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臺灣的50堂課】透過人類學家的眼光 讓你更認識這塊島嶼歷史(臺灣歷史不只四百年 古南島文化至少七千年)
【考古臺灣的50堂課】透過人類學家的眼光 讓你更認識這塊島嶼歷史(臺灣歷史不只四百年 古南島文化至少七千年)
嘉義史前遺址的重大發現! 鐵路高架化挖到2具遺骸 約2500年前聚落 可能是諸羅平埔族人祖先〔2021-09-07〕
嘉義史前遺址的重大發現! 鐵路高架化挖到2具遺骸 約2500年前聚落 可能是諸羅平埔族人祖先〔2021-09-07〕
距今5000至4300年前的「碳化稻米」,是大坌坑文化南關里東遺址出土,可能是台灣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米,顯示台灣史前居民在5千年前已懂得人工栽培稻米,不再局限於原始採集和狩獵。占地近2.5公頃「南科考古館」開幕免費參觀!5千年前文物開箱搶先看 http://bit.ly/32rzWmE
南科遺址發現可能是台灣第一顆稻米 南科遺址發現距今約5000年的稻米考古遺物,可能是台灣的第一顆稻米。 (圖為遺物和現在稻米的對照)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04年8月11日台灣農業起源?南科遺址挖出第一顆米 | 產經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dZ9LvF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南11日電)米是台灣人的主食,但台灣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稻米蹤跡,由中研院院士臧振華領導的考古團隊,在南科出土的遺物中發現大量碳化的稻米,可能是已知的「台灣第一顆米」。
南部科學園區是國內最重要的科學園區之一,進駐的廠商超過150家,都是國內最先進的光電、半導體及生物科技業者,每年有7、8萬位科技人才在這裡努力打拚,年生產營業額已經達到近新台幣6000多億元。
這樣一個科技的重鎮,卻還有另一批人每天拿著小鏟,揮汗如雨地搶救將被剷除的文化遺產;一個努力地企圖超前時代、躍向尖端,另一個則是走回過往、保護歷史的足跡。
南部科學園區的開發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其地下埋存大量的古代文化遺址。為了搶救這些即將遭受毀壞的文化資產,從民國85年開始,南科管理局籌備處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臧振華博士所領導的南科考古隊,在南科及其周邊地區進行考古遺址的搶救工作。
這項工作前後進行將近15年,總計發現考古遺址58處,搶救發掘34處,發掘總面積約9萬平方公尺。歷時之久、耗費人力之多,以及發掘面積之廣,在台灣考古學史上首屈一指,所出土的遺物與遺跡,包括數量、類別,都屬空前。
臧振華說,搶救出的南科遺址,年代距今300年至5000年間,涵蓋了10個考古文化期,各處遺址中所出土的遺物類別包括陶器、石器、骨角器、鐵器、玻璃器等文化遺物,以及動物骨骸、植物種子和木頭等生態遺物等。
其中,發現大量5000年以來人類作為食物的稻米、小米、以及其它動植物的遺留,豐富對台灣農業文化興起及變遷的認識與瞭解。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匡悌表示,因南科遺址的位置於地下水位以下,加上稻米遭受火燒碳化,所以保存狀況良好,至今還可以看到一粒粒完整的米粒,且米粒外型大小都差不多,顯示當時應有選種甚至育種的技術。
台灣農業起源?南科遺址挖出第一顆米 | 產經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dZ9LvF
值得注意的是,南科遺址中只有狗的遺骸,卻沒有現在農耕的好幫手水牛,臧振華指出,顯示當時是由人自己下田農耕,且從2000多具史前人類遺骸分析得知,當時的人類不僅有蛀牙,且可能因為從事粗活,脊椎、膝蓋都不太好。
臧振華指出,截至目前已經整理20個考古遺址,但仍有14個考古遺址文物尚未整理,這些文物超過幾百萬件,繼續整理和分析,可以對南島民族文化有更進一步了解,還有夏威夷的人類考古學家前來交流及請求協助。1040811台灣農業起源?南科遺址挖出第一顆米 | 產經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dZ9LvF
南科遺址挖出「台灣第一顆米」 考古證實5千年前已進入農業時代〔2015-08-11〕
南科遺址挖出「台灣第一顆米」 考古證實5千年前已進入農業時代〔2015-08-11〕 https://bit.ly/35jP4ck
考古團隊在南科園區大坌坑文化南關里東遺址出土的稻米,屬台灣第一顆稻米。(南科考古館提供)(記者萬于甄攝)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南〔2015-08-11〕
米是台灣人的主食,但台灣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稻米蹤跡,由中研院院士臧振華領導的考古團隊,在南科出土的遺物中發現大量碳化的稻米,可能是已知的「台灣第一顆米」。
南部科學園區是國內最重要的科學園區之一,進駐的廠商超過150家,都是國內最先進的光電、半導體及生物科技業者,每年有7、8萬位科技人才在這裡努力打拚,年生產營業額已經達到近新台幣6000多億元。
這樣一個科技的重鎮,卻還有另一批人每天拿著小鏟,揮汗如雨地搶救將被剷除的文化遺產;一個努力地企圖超前時代、躍向尖端,另一個則是走回過往、保護歷史的足跡。
南部科學園區的開發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其地下埋存大量的古代文化遺址。為了搶救這些即將遭受毀壞的文化資產,從民國85年開始,南科管理局籌備處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臧振華博士所領導的南科考古隊,在南科及其周邊地區進行考古遺址的搶救工作。
這項工作前後進行將近15年,總計發現考古遺址58處,搶救發掘34處,發掘總面積約9萬平方公尺。歷時之久、耗費人力之多,以及發掘面積之廣,在台灣考古學史上首屈一指,所出土的遺物與遺跡,包括數量、類別,都屬空前。
臧振華說,搶救出的南科遺址,年代距今300年至5000年間,涵蓋了10個考古文化期,各處遺址中所出土的遺物類別包括陶器、石器、骨角器、鐵器、玻璃器等文化遺物,以及動物骨骸、植物種子和木頭等生態遺物等。
其中,發現大量5000年以來人類作為食物的稻米、小米、以及其它動植物的遺留,豐富對台灣農業文化興起及變遷的認識與瞭解。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匡悌表示,因南科遺址的位置於地下水位以下,加上稻米遭受火燒碳化,所以保存狀況良好,至今還可以看到一粒粒完整的米粒,且米粒外型大小都差不多,顯示當時應有選種甚至育種的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南科遺址中只有狗的遺骸,卻沒有現在農耕的好幫手水牛,臧振華指出,顯示當時是由人自己下田農耕,且從2000多具史前人類遺骸分析得知,當時的人類不僅有蛀牙,且可能因為從事粗活,脊椎、膝蓋都不太好。
臧振華指出,截至目前已經整理20個考古遺址,但仍有14個考古遺址文物尚未整理,這些文物超過幾百萬件,繼續整理和分析,可以對南島民族文化有更進一步了解,還有夏威夷的人類考古學家前來交流及請求協助。
南科遺址發現可能是台灣第一顆稻米 南科遺址發現距今約5000年的稻米考古遺物,可能是台灣的第一顆稻米。 (圖為遺物和現在稻米的對照)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04年8月11日
南科遺址挖出「台灣第一顆米」 考古證實5千年前已進入農業時代〔2015-08-11〕 https://bit.ly/35jP4ck
繼南科「台灣第一狗」挖出石虎或「台灣第一貓」山佳遺址現勘 期盼受文資重視並挖出「台灣第一貓」
2022-02-08 13:49
山佳遺址現勘 期盼受文資重視並挖出「台灣第一貓」 | 生活 | 聯合影音 https://bit.ly/3rDTGlN
苗栗縣竹南鎮山佳文化遺址早在40年前就發現,且被列為國內百大遺址,擁有至少3、4千年歷史,但迄今卻未受文化資產認證及保護,台灣陶文化協會為此向縣府提報考古遺址的文資審議,上午首度辦現勘,協會盼隨著文資程序啟動讓山佳遺址受重視,未來能開展相關研究,甚至有機會繼南科「台灣第一狗」的考古成果後,也發掘出石虎或「台灣第一貓」。
台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淑慧指出,山佳遺址在1983年由謝佳榮發現,後經由中研院學者陳仲玉、劉益昌調查,認為是北部和中部之間一個關鍵性遺址。但此處始終未能有系統發掘,遺址周邊近年不斷蓋公寓、築路,破壞速度很快,亟須保護。
10多年前地方曾爭取設置山佳遺址公園,當時推估認定的遺址範圍,東西長約1000公尺、南北約200到300公尺,以天聲廣播電台、信和有線電視一帶為中心向周邊拓展,年代約2000到3000年前,也可能有部分屬4000年前的文化層,當地農田、駁坎土層輕易就能發現不少類似古代的陶器碎片。
文觀局文化資產科上午邀台中科博館劉克竑等學者專家、相關地主及協會人員到場現勘,有些地主直言不排斥當地成為文化考古遺址,但希望有好的規畫和作法,且不影響他們權益。文資科表示,縣內目前並沒有任何一處公告指定的考古遺址,今天現勘程序主要先確定遺址坐落的區塊和範圍。
劉克竑指出,山佳可能是苗栗平地最重要的一處考古遺址,但全數為私有地,未來能否獲地主認同公告為文化資產,需要縣府人員努力。
鄧淑慧指出,台南科學園區開發時重視遺址發掘,原先以為地表僅有1000多年文化,結果向下發掘竟發現4、5千年前台灣最早被人飼養的家犬遺骸,山佳位於竹南科學園區周邊,期望也能受重視並進行相關調查,說不定有機會發現苗栗石虎或家貓遺骸,為今年虎年增添佳話。
山佳遺址現勘 期盼受文資重視並挖出「台灣第一貓」 | 生活 | 聯合影音 https://bit.ly/3rDTGlN
「台灣第一犬」南科南關里遺址挖出5千年前台灣土狗完整骨骸 屬大坌坑文化〔2017-08-31〕
5千年前夥伴狗 南科大坌坑遺址出土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2SbbK7v
南科園區內的大坌坑文化遺址,考古找到台灣土狗的完整骨骸,預計明年將與其它文物一同進駐史博館南科分館。(記者黃文瑜攝)
「台灣第一犬」南科南關里遺址挖出5千年前台灣土狗完整骨骸 屬大坌坑文化
記者黃文瑜/新市報導〔2017-08-31〕
現代人流行養寵物,但養寵物非現代人的專利,早在約五千年前,台灣歷史上就有人把狗當夥伴,並且在南科園區內的大坌坑遺址,考古人員找到台灣土狗的完整骨骸,目前收藏在園區的陳列室中,預計明年將與其他考古收藏品,一同進駐南科園區的史前博物館。
南科所在地屬於曾文溪及鹽水溪二溪流間,受河流氾濫影響,導致遺址深埋在地下,不易發現,直到園區因工程監測,才發現許多遺址,最早的年代可追溯至四千八百年前左右,最晚則是距今二百年左右,涵蓋了大坌坑、大湖、西拉雅等十個考古學文化期。目前已有九百萬件古物出土。
「台灣第一犬」全台最早寵物犬 被稱「天下第一狗」台灣土狗的完整骨骸-最早家養犬
其中一件從大坌坑文化中挖掘出來保留完整的狗骨骸,是目前全台被發現最早與人共處的狗,因此被稱為「天下第一狗」。
遺骸完整 可能協助狩獵被紀念
史博館南科分館籌備處表示,南關里遺址出土,當時共挖出四隻狗遺骸,與其他動物骨頭不同,幾乎是被完整安放,不像食用的動物骨頭細碎分散各處,並且頭朝南,如同當時埋葬人的方式,由此表示當時人與狗的關係應是「夥伴關係」,狗可能是協助狩獵而被紀念,且當時的台灣土狗體型不像現今土狗那麼大隻,並且推測毛色也非黑色,因要在叢林間協助狩獵若是黑色過於顯眼,最有可能的毛色為棕色。
「台灣第一犬」南科南關里遺址挖出 國內最早家養犬
在台南科學園區南關里遺址挖掘出土,年代距今近五千年,屬大坌坑文化,骨骸保存完整,呈睡姿狀態,推測可能被刻意埋葬,顯見與飼主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家養犬。(圖文:記者吳俊鋒)
狗是人類最親密夥伴 數千年來情感不變
中央社 / 記者盧太城 / 台東縣〔2006-01-28〕
誰是人類最親密的伙伴?從考古發現,數千年前「狗狗」已經和人類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史前文物中不僅有「狗狗」的造型裝飾,甚至還幫狗狗建立「狗墓葬」。
台灣考古學者挖掘史前遺址,經常發現「狗狗」的遺骸,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臧振華說,最早的紀錄是一萬二千年前人類就開始豢養「狗」。人類為了狩獵及居住安全守衛,而開始豢養某些具有家犬特質的動物,從東亞地區的灰狼開始,將大野狼馴養為家犬。
「狗狗」的祖先隨著人類的腳步,做出許多調整與犧牲,成功的生存策略,使它們適應現代文明生活而不致絕種,它們是所有野生動物裡最大的贏家。
史前館展示組技士夏麗芳表示,「狗狗」和人類建立深厚的情感,是人類親密的伙伴,台灣史前人類將狗狗的造型作為裝飾,如卑南文化卑南遺址有狗型陶器把手,舊香蘭遺址出土的陶片也有狗的圖案,芝山遺址則發現狗型的玉飾。
更特別的是,烏山頭遺址中,竟然出現和人類葬在一起的「狗墓葬」,骨骸保存完整,這種特意的埋葬情形,在過去從未在別種動物上發生過,由此可見狗對史前人類的重要性。
夏麗芳說,台灣犬是最早在台灣居住的原始犬品種,俗稱「本土狗」。三角頭形,尖嘴,兩耳短薄而高豎,短毛,肩高約五十公分,四肢細長而耐跑,曾是台灣早期原住民狩獵最得力的助手。它們的體態外型各有特色,例如布農族的狗有虎斑紋,泰雅族的狗多屬黑色,魯凱族的狗體形較小,而平埔族群的狗則壯如小黃牛。
-------------
南科園區內的大坌坑文化遺址,考古找到台灣土狗的完整骨骸,預計明年將與其它文物一同進駐史博館南科分館。(記者黃文瑜攝)
2017/08/31 06:00
〔記者黃文瑜/新市報導〕現代人流行養寵物,但養寵物非現代人的專利,早在約五千年前,台灣歷史上就有人把狗當夥伴,並且在南科園區內的大坌坑遺址,考古人員找到台灣土狗的完整骨骸,目前收藏在園區的陳列室中,預計明年將與其他考古收藏品,一同進駐南科園區的史前博物館。
南科所在地屬於曾文溪及鹽水溪二溪流間,受河流氾濫影響,導致遺址深埋在地下,不易發現,直到園區因工程監測,才發現許多遺址,最早的年代可追溯至四千八百年前左右,最晚則是距今二百年左右,涵蓋了大坌坑、大湖、西拉雅等十個考古學文化期。目前已有九百萬件古物出土。
全台最早寵物犬 被稱天下第一狗
其中一件從大坌坑文化中挖掘出來保留完整的狗骨骸,是目前全台被發現最早與人共處的狗,因此被稱為「天下第一狗」。
遺骸完整 可能協助狩獵被紀念
史博館南科分館籌備處表示,南關里遺址出土,當時共挖出四隻狗遺骸,與其他動物骨頭不同,幾乎是被完整安放,不像食用的動物骨頭細碎分散各處,並且頭朝南,如同當時埋葬人的方式,由此表示當時人與狗的關係應是「夥伴關係」,狗可能是協助狩獵而被紀念,且當時的台灣土狗體型不像現今土狗那麼大隻,並且推測毛色也非黑色,因要在叢林間協助狩獵若是黑色過於顯眼,最有可能的毛色為棕色。5千年前夥伴狗 南科大坌坑遺址出土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2SbbK7v
台灣迄今為止最古老的人類化石
台灣考古重大發現!母親抱嬰兒4800年
有外媒報導指出,台灣科博館的考古學家在台中發掘出一對4800年前的人類化石,是台灣迄今為止最古老的人類化石。(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考古重大發現!有外媒報導指出,台灣科博館的考古學家在台中發掘出一對4800年前的人類化石,是台灣迄今為止最古老的人類化石,該化石是一對母子的骸骨,且令人震驚的是,母親臨死前仍緊抱著嬰兒。
綜合外媒報導,這對母子化石在台中地區出土,連同早前掘出的47套骸骨,可以證明台灣中部是史前人類最早活動的地方。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任屈慧麗說,考古學家們對該化石相當驚嘆,因為從化石可以看出,母親臨死前仍望向懷中的嬰兒。
該次的考古挖掘從2014年5月展開,前後歷時1年時間完成。
該化石是一對母子的骸骨,且令人震驚的是,母親臨死前仍緊抱著嬰兒。(路透)
----------------
人類8萬年前就出現亞洲
本次《自然》雜誌所發表的研究中,在中國大陸南部出土的一批人類牙齒,提供了新證據,證據顯示現代人類離開非洲大陸到達亞洲,比現時普遍的理論,早出了7萬年。根據研究,智人於8萬至12萬年前,到達今日的大陸。有關研究可能重繪現代人類的遷移地圖。倫敦大學學院研究員兼研究共同作者馬蒂農托雷斯表示,普遍接納的理論,是現代人類僅於5萬年前離開非洲,但是現在的證據表明,智人更早走出非洲。
雖然他們走的路線仍然是未知,但以往的研究表明,最可能由東非前往東亞的路線,是跨越阿拉伯半島和中東地區。研究結果也意味著,約20萬年前在東非出現的真正現代人類,首批抵達中國大陸之後,很久才前往歐洲。沒有證據表明,智人早於4萬5000年前進入歐洲,這比他們在現今的中國出現最少晚4萬年。
研究表示,在道縣福岩洞深及膝的灰色砂質粘土層,所出土的47顆牙齒,與現代人的牙齒非常相似。研究人員表示,這個發現,引發了有關為什麼現代人類要這麼久才進入歐洲的問題。他們說,這可能是由於尼安德特人已經在歐洲,以及歐洲大陸因冰河時期被冰封,妨礙相對暖和的東非新物種進入。
-----------------------------
---------------------------
考古歷史告訴我們台灣本地稻米,小米不一定來自別國,五千年台灣人就有育種苗觀念及捕較深海魚類能力。
南科遺址的發掘是國內近年來重要的考古工作,遺址年代最早可上溯至今4800年,共發現25處考古遺址,已發掘15處,涵蓋了大坌坑、牛稠子、大湖、蔦松、西拉雅、漢人等文化,最著名的就是道爺古墓遺址,南科遺址出土了豐富的陶片、石器,並發現漢人並發現漢人「糖連灶」遺跡和大湖期堆積等多元豐富的文物。為了讓國人瞭解與認識這批珍貴的文化資產,於是成立南科考古文物陳列室,以圖片、文物展示為主,並加以文字說明、導覽解說,方便國人可以更了解南科。
台灣農業起源?南科遺址挖出第一顆米
字級:
發稿時間:2015/08/11 18:47 最新更新:2015/08/11 19:01
南科遺址發現可能是台灣第一顆稻米
南科遺址發現距今約5000年的稻米考古遺物,可能是台灣的第一顆稻米。
(圖為遺物和現在稻米的對照)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04年8月11日
南科遺址發現可能是台灣第一顆稻米 南科遺址發現距今約5000年的稻米考古遺物,可能是台灣的第一顆稻米。 (圖為遺物和現在稻米的對照)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04年8月11日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南11日電)米是台灣人的主食,但台灣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稻米蹤跡,由中研院院士臧振華領導的考古團隊,在南科出土的遺物中發現大量碳化的稻米,可能是已知的「台灣第一顆米」。
南部科學園區是國內最重要的科學園區之一,進駐的廠商超過150家,都是國內最先進的光電、半導體及生物科技業者,每年有7、8萬位科技人才在這裡努力打拚,年生產營業額已經達到近新台幣6000多億元。
這樣一個科技的重鎮,卻還有另一批人每天拿著小鏟,揮汗如雨地搶救將被剷除的文化遺產;一個努力地企圖超前時代、躍向尖端,另一個則是走回過往、保護歷史的足跡。
南部科學園區的開發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其地下埋存大量的古代文化遺址。為了搶救這些即將遭受毀壞的文化資產,從民國85年開始,南科管理局籌備處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臧振華博士所領導的南科考古隊,在南科及其周邊地區進行考古遺址的搶救工作。
這項工作前後進行將近15年,總計發現考古遺址58處,搶救發掘34處,發掘總面積約9萬平方公尺。歷時之久、耗費人力之多,以及發掘面積之廣,在台灣考古學史上首屈一指,所出土的遺物與遺跡,包括數量、類別,都屬空前。
臧振華說,搶救出的南科遺址,年代距今300年至5000年間,涵蓋了10個考古文化期,各處遺址中所出土的遺物類別包括陶器、石器、骨角器、鐵器、玻璃器等文化遺物,以及動物骨骸、植物種子和木頭等生態遺物等。
其中,發現大量5000年以來人類作為食物的稻米、小米、以及其它動植物的遺留,豐富對台灣農業文化興起及變遷的認識與瞭解。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匡悌表示,因南科遺址的位置於地下水位以下,加上稻米遭受火燒碳化,所以保存狀況良好,至今還可以看到一粒粒完整的米粒,且米粒外型大小都差不多,顯示當時應有選種甚至育種的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南科遺址中只有狗的遺骸,卻沒有現在農耕的好幫手水牛,臧振華指出,顯示當時是由人自己下田農耕,且從2000多具史前人類遺骸分析得知,當時的人類不僅有蛀牙,且可能因為從事粗活,脊椎、膝蓋都不太好。
臧振華指出,截至目前已經整理20個考古遺址,但仍有14個考古遺址文物尚未整理,這些文物超過幾百萬件,繼續整理和分析,可以對南島民族文化有更進一步了解,還有夏威夷的人類考古學家前來交流及請求協助。1040811
史上首次 南科遺址挖出5000年「台灣第一米」
〔記者湯佳玲/台南報導〕台灣規模最大的南科考古,出土台灣第一例「小米」遺留,也發現至今最古老、距今5000年的稻米,號稱「台灣第一米」,而鯊魚骨骸也是最老紀錄,顯示當時的農業與捕魚技術相當先進;其中20處出土遺物已完成整理分析,台灣史前博物館正在南科興建分館,預計明年底落成。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臧振華說,南科遺址的年代範圍距今5000年到300年前之間,涵蓋了大坌坑、大湖、西拉雅等10個考古學文化期。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台灣考古史上第一次發現了「小米」的蹤跡,而且是上萬粒的碳化小米出土,即使是中國華南地區也未曾發掘過。
臧振華領導的南科考古隊,在南科及其周邊搶救遺址,前後將近15年,總計發現考古遺址58處,搶救發掘了34處,發掘總面積約9萬平方公尺,發掘了各式陶器、骨角器、植物種子、動物骨骸、建築遺跡、墓葬,以及出土2000多具骨骸。其歷時之久、耗費人力之多、發掘面積之廣、出土遺物數量之龐大、類別之繁多,創下台灣考古學史上紀錄。
臧振華說,南科遺址的年代範圍距今5000年到300年前之間,涵蓋了大坌坑、大湖、西拉雅等10個考古學文化期。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台灣考古史上第一次發現了「小米」的蹤跡,而且是上萬粒的碳化小米出土,即使是中國華南地區也未曾發掘過。
此外,稻米遺留也刷新紀錄,臧振華說,上一次的紀錄是在台北芝山岩發現,年代距今大約3000~4000年,「那時只有一小坨而已,這次也是上萬粒。」
團隊成員、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匡悌表示,小米是北方作物,為何會來到熱帶地區的台灣南部,有科學家認為是與北方貿易而來,也有推測是從中國華南地區帶過來,或者是氣候變遷所造成,目前不得而知,也不確定與原住民的小米文化是否關聯。
臧振華也說,過去曾在澎湖的鎖港遺址發現了俗稱美人魚的儒艮,該遺址距今4500年~3800年,這次南科遺址發掘了古人其實在更早期就食用深海鯊魚、灰青鮫等,顯示捕魚技術的先進。
臧振華還說,從骨骸中可發現當時的人們有骨刺、牙周病、蛀牙、腦瘤等疾病,兒童夭折的很多,成人大約40~50歲即死亡。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 http://goo.gl/KrEU8f
關於南科分館籌備處
南科分館已於2014年6月11日正式開工,在館舍建築竣工之前,暫時租用南科廠房,作為出土文物存放與展示的空間,南科文物陳列室全名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臺南科學工業區考古文物陳列室」,係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承接的「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分搶救考古計畫」支應,並由計畫主持人臧振華先生所規劃。成立的背景主要是因南科地區出土豐富的考古文物,在地方要求南科文物需留在臺南地區,及為讓民眾瞭解南科考古的發掘成果,遂在南科分館成立前,進行一臨時性的展示。
南科考古文物陳列室地圖
南科文物陳列室於2002年9月竣工並正式對外開放,而後臧振華先生擔任史前館館長,有關南科考古計畫亦隨之移至史前館,南科文物陳列室亦納入史前館繼續管理經營。俟2010年1月「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第三期考古遺址搶救發掘及監測計畫」結束後,因營運的經費龐大,史前館無法繼續經營,而面臨關閉。但南科管理局認為南科文物陳列室在接待外賓上,發揮極大的參觀價值,同時也可以讓南科管理局擁有其他科學工業園區沒有的特色,遂於2010年3月,以「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考古文物陳列室臨時展示勞務採購案」委託史前館繼續維持營運。
民眾參觀
展示區塊
南科文物陳列室係使用南科園區一期標準廠房之一部分,文物陳列室長約16公尺,寬約11公尺,面積共176平方公尺。一半採密閉式展示,一半採開放性展示。
展示區塊上共分為11個展示區。展示文物有12類,數量共310件。南科遺物分屬的6個文化,以年代最早的大坌坑文化放置最下層說明,依序往上分別為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明清漢人文化。
● 史前背景介紹
● 先民飲食
● 地理環境變遷
● 發掘現場照片展示
● 工具演變
● 陶器演變
● 石器製作
● 錛鑿器演變
● 纖維編織
● 埋葬風俗
● 身體裝飾
工具演變
在先民飲食方面,展示南關里遺址探坑界牆上的灰坑現象,以及漂洗法(flotation)所收集的各類碳化種子。展示的種類分別有稻米、小米、薏苡、朴樹子、破布子、苦楝子、豆類。另在防潮展示櫃旁,放置玻璃櫃,作為南關里遺址所出土之大坌坑時期完整的狗遺骸,並取名「臺灣第一狗」,藉以說明其年代的久遠性。
在工具演變方面,玻璃展示櫃展示南科地區出土之巴圖形石器、磨製斧鋤形器、打製斧鋤形器、貝刀、磨製石刀、琺碼形網墜、兩縊形網墜、陶網墜、魚卡子,並輔以文字的說明,出土之鐵器則放置防潮展示櫃進行較佳之存放與展示。
陶器展示區
陶器則採半開放性展示,於展示架與展示台上展示南科6個文化層序之陶容器。陶容器的種類,則就該文化具代表性的文物挑選展示,而牛稠子文化以及大湖文化,同時將其甕棺一併與其他陶容器一同展示。
在埋葬風俗上,將現場發掘出的一般墓葬以及甕棺葬做區域性展示。其安排空間依據考古空間特性,最下層為大坌坑文化墓葬,往上依序為牛稠子文化甕棺、大湖文化一般墓葬以及甕棺葬、蔦松文化墓葬。
- See more at: http://www.nmp.gov.tw/exhibition/permanent/tnsip.php#sthash.B33jFoTn.dpuf
----------------
南科考古遺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OvLbN5
南科考古遺址是對於分布在臺灣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臺南園區各個考古遺址的統稱,其中有部分遺址已經被公告為文化資產[1]。南科考古遺址依據出土文物之特徵,可分為六個文化與十一個分期[2]:70,所涵蓋的時間縱深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清朝時期,將近4千多年[2]:304。由於史前文化層大多深埋在地面50cm之下,受近代開發擾亂的機率偏低,且曾文溪氾濫所形成的沖積層堆疊清楚,使得文物保存情況良好且利於考古學家判定[2]:304、305。此外基於考古成果,西拉雅族新港社的位置大致被認為是在南科臺南園區一帶的南側[2]:309。
而為了保存考古文物,於臺南園區內設有南科考古文物陳列室[3],此外在2014年6月11日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開始動工,預計在2016年開館[4]。
南科考古遺址出土的陶器(攝於新港社地方文物館)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今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臺南園區)於1995年擇定於現址開發之前,附近發現的遺址僅有看西遺址[2]:14,而在決定開發之後,由於此區域可能藏有大量的考古文物,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委託進行專案調查,而在1995年12月到1996年6月期間發現12處遺物出土地點,顯示南科園區境內的確存在遺址[2]:14、22。而為了保存在此次調查中發現的道爺遺址,遂決定將所在範圍設為「文化遺址保存區」,部分範圍列為生態保存區,但由於有部分區域屬於供應南科園區電力的三竹變電所用地,考量整體電力規劃難以變更設計,遂進行搶救挖掘[2]:23。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開發籌備處委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臧振華組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南科考古隊」執行「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份搶救考古計畫」,實際執行時間為1996年10月到次年8月,期間受到夏季豪雨影響,僅完成受到南科西路(今西拉雅大道)影響部分的發掘工作[2]:23、24、25。而在計畫執行的同時,於進行南科南、北路中央箱涵開挖工程途中發現史前文化遺物與人類骨骸,經相關單位研討後決定暫停工程,而這處遺址即為後來的五間厝遺址[2]:25、26。
1998年1月,南科考古隊開始對五間厝遺址進行試掘,並於同年5月展開搶救工作[2]:26、27,由於10月9日發現底下有更古老的黑陶文化層堆積,搶救工作因而延長到1999年2月,計發掘面積有1400m²[2]:29。而針對道爺遺址,則在1998年7月重新發掘,期間發現了近代漢人古墓,而後南科籌備處為原地保存此座古墓,多次與臺電協商變更變電所配置,此外臺南縣政府於2001年3月30日經過審議將此座古墓列為縣定古蹟[2]:31。又除了這兩處遺址,隨著園區的開發,又有許多的遺址被發現,如1998年5月園區行政服務區取土工程中發現了北三舍遺址[2]:32,1998年12月一期基地西北側滯洪池D工程發現了三抱竹遺址[2]:33。
對於這兩處新發現的遺址,南科考古隊先是在1999年9月到2001年3月進行對三抱竹遺址的搶救,而在1999年12月到次年4月則對北三舍遺址可能受到高鐵工程影響的部分進行搶救[2]:34、35。在此同時,又發現了五間厝北遺址、南關里遺址、道爺南遺址,其中由於南關里遺址所在地屬於奇美LCM廠的開發案,且工程已進行多時,無法變更配置,只能要求奇美電子暫停施工,進行搶救工作;而為配合廠商建廠時程,此次搶救工作於晚上繼續進行考古發掘[2]:41、42。在此之後,南科考古隊又繼續發掘及搶救右先方遺址(2001-2002[2]:45)、五間厝北與石頭埔遺址(2002[2]:52)、南關里東遺址(2002-2003[2]:56)、五間厝南與大道公遺址(2003[2]:60)等遺址。同時為配合二期基地的開發時程的提前,考古隊進行鑽探工程,又發現了木柵遺址、牛尿港遺址等多處遺址[2]:66。而南科園區內的遺址在南科考古隊及相關單位、廠商協調下,大多以變更工程配置或施工方式的方法保存大部分[2]:66。
------------
自民國八十四年起迄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台南科學工業園區內已搶救了七處地點,依發掘先後的時間分別是:道爺遺址、五間厝遺址、三抱竹遺址、北三舍遺址、南關里遺址、五間厝遺址北地點,以及目前尚在發掘中之右先方遺址。(地點參見下圖)
整體而言,台南園區搶救考古出土之文化遺存具有下述幾個特色:
1. 時間涵蓋縱深長且完整-園區內多處考古遺址皆見有多層文化遺留堆積,涵蓋了台灣西南部地區的各個主要的考古文化。時間範圍由距約5000年起,至近代漢人移民拓墾止,長達4000年以上,是臺灣最具連續性人類歷史發展資料的地區。
2. 保存良好-臺南平原深受曾文溪影響,土層堆積快速且深厚。此一特性對考古遺址的保存及研究,有多項優點包括:
(1) 古代文化層多深埋在地面,受到開發擾亂的機率較低,一般保存極為良好。
(2) 由於文化層大都深及地下水位線之下,以及文化層中的灰坑大都富含木炭,使得遺物保存狀況極為良好。
(3) 由於水成性堆積所形成的地層堆疊清楚,易於辨認人類各種活動的遺存,如墓葬壙穴、柱洞、灰坑等,也較易辨認等。
3. 文化內涵豐富多樣-出土文化遺物和遺跡的類別相當豐富且多變化,詳細之內涵將俟中研院考古隊於93年一月完成研究報告時方有較詳細的描述。
中央研院自八十五年十月受台南園區委託辦理考古遺址搶救至今,已五年有餘。此期間,除了參訪的民眾藉由參觀南科的機會,可觀摩搶救的現場。附近國小教師更利用此機會進行鄉土教學,提昇民眾對當地文化的認同感。另外,台大人類學系亦藉此難得的搶救機會,函請籌備處在不影響搶救進度之前提下,由該校人類考古學系在校生加入搶救行列。
左:實況照片 中:現場實習照片 右:考古照片
其中道爺遺址中發現當時人類的古墓,對於了解當時的人類生活及文化有很大的幫助。此墓面積長約十五公尺,寬十二米,此規模只略遜位於嘉義縣之清朝嘉慶年間名將王得祿墓園。結構含瓦質水管、半月形水塘、前庭、案桌(用磚頭鋪成)、墓碑殘片(花崗岩製成)、棺槨(三合土製成)。兩側對稱向外延伸,惟造型不同(一為弧形:一為直角),東側疑為「后土」(土地公)。此墓多為磚瓦材質,未見石材結構,其意義值得研究。此外,確定此處為兩人或「夫妻塚」;墓中僅葬有一男性骨骸,顯示當時已有未死先留空穴的習俗。因墓誌銘(墓碑)未出土,故真正年代不詳。依據死者牙床判斷,為年紀頗大的長者;棺木內有清初(順治與康熙)錢幣,推測可能為清初之墓穴;依據墓穴規模判斷死者應具有相當之社會地位。因此,推測墓主重視風水地理之「天圓」、「地方」理念。即部分結構以圓弧造型代表「天」,以直角造型代表「地」,以求天地人合而為一。最後,此墓規制完整,具有歷史教育意義。加以墓址位於南科園區,有其文化遺址再現的意義,若能善加保存,應可使科技與人文有良好的結合與對話,對於人文與科技的平衡發展與表現尤其價值,故值得保存為古蹟。此墓雖不知名,年代亦未確定,然其墓規模宏大,墓之形制及結構皆因挖掘出來而知,結構幾全以紅磚堆砌而成,且以磚及陶管舖砌成排水管路,殊屬罕見。可見前人墳葬情形與地表下墳墓的形式,有其價值;本墓為夫妻合葬的形式,形式完整,可見昔日合葬風俗。對於了解古代合葬墓形制,可形成一良好教材。
以下的文物,就是從南科遺址中所挖掘出幾樣具有代表性的古物。
左:骨質刀柄 中:匙形石斧 右:人頭形陶偶
1.骨質刀柄:距今約1500年前,屬蔦松文化,出土地點在五間厝遺址,它的特徵是鐵質刀器已鏽蝕,刀柄有雙目紋及直線刻劃紋。
2.匙形石斧(巴圖形石斧):距今約2500年前,屬大湖文化,出土地點在五間厝遺址,它的質地是砂岩,它的用途是作為武器或農具。
3.人頭形陶偶:距今約1700年前,屬蔦松文化,出土地點在道爺遺址,它的質地是泥質紅陶,可能作為蓋鈕或作為儀式用途。
-----------------------------------
挖掘歷史 成大「考古研究所」揭牌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台南擁有豐厚的人文歷史,也有許多遺址,但長年以來,台南卻沒有考古學相關的學術單位讓產官學一同挖掘歷史。成功大學經過多年努力,終於補足缺憾,成大考古研究所昨日舉行揭牌,未來考古所不僅要培養人才,更要放眼東南亞從事歷史考古學研究,將台灣的考古與世界歷史接軌。
考古學知名學者劉益昌出任成大考古所首任所長,劉益昌曾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長期以來從事考古遺址基礎資料的調查與建立,目的在於確定史前文化層序,以利國人對人類活動史的研究。
校長蘇慧貞說,荷據與明鄭時期,台南是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歷史、文化相當豐富,透過考古學的系統性研究,才能編列綿延完整的歷史面貌。
成大是南部地區少數全科大學之一,位在史前文化、遺址豐富的歷史文化區內,不論是地理位置或資源,成大有得天獨厚培養考古相關人才的潛力。另外,考古不能只著眼在國內,還要放眼世界歷史,成大考古所要從東區出發,探究荷據熱蘭遮的土地歷史,進入南島與東南亞連結,挖掘更多歷史真相。
成大考古所今年共招收七名學生,劉益昌強調,考古不只有考古,還是一門複雜的學問,以目前備受爭議的歷史來說,會有爭議都是因為人在寫歷史,考古則是從土地來寫歷史,考古所除了研究台灣的史前歷史文化,滿足成大與台南的需求,也平衡南北人才培育
----------------------------------
南非發現新人種化石 古猿、現代人的混合體
2015-09-11 14:27:11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南非金山大學人類學教授柏格領導的數十人國際專家團隊,10日宣布發現一個可能活在250萬至280萬年前的新人種「納萊迪人」,新人種混合了現代人和南方古猿的骨骼特徵,這項發現將有助於了解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左圖為納萊迪人重建長相。 歐新社、美聯社
分享
下身像人直立行走 疑有處理遺體習俗
南非人類學家10日宣布,他們在約翰尼斯堡西北約50公里的洞穴深處發現大量原始人骨骼化石,可能屬於未知的新人種,這項發現將有助於深入了解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科學家2013到2014年間在該洞穴共發現骨骼化石1550多塊,包括頭骨、顎骨、牙齒和指骨,分別屬於15個幼年、成年及老年個體,南非金山大學的人類學家10日首次展示這批新發現的原始人骨骼化石。
該洞穴在當地的索托語名為「迪納萊蒂」(Dinaledi),意即「上升之星」,南非研究人員於是將這個新人種命名為「納萊迪人」(Homo naledi)。南非金山大學人類學教授柏格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可能會改變學界對人類先祖的認知。
納萊迪人特徵。資料來源:國家地理雜誌
分享
初步研究顯示,納萊迪人身高1.5公尺左右,能夠直立行走,生活在距今250萬至280萬年前。研究人員還指出,納萊迪人的手掌、腕關節和腳與現代人相似,但大腦僅相當於一個橙子大小,只有現代人的三分之一,其上半身結構也較為原始,適合從事攀爬動作,體重約45公斤,混合了古代人猿和現代人的特徵。
目前的分類學不知要如何歸類納萊迪人,若能知這些樣本的年齡或許有幫助,但因洞穴地處偏僻,無法藉分析沉澱物或比對附近的動物。
此外,這些遺骸可能是同伴特意將死者屍體藏於洞穴深處。很多學者認為,存放屍體的行為是人類進化到距今較近的某個時期才形成的習俗。柏格團隊的科學家認為,這種作法可能意味遠古人類就有處理遺體的習俗,但未必代表某種宗教習俗,可能只是一種刻意、反覆進行的作法而已。
此次發掘現場位於斯泰克方丹古生物化石區,是世界上埋藏古人類遺跡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裡發現的人類先祖化石約占全球總數的一半,為探索人類起源提供大量重要依據。
------------------
納萊蒂人骨化石出土 可望解開人類起源
tw.mobi.yahoo.com查看原始檔
科學家在約翰尼斯堡郊區洞穴系統深處尋獲大約1500塊化石,隱藏在地底深處的墓室,地點位於著名的史德克方頓(Sterkfontein)和斯瓦特克朗(Swartkrans)附近。
專家目前還不確定新人種「納萊蒂人」(Homonaledi)的遺骸是如何抵達這個洞穴,也不清楚他們的年代,不過這項發現為解開人類的起源帶來一絲希望。
南非金山大學(Witwatersrand University)科學家2013年首度在「人類的搖籃」(Cradle ofHumankind)發現這些人骨;這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址位於約翰尼斯堡西北方50公里處。
科學家說,這個新人種的手骨、腕骨和腳骨與現代人相似,不過腦袋大小和上半身較像最早期的人類。
納萊蒂人身高約150公分,體重約45公斤,腦袋相當於普通橘子大小,體型相當瘦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金山大學演化研究學者柏格(Lee Berger)說,納萊蒂人的腦袋比黑猩猩的略大些,不過年代仍是個謎。
他說,由於出土的遺骸被刻意放置在這座墓室,上下都沒有被岩石等覆蓋,周圍也沒有其他動物化石可提供線索。
柏格說:「但我們能從身體形態或外觀推測這個人種的生存年代。假如我們當前的判斷是正確的,這些化石肯定超過250萬年。」(譯者:中央社劉文瑜)1040910
Homo Naledi, New Human Species Found: Pictures
南非發現史前人類化石 證屬是新人種
一隊國際科學家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西北部市郊一個山洞,發現一批人體骸骨化石,相信屬於史前人類,有二百萬年歷史。由於這批人體骸骨前所未見,科學家估計這屬於一種名為「Homo Naledi」的新人種。專家希望今次的發現,將有助解開人類的起源,也顯示了人類「族譜」是十分複雜。
科學家在山洞內尋得1550塊化石,相信是來自15人,當中包括小童、成人、嬰兒等。專家指出,這個新人種的大腦有如一個橘子的大小,身形十分瘦削,上半身如更早期的人類骸骨;而雙手、雙腳及腰部與現代人類相近,站起來有1.5公尺高,重約45公斤。新人種擁有現代人類的特徵,但卻也有相當原始的人類特徵。
南非金山大學進化史研究學者比格指:「從我們所發現的骸骨可見,這人種是有史以來保存得最好的史前人類。」專家早於2013年時已有所發現,2014年進行化驗。這人種是故意把死屍藏在山洞內,這行為以史前人類而言,是十分罕見。
今次發現將為科學界帶來更多謎團,包括這些骸骨的歷史等,由於前往發現骸骨洞穴的通道,最窄只有17.8公分,他們是如何到達山洞,是另一個科學家想解開的謎團。
---------------------
人類文明的歷程在於,自「時時刻刻覓食」發展至「花最少時間進食」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文:馬丁‧卡巴洛斯(Martín Caparrós)
古希臘的諷刺哲學家第歐根尼(Diogenes de Sinope), 一天下午在雅典的市集中心區自慰,遭到路人譴責。
「怎麼啦,你覺得這樣不好啊?那如果用手搓搓肚皮就不會餓了,你覺得怎樣?」他如此回答,試圖讓他們了解,這是不可能的。人類,為了滿足慾望所採取的手段,引發了多少的戰爭和變遷;這可也是鋪陳歷史脈絡的來源之一。
我們始終無法確切明瞭人類的起源,不過理論眾說紛紜。《烹飪造就了人類》(Cocinar hizo alhombre)的作者生物學家法烏斯汀‧柯頓(Faustino Cordon)認為,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其他動物的生存技能。當終將演變成人類的一群猿猴依舊覓食嫩枝、樹葉和無處可藏的昆蟲時,另一群猴子已學會如何攀向更高和更多食物的樹梢。後者演變成猿猴,發展出強壯的手臂和軀幹,橫行樹間,並佔據令人渴求的存活境地,也驅逐了我們的祖先——一群無能的猿猴,他們只能爬下樹梢,畏縮地在地上求生。
據說,人類是從那場戰敗演變過來的。
隨著人口過剩、全球暖化、水土資源的枯竭,有人預測「糧食之戰」已然來臨。對食物的爭奪是自古既有,且不斷延續的一場戰事; 只不過,當贏家在歷經一次次滿載而歸的勝利,暫時讓其永無止盡的野心歇息時, 人類才得以享有休戰片刻的安寧。
爬下地面的猿人也得適應新環境:足部變得發達,行走也更為穩重,不再需要懸著樹梢的手臂,手掌也變得更為靈巧,以操作石頭、骨頭和棍棒等簡單的器具。這是一場千萬年的演變過程,也促成一番命運性的改變:人類的姿勢開始直立起來,讓他們不用像以往一樣,需要先拋開工具才能爬上樹幹。同時由於對新生活環境的懼怕,群居生活也遽然成為常態,以便相互照應。這樣的生活型態更是促成溝通模式的演進——初次嘗試語言創造。
藉著這些器具,補強了人體顯然不足的能力,人們不怎麼強壯,跑跳能力也不如其他動物,聽嗅覺和視力不盡理想,沒爪子又沒利齒的,那些祖先們開始變為雜食性動物:拿一種棍子殺取動物,再拿另一種用來挖掘根莖類,用石塊敲碎骨頭來吸取骨髓;他們的身體因適應多種不同的食物,也隨之改變。
簡直是一群土匪:動物們圍繞著體弱、嬌小或受傷的另一隻動物,跳著、哀嚎著、爭吵著、撕裂著,吃著一塊塊的肉,這就是飢餓最原始的一幅景象。
當那些笨手笨腳的獵人做著跟現在任何一個股票經紀人一樣的行動:分散風險來源,群居生活開始普及化。這些猿猴沒有多少股份可投資,不過他們可以和其他的猿人,表親或鄰居結盟,每天多少分一些贓。
因此當一個人食物來源不夠時,他依然有食物吃,因為其他人食物夠多。為了怕吃不到,社會便產生了,人際脈絡也擴大了。互惠的原則變成平等的關係:我給你,再給你多一點也行,不過同時你也得回饋給我差不多的份量。介於信賴和不信賴之間的關係。
飢餓是他們面臨著的生活。三到四百萬年前,那些人類祖先面臨沒有事前安排,充滿匱乏和生命危險的生活,成天找食物。通常吃著多種菜葉類和動物屍體,他們是道地的吸食腐肉的動物。不過吃越多動物的蛋白質和脂肪,他們頭和腦的體積越來越大,而那些越來越發達的頭腦,則加倍助益於他們尋求更有利於維生的食物,因此頭腦也就越加發達。當初與其他動物一般的頭與身體比例,便也不斷地擴大,因此對於食物的需求,更因須滿足那顆頭腦的發育,也就日益高漲了。
但人的身軀是個舊時代的產物,是為了那迥異的時代和生活而發展出來的。在那時,食物不一定找得著,祖先們吃的樹葉或動物,可是冒著生命危險取得的:有時有,有時可也吃不到。
人的身體是循著那個時代環境所創造的。因此我們的生理機能中飽足感總撐不久,某些賀爾蒙不斷需要補給營養,那份長久不衰的焦慮,那種不斷需要吃食的意念是為了預防哪一天沒食物可吃。那就是我們所謂的飢餓:一系列要求營養的生理狀態。
(不過同時,為了承受嚴峻的齋戒,人體也形成一套儲藏系統:能夠將人體能源以脂肪的方式儲存。)
之後,在不到一百萬年前的時間,有眾多紛紜的假設,史前人類發現了火的威力。
(又在好幾千年後,當人們開始自以為很聰明時,他們將發現如何使用火作為人類文明的開端。在神話中,因為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的火,讓人有別於其他畜牲,變成今天的人類。)
剛開始火的用途很可能跟烹飪沒什麼關係,而是被猿猴類用來取暖和驅離其他動物的。然後他們意外地發現某些落入火堆中的食物吃起來頂美味的。這也才為開始將食物煮熟這事,建立了一道根本的區別:人類變成不再吃他們隨地獲取食物的第一個群體,而是將這些食物改造為更好的美食。他們的文化——早期文明的一種——是透過人類的胃和那塊肉裡的蟲子所引發的:烹飪造就了人類。
那群男男女女學會了一起打獵,做熟食,有更多時間去想跟打獵和吃食以外的事情,能相互扶持,能花長時間照顧幼童,由於他們個頭很大,必須要早產才穿得過母親的骨盆,以及發展那將他們變成男人和女人的語言能力。
飢餓,對某部分的祖先來說,開始成為一種不須每天面對的現實。
想著當時的生活可真令人頭暈昏眩:試著認真的去想像那些半裸的先生女士們,在森林草原裡為了幾口食物追著跑,跳著,跳動著,而完全無法意識到過去,或未來,與過去反其道而行,是一場紀錄先前所有發明的歷史。
烹飪,在許多事物中,開拓了許多可食物質的可能性,無數當初無法品嘗的樹葉和動物,因烹飪而變成可食。人類祖先自此便成了名副其實的雜食性動物。
這是場千年的演變過程。新食物的獲取是場分食世界資源的工作:我吃的越多,我拿的也越多——因此繼續吃得越多。我們變成機器般似的,任何食物通通都吃的人類。我們吃動物、植物、礦物質、根莖、樹皮、梗、葉子、果實、花朵、穀類、菇類、藻類、軟骨動物、魚類、鳥類、鳥的胚胎、爬蟲類、昆蟲類,和哺乳類動物的肉、血、皮、骨髓,還包括那些我們稱為奶或乳酪的分泌腺物質,以及大量自石塊磨出,我們稱之為鹽的東西。
那種能力,抵抗飢餓的力量是主要讓人類,在十萬年間,由千百個人變成了今日的七十億人口:數量暴增是人類這物種進化能力的最佳證明。
再也沒有任何一種比視人類為普通物種的想法,還要更奸詐了。
那種增長是個漫長且曲折的過程。我們假設氣溫升高,生態系統變遷,動物稀少,而那些獵人的專長變成蔬果採集。獵人和採集者活在一個嚴格控制出生率的系統下生存,這也包括得殺嬰,以維持人口和糧食之間脆弱的平衡。到今天依然在討論,是否在某種程度上,人類失去了控制,因而被迫重新思考如何繼續餵食人類,或者是那些新的思考能夠允許我們放棄控制:又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無論如何,當農業開始,人口即開始劇烈爆發。那是場人類歷史中盛大演出中的一幕——也是充滿神秘的一幕——儘管有歷史學家闡明,那是女性歷史發展盛大的一幕。
大約在一萬到一萬兩千年前,許多不同地區的人民——中東、中美洲、中國、新幾內亞和熱帶非洲——發現如何讓以前必須不斷尋覓的植物,得以在他們的居住地區種植且生長:他們能夠取出植物的種子,埋著,耐心等待;同時,發明供求雨用的神明。神明當然不可能自己出現;因此出現了那些聲稱能跟神溝通的人,而且還能夠解釋他們的口齒不清和不圓融的自相矛盾。道士和宗教,在某種程度上,是那些原始種子帶來的寄生蟲。
在此同時,那群人發現他們對動物也能向對植物般的如法炮製:讓他們變成家畜,照顧牠們以取其肉或奶或蛋,除了利用牠們的蠻力以外,來製造更多的食物。
以現在來說, 當身處一個再也沒有比農耕更為傳統的活動之時,我們很難理解,農業曾經是現代化的尖端事業,一項先進且改變無數生命的創新。當時,他們當然也會害怕,新的東西對一般人而言是充滿恐懼的。許多人認為耕田是對地球——這賦予人類生命的母親——的強暴:充滿騷動,傷口,被其子孫蹂躪,終將會有所報應的。許多神化充斥在這場無可忍受的暴行描述中:一場最原始的軍事生態運動。
那是個顛覆性的轉變,在那之前,從沒有任何人能夠確保在未來幾個月能夠有東西吃。因為這番確定性,促使人類在種植和養牲口的處所定居了下來,以掌控他們生產的食物。第一個可以讓人待著的居處誕生了,不再需要追著動植物,辛苦地奔波了。未來這一個觀念——一段可以預見所想之事物的時間——也同時誕生了。出現了思考及預先安排的可能性。
這時也出現了安排如何儲存穀類的收成。這可是一項重大卻被人類遺忘的歷史,當人們學會如何有效儲存糧食。又一個先有雞或有蛋的問題:或許他們找到了如何增量生產,因而面臨如何保存的難題,不過更有可能的,應該是發現了如何儲存,因而尋求生產更多且大量儲存的方式。因此越產越多,擴充了儲存的倉庫,繼而發現新的和其他生產方式,諸如此類,這就是我們的社會。
我們自此——不論是好是壞,不論如何——變成今天的我們。
那些人類開始定時用餐:這可是個演變中的大躍進,而這項行為的發生是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有足夠的食物,讓他們不需要不斷地吃食——那向來不斷重複的行為,一項所有其他動物依舊重複的行為。
飢餓不斷本是人類的生活現實。而得知無須在未來幾個小時內搜尋食物的鬆懈感是文化征服的關鍵。
我們越飽足,越有人性。而且花越少時間飽足自己,人性面更凸顯。文明的歷程在於,自時時刻刻進展至花最少時間覓食。飢餓感越深,我們越像動物;飢餓感越少,越有人性。
這份觀念依然適用於今日。
不知是慵懶,無知或其他偉大的德性,導致我們認為世界的歷史僅僅是我們認為的那般罷了。這是個伎倆,希望我們接受歷史不過如此的那群人最拿手的伎倆,發生過的就是那回事而已——或當下所發生的一切,也不過是順著歷史而該發生的,這根本是歷史唯一的選擇。這世界將會變得如何,如果這一排排的
直立猿人並不認為——我們假設好了——他們吃和用的並不屬於他們自己,而是屬於大家的,因為大家都需要,也想要這些?或是,他們決定繼續當慵懶的遊牧民族,避免努力認真的工作? 或者,沒有半個人因為害怕,因為豐富的想像力,因為野心,因為有足夠的聰明,告訴他們的同伴,說服他們的同伴,這顆又大又老的樹其實是神明,一個可以向「祂」祈求的「神」?
這些都是可能的情況:在中國拍動的蝴蝶對我們最大的啟示,不過就是任何的拍動都是重要的,而這世上沒有一件事是人類能有所掌握的。
在時代久遠的第一個城市,那些住宅裡,儲存糧食的可能造就了一項新的驚人大事:把時間空下來,遊手好閒觀念的初始。人類不再需要時時刻刻覓食,因為已知道食物就在那,在農田播種和成長,動物在畜欄養肥‧ 那些男人女人能夠將空閒的時間用來做其他事:紡織、磨刀、磨杵、運送、打仗、聊天、午休、搞陰謀、談戀愛以及搞背叛。職業和差異性也跟著出現。
糧食的儲存也造成其他人的窺視,因此必須保護這穀倉,而且漸漸出現這門的專家:最有能力,最強壯,也最具野心的一群。一個社群也允許給予這群人,為便於保護糧食,而開始有權力的累積。
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食物生產過剩導致一些人不再參與食物的製造,住進了更大的住宅——我們有時稱這些為皇宮——堆滿了財富,集中權力,而開始了地主與佃農,有錢人與窮人之間的界限劃分。財富也在那些新興城市開始聚集,跟著掌控一個個穀倉,而且越來越貪心,製造保護這些穀倉的建築和裝備,讓他們掌控的權力更持久。就這樣,在不同的地方,出現原始的城邦。
因為掌權,權利持續加倍:美索不達米亞區的新城邦,以前所未見的規模興建水渠和堤防,也因此讓居民以前所未見的規模進行灌溉,糧食因而增加,權力隨之擴張。
社會階級、差異性和不平等也隨之而來: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有些人有得吃,有些卻吃不到。飢餓這檔事曾經是,一群土匪的匱乏和滿足感差不多的平均分配;但這時已不再是如此,此時,製造食物的一群,那些手埋在髒兮兮的土壤裡幹活,駝背頂著烈日耕著犁溝的,幾乎是吃得最少的。
新社會秩序建立:有些人吃得到,有些人吃不著。
自農業時代開始,有組織的社會開始將原始人類的豐富且多樣化的飲食簡約成一系列的主食——如同今天大部分貧窮人家所吃的一般。一種穀類或塊莖變成一個族群所倚賴且習慣的每日糧食——配著一些可取得的蔬菜拌成醬料,或不時來個獵捕或畜牧而得的小小肉塊。
確實是有很多人都吃得到,可是吃得可糟了。真是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新石器時代爆發性的改革,這個前所未有的將技術層面全力推進的時代,居然把更為文明的人類身軀變得更為瘦弱,而且還讓他們日復一日曬著烈陽,為雇主拼命。
新石器時代人類那些狩獵和採集的祖先,吃著豐富多樣的葉菜和瘦肉的飲食;首批因農產定居的人類吃一堆碳水化合物和醣類食物——而且他們的活動能力比祖先們還要少。他們的軀體相應變化,短短幾世紀內,這群農夫便矮了二十幾公分,還少了五年的平均餘命。同時,因糖份的過度攝取,這群人類認識了又一個人類文化的創造,就是蛀牙,還因在農地的辛勞,他們認識了關節炎,以及許多其他疾病。最初的傳染疾病就是這樣開始的。
那群男人和女人聰明得多了,住在極為複雜的社會裡,懷抱著他們的王啊,神啊,妓女啊,士兵啊,充滿著對於這個世界的想像,並深具勇氣,得不斷繁衍,可是卻變成了矮嘟嘟,而且活不久的一群。真是個「演進」中稀罕的矛盾。他們不再飢餓——大部分時間不再飢餓——卻吃得比以前更糟。
這可成為現代辯論主題之一:新石器時代的技術進展——農業的發明,讓那群人類的飲食品質惡化。
但居然能夠在四十個世紀後,繁殖出四十倍的人口。那這該如何解釋?或,在個體惡化的同時,群體開始優質化?
在此同時,首領啊,將軍啊,教士啊,君王啊,皇帝啊,神明啊,那些統治城邦村落的頭頭們的飲食選擇,可是越來越與眾不同。就是在那些年間,約一萬年前,高等和劣質食品的區分出現:介於頭頭們餐桌上豐盛多樣的美食,以繁複的花招烹飪,甚至還有由專家特別調製的,以及農夫或鐵匠或士兵的木碗,
裝著那永遠一成不變,家裡的婦人準備的一碗飯有了鮮明對比。因著那些豐盛的佳餚,有錢人個個變成大胖子——肥胖,是權力的象徵。窮人家,都瘦巴巴的——瘦弱,無能的寫照。
而飢餓,想當然爾,便以目前這麼多樣的形式,遺留了下來。
只有一種主食選擇的飲食習慣,不僅把營養度往下拉,還帶來嚴重的危險:每當有旱災,或水患,或霜凍時,那唯一的主食——幾乎每一次——的收成嚴重受損時,饑荒便無可避免地滯留。首度紀錄饑荒的文獻出現在一個四千多年前,統治南方地帶的埃及王安赫梯菲(Ankhti‑)的碑文裡,其中篆刻著:「上埃及正因饑荒走向死亡,悲慘到每個人都在吃自己的孩子。」
他們發明了麵包。做麵包——把麵包做出來——應該是一項花了幾千年的追尋,一場偉大旅途的成就。播下種子,收成,將穀物磨成粉,再將它壓成麵糰,揉出形狀,烘焙:是四到五個步驟極為複雜的技術——四到五個令人刮目相看的發現——一系列的讓地中海的人民製造出當地最具象徵性的飲食。代表性之深,連荷馬在《伊利亞特》(e Iliad)和《奧德賽》(e Odyssees)兩部史詩中,也都以「食用麵包者」為人類的代稱。
神明曾享有一席之地。貪生怕死的人類,為了存活而創造神明。祂的其中一項功能——亦為最重要的——就是確保農產的收成。若這點行不通,那至少在最糟糕的情況下,能夠賜給他們食物:「然後他們對著以色列的子孫,在沙漠裡宣示:寧可耶和華讓我們在埃及之地死去啊,至少我們還圍繞著一鍋肉,麵包吃到飽足為止;祂把我們帶到這片沙漠,可是卻讓飢餓毀滅了每個人啊!」
「耶和華於是對摩西(Moses)說:我讓麵包自天空降臨;整個村落的人都能夠打開家門,取得每一天該有的分量。」
最好的農業技術造成人口增長,越來越多人開始尋求新的天地來謀生。有些地並不肥沃,因此需要找其他的新地,或發明新方法應對:一個農夫開始砍樹,燒田,把那些灰當肥料使用個一到兩年;當土地衰竭時,便在隔壁的土地重覆同樣的事,不斷如此循環。過了幾年後再回到第一塊地,然後故技重施。但,即使如此,這一招只能在有足夠的土地時才管用:也就是在人口不多的時代。但因為人口越來越多,造成首度的大規模遷徙,以及連帶越來越多對土地的征伐。
在地中海的羅馬,由於土地利用已達飽和,農民們發現,結合農業和畜牧是最能顧全飲食來源的方式:牲畜是營養補充來源之一,能利用牠們的糞便施肥,和獸力耕田。不過這群牲畜也逐漸面臨更大的競爭——更為便宜,甚至效率更佳的奴隸。
同一時期的亞洲則開始傳播食用稻米。東南亞國家、中國南方、印度部分區域、韓國和日本能夠每年有兩次,甚至三次的收成,這是個能大量生產,又需要大量人力,不過也能餵食大量人口的糧食。遠東因而成為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高等和劣質食品的分別在羅馬達到巔峰。部分皇家饗宴——兩千年後依舊如此——是富有人家極度鋪張浪費的經典表徵:《薩迪利空》(Satyricon,古羅馬詩人蓋厄斯‧ 佩特羅尼烏斯‧ 阿爾比特 Gaius Petronius Arbiter 的諷刺小說)裡的特里馬爾齊奧(Trimalchio,一個自奴隸身份解放變成暴發戶,且經常開奢侈至極宴會的角色)宴會中兔子的乳房,體內塞滿了牡蠣的野雁,紅鶴的舌頭,以及切割成鳥狀模型的豬肉,依然是這分別中最鮮明的例子。若烹飪的價值在於將自然飲食轉變為文化的創造,那麼那些豬肉切成的鳥則展現了此一趨勢的高潮呈現:不變的是食量,變的則是動物,創造假的野獸,對大自然進行加工烹飪。
不過羅馬也推行當今社會依然施行的飲食模式:社會救濟。首先每個公民,以及所有的居民,依情況而定,享有接受免費或大量補助穀類、麵包和食用油的權利,藉著提供最基本的食材,作為國家抵禦飢餓的防衛措施,雖然有時未發揮應有的效用,不過大致上還過得去。
「只有羅馬政府才餵食予窮人。在東方國家,窮人被視為一種負擔,而買不起麵包的則因此餓死」馬克‧安東尼(Marco Antonio)在西元前三十年的一封信寫到。為此,首度組成如此大規模的跨國糧食援助體系:羅馬政府給窮人的食物,是來自西西利亞或埃及的穀類,來自西班牙或敘利亞的油。而且他們很清楚的表示,對這群人說道,這麼做是為了換取國家安全,這些食物是對潛伏敵人的上貢,一群安靜卻從未沉睡的羅馬市民。
在當時也因應時勢,創造出跟這低微配給相匹配的字詞:苦主。每一個有錢有勢的羅馬人,有幾百甚至幾千個人,著眼於利益交換,卑微地跟隨著,服從著,並接受著。
上述體系讓這群人存活了下來。
書籍介紹
《飢餓:從孟買到芝加哥,全球糧食體系崩壞的現場紀實》,時報出版
作者:馬丁‧卡巴洛斯(Martín Caparrós)
為了瞭解飢餓,為了訴說飢餓的故事,卡巴洛斯走遍印度、孟加拉、尼日、南蘇丹、馬達加斯加、阿根廷以及美國等地深入探訪紀錄,在這些地方,他遇到了很多因乾旱天災、戰爭動亂、極端貧窮、社會邊緣化,或甚至糧食市場的投機炒作等種種原因,而飽受飢餓煎熬的人們。作者筆下的故事,屬於飢餓的人們,這些處於極度惡劣環境並想方設法減緩飢餓感的人們,也屬於那些利用食物進行投機生意和政治盤算,而造成如此飢餓景況的人們。
36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公諸於世
www.natgeomedia.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12日, 2017
組合「小腳」,非洲南部史上發現最古老的人科骨骸,耗費了20多年的努力。
普羅米修斯南猿(Australopithecus prometheus),又稱「小腳」的顱骨正在展出。PHOTOGRAPH BY MUJAHID SAFODIEN, AFP, GETTY
史上頭一遭,一副近乎完整的367萬歲骨骸將公諸於世。
12月6日,一副暱稱「小腳」的南猿化石在南非約翰尼斯堡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演化研究所(Evolutionary Studies Institute)的人族典藏室(Hominin Vault)展出。遺骸經過清潔與重建,展現一副90%完整的骨骸,只缺腳的一部分、骨盆和膝蓋。
「它坐擁許多第一,」發現小腳的史前人類學家榮恩.克拉克(Ron Clarke)告訴《目擊者新聞》(Eyewitness News)。「它是第一副完整的成人骨骼,它是第一副在同一個個體身上有一隻完整的手臂和一隻完整的腿骨可供比較的骨骸,而且它是非洲南部最古老的人族骨骸。」
小腳長久以來都沒有被公開,1994年克拉克在南非斯泰克方丹洞穴(Sterkfontein Caves)挖到一些動物骨頭的時候發現四片它的足部碎片,然後他在1997年7月派其他研究人員進洞穴裡尋找線索。在那之後,研究人員辛苦發掘並整備這些化石,直到現在才展出。
克拉克和其他國際專家很快就會針對這項研究發表超過25篇科學論文。這些成果預計明年出版。
化石化的骨骼是罕見的發現,完整的骨骸更幾乎前所未見。有將近400萬年歷史的小腳匹敵來自東非且更為出名的露西(Lucy)骨骸。露西大約320萬歲,40%完整,而且少了顱骨。
「這是人類起源研究史上最重大的化石發現之一,」克拉克在一份新聞稿裡說。「今天能夠揭露這麼重要的發現,我們感到相當榮幸。」
海灘驚現「美人魚」!慘被肢解吃下肚 居民慘烈下場曝
海灘驚現「美人魚」!慘被肢解吃下肚 居民慘烈下場曝 https://bit.ly/3kiEjdE
印尼當地人認為儒艮的肉很有營養。(示意圖,與本文無關/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印尼當地人認為儒艮的肉很有營養。(示意圖,與本文無關/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印尼一隻重達100公斤、俗稱「美人魚」的儒艮(dugong)擱淺在海灘身亡。不料,當地人認為儒艮的肉是一種藥材,可以治病又能滋養身體,便將儒艮肢解烹煮並吃下肚,而下場也跟著曝光。
根據印尼媒體《Kompas》報導,印尼克朗島有兩隻儒艮擱淺在海岸,其中一隻已經身亡,另一隻原本還活著,當地居民發現後趕緊通報搶救,想要合力將倖存的儒艮送回海中,但錯過黃金救援時間,儒艮仍不幸身亡。
儒艮最後遭到當地居民分食。(圖/翻攝自外媒《Kompas》)©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儒艮最後遭到當地居民分食。(圖/翻攝自外媒《Kompas》)
由於儒艮頭部有多處傷口,研判是在退潮時撞到礁石所導致,最後擱淺在海灘身亡。不過,當地人認為儒艮的肉具有豐富營養,可以治療各種疾病,以及很補能滋養身體,便肢解儒艮分發村民,帶回家烹煮吃了。
因儒艮在印尼是保育類物種,居民吃下肚的作法不僅引來外界喧嘩,恐有觸法嫌疑。馬魯古自然資源保護中心(BKSDA)工作人員Seto Somar直言,作為國家保護動物,居民不應切割和食用擱淺身亡的儒艮,而且動物疾病有可能會因此傳染給人類,具有一定危險性在。
儒艮因環境等因素愈來愈少,被不少國家列為保育類動物。(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儒艮因環境等因素愈來愈少,被不少國家列為保育類動物。(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儒艮(學名:Dugong dugon)是草食性海生動物,剛出生時時身長可達1.15公尺,體重約25至35公斤,最大身長可至4.16公尺,體重可達1016公斤,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海岸,因部分科學家認為儒艮是美人魚的原型,所以儒艮也有美人魚之稱
海灘驚現「美人魚」!慘被肢解吃下肚 居民慘烈下場曝 https://bit.ly/3kiEjdE
「台灣第一犬」南科南關里遺址挖出5千年前台灣土狗完整骨骸 屬大坌坑文化〔2017-08-31〕
「台灣第一犬」南科南關里遺址挖出5千年前台灣土狗完整骨骸 屬大坌坑文化〔2017-08-31〕 https://bit.ly/3CP6WqY
南科園區內的大坌坑文化遺址,考古找到台灣土狗的完整骨骸,預計明年將與其它文物一同進駐史博館南科分館。(記者黃文瑜攝)
「台灣第一犬」南科南關里遺址挖出5千年前台灣土狗完整骨骸 屬大坌坑文化
記者黃文瑜/新市報導〔2017-08-31〕
現代人流行養寵物,但養寵物非現代人的專利,早在約五千年前,台灣歷史上就有人把狗當夥伴,並且在南科園區內的大坌坑遺址,考古人員找到台灣土狗的完整骨骸,目前收藏在園區的陳列室中,預計明年將與其他考古收藏品,一同進駐南科園區的史前博物館。
南科所在地屬於曾文溪及鹽水溪二溪流間,受河流氾濫影響,導致遺址深埋在地下,不易發現,直到園區因工程監測,才發現許多遺址,最早的年代可追溯至四千八百年前左右,最晚則是距今二百年左右,涵蓋了大坌坑、大湖、西拉雅等十個考古學文化期。目前已有九百萬件古物出土。
全台最早寵物犬 被稱「天下第一狗」
其中一件從大坌坑文化中挖掘出來保留完整的狗骨骸,是目前全台被發現最早與人共處的狗,因此被稱為「天下第一狗」。
遺骸完整 可能協助狩獵被紀念
史博館南科分館籌備處表示,南關里遺址出土,當時共挖出四隻狗遺骸,與其他動物骨頭不同,幾乎是被完整安放,不像食用的動物骨頭細碎分散各處,並且頭朝南,如同當時埋葬人的方式,由此表示當時人與狗的關係應是「夥伴關係」,狗可能是協助狩獵而被紀念,且當時的台灣土狗體型不像現今土狗那麼大隻,並且推測毛色也非黑色,因要在叢林間協助狩獵若是黑色過於顯眼,最有可能的毛色為棕色。
「台灣第一犬」南科南關里遺址挖出 國內最早家養犬
在台南科學園區南關里遺址挖掘出土,年代距今近五千年,屬大坌坑文化,骨骸保存完整,呈睡姿狀態,推測可能被刻意埋葬,顯見與飼主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家養犬。(圖文:記者吳俊鋒)
狗是人類最親密夥伴 數千年來情感不變
中央社 / 記者盧太城 / 台東縣〔2006-01-28〕
誰是人類最親密的伙伴?從考古發現,數千年前「狗狗」已經和人類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史前文物中不僅有「狗狗」的造型裝飾,甚至還幫狗狗建立「狗墓葬」。
台灣考古學者挖掘史前遺址,經常發現「狗狗」的遺骸,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臧振華說,最早的紀錄是一萬二千年前人類就開始豢養「狗」。人類為了狩獵及居住安全守衛,而開始豢養某些具有家犬特質的動物,從東亞地區的灰狼開始,將大野狼馴養為家犬。
「狗狗」的祖先隨著人類的腳步,做出許多調整與犧牲,成功的生存策略,使它們適應現代文明生活而不致絕種,它們是所有野生動物裡最大的贏家。
史前館展示組技士夏麗芳表示,「狗狗」和人類建立深厚的情感,是人類親密的伙伴,台灣史前人類將狗狗的造型作為裝飾,如卑南文化卑南遺址有狗型陶器把手,舊香蘭遺址出土的陶片也有狗的圖案,芝山遺址則發現狗型的玉飾。
更特別的是,烏山頭遺址中,竟然出現和人類葬在一起的「狗墓葬」,骨骸保存完整,這種特意的埋葬情形,在過去從未在別種動物上發生過,由此可見狗對史前人類的重要性。
夏麗芳說,台灣犬是最早在台灣居住的原始犬品種,俗稱「本土狗」。三角頭形,尖嘴,兩耳短薄而高豎,短毛,肩高約五十公分,四肢細長而耐跑,曾是台灣早期原住民狩獵最得力的助手。它們的體態外型各有特色,例如布農族的狗有虎斑紋,泰雅族的狗多屬黑色,魯凱族的狗體形較小,而平埔族群的狗則壯如小黃牛。
「台灣第一犬」南科南關里遺址挖出5千年前台灣土狗完整骨骸 屬大坌坑文化〔2017-08-31〕 https://bit.ly/3CP6Wq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