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石

2015-08-24_232643  c8ea15ce36d3d539a6ae70e03a87e950352ab005秦代行宮遺址a1ec08fa513d26974c6c205255fbb2fb4316d805姜女石

eaf81a4c510fd9f9e6ae7d66252dd42a2834a407姜女

d000baa1cd11728bee95a42dc8fcc3cec3fd2c00姜女廟

c8ea15ce36d3d539a6ae70e03a87e950352ab005 (1)  秦代行宮遺址

姜女石遺址
姜女石遺址,位於中國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的止錨灣海濱,臨近渤海,為一處大面積的秦至西漢前期建築群遺址。
簡介
該遺址發現於1982年,勘探發掘始於1984年,已探明範圍為南北長4公里,東西沿海岸3.5公里,總面積約14平方公里。遺址以位於牆子裡村、被考證認為是秦始皇東巡時所築行宮的碣石宮遺址為主體,以黑山頭、止錨灣海頭台地遺址為東西兩翼,另在周圍的楊家村南瓦子地、周家村南、金絲屯東也有相關遺址分布,整個建築群呈合抱之勢。該遺址為在關中以外地區首次發現的秦代行宮遺址。
遺址群的主體建築碣石宮為建於夯土台基之上的大型高台多級建築,呈長方形,靠近海岸線,中軸線南端正對海中被稱為姜女墳的三塊巨大礁石(為天然的海蝕柱,因民間傳說為孟姜女投海自盡之處而得名,據考證為秦漢時期歷史記載中的碣石[1])[2]。遺址中除夯土台和牆體基礎外,也保留有成排的柱礎、已塌落的屋頂瓦面、花面空心踏步磚(台階)和較完整的排水道系統,其中出土的夔紋大半圓形瓦當為迄今為至所發現的最大的瓦當,也是建築採用皇家建築規格的重要物證。亦有少量漢代建築遺址,出土有捲雲紋瓦當等漢代文物,但其遺址因距地表過淺而保存狀況不佳[3]。
1986年7月23日,「綏中萬家秦漢大型宮殿遺址保護區」被公布為第三批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4]
根據1986年7月23日《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遼政發〔1986〕77號)》,該遺址保護區的保護範圍如下:
重要保護遺蹟先確定兩處:
第一處為石碑地秦始皇「碣石宮」建築群遺址,位於牆子李西頭村南海濱,南北長六百餘米,東西寬三百餘米。有長方形圍牆狀夯基,其間是棋盤狀分布的夯土台基,位於中南部正中為高大的方形夯土台基,中心建築群址座落其上,正對海中「姜女墳」礁石。夯墓建築址表面有屋頂牆壁塌落的巨型夔紋瓦當、空心磚踏步等建築構件。
第二處為黑山頭望海遺址,位於賀家村南海頭,東距碣石宮二公里,東西五十米,南北四十米。由前後三層殿屋及迥廊組成,內有成排柱礎、窖井等,南部海中有對峙雙礁,稱「龍門石」,遺址西側海頭第二台地為一距今三千年的青銅文化遺址。
碣石宮東零點七五公里的止錨灣海頭台地、宮北零點五公里楊家村南瓦子地、一公里周家村南、五公里金絲屯東都有相關遺址。
這裡是秦始皇、漢武帝東巡碣石所建的宮殿區,是目前所知保存最好的秦漢之際大型宮殿遺址群,應做為統一多民族國家最早形成時期的紀念建築物予以永久保護。
保護範圍:碣石宮南北從遺址南牆基北至牆子裡村北六百二十米,南至姜女墳礁石約五百米。東西從牆溝西至海防樹林共五百米。黑山頭南北從南海崖向北至水沖溝東部一百米,西部四十五米,向南到海中「龍門」礁石一線,東西由海頭東崖至海頭西崖共一百六十米。止錨灣、楊家瓦子地、周家、金絲屯等四個村旁遺址也列入保護範圍。
建設控制地帶:東從止錨灣東岸一百米海域西至黑山頭海頭西崖以西一百米,南北從止錨灣紅石崖、姜女墳、龍門礁石一線南海域一百米,北至周家、金絲屯村北金絲河。
1988年1月13日,該遺址以「姜女石遺址」之名,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姜女石遺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姜女石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 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
分類 古遺址
時代 秦、漢
編號 3-208
登錄 1988年1月13日
姜女石遺址,位於中國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的止錨灣海濱,臨近渤海,為一處大面積的秦至西漢前期建築群遺址。

 

簡介
該遺址發現於1982年,勘探發掘始於1984年,已探明範圍為南北長4公里,東西沿海岸3.5公里,總面積約14平方公里。遺址以位於牆子裏村、被考證認為是秦始皇東巡時所築行宮的碣石宮遺址為主體,以黑山頭、止錨灣海頭台地遺址為東西兩翼,另在周圍的楊家村南瓦子地、周家村南、金絲屯東也有相關遺址分佈,整個建築群呈合抱之勢。該遺址為在關中以外地區首次發現的秦代行宮遺址。

 

遺址群的主體建築碣石宮為建於夯土台基之上的大型高台多級建築,呈長方形,靠近海岸線,中軸線南端正對海中被稱為姜女墳的三塊巨大礁石(為天然的海蝕柱,因民間傳說為孟姜女投海自盡之處而得名,據考證為秦漢時期歷史記載中的碣石[1])[2]。遺址中除夯土台和牆體基礎外,也保留有成排的柱礎、已塌落的屋頂瓦面、花面空心踏步磚(台階)和較完整的排水道系統,其中出土的夔紋大半圓形瓦當為迄今為至所發現的最大的瓦當,也是建築採用皇家建築規格的重要物證。亦有少量漢代建築遺址,出土有捲雲紋瓦當等漢代文物,但其遺址因距地表過淺而保存狀況不佳[3]。

 

1986年7月23日,「綏中萬家秦漢大型宮殿遺址保護區」被公佈為第三批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4]

 

根據1986年7月23日《關於公佈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遼政發〔1986〕77號)》,該遺址保護區的保護範圍如下:

 

重要保護遺蹟先確定兩處:
第一處為石碑地秦始皇「碣石宮」建築群遺址,位於牆子李西頭村南海濱,南北長六百餘米,東西寬三百餘米。有長方形圍牆狀夯基,其間是棋盤狀分佈的夯土台基,位於中南部正中為高大的方形夯土台基,中心建築群址座落其上,正對海中「姜女墳」礁石。夯墓建築址表面有屋頂牆壁塌落的巨型夔紋瓦當、空心磚踏步等建築構件。
第二處為黑山頭望海遺址,位於賀家村南海頭,東距碣石宮二公里,東西五十米,南北四十米。由前後三層殿屋及迥廊組成,內有成排柱礎、窖井等,南部海中有對峙雙礁,稱「龍門石」,遺址西側海頭第二台地為一距今三千年的青銅文化遺址。
碣石宮東零點七五公里的止錨灣海頭台地、宮北零點五公里楊家村南瓦子地、一公里周家村南、五公里金絲屯東都有相關遺址。
這裏是秦始皇、漢武帝東巡碣石所建的宮殿區,是目前所知保存最好的秦漢之際大型宮殿遺址群,應做為統一多民族國家最早形成時期的紀念建築物予以永久保護。
保護範圍:碣石宮南北從遺址南牆基北至牆子裏村北六百二十米,南至姜女墳礁石約五百米。東西從牆溝西至海防樹林共五百米。黑山頭南北從南海崖向北至水沖溝東部一百米,西部四十五米,向南到海中「龍門」礁石一線,東西由海頭東崖至海頭西崖共一百六十米。止錨灣、楊家瓦子地、周家、金絲屯等四個村旁遺址也列入保護範圍。
建設控制地帶:東從止錨灣東岸一百米海域西至黑山頭海頭西崖以西一百米,南北從止錨灣紅石崖、姜女墳、龍門礁石一線南海域一百米,北至周家、金絲屯村北金絲河。
1988年1月13日,該遺址以「姜女石遺址」之名,被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 例如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載:「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漢書·武帝紀》中載:「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自遼西曆北邊九原,歸於甘泉。」
^ 《秦始皇來遼寧東巡時 曾到過「姜女墳」》. 華商網-華商晨報. [2010-10-03].

------------------------

碣石宮 編輯
碣石秦漢遺址群,位於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的止錨灣海濱,西距山海關 15公里。此遺址群範圍南北長4公里,東西沿海岸3.5公里,面積達14平方公里,包括六處大型宮殿遺址,分佈在石碑地、黑山頭、瓦子地、金絲屯、紅石砬子和周家南山等處。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稱 碣石宮 地理位置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的止錨灣海濱 佔地面積 15萬平方米 歷 史秦始皇東臨碣石的駐蹕之地
目錄1 介紹 2 海濱浴場 3 “碣石宮”質疑 ▪ 事情起因 ▪ 筆者分析
介紹編輯
碣石宮遺址為六處遺址中最大的一處,經考證為當年秦始皇東臨碣石的駐蹕之地,是整個遺址群的主體建築。其總體佈局為長方形,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四周構築夯土牆,牆基寬2.8米,內外壁陡直。碣宮建在石碑地高大的夯土台基上。遺址的立體建築靠近海岸線,遺留下來的夯土台高達8米,地基邊長40米,有一半沉入地下,是一座規模宏偉的高台多級建築。立體建築的兩翼有角樓,後面有成批的建築群,除秦都咸陽和漢都長安以外,極少見有如此大型而又佈局有序的宮殿建築群。從這裡出土的建築上使用的當頭簡瓦,當頭為大半圓形,當面為高浮變紋,直徑54厘米,瓦高37厘米,通長68厘米,堪稱“瓦當王”,是秦代皇家建築的專用材料,圖案的規範化為國內所罕見。兩千年前的行宮中的大小居室,排水系統,儲備食物的窖井等,均清晰可見。碣石宮中軸線南端正對著海中臣石——姜女石,相距400餘米。姜女石即為秦漢時的碣石(門)。碣石宮是利用海濱自然景觀,前臨一望無際的渤海,海中有昂然聳立的碣石;後靠巍峨連綿的燕山,山上有逶起伏的長城。以牆子裡宮殿為主體建築,止錨灣為左翼闕樓,黑山頭為右翼闕樓,襯以瓦子地、周家、金絲屯等眾多的附屬建築,呈合抱之勢,正對海中碣石(門),形成一處完整壯觀的建築群體。可與始皇陵、阿房宮並列為秦代三大工程。在碣石宮對面的海中,聳立三座奇形礁石,稱為碣石,也是歷史傳說中的孟姜女墳。碣石近海而立,別具一格,站在不同的角度觀賞此石有不同的效果。在黑山頭觀此石,其彷彿是一隻褐色的公雞屹立海面,揚頸啼鳴;在牆子裡正面觀此石,其又宛若一位少婦攜著一雙兒女望海盼夫。
相傳魏武帝曹操當年平定了三郡烏和遼西、遼東後,登臨此處,極目遠望,納百川,匯江河,一碧萬頃、水天一線,滄海浩瀚無際。不禁心曠神怡,感慨萬千,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詩句——《觀滄海》。
海濱浴場編輯
碣石宮遺址為六處遺址中最大的一處,經考證為當年海灘寬闊平緩,白沙細膩 ​​無泥,海中無礁石。海濱浴場的海底坡緩,距岸邊百米之外海水僅齊胸深。止錨灣東側的海域淺水區,海底坡度更緩,水拂腳麵,極適於兒童遊玩。在距岸邊200餘米的海面之中,聳立著三塊巨大礁石,高出海面約20餘米.民間傳說為孟姜女投海葬身之處.每逢落大潮,從岸邊到礁石隱約現出一條巨石鋪就的海中棧道,可直達礁石腳下。在姜女墳的東西兩側海岸,各有一峭壁伸向海面,東側叫紅石砬子,西側叫黑石砬子(又稱黑山頭),像兩條巨龍靜臥在海中,構成似"二龍戲珠"(海中礁石)的獨特景觀。近年來,經過考古發現證明,姜女墳就是當年秦始皇、漢武帝、魏武帝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碣石,紅石砬子、黑石砬子和碣石正對的石碑地都發現了秦漢皇帝巨大的行宮遺址。
1994年,遼寧省開始在此興建旅遊度假區。這裡將陸續興建國際一流高爾夫球場、遊艇俱樂部、度假酒店和別墅等度假娛樂設施。
“碣石宮”質疑編輯
事情起因

近年來,在遼寧綏中縣境內和河北秦皇島市北戴河海濱,相繼發掘出了兩座秦代行宮遺址。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建在有著壯美景觀的渤海岸邊,兩者之間相距也不為遠,約有40公里。然而,頗有意趣的是,國內某些考古學家不知何故,先後確認這兩座秦代行宮遺址,均為文獻上記載的“碣石宮”。據1984年12月16日《遼寧日報》報導:“ 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考古學家蘇秉琦教授看了大瓦當拓片、肯定姜女墳遺址(即石碑地秦代行宮遺址——筆者註) ,就是文獻上記載的'碣石宮'。其發現意義可與萬里長城相比。”另據1986年10月25日《秦皇島日報》發表的秦方志《秦始皇東巡碣石》一文介紹:“一九八六年,河北省考古隊在這裡(指北戴河海濱金山嘴一帶——筆者註)發掘了秦代行宮遺址,經我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椅教授和我國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教授來北戴河親自鑑定,認為這是秦始皇東巡時期的行宮,名碣石宮。”倘若《遼寧日報》記者寫的報導無誤,《秦皇島日報》發表的文章內容屬實的話,那麼,蘇秉琦教授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先後認定了兩個“碣石宮”,就令人大惑不解了。莫非當年秦始皇“之碣石”時,凡建有行宮處,其地就是“碣石”所在地,其宮必名“碣石宮”?這實在值得商榷與考究。
筆者分析

據筆者所知,關於“碣石宮”的文獻記載,始見於《史記 · 孟子荀卿列傳》。戰國時,齊國人騶衍 “如燕”,“昭王擁慧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宮”。此碣石宮為燕昭王款待騶衍,“親師事之”之所。《史記正義》認為,這座冠以“碣石”之名的宮館,“在幽州薊縣西二十里,寧台之東”。即認為在今北京市大興縣境,其地根本無碣石山可言,去海也很遠。歷代注疏家大多認為燕昭王在燕國都城為騶衍築碣石宮,是“借美名命之”(程大昌《禹貢論》語),“此碣石特宮名耳”(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語)。也有人疑在昌黎、撫寧一帶,如明代學者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引述《大明一統志》記載雲:“都城南舊有碣石館,考之乃遼時永平館,朝士宴集之所也。或謂薊州東去撫寧縣,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即禹貢冀州之碣石。燕時故宮疑在斯地,後人承訛襲舛,遂主其說。”但其將“碣石宮”(後人稱其為“碣石館”)記入《皇都·雜記》中,並引述了唐朝陳子昂薊邱覽古詩“南登碣石宮,遙望黃金台”(黃金台亦為燕昭王所築,在燕故都),以及當時的已故都人劉效祖薊門懷古詩“騶衍曾居碣石宮,人傳只在薊門東”。實際上,他也認為碣石宮在薊門,說在撫寧一帶只是一“疑”。按照燕昭王在都城招賢納士的壯舉,他為應招而來的騶衍築宮,只能在都城,不可能在遠離都城幾百里外的海濱。借碣石山山命其名,是為壯其聲威。也就是說,此“碣石宮”旁附近並無碣石山,也不在東去五六百里外的碣石山所在地或其鄰近地域。騶衍後來又回到了齊國,晚年他曾為齊使趙。他當年究竟在碣石宮留居多久,已很難考究。其所居的碣石宮即便安然保留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按其建築規模及其歷史狀況,也很難成為秦始皇出巡的行宮,即使改建為行宮,也在燕故都地,與建在遼西郡海邊的兩座行宮風馬牛不相及。蘇先生對此史況當有所知曉,但他卻在鑑定石碑地、金山嘴秦代行宮遺址時,一連認定了兩個“碣石宮”,這就不能不讓人莫明其妙了。情有可原的是,蘇先生在作出“碣石宮”的判斷時,肯定受到了秦代行宮遺址發現地即為古碣石所在地這一說法的強烈影響。其地既然有“碣石”,其宮很可能就是歷史上曾有過的“碣石宮”,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推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繼一個秦代行宮遺址發現之後,又發現了一個秦代行宮遺址,而且這兩座秦代行宮遺址均明顯與秦始皇東巡碣石有密切關係,這就難為蘇先生了,只好都認定為“碣石宮”。殊不知,態好表,矛盾卻難以解決。道理很簡單,即使按照有的古人所疑,燕昭王所築的“碣石宮”很蹩腳地建在了這一帶,也不會由一個變成兩個吧?倘若在這一帶再發掘出一兩個秦代行官遺址(這並非無稽之談,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關中以外修建的行宮有四百處,當時的遼西郡地域廣闊,恐怕在沿海不會僅修這兩座行宮),終歸不會出現一連串的“碣石宮”吧!
石碑地、金山嘴秦代行宮遺址的發現,使人與秦始皇東巡碣石聯想起來,不足為怪。完全可以肯定地說,這兩處行宮均為秦始皇(包括秦二世)東巡碣石駐蹕之地。問題是,秦始皇所巡視的主要目標——“碣石”,是否必定在這兩處駐蹕之地,也就是說,在秦皇島一帶海邊發現了秦代行宮遺址,就算解開了“千古之謎”,發現了被某些人認為已失明的“碣石”。問題恐怕遠不是這麼簡單。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之後,為廣播皇帝的聲威,視察邊疆防務,加強對各地的專制統治,生前曾先後五次大規模地出巡,到處祭祀名山大川,刻石記功,還進行了封禪、求仙等活動。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他第四次巡狩郡縣,巡視的是東北和北方邊境地區。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同時在舊燕國海濱進行了求仙活動。在戰國時,燕、齊兩國海濱地區曾是方士們活動的地方。據傳說,燕國人宋毋忌、正伯僑、羨門子高等先後修仙成道,仙人在當時幾乎成了燕國的特產。後來這一風尚傳到了齊國。當時又傳說,這些仙人的居地在燕國東邊和齊國北邊的渤海,要求仙必須得到海上去。因此,當秦始皇於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首次出巡到舊齊國海濱時,慫恿他求仙的方士就不計其數。他聽信方士徐福(一名徐巿,舊齊國人)的話,派遣徐福帶童男童女到海上訪三個神山。毫無結果後,秦始皇仍不甘心,這年借巡視北邊之地。直奔“碣石”,在舊燕國海濱又大搞求仙活動。他聽信了方士盧生(舊燕國人)等人的話,派盧生下海去求羨門、高誓等仙人,又派韓終(或作韓眾)、侯公、石生等去求仙人不死之藥。仙人是根本不存在的,韓終等一去不返。盧生等又跑了,按說秦始皇應當醒悟,但他一心求長生不老,至死仍很尊信方士。從這些情況 ​​看,斷定石碑地、金山嘴這兩個秦代行宮遺址,均為秦始皇當年“之碣石”後,舉行求仙活動之地,似毫無疑義。問題在於這兩處行宮遺址,是在碣石山附近地區,還是為“碣石”所在地。
“碣石”一名始見於《尚書 ·禹貢》。《禹貢》中的記載有兩處,一在“冀州”:“……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一在“導山”:“導岍及岐……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於海。”前者講的是島夷(一作“鳥夷”)入貢航道,以“碣石”為駛向古黃河口的轉航之標;後者講的是山脈走勢,“碣石”為群山入海之識。按此記載,“碣石”當為渤海北岸一座有獨特風貌的大山。此外,《山海經》中明確載有“碣石之山”。由此可知,“碣石'為遠古時這一帶海畔的名山。秦始皇“之碣石”,當為奔這座歷史名山而來,刻石也當刻在這座名山的門戶之地,即“碣石門”。關於碣石山的記載,秦之後的漢朝學者記述的是很清楚的。西漢孔安國曾明確指出:“碣石,海畔之山也。”東漢許慎在《說文》中云:“東海有碣石山。”漢以後學者記述得更加清楚,東晉郭璞雲“碣石”為“海邊山”,北魏酈道元在《水經註》中明確指出:“秦始皇、漢武帝皆嘗登之”,漢武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於此”。繼秦皇、漢武之後,魏武帝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其詩中所云“碣石”也是指的碣石山。在其後三十一年,司馬懿領兵到遼東伐公孫淵時,《晉書 ·宣帝紀》清楚地記其“進師”是“經孤竹,越碣石”而“次於遼水”的。很明顯非山不可用“越”字。《魏書》、《北齊書》在記載北魏文成帝、北齊文宣帝 “登碣石山”時,均未省略“山”字,還記文成帝“觀滄海”後,“大饗群臣於山下”,“改碣石山為樂遊山,築壇記行於海濱”。這些歷史記載,不是我們今人憑藉某一兩處考古發現,可隨意更改的。誠然,史書中亦不乏關於“碣石”為石的記述,東漢學者文穎在註《漢書》時曾云:“此石著海旁。”《爾雅·釋名》也說:“碣石者,碣然而立在海旁也。”此外,《說文》在言“東海有碣石山”之前亦云:“碣,特立之石也。”對此,《辭海》註釋者的見解是:“(碣石)山南去渤海約四五十里,但古人記載中或作在海旁,或作在海中,這是由於山勢兀立,從海上遠望,宛如在海邊或海中之故》。”(1979年版)還應指出的是,《水經註》中也有關於“碣石”為石的記述,並云“世名之天橋柱也”。不過,酈道元明確指出是“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見立於巨海之中”。也就是說,有著特殊定義的“碣石”是“如柱形”的,而且位於碣石山之巔。從中可知,史書中記載的稱其為石的“碣石”是存在的,其就在碣石山頂。無可爭議的是,這塊“碣石”也就是碣石山“之所以名也”(《昌黎縣志》語)的根由。與這些歷史記載名實相符的,在秦皇島一帶,或云在山海關內外沿海地區,唯有今河北昌黎縣城北的碣石山。其山頂“形如塚”,從海上遠眺如天橋柱石,此即為“古碣石”。這是被古今不少學者考證認定的,並非欺世之談。目前所嘆的是,在碣石山下尚未發現秦代行宮遺址,但這並不能表明,今昌黎縣城一帶在歷史上就根本上沒有建築過秦始皇的行宮。今昌黎縣城距北戴河海濱金山嘴直徑約30公里,由陸路去約40公里,與金山嘴距石碑地的距離相差不了多少,其地當年完全有建行宮的可能性。當然,即便確定有秦代行宮遺址,其名也不會是“碣石宮”,只是秦始皇巡視舊燕國海濱的眾多行宮之一。
由於史書中關於“碣石”的記載有些紛雜,“碣石淪海說”由於種種歷史原因,曾成為權威說法,為學術界所廣泛採用。當代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教授著文《碣石考》,否定“碣石淪海說”,確認今碣石山即古碣石山時,因解釋不通酈道元關於“天橋柱”的描述,從而提出了另有一塊“碣石”沒於陸的說法。這樣,就使得當代一些學者在考證碣石時,紛紛在昌黎、樂亭、撫寧、秦皇島一帶海邊尋找起消失的“古碣石”來。在這這種情況下,遼寧省的一些考古工作者在綏中縣海邊發現秦、漢建築遺址時,即認為鄰近海中的“姜女墳”礁石可能是那塊“碣石”,也是情有可原的事。但是,未經嚴謹的考證,便說“姜女墳”就是“碣石”(此說法在石碑地秦代行宮遺址發現兩個多月即公諸報端了),未免操之過急 ​​,言之失慎。因為沒料到,繼石碑地秦代行宮遺址發現後,金山嘴也發現了秦代行宮遺址。既然遼寧省一些考古工作者以發現秦代行宮遺址為依據,發出“姜女墳”為“碣石”的“爆炸性新聞”,河北省的一些考古工作者又有何不可依據考古發現,說“碣石”在金山嘴呢?這樣,又一個“碣石”也問世了。順便指出的是,某些記者和通訊員在報導這兩處秦代行宮遺址發掘消息時,似乎有失公允。在談及“秦皇東巡古行宮,遺址猶存今綏中”時,說“由於秦漢行宮遺址的發現,為'姜女墳'就是'碣石'一說提供了實證”(此語抹煞了一個事實:“姜女墳”是“碣石”說並非出現在綏中秦漢行宮遺址發現之前,而是在其後),從而,向世界宣布“東臨碣石”的“千古之謎被揭開”(見1986年9月6日《人民日報》第三版)。而報導“北戴河發掘出秦始皇父子行宮遺址”時,避開了“東臨碣石”這一所謂“年古之謎”,僅言“秦皇島得名傳說有了確鑿依據”(見1986年9月25日《人民日報》第一版)。這就難怪秦皇島市地方志辦公室有些同志心中不平,在《秦皇島日報》發表《秦始皇東巡碣石》一文時也宣布:“北戴河發現秦始皇行宮,為研究碣石所在地提供了依據。”並介紹蘇秉琦等教授認為北戴河發現的行官也名“碣石宮”。
勿庸諱言,不論是在綏中縣萬家鄉海邊,還是在北戴河海濱的金山嘴,都有一些奇特的礁石或海蝕岩,而且這兩處在新中國成立以前,都屬臨榆縣地,在東漢時與昌黎均為遼西郡臨渝縣轄地。但是,不論是萬家鄉海域中的“姜女墳”,包括其附近的“龍門石”等礁石,還是金山嘴的“ 南天門 ”,包括其附近的“鴿子窩””(一名“鷹角石”)等海蝕岩,都沒有符合“碣石”這一特定名詞的形狀。若有一點相像的話,恐怕早就被古往今來的無數個覓“碣石”者所發現,不會至今還使一些人把“碣石”稱為“千古之謎”。況且,依據《水經註》的記載,這些礁石或海蝕岩既不“當山頂”,也在遠離“濡水”(灤河的古稱)流域的地方( 《水經·濡水注》明確記載“濡水又東南至絫縣碣石山”,“絫縣”為今昌黎縣西漢時的古稱)。一言以蔽之,這些礁石或海蝕岩根本不是《禹貢》所記載的“碣石”,也不是秦皇、漢武、魏武等帝王所“登之”或“東臨”的“碣石”。《禹貢》記載的“碣石”,秦皇、漢武、魏武等帝王所臨幸的“碣石”,就是今昌黎城北的碣石山。至於石碑地、金山嘴等秦代行宮遺址“是秦始皇當年東巡碣石山時,在舊燕國海濱舉行求仙活動的下榻之處”。之所以選中這兩個地方建築行官,派遣盧生等方士下海求仙,是因其地臨海景觀富有神奇色彩,也是極好的觀海之地。[1 ]

---------------------

 

mhghjfghjgfhjhjk下載 (15)下載 (14)下載 (13)下載 (12)  

揭启尘封岁月 辽宁考古60年 揭秘碣石--姜女石与秦始皇行宫-资讯视频-爱奇艺 - http://goo.gl/6DUmEi

---------------------------------------

01300000319078122871529216547_s01300000319078122871533199358_s01300000319078122871495973546_s  

孟姜女廟景區座落於山海關以東6.5公里的鳳凰山上,由貞女祠和孟姜女苑組成。貞女祠始建於宋代以前,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主事張棟重修,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山海關區又投資在廟後興建了有江南水鄉風格的大型園林觀賞區——孟姜女苑,為景區增加了新的內涵,再現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首的“孟姜女的故事”全景。
姜女廟- 榮譽
1956年,被公佈為河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景區由長階、山門、鐘亭、前殿、後殿、望夫石、梳妝台、振衣亭、海眼、姜女苑等景點組成,佈局合理,錯落有致。廟字四周林木藉鬱,掩映著黛磚紅瓦,顯得格外古樸清幽。長階是通往姜女廟正門的必由之路,青石砌成,隨地勢而逐漸增高,直達山門。長階共108級,配上灰色小瓦,玲嚨小巧,別具一格。孟姜女廟景區是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姜女廟- 簡介
姜女廟
姜女廟塑像圖冊
姜女廟由山門、正殿、後殿和振衣亭等建築組成。山門前有一百零八磴石階直通廟內。廟院的左側有一座鐘樓,內懸古鐘一口。右側為正殿和後殿。正殿三間,中塑孟姜女彩像一尊,她身穿素衣,滿面愁容凝望大海;兩側面各塑有一童子,一個捧著包袱,一個提著雨傘。塑像後的牆壁上繪有“姜墳雁陣”壁畫。塑像兩側懸有一付對聯,據傳為文天祥所作:“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殿內懸有“ 萬古留芳 ”匾和清朝乾隆皇帝題寫的《姜女祠》等詩。東面牆壁上嵌有從山海關東門樓臨摹下來的“天下第一關”門額石刻。西面牆壁上嵌有歷代文人墨客所作詩文的刻石。殿外的廊柱上,掛有一副耐人尋味的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姜女廟
對聯圖冊

正殿後為天后殿,天后殿的後面有兩塊巨石,其中南面的一塊刻有“望夫石”三個字,石上有許多小坑,據說是孟姜女登石望夫時留下的腳印。石後有振衣亭和小石台,相傳是孟姜女登石望夫之前整衣和梳妝之處。
姜女墳在姜女廟東南八華里的海中,有四塊礁石突出於海面之上,傳說這就是孟姜女的墓,稱為姜女墳或姜女石。相傳孟姜女生活在秦始皇時代,她的丈夫範杞梁被抓去修長城,多時未歸,她不辭辛苦萬里尋夫來到海邊長城腳下,卻聽說丈夫已因修築長城累死,屍骨埋在長城下。她得此噩耗,悲痛欲絕,放聲大哭,將長城哭倒,她把丈夫的屍骨揀出埋葬後,投海自盡。
其實孟姜女與萬里長城毫無關係,據史學家考證,她應該是春秋時的齊國人。公元前549年,她的丈夫杞梁被委任為攻打莒國的先鋒,不幸陣亡。她善哭在齊國是有名的。據說她哭杞梁哭得極為哀婉動人,以至把城哭倒。到了唐代“杞梁妻哭崩城”的故事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一個叫貫休的和尚寫了一首詩,把杞梁夫婦與秦長城聯繫到一起。從此“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就這麼一代代流傳下去了。
孟姜女的故事既然是虛構的,姜女墳自然也是假的了。但這幾塊陡峭的礁石實在是海鳥的樂園,成群的海燕從海上飛來,在這裡盤旋棲息景色優美而又獨特,被稱為“姜墳雁陣”,是渝關八景之一。姜女墳對面的海岸上有一處秦漢時期大型建築的遺址,據專家考證為碣石遺址。碣石宮與阿房宮、始皇陵並列秦代三大工程。
姜女廟- “重述”孟女
“ 重述神話 ”是一個大型的全球出版活動,由英國坎農格特出版社社長吉米•拜恩發起。其核心計劃,就是集合全世界最優秀的作家,重述各國的神話。全球包括英、美、中、法、德、日、韓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出版社參與的全球首個跨國出版合作項目。歐洲媒體將其稱之為“國際出版界的一大奇蹟。”
到目前為止,已加盟的叢書作者包括諾貝爾獎、布克獎獲得者及暢銷書作家,如大江健三郎、瑪格麗特·阿特伍德、齊諾瓦·阿切比、若澤·薩拉馬戈、托妮·莫里森、翁貝托·艾科、中國作家蘇童等。據悉,重慶出版集團旗下的重慶出版社,是唯一被選中參與“重述神話”的中國內地出版機構。此外,中國著名作家李銳、葉兆言也已加入“重述神話”的寫作,分別闡釋中國古代的不同神話。
重慶出版集團打造“重述神話”系列叢書,《碧奴》出版重述孟姜女哭長城。蘇童“重述”的神話是《孟姜女》。雖然如今《孟姜女》改名《碧奴》,但蘇童透露,故事的主體內容並無變化。“依舊還是圍繞'千里送寒衣'和'哭倒長城'這一主線進行的”,只是在過程當中發揮了一些想像,把故事講述得更加豐滿生動。重慶出版集團透露,已結盟世界上35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版機構,共同打造一套“重述神話”系列叢書。

------------------------------

傳說很久以前江蘇松江府有個孟家莊,孟家莊有一老漢善種葫蘆。這一年他種的葫蘆長得非常繁盛,其中一棵竟伸到了鄰居姜家院裡。孟、姜兩家非常交好,於是便相約秋後結了葫蘆一家一半。到了秋天,果然結了一個大葫蘆,孟、姜兩家非常高興,把葫蘆摘下來準備分享。忽聽葫蘆里傳出一陣陣小孩的哭聲,孟老漢非常奇怪,便用刀把葫蘆切開一看,呀!有個小女孩端坐在葫蘆中,紅紅的臉蛋,圓嘟嘟的小嘴,很是惹人喜愛。姜家老婆婆一看,喜歡的不得了,一把抱起來說:“這孩子就給我吧!”
可是孟老漢也無兒無女,非要不可,兩家爭執起來,一時間不可開交。到後來,只好請村里的長者來斷。長者說:“你們兩家已約定葫蘆一家一半,那麼這葫蘆裡的孩子就算你們兩家合養吧。”於是小姑娘便成了姜孟兩家的掌上明珠,因孟老漢無兒無女,便住在了孟家,取名孟姜女。
斗轉星移,日月如梭,孟姜女一天天地長大了,她心靈手巧,聰明伶俐,美麗異常,織起布來比織女,唱起歌來賽黃鶯,孟老漢愛如珍寶。
這一天,孟姜女做完針線,到後花園去散心。園中荷花盛開,池水如碧,忽然一對大蝴蝶在落在池邊的荷葉上,吸引了她的視線,她便輕手輕腳地走過去,用扇一撲,不想用力過猛,扇子一下掉在水中。孟姜女很是氣惱,便挽起衣袖,探手雲撈,忽聽背後有動靜,急忙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年輕公子立在樹下,滿面風塵,精神疲憊。孟姜女急忙找來父母。
孟老漢對年輕人私進後花園,非常生氣,問道:“你是什麼人,怎麼敢私進我的後花園?”年輕人急忙連連請罪,訴說了原委。
原來這個年輕人名叫萬喜良,本姑蘇人氏,自幼讀書,滿腹文章。不想秦始皇修築長城,到處抓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黎民百姓怨聲載道。萬喜良急忙喬裝改扮逃了出來。剛才是因飢渴難耐,故到園中歇息,不想驚動了孟姜女,邊說邊連連告罪。
孟姜女見萬喜良知書秉禮,忠厚老實,便芳心暗許。孟老漢對萬喜良也很同情,便留他住了下來,孟姜女向爹爹言明心意,孟老漢非常贊成,便急忙來到前廳,對萬喜良道:“你現在到處流落,也無定處,我想招你為婿,你意如何呀?”萬喜良急忙離座辭道:“我乃逃亡之人,只怕日後連累小姐,婚姻之事萬不敢想。”無奈孟姜女心意已決,非喜良不嫁,最後萬喜良終於答應。孟老漢樂得嘴都合不上了,急忙和姜家商議挑選吉日,給他們完婚。
偏巧孟家莊有一無賴,平時垂涎姜女美色,多次上門求親,孟老漢堅辭不允,他便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如今聽說了萬喜良之事,便偷偷地到官府動雲告了密,帶著官兵來抓人。
這時孟家還蒙在鼓裡呢正喜氣洋洋的準備拜堂大典。忽然嘩啦啦一聲,大門被撞開了,一群官兵衝進來,不由分說,把萬喜良繩捆索綁就要帶走,孟姜女急忙撲上去,被官兵一把推開,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夫君被帶走了。
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飯不想,憂傷不已。轉眼冬天來了,大雪紛紛,姜女想丈夫修長城,天寒地凍,無衣禦寒,便日夜趕著縫製棉衣,邊做邊唱起了自編的小曲:“月兒彎彎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築長城,哪怕萬里迢迢路,送禦寒衣是儂情。”
一夜之間,做好棉衣,孟姜女千里迢迢,踏上路程。一路上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不知飢渴,不知勞累,晝夜不停地往前趕,這一日終於來到了長城腳下。
可長城下民夫數以萬計,到哪裡去找呢?她逢人便打聽,好心的民夫告訴她,萬喜良早就勞累致死,被埋在長城裡築牆了。孟姜女一聽,心如刀絞,便求好心的民工引路來到了萬喜良被埋葬的長城下。從在城下,孟姜女悲憤交加:想自己千里尋夫送寒衣,盡歷千難萬險,到頭來連丈夫的屍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斷柔腸。愈想愈悲,便向著長城晝夜痛哭,不飲不食,如啼血杜鵑,望月子規。
這一哭感天動地,白雲為之停步,百鳥為之噤聲。直哭了七天七夜,忽聽轟隆隆一陣山響,一時間地動山搖,飛沙走石,長城崩倒了八百里,露出萬喜良的屍骨。
長城傾倒八百里,早驚動了官兵,官兵上報秦始皇。秦始皇悖然大怒,下令把孟姜女抓起來。等孟姜女被抓起來,秦始皇一見她貌美非凡,便欲納她為妃。孟姜女說:“要我作你的妃子,得先依我三件事:一要造長橋一座,十里長,十里闊;二要十里方山造墳墩;三要萬歲身穿麻衣到墳前祭奠。”秦始皇想了想便答應了。不幾日,長橋墳墩已全都造好,秦始皇身穿麻衣,排駕起行,過長城上長橋,過了長橋來到墳前祭祀。祭畢,秦始皇便要孟姜女隨他回宮。孟姜女冷笑一聲道:“你昏庸殘暴,塗炭天下黎民,如今又害死我夫,我豈能作人的妃子,休妄想!”說完便懷抱丈夫遺骨,跳入了波濤洶湧的大海。一時間,浪潮滾滾,排空擊岸,好似在為孟姜女悲嘆。[3]
傳說來源

有人認為孟姜女的故事來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的齊國武將杞樑的妻子,無名無姓,稱為杞梁妻。“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弔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 '齊侯吊諸其室。”即杞梁之妻要求齊侯在宗室正式弔唁杞梁。其中既沒有“哭”,也沒有長城或者城牆、更無“城崩”、“投水”等情節。
“哭”的情節早在《禮記·檀弓》記曾子提到“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劉向的《說苑·善說篇》加上“崩城”的內容:“昔華周、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厄。”
接著劉向《列女傳》又加上“投淄水”的情節:“杞梁之妻無子,內外皆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乃枕其夫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感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城為之崩。既葬,曰:'我何歸矣?……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
一些詩詞也有對杞梁妻的抒情描述。三國時曹植在《黃初六年令》中說“杞妻哭梁,山為之崩”。敦煌石窟發現的隋唐樂府中有“送衣之曲”,增加了送寒衣的內容。
唐代貫休的詩作《杞梁妻》首次將故事時間移動到秦朝時,並將“崩城”變成“崩長城”:“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复孤。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疲魂飢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這時的內容和後來的故事已經差不多了。杞梁後來訛化成萬喜良或範喜良,其妻成為孟姜女。南宋鄭樵曰:“杞梁之妻,與經傳所言者,數十言耳,彼則演成萬千言……。”
元代開始孟姜女的故事被搬上舞台。
顧炎武的《日知錄》中闡述了孟姜女的故事演變過程。顧頡剛發表《孟姜女故事研究》對故事演變的過程進行了更為詳盡的闡述。
故事演變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我國流布最廣的民間傳說之一,兩千多年來,它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於戲劇,直至今天搬上屏幕,以多種樣式的媒體傳布,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那孟姜女的故事是怎樣產生、流傳與演變的呢?孟姜女的故事發生在齊國。齊為姜太公的封國,讀過《東周列國志》的人都會知道,書中出現的“×姜”,總是齊國人。孟姜者,姜氏之長女也。她的故事最早見之於《左傳》。孟姜為齊將杞梁之妻,梁於公元前549年在莒戰死,齊莊公在效外見到孟姜,對她表示吊慰。孟姜認為郊野不是弔喪之處,拒絕接受,於是莊公接受她的意見專門到她家裡進行了弔唁。孟姜除了知禮外還有善哭的記載,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在齊地產生了孟姜哭調。
西漢時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後向城而哭,​​城為之崩”的記載(劉向《說苑》及《列女傳》)。至於哭崩的城牆在何處,雖然有莒城說、杞梁說和梁山說不一,但均在齊地,而非秦之萬里長城。酈道元《水經註》認為孟姜女哭崩的是莒城。大約到了唐代,這一題材演變成了孟姜女千里尋夫、哭崩萬里長城的故事,具備了今天的芻形。《周賢記》把故事搬到了燕國,孟姜名孟仲姿,杞梁變成杞良。杞良為逃築城之役,誤入孟超後園。孟女仲姿正在洗澡,古人貞操觀念極重,信守女兒之體只能為丈夫所見,故二人乃結為夫妻。後來杞良回到長城工地後被處死,埋屍長城之下,於是仲姿千里尋夫,哭崩長城,又於累累白骨中滴血驗骨,終得丈夫遺骸雲。
古代戰爭頻仍,徭役繁重,征夫離婦之怨,乃為傳統主題。漢末陳琳即有《飲馬長城窟行》:“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其後歷代詩人皆有詠其事者。唐代詩僧貫休,則有《杞梁妻》,竟詠孟姜女哭長城之事。其後這一題材乃進入許多詩人筆下,為這一故事的廣為流布,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從元代起,孟姜女的故事開始搬上舞台。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鐘嗣成《錄鬼簿》等對此均有記載。在這些戲曲中,孟姜轉化成孟姜女,杞梁衍生出杞良、範杞良、范希郎、範喜郎、萬喜良等名。
隨著孟姜女故事的流傳,各地興起了建廟熱。現知孟姜女最早的廟建於北宋,河北徐水和陝西銅川都發現北宋祥符和嘉慶年間重修姜女廟的碑刻。許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說成是本地人,臨淄、同官(銅川)、安肅(徐水)、山海關和潼關都有孟姜女的墓塚。清末上海拓建馬路時曾於老北門城腳掘出一石棺,中臥一石像,胸有“萬杞梁”三字,乃明嘉靖年間上海建城時所埋。據《孟姜仙女寶卷》,始皇築長城,太白星降童謠:“姑蘇有個萬喜良,一人能抵萬民亡。後封長城做大王,萬里長城永堅剛。”秦皇固城捉喜良,引發出孟姜女千里尋夫、哭倒長城的故事。秦皇允許孟姜三件事,修橋、造墳、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後投水而死。在這一故事中,孟姜女成了松江人。
孟姜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對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與追求,它經歷了兩千餘年的流傳與演變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有關遺跡

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其夫範喜良(衛輝人)被魏王徵召修築長城(今衛輝與輝縣交界的戰國長城)勞累而死,埋於長城之下。孟姜女尋夫哭至衛輝池山段長城,感動天地,哭塌長城,露出丈夫屍骨。至今在衛輝池山鄉歪腦村一帶還流傳其故事,山上能見到孟姜女哭塌長城的淚滴石。新鄉市區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橋等名稱

------------------------------------

孟姜女廟介紹   貞女祠,位於山海關城東6.5公里處的望夫石村北風凰山小丘陵之上,又名孟姜女廟,始建於宋代,明代重修。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可說是家喻戶曉。後人為了紀念她,便修了貞女祠,俗稱孟姜女廟。這座貞女祠,坐落在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城東6.5公里處的望夫石村北鳳凰山小丘陵之巔。1956年,被公佈為河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景區由長階、山門、神亭、前殿、後殿、望夫石、梳妝台、振衣亭、海眼、孟姜女苑等景點組成,佈局合理,錯落有致。廟宇四周林木蓊鬱,掩映著青磚紅瓦,顯得格外古樸清幽。
  長階是通往姜女廟正門的必由之路,青石砌成,隨地勢而逐漸增高,直達山門。長階共一百零八級,抬頭仰望,使孟姜女廟增加了幾分莊嚴。
  沿一百零八級長階緩步而上,迎面便是屋宇式一字牆硬山頂山門,配上灰色小瓦,玲瓏小巧,別具一格。兩旁為一帶紅牆,隨山勢起伏環繞著孟姜女廟。“貞女祠”的匾額便橫掛於山門正中門額上。
  前殿是姜女廟的主體建築。為硬山頂式,三楹四窗,古樸典雅。前殿大門前兩側,有一副情趣盎然的對聯: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此聯有幾種讀法,一般讀成三、三、四或四、三、三句式。它是根據漢字一字多音、一字多義和諧音的特點而作,其中也帶有文字遊戲的性質。內容主要是描寫這裡的自然景象。
  進入大殿,前殿正中塑孟姜女像,旁有男女二小童,身背羅傘。孟姜女像泥塑彩繪,身披青衫素服,面帶愁容,遙望南海。像上懸橫額“萬古流芳”,兩柱對聯是:“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相傳這副楹聯爲南宋末年偉大的民族英雄、愛國詩人文天祥所作 ​​。
  在前殿的牆壁上還鑲有多塊臥碑,上面刻有乾隆、嘉慶、道光等清朝皇帝及近代一些遊人的題詩,大多讚頌孟姜女的高節。
  後殿也是硬山頂式建築。額坊上掛“慈航普渡”橫匾一塊,殿內正中塑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像。觀音菩薩面容慈祥,身著長衣,雙手合十,盤膝坐於蓮花寶座上,兩旁男女小童侍立左右。東側普賢菩薩手持如意,安詳自如。西側文殊菩薩手持書卷,全神貫注。
  在後殿之後,有一塊大石,上面有幾個大石窩窩,傳說是孟姜女登此石望夫留下的腳印。這就是望夫石。望夫石在人們心目中成了忠貞的象徵,許多文人墨客多在此揮毫潑墨,抒發感懷,就連風流天子乾隆也在這望夫石上留下了親筆題詩。如今,凡來到孟姜女廟遊覽的遊客,多登上望夫石,或居高遠眺,或攝影留念,好像只有這樣才不虛此行。
  望夫石旁有一個小平台,這就是傳說中的孟姜女的梳妝台。相傳孟姜女千里迢迢尋夫來到長城腳下,想到就要見到日夜思念的夫君範喜良,心裡十分高興。她想找個地方梳洗一下,可這荒郊野外,哪有人家呢?於是,她便在一塊巨石上磨出一個小平台,又在旁邊磨出一個小圓坑,捧來積雪,化成雪水梳洗打扮起來。這個小平台,便是我們今天見到的梳妝台。
  望夫石旁有一個六角攢尖頂小涼亭,這就是振衣亭,相傳為孟姜女被逼投身大海之前整理衣衫的地方。振衣亭地勢較高,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是一處觀長城覽渤海的好地方。
  在姜女廟東南約5公里的海中,有兩塊礁石兀立,高者似碑,低者似墳,一高一矮,相傍相依,這就是人們傳說中的薑女墳。

imagehjhgjsjjdert下載 (16)ffgdfg01300000319078122871495973546_s01300000319078122871533199358_s  

------------------------------

朱大可:孟姜女用眼淚拆了帝國的牆角

孟姜女用眼淚拆了帝國的牆角

朱大可

檔案解密:孟姜女的古老前生

公元前550年,春秋時代的超級大國齊國,派兵攻打衛國和晉國,撤軍時又順手牽羊打了一下臨近的小國莒國,不料竟損兵折將,兩位大夫杞樑和華周都相繼戰死。他們的妻子在路上迎接運回的屍體,放聲大哭,哀聲震天,一時成為齊國人議論的中心話題。這是分別記錄在《春秋左傳》和《禮記》裡的一個戰爭花絮。誰也沒有料到,這段簡短的記載,日後會在歷史上產生經久不息的迴響。

漢代的道德家劉向在《列女傳卷之四·貞順傳》裡,對杞梁之妻的哭泣,作了進一步描述,說她頭枕丈夫的屍體,在杞城的城牆(注意,不是秦始皇的長城)下放聲痛哭,過路人無不感動熱淚盈眶。哭了十來天之後,竟然把牆給哭塌了。隨後,她又跑到淄水邊投河自盡,了結了自己的美麗生命。自殺,這是女人對命運所能做出的最高的抗爭。


劉向把她的事蹟放在“貞順”一欄裡,用以表彰她的貞操和節烈,由此打開了對這位烈女的追思之鳳,但另一位哭泣者華周之妻,則遭到了刻意的忽略。其中的原委,我們不得而知。

儘管從前漢到魏晉南北朝期間,人們對杞梁之妻有著各種添油加醋的描述,但對整個孟姜女故事作革命性改寫的,當推唐代的筆記小說。《同賢記》記載說,秦始皇時代北修長城,杞梁為避勞役而逃亡,誤入了一個叫做孟超的鄉紳的後園,爬到樹上躲避追兵。當時孟超的女兒蒙仲姿小姐正在水池裡裸身沐浴,仰頭髮現了倉皇逃命的杞梁,就問他是誰,又為什麼躲到了這裡。杞梁說自已是燕國人氏,被強迫服役,修造長城,因為不堪勞苦,從工地上逃走。

少女蒙仲姿眼望著這個蓬頭垢面的青年,突然表示要成為他的妻子。杞梁大吃一驚說:娘子出生在有身份的人家,又深藏於後院,冰清玉潔,高貴美麗,怎能成為我這種苦役犯的妻子。蒙仲姿解釋道,女人的身體是不能給第二個男人看見的,她懇請杞梁接受她這份意外的禮物。杞梁最終驚喜交加地答應了她的求婚。蒙仲姿隨後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父親,得到家長的允許後,兩人便拜堂成親,歡天喜地的結成了夫妻。

唐朝人民熱愛怨婦孟姜女

唐代的小說《同賢記》記載說,就在享受了短暫的新婚蜜月之後,杞梁再度返回工地,決計好好乾活,以便早日服完勞役後回家團聚,不料卻遭到監工的兇殘報復,他先是把杞梁活活打死,繼而將屍體築進了牆體。妻子蒙仲姿不知這場變故,派家裡的佣人前往工地去替換丈夫。噩耗傳來之後,她眼含熱淚地奔赴燕山,對著城牆悲憤號啕,竟然哭塌了城牆。從廢墟里露出無數死人的白骨。蒙仲姿淚眼四顧,不知哪些屬於自己的夫君,便以發針刺破指尖滴血在白骨上,暗自祈禱說,要是杞樑的骨頭,我的血應該可以滲入。她這樣做了之後,果然從亂骨堆裡找出了屬於丈夫的骨殖。蒙仲姿把它們帶回家鄉,隆重地加以埋葬,用悲壯的儀式,終結了這段痛不欲生的姻緣。


這個蒙氏,以後在故事的流傳中被人改為“孟姜女”,而丈夫杞梁,後來則變成了“範喜良”,這兩個新名字,聽起來似乎更符合平民的身份。至於孟姜女後來的下落,我們實在不得而知,也許真的如她所發誓的那樣,成為堅貞節烈的寡婦,在孤燈苦影中度過了慘淡的一生。但也有傳說稱,秦始皇曾經親自前往祭奠她的丈夫,而她本人則以投江自盡辭別了人世。這個秦皇發善之說,顯然不符合暴君的邏輯,但烈女的投江自盡,倒是跟漢代《列女傳》的記載基本吻合。

我們已經看到,唐人版的孟姜女傳說,對先秦的版本作了重大篡改:時間由春秋變成秦朝地點從齊國搬到了燕山長城腳下,杞樑的身份由貴族變成了苦役犯(唐以後的傳奇還把杞樑的名字改成萬喜良,蓋因“萬”與“範”古音相同,“杞梁”與喜良亦同音),死因也由前線戰死變成了遭人打死。但其中最大的變故,莫過於杞梁妻子形象的深化除了 ​​她在杞梁死後的非凡表現之外,她的裸浴和後花園 ​​相會,以及對苦役犯的以身相許,這些浪漫元素的注入也是不同尋常的,它顯示了對國家主義道德禁忌的反叛,而這正是盛唐時期的美妙風尚。後花園 ​​的傳奇如此令人激動,點燃了情慾的燈籠,並且映照出女人的美麗裸身和男人的渴望

此外,敦煌曲子裡有一首名叫《搗練子》的民間歌謠,描述杞梁之妻孟姜女在家縫製冬衣,又親自送往燕山前線,一路上大雪紛飛,路途艱難,其情形委實是可歌可泣。這是關於夫妻恩愛的溫馨圖景,也塑造了恪守婦道的高尚美德。

萬里長城:暴君家族的超級圍牆

唐代以及其後的五代十國期間,有關孟姜女的傳說開始在民間迅猛傳播,成為戰亂年代人民精神自慰的武器,但其主題卻由原先的後院私戀或家庭美德,日益轉向對暴君和專制體制的抨擊。唐代高僧釋貫休就曾在詩裡寫道,秦朝橫徵暴斂,昏暗無道,令舉國都到了枯竭的程度,竟還要修築長城抵擋北邊胡人的攻擊,堆土長達一萬里,這才引發了杞梁妻子的哀哭。這種書寫,是把一個家庭的悲劇歸咎於政治黑暗的開端。從此,孟姜女成了指認秦王朝罪行的最有力的證人


跟今人視長城為民族偉大象徵截然不同,在過去的漫長歲月裡,長城一直是黑暗暴政的標誌。當時,秦始皇擊退了北方游牧部落的進攻,為防止敵手捲土重來,派大將蒙恬督造萬里長城,牆體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大海,綿延五千多公里。為了盡快完成這一浩大的國防形象工程,據說有近百萬民眾(《史記》說三十萬,《淮南子》說五十萬)被迫淪為苦役犯,又有幾十萬人死於勞苦、飢餓、事故和酷刑,幾乎每段牆體就有一個冤死的亡靈。以致它成為後世民眾永恆詛咒的對象。


長城是暴政的可怖符號,而孟姜女則成了反抗的象徵。在獨自奔赴工地、用痛哭摧毀長城、以鮮血辨認骨殖的巫術等方面,孟姜女都曾顯示出非凡的勇氣與才能,她注定要成為民眾世代相頌的英雄據來自宋代的殘缺記載稱,在雍丘縣的孟莊,有人曾經看見過一座“範郎廟”,裡面有孟姜女的塑像,孟姜女作為偶像的地位,就此已基本奠定。相信在那個年代,孟姜女曾經是民眾普遍祭祀的女神。

今天唯一殘存的孟姜女廟,坐落在河北秦皇島市,廟裡有泥塑的孟姜女像,滿臉愁容地遠眺著無垠的大海;殿後的一塊巨石,其上刻有“望夫石”三字;石間有一個小坑,相傳是孟姜女望夫時踏出的足印,旁有還石台和振衣亭,據說是孟姜女梳妝更衣的地點。在離廟四公里外遠的渤海裡,有兩塊高出水面的礁岩,高的猶如碑石,而低的則酷似墳堆,相傳是孟姜女的墓穴。但所有這些陳設,都不過是後人偽造的佈景和道具而已。它們是一堆贗品,卻為人民的偶像崇拜提供了想像的殿堂

民族哭神是這樣煉成的

孟姜女故事的最大疑點不是別的,而是哭泣與城牆的邏輯關係。許多年以來,人們都以為是女人的洶湧眼淚沖垮了長城,為此還有人專門撰文,考據當時的長城主要用泥土修築(明代長城才改為石砌),所以才有可能被眼淚的洪水沖垮。但對秦長城遺址勘探的結果表明,在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帶,城牆多以土摻碎石子夯築,而山地上則多用石塊或土石混築。石頭在秦長城的建造中就已經扮演了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中國的壘土工藝,很早就達到了頂尖的高度。北方民居的“乾打壘”和南方客家民居,有著悠遠的歷史,並且都已成功解決了防止水蝕的難題,尤其是客家土樓,以紅糖、蛋清和糯米為黏合劑,再加入木片與竹片,其硬度可與今天的水泥媲美。因此,即便長城全部以土壘成,似乎也足以抵禦女人眼淚的衝擊。


與“眼淚說”相比,另一種“震動說”則顯得更為離奇。晉代曾冒出過一首名叫《杞梁妻》的樂曲,作家崔豹在輯錄這首曲子時解釋說,杞樑的妻子自嘆上無父親,中失丈夫,下無兒子,人生之苦,真是令人絕望,所以用高亢的聲調痛哭,令城牆頹然崩塌。為了紀念姐姐的事蹟,她的妹妹便譜寫樂曲,以此哀悼她的貞操。耐人尋味的是,這段評述指涉了城牆倒塌的原因――不是被淚水沖垮,而是因感應而崩(“城感之而頹”),這無疑是在暗示哭聲的高亢頻率引發震動,繼而造成牆體的崩塌。

儘管“震動說”比“眼淚說”聽起來更為“科學”,卻仍然不足以成為長城崩塌的主因,這是因為,至今為止還沒有倒塌於聲頻震動的建築實例。只有一種推論可以自圓其說:長城是兩千年前世界上最大的豆腐渣工程。秦始皇以暴力強徵民工導致民怨沸騰,即使有監工的暴力管理,也難以阻止偷工減料現象的發生;工期緊迫和原材料匱乏,也嚴重危及工程的質量;把大量死屍砌入牆體以掩蓋罪行,則進一步削弱了牆體的強度,令其變得更加虛弱不堪。人民用他們的死亡預設了城牆崩塌的命運。首先是牆質的無比低劣,而後再加上淚水和聲頻的外部攻擊,這三項原因綜合起來,從而引發了牆體的大面積倒塌。這意味著,孟姜女必須跟偷工減料的杞梁們聯袂出手,才能製造弱者反抗暴政的奇蹟。

歌哭抗暴:中國人民的第五大發明

從神話學的角度看,既然孟姜女的故事是一種民間傳說,哭泣與城牆倒塌的邏輯關係,便完全無須我們加以證明。那麼,為其尋找哭倒長城的“科學依據”,也就只能是畫蛇添足之舉,我之所以在前面反复論證,無非是要籍此引出對哭泣價值本身的關注。

哭泣是華夏民眾的偉大傳統。《列子·湯問》早就揭示過春秋時代哭泣風俗的纏綿迷人。當年有個名叫韓娥的女人,隻身來到齊國,因為沒有口糧,在雍門一帶賣唱乞糧,歌聲動人,以致其人走後,還能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以致四周的人都誤以為她尚未離去。後來韓娥經過一個叫做“逆旅”的地方,受到當地人的欺辱,韓娥為此放聲哀哭,引得整個村莊的老少都流淚悲哭,三天無法進食。當地人被迫無奈,追上韓娥,低聲下氣地把她請回,求她解除哭泣的魔咒。韓娥於是放聲歡歌,引得整個村莊的老少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忘掉了剛才的悲傷。當地人於是支付了重金把她送走,酬謝她所帶來的歡樂。從此齊國人變得擅長“歌哭”,究其根源,都是當年韓娥的遺風

聖人孟子也發現了這一風俗的特徵,她在《告子》一章中特地指出,華周、杞梁之妻為丈夫之死而號啕大哭,最終變成了國俗,舉國之女,都擅長哭泣。但這種“哭風”的始作俑者,究竟是韓娥還是兩位官太太,列子和孟子各執一詞,彼此間存在著很大的學術分歧。

這種“歌哭”,音樂學上叫做“旋律性哭泣”,許多專家認為,它應該就是音樂的真正起源,現在仍常見於非洲部落,有時也能從中國鄉村的殯葬儀式上聽到。――“啊呀我的媽呀……”,她們通常以這樣的台詞啟動哭泣程序,其哭腔的音階通常在三度到五度間起伏,構成了某種可以辨認的旋律,其中還伴有迴腸蕩氣的說詞,痛陳著對死者的無限悲情。近年來,許多村鎮出現了職業哭喪者,都是以旋律性哭泣為基本風格。其中最為著名的,據說是一位過去的專業歌手。這些哭喪者無疑就是韓娥和孟姜女的傳人,她們都是女人,有著優良的嗓子和飽滿的淚腺,擅長以哭聲煽情和製造氣氛,她們的悲慟表情甚至騙過了路人,以為她們才是死者的最正宗的親人。

猶太人有著名的“哭牆”,是所羅門神廟的一堵殘牆。在猶太人歷經苦難之後,它成了傾訴、祈禱和哭泣的地點。但把哭泣和極權緊密聯繫,卻是中國人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哭泣時產生了悲痛的旋律、擊打性聲波和盛大的淚水,這三樣東西是人民和弱者的偉大武器。在中國的歷史上,只有孟姜女把這一哭泣傳統推向了高潮,它不僅是煽動悲情的魔法,也是反抗暴政的號角。原載《南方都市報》)

本文圖片皆來自互聯網

上傳與管理:傑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華夏上古神系》為朱大可先生耗費20多年的研究成果。全書以跨文化的全球視野,運用多種學科工具,獨闢蹊徑地探研中國上古文化和神話的起源,發現並證明,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神話均起源於非洲,這是繼美國學者發現全球智人源於非洲、新西蘭學者發現全球語言源於非洲之後,第三個具有原創性的學術貢獻,有助於修正人類文化起源的傳統觀點,向西方主流人文闡述體系注入“中國元素”。這些觀點顛覆晚清以來的學界定見,為認識華夏文化的開放性特徵、傳承本土歷史傳統、推動中國文化的未來復興,提供了富有卓見的啟示,可視為1949年以來中國學術的重大收穫。

----------------------------------------------------

清明節了,相信大家都會上山掃墓,你們一定會看到祖先墳墓前有一個小小的碑,上面寫著「后土」,后土就是土地公,是保護墳墓的。公共墓地的入口處多數也有一尊高大土地公立像,他手裡拿著拐杖,留著長鬍鬚,他就是這個公共墓地的保護神,那麼為什麼死人要有土地公守護呢?且讓我道來;
話說,在公元前二世紀多的時候,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以阻擋北番的入侵。那時候秦始皇剛滅六國,他修築的長城只是把秦、燕、趙的長城連接起來,但工程相當浩大,徵召百萬勞工日夜趕工,終於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萬里長城。
修長城的勞工多數是犯人以及到處抓來的軍伕,其中有一對新婚夫婦萬喜良和孟姜女曾經是中國的故事中最感人的修長城故事。
萬喜良和孟姜女原本是住在蘇州的新婚夫婦,有一天萬喜良外出訪友,在路上被秦兵抓走,送到北方去修築萬里長城,萬喜良原是富家子弟,受不了這種艱難的工作,不久就因過勞而死,同伴就把他埋在長城牆底下,並且在城牆上做一記號,充做墓碑。
萬被抓走後,新婚不久的孟姜女傷心欲絕,她一天等過一天,除了思念丈夫外,更擔心他在北方受不了冬天的天寒地凍,她決定親自送寒衣去給丈夫禦寒,走呀走,走了三個月,終於抵達他丈夫修長城的地方,當她來不及高興時,做工的同伴告訴她丈夫已過勞而死,並且告訴她埋屍的地方,她當場傷心得伏地哀嚎大哭,也許她的傷心感動上天,她流出的眼淚終於淹倒萬里長城,也露出了她丈夫的屍骨。
丈夫既然已死,她就把丈夫屍骨用包袱布包起來,背在胸前準備帶回蘇州埋葬,她一邊走一邊哭,當眼淚滴在屍骨上,每滴一滴淚水就長出一點紅筋和白筋,當她來到徐州,遇到一個叫百姓公的人,百姓公告訴她說,妳盡量哭,盡量滴淚,骨骸就會長滿紅筋和白筋,紅筋會長出肉來,白筋會知道疼痛和動作,等他全長齊了,就會活起來,妳就不必再背他,可以和妳一起走回家,孟姜女就真的大哭,骨骸也幾乎快要長成一個人了。
這時候遇上一位老公公告訴她:妳哭什麼事,她就把原委告訴老公公,老公公就叫她放在地上讓他看看,她不疑有他就真的把丈夫放在地上,想不到這樣一放,骨骸全散開來,孟姜女又伏地哀嚎大哭,老公公就告訴她說,人死了不可把他哭活回來,否則人不會死就會人吃人,那就是人間的末日,我是奉玉皇大帝之命令來做這事件,現在妳丈夫既然又死了,妳就把他埋在這裡,妳盡管回蘇州去,我會在這裡永遠照顧他,孟姜女既然無法挽救丈夫,只好拜託這位老公公永遠照顧他,這位老公公就是土地公(后土),也就是我們今天墳墓上有土地公的由來。
孟姜女的故事雛形始於《左傳》,經過宋、元、明、清的加油添醋,才有今天這樣感人的《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的故事,可見中國人知道有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已有千年歷史
-----------------------------------------
鄉土的守護神—土地公 

土地公是最基層的神明,其職位相當於人間的村里長。土地公也是鄉土的守護神,台語俗諺:「田頭田尾土地公」,意謂土地公遍布各地且無所不在,凡是人煙所至之處,無論城市鄉鎮、田野山林都有土地公的存在,因此土地公是台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

土地公信仰源自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中國的土地崇拜源起於上古時代的后土、社神信仰,所謂后土、社神即土地之神。《左傳》「君履后土而載皇天」孔疏:后土者,地之大名也。《周禮‧春官》「建邦國,先后土用牲帛」鄭注:后土,社神也。《禮記‧春官》「君舉而哭於后土」鄭注:后土,社也。此言后土即社神。《春秋‧莊公》:「秋,大水,鼓,用牲于社」《說文》:「社,地主也,從示土」是言社即土地之主,社神即土地之神。社神祭祀,早在《詩經‧小雅》「以我齊名,與我牲羊,以社以方」。已有記載。

土地遼闊不能遍祭,因此必須封社為社以祀之。《孝經諱》:「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闊不可盡敬,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白虎通》:「人非土不立,非谷(穀)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因土地廣闊故需封土立社分區祭祀,所以土地之神分布各地。在封建時代社祭也有階級之分,《禮記‧祭法》:「王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為立社曰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而台灣幾乎各村里都有土地廟,且各廟宇無論供奉任何神明,也都會配祀土地公,因此土地公是勢力最龐大,「神口」最眾多的神祇。

土地公原本為對土地的崇拜,屬於自然崇拜爾後轉化為人格神。這種轉型其實是民間宗教普遍的的現象,台灣民間所奉的城隍爺、玄天上帝、三界公等,都是由自然神轉化成人格神。而土地神的轉型最早,按《左傳‧昭公》:「共工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國語‧魯語》「共工氏之伯九有社,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禮記‧祭法》「共工氏罷九州也,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禮記‧月令》「中央土,其成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鄭注:后土示顓頊氏之子,曰黎,兼為土官。《山海經‧大荒北經》「后土生信,信生夸父」此言后土乃夸父之祖父。《淮南子‧氾論》「禹勞力天下,而死為社」高誘注:託祀於后土之神。又按《中國古代宗教神話考》。以上之論,后土乃共公氏之子句龍或即大禹,是自然崇拜人格的結果。

中國歷代有許多關於土地神是由人轉化而成的傳說,其中大禹、三國的蔣子文、南朝沈約、唐代韓愈、宋代劉知常、岳飛等,都有成為土地神的記載,但在台灣民間人格神的土地公較普遍的傳說有兩種:一說土地公原是周代一位官員的忠僕名為張明德,因背負少主人赴任所會見其父,途中遇大雪,張明德脫衣護主而遭凍斃,臨終時空中出現「福德正神」字跡,此乃上蒼感念其忠義故封為福德正神。其二,土地公原名張福德,其生前樂善好施造福鄉土,死後受玉帝冊封為「福德正神」,因此土地公廟又稱福德廟、福德宮。

土地原本沒有所謂的性別,但在上古時代由於陰陽觀念,天為乾父為陽,地為坤母為陰,且土地「吐生萬物」因此,后土應為女性,《禮記‧郊禮》「社,祭土而主陰氣也」。「祀天就陽位,則祭地就陰位矣」言明土地之神屬陰性。至周代父系社會建立之後,土地神才能轉化為男性,由句龍、社會等記載可見當時土地神已成為男性。在道教信仰中的后土與民間信仰的土地公又是截然不同,后土是道教「四腳」之一,稱為「承天效法后德光大后土皇地祇」,簡稱為「后土娘娘」,后土相對於玉皇大帝(天帝)乃執管大地山川,是謂「天公地母」。台灣民間信仰則以土地公、后土為一體,而土地公當然是男性。

土地公雖官小位卑,卻是業務最繁忙的基層神明,舉凡守護鄉里、庇佑鄉民、照顧田園、牲畜、守護山林、橋樑、道路、堤防、水閘門(如豐原葫蘆墩圳),連看守墳墓都是祂的職責,可見其業務量之繁重。土地公原本是土地之神,後來工作量卻愈搞愈大,漢蔡邕《獨斷》之言:「先儒以社祭五土之神,五土者,一曰山林,二曰川澤,三曰丘陵,四曰墳衍,五曰原隰」,自此,土地公已身兼數職業務繁忙。

台灣俗語:「得失土地公會飼沒雞」表示得罪土地公會連雞都養不活。「土地公沒做號,虎不敢亂咬人」,表示土地公沒做記號連老虎都不敢傷人,可見土地公勢力之龐大。

台灣民間除了廟宇、家中供奉土地公之外,一般商店也供奉土地公為財神,每逢初二、十六「做牙」祭拜土地公希望能蔽佑生意興隆。商人所供奉的土地公通常手持元寶象徵財富。一般的土地公廟並為配祀土地婆,因傳說土地婆乃心胸狹隘的婦人,土地公原本要保佑人人富裕,但因土地婆擔心人人富有將來女兒出嫁無人抬轎,而堅決反對,而土地婆在每月初二、十六固定回娘家,因此商人就趁其回娘家之日向土地公祈求財利,據說此乃初二、十六「做牙」的由來。此外,台灣的採礦業者也是供奉土地公,因為礦業是埋藏在地下,屬於土地公管轄,因此要祭拜土地公才能挖到礦產,台北縣瑞芳、九份一帶土地公廟林立即為此因。

土地公也是墳墓的守護者,台灣地墳墓的左前方都有供奉后土牌位或土地公像。土地公看守墓園之俗源自《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都故稱幽都。因為后土管轄幽冥地府,而人死歸陰司且埋葬地,必需供奉后土或土地公。

民間傳說土地公充當守護神則是源自孟姜女的故事。傳說:孟姜女之夫萬杞良被秦始皇徵修築萬里長城,不幸客死異鄉,孟姜女千里尋夫哭倒萬里長城,祇見白骨遍地,土地公示其咬破手指血滴枯骨,能滲入則為其夫骨骸,孟姜女尋獲夫婿遺骸返鄉途中,白骨受其血淚滋潤竟使膚髮重生有復活之象,此時,孟姜女聽信土地公之言,以布袋裝置骨骸背負返家,竟使其夫無法起死回生,孟姜女不肯罷休,土地公只好為其夫守墓以示謝罪,此為民間版的土地公守墓之由來。

由於土地公是最基層的神明,因此凡是地方宗教信仰、婚喪喜慶活動,都會迎請當地土地公參與。舉凡廟會繞境遊行都是由土地公擔任前導開路,建醮、廟會、喪葬、做法事、牽亡時土地公要「列席」,民眾入厝、娶新婦、做彌月也不會忘記請土地公參加。

在《西遊記》小說中土地公還得應付孫悟空的召喚,簡報當地情勢。在民間戲劇中每當好人遇難生命垂危之際,土地公便會出來救援。明代《土地寶卷》中,土地公大鬧天宮與諸神鬥法的故事,在台灣則並無此傳聞。

台灣民間土地公的造型大概登是身才肥胖短小,銀髮白鬍,手執拐杖滿面笑容的造型,不像一般神明威嚴、肅穆。土地公神像通常頭戴圓型布帽,但如經皇帝冊封(如車城福安宮)或地方子弟考取功名(如楊士芳),當地土地公則改戴官帽,地方子弟有成就連境內土地公都能得到庇蔭,可見土地公與百姓的關係是何等親近。由於土地公是階級最低的神祇,因此在宜蘭地區流傳一則傳說,據說楊士芳在考取進士之前,每次在下田除草時,前方土地工祇市人間得村里長,而進士相當於民間信仰中的王爺,宜蘭俗語:「楊老爺拜土地—要勿 堪哩」表示讓進士跪拜,土地公承受不起之意。

土地公的誕辰祭典分別是在農曆的二月初二和八月十五~此乃源自古代社祭春社、秋社兩祭,亦即「春祈秋報」之故,並非土地公有兩個生日。為感謝土地公的庇佑,台灣農民每逢土地公誕辰,都會以竹枝夾福金(即土地公專用之金紙),插立田中,俗稱為「土地公拐」,意即製造拐杖供土地公巡視田園之用。

土地公信仰淵遠流長,它源自人民對土地的感恩與尊敬。土地公雖然神格最低卻是與民眾關係最密切的神祇,由於官小位卑土地公大都簡陋矮小,家徒「三壁」,且大多沒有廟門,但土地廟卻像二十四小時的便利商店一樣,全年無休全天開放,隨時接受百姓祈求,聆聽人民的心聲。土地公沒有豪華住宅,沒有威嚴的造型,甚至沒有神像,但卻是最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鄉土守護神,土地公沒有幫手,也沒有部屬,但祂的業務卻最繁重,擔負的職責也是最繁多,其辛勞可想而知。

在台灣的每一片土地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土地公就會隨時隨地守護者人們的家園,庇佑著祂的子民,民眾在感恩之餘,更應愛護鄉土,關心我們所生長的這片土地,效法土地公守護鄉里、關懷社區的精神。
-------------------------------
墓前后土由來
墳墓前的后土,土地公他的由來.起源在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的故事.........孟姜女想到萬杞良出門時,沒有帶冬衣,因此,她決定萬里跋涉,為先生送寒衣.
沒有想到萬杞良早已被繁重的勞役折磨死了,埋骨長城牆下.孟姜女不但見不到丈夫的面,連他的屍骨也難以辨識,一時悲痛難抑,就大哭起來.這一哭,就把一截長城給哭倒了,牆下,白骨無數,孟姜女沒有辦法確定先生的屍骨何在,惶然不安,忽然有一位老先生(就是土地公)出現,教她把手指咬破,滴血白骨上,如果血能滲入的就是丈夫的骨骸.孟姜女就用這個方法找到了萬杞良.

孟姜女拾起先生的骨骸,決定返鄉,豈知白骨受到孟姜女血與淚的滋潤,竟然有了毛髮復生的跡象,孟姜女大喜.
土地公認為此事太違反天理,因此決定干預,他告訴孟姜女應該把骨頭裝進袋子裡,揹回家.孟姜女並不知道這麼做會抑制萬杞良的復活,等到她發現之後,先生已無法起死回生,孟姜女氣極了,絕不肯罷休.
土地公只好答應為萬杞良守墓,這就是土地公守墓的開始;而以袋裝骨骸也是民間撿骨習俗的由來.
----------------------------------------
駁斥后土為孟姜女的無稽說法 - 玄燁 行運諮商顧問公司 (正式網站重新建制混亂改版中) - http://goo.gl/fep4E9
-------------------------------------------------

cca100003-thm-bjna00004-00268-tcca100003-thm-bjna00004-00269-tcca100003-thm-bjna00004-00270-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