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安隱憂 農地流失逾10萬公頃
分享糧安隱憂 農地流失逾10萬公頃到Facebook 分享糧安隱憂 農地流失逾10萬公頃到Line 分享糧安隱憂 農地流失逾10萬公頃到Google+
2017-08-18
〔記者吳欣恬、劉力仁/台北報導〕農委會的農地使用盤整結果出爐,國內法定耕地面積約七十六萬五千多公頃,實際供種植農糧作物的農地竟只剩四十四萬零九十公頃,距離國內達到糧食安全狀態,生產農地應有七十四萬至八十一萬公頃目標,尚有一大段距離,我國糧食安全政策出現隱憂!
可供糧食生產之土地使用比例
可供糧食生產之土地使用比例
農委會的農地使用盤整結果出爐,國內法定耕地面積約七十六萬五千多公頃,實際供種植農糧作物的農地竟只剩四十四萬零九十公頃。(資料照)
農委會的農地使用盤整結果出爐,國內法定耕地面積約七十六萬五千多公頃,實際供種植農糧作物的農地竟只剩四十四萬零九十公頃。(資料照)
實際供種植農地只剩44萬公頃
根據內政部的地籍資料,國內農地面積約二百七十八萬一千一百廿一公頃,其中農牧用地八十一萬七千八百七十六公頃,當中包含七十六萬五千六百五十五公頃的耕地。
農委會先以地籍資料界定盤查範圍,再由掌管農林漁牧的各局處進一步清查農林漁牧生產、農用設施或灌排、休閒使用的品項、區位和面積等細節,如果是非農用,則請地方縣市政府協助查核並判定使用類型、區位及面積。
根據盤整結果,目前國內可供糧食生產的土地共六十五萬六千六百七十一公頃,包括四十四萬零九十公頃種植農糧作物、四萬兩千一百卅一公頃為養殖魚塭,以及十七萬四千四百五十公頃的潛在可供農業使用土地。如果對比七十六萬五千六百五十五公頃耕地,流失的農地約達十萬八千公頃,推估大多變成豪華農舍、違規工廠及變相建地。另外有三萬四千三百五十六公頃是從事農業生產的非法定農業用地,像是河川地上種西瓜等農業行為。
糧食安全屬國家安全層次問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指糧食安全之定義為,確保任何人於任何時間均能獲取安全而營養的食物,以維持健康生活,且不損及自然資源的生產能力、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及環境的品質;我國目前糧食自給率約三十三%,依民國一○一年全國糧食安全會議決議,一○九年要達到四十%,也有一段路要走。
農地使用最新盤整結果出爐
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坦言,上述法定農地和非法定農地有從事農業生產的土地,距離農委會依據糧食安全換算,國內糧食生產的農地應該要有七十四萬至八十一萬公頃的目標尚有一段距離。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指出,農地盤查的目的是要了解實際農用土地的數量是否達到足以讓台灣永續經營的農地數量,接下來要進一步了解農地流失原因,一一解決問題,最後搭配國土計畫法,劃設農業發展區,確立哪些農地須保護。
多養活4億人口 雜交稻高產能成果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旺報【記者李鋅銅╱綜合報導】
大陸已為全球數十個發展中國家培養了數千名技術人員,他們回國後成為當地推廣雜交水稻的重要骨幹。袁隆平農業高科技公司副總裁謝放鳴表示,目前全世界有超過22億畝水稻田,如果一半稻田種上雜交稻,按每畝增產150公斤計算,增產糧食能夠多養活4億多人口。
印度是全球人口大國,每年要增加大米產量150萬到200萬噸,才能滿足不斷成長的人口需求。以稻米為主食的馬來西亞,目前仍需進口大米,目標是在2020年讓大米自給自足。大陸研發的高產雜交水稻解決了這些國家的問題。
2016年印度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超過300萬公頃,若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傳統水稻相比,雜交水稻產量可提高15%到30%。在非傳統水稻產地的非洲,雜交水稻的優勢更為明顯。奈及利亞的試驗田裡,水稻每公頃平均產量只有1.8噸,但種雜交水稻每公頃可收穫6.8噸,是先前產量的3.7倍。
在蒲隆地,大陸援助的雜交水稻高產示範基地,今年初接受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單位的聯合考察。中國專家組組長楊華德表示,在蒲隆地的示範田平均產量達到每公頃12噸以上,達當地平均產量的3倍。
「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雜交水稻增產增收潛力巨大。」謝放鳴表示,大陸以外的水稻種植面積95%分布在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大陸雜交水稻的高產能成果正在與世界共享,幫助更多國家應對糧食危機
農地愈來愈少 5年來減2.5%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27 14:22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五年一次的農林漁牧業普查,五年來可耕作地面積減少2.5%,農業人口平均63.2歲,呈現「老農」越來越老狀況,各地農事無毒安全農業者有增加趨勢,其中東部地區無化肥無肥料的農地最多。
主計總處調查,截至2015年我國可耕作地56.5萬公頃,較2010年底減少2.5%,其中從事農牧業有可耕作地者平均每家可耕作地面積為0.75公頃。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可耕作地指的是未改做魚池、畜養畜禽或儲藏農業機具等其他用途,可隨時耕作的農地。
主計總處表示,我國農、漁戶家庭人口數分別為271萬人及15.1萬人,較五年前各減少26.6萬人和2.2萬人;平均年齡為63.2歲,五年增加1.5歲,其他國家農業人口也有老化的情況;但政府鼓勵青年農家返鄉經營農業,青年新進從農人數2000人。
食安意識抬頭,農家也樂於從事安全農業,主計總處調查,2015年底從事農牧業生產之可耕作地未使用化學肥料及合成農藥面積計5.4萬公頃,五年間增加9000公頃,成長率近二成。東部地區未使用化學肥料及合成農藥所占比率之24.6%,是安全農業面積比率最高的地區。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經連結公務檔案2015年底參加有機驗證且有農牧業銷售服務金額家數計2000家,平均每家經營規模3.29公頃,平均每家有機農地經營規模以東部的4.19公頃最大,其次是中部的4.08公頃。
單純從事傳統農漁業銷售服務,收入較多元化經營者收入少,主計總處調查,農、漁業平均每家全年金額分別為48.2萬元和213.6萬元,五年間增幅均達三成。經營加工、休閒多元化經營者,較傳統經營者高,其中農牧業為285.1萬元,漁業為446.2萬元。
繼承農地5年未耕作 將追稅
2016年07月08日 04:10 王姿琳/台北報導
繼承或受贈農作地5年未耕作,將追稅。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繼承或受贈的農業用地,依規定自受贈日起列管5年,繼承人或受贈人5年內未繼續作農業使用,國稅局將依法追繳應納稅賦,但繼承人或受贈人死亡、土地被徵收,或依法變更為非農業用地,不在此限。
國稅局官員說,民眾取得農業主管機關核發的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證明所贈與的土地作為農業使用者,可向國稅局申請核發贈與稅不計入贈與總額證明書,但國稅局會將該筆土地自受贈日起列管5年。
不過,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第1項第6款及第20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法申請免徵遺產稅或贈與稅的農業用地,繼承人或受贈人自承受或受贈日起5年內,未將該土地繼續作農業使用,且未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恢復作農業使用,或雖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恢復作農業使用,後來卻又未作農業使用者,都會追繳稅款。
台北國稅局說,先前查獲一位民眾,於2006年10月間將坐落在台北市北投區的農地贈與子女,並於期限內辦理贈與稅申報,將贈與的土地列報為農業使用,經審核後核定不計入贈與總額2,315萬元,並核發贈與稅不計入贈與總額證明書。
不過,該筆土地在列管期間內,台北市政府於2011年1月間通報該贈與農地未作農業使用,違規出租作土石方及營建混合物處理場基地,國稅局因而發函限期恢復原狀及提示農業使用證明文件,因民眾未恢復原狀,也未能提示繼續作農業使用證明文件,依規定追繳贈與稅530萬元。
民眾雖表不服,循序提起復查、訴願及行政訴訟,但均遭駁回。
-------------------------------------
先別管國人買不起房子了,你知道農民也買不起農地嗎?
沒有農地,何來農民與農業?政府做為協助農業發展的角色,若不能協助有經營能力的農民或農企業取得農地並有效利用土地,什麼農業政策方向都是空談。農民如果從農賺不了錢,最後只會走向炒作農地一途,再多的口號、再多的補助,也只是加速農業的衰敗,而農業全球化的競爭,並不會因為台灣的停滯不前而停止。
推文到plurk
作者:Lin Bay 好油| 2016-06-01 18:18
Lin bay 好油
房價屢創新高不是新聞,新聞內容當中值得注意的是「房價所得比」這個名詞。房價所得比是將購買房屋的總價除以家庭年所得,精確一點是「房價中位數除以家戶所得中位數」。而房價所得比所代表的意涵,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是15.75,意即在台北市不吃不喝不消費的條件下,必須工作15.75年,才能買得起一間房子。
如果房屋價格與所得有房價所得比,那麼農地是否也有農地所得比?
用一樣的邏輯來看,農地所得比是購買農地的總價除以農業所得,農地價格中位數除以從農所得中位數。
台灣的農地所得比有多高?
不妨就以筆者居住的區域,嘉義太保這邊的東勢寮為例:假設被劃進高鐵重劃區的土地一公頃約台幣6500萬,若以一二期都稻作、裡作硬質玉米來計算可得出以下:
水雜輪作一公頃農作總營收。(作者製表)
6500萬/172,327=377.18
一公頃農地所得比是377。也就是說,如果用一公頃的面積從事水雜輪作等糧食作物,必須要不吃不喝377年才買得起一公頃的土地。
再以水上鄉塗溝村附近較靠近交流道的農地來看,一公頃價格約1500萬,該地農地所得比是87.04,也就是說,靠從事糧食作物生產,最理想的情況要不吃不喝87年才買得起一公頃的農地。
農業是產業,還是社會救濟?
在進入令人咋舌的農地所得比之前,我們先來討論,要以從農維持生計,需要耕種多大面積的地才足夠?一個租農地從事糧食作物耕種的農民,算下來至少要承租5公頃以上的土地進行耕作,才能勉強維持生計。
只有三四分地的糧食作物種植收入,無法維持正常家計收入,偏偏國內這類兼業農的比例非常高,但這是互為表裡的結果,若純靠糧食作物小面積種植來維持生計,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農民兼職增加收入是必然。而這個現象讓我們思考的是:農業究竟是一個產業?還是社會救助?國內長期以來的錯誤補貼政策,已經讓農產業往畸形的方向發展,兼業農的佔比高,就是一例。
農業究竟是一個產業?還是社會救助?國內長期以來的錯誤補貼政策,已經讓農產業往畸形的方向發展,兼業農的佔比高,就是一例。(圖:作者提供)
有利可圖的產業,不用高調就有新血搶破頭,至於那些大聲呼籲的....
由於兼業農民比例偏高,再加上農村高齡化等問題,政府與媒體不時大聲呼籲,鼓勵新一代青年加入農業為農村注入新血。而這些呼籲,跟遇到問題就發貼紙或辦作文比賽一樣可笑。因為一個體質優良的產業,大家都會搶破頭投入,根本不用擔心沒有新血。
回到上述農地所得比的問題,以這樣誇張的農地的價格,到底有幾個年輕人能買得起農地從事農業?有人說,農地貴那就不買地,租地就好。但事實上,就算是租地耕種,也是困難重重,一來農民擔心農地租出去之後,被盜採土石再以廢棄物回填,因為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使得租地變得謹慎,二者,休耕補助有45,000元可領,與其將地租給來歷不明的陌生人,只拿一年九萬左右的地租還要擔心農地非法使用問題,倒不如休耕領補助比較實在。
也因此,實際上能租到農地的農民,多半是因為地緣或親緣關係,或是有熟人願意擔保,一個充滿熱情的「新血」在沒有親緣、地緣以及人脈擔保的情況下,要在人生地不熟的農村租到一塊可耕種的地,根本難如登天。
農業的世代交替
筆者這幾年在各農產地穿梭,遇到許多「農二代」,這些農二代多是就讀農業相關科系,畢業後就回家協助經營,少數的農二代則是原本在其他產業工作,因為不忍父母辛苦、家裡沒人接班等原因而回來繼承農業。
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農二代也有著不同思維,通常一畢業就返家的務農的農二代,較有經營或新農業的觀念,認為父執輩那套無法面對未來的競爭。中途返家接班的,多數懂得利用自身產業的工作經驗,將其他產業的思維帶入農業生產管理。
有些農二代專攻花卉蔬果,利用自身專業、精準的生產、排程生產的控制,穩定產出品質優良的蔬果,再結合便利的物流,繞過現行的拍賣或行口系統,直接供應給末段需求者,獲取更好的報酬;而有些農二代則專攻大面積種植糧食作物,利用農業機械、病蟲害與肥培管理、再導入企業化經營管理,為糧食作物加工生產,提升收益。
在競爭下,農民的知識、技能與經營能力往專業化發展的趨勢已很明顯,台灣在農業世代交替與傳承的過程中,青壯農民必須引領傳統農業工作者一起面對市場競爭,而傳統組織的形式也應該從合作社形態逐漸轉型為農企業,對土地有效利用,以專業加工生產,企業化的經營管理,並且大量聘請在地農業工作者,農村才有可能發展。這樣的發展模式,就以台南新化瓜瓜園為例:配合契作的農民約有一百多人,但這樣的農企卻能聘用近500位當地居民將從事地瓜加工生產,照顧農村將近500個家庭,這類型的農企對於農村發展才真的有貢獻。回過頭來,倒要問問那些標榜「為了土地正義」的農運團體,請問你們所從事的「農業」聘請了幾個員工,又創造了農村幾個就業機會呢?
農業單打獨鬥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唯有集體合作,才能有效提升農地的利用。
沒有農地,何來農民與農業?政府做為協助農業發展的角色,若不能協助有經營能力的農民或農企業取得農地並有效利用土地,而只是放任農民低效益地利用土地,什麼農業政策方向都是空談。因為農民如果從事農業賺不了錢,最後當然只會走向炒作農地一途。若不能解決農地有效利用的問題,再多的口號、再多的補助,也只是加速農業的衰敗,而農業全球化的競爭,並不會因為台灣的停滯不前而停止。
------------------------------------------
農地1公頃租金最高9萬 台糖:不算太離譜
udn.com查看原始檔
A-A+
立委質疑台糖農地採競標出租,且租金連年飆漲,又以南投每公頃租金逾9萬元最貴,台糖董事長陳昭義今天說,因種薑產值高且耗地力,因此租金較貴,他認為9萬元不算太離譜。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邀請經濟部長鄧振中率領台電、中油、台糖、台水等單位主管,就「國營事業經營績效、公安管理及資產管理」報告並備詢。
民進黨籍立委邱議瑩表示,台灣農地價格是全世界最貴,相較於日本一公頃約新台幣244萬元,台灣平均一公頃超過1500萬元。
除了土地貴,邱議瑩批評,台糖擁有全台灣最多土地,且許多土地為農地,但台糖卻採競標方式出租,土地租金從過去平均一公頃6000至1萬元,目前每公頃租金平均4萬多元,且租金最高是南投縣,一公頃平均租金高達9萬2989元,她反問「農民租得起嗎?」
陳昭義表示,每公頃租金6000至1萬元一定是比較貧瘠的土地,例如部分出租的石頭地,主要是用為養牛,而非耕作。
至於南投農地每公頃土地租金逾9萬元,陳昭義解釋,主因為種薑產值高,且相當耗地力,而種薑的土地除了第2年不能再種薑外,種植其他作物收成也會較差,通常種薑的土地租金較高,因此他認為每公頃租金 9萬元不算太離譜。
針對立委反映土地轉租的問題,陳昭義強調,無論農地或建地規定都不能轉租,若違反規定將終止合約,且沒收保證金。
-----------------------------------
鬆綁農地使用 農委會遭民團抗議
台灣農地分成農1、農2、農3、農4四級,內政部營建署15日審議「全國區域計畫」農地政策修訂案,農委會提議將農1、農2、農4劃為第2級而不是第1級敏感區遭反彈。環團會前以行動劇「農地的眼淚」抗議農委會大幅放寬農地開發限制,甚至高喊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下台。不過,會議中由於農委會與民團缺乏共識,內政部區委會最後決議,保留議題,待農委會研擬出權衡辦法後,再送交大會討論。
納入第1級環境敏感區的農地,不可任意申請設施、土地變更轉為工業區,或搭建需有建築執照的禽畜舍,第2級環境敏感區則是只要符合相關法規都可以申請土地變更。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陳平軒指出,農地不足已是不爭的事實,既然要保護農地就要用最高強度的管制措施,列入1級環境敏感區,讓農1、農2和農4都能優先作為糧食生產。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表示,3年來農地從78萬公頃增加到79萬公頃,只增加0.78%,不到1萬公頃,全國遭破壞農地占16%,至少約7萬公頃,農地管理政策應該趕快訂出來。
彰化醫療界聯盟總幹事黃秋鳳說,農舍與未登記工廠非常猖獗,102年以後取得使用執照的農舍,高達75.92%違規使用。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則指出,農地旁蓋別墅或小型工廠,灌排都沒分離,農民把被汙染的灌溉水拿來灌溉水稻田,「每個人都吃到了」,此外,台灣的農地幾乎不再耕作,包括台糖優良土地已變成工業區。◇
------------------------------------
農舍興建中 農地消滅中
◎ 楊重信
自從二○○○年修訂農發條例,開放自然人買賣農地,以及農地可興建農舍以來,農地上出現前所未見之亂象:(一)農地快速流失,二○○○至二○一三年耕地流失五一六六四公頃,其中八十八%為水田;(二)農地不種作物改種房子,二○○七至二○一三年新增農舍一六三三八戶,基地面積四○八五公頃;其中,宜蘭縣新建農舍最多,二○○○至二○一五年三月共新建七五五一戶;(三)農舍起造人大多為「假農民」,二○○八至二○一三年農舍起造人只有卅八.八%是「真農民」;(四)農舍違規情形嚴重,違規比率高達七十六%;(五)農地炒作囤積,買農地不是為務農。
農舍。(資料照,記者江志雄攝)
監察院於二○一○年對農舍亂象兩次糾正,促使內政部與農委會於一○二年七月一日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但情況不僅未改善,且亂象更加劇。農舍亂象若不迅速消弭,勢必會威脅到潛在糧食自給率以及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內政部和農委會在各界撻伐下,終於宣布將再次修訂「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據悉修訂方向為:將農民資格與農保資格及全民健保第三類資格掛勾,務實認定「真農民」;從嚴審查未具該兩類保險資格者之農民身分;限制農舍移轉之承受人應有實際務農之事實。
台灣地小人稠,都會、市鎮、鄉街、鄉村區與農村社區聚落密布,各階層聚落之服務範圍幾乎涵蓋所有「農業用地」,農舍需求幾乎全部可在各階層聚落內獲得滿足。聲稱農民有在農地上興建農舍之需要,其實是一個假的議題,二○○○年開放農地可興建農舍,純粹是立法院「老農派」立委「政治勒索」之結果。今日欲消弭農舍亂象,應該拋棄過去思維與包袱,從維護糧食生產、糧食生產潛力、以及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之角度,思考在農業用地上興建農舍之必要性。對此,本人建議(一)廢除「農發條例第十八條」與「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全面禁止在農地上興建農舍;(二)推動城鄉整合發展計畫、農村再生計畫、以及農村再生發展區計畫,營造農村新風貌,促進農村多元發展,活絡農村經濟,以滿足農民與嚮往鄉居生活者之需求。(中央研究院退休研究員)
農地蓋農舍限縮資格 「議」見分歧
2015-05-25 08:11:49 聯合報 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
買農地、蓋農舍問題,最近因農委會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引起苗栗縣議員質詢關心。 記者范榮達/攝影
分享農委會研擬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最快今年6月底上路,新辦法在苗栗縣議會定期會成為關心焦點,但出現不同調,縣議員鍾東錦認為將打趴農地價格,農民與農會都成了受害者;縣議員孫素娥則表示支持,舊法只有建商賺到錢,年輕人想要返鄉做農,只能望田興嘆。
農委會希望杜絕非農民蓋農舍、炒作農地價格,研擬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將來只有投保農保的農民、投保健保第三類畜牧漁業業者,或實際從事農業經營者,才算農民有資格買、蓋農舍,苗栗縣是農業大縣,耕地面積3萬3158公頃,新辦法引起多名議員關心。
身兼南庄鄉農會理事長的鍾東錦指出,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認為台灣農地價格被炒到世界前三高,農委會擬修法限縮農地蓋農舍的資格,平抑農地價格,但苗栗農地七、八成都在山坡地,1甲地2、300萬元左右,算是正常行情,宜蘭縣因距離台北市較近,且地勢平坦,才會炒作到1公頃幾千萬元。
縣議員孫素娥質詢要求農業處加強把關,否則農地價高,年輕人無力返鄉務農,只能望田興嘆。 圖/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何況國有財產署也是農地價格「作手」,他曾購買自己兩塊田間的廢棄灌溉溝渠國有土地,287坪花了752萬元,一坪單價二萬四千多元,一公頃就要七千多萬元,政府卻沒有檢討這部分。
鍾東錦說,宜蘭縣是特例,農委會修法卻是各縣市一視同仁限縮買農地、蓋農舍資格,農地價格被打趴,很多鄉鎮市農會提供農地設定抵押貸款,連帶衝擊農會經營,目前與苗栗環境條件類似的南投縣,鄉鎮市農會串連反彈,南庄鄉農會也將發起苗栗縣各農會跟進。
農家媳婦孫素娥則有不同意見,她表示,農地價格高貴,只是肥了建商,建商以農民身分起造農舍,農民依據工程進度領錢,但大部分的錢都進建商荷包,公館鄉許多良田因此逐漸流失,年輕人想要返鄉務農,也會因買不起農地而裹足,政府應該加強把關審查買、賣農地及興建農舍資格。
----------------------
你買不起房,可能是「他」害的...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奇與台灣房價的故事
By 撰文者紅色子房, m.businessweekly.com.tw查看原始檔五月 18日, 2015
來源:Medill DC@flickr, CC BY 2.0
如果有一天,有位B先生出現在你家門口,大方給你100億現金花用,要你5年後再還,你會怎麼做呢?
一般人拿到鉅款的第一步,當然是先去享受一下生活囉!買棟豪宅,環遊世界,天天吃大餐,不過算算這樣花大概1億也就夠了。剩下手上還有99億,該怎麼辦呢?
而且依照B先生的遊戲規則,這100億現金未來是要還的喔!還好這位B先生很好心,借你的利率近乎零利率。但是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利率,算算每年也要1000萬利息。剛剛買豪宅環遊世界已經花了1億,剩下手上99億現金,加上每年要繳1000萬利息,你會怎麼做?
你也許開始胡亂找一堆基金股票房地產投資機會,但又擔心投資虧損,有錢反而更煩惱。
此時聰明的媽媽出現了,看你這麼煩腦,建議說:「寶貝別再想了,你把99億借給媽媽我那些厲害的姊妹淘朋友們,利息給他們1%,讓他們去投資,他們一定很高興。」
是呀!99億每年收1%利息就有9900萬,扣掉要繳給B先生的1000萬,每年還有8900萬可以繼續環遊世界享受生活,何樂不為呀!
於是,你把99億分給媽媽精選10個信用紀錄良好的姊妹淘朋友,每人9.9億。
這10個大媽朋友們,有位大媽跑去銀樓買金飾,把整條街店裡的金飾都買光了,一時之間有人結婚、孩子滿月都買不到金飾,整個黃金價格漲起來了。
有位大媽跑去糧店買米,把大量的米搬到自家倉庫慢慢賣,一般雜貨店買不到米,這時原物料價格漲起來了。
有位大媽更聰明,趁街上幾個店家資金不足,直接入股進去當大股東,再把店家推上市上櫃賺股票增值財。而跟這個股東大媽是好朋友的另一個大媽,則用資金炒高好朋友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明明店舖本身獲利不怎麼賺錢,但是隨著店鋪的股價越來越高,其他小鎮民眾也跟著進場買股票,整個小鎮似乎欣欣向榮。
有另一群每人拿到9.9億的大媽們,則是看好房地產。有位大媽直接找懂房地產開發的兒子,用資金把鄰近山上的土地開發成度假勝地,結果山上的土地漲了。有位大媽把鄰村漁港最熱鬧的魚販大街店面全買了,改建成魚市商場,商業不動產也漲了。還有一位大媽,看好出海1小時船程的蕃薯島,把9.9億資金,用利率1.5%借給蕃薯島上唯一的信用合作社,直接賺0.5%的套利。
蕃薯島上的信用合作社拿到龐大資金,為了快速獲利,開始鼓勵島民們借錢買房子。島主也把遺產稅大幅降低,鼓勵出外打拼的島民們回鄉置產。於是剛剛在金飾店、米店、股市、度假村、魚市商場幫大媽打工賺大錢的島民們,在優惠利率與稅率的鼓勵下,紛紛衣錦榮鄉回到島上買房子。
想當然爾,小小島的房價,自然一路飆升。沒有參與這其中的年輕島民,看到以前採1000顆椰子換一棟茅屋,現在同樣的茅屋居然要3000顆椰子,得不吃不喝工作多好幾年,自然氣得群起抗議。
好了,看到這裏大家都知道這蕃薯島就是講我們台灣,房市漲翻天就是這樣來的。
---------------------------------------------------------------------
是在喝茶還是喝農藥?
歷經塑化劑、黑心油、二氧化鎂胃藥,這次輪到農藥茶中標!臺灣人的食衣住行無不充斥著「毒」,科技醫療發達,人的壽命得以增加,致命的毒物卻變多了。
首批毒茶即是風靡一時,以環保著稱,拿空瓶回去可折抵飲料價格的「英國藍」。就像潘朵拉寶盒,一開不可收拾,原來,市售的茶葉、茶包嚴重充斥著品管不良的問題,農藥殘留比想像中嚴重,更抽檢出同時殘留22種農藥的誇張茶葉!
台灣食品「合格卻不安全」已成常態,而台灣人愛喝茶,對於茶類有驚人的需求,手搖飲料店比比皆是,光是通路零售就佔了茶類總消費的兩百五十億元,早餐店、飲料店更是高達三百五十億元。農藥風波更爆出,台灣茶葉因需求量大,普遍存在著「農藥超標」與「農藥多種」兩大問題,國內茶葉產量不足,多從國外進口,部份以散茶方式流入境內銷售市場, 對臺灣茶產業產生威脅性與市場秩序之混亂,品質管理不易,終究還是繞到台灣食品業「源頭管理」的憂心問題。
身為消極消費者的台灣人,必須要懂得觀察任何食品的成分及來源。茶葉風波帶給我們的反思,則是茶葉也需建立有系統的「產銷管理」;建立茶葉來源資訊,包括生產過程、加工、包裝及檢驗等資訊,更標示管理批號或產銷履歷QR code。消費者選購茶葉時,則可及時以手機查詢茶葉履歷。
----------------------------------------------
新亞洲首富、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中新社)
新亞洲首富,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日前接受媒體專訪談到政商關係,他表示在中國大陸做生意,「政商關係這門學問應該比博士後還高」,「不理政府不理黨,顯然太假了」。
2015年3月,富比士發布2015全球富豪榜,王健林成為大陸首富;根據彭博華人富豪榜和亞洲富豪榜截至5月1日的數據,王健林以381億美元的身家超過香港李嘉誠,成為亞洲首富。
日前他接受大陸《新京報》專訪,談財富觀、談足球、談政商、談兒子王思聰、談最大的煩惱是萬達接班人問題。
王健林認為自己的成功有三個原因,首先是自己的勤奮和戰略;再來是恰逢其時,跟上中國大發展;第三是公司上市。他也豪氣地表示正朝「世界首富」努力,為的是證明中國企業也可以做得好,2020年萬達一定是世界前10名、前20名那種格局的。
說到政商關係,王健林也絲毫不避諱地說,中國的政商關係這門學問應該比博士後還高,在中國不理政府不理黨,顯然太假了,再小的政府比再大的企業還要重一點。他做企業的方法是「親近政府,遠離政治」,靠自己的商業模式打動政府,讓「他們求我們,而不是靠我們」。
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現在人氣不比老爸低,在微博有1200多萬粉絲,但他的高調張揚也引發許多爭議。王健林護兒子,說太早讓他接受西方教育,對中國的人情世故缺乏認識,希望兒子能穩重一點。
王思聰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執掌萬達,王健林現在最大的煩惱是萬達接班人的成長問題。他認為現有梯隊中,情商、智慧、執行力高,個人又特別勤奮的複合型人才比較少。
王健林也給中小型企業家或創業者建議:「人生要有大目標」。他說大企業都是由小企業來的,任何人都有機會做成大企業,最重要的問題是人生要有大目標,要有理想,要有情懷。如果沒有理想、情懷和目標,一點成為成功人士的可能都沒有。
---------------------
不只都市買不起房 台灣農地也是全球最貴!
台灣農地每公頃高達1500萬元,是日本的6倍、韓國的10倍,幾乎是全球最貴的農地。(資料照,記者江志雄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房價問題讓青年族群叫苦連天,但不只是都市有高房價現象,這股炒地風潮也已蔓延到鄉下農地。據調查,台灣農地每公頃高達1500萬元,是日本的6倍、韓國的10倍,幾乎是全球最貴的農地。
日前《CNN》報導,想要在台北市買房需要不吃不喝15年,也就是說一般中產階級根本買不起房子。有美國顧問公司的調查顯示,台北已是全球房價所得比最高的城市,甚至還比東京、香港還高。那麼想要居住在鄉下務農的青年可躲過此一高房價壓力嗎?很遺憾,答案是無法。
《中國時報》指出,台灣土地價格每公頃高達1500萬元,比起亞洲諸國,日本每公頃土地約新台幣244萬元、南韓約155萬元,台灣是日韓的6到10倍。至於歐美國家,美法德等大國土地1公頃不到新台幣30萬元。由於炒作,台灣農地竟接近建地價格,尤其以交通便利的宜蘭、桃園最嚴重,不僅6成2農舍起造人非農民,且超過7成農舍都不合法。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農舍應該是給農民住的地方」,而並非用來蓋豪宅,陳保基強調,現階段不合法的農舍,未來擬修法提高罰金,同時要求地方加強查緝嚇阻。
台灣農地全球最貴 農青買不起
2015年05月15日 04:10 湯雅雯/台北報導
台灣農地被炒作到接近建地價格,尤其交通便利的宜蘭、桃園最嚴重。圖為桃園觀音、新屋農地出售的廣告。(本報資料照片)
農舍使用執照到手後,農地擴建完工,原申請農舍的主體鐵皮屋將面臨拆除,門牌留給後方的農舍使用。(本報資料照片)
土地價格比一比台灣土地全球最貴
台灣農地價格有多高?根據調查,台灣農地每公頃高達1500萬元,價格是日本的6倍、韓國的10倍,可說是全球最貴的農地。有意從農的青年農民大喊吃不消,縱使自己年薪百萬,也要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
「連農地都租不起,更何況是買農地!」青年農民蘇先生說,他不是農二代,只能向老農租地,過去因為休耕補助墊高租金,每公頃農地租金約10萬元,前兩年好不容易因為政府推動活化休耕地租金稍降,近年一甲農地動輒飆破上千萬元,根本買不起!
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陳平軒表示,太多北部「好野人」跑去鄉下去搶地,導致年輕農民買不起地、租不到地。租金也因農舍炒作越來越高,地主甚至寧可賣農地蓋豪華農舍,也不願把農地租給年輕人返鄉務農。
根據統計,台灣土地價格,每公頃高達1500萬元,但鄰近台灣的亞洲國家,日本每公頃土地約新台幣244萬元、南韓約155萬元,台灣的農地價格已經是日韓的6到10倍。歐洲國家和台灣一樣算小國的荷蘭,土地每公頃也只要新台幣145萬元,美法德等大國土地更是便宜,一公頃不到新台幣30萬元。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舉例,美國農地的價格,是用過去3年土地種植農作物的平均價格當作租金,租金是浮動的;反觀台灣,農地被炒作到接近建地價格,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宜蘭、桃園最嚴重,6成2農舍起造人非農民,超過7成農舍都不合法。
陳保基說,這些不合法非農用的農舍,開車繞一圈就知道,根本不需要出動空拍機,他強調,「農舍應該是給農民住的地方」,而非豪宅,現階段不合法的農舍,未來將修法研擬提高罰金,並要求地方加強查緝嚇阻。
-------------------------------------
噴藥不安,還談食安?2016-05-09 10:58
◎林宏燦
近年來一連串的食安風暴,讓食品安全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特別是農作物的農藥殘留問題,經常躍登媒體版面。但是,如果蔬果農藥殘留問題是你所關心的議題,那麼,你有沒有想過第一線農民用來噴藥的器具以及噴藥時的裝備到底安不安全?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
第一線農民用來噴藥的器具以及噴藥時的裝備到底安不安全?(圖:作者提供)
關於蔬果農藥殘留問題,身為消費者,只出一張嘴謾罵非常容易,媒體也特別喜歡以聳動的字眼來報導。如果蔬果農藥殘留是食安的源頭,那麼,噴藥安全該如何提升?就是源頭管理的第一步。而這一步如何邁出、政府如何協助?檯面上看不出任何具出建設性的意見。對於農業領域所謂的專家學者來說,只能說是非戰之罪,因為在對台灣農業真實現況完全沒有掌握的情況下,又如何能提出相關的改善作為或方案。最終,自己的產業還是要自己救,這是我們農業從業人員的領悟與責任。
食安,還是要回到農業生產的現場。
台灣的農民平均年齡高達62歲,在農業高齡化的窘境下,農民之所以還能維持一定量的農作物產出,係農業的機械化和專業分工的緣故。有人專職開農業機具整地、播種、插秧和採收,有人專司肥料的施用,至於農藥噴灑也有專門的業者可以代客服務,只要一通電話。
農藥代噴是一項具高危險性的職業。但多數的操作人員在噴藥時僅著輕便的服裝,口鼻也只用簡單的口罩或毛巾做隔離,進行田間噴藥時,操作人員經常必須暴露在高濃度的農藥霧氣下,這些農藥會附著在衣物上,並被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皮膚」所吸收,在經年累月的毒害下,這些灑施農藥從業人員健康狀況通常不出三年就會產生問題。
看到這,也許有人會問,這些人為什麼不穿著具隔離作用的防護衣與防毒面具?
時序來到五月,晴天的中南部室外溫度高達攝氏33度以上,不用等到中午,早上8點過後戶外溫度就已經上升到30度以上,高溫下再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衣,噴藥作業不到半公頃就等著中暑送醫。
過去曾有醫院接受政府委託對第一線的噴藥人員進行健康追蹤,發現這些人員血液中都含有高濃度的農藥殘留。這個行業也因噴藥器材及防護設備的簡陋,從業人員工作時泰半只能曝露在高濃度的農藥下,惡劣的環境讓人卻步,人員的流動率也高,許多噴藥人員職涯最多只有三、五年,就會因健康狀況惡化結束。
而會選擇這項工作的,通常是社經地位較弱勢的人,為了生活只能用自己的健康換取微薄的工資。等到健康出問題時,若無法找到其他的收入來源,再加上醫療負擔,原本以經不佳的經濟狀況也會跟著雪上加霜。
農藥代噴是一項具高危險性的職業。但多數的操作人員在噴藥時僅著輕便的服裝,口鼻也只用簡單的口罩或毛巾做隔離。(圖:作者提供)
所得與風險不成比例
農村農藥代噴的作業通常是一台貨車,後面車斗有水桶、加壓馬達、可收式水管和噴藥桿,一台車搭配3名作業員,一人拿著噴藥桿下田噴藥,另外兩人則是拉著噴藥的水管,避免水管落地拖壞地面的農作物。
經驗較好的人通常擔任持藥桿的工作,配合農作物高度控制噴藥桿的位置,有經驗的噴藥手不會讓噴出去的藥霧亂飄,相反的,技術較差人,作業時就像是用農藥洗澡,藥液不但無法正確噴灑在農作物上,反而還隨風向四處飛散,不但汙染環境也讓自己的身上附著滿滿的農藥。
以南部行情計算,每一分地(970平方公尺)的噴藥代工費用:水稻為180元,高莖的玉米為300元,農藥則由農民提供,一台藥車配有3名代噴人員,每天約可噴灑6公頃的農田。扣除掉管銷費用和車輛設備耗損成本,拉藥管的日薪為2100元,而噴藥手則是3600元。
但對這些代客噴藥的作業員來說,工作並不是天天有,中南部多半為水稻、玉米或花生等雜糧作物,噴藥必須配合這些作物的產期,一年之中只有6個月的時間能進行密集噴藥作業,期間如果再遇到下雨必須取消噴藥作業,等同於無薪假。而雜糧作物產期之外的時間,就只能承接零星蔬菜田區的噴藥作業,這樣的收入來源並不穩定。
以一年工作180天來計算,拉藥管平均月薪為31,500元,而噴藥手則為54,000元,收入看似不錯,但這類工作型態屬於高度勞力密集,且具高度危險性,短期內賺進的豐厚收入,轉手可能只是幾年後的就醫費用。
筆者有位認識的噴藥人員就自嘲:「這個行業不是血汗,而是血尿」但為了餬口也是無可奈何?
政府是時候該做點什麼了
台灣農業會淪落今天這種老苦窮的局面,除了在其位者短視無能外,那些坐在冷氣房裡的農政官僚所制定的不合時宜的政策才是最大亂源。這些人坐居權力中心,對中南部農業生產現場毫無掌握,加上根本沒有實務或相關經驗,也不願坐下來與農業從業人員對話,一切只靠腦補的情況下,當然察覺不到真正的問題,擬定出來的政策也經常是狗屁不通。
台灣的農業預算只有少少1200億,其中六成多必須支應各類農業補貼和老農年金,再扣除各種雜七雜八的支出,最後能用來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的經費少之又少,更荒謬的是,這些錢還必須被浪費在農村塗鴉、街道美化等毫無實質意義的地方。既然農業並不是沒有預算,就必須用對地方,如同準總統的蔡英文女士所言:「每一分花費都要對得起人民 」。
所以,要讓農業擺脫「老、苦、窮」成為自立自足的產業,第一步必須先從改善農業從業人員工作環境做起,沒有健全的勞動環境,產業不可能有競爭力。例如從農藥噴灑作業的精進做起。
農機與無人機
代客噴藥工作型態的精進並不需要高昂的費用。台灣少數大型契作型農場,例如毛豆業者,就是從國外進口專門的噴藥車使用。這類專用車輛的工作效率是傳統人工噴藥的三倍,透過特殊噴頭也可讓藥霧飄散降到最低,提升噴藥效率並降低對環境的污染,藥車駕駛艙也配有空調,單人就可以駕駛,輕鬆又安全。
專業噴藥車透過特殊噴頭也可讓藥霧飄散降到最低,提升噴藥效率並降低對環境的污染,藥車駕駛艙也配有空調,單人就可以駕駛。(圖:作者提供)
又如,近年流行的多軸型空拍機,目前亦有多家製造商將大型的多軸飛行器改為專業用途,應用在如,火災現場偵照、高壓電塔端子清洗等高危險性作業,在農藥噴灑的應用上,目前也有多軸飛行噴藥機。
例如中國各地目前已開始廣泛運用的DJI的多軸噴藥飛行器(MG-1),只需一人即可操作,一顆電池可以飛行10分鐘,並完成1.5公頃的農田噴藥作業。同樣面積,傳統的3人一組的人工噴藥作業,時間長達120分鐘。
DJI的多軸噴藥飛行器(MG-1)(圖:DJI官網)
這些專業噴藥機具看來所費不貲嗎?其實不盡然。毛豆使用的噴藥車每台要價180萬,而多軸噴藥飛行器每台則為40萬,很貴嗎?如果你知道農委會的農村再生計畫每年必須花納稅人150億搞農村彩繪、街道美化和文創小旅行,而且計畫執行時間長達10年,預計共花掉1500億,還會覺得這些專業機具價格昂貴嗎?
原本是救命錢的經費,政府卻寧願用來畫牆壁。若能將經費用來輔導、協助現行的業者改善噴藥設備,加強農業用藥和自身防護的觀念,同時也將這些從業人員納入公會,勞基法的保障範圍,每年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與追蹤,是否花得更值得?
甚至由公部門出面,在農業縣份成立代噴機具中心,並由公部門出資購買機台,培訓專業人員進行操作,甚至協助第一線從業人員取得專業證照、納入輔導,不但能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對農業從業人員的安全也是保障。農業從業人員有安全的勞動環境,消費者的食安才能在源頭管理上就得到保護。
台灣農業在「產、官、學」三界脫節甚深而且無法溝通下,造成農業政策脫離現實,農業預算揮霍浪費,同時產業發展長期積弱不振。上述戶外噴農藥的農業勞動者的現況,還只是眾多農業分工裡的一環。如今,新舊政府即將交接,我們也期待新政府在協助農業轉型、改善農業從業人員勞動環境上,能有更積極的作為。
(作者為農業從業人員)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