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華裔首長被控褻瀆褻瀆《古蘭經》 民眾高喊:關起來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印尼首都雅加達特區華裔首長鍾萬學(Basuki Tjahaja Purnama)被控褻瀆《古蘭經》案,今天開庭,鍾萬學在法庭中激動陳詞,說到哽咽,檢方則指鍾萬學「說謊」,侮辱穆斯林,並指印尼伊斯蘭教士最高機構已認定鍾萬學褻瀆《古蘭經》。鍾萬學是雅加達特區半世紀以來首位信仰基督教的首長,明年將競選連任。今年9月他批評,穆斯林對手引用《古蘭經》經文要求穆斯林不得接受異教徒為領袖,明顯是在愚弄民眾。此話引發激進穆斯林指控他褻瀆《古蘭經》並大舉示威。昨日鍾萬學出庭時,場外有大批穆斯林抗議叫囂,也有支持群眾用歌聲聲援,雙方互相隔空喊話。外界擔憂,以穆斯林為主流的印尼社會對異教徒恐日益欠缺包容。(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作者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yfZvrB
2022-06-25
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圖為丹尼爾.喬多維茨基 (Daniel Chodowiecki)所繪。
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圖為丹尼爾.喬多維茨基 (Daniel Chodowiecki)所繪。 圖片來源:Wikipedia
15世紀,識字人數正在增加,而閱讀材料的需求也在成長。手寫文件的生產在正確性和精密度上都提高到全新水準。讀者不再仰賴修道院或者大學的抄寫人;大型且高效率的世俗工作坊也會生產文件。逐漸成長的閱讀群眾,以及更大量的手抄本需求,提供了進一步加速的所有誘因。
幸運的是,這時候紙也到手了,而這種新材料在「讓人以合理成本產出多份文件複製品」方面,將會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紙又是另一項在中國發生的創新,早在西元1世紀就已出現,其後慢慢透過阿拉伯世界、黎凡特(Levant)和伊斯蘭統治的西班牙,而於12世紀抵達基督教歐洲。中國和韓國也發展出木雕印版這種較早期的印刷材料,也曾實驗過活字印刷,但漢字驚人的天量使印刷不合成本。抄寫一本書還是比製版印書來得便宜。
即便造紙的原料──從舊船帆和繩索取來的亞麻破布和麻類植物──很容易就能取得,造紙還是一門需要專業技巧的程序。破布要先撕裂,用水力木槌搥過,然後保持濕濡狀態,好讓纖維斷裂。做出來的紙漿會放在大缸裡,加入淨水──水的純淨對於維持成品潔白是很重要的──以及當作黏合劑的動物膠。專業的技術在於,要把一面線框放進裝滿混合物的缸裡,然後取出厚度和外觀都穩定一致的薄薄一層紙。每張紙都會加以乾燥,然後上凝結劑,好讓寫上去的墨水不會暈開。接著就準備好可以使用了。如果當初原料沒有徹底斷開,成品就會很粗糙。所以,造紙術是在有太多熟練工匠的義大利最先成熟起來,且現今留存下來的最佳樣本十分光滑且好用,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線框留下了它的記號,在把紙張對著光舉起時就可以看到,而每一間工作坊都會自豪地把自家的設計樣式放進線框間,因此產生了一種「浮水印」。
紙是在中國發生的創新,圖為從中國出圖的紙地圖。圖片來源:Wikipedia
紙本身不便宜,但比羊皮紙便宜太多。1476年佛羅倫斯某文具店的存貨清單分別列出了羊皮紙和紙的價格,揭露了一張羊皮紙大約是同樣大小一張紙的14倍貴。然而,最高品質的單一頁紙,卻有可能要花去一名工匠一星期的工資,而大部分的藝術家都是一張紙正反面塗鴉設計畫到滿。還是有一些要求氣派的委託案件使用羊皮紙,但越來越多人選擇用紙來寫信和記帳,而且,越來越多藝術家和建築師會用紙來做初期草圖和繪畫用。
早在15世紀初期時,人們就已經在木刻印版上沾墨並抹過紙面,使得(通常是宗教主題的)單張圖畫相當普遍,而且甚至可以和其他紙張組裝成一本原始的「書」。然而,若要進行高效率且多用途的印刷,就會需要能排成一行文字、套進一個框框、沾上墨水並接連多次壓印在紙上的獨立活字。接著,這個框還得要能拆開來,讓活字重新組合成新的一頁。要達到這一點,就需要高水準的技術實作力和想像力。
古騰堡的《聖經》和西方活字印刷術
享有歐洲印刷機創始者榮耀的人,是約翰尼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我們不知道他怎麼跳進印刷這門行業。他最早的產品是頗受歡迎的文法書,是一本只用了14頁雙面印刷的小書,至今只有幾本留存。第一本真正的書,那本雄心壯志令人震驚的書,就是他從1452年開印、每本1,282頁、印量共180本的《聖經》;這項大膽的商業冒險共耗時兩年,且同時有紙本及(為了有錢客戶而印在)羊皮紙版本。不幸的是,計畫的財務需求——在能指望有回收之前,就要先造活字,還要累積紙材——打垮了古騰堡。他只能把印刷店讓給兩位合夥人
編製一本書需要非凡的協調合作能力,也要持續發展更有效率的活字生產方法。如果把大小寫、標點符號和縮寫都算進去的話,古騰堡的《聖經》用了300個不同的活字。每個字母都需要很多個備分。有一頁光是「孩子」(filii)就重複了100次,所以就需要300個「i」。每頁42行共需要268個活字。這些數字可以讓人一窺印刷工作進行起來要投入多少工夫(以及字母更多的中國和伊斯蘭學者會覺得活字印刷不划算的理由)。
古騰堡聖經,是第一本活字印刷的聖經。此為紐約公共圖書館館藏,由James Lenox在1847年帶到美國。圖片來源:Wikipedia
活字是怎麼造出來的?工匠和金匠是少數擁有造字所需高階專業水準的人。他們會先做出一根打印,一根矩形的棒子,其中一端會反著刻上一個字母。接著打印會被打進一塊比較軟的金平板,也就是字模(matrix)裡頭,便會留下字母的印痕。接著這塊字模會放置在一個鑄模裡面,而壓痕會被熔化的金屬填滿,而當冷卻時,就會硬化成為單一塊活字。這必須得要突出於一根或許有一英寸(約2.54公分)高的柱體上,而這些柱體可以和其他字排在一個排字盤裡面來造詞。好幾個排字盤可以併起來形成一整頁的文字,也就是一個印版(forme)。每個字的表面必須完美地彼此對齊,壓下去的印記才會一樣深。
製造活字的過程需要在每個階段選擇不同的金屬。打印原本是用黃銅或青銅(後來會用鋼),而比較軟的字模是用鉛或銅。活字得要硬才能承受多次印刷;經過嘗試錯誤後,有一種特定比例的鉛、錫和銻的合金,最終達到了印刷所需的彈性。
一開始,字體的風格反映了實際書寫,所以書看起來就像是手寫的一樣。這造成了一個古怪的結果,就是有些抄寫員會從印刷書來複寫出手抄本。要經過一段時間,採錄自14世紀人文主義者開創的字型──也就是比較清楚好讀的「羅馬」(Roman)字型,才取代了哥德風格(不過德國例外,哥德字型在那邊持續存在了好幾個世紀)。到了1470年代時,活字製造已經變成一門專業生意,所以專家就再也無法從字型特色看出一本書源自哪間特定的印刷廠了。(把印刷者的名字加在文書中,是日後的發展。)
一頁活字一旦檢查完畢,就會用吸飽墨的馬鬃海綿沾上墨。墨的黏稠度很關鍵;它黏性要夠才能轉移到紙上,但又要很快在沾濕而能吃墨的紙表面上乾掉。美茵茲印刷者的一項成就,就是在剛開始就找到對的溶液。紙和印版會一上一下地疊在同個框裡面。接著,框會放在一個打印架上,並通過擠壓機下方實際進行壓製,而這座原本是木造但後來改用金屬的擠壓機,是靠著扭轉螺旋而直直往下擠壓。這種擠壓機早就被用來榨葡萄汁和橄欖油,並在這裡改造來用於新目的。
圖為金屬活字。圖片來源:Wikipedia
印刷的力量,是否真的帶來知識革命?
在印刷術發明的頭50年裡,估計有800萬份「搖籃本」(incunabula,這個詞專指1500年以前印刷的書籍)印出。宗教文獻和小冊子仍居主宰地位,或許占了總量的45%。整體來說,有大約77%的搖籃本是拉丁文書。以地方話寫成的原創文章也很受歡迎:像是插圖滿滿的德國民間譚《寶石》(Der Edelstein)、義大利原文的但丁與薄伽丘著作,以及倫敦出版的喬叟《坎特伯利故事集》。
文法書是早期的暢銷書,因為它讓學習者得以用拉丁文(當然,也就是人文主義者喜愛的文章原本使用的文字)讀到更先進的文章。西塞羅的哲學短文,其信件和其演說是最暢銷的古典著作,在1500年以前共有361種版本。詩人維吉爾和奧維德頗受歡迎,而塞內卡則是以斯多噶派哲學家的身分占了一席之地。
在印刷時代初期,各家印刷廠確實觸及了更廣泛的閱讀群眾,但它們並沒有改變思想。新作者和新想法在那時候還沒有明顯的市場。絕大部分的印刷本都是已有名聲的經典權威著作。甚至連在或能稱作科學的範圍內,也還是在回收使用人們偏愛的舊學問,因此能看出此時人們尚未領略到「知識會不斷進步」的概念。簡單來說,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
教會很快就看出,允許印刷者自由營運會出什麼問題。「將有必要對印刷者維持全面控管,」1501年教宗亞歷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發布的教宗詔書中寫道,「這樣才能避免他們帶來敵視天主教信仰或有可能造成信者困擾的印刷書寫。」
印刷的成功提醒我們, 到了15世紀時, 歐洲貿易已經非常穩固,且人們擁有在歐陸四處移動尋找利潤及學識的自由。學術語言仍是拉丁文,因此讓知識菁英們能在日後所謂的「文書共和國」(Republic of Letters)中有效溝通。然而,地方話寫成的文書也有強大市場,其中許多是大受歡迎的文學著作。依然隔絕於閱讀群眾之外的是經文:教會仍不允許用地方話翻譯《武加大譯本》,但無論人們要的是官方批准版還是未批准版,經文譯本的需求壓力都一定會越堆越高。一場衝突,就這麼在天主教教會與精神飢渴的平信徒之間醞釀著。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yfZvrB
作家魯西迪。(法新社檔案照)
2022/08/13 08:00
因《魔鬼詩篇》被追殺 知名作家魯西迪紐約遇刺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vXmlEc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著作被伊朗伊斯蘭革命領袖認為褻瀆伊斯蘭先知而下令追殺的英國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12日在紐約演講時,遭一名男子衝上台攻擊,據傳魯西迪被砍傷,血濺講台。
《美聯社》記者在場目擊,當時魯西迪在紐約非營利教育機構「肖托夸學院」(Chautauqua Institution)準備開始演講,一名男子在主辦單位介紹魯西迪時,突然衝上台毆打或揮刀攻擊,魯西迪倒在地上,不清楚是被攻擊者扳倒,還是遇襲沒站穩跌倒。
英國《每日郵報》說,魯西迪被砍傷,講台和他的座椅附近血跡四濺。目擊者說,他在旁人協助下走下講台,行凶男子隨即被制服。
現年75歲的魯西迪,1988年出版小說《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立即在伊斯蘭世界引發龐大爭議,認為內容褻瀆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當年伊朗就下令查禁,次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發起人何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發出教令,下令追殺魯西迪,魯西迪被迫四處逃亡。
儘管伊朗政府早已與當年的追殺令切割,但是反魯西迪的情緒餘波並未消散,2012年一個半官方的伊朗宗教基金會將懸賞取魯西迪性命的賞金從280萬美元,提高到330萬美元。
因《魔鬼詩篇》被追殺 知名作家魯西迪紐約遇刺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vXmlEc
英伯明罕大學館藏最老古蘭經 1370年前成書
蕭喬云 2015年07月22日 20:19
伯明罕大學發現最古老的古蘭經。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最高經典,英國廣播公司(BBC)22日報導,英國伯明罕大學所收藏的古蘭經部分手稿,經由放射性碳測定至少已存在1370年之久,是目前已知歷史最悠久的古蘭經。
這些手稿被存放在伯明罕大學的圖書館已經將近一個世紀,但卻沒有被辨識出。大英圖書館的專家穆罕默德伊薩韋利(Muhammad Isa Waley)博士表示:這些手稿是「令人興奮的發現」且會讓穆斯林們歡欣鼓舞。
意想不到的發現
這些手稿過去一直其他中東文獻一起存放著,直到一位博士生仔細端倪這些手稿後,決定對這些手稿做放射性碳測定,才發現了這項令人驚豔的結果。伯明罕大學的圖書館主任沃瑞爾(Susan Worrall)說:「即使在我們最瘋狂的夢境中,我們也不敢期待會有這麼老的發現。」「發現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古老古蘭經的一部分,是多麼讓人興奮且難以置信。」
此檢測是透過牛津放射性碳年代測定加速器裝置(Radiocarbon Accelerator Unit),結果顯示這些寫在羊皮上的手稿,是現存古蘭經中最古老的文字。這些檢測結果以95%的準確率顯示,這些羊皮紙的年代大約是西元568到西元645年間。
抄寫者可能親耳聽過穆罕默德傳道
古蘭經湯瑪斯教授
湯瑪斯教授認為此手稿的作者可能親耳聽過先知穆罕默德傳教。
伯明罕大學研究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的湯瑪斯(David Thomas)教授表示:「此結果可以讓我們更確立伊斯蘭教實際成立的年份。」「根據古蘭經的經文,先知穆罕默德受到古蘭經的啟示到他死亡的時間是西元610到西元632年間。」
Thomas教授說在伯明罕大學發現的手稿年份顯示,寫下這手稿的人極有可能和先知穆罕默德活在同一個時間。「寫下這手稿的人可能對於先知穆罕默德非常了解,甚至可能見過他、甚至聽過他傳道,他們甚至可能是朋友-當然這其實是一種想像。」
古蘭經赫加體
古蘭經手稿字跡仍舊清晰可辨視。
成書約在7世紀或者更早
這份手稿以阿拉伯語早期的書寫體「赫加體」(Hijazi script)寫成,目前已成最古老的古蘭經之一。由於放射性碳測定的是一段可能的年份,有少數的其他手稿可能會有重疊的時間,因此不太可能去斷定任何一個是最古老的。但在伯明罕大學發現的手稿所推測的可能時間西元645年是目前當中最早的。
大英圖書館此手稿的策展人韋利(Muhammad Isa Waley)博士說:「這兩頁手稿以如此美麗和清晰的赫加體書寫,幾乎可以肯定其年份是在前三位哈里發的年代(即西元7世紀)。」韋利博士(Muhammad Isa Waley)認為,由伯明罕大學所發現的手稿是7世紀或更早之前的「珍貴的倖存者」(precious survivor)。
古蘭經清真寺
伯明罕的中央清真寺主席阿茲法(Muhammad Afza)。
當地的穆斯林社群對於此手稿的發現感到非常高興,伯明罕大學也表示此手稿將會公開展示。穆罕默德·阿夫扎爾(Muhammad Afzal),伯明翰中央清真寺的主席說:「當我看到這些手稿時我感到非常的感動,並流下高興的眼淚。我能肯定全英國的人將會為了看這些手稿而來到伯明罕」。湯瑪斯教授也表示,他們會告訴伯明罕的居民他們擁有「首屈一指的珍寶」。
適合人住 NASA:找到另一個地球
〔編譯顧佳欣、周虹汶/綜合報導〕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於台灣時間廿四日凌晨宣布,搜索外太空適宜人居星球任務的「克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終於發現繞著類似太陽星體運轉的「另一個地球」,或稱「地球二.○」。這顆科學家截至目前以來發現最類似地球的星球「克卜勒452b」,半徑為地球的一.五倍以上,公轉週期為三百八十五天,氣溫和煦且有水;距離地球一千四百光年,因此目前無法實際得知其質量。
地球5倍、距離1400光年
NASA首席科學家葛蘭斯菲爾德(John Grunsfeld)表示,這是迄今發現最接近地球的星球。克卜勒452b環繞一個與太陽同級的星體運轉,其質量比太陽僅大四%,亮度則強約十%。克卜勒452b公轉一週約三八五天,故其軌道周期比地球長約五%。克卜勒452b的質量目前只能仰賴模型估算,可能是地球的五倍。如果地形崎嶇,可能仍有活躍的火山運動,重力則可能是地球的兩倍。
NASA稍早預告,「一九九五年,人類發現首個繞行類太陽的系外行星。系外行星,尤其是小如地球的世界,只存於二十一年的科幻小說當中。今日,歷經超過上千次的新發現,天文學家站在人類數千年來夢想的尖端─另一個地球。」
維持生命最重要的關鍵是液態水,因此科學家將搜尋重點放在含有液態水的星球;另外,星球的尺寸代表了引力大小,是否能夠吸引氫、氦等形成大氣層。克卜勒的任務是搜尋表面含有液態水、尺寸介於地球一半或大至兩倍的岩石行星。
去年四月,克卜勒望遠鏡發現距離地球五百光年的「克卜勒186f」,被譽為「地球二.○版」;今年一月,克卜勒又發現僅大於地球十二%的新行星「克卜勒438b」,以及大於地球三十三%的「克卜勒442b」,為迄今最像地球的兩顆行星。七月又發現五顆圍繞著同顆行星─「克卜勒444」運轉的五顆行星,預估大小都相當接近地球。
克卜勒任務自二○○九年五月以來,致力於搜索太陽系外的適居星球,利用每分鐘行星亮度的變化推估其大小與運行方位,目前在所謂的古迪洛克區(Goldilocks Zone),即適居帶中,已發現四千六百七十五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