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房地養蚊 市庫少賺上億
By 陳燕珩,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14日, 2017
市議會舊址歷經5次流標,使得土地長期低度利用,審計部保守估計,從2013年以來,該案減損的租金收益高達1.1億元。(北市工務局提供)
北市府缺乏公幼、青年創業空間,卻有大筆市有房地閒置「養蚊子」,屢遭議員批評浪費,審計部報告也指出,去年未利用的市有房地達408筆、遭占用房地高達1290筆,均較前年不減反增,顯見改善成效不佳;其中市議會舊址閒置4年多來,已導致市庫租金減損高達1.1億元。
資產活化 成效不佳
據審計部報告,北市府雖成立「市有資產活化小組」,加速處理閒置房地,但2016年市有閒置房地共408筆,較2015年增加25筆,去年市有房地遭占用高達1290筆,也比前年多出13筆,雖部分案件已透過司法勝訴解決,但仍有37筆尚未列管,市府也未向占用人追收使用補償金,顯示管理成效需加強。
北市近年開發案招商停滯,審計部舉市議會舊址為例,經5次流標仍遲遲標不出去,使得位在精華區的土地長期低度利用,僅無償提供停管處規畫停車場,或做綠美化使用,依北市市有土地出租租金計收基準保守推算,從2013年以來,該案閒置導致租金減損高達1.1億元。
另外,市有土地參與都更案分回的戶數,也遭審計部認定長期閒置未用,例如中山區「梵蒂岡社區」都更案,2010年分回4戶住宅、2戶事務所、1戶門廳和27個車位,價值有1.7億元。
市府優先處理眷舍
但市府僅將4戶及10席車位作為市府首長宿舍,且2014年8月後就閒置未用,不僅無法活化公產、增加市庫收益,反而衍生管理費、房屋稅、地價稅等近400萬元支出。
財政局長陳志銘回應,市府會優先處理閒置眷舍,因眷戶不搬走,不可能拆除重新規畫,目前已訂出退場機制,會加速辦理。至於房地被占用問題,他說,有半數是民間蓋屋占到市有土地,僅是小面積,若市府對土地有規畫,一定會打訴訟,若無後續規畫,則會向占用人收取使用補償金。
2016年 全球創新企業排名
2017-01-12 20:47經濟日報 記者林筠╱即時報導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CG)12日公布的2016年全球創新企業排行榜,在上榜的50家企業中美國公司占了近七成,蘋果則連續第11年雄踞第一。
BCG訪調了逾1,500名企業高層後指出,去年的二至六名也都是科技巨擘,依序為搜尋引擎龍頭Google、電動車先驅特斯拉(Tesla)、稱霸電腦作業系統的微軟、網路零售巨人亞馬遜,以及提供網路隨選串流影片的Netflix。
蘋果11連霸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這家消費者電子大廠投注大量金錢與心力在研發上。根據蘋果公布的財報,在2016年9月底止的會計年度,該公司花在研發的投資金額高達100億美元。
奪下榜眼的Google則以解決問題的技巧見稱,並且鼓勵員工將20%的時間投入到有熱情的項目,也就是著名的「20%規則」。該公司已連續第三年高居第二。
這項調查並指出,共有六家亞洲企業上榜,其中南韓三星電子與日本豐田汽車擠進前十名,分別排行第七與第八。
=============================
台中這樣玩! 六大人氣必訪景點 - MOOK景點家 - 墨刻出版 華文最大旅遊資訊平台 - http://goo.gl/zTQXhd
-----------------------------------
文化創意產業的緣起及意義
By Cc, times.hinet.net查看原始檔
21世紀雖然有很多新的名詞出現,也有很多新的策略公諸於世,而人類也是秉持過去的法則一味的追求,甚而再自創一格跟著湊湊熱鬧,其中以「文化創意產業」這個名詞廣為被重視及發揮,尤其是兩岸各自的政策,更是將之列為發展經濟重要支柱的產業之一,並極力在推動中,蔚為新產業之代表。
二十世紀中葉,法國社會學家米亞基等人,提出了cultural industries以複數取代單數的看法,其實這種意念比較符合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文化產業」譯詞。因為他們也認為文化產業的運作方式是屬於多元性的,並非單一型態的運作與發揮。雖然一些從事藝術創作者認為,文化如果商品化將會會造成藝術的膚淺化、平價化,所以始終堅持反對立場。
這也是當文化創意產業被提出時,即受到很多藝術創作者持不同觀點,以及至今仍然是有所爭議之處。其實文化產業本來就具有複雜、爭議性與矛盾性的本質,只是我們在詮釋及定義上比較不明確。如果說將藝術品視為精神上、教育上與視覺上的保存功能,那當然是可以成立。但是如果將藝術創作品給予生活化、裝飾化及美感化的產業功能,那也是一種知識經濟,對整個社會及經濟也是有提昇價值,所以說是無法確立哪種是對或是錯,各有其不同的角度與立場,也有其發展與存在價值,只能說運用的思維與模式有所差異而已。
即至英國布萊爾政府於一九九八年提出「創意產業」構想以來,主要是在為英國文化產業創造世界行銷的通路,以提昇英國與國際間的競爭,另一方面則是想要為工黨在其左翼支持者所關心的「國內就業」問題上,提出振奮人心的新世界觀。
接著全世界也目睹英國的成就後相繼跟著導入與引進,並展開各項創意產業的後續發展。然而當初以創意產業的本質而言,基本上都是在融入創意元素,而其中文化也是一個創意項目之一。但是在創意領域裡,最能展現立即效果的就屬設計與影視、動漫等視覺效果,這也是現今世界各國所追求的文化產業基礎。
大陸2000年中共中央十五屆五中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十五規劃的建議」中首度出現「推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走向,並於2001年3月首次被第九屆人大四次會議所採納,因此文化產業才得以正式被列入國家十五規劃綱要,因此才有今日大陸也跟著盛行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當然處於兩岸的台灣亦早就將文化創意產業納入整體經濟發展計劃中,同時也發展得有聲有色。
2010年5月台灣也提出黃金十年的發展計畫,將文化創意產業納入整體經濟發展計劃中,並於近期更成為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積極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雖然也有相關文化團體持不同的意見與看法,但畢竟在這個競爭的時代,仍然必須有「知識經濟」的概念,才有助於社會整體經濟的發展。為此在導入文化創意產業之際,更必須要有本土化的意識與戰略,才能在這波同質化中再造差異化、創意化與價值化。
------------------------
這才是神車! 10 大最耐開的車款排行出爐 - 自由電子報汽車頻道 - http://goo.gl/VXzxvR
立委邱議瑩在質詢時,批行政院國發基金投資文創產業績效不彰,有7成比例都投資到影音娛樂產業,至去年底結算,高達7成投資案都在虧錢。更直指王偉忠的「文創一號」公司擔任國發基金文創產業顧問,兩年內沒有投資案,卻領走300萬元的顧問費。對此王偉忠認為投資賺錢與否,需要時間。
據《中國時報》報導,「文創一號」成立4年,以8300萬元,分別投資華星娛樂《華人星光大道》、南方島公司電影《花漾》,及魔法胡同公司等。王偉忠表示,文化部投資魔法胡同1800萬,而公司已給文化部1980萬,文化部賺了180萬。而《華人星光大道》仍持續育成、栽培新人,例如期下藝人關詩敏就參加大陸歌唱節目比賽,培養經驗。
至於拍攝《花漾》的南方島,文化部投資約3500萬,總拍攝資金共1.5億台幣,但票房卻不到700萬,不過因目前尚未結案,還無法定論賺與賠,公司高層表示「陸陸續續還有一些款項還沒收回,大概要到年底才會有明確的數字出爐。」
認為投資賺錢與否,需要時間。(資料圖/記者邱榮吉攝影)
王偉忠堅稱沒自肥,強調每件企劃的執行定案,不是他一人可決定,一切依法行政。「好的案子,大家都會想爭取投資,我覺得《華人星光大道》是不錯的案子,其他股東也認同,大家都在搶好案子。那次我避嫌、不在場,這都可去查。」
文藝氣息滿點 全台10大熱門文創園地
www.nownews.com查看原始檔
記者鍾佩芸/台北報導
說到文創園區你會想到哪一個?近幾年文藝風盛行,各地文化機構開始重視文創潮流,甚至有些古蹟改建成文創交流地,文創園區、文創市集更成為時下年輕人喜愛的休閒好去處,「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統計公布全台灣10大熱門文創園區,高雄駁二藝術特區擊敗台北松山、華山文創園區,高居第一。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指出,位於高雄鹽埕區的駁二藝術特區於2000年高雄市政府施放國慶煙火時曇花一現,隨後在藝術家們與地方文化工作者的推動之下,從廢棄的港口搖身一變成為藝術空間,經過多年推動,四處可見的多元藝術裝置以及大面積塗鴉,不僅外地人必朝聖,更是在地居民流連忘返的休閒空間。
第2、3名不意外,分別由台北的松山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創園區拿下,2園區內不但常常舉辦文藝活動、音樂表演,更是許多大大小小展覽的第一選擇,位於華山的 Offline Cafe 離線咖啡甚至由五月天瑪莎所開設,復古低調搖滾風格,受許多創意人喜愛。
第4至第10名依序為:台中彩虹眷村、台南藍晒圖文創園區、宜蘭文學館、台北四四南村、台中文創園區、台中稻禾六藝文化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文創、百貨傻傻分不清楚
陳尚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台灣東南亞學會秘書長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台之後,針對松菸文創園區BOT案提出疑義,認為包括文創旅館、權利金與使用權等三方面引發爭議,希望尋求合理與妥善的解決之道。
事實上,從2008年馬英九總統競選時,便將文化創意產業視為台灣未來的旗艦產業,「文創」兩字一時之間似乎成為顯學,各地政府紛紛成立文創園區,大專院校也成立文創相關系所,似乎只要冠上「文創」兩字就可以成為拯救經濟與少子化危機的萬靈丹。但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下來,台灣的文創是否真的落實平民化?在地化?普及化?
我想有去過華山、松菸等文創園區的朋友應該都可以發現,文創園區已經淪為高價位餐廳、與台灣文創無關的卡通展覽、以及來自國外高單價專櫃品牌的綜合型百貨公司,甚至成為財團透過「文創」牟利的另一項工具。也因此網路上普遍充斥著罵聲,大喊:「我們要真正的文創園區,而不是華山或松菸百貨公司!」台灣這幾年的發展下來呈現出來的是文創裡面有百貨,讓民眾文創與百貨傻傻分不清楚,也因而引發許多爭議。或許,泰國在文創產業的發展上,可以提供台灣一些參考。
隨著這幾年廉價航空的興起,國人最喜愛的東南亞國家—「泰國」再度成為年輕背包客或親子旅遊的出國首選。2013年時,台灣有超過50萬遊客前往泰國旅遊,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香港、韓國與澳門,位居台灣民眾最愛旅遊目的地第六位,其中又有大部分的旅客是重遊舊地,因此深度自由行成為泰國旅遊型態首選,尤其是參觀泰國的文創相關景點。
2013年,台灣有超過50萬遊客前往泰國旅遊,位居台灣民眾最愛旅遊目的地第六位,深度自由行成為泰國旅遊型態首選,尤其是參觀泰國的文創相關景點。(Bloomberg)
泰國文創產業現況
泰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主要是受1997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前總理塔克辛(Thaksin Shinawatra)2001年上台之後,挑選文化創意產業,成為帶領泰國進行經濟復甦的重要策略性產業,希望可以藉由強調柔性權力(soft power)的文化創意產業,有效帶領泰國經濟走出危機的陰影。泰國文創產業發展至今,有若干成果引人注意,並吸引許多台灣遊客前往。
位於曼谷市中心Emporium購物中心六樓,隸屬於總理辦公室的「知識管理與發展辦公室」(Offic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KMD)之下,2005年11月開幕的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hailand Creative and Design Center, TCDC)相信是很多台灣旅客指名前往的景點之一,占地約1,000餘坪,包括設計圖書館(TCDC Resource Center)、主題展覽區(TCDC Connect)以及材質展示館(Material ConneXion Bangkok)等,可謂是全亞洲資源最豐富的設計資訊中心。
2005年11月開幕的泰國創意設計中心是很多台灣旅客指名前往的景點之一,可謂是全亞洲資源最豐富的設計資訊中心。(圖:作者提供)
除了曼谷以外,泰國政府更希望將文創的概念推廣至泰國其他地區,因此於2013年4月在清邁地區成立TCDC Chiang Mai,並與全國13所大學合作成立Mini TCDC,北從清萊南到宋卡皆可以看到TCDC的身影。2014年時有528,749位訪客造訪TCDC曼谷、81,233位訪客造訪TCDC清邁、1,002,301次的網站點擊率,以及1,017,318次造訪其他的線上媒體,總共達到2,808,832次的參觀記錄。TCDC雖然是由政府出面成立,但卻有效拉近設計與一般大眾的距離,將設計的概念深植泰國民眾的心中。
另外隸屬在官方OKMD之下,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單位:泰國知識園區(Thailand Knowledge Park, TK Park),也是另外一個受到民眾喜愛的單位,同樣位於市中心的Central World百貨公司六樓,參觀民眾絡繹不絕,現場除提供設計相關書籍與影音資料供民眾查閱之外,更常舉辦藝文活動。筆者幾年前實際造訪時,就巧遇泰國青春片「初戀這件小事」(First Love)這部電影的導演於現場與民眾分享拍片的心得。
泰國知識園區 也是另外一個受到民眾喜愛的單位,同樣位於市中心的Central World百貨公司六樓,參觀民眾絡繹不絕。(圖:作者提供)
泰國文創發展其重要的理念在於平民化,希望拉近一般民眾與設計、創意之間的距離。因此政府大膽地將文創中心設在百貨公司內,希望讓民眾在逛百貨公司的同時,可以順道參觀文創中心,進而吸收相關資訊。台灣是文創內有百貨,可是泰國卻是百貨內有文創。除了平民化之外,泰國文創另一特色在於在地化,結合各地的特色,成立數間的TCDC,將設計與創意的概念帶至曼谷以外的其他地區,達成遍地開花的效果。
至於在普及化方面,泰國提供相當多平台讓年輕的文創者有發揮的空間,包括:曼谷名聞遐邇的週末市集(Chatuchak Weekend Market)、清邁的週日市集(Sunday Walking Street)或是華欣的西卡達週末創意市集(Cicada Weekend Market)等,都可以看到年輕文創者透過便宜的租金擺攤販售其文創產品,而不用像臺灣一般繳交高額的權利金才能設櫃。
位於華欣的西卡達週末創意市集。(圖:· The Cicada Market 臉書粉絲頁)
另一個的例子是在Central World百貨公司在2010年被紅衫軍放火燒毀之前的Indy in Town,於每週五下午提供前方廣場讓年輕學子前來擺攤,販售親手製作的手工創意作品,包括:書籤、明信片、鑰匙圈、手機袋、飾品、筆記本、環保袋等。據筆者實地觀察發現,現場的攤位多達五六百攤,絕大多數都是剛放學還穿著制服的學生,在擺攤的同時邊製作所販售的手工製品。民間企業提供年輕創意工作者發揮的平台,間接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普及化,向下紮根培養文創人才。
Central World百貨公司在2010年被紅衫軍放火燒毀之前的Indy in Town,每週五下午提供前方廣場讓年輕學子前來擺攤,販售親手製作的手工創意作品。(圖:作者提供)
泰國是東南亞唯一未被殖民的國家,在過去殖民時期,泰國西邊為緬甸、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英國殖民地,東邊則為越南、寮國與柬埔寨等法國殖民地,身處英法兩大強權之間,卻靠著其獨特的外交手腕順利維持主權獨立地位,以及自身獨有的傳統文化特色,文化底蘊深厚,因而開出文化創意美麗的花朵。
除此之外,2014年時,泰國一年吸引將近2千5百萬人次的觀光客,在亞洲地區居於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大陸、香港與馬來西亞。觀光業與文化創意產業彼此相輔相成,文化創意產業藉由其特色而展現強大吸力,吸引外國觀光客前來泰國文創景點旅遊,帶動觀光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觀光業則扮演文創產業的推力,藉由2千多萬人次的觀光客,將泰國的文創特色產品推廣到世界各地。
今年1月份我前往泰國清邁進行田野調查時,特別騎機車穿越鄉間小路去參觀其最新的文創園區:Baan Kang Wat,位於清邁機場附近,園區內規劃十餘間的創作小屋,樓上供文創工作者進行創作,樓下則是販售創作商品的展示間,或是提供簡單餐點的空間,在公共空間還有一座大型表演看台,可以進行文化展演。在這裡沒有高價位的餐廳,沒有與泰國無關的卡通展覽,更沒有高單價的外國專櫃品牌,唯一擁有的是浸淫在文創在地的氛圍。回來台灣後,我的心遺忘在1月Baan Kang Wat的夏日午後……
Baan Kang Wat位於清邁機場附近,園區內規劃十餘間的創作小屋,樓上供文創工作者進行創作,樓下則是販售創作商品的展示間,或是提供簡單餐點的空間。(圖:作者提供)
全球十款最美自行車 像藝術品而非代步工具
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人們目睹了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卻不知自行車的產量在同一時期增長速率遠超汽車。自行車在過去10年中被不斷改進,採用更輕質的材料、更先進的安全設備和電動輔助系統等,其外觀的日益美化更是吸人眼球。
環球網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一些小型製造商、定製商店和獨立設計師們正在以時尚造型和尖端技術來改造傳統兩輪自行車。該網站同時盤點了10款世界最美的自行車。
BSG Wood.b Duomatic:法國自行車品牌BSG's Wood.b 系列車型,將傳統自行車的金屬零件與精緻的木材結構相結合,成品在每一個細節之處都盡顯奢華,讓人覺得它更像一件藝術品,而不是簡單的代步工具。BSG的整車架構能保障其性能極其持久耐用,鋁塗層零件讓整車的重量減至35磅(15.9斤)。賣相好是它最大的優勢,其市場售價為4230美元(約合新台幣126,900元)。
Pashley Parabike:英國自行車品牌Pashley,從國王喬治五世時期就已成立,經典的英國傳統設計風格一直以來為人津津樂道。搭配Brooks品牌的座凳、搖鈴式車鈴還有柳條大車籃,外觀盡顯復古風尚。Pashley Parabike追憶『二戰』時期的機載折疊自行車,當時這種自行車被英國傘兵帶到了被英占領的法國。其設計初衷並未考慮到傘兵專用,但它搭配的拱形架構在當時看來懷舊而又前衛。目前市場售價為545英鎊(約合新台幣24980元)。
Vanmoof S Series:荷蘭阿姆斯特丹的Vanmoof品牌,自2009年起幾乎已經遍佈世界各大首都的大街小巷,憑藉它玩具般的外形特徵、紮實的金屬材料以及荷蘭品牌本身具有的瀟灑氣質無愧於它『美學家』的稱號。市場售價為1048美元(約合新台幣32500元)。
Donky Bike:這款產於英國的Donky Bike自行車設計風格顛覆傳統,獨樹一幟。它優先考慮了力量、簡約的概念和城市機動性能,而不是性感的線條和豪華的裝飾。自行車配備的敦實車架能夠讓它成為你最忠實的搬運工,更貼心的是,它可以自如地收縮,即便放在公寓單間的走廊上也不會占多少空間。因此,Donky Bike被倫敦設計博物館提名為年度最佳的設計,目前市場售價為499英鎊(約合新台幣22875元)。
Viks Steel Urban Cycle:這款產於愛沙尼亞的Viks自行車不禁讓人眼前一亮。兩個框架由兩根長不鏽鋼管製成,依靠彎曲的造型把車輪夾住,然後在車頭部和尾部結合在一起,就成了這樣一輛看起來與普通自行車相仿的Viks。Viks騎行時可以選擇固定輪或自由輪狀態,由於其車把直徑僅有30公釐,要安裝剎車一件棘手的事,換句話說,專家建議最好別安裝剎車。這款自行車價格要視具體型號而定。
GreenChamp Original:George Bernard Shaw曾經說過,青春就是該浪費在年少輕狂之時。所以GreenChamp製作了這輛簡約美觀的竹製平衡自行車。對於不甚瞭解這個新加坡自行車品牌的人群來說,這輛車無踏板的設計最多只能讓原先習慣從三輪自行車學起的孩童能夠更快的學會騎自行車。但是對於懂行的人來說,除開它的性能和環保理念,GreenChamp Original堪稱設計之冠。它所用的竹子纖維在使用之前必須經過蜜汁浸泡以防止竹子在承受重力時斷裂,這樣能保證自行車在使用時能夠最大程度的結實耐用。其市場售價也比較親民,為165美元(約合新台幣5115元)。
Cherubim HummingBird: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上,Cherubim為日本自行車國家隊提供比賽用自行車,它確實擁有令人驕傲的資本。該品牌創始人Hitoshi Konno的兒子Shinichi Konno發明的鋼鐵架構模型到現在還經久不衰為人稱道。Hitoshi要是知道自己設計的作品被認為是世上最美的自行車,定會心滿意足。目前未在市場上出售。
Faraday Porteur:這款產自美國的電動車很巧妙的將難看不雅觀的電池和發動機藏了起來,這一點幾乎沒有哪些生產廠商能做到。Faraday將鋰電池隱藏在車架上平行的兩條槓桿中,能夠保證自行車整潔的外觀及其學院風氣質。這輛車記憶體儲的電量能保證人們一鍵騎行24公里,車前裝有感光LED等,日落之後便會亮起。市場售價為3500美元(約合新台幣108,550元)。
Engeenius Cykno:這款義大利品牌自行車具有它獨特的結構美,單車由高密度的鋰聚合物電池作為動力,再配合車身以輕量化不鏽鋼結合碳纖維製作而成,再加上優質皮革,絕對是質感十足,而且充滿義大利的歐式典雅風格,可謂復古及現代的完美結合。中間那真皮包裹的區域,裡面是一台250或500瓦電動機、鋰-聚合物電池組和充電器,用標準家庭電源充電的話需4小時,但能跑60公里。市場價格為22000美元(約合新台幣682,330元)。
World Bicycle Relief Buffalo:這款自行車看起來非常普通,但是對於百萬非洲同胞來說,他們靠著Buffalo自行車載自己、載家人、載貨物,在他們眼裡它是最美的自行車。Buffalo是美國World Bicycle Relief慈善組織員工的智力產物,在非洲一些國家算是工廠員工的標配。售價僅150美元(新台幣約合4650元)。
-----------------------------
瑞典刺青男:學歷又怎樣?就算一手爛牌還是能成功!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因為禮拜一跟禮拜二我都要在顧門口,所以這一次Tiff來學校我幾乎都沒有跟他一起去班上,直接丟給主任和來當經紀人的小花去處理。
這個刺青、光頭、穿耳洞的巨大瑞典人瞬間就引起了全校師生的注意。無可避免的,他成了學校宣導刺青的極佳案例,他身上有兩道刺青,第一道是右手上一個完全看不出來是甚麼東西的刺青,那是他19歲時給他當時的女友刺的,他非常後悔刺那個刺青,不單單是因為他後來跟那個女生分手,重點是……那個刺青超醜的。所以Tiff後來又花了好多好多的錢跟時間去做雷射要把那個刺青除掉,但卻怎麼樣都不能完全消掉。
「要刺青,就等成年以後,而且,不要很蠢的去刺你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名字,那絕不代表愛,最最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刺那種會醜到讓你後悔的刺青……」Tiff這麼對學生說。
帶Tiff上完第一堂課,課堂中他回答到瑞典的基本起薪是8萬台幣、平均薪資則是12萬,當然也有提到變態的高物價。
下課後回來,Tiff跟我說他其實不太想要提瑞典的薪資跟福利,尤其是在這些學生面前,這會讓學生們覺得瑞典是瑞典,而他們天生就是只能拿22K的命,他最討厭的,就是人們把所有的不幸都推給這個不公平的社會和命運,卻從不想要做些甚麼來改變。
我向他說明了這邊清寒、新移民、單親跟隔代教養的問題……那看不見的台灣(Invisible Taiwan)。絕大部分的外國旅人都對台灣如此的現象感到忿忿不平,Tiff也不例外。
但是,跟其他沙發客憤怒成分居多情緒相比,我在這個超過兩百公分的刺青男眼神中,看到更多的……是憂傷。
Tiff,講話的時候喜歡將想法用圖像畫出來表達,有筆的話他就將腦中的圖表和關係圖一個一個地畫在紙上,沒筆的話他還是會用手指隔空模擬出一個圖案送到我們腦海裡。他說他是屬於圖像式學習的人。
但同時,他對拼字有非常大的障礙,他怎麼樣都沒辦法照正常順序拼出自來。
這搞得Tiff在小學的時候,學習狀況非常非常的差,他說他就算花了5倍的時間在學習,成果卻還是不如其他同學。他甚至還曾經被霸凌過(原因之一正是他國中195的身高)。不過,漸漸的,當學校的教育方針從原本的注重記憶到後來的注重解決問題時,他就適應的很好了。
「如果我們這個社會要求每個人都要當作家,那我的人生一定會是場悲劇,我會寫得很痛苦、人們也會讀得很痛苦。但是,我很了解市場,也很會講垃圾話,為什麼我們不去做真正適合我們的事情,而逼著自己做不適合的事情?」
我對他說:「絕大部分的台灣學生,都被丟進這個考好成績、念好學校、找好工作、結好婚姻的系統中。然而,都市的學生,他們有較多的資源、較少的經濟壓力,即便他們也普遍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他們還是可以懵懵懂懂的考好成績、找到好工作,懵懵懂懂的過著輕鬆的日子;但是這邊的學生沒辦法玩這套,他們根本不能跟都市學生比成績,如果照這種正規的人生法則,他們只會變成那些都市學生的墊腳石。」
他馬上回我:「但那是以前,你們都知道,現在就算你有好成績、好學歷,還是不一定會有好工作阿,都這樣了怎麼還可以繼續叫學生們去追求學歷?我相信,如果去跟老闆說你有一個可以讓他賺100萬的計畫,他一定會對你有興趣,才不會管你是甚麼大學畢業的。況且,你們明明都很清楚這邊的大老闆學歷幾乎都不高,你們就這麼甘心地讓一群高學歷的人去給低學歷的傢伙管?」
我的目光落到了Tiff襯衫下那第二道刺青【Master of your fate】,做自己命運的主人,那是他兩年前自己決定去刺的第2道刺青。在瑞典人眼中,社會上大致有兩種人,如果想要成為醫生、律師、大老闆,你就必須乖乖地穿西裝、打領帶、刮鬍子,當個乾淨守秩序有文化素養的人。至於那些會刺青、打耳洞、奇裝異服的人,普遍都被認為是整天抽菸、喝酒、玩女人然後沒甚麼出息的人。
Tiff就是看不慣瑞典人那副用一個人的衣著跟造型來決定一個人可不可以成功的嘴臉。所以,他剃掉頭髮、留著法老鬍、戴上詭異的巨大耳飾,在胸前刺上了一道穿襯衫也擋不掉的刺青,拋棄了身為瑞典人的所有福利、從來不講自己的學歷,然後一個人跑到了中國大陸去做生意。
「很多人刺青都刺在別人看不太到的地方,我說,既然要刺就要讓大家看到,不然幹嘛浪費錢去刺。」
他就是要證明,就算是這樣子的一個人,還是有辦法達到那群穿西裝打領帶的人們的地位,甚至做得比他們更好。
「我除了要證明自己不用那些表面裝飾也可以爬到那些穿西裝打領帶人們的地位,甚至比他們更高,去打那群有錢人的臉,但更重要的是,我還要向那一大堆單單因為出生環境,人生就被貼上失敗標籤的人們證明,即使拿到他們手上這副爛牌,都是有可能成功,過好生活的。只要我成功了,我就能對他們說,我都可以了,你們一定也可以。」
我才發現,我們想的其實都一樣,面對相對弱勢的人們,我們並不想要提供他們資源,讓他們變得更有競爭力,足以跟既得利益者競爭。相反的,我們想要透過將自己變得跟他們一樣,然後證明給他們看看,另一種不需要跟其他人殺紅眼競爭的選擇。
關於作者:Han
成大環工系畢業,曾在克羅埃西亞交換,喜歡搭陌生人的便車,以及到各地願意在自己家裡接待外國人的沙發客家沙發衝浪,睡過沙發、睡過地板、也睡過小木屋甚至別墅,重點是,體驗了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以及聽了許多美麗的故事。回台後,也開始在家裡接待各國的沙發客旅人,並試著將這些外國人帶到學校去跟學生互動。目前在台灣環島,在各地的生態農場、環境友善餐廳及偏鄉部落或書屋幫忙。
facebook: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
----------------------
史丹佛 這樣教創新-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但,也從來沒有一位院長,像史丹佛工學院院長柏麥(James Plummer)這樣,充滿危機感。
他是在任最久的史丹佛工學院院長,任職15年。他最常自問的問題是:「如何教出未來世界需要的工程師?」他深知,光是培養工程專才,不足以讓美國在下一輪競爭中領先。必須讓課堂變成創新沃土,校園成為創業搖籃。
早在70年代,柏麥就在史丹佛校園裡開設積體電路實驗室(IC Lab),讓學生可以自己設計製作積體電路。「等於在史丹佛裡開一個小台積電。比台積電啟動早了15年,」台揚科技創辦人、也是史丹佛校友的王華燕評價。
柏麥在任期間,史丹佛工學院大刀闊斧改革課程,讓工程系學生一邊深入電腦科學專業,一邊跨領域學習創意、創業、創新,打造「T型人才」。
結果驚人:在柏麥的擘劃領導下,電腦科學大學部現在已是史丹佛最大的大學部。聽完柏麥演講的科技部長張善政,不禁神往,「如果我還能當一次學生,我真希望能到史丹佛念電腦科學。」
柏麥怎麼改變最「硬」的工程課程,讓世界政商領導人趨之若鶩?以下是專訪與演講紀要:
未來5年,最重要的科技5大趨勢是:第一,行動科技,這改變了晶片的設計、製造,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更改變了我們的互動方式。第二,物聯網,這將是新公司與既存公司的廣大平台。第三,大數據(Big Data),這威力極強的新科技將催生新職業,像是資料科學家,但也將挑戰我們重視的安全、隱私。第四,科學將發生根本的改變。以前科學實驗總是先假設,再做實驗驗證,但現在有足夠的資料,只要善用資料,問對問題,資料將自行產生假設,這對疾病研究、新藥開發,都將產生巨大影響。第五,教育和科技結合,個人化學習將是趨勢。
這5大趨勢下,世界演變愈來愈快,我們教育的目的也要改變。
史丹佛教育的6大改變
過去10年來,我們做了很多改變。一方面,我們讓工程變得更有趣,吸引更多學生。另一方面,我們培養學生本科之外的軟技巧,像是創意、創新、創意、溝通技巧、打造團隊等等。我用六點來說明我們過去十年的改變。
第一,重新規劃大學部課程,讓學生更有自主權。以電腦科學為例,過去,我們很強調一定學完基礎的理論課程,才能進一步選修像是機器人、自然語言、圖形處理、資料庫、分散式運算等進階的、較有趣的應用領域。但我們現在讓學生自己選擇,你可以一開始就選擇你較有興趣的應用領域,早一點浸淫在你有興趣的領域中。結果,以電腦科學為主修的學生人數,過去5年來成長3倍。
第二,舉辦各式小型的研討會、短期課程,讓學生發現自己。在史丹佛,1個學院教授教導12位學生,每週定期見面討論3到4小時。在工學院,學生和教授們每週討論的話題天南地北,從太空到環境問題、科學是否能拯救人類等等。
給足機會探索自我
自去年9月,我們也開辦「大二學院」(sophomore college)。在史丹佛,你不必一進大學就選科。我們讓你在大學裡學習了1、2年後,你再選擇你的志趣。
因此,「大二學院」這種為期三週、每天兩小時的密集課程,對你發現自己對哪些專科最有興趣,很有幫助。
比方說,大二學院裡有一門課,讓學生3週內設計、動手做出飛機引擎。也有一門課「西方世界的能源」,第1週在校園上課,第2週、第3週就到懷俄明州,美國提供最多能源的州,去煤礦坑、風力發電廠、水力發電廠、碳捕捉工廠、油頁岩開採場做田野調查,也和相關官員討論。學生們在最後一堂課提出能源解決方案。
第三,讓大學生暑期加入研究計劃,提早熟悉研究生活。去年,我們讓250位工程學生,讓他們花一個夏天待在實驗室、跟著教授研究。校方付錢給學生,還付錢讓他們夏天住在宿舍。
第四,訓練T型人才。我們和設計學院合作,在科技、商業、人文價值間找出交集,開辦各式各樣的課程。設計學院的教學理念是,動手做真正的計劃,跨學科的學生在同一間教室,先找出不那麼容易被找出來的問題,失敗快一點,但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有趣的是,當你走進一間設計學院的教室,常常不知道誰在教課,我們通常有2位分屬工程領域和商業領域的教授合教,他們常常辯論,也激發學生討論。
讓學生找到夢想與熱情
舉例來說,有一次,學生們前往印度,討論如何解決印度鄉間嬰兒猝死率高居不下的難題。後來,學生們想出了電池充電的簡易嬰兒保溫箱,可以讓剛出生的嬰兒在保溫箱八到九小時,有足夠時間將嬰兒送抵城市醫院。
要知道,現在學生進大學,不再關心他們未來能賺多少錢。他們關心的是,我能解決多少的問題、多大的問題。這才是他們的動機。
第五,開設「科技企業課程」。你一定很難想像,在工學院裡面,我們竟然開設了這些課程:創意與創新、科技創業、專利法、募資管理、全球創業行銷、創業管理與財務、談判、創辦人的困境等等。
第六,鼓勵學生競賽。從來沒有一件事像「競爭」這樣,能讓人廢寢忘食、24小時工作絲毫不倦。我們鼓勵學生參加各式各樣的國際競賽,我們的學生蓋了一間太陽能屋,做電動車、機器人,參加DARPA(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挑戰賽,也參加企業營運書的競賽。
做了這些事後,我們的結果是:6年前,史丹佛大學生原本只有20%選工學院當作主修,現在有40%。我們也不想再多,要保持一個健康多元的均衡。
MIT過世的校長偉斯特(Charles Vest)曾說,是熱情、夢想、好奇心驅動學生,而不是任何課表。
---------------
領死薪水的,這5件事絕不能做,否則別人賺錢,你永遠只有眼紅的份
By 撰文者老馬, m.businessweekly.com.tw查看原始檔六月 9日, 2015
圖片來源liquene@flickr,CC BY 2.0
不管你同不同意,以目前的社會結構型態,循規蹈矩的上班族要賺大錢愈來愈難囉,由於物聯網及電子商務和許多新的商業模式興起,很多我們熟悉的工作將逐漸被取代掉,創業、做生意的門檻固然明顯降低,若點子夠棒,夠吸引顧客,面對的市場將不受疆域局限,必然商機無限;反之,同質性高、擁有很多替代品的物件產業、價格競爭激烈 、沒有特色,則很容易被淘汰,企業或產業鏈也隨之很快就消失掉。
因此我要提醒諸位,未來整體失業率不容易降到很低,通膨率也不容易拉到很高,各央行想憑藉此兩種總經指標調整貨幣政策,將不簡單,據此推論,全球市場資金浮濫情況必定持續下去,如此一來,假如你無法積極參與資本或金融市場的PARTY,就會被迫成為M型較為弱勢的一端,這並非危言聳聽,務必要聽進去。
近來陸續和幾位擁有高資產部位人士接觸,發覺他們的共通想法是,台灣政府許多政策的確加速資金外移或讓有錢人被迫化身為假外資,如此一來,香港、大陸甚至日本或美國的資本市場、金融商品乃至房地產,相較台灣吸引力大增,這種現象令人擔心,將來很多優良企業因籌資困難、不願在台掛牌上市或整體市值低落,將持續消耗其在同業間的競爭優勢,主政者很多措施並未想到,錢能輕易流動,無國界限制,但很多辛苦上班族都難逃被扣稅,假如高資產者不願投入在地企業、生產活動或鼓勵創新企業,政府無法有效推動重大或核心產業政策,帶動各行各業需求,日後又將如何聘僱員工?很多行業一環扣一環,資本市場如此,房地產也是如此,產業如此,那麼一般老百姓又該如何?
我的看法是,有幾種行為絕不能做, 絕不能只存銀行賺利息,絕不能只賺固定薪水,絕不能都不投資股票或基金,絕不能只有一種技能,絕不能拒絕網路或電子商務的往來。說來有些誇張,但是面對驟變的世界,你的心態與做法不得不調整,否則永遠處於贏者圈之外,那種滋味挺不好受!大家加油。
-------------------
丹麥停用現金、中國出門不必帶錢,香港台灣還停留在 20 年前舊思維
By Sherry, buzzorange.com查看原始檔
丹麥政府計劃,明年 1 月起允許零售商拒絕收現金、僅接受流動支付和銀行卡。只有醫院、郵局等提供基本服務場所豁免;若然計劃獲國會通過,丹麥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去現金化」的國家。
這一則國際新聞,引起筆者反思:鈔票錢幣開始消失,作為香港人其實筆者體驗甚深──皆因香港曾是全球最早推動電子貨幣的地區之一,「刷一刷」八達通即可付款!過去二十年香港電子貨幣發展曾經領先,記得當時八達通推出與信用卡綁定自動增值功能,大大免卻現金增值之不便。
過去十多年我不知道聽過多少次中環的外國人同事對八達通讚不絕口,紛紛都誇比他們的國家實在方便先進得多,外出不用帶零錢袋,十天八天不去排 ATM 都沒問題等等。想想也是,18 年前香港八達通誕生時,美國很多人連手機都還沒有呢,更遑論是手機錢包 NFC 支付。香港八達通曾經是世界上最成功、普及程度最高的電子貨幣,荷蘭、中國大陸等國家發展電子貨幣系統時,也要向香港八達通偷師。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香港八達通代表了香港貨幣電子化發展的高度!
然而,最近從一位在調職廣州的台灣友人口中聽到的故事,卻讓筆者驚歎中國大陸支付網絡發展之快,實在讓香港膛乎其後。
故事是這樣的:清早起床,打開微信「滴滴快車」即時定位打車,下車也不用給錢找零,下車回到公司取出手機按個密碼微信支付。聽說現在用滴滴快車,就算想付現金,司機也叫他用微信支付結賬、拿折扣省錢。
在餐廳買早餐,直接在櫃檯掃描餐牌中的二維碼,微信支付結賬。當日要付款給供應商,對方要求轉賬支付寶。下班後逛商店,同樣是掃描二維碼,折扣券自動存到 Wechat「卡包」裏,消費即時打折。令他覺得最驚訝的是,身邊的同事「人人做電商」、開「微店」,午膳時間把產品照片 PO 到微信朋友圈,買賣又是使用「轉賬」功能微信支付弄妥,這是現在中國大陸上班族最熱門的兼職。
這位台灣朋友總結:「在中國大陸生活,就算沒有現金,只要帶手機就行!」
這個故事,乍聽和以前中環外國同事誇八達通的故事類似,然而卻特別讓身為港人的筆者心中滿不是滋味。讓人納悶的是香港在技術應用上開始被趕超,直到今天你在香港打的都不能用八達通結賬,這不管有什麼樣的原因都不是不能接受的。有時候看著每天午飯買外賣的人龍隊伍,總是讓人感歎如果八達通能夠直接刷一下大家樂或大快活的菜牌即可下單那是多麼爽。
無可否認,這幾年中國大陸在移動互聯網大躍進下,手機支付發展的步伐已經遠遠超越了香港。iPhone 帶起智能手機潮流、手機 App 發展一日千里,移動支付的興起,連八達通卡都可以省下了。可惜的是,八達通這些年發展停滯不前,一直停滯在實體卡「硬件」階段,香港未能跟上智能手機大潮,懵然不知互聯網 + 的年代巳經來臨,最後與世界移動支付潮流脫節。
其實我們在大學念書的時候,經濟教科書都說八十年代日本,電器、電子產品製造業稱霸全球,但日本科技產業始終停留在「硬件」稱王狀態,結果被美國人一個「Information Super Highway」極速邊緣化日本。本來前車可鑑,但意想不到的是,今天香港的八達通,竟又成為了昨天的日本,曾經的輝煌與機遇,亦將成為明日黃花、下個歷史紀念碑。世界潮流浩浩蕩蕩,社會產業技術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TO》小結:台灣也是啊!別人都在前進,沒有人會等待我們進步的。
=---------------------
從股東會怎麼開看這家公司能否投資-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最北跑到野柳、最南到墾丁、東到花蓮、台東,最多一口氣637家同時開、最短只用455秒,還有刻意從台北改到東港溪畔開,這是台灣股東會各項之最。
這現象代表什麼?這些千奇百怪的股東會開法,跟從沒讓股東賠過錢的經營之神王永慶、股神巴菲特,他們的股東會又有什麼不同?
其實,股東會就像是一面鏡子,反射出上市櫃公司負責人對待股東的心態。如果連開股東會都刻意要製造「衝堂」問題、或故意選程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的地點,那這家公司會誠實面對股東?能期待這公司替股東賺錢嗎?
本周進入超級股東會周,三百多家股東會登場。投資人不妨回憶王永慶怎麼開股東會,再回頭看看自己投資的公司,是用什麼心態面對投資人。
第一個要小心,那些熱衷於製造「衝堂」上市櫃公司。2008年6月13日,竟然有637家上市櫃公司開股東會,寫下了空前絕後的紀錄,這個數目相當於整個台北股市近半公司選擇同一天早上九點開會,等於逼股東選擇、剝奪了參與股東會的機會。
那天還創造了第二紀錄,當天除了環泥公司因為經營權之爭開了七個多小時外,竟然有公司只用了455秒,就「秒殺」了所有的議程,也就說,股東會一年才開一次的,卻用不到十分鐘檢討過去與討論未來一年的事情。
連金管會也看不下去,這天之後,金管會規定了單日股東會召開上限200家,一路下調到現在只能有120家。
妙的是,這些衝堂上市櫃公司解釋因看黃道吉日才撞日。但6月13日當天是不吉祥的「黑色星期五」。
其實金管會的規定是沒用的,真正要檢討的是上市櫃公司負責人態度。以王永慶的台塑四寶股東會為例,他的股東會就完全沒有衝堂問題。
原來並沒有規定股東會幾點開,所以王永慶選了全台灣獨一無二的下午二點開股東會。台塑發言人林勝冠說,選這時間是王永慶為了方便大家都能來多多參與股東會。
第二個要小心的是選「海角天涯」開股東會的企業。統計今年股東會召開地點,出現了野柳、墾丁、花蓮與台東。其中到野柳開股東會的公司,旗下擁有台北、野柳的飯店,卻選擇較偏遠的野柳開,讓想參加的股東相當不方便。
還有一家上市石化公司為了討論合併其它公司的議案,把往年都在台北開的股東會,那一次竟然越過高屏溪跑到了屏東新園鄉的東港溪畔工廠內開股東會,移動了三百多公里開股東會寫下了另類紀錄。
很遺憾的是,就是這場股東會討論的合併案,在去年7月發生了台灣史上最嚴重的石化工安意外。 今年還有一家公司的開會方式可議,那就是早已經進駐新店自家大樓的宏達電。
宏達電本身大樓就是最好的股東會場,附近有便利的公車、捷運與大型停車場,但卻選在桃園開股東會。
往年宏達電小股東就常抱怨,一早九點在桃園開股東會,會場是大眾運輸系統到不了、開車找不到車位,得忍受塞車、停車難的問題。
這不是第一次被詬病,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卻不改善,讓人懷疑王雪紅用什麼態度看待股東。
其實,王雪紅知道什麼是最好的股東會,因為她的父親王永慶,除了下午開股東會,讓股東有充足時間參加,其二是,王永慶一定選擇交通便利的台北市區,讓股東不管是搭車或開車都方便,並租下飯店最大的廳,現場有茶水供應、安排足夠位置希望讓所有股東都能坐著。
王永慶認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這一天能夠讓股東知道公司經營成績與未來目標,一定要好好接待股東。還有美國的股神巴菲特,每年把股東會辦得有如嘉年華會,近五萬人來參加股東會,吃牛排、喝口樂享受冰淇淋,為了中國投資人還有即時中文口譯。雖有美式做秀風格,但巴菲特卻繳出八十年穩賺不賠的成績。在台灣,王永慶也寫下買他股票絕不會賠錢的紀錄,他們共通點絕不是都被稱為「神」,而是他們都努力追求公平且誠實的面對股東。
--------------------
連老外也羨慕!美媒報導「必訪台灣的23個理由」
travel.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台灣近年在旅遊業的成績不斐,光是2015年上半年就有多家國際媒體報導台南小吃、台北牛肉麵等等。美食一直是台灣旅遊識別,但其它表現也相當吸引國際目光,不久前才有媒體為台灣拍攝觀光影片,而美國媒體businessinsider本月9日是從風景、夜市、棒球和交通幾點,來報導台灣的特色。
▲士林夜市(圖/維基百科)
不意外地,美食仍是認識台灣的敲門磚,文章開頭就提到了鼎泰豐小籠包、牛肉麵、蚵仔煎、珍奶等等;水果的多樣化也是寶島特色之一,像極了「佛陀頭」的釋迦讓外媒印象深刻。
▲清水斷崖(圖/維基百科)
夜市密集的程度「每一座城市至少有一個夜市,這是找當地名產和紀念品最值得逛的地方」,像是士林、饒河、基隆等等;多山的地形也是台灣特色之一,北中南的景色變化很大,自然地景的豐富讓老外覺得花上一兩天都值得。不僅市郊,城市的公共建設也受到稱讚,包括台北地區完善的英文指標、便宜的捷運、乾淨的廁所、四通八達的YOUBIKE等等;在文化方面則特別提到了棒球、威士忌和溫泉等等。
以下是必訪台灣的23個理由:
1. 小吃不能錯過
2. 早餐非常值得吃
3. 夜市必逛
4. 珍奶誕生之地
5. 台灣有很多超酷的水果
6. 東海岸超美
7. (延續前面)瀑布超美
8. 國境之南墾丁白沙灘無敵
9. 日月潭超適合蜜月
10. 9座國家公園,值得花時間去
11. 英文指標很完整,台灣人超nice
12. 台北捷運方便又便宜
13. 捷運廁所裝置很貼心
14. Youbike是認識城市的絕佳工具
15. 溫泉必去
16. 酒吧雖然不多,但威士忌揚名國際
17. 可以認識國球棒球
18. 很多大眾運輸上Wifi免費
19. 很多文創空間
20. 貓咖啡創始地,在美、日帶來模仿效應(台灣貓很多)
21. 觀光景點從現代到古典都有,如九份
22. 台北101,電梯超快
23. 一個隨時隨地都有驚奇的國家
----------------
一個偏鄉老師的教育設計:當教室成劇場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教師是主持人,所以一堂課能夠變成綜藝節目,或者闖關活動;教學者可以是教練/師傅,所以課程能夠幻變為練習場、工作坊;這些都是劇場的想法,因為你必須安排種種情節和轉折點,讓他們隨時準備進入新的對話情境,一堂課或許不足以看見成效,但是多樣試驗的累積,將讓學生更能隨機應變,將教室內的客人一起拉上臺演戲吧!
讓學生在教室裡「發作」
我們時常關注老師怎麼教,教育部面對社會多元需求,將大量議題丟入教學現場。老師要教一堆東西,學生要學一堆,哪來的空間去創造角色?如果你有機會看到小孩玩扮家家酒你就會明白,他並不是扮演,而是「發作」(act out)。讓學生「發作」的意義在於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去發揮,他就能夠自己動起來,而且是一種自力演繹的藝術行為。
教師的工作應該是「蒐集和處理資料」、「設定目標和矯正方向」,針對每個學生的反應和眼神,去給予他所認為不可能勝任的角色。
別管進度了,如果你想要跟著他們有意義且快樂的前進,那麼一開始的設計工作很重要,確立主題,讓孩子找尋目標。我並非要孩子拋棄識字、算數基本技能,而是讓他們明白你的理念,跟著你的風格一起去挑戰。
試問,一個考高分的孩子和一個能大方表現自己想法的孩子,哪個會得人喝采,哪一個更有機會在教師所不知道的未來中,得到一個在未來「被發明」出來的工作呢?
教師應該是個設計師
教師解決現實困境的方式是去「設計」,雖然這個詞一直被認為沒有「錢途」,但是,教師難道是只能等待新的教科書出版,或教育部頒訂新法規後才能工作的人?難道針對環境所設計的學習單沒有教師的一點想法?設計不應被用錯地方,不該只是被表面的形式定義。
我真切認識到,有許多教師創造出超厲害的教學設計,他們所規劃的活動和課程,不僅好用也有效。我們應該組織起來,而且了解學生的學習並不是完成教師的安排,而是要延續、開拓學生自己的可能性。
教師的設計必須要讓學生能自己動手,而非單純只是用耳朵聽講,用眼睛觀看。如果你要教學生一公畝地的大小,可以怎麼設計?何妨讓學生動手在操場丈量、標示一公畝的大小,讓他告訴你一公畝有多大。
在這種想像中,學生可以是丈量者、組織者、規劃者、發言人,而常在臺上說話的老師們不要努力錯了方向,讓他們知道你要看見什麼,下達指令、規劃工作內容,這就是設計。
而我是這麼做的:
開發多種學習感官
我們太仰賴視覺了,儘管閱讀是獲取知識的最好方法,然而我們從未正視其他感官。聽力是很棒的學習路徑,我讓學生觀看與教學主題影片,我也讓他們練習打逐字稿,它是一種藉由聽,轉化為文字的過程,聽得懂就打得對,它的層次包括聽得懂音(signifier),再來是聽得懂意(content)。再者是「觀看」。
約翰‧柏格(John Berger)在《觀看的方式》中提到:「觀看先於語言,孩童先會觀看和辨識,接著才會學會說話」,觀看方式決定了知識和信仰的角度。
我讓孩子認識圖片,學會描述圖片,用眼睛明確而客觀的說話,例如:「我看到一張紙飄在空中,有個帶著黑色高帽的男子,手拿著雨傘,雨傘被風吹得翻了過來....」。尤其在中文裡,過多修辭與華麗詞藻取代了孩子的眼睛,他們變得不夠客觀,因此多有貧乏和矯情。
我們不是太依賴文字,而是太依賴同一種解讀(de-coding)路徑,我們應該在教學的途徑上逆轉(reverse)認知流程。想想,最有能力用圖像、語言、聲音和場景說故事的人是誰?是電影導演,因為他們不斷逆轉表現方式,使意義流轉,每個人認知世界、解讀訊息的方式都不同。
我讓孩子們尋找圖片,他們是「搜尋者」,必須學會過濾。我們時常使用平板和網路,如果沒有資訊工具也沒關係,因為真正要學習的方式是「編輯」,學會編輯可以從報紙、雜誌或任何文宣品上獲得,他們也得知道美工排版對於視覺閱讀的舒適感。
孩子透過影片學習,自己看影片去嘗試製作小東西和多種文創作品;我們用雨後抓來的蝸牛製作「蝸牛食譜」,親自烹煮,孩子可以是「廚師和美食品嘗家」;我們在綠色主題課程中做出一臺水冷氣機,放在教室讓大家涼快上課,他們是「自造者(Maker)」,也是材料的「蒐集者」。
他們依照主題拍照,記錄生活環境和感覺,我無法取代他們的情緒,他們學會掌握和表達內心的東西。我實在不知道一個僅僅只學過幾堂攝影課的孩子,何以拍得像藝術家一樣好,他們是天生的「攝影師」。所以,如果你還認為學生只能當觀眾,那你真的扼殺了他們的潛能,利用角色扮演和任命,他們可以在課堂上學得更好,而且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不是很有效嗎?
不斷衝撞的學習共同體
我無法找到一個最佳教學方法,每一堂課即使是同一種學科,都因為每天學生的狀況和學習程度而得重新修正。在工具上,我使用的網路協作平台,Google雲端是我最常使用的媒體,它整合了多種文書處理的工具,並能即時共同編輯和校訂,我利用它同步(Sync)的優點,讓大家每一分鐘都能因任務在身而隨即投入學習狀態。
傳統課室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是,當我們要求學生關注老師的演說時,就浪費掉了學習時間,因此能一起工作是令人興奮的狀態,每個人都奉獻心力的現場即是「劇場」。
這種「劇場」觀念來自於將自我脫離教學現場的觀看,是我正在觀看自我的試煉。因為這種後設的視界,讓我開始凝視學生的學習狀態,當他們開始玩筆、抖腳或者放空時,我知道他們已經退居幕後,和整齣戲無所關聯。
事實上,教學現場也有它自己的空間屬性。我嘗試讓孩子們上台當老師,讓空間改變,也許他們會僵硬地站著,因為他沒經驗練習屬於自己的演說場域,因此他們當然會慌張失措,我願意等待,我充當主持人,讓他們討論的話題周旋在興趣和文本脈絡中,去引起他的好奇心,教學者有必須讓學生引導一件事情,他們自己所引發的事件讓空氣的氛圍變化了,課室劇場的張力才能夠被感知到。
教師是主持人,所以一堂課能變成綜藝節目,或闖關活動;教學者可以是教練/師傅,課程能夠幻變為練習場、工作坊;這些都是劇場的想法,因為你必須安排種種情節和轉折點,讓他們隨時準備進入新的對話情境。
一堂課或許還看不見成效,多樣試驗的累積,將讓學生隨機應變。在種種激情和沉靜後,我才明白,教師產生了自己的經驗,學生也才能從經驗中驗證,得到的結果也許是失敗,但這種學習方式要強調的是劇場式的過程,而非演出後的喝采。是一種藝術不是作品(Art without work)的概念,這種概念對教師而言,強調的是教材的重整、規則的破除和教學風格的建立;對學生來說,是種不怕失敗的心智、信心的建立和自我的現身(self reification)。
或許人生總如戲,但教室中的生命是不是共同體,需要更多的衝撞和拆解能夠發生,因為那是角色生命最撼人的敘事。
(本文原發表於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
---------------
抗戰勝利國防戰力展示預校 黑鷹直升機首度亮相
www.nownews.com查看原始檔
記者呂炯昌/新竹報導
為紀念對日抗戰勝利70周年,國防部舉辦「國防戰力展示」,第一次預校11日在新竹湖口基地舉行。陸軍採購的UH-60黑鷹(Blackhawk)直升機首度在國人面前公開亮相,並藉由地空快速突擊演練展現精實戰力。
在湖口舉行的三軍聯合戰力展示活動區分為空中分列式、地面閱兵與分列式,以及戰力操演三個部分。國防部表示,參演部隊自3月23日起陸續進駐湖口營區。
地面部隊校閱,受校部隊由戰、甲、砲車、各式飛彈及UAV無人飛行載具等三軍部隊及新興兵力編成,計40項229輛裝備。除此之外,戰力展示中還展出二戰時期霍克三型、飛虎隊P-40等復刻版戰機、美援M-4A4戰車等。
空中分列式區分旋翼機、定翼機兩大類型,旋翼機隊計EC-225、S-70C救護直升機、OH-58D戰搜直升機、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UH-60M黑鷹直升機、CH-47SD通用直升機等26架各式直升機,定翼機由P-3C反潛機、E-2K預警機、C-130運輸機、F-16、IDF、幻象-2000三型主力戰機、AT-3教練機等,共計14型64架。
黑鷹直升機為自美返國後首度公開在國人面前展示,並與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CH-47SD通用直升機、四輪傳動運輸車、KTR偵蒐機車、傘兵折疊越野自行車等進行地空快速突擊演練,展現精實戰力。
陸軍航特部602旅黑鷹直升機女飛官黃慈婷少校表示,過去她是飛OH-58D戰搜直升機,現在飛黑鷹直升機,兩者的性能完全是不能比擬。
陸軍一共向美國採購60架UH-60M黑鷹直升機,前兩批共8架已經於上半年交付,全部60架預計2018年前交付完畢。其中15架將撥交內政部空勤總隊,首批4架將於年底前交機。
------------------
hTC敗在數位匯流?(陳世明)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號稱台灣之光的hTC(宏達電),股價從1300元跌到75.3元(6月9日),舉國一片譁然。這幾天,名嘴們從「阿共仔的陰謀」、「政府扶植產業不力」、「公司高層剛愎自用」、「老闆用人不當」、「鋼鐵人策略錯誤」一路檢討到「敗在數位匯流」。
王雪紅不懂數位匯流嗎?她當然知道蘋果之所以成功,硬體載具背後的iTunes服務居功厥偉,所以早早做了佈局:
1.電影製作、代理、發行全包的CatchPlay(2007年創立)。
2.台灣線上音樂一哥KKBOX(2011年入股,經營者是親戚)。
3.新聞、娛樂、戲劇全能的香港TVB(2011年入股、宏達電股價達到最高峰)。
4.新聞很強,娛樂、戲劇也還行的TVBS(2011年透過投資TVB入主,2015年取得全部股權)。
以內容為王(Content is King),放眼台灣,還有誰比王雪紅掌握更多張王牌?
2011年,王雪紅經由入股香港TVB拿下TVBS的經營權後,重用台灣大哥大前總經理張孝威擔任TVBS和CatchPlay的董事長,張孝威大量引進台哥大的舊班底,逐步換掉TVBS的一級主管(包括總經理楊鳴在內),子弟兵也順勢接管CatchPlay。業界眼看電信(手機)、電視、電影、音樂就要來場世紀匯流大秀,為台灣數位媒體產業立下標竿。結果……,什麼事也沒發生。然後,不巧,hTC的股價就一直跌,一直跌,一直跌……。
不覺得奇怪嗎?宏達電的手機市佔和雄厚資金+張孝威的電信團隊+TVBS的新聞娛樂戲劇+CatchPlay的電影+KKbox的音樂,居然開不出一朵「數位之花」。郭台銘、蔡明忠、徐旭東、蔡衍明、黎智英等大老闆,巴不得砸錢接引數位匯流入自己家門而不可得;王雪紅把軟體、硬體、內容(contents)、載具(平台)、人才、資金全齊備了,卻遲遲不見hTC「做出一個數位匯流的動作」。
拿了一手好牌,為什麼會玩到滿盤皆輸?其中問題最大的就屬「人才」這一項。
王雪紅夫婦從來不吝於表現對基督教信仰的堅定、虔誠,對於所屬教會的大手筆奉獻,更是令人驚艷與敬佩。然而,壞就壞在把信仰的位階端得太高,以致於總是在教會的屋簷下找將才;原以為共同的信仰,就可以凝聚共同的願力,沒想到,反而限縮了傾聽不同意見、接納多元人才的機會。
時至今日,軟體、硬體、內容(contents)、載具(平台)、資金這幾張好牌雖然強度稍減,但組合起來的威力仍不容小覷。如果王雪紅不要把宗教跟公司黏得太緊,願意多跟教會以外的人士交流,擴大核心決策層面,廣納多元意見;hTC就算短期內無法重登高峰,至少不會重蹈用人不當的覆轍。
------------------
抗MERS!南韓宣布降息1碼 韓元應聲走低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受到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疫情發燒,恐引發連鎖效應拖累南韓經濟,南韓中央銀行今日宣布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將基準利率由1.75%降至1.5%,再創歷史新低紀錄,這也是南韓繼3月以來,今年內二度降息。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在MERS疫情不斷升高下,南韓人心惶惶、經濟面臨危機,日前經調查17位經濟學家中有9位預期南韓央行不會袖手旁觀。而今日上午南韓央行即宣布降息,傾全力防堵MERS疫情延燒衝擊經濟。
南韓在MERS疫情爆發之前,即因受到全球需求下滑以及日圓貶值拉低韓國企業競爭力等各種因素影響,5月出口較一年前銳減10.9%,創下6年來單月最大跌幅,並為連續第5個月下滑。
而韓元兌日元過去一年升值了10%,兌歐元也強漲 9.3%,兌美元則僅貶值 8.7%。使得韓國央行近期明顯放手匯率貶值,加以刺激出口。
南韓央行今日調降指標利率1碼,也是去年8月以來第4度降息,且為3年來的貨幣寬鬆循環中第7度降息,在宣布降息之後,韓元盤中也應聲走貶,最低一度來到1114.4元兌1美元。
根據《彭博社》報導,韓國身為亞洲第四大經濟體,但MERS影響,韓國旅遊發展局估計有2萬餘人取消了赴韓行程,近2000所學校停課,現代汽車宣布暫停官方活動等等,均影響經濟活動。
南韓目前MERS病例總數來到122例。新增病例有8人是在三星醫療中心感染。三星醫療中心是南韓最大病院之一,目前也是MERS主要感染原。截至目前為止,南韓已有9人死於MERS疫情。
-----------------
我們在韓國的看病經歷
cn.ny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在韓國爆發的中東呼吸綜合症已致近100人感染。在該國苦於遏制疫情之際,韓國的醫療系統受到了嚴格的檢視。據時報駐首爾記者Choe Sang-Hun報道,專家稱韓國的醫療系統鼓勵家屬承擔護理病人的工作,或許助長了中東呼吸綜合症的擴散。
在Facebook和我們的文章評論板塊中,居住在韓國或曾到訪韓國的讀者分享了他們在韓國醫院中的經歷。他們談到了過度擁擠問題以及家屬承擔護理義務對他們和家人的影響。這些評論有些經過編輯,有些經過縮減,以便更加簡潔明了。
十二個人一個水池
我曾住在首爾的一家醫院裡,住了三個多星期,其中大部分時間在一個六人間里。病人家屬被理所應當地認為應承擔很多我們認為在美國護士會承擔的工作。事實上,每個病人的病床下都附帶一張供家屬睡覺的棕色小床。在我住的這家醫院,一間普通的病房裡可能會睡着多達十二個人。水池只有一個,是共用的。的確很擁擠。
——브렌도
維修工和小孩爸爸的幫助
我的妻子在首爾的一家醫院生下了我們的孩子。這挺令人高興,但也挺令人害怕的。在剖腹產後,她被維修工(沒有面具,沒有清潔等。)轉移到自己的房間。我被要求幫忙把她從帶有滑輪的運輸床抬到她的病床上。這可不怎麼優雅……
——斯蒂夫·斯提梅爾(Steve Stimmel)
缺手套、缺肥皂、缺紙巾
我剛和十個月大的女兒在醫院一起呆了三天。我們付的是雙人間的錢,不太擠。不過,除了安排靜脈注射的藥品,照顧孩子的工作都是由我承擔的。這很普遍。家屬被認為應該陪在病人身邊以滿足他(她)所有的需要。護士不承擔任何個人護理工作!
沒有一位護士或醫生戴過手套,從來沒有,包括靜脈注射和抽血的時候。病房的衛生間里沒有肥皂、沒有紙巾,也沒有人每天打掃。實際上,我從來見過衛生間乾淨過。我也沒看到過護士更換病人交叉使用的耳溫計上的耳套。雖然那個病人的病不嚴重,但我明白為什麼疾病可以在這裡輕易地傳播了。
——埃博·拜拉(Amber Baila),韓國大邱
------------------
史丹佛 這樣教創新-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但,也從來沒有一位院長,像史丹佛工學院院長柏麥(James Plummer)這樣,充滿危機感。
他是在任最久的史丹佛工學院院長,任職15年。他最常自問的問題是:「如何教出未來世界需要的工程師?」他深知,光是培養工程專才,不足以讓美國在下一輪競爭中領先。必須讓課堂變成創新沃土,校園成為創業搖籃。
早在70年代,柏麥就在史丹佛校園裡開設積體電路實驗室(IC Lab),讓學生可以自己設計製作積體電路。「等於在史丹佛裡開一個小台積電。比台積電啟動早了15年,」台揚科技創辦人、也是史丹佛校友的王華燕評價。
柏麥在任期間,史丹佛工學院大刀闊斧改革課程,讓工程系學生一邊深入電腦科學專業,一邊跨領域學習創意、創業、創新,打造「T型人才」。
結果驚人:在柏麥的擘劃領導下,電腦科學大學部現在已是史丹佛最大的大學部。聽完柏麥演講的科技部長張善政,不禁神往,「如果我還能當一次學生,我真希望能到史丹佛念電腦科學。」
柏麥怎麼改變最「硬」的工程課程,讓世界政商領導人趨之若鶩?以下是專訪與演講紀要:
未來5年,最重要的科技5大趨勢是:第一,行動科技,這改變了晶片的設計、製造,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更改變了我們的互動方式。第二,物聯網,這將是新公司與既存公司的廣大平台。第三,大數據(Big Data),這威力極強的新科技將催生新職業,像是資料科學家,但也將挑戰我們重視的安全、隱私。第四,科學將發生根本的改變。以前科學實驗總是先假設,再做實驗驗證,但現在有足夠的資料,只要善用資料,問對問題,資料將自行產生假設,這對疾病研究、新藥開發,都將產生巨大影響。第五,教育和科技結合,個人化學習將是趨勢。
這5大趨勢下,世界演變愈來愈快,我們教育的目的也要改變。
史丹佛教育的6大改變
過去10年來,我們做了很多改變。一方面,我們讓工程變得更有趣,吸引更多學生。另一方面,我們培養學生本科之外的軟技巧,像是創意、創新、創意、溝通技巧、打造團隊等等。我用六點來說明我們過去十年的改變。
第一,重新規劃大學部課程,讓學生更有自主權。以電腦科學為例,過去,我們很強調一定學完基礎的理論課程,才能進一步選修像是機器人、自然語言、圖形處理、資料庫、分散式運算等進階的、較有趣的應用領域。但我們現在讓學生自己選擇,你可以一開始就選擇你較有興趣的應用領域,早一點浸淫在你有興趣的領域中。結果,以電腦科學為主修的學生人數,過去5年來成長3倍。
第二,舉辦各式小型的研討會、短期課程,讓學生發現自己。在史丹佛,1個學院教授教導12位學生,每週定期見面討論3到4小時。在工學院,學生和教授們每週討論的話題天南地北,從太空到環境問題、科學是否能拯救人類等等。
給足機會探索自我
自去年9月,我們也開辦「大二學院」(sophomore college)。在史丹佛,你不必一進大學就選科。我們讓你在大學裡學習了1、2年後,你再選擇你的志趣。
因此,「大二學院」這種為期三週、每天兩小時的密集課程,對你發現自己對哪些專科最有興趣,很有幫助。
比方說,大二學院裡有一門課,讓學生3週內設計、動手做出飛機引擎。也有一門課「西方世界的能源」,第1週在校園上課,第2週、第3週就到懷俄明州,美國提供最多能源的州,去煤礦坑、風力發電廠、水力發電廠、碳捕捉工廠、油頁岩開採場做田野調查,也和相關官員討論。學生們在最後一堂課提出能源解決方案。
第三,讓大學生暑期加入研究計劃,提早熟悉研究生活。去年,我們讓250位工程學生,讓他們花一個夏天待在實驗室、跟著教授研究。校方付錢給學生,還付錢讓他們夏天住在宿舍。
第四,訓練T型人才。我們和設計學院合作,在科技、商業、人文價值間找出交集,開辦各式各樣的課程。設計學院的教學理念是,動手做真正的計劃,跨學科的學生在同一間教室,先找出不那麼容易被找出來的問題,失敗快一點,但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有趣的是,當你走進一間設計學院的教室,常常不知道誰在教課,我們通常有2位分屬工程領域和商業領域的教授合教,他們常常辯論,也激發學生討論。
讓學生找到夢想與熱情
舉例來說,有一次,學生們前往印度,討論如何解決印度鄉間嬰兒猝死率高居不下的難題。後來,學生們想出了電池充電的簡易嬰兒保溫箱,可以讓剛出生的嬰兒在保溫箱八到九小時,有足夠時間將嬰兒送抵城市醫院。
要知道,現在學生進大學,不再關心他們未來能賺多少錢。他們關心的是,我能解決多少的問題、多大的問題。這才是他們的動機。
第五,開設「科技企業課程」。你一定很難想像,在工學院裡面,我們竟然開設了這些課程:創意與創新、科技創業、專利法、募資管理、全球創業行銷、創業管理與財務、談判、創辦人的困境等等。
第六,鼓勵學生競賽。從來沒有一件事像「競爭」這樣,能讓人廢寢忘食、24小時工作絲毫不倦。我們鼓勵學生參加各式各樣的國際競賽,我們的學生蓋了一間太陽能屋,做電動車、機器人,參加DARPA(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挑戰賽,也參加企業營運書的競賽。
做了這些事後,我們的結果是:6年前,史丹佛大學生原本只有20%選工學院當作主修,現在有40%。我們也不想再多,要保持一個健康多元的均衡。
MIT過世的校長偉斯特(Charles Vest)曾說,是熱情、夢想、好奇心驅動學生,而不是任何課表。
-----------------------
衛生不達標、過度擁擠
韓國醫院的衛生水平不是它應該有的樣子。不過,我覺得這和過度擁擠有關。我在中國的醫院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在人員密集、每天需要察看近兩百名病人的時候,注意環境衛生容易因為疲憊等等而被忽視。
——Young Woo Kim
人手不足
即便是患有可自行處理的一些小毛病,人們也會跑去醫院。我不是在說典型性的感冒或者別的類似的毛病,而是僅僅有一絲不適人們就會跑去看醫生。結果是,醫院缺乏足夠的人手應對全部的病人,家屬只好參與其中了。問題是,和受過培訓的護士相比,家屬缺乏衛生意識。他們破壞醫院的規章制度,病人也不遵守規定。
——Young Woo Kim
司空見慣的轉院現象
為了進入大醫院而申請轉院在韓國不成什麼問題,也非常常見。許多發達國家採用了相似的轉診體系。實際上,真正的問題或許來自文化背景,例如家庭成員人數多,這些家屬往往習慣了為照顧病人或僅僅是探望病人而聚集在一起。他們經常不洗手就直接接觸病人,並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回家。
——Seok Joon Kwon
護士糟糕的工作環境
護士的工作環境糟糕,收入也無法彌補這一點,而且社會上存在護士地位遠比醫生低的偏見和氣氛,因為這些原因,受過訓練的護士不足。我聽說在美國,護士受到非常不同的待遇,他們像醫學專家一樣。
——Hanbyul Kim
人人負擔得起基本醫療
在韓國,我們有一個很好的系統,因為它可以讓每個人都負擔得起基本的醫療服務,不過這也的確意味着,存在過度擁擠和照顧不足的現象。
另一個是,在韓國,護士並不做很多你在美國看到的護士會做的事情。去年,我的祖父中風的時候,被與其他五名病人一起安排到一個單人間里,我們不得不從醫院外部尋求幫助,帶到他的床邊,否則他就完全被無視了。
——Seline Jung
快速、可靠
我在韓國的醫院享受到的都是快速而可靠的服務。我只能說,就把病人送到正確的專家那裡而言,韓國的醫院和診所比美國的相應機構快捷而且有效率得多。
——安德魯·羅賓遜(Andrew Robinson),韓國濟州島
已有改觀
這裡的醫療系統非常好。進出醫生辦公室的門也就20分鐘,然後你就擁有了包含診療費和藥費的賬單,賬單低於10美元。做一個整形手術並住院四天,在這裡甚至也只要350美元。目前我還不擔心中東呼吸綜合症。疾病總是在醫院裡傳播的。這並不新鮮。不同之處在於,人們過去被允許回家和在不同地方轉來轉去地就診。現在不行了。
——邁克爾·佩雷斯(Michael Perez)
樂於助人的房東
我在一家韓國醫院住過兩周。我在韓國沒有家屬,是我的房東照顧了我。
——馬修·斯特勞德(Matthew Stroud)
翻譯:何經緯(實習)
-------------------------
否則別人賺錢,你永遠只有眼紅的份
By 撰文者老馬, m.businessweekly.com.tw查看原始檔六月 9日, 2015
圖片來源liquene@flickr,CC BY 2.0
不管你同不同意,以目前的社會結構型態,循規蹈矩的上班族要賺大錢愈來愈難囉,由於物聯網及電子商務和許多新的商業模式興起,很多我們熟悉的工作將逐漸被取代掉,創業、做生意的門檻固然明顯降低,若點子夠棒,夠吸引顧客,面對的市場將不受疆域局限,必然商機無限;反之,同質性高、擁有很多替代品的物件產業、價格競爭激烈 、沒有特色,則很容易被淘汰,企業或產業鏈也隨之很快就消失掉。
因此我要提醒諸位,未來整體失業率不容易降到很低,通膨率也不容易拉到很高,各央行想憑藉此兩種總經指標調整貨幣政策,將不簡單,據此推論,全球市場資金浮濫情況必定持續下去,如此一來,假如你無法積極參與資本或金融市場的PARTY,就會被迫成為M型較為弱勢的一端,這並非危言聳聽,務必要聽進去。
近來陸續和幾位擁有高資產部位人士接觸,發覺他們的共通想法是,台灣政府許多政策的確加速資金外移或讓有錢人被迫化身為假外資,如此一來,香港、大陸甚至日本或美國的資本市場、金融商品乃至房地產,相較台灣吸引力大增,這種現象令人擔心,將來很多優良企業因籌資困難、不願在台掛牌上市或整體市值低落,將持續消耗其在同業間的競爭優勢,主政者很多措施並未想到,錢能輕易流動,無國界限制,但很多辛苦上班族都難逃被扣稅,假如高資產者不願投入在地企業、生產活動或鼓勵創新企業,政府無法有效推動重大或核心產業政策,帶動各行各業需求,日後又將如何聘僱員工?很多行業一環扣一環,資本市場如此,房地產也是如此,產業如此,那麼一般老百姓又該如何?
我的看法是,有幾種行為絕不能做, 絕不能只存銀行賺利息,絕不能只賺固定薪水,絕不能都不投資股票或基金,絕不能只有一種技能,絕不能拒絕網路或電子商務的往來。說來有些誇張,但是面對驟變的世界,你的心態與做法不得不調整,否則永遠處於贏者圈之外,那種滋味挺不好受!大家加油
----------------
37%的台灣高中大學生沒有自信...TED:自我探索不足,又急著模仿「人生勝利組」
By 撰文者黃曼, m.businessweekly.com.tw查看原始檔六月 9日, 2015
圖片來源:di bo di@flickr ,CC BY 2.0
根據調查,台灣3成左右的國中生不知道自己將來的人生方向,近半數的大學生仍然痛苦於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工作,因此許多人選擇延畢或讀研究所,而其主要目的是繼續探索人生方向。為什麼我們一天比一天成熟,卻越來越不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其實,不論問題是出在自己本身或是環境中,跳脫與否的決定權仍然掌握在我們手上。
一條大家都走的「安全路」
2009年,14歲的楊逸帆開始拍攝紀錄片《學習的理由》,紀錄幾位國中生面對「國中基測」的歷程。原本他打算把影片的重點放在台灣「填鴨式教育的苦悶」,沒想到卻在拍攝的過程中發現更嚴重的問題—學生往往為了「安全的路」而犧牲夢想。
舉例來說,有一位同學很喜歡跳舞,但是她的好成績使她不敢脫離這條「安全的路」,而另一位同學不太會讀書,但又根深柢固地認為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只好繼續在這個令他痛苦的環境下徘徊,然而,選擇這條路雖然安全,卻讓學生們遺忘當初學習的樂趣,甚至陷入更深的迷惘。
-------------------
你的邊陲,我的中心
By 撰文者劉佩修, m.businessweekly.com.tw查看原始檔六月 10日, 2015
對泰國,台灣人有點熟、又不很熟。清邁大象、曼谷購物、普吉島、泰式按摩,人們琅琅上口,但對於泰國的經濟變化,卻有點陌生。
很少人知道,它是除了中國以外,台商家數最多的國家;它的股市總市值、每日成交量,都超越新加坡;它的企業高階主管薪資,已超越台灣。
許多人談到泰國,腦海直覺跳出的印象,是泰勞。殊不知,台灣的泰勞人數已逐年下降,只剩約六萬人;薪資此消彼長,讓泰國人來台淘金意願缺缺。
對泰國的誤解還有很多。以為紅衫軍很嚴重,其實坦克車在街上繞一圈,民眾上車拍照留影,然後是嘉年華會般的市集;以為泰國靠農業與觀光撐起半邊天,其實泰國的製造業基礎,讓它被稱為「東協德國」、「東方底特律」。
泰國製「MIT」產品,深受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民眾喜愛,認為次於日本、高於中國。至於台灣這個MIT,很可惜,當地知道的人不多。
對泰國的誤解,也讓泰國人來台觀光與洽公,手續繁複。辦觀光簽證竟需要工作證明、財力證明、機票證明、戶口登記證、預定住宿證件……,說難聽點,政府簡直把泰國來台人士,都假想為可能跳機非法打工的泰勞了。
東協加三的國家中,除了中國內地、緬甸對泰國仍需電子簽證,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全部對泰國免簽。台灣把泰國觀光客往外推,其他國家卻奉為座上賓;在曼谷,地鐵走廊、捷運車廂,到處可見日本、韓國觀光局的大幅廣告,砸重本的背後,是看到泰國人的消費實力。
過去,課本裡的中國漢文化,稱東南亞是「南蠻」;台灣則視東南亞為外勞輸出地。殊不知,東協經濟共同體(AEC)上路後,亞洲的政治與經濟版圖,將大幅翻轉,屆時,台灣在中心還是邊陲?
此次泰國採訪,印象最深的是泰馬邊境宋卡府,從天空往下看,除了森林還是森林,但它卻是傳言中克拉運河的選址處,邊境經濟特區正興建中;泰國人、台灣人、中國人,都在當地找商機。一位台商興奮的告訴我們:「這裡正好是東協的中心點!」
有人看它是邊陲,有人卻視為中心。其實,邊陲與中心,不在於地理位置,而在於看事情的角度,若覺得重要,就會視它為中心。東協正激烈變化,台灣該重新看待它了。
---------------
---------------------
王金平何必義不容辭
推文到plurk
2015-06-10 06:00
國民黨迄今推不出A咖級總統候選人,黨國的徒子徒孫準備蒙著頭拿起棍棒,對付民進黨的機關槍,還大喊「我們就快贏了」。眼見這個黨就快「黃復興化」,立委選舉可能一塌糊塗,王金平出馬表態「義不容辭」,卻激起更多火花。
王金平本來就有老驥伏櫪的雄心壯志,他的「藍皮台骨」是國民黨死馬當活馬醫的「還魂帖」;但馬英九念念不忘「九月政爭」的滿臉豆花,又不放心老王會不會讓他安全下莊,因此「卡王」,優先推舉朱立倫。原本可以「義無反顧」擂鼓出征的王金平,只好喊暫停。
國民黨的初選走下來,已經朝「黃復興化」和「新黨化」的方向緊縮,深藍支持者熱血澎湃,論調集中,這個趨勢有助於一時的情緒宣洩,無助於整體大局;假如由深藍路線主導選戰,將導致立委選舉的全盤皆墨,不管A咖或B咖,大家都看得懂。
王金平的「義不容辭」,有其政治謀略,在「中國國民黨」一亡於大學生太陽花運動,二亡於中學生反黑箱課綱的關頭,國民黨若不能改弦易轍,強化「台灣國民黨」的成分,很難再有明天。
但黨國的徒子徒孫還在「刻舟求劍」,還在「同舟共濟」,口誅筆伐地痛批王金平,質問他為什麼不做馬英九的「立法局」?不通過走向統一的黑箱法案?一副「非我族類」群情激憤的樣貌,既凸顯他們對於議會政治的無知,又包下所有的理由做為「省籍排他」之用。
話說回來,王金平何必義不容辭!就此退隱歸山,等著蔡英文當選總統,國民黨立委剩下卅席,馬英九被好好檢驗,民進黨重整憲法,台灣真正第一次政黨輪替,不也是好事一樁!〈陳杉榮
----------------`
文化視野
推文到plurk
2015-06-10 06:00
台灣的政治改革運動,經過戒嚴時代,走在解嚴後歷程,權力功用論幾乎席捲一切。中國國民黨挾持一個不完全國家的名號,視為神主牌—卻只是為了壟控在流亡地的統治權力;而挑戰者,民進黨幾經變易,靈巧有餘,革命性不足。
看看美國《獨立宣言》:「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由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秉持這種理念,美國才成為美國。
美國賴以立國的許多文本,流露著一個國家創建的文化真諦,那是近現代世界文明走向的人文風景,應該是台灣政治人物最需要的精神指標。國民黨中國和共產黨中國的革命建國,在認知與實踐都缺乏這種動人的行跡。爭權奪利,勝王敗寇的權力邏輯交織,某種中國文化心性的使然,讓標榜藍色革命的「中華民國」,不能不被推翻;也讓標榜紅色革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雖夸夸其大,卻不美!
不要迷信革命就是武力,如果看看一些美國從獨立到建國的文本,以及實踐的努力,就會了解那其實是文化的力量,是許多新的意義與價值,形成信念。如果沒有這樣的力量,只是以暴易暴,國民黨中國亡於共產黨中國,又如何?這也使得許多國共治下的人民與國家之間並無真正的信賴關係。一些人執意於中國,寄寓美國,魂與體分離,表裡不一。
台灣受制於美國和中國,但中國才是對台有犯意的國家。看看台灣的軍備,這個不知為何而戰的不完全國家,不知道文化力量的重要,沒有真正型塑台灣追尋建構一個國家的意義與價值,只糾葛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殘餘的歷史舊帳,或競逐於泛中國國民黨和泛民進黨在現體制的權力之域。瑣瑣碎碎、枝枝節節的盤算,縱然有時也有波瀾,卻無法建構出真正新的國度,描繪真正新的社會。
(作者李敏勇,詩人
-------------------------
吳敦義、陳長文 認定馬英九違憲
推文到plurk
2015-06-10 06:00
◎ 黃帝穎
立法院本週將審查馬總統提名的四位大法官,除了林俊益是判決馬總統特別費案「無罪」的承審法官,廣受各界質疑外,馬總統提名這四位大法官如獲通過,形同馬總統一人提滿十五席大法官,恐牴觸大法官「交錯任期」的憲法設計,爭議更加嚴重。最可議的是,同一總統提滿十五席大法官「有違憲法意旨」的主張,是國民黨在二○○七年九月所提出,如今國民黨卻自打嘴巴!
二○○七年時任國民黨秘書長的吳敦義表示,黨內與智庫認為,若陳水扁這次提名的八位大法官人事全獲得通過,將出現十五位大法官均為同一總統所提名,此現象似「有違憲法意旨」。吳敦義更進一步指出,有關大法官人事案,國民黨邀集包括律師陳長文在內的法界專家與智庫討論,認為全部大法官均為陳水扁所提名的情況,與憲法意旨有違。
當年,國民黨主張同一總統不應提滿十五席大法官,否則「有違憲法意旨」,如今要問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副總統吳敦義、律師陳長文,馬總統即將提滿十五席大法官,是否「有違憲法意旨」?(作者為律師)
-------------
〈林保華專欄〉台灣會怎樣「地動山搖」?
推文到plurk
2015-06-10 06:00
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後,國共雙方都強迫未來可能執政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習近平更在今年三月揚言,如果台灣不接受「九二共識」,就會「地動山搖」。
最近蔡英文訪問美國,顯示台美關係升溫,尤其美國表示「九二共識」是台灣與中國之間的事情,與美國無關,意味著美國並沒有強迫蔡英文接受。因此馬英九總統與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同在六月三日對蔡英文發出恐嚇。這些恐嚇雖然頗為幼稚,但是習近平的「地動山搖」,台灣與蔡英文卻不能不認真對待,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軍事方面。這是中共歷來最常用的手段,以一九九六年向台灣發射空包彈為最。如今中國軍事實力比過去強大,但是以目前美日加強軍事結盟,美國也主動提升與台灣的軍事夥伴關係,加上中國認為收買台灣的代價,比「武力」解放要小。因此武力恐嚇就是有,也不會有多大的效果,因為中國不敢真打。
第二,外交方面。有說台灣的邦交國會大量與台灣斷交而導致台灣外交崩盤。其實,台灣外交在美台斷交後早已崩盤,現在剩下的邦交國能幫助台灣在外交上取得任何突破嗎?他們加起來的作用,遠不如一個美國,雖然台灣與美國沒有正式邦交。但就是「代表處」的作用,也類似使領館了。倒是最近英國把它的在台代表機構「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更名為「英國在台辦事處」,英國是最早(一九五○年代)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現在向美國看齊了。
第三,經濟方面。這才是台灣必須要認真對付的,因為馬英九已經向中國大開國門,不但台灣的經濟已經嚴重依賴中國,而且放寬中資對台灣企業的滲透,也就是便於中資收購台灣企業。中國可能減少來台灣旅遊人數,也會減少輸入台灣貨物,甚至對中國的台商進行查帳、加稅等報復手段,有些現在已經進行。這些惡行,台商應該早就知道,這就是中國對經濟的「政治掛帥」,迫使台商向民進黨及其地方政府施壓。
面對這些,台灣有多大的承受力必須評估。不過,如果台灣立場明確,相信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會出手支援,美國關心台灣的經濟自主權,就是早見到了這一點。但是外界支持還是有限,最主要還是要靠台灣自己經濟的創新與轉型。
台灣要擺脫中國的壓迫與奴役,必須準備付出一定的代價。台灣人一定要有準備,尤其認同台灣本土的台商。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
檢察官談「法醫師法」複製困境
推文到plurk
2015-06-10 06:00
◎ 陳振義
正當輿論為了女童割喉案及死囚處決案鬧得沸沸揚揚時,規範偵查業務關鍵的法醫鑑識工作的法醫師法,已於5月22日悄悄送進了立法院審議。
法醫相驗工作攸關刑事偵查業務之成敗。日劇HERO曾有一句名言:「只有檢察官能讓屍體說話。」在台灣,法律出身的檢察官欠缺法醫學的專業,必須督同法醫師或檢驗員進行檢驗或解剖屍體。明察秋毫的法醫師,可以透過一滴血、一顆牙齒、一個血跡噴濺痕,判斷出死者之死亡方式,進而做出正確的鑑驗報告,供檢警將歹徒繩之以法;反之,遇到將法醫工作當副業、兼差的法醫師,草率為之,則可能讓死者含冤莫名、歹徒逍遙法外。
現行法醫師法於94年制定時的立法理由,在於法務部過去與成大、陽明合作培養的法醫師,貪圖醫師高薪,都在取得醫師資格後賠款落跑,法務部找不到法醫師,只好採取法醫師、醫師分流的方式,讓法醫師沒辦法換跑道當醫師,醫師想從事法醫工作者也必須經由法醫學養成教育,不可任意轉任。因而台大醫學院在93年成立了法醫研究所碩士班,現也有許多畢業生通過法醫師考試,而成為在各地檢署的法醫師,彌補各地檢署全職法醫師不足的狀況。
然而,修法重點卻在於:一、病理專科醫師可免試取得法醫師資格而成為病理專科法醫師;二、司法的解剖屍體工作只能由病理專科法醫師為之。換言之,讓病理科醫師免試便可取得法醫師資格,且只有病理科醫師可以取得病理專科法醫師證書,從事專屬的解剖工作。然而,法務部提出的修法草案已明顯與當年法醫師法制定的初衷相違背,試問:具病理專科醫師資格者,平日在醫院內吹冷氣享受醫師高薪,如何能期待其能與站在第一線的法醫師一樣,上山下海,要忍受腐敗惡臭蛆蟲亂竄蒼蠅飛散,更要拼湊血腥破碎的軀體殘骸?再者,一般醫師面對的是活人,或是瀕死之人,若未經過法醫學研究所養成教育,如何期待其能與法醫師一樣,鎮日面對殘破不堪的屍體,而不會將法醫鑑驗工作當作個人撈資歷的手段?
面對質疑,法務部吳次長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是:「一般醫師或醫學院畢業,可能不願參加法醫師考試或是沒有時間準備相關科目。」問題在於法醫師法當初之所以立法,正是為了規範此困境而生,結果修法草案反而複製過去的困境,現在對著過去打臉,究竟是為了誰?
只要有心從事法醫鑑驗工作,要通過法醫師考試應不是問題;反之,倘若無心,廣開方便之門只會讓更多流浪醫師增加撈資歷的轉換跑道。一個連法醫學專業學程都不願意修習,也不願意通過法醫師資格考試的「兼職」病理專科醫師,能期待對法醫工作有多少專業與熱忱?如此一來,被害人人權與社會正義又將由誰來保障?我們不禁要問,獨厚醫師的法醫師法打臉修正,究竟是為哪樁?(作者現任南投地檢署檢察官)
-----------------
比宮鬥劇還精采的初選大戲
推文到plurk
2015-06-09 16:54
◎沈麗麗
精彩精彩真精彩,這齣國民黨初選大戲,越來越有看頭,但也越來越灑狗血,比步步驚心與甄嬛傳還要高潮起伏、精采絕倫。
7日王金平鬆口表示,如果黨徵召參選總統,對黨的決策義不容辭。8日傍晚周姓名嘴在臉書寫道,民進黨立委蔡煌瑯錄影時爆料,各方密會傳出大佈局:洪秀柱6月11宣佈退選,王朱配確定,王辭院長、洪遞補院長,洪以院長身分延任一屆。還有人指出,這是5日談妥的,所以才有王7日的徴召義不容辭說。
王金平鬆口表示,如果黨徵召參選總統,對黨的決策義不容辭。(記者劉信德攝)
對此,洪辦傍晚立即發布新聞駁斥,請放話者自重,聲明洪秀柱絕對不會退選,請蔡委員準備好在6月11日向全國民眾公開道歉!
蔡煌瑯回應那是自己在評論時分析,以的個性,不會捅洪一刀。他認為王跟洪應該有某種默契,假如洪有退選的可能,就會在12日民調開始之前。
還沒進入蔡、洪兩個女人的戰爭主戲,才不過是洪一人的初選,就已經是疑雲密佈、謠言紛飛,編劇的編劇、臆測的臆測、推斷的推斷,誠如柯P所言:台灣最不缺的就是謠言,2016總統大選還真是精采可期!
不過這齣戲裡面的確有讓我們感到振奮與神奇的是洪秀柱的民調,竟然能在一個多月之間,支持度從10%多躍升到38%,與蔡英文對比從輸48%到只輸1%,這樣的奇蹟,有人質疑民調作假灌水,也有人認為是洪的勇敢與真誠感動了人心,姑且不論民調的可信度有多少,這樣的陡升,絕對有著非人為操作的因素在裡面發酵所致,或許是國民黨A咖男人的畏戰與黨政高層防洪的打壓,令人大失所望而激起了基層藍營向洪秀柱團結的效應,或許是預想到洪蔡對戰的贏面機率,藍營與中間選民對洪激賞,甚至唯洪不選的聲浪高漲,這些都已是不爭的事實,也只有馬朱王還像睜眼的瞎子,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初選大戲裡的最佳男主角,當屬楊志良有勇敢言,連署被三振出局,但下台身影漂亮,最爛男主角當屬王金平,既有今日義不容辭,當初何不當仁不讓?而且有人說他「益」不容辭,這一個「義」字,王是否擔待的起?如果蔡煌瑯所料王洪串通好的戲碼並非事實,那蔡所說的王不就真的是一個奸詐、不厚道,在背後捅洪一刀的不義之人了!
(退休教官)
----------------------
從台灣的代議士看「查證不實」與「權力濫用」
推文到plurk
2015-06-09 14:48
◎馮羿勳
前陣子網路流傳一則影片,內容是台北市議員秦慧珠在6月2號市議會質詢完後,把台北市警察局長邱豐光叫去自己的研究室飆罵一番。其緣由就是秦議員原本想以「護童專案」一事來「修理」柯市長,卻因為查證不實,質詢內容混淆不清,被一旁的局長「打臉」。當然,這樣的偷拍行為確實不當,但是否有違法之虞,不是筆者今天要討論的。筆者要討論的是從台灣的代議士看「查證不實」與「權力濫用」。
網路流傳一則影片,內容是台北市議員秦慧珠於市議會質詢完後,將台北市警察局長邱豐光飆罵一番。(記者蔡亞樺攝)
查證不實使代議士在質詢台或是節目鏡頭前出糗的事情屢見不鮮,畢竟這些議員或委員平時業務繁忙,質詢資料或報告內容大多都會請助理幫忙整理和蒐集,交給他們在台上或是鏡頭前「演」出來,這時,倘若資料內容有誤,那質詢和報告過程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代議士的專業形象也會蒙上一層陰影;自己更會成為民眾茶餘飯後的笑料。但其實這些事對於一些民代根本不在乎,有些認為只要出來鞠躬道歉,隨著時間過去,民眾也會跟著忘記;有些民代甚至不認為是自己的錯,反而將罪過怪到他人身上,而秦議員就屬於這一類。
自己沒有搞清楚專案內容,結果在質詢台上出洋相,會後非但沒有檢視自己的缺失,反而還惱羞成怒,私下訓斥以「抱老鼠冤」。許多議員在事件過後都只譴責偷拍行為,卻對「權力濫用」之事一概不提,彷彿這類的行為是合理且被容許的。人民選出代議士是為了幫助人民監督政府的作為,有本有據地質詢官員,而不是把質詢過程當作自己表演的時間,用咄咄逼人、大聲喝斥的問話方式:唱歌、道具等誇張演出,打著關心人民權益的大旗,實則將官員當作自己做秀的道具,更不是做些賣弄官威、侮辱公權力之事。
有人說代議士在鄉土劇裡都被妖魔化,事實上,戲劇都有呈現一部分真實的效果,你覺得電視裡演的都太誇張嗎?我認為現實案例比電視裡的都還要誇張、還要令人不齒。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學生)
------------------
BRT去留的反思
推文到plurk
2015-06-09 14:37
◎陳念儀
我是一位台中人,家住台中市龍井區。龍井區位於台中的最左,自我有記憶以來,從家裡到台中市區是一件遙遠費時的事。前進市區,台灣大道總是塞車,不論騎車或是開車一路走走停停,幾乎每一個紅綠燈都要停下。如果坐公車,從沙鹿到台中火車站更是遙遠,大約費時一小時半至兩小時,所以從前我們都選擇搭乘火車,大約三四十分鐘就可以抵達,但是班次不多。以前我們總是期待著台中捷運的出現,希望台中也能像台北那樣便利快速。
台中BRT將改由「優化公車專用道」取代上路。(記者廖耀東攝)
在我大一的時候,沸沸揚揚的BRT終於興建完成,對於這項建設,我是樂觀的,因為我是絕對的受益者。當時在路上看到正在興建的月台,心中有各種想像,到底BRT會怎麼改變我們的交通生活。開放試乘後,的確大大的縮短了從前從海線地區到火車站的時間,但我是失望的。BRT打著免費搭乘得宣傳,的確提升了大眾願意搭乘意願。不過當初BRT是倉促上路的,許多月台工程的善後並未做完,可以見到一包包水泥等,而我的朋友也曾經因為BRT月台的瑕疵導致她的大拇指指甲翻起。而月台旁的機器設備至今也尚未啟用,讓人充滿疑惑。
對於機車騎士及汽車駕駛來說,BRT更是讓交通更加阻塞。而最近新聞指出,可能開放少數公車到BRT專用道上行駛,此政策是否會造成BRT的不便,讓公車上專用道會不會讓BRT失去它原本最大的優點「快速」,會不會讓原本以景混亂的台中交通更加複雜,甚至失去了原本興建BRT的用意,這都是我們必須思考的。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學生)
--------------
行政程序法第117條 看得到吃不到
推文到plurk
2015-06-09 12:58
◎鄭蓮
小時候聽到「中華民國萬萬歲」就會很開心,尤其在國家慶典時,更覺得生長在這塊土地上很幸福、很榮耀。長大後,發現老百姓心目中的「萬萬歲」,竟另有所指:此「稅」非彼「歲」,一字之差,幸福感頓時消失無蹤!
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萬萬稅」的問題,差別在於稅制公平與否?最近引起台灣法稅學界及民眾廣泛討論的,莫過於「行政程序法第117條」與烏龍稅單間的關係。納稅是人民的義務,但如果賦稅權益被侵犯,政府應該有管道讓人民申訴,否則就失去公平正義。如今錯稅、假稅、冤稅下的稅災戶,即便求訴有門,卻平反無期,耗費難以計數的時間與金錢,甚至賠上生命,還等不到公平正義的來臨!因為賦稅制度與相關法規並沒有站在保護人民權益的立場考量,因此財經、法稅專家學者紛紛仗義直言,為賦稅人權發聲,呼籲政府應儘速修法。
最近台灣法稅學界及民眾廣泛討論的,莫過於「行政程序法第117條」與烏龍稅單間的關係。(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行政程序法》第117條規定,「違法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原處分機關得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撤銷…」,但是行政法院與稅務機關都讓它擺著好看而已,人民根本是看的到,卻吃不到!前司法院院長翁岳生表示,稅法對一個國家的公平正義,社會發展非常重要,沒有一個強盛的、現代化的國家,稅法不上軌道的。人民最卑微的要求,就是他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國家要有管道讓他救濟,最後還需要有公平公正的第三者法院,讓他得到救濟。
台大法律學院教授陳志龍指出,撤銷違法行政處分,在法治國家大量適用,但在台灣卻沒有。他表示,人難免有錯,政府也會犯錯,政府有錯要認錯,行政有錯就要改,就要撤銷,因為撤銷是行政機關的法定義務。政府有保障人民各種權利的義務與責任,人民應該有的權益不應該無端被剝奪,才是真正人權法治的國家!
(家管)
------------------
中國公布 去年平均工資近25萬 網民酸︰和馬雲平均 年薪破億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6-10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二○一四年全國平均工資為人民幣四萬九九六九元(以下幣值同,約新台幣廿四.九萬元),引發中國網民議論紛紛,有網民酸「若我跟馬雲平均就上億了」、「數據中的腐敗」;甚至有公務員貼文嘆,「全年收入僅三萬(約新台幣十五萬元),我是拖了全中國的『後腿』」。
中國公布去年全國平均工資人民幣4萬9969元,引發中國網民議論。(路透)
中國公布去年全國平均工資人民幣4萬9969元,引發中國網民議論。(路透)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全中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五萬六三三九元、年增九.四%,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加七.一%;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三萬六三九○元、年增十一.三%,扣除物價因素後,實際增加九%。
年薪15萬公務員 自嘲扯中國後腿
對此,有署名「驚蟄雪」的小城鎮公立學校教師在網路貼文指出,他教書卅年,也算是「專業技術人員」,但他去年工資才略高於三萬元,加上一點點績效獎金;因此,全國平均工資四萬九九六九元,讓他感覺不可思議,更不敢奢望「專業技術人員」的平均工資六萬六○七四元。
這位教師質疑,調查樣本可能是從北京、上海或某個省會城市採集來的,而非小城鎮,因此平均工資水準被拉高,中國國家統計局必須公布有說服力的調查樣本。
還有中國網民酸說,「把我和馬雲的錢平均一下,我工資就破億了」;一名科級偵查員更貼文嘆「我讓國家丟臉了!月工資僅二千五百元,全年收入三萬元,拖了全民的後腿,相比在同一單位的警察,他們沒有付科工資,更更拖了後腿;而相比同一縣工作其他單位的公務員,他們沒有警銜津貼,更更更拖了後腿」。
根據北京大學先前公布的「中國民生發展報告二○一四」顯示,二○一二年中國家庭財富的吉尼係數達○.七三,是全球最高;按照國際標準,超過○.四就代表貧富嚴重不均,達到警戒程度。報告指出,中國最富一%的家庭擁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財富,底層廿五%家庭擁有的財產僅佔全國一%左右。
分析師質疑,中國公布去年全國平均工資為四萬九九六九元,是用富人的高所得與窮人的低工資做平均所得的結果,目的只是在美化施政成績,根本沒有意義
----------------------
台股跌破年線 追繳令聲聲催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6-10
174檔個股跌停
〔記者陳永吉、陳梅英/台北報導〕由於新台幣趨貶,外資連續賣超台股,使得昨天台股賣壓沉重,在權值股領跌之下,中小型個股跌幅更加可觀,昨天櫃買指數跌幅近4%,上市櫃共有174檔個股跌停,少數個股甚至創下歷史新低價,終場加權股價指數正式摜破年線9300點,收在9191.87點,重挫176.56點,收在昨天最低點,成交量1081.55億元。
台北股市昨開低走低,收盤下跌176.56點,收在9191.87點,正式摜破年線9300點。圖為投資人望著慘綠盤面。(中央社)
台北股市昨開低走低,收盤下跌176.56點,收在9191.87點,正式摜破年線9300點。圖為投資人望著慘綠盤面。(中央社)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外資在期貨市場高掛2.1萬口空單,影響散戶信心,加上5月台灣的出口確定還是衰退,韓國MERS疫情有擴大跡象,中、韓面板業擴產衝擊我面板業等,是導致台股昨日大跌的主要原因。
昨天八大類股全面收黑,僅有紡織、油電類股跌幅較輕,但玻陶類股跌幅高達5%以上,光電、生技、電器類股跌幅也超過4%,上櫃更有七大類股跌幅超過4%,顯示市況之慘烈。
而大型股雖有外資賣壓,但靠台積電(2330)一檔獨撐大局,昨天台積電股東會上,董事長張忠謀不斷對股東喊話,不但強調台積電不怕競爭、也沒有所謂的訂單腰斬情況,且半導體產業近期變化不大,下半年仍會比上半年好,激勵台積電股價昨天多數在平盤上遊走,成撐盤要角。
昨天台股表現強勢的個股不多,除台積電外,僅聯發科(2454)在外資看好第三季營收下,股價逆勢上漲;另外特斯拉因為電池廠明年量產,在關鍵問題解決下,市場看好其產能可望增加,收盤上漲2.8%,帶動國內F-貿聯(3665)、和大(1536)等概念股跟漲。
今仍有停損賣壓
不過昨天跌停股數量仍相當可觀,尤其漲跌幅放寬,跌停兩根後就有融資追繳的問題,導致昨天弱勢股在停損賣壓不斷出籠下,更是欲振乏力,像是達方(8163)、湧德(3689)、隆達(3698)股票都有投資人被追繳,而情況最嚴重的就是宏達電(2498),尤其在宏達電股價率先破底後的效應下,欣技(6160)、新世紀(3383)、洋華(3622)、慧友(5484)等個股股價也創新低,中小型股後勢讓人憂心。
昨天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外資賣壓減緩,三大法人雖同步賣超63.95億元,但外資賣超僅35.82億元,為近4日賣超金額最少的一天。
台股在昨天跌破年線,表示過去一年買股的投資人幾乎都賠錢,預期今日早盤仍有停損賣壓出籠,法人認為短線指數將落底,但也建議在指數失真、弱者恆弱下,投資人應有停損意識,才能持盈保泰。
外界擔心MSCI今日上午宣布納入中股恐引發外資匯出潮,曾銘宗說,前天外資匯出約2-3億元,但累計到前天外資仍是淨匯入2039.5億元,MSCI即使今日宣布納入中股,也要到明年6月才會生效,現在就說外資會匯出恐怕太早了。
------------------------
美頁岩油產量衰退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6-10
〔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美國頁岩油業者不敵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不減產策略,開採熱潮逐漸退燒。美國能源資訊署(EIA)週一公布,包括北達科塔州巴肯(Bakken)和德州福特(Eagle Ford)6月頁岩區產量恐下滑1.3%、至每日558萬桶,預計下月起可能將進一步降至549萬桶,創今年來新低。
能源研究公司WTRG Economics表示,美國鑽油平台數量連續第26週下滑,今年來共減少57%,但3月原油產能仍成長1.3%、至953萬桶,創1972年來高點,主因業者透過高效能設備,集中開採蘊藏量豐富的地區;全美最大頁岩油商依歐格資源(EOG Resources Inc.)也預期,受到國際油價崩盤影響,美國原油產量遲早將下滑,年底前更可能持續萎縮。
EIA估計,美國7月主要頁岩區產能將日減9.3萬桶,其萎縮幅度恐創頁岩油革命以來新高;德州福特頁岩層產量同期將日減4.9萬桶、至159萬桶,巴肯產能也將下滑2.9萬桶、至124萬桶。
彭博統計數據顯示,OPEC成員國過去1年來月均產量皆超過每日3000萬桶目標上限,導致美國頁岩油業者面臨市場供需平衡壓力。
根據渣打銀行報告,美國6月頁岩油產能將日減8.6萬桶,且下月起將減少10.5萬桶。聖路易Confluence Investment Management分析師奧格瑞蒂(Bill O’Grady)表示,國際油價大跌恐引發惡性通膨,認為OPEC維持不減產策略,不僅迫使美國頁岩油商減產,更殃及委內瑞拉等國經濟。
-------------------------
中小型股的浩劫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6-10
王雪紅力挺「九二共識」,並稱「宏達電是中國人的品牌」,傷了台灣人的感情,但宏達電多數股東是台灣的散戶,有些人將退休金押注在宏達電上,他們的棺材本快要變成壁紙了,此刻再對它的股價冷嘲熱諷,無異在十幾萬散戶的傷口上撒鹽,令人情何以堪。
其實,此刻大家更該關心的是台股已出現中小型股的系統性風暴,大多數股票跌了2、3成或腰斬,若是融資大概也斷頭了。這場風暴的起源來自政府錯誤的藥方。金管會有意解決台股成交量萎縮問題,卻未掌握最有效的財稅工具,偏偏張盛和不願配合,只好在交易制度上著墨,例如開放現股當沖,放寬漲跌幅到10%。這些本來是中性措施,但因台股成交量極度萎縮,部分小型股一天成交量甚至只有幾十張,幾乎如一灘死水,怎堪當沖客上沖下洗?
於是台股每天幾乎上演同樣的劇情。先是開紅,但上漲無力,當沖客發覺苗頭不對,即反手殺出,股價大跌,又出現連鎖效應,引發融資維持率不足的斷頭賣壓,一陣亂砍之下,一檔檔中小型股紛紛躺平,就發生了昨天店頭市場大跌近4%的慘劇。
主管單位在放寬漲跌幅時並無降低融資成數的配套,卻將融資維持率提高,等於兩根跌停板就斷頭了,乃種下中小型股系統性風暴的禍根。悲哀的是,這種劫難可能只有在融資戶斷頭血流成河後才會重生。(多哥)
-------------------
澳揪外資炒房 初步調查195筆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6-10
〔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澳洲政府嚴防外資炒房,宣布對中國等投資客啟動嚴格審查。澳洲財長霍基(Joe Hockey)表示,初步調查發現,共有一九五筆交易涉嫌違反外資置產規定,其中廿四筆為買家主動投案,另四十件為當地民眾檢舉,質疑外國投資人透過空殼公司或非法租賃隱瞞身分。
外媒指出,澳洲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過去一個月來擴大調查,且目前正與英國一名投資人協商「自願」出售房產,可能是今年三月來第二起撤資案例。中國富商許家印日前涉嫌透過空殼公司違法交易,遭澳洲政府勒令於三個月內出售價值高達三九○○萬澳幣(約三○○○萬美元)的別墅。
---------------------
每月千元福利卡 幫弱勢家庭一把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6-10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花蓮縣玉里鎮偏鄉蘇康妹阿嬤在兒子失蹤後,獨立撫養二名孫子,生活相當辛苦,類似的弱勢家庭在偏鄉相當普遍,門諾會善牧中心與全聯基金會辦理愛心福利卡,每月資助一千元給偏鄉弱勢補充家庭生活用品、買菜錢等,希望能減輕弱勢家庭的生活負擔。
偏鄉部落弱勢家庭獲贈愛心福利卡,每月額度一千元。(記者王錦義攝)
偏鄉部落弱勢家庭獲贈愛心福利卡,每月額度一千元。(記者王錦義攝)
六十六歲的蘇康妹阿嬤,忍著腰痛仍要出去打零工賺錢,因為她擔起二名孫子的撫養責任,她說,兩個孫子還在襁褓中的時候,兒子就失蹤不知去向,媳婦後來也離家改嫁,十幾年來她就靠著打零工、政府補助維生,去年開始,善牧基金會發給她一張全聯愛心卡,每月有一千元的愛心採買金,讓她可以採買一些衛生紙、青菜,連小朋友想要吃糖果、零食也可以。
善牧執行長朱玉貴說,全聯慶祥慈善基金會持續對偏鄉部落弱勢家庭提供三百多份的愛心福利卡,每月有一千元的愛心金額,可以到全聯採購非菸酒以外的商品,是每個家庭小小的恩典與幸福。
-------------
國民黨該住嘴了
推文到plurk
2015-06-09 06:00
如果看到鄰近有個大國正在快速崛起,而這個大國卻又是對台灣懷抱著侵略敵意,卻還能內鬥內行、爭吵不休者,應該可以判定此人愛自己勝於愛團體、愛團體又勝於愛台灣,一個只愛自己的人,很難有心思去照顧二三○○萬其他人,那麼就絕對做不成一個好總統。
最能彰顯內鬥內行的議題就是台灣的現狀是什麼?民進黨提出「維持現狀」,為了維持所謂的模糊空間,於是絕口不提何謂現狀?國民黨看準民進黨的「症頭」,一路窮追猛打,拖到去了美國的尾聲,才終於回答:會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維持台灣人所擁有的自由與民主的現狀。於是果然立刻引起國民黨隔著太平洋追問:說清楚什麼是中華民國憲政制度?如果今年整個下半年的選前時刻,兩黨還要延續這種互咬尾巴團團轉的遊戲,請問這個國家還需要外敵動手嗎?
台灣的現狀是什麼?民進黨不應該講不清楚,這表示這個黨尚未準備好一錘定音的方案;國家元首更沒資格口水挑釁,這證明這名總統只剩下兩片嘴皮還有功能,其餘無甚作用。因此雙方化簡為繁的行為模式皆不可取,因為這個問題沒這麼困難,若都要糾纏不休,那麼如何期待朝野有能力共同解決國家真正的艱困考驗?難怪台灣這些年快速崩壞若此。
台灣要維持什麼現狀?很簡單,那就是自一九四九年蔣介石政權敗逃到台灣開始,至今已經六十六年所維持的現狀─不願被中國共產黨統治的全民共識。這個答案,相信站立在這塊土地上的住民沒人會反對。如果不是這個答案,當年國民黨就不該「大江大海」地跑,留在中國就好;若是像馬英九這種懵懂無知歲數被父母帶來的,若不同意,成年後也可以按照自由意志回到中國定居;既然國民黨與馬英九跑來了又不跑回去,誰敢不對「不願被中國共產黨統治」這現狀住嘴?
就因為台灣六十六年來的現狀如此,這也是為什麼陳水扁八年對中開放創新高,以及馬英九執政七年政治與經濟兩路西行,會引發台灣內部如此激辯與高度不安,出發點就在於台灣不同世代,既擔心經濟過度依賴將失去經濟自主,進而失去政治自主的逐步侵蝕,更擔心失去經濟自主同時政治臣服的加速度後果,兩者或慢或快,都將造成「不被中國共產黨統治的現狀」受到破壞,由此更可證實這是台灣絕大多數人珍惜的共識。
這麼有力的現狀,可以團結所有台灣人民的答案,為什麼幾個月都講不出來?一是沒想到,那就是對四大族群的情感交集認識不清;二是不敢講,這就是怕得罪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不過是中國一小撮沒有民意基礎、靠著槍桿子恫嚇的菁英統治階級,台灣菁英有什麼好畏首畏尾的?民主台灣這個開放社會的決策,今後必然是愈來愈共商,愈來愈沒辦法一人衝撞、或一人疾行,在這種對中國無害的海峽現狀下,如果中國共產黨菁英不能理解雙方應和平相處,各自強化內部治理、建設家園的迫切性,相信中國人民也會找中南海討公道。
維持現狀這假議題,從三月份爭論到現在,直到今天朝野依舊沉溺於文字遊戲,一個現狀各自表述,這現象非常要不得!誰都能體會現狀是什麼,也知道這現狀可能隨時改變,因此如何厚植繼續存在的實力,才是大家要思考的真議題。放著真議題沒能力談,盡搞些不用大腦的假議題在繞口令,因為,他們全都在講給中國聽,因此需要這樣字斟句酌,而不是講給台灣人民聽,台灣人民不會要聽這種沒營養的廢話成天空轉,有完沒完!
-------------
台灣文創最該做的事
推文到plurk
2015-06-09 06:00
近年以文創之名,大量資金進入電影產業,包括政府的大手筆投資,以及某些財團對花花娛樂世界的意圖染指,讓台灣電影猶如一個空心大老官,表面看起來蓬勃發展,內裡的精神與理想卻空空如也。
文創,是一個最該避免膚淺,淘汰譁眾取寵的產業;文創,是一個最需要真誠的心,最具冒險的精神,最富有人類遠見寓言的產業。而不是利用大筆大筆人民血汗錢,來給產業的投機者把妹用的!
文創,真的需要辛勤走過扎根階段,才會有後來的成長,開花結果,最後鬱鬱成林,需要踏踏實實的一個世代來準備吧!
最近看了三部電影《瘋狂麥斯》、《貝禮一家》與《名畫的控訴》,每一部看完之後都感慨萬千,除了持續對好電影的著迷之外,也痛恨台灣電影不成材久矣!
《瘋狂麥斯》是標準好萊塢系列對人類未來生存奮鬥的寓言之作,好萊塢電影是商業的極致,但永遠都在電影中賦予冒險、遠見、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動人元素,商業上大賺其錢,電影的文化厚度亦磅礡不可一世。
《貝禮一家》是今年法國票房賣座的一部清新小品,和《瘋狂麥斯》對照比較,觀眾所感受到的悸動與幸福更豐富些。
《名畫的控訴》是根據真實故事拍攝而成,具有極嚴肅的主題,卻讓觀者興味盎然,絲毫不覺得有任何說教之處。
台灣電影不論大製作或小品,和上述三部相比都差得太遠,原因無他,缺乏好的劇本。
好劇本,猶如一塊好田地,政府和片商何不共同開設一個專業的劇本學校,積極培養編劇人才,過十年、廿年,台灣的電影內容必煥然一新,台灣的文創產業在電影的帶動之下,才有動力,有想像力,有創造力!
做文創,不是喊口號,更不是趁火打劫,撈了一票就走人,那些人,說真的,滿丟臉的!(鄧蔚偉)
-------------
台灣全面崩壞的警訊
推文到plurk
2015-06-08 06:00
馬英九總統就任第一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世界經濟陷入一九二九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台灣經濟亦出現負成長,他的任期可說是以崩壞的局面起始。但這並不能怪責於他,然而在長達七年的執政中,馬總統並未提出有效的振興措施,反而獨沽中國那一味,政經領域逐漸為中國掌控,台灣的處境如籠中鳥、俎上肉,在其任內加速全面崩壞。
總統馬英九。(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台灣的崩壞出現三大病徵:首先,由於欠缺財源規劃與經濟基本面支撐的年金與福利措施,導致國家債務破表的財政崩壞。據統計至今年四月底,各級政府債務加上公務人員退撫金、勞工保險、農保等潛藏債務約廿五兆元,平均每位國民揹債一○七萬元,約為GDP的一五六%,與瀕臨破產的希臘相去不遠。政府負債幾達法定上限,舉債空間有限,且中央政府總預算七成為法定義務支出,已無寬裕經費推動公共建設與科技研發,國家發展陷入停滯。但政府官員仍粉飾太平,辯稱公務人員退撫金、勞保等潛藏負債,不符合「債務」定義,不是真正的負債。這種說詞只是文字遊戲,除非進行年金改革,降低八十%以上的所得替代率與十八%優惠存款,否則隨著少子化(意味生產者越來越少)與高齡化(領年金的人口越來越多),以及國人平均餘命因醫療進步增加(領取年金的年份越來越長),這些潛藏債務終將化為真實,成為國人無力承受的重擔。除了年金問題,社福措施不斷加碼,卻缺乏財源規劃,只成為政客討好選民的手段,亦是未來財政上的重大隱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今天實施的社福醫療健保措施,都會出現在未來的帳單上,由月薪22K、實質薪資倒退的下一代去承擔。
其次是產業外移,以中國為生產基地,貪圖低勞動成本,不思研發創新,如今受到紅色供應鏈威脅的產業崩壞。中國紅色供應鏈快速崛起,加上勞工薪資大幅調漲,並進行騰籠換鳥的產業調整,我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勞力密集的代工產業可能遭到淘汰。嚴重的是,我外移的產業幾乎都是這一類型,未來不是關廠、倒閉,就是再往低工資的國家遷移。對我產業走上崩壞之路,及其衍生的政經後遺症,相關專家日前已點出其嚴重後果。前經濟部長黃營杉稱此為經貿過度依賴中國,已深陷中國的「口袋戰略」。台北大學教授王塗發則認為台灣由經貿高度依存美國,打造出台灣奇蹟,轉而依存敵對的中國,此種「脫美入中」是台灣經濟最大危機所在。
而資本市場的崩壞,更是近日國人所目睹之驚悚現象,體現在國人擁有超額儲蓄,但資金寧可外流,連續十九季金融帳淨流出約五.七兆台幣,購買國外的股票債券房地產,也不願投入殖利率高的台股,導致台股在全球股市強勢中獨自憔悴,而上週四更在「無風無雨」下遽跌二百多點,連發生MERS疫情的南韓與可能倒債的希臘股市都不如,令投資人情何以堪。何以台灣資金氾濫,股市卻乏人問津,成為一灘死水?關鍵在於政策面的矛盾。稅制如富人稅、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兩稅合一扣抵稅率減半,無異在懲罰長期投資;但交易面卻鼓勵短線進出,例如開放現股當沖、放寬漲跌幅,及權證、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均以衝高成交量為政策目標。問題是長期投資才能穩定獲利,短線交易光是證交稅、手續費就是一筆昂貴的成本,很少人能因短線進出致富。因此,在現行制度懲罰長期投資卻鼓勵短線交易下,投資人對台股失望至極,資金因而出走。而外資則因租稅比一般投資人優惠而大舉流入,約佔每天市場交易量三、四成,部分對沖基金擅長操作期貨、選擇權,簡直是把台股當成賭場,一般投資人只能任其宰割。另外,熱錢匯入使新台幣匯率比競爭對手強勢,對我出口產業造成重大衝擊,以及上市櫃公司的嚴重匯損。
馬總統的最後一年任期仍然無法忘情於鎂光燈與掌聲,頻頻露臉,與軍人民眾小孩跑步、用餐,神情依然愉悅,絲毫沒有任期即將結束的失落感。苦的是,他所留下的崩壞局面,卻必須由台灣人民與繼任者承擔與解決
---------------
Snapchat 進軍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佈局政治新聞的優勢與策略
Snapchat,一個以簡訊聊天軟體起家,甚至因為其自動刪除訊息功能而常和色情簡訊沾上邊的社群媒體,進軍政治新聞範疇的本錢是什麼?打的算盤又為何呢?
推文到plurk
作者:新媒體世代| 2015-06-05 14:57
新媒體世代
估值上看 150 億美金,且在全世界創投支持的新創公司中估值排名第四名(僅次於小米、Uber 和Palantir),Snapchat可以說是全球現今關注度最高的社群媒體。
說到以訊息在10秒內自動銷毀特色出名的Snapchat,就不得不提及其驚人的年輕用戶數、熱門的Snapchat Our Story,以及剛推出的Snapchat Discover頻道。而這受到廣大年輕族群歡迎,且在今年剛進攻新聞產業的社群媒體明星,則在近期的幾波動作中透露出讓許多人驚訝的下一步:進攻政治新聞。一個以簡訊聊天軟體起家,甚至因為其自動刪除訊息功能而常和色情簡訊沾上邊的社群媒體,進軍政治新聞範疇的本錢是什麼?打的算盤又為何呢?
Snapchat是全球現今關注度最高的社群媒體。
Snapchat 的政治新聞布局
今年四月份時,《CNN》資深政治記者彼得·漢比(Peter Hamby)透露將領導Snapchat 新聞部門,為Snapchat用戶們提供更多優質新聞內容。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彼得·漢比勇於挑戰新科技,以利用社群媒體來推銷新聞作品知名。且他曾在2013年時發表一篇長達95頁的報告,批判數位時代下的競選活動與政治新聞。
不只如此,根據《廣告時代》報導,Snapchat聘用前Google政治廣告銷售負責人羅伯·薩利特曼(Robert Saliterman),來幫忙Snapchat統籌競選廣告銷售事宜。
而在幾天前,Snapchat在最新的徵人啟事表示他們希望打招第一批「內容團隊」,徵求對政治新聞有智識及熱忱的「內容分析師」(Content analysts)。工作內容將是「瀏覽Snapchat用戶為了Our Story實況活動上傳的圖像和影片,並且報導2016年總統大選及其他新聞現場。」
Snapchat在最新的徵人啟事表示他們希望打招第一批「內容團隊」,徵求對政治新聞有智識及熱忱的「內容分析師」。
雖然Snapchat官方和彼得·漢比皆未透露他們進軍政治新聞市場的具體方針,但從最新的這篇徵人廣告看起來,結合用戶上傳的現場直播視頻 (Live Stories)無疑是Snapchat的關鍵方向。
Snapchat在 2013 年底時宣布Stories功能(也被稱為Our Story), 讓用戶可以上傳拍攝的影像到Stories動態牆,供好友們在 24 小時內觀看。而這項功能則帶動直播視頻熱潮,許多用戶及時地上傳活動現場影像,Snapchat也在Our Story動態牆上增列「現場直播活動」項目(在動態牆上被列在Live欄位),成為Snapchat 一項重要功能。
在動態牆上看到的實況活動列表是由Snapchat團隊所決定。點入每個活動看到的影片,則是來自活動現場Snapchat用戶上傳的圖片和影像。不過並非所有用戶視頻都能在動態牆上出現,上傳的圖像需經Snapchat團隊挑選及編輯,經過整合後的影片才會開放給所有用戶觀看。為了鼓勵用戶參與,每個直播活動都會搭配地理位置限定的專屬圖案(Geofilter),讓年輕用戶更有動力創造獨一無二的在地分享體驗。
Snapchat在 2013 年底時宣布Stories功能(也被稱為Our Story), 讓用戶可以上傳拍攝的影像到Stories動態牆,供好友們在 24 小時內觀看。
而這些現場直播視頻有多熱門呢?舉今年四月的美國柯契拉音樂節(Coachella Music Festival)為例,Snapchat創辦人伊凡·史匹格(Evan Spiegel)在推特上表示: 「超過 4 千萬名Snapchat用戶在(音樂節)週末觀看柯契拉直播視頻。」
這樣的驚人數字不只說明Snapchat Our Story的熱門程度,也展示了Snapchat做為內容提供者的潛力與市場。
那Snapchat未來將如何透過Our Story來播報政治新聞與選舉消息呢?這些數據和Snapchat的最新徵人公告似乎也透露出,「把握直播視頻熱潮、並善用來自用戶的大量原生內容」,將會是重要策略。
Snapchat在最新徵人啟事中提到,招聘的員工將「透過用戶上傳與自己拍攝的圖像和視頻(Snaps),來說有關2016總統大選的故事。」因此Snapchat希望能招募「有新聞記者經驗,能夠透過各種形式說故事」,以及「有評介用戶產製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或主導線上社群經驗」的對象。
換句話說,Snapchat將可能會配合直播活動專題(像是2016年總統大選的各州初選,或各地造勢晚會等),透過妥善編輯和整合用戶上傳的巨量即時影像,來提供不同視野的及時新聞報導。
Snapchat 進攻政治新聞的優勢與影響力
當社群媒體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時,社群媒體漸成為能撼動選舉情勢的重要角色。比方說在即將到來的2016年總統大選,許多社群媒體都希望能在選戰中佔有一席之地,透過為用戶提供高品質新聞內容或即時新聞(像是臉書的「即時文章」),來提升用戶的黏著度和新聞媒體的關注。
社群媒體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時,社群媒體漸成為能撼動選舉情勢的重要角色。
那相較美國政治人物現在必經營的社群媒體舞台如臉書和推特,Snapchat 有哪些優勢和影響力呢?
Snapchat 的廣大「年輕」用戶:在Snapchat約1億名月活躍用戶中,有很大部分是31歲以下的年輕選民,如何讓對傳統政治新聞興致缺缺的年輕一輩關心選舉動向、認識候選人,往往讓新聞媒體和政治人物傷透腦筋,而標榜有趣和新奇(所有Stories視頻只會保留24小時)的Snapchat,將會是政治人物和新聞媒體接觸年輕選民的重要出路。也因此Snapchat在新一波人事布局中找來羅伯·薩利特曼經營政治廣告銷售團隊,希望候選人們能在Snapchat上刊登政治廣告。
Snapchat Discover:Snapchat 在今年一月底推出Discover,直接刊載11 家新聞媒體包括《CNN》、《每日郵報》、《國家地理》雜誌和《Yahoo 新聞》等的原生新聞內容,晉升為新聞平台。和臉書「即時文章」相似,Discover上文章下載速度快(因為不需開啟網站連結),且為了吸引年輕族群用戶,Discover 上新聞內容以吸睛圖片和影音為主、盡量降低文字比例,且新聞只會保留24小時。此外,Snapchat在Discover上也有屬於自己的新聞頻道,播放Snapchat團隊編輯的視頻。以《CNN》頻道來說,每天有大約一百萬用戶瀏覽,政治人物也能考慮在這些新聞頻道購買10秒鐘的影片廣告,每一次瀏覽的費用大約是美金2分錢。
Snapchat Our Story:許多美國政治人物,開始實驗性質地在Snapchat上開設帳號,透過上傳生活化的圖像和Snapchat的年輕用戶互動、縮短距離感。像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蘭德·保羅(Rand Paul)早在一年半前就開始使用Snapchat,希望獲得年輕民眾的支持。
Snapchat Live Stores:這也是Snapchat最新徵人廣告中透露的下一步方向,透過編輯與整合用戶上傳的直播視頻來「自製新聞內容」,讓Snapchat從新聞發表平台的角色,晉升為新聞製造者。而此功能的另一個應用方向,將可能著重在現場轉播活動的地理區域特性,透過線上地理圍欄功能(geofence)限定參與範圍,一方面讓參與在地化,來提升用戶歸屬感與提高參與比例,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Snapchat鎖定在地廣告商和候選人。
不過Snapchat也有應用上的侷限性,包括平台上資訊重影像輕文字,且年輕用戶習慣輕鬆語調與新奇資訊,新聞媒體和政治人物如何透過Snapchat Our Story來和年輕選民互動將會是項考驗。此外,Snapchat 尚未提供政治人物太多透過條件設定,鎖定理想目標觀眾的選擇,目前似乎只能限定區域及年齡大於18歲以上。
而對Snapchat來說,雖然編輯用戶上傳影像來自製新聞,將有機會幫助Snapchat進一步成為新聞提供者,但政治新聞現場與競選造勢活動,是否能像音樂節或賽車比賽一樣吸引年輕用戶的踴躍上傳,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則是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的可能反應,發言人茱莉亞·昆恩(Julia Queen)表示他們很有可能在近日對社群媒體做出管制,像是透過簡訊進行的選戰宣傳與政治捐款。但Snapchat無疑會加深管制的另一層難度,因為所有的傳送紀錄都將在10秒內自動銷毀,如果美國聯選會希望查證Snapchat紀錄,勢必將面臨極大挑戰。
Snapchat這個社群媒體新寵兒是否真能打造獨特的政治新聞內容,提升年輕族群的政治參與,並成為2016年美國大選中最重要的選戰利器呢?讓我們一起密切關注未來的趨勢變化吧!
參考資料:Advertising Age, Fusion, Greenhouse (Snapchat Job Annoucement), The Guardian, The New York Times 1, 2, 3, & Wall Street Journal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新媒體世代:社群媒體Snapchat進軍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布局政治新聞的優勢與策略
-----------------
「尪仔」跟「烏囡玉」有什麼不同?
「烏囡玉」是指洋娃娃,「尪仔」通常是泛指人偶,比較像是我們現在用華語所說的公仔。事實上,「公仔」一詞也是華語直翻粵語而得的新詞彙,所以「公仔」之於「尪仔」,而「烏囡玉」則等同於「洋娃娃」,兩個詞彙所描述是不一樣的產品。
推文到plurk
作者:故事| 2015-06-07 14:00
粉紅色小屋
「烏囡玉」是指洋娃娃,有朋友問:「不是應該說尪仔嗎?」來喔,這就是「尪仔」啦!
「尪仔」(ㄤ ㄚˋ ang-á)通常是泛指人偶,比較像是我們現在用華語所說的公仔。事實上,「公仔」一詞也是華語直翻粵語而得的新詞彙,所以「公仔」之於「尪仔」,而「烏囡玉」則等同於「洋娃娃」,兩個詞彙所描述是不一樣的產品。也有朋友疑惑:「咖哩尪仔呢?」,那是指華語諧音台語的「傀儡」(ㄍㄚ ㄌㄝˋ ka-lé),是指線控的木偶道具。從這邊可以發現,無論是華語的洋娃娃、公仔或是傀儡,台語一樣有對應的細膩說法。
「尪仔」(ㄤ ㄚˋ ang-á)通常是泛指人偶,比較像是我們現在用華語所說的公仔。
附帶一提,通常長輩看到小孩子在畫圖,比較道地的說法會說在畫「尪仔」,而不會單純說「畫圖」,因為畫「尪仔」比較像是插圖的感覺,畫圖則像是一幅藝術畫作的語感。這就像是嚴格說起來,「尪仔冊」跟「manga」(まんが)雖然都是指漫畫,但事實上「尪仔冊」的語感比較偏近插圖、插畫,而語源自日語的外來語彙「manga」(まんが),則就是單純指漫畫書了,所以台語有句話說:「我聽你咧講まんが!」意思就是說,你講話跟漫畫一樣天馬行空、有鬼扯淡的意思。
再換個角度思考「尪仔冊」跟「manga」的語感差異,也有點像是華語說「動畫」跟「卡通」的差異吧?嚴格說起來,這兩者是不太一樣的,動畫的日語原文為アニメ(Anime),而卡通則是語源於cartoon的音譯。從上敘種種,再回到「尪仔」一詞,應該可以感受到這些詞彙分別代表的屬性跟用法了,其實真的是很細膩的。
另外,說到「尪仔」,也不得不提到「尪仔標」跟「尪仔仙」這兩種兒時記憶了,而這兩種東西也很容易搞混,那麼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尪仔標」是固定圓形規格大小的紙牌,周圍有隱隱約約鋸齒狀的造型,上面會印製各種漫畫角色、布袋戲人物,甚至是明星的照片,為早期經典的童玩之一。而玩法或許因地點有異,在此分享筆者小時候的記憶吧!首先是玩家將各自的尪仔標疊起來,再選出其中一張,接著輪流以手中的一張尪仔標來打向那整疊的尪仔標,直到將那張特定的尪仔標被打飛出來、又沒有被其它尪仔標壓到,那麼就贏了,贏的人可以得到剛剛疊好的整疊尪仔標,所以疊越高雖然越困難、但贏了可以得到所有尪仔標,也就越刺激!
「尪仔標」是固定圓形規格大小的紙牌,周圍有隱隱約約鋸齒狀的造型,上面會印製各種漫畫角色、布袋戲人物,甚至是明星的照片,為早期經典的童玩之一。(記者余雪蘭攝)
而「尪仔仙」呢,則是一種塑膠製品,大小尺寸五花八門,甚至有立體圓弧造型,類型一樣是各種漫畫角色、布袋戲人物、甚至是動物水果等應有盡有。至於玩法則是雙方派出自己要使用的尪仔仙,各自用手推移、想辦法以力道或角度的拿捏,好將對方的尪仔仙壓在底下,那麼就可以獲得對方那個被壓在底下的尪仔仙了。
另外還有一種如文章一開始提到的人偶造型產品,也就是「布袋戲尪仔」,指布袋戲偶。這也是小時候的童玩之一,筆者記憶中一組「布袋戲尪仔」就是在雜貨店買的,當然製作簡易、一手即可操控,玩法可以一人雙手飾兩角,或跟朋友多人大亂鬥,是殺時間的最佳選擇。
另外還有稱為「尪仔圖」的書卡畫冊,有各式各樣題材的搜集畫冊跟專屬尪仔圖的書卡,畫冊內每一頁都有編碼,玩法是要購買一包又一包的書卡,將這些尪仔圖對應畫冊內的編碼貼上蒐集,有的頁面是單純畫格子給你蒐集,有的則是像拼圖一樣,必須照號碼拼湊出一個角色的圖案出來。當然每一包書卡不會有完整的編碼,這時候就必須跟朋友互相交換書卡,想辦法湊齊整本的尪仔圖,不過筆者自己所買的書卡畫冊,總是永遠無法湊齊就是了。
說到這邊,對於「尪仔」這個說法的感覺,是不是比較具體了呢?也一方面回憶了這些當年一度陪伴、也花了不少心力精神看待的玩具,還真是懷念啊!
---------------
想像老年與經歷年老--我與我的失智父親與躁鬱症母親
人的一生大概會經過兩個童年兩個老年兩個壯年;從個人而言,我們的「人生」的概念,往往只是鼓勵「個人」式的單線發展,難以兼顧家庭內的其他成員。如今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人口狀態下,「先進」國家的人們首先進入一種窘境。老人沒有人照顧,小孩沒有什麼伴,中年夫妻倆人往往身肩重擔,或者不婚不子。想像老化與經歷老化都很難再有浪漫。
推文到plurk
作者:芭樂人類學| 2015-06-07 10:00
羅永清
(一)父親的失智日誌
父親午睡醒來,突然來問我何時可以帶他去看他的母親。九十一歲高齡的父親,好幾天沒有刮鬍子了,冒出來的鬍子都是白色的。我很不習慣地看著他的白鬍子,對於他想要見他的母親一面的要求,更感突兀。算一算,他的母親也該有一百二十歲了。我不知該如何跟他說,他母親早就已不在人間了。我於是跟他打馬虎眼,說我們有回去大陸過了,都沒看到你母親。我試著這樣提示他,但父親依然想不起來。十多年前他曾回去家鄉,真的連兄弟姐妹都看不到,更何況是父母雙親呢?
我擔心的狀況竟然這麼快發生,父親連長期記憶都似乎漸漸失去了。他不知道他的母親早已亡故。父親曾跟我說,抗戰勝利那一年,他企圖想從國民黨軍開小差,回到四川,到家之前,接到家書說母親已亡故,身為么兒的他一時沒有勇氣回到破散的四川老家,就一路剿共,到了台灣。如今二戰結束都已經七十年了。父親在這段期間結婚生子,從四十多年的軍旅中退役,為扶養我們長大,到鐵工廠工作養家,將近七十歲才退休養老至今。
這四十幾年來,父親跟我聊的都是抗戰討共的故事,都是家破人亡的故事;他母親的死,在他的口述裡面,都是微微帶過:那一封家書說他的母親生病過世了。但是他今天忘記了,他的母親早已過世了這件事。我循循善誘地問他何時出來當兵,何時抗戰勝利?何時來台灣?我試著提示他這幾十年來他跟我說過了千遍萬遍的歷史,很慶幸,在我提示之下,他還是能記得幾條線索,回憶出一些片段,因此他再度確定,「母親死了」。當他兀自想起來他母親死了這件事的時候,眼角的淚就流了下來,真像一位死了爹娘的小孩地哭著。
我問父親,「爸!妳母親叫什麼名字?」他馬上回答說:「丁芷平」。天呀!他今天竟然記得她母親的名子,不像以往幾十年裡,他都跟我說,他只記得他母親姓丁,因此身分證的母親欄位裡都只有「丁氏」兩個字。之後,他一直想起來她母親死了這個事實,就好像他今天才得到母親逝世的噩耗一般,正常而言,這該是多麼難過的事。但今天這個情境,我們都把死亡當作失去的記憶在追尋,而不是當作一場噩耗,只有父親一個人獨自承受著他母親過世的事實。身為兒子的我,只能牽著他的手,跟他說,「我們有空再回去大陸。」也許我該多為他拭拭淚水,安慰他,不要讓他思考如何幫他母親準備葬禮的事,但我也難過得不知何矣了。
(二)母親的無言電話
下午一通沒有顯示電話號碼的電話進來,我馬上就想到是母親打來了。母親在精神療養院裡一定是想我了,努力地用幾個存下來的銅板打給我,電話的一端問我是誰?我說我是兒子。「你是我兒子喔!你怎麼沒來看我?」我只能回答說,「我下個月去。。。」話還沒講完,電話就斷了。而我很悶地在心中禱告說:「母親,希望你知道我很想你。」
我也沒有興起念頭打電話給她。每次我這樣做,我的心裡都有如刀割。但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幾百次了吧,因為這幾十年來,我都不知要跟她說什麼?因為她連三歲小孩的語言能力都沒有。想在電話裡跟她說心事,她都聽不懂。原來她兩歲時,聽說是發高燒,耳朵聽力受損,語言能力就沒有再增長過。會說會聽「吃飯了?」「去哪裡?」但如果我跟她用台語說:「我要去荷蘭幾年去讀博士。」她就聽不懂也想不通。我必須把長句子拆成「我要去別位?」「讀冊!」手還要邊比畫著翻書讀書的樣子。她會問我?「別人國中就讀完書去工作了,為什麼你一直讀,都畢不了業?」她很單純,就是很多「事情」她終究都不能理解。
她會成為我的母親,一個偉大的母親,就是父親四十五歲時,覺得反攻大陸沒希望了,還是覺得應該結婚,不能當光棍一個。在媒人的慫恿之下,遠遠地看著我母親兩面,話都沒說,就帶著存了好幾年的大兵薪水到母親家提親了。一個外省兵娶了一個台灣媳婦,我父親的台語至今還是沒超過十句,我母親的語言也大概沒有十句,他們或許有時算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或者是話不投機三句多。就這樣生養兩個小孩拉拔到大。
拉拔到大,真不能一句很簡單地帶過。由於父母親相差了25歲,加上雙親語言不通,父母親的感情越來越不好,原因是母親45歲的時候,父親已經70歲了,而那時的我是25歲。在我正享受青春奮鬥人生的時候,我的父親已經70好幾,他雖然年紀大,尚稱硬朗,但身體大小手術不斷。而母親應該是更年期的關係,成天都在外面跟「三四個朋友」在一起,很少回家。因此父親大多時間都一個人在高雄的家裡,而我遠在台北奮鬥我的人生。我大學畢業後,一直半工半讀唸碩士,再找機會出國念博士。這一段時間是我人生最精華的時期,卻是我離父母最遠的時期。但這時候也是父母開始需要我的時候了。我常常接到高雄的警察局打電話給我叫我去領我母親回家,說她「被黑道打!」「或者與人打架」。最誇張是有一次,父親腎結石要開刀了,沒有家屬陪伴並且簽結切結書,醫院打電話給我,要我回去陪伴父親。而我母親卻在外面跟著一群有毒品偷竊等前科的朋友一起生活著,因為他們會給我母親快樂吧!而我卻不能做什麼?我其實常常疲於奔命,心裡也怨我為何有這樣的父母,但是我心中卻有更多的無力感。
碩士畢業的時候,我斗膽地在台北找到一間公寓,下狠心貸款買房子,把父母接來台北住,但人生地不熟的他們花了好多時間適應。我很逃避地撐起這個家,也開始了每個月要繳房貸的緊張生活。一路到現在,我結婚生子了,忙著事業忙著照顧我的新家庭還有幼子,真喘不過氣來。這時父親已經九十歲了,母親卻因躁鬱症併發暴力傾向,而被強制送到精神緊急病房。有一次嚴重到,我的妹妹沒有辦法,打電話到荷蘭找我,我正在寫論文就必須回來照顧母親。我一直以為她沒病,只是需要我們多陪她,我把我的留學貸款拿來帶她去日月潭租了一個小屋住了幾個月,她好多了。但是回到台北的生活,卻不能與父親共處一室,兩人隨時有爭執。其實父親早已有失智症傾向,母親早已有間歇急性躁鬱症,平常照顧他們,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奔波沒完,竟然疏忽了父母親患得的慢性精神病。父親的失智除了記憶慢慢喪失,也伴有嚴重的被害妄想與被偷幻想症,成天緊張兮兮,也因此更懷疑我母親是不忠不貞不實,而母親的躁症發作時,兩人「一言不合」居然常常扭打在一起。「三代」一起鬧堂,其實我也快瘋了。我很後悔,沒有提早為他們做最好的安排與照顧,我其實心裡都覺得無能。
(三) 我兒子的奶瓶
這陣子為了讓兒子能快快脫離尿布的負擔,能自己大小便,我和我太太極力的好言相勸兼以耐性地跟著他把屎把尿。他有進步一點,都是我們手上的屎尿堆積出來的。這期間我也學會了為我父親穿紙尿布。上一代下一代,年老與幼年都要透過我們這一對中年夫妻來中介其生活。真所謂「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我家全體之生活。」聽起來,對於我而言真是挺有意義。
今天我拿起兒子的奶瓶洗刷,考慮要買一個新的還是幫兒子戒掉奶瓶。猶豫不決間,聽到父親在飯廳抱怨說我煮的晚餐不好吃。我專心地、仔細地偷聽,確定他一直在嫌我煮得不好吃。說「不好吃!太鹹」。我嚇了一大跳,父親的性情不是這樣的。我於是到飯廳問他,「晚餐哪裏有問題?要不要幫你換?」他竟然說很好,沒關係,還是努力地吃。我繼續洗奶瓶,還是聽到他一直抱怨。我再度問他要不要幫他換。他就直接問我要五百元,說他要自己去買。我考慮他行動不方便,沒敢給他錢,但他卻開始不高興說我是不是要害他?不讓他吃東西,不給他錢,不讓他出門。我感覺冤枉,也不知怎麼辦?他就開始數落我要害他。
我知道他的被害妄想症在作祟,不跟他說什麼,但他執意要出門說要去警察局報警。我牽著他別出門,拿著奶瓶,勸他說,「爸,我兒子還小,我忙不過來,您別去報警了。」他在門口竟大喊救命!救救我啊!有人要害我啊!我的父親要去警局報警說我要害他的命?我好難為情。不知所措之間,他說天要黑了,休息一下,明天天亮再走。大半夜我都警覺著,也希望他第二天會因為失憶而忘了這一切,但第二天果然一早不到五點,他卻起床穿上鞋子就出門了,我睡眼惺忪之間,趕快奪門追出,他的背影在晨光中,像風中殘燭一樣,好令人難過。
因失智而忘記兒子的母親,看到兒子的禿頭,才想起兒子。
(四)離家的媽媽
媽媽去福德坑的山區當採筍工人已經三天了,通常她會兩天回來一次,這次三天沒有回來,令人擔心,決定上山去看她。今天卻一直下雨,我心裡禱告,上帝啊! 求你下午讓天氣好一些,好讓我攻上福德坑靈骨塔旁的工寮去看媽媽。上帝真好,下午四點半開始放晴,我把樓下放了很久的腳踏車牽出來,希望可以在一小時內騎到山上看媽媽,然後再不費力地滑下山來。這樣我就可以省下交通費去買生魚片給媽媽吃。我的如意算盤卻沒有實現,腳踏車前輪爆胎,要花兩百元,眼看烏雲又來了,我只好放棄修腳踏車,到街上的的摩托車店,厚臉皮地問可不可以租摩托車兩小時,機車店老闆很狐疑地看著我說沒有,我摸摸鼻子離開,先去買生魚片。文山小日本料理店還沒開張,就被我吆喝要幫我切生魚片,最近生魚片漲價,七片旗魚要一百五,真少!怕媽媽吃不夠,可是我最近手頭又緊,怎麼辦,又問了鮭魚,七片要一百六,只好忍痛買下兩種,切出來小小的一盒,看起來還是小氣。心想上次請老婆吃生魚片,也是因為預算不多,只吃了不到五片,看來好像虧待老婆了。
不管怎樣,總是有生魚片了,但是我要怎麼省錢地上山呢? 眼看又要下小雨,想說坐計程車一定要花個四百多,為了省錢,我就等660公車,打算坐到福德垃圾坑山下,再叫計程車上山,這樣應該可以省很多,沒想到到了山腳下,還真有些鳥不拉屎,等了七八分鐘才有一輛對面車道來的小黃,硬是招手把他攔了下來,說要去福德靈骨塔,他說好,我就上了車,我問他大概多少錢,他說他們一般排班上靈骨塔要三百,光是上,下來還要三百,心想我一天只大該能花一百元,今天難道要花個千元,我就馬上回計程車司機說臺北市不是跳表嗎?我可以跳表嗎?到了山上你等我十分鐘,我再坐你車下來。他回答說通常都是六百,我又說六百太多了,我沒那麼多錢!他就說,不然跳表,你再加給我100元,我沒說啥!他就問我是不是去掃墓,我說不是,我是去看我媽媽,她在山上當採筍工,三天沒下山了,我擔心她被颱風吹跑了。他問我說都沒電話嗎?我說我媽是重聽聽不懂電話,筍子班工人也是沒電話,因此我必須親自上山來看。
說著說著就到了,跳表才跳到180元,我就下車往我媽的工寮那裡去,下車前還跟司機說 要等我,十分鐘,十分鐘就好!在彎彎曲曲的山路跑了兩分鐘,終於看到媽媽的工寮,我聽到媽媽講話的聲音,我馬上安心了下來,看看手裡的小小盒生魚片,希望媽媽喜歡。七八隻狗從工寮狂叫出來,重聽的媽媽出來看到我,她很高興跟工寮的工人說我兒子回來了,我正在狐疑我媽怎麼會說我回來了呢,就把生魚片打開給媽媽,媽媽很高興地拿著生魚片向同事炫燿地說,我兒子帶生魚片給我吃,她一面拿椅子給我坐,一面請大家吃生魚片,工人問說這生魚片多少錢?我說三百五,她們說這麼貴還買的下去,我說是啊!大家高興地吃生魚片,也問我說吃了沒,我說吃飽了,看著大家吃小小的生魚片,我很高興.跟媽媽聊一聊才知道,她昨天拉肚子沒體力,所以才沒下山回家來。正想念兒子呢?兒子就來了,真棒,好兒子!我就說明天希望她下山,帶她去看病,她說好。看了看她的工作環境,跟她的工作夥伴聊聊,那位精神衰落受困於精神分裂的阿姨請我吃野香蕉,另一位輕微腦性麻痺的姐姐問我筍子吃完了沒,我說家裡還有,另外一些工人還在陰雨綿綿的山區採筍。
看媽媽很快樂地吆喝七八隻的貓狗不要叫,我知道媽媽在這裡很快樂,儘管沒有電,相關環境也很簡陋,我只好也要媽媽要保重,一再要她明天一定要下山來看病。我想到計程車還在等我,我連忙道別媽媽及工寮朋友,朝計程車回去。一上計程車,他問我有沒有看到媽媽,我跟他說了大概,他說我真是孝子,我說這是應該的。
我沉默了一陣子,看著靈骨塔,看著竹林,看著細雨綿綿的山還有遠方山下華燈初上的台北市,我想這就是人生啊!也心裡暗想待會兒下車會不會要付六百元大郎給司機吧!那可是悲慘人生之大失血的一天啊!我靈機一動,就跟司機說,周大哥啊!我想跟你打個商量,等一下你送我到山下最近的一個公車站,讓我下車,你算我跳表好不好,他竟然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並且問我住哪裡,我說文山一分局,他說就乾脆坐到那裡才多個五十元吧,我說不行,五十元可以吃一餐了,現在沒有在賺錢,我得省一點,他也說,好吧,人總是有手頭不方便的時候。我下了車,跟他說,祝他好運,本來想接著說,祝你好心有好報,但覺得太俗氣,就說祝你好運,買樂透重大獎,他說好,他會去買。在公車站牌等沒兩分鐘,我心裡為這位周司機禱告,心想鬼月又是吃飯時間,讓他上靈骨塔山,還在怪地方一個人等我十幾分鐘,真是讓他少賺了。禱告完,660公車就來了,坐了幾站就到家了,一進家門,竟然開始大雨滂沱,我的上帝,你真好。
後記:
從一個家庭的世代遞嬗而言,人的一生大概會經過兩個童年兩個老年兩個壯年;從個人而言,我們的「人生」的概念,往往只是鼓勵「個人」式的單線發展,往往難以兼顧家庭內的其他成員。如今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人口狀態下,「先進」國家的人們首先進入一種窘境。老人沒有人照顧,小孩沒有什麼伴,中年夫妻倆人往往身肩重擔,或者不婚不子。想像老化與經歷老化都很難再有浪漫。
行政院經建會推估,台灣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在2018年超過14%,已達聯合國高齡社會(Aged Society)標準。11年後(2026)長照需求人數將高達107萬人,代表超過百萬家庭會受到影響。目前政府的10年長照計畫中,提供喘息服務與經濟援助,但對於照護者的壓力,似乎僅是杯水車薪。未來必須進一步通過的《長照保險法》,如何設計一個制度,在親情倫理與照顧商品化或照顧社會制度化之間求得一個人性尊嚴或家庭價值,真是這個世紀的重要課題,而我的故事,僅僅是百萬家庭的其中一本。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芭樂人類學: 羅永清:想像老年與經歷年老--我與我的失智父親與躁鬱症母親
--------------
偵查主體:從漂流木案談誰才是案件偵查的老大?
一場「漂流木大戰」打得如火如荼,除了坊間開始傳唱著「山老鼠傳奇」的故事外,中間更發生了「力拔局長氣蓋世」的插曲,而這場市長欲怒拔官的大戲更在網路上掀起痛罵「警察好壞壞」的警察好壞壞派跟覺得「警察好可憐」的警察好可憐派。撇開時至今日仍然撲朔迷離的個案案情,這場大戲究竟透漏了現行法律制度上的什麼問題且讓我看下去吧!開始囉!
推文到plurk
作者:法律白話文| 2015-04-10 11:46
法律白話文/江鎬佑
一、偵查犯罪到底是誰的工作?
當我們機車被偷怎麼辦?找警察。有人喝酒打架鬧事怎麼辦?找警察。在路邊看到有失怙老人怎麼辦?找警察。情侶吵架怎麼辦?找警察。有人把奇怪的木材放在廟後面怎麼辦?找警察。沒有錯,台灣社會流行著警察是人民保姆的都市傳說,久而久之人民也常常把警察當保姆。
除了COSPLAY當保姆以及日常的行政事務以外,警察職責很大部分是犯罪的偵查。然而按照刑事案件的程序進行說明書──《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訴法)「第228條第1項」的條文犯罪偵查的開啟卻是這麼寫的~
「檢察官因告訴、告發、自首或其他情事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偵查。」
這個短短的條文雖然只有短短20多個字但其揭示的意義不僅一二,首先這條文告訴大家,依照現行法刑事案件的偵查的老大跟發動者是檢察官(也就是學說常用的「偵查主體」這四個大字,本文所指的偵查主體專指主導犯罪偵查進行的機關。因為對於偵查主體雖然是簡單的四個字但是學說對於此四個字的定義卻仍有歧見,特此說明1。);其次這個條文也告訴了大家當檢察官因為「告訴、告發、自首或其他情事」而達到「有犯罪嫌疑時」既應該開始偵查,其中「告訴、告發、自首或其他情事」代表的是偵查開始的原因,而「有犯罪嫌疑時」代表的是發動偵查之嫌疑門檻;而此條同時標誌著偵查之法定原則及國家追訴。
等一下(tán–tsi̍t-ē)!所以說偵查犯罪的主角不是想做個好人的華仔、不是痞子英雄、不是藍正龍!
(組圖均截自YOUTUBE)
而是久利生公平、大法官中一直為難鋼鐵人的大叔、來自星星的你中劉仁娜的哥哥、城市獵人被mau到頭的帥哥、寒氣陣陣的醍醐、迷戀古美們的羽山,喔不!應該是羽生。這其中必定有什麼誤會!?
(組圖均截自YOUTUBE)
很抱歉,一點誤會都沒有,偵查發動的主體為檢察官此事不僅可自《刑訴法》「第228條第1項」條文中得出,亦可自「第229條第1項」條文:「下列各員,於其管轄區域內為司法警察官,有協助檢察官偵查犯罪之職權」、「第230條第1項」條文:「下列各員為司法警察官,應受檢察官之指揮,偵查犯罪」、「第231條第1項」條文:「下列各員為司法警察,應受檢察官及司法」得出。
所以我們平常跟警察伯伯報案是在搞笑嗎?如果犯罪偵查主體是檢察官,那麼我們平常膝反射的找警察動作錯了嗎?事情說來複雜但也沒有那麼嚴重,在《刑訴法》「第230條第2、3項」及「第231條第2、3項」,便規定了若司法警察知有犯罪嫌疑者,應即開始調查,並將調查之情形報告該管檢察官及司法警察官,透過這些條文的訂立賦予司法警察可以不用等檢察官Say ok就可以即時調查,以符合現實的實務運作狀況。
二、為什麼不要摻在一起弄成雙偵查主體就好了?
明明在路上衝鋒陷陣的是警察、幫我們找小狗狗的是警察、幫情侶們排解糾紛的是警察、抓槍擊要犯的是警察、老婆不煮飯也要找警察,為什麼犯罪偵查主體不是大粒汗、小粒汗直直流的警察,而是在辦公室吹著冷氣翻著卷的檢察官?(其實這是一般民眾普遍的刻板印象,但檢察官們除了案牘勞形外也是需要到現場進行勘驗等程序。)
這個問題在學說上並非沒有爭論,支持區分檢察官做為偵查主體而警察僅做為偵查輔助機關方式者通常提出以下的理由。首先,可以達成「控制警察」的目的,從歐陸法制歷史,檢察官的出現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於擺脫警察國家的噩夢,透過一個嚴格受法律訓練及法律控制的檢察官去監督警察偵查活動的合法性,即可以避免警察濫權,也可以透過檢察官的指揮調度削減錯誤偵察導致錯誤審判結果的機率。此外,更可藉由檢察官的篩漏功能剔除掉不可能成罪的案件,以免刑事訴訟制度因案件數量過多而效率不彰2。;換句話說,藉由檢察官做為偵查主體有助於統一偵查作為,使偵查事務集中化,讓偵查作為可以合法適當進行有益於日後的審判正確。
而這樣的意見在具體立法便顯示在《刑事訴訟法》的「第228條第2項」的發查制度,以及「第231條之1」的退案審查權上。所謂的發查制度即指檢察官可以命波麗士大人限期調查犯罪情形提交報告,而退案審查權則是指檢察官覺得報告寫不好可以叫警察重寫、覺得證據不構可以叫「鴿子們」補齊。
然而也有持反對意見者,認為上述由檢察官作為犯罪偵查主體的立法昧於現實,一來實際上大部分的偵查工作均由警察執行,不管從巡邏遇到賊還是攻堅、跟追碰到強盜,在具體案件中接觸的第一線人員都是警察,哪有那種米國時間等你檢察官,猶有甚者以日本法為例,認為應該讓警察也當偵查主體與檢察官並列為雙偵查主體,通通摻在一起做雙偵查主體才對3。在雙偵查主體下,警察將享有主動開啟即實行偵查的權限,原則上將不受到檢察官指揮。
以日本法為例,司法警察具有獨自開始及實行偵查作為之權限,原則上不受檢察官之指揮。司法警察擁有第一次之偵查權,而非僅止於協助偵查而已,而檢察官除擁有起訴與否的決定權外,只有在必要時始主動偵查,以落實權責相符,強化偵查的刑事體制。在這樣的雙偵查主體下,檢察官只有在接受告訴、告發的情況或是應由司法警察偵查,警察卻未為偵查作為;或即便司法警察已開始偵查,在重大案件中為確保將來公訴階段能確保偵查成果時,檢察官仍得併行或自為偵查4。
三、問題是在「雙偵查主體」嗎?
然而制度的思考從來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如果是非不分一味地崇洋媚外可能發生削足適履、趙人學步的悲劇(強烈個人意見可以忽略:君不見我國有票票不等值的問題卻狂推內閣制就是是一例)。就偵查主體的爭議上:
贊成雙偵查主體者,其主要論點莫過於「避免法律、實務的落差」,以及「法院在,免煩惱(bián huân-ló)」(現行刑事訴訟法中就剝奪人民權利甚鉅的強制處分,如侵害人民隱私權的搜索跟人身自由的羈押,都已經交由法院作裁量),所以落實在雙偵查主體的制度下常見的微罪處分權(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法定的輕微犯罪被警察逮捕後,警察可以自行選擇將被告釋放,一定期間後向檢察官報告即可;按照現行的刑事訴訟法及實務運作,警察並未享有此權利,所以按照《刑事訴訟法》「第92條第2項」的解釋,當是現行犯逮捕時應該解送予檢察官。然而若不是現行犯,或僅是以「第71-1條」之通知到場詢問時,均不生當場解送檢察官的問題,至於有無犯罪嫌疑的事實釐清,則是之後再移送被告或函送相關資料予檢察官。所以當警察遇到不是現行犯的犯罪嫌疑人,不任意拘束其人身自由,或許才是市井小民之福。或許有人會擔心罪證的湮滅或犯人逃脫,但這些都可以透過其他偵查作為去避免。)及享有緊急搜索的權利,向法院申請搜索票的權利,才是台灣要大步邁向的路5。
而反對雙偵查主體者主要的論點則基於「警察素質良莠不齊」、「警方偵辦案件品質不高」(說真的,學者提出這些主張時怎麼都沒被拍拍肩膀XD)、「人民信賴度不足」、警察在組織架構下容易受到來自內(長官)、外部(各級民意代表首長)壓力的影響6。雙方的意見就像是游鴻明唱的,是兩條平行線沒有任何交叉點呀!
(截圖自YOUTUBE)
其實上述的爭議也並非台灣所固有,日本當年也非碰的一聲就採行了雙偵查主體,是否採行此制度模式也曾引起日本國內廣泛的爭論,即便後來日本提升警察作為雙偵查主體,當然也不是單純讓警察的權力擴大,立法例上仍會有相關的配措施作為因應(如:一般指示權、一般性指揮權、具體指揮權、懲戒權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深入研究)。或許對於警察機關及許多基層員警來說,他們並不擁有獨立之偵查權,卻須負擔治安成敗責任是倡議者大聲疾呼的原因;然而套句Uncle Ben說的「權力越大,責任越大」,賦予司法警察更多的權力,代表的是責任及事務的加重,若沒有相當的成績作為後盾,為警察機關帶來的絕對不會是掌聲。
何況漂流木案件中所揭示的不僅僅是檢、警關係的問題以及是否施行「雙偵查主體」制度,更揭示了偵查機關在處理相關的附屬刑法與環境刑法案件時的難處(如漂流木案所涉及的《森林法》、《廢棄物清理法》等)。因應相關環境刑事案件與傳統刑事案件在案件數上的差異、及其具有高度科學性與技術性質,要一般偵查機關投入資源甚或自主性的在個案作出判斷除了強人所難以外在成本效益上也需要多作考量7。即便內政部警政署下有編制環境保護警察隊以協助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執行取締查察工作,但不管從編制人數、其定位性質及實務上均要與相關行政機關妥善配合。所以不管是偵查機關蒐證、起訴階段到司法機關的審判過程都相當仰賴相關的行政機關的「採樣」及「檢測」。行政機關與偵查機關有良好平台與制度,並投入妥善資源或許也是一個方法。
結論及感想
筆者在撰寫此文時無意中發現1999年顧立雄律師所撰的「調整檢警關係,以提昇警察辦案品質」與2014年高榮志律師所撰的「你看你看司法的臉」兩篇文章,再比較了一下2004年間由學者、法官、檢察官、警察所共同參與的「偵查中檢察官與司法警察之角色定位」──學術研討會紀實,不難發現十多年來倡導雙偵查主體之主張者大有人在,照理說若台灣的犯罪率在統計上若已穩定下降,要贏得人民的信任進而推行雙偵查主體制度應該是輕而易舉,然而這樣的卓越表現卻似乎沒有為論述者贏得多大的空間。
(圖:內政部網站)
對於許多警界長官來說,沒有獨立犯罪偵查權限的他們,負擔治安成敗責任;對於基層員警他們必須面對多如牛毛的大小事務(按照《警察法》「第9條」警察依法行使下列職權:一、發佈警察命令。二、違警處分。三、協助偵查犯罪。四、執行搜索、扣押、拘提及逮捕。五、行政執行。六、使用警械。七、有關警察業務之保安、正俗、交通、衛生、消防、救災、營業建築、市容整理、戶口查察、外事處理等事項。八、其他應執行法令事項。)以及社會的指指點點。
(摘自dreamstime圖庫)
而為何警、民間的信賴關係總有層似紗似霧的隔閡?原因或許很多,但筆者以為除了個人在個案中遭遇到的情境,對於不法平等的無理追求(如:一群人都超速卻只有自己被攔下時)以外,其宏觀來看或可追溯到台灣社會經過殖民獨裁威權不民主的烙印,從日據時期對大人(tāi-lîn)的懼怕,到戰後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威權政治時代,整個社會在長達百年對法治的扭曲不僅大量壓制人民的基本人權,其實也破壞了執法者對自己享有的權利錯誤的認知。論者或許認為這樣的舊時代已逝去,所有舊時代的惡應已隨著1990年代後的民主化所埋藏,因舊時代所產生的剝奪隔閡也已因時代而自然凋零(如因高普考分省區定額錄取或特種考試取得優渥退撫利益之人、曾經協助獨裁者進行白色恐怖之人多已年邁退休或死亡),這樣一個未曾經過任何程度的轉型正義社會,舊時代的惡其實仍如影隨形的在我們的思考、制度之中,這麼說或許有點抽象,但稍作想像便不難發現答案,如:執法單位中教育著執法者的有多少人帶著舊時代的思維教育著我們的執法者?(甚或一般教育體系也一樣)執法單位中的長官除了命令的執行也帶給了菜鳥們怎樣的思考模式?而執法單位又是怎麼認識他們所執行的法以及如何去執行法?曾經歌頌、附和著保守與威權的人,是否也把他所思所想灌如期教學?8
(黑白照片摘自數位島嶼網站中,蔡文祥先生所攝-520農民運動及野百合學運;彩色照片則摘自網路中轉載的324行政院事件)
另外,再將視角擺到受矚目的個案來看,從王迎先案到江國慶案再從蘇建和案到鄭性澤案,整個刑事偵查體系及司法體系雖然宣稱不斷的進步,但卻又讓人難以輒服;又從周人蔘弊案到翁奇楠命案,個別的案件所生之輿論,更為人民對警察的信賴感憑添許多不好的印象。而這些不信賴除了造成立法者沒有勇氣讓警察機關擁有更大的權利空間外,其實更是生成了許多社會成本。
其實對於大多數認真執勤、奉公守法且依法行政的警察來說,除了要面對勞動權益的不合理評價(如超勤加班時沒有加班費不能實報實銷、沒有正常休假總是過勞)、協辦業務一大堆、三不五十還要受到民代不一定有道理的壓力,只是偵查輔助機關或協辦機關卻要擔當主導者的責任與社會評價相信也是警察們的「不開心」的來源之一。相關權益的獲取可能來自於權利者的恩給或是無力者的團結爭取,來自權利者的恩給可能在不自覺間成為權利者的奴僕;無力者的團結爭取或許才能成為源源不絕的力量。警察在執行國家公權力時是有力者,但在面對自己權益伸展的諸多束縛時又成了無力者,要掙脫束縛可能有待警察的自醒的團結。
至於社會評價所生成的壓力不可能消滅,甚或以立法去消滅、壓迫也未必是好事(如香港最近熱議的辱警法),但是來自不了解所生的錯誤評價若能消弭,對社會應該是正面的,期待這篇文章有助於讀者們消弭部分誤解。
整個刑事程序就跟食物的生產過程一樣,第一線的警察在前端蒐集食材,檢察官篩選食材後上菜,這道菜在審判程序中端給法官跟當事人品嘗,品嘗後由法官撰寫出食記分享。前端沒有蒐集到好的食材必然影響到後對所烹調出的菜的美味,但一等一的頂級食材或廚師火侯沒有掌握也未能烹出美味佳餚。食材對了、廚師對了也不代表品嘗者買帳,品嘗者買帳也不等於看食記的人按讚,很多看完食記的人有按讚也不等於一開始的食材新鮮,相信看到這邊眼皮也都酸了,期許這邊文章有助於看食記的人可以更了解為什麼食譜是這麼寫,至於台灣刑事政策中的偵查的主體到底要由誰擔綱,又要怎樣讓警察不再面對「棚頂做到流汗,棚腳嫌到流涎。」的窘境,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讓親愛的觀眾朋友跟我們一起去追尋囉!好DER,看了那麼多字,眼睛也有點酸了,嗑完這根漂流木,再見囉!
參考文獻
1.詳細見解可以參閱以下文章:陳運財,檢察關係定位問題的研究-從貫徹檢察官控訴的立場,月旦法法雜誌,2004 年 5 月號,頁 65。
2.刑事訴訟法,林鈺雄,2007.09,頁126
3.我國檢警關係之再進化,林智勇,刑事雙月刊,第53期第49頁;刑事訴訟法,黃朝義,2009.09,頁140
4.詳參: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參加中日法學交流合作計畫進修報告:日本偵查制度下之檢警關係-從歷史沿革談起,陳韻如檢察官,2007年7月,頁14。
5.司法警察微罪處分的探討,余振華,月旦法學雜誌,第108期,頁78
6.「偵查中檢察官與司法警察之角色定位」-學術研討會紀實,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頁207。
7.論環境刑事案件之行政調查與刑事調查,林慧菁,2008年7月
8.你相信司法嗎?失落的司法信賴,瞿海源、鄭宏文,聯合報1999年7月)
-----------------
讚小英直搗「棄台論」
推文到plurk
2015-06-09 06:00
◎ 林清德
王丹先生昨天發表「米爾斯海默的話應當引起重視」,談到蔡英文拜訪美國「棄台論」知名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米爾斯海默曾在去年二月為文「向台灣說再見」(Say Goodbye to Taiwan),引起國內媒體一陣騷動與筆戰。
據王丹內文,米爾斯海默對蔡英文說:台灣的台商在九○年代大舉投資中國,幫中國把經濟發展起來,結果創造出一個大怪物,而中國的國力持續壯大,這才使得美國要保護台灣越來越困難。換句話說,讓台灣如今面臨被中國吞併的危險的責任,有一部分是台灣自己人造成的。
首先,對於蔡英文「直搗黃龍」,向美國「棄台論」源頭之一請益,應值得嘉許,這顯示小英已具備「不逃避」、「直接面對問題」的領導者優質素養。她的收穫,也是台灣人民的收穫,就是米爾斯海默澄清他並沒有主張拋棄台灣,還說那是媒體的標題給人錯誤的印象。
其次,期望蔡英文聽了這位著名學者的觀察後,能夠對中國、台灣之間的經貿問題有進一步的思考,尤其避免被身邊一些向來主張自由、開放的財經學者所過度左右。因為兩岸經貿問題從來不只是經貿問題,蔡英文當年在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研究計畫既然是《快速變遷世界中的不公平貿易措施與市場防衛機制》,現應更有能力專注於建立台灣政經「防衛機制」才對。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民有辦法鑑別民進黨和國民黨經濟政策的差異,進而予以公正的評價。
最後,米爾斯海默在其二○一四年修訂版《大國政治的悲劇》中,直接挑明「中國崛起,絕無和平之可能」,這或許是蔡英文及台灣你我所應謹記於心、再三思考的關鍵一句話吧!
(作者任職金融服務業,新北市民)
-------------
致台獨馬拉松跑者林緯
推文到plurk
2015-06-09 06:00
◎ 胡文琦
媒體報導,國立屏東大學的應屆畢業生林緯,日昨辦理國民黨的退黨手續,並批評國民黨「不公不義,把大眾利益擺置一旁」。林緯表示,他將加入台大教授蔡丁貴所領軍的「自由台灣黨」,並積極擴展台獨力量。
林緯批判國民黨「不具民主意識及本土價值,面對台灣主權問題,時常裝傻、避而不談或是曖昧的不把話說清楚」、「在街頭宣傳的過程當中,僅是把年輕人當作工具而非目的」。而他所加入的「自由台灣黨」,團員幾乎都不是主流的社會運動明星,或是傳統型的社會科學研究者或政治工作者,而是真實貫徹台獨主張的人,所以他願意把青春挪出一截來,陪這個黨茁壯,「為獨立運動馬拉松跑上一段」。
壯哉斯言!
坦白說,身為資深國民黨員的筆者,目前當然無法支持台獨的主張,但就如民主自由的真諦是「我雖然不認同你的主張,但誓死捍衛你的言論自由」。林緯的表白,正代表他個人對台灣未來前途的憧憬與看法,那是個人自由與價值判斷,並無絕對的對錯,更無所謂高下之分。
然而,在理解林緯的理想與主張之際,筆者想要提醒他的是,他所指涉國民黨的劣跡與惡形惡狀,有部分筆者可以接受,但其他政黨諸如民進黨、親民黨、台聯黨及新黨等,亦應是他這位「熱血青年」所應該一起監督的對象。直言之,果若林緯所認同的台獨主張是其至高無上的堅持與理念的話,他就應該用「同樣標準」去檢視這些政黨在台獨或統一方面的「論述」與「實際作為」。
進一步言,筆者固然可以理解林緯的挫折與追求轉型正義的努力,而其所欲加入的自由台灣黨,亦是筆者觀察眾多「台獨主張擁護者」當中,較為「一以貫之」且願「堅持到底、不願妥協」的鐵桿支持者,說實話,比起一些假台獨、偽台獨,甚至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台獨投機份子,蔡丁貴先生還比較讓人願意尊敬,至少他不會「嘴念經、手摸乳」的騙取台獨選民的同情與選票。準此,筆者「願意理解」林緯「幻滅是成長的開始」,但也期望他能真正無私且勇敢的堅持下去。加油!
(作者曾任國民黨黨工,新北市民)
----------------
憲政改革 世代正義 應超越政治算計
推文到plurk
2015-06-09 06:00
◎ 張峻偉
本月七日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表示支持降低投票年齡,雖是個遲來的好消息,但對於國民黨黨團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或是修憲委員會現在的狀況而言,我們絲毫沒有能夠樂觀的權利。何況國民兩黨雖都提及公民權實施年齡下修,卻無意將被選舉權納入議程,總讓人不禁唏噓。
國民黨提出的「不在籍投票」以民主的角度來看立意良善,但明眼人都看的出來他們心中的算盤是海外的台商票,才會想要將這項法律層級的議題硬拉高到修憲來處理,甚至不惜以十八歲投票來作為談判籌碼,迫使民進黨要全盤接受或是全面放棄。這樣的政治算計,犧牲的不只是本次得來不易的修憲機會,更將青年應有的權利再一次的踩在腳底下。
近日日本國會也已經完成了十八歲選舉權的修正案,甚至引發了被選舉權下修之可能性的討論,使得台灣離國際上「青年參政的孤兒」更近了一步。在政治文化如此特殊的日本都可以跟上這一波「青年民主潮」的同時,台灣是不是也需要檢討,為何在全民期待朝野放下算計,共同促成修憲之時,仍舊未果?
青年佔領政治日前奔走於各黨黨團,期望能在這次的修憲委員會中將青年參政權討回,也以行政訴訟的方式試圖叩向修憲的大門,因為堅信著當青年的聲音以正當的管道出現在政治場合,這片土地才有成長的空間。如今,十八歲的被選舉權已不知消失至何處,十八歲選舉權也淪於雙方交戰的犧牲品。
為了人民放下政治算計,很難嗎?
(作者為「青年佔領政治」行政部主任)
------------------
推薦電影:愛琳娜
推文到plurk
2015-06-09 06:00
◎ 陳俊光
七年前,海角七號把電影觀眾的視線拉回台灣,讓台灣的風景、台灣人民的心情被看見。這七年來,雖然馬政府全力打壓本土意識,但仍然有許多優秀的台灣電影陸續出現,而甫上映的「愛琳娜」絕對是其中最精采的作品之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530o3ow68)
比起海角七號的略帶文藝風,愛琳娜更大膽、更直接,更不避諱台灣常民生活的「俗」,無論是滿地的火雞屎、殺雞般的提琴聲、檳榔汁混著髒話…,因為這就是勞動者的苦難委屈掙扎;在這樣深情的凝視下,即使是愚蠢虛榮,也都是值得同情的。而且,愛琳娜的關懷不只限於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更擴及於新台灣人|外籍配偶和看護工,它讓觀眾聽到她們的語言、她們的歌,也讓觀眾看見她們的鄉愁、她們對台灣的貢獻。
在海角七號和愛琳娜中,音樂/樂器都有重要的意義。在海角七號裡,吉他和月琴承載了個人的夢想、族群的記憶,乃至生命的價值;愛琳娜裡面的小提琴也不遑多讓,它是女作業員階級流動的鑰匙、是熟年剩女的玻璃舞鞋、是把小黃變宮殿的魔杖…,而最重要的,在企業主惡性關廠、年長女工生活無依時,在建商霸道圈地、鄉親即將失去家園時,愛琳娜的小提琴帶給無力者力量、讓失敗者敢於對抗強權。
就像片中的女主角、不知珍惜身邊樸實的男主角。在現實世界中,雖然導演林靖傑也曾獲得威尼斯影展大獎,但相對於坎城的「聶隱娘」,「愛琳娜」獲得的關心遠遠不及。但對筆者而言,比起久遠以前的異國刺客的心路歷程,現在身邊人民的真實生活更值得關心。
(作者為醫師,台北市民)
----------------
回應雲林縣長談光電禽舍
推文到plurk
2015-06-09 06:00
◎ 曹紹徽
一、農委會業於一○二年十月九日修正發布「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以下簡稱容許辦法),將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所定太陽能、風力及非抽蓄式水力設施,修正納入得於農業用地上以容許使用之方式設置。按其設置型態,主要分為下列三類型:1、於農業設施屋頂附屬設置屋頂型綠能設施;2、直接設置於農業用地上之地面型綠能設施;3、於嚴重地層下陷地區及受污染等農地設置地面型綠能設施。
二、農業設施屋頂附屬綠能設施,政策立意係為協助農民於農業生產收益之外,另有能源收益挹注,增加農民收入;查一○二至一○三年間,卅瓩以上需競標之申請案,已有六二四件核准案件,其中屬畜牧設施者有三九五件,主要分布於雲林縣、彰化縣、台南市等。
三、本會刻正就綠能設施結合農業經營之審查予以強化,並督促地方政府應對該類案件造冊列管、檢查抽查,倘有違規情事,即依法廢止農業設施之許可,以避免業者投機違規。
四、有關農業設施附屬綠能設施,本會除持續滾動式檢討現行規定外,另對於不利耕作之嚴重地層下陷地區或受污染土地等邊際農地,亦積極規劃適合發展之區位,以引導地面型綠能設施群聚發展,才能達到農業、農民、能源政策三贏之目標。
(作者現任農委會企劃處處長)
------------------
戒不掉的香菸經濟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戒不掉的香菸經濟。圖╱新華社
中國煙草業概況
6月1日起,北京開始實施史上最嚴的「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凡是「帶頂、帶蓋」的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皆禁止吸菸,學校、醫院、運動等場所附近戶外也不可點菸。北京市政府甚至在社群網站開設帳號,讓檢舉者上傳「現行犯」照片。
在中國,成為二手菸受害者是相當容易的事,餐廳、交通工具裡時常雲霧繚繞,以一日所見的吸菸者目測中國香菸的消費數就不難想見有多龐大。
中國抽菸者有3億人,每年抽掉2.5兆根香菸,全世界超過3成的香菸是由中國人吸食。中國香菸銷售是由國家壟斷,由中國煙草總公司(下稱中國煙草)專營,中國煙草擁有160多種品牌,從平價到高檔菸皆有,幾乎囊括了中國不同層次的香菸消費群。
菸草業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計劃經濟的堡壘」,從菸草的種植、收購到生產、銷售都實行「一條龍」管理,中國國家煙草專賣局與中國煙草實質上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同時承擔行政職能和經營,這樣的制度被認為是中國禁菸效果不彰的原因。
由於中國政府限制外國香菸進口和在中國國內生產,因而外國的菸草商始終打不進中國市場,使中國菸草業成了毫無市場競爭可言的特許行業。
中國煙草是少數未上市的央企,但卻是央企營收排行中的第1名,甚至遠超過第2名的中石油。數據顯示,中國煙草2014年的年利潤達1,649.4億元,遠高過第2名的中石油,以及第3名的中國移動,其年利潤分別為1,024億元、509億元。在全球菸草業當中,中國煙草市占率高達43%,全球之冠,市占率甚至超過排名後5名的菸草商加總,但中國煙草絕大部分銷售市場在中國國內,其香菸品牌在中國以外卻無人問曉。
消費力大 海外收購菸草
中國香菸市場之大,其國內的菸葉供不應求,據彭博報導,中國煙草近年來也開始向美國收購菸葉,中國已成為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連遠在非洲的辛巴威也出口了54%的菸葉到中國。
中國大陸菸草業連續近20年成為納稅大戶,貢獻近10%的國家財收。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菸草業創造9,110億元稅收。為了控制吸菸人口,今年5月初,中國政府睽違6年再度調高菸草消費稅,從原本的5%調至11%,並按每支香菸0.005元加徵從量稅,預計2015年,中國政府將可從菸草業徵得破兆的稅收。
此外,菸草業也是雲南、湖南、貴州等菸草大省的最大財政收入來源,其中生產「紅塔山」香菸的雲南省,菸草業為地方政府帶來的稅收比率超過45%,一直是地方稅收的穩定來源,在安徽省蚌埠和滁州市,菸草業對地方財收貢獻率甚至高達70%以上。
菸草業 政府最大稅源
惟中國於2003年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此後陸續推出各種禁菸令,但都被譏為「禁而不止」的法令,研究中國菸草業的政治學者李成認為,菸草行業是政府最大的稅源之一,成了中國官方在控菸問題上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
吸菸在醫療和社會保障上帶來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成本,已經超出了它的獲益,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也認為,因為收益而發展菸草業是得不償失的。
-------------
揮別超時工作文化
By 顏嘉南,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揮別超時工作文化。圖╱美聯社
超時工作與放棄有薪假,早已和日本職場畫上等號。為此,日相安倍晉三矢言改革勞動市場,為人民找回身心健康。
■Japan's salarymen are saying sayonara to the country's culture of overwork - with the backing of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日本貿易公司職員關口惠梨香每天工作14個小時,還將大部分的有薪休假送給老闆,歐美員工可能感到不可思議,但這在日本則是常態。首相安倍晉三有意立法強制員工休年假,同時免除高薪專業人士的工時限制,致力掃除日本超時工作弊病,改革勞動市場。
超時工作、放棄有薪假,以及下班後與同事喝酒,已是日本職場文化慣例。外界將日本出生率低和人口加速萎縮等社會問題,歸咎於超長工時,讓年輕人沒有時間組成家庭,同時造成員工壓力過大,甚至是過勞死。
36歲的關口惠梨香2014年的有薪假有20天,她總共休了8天,其中有6天是病假。她表示:「沒有同事會休年假。」
有薪假僅休不到一半
目前日本員工平均有年假18.5天,但實際休假天數還不到額度的一半,讓企業年假制度形同虛設。日本政府擬立法強制勞工每年至少休5天有薪假,盼提高勞工的年假使用率,最終目標是與歐美看齊,休完所有年假。
據統計,日本約有22%員工每周工作逾49個小時,反觀美國只有16%的員工如此,法國和德國更是只有11%,只有韓國員工比日本命苦,超時工作的比率達35%。
安倍也提出銀行等特定產業的高薪員工,依據績效而非工時計薪,減少不必要的加班。反對者批評此舉可能適得其反,讓超時工作的情況惡化,但支持者認為此舉反倒能提高生產力。
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日本全職員工2014年平均加班173小時,換算下來每周平均加班3.6小時。然而專家懷疑實際數字可能不止如此,因為多數員工會短報加班時數,這也是日本職場的慣例之一。
嚴苛的職場文化或許造就日本經濟強權,安倍的新政策也凸顯日本經濟泡沬破滅後,員工對公司忠誠不貳的信念逐漸動搖,特別是年輕一輩的員工,不再將終身雇用制視為人生保障。
企業正改變傳統工作環境
在安倍致力改革勞動市場的同時,日本企業亦相繼走出傳統,努力營造和全球企業相仿的工作環境。伊藤忠商事(Itochu)打算將上下班時間皆提前,好吸引自我意識較高的職場新鮮人加入,印表機製造商理光(Ricoh)明定員工晚上8點以後不得加班。
平價服飾連鎖品牌優衣庫(Uniqlo)的母公司迅銷(Fast Retailing),計畫引進每日4小時工時制,讓員工保有工作又可兼顧家庭生活。迅銷執行長柳井正表示:「雖然工作時間縮短,但績效好的員工能拿到較高薪資,工時長不一定代表績效佳。」
機器人製造商發那科(Fanuc)打算將公司總部搬到富士山山腳下,讓員工與日本的聖山為鄰,遠離都市塵囂,同時將擴建健身房,並增設網球場和棒球場,促進員工身心健康。
安倍推動職場改革,公務員也一併受惠。日本厚生省繼遏止加班的「關燈」計畫失敗後,乾脆明令自今年10月起,職員不得在晚上10點以後工作。
--------------
「財務管理發生重大錯誤」 柳林瑋遭沃草解職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獨立媒體沃草6日凌晨在臉書上無預警宣布,執行長柳林瑋醫師因在執行職務期間,在業務管理上「發生重大錯誤情事」,經查證屬實後,經全體團隊討論,決定將柳林瑋解職,代表人職務由目前發言人林祖儀暫代。聲明也強調,沃草立即整頓改善內部財務控管,並保留法律追訴權。
沃草做出4點聲明,包括解除柳林瑋執行長職務、不再代表沃草;新任代表人由發言人林祖儀暫代;立即整頓內部財務控管及稽核機制,並委由以聘任之專業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會計帳務查核;2014年6月在募資網站FlyingV上募集的「國會無雙2.0」計畫,將照原承諾與公開透明原則,在明年1月第8屆立委任期結束後,公開所有支出款項,並在FlyingV更新資訊,通知所有支持者。
沃草也向社會大眾致歉,表示雖然本次事件及時發現、迅速處理,但對於信任及期待沃草的公民朋友仍深感愧疚,並將深切反省。面對問題「我們絕不隱瞞、絕不閃躲」,並將建立更嚴格的內部控管機制,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柳林瑋則在臉書上簡單表示,「本人柳林瑋,在擔任沃草公司代表人及執行長期間,在財務管理上發生重大錯誤。本人聲明即日起辭去在沃草有限公司一切職務」,沒有進一步說明。不過,「辭去」說法卻與沃草臉書上聲明的「解職」不同。
另一方面,公民1985行動聯盟也在臉書上表示,發起人之一的柳林瑋因個人財務問題,發生廠商向聯盟求證情事,聯盟向柳林瑋求證,但其至今未出面說明,因此聯盟依內部規則召開會議,在多數同意下,暫時將柳林瑋停權。
1985聯盟強調,成立以來皆採用共識決,非一人能決斷,財務也是在共識決討論下使用,並由財務組人員監管,明細亦公佈於網路上,任何聯盟成員未經財務及監管人同意無法動支任何帳款。對於柳林瑋個人行為,未來如造成聯盟聲譽損害,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
柳林瑋在2013年洪仲丘事件時,共同發起公民1985行動聯盟,並成功號召近25萬名白衫軍上街抗議。2014年,柳林瑋創辦獨立媒體沃草(Watchout)公司,旗下有「國會無雙」、「市長,給問嗎」等產品
就算沒開車也要買汽車安全座椅!為了寶寶的安全,德國人絕不妥協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
德國人雖然生育率超低,但是他們對於寶寶(尤其是德國寶寶)是非常非常禮遇又重視的。
之前我媽問我:「你們又沒有車,為什麼要買汽車安全座椅?」
因為在德國,絕對要求新生兒的父母親準備「嬰兒汽車座椅」,否則有些醫院還不讓你帶寶寶回家唷!不管是搭自家車,還是計程車,沒有Car Seat,嬰兒是絕對不能上車的。
既然如此,除非你一路抱寶寶走回家,或者家就在醫院步行可達的範圍,否則怎麼可能不需要汽車座椅呢?
這點,完全不可妥協!
在台灣,如果帶著寶寶搭計程車,幾乎沒有家長自備汽車座椅,這點在我家德國人眼中簡直是匪夷所思。他問我,如果有事故發生,那是司機要負責還是家長?
他在台灣看到好多家長用機車三貼甚至四貼,載沒戴安全帽的小孩在車陣中穿梭,有時候還差點發生車禍,他常常看得很生氣!他說,如果有事故發生小孩受傷,那是撞到他們的人要負責,還是決定這樣出門的家長要負責?
這兩個問題,我實在回答得很汗顏。加上最近我告訴他,那個把孩子放前座而孩子發生事故癱瘓的媽媽,竟然還能拿賠償金,他更是覺得這邏輯太奇妙了。
昨天他的家人開車撞到一台裡面有兩個孩子的車子,而且就直接撞在最小那個八個月嬰兒的車門上。我們看了事故的照片,車門幾乎毀了。
所幸在德國,孩童「全程」乘坐汽車座椅是基本要求,所以孩子一點事情都沒有。雖然如此,大家還是全都到了急診室確保寶貝一切平安。
我不禁想,如果這事故發生在台灣呢?
包括汽車座椅的使用方式,都不能有一點差錯。因為我們要搭計程車回家,所以我家德國人在去醫院接寶貝之前,已經在各種車子上嘗試過安裝我們的汽車座椅,確保一切OK才能迎接這珍貴的生命回家。連我們搭公車或地鐵,該把推車停在哪個位置、朝哪個方向,或若背背帶時該坐哪個位子,我家德國人都研究得一清二楚。
他們在這些產品上也是不手軟,絕對沒有德國家長會冒著危險選擇沒有保障的便宜貨。我就看過我們的朋友,收入其實不高,生活也很辛苦,但只要是關於寶寶的安全,絕對就是最高規格處理。
有時我總覺得德國人太一板一眼,很多標準很多要求,但對於「安全」這檔事,就覺得他們的高標準要求不知道保護了多少孩子的生命。
台灣的爸媽,我們對安全也該這麼「不可妥協」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