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帝王廟-中國建築等級最高的廟宇/康熙皇帝的歷史觀/康熙皇帝和歷代帝王廟/“法戒論”作為歷代帝王廟的祭祀要義,是乾隆主政、治學與廟祭/“中華統緒不絕如線”作為入祀帝王的最高准則/四座御碑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ixBCh8

---------------------------------------------- 

九品中正制與家譜譜庫/《氏族志》/《姓氏錄》/上古八大姓中,姓「姬」、「姒」、「媯」、「姚」、「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從女字部這一特點,隨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則隨父親。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TAexVE

《玉牒宗室》e48d7b3b4cdfa9f63aa7b2ff201db7410500  清宗室玉牒谱

-------------------------

玉牒
玉牒,又稱玉譜,是中國、越南歷代皇家族譜。
中國[編輯]
唐代已有,宋代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清代玉牒分滿、漢兩種文本,自順治十三年(1656年)題准,每十年編續一次,在清代共編26次,民國後到1921年又修兩次。分帝系,支系等。清代玉牒即愛新覺羅宗譜,現存1070冊,是中國唯一完整系統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譜,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家譜

------------------------------------

玉牒

一、古代帝王封禪、郊祀的玉簡文書。
《史記 · 孝武本紀》:“封泰山下東方,如郊祠泰一之禮。封廣
玉牒
玉牒
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書秘。”
唐劉肅《大唐新語 ·郊禪》:“開元十三年,玄宗既封禪,問賀知章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知章對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異,或禱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
宋王禹偁《單州成武縣行宮上樑文》:“祈福不勞藏玉牒,禮天須至用金泥。”
二、記載帝王譜系、歷數及政令因革之書,宮廷文獻,皇帝家族之譜冊。唐代已有,至宋代,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傳於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統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譜。
清代每十年續修一次,以帝係為統,長幼為序,存者朱書,死者墨書。宗室記於黃冊,覺羅記於紅冊,並各有滿漢文本。男女分記,各記有宗支、房次、封職、名字、生卒年月日時、母族姓氏、婚嫁時間、配偶姓氏,宗室、覺羅中人口變動情況,按上述項目每年造冊送宗人府,以便續修時載入玉牒。自順治十八年(1661)至清亡後的1921年,共纂修28次。
《新唐書 ·百官志三》:“﹝ 宗正寺 ﹞知圖譜官一人,修玉牒官一人。”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三:“玉牒修書,始於大中祥符,至於政宣而極備……編年以紀帝系,而戴其歷數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為《玉牒》。”
明何景明《寄樊國賓》詩:“業紹青緗舊,名沾玉牒香。”
明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墓誌銘》:“賜進士及第、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總裁國史玉牒、同知制誥、起居經筵日講、通家侍生孔貞運頓首拜撰”。
愛新覺羅· 溥儀《我的前半生》第九章:“我曾根據一九三七年修訂的'玉牒'和妹妹弟弟們提供的材料,做過一個統計。”
三、泛指典冊、史籍。
《文選 · 左思吳都賦》:“鳥策篆素,玉牒石記。” 張銑注:“玉牒、石記,皆典策類也。”
《文選· 張協七命》:“生必耀華名於玉牒,沒則勒洪伐於金冊。”李周翰注:“玉牒、金冊,並國史也。”
四、指佛道之書。
晉. 葛洪《抱朴子 ·黃白》:“《玉牒記》雲:'天下悠悠,皆可長生也;患於猶豫,故不成耳。'”
隋煬帝《寶台經藏願文》:“前佛後佛,諒同金口;即教當教,寧殊玉牒。”
《雲笈七簽》卷七:“三元布經皆刻金丹之書,盛以自然雲錦之囊,封以三寳神之章,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宮,謂之玉牒金書。”
五、神仙名籍。
唐韋應物《萼綠華歌》:“有一人兮升紫霞,書名玉牒兮萼綠華。”
簡介編輯
中國皇帝的宗譜清代玉牒記載了自顯祖皇帝塔克世以下子孫名譜,其中有婚嫁、生育、繼嗣、封爵、授職、升遷、降革及死亡,大體以帝係為統,長幼為序,男女各按宗支、房次等進行排
玉牒
玉牒
列,規定10年修造一次。
中國從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修纂皇室家譜的製度,但兵燹戰亂,如今完整保存下來的只剩下清代的皇家族譜――玉牒。清代玉牒從順治十七年至民國十年,先後修纂了28次。清代皇族按血緣遠近分為本支“宗室”(俗稱“黃帶子”)和旁支“覺羅”(俗稱“紅帶子”)。當時規定,凡皇帝家族生兒育女,每3個月上報掌管皇族事務的宗人府一次。玉牒每隔10年修纂一次,活著的人用紅筆書寫,故去的人用墨筆書寫,遇到名字重複的情況,位卑者或年幼者就要改名字。
清代玉牒是清朝歷代皇帝的宗族譜。分滿、漢文兩種。該檔案文獻系統記錄了清朝歷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譜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國宗譜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寶貴價值。該文獻為清朝官修、皇家檔案館(皇史宬)的尊藏本。從形制、體積、裝裱等方面都堪稱世界宗譜之最。
清代玉牒編輯
皇族的族譜稱作“玉牒”。我國歷代王朝均修玉牒,不過,唯一完整系統地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譜只有清代玉牒。
從順治十八年開始,共纂修玉牒28次
清代順治十三年開始,每10年纂修一次玉牒,屆時開設玉牒館,由皇帝欽定正副總裁,下設總校閱官等。從順治十八年初次纂修玉牒開始,共修玉牒28次。
清代玉牒的纂修體現了嚴格的等級尊卑觀念,並充分反映了封建的綱常倫理,它表現在皇族命名、排列順序及編修方法等多方面。
在封建社會,皇帝享有至高無上的尊嚴。在宗室玉牒中,以帝係為統,按照輩份為序,每一輩首列皇帝,自近支推及遠支。皇帝之名,必須避諱,玉牒中凡出現皇帝名字之處,必用小塊黃綾蓋住,以表敬重。多數情況只寫皇帝年號或廟號,而不直書皇帝名字。
玉牒最厚的一冊達85厘米,重約90公斤
清代玉牒以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為本支,稱為宗室,入於黃冊;以塔克世的叔伯兄弟為旁支,稱為覺羅,入於紅冊。玉牒以帝系、列祖子孫、列祖女孫三個系統記載皇族繁衍的情況。
編修方法有直格和橫格兩大類直格玉牒每頁畫16行豎格,一般1至2格記載一個人名項,反映同一輩宗室覺羅男女的詳細情況,原則上每一輩訂一冊,但也有幾代合訂的玉牒。皇子還記有封諡等情況。
而有關皇帝的記載尤其詳細,通常要佔去兩三頁,除上述各項外,還包括被立為皇太子年月、即位年月日、諡號、廟號、生母姓氏及其徽號,以及后妃的晉封情況。
但是並非所有后妃都能載入玉牒內皇帝一欄中。道光十七年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才准載入玉牒;道光十七年改定,皇后無論有無子女,俱著載入玉牒,皇貴妃以下生有子女者載入,無子女者概不載入。這樣,既體現尊卑有別,也符合“母以子貴”的封建傳統觀念。
橫格玉牒,其形式為每頁畫有13行橫格,每橫格代表一個輩分,輩分最高者寫於卷首第一橫格,其子孫後裔依輩份遞降。皇族女子不載入橫格玉牒,只能載入按輩份編修的直格玉牒。
玉牒按冊籍大小分為大開本和小開本,大開本為90厘米х45厘米,小開本為54厘米х31厘米。越是後來的朝代,玉牒的頁數越多,份量越重。有一冊光緒朝纂修的玉牒厚85厘米,約重90公斤。
纂修編輯
清代玉牒的纂修,在文字上有滿漢文之分。清朝前期重要文書,俱用滿文書寫,修玉牒也是如此,順治、康熙兩朝所修玉牒,僅有滿文。
雍正元年,增設漢主事二人,於進士內遴選,經皇帝引見後,補授職官。以後每年宗室覺羅子女開列送府時,即以滿漢兩種文字造入冊籍。因此,清代玉牒除少數前期纂修的是滿文外,基本上都以滿、漢兩種文字寫成,其格式內容完全一致。
意義編輯
為研究人口學提供了精確的數字依據

以清代子女最多的康熙皇帝來說,他共有皇子35人,皇女20人,但真正活18歲成年者只有皇子20人,皇女8人;5歲前死亡的皇子12人,皇女10人,已成年者也多數死於40多歲的中年期。壽命在70歲以上者只有皇十二子允祹(79歲)、皇十六子允祿(73歲)、皇二十三子允祁(73歲)。皇女中壽命最長的是第六女格靖固倫公主,也只活到57歲。
順治皇帝情況更糟,8子6女中,8歲前死亡的皇子有4人,皇女5人,皇子壽命最長的當數皇三子玄燁(即康熙皇帝),享年69歲,皇女中只有第二女活到成年,也僅活了33歲。由此可以了解到,當時的醫療衛生條件水平很低,加之皇族成員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其死亡率是很高的,平均壽命也不長。清代皇族女子的死亡率較男子更高平均壽命較男子為短,這和現代社會女子人均壽命普遍高於男子的現象正相反,很值得研究。
皇帝御覽玉牒的禮儀隆重

玉牒修成後,要舉行“恭呈御覽”的禮儀,請皇帝“禦保和殿受書,禦太和殿受慶賀禮”。儀式隆重複雜,先由欽天監擇良辰吉日,禮部在太和門設玉牒香案,宗人府設彩亭,自玉牒館恭捧玉牒置於彩亭內,行至太和殿,捧置中和殿案上,展開玉牒,請皇帝升中和殿“恭閱玉牒”。
迎送玉牒的禮儀中,由侍衛前引後護,另有黃蓋、龍旗、禦仗並奏導迎樂,文武百官盛朝服跪迎、跪送。禮儀結束,一套玉牒送皇史宬尊藏,另一套送宗人府玉牒庫暫存,備送盛京。
價值編輯
最後一次修訂的清代宗室玉牒多達7000頁,其中僅詳實記錄的宗室男性就有10餘萬人,從這個角度說,清代玉牒堪稱世界上記載最豐富的族譜
清代玉牒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數量大史料多、有人口繁衍連續完整的記錄,特別是女性人口資料和婚姻資料齊全。正因為如此,在研究清史的中外學者眼裡,清代玉牒是一個真正的寶庫。此外,清代玉牒用滿漢兩種文字繕寫,裝幀華美,書法雋秀,也是極具審美價值的珍貴文物。

------------------------

清代玉牒:中國最大的皇家族譜
來源:清史所作者:清史所點擊數:330 更新時間:2015-4-29
王志東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百姓家的稱作家譜,也稱宗譜、族譜,而皇家家族的家譜則稱作玉牒。清代玉牒是惟一完整系統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譜。目前我國保存清代玉牒的只有兩個地方,一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一是遼寧省檔案館。

玉牒長啥樣?啥規格?

為什麼把皇室的家譜叫玉牒呢?是取其“金玉之貴”的意思,區別於一般百姓的族譜、家譜。

從唐代開始就有了修玉牒的製度。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把纂修玉牒當做國家的重要大事。從唐朝一直到現在,經歷了宋、元、明、清,而今,玉牒就剩下清朝的了,所以說相當珍貴。它是目前我國歷史上唯一完整系統保存下來的皇室家譜。

從清代玉牒中,後人可以看到二三百年間皇權更替、宮廷鬥爭、皇族爵位的繼承等皇族紛爭,玉牒還是中國最為完整的清代皇族人口統計資料。

清代玉牒於順治十七年起始至民國十年止,共計纂修了28次。從努爾哈赤的父輩算起,凡皇帝家族生兒育女,每三個月上報掌管皇族事務的宗人府一次,要求寫明山生的年月日及時辰,生母是誰,姓氏為何。每隔十年,根據出生和死亡記錄的底稿,正式添寫一次玉牒。

玉牒的規格一般為長66厘米、寬33厘米的巨冊。由於越到後面所記錄的人口越多,清光緒三十三年修纂的一冊《列祖子孫豎格宗室玉牒》,厚度竟然達到85厘米、重量90公斤。

1921年,溥儀小朝廷最後一次修訂宗室玉牒時共7000頁,其中記錄了清代宗室男性10餘萬人,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份族譜

清代玉牒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一是在內容上有宗室、覺羅之分,一是在文字上有滿、漢文之分。清朝初年,局勢動盪不安,清廷對於漢官不敢輕信,前期重要文書一般都用滿文書寫,但是清代玉牒的纂修並未依照此例據。

清代玉牒以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為本支,稱為宗室,列入黃冊;以塔克世的叔伯兄弟為旁支,稱為覺羅,列入紅冊。玉牒以帝系、列祖子孫、列祖女孫三個系統記載皇族的繁衍情況。每次修玉牒,要用紅筆在上次玉牒末尾添加上新生者,死亡者,要用墨筆將紅名改為黑色,即史書上所言“存者朱書,歿者墨書”。

專家認為玉牒的價值包括以下幾方面:數量大;有人口繁衍的連續記錄;人口記錄比較完整;有大量的女性人口資料;婚姻資料齊全。有的學者在專著中這樣評價它,“歷史上的人口資料極為混亂,且小系統,更談不上全面,正因為如此,清代的玉牒才顯示出其獨特、珍貴的史料價值”。所以在研究歷史的中外學者眼裡,它就是一座歷史學和社會學的寶庫

皇族子孫犯罪不能記載

關於犯罪宗室的記載是個敏感的問題。清代從初創開始,皇室內部鬥爭就非常激烈,鬥爭的焦點是爭奪皇位,不管是誰,即使是親子親兄弟,只要是危害到皇權,皇帝都要毫不留情地剷除,輕者黜山宗室,重者被殺。因此,初修玉牒時規定,宗室子孫、女孫因獲罪被革黜後,降為覺羅,宗室玉牒中不能記載,如已記載也要剔除。

對宗室子孫是這樣,女孫也同樣如此,公主的父親、丈夫犯罪,公主就要在玉牒中除名。這些,在宗室玉牒中都有明確的體現。最為突出的是雍正帝與其兄弟之間的鬥爭。

纂修玉牒是歷代封建王朝維護皇權統治的一種重要手段,清朝於順治九年設立宗人府,每逢纂修玉牒之年分,則成立玉牒館,皇帝欽派大員組織人力編修玉牒。玉牒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涉及對皇帝及其子孫後代的褒貶,自應非常慎重,弄不好,編修官難免殺身之禍。

(轉引自《黨政論壇•幹部文摘》2011年第11期)

-----------------------------

清玉牒證明乾隆為多爾袞平反
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 2013年9月5日 下午12:56
清朝的玉牒顯示,清初重臣多爾袞,到乾隆年間才獲得平反。
清玉牒是清朝皇族家譜,最近在遼寧省檔案館的新館展出。玉牒記載了清代皇室子孫的繁衍情況,典章制度、宮廷歷史、皇族戶籍等內容。當時只有皇帝本人可以看到大臣和宗室子弟即使身居要職,也無權閱讀。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極的弟弟,清軍入關後真正掌權的人。
順治繼位以後,多爾袞輔佐幼帝,先後封攝政王、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三十九歲去世,死後追尊為「成宗義皇帝」。但一個月以後,遭追究謀逆罪,削去爵位封號,貶除宗籍,玉牒裡多爾袞的名字也空了出來。
一百多年以後,乾隆為他平反,修復墳塋,恢復睿親王封號,補入玉牒,乾隆還寫下評語說,多爾袞「定國開基,成統一之業,厥功最著」。

-----------------------

玉牒-簡介
宗室(直系)玉碟中國皇帝的宗譜。清代玉牒記載了自顯宗皇帝塔克世以下子孫名譜,其中有婚嫁、生育、繼嗣、封爵、授職、升遷、降革及死亡,大體以帝係為統,長幼為序,男女各按宗支、房次等進行排列,規定10年修造一次。 中國從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修纂皇室家譜的製度,但兵燹戰亂,如今完整保存下來的只剩下清代的皇家族譜――玉牒。清代玉牒從順治十七年至民國十年,先後修纂了28次。清代皇族按血緣遠近分為本支“宗室”(俗稱“黃帶子”)和旁支“覺羅”(俗稱“紅帶子”)。當時規定,凡皇帝家族生兒育女,每3個月上報掌管皇族事務的宗人府一次。玉牒每隔10年修纂一次,活著的人用紅筆書寫,故去的人用墨筆書寫,遇到名字重複的情況,位卑者或年幼者就要改名字。 清代玉牒是清朝歷代皇帝的宗族譜。分滿、漢文兩種。該檔案文獻系統記錄了清朝歷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譜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國宗譜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寶貴價值。該文獻為清朝官修、皇家檔案館(皇史宬)的尊藏本。從形制、體積、裝裱等方面都堪稱世界宗譜之最。玉牒-清代玉牒 皇族的族譜稱作“玉牒”。我國歷代王朝均修玉牒,不過,唯一完整系統地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譜只有清代玉牒。 從順治十八年開始,共纂修玉牒28次 清代順治十三年開始,每10年纂修一次玉牒,屆時開設玉牒館,由皇帝欽定正副總裁,下設總校閱官等。從順治十八年初次纂修玉牒開始,共修玉牒28次。 清代玉牒的纂修體現了嚴格的等級尊卑觀念,並充分反映了封建的綱常倫理,它表現在皇族命名、排列順序及編修方法等多方面。 在封建社會,皇帝享有至高無上的尊嚴。在宗室玉牒中,以帝係為統,按照輩份為序,每一輩首列皇帝,自近支推及遠支。皇帝之名,必須避諱,玉牒中凡出現皇帝名字之處,必用小塊黃綾蓋住,以表敬重。多數情況只寫皇帝年號或廟號,而不直書皇帝名字。  玉牒最厚的一冊達85厘米,重約90公斤 清代玉牒以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為本支,稱為宗室,入於黃冊;以塔克世的叔伯兄弟為旁支,稱為覺羅,入於紅冊。玉牒以帝系、列祖子孫、列祖女孫三個系統記載皇族繁衍的情況。編修方法有直格和橫格兩大類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玉碟庫直格玉牒每頁畫16行豎格,一般1至2格記載一個人名項,反映同一輩宗室覺羅男女的詳細情況,原則上每一輩訂一冊,但也有幾代合訂的玉牒。皇子還記有封諡等情況。 而有關皇帝的記載尤其詳細,通常要佔去兩三頁,除上述各項外,還包括被立為皇太子年月、即位年月日、諡號、廟號、生母姓氏及其徽號,以及后妃的晉封情況。 但是並非所有后妃都能載入玉牒內皇帝一欄中。道光十七年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才准載入玉牒;道光十七年改定,皇后無論有無子女,俱著載入下牒,皇貴妃以下生有子女者載入,無子女者概不載入。這樣,既體現尊卑有別,也符合“母以子貴”的封建傳統觀念。 橫格玉牒,其形式為每頁畫有13行橫格,每橫格代表一個輩分,輩分最高者寫於卷首第一橫格,其子孫後裔依輩份遞降。皇族女子不載入橫格玉牒,只能載入按輩份編修的直格玉牒。 玉牒按冊籍大小分為大開本和小開本,大開本為90厘米х45厘米,小開本為54厘米х31厘米。越是後來的朝代,玉牒的頁數越多,份量越重。有一冊光緒朝纂修的玉牒厚85厘米,約重90公斤。纂修 清代玉牒的纂修,在文字上有滿漢文之分。清朝前期重要文書,俱用滿文書寫,修玉牒也是如此,順治、康熙兩朝所修玉牒,僅有滿文。 雍正元年,增設漢主事二人,於進士內遴選,經皇帝引見後,補授職官。以後每年宗室覺羅子女開列送府時,即以滿漢兩種文字造入冊籍。因此,清代玉牒除少數前期纂修的是滿文外,基本上都以滿、漢兩種文字寫成,其格式內容完全一致。玉牒-意義 為研究人口學提供了精確的數字依據 以清代子女最多的康熙皇帝來說,他共有皇子35人,皇女20人,但真正活18歲成年者只有皇子20人,皇女8人;5歲前死亡的皇子12人,皇女10人已成年者也多數死於40多歲的中年期。壽命在70歲以上者只有皇十二子允祹(79歲)、皇十六子允祿(73歲)、皇二十三子允祁(73歲)。皇女中壽命最長的是第六女格靖固倫公主,也只活到57歲。 而順治皇帝情況更糟,8子6女中,8歲前死亡的皇子有4人,皇女5人,皇子壽命最長的當數皇三子玄燁(即康熙皇帝),享年69歲,皇女中只有第二女活到成年,也僅活了33歲。由此可以了解到,當時的醫療衛生條件水平很低,加之皇族成員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其死亡率是很高的,平均壽命也不長。清代皇族女子的死亡率較男子更高,平均壽命較男子為短,這和現代社會女子人均壽命普遍高於男子的現象正相反,很值得研究。皇帝御覽玉牒的禮儀隆重 玉牒修成後,要舉行“恭呈御覽”的禮儀,請皇帝“禦保和殿受書,禦太和殿受慶賀禮”。儀式隆重複雜,先由欽天監擇良辰吉日,禮部在太和門設玉牒香案,宗人府設彩亭,自玉牒館恭捧玉牒置於彩亭內,行至太和殿,捧置中和殿案上,展開玉牒,請皇帝升中和殿“恭閱玉牒”。 迎送玉牒的禮儀中,由侍衛前引後護,另有黃蓋、龍旗、禦仗並奏導迎樂,文武百官盛朝服跪迎、跪送。禮儀結束,一套玉牒送皇史宬尊藏,另一套送宗人府玉牒庫暫存,備送盛京。玉牒-價值最後一次修訂的清代宗室玉牒多達7000頁,其中僅詳實記錄的宗室男性就有10餘萬人,從這個角度說,清代玉牒堪稱世界上記載最豐富的族譜。 清代玉牒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數量大史料多、有人口繁衍連續完整的記錄,特別是女性人口資料和婚姻資料齊全。正因為如此,在研究清史的中外學者眼裡,清代玉牒是一個真正的寶庫。此外,清代玉牒用滿漢兩種文字繕寫,裝幀華美,書法雋秀,也是極具審美價值的珍貴文物。

-------------------------------------

順治十二年(1655年)規定,每十年纂修一次玉牒。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生育過子女的后妃方可載入玉牒,就連皇后也不能例外。直到道光十七年(1838年)才規定,皇后有無子女均可載入玉牒,皇貴妃以下,生有子女者才可以載入。

據《清玉牒》記載,雍正皇帝名胤禛,他的十四弟名胤禎。讀音相同。雍正即位後,為避名諱,其兄弟名字中「胤」均改為「允」。胤禎又因「禎」與「禛」字同音,改名「允禵」。

皇帝御覽玉牒禮儀隆重

玉牒修成後,要舉行「恭呈御覽」的禮儀,請皇帝「禦保和殿受書,禦太和殿受慶賀禮」。先由欽天監擇良辰吉日,禮部在太和門設玉牒香案,宗人府設彩亭,自玉牒館恭捧玉牒置於彩亭內,行至太和殿,捧置中和殿案上,展開玉牒,請皇帝升中和殿「恭閱玉牒」。

迎送玉牒的禮儀中,由侍衛前引後護,另有黃蓋、龍旗、禦仗並奏導迎樂,文武百官盛朝服跪迎、跪送。禮儀結束,一套玉牒送皇史宬尊藏,另一套送宗人府玉牒庫暫存,備送盛京(即今遼寧省瀋陽市)故宮,以示皇帝對清祖先的尊重和敬仰。
(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並在瀋陽著手修建皇宮。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瀋陽為「盛京」。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瀋陽為留都。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瀋陽設奉天府,故瀋陽又名「奉天」。)

從北京運送玉牒到盛京要用20幾天,動用馬車40乘。由朝陽門出發,經煙郊、興隆寺、天台山、深河等站至山海關,又經前屯衛、文橋、廣寧等站到盛京。北京派出的官員至山海關交接後即行撤回。盛京將軍派副都統等護送玉牒到盛京,將玉牒尊藏於故宮敬典閣。

光緒三十年(1908年)玉牒修成後,運送玉牒回盛京改為火車,經停天津、唐山、山海關、錦州,僅用4天。

玉牒現已列入中國檔案文化遺產名錄,現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遼寧省檔案館各一套。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10/15/a1146169.html#sthash.nKOLQap5.dpuf

---------------------

世本
《世本》,又作世或世系。世是指世系;本則表示起源。是一部由先秦時期史官修撰的,主要記載上古帝王、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傳承的史籍。[1]全書可分《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居篇》及《諡法》等十五篇。司馬遷的《史記》、韋昭《國語注》、杜預的《春秋經傳集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張守節的《史記正義》、林寶《元和姓纂》和鄭樵的《通志》都曾引用和參考書中內容。南朝時,《世本》已缺《諡法》一篇,到唐朝又有更多篇目散佚,直至南宋末年全部丟失。後世的學者們根據其他書籍所引內容進行輯補,共分為八種不同輯本,商務印書館曾於1959年將輯本集合而印成《世本八種》。

世本一名最初是見於《周禮·春官·小史》中的:「掌邦國之志,奠繫世,辨昭穆」。其中,系是指天子的帝系,而諸侯的世系則稱為世本。[2]而《世本》一書直到西漢末年時才經劉向校整後定為現名,後來在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又一度改名為《系本》。
作者和成書年代
《世本》的作者不見於史,書中所記載的時代,在古人的記載中有三種說法:
始於黃帝,不知止於何時。[3]
始於黃帝,止於春秋。[4]
楚漢之際好事者所作,錄自古帝王公諸卿大夫之世,終於秦末。[5]
而現代有學者因書中稱趙王遷為「今王遷」認為此書是由戰國末年的趙國人所作。成書年代約為秦始皇十三年至十九年(公元前234年—前228年),比《竹書紀年》要晚上六七十年。[6]
篇目
《世本》在《漢書》的記載中共分十五篇,但目前可考的只有《帝系》、《王侯》(又稱王侯世、王侯譜)、《卿大夫》、《紀》、《世家》、《傳》、《氏姓》、《居》、《作》和《諡法》這十篇。
版本
隋志中稱《世本》為二卷。根據清時經史學家孫星衍的推斷,這是由劉向整理時所分。[7]所以漢朝以後,《世本》又分作古世本和劉向等人整理的諸家注本兩種。
古世本在唐朝時已存在殘缺[8],而到南宋則盡數散佚。至於劉向等人的注本約亡於南宋之後,其確切的年代並不清楚。

==========================

中國家譜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國的為主,約佔全部數量的將近90%。就這部分現存家譜來看,儘管其編纂形式有所不同,編纂體例有詳有略,記載範圍有大有小,記載內容有多有少,編修重點各有側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統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體例完整的家譜,大致應有右側的24各項
右側的這24種是家譜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譜也許不可能將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譜序、凡例、世系圖、傳記、家規、藝文、字輩譜等肯定會有,家譜也正是任借上述內容將家族的歷史淵源、遷徙情況、歷代英賢等保存下來,並流傳後世。
其實一部完整的家譜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書。通過這部家譜,我們可以了解到該家族的歷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變遷,居地變遷,婚姻狀況,該家放成員在科第、官職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蹟,該有族的經濟情況和喪葬、禮典、家規、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譜也正是將這些內容以書、圖、志、表、史的形式記錄下來,從為可與正史與方志並列的又一文史寶庫。

第1項:譜名第2項:譜序第3項:譜例第4項:譜論第5項:恩榮錄第6項:像贊、遺像第7項:姓氏源流第8項:族規家法第9項:祠堂第10項:五服圖第11項:世系第12項:傳記第13項:譜系本記第14項:族產第15項:契據文約第16項:墳塋第17項:名跡錄第18項:任宦記第19項:年譜第20項:藝文第21項:字輩譜第22項:領譜字號第23項:續後篇第24項:捐修人名

---------------------------------

家譜(族譜)的編寫格式

明清家譜修撰的格式

家譜修撰,到了明清兩代其結構已基本定型。明清兩代,家譜的格式大致排列如下:
1.譜序:有自序和他序的區別,其內容為敘述修撰緣起,本譜的修撰歷史、過程與內容大要及修訂年月等,作用是宣揚本譜主旨,頌揚祖德,使子孫讀來能敬祖向善。如果本譜是續修之作,那麼,除收 ​​載新寫的序外,以往歷次修譜的舊序,也一併收入。有時為了增光族望,還專請當代名人作序,並將以往名人為列譜所作的序也依時代先後排列收載。譜序在有些家譜中亦有別稱為“引”、“譜說”、“譜銘”、“譜券”等。
2.題辭:不是每部家譜都有的,大多是前代皇帝或名人為本家族或家譜的題辭,放在顯著位置,目的是以此炫耀家世。
3。恩榮:集中記載歷代皇帝對本家族或某些成員的褒獎,包括名種勃書、誥命、御製碑文等,有的還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員為本家族題寫的各種匾額。目的是通過重君恩來彰明祖德。
4.凡例:也有稱譜例,主要是介紹本譜的編寫體例,收錄範圍,結構特點,各種著錄規則,本譜中各類目的立類理由,適用範圍,各種可入譜和不可入譜人物的標準,以及諸如如何避諱等行文要求。
5.圖:明清時代家譜的捲首,多數都有圖版,內容不完全相同,一般總具有祖廟、祖塋、祠堂以及牧場、水源或住宅四至圖。
6.節孝:宋代以至明清,特別重視節孝,家族中出了節婦孝子,是全家族的光榮,因此,很多家譜在首卷都立節孝一章。
7.像贊,將本家族先人中顯達之人,畫出其儀容,置於卷首,以求達到光大族望,薰陶後人的目的,有些還刊載一些先人遺墨。
8.考:有疑則考。一個家族,存在幾百年、千餘年,自然有些事情不太清楚,可修譜時又必須寫上,因此,只得進行考索。通常需要進行考證的,大抵有如下內容:姓氏來源、遷徙經過和原因、某些世系、仕籍、先人科名以及祠廟、祖塋等,也有的家譜將這些內容稱之為譜鏡、譜撮。
9.世系:也稱世表、世系表、世系圖、根圖,(瓜藤圖)是以圖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這是家譜的主要內容,通常是五代為一表。
lo.世系錄:也有家譜作世序、世系考、傳實、行實、世錄。是對世系表的解釋,即記錄一個人生、老、病、死、葬的簡歷,內容包括父名、排行、名、字、號、生卒年月日時、享年、官職、功名、德行、葬地、葬向、妻妾的生卒年月日時、封誥、岳家、子女、女嫁之人,有無富貴外孫等,特別重生死、血統。
11.派語:也稱字輩,為記載族人的排行字語。封建時代,家族排行都是有一定寓意的,大多是由皇帝、名人、祖先確定,子孫後代,一代一字作為排序。如孔子後代排行字語為:希、伯、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就是明清兩代皇帝賜予的,孟、曾、顏三家亦一體遵行。字輩原為漢人專利,清代以後也曾為滿族人採用,如清代皇室起名原無字輩,康熙朝始確定字輩,皇子名首字用“胤”,二字用“示''偏旁,皇刊、名首字用“弘”,二字用“日”旁,
乾隆、道光、咸豐三朝,又分別各增加四字,形成“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閻、增、祺”14代字輩。
12.傳記:與世系錄有點相似,不同的是世系錄是本家族每個男性成員均有,而傳記類則是家族中有功名賢能、特殊事蹟、豐功傳業、名可行世之人方可入傳。傳記又分為內傳、外傳兩種,內傳為有懿行的女子傳記,外傳為男子傳記,可由後人自寫,也可請當代名人寫。
13.宗規家訓:可單稱為族規、祠規、家規、家訓、家箴、規約,相當於家族法規,內容廣泛,基本上為修身、齊家、忠君、敬祖、互助、守法等方面。其中一部分為規約。族人必須遵守,如有違犯,則以家法制裁。另一些為圳語,主要為勸戒的內容,教人作人行世的道理.這部分通常稱為家教。還有一部分為廟規,也稱家禮,為家族祭祀禮儀,如祖廟、祠堂組成,祭祀規矩、程序,婚喪儀式等等。這部分內容是封建倫理道德在家譜中的集中體現。
14.祠堂、祠產、坊墓:記錄家族祠堂的歷史與現狀、規制、神位、世次,以及祠產、義莊、義田、祭田的管理和祖塋及各房墓地的分佈和坐向等。
15.先世考辨:主要為敘述家族歷史,如得姓始末,始祖、支派、遷徙、分佈情況。尤其是本支的遷徙、定居歷史和各支外遷史,以及一些同姓、同宗的考辨等等。
16志:家譜中另一種比較重要的內容,大多為家族中專門資料的匯集,如科名、節孝、仕宦、宗行、宗壽、宗才、封贈、族內學校、學產、歷代祖屋、祖塋、祖產分佈等等。這是明清家譜取法於吏書中的“志”,即專門史而成。
17.雜記:其他類不收或遺漏的均在此處敘述,大多為本家族的一些專門資料,如男女高年、爭訟、田產、塋地的契約、合約、合同、訴訟文書等,範圍很廣很雜。
18.文獻:也稱著述、藝文、文苑,收載的均為本家族先人的著述,其中包括各種家規、家訓、家範、墓誌、行狀、詩、文、帖、簡、奏疏等。有的是全收,有的僅開列目錄。
19.修譜姓氏:一般包括兩項內容,—為領銜編纂人姓名,一為捐獻經費人姓名,均列在譜末。
20.五服圖:五服是封建家族法規的重要依據,很多家譜後附五服圖,目的是為了令族人重視和了解,不得混亂。
21.餘慶錄:家譜修成,末尾照例留幾頁空白紙,上書'餘慶錄”,意為子孫綿延,留有餘慶。
22。領譜字號:為了防止家譜外傳,—般在家譜後都有順序號,然後登記註冊,某人領某號,定期抽查。
此外,在有些家譜中,還有一些特殊的內容,如某些家譜專設義譜一類,收載族內各支所收異姓養子、義子的世系。有些家譜中收錄有家族中重要人物的年譜資料等等。近代一些家譜後面,有的還附有—些統計圖表,如人口等。
以上所說的家譜的各種格式,並不是每部家譜都完全具備的,由於時代、地區、家族的差異,所修成家譜的詳略程度不會完全—樣,其餘諸如格式分合、排列次序也不會都完全一致,但總體來說,基本上還是按照上述次序排列的。摘自[中國的年譜和家譜]

譜牒文化與家譜的格式

中國家譜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國的為主,約佔全部數量的將近90%。就這部分現存家譜來看,儘管其編纂形式有所不同,編纂體例有詳有略,記載範圍有大有小,記載內容有多有少,編修重點各有側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統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體例完整的家譜,大致應有以下各項:
1.譜名一般均稱為家譜、宗譜、族譜、家乘、世譜、統譜、支譜、祖譜、合譜、聯宗譜、大成譜、房譜等,也有的稱為譜傳、真譜、淵源錄、源流考、清芬錄、世典、世牒、世恩錄、故譜、族譜圖、族系、族講、石譜、世家、私譜、本書、大同譜、鄉賢錄、傳芳集、家傳簿、先德傳、系譜、譜志略、家譜彙編、家模彙編等,可謂名目繁多。
2.譜序稍具規模的家譜,卷首一定會有一篇至幾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譜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譜序包括新序、舊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語、目錄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關於本族的記述。
3.譜例又稱凡例,主要是闡述家譜的纂修原則和體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譜在每一次續修時都會訂出若干條適合社會潮流與需要的規則,以作為修譜時所要遵循的原則。
4.譜論許多家譜都專門闢有譜論一章,專收先賢的譜說、譜論、譜議的篇章和古代經典中的有關論述,對修譜的作用、功能、意義、歷史、原理、方法等加以發明和闡述,是研究譜學的寶貴資料。
5.恩榮錄主要內容為歷代皇帝對家族中的官員及其家譜的敕書、詔命、賜字、賜匾、賜詩、賜聯、禦諡文、御製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贈諭文字等,以顯示和炫耀朝廷對該家庭及其成員的獎勵和表彰,同時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贊、遺像祖先及家族中歷代英賢、重要人物的圖像資料,一般為正面是遺像,背面是像贊。
7.姓氏源流中國家譜素來有“敘本系,述始封”的傳統,明清以來各家譜也大多有記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稱姓氏源流,或稱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來記述本姓來源、本族的歷史淵源、始祖、世派、遷徙、各支派間關係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規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員共同製定的、用以約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規,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名稱各異,種類很多,諸如家規、家約、家戒、家法、家禮、家典、家儀、家條、族規、族約、祠規、祠約、規範、規條、規矩、條規、戒諭等。
9.祠堂記載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歷史,介紹祠堂的建築規模、地理位置,收錄有關祠堂的碑文、詩文、祠聯、祠匾、祠堂圖,建祠捐資人名,記錄祠堂內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況等。
10.五服圖又稱服製圖。所謂五服,就是指古代喪服制度中的五種服色,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喪服是根據生者與死者的遠近親疏關係而穿著的一種服飾。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與死者的親疏遠近關係,同時又表明與死者同有關係的生者與生者之間的遠近親疏關係,所以不僅在執行喪禮時要涉及到,而且在執行宗族、家族事務及執行法律時也必須涉及,所以家譜中一般都載有五服圖。
11.世系這是家譜中的主體部分,又稱為世系圖、世系考、世系記等。這部分內容為所有中國家所共有,因而成為家譜區別於正史、地方志的最明顯的標誌。世系表除歐陽修、蘇洵所發明的歐式圖譜和蘇式圖譜外,還有兩種比較常見:(1)寶塔式圖譜:這一圖譜形式何人所創、創於何時目前尚元定論,不過至遲已在南宋時出現,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產品。(2)牒記式圖譜:這一圖譜的特點是分別按世代以文字敘述先人的事蹟,既不用線條,也不用圖表。
12.傳記家譜中的傳記又稱行狀、行述、行實、事狀、志略等,其體裁有傳記、行狀、壽文、賀序、墓誌、祭文以及抄自史傳中的資料,主要載錄家族成員中“方行可書”的“忠臣孝子”、“節婦義夫”的事蹟和傳記資料。
13.譜系本記也稱作世序、世系錄、先世考等,主要內容與世係部分大致相同,記載本族成員的簡況即本人名諱、父名諱、排行、字號、生卒年月、壽數等。
14.族產記錄家族、宗族的集體財產如祀田、墳地、義莊、學田、義墅、山林、房屋等。
15.契據文約專門登載與記錄和族產有關的契據文約、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內部關於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書及契約。
16.墳塋記載族中公共墳地的情況,包括墓地圖、墳向、祖墳及各支派墓地分佈等。
17.名跡錄記載與本族或族中成員有關的山水橋樑、亭台堂舍、庵寺書院等。
18.任宦記記載族中成員歷代官宦名人事蹟,其內容與傳記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歷、科第、政績、功勳、著作、學說等。
19.年譜是按照年、月、日專門記載一個人生平事蹟的一種體裁。
20.藝文收錄家族、宗族成員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試文、萬言策、詩詞和各式文章等。
21.字輩譜又稱派語、派行詩、行第、派引、排行等,專門登載族內成員姓名排行的字語。
22.領譜字號中國古代家譜修好後,在派發給族中成員前,對每部譜都編以號碼。
23.續後篇或稱餘慶錄。指家譜修完後,專門留空白紙數頁,留待後世子孫續,以示綿延不絕。
24.纂修、捐資人名家譜的纂修或續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許多人員,且須動員全族成員捐款助修。
以上是家譜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譜也許不可能將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譜序、凡例、世系圖、傳記、家規、藝文、字輩譜等肯定會有,家譜也正是任借上述內容將家族的歷史淵源、遷徙情況、歷代英賢等保存下來,並流傳後世。
其實一部完整的家譜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書。通過這部家譜,我們可以了解到該家族的歷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變遷,居地變遷,婚姻狀況,該家放成員在科第、官職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蹟,該有族的經濟情況和喪葬、禮典、家規、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譜也正是將這些內容以書、圖、志、表、史的形式記錄下來,從為可與正史與方志並列的又一文史寶庫。

-----------------------------------------

古代的家譜在選官、襲爵、婚姻、社交、財產繼承、睦族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編修家譜時,都應把這些方面的內容收錄進去,傳示時人和後人。從家譜產生之時起,三千多年來,由於時代的不同,家譜內容的側重也有所不同,上古時期的家譜,僅為君王諸侯和貴族所獨有,家譜的作用僅為證明血統,是為襲爵和繼承財產服務的,因而,從甲骨實物和《史記》有關部分可以看到,先秦時期的家譜特別重世系,家譜的內容也比較單一,僅為世系。魏晉以後,選官、婚姻以至社會交往均看門第,這樣一來,家譜在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強,家譜的內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魏晉以至唐代的家譜現在已基本無存,從現存的其他一些著作所引的零星資料和後人再整理的資料來看,仍可了解到一些基本情況,魏晉以來至唐代的家譜的內容大致包括:郡望、源流、家族世系,當然首先書寫的還是姓名。姓名包括字、號,還包括小名、異名、別名,然後記載生平、官爵(即使沒有做過官,是處士也記錄上譜)、生卒年及特殊死亡原因(如何時、何故遇害等等)、婚姻狀況(妻妾姓名、排行、岳家門第、離、退婚)、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做官、婚配的情況、著述、居住、遷徙、家族支系、墳墓等等,其中尤以地望、家世、官爵和自己及兄弟姐妹、子女的婚配等情況記錄比較詳細。

宋代以後,家譜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發揮作用,家譜作用轉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因而,家譜的內容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宋元時代的家譜流傳得極少,明清時代的家譜現在保存較多,分析一下,宋代以後家譜基本上去掉了關於岳家的內容,而把記錄的重點移到有關祖先、世系、恩榮、祠堂、居住、田產、墳墓,尤以子嗣和與血統有關的內容記載特詳。宋代以後家譜內容,通常包括:(一)姓族源流:一般總要上溯家族的始祖,大多上託帝王、名人,以表譜形式,列出家族流傳世系。(二)恩榮:記錄本家族列祖列宗的諸如科舉、仕宦以及受到政府褒獎情況,即使沒有做過官,也要寫上處士,實在沒有可書的,年紀活得大,則寫上耆壽、壽婦等宇樣,努力使自己的家族門楣生光。(三)對每一個入譜之人,尤其是家族的重要人物,一般都有傳記詳細記錄他的名字、號諡、婚姻、生死經歷、登譜之年、妻妾、節孝,尤其對子嗣記錄特別認真,嚴格掌握入譜標準,對諸如養子、私生子、女兒、十一歲以下死亡的幼殤,入贅等情況,特別慎重,以防出現「冒宗」、「亂宗」之事,保證血統的純淨。(四)祖宅是先人們居住、生活過的地方,祠堂是祭奉祖先的所在,祖塋是列祖列宗長眠之地,尊崇祖宗對於團結族人有極大的意義,其他如祠規、祠記、祠產、義莊、義田、家禮、家訓及祖塋、祖屋的地形圖等也記載較詳。最後是家傳,一般收錄有聲望先人的墓誌銘、行狀、壽序、年譜、像贊等傳記資料,有些家譜後面還專錄著述或藝文,收載家族先人的著述、詩文等。

中國古代的家譜,因為時代不同,作用不同,因而記錄的內容也不完全相同,大致看來,越到後期內容越多,記錄越詳,與之相適應的是,家譜的格式在不同時代也不盡相同。

商代甲骨家譜僅錄世系,格式上是每人一行,說明關係,較為簡單。漢代的家譜格式大致有三種:一為橫格表制,分代分格,按時代順序排列,《史記》中有關各表是其代表;二是以姓名為單位,先敘得姓起源,再述世系和官位;三是一貫連寫,漢代流傳至今的兩塊碑文《孫敘放碑》和《趙寬碑》是其代表。魏晉南北朝是分行寫,或連行寫,每代與前代空一格,這從現存北魏薜孝通貽後券、彭城王元勰妃李媛華墓誌和劉宋臨澧侯劉襲的墓誌就可看出,不同的是後兩塊墓誌不僅記述了自家世系,而且還詳細記述了親戚的譜錄,這在後代是不可思議的,但在南北朝時卻是司空見慣的。唐朝的家譜,大多為合譜,一般是以姓為單位排列連寫的。宋代以後,又開始分代分格。明清時代的家譜,大多取法於此,卷首列世系總表,以備檢查,然後每人半頁,依輩排列。

家譜修撰,到了明清兩代其結構已基本定 型。明清兩代,家譜的格式大致排列如下:

(一)譜序:有自序和他序的區別,其內容為敘述修撰緣起,本譜的修撰歷史與內容大要及修訂年月等,作用是宣揚本譜主旨,頌揚祖德,使子孫讀來能敬祖向善。如果本譜是續修之作,那麼除收載新寫的序外,以住歷次修譜的舊序,也一併收入。有時為了增光族望,還請當代名人寫序,並將以往名人為前譜所作的序也依時代先後排列收藏。譜序在有些家譜中亦有稱「引」、「譜說」、「譜銘」、「譜券」等。

(二)題辭:不是每部家譜都有的,主要是前代皇帝或名人為本家族或家譜的題辭,放在顯著位置,主要是用以炫耀家世。

(三)恩榮:集中記載歷代皇帝對本家族或某些成員的褒獎,包括各種敕書、誥命、御製碑文等,有的還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員為本家族題寫的各種匾額。目的是通過重君恩來彰明祖德。

(四)凡例:也有稱譜例,主要是介紹本譜的編寫體例,收錄範圍,各種著錄規則、結構特點、本譜中各類目的立類理由,適用範圍,各種可入譜和不可入譜人物的標準,以及諸如如何避諱等行文要求。

(五)圖:明清時代家譜的卷首,一般都有圖版,內容不完全相同,一般總具有祖廟、祖塋、祠堂以及水源或住宅四至圖。

(六)節孝:宋代以至明清,特別重視節孝,家族中出了節婦孝子,是全家族的光榮,因此,很多家譜在首卷都立節孝一章。

(七)像贊:將本家族先人中顯達之人,畫出其儀容,置於卷首,以求達到光大族望,薰陶後人的目的,有些還刊載一些先人遺墨。

(八)考:有疑則考。一個家族,存在幾百年,千餘年,自然有些事情不太清楚,然修譜時又必須寫上,因此,只得進行考索。通常需要進行考證的,大抵有如下內容:姓氏來源、遷徙經過和原因、某些世系、仕籍、先人科名以及祠廟、祖塋等,也有的家譜對這些內容稱之為譜鏡、譜撮。

(九)世系:也稱世表、世系表、世系圖,根圖,是以圖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這是家譜的主要內容,通常是五代為一表。

(十)世系錄:也有的家譜作「世序」、「世系考」、「傳實」、「行實」、「世錄」。是對世系表的解釋,即記錄一個人生、老、病、死、葬的簡歷,內容包括父名、排行、名、字、號、生卒年月日時、享年、官職、功名、德行、莽地、葬向、妻妾的生卒年月日時、封誥、岳家、子女、女嫁之人、有無富貴外孫等,特別重生死、血統。

(十一)派語:記載族人的排行宇語,中國古代家族排行都有一定寓意的,大多是由皇帝、名人、祖先確定的,子孫後代,一代一字作為排序。如孔子後代排行字語為:希、伯、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就是明清兩代皇帝賜予的。

(十二)傳記:與世系錄有點相似,不同的是世系錄是本家族每個男性成員均有,而傳記則為家族中有特殊事蹟、豐功偉業、名可行世的入傳。傳記又分為內傳、外傳兩種,內傳為女子有懿行的,外傳為男子傳記,可由後人寫,也可請當代名人寫。

(十三)宗規家訓:可單稱為家規、家訓、家箴、規約,相當於家族法規,內容廣泛,基本上為修身、齊家、忠君、敬祖、互助、守法等方面。其中一部分為規的,族人必須遵守,如有違犯,則以家法制裁。另一些為訓語,主要為勸戒的內容,教人做人行世的道理,這部分通常稱為家教。還有一部分為廟規,也稱家澧,為家族祭祀禮儀,如祖廟、祠堂組成,祭祀、婚喪儀式等等。這部分內容是古代倫理道德在家譜中的集中體現。

(十四)祠堂、祠產、坊墓:記錄家族祠堂的歷史與現狀、規制、神位、世次、祠產、義莊、義田的管理和祖塋及各房墓地的分布和坐向等。

(十五)先世考辨:主要為敘述家族歷史,如得姓始未、始祖、支派、遷徙、分布情況。尤其是本支的遷徙、定居歷史和各支外遷史,以及一些同姓、同宗的考辨等等。

(十六)志:家譜中另一種比較重要的內容,大多為家族中專門資料的匯集,如科名、節孝、仁宦、宗行、宗壽、宗才、封贈、歷代祖屋、祖塋、祖產分布等等。這是明清家譜取法於史書中的志」,即專門史而成。

(十七)雜記:其他類不收或遣漏的均在此處敘述,大多為本家族的一些專門資料,如男女高年、爭訟、田產、塋地等,範圍很廣很雜。

(十八)文獻:也有稱著述、藝文、文苑,收載的均為本家族先人的著述,其中包括各種家規、家訓、家範、墓誌、行狀、詩、文、帖、簡、奏疏等。有的是全收,有的僅開列目錄。

(十九)修譜姓氏:一般包括兩項內容,一為領銜、編纂人姓名,一為捐獻經費人姓名,均列在譜末。

(二十)五服圖:五服是古時家族法規的重要依據,很多家譜後附五服圖,為了令族人重視和了解,不得干亂。

(二十一)餘慶錄:家譜修成,末尾照例留幾頁空白紙,上書「餘慶錄,意為子孫綿延,留有餘慶。

(二十二)領譜字號:為了防止家譜外博,一般在家譜後都有順序號,然後登記在冊,某人須某號,定期抽查。

此外,近代一些家譜後,有的還附有一些統計圖表,如人口等。

以上所說的家譜的各種格式,並不是每部家譜都完全具備的,家譜的詳略程度不一樣,格式分合也不一樣,排列次序也不完全一樣,但總體來說,基本上是按照上述次序排列的

----------------------------------------

不能入譜

一共九種人削名不書:男子為樂藝、僧、道、義男、奸盜、過惡、並犯祖塋、盜賣墳地、嫁娶不計良賤;另還有六種屬於冒大不韙之事,只要沾上其中一點,也都削名不入譜。第一、棄祖:凡杵逆不孝,凶暴橫行,毆打兄弟致殘者,毆打族人致死者,嫖妓所生的兒子等,都屬棄祖,一律不准入譜。第二、叛黨:藐視國法,參加叛亂,大逆不道,以至欺君蠹國虐民者和為吏舞文弄弊,連累宗族者都屬叛黨類,同樣不准入譜。第三、犯刑:犯法受刑者,或無故將人縊死還想抵賴逃脫者都屬犯刑,也不能入譜。第四、敗倫:亂倫、同姓通婚等都不能入譜。第五、背義:其中與娼、優、隸、卒結婚的,丟失家譜者,修譜時不肯出錢者都屬背義,不入譜。第六、雜賤:為人奴者,或從事娼、優、隸、卒等職業者,都屬自甘下賤,不入譜。

--------------------------------------------------

因為家譜能夠證明一個人的身分,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歷代都重視家譜的編修。唐代以前,家譜的政治作用比較明顯,選官、婚姻、人際交往都離不開它。為了保證家譜的權威性,家譜往往由政府纂修,由政府設置專門的機構「譜局」保存,以備必要時查驗。宋代以後,家譜的政治作用削弱,但記錄家族歷史,純潔家族血統,團結約束家族成員,教育家族後人以及提高本家族在社會生活中的聲望、地位的作用增強。除了皇帝的家譜玉牒為政府所修、政府收藏之外,宋代以後的家譜均由私人修撰,政府不再干預,也不負責收藏保管,直至清代,政府才對家譜中的行文和格式作出一些規定。在清代,滿族人家譜尚具有一些政治作用,旗人襲爵、做官都需要出示得到官方承認的家譜作為證明。與唐代不同的是,旗人的家譜是由家族自己纂修,自行保存,需用時只要送交官府查驗就行了。

宋代以前纂修的家譜,因年代久遠,現在已基本亡佚,無從考察其纂修情況,我們只能從前人記錄中略為了解一些。流傳至今的古代家譜,大多是明清兩代纂修的,我們從中可以對明清時代的家譜纂修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明清時代,雖說纂修家譜是私人之事,但由於家族是社會統治的基礎,家族穩定,社會也就容易安定。因此,政府對於建家廟、修家譜之類力加強家族團結的事情大部採取支持與鼓勵的態度。歷代玉牒的纂修,也起了間接倡導的作用。明太祖在位時,就曾為自己的家族編修家譜。以前沒有編修家譜習慣的清王朝,入關後僅十二年,即順治十二年,就提出要為自己的愛新覺羅家族編修家譜。在明清兩代的家譜和有關文獻中,不斷見到政府當局鼓勵纂修家譜的記載。

明清時代的家譜纂修年限的時間長短沒有統一規定,基本上處於自發狀態。但不管時間長短,都必須在一定時間內續修,以保證家族血緣延續的完整記錄。如清代玉牒,皇帝規定每十年續修一次,其餘私人家譜,一般是三十年續修一次;也有的是十五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還有一些家族規定,分支家譜五年一修,合族的公譜十年一修。修譜問隔最長的是武進城南張氏宗譜,規定三世一修,每世通常三十年,也就是九十年續修一次。孔子家譜也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總之,不管多少年一修,應到時即修,到時不修,子孫會被人視作不孝。當然,如果因戰亂、自然災害等特殊原因沒能如期續修者,重修時也應在新修家譜的序文中予以說明。

家譜的纂修,通常是由家族中負有文名或職務最高的退休官員主持,也有由族長主持,成立一個臨時性的修譜機構,安排好有關修譜各方面的人手,然後向全家族包括已經遷居他鄉者發布榜文,要求盡快將近期的各種資料報來,然後加以彙總,也有的是在各支房譜基礎上進行彙總。修譜的經費,一部分來自祠堂公產,一部分由家族成員捐納,捐納數目有一個最低限額,有違抗不交者,依家規嚴處,甚至給予不准登記入譜,或家譜修成之後,不讓領譜,也就是說給予開除家族的處分。所以修譜之時,再窮的族人,也會按時繳納。家譜修成後,先請名人作序,以弘揚光輩祖德。在清代文字獄盛行的時期,大多還要迭官審查後再行刻印,以防有違礙文字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家譜刻印完成,這是全家族的一件大事,通常要舉行祭譜儀式,在祠堂裡擺酒慶賀,有時還要請戲班唱幾天戲。然後,將一份家譜供在祠堂,其餘按編號分給族人保藏,並留有記錄,定期檢查,如有損壞,則予訓斥,如若出賣或供給外姓閱讀或傳抄,那更是大逆不道,輕則除名出譜,重則送官懲辦。如果是一些大家族的分支,則還要將修好的家譜送一份至大宗家族中備案、保存,如各地孔姓家族修成家譜後,都必須送一份至曲阜孔府,以備日後孔府修譜時收入。三十年後,這個過程再重複一追,每一遍的內容都不完全相同,為了有所區別,現存的家譜大多標上「續修」、「幾修」字樣。據筆者瀏覽所及,普通家譜續修最多的有二十多修,清代皇帝家譜「玉牒」則續修達二十八次之多。

家譜纂修的資料來源,通常是日常積累,一般情況每年正月家族成員要到祠堂聚集,將去年各家的人口變化情況,用墨筆登記上譜,新生兒在各自派系下,登記上出生年月日時、行第,由於舊時規定,小孩五歲入塾開蒙讀書時,方由父、祖、師賜名,因而,此時只能登上小名。有娶妻者即在其名下登記娶於某地、某人之女、姓名及出生年月日時,嫁女者注明嫁於何地何人,死亡者注明死亡年月日時、壽數、葬地等,這個程序稱為「上譜」。所上之譜作為日後修譜的底譜,由於是用墨筆書寫,通常也稱「墨譜」。有的地方不一定一年上譜一次,有些家族規定,新生兒出生三日、死亡者半年內即要上譜,遷到外地的族人,每年也要向宗祠彙報一次其遷居地和人口變動情況,即使是皇族也是如此。皇室成員每年正月初十將人口變動情況造冊報送專管皇室事務的宗人府,清代中期以後,皇族成員數量劇增,一年報一次的工作量太大,又改成三個月報送一次,一年四次。嘉慶年間,一批皇族成員遷回滿族的發祥地盛京(今遼寧瀋陽),他們則規定十年向北京宗人府報送一次人口變動情況。

除了日常積累之外,資料的來源還有:各支族所修的家譜資料,支族修譜時間一般短於合族修譜,修成之後也要迭一份給總族,以備修合族譜時採用。此外,還可以利用各種宗祠契約、文書、文件等,傳記資料則可抄錄各種史書、方志、碑傳文等,先祖資料和以前世系,則可直接採用以前修成的家譜,只要略加考證就行。

在家譜纂修中,通常對資料的收入和使用有一些具體規定,其中主要是對家族成員的收錄方面。我們知道,古代纂修家譜,最重視的是血統世系,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明血統、序昭穆,因而,對防止「亂宗」之事,非常重視,為了保證血統純淨,對一些特殊人物,例如:家族成員沒有後裔,如果抱養的是親兄弟的兒子或家族中血緣較近的,可以入譜,但須清楚注明抱養於何人。如果抱養異姓人為後,則一律不准入譜,私生子雖然有血統關係,但屬傷風敗俗之事,也不能入正譜,只可入附譜,並於名下注明「養」的字樣;對於未成年而死亡者,具體家譜規定就不一樣。未成年而死亡稱之夭折,據古代禮教的規範《儀澧.喪服傳》規定,16~19歲死亡者稱長殤,12~15歲稱中殤,8~11歲稱之下殤,8歲以下者祠為無服之殤。一般來說,下殤以下是不入譜的,中殤以上可於其父名下注出。妻子和繼妻可入譜,妾必須生子方可入譜;入贅之人如改本姓,男的削去字行,異姓者則一律不書,兒名下注「養」字,以上諸種規定,都是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淨。

家譜纂修的另一個特點是隱惡揚善,如果家族歷史上出過什麼著名人物,受過何種褒獎,或有奇才異行,為家族爭光者都要大寫特寫。婦女本來在家譜中是沒有什麼地位的,但如果是節婦、烈女,受到政府褒獎,立了牌坊,則被視為全家族的光榮,家譜上要專闢一處,詳細書寫。可是,一個家族中難免有不肖子孫,直接寫上,則有辱家聲,一般採用除名的方式,俗稱「出族」、「出譜」。除名這種方式由來已久,班固《漢書‧景帝本紀》中明確記載吳王劉濞等為逆,除其籍,毋令污宗室。南朝梁武帝,因其長子蕭綜在前線投敵,不得已將其除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最末記載:「侯希逸亡其世系,李輔國中官也,仆固懷恩叛臣也,朱泚、王建、朱全忠皆削而不載。」具體何種人出譜不書,各個家族有自己的規定,其中尤以清光緒年間何乘勢等所修的《方何宗譜》規定得最為詳細,一共九種人削名不書:男子為樂藝、僧、道、義男、奸盜、過惡、並犯祖塋、盜賣墳地、嫁娶不計良賤;另還有六種屬於冒大不韙之事,只要沾上其中一點,也都削名不入譜。第一、棄祖:凡杵逆不孝,凶暴橫行,毆打兄弟致殘者,毆打族人致死者,嫖妓所生的兒子等,都屬棄祖,一律不准入譜。第二、叛黨:藐視國法,參加叛亂,大逆不道,以至欺君蠹國虐民者和為吏舞文弄弊,連累宗族者都屬叛黨類,同樣不准入譜。第三、犯刑:犯法受刑者,或無故將人縊死還想抵賴逃脫者都屬犯刑,也不能入譜。第四、敗倫:亂倫、同姓通婚等都不能入譜。第五、背義:其中與娼、優、隸、卒結婚的,丟失家譜者,修譜時不肯出錢者都屬背義,不入譜。第六、雜賤:為人奴者,或從事娼、優、隸、卒等職業者,都屬自甘下賤,不入譜。

古代的家譜纂修,出於抬高家族地位和聲望起見,在追溯先祖時,必然要上溯到一個名人或皇帝方才罷休,哪怕是冒認攀附也行。如果我們僅從家譜來看歷史,我們可能會得出這樣的有趣結論,歷史上的壞人都是既沒有祖先父母,也沒有子孫後裔的。這種自抬身價,炫耀祖先的陋習,從漢代起就已存在。魏晉、隋唐以至明清所修家譜,大多如此,姓蕭的必為蕭何後人,姓范的定是范仲淹之後。同時,在敘述家族籍貫時,大都往本姓最有名的發祥地靠近,徐姓的郡望必是東海,王姓定是瑯琊,李姓必稱隴西,劉姓則大書彭城,周姓都是汝南等等。至於如何傳下來的,則又語焉不詳,似乎不如此這般,就不能在社會上安身立命似的。即使一些著名人物也不能擺脫此習俗。明太祖朱元璋奪得天下後,要為自己修家譜,可是自己出身貧窮,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想冒認個有名的祖宗抬高身價,朱姓在歷史上最有名的人物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主意還沒拿定,一天,見到一個姓朱的小官吏,朱元璋問他,你的祖先是不是南宋的朱文公,回答說不是。朱元璋這才醒悟,一個小官吏尚且不肯冒認名人為祖宗,我作為一國之君又何必呢,這才打消了念頭。此外,在家譜行文中也經常使用一些與身分不符的僭越之詞,這些詞本是專為寺王所用,如先祖始遷稱為開基,置辦產業寫作創業,蓋房稱啟宇,家道中落又再恢復稱中興,墓穴稱龍形、鳳形等等,其結果除滿足一時虛榮心外,可能還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至於行文中沒有做過官捏稱做過官,小銜稱大銜,婦女無品級而漫稱淑人、孺人等等,更是常事。這些行為給家譜的嚴肅性帶來了很大危害,影響了家譜的史料價值。

唐代以前家譜的政治作用較強,而北方又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豪門勢族大多出於北方,因而,官修的家譜以北方居多。宋代以後修譜為個人之事,政府不再干預,修譜必須以一定的經濟、文化水平為依託,南方的經濟、文化相對發達,人民的歷史意識較強,因而,宋以後家譜纂修南方多於北方。總的來說,是內地多於邊疆,漢民族多於少數民族。

從家譜纂修的體例上看,前代家譜側重於世系,後代家譜側重於人物和事蹟,所以,續修的家譜通常比前修家譜增加了很多內容和篇幅。雖然後代家譜的直觀性不如前代強,但其保存資料較多,價值也相對高一些。

近幾十年,臺灣、香港以及東南亞和西方的華人社會中,尋根、認宗、組織宗親會、新修家譜已成為一股潮流,並且還有不斷擴大和深入的跡象,其中尤以臺灣最為活躍。原先臺灣的家譜數量較少,近二三十年來,臺灣掀起了新修、續修家譜的活動,家譜研究也很深入,就連大學中某些中國通史課程的老師們也指定學生寫製各自的家譜作為作業。1981年,臺灣《聯合報》文化基金會成立國學文獻館、從香港等地和國外大量蒐集家譜資料,並複製了美國猶他家譜學會所藏的中國家譜膠卷,以提供公眾使用,更刺激了臺灣新修家譜的風氣。因而,短短三十年間臺灣收藏的家譜達到相當數量,據1987年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會出版的《臺灣區族譜目錄》記載,大約有各種類型的家譜資料一萬零六百餘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