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戰/白團富田直亮/服部卓四郎/宇垣一成、根本博、岡村寧次/黨國權貴的三代榮華,本建立在愚民教科書的基礎上。他們強推復古課綱,國民黨絕對不教的「抗戰勝利2.0」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JC8hYL

1949.10.24 古寧頭戰役爆發1949.10.24 古寧頭戰役爆發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4LeB6B
2018 年 10 月 24 日 00:21:54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二戰後中國國共內戰爆發,到了1948年局勢日漸明朗,蔣介石政權兵敗如山倒四處逃竄,並開始計畫逃亡盟軍委託之軍事代管地臺灣。
1949年在美方表明放棄蔣介石政權的背景下,原為日本帝國陸軍中將的根本博(Nemoto Hiroshi)因緣際會成為蔣的軍事顧問,並在1949年8月化名「林保源」率一群前日本軍人前往廈門協助蔣軍將領湯恩伯,在廈門陷落後轉往協助防禦金門。
10月24日共軍渡海襲擊金門,卻不知照例不堪一擊的敵軍已有日本軍事顧問進駐,在根本博籌劃之布袋戰術下解放軍被引誘深入遭包圍重擊,幾日後僅剩零星殘兵逃竄投降。根本博於是被稱為「戰神」,蔣介石並將自己珍藏的花瓶相贈以示感謝。
這就是長期黨國課本必教的「古寧頭大捷」,裡面卻不會提到的隱藏版人物 根本博。
延伸閱讀:
1949 古寧頭戰役日本指揮官-根本博
https://wtfm.exblog.jp/10615078/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2015-08-12_121016  

根本 博(1891年6月6日-1966年5月24日),中文化名林保源。出生於日本福島縣,大日本帝國陸軍及中華民國國軍中將,獲受勲一等·功三級。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3期、日本陸軍大學校34期畢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時,在內蒙古(當時的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擔任駐紮於此的駐蒙軍之司令。在日本投降後,從蘇聯軍隊的猛攻下,依然頑強抵抗,保護了四萬名滯留在內蒙古的日本國民。
1949年,秘密渡航至臺灣,被蔣介石任命,在金門協助指揮古寧頭戰役,順利擊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1],使中國共產黨意圖以金門為跳板進一步入侵臺灣本島的行動失敗,成功保衛臺灣。
福島縣岩瀬郡仁井田村(現在的須賀川市)出生。家庭為農家,父親在縣廳工作。兄長嘉瑞為村會議員。1904年進入仙台陸軍地方幼年學校就學。通過中央幼年學校,於1911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3期)。名次為509人中的第13名。著名的同期生為小畑英良。
1922年於日本陸軍大學校畢業(34期)。名次為60人中的第9名。1924年與郵便局長的女兒·錫(すず)結婚,夫妻兩人共生下四男二女。
壯年校官時期
於日本陸軍大學校畢業後回歸原隊,在日本帝國陸軍中樞服勤,專攻中國事務。在1927年南京事件發生時,以武官身分駐紮於南京的日本領事館,在領事館遭受北伐軍的士兵襲擊,更被人以刺刀刺傷,之後為了逃走而從二樓跳出,身受瀕死的重傷。
回國後,1928年6月發生皇姑屯事件,以解決滿蒙問題為目的而積極研究、策劃國策。隨後參與了以石原莞爾、鈴木貞一、村上啓作、武藤章等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1期及27期畢業生的少壯年校官為中心,在同年11月共9名軍官創建的無名會。接著在隔年5月以軍事改革及人事刷新、分離統帥權與國務、建立合法的國家總動員體制為目標。該組織在1929年與永田鐵山、岡村寧次、小畑敏四郎、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東條英機、山下奉文等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5期及18期畢業生為中心創建的二葉會合併為一夕會。
1930年8月,晉升為中校並擔任參謀本部支那課支那班長。當時為支那班員的今井武夫上尉,在他的戰後回憶錄中也有提到這位根本班長。
1930年9月,參加了以改造國家為目的的秘密組織櫻花會,隔年3月捲入陸軍的政變未遂事件,後又涉入十月事件,因受到連坐處分被冷落。對其中心人物橋本欣五郎等激進派的行動抱持恐懼與不信任感,於是說服了一夕會的東條英機與櫻花會保持距離。另外有說法指出,十月事件中的根本博向當時的參謀本部作戰課長今村均上校洩漏政變計畫,才使得該計畫以未遂告終。
1931年12月,犬養毅內閣的陸軍大臣荒木貞夫中將,把沉默寡言的根本博中校稱為「晝行燈」,比擬為忠臣藏裡的大石良雄。
中堅校官時期
1936年2月26號,二二六事件發生時在陸軍省擔任新聞班長的根本博,本亦參加二二六事件,但因二二六事件前晚飲酒睡過頭,而撿回一條命。
二二六事件後於陸軍重組時回歸原隊並就任軍團長。中日戰爭爆發後則回復到其原先專攻中國事務的職責,直到終戰前都在中國並擔任參謀長、司令官一類的職務。
駐蒙軍司令時期
參見:蘇日戰爭
根本博於1944年11月就任為駐蒙軍司令,同時亦有資料指出根本博將軍於1945年8月19日,臨時就任為駐蒙軍司令[2]。
隔年8月日蘇戰爭爆發,蘇軍開始入侵滿州國。該月15號日本投降後,蘇聯紅軍也沒有停止進攻的跡象。為了保護滯留在該區域一帶的四萬名日本平民,在有被問罪並切腹謝罪的覺悟下,根本博向日軍守備隊下達此一命令:
“ 不問理由,斷然將侵入防線的蘇軍一律格殺,所有責任,我作為司令我承擔。 ”
在拚命守護平民所搭乘的列車及路線過程間,曾幾度嘗試與蘇軍進行停火談判。對於不停進攻的蘇軍甚至還不得不進行白刃戰。在中國共產黨的八路軍也前來為蘇軍助陣後,更是拚死擋住了進攻[3]。
8月19日與蘇軍展開了長達三天三夜的血戰,在根本博指揮下的日軍拚死還擊,而令蘇軍喪失鬥志。因此日軍自8月21日開始撤退,最後的隊伍於8月27日回到萬里長城退回關內。前來迎接的駐蒙軍參謀長淚流不止,感謝根本博拯救他無法拯救的日本平民4萬人。另一方面,在8月20日自內蒙古逃出的四萬名平民,在三天三夜的跋涉後到達天津,並搭上歸國船隻回到日本國內。
1946年8月,作為最高負責人的根本博,於滯留在中國的日本人回國,及北支那方面軍的35萬將士復員結束後,搭乘最後的歸國船隻回到日本。
臺灣時期
秘密渡航
在復員並歸國後,回到了位於東京鶴川的家中。鑒於中國局勢大致上已決定了國民黨的慘敗,在1949年1月蔣介石辭去總統一職後,一說為回報蔣介石的恩情(無條件讓日本國民4萬人及35萬將士歸國),加上當年在南京擔任使館武官時即與蔣介石為舊識,根本博賣掉自己的財物做為渡航費,另外也找上了原上海貿易商的明石元長[4]及「東亞修好會」的要求,秘密渡航便由此成行,途中發生船難被美軍救起,美軍給予金錢,又派了一名日裔的美軍軍官隨行。
同年6月26日,與做為翻譯的吉村是二等人自宮崎縣延岡沿岸一帶渡航至臺灣。於7月10日到達基隆,但因當地憲兵與警員並不知情,秘密渡航的幾人皆被禁錮。隨後,在根本博下獄的報告傳達到國軍上層(彭孟緝中將、鈕先銘中將)後,待遇便一口氣轉變。於8月1日,移動到臺北的北投溫泉靜養。8月中旬,在湯恩伯居中協調下與蔣介石會面。同年8月5日美國政府向國民黨表明將中止軍事援助,於是蔣介石便接受了根本博等人的協助。
而依照部份資料指出,其動機並不單純是報恩[5]。
金門決戰
主條目:古寧頭戰役
根本博於8月18日由台灣渡行至廈門。化名「林保源」做為湯恩伯的第5軍管區司令顧問,官階為中將。湯恩伯禮遇根本博並稱他為「顧問閣下」。根本博向湯恩伯提出放棄廈門,退守金門此一提案。基於此點的防衛計畫由根本博直接策劃。同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廈門亦遭共產黨所攻陷,演變為必須在金門決戰,根本博也著手策劃塹壕戰。隨後的10月24日,在金門指揮古寧頭戰役,殲滅了登陸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成功死守了金門[1][6][7]。
10月30日,湯恩伯與「林保源」及部下一同凱旋迴到臺北。根本博歸國後,做為最前線的金門展開了一系列激戰(九三炮戰、八二三砲戰等)臺灣方面成功抵擋住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攻勢,確定了現今臺灣的存續。根本博在回國之前,蔣中正贈送給他一個由景德鎮官窯燒製,世上只有六個的花瓶。那是為當時的英國公主伊麗莎白大婚而訂做。也因此本來應該是成對的花瓶,現今只有一個於中正紀念堂展示[7]。
媒體報導
當時國民黨與白團的駐日總召集人岡村寧次有意招募舊日本軍,來防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進攻。後以「臺灣募兵問題」此一名稱被國際媒體廣泛報導後,引起駐日盟軍總司令部關注而宣告流產。根本博秘密渡航至臺灣的事件也遭日本國會查問,當時的日本首相吉田茂,在國會答詢時模擬兩可[8]。
晚年
1952年6月25日,搭乘民航空運公司(CAT)機回到日本。3年前秘密渡航的事件獲得不起訴處分。之後在鶴川的自宅過日,1966年5月5日,在孫子出生的第一個節日後,因健康狀況惡化而入院。同月21日曾一度出院,但於24日突然死亡。享年74歲。
逝世後
主條目:臺灣省籍情結
當時根本博渡臺的消息是極機密的,原因在於國民黨接收臺灣後的政治情勢,也因此古寧頭戰役參戰的日本人以及協助,其歷史意義,甚至是否確有其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不為臺灣人所知。
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
2009年10月舉辦的古寧頭戰役戰死者追悼會[1]上,竭盡全力協助根本博的出國的明石元長的兒子・明石元紹,及負責根本博翻譯並與他長年一起行動的吉村是二的兒子・吉村勝行,及其他日本軍事顧問團的家族皆受臺灣政府所邀請,並與馬英九總統會面[9]。
另外在明石元紹與吉村勝行回國前,中華民國國防部常務次長黃奕炳中將在媒體前以「國防部代表」聲明:「當年古寧頭戰役,感謝日本友人協助,可以說是雪中送炭」
至此,臺灣政府才算是正式公開古寧頭戰役參與的日本人及協助。
簡歷
1891年6月6日 出生(福島縣岩瀬郡仁井田村)
1904年9月 仙台陸軍幼年學校入學
1907年9月 陸軍幼年學校入學
1909年12月1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入學
1911年5月27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1911年6月:見習仕官旭川步兵第27連隊附
1911年12月26日:陸軍步兵少尉・旭川步兵第27連隊附
1914年12月:陸軍歩兵中尉
1919年12月1日:日本陸軍大學校入學
1921年4月:陸軍步兵大尉
1922年11月29日:日本陸軍大學校畢業
1923年5月:旭川步兵第27連隊第一中隊長
1923年12月:參謀本部支那課支那班
1924年8月:參謀本部部員
1926年3月:參謀本部附(支那研究員)
1926年5月1日:參謀本部附 南京駐在武官
1926年8月:陸軍步兵少佐(少校)
1927年3月:在南京事件中負傷
1927年9月9日:陸軍省軍務局課員(支那班長)
1929年3月:參謀本部附(德國出差)
1929年12月:參謀本部支那課支那班員
1930年8月1日:陸軍歩兵中佐(中校)參謀本部支那課支那班長
1932年5月:參謀本部部員
1932年8月8日:參謀本部附(上海駐在武官)
1933年7月4日:支那駐屯軍司令部兼參謀本部附
1934年3月5日:陸軍兵器本廠附(陸軍省新聞班長)
1934年8月1日:陸軍歩兵大佐(上校)
1936年2月26日:戒嚴司令部第四課長
1936年3月7日:旭川步兵第27連隊長
1937年9月4日:日本陸軍北支那方面軍司令部附
1938年5月14日:北支那方面軍特務部長
1938年7月15日:陸軍少將
1939年3月10日:興亞院華北連絡部次長
1939年8月1日:參謀本部附
1939年12月1日:第21軍參謀長
1940年2月10日:日本陸軍南支那方面軍參謀長
1941年3月1日:陸軍中將第24師團長
1944年2月7日:第3軍司令官
1944年11月23日:駐蒙軍司令官
1945年8月19日: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兼駐蒙軍司令官
1946年8月:復員
1949年5月:化名「林保源」與吉川大佐等人赴台灣協助國民政府對解放軍作戰(至1952年6月)
1966年5月24日:去世

-----------------------------

1949 古寧頭戰役日本指揮官-根本博 : WTFM CLAN 風林火山文部省 - http://goo.gl/uvN4IB

----------------------

1949 古寧頭戰役
傳奇人物 -林保源 中將
日本指揮官 根本博
帝國最後的軍人
保衛古寧頭的日本七武士


根本 博(ねもと ひろし 華名:林保源 、1891年(明治24年)6月6日 - 1966年(昭和41年)5月24日)、日本陸軍中将功三級、中華民國中將。

他是大日本帝國福島縣出身,也是二戰結束後「帝國最後的軍人」,因為他參加了1949年古寧頭戰役。

根本 博就讀日本仙台陸軍地方幼年學校、東京陸軍中央幼年學校畢業、 陸士23期。陸大34期。

1927年根本 博就任中國南京領事館駐在武官 。

1927年3月西方列強因國民黨北伐炮轟南京事件,日本領事館遭到國民黨北伐軍襲撃,根本博被國民黨北伐軍士兵用刺刀刺中、從二樓摔落重傷。

經過「三月事件」(1931年3月)、「十月事件」(1931年10月)日本陸軍中堅幹部企圖政變的影響,根本博均被連座處分,遭到日本軍方冷凍。

在陸軍省當新聞班長閒置的根本博本要參加1936年(昭和11年)2月26日」「皇道派」激進的中級少壯軍官政變,掃除日本天皇「週邊的壞人」、但在前晚喝酒過度而睡過頭,沒參加「二・二六事件」,逃過被槍斃的命運。

「二・二六事件」政變失敗後根本博由陸軍再編原隊的連隊長,日中戦争爆後根本博復歸建於日本参謀本部支那課。

1940年2月10日,任南支那方面軍参謀長。

1944年(昭和19年)2月7日 根本博就任関東軍第3軍司令官。

1944年11月根本博就任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兼駐蒙軍司令官直到日本投降。

3天3夜張家口血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剛宣佈投降時,根本博曾無視投降命令,與蘇蒙紅軍在張家口北部地方交戰,並以武力抵抗俄國紅軍與中國八路軍的接收。

為了保護滯留在內蒙張家口當地的4萬日本僑民不遭以「兇暴」聞名惡名昭彰的俄軍殘害,等待投降接收的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兼駐蒙軍司令官根本博很有「guts」的說:

「不需要問理由,入侵陣地的俄軍一律格殺勿論,一切責任由司令官我負責」(「理由の如何を問わず、陣地に侵入するソ軍は断乎之を撃滅すべし。これに対する責任は一切司令官が負う」)

根本博中將命令張家口27公里外的丸一陣地的守備隊不顧一切的堅定的防守陣地,不准俄軍通過....

根本博作為司令官為了保護僑民,違背天皇的命令,不怕背上「逆賊」的名聲,就算切腹也要救4萬日本僑民於水火,命令下達後,一時丸一陣地上的辻田新太郎的獨立第2混成旅團(響兵団)軍心大振。

 


日軍與俄軍發生激戰,根本博軍團拼死抵抗,2軍甚至發生近身肉博戰,連八路軍(中国共産党軍前身)也來為俄軍助戰。

 


從8月19日開始根本博軍團抱著必死的決心反撃與蘇聯紅軍血戰了3天3夜,守備鐵路線與列車,讓4萬日本僑民能安全搭乘撤離。

在俄軍處於17倍優勢,坦克裝甲車處於200倍優勢,火炮處於100倍優勢的情況下,還是在最合適俄軍發揮武器裝備威力的無遮無攔的空曠的大草原上......

俄軍竟然拿只有2條戰壕的由新兵組成的日本輕步兵毫無辦法,連續3天的攻擊全部失敗,連任何一處中隊級別陣地都沒有奪取....

蘇聯紅軍戰意喪失,根本博日本軍在8月21日以後開始撤退,在8月27日經萬里長城撤回關內。

出來迎接的駐蒙軍参謀長落涙不止,感謝根本博從内蒙古救出4萬名日本僑民。

 

 

(北京故宮太和殿的受降儀式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根本博中將在“投降代表”下簽字)


古寧頭的日本七武士編成

日本投降後的1949年春,根本博的家裏來了一個人,自稱是奉蔣介石之命請他出山,協助國民黨軍隊對抗中共解放軍。

為了對蔣介石「感恩」沒將他列為戰犯,根本博在5月初化名「林保源」,(意思是「保護中國的根源國民政府」)率:

化名「周志澈」的吉川源三中佐(陸士41期,陸大44期)、
化名「宋義哲」的淺田哲大尉(陸軍航校教官)、
化名「陳萬全」的岡本秀俊少尉(幹部候補生)、
化名「劉台源」的中尾一行曹長(下士)、
化名「林良材」的吉村虎雄(日軍在華北的參謀本部人員,中國話講得非常流利)
化名「劉德全」的照屋林蔚(浪人)

這「根本博7人組」從宮崎縣延岡市沿岸以釣魚為名,偷偷乘船出海。他們原本想到中國大陸,但因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中共人民解放軍迅速向南挺進,只好轉去台灣。

根本博一行人的行動,被港日媒體大幅報導,連美國「芝加哥論壇報」也轉述。

最誇張的有「蔣在日本招募十萬義勇軍協防台灣」、「蔣在日本招募義勇航空隊協防台灣」。

根本博的新聞一出,日本回國軍人(尤其是航空飛行員),一大堆人擠到中華民國駐日代表團要報名,震動了盟軍總部。

1950年2月6日,臺灣空軍30多架轟炸機狂炸上海楊樹浦工業區,令上海停電斷水,駕駛這批轟炸機的主力是抗戰時侵華日本航空兵。這還是美國來華助戰的飛虎隊隊長陳納德,居間穿針引線,使這些前日本航空飛行員打扮成臺灣空軍的樣子去空襲上海。

在蔣介石意識中,共產黨始終還比日本人可怕。

用有「侵華經驗」的日本戰犯求生存比民族意識重要。

據根本博回憶錄說,戰後蔣介石在書房裡召見他時,侍衛長商震上將、戰區司令官孫連仲上將都站著。

蔣介石卻拉著他的手請他坐下,沒有一絲戰勝國的驕傲,讓他感激在心。

根本博說服湯恩伯把仍在大陸的部隊儘快撤到沿海的一江山島、大陳島、金門、馬祖,增強了國民黨金門守軍的實力。

1949年10月,中共「長勝將軍」葉飛所屬第三野戰軍第28及29軍先頭部隊,不知道金門的指揮系統已換上了一批日軍將領,還以為仍是軟如豆腐的「常敗將軍」湯恩伯的國府軍指揮系統,於是,大膽進軍金門。

為什麼共軍視湯恩伯為「常敗將軍」?

湯恩伯由陳儀出資保送留學日本,進入明治大學政經系。1926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八期。中國抗日戰爭初期在南口、台兒莊戰役有所表現。

因軍功湯恩伯成為第31集團軍總司令在河南擁兵40萬,管轄魯蘇皖豫四省,有「中原王」之稱,但日軍僅花38日以少數兵力攻下河南省全省,慌張失措的湯恩伯脫掉軍服,裝成伙夫兵逃亡,戦線崩壊朝野激忿要求軍法處罰湯恩伯,但蔣介石私心庇護其脫罪。

1947年3月,湯恩伯任第1兵團司令攻撃山東省共黨解放區。但是精鋭部隊張霊甫的第74師在孟良崮戰役被殲滅,湯恩伯的指揮大失誤,被解職處分。

1948年春、湯恩伯復職任徐州綏靖主任,在徐蚌會戰時所指揮指揮的軍隊又被殲滅。

湯恩伯屢戰屢敗或不戰而敗,1948年湯恩伯失守上海後,蔣介石對他說:「不要老逃跑,名譽要緊。」

蔣介石日記中記載湯恩伯:

 

「六月二日  星期四

本日朝課後,見陳大慶,談上海作戰經過,砲兵幾乎全失,戰車亦失四分之三。湯(恩伯)始報為全部撤出,完全謊言。將領怯弱不勇,可痛!

六月二十六日  星期日

晚課後,湯恩伯來見。對湯滬戰撤退以前,慌忙圖遁,而未能充分準備,且未及時通知各將領,致被陷、被俘者大半,聞之痛憤,未知其將如何以見來者。除湯本身之外,而其副司令石覺,本為最有希望之將領,竟亦被其牽累,喪失信用,不能復其指揮所部,是誠等於死亡矣!將領如此,若不重新教育,作育後進,何能復興耶?

六月二十八日  星期二

朝課後,與蔚文談話。想至湯部敗退損失實情,不勝悲憤。東南二十軍以上之兵力,幾乎被其送完,而彼猶自以為不差,毫無羞愧之心。」

 

但是蔣介石對湯恩伯除了口頭斥責之外,沒有任何處份(雖然很會打敗仗,但總比會投降的可靠)......

共軍渡過長江,擔任南京首都防衛的湯恩伯棄守,5月下旬逃到廈門,剛好任派廈門防衛司令。

9月、廈門失陷,湯恩伯在廈門港海灘上向軍艦呼叫:「立即放小艇來,要快,要快,不然我就要被共軍俘虜了。」,湯恩伯逃往金門。

中國人民解放軍葉飛將共軍下的32軍船隻分發給中共28軍,決定集中船隻來進攻大金門,但是鑒於船隻數量還是不足,日期一再的延後,終於在1949年10月24日當晚決定下令渡海進攻大金門。

葉飛曾說:「看來大陸再也不會有什麼大仗打了,你們28軍就掃個尾吧。」

而湯恩伯向蔣介石發出哀求「放棄金門島的許可」電報。

但是蔣介石不允許,告以:「金門不能再失,必須就地督戰,負責盡職,不能請辭易將。」命令其固守金門。

但是湯恩伯仍鬧著要離開金門,蔣介石用近乎斥責的語氣對他下令說:「直到最後,我都不會同意更換司令官,給我死守金門!」。

 


這樣的指揮官實在沒有什麼好期待的,除非是有奇蹟出現。

此時認為將要命喪金門的湯恩伯的日本救星們也來到金門........

實際指揮官 根本博

面對共軍壓境,慌張失措的湯恩伯除了很會逃外,根本不會打海島戰役,實際指揮委託日本作戰專家,湯恩伯也是留日的,日文交流不成問題。

湯恩伯倚靠日本人從中國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審判時期就開始,當時湯恩伯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時請教拘禁中的日本侵華支那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如何固守長江天險,岡村寧次根據自己長期以來對長江下游軍事要地的研究,操起教鞭在地圖上,指指點點,滔滔不絕地陳述了有關防守長江的意見。

湯恩伯頻頻點頭,他的參謀人員,則一一用筆記下。談話約1個小時。

1949年元旦,湯恩伯攜帶禮品,向岡村寧次祝賀66歲生日,並再次與之交換了關於江防的戰略戰術。

不過,江陰要塞叛變,湯恩伯狼狽而逃....

自此~湯恩伯對根本博言聽計從,根本博提出「建議」,湯恩伯馬上下令實行.....

根本博日本將校研究佈陣,吉川源三、岡本秀俊,測量古寧頭地形。

將原孫立人所屬之青年軍201師601、602兩個團,擔任瓊林至後沙、壟口、湖尾、以迄古寧頭一帶,尤其壟口至古寧頭「東西一點紅」之間海岸,正面廣約5千公尺,縱深也有500~600公尺的地方認定為共軍來犯最可能的地方。

根本博建議在此進行演習,想不到國民黨戰車老舊,演習時2輛戰車履帶斷裂,拋錨於此,在共軍趁黑夜突襲時,在沙灘成為不動碉堡,壓制了共軍左翼攻勢。

根本博還建議修築日式地下坑道,但工程浩大,無法執行。(後來白團設計了金門地下坑道防衛計畫)

國民黨原本打算在古寧頭將登陸的共軍「阻敵於海上」,但被根本博制止,依原日本陸軍航校教官淺田哲的建議等共軍登陸後以空優轟擊敵登陸船舶。

根本博計劃要讓共軍登陸後再集中殲滅,是為「巌島合戦」戰法。

 


共軍3路大進擊

25日凌晨1點30分,中共200艘登陸船(大部份為漁船)開始登陸金門,計畫將金門切斷成2半。

共軍251團在古寧頭突破登陸,253團在在湖尾登陸,突破防線。

這時人民解放軍葉飛將軍接到登陸成功報告,以為勝利在望,但是由於不熟悉潮汐漲退的關係,結果造成了搶灘船隻全部因爲退潮所以全陷在沙灘上動彈不得。

根本博計畫發生效果,國民黨海軍於3時左右在古寧頭西北海面,猛烈轟擊擱淺的人民解放軍船隻和軍隊。

根本博馬上對著還在發呆的湯恩伯要求用優勢的空軍將共軍所有艦艇炸沉,湯恩伯急電周至柔(時任空軍總司令)要求空中支援,依記載出動了「空軍B-24重轟炸機、P-47戰鬥機及海軍砲火轟擊」。

天亮後100多艘人民解放軍船無一返回,第2梯次援軍隔海望洋興嘆。

根本博將國民黨軍撤退,讓「被破釜沈舟」沒舟回去的共軍全數上岸。

上岸的共軍被殲滅了大部分,共軍殘部於是佔領古寧頭的民宅做困獸之鬥,國民黨軍也準備用「火海」圍攻。

根本博又反對國民黨軍「火海」戰術,會燒死無辜古寧頭村民,結果國民黨軍打開包圍的一角,讓共軍到北海岸集結等待對岸支援,古寧頭村民因此逃過一劫。

26日凌晨,共軍湊齊一些船隻由246團團長孫玉秀率該團的2個連和共軍第85師的2個連增援。

246團在湖尾登陸;另2連在古寧頭登陸。244團繼續增援246團。

 


246團的兩連,天亮時突破包圍,在古寧頭和據守該地共軍會合。

26日凌晨6時30分在國民黨軍全新的戰略布局下,根本博隨手拿起一頂印有青天白日徽的鋼盔就往戰場走去,湯恩伯阻止不及,急命貼身副官侍衛跟上保護,並交代副官:「都聽林將軍(根本博)的指示~」。

那湯恩伯人呢?已經呈包圍共軍之勢,安全的司令部總要有人坐陣嘛~而且前線很危險~lol

儘管如此,從抗日開始就一路敗逃的湯恩伯還是有些光說不練卻熱血沸騰的名言如:「人生百年,終須一死,好漢死在陣頭上,即為軍人光榮之歸宿。」、「我死則國生,我貪生則國死,吾儕寧死盡以維護此陣地,並不幸求生還也。」

根本博透過吉村虎雄的翻譯親自指揮湯恩伯所屬8500名國民黨軍。

根本博請李良榮將軍(時任金門防衛司令官)的第22兵團為攻尖前鋒....搭配22輛M5A1坦克車..以日軍侵華常用的攻尖戰法向古寧頭猛烈反攻。

此役國民黨軍中功勞最大的「福建將軍」李良榮(黃埔一期),戰後始終不言一功字,並不提一勞字,可能有不便說明之處,所以「非常沉默」。

依據湯恩伯在水頭本部發布第3號作戰命令:「所有金門島部隊,在12兵團胡司令官未到達以前,均歸22兵團李司令官統一指揮。」,所以陸戰主力都是李良榮的第22兵團。

後來詭異的台北當局卻以李良榮在金門「備戰不力」為由,將其撤換,調回台灣,第22兵團解散。

只能推測明知真正指揮的是日本人的他也只能照辦上面的意思將古寧頭戰功歸給胡璉,不敢與當時所謂的「國軍5大主力」殘存的胡璉「爭功」。

「高風亮節」的他後來還說出:「若無十二兵團之增援,則吾人的遭遇,誠有不可想像者。海島作戰,勝則滅敵,敗則被殲,吾人感激之不暇,何功可爭?」

李良榮的戰功其實都被「割稻尾」的胡璉掩蓋,不是有研究古寧頭戰役的人,對他也感到陌生。

在軍中不得志的李良榮在1953年就以中將退役,後來移民馬來西亞,1967年因車禍去世。

中共解放軍第251團衝出根本博的包圍竄到古寧頭,固守林厝,根本博命第19軍14師42團李光前所部反攻林厝時,李光前不幸陣亡。

中尾一行、照屋林蔚還拿著火箭筒逐一抵近林厝民房射擊躲藏共軍,恍然回到當年在華北清勦土八路的「懷舊時光」。

在根本博指揮打擊下,解放軍1,300餘人「突圍至海岸」被困在古寧頭以北之海岸斷崖下的沙灘.....

根本博佈置全軍在湖尾高地、湖南高地及132高地向古寧頭以北推進壓縮包圍圈,準備全部殲滅共軍。

快到中午戰事近尾聲時(古寧頭戰役開打後第3天),國民黨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偕第12兵團司令官胡璉才到達金門戰場...

第12兵團陸續在料羅灣登陸。

在湖南高地,胡璉第一次與根本博見面,在場還有李良榮,與沈向奎(第25軍軍長、金門防衛副司令官)。

根本博將湖南高地等包殲指揮權交於剛從潮汕撤回的胡璉接手指揮收尾,此時總兵力高達4萬的國民黨軍湧入攻擊共軍。

10月27日,很快的寡不敵眾的解放軍彈盡援絕,最後約900人在沙灘集體投降。

中共軍28軍第246團登陸總指揮官孫玉秀已先於古寧頭北山斷崖下舉槍自盡,第244團團長刑永生負重傷後被國民黨軍隊包圍,被俘後不久即傷重身亡。

第251團團長劉天祥也陣亡,政委田志春率50人在金門亂竄打游擊,終因彈盡糧絕被俘。

據估計共軍登陸9000多人,有3,900餘人被俘。

1949年12月1日,第12兵團就地改為「金門防衛司令部」,胡璉就任「第一任司令」。

金門在胡璉統治下,實施黨政軍一元化,軍民被教育提到古寧頭戰役,就只會先提到胡璉,啊~金門「現代恩主公」啊...lol

共軍在古寧頭遭到毀滅性的摧毀,這就是中華民國國軍一些老將領動不動就拿來炫耀的「古寧頭大捷」!


:「好像硫黄島的日軍戰法,只是共軍比美軍差太大,難怪兵敗如山倒又沒打過海島戰的湯恩伯~突然打了勝戰!」

 


古寧頭戰役失利,震動中共全軍!一向會敗會逃的湯恩伯好像換了一個新腦袋....

毛澤東在給華野陳粟(陳毅、粟裕)部的電報中,嚴厲指責「查此次損失,為解放戰爭以來最大者」,並一針見血地指出其主要原因,為「輕敵與急躁所致」。

毛澤東嚴令各野戰軍「必須以金門島事件引為深戒」!

後來由中共情報單位查知,原來「輕敵與急躁所致」的敗因中竟有「侵華日軍」參陣,難怪軟如豆腐的湯恩伯竟打了勝仗。

中共懸賞5萬美金要取根本博的人頭。

蔣介石的花瓶

古寧頭戰役神奇的獲勝,蔣介石大為欣慰,送給根本博一個景德鎮官窯燒製的花瓶。

:蔣介石的「中華民國三十六年6只花瓶」

這批花瓶是1947年中國政府為慶賀英國伊莉莎白公主(現在的女王)大婚而訂做,共6個,蔣自己留下一對,將其中之一送根本博。

 


根本博的女兒富田乃理為蔣介石送給父親根本博的花瓶特製木盒保存,在盒蓋的內部寫上花瓶的由來。

好笑的是,戰事結束2、30年後,有人提出「誰是古寧頭大捷指揮官」之類的話題,國民黨軍內為爭功發生了金門保衛戰指揮權歸誰的爭論,主要的爭論焦點在湯恩伯(只會打敗戰)與胡璉(當時根本不在金門,尾聲時來割稻尾)身上。

導因於一些歌頌胡璉在古寧頭戰役表現,吹牛吹過頭,引發湯恩伯部屬不滿,雙方展開論戰,不過基於「民族大義、抗日仇恨、國軍顏面」,絕不能說出「根本博」這個名字。

在事隔60年後的今天,若還有人要問此役指揮官到底是湯恩伯、李良榮、高魁元還是胡璉?

原來都不是!是個不能曝光的日本人...(如果問死愛面子的國民黨人,答案是除了根本博不是外,湯李高胡4人都是lol)

舟山群島「顧問」時期

 


【湯恩伯(後排左起第二人,根本博(前排左起第三人)等人合照】


而由於金門真正恩主公-根本博的奮戰,讓盟軍加強安檢,原本蔣介石與岡村寧次的佈局也被牽連,臺灣方面招募「日本義勇軍」的計畫胎死腹中,縮水成了由化名「白鴻亮」的富田直亮少將組成「顧問團」,也就是一般人熟知的「白團」。

自此直到1952年3月,根本博才以「個人顧問」身份,在湯恩伯軍中參與對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進行騷擾作戰。

根本博比起其他日本軍事顧問不同,他是直接參戰「玩真的」、功勞很大,而且官階輩分都比富田直亮高,所以「白團」成員一起抵制他。

更嚴重的是為了防守舟山群島(當時登步島、一江山、大陳島仍在國民黨手中),他赴日本以「漁撈」為名,買了33艘機帆船,卻因在口角時殺了一個流氓,引起日本海上保安隊的追捕。

根本博的行動不夠保密,以致連累岡村寧次也被盟總麥克阿瑟約談,而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朱世明也收到盟總的警告,招募「日本義勇隊」計劃胎死腹中,因此讓蔣介石不滿,於是先遣送其他6人回日本。

而化名「周志澈」的吉川源三中佐,又侵吞了其他幾人的安家費,在日本成了重大新聞。

蔣介石更擔心連「白團」再也沒有優秀的日本軍人來參加,將根本博也遣送回去。

1952年6月,根本博歸日之時,湯恩伯贈送書翰紀念,內書「根本先生‧‧與恩伯,朝夕相聚,出入金、廈、舟山各島,危難生死,置之度外,此崇高之義俠精神,實可天地間久長」。

約2年後在1955年1月18日一江山島戰役,國民黨軍一江山島指揮官王生明陣亡,副指揮官王輔弼被俘,其餘守軍陣亡500多人,遭俘500多人,國民黨從大陳島撤退。

而這位「好戰」又充滿「仁義心腸」的日籍臺灣將軍根本博回日本後,鬱鬱寡歡、終日酗酒,1966年5月24日病沒。

真相浮現

古寧頭戰役(The Battle of Ku-Ning-Tou)已過60多年,根本博是拯救了中國國民黨而見不得光的日本人,在金門也不會有他的銅像,甚至中國國民黨也絕不想提及的古寧頭戰役英雄。

很久~很久以後..2009年10月舉辦的古寧頭戰役戰死者追悼會上,台灣國防部終於承認有根本博等日本將校在古寧頭戰役參戰。

中華民國國防部常務次長黃奕炳中將在媒體前以「國防部代表」聲明:「當年古寧頭戰役,感謝日本友人協助,可以說是雪中送炭」。

金門的「古寧頭戰役」與後來的「八二三炮戰」皆是「中華民國最後的領土戰爭」,但卻是台灣不必要的戰爭。

根本源自於毛澤東對蔣介石的追殺,與蔣介石要保住國民黨「反攻復國」跳板求翻本的意氣之戰。

換言之,是蔣把戰禍連結金門而帶給台灣,拖台灣下水,要台灣人為中國國民黨枉送性命。

而一般泛藍人士對於日本「恩人」根本博在古寧頭戰役地位依然是貶抑到底,無法接受,打死都不承認小日本人竟能指揮「英勇的國軍」!,還有點良知最多就只說是「顧問性質」。

:「這搶救恩伯敗將的事,為了KMT的面子~古寧頭一定要抹去根本博!

--------------------

===============================

 

國民黨絕對不教的「抗戰勝利2.0」

推文到plurk
2015-08-13 06:00
◎ 雲程
每到終戰紀念國民黨便大吹法螺,但所謂的「抗戰勝利」與課綱實不值識者一笑。
盟軍以〈總命令第一號〉授權「蔣介石元帥」受降後,蔣不僅以如〈軍字第卅一號〉禁止日軍向非其所指定者投降,更利用日軍負責各地治安,甚至以如〈中字第十六號〉要已繳械的日軍代為抵禦蘇聯軍南下。國民黨何曾面對過此「勝利」真相?
負責山西受降的閻錫山出身於日本士官學校,在蒙古軍司令兼北支那軍總司令根本博認可下,以安全遣返數萬日本軍民為條件,命令日本第一軍司令澄田睞四郎徵求其部下,以自願軍名義組成「合謀社」(後改為特務團)訓練閻錫山部隊,並替國府打了三年半的國共內戰。國民黨的課綱能包容這史實?
蔣介石原本抗拒日軍參與內戰,但戰後敵友立場瞬息萬變。國民黨節節敗退,蔣不但呼應前陸軍大臣宇垣一成為重建日本軍所設想的「東亞聯盟軍」而高唱「國際反共同盟軍」,還招募岡村寧次等日本將校幫其訓練軍隊、駐守台灣而成為白團。主導擴大中日戰爭的服部卓四郎還來台擔任白團教官。郝柏村本是白團富田直亮訓練出來的黨版皇軍,現在大罵別人皇民,豈非忘恩負義?
宇垣一成雖被公職追放直到一九五二年才解除,但宇垣與盟軍總部(GHQ)負責情報安全的G-2與Charles A. Willoughby少將之軍事合作則未曾中斷。GHQ透過宇垣機關,統整河邊機關(治安)、有末機關(情報)、服部機關(軍事)與KATO機關,靈活運用日本軍的反共能量,活動預算也由G-2提供。宇垣、根本博、岡村寧次等人未被軍事法庭判刑其理在此。課綱真敢處理小中華與大日本的水乳交融?
歷史絕無標準答案,簡化的教科書只能教出幼稚盲動的群眾,而非現代公民。要年輕人在網路時代的激烈競爭中屹立不搖,唯一可行的歷史教學就是花亦芬教授所言:專注歷史轉折處,允許多元觀點存在、開放討論;藉此培養學生綜理全局、邏輯推導的能力。
歷史不可如硬碟般背誦教條,更不該為憲法或政治服務。但黨國權貴的三代榮華,本建立在愚民教科書的基礎上。他們強推復古課綱,真相不就大白了!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hoonting.blogspot.tw/)


M5A1戰車
古寧頭戰役發生時,熊老才18歲,擔任戰車第三團第一營第三連上士射手。民國38年10月24日,他所屬的66號M5A1戰車在演習結束回程途中履帶故障,搶修期間,同排的64號、65號兩輛戰車一同留守灘頭警戒。24日深夜,共軍第十兵團下3個團9千餘人,搭乘以漁船為主的大小船隻3百餘艘渡海進犯金門。25日凌晨一點多,我軍201師突擊排排長卞立乾中尉查哨時誤踩地雷,驚動了防線上的官兵,也因此發現渡海來犯的共軍。
當時熊老急忙跳上戰車,順手摸到一發砲彈,腳一踩就打出去了,正好擊中共軍彈藥船,引發爆炸與大火,不但重傷船上的副指揮官,也照得海面有如白晝。共軍如潮水般一波波湧上灘頭,熊老的手幾乎沒離開過扳機,戰車上的123發砲彈與7500發機槍彈,天亮時已打得一發不剩,海灘上盡是共軍死屍。

134654917_3850151705046933_593564897453492130_o


(1) 謝金河-數字台灣 - 貼文 | Facebook

歷史的真相:根本博與古寧頭大捷
假日在家讀史是一件寬心的事!邱永漢先生的小舅子楊怡祥醫師寄來兩本書,一本是他和楊鴻儒先生合作的「梅樹上的櫻花」,寫的是太原五百完人的故事。另一本是門田隆將的「為義捐命——根本博」,今天下午,我終於看完根本博這本書,也幫助我對古寧頭之戰,有融會貫通的了解。
幾個月前,陳耀昌在臉書上po出1949年國共戰爭的中央日報舊報紙,我開始對古寧頭的共軍登陸產生高度興趣。這次到金門的員工旅遊,我特別去探視共軍登陸的海岸及交戰中M5A1戰車,還有彈孔累累的北山洋樓。這其中,我心中一直覺得納悶的是古寧頭戰史館,除了歌頌蔣介石,胡璉,高魁元外,當年領導作戰的總司令湯恩伯,戰功彪炳的青年軍孫立人,還有幕後策劃布陣的根本博都消失在戰史館中。
這當然與古寧頭大捷後,軍方的權力鬥爭有關,而湯恩伯在1954年在日本死於胃癌,孫立人後來被軟禁33年。而白團的根本博才是這場戰爭背後重要的策劃的謀士。他原是日本華北軍區司令官,為報蔣介石之恩,在國共內戰尾聲偷渡來台,成為湯恩伯將軍的重要策士。
他建議放棄廈門,退守金門,他精準掌握共軍登陸地點,把原本「邀集半渡」,希望在登陸前殲滅,改為「斧底抽薪,斷其後路」,他讓士兵挖戰壕,待共軍上岸,用汽油燒毀182艘船舶,來犯共軍約3萬人,有八千多人被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10月1日建國,1949年10月24日深夜的古寧頭戰役共軍慘敗,這是兩岸互不隸屬最關鍵一戰。從根本博又帶出日本總督明石元二郎的兒子明石元長,讓史實還原,這是重建台灣主體意識論述非常重要的一步!(1) 謝金河-數字台灣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UZ9QlP

314762595_5057717860995354_4926587992264301623_n313432272_5057717520995388_3054695919098010400_n314425677_5057717090995431_5841906259472968279_n315178757_679067100242113_7450526025607544778_n313918342_5057717627662044_296800617799926978_n315409797_5057716437662163_5673134862266544342_n313871556_5057718034328670_7380928698861248027_n315104036_5057716674328806_2342276390204847460_n314412718_5057717500995390_4236863411341856559_n314459931_5057717964328677_7408364805390733945_n315122317_5057717940995346_8132238462958901190_n

(1) 謝金河-數字台灣 - 貼文 | Faceboo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