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2_200637  

時裝界的「大」生意
精華簡文時裝界的「大」生意
大尺碼女孩將擁有更多穿衣選擇。 圖片來源:GettyImages提供

時裝界的「大」生意
經濟學人 2017-07-18 天下雜誌627期
調整字體尺寸
遭遇產業長期漠視,大尺碼消費者們不禁吶喊,「有錢也沒處花。」現在終於迎來改變,因為業者看到了商機。
美國市調公司Plunkett Research發現,六七%的美國女性,都穿著十四號以上的大尺碼衣服,但根據NPD集團另一項調查指出,去年整體服裝的銷售金額,卻只有一八%是由大尺碼衣服貢獻。
長久以來,設計師和零售商都認為,賣大尺碼衣服的風險很高。主因是大尺碼服飾的消費者對風格的選擇較為保守,業者不好預測他們愛買什麼衣服。
此外,大尺碼服飾的生產成本較高,多出來的成本,卻難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受到產業的長期冷落,久而久之,大尺碼女人也就買得少了。「我們有錢,但沒地方花,」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十五萬粉絲、長期關注大尺碼時尚的部落客湯普森觀察。
至少,最近開始不一樣了。許多快時尚品牌,像是Forever 21及一家與零售業者塔吉特(Target)合作的時尚品牌,就推出了更多大尺碼服飾系列。中大尺碼品牌Lane Bryant、設計師古龍過去也致力於此。今年三月,耐吉也延展了運動服飾的「X尺碼」。
二○一三年到一六年之間,大尺碼衣物銷售額成長了一四%,高於整體服飾銷售金額七個百分點,並在一六年達到二一三億美元。時尚雜誌《大尺碼名模》共同創辦人瓊斯認為,社交媒體改變了時尚業者的態度。
不過,時裝設計品牌仍對大尺碼市場卻步。部份時尚品牌,如Michael Kors,雖然服飾也有大尺碼可以選擇,卻沒有特別宣傳或放上官網販售。
對於願意挑戰的「標準尺碼」設計師,Gwynnie Bee、Stick Fix及Dia&Co等提供個人服飾訂製的網路新創公司,便和設計師們分享消費者喜好與尺寸等資訊。
曾幫前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打點衣服的設計師崔西芮絲,最近就在Gwynnie Bee的協助下,推出了新的大尺碼時裝系列。
然而,並非所有消費者都能明顯感受到這樣的改變。
一位住在德州的髮型師抱怨,現在有賣大尺碼衣物的高檔百貨店還是很少。如果真的有賣,也沒有好好規劃櫃位,而且燈光昏暗,尺寸也不全。
不過,湯普森認為,這樣的抱怨是少數,「雖然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但至少我們往前跨了一步。」(編輯部譯)


瘦身是政治問題:女人的身體,何必由男人的審美決定
by 空心二胡 2016/06/24 1.5K

一年四季,無論是周遭人所聊天的話題,或廣告媒體不停灌輸需要瘦身、保持身材的觀念。似乎父權框架下的審美視角,使得女性的身體形象淪為評斷身為一個女人有無價值的準則。只是為何女性的身體只是為了討好男性,或某個特定的族群?不該是這樣的,一個人的身體屬於自己,不該屈就把玩在他人之手的生活規則,選擇低頭,選擇服從。我們必須打破規則!(同場加映:當女人在台上,請尊重她的主場規則)

之前跟女人迷編輯討論問題的時候,編輯曾經跟我提到「如何看待夏天『瘦』的意識更盛行」的問題,其實說實話,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胖子,我並沒有覺得瘦身這個觀念在夏天特別盛行,因為我覺得瘦身的觀念幾乎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

夏天的時候,廣告跟你說「你的身材準備好迎接夏天了嗎?」;到了秋天,廣告告訴你「中秋烤肉還是別忘了保持身材」;冬天時到,廣告提醒你「冬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一年過後來到了春天,廣告還是說「年前大魚大肉,年後肚子不瘦」。所以瘦身意識在夏天真的有特別盛行嗎?坦白說,我並不覺得。(推薦閱讀:告別模特兒的美麗框架!Natalie:這是我的人生,何必滿足所有人?)

 

但是既然編輯如此提到這個現象,那麼這也表示「瘦的意識在夏天更盛行」這個現象應該是不分胖瘦都能明顯感受到的一種「共識」。那麼為什麼相較於其他季節,在夏天會更重視這樣的問題?從比較直觀的角度來看,因為夏天的服裝多為短袖短褲,會裸露出比較多的肌膚,所以必須要在乎自己身上有沒有多餘的脂肪,才能「配合」這樣的穿著。

然而以一個女性的角度來看,為什麼女生會特別在乎自己的身材到底適不適合短袖短褲的穿著?為什麼會特別恐懼自己的身材在這樣的穿著下會不小心走樣?更進一步來說,女性會有這樣的擔心,也是因為懼怕損失某種風格穿著的權利,或者是更單純的「怕被取笑」,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恐懼。

如果真要探究女性對於「裸露贅肉」的恐懼,最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單純的「審美」其實並不完全能解釋這樣的恐懼,而是在「審美」這樣的幌子之下,它意味著一個人的身體,在父權結構所支配的社會價值觀之下而產生的權力關係。無論你承不承認「男性凝視」對女體審美的影響,但不可否認,整個社會的確更在乎男性的看法。(同場加映:當裸露成了社會責任感:女人健身宣示的是強壯靈魂)

為什麼身為女性,我們會很在乎自己裸露出來的地方?我們為什麼會覺得一旦裸露出來的地方有贅肉,就會被擔心受到言語嘲諷?這是因為在整個社會文化中,對於女性的凝視,一直以來都是建構在男性的審美觀之下,而男性在看待女性的身體的時候,相較於布料遮掩的部分,他們更在乎女性裸露出來的身體。

 

因此,你在網路上可以看到為什麼有些男網友迷戀所謂的「絕對領域」(就是及膝襪和裙褲之間的肌膚),以及對小熱褲非常不可抗拒?也可以觀察到,為什麼明明已經是大熱天,但是肥胖女性永遠都是穿 T-shirt 和長褲出門?即使她們穿上露胳膊上衣以及短褲的時候,她們還必須要套上一件薄外套以及內搭褲才穿的「順理成章」?而就算當前已經有大尺碼的泳衣,但是還是鮮少有肥胖女性有勇氣將泳衣穿到沙灘?

這無不是因為男性對於女性的審美觀有嚴格要求,甚是滲透到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以及女性對於自己身體的厭惡,所以對於「女子裸露自己的身體」這件事情才會成為女性為自己的身體所困擾的原因。

真要說起來,其實「裸露身體」這件事情也並不全然都是真的裸露自己的身體,包含妳穿比較緊的衣服也是變相的「裸露身體」,因為它展現了身體的曲線,這跟裸露身體的道理並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有很多肥胖者拒絕穿緊身衣褲而選擇寬鬆的衣物也是同樣的邏輯。
原因是因為肥胖者龐大的身軀很容易成為他人議論的箭靶,所以才必須要遮掩自己的身材,並迫使自己在這種環境裡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才不會招人非議。(所以有些瘦子很納悶明明已經有大碼店但是為什麼還是有些胖子沒辦法穿的好看,其實對某些胖子來說她們並不是真的不想穿的好看,而是如果妳沒有非常超脫的氣質,妳穿的太高調不會有好下場。)

也因為整體社會環境以及兩性間對於女體要求的苛刻,所以當一個女性如果他的身材符合男性的審美要求時,這意味的不只是一個女生適不適合穿短袖短褲,它也意味著一個女人的性魅力是否被男性認同,當一個女性的性魅力被男性認同時,她在這個社會上的存在才算「有價值」。

一個女人的價值被認可,就表示她相較於女性有更多權利去做更多事情(比方說有穿短袖短褲的權利,跟男性有親密關係的權利,以及言語霸凌不符合主流審美女性而過錯不被追究的權利)。
甚至會使女人自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而去取笑或禍害那些「沒價值」的女性。就如同十九世紀末,西方列強沖擊亞洲時,部分亞洲國家必須要透過內部的「維新」才能使西方瞧得起自己的國家,甚至當有些亞洲國家被西方認可,他還會利用自己的政治力量奪取其他更弱小的國家的利益。(推薦閱讀:訂婚戒指照的啟示:恭喜脫離剩女?女人的價值與婚姻無關)

在這種價值觀的驅使下,才會使得女性被迫要為了服膺於這樣的價值觀而犧牲自己的身體意識,也使得當談及女性權益的時候,女人間才沒有辦法很完全的團結並抵抗這樣的父權結構。

但是光是能夠擁有「特權」這件事並不能說明女人對於肥胖的恐懼,除了瘦女人所擁有的「父權紅利」以外,必然也要對胖女人的權利有所剝奪,才會使得女性不得不必須要透過減肥才能獲取身為人應有的權利。比方說為什麼女人會擔心自己會變胖?

 

因為這樣會沒有美感,沒有美感就表示她沒有性魅力,沒有性魅力就表示沒有辦法得到男性肯定,沒有被男性肯定的結果,就是勢必會被剝奪一些身為人應該要有的權利—比方擁有尊嚴而不被惡意羞辱和歧視的權利;比方擁有各領域平等的權利;比方擁有作人最基本的自由而不被干涉的權利;比方自己的故事和定義不被人所剝奪的權利;甚至是一個人可以不用因為自己的身材而承受各種恐懼的權利......等。

其實上述舉的例子不完全跟法律有關係,但是如果肥胖者在法律上所保障的權利,都可以被瘦子輕易剝奪(比方言語攻擊毀謗以及工作權的未保障),甚至還會覺得被剝奪得理所當然,而完全沒有人會想去追究,那麼在這種環境下,身為肥胖者真的不得不犧牲自己的身體意識,以換取做人最基本的保障。(推薦閱讀:【女人迷實習週記】女性意識的第一課:尊重自己的自由意志)

所以如果真要說「瘦身」本身的意義,與其說它是審美問題,不如說它是性別問題;而更精準來說,與其說它是性別問題,不如說它是政治問題。
因此當我們談到瘦身的時候,我們討論的並不是在於瘦身本身的健康、審美以及個人管理(事實上,這些都只是遮掩事實的一個幌子),而是在於身體與人際社會本身的階級政治,也因此,為什麼有很多瘦子只因為自己身材苗條就會產生露骨的優越感,也為什麼會出現同樣是胖子,小胖會出現鄙視大胖的行為。

然而一旦有人提起對於瘦身風氣的質疑的時候,就會有人開始為此感到緊張,甚至出現憤怒和抵制的行為,因為當一個人一直以來處在一個既得利益者的狀態,它自然不可能讓人去改變這樣的社會結構。

曾經在大陸網站上看過一個段子,它提到:「要看一個男人的政治觀,首先要看的不是他怎麼談政治,而是看他怎麼談女人,這才是他真正的政治觀。」然而如果要我對不分性別所有人發表評論,我會說:「要看一個人的政治觀,首先要看的不是他怎麼談政治,而是看他怎麼談肥胖者,這才是他真正的政治觀。」

如果一個人可以只因為一個人外表不佳而剝奪他作人最基本的權益,那麼關於其他群體的人權當然就根本不用質疑他的真正立場是什麼。(推薦閱讀:「我怪我自己不敢爭取」─珍妮佛勞倫斯學會對抗乖巧形象,為女性權益站出來)

對瘦子而言,這些文字所傳達的訊息太過言過其實,然而對肥胖者而言,這是打從她們身材走樣以來,必須要一路面對的一場來自於身心靈以及社會意識形態的強烈鬥爭。瘦身乍看之下它是健康、審美和品格的議題,但更深入追究下去,它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這麼單純。
瘦身議題在這個社會長久以來從來不是單純的形象的問題,它是身體和權力間的政治遊戲,一旦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把持在特定族群的手中,那麼服從於這場遊戲的人,即使不輸也不會是真正的贏家。

別再減肥了!研究發現:「微胖」有益健康長壽

研究顯示,「微胖」反而能有益健康長壽,甚至能減緩老化。(圖擷取自每日郵報)

2015-06-05  13:4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你還在為擁有苗條的魔鬼身材而努力「減肥」嗎?有研究指出,體態「微胖」反而能有益健康長壽,甚至能減緩老化。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聖路易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微胖」能讓人體更加健康,甚至降低罹患老人痴呆的風險。因為人體內脂肪組織分泌的酶NAMPT,能控制腦部活力及腦部對缺乏食物的反應。科學家認為,如果身體沒有理想脂肪含量,會影響腦部控制新陳代謝和老化的重要部分。

酶NAMPT不足,腦部下視丘可能無法維持必要的能量。下視丘擔任體內調節體溫、睡眠週期、心跳血壓、口渴和食慾等生理機能非常重要的角色。科學家以老鼠研究為例,分泌少量NAMPT的老鼠,下視丘只擁有少量燃料,活動力也較低;分泌大量NAMPT的老鼠,活動力高,也不容易感到飢餓。

主持研究的今井真一郎教授說,他們還不知道這種標準高低,或每個人的標準是否不同,但至少從老鼠進行的實驗顯示得知部分有用訊息。研究中也可得知,催化物質NMN,可以暫時提高這些老鼠的體力活動,今井教授也正在研究NMN是否可用以對付與老化有關的疾病。

---------------

台師大頒馬雲名譽博士 學生質疑 拿來做公關?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6-06
〔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中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昨大陣仗來台領取由台灣師範大學(簡稱台師大)頒發的名譽教育學博士學位,為歷來獲頒該學位的中國第一人。馬雲表示,是透過「學長」立法院長王金平,跟台師大合作並出任名譽博士;但「靠北.師大」網站已有學生留言,批「名譽博士是這樣拿來做公關的嗎?」
台師大校長張國恩(右)昨日在台師大校本部禮堂,頒授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左)名譽教育學博士學位。(中央社)
台師大校長張國恩(右)昨日在台師大校本部禮堂,頒授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左)名譽教育學博士學位。(中央社)
台師大校長稱 被馬雲感動
台師大可說是近年最積極推動兩岸交流的國內大學之一,光近年來就舉辦過與中國江蘇師範大學的學術交流研討會、兩岸交流巡迴音樂會、到上海舉辦美術系師生聯展及自治會接待北京大學的兩岸交流文化協會等。
台師大校長張國恩昨說,會頒獎給馬雲,是因今年三月馬雲來台演講,被馬雲「師範人打造國際企業的創業精神」感動,因此透過王金平啟動授予博士學位程序,本來是想給資訊或管理博士,後來決定給教育學博士。
在台師大學生臉書專頁「靠北.師大」有學生吐槽,指馬雲在捐了母校杭州師範大學一億元,就算是在教育界的重大貢獻嗎?質疑校方拿名譽博士來做公關;也有學生直指,看到馬雲獲名譽博士,就想到先前香港科技大學也頒榮譽博士學位給馬雲,遭學生抗議,對馬雲「六四屠城有理」言論深表憤慨,反對校方頒授學位。
為何台清交不這樣做
「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昨說,他覺得台師大頒授名譽博士學位給馬雲,又是另一次的行銷手法,尤其這些中國創業家過去多靠新聞媒體大打免費行銷,加上近年少子化學校招生困難,若讓馬雲加入,有助增加學校的曝光度,否則為什麼台大、清大跟交大不去做這樣的事?
一手創辦中國阿里巴巴的馬雲,自中國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畢業後,當過六年老師,轉換跑道創業,打造出中國電子商務巨擘。不過隨著阿里巴巴去年在美上市,更爆出其政商關係不如表面單純,還有一群中國太子黨「紅二代」股東在背後撐腰及從中獲利;另旗下的淘寶網,更屢被爆出假貨充斥,被美建議列貿易黑名單。
_--------------
管理財務出重大錯誤 沃草解除柳林瑋職務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柳林瑋在臉書上PO文證實,自己即日起辭去在沃草一切職務。(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2015-06-06 07:4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沃草發聲明指出,沃草代表人暨執行長柳林瑋執行職務期間,在財務管理上發生重大錯誤情事,解除柳林瑋執行長及一切相關職務,柳林瑋也不代表沃草,對此柳林瑋也隨即在臉書上PO文證實,自己即日起辭去在沃草一切職務。
沃草在臉書發聲明中指出,新任沃草代表人由現任發言人林祖儀暫代,並提到沃草已檢討整頓改善內部財務控管及稽核機制,也已聘任專業會計事務所,進行嚴謹會計帳務查核。
沃草指出,全體夥伴長期堅持公開透明與誠實正直的初衷,也嚴厲監督國會,但這同時也必須嚴厲監督自己,對這次內部的重大疏失,決定真誠透明地向社會大眾說明事實並道歉。
柳林瑋隨即也在個人臉書發出聲明證實:「本人柳林瑋,在擔任沃草公司代表人及執行長期間,在財務管理上發生重大錯誤。本人聲明即日起辭去在沃草有限公司一切職務。」
不少網友已經開始討論,許多網友對事情原委感到好奇,有網友認為沃草應該明確的向大眾說明究竟發生什麼事,因為僅說「柳林瑋在財務管理上發生重大錯誤情事,因此解除一切相關職務」,外界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
宏達電 雪紅雪白

推文到plurk
2015-06-06 06:00
◎ 林進國
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在股東會上向所有投資大眾鞠躬道歉,股價從一三○○元跌至約九十二元,蒸發逾兆市值,其企業起伏之大令人不勝唏噓,綜觀宏達電大起大落的過程,實應列為台灣產業借鏡與警惕之現實教材。
二○○二年台灣智慧型手機廠宏達電正式掛牌上市,主要市場以歐美先進國家為主,二○○六年達到第一波高峰,二○一一年達到營運最高峰,股價站上一三○○元,讓王雪紅成為台灣首富與企業標竿,宏達電是開啟智慧型手機的先行者,擁有技術優勢與資源,但卻被後起之秀蘋果與三星迎頭趕上,在手機戰場上節節敗退,其主要敗筆淺見如下:
(一)二○一二年王雪紅為聚焦中國市場,介入政治支持九二共識並自稱是中國人的品牌,此舉不但激怒台灣人,也無法得到中國人的認同,在自己的國家無法得到台灣多數人的支持,在中國人家認同的是小米機的雷軍,在中國市場慘遭低價競爭滑鐵盧。
(二)當蘋果與三星在全球市場對上宏達電時,宏達電未有效利用先行者的優勢守住原先具有優勢的歐美市場,反而將製造與銷售重心紛紛外移至中國,形成棄守歐美主戰場另闢中國新戰場之格局,造成宏達電後有追兵前有鐵板之困境。
台灣產業在中國發表二○二五年中國製造紅色供應鏈的此時,台灣政府與企業應以宏達電的慘況為鏡,以深耕台灣積極創新的台積電與群創為師,制定台灣產業新戰略,建議如下:
(一)整合台灣如半導體面板、LED、DRAM產業守住關鍵技術,嚴辦洩密與開放外移。
(二)營造投資環境降低投資門檻,鼓勵企業投資,政府應設置只租不售的公設廠辦,協助企業解決用地取得不易及勞力斷層與不足之問題。
(三)調整生產配置,低價市場(如中國、印度)所需之商品在當地製造,台灣供應關鍵組件,高附加價值市場以台灣製造為主。
(四)政府應鼓勵如鴻海、華碩、宏碁、仁寶等企業將利基型產品轉回台灣生產,讓台灣經濟與供應鏈共享經濟成果。
(五)發展節能與動力產業,以台積電創新技術為師,重新布局台灣車輛與船舶製造工業及先進農業設備,以台灣為試驗基地做為跳板,進軍全球市場。
(作者為科技公司營業部經理)
---------------------
林先生 言多必失啊

推文到plurk
2015-06-06 06:00
◎ 凌博志
林義雄先生是台灣民主運動的先驅。二○○○年的總統大選,許信良執意參加,林先生以「國民黨的錢不要拿」勸許愛惜羽毛,聞者無不動容。但二○○六年第七次修憲,他扮演民進黨的「神主牌」,在立法院絕食靜坐,要求民進黨履行國會席次減半的諾言,懾於他的聖人神威,民進黨終於和國民黨狠狽為奸,將立委的席次減半並修改選制,造就今天小黨無法出頭的局面。這段往事,如今看來,不僅完全失算,而且以今天修憲門檻之高,可能成為難以挽回的憾事。
去年林先生因反對核四運轉,突然宣布絕食,國民黨固然面對壓力,左支右絀,民進黨也幾乎人仰馬翻,不知所措,咸認當時的社會氛圍,核四停建只是遲早,絕食似乎來得唐突,也沒必要,所幸各方見好就收,沒有造成更大紛亂。
近兩年公民力量崛起,社會運動蓬勃,第三勢力渴望進入體制,林先生鼓勵年輕菁英投入選舉,擴大參與,並屢屢為他們發聲,呼籲民進黨禮讓席次,其起心動念原本正當,但選舉講究實力,現實與理想很難兼顧。所謂「整合」,更牽涉黨利私利,困難重重,他多次重砲抨擊民進黨只顧黨利,甚至將箭頭指向蔡英文,諸多談話不僅流於情緒,而且是失言。
最離譜的言論出現在施明德宣布參選後,林先生說他和施是民主夥伴,他「個人」支持施參選,也會把票投給他。施是政治變色龍,早就放棄革命的「鋤頭」,去擁抱權貴的「鐮刀」,林先生怎能視而不見?施想做「羅賓漢總統」,是鬼話連篇,明知其人可恥可恨,還出言相挺,豈只是理盲濫情,簡直是自貶身價。
做為一個長期受信賴的智者、賢者,人們期待很深,請林先生愛護您和夥伴們努力耕耘的民主成果,不要再輕啟尊口,出言傷害,否則,我們必須說:林先生,您應該閉嘴了。
(作者為退休司法官,高雄市民)
-----------------
FTA救台灣經濟?省省力吧!

推文到plurk
2015-06-06 06:00
◎ 吳海瑞
台灣出口面臨困境;今年前四個月累計的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大減六.二%,下週一將要公佈的五月出口數據,也預期難看。
對於近期台灣經濟走弱的議論,部份媒體、學者的基調不離FTA,如殷乃平教授的高見:我國對東協與中國的出口受到「東協十加一」FTA的影響,正在不斷減退;而中韓FTA正式簽訂,未來三到五年,出口被南韓取代,…產業被迫外移,失業將更飆升。兩岸ECFA的服貿、貨貿觸礁不前,其衝擊下半年立將浮顯,危矣!
簡言之,這類論述善於利用各種經貿事件來行銷「韓國仗FTA成為贏家,並危及台灣;台灣因應之道是完成ECFA後續的服、貨貿」;煞有介事、言之成理且聳動。
但事實並非如此。今年韓國出口也不妙,減四.三%;新加坡更衰退十一.五%,而新加坡本身更是東協的成員,還以新加坡為本體,與中、日、美、歐盟等全球主要貿易國家簽署FTA。
台星韓出口減少,意謂相對的貿易夥伴是進口減少,而這三小龍有一個共同最倚重的出口市場——中國,給了答案:累計(一至四月)進口成長率衰退十七.三%!
中國進口兩位數的大幅滑落,背後更宏觀的因素是所謂的「新常態」(經濟開始減速)。《日本經濟新聞》論「中國新常態的贏家與輸家」時指出,對中出口佔該國GDP比重愈高者,影響越大,如最高者韓國,佔其GDP的十六%,一至四月輸中比去年同期減七.五%!
韓國名列對中出口依存度第一?日經的說明令人玩味:台灣、新加坡對中的貿易佔(GDP)比「極高」,所以排除在外。
再談台韓兩國出口競爭的消長。對中國如何挑戰「中等收入陷阱」有鑽研的經濟學家邵宇,近日在《金融時報》中文網指出:台灣早於韓國步入高收入國家,但之後的發展情況明顯弱於韓國,一個重要因素是研發投資的相對不足,導致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與定價權弱於韓國。
FTA救台灣經濟?省省力吧。小英如果將來也有三支箭,希望是:提升產業競爭力、分散市場(優化貿易結構)、擴大內需。這正是老英一路走來搞錯方向和努力不夠的!(作者為專業經理人 )
------------------
業者及消費者同受保護

推文到plurk
2015-06-06 06:00
◎ 林穎禎
《消費者保護法》修正案三讀通過,日後不是所有的網購商品都有七日鑑賞期的適用。回頭看四年前,當時為了手機APP是否須受鑑賞期拘束,不僅網民之間瀰漫著一股義和團式的情緒,台北市政府還曾以開罰百萬要脅業者改善。如今這個修正案的通過,台灣無疑是朝合理的消費者保護更邁進了一步。
美國在五○至六○年代之間興起消費者保護運動風潮,當時的甘迺迪總統在國會中演說強調「國家應當保護消費者在產品安全上的基本權利」,這個宣示的深層意義是,消費者權利為國民基本權利的一環,國家因此對消費內容的公平與安全有提供保障的義務。但是消費者「保護」,往往造成社會錯覺,將「消費者」與「弱勢」劃上等號,因而在大環境的氛圍,乃至立法政策上不自覺地往消費者一方傾斜。
此次修法重點的鑑賞期規定,在許多國家都是消費者保護領域受注目的戰場。 德國於去年的六月,在其民法典中以多達十三款的列舉方式排除了多項不適用鑑賞期規定的商品類型,這些自然包括了電腦軟體、客製化產品、密封的個人衛生用品等。而看似進步完善的立法背後,仍然沒有被解決的是鑑賞期間內「使用」與「試用」之間的灰色地帶問題。
不過從德國修法的經驗觀察,業者也非省油的燈。在上述十三款的列舉中,德國民法典將酒類飲料增列入例外規定,也就是消費者在網路上預購酒精飲料後,在還未出貨的三十天內不能解除契約。
此舉是為了避免酒類市場價格波動過大,消費者因而反悔提出解約。這個增列規定的背後,法國酒商雇用的遊說團體扮演了極關鍵的角色。這樣的現象清楚地告訴我們,「消費者保護」的角力不是對弱勢特別關照的戰爭,而是一個尋求各方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平衡過程。
許多人提出警告,不加限制的鑑賞期規定會讓網路購物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免費租賃中心」。千呼萬喚,台灣的主管機關終於意識「衡平業者及消費者之權益」,將《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九條的規定與現實接軌。接下來如何在施行細則中將修法的結果明確化,是採取概括或例示的方式來公告不適用鑑賞期的商品,都在考驗主管機關的智慧。 (作者為研究人員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