音樂的心得和想法。「雖然哥哥很優秀,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徐彥郎說,自己雖然與劍道無緣,但是對於音樂卻頗有心得;2樓的音樂廳,也因此成為他個人心靈上的一塊保留地。
劍道故事館真正的場地位於老屋的3樓。故事館中呈現了父兄的故事與台灣劍道歷史,也展示徐恒雄的劍道盔甲、攝影作品、以及子弟兵的征戰紀實。其中的設計與展示方式,充分利用了老屋與劍道的相關元素。鐵網狀的展覽背板,是劍道面具意象的延伸;天花板懸掛的木劍,是每個弟子按輩份簽名後捐出的珍藏。
徐彥郎在2樓規劃了音樂展演場地,讓這棟樓文武兼具,也是他為自己和好友保留的心靈空間。圖/董昱
一段家族史 也是一頁劍道史
另外,徐恒雄除了善於體育,本身也曾經參加過攝影社,熟悉影像技術;在數位科技尚未發達的年代裡,年輕的徐恒雄就會在競技現場錄製比賽實況,帶回來和學生做深入討論,分析每場賽事的勝敗關鍵。將醫學教育中的科學態度帶入劍道運動,不僅是「徐家班」養成的獨家方法,之後也被其他國家訓練劍道團隊學習採用。也因此,故事館中也規劃有徐恒雄的攝影作品,讓人們可以更深入認識這位桃園的奇才。
走進劍道故事館,人們除了可以感受徐家濃厚的情感,也能見證徐恒雄傳奇的人生。透過故事館的規劃和籌建,這裡從徐家緬懷家族自得其樂之所,轉變為創造桃園地方故事與記憶的殿堂。雖然空間不大,卻時時敞開大門等著人們走進去,一起感受桃園人文與劍道的歷史與魅力。
徐彥郎撫劍思人,回憶起父兄奉獻劍道的點點滴滴。圖/董昱

------------------

教師之配劍

2015-10-01_120602  

MTkxN7PAtOSyxA==_JSN1k13rLZVm  

日治時期教師之配劍

一把日治時期教師之配劍
嘉義梅山公學校所配戴
當時.如遇週會或特殊日子.校長著禮服配長劍.教師們則著禮服配短劍
拍照分享
該劍握把為鯊魚皮包著.並以類金絲斜捆.正反兩面皆有"台"字
握把頂端則有櫻花圖騰.劍韒中間為黑色皮革包木.上下則以銅質套包住
劍身兩面均有血槽

日本文官制度分為親任官, 勒任官, 奏任官, 判任官
教育體系相對於武官制度, 帝國大學教授為奏任三等官(相當於武官大佐)
師範及中學校長為奏任四等, 五等(相當於武官中佐, 少佐)
小學校長則為勒任六等(相當於武官大尉)
一般教師則為奏任七等. 八等(中尉, 少尉)乃至於判任一等(准尉)

日本「軍刀」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法律上的其實是1876年的《廢刀令》, 該法令明令除了軍人警察官吏以外士族階級禁止佩刀(這道法令當年曾引起士族群起反亂)。最初日本軍刀最初也是完全仿造西洋彎刀(sabre)形式, 但是透過日本內戰的西南戰爭中政府軍的「拔刀隊(政府軍的敢死隊)」的實戰經驗, 反而讓日本意識到片面引進的西洋彎刀並不適合日本人使用, 因而出現了使用傳統日本武士刀刀身但是握柄採西洋劍形式的日本軍刀。軍刀除了騎兵、輜重兵、憲兵等「帶刀本分兵科」以及各部隊之本部勤務單位的士官外, 原則上只有軍官才能佩帶。上述這些可以佩帶軍刀的部隊之士官兵其軍刀均為公發裝備, 但是軍官的佩刀則和軍官手槍一樣, 大多是考量自己的階級和財力自行採購佩帶, 也因此軍官的軍刀在法令上是「個人物品」, 和西裝一樣細節會因各人品味不同價位會差個十萬八千里。一般而言財力不夠的軍官或是剛任官的少尉多半直接購買「偕行社」或「水交社」(有點像以前中華路的軍品店)的軍官軍刀, 自己花大錢訂做的也不在少數。不過現實上是除了日本本土以外上述可以佩刀的單位之士官兵不少也是自己花錢訂做一把可以自我滿足的軍刀。
在槍成為主要武器的二次大戰中仍把軍刀列為兵器的正規軍大概只剩日本軍而已。

日據時代教師佩劍 - 憲兵軍品討論區 - 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 和平 勇敢 廉潔 慧敏 | ROCMP.org - http://goo.gl/x6Mwjw

------------------------------

5970593592_f53f4c3d7a_o5970033043_3825e6e77f_z 2015-12-10_163356  5970035301_72e03545c7_z  

2011/07/24 芒果日報--日治史實--公學校卒業寫真,本報今日大公開 – Taiwan Heart - http://goo.gl/RXDEk9

-------------------------------

孔子畫像都是有配劍

20061108233100291  

孔子畫像

畫像說明:
1.雖然歷代的孔子像畫法多有不同,大多數的孔子畫像都是有配劍的,可見孔子會使用劍術,而且慣用右手。

2.史書上並沒有正式紀錄孔子用劍跟誰比試過,原因是~~當時的世界還沒有人可以逼孔子拔劍出鞘。可見孔子的拳腳功夫了得,光是「仁」字拳就已經打遍天下無敵手。

3.孔子的手勢很奇特,大多數的畫像也都是這個雙手掌交叉於胸前的手勢,非拱手也非抱拳。其實這就是「仁字拳」的起手勢「乂」。

4.孔子的佩劍細長,劍身狹窄,可見劍法以快、靈取勝,練成後身法快如閃電,進退倏忽,人所難防。後來孟子就根據此起手式推衍出「乂」字斬。

論語:孔子的戰記1( 教師節特刊系列 III ) @ 打狗棒法研習社~棒棒打狗,為姊姊妹妹發聲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EehiF8

孔子是否真的佩劍,不僅可以指導更符合孔子歷史形象的孔子像的建造,而且還可以讓大家對孔子形像有更豐滿確切的認識以及對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的源流有更深刻的理解。這篇文章將從春秋時期劍器的發展談起,論證孔子的身體條件,先從客觀角度上論證孔子佩劍的可能性;再淺談先秦的好劍之風、劍在禮制中的作用以及孔子對佩劍的態度,從主觀的角度上來考證孔子佩劍的可能性,最後綜合得出一個結果。考證孔子是否佩劍的過程,也是追溯兩千五百多年來先秦時期儒家源頭的精神還原其真實面貌的過程。【關鍵詞】孔子;儒家思想;佩劍;春秋晚期一、導論
近些年來,建築孔子雕塑成為各地的一個熱點。孔子謙卑、儒雅、慈愛的長者風範已深入全世界人的心中,也將以雕塑的形式繼續激勵著人們勤學與禮讓。但是某些孔子像卻引起了人們的好奇與不解,為什麼慈祥儒雅的孔子是齙牙?會豎起食指?尤其是,為什麼以仁愛著稱、似乎是文弱書生的孔子,腰間會佩戴著寶劍?
可以觀察到,很多孔子像和雕塑都是佩劍的。但歷史上的孔子真的佩劍嗎?古往今來,人們眾說紛紜,提出了很多零碎的論點,卻從來沒有人去考證過這個問題,相關的文物出土也近乎是空白。坊間認為孔子持劍,並且劍名紫微,是文人劍的一種,無刃,這種說法沒有絲毫根據。孔子的形像已經隨著儒學的發展演變而內化為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的標誌性符號之一。孔子是否真的佩劍,不僅可以指導更符合孔子歷史形象的孔子像的建造,而且還可以讓大家對孔子形像有更豐滿確切的認識以及對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的源流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綜合性的考證一下孔子是否佩劍是必要的。
本文將從春秋時期劍器的發展談起,考證孔子的身體條件,從客觀角度上論證孔子佩劍的可能性,再談先秦的好劍之風、劍在禮制中的作用及孔子對劍的態度,從主觀角度上考證其佩劍的可能性。人做判斷的時候有兩種機制:一是“科學家機制”,先有證據再下結論;一是“律師機制”,先有了結論再去找證據。本文根據“科學家機制”寫就,前並無對孔子是否佩劍的論斷。而是結合古代文獻和現代考古的成果,從孔子佩劍的客觀因素到主觀因素,一步步地查找資料,最後綜合得出的一個結果。考證孔子是否佩劍的過程,也是追溯兩千五百多年來先秦時期儒家源頭的精神和還原其真實面貌的過程。
二、春秋劍器考
劍最早出自於西周,春秋時期的劍器已經發展較為成熟,戰爭需求的增加和社會生產的發展,促進了製劍和劍道的發展,當時的吳、越和楚國是劍的興盛之地。劍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所以當時的劍大都不算長。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全長55.7厘米。1973年聞喜縣邱家莊出土的晉國春秋晚期的花紋良劍,通長43.5l厘米。1957年甘肅省靈臺縣景家莊出土的銅柄鐵劍、河南省陝縣後川出土的金鐔金首鐵劍,1992年陝西寶雞市益門村出土的金炳鑲嵌綠松石鐵劍,都屬於小型短劍。馬明達在《說劍叢稿》中考證:春秋時期的劍一般在五十厘米左右,個別比較長的才只是達到六十厘米。劍的長短與鑄劍工藝的改進、擊劍技術的發展和戰爭方式的變化有關。長劍到因素完備的戰國時期才開始出現,戰國劍則常常在七十到一百厘米左右,個別還有長達一百厘米以上。春秋短劍以吳、越製作的最為精良,南方地區的製劍和擊劍技術是超過北方的,先秦劍論唯一傳存下來的文字,就是《吳越春秋》中越女關於劍的說道。長劍則似乎最先出現於楚國,楚國的長劍應當是在了吳、越的冶金技術和擊劍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春秋晚期的北方,劍不會超過60厘米。所以古今諸多孔子像中,包括吳道子的孔子像,孔子的佩劍都過長了。這麼長的劍到戰國時期才會有,吳道子是唐人,吳道子所畫的劍應是按唐制長劍為藍本,如此也好理解。孔子生活於春秋晚期,那麼到春秋晚期,劍是可佩戴的嗎?
無疑,短劍比長劍更容易佩戴。《說文》中提到劍,“人所帶兵也”,就是隨身攜帶的兵器。春秋後期的劍如果具有隨身攜帶的屬性,至少要有劍鞘或者軲轆等物把劍佩帶在身上的,還要有容易握拿的劍柄。青銅劍雖然不甚鋒利,但春秋晚期時的製劍工藝已十分先進,春秋晚期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鋒利的鐵劍,如果不帶劍鞘,是無法佩戴的。鞞這個字就是指劍鞘的意思,是皮革的,容易朽壞,甘肅靈臺百草坡就曾出土過西周帶劍鞘的寶劍,週緯著《中國兵器史稿》第九十頁考證:中國古銅劍大都周代下半期春秋、戰國之物,此種劍大都有鞘,因其刃上常粘有木及布類之殘片也。其鞘恐系用木用獸皮或鯊魚皮為之。鞘飾除用金類(銅、錫、金、銀之類)及玉類為之外,或尚用堅硬之半寶石為之。春秋晚期,劍鞘已經出現了。此外,春秋晚期還出土過極盡奢華的黃金劍柄的鐵劍。可見孔子生活的年代,易於攜帶的寶劍就已經出現了,也就是說,孔子具備攜帶寶劍的客觀因素。
三、先秦的好劍之風
《釋義·釋兵》記載:“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可以看出劍的本義是防身而非戰場兵器。易於攜帶的劍器主要功能是用於私人脅迫、護衛、暗殺和自裁,此外,佩劍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左傳》中,“劍”出自了不下二十四次,各國國君大都重視佩劍,“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寸,兩徙半之。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中其莖,設其後。參分其臘廣,去一以為首廣,而圍之。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鋝,謂之上製。上士服之。身長四其莖長.重七鋝,謂之中製,中士服之。身長其莖長。重五鋝,謂之下制,下士服之。”上士、中士、下士按照其地位分別佩帶的上製之劍、中製之劍、下制之劍。說明當時士的的佩劍文化已經發展較為成熟,已經形成了傳統。當時寶劍也比較受到重視,《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左傳·恆公十年》記載:“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又求其寶劍。”虞公向虞叔索取玉,又向他索求寶劍。《左傳·定公十年》記載:“吾以劍過朝,公若必曰,誰之劍也。”管馬人算準算定公若看到他拿劍經過朝廷,一定會問是誰的並賞看。很多史實都表明,先秦時期,人們對劍是相當重視的。寶劍具有實用性和觀賞性的雙重價值,此外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孔子周遊列國,經常遇到種種危險,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陳蔡。更不必說當時交通不便,大自然的改造程度較低,經常可能遇到野獸。從實用性角度來說,孔子也是有可能佩劍防身的。
四、劍與禮儀制度
《禮記》中,劍在禮儀方面的作用是較大的。事母、做客、外交、服飾等諸多事宜都有劍的參與。《禮記·少儀》記載:君子欠伸,運笏,澤劍首,還屨,問日之蚤莫,雖請退可也。意思是指君子到別人家做客,做包括摸劍柄的一些動作,就可依禮請退了。《禮記·少儀》記載:觀君子之衣服,服劍,乘馬。服劍意指佩劍,可見君子佩劍是符合禮儀的。但是《禮記》的成書年代不早於戰國末年,經過考訂應該是由西漢人編訂,但另一方面,《禮記》保存了較多先秦時期的禮儀,仍然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一種觀點認為,在春秋後期,佩劍不​​會是嚴格要求佩戴的器物,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融入到禮儀制度中去。這種說法是有欠考慮的,劍在春秋初期就已經出現,極受重視又富有實用和裝飾價值,已經有足夠的時間融入禮制。可靠文獻中,春秋中後期也有劍融入禮制的記載。據《史記·吳太伯世家》中季札掛劍的記載,季札的生活年代略早於孔子,孔子也十分推崇季札,曾經說過:“泰伯(季札的祖先吳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史記》中,“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季札沒有贈送寶劍的原因是“為使上國”,可見當時“寶劍”已經作為​​一種比較重要的禮器,在外交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左傳·恆公十年》中記載虞公向虞叔索取玉,又向他索求寶劍,激起了虞叔的不滿而驅逐了虞公。這裡的“玉”是一種禮器,那麼虞公後來又來索取的劍,就也有可能跟“玉”一樣,也是作為禮器來索取的。綜上,在春秋中後期,劍已經初步地融進了禮制,佩劍在多種場合都是符合禮儀甚至必需的。
、孔子好武
很多人的印像中的孔子好學、慈祥而仁愛,是一個誨人不倦的教師、儒雅的書生、一位“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老夫子。但孔子真的四體不勤,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嗎?其實不然。《說文》中說:士,事也。士即善於辦事的人,作為貴族的賓客和下屬,原意中就有武士的意思。孔子之後,“士”的勇武形象才逐漸減弱,而變為如今大家印像中的“士”。
1、孔子的力氣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武力絕倫,在當時以勇稱。《左傳》中叔梁紇有力舉城門的記載。孔子也有舉過城門的說法,《呂氏春秋.慎大》記載,“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列子〃說符》記載:“孔子之勁,能拓(舉起)國門之關”《淮南子〃主術訓》記載:“孔子之通,智過於萇弘,勇過於孟賁(古代勇士),足躡與郊菟,力招城關,能亦多矣。”《列子》是偽書,其他兩本書對孔子記載的可信度也不高。疑似為了誇大聖人,而與其父的事例相混淆。但其父的力氣大是可考的。
《論語·述而》記載:“子釣不而不綱,戈不射宿。”孔子可以使用帶生絲的箭來射鳥,有過力大的基因和傳說。可見孔子也並非手無縛雞之力。
2、孔子的精力
孔人具有驚人的精力。《史記.孔子世家》記載: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這時候孔子已經六十多歲了。斷糧數天仍講誦弦歌不衰,身體條件可見一斑。
《論語.微子》裡,孔子六十三歲還可以駕車。孔子的精力在其學習中也可見一斑,韋編三絕、三月不知肉味等等,也可從另一方面凸顯孔子的身體健壯和精力好。
3、孔子的威勇
《論語.述而》記載,孔子在他學生眼裡的形像是“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可知道孔子有厲、威的一面。《論語.子罕》裡,孔子自稱少賤多能鄙事。曾給季氏做過管理倉庫的小吏,出納錢糧算得公平準確;也曾提任過管理牧場的小吏,牲畜蕃息。因此他又升任主管營建工程的司空。孔子早年做過體力活,能很好的管理農場和牧場。
《論語.公冶長》中,孔子批評子路“好勇過我”,子路的“勇”屬於暴虎馮河,而孔子所推崇的是君子有勇有義、有勇有禮、和仁者必有勇(《論語》),孔子既是仁者君子,也必然有勇,所以把自己當作好勇的標尺,可見孔子認為自己也是勇的,這裡的勇,是“義”為質,“禮”為節,“仁”為統,行己有“恥”,見義而為的勇,“勇者不懼”的勇。
通過這四點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孔子並不是一個文弱書生,而是一個精力過人的儒士和勇士。這樣的孔子腰間佩戴著寶劍,也不足為奇。
六、孔子對劍的態度
孔子對劍的態度難以考察,《詩經》、《尚書》 《論語》中並沒有“劍”或“鋏”字出現。劍是禮器,亦是凶器,尚禮好仁的孔子,對劍報有什麼樣的感情和評價呢?《說苑·貴德》中記載:子路持劍,孔子問曰:“由,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古者固以善之;不善,古者固以自衛。”孔子曰:“君子以忠為質,以仁為衛,不出環堵之內,而聞千里之外;不善以忠化寇,暴以仁圍,何必持劍乎?”類似的故事也出現與《孔子家語·好生》中。但這兩本書一本是小說集、一本是已證的偽書。故事裡子路和孔子對古之君子是否持劍的討論,更像是孔子因材因時、隨緣施教的過程,子路認為古之君子也是需要“持劍以自衛”的,而孔子卻著眼於古之君子的忠仁和善的品質,強調於以德服人、仁者無敵,對崇武好勇的子路進行教導,並非是孔子對持劍有什麼歧視。《論語·先進》中記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教導好勇過人的子路,做決定之前要先諮詢父兄,而教導做事縮手縮腳的冉有,聽到道理就去實行。同理,“何必持劍”也更像是孔子對好勇尚武的子路的一種因材施教,如果換成一個比較懦弱的人來問古代君子是否佩劍,孔子或許會說持劍的好處。所以“何必持劍乎”也並不能說明孔子對劍的態度。
七、結論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晚期,劍已經發展較為成熟,有柄鞘方便佩戴,孔子本人也並非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而是一位身材高、身體棒精力好的人,所以孔子佩劍的客觀條件是滿足的。從象徵性的角度看,春秋晚期,劍器已經初步融入了禮制,且佩劍已經成為了當時的風範,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劍已經具有一定的象徵意味;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周遊列國常常身在旅途的人,隨身佩戴一柄寶劍也是非常方便安全的,孔子的弟子子路是佩劍的武士,孔子批評他“何必持劍乎”(《孔子家語·好生》),但這種說法真實性欠考,就算是也似乎是孔子對子路的一種因材施教,並不能表明孔子對劍的態度。綜上所述,孔子極有可能是佩劍的,並且所佩之劍不會超過60厘米。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