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土地轉賣廟被拆 居民抗議要新地主還廟
民視新聞網
2018年2月28日 上午11:37
土地轉賣廟被拆 居民抗議要新地主還廟
更多
基隆七堵區一間擁有50、60年歷史的土地公廟,香火鼎盛,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不過因為土地轉賣,新地主無預警的把廟拆了,土地公也不知去向,讓民眾氣憤的到現場拉起白布條抗議,要新地主將土地公廟還給他們。
居民不顧自身安全,站在車水馬龍的馬路邊,拉起白布條,高舉雙手,氣憤的高喊,要新地主把土地公廟還給他們,甚至爬到已拉起封鎖線的圍牆上,高舉布條抗議。
會這麼群情激憤,是因為基隆七堵區這間土地公廟,日據時期建造至今,已有50、60年歷史,香火鼎盛,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不過因為土地轉賣,廟宇無預警被拆除,外頭也築起綠色牆板,只剩一片空蕩蕩,更讓居民錯愕的是,土地公也被請走,不知去向。
突然失去長期以來的信仰中心,居民語氣難掩失落,不求什麼,只希望新地主發揮大愛精神,重建廟宇,並安放原有的土地公,讓他們能夠繼續參拜,心靈有所依託。



立宗教團體法 盼不涉佔用土地
2016-02-23 19:59 台灣醒報 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


宗教團體常有非法佔用國有地建廟,政府不但不追討,反而要合法轉售之事。台灣公益自律聯盟創會董事鄭信真牧師23日受訪時表示,「規定佔地5年就能合法轉售的《宗教團體法》草案,不應該過關。」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說,宗教團體佔國有地多則幾十年,拆了恐引起許多信徒抗議,應在立法後協助合法化。

《宗教團體法》在立法院輾轉十餘年,2015年時藍綠兩黨曾同時提出,其中,宗教團體非法佔國有地5年以上,則可合法化轉售的草案版本,引起與論一陣譁然,甚至讓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在當時質疑,「這麼不公不義的法案,怎麼會有這麼多立委連署提案?」

「如果是以佔地合法轉售為目的而立《宗教團體法》,是很可悲觀的行為。」鄭信真表示,台灣大大小小廟宇成千上百,有許多都是佔用國有林地的方式建造,一旦可合法轉售;就是牽涉到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的不當利益。

對此,王育敏嘆了口氣說,宗教團體非法佔有國有地本身就是複雜的問題,佔用時間短則幾年,多則幾十年,「建廟時,政府沒有積極處理,現在顧及情理法也不能叫它們拆,拆了恐引起許多信徒抗議。」未來立《宗教團體法》時應考量到,在過去佔有多年的宗教團體,應協助其合法化,而未來則應用明確法規開罰。

「就地合法而沒有審查過程,確實會成為爭議的問題點。」時代力量總召徐永明認為,就地合法與宗教團體財務缺乏監督是兩個不同的問題,2者應該切割,若一直綁在一起就什麼都不必做了。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則堅決地表示,「宗教團體所用的土地必須要合理使用,絕對不能涉及非法佔用,或商業炒作的問題。」

國內宗教團體常有非法佔國有地的現象,在2015年藍綠兩黨曾提出超過5年就地合法,引起民眾一陣譁然。(photo by wikimedia)

-------

不滿廟被拆 天上宮信徒討匾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中國時報【林雅惠╱高雄報導】

旗尾山山腰間的天上宮因占用林地,去年12月底遭檢察官會同林務局屏東林管處等執行拆除,宮廟信徒不滿價值200多萬元的匾額等動產一併遭毀,昨天聚集上百人到林務局旗山工作站抗議,要求返還宮廟所有物。

天上宮主委鄭自忠說,林務局屏東林管處執行拆除宮廟前,沒給確認拆除時間,導致信徒來不及搬走廟方石獅、大門、金爐、匾額等動產,120名信徒不滿廟方損失而抗議,除要求返還動產,另也請求國家賠償215萬元,案件目前仍在地檢署尚未開庭。

林管處指出,拆除天上宮前多次通知廟方搬離動神像及貴重物,但廟方仍不搬離,拆除當日林管處另僱請搬家人員將所稱的動產搬出並造冊、拍照,廟方有派員點收領回,匾額等物已當廢棄物燒毀,林管處已盡告知責任,請求賠償依法無據。

120名信徒昨天下午不畏風雨在林務局旗山工作站前高舉「人神共憤、強盜廟壇、國民黨政府沒倒、台灣不好、信徒無奈」等白布條,要求返還廟方動產,強調若不歸還會持續抗議下去。

屏東林管處強調,已在執行收回遭天上宮竊佔20年的國有土地上栽植大葉桃花心木、印度紫檀、光臘樹及櫸木等1000株,以生態造林方式復育造林,發揮森林國土保安功能。

---------------------------------

文大6/2頒贈鄭貞銘名譽文學博士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中國文化大學為尊崇獻身新聞事業與新聞教育逾半世紀,並被尊稱為「新聞教父」的鄭貞銘教授,決定頒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給鄭教授,頒獎典禮定六月二日(星期二)下午三時三十分在中國文化大學體育館八樓柏英廳舉行。

這是文化大學創校五十餘年來頒贈給本校教授榮銜的第一人;前此文大授予國人名譽文學博士的包括嚴前總統家淦,總統府前秘書長張群及新聞界耆宿曾虛白。

鄭教授在文化大學創辦新聞系所,並在社會科學院長任內催生廣告學系,為國內第一所大學廣告系,開風氣之先。

鄭貞銘辦學以培養學風,提倡「專業精神」與「報恩思想」為主軸,五十三年來培養學生逾三萬人。

鄭教授歷任中央日報記者、編輯、採訪副主任,英國中國郵報副社長,中華、新生報主筆,並任中央社常駐監察人、《香港時報》董事長等職。
---------------------
兩岸書院貧富差距大 制約發展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旺報【記者簡立欣╱專題報導】

有錢好辦事,沒錢萬萬難,對書院教育來說尤其如此。書院從空間改造、教學活動、師資安排到學生交流樣樣都要錢,但兩岸四地大學書院「貧富」差距懸殊,成為制約書院發展的重要因素。

大陸和澳門大學書院不愁錢、不缺地,讓台灣學校豔羨不已。像華東師範大學和復旦大學都是985工程大學,又都在上海市,所以不但有國家財政撥款、科研投入,還有上海市級撥款;根據學生內部資料,復旦大學2014年國家補助經費就有80億人民幣。

薪水差3倍 台師被挖角

澳門大學實施全校書院制,無論新校區校地、蓋樓、書院宿舍、人事費用等全由財力雄厚的澳門政府買單,無後顧之憂。根據澳門大學年度工作報告,該校2011年政府撥款是6.41億澳門幣,2012年是8.15億澳門幣,2013年是12.25億澳門幣,2014年是13.57億澳門幣,約51.6億新台幣,也就是即使澳門大學硬體已經完成,政府撥款仍然年年增加。

新竹清華學院院長周懷樸慨歎:「澳門大學是用幾億新台幣的經費去辦書院,我們財務資源差太多,台灣十年也不可能像澳門大學那樣!」另一位台校書院工作人員苦笑表示,同樣是書院導師的工作,澳門大學薪水是台灣的3倍,「良禽擇木而棲,現在已有教師被澳大挖角,也是可以理解的。」

台校書院若無校友捐款或學校挹注,只靠政府獎勵性經費會撐得很辛苦。東海大學書院長卓逸民表示,該校因為有第3屆校友慨捐8000萬元(新台幣,下同)做為東海博雅書院創院基金,一路走來尚稱平順;去年書院成為正式單位之後,未來除了靠捐款,學校也會編列經費給書院。卓逸民說,目前每年博雅書院經費約1200萬元,分配給全院400個院生,等於每人每年拿到3萬元獎學金。

周懷樸表示,新竹清華大學辦書院不是靠頂尖大學經費,「我們從一開始就是使用學校經費。」據了解,清華學院1年經費約2000萬元。

台校做口碑 爭取經費

政治大學2011年拿到「頂大計畫」每年2億經費,在當時校長吳思華的全力支持之下,撥出一部分給政大書院,但隨著頂大經費逐年刪減,目前政大幾個主題書院1年經費加起來不到清華、東海的一半,且人事費就占6到8成,真正能運用的錢很有限。

一位政大書院工作人員表示,頂大計畫2016年結束,經費不穩定影響人事,「像某個主題書院有2個博士後的學術導師,至今仍是約聘人員,我們不想耽誤年輕人。」目前較順利的是博雅書院,獲得台達電1200萬元挹注。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近年大學經費減少,且部分政大師生不太了解政大書院運作,對「錢事」非常在意,認為書院排擠了其他教學研究經費,「但他們不知道,其實是書院做出口碑,才幫學校爭取到相關經費。」

也有不少台校書院工作人員表示,經費不見得是制約一切的因素,主要還是看學校政策,「學校支持,經費就可商量。」不少台校書院也開始討論讓書院生「使用者付費」。(系列八之四)
---------
男人愛運動 能讓婚姻更幸福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婚姻不快樂,離婚者眾多的年代,若要談怎麼維持夫妻之間的愛情,能夠歷久彌堅,恐怕誰都說得不準!但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也許丈夫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讓婚姻因此更加美滿!

男人把身體照顧好 對女人就是幸福承諾

該研究來自耶魯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指出,丈夫的體能活躍度,攸關妻子心理的 健康發展。研究人員分析千餘對的夫妻,並針對他們的憂鬱指數進行探討。

研究發現,男性的體能,與妻子的幸福感成正比,不過,如果妻子體能活躍度反而較好,則不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研究人員分析,這是因為運動會使得大腦分泌腦內啡,進而讓人活得較為快樂,而女性通常都有較為敏銳的觀察力,使得女性也能一同感受到另一半的活躍與快樂,進一步促使婚姻更加美滿
---------------
支付命令
支付命令淪詐騙工具 立院初審取消判決效力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5-26
簡便解決債權方式 被用來詐騙
〔記者邱燕玲、項程鎮、楊國文/台北報導〕「支付命令」原是便利債權人迅速實現債權、免受訴訟程序的工具,但因法院核發寬鬆,近年來被詐騙集團利用做為犯案工具,讓民眾莫名其妙背上債務受害、傾家蕩產!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昨初審通過「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規定債權人聲請支付命令時,應附相關證明,法院才能核發,同時修正支付命令僅有執行力,不再與判決確定有同等效力,也就是讓債務人還能有救濟機會。
誤認假公文不理 有人被詐5000萬
支付命令有多恐怖?且被騙案例頗多,高雄某土雞城老闆收到支付命令,以為是詐騙未予理會,導致土雞城遭法拍還債;一名黃婦曾連續四次被偽造的法院公文詐騙兩百多萬元,因而不再相信法院公文。結果詐騙集團去年聲稱,她曾借款將近五千萬元,還向法院聲請支付命令,要求黃婦「償還」她根本沒有欠的虛擬債務。
黃婦聲淚俱下說,她以為支付命令又是詐騙伎倆,置之不理,誰知過二十天,財產就被扣押,導致生活陷困境。立委江啟臣就為此陪黃婦召開記者會,痛批「法院淪為詐騙集團幫凶」,他要提案修法。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昨初審通過的修正草案,未來支付命令確定後僅有執行力,沒有確定判決效力;並強化聲請人的釋明義務,要求債權人應至少能提出簡單的證明,法院才能核發支付命令。
修法補救 讓債務人提異議救濟
現行條文規定,債務人對支付命令未在法定期間合法提出異議者,支付命令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雖然受害民眾可提出再審救濟,但通過再審比例非常低,且民眾無端受害,還要付出再審費用,很不合理;昨因此修改為「支付命令得為執行名義」,不再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讓債務人還能提起異議等救濟。
避免法院濫發 聲請人應附證明
此外,詐騙集團假藉債權人名義,濫發支付命令,僅空言泛稱有積欠貨款或借款,卻未釋明債權是否存在或提出相關憑據。初審通過條文也明訂,債權人的請求應釋明。
提案修法的立委江啟臣說,未來債權人聲請支付命令時,至少應附簡單的證明,法院才能核發,讓核發支付命令的門檻提高。
法務部尊重立委職權,修法好處是可減少假債權、真詐騙的發生,缺點是真正有債權者,未來實現債權速度變慢
----------------------

一個旅人的反思:你選擇旅行的方式,將代表你收穫到的東西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

「您好,請問需要什麼服務嗎?」瑞士少女峰山腳,精品鐘錶店,中國人。

「我只是好奇。希望能冒昧請教,你們的老闆是瑞士人還是中國人?」我問,並指著幾乎整間全是說著中文的店員與觀光客。

「當然是中國人。妹子,別傻了,現在全世界都是中國觀光客,哪有不賺自己人的錢的道理?中國老闆都直接到這來開鐘錶店啦。」店員回答。

我在瑞士少女峰(Jungfrau),即將橫越琉森(Luzern)、法國巴黎。這一回,我換的是中國於歐洲各地觀光大肆消費現象帶來的價值省思。

「全世界,真的都在說中國話。」從少女峰山腳下精品鐘錶店一眼望去,各個知名鐘錶品牌的廣告上盡是中國代言人臉孔。陳道明、范冰冰……走進店裡每個精品專櫃都擠得水洩不通,觀光客像菜市場買菜般地爭先恐後,刷一張又一張的卡,買著價值不菲的手錶。

「他們千里迢迢地來到瑞士,真的有上去嗎?」一位從德國來的觀光客問我,他所謂的「上面」,指的是鐘錶店對面的少女峰。

「我也好想知道。」我回答。不久之後我走向便利商店,望著今日德文報紙問瑞士店員頭條是什麼意思?「噢,大概是說造訪瑞士的中國觀光客人次今年大幅成長。」

中國客蜂湧歐洲消費觀光,已成常態卻也特殊的風景。第一次感受到這股現象,是在農曆初二。那天,我與其他交換學生至琉森遊玩,在許多家鐘錶店門前看見春聯。起初我納悶原因,後來看著十幾位中國觀光客大包小包地走出來,我就明白了。那時還開玩笑地想,多謝他們的消費力,讓我在歐洲也能感受到濃厚的年味。

鏡頭轉到巴黎的拉法葉(Galeries Lafayette)百貨,舉凡Louis Vuitton、Prada、Gucci,每一個知名精品櫃位,都站著一名法國店員與會說中文的店員(多是中國人)。有些櫃位甚至在門口拉起紅線流量管制,中國大媽們依序排隊進場。另一處排隊奇觀亦可於退稅處觀賞,細聽他們討論、秀出口中「老佛爺百貨」要帶回去炫耀的戰利品。

我的法國朋友Louis曾和我討論過,「其實走在法國街上,你會發現很少法國女人提LV的包包。我們重視的不是用名牌、物質突顯自己的品味,而是一個人整體裝扮的氣質與韻味。」Louis幽默地說,謝謝中國人為法國刺激經濟。「但,這種物質取向的觀光,我覺得很可惜。」

「怎麼說呢?」我問。

「好不容易來到歐洲了,卻每天瘋狂上百貨公司,瘋狂滿足物質需求。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我並非批評。只是在想,如果我有機會能到亞洲,我會選擇怎麼樣的旅行?──我會希望能夠體驗當地人的生活與大自然,接受不同的文化薰陶與洗禮,而不是追求表面上的這些。」Louis感慨地說。

正當我們熱議旅行的選擇時,晚報出現一條文化差異的新聞,「法國知名餐廳禁止消費者拍照。」Louis於是對我逐句翻譯︰起因源自於餐廳的廚師,受不了亞洲來的觀光客,多半喜歡在上菜後拚命地拍照。先拍菜,再自拍,再上傳,最好再打個卡並tag,告訴全世界自己在法國……「菜都冷了,他們會錯過品嘗法國美食的最好時機,這是我的堅持。」

Louis笑了並問我,「台灣人出國觀光,也會瘋狂地購買、滿足物質需求嗎?」我想必須小心翼翼地回答這個問題,因此預先告訴Louis以下的回答只是我的個人觀察。「整體而言,台灣人非常喜歡去日本。但採買的物品很特別,很多台灣觀光客會到藥妝店大肆採買,甚至在網路上流傳「攻略」──例如『十大不可錯過的藥妝』、『第一次到東京買藥妝就上手』之類的文章。」

Louis聽過後不可置信「台灣人,真的有生這麼多病嗎?」我心裡聽到這句話的直覺反應是「台灣人真的,有病嗎?」但我沒說出口,只和Louis解釋藥妝店的特殊性質,以及相較於台灣購買,在日本購買藥妝確實比較便宜這回事。

我告訴Louis,如果我去東京,我並不會花太多時間在藥妝店購物,我希望能夠把握機會,多走走看看,一個進步城市的歷史文化、創意發展,空間軟硬體的設計規劃……這是我的興趣,也是我的選擇。「台灣人真的,有病嗎?」其實是一句開玩笑心底很深刻的OS。因為曾經,有台灣朋友聽我去過羅馬,直問我「你有沒有去吃萬神殿後面那家冰淇淋?網路上狂推,必吃耶!」我搖頭說沒有,她不可思議地看著我「那你不就白去了嗎?」

我告訴她這是我旅行的選擇,並也徹底覺悟,我們無法要求、強迫別人滿足我們的期望。人各有志,每個人的人格特質,會影響他之於旅行的選擇。只是,當交通逐漸發達,飛航成本下降,廉價航空等優惠方案使得我們越來越能輕易地「走出去」、「旅行」時,是否能花多一點點時間,在異地深刻瞭解當地歷史新知、培養自己形塑多元的價值觀,而不是整天花時間在購物行程上?

近日中國天獅集團招待6400多名員工至法國旅遊4天,羅浮宮、拉法葉百貨封館接待這群陸客,法國加開兩台高速列車應對。因為這新聞我與Louis又重新聯繫上,Louis說這麼壯觀的觀光潮,全歐洲都驚呆了。

“That’s their choice. But you are what you travel.” Louis說。我再同意不過了。每個人都能有自己對於旅行的選擇,但,你的選擇就意味著你是什麼樣的人。
-----------------------
女記者與作家協會 譴責《自由》
By 趙靜瑜,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李艷秋(本報資料照片)
針對《自由時報》近期連續刊出以扭曲內容及不堪言詞,惡意攻訐女性媒體工作者的失格報導,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中華民國分會昨天發出聲明抗議與譴責,並呼籲媒體應堅守專業、嚴謹自律。

批道歉聲明內容推諉

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中華民國分會表示,《自由時報》為全國主流媒體之一,近日來竟連續放任記者、編輯,以扭曲虛誇的內容和標題,嘲弄女性媒體工作者,嚴重悖離新聞專業,也是對台灣所有女性工作者的不尊重與踐踏,事實上也嚴重傷害了所有媒體的專業形象。事後該報電子報雖然道歉,但道歉聲明內容推諉。協會透過聲明表達嚴正抗議與譴責。

《自由時報》於5月12日報導:「中視急挖貧乳主播救火」,惡意物化女性,繼又針對李艷秋投書媒體,質疑「女主播只剩罩杯」之評論,不僅未作檢討,竟放任記者以毫無根據的網路不堪言詞,攻訐影射李艷秋為A書女主角,與媒體公正事實的報導原則背道而馳。

重拾公眾對媒體信賴

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中華民國分會聲明宣示,協會決不漠視媒體逾越守門人分寸,嚴重損害媒體形象的作為,呼籲大家踴躍發聲,共同捍衛當前的媒體環境,一起監督瀕臨喪失專業準則的第四權,重新鞏固公眾對媒體的信賴與尊重。

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中華民國分會目前由傅依萍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為陳若曦,李艷秋與沈春華、葉樹姍、邱秀芷與高惠宇等均為常務理事
----------------
國父紀念館遭疑賺很大 1毛沒給市府
news.ftv.com.tw查看原始檔

熱門景點國父紀念館,不管平日假日總是擠滿遊客,不過日前遭到議員指控,國館用地11公頃,其中7成無償使用北市府土地近30年,但3年來賺近9000萬元,卻一毛錢都沒繳給臺北市府,被質疑國父紀念館賺很大,現在北市府財政局要積極追討租金。
導遊:「這是國父紀念館裡面就是安放,孫中山先生的紀念像。」

國父紀念館,遊客一團接一團,就算非假日,朝聖的遊客還是爆滿,觀光做的有聲有色,但卻被民進黨議員發現,國父紀念館無償使用北市府土地30年,這3年更賺上近9000萬,卻一毛錢都沒繳給市府。

北市議員高嘉瑜:「不能說國父紀念館今天賺錢了,然後就假借理由來拖欠,更何況這個錢最後進的是,國父紀念館的一個作業基金,等於是變成是,館長的一個小金庫。」

國父紀念館用地11公頃,其中7公頃屬市有土地,依規定,國館純收益要有7成比例繳給市庫,算一算館內停車場、餐廳、紀念品中心等營業單位加起來,1年賺進約3000萬元,以7成比例,1年就該繳給市庫2100萬,就連國民黨議員也看不下去。

北市議員秦慧珠:「親兄弟明算帳,中央地方的財務各自獨立,該屬於台北市的財產,我們當然要追討。」

北市財政局副局長游適銘:「費用這麼去扣的部分,他們(國館)還一直沒有一個定案,所以才談比較久。」

依法,北市府還得向國父紀念館追討過去5年來的7成獲利,在兩黨議員壓力下,北市府硬起來,5月底前會釐清國館需繳交的費用,把兄弟間欠的金額,算清楚。(民視新聞阿布斯、陳致宇台北報導
----
扭曲的升學制度 學生夜晚排隊當醫院志工│即時新聞│20150525│蘋果日報
m.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到醫院當志工的目的是什麼?有台中榮總的員工日前在臉書發了兩張照片,醫院到了晚上竟然有一群學生排隊報名當志工,表示「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升學制度怎麼了?」
為了升學當志工的問題,也讓醫師、作家劉育志在部落格發文寫道,有父親幫兒子詢問到醫院當志工的事,他本來覺得很好,還表示年輕人當志工比發呆打電動好,怎知那名父親卻是問道「那你們醫院的『時數證明』好不好拿啊?」

劉育志在臉書及部落格感嘆,政客為了道歉要當志工,學生為了推甄也當志,「從前靠著比較『分數』上大學就已經夠扭曲了,現在竟然連『時數』都要拿出來比較,更把醫院當成『志工量販店』,實在是匪夷所思。」他痛批這樣的制度不但摧毀孩子對「學習」的胃口,恐怕連「服務」都要一起陪葬。(劉育良/綜合報導)
-------------------
4警官涉放高利貸奪人房產 檢調搜索新北市刑大等處│即時新聞│20150525│蘋果日報
m.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新北市爆發警員涉放高利貸醜聞,新北地檢署查出新北市刑大張姓技正、有海山分局警隊備隊張姓隊長,海山分局文聖派出所張姓所長,蘆洲派出所呂姓所長等4名警官涉嫌投資,並勾結蘆洲地下錢莊放高利貸,待受害人還不出錢時,更強奪房屋,新北地檢署今中午指揮桃園市調處,搜索刑大辦公室、海山警備隊、文聖派出所、蘆洲分局、蘆洲派出所等10處,將帶回涉嫌人達10餘人。 據悉,涉案人除有技正,也有所長及隊長,其中有人投資數千萬元,而當受害人無法還錢,涉嫌官警、地下錢莊便藉勢強奪房屋,移轉至個人或小三名下,而受害人頗多,檢調除將清查幕後金主及資金流向,並依涉嫌貪污、詐欺、重利等罪擴大偵辦。(孫友廉/新北報導)
新北4警官涉插股高利貸 個人最高貪千萬
2015/05/25 18:03 29259 LINE分享

新北市警局蘆洲分局前偵查隊長張明偉(現新北市刑大技正2線4星)、前五工派出所長張文賢(現任海山警分局警備隊長2線2星)、前五工派出所長張明朝(現任海山分局文聖派出所長),以及蘆洲派出所長呂志修等4名官警,涉嫌從2010年起明知轄區蘇姓重利業者高利放款,卻不加以取締,還先後以50至500萬元不等的金額入股,估計每人獲利百萬至千萬元。

新北市地檢署檢察官褚仁傑今指揮桃園市調處搜索四官警辦公室和住家等,已將4人帶案,約傍晚將帶到新北檢做人別訊問後,再帶到桃園市調處偵訊。(張沛森/桃園報導)
--------------------------
善因消費:總是少了一雙鞋的,第三世界(上)
發佈於 2015年5月25日 點閱 336 views
T
文/葉宇軒  圖/截自TOMS網站

相信不少人聽過這個勵志故事:

有一天,兩個鞋商坐同一班飛機到非洲去開創事業。出了機場,兩人迫不及待出去看看這裡流行些什麼款式的鞋子,卻赫然發現,非洲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穿鞋。

第一個鞋商心想:「完了,這裡的人都不穿鞋。」

第二個鞋商心想:「太好了,這裡的人都還沒有鞋穿。」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可想而知,第二個鞋商開開心心著手策畫接下來該怎麼販售自己的商品,第一個鞋商則黯然離開。但是,他倆似乎都沒有質疑過一個重要的問題──非洲人到底為什麼非穿鞋不可啊?

美國TOMS「公益」休閒鞋品牌採取「買一送一」的營運模式,當消費者買了一雙TOMS的鞋,他們便送一雙鞋到第三世界國家(據網頁說明,似乎以阿根廷為主),最近,更響應世界無鞋日,消費者只要拍張自己的赤腳,上傳並標記 ,他們便捐一雙鞋「給第三世界國家沒有鞋穿的孩子」。

這樣的行銷策略被稱為「善因消費」(Cause Marketing),舉凡消費者買一雙鞋就送一雙到第三世界國家、買一副眼鏡送一副眼鏡到第三世界國家、買一件衣服就送一件衣服到第三世界國家、買一罐沐浴乳就捐一筆疾病防治基金到第三世界國家……結合消費與慈善,看起來挺美好的開創了「消費改變世界」的展望,然而,事情卻往往複雜的多。

對於「所謂的」第一及第二世界國家長期以來大量捐助(許多是二手的)生活用品給「第三世界國家」的善舉,近年國際援助界和經濟、社會學界都已提出許多鞭辟入裡的批判。除了二手物品質參差、難以處理,以及運送成本往往高於物品本身等效益問題以外,最嚴重的莫過於「捐助物資往往是讓他們無法脫貧的元兇」,以一個捐T恤的案例來說:

……上世紀7、80年代的時候,二手服裝的進口已經將非洲國家紡織工業給擊垮了。「你先是毀掉了這些國家生產棉製品的能力,然後又問他們『我能送你一件T恤不?』而且還為這個歡欣鼓舞?」奈洛比智囊跨區域經濟網路(Inter Region Economic Network)主任詹姆斯·希奎提(James Shikwati)說,「這跟送給他們糖衣毒藥沒什麼兩樣。」(http://select.yeeyan.org/view/239339/271901)

……(不來梅)對從美國來到非洲的二手衣進行追蹤,發現這些美式T恤因品質、設計都有壓倒性優勢的舊衣,讓當地服裝店和紡織製衣業遭受了關門的壓力,紀錄片導演不來梅作出結論表示:「非洲是棉花的產地,但開發中國家不僅沒有在這裡培育紡織業,還把這裡當成舊衣回收站。」或許名義上是幫助貧困國家,但事實上卻在摧毀貧困國家脆弱的經濟,換個角度思考,既然給他們舊衣,為什麼不給他們紡織廠跟縫紉機?(http://buzzorange.com/2015/03/17/your-donation-did-not-help-the-poor/)

我想這樣的批判觀點,在「送鞋」這個案例中,也是成立的。「你買我送」的慈善消費,充其量只能視為一種企業捐贈,且它非但不能解決最根本的、全球性以及結構性的經濟不平等問題,甚至還有使之加劇的風險!

比起輸入更多的鞋子和衣服,我們更應該做的,是不遺餘力監督那些為了降低成本,將工廠大量設置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成衣業者:有沒有給付相應的工資?有沒有超時工作的問題?工作環境如何?有沒有落實環保政策?

畢竟,我們沒有人希望看到這樣的景象:工人為了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到遍布全國的受汙土地、雨水,而全身上下緊緊包著來自自家公司「你買我送」的全新衣飾,站在潮濕悶熱、通風不良、化學染料氣味瀰漫的工廠裡,一天工作上十八個小時。(http://www.storm.mg/lifestyle/41555)

比起買一雙鞋就送一雙鞋到世界上某個不知名的「落後國家」,突然覺得「保障工人勞權」既遙遠、抽象又麻煩嗎?其實,第三世界不存在某個遠得要命的天涯海角,第三世界,就在我們身邊──那些工地、公園裡處處可見,或許膚色深了些、眉目輪廓稍淺,在「我們」的群落中往往顯得怯懦,但在自己熟悉之處,卻顯得前所未有鮮活的人們。如果他們的工作權益能被保障,能按時領到工資、能獲得充分的休息、能好好的在這片土地上安身,那些對我們而言遠在天邊的,他們家人的日常,或許就可以擁有些許求之不得的餘裕和可能。

如果我們願意在專櫃東挑西揀,為生活在「第三世界」的他們送去一雙腳下的踏實,那我們能不能更務實的,換作撥出一隻手,不是提去一雙鞋,而是打一通電話去敦促立法,去抵擋那些壓迫的結構力量,揭櫫一個理想:我們希望在什麼樣的世界生活?

並且行動。

(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大二學生、獨立媒體特約翻譯及記者)

善因消費:總是少了一雙鞋的,第三世界(下)
發佈於 2015年5月25日 點閱 359 views
7
文/葉宇軒  圖/截自TOMS網站

回頭再來看看本文最初的提問:非洲人到底為什麼非穿鞋不可啊?

TOMS的「我買你送」人盡皆知,但是到底為什麼要送鞋呢?在該公司的網站裡並沒有寫得特別清楚(彷彿僅是因為「有人沒鞋穿」我們就理所當然的應該替他找雙鞋來穿?),點開臉書專頁「關於」的「詳細說明」裡面,才有簡短的解釋:

……Blake Mycoskie前往阿根廷的旅行,他發現很多當地人,尤其是小朋友,需要步行數英里尋找清潔水源或上學,卻沒有鞋子保護雙腳,很多人因此患上皮膚疾病。

該品牌創辦人說,孩子們需要鞋穿。於是,「鞋子」基於一種「文明世界」的「同情」,被一雙又一雙的送入那些地方。但令人不解的是,為何他,為何我們,可以這麼理所當然地以為,生而為人,就必須擁有一雙鞋子?解決皮膚疾病的辦法,就只能輸入一雙一雙鞋子,而非足夠的醫療援助?

一則報導台灣的高中生為非洲國家募舊鞋的新聞,開頭便指出:「難以想像現代還有人沒鞋子穿!」但在澎拜的同情心之外,曾幾何時我們問過這些「不穿鞋」的盤算──比如部分調查報告便指出,非洲人因天氣太熱,穿鞋不舒服而多選擇赤腳,其實未必與經濟考量有關。

於是,那些聽起來頭頭是道的「需要」,不免要被懷疑是自認「進步」的我們,自我中心的「想像」了。而當我們過度強調人道救助的迫在眉睫,便一再固化了多數人對於「第三世界」的刻板印象──就是那些「比我們落後的國家」,以至於無法有洞見的、持平的去認識那些形形色色的地方。

在當今社會單一的、「文明化」、「進步」的描繪中,一個「現代人」的生活,絕不可少一雙與自己地位和穿著風格相配的鞋子,但「鞋子」絕對不是生活的必需。回顧中國和台灣的社會生活史,我們可以知道,大多時候「鞋子」的穿或不穿、樣式、數量、新舊,其實是標誌了人的社會階級和「文明與否」的疆界──以衣著劃分彼此、割裂等第的方式,自古有之。

腳踏濕潤沃土工作的農夫顯然不能、也不需要穿一雙美麗合腳的鞋子,腳下厚厚的硬繭,忠實銘刻著構成他的生活樣態。直到全面工業化的社會改革開始,泥土路被改成夏季熱辣刺腳的柏油,農村拔地而起變成大廈,我們將不穿鞋的那群斥為落後、貶為不文明的恥辱,那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記憶,就在太匆忙的追趕中,看似不得不然的被無情拋下。如今已「文明化」的我們甚至反過來嫌棄那種生活的型態,要求那些「不標準的樣子」也必須一一歸順於世界一致的「現代」,豈不哀哉?

以前述募鞋計畫為例,由於非洲地區恙病嚴重,許多個人或組織募捐大量新舊鞋送往各國,可是「穿鞋以防範疾病」的說法,不但是一種以公共衛生為名,強行介入當地生活方式的現代化暴力,甚至展現出一種人道主義的高度和道德姿態,也避重就輕了來自結構的不義──

我們究竟能不能說他們是因為無鞋可穿而喪命?

到底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是因為鑽入腳底的寄生蟲而喪命,還是由於「第一世界國家」長期的經濟掠奪,以及殖民時期各種錯誤、剝削政策的歷史遺緒,因醫療資源稀缺而喪命?(註)

所謂的第一世界國家,用各種藻飾的修辭和話術,強令全世界歸化其文化霸權(Culture Hegemony)之下,好比用穿著界定一套生活型態的標準,並且粗暴傲慢的推及全球,迴避此前所為種種不義的反身性思索。而庇蔭於文化強權之下的各個公司行號(比如TOMS),更以一種「人道主義」的姿態,將已毫無抵抗餘力的第三世界國家,做為其品牌形象的宣傳工具。

以後殖民理論家法農(Fanon)的觀點而言,這些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仍受到第一世界國家高度宰制的群體,被永遠的當作無力的幼兒,彷彿只能被動地等待別人去拯救(而英雄往往又是宰制他們的第一世界國家),也永遠只能被視為「做慈善」的客體而已。

我們要關注的是,在「慈善消費」的過程當中,「第三世界國家」的主體性在哪裡?肯亞新聞專欄作家,拉斯那˙瓦拉(Rasna Warah)呼籲應反對援助:「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傾銷地。所有東西都被傾倒在了這裡。」我可以深刻感受到,這是多麼痛切悲憤的呼告。

保持彈性去認識不同的生活形態,和想像不同的可能未來,也時時留心無處不在的本位主義,才可能去解釋、進而解決關於不正義的問題。第三世界,不是那些「在我們之外的東西」,不是「我們」的殘餘──我們就是彼此的呼應,我們無時不刻,不在彼此召喚。

第三世界,那裡少的,從來不是一雙鞋。

(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大二學生、獨立媒體特約翻譯及記者)
(註)有人會質疑這樣的半\法緩不濟急,然而在我看來,大量捐助物資經過一而再再而三的揀選,加上多次轉運的時間成本,以及出於行政效率低落和政府部門功能不彰等第三世界國家常見人事問題,也不見得就可以比較及時的解決問題。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