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醫心路】藍眼睛的台灣人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妳是哪裡人?」有人曾這麼問林鄧璐德。金髮、高鼻子、藍眼睛的她,用道地的台灣話回答:「我是正港的台灣人。」
2年前的9月,來台半世紀的美國女醫療宣教師林鄧璐德女士辭世,離開她一生奉獻的最愛土地-台灣。出生於美國德州的林鄧璐德取得護理學位後,到中國青海協助創立醫院,提供藏人醫療服務,並訓練當地護理人員。她把愛與關懷帶到當地,誰知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其他醫護人員遭共產黨監禁在醫院裡7個月之久,最後林鄧璐德只好黯然離開中國。
因為信仰,她堅信上帝會幫我開路,離開中國後,她跨越海峽來到台灣。1952年林鄧璐德來到八里「樂山療養院」照顧痲瘋病患。一切都是緣分吧!因緣際會之下,她認識了台南仕紳之子林澄輝。他們排除萬難後結為夫妻,林鄧璐德成為「台灣媳婦」。
在那個年代,痲瘋病如同禁忌,沒有人願意接近,多數人都視痲瘋如蛇蠍。
林鄧璐德利用時間也到台灣各地服務,走出樂山療養院的她赫然發現,台灣南部病患更多,更需要照顧和關懷。她在台南佳里看到一位40多歲的患者,竟被當作動物般關在裝設鐵窗的斗室,足不出戶,吃喝拉撒睡都在這間斗室裡,林鄧璐德非常震撼:「簡直和狗沒有兩樣!」她親自拜託、說服家屬把患者送到樂山療養院治療;沒想到為時已晚,沒多久,就傳來這位患者過世噩耗。
林鄧璐德受到好大的衝擊,她決定在台南開設照護痲瘋病患的機構。1956年,林鄧璐德夫妻在台南創設「特別皮膚科診所」,專門收治痲瘋病患。貼心的她不以痲瘋醫院為名,是希望不要引起大家的排斥與恐慌。
儘管如此,仍常有人因為對疾病的不了解,而產生歧視,甚至口出惡言、傷害病患。有人曾指著痲瘋病患高喊:「ㄊㄞ ㄍㄜ來了!」,一心捍衛病人的林鄧璐德會毫不客氣地回擊:「你們的心才骯髒!」十餘年間,林鄧璐德在台南收治超過千餘名痲瘋病人,她耐心衛教宣導,希望洗刷痲瘋病的汙名。 那時,台灣盛行小兒麻痺,她也為小兒麻痺患者成立「光明敬業院」,提供職訓和就學服務。
林鄧璐德夫妻捐出住所與財產建造老人養護中心。圖/林澄輝基金會
林鄧璐德夫妻相識相戀,結縭半世紀,他們夫妻倆沒有子女,年老相依為命。一次意外,先生林澄輝在家中跌倒,情急之下林鄧璐德用身子接住先生,自己腰部受了重傷,從此坐輪椅。老了生病求醫,是多麼痛苦與無助,鶼鰈情深的林鄧璐德夫妻深深體會到老人養護的重要:「老了,不能夠只是關在家裡,如果能有一處地方可以讓更多老人住在一起,生活更有伴,也會更有意義。」
「自己很幸福,不缺什麼,只要知足快樂,上帝會安排一切。」林鄧璐德一直這麼認為。
2005年,林鄧璐德無私捐出自己的住所和夫妻六千萬元積蓄建造養護中心,2011年,再捐出名下超過2億元土地和1億3000萬元資產,興建老人養護大樓及璐德養護中心,提供在地老人最優質的照護。先生林澄輝過世後,她捐出剩下的所有財產。
照顧孤苦老人的養護中心落成。圖/林澄輝基金會
「妳是哪裡人?」有人曾這麼問林鄧璐德。高鼻子、金髮、藍眼睛的她,用道地的台灣話回答:「我是正港的台灣人。」「我是台灣人。」林鄧璐德常這麼說。她們夫妻一生克勤克儉,用醫療專業服務台灣人,照護最弱勢、最需要照顧的病患,也將畢生財富全部奉獻給台灣這塊土地。
2007年,林鄧璐德夫妻獲總統頒發紫色大綬景星勳章,感謝他們對台灣的貢獻,林鄧璐德更獲得醫療奉獻獎。只有一樣東西能真正治癒人類的身心病痛,那就是無私的愛。台灣何其有幸,在這塊土地上從來不缺有愛的人。
嫁作台灣媳婦的林鄧璐德女士,是正港的台灣人!她比台灣人還愛台灣,用盡生命守護台灣的老弱病殘;台灣人以林鄧璐德為榮,感謝她一輩子都奉獻給台灣!為台灣留下最美好的典範!
【雲彩般的奉獻 | 林澄輝與鄧璐德的牽手情】
有愛,就不需要其他
.
林澄輝的祖父為名聞遐邇的藝術家林朝英,自幼生長於清華世家的薰陶與培養。然而在日本留學時,林澄輝卻赫然發現自己罹患痲瘋病,在社會排斥的無奈之餘,林澄輝返回台灣,進入台北八里「樂山療養院」隔離治療。
.
黃德成(林澄輝社福基金會董事長)是林澄輝的忘年之交,熟知他的人生與軼事:「林澄輝的痲瘋病在療養院竟然痊癒,這已經是個神蹟,沒想到他除了把病養好,還和照顧自己的護士鄧璐德情投意合,於是連終身大事也一併解決了。」
.
鄧璐德是個充滿傳奇的女性,從1952年來到台灣後,就成為痲瘋病患的守護者。為了幫助台灣南部的痲瘋病患,鄧璐德希望成立一間診所,沒人沒錢沒地的她,卻如此堅信:「我是宣教士,我相信上帝會為我開路。」結果,上帝竟然派林澄輝來跟她一起開拓。歷經近十年的愛情長跑,深信這份感情來自上帝,跨越了國界、跨越了歲月,1961年,林澄輝終於和鄧璐德結為夫婦,成就一段異國情緣。
.
1956年,林澄輝與鄧璐德成立「台南特別皮膚科診療所」,這個診療所成為台灣南部痲瘋病患的治療中心,先後照顧至少一千名以上病患。直到痲瘋絕跡,兩人又將診療所改為協助小兒麻痺青年就學與就業的「光明敬業院」,至少四百名身障朋友在他們的協助下得到新生活。
.
除此之外,林澄輝夫婦致力於宣教與照護事工,包含校園團契中心的「橄欖山靈修中心」、台南神學院的「九層林靈修中心」、培育許多第一代信徒的「臨安長老教會」和「美好教會」、促進神學教育與學術交流的「恩惠文教基金」、提供社區住民廉價優質幼兒教育的「林珠托兒所」、照料老人生活起居的「德輝苑」、關懷弱勢團體的「林澄輝慈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等等,保守估計,林澄輝奉獻的土地和金錢至少超過新台幣十億元,簡單說,他們將自己所有的都獻給台灣。
.
2007年,林澄輝、鄧璐德夫婦獲國家頒授「三等景星勳章」、「紫色大綬景星勳章」,鄧璐德又獲移民署頒授外籍人士的最高榮譽「特殊貢獻外僑永久居留證」。世上的榮譽終將過去,但雲彩般的奉獻流傳自今,雖然他們捐出所有,而且沒有孩子,但他們將上帝給的愛傳遞給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因為有愛,就不需要其他了!
──
編按:本期報導定稿後,突然收到鄧璐德女士逝世的消息,享年九十四歲。宇宙光及時完成這份報導,盼望讓更多人看見故事,也及時分享與奉獻。
----------------------------------------------------
有愛,就不需要其他 (上)
──林澄輝與鄧璐德的牽手情
文/ 威朗 照片提供/ 林澄輝社福基金會
分享
編按:本文通過林澄輝社福基金會校對定稿後,我們突然接到消息:鄧璐德女士過世了,享年九十四歲!我們既難過又慶幸。難過的是,鄧璐德辭世代表又一個美好的見證逝去;慶幸的是,我們及時完成這篇報導,讓人感恩。我們相信林澄輝和鄧璐德夫妻的信仰與善行值得更多報導,讓更多人知道他們雲彩般的見證,而一切都要及時去做啊!
「林澄輝長老身材高大,一百八十公分,而且很帥。」黃德成牧師邊說邊舉起手朝上比畫。「我一直很佩服他,雖然有致富的能力,生活卻很簡樸,教會會友形容他就像個清教徒。」
黃德成是林澄輝社福基金會的董事長,熱情帶我參觀新近落成的林澄輝紀念館。「這裡還沒裝修完成,以後一樓是紀念館,二樓以上是璐德看護中心,是收容老人家的養護中心。」黃德成介紹整棟大樓的規劃,他也是承繼與完成林澄輝遺志的重要人士,擔當基金會執行運作大任。雖然紀念館的規模粗具,但隨著黃德成為我講解一幅幅老照片,不禁讓我隨之跌入歷史的長河,尋覓林澄輝與妻子鄧璐德因基督信仰結褵、攜手奉獻一生的傳奇。
說起林澄輝,和宇宙光也有過關係呢!在我出發到台南之前,宇宙光總幹事林治平拿著刊載林澄輝基金會消息的報紙告訴我:「我記得林澄輝長老得過痲瘋病,他得痊癒的過程就是一個奇蹟。我和他接觸,是許多年前他代表教會邀請我去台南分享,」林治平回憶:「那時就是林澄輝騎著摩托車載我到處跑,一點架子也沒有,很樸實、很清苦的一個人。很多人都告訴我,他的一生就是個傳奇,充滿上帝作為的恩典。」
恐怖的痲瘋病患
林澄輝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人,1923年出生,父親林鶴鳴是知名漢醫,祖父為名聞遐邇的藝術家林朝英(1739~1816),擅長書墨、雕刻,有「海外才子」雅稱。如此清華世家的薰陶與培養,造就林澄輝不凡的氣質,但十二歲那年,因著父親過世,家道開始困難,由母親林許朱栽培成人。
林澄輝的聰穎好學來自天生,幼時在篤信基督的母親影響下,受洗接受耶穌,定意一生追隨主。高中畢業就到日本留學,就讀岡山大學。正準備邁向人生的光明未來,林澄輝卻赫然發現自己罹患痲瘋病。當時民智未開,多數人視痲瘋如蛇蠍,痲瘋病患被棄置不顧的悲劇層出不窮,無奈之餘,林澄輝返回台灣,進入台北八里「樂山療養院」隔離治療。
「上帝的作為真奇妙,林長老得了痲瘋病,照理說應該是人生最大的打擊,沒想到竟在療養院遇到未來的妻子鄧璐德,成就一段美好的婚姻。」黃德成是林澄輝的忘年之交,熟知他的人生與軼事,「林澄輝的痲瘋病在療養院竟然痊癒,這已經是個神蹟,沒想到他除了把病養好,還和照顧自己的護士鄧璐德情投意合,於是連終身大事也一併解決了。」說起這段膾炙人口的異國戀情,黃德成的口氣不禁輕快起來。
鄧璐德是個充滿傳奇的女性,在許多人眼中,她不只是個外國的護士,而且是愛與善的化身,從1952年來到台灣後,就成為痲瘋病患的守護者。有一次,她到台南縣佳里鎮探望一名病患,只見四十歲的患者被家人關在上了鐵窗的小房子,吃、喝、拉、撒、睡全在裡面,家人即使送飯來,也是擱下就走,避之唯恐不及。「簡直跟狗沒有兩樣!」鄧璐德看了又是流淚又是傷心,盡全力說服家屬,把這名患者送到樂山療養院治療,沒想到過不多久,就傳來不治的噩耗。「要是能早點發現、治療就好了。」她如此責怪自己。林澄輝與鄧璐德相遇後,上帝奇妙的手也開始改變台灣痲瘋病患的命運。
有愛,就不需要其他──
林澄輝與鄧璐德的牽手情 (下)
◎文/威朗 照片提供/林澄輝社福基金會
上帝會為我開路
為了幫助台灣南部的痲瘋病患,鄧璐德希望成立一間診所,沒人沒錢沒地的她,卻如此堅信:「我是宣教士,我相信上帝會為我開路。」結果,上帝竟然派林澄輝來跟她一起開拓。1956年,歷盡千辛萬苦,林澄輝與鄧璐德終於成立「台南特別皮膚科診療所」,這個診療所成為台灣南部痲瘋病患的治療中心,並在嘉義、高雄等地開設分支機構,先後照顧至少一千名以上病患,直到1972年,南部地區的痲瘋病終於絕跡。兩人又將診療所改為協助小兒麻痺青年就學與就業的「光明敬業院」,至少四百名身障朋友在他們的協助下得到新生活。
↑將近十年的愛情長跑,林澄輝和鄧璐德終於結為夫婦。
↑2007年,前總統陳水扁頒授「三等景星勳章」、「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給林澄輝、鄧璐德夫婦,表彰他們致力服務人群的卓越貢獻。
林澄輝和鄧璐德在幫助病患的路上有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們的婚事反而耽誤下來,兩人雖然在八里已經情投意合,滋生情愫,上帝卻讓他們經歷許多考驗。當時內地會規定女宣教士不可以和宣教當地人士戀愛結婚,於是鄧璐德曾調至台東與埔里服事兩年,在這期間,兩人沒有往來,但是思念之情卻有增無減。1954年兩人終於在台南再度聚首,至此,鄧璐德深信這份感情來自上帝,毅然返回美國說服家人,而後辭職,1955年再以獨立宣教士身分回到台灣。1961年1月31日,林澄輝終於和鄧璐德結為夫婦,成就一段異國情緣。屈指數來,兩人從相識到結為連理,竟接近十個年頭,真可算是愛情長跑了。
清教徒與實業家
林澄輝是極其成功的實業家,但生活也極其清苦。熟識他們的會友莊雅棠如此形容:「澄輝長老重視讀經、禱告和敬拜,按照聖經教導生活,嚴格自律,溫和待人,這些都是清教徒的基本生活要求。神學家波金斯(William Perkins)曾如此形容:『清教徒是尊崇上帝於萬有之上的人……,他按著上帝的話語敬拜,重視上帝家裡的次序。他按著良知遵行上帝的教訓,重視祈禱,以此開始和結束每天的生活,並在密室禱告。』將這些描述應用於林澄輝長老身上,顯得十分貼切。」
除了「台南特別皮膚科診療所」和「光明敬業院」,林澄輝夫婦還奉獻金錢成立南部基督教學生校園團契中心的「橄欖山靈修中心」、台南神學院的「九層林靈修中心」、培育許多第一代信徒的「臨安長老教會」和「美好教會」、促進神學教育與學術交流的「恩惠文教基金」、提供社區住民廉價優質幼兒教育的「林珠托兒所」、照料老人生活起居的「德輝苑」等等,保守估計,林澄輝奉獻的土地和金錢至少超過新台幣十億元,簡單說,他們將自己所有的都獻給台灣。
1999年,鄧璐德獲得「醫療貢獻獎」,表彰她對台灣痲瘋病患和醫療的巨大貢獻。2007年3月23日,前總統陳水扁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兩千三百萬人民,頒授「三等景星勳章」、「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給林澄輝、鄧璐德夫婦,表彰他們致力服務人群的卓越貢獻。雖然林澄輝夫婦認為這些榮耀是屬於上帝的,卻也說明台灣人對他們的感謝與敬佩。
2010年,林澄輝罹患肝癌與帕金森氏症,開始纏綿病榻,身體承受極大痛苦,他自視為受苦的舊約人物約伯,恆常背誦的是〈約伯記〉一章21節:「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2011年3月,病榻上的林澄輝緊握愛妻鄧璐德的手,微微一笑,安詳回歸天家。2015年9月,林澄輝紀念館和璐德看護中心主體落成,台南市長賴清德頒發榮譽市民給九十四歲的鄧璐德,移民署也代表國家頒給她外籍人士的最高榮譽「特殊貢獻外僑永久居留證」。
世上的榮譽終將過去,在林澄輝紀念館,我深深體會他和鄧璐德是愛的傳遞者,雖然他們捐出所有,而且沒有孩子,但他們將上帝給的愛傳遞給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因為有愛,就不需要其他了!
我是宣教士:鄧璐德
一般人都喜歡稱呼鄧璐德為「台灣媳婦」,這固然是極親暱的稱呼,但她還有一個重要的身分──宣教士。
1921年,鄧璐德在美國德州西北部的拉伯克(Lubbock)出生,取得護理學位後,於1946年加入內地會,受差派到中國大陸宣教。她先在上海,然後輾轉到安徽、甘肅天水、蘭州等地學中文,但為了躲避共產黨,只好背起行囊,穿山越嶺、跋涉千里來到青海省花輪,協助英籍的克拉克醫師(Dr. Rupert Clarker)創設成功醫院,並訓練當地的男護士。沒多久,共產黨又來到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康藏高原,她和其他醫護人員被關在醫院長達七個月,最後不得不黯然離開中國。
回美國一年後,鄧璐德的宣教心志沒有改變,1952年再度背上行囊,這次服務的地點是台灣,從此和這個美麗之島結下不解之緣。
-------------------------
《台灣教會公報》2007/1/15-1/21第2864期‧第1版 生活簡樸開老車 慷慨捐億元
林澄輝、鄧璐德夫婦行善低調捐助興建老人養護中心之前就為福音機構奉獻多筆土地
【哀玉梅採訪報導】台南中會臨安教會林澄輝、鄧璐德長老夫婦,日前捐出一筆市價一億元土地以及現金六千萬,促成台南市基督教青年會社福基金會興建「臨安老人養護中心暨老人服務中心」,消息曝光後引起媒體爭相報導。
養護中心於一月十日上午舉行動土暨奠基感恩禮拜,因日前《自由時報》以頭版報導此舉,當日吸引不少媒體前來採訪。手持拐杖、行動不便的林澄輝長老,與坐在輪椅上的鄧璐德女士一到達會場,即被媒體團團包圍,熱心奉獻但行事低調的林澄輝夫婦,面對記者的發問,僅報以親切微笑,和善地回說「謝謝」,對自己捐錢捐地 之事絲毫不放在心上,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此外,備受媒體矚目的鄧璐德,這位美裔台籍的「台灣媳婦」,卅一歲即以宣教士身分來到台灣,捨身投入照料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痲瘋病患,無怨無悔的奉獻青春歲月,也令人傳為美談。
早已奉獻多筆土地為主所用
然而, 鄧璐德與林澄輝長老結縭五十餘載,倆人攜手為福音事工付出的事蹟早已不勝枚舉,在台南地區亦頗受敬重與讚揚。林澄輝夫婦年輕時曾捐出多筆土地及金錢,資助教會及福音機構的需要,包括:校園福音團契橄欖山、臨安長老教會、美好教會的創設,以及長期提供台南神學院事工的需要。
一九五九年,校園福音團契有一處名為「橄欖山」的靈修營地(現位於台南縣永康市中華路附近),即為林澄輝慷慨奉獻;雖因周圍開發目前已無使用,但當時橄欖山成為學生、團契退修會的好去處,亦為台南地區的信徒津津樂道。
四 十多年前,在南門長老教會聚會的林澄輝,與其妻在臨安一帶開辦野外禮拜及主日學佈道事工,引領多人認識基督福音;加上母親林許珠女士對教會事工頗有負擔,林澄輝於是尊奉母意,在一九六○年奉獻土地做為建堂之用,臨安教會因此於焉而生。甚至,臨安教會在一九七八年開拓的美好教會,也是經由林澄輝鼎力支持而設立。至今,他們對於這兩間教會仍毫不保留的付出,去年底美好教會進行擴建工程,夫婦倆二話不說也捐出大筆金錢支持。雖膝下無子,臨安與美好教會卻彷彿是自 己的孩子,讓他們畢生竭盡心力的奉獻與呵護。臨安教會牧師盧瑞祺對此表示,林長老一向低調,做了許多好事都不願張揚,這次資助養護中心的事被媒體大幅報導,也在他們意料之外。
此 外,新豐教會牧師王燦昇表示,林澄輝夫婦十分關心神學院事工,當時他還在學校就讀時,每逢禮拜三就會看到鄧璐德開著車到學校一起參與師生的禮拜。後來他們夫婦倆並提供一塊位於台南縣新化鎮郊區的土地,做為「九層林靈修中心」,讓神學院舉辦各種靈修、休閒和訓練營。「不僅如此,他們還長期提供恩惠獎學金,做 為老師出國進修的獎學金。」王燦昇對於林澄輝夫婦的無私奉獻感到無比的敬佩。
年歲已高 教會關顧起居
時 代更迭,高齡八十五歲的林澄輝與八十八歲的鄧璐德,當年撒下的種子都已萌芽茁壯;如今,白髮皓皓的他們仍持續為他人的需要付出著,但自己的生活起居卻鮮少假手他人。「他們沒有孩子,但卻非常的獨立,」盧瑞祺牧師表示,林澄輝夫婦平時生活簡單,不喜歡麻煩他人,幾乎什麼事都自己來;唯獨近來身體微恙,臨安教 會一些熱心的弟兄姊妹,有時便會煮好飯菜送去給他們,主動照料和陪伴,才讓他們無法婉拒。
新 豐教會會友、現為奇美醫院眼科主任的蔡武甫,長期為林澄輝夫婦看診,他也透露了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大約半年前的一個晚上,突然接到鄧璐德的電話,說她的丈夫因呼吸困難,現在正在某甲醫院,想轉到某乙醫院,請我幫她找個病床。我一口答應並約好在醫院急診處門口等她。兩個小時後,竟然看到鄧女士自己開著一 輛老爺車姍姍來遲。」難以置信的蔡武甫說:「快九十歲的老人,視力又差,在下雨的夜晚開車,載的是個四肢無力的病危老人,真是替她捏了一把冷汗!而且因為不是救護車,林先生又無法自己站立,光是從車上移到急診處的推車,就大費周章,兩位老人家為此吃了很多苦。」那天,因沒有馬上排到病床,蔡武甫看見兩個老 人家就侷促在急診室陰暗的角落,一來感嘆他們的獨立,二來又覺得二老孤苦伶仃,看了實在令人不忍。
養護中心二○○八年啟用
已舉行動土奠基典禮的臨安老人養護中心現址,是林澄輝夫婦住了三十幾年的老家,大方割愛只盼更多老人家得到妥善照顧。養護中心興建經費約九千多萬元,預計蓋四樓,一樓做為老人服務中心,提供各種服務關懷窗口;二至四樓則是老人養護房間,並規劃設立「老人旅館」,供臨時收托。此棟建築並特別採用「綠建築」的 概念規劃興建,一樓開闢健康步道,頂樓有空中花園,有足夠的空間散步休憩、舒展筋骨。預計今年底興建完成,二○○八年初正式開幕營運,屆時林澄輝夫婦也會 回到此處同住。
奉獻台灣醫療50年 林鄧璐德永別了
嫁作台灣媳婦 一生以正港台灣人為榮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美國女醫療宣教師林鄧璐德來台半世紀,投身醫療傳道工作,更嫁作台灣媳婦,一生以成為正港台灣人為榮,並與夫婿林澄輝奉獻近二億元資金與大批土地投入社福志業,打造臨安與璐德兩家養護中心,造福長輩、弱勢兒少家庭與身障者,璐德女士日前辭世,昨天在南門教會舉行舉行感恩告別禮拜,歸返天家。
昨舉行感恩告別禮拜 三百多人追思
告別禮拜上,昔日受過璐德女士夫妻照顧的孩子們、五個基金會人員與教友、其美國親友等三百多人參與,典禮過程莊嚴肅穆,不少女性追思者頻頻拭淚、甚至放聲哭泣,感念璐德女士情懷之深,令人鼻酸、動容。
本名Ruth Duncan的林鄧璐德於一九五二年以美國德州醫療宣教師身分到台灣,為當時連家人都棄絕的「麻瘋病患者」提供醫療及服務,從樂生、樂山療養院醫療服務開始,後來並協助設立嘉義、台南特別皮膚科,這些醫院專收麻瘋病患,卻不以 「麻瘋醫院」為名,為的是避免引起民眾的恐慌及反彈,她用愛與理性,呵護了為病所困的靈魂。
與夫婿捐近二億與土地 設兩養護中心
這位美籍護理師在一九六一年與林澄輝先生結為連理,她以能成為台灣媳婦為榮,婚後與夫婿陸續設立南市基督教敬老協會,為小兒麻痺患者成立「光明敬業院」,提供職訓與就學服務;夫婦更關懷基督教宣教工作,設立臨安教會、美好教會、林珠托兒所及橄欖山青年靈修營地等,透過這些事工榮耀神的名。
二○○五年,林鄧璐德捐出自己住所與六千萬元給南市YMCA社福基金會建造臨安養護中心。鑒於台灣老人照顧問題日益重要,她與夫婿又在二○一一年捐出大部分土地與一億三千萬元資產興建林澄輝紀念大樓、設立璐德養護中心,提供在地長者優質照顧服務。
兩夫妻為讓福音、醫療及社福服務工作能永續經營,更成立恩惠基金會、林澄輝社福基金會。由於林鄧璐德與夫婿對台灣貢獻良多,二○○七年,夫婦獲陳水扁總統頒贈三等景星勳章及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璐德女士也獲移民署頒贈公民證與南市府賴清德市長頒榮譽市民、行政院醫療貢獻獎及厚生基金會醫療貢獻獎等殊榮。
林澄輝社福基金會董事長黃德成表示,璐德女士與夫婿一生克勤克儉,她常向人說「我是台灣人」,基於愛台灣的心,除了以自己醫療專業服務台灣人,更將她一生財富貢獻在台灣土地上。今年九月十六日凌晨,她闔上了眼、享壽九十五歲,完成上帝託付她在世間的使命,留下美好典範,成為大家永遠的思念。
藍眼睛的台灣人
推文到plurk
2015-10-02 06:00
◎ 張肇烜
來台半世紀的美國女醫療宣教師林鄧璐德女士,日前辭世,享壽九十五歲。
一九二一年生於美國德州的林鄧璐德取得護理學位後,到中國青海協助創立醫院,提供藏人醫療服務,並訓練當地護理人員。誰知她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其他醫護人員遭共產黨監禁在醫院裡足足七個月。最後只好黯然離開中國,來到台灣。
因為信仰,她堅信上帝會幫她開路,一九五二年,林鄧璐德來到八里「樂山療養院」照顧痲瘋病患。因緣際會之下,認識台南仕紳之子林澄輝,排除萬難後結為夫妻。一九五六年,林鄧璐德夫妻在台南創設特別皮膚科診所,專門收治痲瘋病患。十餘年間,林鄧璐德在台南收治千餘名痲瘋病患,並且耐心衛教宣導,希望洗刷痲瘋病的污名。
林鄧璐德夫妻相識相戀,結縭半世紀,他們夫妻倆沒有子女,年老相依為命。二○○五年,無私捐出自己的住所和六千萬元積蓄建造養護中心,二○一一年,再捐出名下超過兩億元土地和一億三千萬元資產,興建老人養護大樓,提供在地老人優質照護。
有人曾問林鄧璐德:「妳是哪裡人?」高鼻子、金髮、藍眼睛的她,用道地的台灣話回答:「我是正港的台灣人。」
她們夫妻一生克勤克儉,用醫療專業服務台灣人,照護最弱勢的病患,也將畢生財富全部奉獻給台灣這塊土地。二○○七年,林鄧璐德夫妻獲總統頒發三等景星勳章及紫色大綬景星勳章,感謝他們對台灣的貢獻,林鄧璐德更獲得醫療貢獻獎。
只有一樣東西能真正治癒人類的身心病痛,那就是無私的愛。台灣何其有幸,在這塊土地上從不缺有愛的人。林鄧璐德女士日前辭世,歸返天家,回顧她從美國到中國,輾轉來到台灣的生命歷程,她將生命的黃金歲月都奉獻給台灣。嫁作台灣媳婦的林鄧璐德女士,是正港的台灣人!她比台灣人還愛台灣,用盡生命守護台灣的老弱病殘;台灣人以林鄧璐德為榮,感謝她一輩子都奉獻給台灣!
(作者為醫師)
林鄧璐德(英語:Ruth Duncan,1921年-2015年9月16日),美國德克薩斯州拉巴克人,護士、海外基督使團宣教士,在南臺灣照顧漢生病人多年[1][2][3]。
生平
1921年,鄧璐德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拉巴克,獲護理學位後,1946年進入中國大陸傳教,先在上海接著輾轉到安徽及甘肅天水、蘭州等地學中文,中國共產黨來時到青海省協助英籍的克拉克醫師(Dr.Rupert Clarker)創設醫院,著手訓練當地的男護士。後來她及其他醫護人員被共產黨關在醫院裡足足七個月,只好離開中國大陸。[1]
1952年,鄧璐德來臺灣,先在八里的樂山療養院照顧痲瘋病患,並不時到台東及南投埔里的愛爾蘭教會服務。在八里樂山療養院時,她邂逅了罹患漢生病、放棄日本學業的台南仕紳之子林澄輝,日後成為夫妻[2][4]。當她奉派到泰國清邁接受為期三個月的漢生病患照顧模式之後,她發現南臺灣病患更多,因此1956年林鄧璐德來到臺南,創設收治漢生病患的「台南特別皮膚科診所」,並從1972年來一直擔任台南市新樓醫院義工。[1]
鄧璐德回憶,她曾到台南市探望一名漢生病患,發現像狗一樣被關進裝上鐵窗的房子,吃喝拉撒睡全在裡面,連家屬都閃避[4]。有人指著漢生病患高喊「ㄊㄞ ㄍㄜ[註 1]來了!」[1],她就會回罵:「你們的心才骯髒!」[4]
1962年,鄧璐德與林澄輝結為連理,冠夫姓。她因此放棄宣教士身分[4]。婚後與夫婿設立「台南市基督教敬老協會」,在「台南特別皮膚科診」原址成立「光明敬業院」提供較大的小兒麻痺病童求學、就業。夫婦更還設立臨安教會、美好教會、林珠托兒所及橄欖山青年靈修營地等作為宣教。2005年,她捐出自己住所與六千萬元給台灣基督教青年協會建造臨安養護中心。2007年,夫婦獲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頒贈三等景星勳章及紫色大綬景星勳章。2011年,林澄輝病逝前曾表示想讓更多老人住在一起,兩人決定再捐地捐錢蓋老人養護大樓[2],捐出大部分土地與台幣一億三千萬元資產興建「林澄輝紀念大樓」、設立「璐德養護中心」,提供在地長者優質照顧。[3][5]
林澄輝去世後,奇美集團許文龍總裁打造其銅像[6]。林鄧璐德也獲台南市長賴清德頒榮譽市民、行政院醫療貢獻獎及厚生基金會醫療貢獻獎等[5]。2013年7月6日,她獲贈象徵外籍人士最高榮譽的特殊貢獻外僑永久居留證,由移民署副署長何榮村親自頒予,免去她每年必須花台幣一千元辦理加簽在台居留證[7]。領到居留證的林鄧璐德坐在輪椅上,被推到台前致詞,用閩南語連說近廿次「多謝」[4]。曾有人問林鄧璐德是哪裡人?她用非常標準的閩南語及肯定的語氣回答說:「我是台灣人。」[3]
2015年9月16日凌晨1時58分,林鄧璐德去世,同年9月28日在臺南南門教會舉行告別式[3][5]。
【大紀元7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6日電)基督教長老教會已故長老林澄輝與妻子林鄧璐德捐獻土地1000坪與新台幣9000萬元,興建老人養護大樓,今天在台南市動土。
林澄輝社福基金會表示,林鄧璐德於1921年出生於美國德州,是一名護士,31歲來到台灣,開始對麻瘋病人的照顧;後來來到台南,持續照顧麻瘋病人和小兒麻痺病童,並嫁給了台南人林澄輝。
基金會指出,林澄輝夫婦協助近200名病童就學、就業,前後照顧痲瘋病人1000多名,堪稱雲嘉南地區「痲瘋病照顧」之母。兩人無私捐獻土地1000坪及9000萬元給林澄輝社福基金會,用以興建老人養護大樓,展現「無比有更偉大」的奉獻精神。
台南市長賴清德今天參加林澄輝紀念館暨養護大樓動土典禮,並頒發榮譽市民證書給林鄧璐德。
賴清德表示,林鄧璐德與已故夫婿林澄輝捐獻土地和畢生積蓄興建老人養護大樓,展現了無私精神;希望所有台南市民能響應林鄧璐德的精神,讓台南市引領台灣
---------------------------
表揚外籍傳教士 陳威仁:比我還像台灣人
2015-08-24 18:59:14 中央社 台北24日電
內政部長陳威仁今天說,許多外籍傳教士視台灣為第二故鄉,比他還像台灣人,將幫助這些正港台灣人取得永久居留權,感謝他們長期無私的奉獻。
為感謝外籍宗教人士對台灣社會的貢獻,內政部下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績優外籍宗教人士表揚大會」。
陳威仁表示,外籍傳教士將寶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台灣,這次35位受獎人在台奉獻總年資高達1232年,平均每人在台達35年,其中更有5人在台服務超過半世紀,早已將台灣視為第二故鄉,可以說已成為「正港的台灣人」。他笑說,「他們比我還像台灣人」。
陳威仁表示,政府曾在民國93年協助在台服務超過20年以上的神職人員,取得台灣永久居留權,未來也將持續協助有資歷有意願取得台灣外僑永久居留證的外籍宗教人士,取得永久居留權,以感謝他們長期無私的奉獻。
內政部指出,這次獲獎人中年紀最大、高齡98歲的賴甘霖神父來自西班牙,擁有馬德里大學醫學博士學位,近50年來一直在台大醫學院教導醫學倫理;而來自美國的曾顯道神父在台服務年資最久,至今已達56年,一直在台中幫助弱勢族群。
內政部表示,這次表揚是繼86年、96年公開表揚134位績優外籍宗教人士後,政府第3度舉辦表揚活動,總統馬英九也於100年指示訂定「馬偕計畫」,給予他們比照中華民國老人的優待,藉以表達台灣人民與政府的感謝之情。
「不想拖累大家」為台醫療奉獻50年 82歲葛修女回瑞士
▲葛玉霞修女將一生奉獻給台灣,為了不拖累大家才決定返鄉。(圖/翻攝自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網站,下同)
記者游舜喜/台北報導
為台灣偏鄉醫療奉獻50年的瑞士籍修女葛玉霞,因為已經高齡82歲,身體狀況不好,自覺沒辦法繼續服務台灣人後,決定在15日下午搭機回到瑞士安養。雖然修女會想封鎖消息,讓葛玉霞安靜地返鄉,但許多教友還是聞訊趕到機場送機,眾人依依不捨,場面非常感人。
今年已經82歲的葛玉霞修女,在32歲時接受瑞士修女總會指派,選擇當時最偏僻的台灣台東地區進行服務,這一待就是50個年頭,總是穿著一身潔白長袍,穿梭在關山、成功等偏鄉地區為民眾看診,因為許多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她幾乎不向民眾收費。
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葛修女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修女會孫秘書指出,葛修女覺得「活動、活動」,活著就要動,如果已經沒辦法服務其他人,那就沒有意義了,「而且她不希望拖累大家照顧她」,所以決定回到瑞士修女總會的養老院安老。
孫秘書指出,來自瑞士的葛修女因為家鄉不靠海,到台東後最喜歡當地的海景,但隨著年紀增長,其實病得很重,「返鄉前一天還去掛了急診」,幸好醫師評估後,認為還是可以搭機回瑞士,而為了讓她好好休息,修女會也沒有對外公布她要返鄉的消息,沒想到還是有不少教友聞訊趕來送機。
從葛修女談健保
推文到plurk
2015-06-17 06:00
◎ 葉明叡
昨日新聞報導瑞士籍修女葛玉霞,為了不想要因為自己年邁而「成為台灣人的負擔」,選擇離開這個她犧牲奉獻了半世紀的地方,回到故鄉瑞士。相較之下,時常聽聞的僑民、中國人(中華民國大陸地區人民)、外國人不當使用健保資源爭議事件,則顯得格外諷刺。這也凸顯了當前政府並未對於健保納保資格問題嚴正看待。
有一種主流的說法是,這些身分在邊界附近容易有納保爭議的人,他們人數很少,實際上相對於整體健保一年近六千億元的支出,他們能夠用掉的資源實在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甚至,例如其中的中國學生(陸生),他們多年輕力壯、得病風險低,他們繳的保費反而還可以挹注健保基金。
這種從結果論上來為現行政策辯護的說法,就事實資訊而言很可能是正確的(使用資源真的很少),但完全沒有滿足公共政策的正當性要求。健保政策的目的,本來就不是要「讓健保不要倒、甚至進一步有賺錢」(當然這兩者可能是達到目的的重要手段),健保政策的目的是「要求全民分攤因醫療所生的財務風險」,所以「全民是誰?」是這政策正當性的核心問題,而「用什麼手段可以讓健保不要倒」則不是,只是個實務操作的問題。
因此回答「僑民、中國人、外國人該不該納保?該怎麼納保?」的答案,就是回答「全民是誰?」的正當性答案,而不是「怎麼讓健保賺錢」的技術性答案。如果政府認為後者為是,表示有兩種可能,一是政府在打馬虎眼、不願正面回答全民是誰的正當性問題,二是政府沒有把這些人當人看,而只是把他們當作維持健保營運的手段。對於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而言,政府的這種態度是可以接受的嗎?
(作者為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生)
「不想變成台灣人的負擔」 8旬葛修女返鄉
瑞士籍修女葛玉霞在台東偏鄉奉獻50年,她自覺年邁,無力再服務台灣人,決定回到家鄉瑞士。(資料照,記者黃立翔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瑞士籍修女葛玉霞在台東偏鄉奉獻50年,她自覺年邁,無力再服務台灣人,決定回到家鄉,昨日下午她搭班機返回瑞士,不少民眾趕來送機,擁抱道別,感謝她為台灣奉獻的一切。
《聯合報》報導,葛修女1965年和幾位神父、修女來台,發現東部山區醫療品質太差,他們決定留在山上服務原住民,在台東關山成立簡易診所,開啟她們在台醫療服務生涯。葛修女曾受過醫藥訓練,會簡單看診,看診幾乎不收費,就算有收,也只收5元、10元。如果老人住在偏遠山區,葛修女就騎著機車上山看診。
「謝謝台灣人願意讓我照顧,我真的很愛台灣」,現年82歲的葛修女年邁後身體不好,自覺無力再服務台灣人,所以決定回瑞士,她說,那邊會有一群年輕的護理人員可以照顧她。
盧俊義牧師和教友集資幫她買了商務艙機票,希望她在飛機上,躺著能舒服一點,盧俊義感嘆,「這是台灣人唯一能替她做的」。
---------------------------
畢耀遠
楊淑芬 專訪
台灣就是我的故鄉
●畢耀遠小檔案
畢耀遠,荷蘭人,生於一九二三年,早年因讀到一篇有關中國的故事,遂立下長大後到中國服務的志願,高中畢業後赴比利時魯汶大學研習哲學,後又接受三年神學教育,成為耶穌會神父。一九五四年奉派至嘉義教區服務,隔年再參與天主教虎尾若瑟醫院籌設工作,其間多次赴美籌募教會基金,一九七O年再度奉派回該院輔助院長松喬,負責行政管理,並擔任副院長至今。
懷著「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精神的他,數十年來,成立許多慈善基金會,協助當地貧困病患、殘障病患及早產兒,受益者無數。
他以雲林若瑟醫院為家,在簡陋辦公室睡了十七年,不僅要修屋瓦,甚至「副院長兼司機」,負責接送病患。四十年了,當年的畢叔叔升級為畢公公,走在虎尾街上,到處都是他的鄉親故舊,讓他有踏實的歸屬感。
民國四十三年底,一位剛晉升神父的荷蘭籍年輕人,從義大利米蘭附近海港上船,一路上走走停停,一個多月後,他終於如願自台灣北濱的基隆上岸。從,他把人生最精華的四十光華,全都奉獻給這個海島,「畢耀遠」這三個字,也成為雲林地區四十年來的一則動人傳奇。
提起雲林若瑟醫院,一矮一高、一胖一瘦的院長松喬、副院長畢耀遠,兩位神父,是虎尾、甚至雲林地區無人不曉的人物。巧的是,這兩位遠渡重洋而來的傳教士,先後榮獲了國內醫療奉獻獎的肯定。第五屆得主之一的畢耀遠說,要不是童年時神的召喚,他不會從荷蘭故鄉千里迢迢來到這一個陌生的國度。
畢耀遠說,台灣國小課本裡有這麼一則故事:一名荷蘭小孩為了避免堤防潰決,勇敢地以手指堵住小缺口,直到村人發現後,小男孩才筋疲力竭倒地。他在家鄉唸小學三年級時,則讀到一篇荷籍神父到中國傳教後,向家鄉子姪敘述東方種種趣聞的故事。讀後,這位荷蘭孩子已暗自決定,長大後,他一定要到中國傳教,要親自體驗東方的神秘。
這個志向在他完成神學教育後終於達成,剛抵台灣時,畢耀遠被教會指派到嘉義教區服務,隔年又被派往協助若瑟醫院籌設工作,開始了他和該院及雲林人數十年的深厚情誼。
50年前鏡頭下 荷蘭神父看雲林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5 08:49 聯合報 記者胡瑋芳/斗六報導
荷蘭來的台灣人神父畢耀遠(前),昨天參加在斗六行啟紀念館舉辦的「荷蘭來的台灣人神父畢耀遠」斗六攝影展。 記者胡瑋芳/攝影
分享獲得馬英九總統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的荷蘭籍神父畢耀遠,用相機記錄生活點滴及純真的台灣孩童,述說著50年前雲林地方事,這些老照片經數位化後,昨天在斗六行啟紀念館展出,吸引大批懷舊的民眾前往參觀。
這些老照片貫穿了荷蘭、台灣和雲林的時空,其中包括早期的庶民生活、居住周遭與雲林和虎尾若瑟醫院的演進,記述著畢神父他鄉變故鄉的歷程,彷彿回到了那時候,他早年為了節省經費,自己沖洗的黑白迷你型照片,更可看出當時人們勤儉刻苦的性格,及大家在艱困時代的努力。
「回故鄉?台灣就是我的故鄉啊!」今年93歲的畢耀遠說,朋友都說是落葉歸根的時候,40年來曾經回荷蘭3、4次,除了幾位兄姐及其姪孫輩外,家鄉已少有人認得他了,反而是雲林地區街頭巷尾到處都是好朋友,人人看到他,都不忘打招呼,讓畢神父有種踏實的歸屬感。
天主教神父荷蘭籍畢耀遠,因而成為雲林動人的傳奇故事,當他小學時讀到荷籍神父到中國傳教闡述東方種種趣聞,從此立志到東方服務,1954年從義大利米蘭附近海港上船,一個多月後,從台灣北濱的基隆上岸,此後將人生精華歲月奉獻給這個海島。
畢神父初期被奉派至嘉義教區服務,隔年參與虎尾若瑟醫院籌設工作,其間多次赴美籌募教會基金,1970年再度奉派回若瑟醫院輔助院長松喬,擔任副院長負責行政管理以醫院為家,在簡陋辦公室睡了17年,不僅要修屋瓦,甚至還兼任司機,負責接送病患,懷著「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精神,數10年來,成立許多慈善基金會,協助當地貧困病患、殘障病患及早產兒,受益者無數,用自身的故事,傳遞愛的溫情。
荷蘭來的台灣人 用鏡頭記錄早年影像
【字號】大 中 小
更新: 2016-02-14 20:29:03 PM 標籤: 畢耀遠 , 台灣 , 寫實
【大紀元2016年02月15日訊】(中央社雲林縣15日電)荷蘭籍神父畢耀遠來台灣超過半個世紀,自稱是「荷蘭來的台灣人」,用照相機鏡頭記錄早年街頭巷尾、農村生活的歷史,也留下最珍貴的紀念。
1923年生於荷蘭的畢耀遠,1954年來到台灣傳教,年過9旬,雖曾有幾年離台到國外為籌募教會基金,卻有大半輩子在台灣度過,曾獲得總統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表彰他對台灣的奉獻。
畢耀遠與已故神父松喬在雲林縣虎尾鎮創辦天主教若瑟醫院,奉獻偏鄉醫療及社會服務,中年以上的虎尾人,大多都知道長得高高的若瑟醫院神父畢耀遠,連老一輩的沿海地區民眾也有許多人認識他。
在台灣50幾年的歲月裡,早已跟地方融合,他說台灣已是他的故鄉,回憶早年時期,沒有電動機具,就靠雙手工作,水牛是農家最好的朋友及幫手,一年365天辛勤工作,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日復一日。
喜歡照相的畢耀遠,透過鏡頭記錄了早年農家的生活點滴,農村生活、年少時光的孩童與青少年、街頭巷尾、地景特色等,都成為他聚焦的對象。
匯集了1954年至1984年之間,台灣最美、最純樸的風景「人」,寫實記錄當時的台灣,畢耀遠的攝影作品,在斗六行啟紀念館展出至2月28日,悠遊斗六時,讓行啟館內「荷蘭來的台灣人」帶您看早年的農村與街景。
台灣就是我的故鄉畢耀遠
畢耀遠,荷蘭人,生於一九二三年,早年因讀到一篇有關中國的故事,遂立下長大後到中國服務的志願,高中畢業後赴比利時魯汶大學研習哲學,後又接受三年神學教育,成為耶穌會神父。
一九五四年奉派至嘉義教區服務,隔年再參與天主教虎尾若瑟醫院籌設工作,其間多次赴美籌募教會基金,一九七O年再度奉派回該院輔助院長松喬,負責行政管理,並擔任副院長至今。
懷著「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精神的他,數十年來,成立許多慈善基金會,協助當地貧困病患、殘障病患及早產兒,受益者無數。
他以雲林若瑟醫院為家,在簡陋辦公室睡了十七年,不僅要修屋瓦,甚至「副院長兼司機」,負責接送病患。四十年了,當年的畢叔叔升級為畢公公,走在虎尾街上,到處都是他的鄉親故舊,讓他有踏實的歸屬感。
民國四十三年底,一位剛晉升神父的荷蘭籍年輕人,從義大利米蘭附近海港上船,一路上走走停停,一個多月後,他終於如願自台灣北濱的基隆上岸。從此,他把人生最精華的四十年光華,全都奉獻給這個海島,「畢耀遠」這三個字,也成為雲林地區四十年來的一則動人傳奇。
提起雲林若瑟醫院,一矮一高、一胖一瘦的院長松喬、副院長畢耀遠,兩位神父,是虎尾、甚至雲林地區無人不曉的人物。巧的是,這兩位遠渡重洋而來的傳教士,先後榮獲了國內醫療奉獻獎的肯定。第五屆得主之一的畢耀遠說,要不是童年時神的召喚,他不會從荷蘭故鄉千里迢迢來到這一個陌生的國度。
畢耀遠說,台灣國小課本裡有這麼一則故事:一名荷蘭小孩為了避免堤防潰決,勇敢地以手指堵住小缺口,直到村人發現後,小男孩才筋疲力竭倒地。他在家鄉唸小學三年級時,則讀到一篇荷籍神父到中國傳教後,向家鄉子姪敘述東方種種趣聞的故事。讀後,這位荷蘭孩子已暗自決定,長大後,他一定要到中國傳教,要親自體驗東方的神秘。
這個志向在他完成神學教育後終於達成,剛抵台灣時,畢耀遠被教會指派到嘉義教區服務,隔年又被派往協助若瑟醫院籌設工作,開始了他和該院及雲林人數十年的深厚情誼。
副院長一人抵數人什麼活兒他都做
若瑟醫院剛開幕時,人力缺乏,只有兩位內科及婦產科醫師、兩位護士及十位對護理業務半生不熟的修女,負責打點一切。由於當時醫療條件匱乏,身為副院長兼總務主任的畢耀遠,一個人總要當幾個人用,不僅院內損壞的儀器設備由他來修,被颱風吹垮、吹破的房舍及門窗玻璃,也由他負責修繕。
就因事多且雜,一天到晚,畢神父總是忙得團團轉。打從進醫院那天起,他就以院為家,並在辦公室後面擺了一張簡陋床鋪,往往天才濛濛亮,他就起床工作,即使到了夜幕低垂,還不忘到病房繞一圈,和住院病患閒話家常,然後才回到他那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家」,倒頭就睡。這種日子居然持續了十七年,直到年前院方在醫院對街蓋了員工宿舍才告一段落。回想那一段一睜眼看到的是醫院,閉眼想到的也是醫院的日子,苦雖苦,畢耀遠仍甘之如飴。
畢耀遠雖然不是醫護人員,但是醫院裡除了看病之外,沒有人懂得、做得比他多,有一陣子,他客串醫院裡唯一的救護車司機,不管病患出院或碰上交通事故,總是由他這位「副院長兼司機」開車接送。
一待四十餘年了,台灣人的民情與風俗,未必成為畢神父的處世風格,但早已慣了;唯一讓他耿耿於懷的是,國人「壽終正寢」的觀念根深柢固,再痛苦、再危急的病患,依習俗,臨終前仍得留一口氣到老家,這可讓常常肩負送病患返家的畢神父難為極了。為了讓臨終病患回家後才嚥下最後一口氣,他飛車鄉間小路間,飽嘗驚險之旅。記得一回,他送一位重病患者要從虎尾回到台南老家,還未進門,病人就先斷了氣,嚇得畢神父不知如何是好。幸好,一位老婦人摸了摸死者的手脈後,說了一句:「他還沒有死啦!」畢耀遠這才鬆了一口氣。
這樣趕著讓末期患者返家告終的經驗不知多少,家屬堅持院方運送下,畢神父就起身,一路顛簸下來,最累的不是開車、路途遠近,而是聽到耳裡、耳裡,全是患者垂死前不堪疼痛的哀嚎聲,聽得他心都快碎了。在受困於這些傳統的習俗下,畢神父對這些臨終教友常要求,不要守著死後才可由家屬接回家安葬的習俗,對一般民眾,他也一再灌輸:「何處不可為家?」的豁達,為的就是避免臨終者往生路上再添苦痛。
堅持把有限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由於早年台灣的醫療資源困乏,民眾的生活條件普遍不佳,一人生病住院,往往一家人都陪著受苦、受餓。為了減輕貧困者的醫療負擔,二十年前,畢耀遠在若瑟醫院率先成立了南台灣少見的社會服務室,主動訪查患者的家庭狀況,必要時並予協助。
為了將有限的資源用在最需幫助者的身上,畢神父十分重視病患家庭訪查虛實。他的訪查方法很簡單,通常只要到患者家裡看看其煮飯的方式,就能看出這戶人家過得好不好。要是仍以撿拾自田裡的甘蔗葉、樹枝為柴火者,大半是窮人,他一定提供補助、毫不吝嗇;要是以瓦斯煮炊,通常家境還不錯,畢神父的荷包就要留給別人了。
基於此一原則,畢耀遠曾拒絕過特等病房患者提出的補助案,也曾狠心駁回一名穿戴金項鍊的媽媽,為兒子提出的住院補助要求。他解釋,住得起特等病房,一定付得起醫療費,那位媽媽要求院方伸出援手前,至少應先變賣頸間的那條項鍊,這就是畢神父的堅持;鄉下人處久了,對他有較深的了解,也就更尊敬他。
畢耀遠說,若瑟醫院的社會救助除了救窮外,也不忘對一些緊急病患施以援手。他記得剛成立社會服務室時,一名產婦生下才七個月大的早產兒,當時護理人員因乏護理經驗,認為活不了,而想放棄救治,只有他和該院護理部副主任、比利時籍護士方秀仁堅持再試試。他們合力從倉庫找來一具老型德製保溫箱,兩端接上燈泡後,將就著用。結果,經醫護人員兩個多月來不眠不休地照顧,原本被宣告放棄的男嬰被救活了,現在已是健康活潑的小大人。這些年來,這位年輕人總不忘每年回醫院探望畢神父、方阿姨,畢神父笑得眼都開了,感到特別窩心,也有一分自得。
和其他神父不同的是,畢耀遠不會說閩南話,即使國語,也講得不很標準,然而,這些語言上的限制,並未減損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天天以院為家的他,總把一天的時間分成三段,清晨起床到教堂做彌撒這一小段,他是神父,是天主的子民;接下來,近十二個小時裡,他把全部的精神放在醫院和病患上,是個不折不扣的副院長;等下了班走過天橋、回到對街的宿舍,他則回到一個凡人的世界,看看書、聽聽音樂,讓自己的心靈沈靜下來;不過,只要一得閒,他還是不時回到病房看看臥床的病患,給他們一些鼓勵。
虎尾多鄉親「畢公公」的故鄉在台灣
就因為天天向病患噓寒問暖,不僅病患對他的關懷銘感於心,他們的子女也對這位高高的、鼻子尖尖的、眼睛藍藍的「阿督仔」,心生敬愛。隨著時光流轉,四十年來,他已由「畢叔叔」、「畢爺爺」,一路高升到「畢公公」了。不久前,因結婚、工作而移居台北的老同事,包輛遊覽車南下旅遊,途中還特地繞到虎尾來探望他,讓這位七十四歲的老神父深受感動。
七十四歲了,也該是落葉歸根的時候了,難道畢神父不想回故鄉安享晚年?「回荷蘭?台灣就是我的故鄉啊!」早年離家的畢耀遠,四十年來,曾回荷蘭三、四次,除了幾位兄姐及其姪孫輩外,家鄉已少有人認得這位鄉親了。反倒是虎尾地區,街頭巷尾到處都是他的好朋友,人人看到他,都不忘招呼,讓畢神父有種踏實的歸屬感。
抱著崇敬耶穌會神父雷鳴遠畢生奉獻中國人的情懷,畢耀遠來到了雷神父埋骨的台灣,並打算把餘生也奉獻給這片土地。望著窗外飄過的白雲,他悠悠地說:「雷聲既能鳴得很遠,我就不能把耶穌基督的光華展耀得更遠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