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百科/命越算越薄?老人家和兩類人不宜算命
文 / 保庇NOW -2020-01-20 22:20:10
習俗百科/命越算越薄?老人家和兩類人不宜算命
不管是星座、生肖、塔羅、易經還是紫微斗數,很多人都喜歡透過專家「算命」,預測自己的未來運勢。不少人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想像和憧憬,所以想要透過不同的方式一窺神秘的面紗後面,究竟是不是自己所想的樣子。但是,許多專家卻認為有三類人不適合算命,是哪三類人?又為什麼他們不適合算命?
小孩子
在命理學中認為「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十一擇業與擇偶,十二趨吉要避兇。」這六句話中所提到的內容,都是會影響到一個人命運的變因,如果只是小孩子,那能看的有哪些?其實很少,所以,小孩子的命是很難算得準的。專家們也擔心若說出小孩子未來的輪廓,是否父母就會努力往該方向培養?反倒扼殺了小孩子多元發展的可能性。因此,與其帶著小孩子去算命,不如先好好培養孩子人格的健全發展,並且尊重孩子的興趣和喜好。
老人
老人家因為歲數已大,算命似乎較沒有禁忌,但若是算關於健康方面的問題,那就需要多加注意,因為有些老人家耳朵硬,聽不進去專業醫生的建議,但卻十分聽信算命專家所說的話,為避免老人家耽誤就醫,或是無法對症下藥,專家們若遇到老人家想占卜疾病相關問題,基本上都會拒絕,並且請老人家直接就醫才是正確的決定。
熱愛算命的人
有一說法認為「命會越算越薄」,其實這句話想傳達的是,每位專家占卜運勢不可能會百分之百正確,若能準確預測達八、九成就很厲害了;若詢問第二位專家,一樣也會有預測失準的部分,且和前一位專家預測的也不可能一樣,就這樣,誤差越拉越大。若每位專家都給一個不同的方向,那未來的輪廓也就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找不到方向。
以上三類人之所以不適合算命,其實都指向一個原則「不盡信」,算命可以當作參考,但不能當作準則,最重要的還是現實生活中自己遇到的問題,以及面對問題的心和作法。(編輯:連宜方)
羅漢轉世成富豪 銘記「忍」字 終返天宮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19日, 2019
靈隱寺旁飛來峰造像石窟群中的布袋和尚像
攝像者: Mr. Tickle/Wikimedia Commons
元朝鄭廷玉著作的《布袋和尚忍字記》講述了一則布袋和尚點化富豪的故事。
在汴梁城有一個富豪姓劉名圭,字均佐。白手起家,一生勤苦,掙得萬貫家產。按照財富排行,劉富豪是汴梁首富,可也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誰要用他一貫錢,如同剜他的心,挑他身上的肉一般。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有一個書生姓劉名均佑,從洛陽遊學到汴梁。因為囊中羞澀,劉書生一連幾日沒吃東西,饑寒難耐,昏倒在劉員外的大門前。
劉員外雖是守財如命,本性倒也不壞,救下了昏倒的書生。一問姓名,原來五百年前還是一家,都姓劉,連名字也頗為契合,都是均字輩,一個帶「佐」、一個帶「佑」。劉員外一高興,當場認書生做義弟。從此,書生就在劉員外府上勤懇地打點放債等雜事。
一晃半年光景過去了。汴梁城來了一位布袋和尚,沿街教化,自在唱偈:「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到大自在。」
他知道劉均佐為人慳吝苦剋。為了點化他,特意來到劉家門口。因布袋和尚大腹便便,劉家人紛紛取笑他。布袋和尚不氣也不惱,笑呵呵地說:「你笑我無,我笑你有,無常到來,大家空手。」
劉員外不曉得什麼是佛法,布袋和尚就想在紙上為他寫幾句話。劉員外視財如命,那肯捨得用一張紙。於是布袋和尚就在他的手上寫了一個「忍」字,叮囑他:「忍字是你隨身之寶。」布袋和尚離開後,劉員外無論怎麼洗,都洗不掉手中的忍字。
有一天,討債的人來到劉府,想索回劉員外欠下的一筆錢。員外心疼,哪裡肯還。於是和人家起了爭執。債主百般叫罵,劉員外氣就不打一處來,竟然失手殺了債主。
按律法,殺人者償命。劉員外想撇下家業,外出逃命。正巧被布袋和尚撞見了。員外懇求和尚救他,並答應從此甘願出家,一心禮佛。布袋和尚嘆道:「我教你忍著,你還是沒忍住。」
為了了結他們之間的冤怨,布袋和尚救活了債主,使其死而復生。劉員外如數償還債務,但又反悔不想出家了。家業田產、嬌妻幼子,怎麼忍心一手撇下?
布袋和尚就讓他在後園結一個草庵,先讓他在家修行一段時間,還叮囑他:「凡事要忍。」
劉員外在後園結一個草庵,在家修行。圖為清 董誥《竹庵留客》局部。(公有領域)
劉員外想著自己的一生,都在錢上百般煎熬。為了錢,使碎了心肝肺腑,食時無味,夜不成眠。怕賊人偷,怕強盜搶,還要提防火燭。他看著手心的忍字,漸漸地看出門道:原來自己就是這貪財之人,自己心上有把殺人的刀。
獨自身處草庵,看著花溪飛燕,轉眼又是一春。劉員外心靈清淨了,漸漸地也能拴定那些狂野的心猿意馬了。想起以前強索強賣的勾當,真是不堪回首。
有一天,劉員外的兒子忽然來報,說叔叔和母親每天都在飲酒做伴。劉員外一聽,心中大驚。當初救下書生,與他認作義弟。如今自己在家修行,把家業都託付他看管,他竟然幹出這等勾當。真是氣煞人啊!
劉員外實在忍不住,就從廚房拿了一把刀,想去報復。就在他舉刀時,猛然看見手上的忍字。他意識到,自己的心上插著一把刀。
布袋和尚為他說了一首偈語:「休戀足色金和銀,休想夫妻百夜恩。假若金銀堆北斗,無常到來與別人。」
劉員外捨下人我是非、貪嗔痴惡,從此出家修行。多年以後,劉員外知道了自己的來源,原來是上界的賓頭盧羅漢。因為昔日一念思凡,墮於下界。那位討債者是伏虎禪師所化,就連自己的妻子兒女,也都是來自天上的仙人。
賓頭盧羅漢下凡的劉員外在塵世走了一遭,歷經榮華富貴,人是我非的種種恩怨後,再次返回天界。紛紛擾擾的一場大戲,席散夢醒後,才知彼此到底是誰。真是:
「人人有個夢,千變萬化鬧。覺來細思量,一切惟心造。
台8成上班族愛算命 平均高達4.3次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27日, 2016
【大紀元2016年12月27日訊】上班族對職涯與人生茫然時,常會求神問卜盼上天指點迷津。yes123求職網調查,逾8成上班族算過命,平均每人算過4.3次;另最常拜拜祈求保佑的神祇前3名是關公、土地公與媽祖。
yes123求職網今天公布「職場命理與工作方向調查」,調查顯示,高達81.1%的上班族透露自己曾算過命,且經常算的也不在少數。其中有12.2%的人透露算命累積的次數在10次以上,平均算過4.3次。
至於去算命的原因,84.7%是為「工作或事業」、57.1%是為「感情或婚姻」、36.1%則是因為「財運」;20.8%是因為「健康」。顯見工作仍是最令上班族苦惱的人生課題。
調查顯示,上班族曾經嘗試過的算命方式,主要有:八字(60.9%)、星座與星象(48.5%)、廟裡求籤(40.8%),以及紫微斗數(37%)、面相或手相(35.1%)。
最相信的算命方式前5名則為八字(26.7%)、紫微斗數(16.3%)、廟裡求籤(15.4%),以及星座和星象(11.3%)、面相與手相(10.4%)。
調查也指出,每逢求職或創業前,有高達77.2%的人覺得先去拜拜,祈求神明保佑是有幫助的,並認為對職場運勢幫助最大的神明,第一名是關聖帝君(61.9%)、其次是土地公(54.9%)、媽祖(47.9%)、觀世音菩薩(45.9%)以及文昌帝君(41.9%)。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雖然不少上班族對於命理和風水「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過更別忘了「天助自助」;先累積工作經驗,並培養第二專長或語言能力,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才是有助於成功轉職、升遷或創業的根本之道。
此「職場命理與工作方向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11月30日到12月7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目前有工作的求職會員,有效問卷共1292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73個百分點。(轉自中央社)
--------==================
網路占卜夯 中壢算命街凋零
2016年02月23日 04:10 楊明峰/桃園報導
網路占卜夯 中壢算命街凋零
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的算命街,因市場改建可能面臨搬遷,甚至吹熄燈號。(楊明峰攝)
網路占卜夯 中壢算命街凋零
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的算命攤,多以抽竹籤問事居多。
網路算命興起,無論是上網填生辰八字解命,還是視訊真人算命,都能給徬徨民眾一個心安。算命老行業靠著新科技復興,卻讓實體算命攤的生意下滑,像是中壢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算命街人潮不如以往,如今因建物改建,恐吹熄燈號。
民眾上網搜尋紫微斗數、八字命盤、塔羅盤、卜卦等五花八門算命法,無論有無收費,都能滿足想算命的民眾需求,更有命理老師主打視訊、語音算命,民眾不用出門就能靠著電腦、手機找到老師解惑。
網路算命屬於「速食型」,民眾到命理網站選擇想問種類,經過電腦運算解盤,各大資料庫的解盤完整度不一,要收費的就會較詳細。民眾也可用電郵,或在網頁上留下問題,並寫明生辰八字,命理老師收到則會書面解盤。而語音、視訊等方式,由命理老師直接回覆,可信度會比書面型稍高。
而中壢公有第一市場的算命攤,以竹籤掛、金錢掛等抽籤卜卦為主,因價格公道、選擇多,成功打出名號,吸引新北市、新竹縣民眾慕名而來,生意在1980到1990年代最興盛,如今網路算命興起,生意逐漸下滑,又因建物改建,算命街可能遷移,甚至消失。
開業20餘年的算命師陳隆源回憶,興盛時客人要排隊等算命,平均每攤每天約有50客人上門,如今每天僅約10幾個客人,營業額比興盛期下滑4成。
陳隆源坦言,不少人會直接上網填生辰,透過電腦運算「算命」,雖然準確度不比算命師來的高,影響到民眾到實體攤位算命的意願。
陳隆源說,有些民眾走到生命的十字路口,徬徨無助時會來算命,靠著算命給民眾一個參考、心安,並非鼓勵迷信。 開業31年的葉日火,師承盲眼父親、中壢已絕跡的「瞎子算命術」,靠著俗稱「無字天書」的瞎子牌,上頭畫的各種圖案對應卦象,一摸就能為民眾解惑,成為公有市場最有特色的算命法,他因建物重建,將聯合其他攤商搬到新明市場。
-------------------------
梯形掌的人,具藝術才華?
2016-01-20 - 陳添賜老師人氣:2651
圖片來源:www.turbosquid.com
不喜歡傳統或接受固定的思想,好奇心強烈,會熱衷於追求新事物,個性好動、急躁,注重精神生活,具藝術才華,有審美觀。
註:在手腕位寬而手指之基部窄者,個性急進,反之,若手指之基部寬而手腕位窄者,急進之個性會略緩和,但仍比其他掌形為急。
------------------
聖嚴法師:本來都是佛,現在為什麼是眾生呢?
王陽明先生說“滿街都是聖人”,這句話是從佛學裡來的,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心量與佛並無差別,為何眾生不是佛?乃因眾生有煩惱,煩惱去了,眾生就是佛。也許有人問:“本來都是佛,那麼我們現在為什麼都是眾生呢?”
“人人都是佛”,這是從佛的眼光來看的,常言以小人之心看人大家都是小人,君子用真誠心待人,寧可受欺,不願冤枉任何一個人,所以他看到的都是君子。聖人把所有的人當聖人,你現在不是聖人,終有一天你可能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所有的人都成為聖人。佛相信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每一個眾生與他並無差別,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佛是站在眾生的立足點看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而不是站在高成就上俯視芸芸的眾生,這是眾生都是“佛”的意義。
“眾生皆成佛”有更深一層的意義,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不可能呢?
天台宗智者大師把佛分為六個等級:
一、 理即佛:不管你相不相信佛法,不管你有沒有聽到過佛這個名字,你本身具有佛的本性,我們稱為佛性──成佛的可能性,不要說是放下屠刀,就是沒有放下時也是佛,所以不但是人,連螞蟻、蒼蠅等有情無情的一切眾生也都是佛。
二、名字即佛:聽到過“佛”這個名字,知道有“佛”這個名稱,也聽到有人說過“人皆可以成佛”,這種人是名字佛。
三、觀行即佛:參加過佛教修持活動的人,不管得效深淺,只知道有這麼一種修行的方法而嘗試著去做的,這種即稱為觀行佛。
四、相似即佛:已經修行到信心堅定不移的人。切實的信心一定要從實際修行的體驗中得來,若能知道自己必將成佛和一定成佛,此為相似佛。
五、分證即佛:到此已是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地前能伏住無明而不能斷除無明,地上則無明分分斷滅而佛性分分顯露。
六、究竟即佛:斷一分無明,證一分佛性,到無明斷盡了,就是究竟佛。
以上所說的佛很不容易見到,釋迦牟尼佛以後,離彌勒佛出世還很久,但現實生活中有佛。滿街都是聖人,當然滿街都是佛,大家都是佛,沒有一人不是佛,沒有一物不是佛。一個人,不管他信佛不信佛,我們也把他當成一個佛,只要他說的話合乎佛法,他的話就是佛說的話。日常生活中,合乎“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三個標准的人,便是現在的佛,活著的佛。
人們如能一日修行一日是佛,一時修行一時是佛,一念修行一念是佛,若能念念不斷地與戒定慧相應,他便念念是佛了。戒定慧代表著佛的清淨的一切身心行為。我們常說佛有千百億化身,但我們不知道站在我們面前的任何人乃至我們自己,有時就是佛的化身。不過也有人問:“我不信佛,我也是佛的化身嗎?” 是的,佛以種種身分、種種行為來感化人或是逼迫人走上修行成佛的道路。
人們進入佛門正式成為佛教徒的因緣可有很多,正常的路途是受人鼓勵勸說而接觸到佛法。有的人環境太好,不愁吃、不愁穿,而且生來便有很聰明的頭腦和強健的身體,他們沒有想到這個社會上還有許多痛苦的問題,一旦當他受到了人或事物的打擊,讓他知道了社會上還有苦難、煩惱並且感到自己的身心很不自在之時,便能促使他走上了學佛之路。所以佛的出現在面前,不一定示現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的佛相。
----------------------
三十二相,乃佛教術語,是轉輪聖王與佛的身體所具足之三十二種外貌特徵。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合稱「相好」。
三十二相是根據古印度人的審美觀而建立的[1],最早與轉輪王傳說一同出現,認為轉輪王將具備這三十二種外貌特徵。因為佛陀被等同於轉輪王,因此也被認為擁有這三十二相[2]。
三十二相
《中阿含經·三十二相經》:
1. 大人足安平立。
2. 大人足下生輪。輪有千輻。一切具足。
3. 大人足指纖長。
4. 大人足周正直。
5. 大人足跟踝後兩邊平滿。
6. 大人足兩踝傭。
7. 大人身毛上向。
8. 大人手足網縵。猶如鴈王。
9. 大人手足極妙柔弱軟敷。猶兜羅華。
10.大人肌皮軟細。塵水不著。
11.大人一一毛。一一毛者。身一孔一毛生。色若紺青。如螺右旋。
12.大人鹿[蹲-酋+(十/田/ㄙ)]腸。猶如鹿王。
13.大人陰馬藏。猶良馬王。
14.大人身形圓好。猶如尼拘類樹。上下圓相稱。
15.大人身不阿曲。身不曲者。平立申手以摩其膝。
16.大人身黃金色。如紫磨金。
17.大人身七處滿。七處滿者。兩手.兩足.兩肩及頸。
18.大人其上身大。猶如師子。
19.大人師子頰車。
20.大人脊背平直。
21.大人兩肩上連。通頸平滿。
22.大人四十齒牙。
23.平齒。
24.不踈齒。
25.白齒。
26.通味第一味。
27.大人梵音可愛。其聲猶如加羅毘伽。
28.大人廣長舌。廣長舌者。舌從口出遍覆其面。
29.大人承淚處滿。猶如牛王。
30.大人眼色紺青。
31.大人頂有肉髻。團圓相稱。髮螺右旋。
32.大人眉間生毛。潔白右縈。
《長阿含經·大本經》:
1. 足安平。足下平滿。蹈地安隱。
2. 足下相輪。千輻成就。光光相照。
3. 手足網縵。猶如鵝王。
4. 手足柔軟。猶如天衣。
5. 手足指纖。長無能及者。
6. 足跟充滿。觀視無厭。
7. 鹿膊腸。上下傭直。
8. 鉤鎻骨。骨節相鉤。猶如鎻連。
9. 陰馬藏。
10.平立垂手過膝。
11.一一孔一毛生。其毛右旋。紺琉璃色。
12.毛生右旋。紺色仰靡。
13.身黃金色。
14.皮膚細軟。不受塵穢。
15.兩肩齊亭。充滿圓好。
16.胸有萬字。
17.身長倍人。
18.七處平滿。
19.身長廣等。如尼拘盧樹。
20.頰車如師子。
21.胸膺方整如師子。
22.口四十齒。
23.方整齊平。
24.齒密無間。
25.齒白鮮明。
26.咽喉清淨。所食眾味。無不稱適。
27.廣長舌。左右舐耳。
28.梵音清徹。
29.眼紺青色。
30.眼如牛王。眼上下俱眴。
31.眉間白毫柔軟細澤。引長一尋。放則右旋螺如真珠。
32.頂有肉髻。
註釋[編輯]
《大智度論》卷88:「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好,則為現三十二相。天竺國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頭上皆有結為好,如人相中說,五處長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輪若蓮華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輻輪、纖長指、鼻高好、舌廣長而薄,如是等皆勝於先所貴,故起恭敬心。」
《金剛經》:「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
在漢化寺院的造像中,三十二相能大致表現出來的不過十二、三相。
八十種好(Asityanuvyanjanani),亦稱作「八十隨形好」、「八十微妙種好」、「八十種小相」,是講釋尊容貌的八十種微細隱秘難於一眼看明而須指出的特徵。主要講的是頭、面、鼻、口、眼、耳、手、足各處的奇特長相。此處僅就造像時能表現出來的部份內容作些介紹:
鼻樑修長,不見鼻孔。
眉如初月。
耳大垂輪(如輪埵形)。
踝骨深藏肉中不外露。
唇如紅頻婆果之色,實即紅苹果色。上下唇相稱。
臉寬圓潔淨豐滿如秋天滿月,即所謂「佛爺臉」。
眼眶又寬又長,眼睛青白分明。
手指腳指圓而長柔軟,不見骨節。指甲狹長薄潤,光潔明淨,如花色赤銅。
頭髮長而不亂,右旋螺髮,稠密,作紺青色。
手足及胸部皆有吉祥喜旋的「卍」字。這是一個重要標誌。
漢化寺院中的佛像,可說「千佛一面」。首先是不管什麼佛,基本上全照釋尊的形象塑造,只在「印相」方面有所區別,例如有的佛不出肉髻只作平頂滿頭螺髮。其次,塑造釋尊,從降生佛、成道相、說法相,直到涅槃相,自小到老八十年,形象全都一樣。只不過降生佛赤裸上身而下身掖著衣裳(漢化寺院中全裸體的降生佛幾乎是沒有的),別的則身披袈裟罷了。有的工匠為了表現涅槃佛的老態,在螺髮前部開出一個三角形的露出頭皮的區域;表示此時釋尊已至老年。這是中國人在與「相好」規定不扺觸的情況下(實際上是鑽了「相好」中無此規定的空子)所作的意匠創造。如今北京法源寺內後殿供奉的那尊臥佛,頂部即有三角區。
但是,祖師爺畢竟是外國人,「相好」規定又多,想徹底改變佛爺的形象是十分困難的事。中國的帝王貴族,在其下屬的諂媚下,每以自己的像貌來作大佛像的模特兒。如北朝那些「秀骨清像」,的石刻,還有據說以武則天面貌為範本的龍門石窟盧舍那佛,都存在著這種痕跡。但也不過面部依稀如是而已,那白毫、大耳、螺髮、頂髻等,是任何活生生的中國人所不能具有的。在中國人眼中,這些佛像雖慈祥偉大卻缺乏親切感。
於是,在佛傳圖塑中,中國人把釋尊盡量漢化。竭力將釋尊出家前的形象打扮得象個中國王子或官人。可一到成了佛,還得按著「相好」的規定來。所以,佛爺雖是佛殿主尊,在中國老百姓看來,終究非我族類,尊而不親,只是一尊膜拜對象。
在漢化寺院中,真正可能漢化而且變化多端的,還是體現在非佛的那些菩薩、羅漢、天神、高僧身上。供養人更是體現本地風光、個個盛裝的標準像,足覘時代風貌。
-----------------------------------
何謂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係轉輪聖王及佛之應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稱「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與八十種好(微細隱密者)合稱「相好」。關於三十二相名稱之順序,各有異說,今依《大智度論》、《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等,整理提供參考。
三十二相:名稱、形態、修行感得好相、此相的功德
1. 頂成肉髻相:即頂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
係以虔誠心禮敬三寶,供養師僧父母,修持善法,而感得之相。
此相表智慧、福德圓滿之相。
2. 眉間白毫相:即兩眉之間,有白毫、柔軟而右旋,常放光明。
係見眾生修戒、定、慧三學,同喜讚嘆而感此妙相。
此相表心明澄淨能見百憶諸佛,光明微妙境界。
3. 眼睫牛王相:即睫毛整齊而不雜亂。如牛王睫毛長而柔美。
係觀眾生如父母,並以平等之心憐愍愛護眾生,而感得此妙相。
此相表慧眼恆開,不生愚癡。
4. 目紺青色相:即佛眼紺青,如青蓮花,碧海青空,慈眼垂視。
係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歡喜心佈施予眾生,所感得之妙相。
此相表眼根清淨明潔,當來常見諸佛,常聞微妙法。
5. 梵音深遠相:即佛之清淨梵音,聲音宏量美妙,遠近皆可聽聞。
係口業清淨,說實語、愛語。禁止一切惡言,所感得之妙相。
此相表法音了了,遠近皆可聞,斷除疑惑,心生善法。
6. 廣長舌相: 即舌頭廣長柔軟細薄,伸出時可掩蓋臉部。
係出言至誠,恆修柔軟語、法語,受持戒律,常行悲心感得此相。
此相表觀此相,能滅累劫重罪,值遇諸佛菩薩受記。
7. 常得上味相:即口中常有津液,味覺最上好。
係愍念眾生如子女,復以修行諸善法迴向菩提道,感得之相。
此相表佛之妙法能滿足眾生志願之德。
8. 四牙白淨相:即四顆門牙鮮白光潔,鋒銳堅固如金剛。
係常思惟善法,廣修慈悲心而感得此相。
此相表能以智慧,摧破一切眾生貪嗔癡三毒。
9. 齒白齊密相:即牙齒潔白整齊而密接,沒有縫隙。
係以十善法化益眾生,稱揚他人功德所感得之相。
此相表能清淨和順、眷屬同心之德。
10. 四十齒相: 即佛具有四十齒,不粗不細,潔白整齊而美德。
係由遠離惡口、兩舌、恚心 ,修習平等慈悲而感得此相。
此相表口常出清淨妙香,止眾生惡口業,滅無量罪、受無量法樂。
11. 面圓滿相: 即臉頰飽滿而結實如獅子頰,即臉如滿月淨金色。
係見有德者,如實讚嘆,稱揚其美德同喜佈施,而感得此相。
此相表能滅百劫生死之罪,面見諸佛,了了分明。
12. 肩圓滿相: 即兩肩圓好豐滿,平整微妙。
係由造像修塔,施無畏所感得之妙相。
此相表能滅除疑惑,除業障等無量功德。
13. 身端直相: 即佛身最大端正而直,威儀莊嚴。
係身業清淨,遠離殺生、偷盜、矯慢、邪淫、所感得之相。
此相表能令見聞之眾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14. 上身獅子相:即佛上身廣大,行住坐臥威容端嚴,如獅子王。
係廣修淨業,離兩舌,教人善法、行仁和,離我慢而感得此相。
此相表威容自信高貴,慈悲圓滿之德性。
15. 兩腋隆滿相:即佛兩腋下 之骨肉圓滿不虛。
係佛予眾生醫藥、飯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
此相表能圓滿眾生聞法學佛心願之德。
16. 七處平滿相:即雙手、雙足、雙肩和頸部七處有豐滿軟肌肉。
係由不惜捨己所心愛之物,佈施予眾生而感得之相。
此相表一切眾生得以滅罪生善之德。
17. 皮膚細軟相:即皮膚細薄柔軟、光滑,一切塵垢不染。
係佈施衣服、房舍、飲食與眾生。遠離惡習,親智者所感得之相。
此相表佛之平等無垢,以大慈悲化益眾生之德。
18. 身光一丈相:即佛身經常放出,四方各一丈金色光芒。
係發大菩提心,勤修無量行願善法所感得之相。
此相表能除疑惑滅業障,一切志願皆能滿足之德。
19. 金色身相: 即佛身及手足光輝如黃金色。
係常樂修善、離諸瞋恚,慈眼悲心視眾生而感得之相。
此相表瞻仰之眾生能厭捨物慾愛樂,滅罪生善之德。
20. 毛孔身相: 即每一毛孔各生一根青色毛,能生出微妙香氣。
係尊重供養一切有情,親近智者,隨順眾生所感之妙相。
此相表能斷止一切惡習,修一切善法,得解脫自在之德。
21. 身毛上旋相:即 佛身毛右旋向上,毛色紺青、柔軟。
係尊敬師長,常化眾生,修行一切善法而感得之相。
此相表能令眾生,心生歡喜,皈依三寶,獲無量之功德。
22. 身縱廣等相:即佛身周匝雙手平舉時,其寬度與身高相等。
係與眾生常行三昧禪定,作無畏施而感得此妙相。
此相表無上法王尊貴自在,福慧圓滿之功德。
23. 馬陰藏相: 即男根密隱於體內如馬陰之相。
係由斷除邪淫,修習正觀,慈悲攝受眾生而感得此相。
此相表身體康順,慧命長壽,善說正法,廣渡信眾之德。
24. 膝如鹿王相:即大腿、膝骨肌肉如鹿王般纖圓、堅實。
係專心聞法實修,並善解勤說正法所感得之相。
此相表能消滅一切罪障,增長戒、定、慧之功德。
25. 垂手過膝相:即站立時,兩手垂下。長手過膝。
係修習諸善行,離我慢,不著名利,無相佈施而感此相。
此相表降伏一切貪、嗔、癡惡魔,哀愍摩頂眾生之德。
26. 手指纖長相:即兩手細長、端直、優雅之相。
係禮敬供養諸師長,熄滅矯慢心,和順眾生所感之相。
此相表能令眾生喜樂皈依,慧命長遠之德。
27. 手足柔軟相:即雙手、雙足過柔細軟、優美。
係以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親手供養師僧父母所得之相。
此像表佛以智慧、慈悲、柔軟之手,救護攝取親疏之德。
28. 手足縵網相:即手足指與指間,皆有連絡縵網。(如水禽蹼膜)
係修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平等饒益有情而感得此相。
此相表能離煩惱惡業,自在解脫,至無為菩提彼岸之德。
29. 足趺高滿相:即足背高起圓滿之相。
係佛以因位修福、勇猛精進,常行法佈施所感得之相。
此相表恆以大悲心,以善法饒益有情眾生無上之內德。
30. 足跟廣平相:即足踵圓滿廣平之相。
係以方便智、持戒、聞法、勤修善業而感得之相。
此相表能饒益、渡化盡未來際一切眾生之德。
31. 足千輻輪相:即足底現千輻輪寶之肉紋相。
係精進修行諸善法,供養師僧、父母,並法佈施而感得之相。
此相表能照破愚癡。無明,並摧伏怨敵、惡魔之德。
32. 足下安平相:即足底平直柔軟,無凹處,安 住密著地面之相。
係佛以因位行菩薩道時,修六波羅密所感得之妙相。
此相表佛能引導眾生修習佛法,獲無量法益之功德。
-------------------------------
佛身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佛的色身(應化身)莊嚴無比,具足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微細隱密者):
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等等,統稱為三十二相。具此三十二相者,不限於佛,在家為轉輪王(轉輪聖王是人間第一位有福德相的人),出家則為無上覺,他們都具足此三十二種殊勝微妙的形相。能行百善乃得一妙相。
佛菩薩之身所具足之殊勝容貌形相中,顯著易見者有三十二種,稱為三十二“相”;微細隱密難見者有八十種,稱為八十種“好”(又稱八十隨好、八十微妙種好、八十種小相、眾好八十章或八十隨形好,隨形好者,隨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合稱“相好”,而一一相好都是百福莊嚴的。
雖然三十二相不限於佛,八十種好則唯佛菩薩始能具足,故佛身必需具有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佛經裡面常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以佛其實是具有無量相、無量好,而只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形容祂們。
三十二相是印度古時注意之特異生理現象,釋迦牟尼如來之身上的三十二相(與之並行的還有所謂八十種好,講的都是特異的生理現象,然而二者之間有不同,但也有重複。
),散見於許多譯本的佛典中,各譯本所說的基本上相同,但亦各有差異。例如:名稱的差異、次序的差異、詳略的差異等等。
過去也有很多國家的研究學者、生物學家已經注意到三十二相,例如:德國學者F. W.K. Muller、W. Schulze、E. Sieg、W. Siegling、E. Leumann、Reichelt 及 F. Weller,法國學者 S. Levi、Benveniste 和 Senart,比利時學者 W. Couvreur 等等都是。
如來之身上有三十二相,只要看到這些相,那就必然是如來無疑,漢譯【賢愚經】卷十二《波婆離品》第50,講的就是這個了。
各譯本記載的三十二相的順序和內容並不完全相同。三十二相本來就是出於信仰與文學之描述,再加上宗派的分歧,要求各譯本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但在分歧中仍似有規律可循。歸納起來,大體上可分為兩組:一組從足開始,一直到肉髻或眉間白毫;另一組從肉髻開始,一直到足。
釋迦牟尼佛到天上說法時所現的相好,絕不只限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已,這是衪按天上的天人而現的佛相。佛亦可以神通自在,以變化身隨類示現六道眾生的相去渡化一切眾生。所以,衪在天上說法就現天人之身,在人間說法時,就現人身。由是可知佛在人間變化之人身會顯現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
三十二相
( 1 ) 足下安平立相
又作足下平滿相、兩足掌下皆悉平滿相,即足底平直柔軟,安住密著地面之相。係佛於因位行菩薩道時,修六波羅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能引導眾生修習佛法,獲無量法益之功德。
( 2 ) 足下二輪相
又作千輻輪相,即足心現一千輻輪寶之肉紋相。或謂「足」亦指手足,故又稱手足輪相、手掌輪相。係由於過去世為父母、師長、善友乃至一切眾生,往返奔走,作種種供養及布施等諸事所感之妙相。現此相乃象徵佛之轉法輪,而示現於足下,表示遊化諸處之轉法輪;說法時,則顯現於手掌上之轉法輪印。此相能摧伏怨敵、惡魔,表照破愚癡與無明之德。
( 3 ) 長指相
又作指纖長相、指長好相、纖長指相,即兩手、兩足皆纖長端直之相。係由恭敬禮拜諸師長,破除驕慢心所感得之相,表慧命長遠、令眾生喜樂歸依之德。
( 4 ) 足跟廣平相
又作足跟圓滿相、足跟長相、腳跟長相,即足踵圓滿廣平。係由持戒、聞法、勤修行業而得之相,表盡未來際饒益、渡化一切眾生之德。
( 5 ) 手足指縵網相
又作指間雁王相、俱有網鞔相、指縵網相,即手足一一指間,皆有縵網交互連絡之紋樣,如雁王張指則現,不張則不現。此相乃由修四攝法、攝持眾生而具有,能出沒自在無礙,表離煩惱惡業,得自在解脫,至無為菩提彼岸之德。
( 6 ) 手足柔軟相
又作手足如兜羅綿相、手足細軟相,即手足極柔軟,如細劫波毳之相。係以上妙飲食、衣具供養師長,或於父母師長病時,親手為其拭洗等奉事供養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軟之手救護攝取親疏之德。
( 7 ) 足趺高滿相
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圓滿之相。乃佛於因位修福、勇猛精進感得之相,表恒以大悲心,以善法饒益有情眾生無上之內德。
( 8 ) 端如鹿王相
又作如鹿王相、鹿王相、兩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纖圓。係往昔專心聞法、演說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滅之德。
( 9 ) 正立手摩膝相
又作垂手過膝相、手過膝相、平住手過膝相,即立正時,兩手垂下,長可越膝。此相係由離我慢、好惠施、不貪著名利,無相布施所感得,表降伏一切貪、嗔、痴、惡魔及哀愍摩頂眾生之德。
( 10 ) 馬陰藏相
又作陰馬藏相、象馬藏相,即男根密隱於體內如馬陰(或象陰)之相。此相係由斷除邪淫、救護怖畏之眾生等而感得,表壽命長遠、得多弟子之德。
( 11 ) 身廣長等相
又作身縱廣等如尼拘樹相、圓身相、尼俱盧陀身相,即指佛身縱廣左右上下,其量全等,體分高寬、上下均等,周匝圓滿,如尼拘律樹。係以其常勸眾生行三昧,作無畏施而感此妙相,表無上法王尊貴自在之德。
( 12 ) 毛上向相
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之一切髮毛,由頭至足皆右旋,其色紺青、柔潤。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眾生,心生歡喜,皈依三寶,獲無量功德。
( 13 ) 一一孔一毛生相
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雜亂相,即每一毛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發出微妙香氣。乃由尊重、供養一切有情、教人不倦、親近智者、掃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表能斷止一切惡習,修一切善法,消滅二十劫罪障,得解脫自在之德。
( 14 ) 身金色相
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即指佛之身及手足悉為真金色,如眾寶莊嚴之妙金臺。此相係以常樂修善、離諸忿恚,慈眼顧視眾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眾生厭捨愛樂,滅罪生善。
( 15 ) 大光相
又作常光一尋相、圓光一尋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運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係由發大菩提心,勤修無量行願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願皆能滿足之德。
( 16 ) 皮膚細軟相
又作身皮細滑塵垢不著相,即皮膚細薄、潤澤,一切塵垢不染。係以清淨之衣具、房舍、樓閣等施與眾生,及遠離惡人、親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無垢,以大慈悲化益眾生之德。
( 17 ) 七處隆滿相
又作七處滿肩相、七處隆相,即指雙手、雙足、雙肩和頸部七處之肉皆隆滿、柔軟。此相係由不惜捨己所愛之物施予眾生而感得,表利益一切眾生使其得以滅罪生善之德。
( 18 ) 兩腋下隆滿相
又作腋下平滿相、肩膊圓滿相,即佛之兩腋下之骨肉圓滿不虛。係佛給予眾生醫藥、飯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此相能圓滿眾生聞法學佛心願之德。
( 19 ) 上身獅子相
又作上身相、獅子身相、身如獅子相,即指佛之上半身廣大,行住坐臥,儀容端莊,一如獅子王。係佛於無量世界中,未曾兩舌,又教人善法、行仁和,及遠離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儀容高貴、慈悲圓滿之德。
( 20 ) 大直身相
又作身廣洪直相、廣洪直相、大人直身相,即謂於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此乃以施藥看病,持殺、盜戒,遠離驕慢所感,能令見聞之眾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 21 ) 肩圓滿相
又作肩圓大相、兩肩平整相,即兩肩圓滿豐腴,殊勝微妙之相。係由造像修塔,施無畏所感得,表滅惑除業等無量功德。
( 22 ) 四十齒相
又作口四十齒相、具四十齒相,即指佛具有四十齒,一一皆齊等、平滿如白雪。此相係由遠離兩舌、惡口、恚心,修習平等慈悲而感得。此一妙相表口常出清淨妙香,能制止眾生之惡口業,滅無量罪、受無量法樂。
( 23 ) 齒齊相
又作齒密齊平相、諸齒齊密相,即諸齒皆不粗不細,齒間密接而不容一毫。係以十善法化益眾生,且常稱揚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淨和順、眷屬同心之德。
( 24 ) 牙白相
又作四牙白淨相、齒白如雪相,即四十齒外,上下亦各有二齒,其色鮮白光潔,鋒銳堅固如金剛。係以常思惟善法,廣修慈悲心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以大智慧,摧破貪嗔痴三毒。
( 25 ) 獅子頰相
又作頰車相、頰車如獅子相,即兩頰隆滿、結實如獅子頰。係由見有德者,如實讚嘆,並稱揚其美德,又喜布施,而感得之相。此相表能滅百劫生死之罪,面見諸佛,了了分明。
( 26 ) 味中得上味相
又作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即指佛之口常得諸味中之最上味。此係由愍念眾生如子女,復以修行諸善法迥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滿足眾生的志願之德。
( 27 ) 廣長舌相
又作舌廣博相、舌軟薄相,即舌頭廣長薄軟,伸展則可覆至髮際。係由發弘誓心,以大悲行迥向法界而感得之相。此相能滅百億八萬四千劫之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億之諸佛菩薩授記。
( 28 ) 梵聲相
又作梵音相、聲如梵王相,即佛清淨之梵音,洪聲圓滿,如天鼓響,亦如迦陵頻伽之音。此乃由說實語、美語,止一切惡言所得之相。聞者隨其根器而心生善法,大小權實亦得惑斷疑消。
( 29 ) 真青眼相
又作目紺青色相、目紺青相、紺眼相、紺青眼相、蓮目相,即佛之眼紺青,如青蓮花。係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歡喜心布施予眾生所感得之相,表眼根清淨明潔,當來常見諸佛,常聞微妙法。
( 30 ) 牛眼睫相
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即指睫毛整齊而不雜亂。此相係由觀一切眾生如父母,並以平等之心憐愍愛護而感得。此相表慧眼恆開,不生嗔恨。
( 31 ) 頂髻相
又作頂上肉髻相、肉髻相、烏瑟膩沙相,即頂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係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此相表智慧、福德圓滿之相。
( 32 ) 眉間白毛相
又作白毫相、眉間毫相,即兩眉之間有白毫,柔軟如兜羅綿,長一丈五尺,右旋而捲收,以其常放光,故稱毫光、眉間光。因見眾生修戒、定、慧三學而稱揚讚歎遂感此妙相。此相心明澄淨,能見百億諸佛,光明微妙境界。
八十種好
八十種好之順序與名稱,異說紛紜。現根據【大般若經】卷 381 載,八十種好是:
( 1 ) 指爪狹長,薄潤光潔。
( 2 ) 手足之指圓而纖長、柔軟。
( 3 ) 手足各等無差,諸指間皆充密。
( 4 ) 手足光澤紅潤。
( 5 ) 筋骨隱而不現 ( 脈深不露 )。
( 6 ) 兩踝俱隱。
( 7 ) 行步直進,威儀和穆如龍象王。
( 8 ) 行步威容齊肅如獅子王。
( 9 ) 行步安平猶如牛王。
( 10 ) 進止儀雅宛如鵝王。
( 11 ) 迴顧必皆右旋如龍象王之舉身隨轉。
( 12 ) 肢節均勻圓妙。
( 13 ) 骨節交結猶若龍盤。
( 14 ) 膝輪圓滿。
( 15 ) 隱處之紋妙好清淨。
( 16 ) 身肢潤滑潔淨。
( 17 ) 身容敦肅無畏。
( 18 ) 身肢健壯。
( 19 ) 身體安康圓滿。
( 20 ) 身相猶如仙王,周匝端嚴光淨。
( 21 ) 身之周匝圓光,恒自照耀。
( 22 ) 腹形方正、莊嚴。
( 23 ) 臍深右旋。
( 24 ) 臍厚不凹不凸。
( 25 ) 皮膚無疥癬 ( 疤斑 )。
( 26 ) 手掌柔軟,足下安平。
( 27 ) 手紋深長明直。
( 28 ) 唇色光潤丹暉。
( 29 ) 面門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嚴。
( 30 ) 舌相軟薄廣長。
( 31 ) 聲音威遠清澈。
( 32 ) 音韻美妙如深谷響。
( 33 ) 鼻高且直,其孔不現。
( 34 ) 齒方整鮮白。
( 35 ) 牙圓白光潔鋒利。
( 36 ) 眼淨青白分明。
( 37 ) 眼相脩廣。
( 38 ) 眼睫齊整稠密。
( 39 ) 雙眉長而細軟。
( 40 ) 雙眉呈紺琉璃色。
( 41 ) 眉高顯形如初月。
( 42 ) 耳厚廣大脩長輪埵成就。
( 43 ) 兩耳齊平。
( 44 ) 儀容令見者皆生愛敬。
( 45 ) 額廣平正。
( 46 ) 身威嚴具足。
( 47 ) 髮脩長紺青,密而不白。
( 48 ) 髮香潔細 軟柔 潤。
( 49 ) 髮齊不交雜。
( 50 ) 髮不斷落。
( 51 ) 髮光滑殊妙,塵垢不著。
( 52 ) 身體堅固充實。
( 53 ) 身體長大端直。
( 54 ) 諸竅清淨圓好。
( 55 ) 身力殊勝無與等者。
( 56 ) 身相眾所樂觀。
( 57 ) 面如秋滿月。
( 58 ) 顏貌舒泰。
( 59 ) 面貌光澤無有顰蹙。
( 60 ) 身皮清淨無垢,常無臭穢。
( 61 ) 諸毛孔常出妙香。
( 62 ) 面門常出最上殊勝香。
( 63 ) 相周圓妙好。
( 64 ) 身毛紺青光淨。
( 65 ) 法音隨眾,應理無差。
( 66 ) 頂相無能見者。
( 67 ) 手足指網分明。
( 68 ) 行時其足離地。
( 69 ) 自持不待他衛。
( 70 ) 威德攝一切。
( 71 ) 音聲不卑不亢,隨眾生意。
( 72 ) 隨諸有情,樂為說法。
( 73 ) 一音演說正法,隨有情類各令得解脫。
( 74 ) 說法依次第,循因緣。
( 75 ) 觀有情,讚善毀惡而無愛憎。
( 76 ) 所為先觀後作,具足軌範。
( 77 ) 相好,有情無能觀盡。
( 78 ) 頂骨堅實圓滿。
( 79 ) 顏容常少不老。
( 80 ) 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 ( 即卍字 )。
註:
上面所列舉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每一種“相好”都是佛陀往昔圓滿每一種利益眾生的功德而報得的,而這每一種利益眾生的行為就是每一位佛教徒所要學習和履行的。
日常生活中,佛弟子的禮拜、讚歎、供養諸佛菩薩,是要讓自己銘記佛菩薩的大慈悲心和各種利益眾生的行為。這不僅是表達對佛體一一“相好”所代表的每一種圓滿功德的敬仰,而且在敬仰的同時,行者也應廣修福德,累積助道因緣,在日常生活中,以諸佛菩薩行作為己行,學習諸佛菩薩過去因地修行所感得的“相好”而勤修六度四攝、利益眾生的大行。這樣行者當下就是本尊的化身,同時也在圓滿本尊的報身,臨終以此菩提道業,自然往生本尊淨土或西方極樂世界。如【阿彌陀經】中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些善根福德,是金剛乘的人,應該隨分隨力去做,使善根增長,福德增勝,以此功德迥向本尊淨土或西方極樂世界。
--------
------------------------------------
起心動念..皆是能量的消耗。關於它的6個秘密,現今世人才知道...
www.buzzhand.com查看原始檔
(圖源自sina)
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能量的獲取與釋放的過程。除了從飲食中獲取能量外,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還需要從虛空中獲取能量、這個能量的獲取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虛、靜二字而已。
生命中能量的得與失
告訴你一個天大的秘密:當你充滿歡喜心、慈悲心、包容心的時候,時空的能量會源源不斷流入你的身體;當你打開智慧之門,法喜充滿的時候,你獲得的能量將超乎你的想像。當一個人真正發一個大的善願後,他會在瞬間得到無限的能量。
反之,當你內心充滿怨恨、恐懼、無奈、嫉妒、煩惱的時候,你的能量會迅速流失,加速衰老與死亡,尤其是恐懼,它會讓你的能量頃刻間喪失殆盡,失去生命。
知道了這個秘密,你該知道了如何讓身體健康,如何消除疾病了吧? 這一切,必須是發自內心的,絕對不能是裝出來的,虛榮心也是極為消耗你的能量的。人在說謊的時候是很消耗能量的,這點你必須知道。
建造一個充滿祥和的能量場
我們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就是你到一個陌生的家庭或單位的時候,如果你有足夠的感應能力,你就會感受到這個家庭或單位是否和諧。這是因為在這個小空間裡聚集著人心唸好壞的能量場。這個能量場不僅影響你的心情,更能影響你的健康。
還有,在與陌生人之間交往的時候我們很多人也會有這個經驗,就是有的人會給你很舒服的感覺,讓你很有親近他的念頭,而有的人就會讓你很緊張也很不舒服,一刻也不想和他在一起。其實這些都是和人的心念有關。
很久以前的時候,有些德高望重的老中醫,他們有著菩薩一樣的心腸,病人到他那裡,不用吃藥病都能好三分。為什麼?就是這個充滿祥和之氣的能量場讓病人感到心情舒暢。心情舒暢,病自然就會退去。而現在,大多數的醫生不是想著如何讓病人減少痛苦,而是盤算著怎麼才能從病人的口袋裡多掏些錢出來,好讓自己拿的回扣能多一些。這就是現在人之所以看不好病的其中原因之一。
所以,今天我們無論在單位還是在家庭,首先要知道心念的重要性。善念感召的是健康和吉祥,惡念感召的是疾病和災難,這絕對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科學。
如何獲取能量
實際上,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能量的獲取與釋放的過程。除了從飲食中獲取能量外,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還需要從虛空中獲取能量、這個能量的獲取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虛、靜二字而已。
虛極、靜篤是修煉的最高層次。在這個狀態下,天地的能量可以隨時為我所得。首先你要靜下來,靜下來,代表你開始減少能量的消耗,而虛,才能開始從太空宇宙中吸收能量。而能吸收到什麼樣的能量,則取決於你的內心,你有什麼樣的內心,你就會感召到什麼樣的能量。這就是同氣相求、物以類聚的道路。
智慧是什麼
智慧其實也是一種能量,而且是高級的、看不見的能量。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其實起關鍵作用的還是他的智慧。這就是偉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號召力、為什麼他們做事就能成功的根本原因。他們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智慧,他們是心念一動,就會調動大量的能量來幫助他完成所要完成的事業。智慧能量的來源需要我們能虛極靜篤來從天地吸取。一個靜不下來,虛不下來的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大智慧的。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個人擁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他的心量有多大,他吸取的能量就會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強。
起心動念皆是能量的消耗
應該知道,做任何事情,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能量代價的。其實,無論是生命的過程還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能量的收放過程。我們說,當一個人運氣好的時候,他往往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成功,因為這個時候他內在的能量是充足的。但任何人的能量狀態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要善於把握時機,該乾的時候干,不該乾的時候就要韜光養晦。
我們的能量消耗主要是通過起心動念消耗的。你每發出的一個念頭都是通過能量的消耗來完成的。佛、道為什麼強調心要清淨(清靜),其實就是要你減少起心動念,減少能量的消耗。什麼是禪定?禪定就是身體幾乎處在能量不消耗的狀態下,就和電腦「待機」的狀態差不多。
一個人「命」的能量構成
我們知道生活在現實當中的人,每個人的命都是不同的。命看起來複雜。其實說透了也很簡單,從能量的角度講。一個人的命無非就是由體能、智(慧)能、德能三部分構成。再細分的話,德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樹根,慧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樹幹,體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枝葉。一個修煉人修也就是修這三個方面。
--------------------------------------
1714
尼泊爾約十四世紀鑄銅流金授記印佛陀站相
高:11 cm
成交價:HK$4,370,000
---------------------
西藏
十二世紀
高50cm
黃銅鎏金 單體澆鑄
RMB: 280,000-300,000
參閱:紐約蘇富比 2001-3-20 lot92
成交价:RMB 728,000
釋迦牟尼授記像
佛說造像量度經中講,右手作施無畏同前,而左手執袈裟角,傾垂作如鹿耳於當心,謂之授記印。此尊像身修長,比例舒展勻稱。頭飾螺髮,肉髻高聳,髮染紺藍,額際高廣,眼瞼微垂,似俯視眾生。額頭處刻划卷雲紋白毫,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身著通肩圓領式袈裟,猶如“曹衣出水”,只是略微刻划出領口、袖口及衣擺,有薄衣貼體、曲線畢露之感,造型近似六世紀中印度薩爾那特風格的佛陀立像。手腳刻划細膩,極具肌膚質感。造像通體鎏金,做工細膩,造像全身重心微微右傾,給人以優雅十足的動態之感,應是尼泊爾工匠在西藏製造或者西藏地區仿尼泊爾風格造像的精品。
---------------------
做什麼事情最積德
[導讀]《周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意思是說行善的人家就一定會有好事等著呢。那做什麼事最積德呢?
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俗語:為人莫做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們都想得福報,兒女都好,都有前途,父母長壽,怕凶事橫禍降臨自己的身上和家中。但是要想得到福報,無災無難,就要做行善積德之事,不做損人利己的壞事。
(資料圖 圖源網路)
那我們來看看做些什麼事可以積累善德,得到福報,福及子孫。
一是 孝
百善孝為先,孝的意義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道家認為孝道應該是出於自然的一種行為,但是人是唯一一種可以不按照自然規律發展,能為所欲為的動物,所以道家強調人要回歸一種「孝道」的本性,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這是本應該做的事。
道教將自然稱之為:「天道喜善憎惡」,而「孝」無疑是「善之善」「大善」。人若盡孝,上天將「移其命籍,著長壽之曹」,使其長為「種民」,善行澤及子孫。
《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說:「忠孝為諸戒之首,百行之源,學者之先務也。」《抱朴子·對俗》又說:「欲求仙者,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單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
百善孝為先(資料圖 圖源網路)
二是 救人性命
古語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話一點不假。還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話更道出了救人性命會積下大陰德,從而得到上天眷護善人得福報的真機。
道教救人性命為上功:《度人經》說: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道教是貴生的宗教,在其濟世度人的宗旨中,救人性命具有突出的地位。葛洪也說過,道門以救人活命為上功。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序》中說,人命最貴,重於千金,一方葯濟人病痛,功德過於千金。(以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所以他將編纂的葯書稱為「千金要方」。正由於這樣,道門中人,往往精研醫道,擅長藥物學(本草學),經常義務為人治病,或只受極低廉的酬金。現代社會,不少道觀尚保留著設立診所、醫院,或者道長研究醫技為人治病的優良傳統。
救人一命(資料圖 圖源網路)
三是 興建大利
協助建設公共設施,譬如開渠導水,修築堤防,修建橋樑、救濟貧困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都算興建大利。
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會說修橋鋪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功德,只因修橋能度千萬人,鋪路者能利萬千人。所以,我們現在在各處集資修路修橋的地方都很容易看到鐫刻著出資人名字的功德碑。在大理州劍川縣有座與金沙江上鐵鏈橋同名的風雨橋金龍橋,橋亭上也有一副楹聯:崇善懷德寸心昭日月,修橋鋪路陰騭積兒孫。由此可見一斑。
修橋鋪路是功德(資料圖 圖源網路)
四是 戒殺放生
道教在「慈心於物」方面,對動植物予以較多的關注。道教把動植物看作是有靈性的,就像對待人那樣對待動植物。《太上虛皇天尊四十九章經》說:「子欲學吾道,慎勿懷殺想。一切諸眾生,貪生悉懼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輕於彼。口腹樂甘肥,殺戮充飲食。能懷惻隱心,想念彼驚懼。故當不忍食,以證慈悲行。」認為對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應當懷有對待人的生所具有的那種惻隱之心。
放生的目的是為了救生,以慈善心,慈悲行救助弱小生命脫離死亡,重新獲得生機,還其自由,讓它們在相對良好和安全的環境中,完成其生命的正常過程。所以放生應當遵守一些基本的準則和要求進行。放生前應當施行一定的合理的方法,確保所要放生物命的健康,這包括以五穀飼養其命和以五德能量飼養、安撫、凈化、植善根於其靈性之中。同時要設身處地的考慮放生后它們生存的環境,尋找和確定良好的放生地點,確保救生的義舉能夠成功有效。
放生的目的是為了救生(資料圖 圖源網路)
五是 供養
狹義的供養系指利養供養與恭敬供養等物質方面的供養。但心行的供養是使物的供養真正具有意義的關鍵所在。
道教齋醮法壇的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香聞達十方無極世界,靈通三界,是通真達靈的信物,道經中多有記載。道教齋醮用香非常講究,道門香一定要是天然香料,清凈至要。醮壇焚降真香,詹唐香,白茅香,沉香,青木香等。佛家講供養,又稱供施、供給、供,是對佛、法、僧三寶進行心物兩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資養的行為,是佛具或供物的基本行為。
焚香上供(資料圖 圖源網路)
六是 助印經書善書
經典經書善書誕是人類文明的體現,作者都是成道級別的大真人、大祖師。善書、經書是賜予大智慧的,是宣揚大道之理的載體。經書善書在手,沐浴真人智慧之光,勝讀千經萬典。
助印經書善書可以結下善緣、道緣,可以得到十天善神的擁護,而邪祟不敢侵擾真善人。助印流通者獲福、消罪解厄,福祿綿長,利益自己及子孫;助印、流通經書逢凶化吉、坎坷漸消,所做如意;助印、流通者家庭和睦,子孫聰慧,受人尊重,祥光籠罩;助印、流通可增長智慧,愚者轉智,病者轉健,命運亨通;助印流通能為三界眾生,種植善德、道緣,獲無量功德;助印、流通、讀誦者不墮三惡道,獲人天福報。
助印經書善書有功德(資料圖 圖源網路)
七是 行善勸善
老子說:「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道教著名的《文昌帝君陰騭文》與《太上感應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等都是道教勸人向善的書籍。
勸善石(資料圖 圖源網路)
道教勸善書的倫理思想,當然體現了當時的社會公德。《雲笈七籤》卷三十八《太霄琅書經十善十惡》稱:「恤死度生,救疾治病,施惠窮困」。「道」生養萬物,行善亦是修道。
老子勸導世人向善,最能扣人心扉的名言即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勸人為善,特別勸導有能力、有機會的人,在他們心中種下行善行的種子,就會得到更多的善行,可謂功德一件。
持續做好事,做善事,累積善行,結善緣,積善行德功德無量!
---------------------------------
布袋和尚、布袋羅漢和彌勒菩薩是不是同一個人?
說到彌勒菩薩,常人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大肚彌勒,還會想起布袋和尚,因為大肚彌勒原型就是布袋和尚。在參觀寺院時,還會發現十八羅漢之中,也有一尊布袋羅漢。那麼布袋羅漢與布袋和尚是不是同一個人?布袋和尚和彌勒菩薩又是怎麼一回事?
布袋和尚,五代梁時著名僧人,明州奉化(或謂四明)人氏,姓氏、生卒年均不詳。自稱契此,號長汀子。世傳他是彌勒菩薩的應化身,平日以杖荷一布袋,見物則乞,人稱布袋和尚。有一首偈:「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可為其一生之寫照。《景德傳燈錄》第二十七卷記載,布袋和尚身材肥胖,皺眉大腹,出語無定,隨處寢卧;常用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均貯於囊中,時人稱為長汀子布袋師。師能示人吉凶,頗能預知時雨。梁代貞明二年三月,師將示寂,於岳林寺東廊下端坐磐石上,而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入寂。其後,有人於他州見師負布袋而行。世人以其為彌勒之化現,江浙之地多畫其像,流傳於世。又傳至日本后,成為日本信奉的七福神之一,民間多祭祀之。
布袋羅漢,十六羅漢之一,又稱為因揭陀尊者。此聖者與其眷屬一千三百阿羅漢住於廣脅山中,護持正法,饒益有情。唐代禪月大師貫休繪製其像:杖藜倚肩,左手托經,垂頭注視,右手掐珠。蘇東坡曾贊其形象:「捧經持珠,杖則倚肩,植杖而起,經珠乃閑。不行不立,不坐不卧,問師此時,經杖何在?」又有一種傳說,因揭陀原是印度一位捉蛇人,捉蛇是為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毒牙,放生於深山中,因發此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就是用來裝蛇。
彌勒菩薩,彌勒原是梵文音譯,意譯「慈氏」。《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記載,彌勒出生於婆羅門家庭,后成為釋迦牟尼佛弟子,先佛入滅,住於兜率天中,以菩薩身相為天人說法。相傳菩薩欲成熟諸眾生,由初發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緣名為慈氏。《大日經疏》卷一則說慈氏菩薩以佛四無量中之慈為首,此慈從如來種姓中生出,能令一切世間不斷佛種,故稱慈氏。釋迦牟尼世尊曾經預言授記,當其壽四千歲(約人間五十七億六千萬年)盡時,彌勒菩薩下生此世,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分三會說法度一切眾生。以其代釋迦佛說教之意,稱作一生補處菩薩;又至彼時已經成佛,故又稱彌勒佛、彌勒如來。據《法華經》《平等覺經》所說,彌勒與佛陀另一弟子阿逸多是同一人;然據《中阿含經》《出曜經》及《大毗婆沙論》等所說,則以彌勒與阿逸多為不同之二人。在密教中,彌勒菩薩是胎藏界曼荼羅中台八葉院九尊之一(位居大日如來之東北方),於金剛界曼荼羅則為賢劫十六尊之一。中國一般寺廟供奉的笑口常開胖彌勒,則是五代僧人契此和尚,因傳說為彌勒化身,故後人塑像供奉之。
由此可見,布袋羅漢、布袋和尚和彌勒菩薩這三者,雖然不是同一個人,但確實有一定關係。尤其布袋和尚,在歷史演變中,已經成為彌勒菩薩化身,甚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比天冠彌勒印象更深刻。至於布袋羅漢,在一般人眼中,也容易與布袋和尚混為一談
---------------------
寶港國際2014秋季拍賣圓滿收槌
寶港國際秋季拍賣會於11月27日下午圓滿落下帷幕。2014秋拍共推出六大專場近一千二百件拍品,總成交近1億2千萬。其中書畫板塊中,以守望創新—中國書畫專場的475件拍品總成交額約為五千多萬元,成交率近七成,成為本屆拍賣單場成交金額最高的專場。瓷雜板塊中道蘊—中國高古瓷器專場115件拍品總成交額約為三千多萬元,成交率近八成,創下不俗的佳績。
是次秋拍,吸引了大批臺灣、香港、內地、日本等地的藏家朋友前來拍賣會現場觀摩或參與拍賣。香港著名鑒藏家、文化名人許禮平先生,著名收藏家、求知雅集會長何仲賢先生,著名鑒藏家、清華大學客座教授陳聖泓先生,著名鑒藏家鄺根明先生,著名陶瓷、佛教藝術研究學者粱曉新先生,著名陶瓷鑒定大家翟健民先生等,親臨拍賣現場,觀看拍品或參加拍賣,為寶港國際2014秋季拍賣會增添亮麗的風采。
11月26日上午首拍的《以文載道—二十世紀名人法書》專場中的于右任《行書五條屏》,經多番競價,最終以44萬元成交。整幅作品,于右任採用行書中夾草楷之體,筆劃嚴謹、豐腴而不失版刻,實屬精品難得;于右任、張朝弼《行書七言聯、楷書八言聯》以29萬元高價成交。另有康有為《行書》、林直勉《隸書六言聯》、趙朴初《行書》、弘一《行書》分別以22萬元、21萬元、19萬元、14萬元高價成交等。縱觀此專場,成交金額總超預期,可喜可賀。
隨後的《守望創新—中國書畫》專場是本次拍賣的一場重頭戲。高價拍品也多集中在此專場中。場內聚攏了非常高的人氣,諸多藏家更是專為此而來。不負眾望,開場後便是喜報頻傳。如預展時已經備受矚目的徐悲鴻《奔馬圖》,作於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作品極具有歷史代表性;競價十分激烈,場內氣氛高潮連連,多輪競價後,最終以超出估價的兩倍多690萬元成交,同時也刷新了全場單價金額第一的記錄;朱耷《行書》歷經三百多年歲月依然保存良好,流傳有序,曾經著名畫家、收藏家戴培之、余任天等收藏,十分珍貴難得;以350萬元成交,超出估價近二十多倍。當時一些藏家為追求這件心頭好,更是直接跳出二五八階梯,直接報出高價,場內反響熱烈。“南張北齊”中,張大千《山水清音手卷》、《執扇仕女圖》分別以402萬元、138萬元高價成交;齊白石作品《松鷹圖》、《好秋圖》、《藤蘿蜜蜂》、《花草神仙》均以253萬元、230萬元、138萬元、138萬元成交。專場內的拍品結果達到預期,專場中幾乎每件精品都引起競價熱潮,表現十分穩健。
《翰墨因緣—直接得自畫家本人之作品》專場,由於來源十分可靠,因而備受關注。當代畫家史國良《農家》以215萬元高價成交,也成為此專場單品金額最高;何家英《裸女》最終以56萬元成交,另有王仁華《大風起兮雲飛揚》成交金額不俗,以42萬元成交等。這都體現出當代畫壇巨匠備受追捧、炙手可熱。著名畫家吳冠中《漁家》,此作品把西方水彩畫法融進中國水墨畫中,同時畫面的點線面運用也正是吳老先生的典型風格,因而備受追捧,多輪競價後,以103萬元成交,超出預期;廖冰兄《十二生肖打油詩畫》、楊之光《誠》均以58萬元和92萬元成交。縱觀此專場,成交良好的都集中在極具代表性的精品中。
《道蘊—中國高古瓷器專場》,是本場拍賣的另一重頭戲。剛開拍不久便迎來了小高潮。宋湖田窯影青釉劃花纏枝牡丹紋梅瓶,曾被資深香港藏家舊藏,以遠超估價448萬元成交,當時場內競價氛圍非常熱烈,掌聲連連;五代耀州窯蓮瓣花口大溫盌可謂五代耀州窯中難得的佳品,無論從胎、釉、形、工藝各個角度上評論,這都是上佳之品,終以230萬元高價拍出等。除此外,多件高古瓷器,買家多直接報出大幅加價,場內反響熱烈。
《寶蘊—中國古代盒子藝術》和《心蘊—古代佛教藝術》兩大專場,預展時,圍觀諮詢藏家甚多,大家相互交流研討,異常熱鬧非凡。開拍不久,藏家逐漸增多,偌大的拍賣廳,經數次加椅仍是坐無虛席,可見拍品受捧甚高。如清乾隆白玉雕刻花粉盒《乾隆年制》四字款被資深藏家以230萬元競得;此盒採用兩塊高級和闐水料白玉,是替代在漢代具有豐收意義的渦紋,寓意極好;北宋越窯刻花牡丹紋粉盒,通體施粉青釉,釉層瑩潤,曾被香港資深藏家舊藏;以127萬元高價成交;尼泊爾約十四世紀鑄銅流金授記印佛陀站相,本件拍品參加過多次展覽與著錄,早年對其製作年份定為西元十世紀,歷史價值高,以437萬元高價成交;另有唐銅流金觀音菩薩站像,巧妙地融合了諸多藝術的元素,卻徹底呈現出一種中國式的氣度與風格,堪稱是盛唐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因而競價激烈,最後以253萬元成交。另有多件珍貴的拍品,讓場內引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競價熱潮,競買過程和結果非常令人欣喜,整體業績理想、客觀、實際地體現市場行情。
徐悲鴻《奔馬圖》
質地:設色紙本
尺寸:86×60cm
成交價:HK$6,900,000
朱耷《行書》
質地:水墨色笺
尺寸:134×50 cm
成交價:HK$3,500,000
齊白石《松鷹圖》
質地:設色紙本
尺寸:144×44 cm
成交價:HK$2,530,000
1714
尼泊爾約十四世紀鑄銅流金授記印佛陀站相
高:11 cm
成交價:HK$4,370,000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