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火繩槍pdf---------------


4104

牆上的槍孔


1894年駐台抗日之劉永福黑旗軍使用之-毛瑟槍Mauser與雷明頓槍Remington/中國最早使用毛瑟步槍的國家之—+台灣軍隊使用武器是當時德國製主流槍枝並不落伍,但自製後的品質不知狀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j2MC6F

1200px-ArquebusClipAndColor2015-06-14_140325Istanbul.Topkapi0742015-06-14_140358  

 

火繩槍之戀+1543日本人第一次聽到槍聲+葡萄牙人表演了火繩槍射擊
1575 年長蓧之戰的屏風畫。織田家的火槍隊正嚴陣以待
公元 1584 年的長久手之戰,德川家的火槍手立下首功
火繩槍,可以用來表示一切以火繩點火裝置(英:Match lock)來擊發的早期火器,也就是部分種類的Arquebus、Musket、鳥銃。現代所稱的火繩槍也可約略表示是於西元十六世紀出現,是一種使用火繩點燃推進用火藥來擊發彈丸的滑膛槍
明水師在1521年西草灣之戰之後繳獲了火繩槍。而1521年,西班牙征服者埃爾南·科爾特斯用來對付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1543年傳入日本(見鐵炮的傳入),對日本的統一與侵朝戰爭產生重要影響
火繩槍傳入中國是在中國明代,相對於明朝人原先使用的手銃而言,這種新傳入的火器的彈道準確度高到能打中天空中的飛鳥,所以以鳥銃來稱呼這種火器。因此之後傳入明朝的簧輪槍與燧發槍也被中國人連帶稱為鳥銃。
除了重新裝填很慢外,火繩槍最大的安全問題就在於那兩個晃晃蕩蕩的火繩頭。由於火繩槍兵身上到處是火藥袋,這兩個繩頭總是讓人提心吊膽;英國著名的約翰‧史密斯船長就曾經發生意外,引燃了身上的一個火藥袋,造成嚴重燒傷。所以在前面的裝填程序中都要小心地將火繩取下並持穩在左手指間。
火繩的缺點是:
不耐天候,風吹雨打容易熄滅。
不安全。
仍然需要最初引燃的動作(通常用火堆,或者行列中攜帶的特殊火種罐)。
風向不對時,煙味會暴露位置。
夜間時火頭很容易暴露位置。
需要時時調整長度(火繩燃燒速度每小時約 30 公分)。

雖然有這些缺點,由於火繩槍機件簡單、容易製造,在很多地區仍然一直沿用到公元1700年前後才被燧石槍取代,日本則使用到幕末。基本上,火繩槍和手銃一樣,仍然是非常原始的武器,雖然發射時有心理震攝的效果,整體殺傷力還是不如弓箭。但是同樣地經濟因素仍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火繩槍的生產成本較低,訓練所需時間較弓箭手短,容易大量運用。
由於火繩槍手可以被大量地訓練與配置,他們對於中古時期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形成一種挑戰。與十字弓相同隨便一個農夫經過幾周的訓練後就可上陣,而他們的火力雖不及弓箭手,卻對原來佔有戰場優勢的騎士構成相當威脅,因此各封建領主再也不能把他們當成毫無價值的「民軍」(levies)來看待。由於他們在戰場上地位的提昇,相對地也降低了騎士的地位。

有效射程短,擁有複合弓製造能力的地區,初期較不願意換裝,連弩的射程有五十公尺,亦比火繩槍僅30公尺的威力強,使用單體弓的地區如日本意願較高。初期裝填需8~10分鐘,震攝性對射手而言並不亞於敵方,故多半閉眼亂開槍,造成槍管內常積壓數棵顆未擊發的彈丸,故在後膛槍發明之前對冷兵器幾乎沒有威脅。
-------------------------------------------------------------------
台灣原住民開始使用槍枝的時間,並沒有明確的時間點可考。而根據陳宗仁的研究指出,槍枝開始與原住民社會產生連結應該是發生在17世紀初期,而到了18世紀初,有關原住民擁有槍枝的訊息才正式載於書籍。
  而與西方的火器發展時程比較,當時流行使用的是一種被中國稱之為「鳥槍」的火繩槍(matchlock),火繩槍的工作原理是由前膛裝填火藥粉與彈丸,後方有一曲型連桿用來擊發火繩,膛室有開一小孔用來裝火繩。射擊時,扣動扳機,使火繩產生的火焰穿過內部構造傳入槍膛內,引燃火藥粉以發射彈丸。

  原住民取得槍枝的方式,大部分為與漢人交易而來。透過出售獸皮等方式與漢人換得槍枝。而槍枝在原住民各設當中也有彼此互相交易的紀錄。

  原住民使用槍枝除了用來守禦、出草獵首外,大部分時間是用來打獵。而火繩槍傳入原住民社會後,由於其構造簡單,且只需要火藥以及鉛丸即可使用,所需配件易於取得,因此一直到二十世紀還為原住民所使用。
-----------------------------------------------
日本-火繩槍之戀
天文十二年(一五四三)戰國時代,八月二十五日,有艘帆船因颱風漂流至鹿兒島縣種子島南部前之濱海岸。種子島離鹿兒島縣約五十公里,是個小島。現在自鹿兒島搭飛機至種子島機場,須三十五分鐘,搭渡輪則須四個鐘頭。
當時的帆船不是張掛帆布,而是草蓆,只能在沿海航行。這艘帆船上有兩位葡萄牙人,船主名為五峰(明代中國人倭寇首領王直),其他船員不是中國明代人就是琉球人、黑人等,據說約百人。
前之濱村長跟五峰語言不通,只能用筆談,得知五峰想修理帆船,遂告訴他把船駛至北部的西之表。兩天後,帆船才抵達西之表。第十四代島主種子島時堯當年才十六歲,接見五峰後,允許眾人住進慈遠寺。一行人大約住了半年。
旅居期間,葡萄牙人表演了火繩槍射擊。這時的槍,不是以殺傷人為目的,而是打鳥用的,子彈很輕。時堯及家臣見狀,讚嘆不已。古籍《鐵砲記》(一六○七)中記載:「發出類似閃電亮光,聲音如雷響,在場的人都掩住耳朵」。這正是日本人第一次聽到槍聲的瞬間。
時堯花了二千兩金子買下兩把槍,並命家臣拆槍進行研究。島主的命令,在家臣間引起一陣騷動。眾人都對火繩槍深感興趣,再說,若能登上負責槍砲要職寶座,那就前程似錦了。

家臣中年紀還輕的篠河小四郎被選中,負責學習調配火藥,而負責鍛造槍身的則是八板金兵衛。金兵衛不是島民,他是美濃國人(歧阜縣),是島主特地聘請他來小島教授鍛造刀、矛。

種子島跟薩摩沒什麼交流,因黑潮關係,通常直接跟紀州(和歌山縣)來往。航路十天便可抵達。也因此可以直接自本土美濃國聘請技術人員。大抵說來,種子島的文化都直接傳自本土。

金兵衛已喪妻,膝下只有個十七歲獨生女若狹,在城內當侍女。若狹跟小四郎已訂下終身大事。島主讓漂流船員住進慈遠寺後,若狹也更動職場,到慈遠寺照顧眾多外國人。

金兵衛雖是刀匠名人,但畢竟刀和槍迥然不同。小四郎也愁眉苦臉。當時火藥成份是硝石百分之八十,硫磺和木炭各為百分之十,沒見過槍砲的小四郎當然不知道該如何調配火藥。

不過,名人果然是名人,金兵衛終於製造槍身成功,只是仍不知該如何塞住槍底。也就是說,不懂螺絲製法。於是金兵衛讓女兒若狹嫁給荷蘭人船員之一,隨船員迢迢前往荷蘭。一年後,那船員又帶著鐵匠來到種子島,這時,金兵衛才總算習得螺絲製法,種子島火繩槍便自此誕生。

據說因那位荷蘭人船員在祖國有家室,若狹過得不怎麼幸福,第二年便又回到種子島,活到九十歲。只是似乎沒再嫁給小四郎。按當時的習慣,一旦嫁給外國人,日後便很難再嫁給本國人了。若狹可說是日本第一位實踐國際婚姻的女子。

不過,若狹的故事只是傳說,並非有史料作證,或經過嚴格考證的史實。

而根據葡萄牙商人所著的《東洋遍歷記》,記載他於天文二十年(一五五一)抵達日本時,光是豊後國(大分縣)就有三萬把火繩槍,日本全國則總計有三十萬把。

三十二年後(一五七五),四十一歲的織田信長於「長篠合戰」中,以三千把火繩槍,擊敗百戰百勝的武田騎兵隊。當時一把刀價格是十兩,弓是四兩,火繩槍則是一百二十兩火繩槍有效射程是五十至一百公尺,比弓箭短。而且裝子彈過程是:自槍口裝火藥→裝鉛彈→用棒子把鉛彈塞至深處→於槍把火藥盒裝火藥→點燃繩子,夾進火藥盒→瞄準目標→打開火藥盒蓋→扣板機→鉛彈射出。

這一連串動作至少要花十五秒鐘。織田信長為克服此缺點,將三千人槍砲隊前後排成三排,每隔五秒鐘輪流射出一千個子彈,一分鐘射出一萬二千個子彈。這才擊敗武田騎兵隊,奪取了大半天下。據說織田信長是史上第一位採用這種大量槍砲集團作戰方式。而根據西洋軍事史,則於「長篠合戰」四十一年後,西方國家才在「三十年戰爭」中採用此種作戰方式

織田信長的腹心豐臣秀吉,也在文祿元年(一五九二)「朝鮮出兵」時,使用大量火器。熟知此戰法的德川家康更於元和元年(一六一四)「大阪夏之陣」時,用大砲攻下大阪城,完全掌握了天下。可見火繩槍對日本史的影響有多大。
http://home.comcast.net/~light123/class/gunhistory_3.htm

---------------------------

火繩槍
種子島火繩銃,200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愛知萬博)的葡萄牙館展示物。
火繩點火裝置的特寫。
火繩槍,可以用來表示一切以火繩點火裝置(英:Match lock)來擊發的早期火器,也就是部分種類的Arquebus、Musket、鳥銃。現代所稱的火繩槍也可約略表示是於西元十六世紀出現,是一種使用火繩點燃推進用火藥來擊發彈丸的滑膛槍。
明水師在1521年西草灣之戰之後繳獲了火繩槍。而1521年,西班牙征服者埃爾南·科爾特斯用來對付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1543年傳入日本(見鐵炮的傳入),對日本的統一與侵朝戰爭產生重要影響(參見南蠻貿易)。
曾搭配火繩擊發裝置的槍械種類
在伊斯坦堡展示的火繩槍。
「Hakenbüchse」、「Arquebus」與「Harquebus」
英語的Arquebus與Harquebus源自於德語「Hakenbüchse」,其字義為加上「鉤」(德語:haken)的手銃-鉤爪火銃,加上鉤是為了勾住城牆以減緩後作力的衝擊,屬火門式火器,開火時並不會使用到火繩。到了十五世紀時將鉤子取下而加上掛肩托架的掛肩火銃。十五世紀末期將掛肩火銃加上火繩而成為了火繩槍,雖然經過這麼多演變但Hakenbüchse這個名稱卻一直延用下去。而Harquebus的來源是因法國人把手銃稱為筒狀的弓「arquebuse」(弓的法語是arque),英國人把法語的弓與的德語的鉤混在一起成為Harquebus。所以英語的Arquebus與Harquebus與德語的Hakenbüchse實為幾種不同構造的火器的共同稱呼,一種是指較古老的「鉤爪火銃」與「掛肩火銃」,另一種是指後來的「火繩槍」。
「Musket」
Musket這種火器一開始出現時口徑有Arquebus的兩倍大,當時Musket與Arquebus皆使用火繩式點火裝置來引燃裝藥,但隨著燧發裝置的發明,Musket的點火裝置也換成了燧發裝置,所以並不能被完全被稱為火繩槍。
鳥銃
馬戛爾尼訪華時隨行畫師描繪的清朝鳥槍兵。
火繩槍傳入中國是在中國明代,相對於明朝人原先使用的手銃而言,這種新傳入的火器的彈道準確度高到能打中天空中的飛鳥,所以以鳥銃來稱呼這種火器。因此之後傳入中國的簧輪槍與燧發槍也被中國人連帶稱為鳥銃或鳥槍。
操作
日本的火繩拳銃。
火繩槍在裝填時,先用火藥瓶往槍口倒入推進用的火藥,再將用紙或布包著的彈丸從槍口塞入(紙或布是為了傾斜時不讓彈丸從槍口掉出),並用長條細棒將彈丸推入,接下來把導火用火藥倒在槍機中的火皿上,並且把火蓋蓋上(火蓋的用途是避免走火),當要進行射擊時,把火蓋掀開,瞄準後扣下扳機火繩會敲上火皿而將導火藥引爆,導火藥的爆炸會立即引爆推進藥而將彈丸射出。而一些大型的火繩槍因為本身重量的關係會事先將推進用火藥先裝成火藥包,火藥包內的火藥量就是一次射擊的量。
搭配的盔甲
十六世紀後期,歐洲持火槍的輕裝騎兵所穿的盔甲稱為火繩槍甲裝,一般包括附有胸甲的皮革上衣、肩甲及簡盔,例如帶面甲的頭盔、輕型契斯卡格盔或鐵面罩,左手另有長度到手肘的護手。[1]
火繩槍的衝擊與影響
除了重新裝填很慢外,火繩槍最大的安全問題就在於那兩個晃晃蕩蕩的火繩頭。由於火繩槍兵身上到處是火藥袋,這兩個繩頭總是讓人提心吊膽;英國著名的約翰‧史密斯船長就曾經發生意外,引燃了身上的一個火藥袋,造成嚴重燒傷。所以在前面的裝填程序中都要小心地將火繩取下並持穩在左手指間。
火繩的缺點是:
不耐天候,風吹雨打容易熄滅。
不安全。
仍然需要最初引燃的動作(通常用火堆,或者行列中攜帶的特殊火種罐)。
風向不對時,煙味會暴露位置。
夜間時火頭很容易暴露位置。
需要時時調整長度(火繩燃燒速度每小時約30公分)。
雖然有這些缺點,由於火繩槍機件簡單、容易製造,在很多地區仍然一直沿用到公元1700年前後才被燧石槍取代,日本則使用到幕末。基本上,火繩槍和手銃一樣,仍然是非常原始的武器,雖然發射時有心理震攝的效果,整體殺傷力還是不如弓箭。但是同樣地經濟因素仍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火繩槍的生產成本較低,訓練所需時間較弓箭手短,容易大量運用。
由於火繩槍手可以被大量地訓練與配置,他們對於中古時期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形成一種挑戰。與十字弓相同隨便一個農夫經過幾周的訓練後就可上陣,而他們的火力雖不及弓箭手,卻對原來佔有戰場優勢的騎士構成相當威脅,因此各封建領主再也不能把他們當成毫無價值的「民軍」(levies)來看待。由於他們在戰場上地位的提昇,相對地也降低了騎士的地位。火光會對射手眼睛造成很大的刺激,所以經常轉過頭再擊發。

輔助工具
因火繩槍後座力大,需要叉架或叉杖的輔助,而俄國使用蛾眉戰斧作為火繩槍兵(Streltsy)的叉杖。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則將槍的重量減輕,並逐漸廢止叉架的使用。

--------------------------

槍械發展史 ── 第三章 火繩槍 - http://goo.gl/6D6eWf

火繩槍的發展

蛇桿的發明雖然讓發射火槍簡單多了,但是它還是有極大缺陷,由於蛇桿會自由旋轉無法固定,影響裝填;在發射時右手也無法扶持火槍,有損穩定度。所以各地槍匠仍在持續改良發射機構,在公元 1475 年寫成的德文手卷上,出現了第一個可稱為火繩槍槍機(lock)的描述。

左上圖是最原始的蛇桿設計,約 15 世紀中期。右上圖是稍微進步一些的蛇桿設計,所謂的 Merz Matchlock,前方還有一根小針可以用來清除引火口的殘渣,時約公元 1475 年。下圖是火繩槍機結構:1. 槍機護板。2. 蛇桿。3. 主彈簧。4. 連動臂。5. 連桿與連動臂連結的開口。6. 火繩夾。7. 扳機桿。

在這新的設計中,蛇桿被移到前方,火繩夾向後,長度減半,固定釘以下的部份被切除,加了一個鍊結,鍊結再連上一個槓桿,槓桿後端連上扳機。在發射的時候只要將扳機上壓,槓桿後端會上移,前端下降,帶動鍊結將蛇桿往後拉下,接觸藥鍋;當鬆開扳機時,槓桿下方的一個彈簧片會將槓桿前端推回原來位置,蛇桿也自動歸位。這整個機械結構都可以裝置在槍身右側,再用一個銅片(lock plate)來保護。

火繩槍的槍機連續動作,彈簧片用於將扳機槓桿推回待發位置。

這種發射機構的好處是兩隻手都可以用來扶持火槍;發射時手部移動的距離較短,有助瞄準;由於彈簧和槓桿的關係,蛇桿也不會亂動。大大解決發射的問題。

這種槍機結構發明不久後,另一種類似的槍機結構也出現,不同點在於彈簧片的使用。在後一種設計中,彈簧片被接到蛇桿上,而且也不是用來將蛇桿推回原位,而是用來將蛇桿彈向藥鍋。在發射前火槍兵要將火繩裝上蛇桿,然後將蛇桿扳到待發(cocked)的位置,輕輕一壓扳機就會將彈簧釋放,彈力會將蛇桿壓入藥鍋。這種槍機設計被稱為 snapping lock,好處是發射的動作更小,點燃的動作更快,有助準確度。壞處是火繩容易熄滅,而且由於沒有保險裝置,容易造成意外。由於如此,這種結構在公元 1550 年後就從歐洲大部份地區消失了,只有在日本還一直沿用。

19 世紀日本仍在使用火繩槍,這兩支火繩手槍的槍機是所謂的 snapping matchlock。

在 16 世紀中葉,火藥製程的改良讓火藥的威力增加,也讓火槍的使用更為安全。在這同時,各種不同的子彈也被使用過,除了圓球形外,圓柱形、圓桶形、金字塔形、長方形等形形色色的形狀都有;材質方面,鉛、鐵、黃銅、青銅、錫、石頭、甚至銀子和金子,都有人用來做為子彈的材料。鐵質的彈丸主要用來做為穿甲之用,在公元 1560 年的聖丹尼斯之役法國警察總監安地蒙特摩倫西就被一名蘇格蘭人用鐵質子彈擊殺。金銀質的彈丸則是中古時期的一種迷信,以為子彈的材質必須要和敵人的身份配合,要殺貴族就必須用銀質彈丸,金質的當然就保留來對付國王了。

到了公元 1660 年,基本上鉛質彈丸已經取代了所有其它的材料。使用鉛彈的好處是:

  1. 鎔點低,鑄造容易。
  2. 成本低廉。
  3. 材質較軟,較易用通條塞入槍膛,也易保持槍膛氣密。

當時也開始出現各種不同槍托。

  • 直式槍托:在德國和瑞士地區流行,槍托架在肩膀上端。
  • 彎式槍托:在法國和低地國流行,槍托抵在胸前。
  • 寬式槍托:在西班牙半島流行,抵在肩窩,公元 1600 年前後已變成標準。

至於名稱方面,並不統一,有各種不同的叫法。最普遍的如下:

  • hackbut / hakbuchse / harquebus: 原意是「有鉤的槍」,很顯然是原始的手砲而來。
  • arcquebus: harquebus 的變形,後來指的是可以抵住胸部或肩窩來發射,不必靠叉架的輕型槍枝。
  • caliver: 可從肩上發射的輕型槍枝。
  • petronel:可以抵住胸部發射的輕型槍枝。

到了後來當火槍(musket,西班牙文 mosquete,義大利文 moschetto)發明並普遍化後,軍用的槍枝就被通稱為火槍了。

火槍(musket)與火槍兵(musketeer)

火槍是西班牙人的發明,時間大概在公元 1535 年左右。在公元 1550 年的荷蘭戰爭期間,歐洲各國在戰場上看到這種設計,回去大量仿造。musket 口徑不小,大約在 20mm,彈丸重約 50 克,槍重約 18-20 磅,發射時必須使用叉架來支撐。

左圖是一名火槍手,火繩一端已經夾在槍機上,另一端(也有火頭)仍夾在左手中指與無名指尖;他右邊腰間有備用火繩,垂在腿側的是引藥罐;此圖來自 Jacques de Gheyn 的火槍手冊,公元 1608 年。右圖是一個配有火繩手槍的鐵盾,屬於英王亨利八世所有。

火槍的準確性雖不高,殺傷力卻不小,在 150 公尺時仍可以洞穿 2 吋厚的木板或者輕甲。所以如果能夠將大量火槍兵集中運用,對於某些目標還是很有威脅性。不過這就需要對火槍兵施以正式的訓練編組,才能在戰鬥狀況下發揮功用。

火槍兵的裝備除了火槍、火繩、和叉架外,還有其他附屬裝備。他們通常攜帶一個彈藥帶,斜掛身上,帶上掛有 12-14 個火藥小罐(apostles),這些木製小罐有皮製的蓋子,裝有發射一次火槍的火藥量。彈帶上另掛有一個裝引藥(priming powder)的小罐,引藥的顆粒比普通火藥細,容易燃燒。帶上也掛有一個子彈袋,內裝約 30 顆鉛彈,不過在接戰時火槍兵往往都把鉛彈含在嘴裡,以節省時間。

上圖是兩名騎兵以火繩槍交火。下圖是他們所使用的火繩槍。此兩圖都來自於 Wallhausen 的 Art Militaire au Cheval(Art of Mounted Warfare),公元 1616 年。

另外他還會攜帶著一些布片,用來舂實火藥和彈丸,也用來擦槍。清理引火孔用的探針,以及用來從槍管挖出鉛彈的工具也是必要的裝備之一。除此之外,他還得穿上甲冑,包括了頭盔、頸甲、胸甲,外加一把劍。

在作戰時,火槍兵通常編成 10 到 12 人的一個班橫隊,各兵距離約 1 步;然後以約 10 個班縱深構成一個火槍兵方陣。最前排的一班發射後,就從兩旁退到後面裝填,第二班向前前行幾步發射,這樣輪流不息,到了最後一班發射完畢,第一班也裝填完畢,可以繼續輪迴發射。

17 世紀初期作戰的陣式,仍以大方陣為主。公元 1621 年法蘭克福的銅版雕刻。

不過由於當時火藥會留下大量殘渣,在發射 6 到 8 發後,通常火槍就會堵塞,士兵得花上整整一天的時間清理槍枝;再加上火槍接戰距離短(準確度問題),一般接戰時也不會發射太多發彈丸,所以火槍兵的彈藥帶上才會只有 12-14 個小火藥罐。

當時作戰的陣式是以西班牙大方陣(tercio)為主,長矛兵與火槍兵各佔半數,主力是長矛兵構成的大型方陣,火槍兵的方陣置於大方陣的四個角落,或是在大方陣外圍成一圈,砲兵列在更前方成一線,騎兵則佈陣在側翼並攻擊敵人側翼。大方陣的人數通常在 1500 人到 3000 人之間,這種陣式最大的問題在於不利於運動,龐大的方陣很難調動應付戰場上的變局。

16 世紀流行的西班牙大方陣(tercio),中間為長矛手,四角為火槍兵,陣容龐大。

到了 17 世紀初,瑞典國王阿道夫‧古斯塔夫二世(1594-1632)帶領了軍事革命的浪潮,在武器裝備及軍隊組織上進行大規模的改良。公元 1624 年,他的軍隊開始採用較輕的火槍,重僅約 4.25-5 公斤,口徑較小,彈丸也相對的小,攜彈量隨之增加。不過叉架仍然被保留直到 1655 年才廢除。

古斯塔夫的軍事組織改革也將火槍兵在軍隊中的比例從 1/2 提高到 2/3,並且編成團和旅,每團三旅(一個旅相當於現代一個營的兵力),火槍兵單位和長矛兵單位左右並列,或者前後並列。火槍兵的縱深減少為六列,各兵間的距離拉大,可以讓前方單位由間隙中退到後方,後方單位也可通過間隙前進接敵。火槍兵單位也跟騎兵單位交叉參雜,以提供騎兵單位較強的火力對抗衝鋒的敵軍騎兵。另外,砲兵則集中在兩側及中央以發揮火力,各團則另配有 5 門輕砲做為直屬支援火力。

由於古斯塔夫的軍事革命,瑞典在 16 世紀末期成為北歐的霸主,歐洲各國也競相模仿瑞典進行改革。

左圖為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斯二世(1594-1632)。右為他大量配發給部隊的紙包子彈,內含火藥與一顆彈丸,加快裝填速度。

其他發展

在此時,已經開始有來福線出現了。

最早有關來福線的記錄在公元 1498 年,維也納的 Caspar Kollner 在槍管中使用直條溝槽。由於沒有扭轉,這些所謂的來福線可能只是用來方便快速裝填之用,並非增加準度之用。另外有一種說法是出現在公元 1476 年的義大利記錄中,不過這也是無法精確地證實。

另外,準星、照門、後膛裝彈、轉輪步槍、多管槍、手槍,等等都已經有雛形了。

火繩槍的發射程序

為了爭取宗教自由與獨立,所謂的低地省分(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一帶)的人民起而反抗對抗 16 世紀時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帝國。由於西班牙有當時歐洲最強的步兵,反抗軍不得不以大量的訓練來武裝人民。於是荷蘭人在公元 1597/98 年間出版了世上最早的步兵訓練手冊,教導騎槍(caliveres)、火槍(Mvskettes)、以及長矛(pikes)的使用;這個手冊很快地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流傳到其他國家。在公元 1607 年的英文版中,共有 117 張圖片,其中 43 張有關騎槍,43 張有關火槍,另有 32 張有關長矛的使用。

在這手冊中的 43 個火槍使用的步驟是:

  1. 手持叉架前進!
    火繩槍靠在左肩,左手持槍,左手指間握住火繩,右手持叉架。
  2. 叉架靠槍前進!
    叉架交左手,空出右手來。
  3. 放下叉架,槍下肩!
    左手將叉架放下,右手將火繩槍從左肩取下。
  4. 右手持槍,左手下垂!
    右手持槍,槍身保持垂直,左手垂下,叉架尾端接觸地面。
  5. 槍交左手,提高叉架!
    槍換到左手,同時提起叉架,兩者呈一小角度,由左手握持。
  6. 火繩交到右手!
  7. 吹火繩!
    對火繩輕輕吹氣以造成火頭。
  8. 裝火繩!
    將火繩一頭裝在蛇桿夾子上。
  9. 試火繩!
    調整火繩長度,以確定火繩可以正好點入藥鍋(此時藥鍋蓋是關閉的)。
  10. 吹火繩,開藥鍋蓋!
  11. 舉槍瞄準!
    叉架稍向前倒,將火繩槍平衡在叉架上,左腳向前一步。
  12. 射擊!
    雙腳呈弓步,左彎右直,槍托抵住胸部,扣下扳機射擊。
  13. 放下火槍,靠住叉架!
    左手拇指與食指握住槍身與叉架。槍口向前,避免遲發意外。
  14. 取下火繩!
    右手將火繩從蛇桿上的夾子取下,避免裝填火藥時發生意外。
  15. 火繩交左手!
    用左手中指、無名指、及小指握住火繩兩端(火繩是兩頭都點燃,以便一頭熄滅時可用另一頭再引燃)。
  16. 清藥鍋!
    將藥鍋中剩餘的灰渣吹掉或用右手拇指抹淨,避免火星引燃引藥。
  17. 裝引藥!
    取出引藥罐(priming flash),將適量引藥(priming powder)倒入藥鍋中。
  18. 關上藥鍋蓋!
  19. 搖動藥鍋!
    用手指輕敲藥鍋,抖落藥鍋蓋外的引藥,並讓藥鍋中的引藥落入引火孔。
  20. 吹藥鍋!
    將藥鍋蓋外的引藥粉吹掉。
  21. 轉槍!
    火槍轉成和叉架並列,槍口向上。
  22. 放叉架!
    火槍滑下至身體左側,左手握槍,不握叉架,叉架用掛在手腕上的一小段繩子掛住。
  23. 打開火藥袋!
    右手取一個火藥袋,拇指同時打開蓋子。
  24. 裝填!
    將火藥從槍口倒入,放掉藥袋,右手從彈丸袋(或口中)取一個彈丸放入槍口,再取一小團布片或紙片塞入槍口。
  25. 取出通條!
    右手反手(虎口向下)從槍管下方取出通條,通常右手需抽兩到三次才能取出;此時通條前端(較大的一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通條尾端在下。
  26. 反轉通條!
    將通條調轉 180 度(虎口向上),將通條前端抵住大腿或臀部,右手順勢下滑,握在距通條前端不遠處。此時通條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前端在下。
  27. 將彈藥舂實!
    右手(虎口向上)將通條前端塞入槍口,適度地將彈藥舂入槍膛。
  28. 抽出通條!
    一樣用右手反手(虎口向下)將通條從槍口抽出,通條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前端在下。
  29. 反轉通條!
    將通條調轉 180 度(虎口向上),將通條尾端抵住大腿或腰部,右手順勢下滑,握在距通條尾端不遠處。此時通條前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尾端在下。
  30. 放回通條!
    將通條放回槍管下的空間。
  31. 舉槍!
    左手將槍取起舉高直立,叉架仍掛在左手手腕。
  32. 取叉架!
    左手將槍交右手,仍保持垂直,左手握住叉架。
  33. 肩槍!
    右手將槍置於左肩,左手持叉架與火繩。
  34. 叉架靠槍前進!
  35. 槍下肩!
  36. 將槍放在叉架上!
  37. 將槍穩住在叉架上!
  38. 將槍平衡在叉架上!
    只靠左手平衡,右手空出。 
  39. 火繩交到右手!
  40. 吹火繩!
  41. 裝火繩!
  42. 試火繩!
  43. 關上藥鍋蓋,預備!

單看從這些步驟就可以知道,發射火繩槍是非常繁複的程序。在發射一發子彈後,需要 21 個步驟才能重新裝填完畢;而且有許多步驟都要靠左手單手來握持並平衡總重量近 9 公斤的火槍、火繩、和叉架。不但如此,在手冊上還嚴格要求火槍不能落地,除了裝火藥那一動外,其他各動時槍托都不許接觸地面,連用通條將藥彈舂入槍膛時也一樣,更增加了難度。

左圖的火槍兵正在將殘渣從藥鍋中吹走,右手握著的是引藥罐,身上彈帶掛的是火藥罐,腰間右側的小布袋裝的是彈丸。左圖的火槍兵正在執行前面手冊上第 29 動的動作,準備將通條放回槍管下方的空洞;他腰間掛的彈丸袋下方的小罐正是引藥罐,和一般皮製火藥罐明顯不同。這兩圖都來自上面手冊公元 1608 年的英文版。

另外,發射時的後座力也不小,所以手冊中才要求火槍必須頂住胸部(胸甲);如果頂住肩窩或手臂的話,很容易就會被後座力弄得脫臼。在當時對於彈道學的瞭解並不夠,不過以這類火槍的特性以及接戰的距離,手冊中要求瞄準敵軍的胸部甚或腳下,彈丸才不會過高地從敵軍頭上飛過。

把這些因素整個來考量,身穿甲冑、肩荷重槍、單手表演平衡特技、加上繁複的裝填程序,所以火繩槍的發射速率非常緩慢;一般在訓練時每分鐘能達到兩發已經算不錯,在實戰時更很容易地低到每分一發。

火繩槍的衝擊與影響

除了重新裝填很慢外,火繩槍最大的安全問題就在於那兩個晃晃蕩蕩的火繩頭。由於火槍兵身上到處是火藥袋,這兩個繩頭總是讓人提心吊膽;英國著名的約翰‧史密斯船長就曾經發生意外,引燃了身上的一個火藥袋,造成嚴重燒傷。所以在前面的裝填程序中都要小心地將火繩取下並持穩在左手指間。

火繩的缺點是:

  1. 不耐天候,風吹雨打容易熄滅。
  2. 不安全。
  3. 仍然需要最初引燃的動作(通常用火堆,或者行列中攜帶的特殊火種罐)。
  4. 風向不對時,煙味會暴露位置(黑澤明電影「七武士」中三船敏郎就是循此找到土匪的火槍兵位置)。
  5. 夜間時火頭很容易暴露位置。
  6. 需要時時調整長度(火繩燃燒速度每小時約 30 公分)。

雖然有這些缺點,由於火繩槍機件簡單、容易製造,在很多地區仍然一直沿用到公元 1700 年前後才被燧石槍取代。

基本上,火繩槍和前一章的手砲一樣,仍然是非常原始的武器,雖然發射時有心裡震攝的效果,整體殺傷力還是不如弓箭。但是同樣地經濟因素仍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火繩槍的生產成本較低,訓練所需時間較弓箭手短,容易大量運用。

火槍兵與重騎兵(Cuirassier)互以火繩槍交火,公元 1616 年寫成的 Kriegskunst zu Pferdt(The Art of Mounted Warfare)中的插畫。

由於火繩槍手可以被大量地訓練與配置,他們對於中古時期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形成一種挑戰。隨便一個農夫經過幾周的訓練後就可上陣,而他們的火力雖不及弓箭手,卻也還是對原來佔有戰場優勢的騎士構成相當威脅,因此各封建領主再也不能把他們當成毫無價值的「民軍」(levies)來看待。由於他們在戰場上地位的提昇,相對地也降低了騎士的地位。

各國的騎士對騎士制度的沒落雖無奈卻無法可施,最多只能做到一些個人快意的報復行為。16 世紀初葉法國著名的英雄騎士 Chevalier de Bayard (1475-1524 AD) 對俘虜的火槍兵總是殺無赦,但是他自己最後還是喪命在火繩槍之下。15 世紀的義大利霸主米蘭公爵 Gian Paolo Vitelli (-1499 AD)總是把投降火槍兵的兩眼弄瞎並砍斷雙手。

日本與火繩槍

公元 1543 年葡萄牙人克里斯多福‧狄‧摩達(Christopher de Moda)將火繩槍引進日本。當時日本是在戰國時代,各地大名諸侯無不盡量增強武備,火繩槍很快地也被大量仿造。公元 1557 年時織田信長就訂購了 500 支,武田信玄也預言火槍會是戰爭中決定的因素之一。

火繩槍在日本的顛峰應該是公元 1575 年的長蓧之戰,織田信長的部隊中共有 12,000 支火繩槍,他將其中 3,000 名精選的火繩槍兵集中起來,分成三排列陣在木柵之後, 這三排輪流開槍,擊敗了武田家麾下戰無不勝的精銳騎兵;就此完成織田信長的霸業。

 

描繪公元 1575 年長蓧之戰的屏風畫。織田家的火槍隊正嚴陣以待。較大尺寸的圖片在此。

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爭奪天下,在公元 1584 年的長久手之戰中,德川家的火繩槍兵先掀開序幕,一槍打死了豐臣方面的勇將森長可,造成豐臣部隊以潰敗收場,連豐臣一方的統帥池田恆興都戰死。此戰奠定了德川家康與豐臣政權分庭抗禮的地位,使他能在豐臣秀吉死後出來奪取天下。

公元 1584 年的長久手之戰,德川家的火槍手立下首功。較大尺寸的圖片在此。

但是在此之後,日本的火槍發展就此停滯, 後來歐洲發明的輪機槍和燧發槍等雖然被帶進日本,卻沒有被接受,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和社會因素。在政治方面,隨著德川幕府的成形,開始對各大名進行嚴格的軍備管制,火槍當然是列在榜首;而且德川幕府對外國人的看法也是十分保守封閉,從公元 1590 年到 1610 年間逐步限制外國人在日本的居地與行動。到了公元 1610 年代中葉,鎖國政策正式成形,除了少數跟中國的貿易外,禁絕外國船舶來往。在社會方面,火槍打破階級差異的衝擊在日本社會要比在歐洲更大,當農夫出身的火槍手可以輕易地擊殺受過多年武術專訓的武士時,維繫日本社會的階級制度岌岌可危,這當然也是講求秩序與上下尊卑的幕府所不能忍受的。於是,幕府方面也進行一連串的措施,將槍枝的製造與販賣列入嚴格管制,基本上只有幕府本身可以擁有槍枝。如此經過 250 年沒有戰爭的歲月後,到了「黑船來航」事件,日本被迫改變鎖國政策之時,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火繩槍的時代,而且只有幕府才能擁有火器。

日本教授射擊技術的「槍經」手卷,寫於公元 1612 年。

-----------------------

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年台灣火繩槍

1430007611-1523317942_n  

【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年台灣線性文化遺產】

用盡心思,就是要看見台灣之美

                                          游永福

西元18714月,攝影術的發明也才進入第32年,廣角鏡頭還未出現,想拍攝寬廣影像一窺大景致,當然是大有困難;而想一次呈現物件全貌,也不是那麼容易。但是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1837-1921,為了行文方便,接下來簡稱「湯姆生」)就是用盡心思絞盡腦汁,要你看見台灣之美。

一、打狗港全景合成

(上)照片1,湯姆生的「打狗港景觀全景(Panoramic view in Ta-kow harbour Formosa. 1871)」影像,原照片出自法國魏延年René Viénet,由美國來台畫家Joshua Heald合成,游永福提供。

就以「打狗港景觀(View in Ta-kow harbour, Formosa.」照片來說,湯姆生是在今旗後燈塔取景,若想以海水與舶船處為主景,右側的房舍區塊只能部分入鏡;若想讓房舍區塊全部入境,海水與舶船處就會有腰斬的可惜。可以這麼說:鏡頭所及,約略只能呈現旗後打狗港區一半的畫面。以這樣的鏡頭條件,湯姆生在拍攝了以海水與舶船為主景的影像之後,又更換好塗上藥劑的玻璃版,將鏡頭往右挪移了一下,接著調整焦距,按下快門,於是「打狗港景觀1871View in Ta-kow harbour, Formosa. 1871」照片出現了。若將「打狗港景觀」放置左側,打狗港景觀1871」放置右側同時來觀看,就可了然打狗港景觀全貌了。

然而,企圖心很高的湯姆生,顯然不僅僅只想讓我們並排兩張照片來一窺打狗港全貌而已,因為兩張照片下方同時出現了兩株大棵台灣原生特有種植物──台灣海棗,前一張在照片的右側,後一張在左側;而且植株在兩張照片中的高度都一樣,看來,湯姆生在挪移鏡頭時是小心翼翼的,而且也特意讓兩張照片一右一左,各自保留了一條幅的相同畫面,其目的,是以利景物銜接對照。這兩張照片,已經由筆者工作團隊成員美國來台畫家Joshua Heald成功合成,合成畫面的確非常壯觀,筆者特別以「打狗港景觀全景(Panoramic view in Ta-kow harbour Formosa. 1871」(照片1)來命名。或許,在小心翼翼挪移鏡頭的當時,湯姆生已經先見之明,有了可以合成的心裡估算了。

1862年起到1872年止,總計十年之間,湯姆生在遠東各國旅行、拍照並撰寫報導;到了1878年,湯姆生又最後一次外出,前往賽浦路斯(Cyprus)旅行攝影──以這麼豐富的旅行經歷,可以合成的照片應該不少吧!於是認真搜尋了英國威爾康圖書館© Wellcome Library )網站,在總計1368份和湯姆生有關的各國影像與資料中檢視淘寶,結果,只有拍攝於香港(Hong Kong)一地,編號L0055637L0055639的兩張照片,也是以一左一右方式取景,左方照片右側與右方照片左側,各有一條幅相同的建築與景物,今以並排方式呈現出來(照片2);但是由於取景點有所不同,取景高度也有差異,且取景位置更有遠近之別,所以確定無法合成──出現這樣的遺憾,不禁讓人疑惑,為何湯姆生在打狗港取景時要小心翼翼挪移鏡頭,獨厚台灣呢?

香港 

照片2,湯姆生拍攝於香港,編號「L0055637」(左)與「L0055639」(右)的並排影像,原照片英國威爾康圖書館(© Wellcome Library )提供。

二、獵人的「火神槍」

 L0056187木柵獵人-1

照片3,湯姆生的「木柵獵人(A native hunting party, Bak-sa, Formosa. 1871)」影像,英國威爾康圖書館(© Wellcome Library )提供。

湯姆生這張「木柵獵人(A native hunting party, Bak-sa, Formosa. 1871)」影像(照片3),是以兩位獵人、一位少年見習生、一條獵狗、兩把不同長度長獵槍、鹿角火藥筒及引信等配備為影像主軸。兩把獵槍,稱為「火繩槍」,火藥以引信引燃擊發之後,還要馬上再充填,屬單發式設計。經過比對,確認出湯姆生一行人從甲仙埔東往荖濃時,甲仙埔的兩位武裝嚮導攜帶的火繩槍也是同一類型,由於是同一類型,也難怪要有兩位武裝嚮導了,因為好互相支援,亦即一把槍擊發之後會出現充填火藥的空窗期,另一把槍必須掩護待命,敵人才不會趁隙攻擊。

那麼,火繩槍到底長得甚麼模樣呢?

且看「木柵獵人」局部影像(照片4),左側鬍子獵人,是呈現槍枝的左與上側;右側獵人,則呈現右與下側,用心的湯姆生就這樣以一張照片,硬是將火繩槍樣貌完整展現你我眼前了。放大照片檢視,右側火繩槍的火繩夾、連動臂、蛇桿與藥鍋,都清清楚楚。類似火繩槍這樣的拍攝方法,在英國威爾康圖書館網站裡,所有湯姆生的影像資料中,也未出現第二例,所以不禁讓人疑惑,湯姆生為何要獨厚台灣巧安排?

L0056187木柵獵人火繩槍A4-標示框 

照片4,湯姆生的「木柵獵人(A native hunting party, Bak-sa, Formosa. 1871)」局部影像,原檔案出自英國威爾康圖書館(© Wellcome Library ),游永福標示後提供。

湯姆生一行人來到荖濃的時間,是在415日,當晚,Hong家主人堅持以烤豬接待──這一待客熱忱,讓感動的湯姆生將心中感念行諸文字,還特意留下了「荖濃Hong-kos的房屋(Hong-kos house, Lau-long, Formosa. 1871)」精采照片(照片5)。

三、先進的房屋設計

檢視「荖濃Hong-kos的房屋」照片,房屋,屬三連棟設計,這一座房屋,若要正面拍攝全景,取景點勢必往後移退,惟移退到可以拍攝全景時,房屋變小了──這對擅於安排畫面的湯姆生是一大考驗,因為不易佈局。但我們從這一張房屋照片來看,湯姆生是選擇從房屋的左前方取景,位於照片中間的屋簷,微微向中間與遠方下傾;背景有層疊遠山,主山為鈍角三角形;屋簷下,大多朝鏡頭方向望的人兒一整列;正中央偏下方有兩位老婦與兩位少年家,左側頭戴蕨類植物頭冠的少年,湯姆生稱他為「Goona」,是Hong家小兒子,所以四個人,應該都是Hong家人了。

L0056717-荖濃Hong kos的房屋-框 

照片5,湯姆生的「荖濃Hong kos的房屋(Hong-kos house, Lau-long, Formosa. 1871)」影像,英國威爾康圖書館(© Wellcome Library )提供。

仔細檢視,房屋右前方地面,有水缸一個;正前方,則有柴堆一堆,都是細枯枝,柴堆上置放了一個有耳畚箕。只採集細枯枝來當柴火,讓我們見識到平埔族群珍惜自然資源,不砍大樹的用心,相當文明!也由於不砍大樹,野生動物乃有了良好的存活空間,有利於農曆九月十五日起半年「開向」期的射獵生活。而屋頂,覆蓋的若不是生長良好的茅草,便是菅蓁葉片了──禾本科植物,一向生長快速,適當取用不影響生態。另外,整個影像中最特別的,就是Hong家的屋頂了,Hong家屋頂與當時湯姆生拍攝的沿海與山區建築大為不同,得見隆起設計,這可是兼具了採光與通風功能,即便以今日的眼光來看,仍然相當進步,十足顛覆了一般人認為平埔族群是落後的印象。

四、創舉的取景方式

拍完了「荖濃Hong-kos的房屋」照片,或許湯姆生對於未能完整呈現Hong家房屋顯然相當不滿意,且大有遺憾!於是與來自新加坡的助理Ahong小心移動笨重木製雙眼相機,來到房屋右前方,又拍下了「荖濃的平埔老婦們(Old pepohoan women Lau-long, Formosa. 1871」影像(照片5)。檢視照片,背景有橫行小山嶺,有長枝竹;房屋左側與後側,也有長枝竹;細枯枝柴推上的有耳畚箕,更清楚了;由於角度不同,水缸確定是兩個。照片正中偏下方有或蹲或站六位老婦,左起第三位手握煙斗者,經比對「荖濃附近的捕魚團體(A fishing party near Lau-long. 1871)」照片後,確認出正是Hong太太。

L0056409荖濃平埔老婦們 

照片5,湯姆生的「荖濃的平埔老婦們(Old pepohoan women Lau-long, Formosa. 1871)」影像,英國威爾康圖書館(© Wellcome Library )提供。

這兩張照片若一起觀看,房屋正面與左右都清楚了,而且房屋兩側都有山景呈現。山景,一般來說變化較小,用心的湯姆生,悄悄為我們埋下了按圖索驥找尋取景點的方便;而當然不負所望,在團隊努力不斷踏查下,間隔了142年,亦即2013年的415日──竟然還是湯姆生一行人來到荖濃的同月同一天,這一「荖濃Hong-kos的房屋」位置,神奇現了蹤;而且,還確認出Hong家後代,的確是姓「黃」──屬文雅音讀法(遠流出版《台灣話大詞典》頁2077)。

湯姆生的荖濃房屋左右取景方式,在英國威爾康圖書館網站裡,也是僅此一例,那麼究竟為了什麼?湯姆生要一再獨厚台灣呢?

1862年起,已經在東南亞各國旅行探險的湯姆生,可謂見多識廣,之所以會一再獨厚台灣,以當時最為先進,亦屬創舉的攝影手法來無所不用其極取景,其因素,約略有二:1、在18713月,湯姆生在廈門與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士馬雅各醫生(Dr. James L. Maxwell1836-1921)相遇,聆聽了馬雅各醫生動人的介紹之後,對台灣留下了好奇與好印象。2、親臨台灣實際接觸之後,湯姆生發現台灣的好比馬雅各醫生介紹的,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大為感動──感動細節,在湯姆生的報導文字中處處可見;當然,關於美好平埔族群人物部分,與馬雅各醫生的醫療宣教經營大有關係。而除了以上兩個因素,在生命的不斷流轉中,筆者強烈懷疑,湯姆生必然與台灣有過深厚因緣,乃能投注甚深感情,甚至不計危險深入出草之地。

【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年台灣線性文化遺產】用盡心思,就是要看見台灣之美 @ 日照甲仙埔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CPVoKS

-----------------中國明朝火繩槍

中國明朝後期對火繩槍和燧發槍的統稱,清朝多稱為鳥槍/鳥銃(讀音:chòng )

 

明朝嘉靖元年(1521年),明軍在廣東新會西草灣之戰中,從繳獲的2艘葡萄牙艦船中得到西洋火繩槍。1548年,又在繳捕侵擾我國沿海雙嶼的倭寇時,繳獲了日本的火繩槍
鳥銃(讀音:chòng )中國明朝後期對火繩槍和燧發槍的統稱,清朝多稱為鳥槍。與明代前期使用的手持火銃相比,鳥銃身管較長,口徑較小,發射同於口徑的圓鉛彈,射程較遠,侵徹力較強;增設了準星和照門,變手點發火為槍機發火,槍柄由插在火銃尾銎內的直形木把改為托住銃管的曲形木托,持槍射擊時由兩手後握改為一手前托槍身、一手後握槍柄,可穩定持槍進行瞄準,射擊精度較高。“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戚繼光撰《練兵實紀雜集》)。又因其槍機形似鳥嘴,故又名鳥嘴銃。它的基本結構和外形已接近近代步槍,是近代步槍的雛形。[轉自鐵血社區http://bbs.tiexue.net/ ] 鳥銃我國發明的火藥及火器,在14世紀初經阿拉伯傳入歐洲以後,經過火器研製者們的仿造和改進,製成了在構造和性能上都比明代前期火銃優越的新型槍砲。火繩槍即是其中一種。所謂火繩槍,就是火繩點火的早期金屬身管射擊武器。   明朝嘉靖元年(1521年),明軍在廣東新會西草灣之戰中,從繳獲的2艘葡萄牙艦船中得到西洋火繩槍。1548年,又在繳捕侵擾我國沿海雙嶼的倭寇時,繳獲了日本的火繩槍。明王朝的兵仗局,很重視仿製火繩槍,製成了鳥銃。鳥銃是歐洲發明的,明嘉靖年間經日本傳到中國。據《籌海圖編》記載,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軍收復日人、葡人佔據的雙嶼(今浙江省鄞縣東南海中),獲鳥銃及善製鳥銃者,明廷遂命仿製。約在同時,又有魯迷(今譯魯姆,位於今土耳其)鳥銃傳入中國。最初仿製的鳥銃為前裝、滑膛、火繩槍機。口徑約為9~13毫米,槍管長1~1.5米,全槍長1.3~2米,槍重2~4千克,彈重3~11克,射程150~300米。每名鳥銃手配備藥罐1個,鉛彈300發。每發射一次,要經過裝發射藥、用搠杖搗實藥、裝鉛子、搗實鉛子、開火門、下點火藥、閉火門等一系列繁雜的動作,發射速度較慢。作戰時多成五排橫隊,輪流裝填和舉放,以保持火力不中斷。由於前裝彈藥的限制,發射時一般取立姿和跪姿。[轉自鐵血社區http://bbs.tiexue.net/ ] 鳥銃傳入後,中國許多火器專家即潛心研製,以求革新。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趙士楨搜尋到“魯迷鳥銃”,遂加以改進,把槍機置於槍託內,“撥之則前,火燃自回”,簡化了發射動作。他為了提高鳥銃的射速,還參酌佛郎機銃製成裝有子銃的“掣電銃”,參酌三眼銃製成有5支槍管的“迅雷銃”,可輪流發射。   明崇禎八年(1635),畢懋康著《軍器圖說》,載有“自生火銃”,改火繩槍機為燧發槍機,提高了鳥銃點火機構的防風雨能力。清康熙年間,戴梓製成“連珠銃”,可交替扣動兩個扳機,連續發射28發彈丸,提高了鳥銃的射速。康熙以後,鳥槍種類漸多,乾隆時官修的《清文獻通考》中列舉了17種裝備軍隊的鳥槍。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許多清朝鳥槍,多數仍為火繩槍,少數為燧發槍,燧發槍的槍機已有撞擊式、輪式、彈簧式等多種形式。其中有一桿康熙時期的“御製自來火二號槍”,全長1.35米,槍筒長0.90米,口徑11毫米,鑄鐵槍筒,燧發槍機,有鎏金圖飾。鳥銃鳥銃與火銃不同,鳥銃的主要特點首先是銃管前端安有準心,後部裝有照門,構成瞄準裝置;其次是設計了彎形銃托,發射者可將臉部一側貼近銃托瞄準射擊;再次是銃管比較長,長度和口徑的比值約為50:1~70:1之間,細長的銃管使火藥在膛內燃燒充分,產生較大推力,彈丸出膛後的初速較大,獲得低伸彈道和較遠的射程;最後則是發火機的不同,用火繩作為火源,扣動扳機點火,不但火源不易熄滅,而且提高了發射速度,增強了殺傷威力。據《大明會典·火器》記載,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仿製了第一批鳥銃1萬支,裝備明軍使用。    當時的鳥銃銃管用精鐵製作,此種精鐵要用10斤粗鐵才能煉出1斤,只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裂。製作時通常先用精鐵捲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鑽銃工藝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鑽進1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     銃管鑽成之後再於前端裝準心,後端裝照門。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後便於清刷銃內壁。管口外呈正8邊形,後部有藥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轉自鐵血社區http://bbs.tiexue.net/ ]

1235672012356723123567241235672112656249109372015-06-14_154133  
-------------------
 火繩槍的結構是,槍上有一金屬彎鈎,彎鈎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鈎往火門裏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由于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撚緊的布條,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于的,能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 毫米,這樣,士兵將
火繩槍
火繩槍槍機
  金屬彎鈎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准目標。據史料記載,訓練有素的射手每3 分鍾可發射2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100 米~200 米。
  操作過程
火繩槍
演示者
  1、演示者身上的裝備特寫,其中梯形鐵邊的小壺是裝引藥用的;右邊的皮盒是裝彈丸的;白色小瓶是裝發射藥用的,每瓶裝一發的藥量,這樣可以避免士兵在戰場上因緊張,而裝多或裝少發射藥。
  2、第一步:清理引火孔和引藥鍋。火藥殘渣阻塞引火孔,這是火槍常出現的毛病
  3、將引藥倒入引藥鍋,並合上引藥鍋蓋。
  4、擰開裝發射藥的小瓶,將發射藥從槍口倒入(近距離觀察他的一身行頭);
  5、將預先含在嘴中的彈丸(當時火槍兵普遍習慣)從槍口裝入;
  6、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彈丸和發射藥;
  7、點燃火繩:火繩燃燒速度較快,加上點燃後容易暴露,所以,不到射擊前一般不點燃火繩;
  8、把火繩固定在火繩夾(也就是後來槍的擊錘)上。由于此時引藥鍋蓋是關上的,所以不用擔心火繩的火星引燃引藥造成走火。
  9、扣動扳機,火繩落下的同時,引藥鍋蓋打開。引藥點燃發射藥,彈丸發射~爲了避免火藥灼傷眼睛以及火光耀眼,在射擊最後關頭,槍手是閉眼的。
  【火繩槍的曆史】
  火藥武器的西傳
  衆所周知,火藥的發明是中國人爲世界所作出的一項傑出貢獻。自火藥從唐朝的煉丹爐中誕生時起就和戰神結下了不解之緣。
  公元10世紀末期,我國北宋的軍事技術家和統兵將領根據以往煉丹家們在煉制丹藥的過程中曾經使用過的火藥配方,經過調整和修正後,配制成最初的火藥並制成初級的火藥武器用于作戰,開創了人類戰爭史上使用火器的新時代。到1259年(南宋開慶元年),壽春府(今安徽壽縣)火器研制者發明突火槍,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支單兵手持式竹制火槍。突火槍的創制,受到後世各國火器研制者的重視,被公認爲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堪稱世界槍炮的鼻祖。
  公元1206年,蒙古乞顔部首領鐵木真在斡難河被擁立爲蒙古大汗,尊稱爲成吉思汗。蒙古人崛起後不但在短時間內滅西夏、破西遼、亡金,還南下覆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得到了火藥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而且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極力擴大對外用兵,東征西討,南下南洋西攻歐陸,把初級管形火器輻射到歐亞兩洲諸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1252年旭列兀所率之蒙古軍攻入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使當時初級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傳入了阿拉伯人的手中。直到100 多年後,中國的火器制造技術才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並在歐洲得到長足的發展。
火繩槍
手持火門槍的士兵
  火繩槍的誕生
  14世紀30年代,歐洲出現了第一種管形金屬制火器,稱之爲火門槍
  歐洲最早的關于手持槍炮的記載是1364年,意大利佩魯賈軍火庫的一份清單上記有“500門炮,一紮長,可持于手中;非常漂亮,能射穿任何甲胄”。而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說明德國大約在14世紀70~80年代也已經制成了具有相當水平的金屬管形火器。坦奈堡位于德國礦藏比較豐富的黑森州境內,規模不大,1399年被毀。1849年,有人在廢墟中發掘出一支銅制手持槍。槍身長 330mm,口徑17mm,質量1.24kg,現存于紐綸堡的日耳曼博物館中。它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收藏的一件元至正11年(公元1351年)火槍,在形制結構上基本相似:都由前膛、藥室和屋函構成,但木制手柄均已腐爛不存。 “至正11年”火槍槍身長430.5mm,口徑30mm,質量4.75kg。兩相比較,“至正11年”火槍的制作比較精致。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是中國金屬手持槍經由阿拉伯西傳至歐洲的最有利的證據。但這種簡單的手持火槍,既沒有照門也沒有准星,而且沒有可以抵肩的槍托,僅能進行概略射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恐怕僅僅是造成敵軍的混亂而讓己方步兵和騎兵有機可乘。
  中國的火槍、阿拉伯的馬達法、歐洲的火門槍都是用手持點火物引火發射,在戰場上使用非常不便。大約在1450年左右,歐洲火器研究者便將其改進爲半機械式的點火裝置:在槍托的外側或上部開一個凹槽,槽內裝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構成扳機,可以旋轉,並有一個夾子夾住用硝酸鉀浸泡過的能緩慢燃燒的火繩。槍管的後端裝有一個火藥盤,發射時,扣動扳機,機頭下壓,燃著的火繩進入火藥盤點燃火藥,將彈丸或箭镞射出。而且還改進了槍托並加裝了護木,使火槍可以抵肩射擊。
  到15世紀後半期,歐洲的火繩槍又有了相當的進步,下面試舉2例說明。
  ——1499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一份清單上,記載了一種被稱爲 “滑膛槍”(Musket)的火繩槍。此名稱來自意大利語“Moschetto”(一種雀鷹),意思是此槍與“隼”和“鷹”一樣威猛。其槍身較重,附有腳架。此槍在1521年的意大利恰拉比戰役中首次使用。
  ——德國一名叫布萊爾的收藏家收藏了一支制作于1493~1519年的火繩槍,槍身長550mm,口徑30mm、柄長880mm,全長1 430mm,槍管爲八棱形,護木前端裝有一個固定用的卡筍,可以與三腳架連接,由2名射手進行發射。
  16世紀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繩槍代表了當時歐洲火繩槍的先進水平。該槍口徑23mm、質量10~11kg,全彈質量50g,最大射程250m,有效射程 100m,采用機械式瞄准具,每分鍾可發射2發。雖然槍很笨重,大多時候只能用叉形座來支撐發射,但射出的鉛制彈丸威力極大,能在100m內擊穿騎士所穿的重型胸甲(當時大多數武器在80m 以外幾乎不能造成任何傷害)。西班牙人就是用這種武器征服了龐大而落後的印加帝國。
  ▲1543~1600年日本戰國時代(相當于明嘉靖萬曆年間)生産的火繩槍,是普通士兵使用的實戰用槍
  ▲1600~1868年日本德川幕府時期(相當于中國清朝時期)生産的火繩槍,供貴族武士階層佩帶,槍身豪華美觀
  火繩槍的東傳
  16世紀的日本正處于軍閥混戰時期,各地軍閥對航海商業的發展采取支持態度,加之當時的歐洲探險家和商人想要在東方謀得最大利益,所以當時的日本就成了航海商業的發達國家,這也爲外國火器傳入日本提供了機會。
  日本火繩槍是由葡萄牙人傳入的,發生于日本天文12年(明嘉靖22年, 1543年)8月25日,當時一只載有100多人的船,在九州南部的種子島靠岸。船上有3名葡萄牙人,以及化名爲明朝五峰的王直(後稱靜海王王直的大倭寇頭目)。葡萄牙人帶有一種火繩槍,其旁有一穴(即火門),系通火之路,裝上火藥與小鉛丸,用火繩點火,可將鉛丸射出,擊中目標,發射時發出火光與轟雷般的爆響。日本人時堯(地方軍閥)見後視之爲稀世之珍,將其稱之爲鐵炮。之後,又用重金將其購買,並派小臣條川小四郎向葡萄牙人學習火繩槍的使用及其火藥制作法,仿制了十幾支。不久,日本的一些鐵冶場便先後仿制出日本式的火繩槍。當時的倭寇還把這種火器用于對中國的掠奪活動中。
  當時的中國明朝,在一些有識之士的推動下,軍隊大規模使用火器,學習西方較爲先進的技術。而且引入了“紅夷大炮”,將中國的火器發展推到了頂峰。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遊牧民族“弓馬打天下”的概念,導致火器技術漸漸落後于西方。
  【火繩槍的弊端】
  火繩槍在世界各國的軍隊中盛行了200多年(在亞洲國家還要長),它的缺點較多,尤其是在戰場那種極端的環境裏。
  第一,由于引發火繩槍需要一段火繩(通常是由幾股細亞麻繩搓成的導火索,用醋煮過或用硝酸鉀泡過),所以當時的每個火槍手都要在自己身上攜帶長達幾米的火繩。在臨戰之前,他們必須先點燃火繩,因爲在天氣潮濕的時候,火繩極難點燃,而且有經驗的戰士會將火繩的兩端都點燃以便隨時開第2槍,這樣,一根火繩是燒不了多長時間的。在英國資産階級革命戰爭中,一位叫拉爾夫的爵士就陷入了這種困境。當時他被沃勒圍困在德維柴斯,由于火繩全部用完,他不得不命令手下的軍官“在全城逐家搜尋所有的繩子,全部帶回,並盡快錘、煮好”,作爲火繩用以救急。火繩點燃時也很危險,稍不小心,火星就會點燃身上背著的彈帶,引起爆炸傷及火槍手自己,而且點燃的火繩在夜間很容易暴露自己,這樣欲在夜間偷襲敵軍簡直不可能。
  【火繩槍操作步驟】
  手持叉架前進!
  火繩槍靠在左肩,左手持槍,左手指間握住火繩,右手持叉架。
  叉架靠槍前進!
  叉架交左手,空出右手來。
  放下叉架,槍下肩!
  左手將叉架放下,右手將火繩槍從左肩取下。
  右手持槍,左手下垂!
  右手持槍,槍身保持垂直,左手垂下,叉架尾端接觸地面。
  槍交左手,提高叉架!
  槍換到左手,同時提起叉架,兩者呈一小角度,由左手握持。
  火繩交到右手!
  吹火繩!
  對火繩輕輕吹氣以造成火頭。
  裝火繩!
  將火繩一頭裝在蛇杆夾子上。
  試火繩!
  調整火繩長度,以確定火繩可以正好點入藥鍋(此時藥鍋蓋是關閉的)。
  吹火繩,開藥鍋蓋!
  舉槍瞄准!
  叉架稍向前倒,將火繩槍平衡在叉架上,左腳向前一步。
  射擊!
  雙腳呈弓步,左彎右直,槍托抵住胸部,扣下扳機射擊。
  放下火槍,靠住叉架!
  左手拇指與食指握住槍身與叉架。槍口向前,避免遲發意外。
  取下火繩!
  右手將火繩從蛇杆上的夾子取下,避免裝填火藥時發生意外。
  火繩交左手!
  用左手中指、無名指、及小指握住火繩兩端(火繩是兩頭都點燃,以便一頭熄滅時可用另一頭再引燃)。
  清藥鍋!
  將藥鍋中剩馀的灰渣吹掉或用右手拇指抹淨,避免火星引燃引藥。
  裝引藥!
  取出引藥罐(priming flash),將適量引藥(priming powder)倒入藥鍋中。
  關上藥鍋蓋!
  搖動藥鍋!
  用手指輕敲藥鍋,抖落藥鍋蓋外的引藥,並讓藥鍋中的引藥落入引火孔。
  吹藥鍋!
  將藥鍋蓋外的引藥粉吹掉。
  轉槍!
  火槍轉成和叉架並列,槍口向上。
  放叉架!
  火槍滑下至身體左側,左手握槍,不握叉架,叉架用挂在手腕上的一小段繩子挂住。
  打開火藥袋!
  右手取一個火藥袋,拇指同時打開蓋子。
  裝填!
  將火藥從槍口倒入,放掉藥袋,右手從彈丸袋(或口中)取一個彈丸放入槍口,再取一小團布片或紙片塞入槍口。
  取出通條!
  右手反手(虎口向下)從槍管下方取出通條,通常右手需抽兩到三次才能取出;此時通條前端(較大的一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通條尾端在下。
  反轉通條!
  將通條調轉 180 度(虎口向上),將通條前端抵住大腿或臀部,右手順勢下滑,握在距通條前端不遠處。此時通條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前端在下。
  將彈藥舂實!
  右手(虎口向上)將通條前端塞入槍口,適度地將彈藥舂入槍膛。
  抽出通條!
  一樣用右手反手(虎口向下)將通條從槍口抽出,通條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前端在下。
  反轉通條!
  將通條調轉 180 度(虎口向上),將通條尾端抵住大腿或腰部,右手順勢下滑,握在距通條尾端不遠處。此時通條前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尾端在下。
  放回通條!
  將通條放回槍管下的空間。
  舉槍!
  左手將槍取起舉高直立,叉架仍挂在左手手腕。
  取叉架!
  左手將槍交右手,仍保持垂直,左手握住叉架。
  肩槍!
  右手將槍置於左肩,左手持叉架與火繩。
  叉架靠槍前進!
  槍下肩!
  將槍放在叉架上!
  將槍穩住在叉架上!
  將槍平衡在叉架上!
  只靠左手平衡,右手空出。
  火繩交到右手!
  吹火繩!
  裝火繩!
  試火繩!
  關上藥鍋蓋,預備!
火繩槍

  可見,火繩槍的射擊過程非常複雜而緩慢。戚繼光在《戚繼光兵法》中記錄了使用火繩槍的10道工序。而在歐洲,1607年阿姆斯特丹的雅各布·德· 蓋耶出版的一卷圖示《武器練習》,對火繩槍的開火步驟進行了描述,共分爲25 個步驟。火槍手出戰,要帶上槍及火繩、火藥(分槍內用和火門中用)、彈丸、叉形支架。敵我雙方一旦交火,射手就忙著開火——裝彈——再開火,手腳要非常敏捷,最好的射手每分鍾也只能打二三發彈。因此火槍手通常總是排成五六排,有時是十排,前排開火後退到後面重新裝彈,後排的槍手繼續開火。但後來人們發現如果所有的槍手一起開火會更有效,于是槍手們開始排成三排,第一排跪著,第二排半站立,第三排直立,用齊射的方式代替了舊式的循環射擊方式。而中國則將槍手排成九排,每三排一組,第一組射擊完畢後退到後面裝彈,第二組繼續射擊。雖然有這些補救方法,但還是避免不了敵人沖到火槍手面前的情況發生,這時火槍手將無法抵擋,所以火槍手必須和使用冷兵器的士兵混合編成連或營。但火繩槍使用的比例在不斷增加1571年,駐荷蘭的西班牙軍團的火槍手和長矛手的比例是2:5,但到30年以後的1601年就變成了3:1。
  第三,雨天不能使用。因雨天會進水而不能發火。其實不光是雨天不能使用,就連風大時也不能使用,因爲風會把火門上的傳火藥吹走。而且由于當時使用的是有煙火藥,所以射擊時簡直像煙霧彈一樣會嚴重迷盲己方軍隊的視線。
  第四,精度差,有效射程近,只能射擊100m內的目標。
  雖然火繩槍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火繩槍還是在軍隊中裝備了相當長的時間。其經曆過的戰爭和沖突無從記數,殺死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在中國,火繩槍一直用到19世紀末期,使用時間如此長久,就是因爲中國閉關鎖國導致的落後。當西方資本主義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向古老的東方發動掠奪戰爭時,這些古老的火器已無力抵擋,直至成爲資本主義國家的半殖民地,這正證明一條亘古不變的真理——落後就要挨打。(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16世紀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繩槍代表了當時歐洲火繩槍的先進水平

0814pic16105 (2)1046662233_e40847c6b9b9f4cd695ea848c488ed29  

16世紀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繩槍代表了當時歐洲火繩槍的先進水平。該槍口徑23mm、質量10~11kg,全彈質量50g,最大射程250m, 有效射程 100m,採用機械式瞄準具,每分鐘可發射2發。雖然槍很笨重,大多時候只能用叉形座來支撐發射,但射出的鉛制彈丸威力極大,能在100m內擊穿騎士所穿的重型胸甲(當時大多數武器在80m以外幾乎不能造成任何傷害)。西班牙人就是用這種武器征服了龐大而落後的印加帝國。--摘自百度百科
但是百度百科也不一定是正確的,但你不能排除它是正確的這種可能性。網上的知識,哎~造假很容易,但證明卻很難
“穆什特科”的來歷
15世紀初,一位英國人發明了一種新的點火裝置,他用一根可以燃燒的繩子代替燒的紅熱的金屬或木炭,並設計了擊發機構,這就是在歐洲流行了約一個世紀的火繩槍。16世紀初,西班牙將軍薩羅德科爾多瓦建立起歐洲第一支正規的火槍步兵部隊,這支部隊的官兵均使用火繩槍。
火繩:顧名思義,就是一段燒著的導火繩。它用硝酸鉀的溶液浸過,可以緩慢的燃燒。
生產國:西班牙
槍長:1.8米~2米
槍重:8千克~10千克
口徑:2.3厘米
彈丸重:50克
射程:250米
其他
注:裝備火槍的步兵稱為火槍兵。火槍兵往往配有負責搬運火槍及其附屬品的助手,同時為了減輕射擊時強大的後坐力,火槍兵的肩墊有槍托抵肩用的皮墊。
----------------------
1259年,中國就制成了以黑火藥發射子彈的突火槍,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隨後,又發明了金屬管形射擊武器—火铳,到明代已在軍隊中大量裝備。從槍管後端點火的火門槍發射時非常不便,陰雨天氣時幾乎不能使用。
   14世紀時歐洲也有了從槍管後端火門點火發射的火門槍。15世紀歐洲的火繩槍,從槍口裝入黑火藥和鉛丸,轉動一個杠杆,將用硝酸鉀浸過的陰燃著的火繩頭移近火孔,即可用手點燃火藥發射。
   比較有名的火繩槍是16世紀20年代出現于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槍。這種火槍的口徑在23毫米以內,槍重8-10千克,彈丸重約50克,射程達250米。彈丸用木制的或鐵制的通條從槍口裝填。裝備“穆什克特”火槍的步兵稱爲火槍手。由于火繩雨天容易熄滅,夜間容易暴露,這種槍在16世紀後逐漸被燧石槍所代替。正從槍口裝填彈藥的火槍手。這種方式不僅速度慢,而且易暴露目標。(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
明朝是世界上最先發明和使用“兩雷”的國家

  大約在同時,魯密國(今土耳其)派遣使者朵思麻到中國進貢火繩槍,中國古代著名火器專家趙世禎,生長於海濱,少經倭患,深知增強國防力量、改善武器裝備的重要性,決心研製出精良的火器裝備官軍,衛國保民,於大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的條陳,建議製造魯密國進貢的番鳥銃,經兵部議交京營試制。

  趙世禎唯恐京營“製造打放兩不如法”,就登門求教朵思麻,詳細講解了製造和使用方法,並自己出資(趙世禎時任從七品銜的中書舍人)召集工匠進行試制,終於在萬歷二十六年創製了比鳥嘴銃射程更遠的火繩槍,稱之為“魯密銃”。這種銃加長了槍管(4尺5寸),重量略大於鳥銃(6—8斤),射程遠(150 米),威力大,在結構上更優於鳥嘴銃。故《武備志》說:“鳥銑:唯魯密銃最遠最毒”。同時還研製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掣電銃”和“迅雷銃”,前者兼具西洋銃和佛郎機的優點,後者並有鳥銃和三眼銃的長處。萬歷三十年六月,趙士禎研製的火器通過兵部、工部、刑部等部門官員的試驗。會審報告建議皇帝將趙世禎“所制車銃式樣隨發京營,依法成造,責令官員加以教演,傳示各邊,以究其防邊制虜之用”。

  對比15—16世紀歐洲各國裝備的火繩槍,在上構造和明軍的火繩槍基本一致,技術參數也大致相仿,但明軍的鳥銃比這些槍都要輕便。西班牙的重型火繩槍——穆什克特槍,口徑在23毫米以下,重8-10公斤,彈丸重50克,射程250 米,可以保證射穿任何的鎧甲,雖然明軍的鳥銃威力比不上這種槍,但比起機動性和輕便性卻是穆什克特槍遠遠不及的。

  15世紀初期,歐洲戰場上出現了炮身和藥室一體的青銅炮,不久又出現了輪式火炮,採用顆粒火藥,法國於15世紀中期首先鑄造鐵炮,並很快使這一技術傳遍歐洲;公元16世紀前後德國紐倫堡地區生產出一種直線式線膛的火繩槍——“毛瑟槍”,由於“膛線”一詞的英文譯音是“來復”,所以線膛槍也稱“來復槍”,這種帶有膛線的來復槍射擊精度大大超過了滑膛槍。

  從17世紀起,歐洲槍炮製造技術發展迅速,法國人發明了具有防風防雨性能的燧發槍,它的出現標誌著純機械式點火時代技術的結束。燧發槍的基本結構如同打火槍,即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以其射速快、重量輕、射程遠等多種優越性,逐漸將火繩槍廢棄;瑞典人則劃時代地把彈丸和發射藥裝在同一個紙筒內,裝填時將紙筒撕破(咬破),把發射藥和彈丸一塊裝入槍膛中去,既簡化了裝填過程,又保證了發射藥的定量裝填,它預示了一種新型的定裝槍彈的出現;1776年,英國人又將直線形膛線改成螺旋形,發射時火藥氣體使鉛丸膨脹而嵌入膛線以發生旋轉,發射的彈頭出膛後高速旋轉前進,增加了子彈的穩定性,提高了射擊精度,增大了射程,到達了200米之多!!!

  由於這些歐洲先進火器優於中國火器,明政府在自己研究不出來的情況下,就毫不猶豫的花錢從葡萄牙鑄炮專家伯多祿•波加羅在澳門興建的鑄炮廠引進火器技術,進行大量仿製,並用於實戰,在實戰中取得巨大收益,進而批量裝備軍隊。《中國軍事史•兵器卷》記載明朝後期明軍的火炮用精鐵鑄造,在技術上接近西方的水平,數量則穩居世界第一,野炮的最大射程可達到10裡,艦炮也達到 4裡以上,開始採用了爆炸彈丸、分裝彈藥、後膛裝填、有射表、瞄準具等等,種類上覆蓋大中小口徑,平射炮、曲射炮、臼炮……

  明軍主力火炮“紅夷炮”,號稱“淨重三千斤,射程十裡,每發可斃敵千人”,當時倭國和後金的大炮射程才一裡(500 米)。後金頭子努爾哈赤就是被袁督師的紅夷大炮炸斃的,據說臨死前對明軍的大炮耿耿於懷,說:“我二十五歲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想不到死在明軍的大炮之下。”努爾哈赤死前命令後人好好學習明軍火器,到了進攻揚州時清軍也是用大漢奸吳三桂的大炮轟塌了城牆才攻下了城池。

  火槍已經是明軍步兵的主要裝備。每名火槍手配備火藥罐 2個,一個裝發射藥,—個裝引火藥,攜帶鉛彈 300發。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發射藥已經使用粒狀火藥,而不是以前的粉末狀火藥,其成分比例為硝1兩(占75.75%),硫磺1錢4分(占10.6%),柳炭1錢8分(占13.65%)已經基本達到黑火藥的最佳配比了(硝75%,硫磺10%,炭15%)。由於發射速度較慢,為彌補這一缺點,通常在戰術上採用三排輪放法,即一排裝銃,一排進銃,一排放銃,第一排發射完畢後,退至第三排裝銃,第二排進至第一排位置放銃,如此輪流發射。同時期歐洲的火器技術雖然高度發展,但是冷兵器仍在作戰中占很大比例,主要包括長矛、長戟、長弓、短劍等。

  直到明朝滅亡前,明朝的軍事機構也在不遺餘力地開品種頗多,形式複雜的管形火器(火槍、火炮)。如崇禎八年(1635),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著的《軍器圖說》中,記載有“自生火銃”,就是一種燧發槍,這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燧發槍;京軍三大營的標準裝備——線膛槍(直線膛),葡萄牙人於1637年向明政府進獻了線膛槍,神機營火器專家用後稱讚該槍射程遠,精度高,裝填方便,上表請示大量仿製並裝備京軍三大營;大漢奸吳三桂作大明山海關守將時,曾製作過大口徑鐵芯銅炮,集鐵堅、銅韌於一身,提高了大炮的使用性能,這可以說是當時不小的創舉,這炮至今有一門陳放在瀋陽的遼寧省博物館。說明幾十年間明朝火器技術發展之快,但可惜國家將亡,沒有批量裝備。另外噴射火器(古代火箭)製造也相當精良,樣式、品種達幾十種之多;爆炸性火器也相當發達,具體有兩大類:一類就是地雷,品種繁多,有石頭雷、陶瓷雷、生鐵雷等數十種;另一類就是水雷,有水底雷、水底龍王炮和混江龍等兵器。根據大量的史實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先發明和使用“兩雷”的國家。

  滿清從開始到滅亡都散發著兩個字——愚昧

  我國在17世紀中期的明末清初時代,火器的發展程度並不很落後於西方世界,軍隊的火器裝備比例基本上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清軍除了初期為了和明軍爭奪政權,而大力發展和明軍一樣的火器外,其他的時候,清軍簡直就是一無是處。滿清建國後,軍事裝備專家仍對火器有相當改良和實驗,例如滿清政府曾先後開發過三種主要形式的燧發槍,即轉輪式、彈簧式和撞擊式,只是這些燧發槍做出來不是用來裝備軍隊,而是用做宮廷狩獵時使用的禽槍。乾隆年間還製作過鑲骨燧發槍,和同時代歐洲裝備的制式步槍幾乎沒有任何區別,但此槍的作用依然是狩獵用的玩具——世界最先進的武器居然派上這種用處,可見韃子還是無法和先進的人類相提並論的。

  更可氣的是,康熙年間的超天才武器發明家戴梓發明出“連珠銃”,一次可連續發射28發鉛彈,威力極大,在當時可謂妙絕古今,冠絕中西,比歐洲發明的機關鎗早兩百多年。又造出蟠腸槍和威遠將軍炮,他發明的威遠將軍炮類似現代的榴彈炮,射程遠、火力猛、威力大。但韃子酋長(恕我用此侮辱性字眼)抱著“騎射乃滿州根本”這種白癡的念頭,愚蠢地將戴梓充軍關外,中國的火器發展乃告停頓,終於被歐洲所拋下。康熙還算有點良心,將“戴梓”之名刻在“威遠將軍”的炮筒上,以示尊重。

  1757年滿清政府自欺欺人地發佈禁止外國人在華攜帶火器的佈告,幾乎是明白的告訴人家——韃子對火器恐懼。這種恐懼一直延續到1842年英國的遠征軍司令濮鼎查讓中國軍官在火炮面前驚得目瞪口呆,四千遠征軍竟擊敗了滿清二萬正規軍。1860年英法聯軍掃蕩圓明園時發現,當年英國使團贈送給韃子酋長乾隆的火炮仍保持完好的狀態,隨時可以發射,不過好像在華麗的“夏宮”它們只是擺設品。1900年韃子那群不忘“騎射乃滿州根本”的八旗兵在八國聯軍新式的“連環火槍”(機槍)前被打得屍積如山,而被韃子們扼殺了探索精神和民族優越感的的中國人卻在顛狂的信奉著“神功護體,刀槍不入”。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種悲哀!綜觀明代火器發展史,所有現代陸軍的兵器,編製都能在那裡找到雛形或對應的東西:地雷、水雷、火箭炮、鐵絲網、機槍、裝甲師、等等。至於要問為什麼如此精良的明軍會敗在剛脫離蠻人行列的後金手中,就無須我多說啦,已有很多人寫專著論述明朝的敗亡。與明末官場的極度腐敗相比,滿清從開始到滅亡都散發著兩個字——愚昧!這種愚昧和普通的因無知而產生的愚昧不同,就像中國人永遠都注重“面子”一樣……

  明朝火器點滴 (轉載)

  以下是《中國古代軍制史》(軍事科學出版社)中的記載:

  “明朝火器的製造,也是兩個系統。第一,設置於兩京的軍器局、兵仗局,是明朝火器的主要製造機構。朝廷為防止神銃、神炮的製作技術漏於外,便將為器的製造權主要控制在設置於北京的兩個專門機構。弘治以前定例,軍器局須三年成造一次的火器有:碗口銅銃3000個,手把銅牆鐵壁銃3000個把,銃箭頭9萬個,信炮3000個,內府兵仗司須製造的火器有各種型 號的槍、炮、銃、箭、車,諸如大將軍、二將軍、神槍、神銃、手把銅銃、手把鐵銃、碗口銃、神機箭,等等。弘治以後,尤其是嘉靖年間,軍器局和兵仗局都承造了更多新式的或經過改造的大小火器。第二,地方衛所或邊關重鎮經朝遷特許,可以製造某種規格的火器。如正德以前,四川、湖廣、廣西、青州左衛、徐州及涼州等地衛所,可自行製造銅將軍神銃等火器。此外,如遼東的千里銃、山西偏頭三關的毒火飛炮和連珠佛郎機炮,均是在嘉靖年間經批准後製造的。”

  由些可見,在明朝時,我國不僅較大規模的應用了火器(當然,冷兵器仍佔有統制地位),而且還建立了完備的火器生產體系,有主管部門、有生產規劃、有專門制度、有研製發展。根據產量推斷:明朝無論是製造還是裝備火器都是有相當大的規模的。而且同書記載,明朝還根據火器廣泛使用這一特點,在戰術方面作了相應的改進,並重新啟用戰車這種裝備。

  這裡著重要提的是連珠佛郎機炮,《中國軍事史略》中冊(軍事科學山版社)記載如下:

  “佛郎機銃採用線銃和子銃的結構,一門火銃配備5—9門子銃,預先裝填彈藥,可輪流發射,而且統身鑄有準星、照門,可瞄準射擊,比之明朝原有的火銃,具有裝填便利、射速較快、射程較遠和命中率較高優點。嘉靖二年(1523年)軍器局進行大規模仿造,有大中小5種式樣,大型的用於裝備艦船和防守城堡營壘,中型的用於隨軍作戰,小型的用於單兵武器。據萬歷《大明會典》的已載,從嘉靖二年到四十三年,共造各種佛郎機銃5800余門。但現存實物中,有一門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造的小佛郎機銃,編號為7861號,說明《大明會典》記載的數字是不完全的。在信造佛郎機銃的同時,其他金屬管形射擊火器,也仿照佛郎機銃裝上準星、照門,以提高射擊精度。”

  佛郎機是明朝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稱呼。這說明在明朝,我國對火器新技術的學習、改進、推廣是非常重視和卓有成效的。也說明我國在火器研製方面至少是與世界同步的。同書記載,明太祖曾多次下詔強調火器的重要性,也說有我國在冷兵器向火器轉換的時期,以火器是相當重視的。聯想到清朝中後期,我國的火器水平比之是朝中葉沒有任何進步,而且還有所不及,確實令人深思。

  順便再說兩句,我認為明朝主要裝備是火炮、火銃、鳥槍、一窩蜂等,諸如火龍出水,飛火神鴉或者只是試驗品,或者少量裝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