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2月底,失聯移工人數已達8萬6352人,為史上人數最多,當中越南籍男性4萬495人,其次為印尼籍女性2萬990人,第三為越南籍女性1萬4135人。而以職業類別區分,最多為製造業,男性4萬2362人、女性6萬956人,共4萬9318人,其次為看護工,男性523人、女性2萬8679人,共2萬9202人。移民署指出,雖然失聯人數增加,但有部分原因為目前勞動部引進外籍移工人數達歷年最高。
勞動部日前也發布移工管理及運用調查統計結果,製造業及營建工程業移工加班工時年減10.5小時,事業面雇主在管理及運用移工時曾遭遇困擾者占44.6%,困擾原因以「語言不通」占68.2%最高,其次為「發生行蹤不明失聯情形」占34%,「溝通困難(如配合度不高等)」占27.4%居第3。
對此,勞動部表示,失聯移工人數持續增加,但發生率有所下降,未來會持續從預防面、查處面及政策面執行,且為嚴處聘用非法移工及非法媒介的仲介,除了既有的檢舉奬金制度外,也將擬具相關就條文修正草案,加重處罰非法雇主
再創史上新高! 8.6萬失聯移工全台趴趴走 | 社會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4bIBtss


勞動部國際勞動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台灣平均每人每年工時為2028個小時。(記者李雅雯攝)
台灣平均每人每年工時2028小時 亞洲排名第2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hRQ20
〔記者李雅雯/台北報導〕勞動部國際勞動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台灣平均每人每年工時為2028個小時,較前1(2018)年減少5小時,在39個國家中排名第4,亞洲國家僅次於新加坡2324個小時。
根據國際勞動統計資料2019年就業者平均每年工時資料,台灣2019年平均每人每年工時為2028個小時,在39個國家中,排名僅次於新加坡、墨西哥和哥斯大黎加
以亞洲國家來說,平均每人每年工時最高者為新加坡(2324小時),再者為台灣,再次者為韓國(1967小時)、日本(1644小時)。
勞動部官員說明,由於台灣部分工時從業者所佔比率較其他國家來得低,全時工時的工作時數會拉高平均工時,所以比較基礎有些不同。
勞動部官員表示,每人每年平均工時會大幅下降,大多是因為法定工時下降,修法後台灣法定工時為單週40小時,跟上國際趨勢;去年製造業加班工時較前1年有下降,連帶讓平均工時減少5小時。
台灣平均每人每年工時2028小時 亞洲排名第2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hRQ20


【投書】菁英媽媽想上班?先看社會支不支持 | 周于萱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男性勞工較女性工時多5.3小時 薪資也多8,983元/就業人

【投書】菁英媽媽想上班?先看社會支不支持 | 周于萱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日本女力拚出頭
By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24日, 2018
2018年03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駐日特派員黃菁菁
近年來日本因少子高齡化而面臨勞力不足問題,使得企業不得不重視女性勞力,但女性在職場上仍很難出頭天。安倍政府擬藉由政策來改變對女性不公的現狀。
■Shinzo Abe, the prime minister, has sworn to boost women's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s a way to revive the economy.
過去的日本社會男主外、女主內是主流,男性上班,女性在家相夫教子是理所當然的。日本的職業婦女一結婚生子,大多不得不辭掉工作,生完小孩後又必須長期在家專心育兒,想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或想重新找工作就業都不太容易。
隨著日本經濟不景氣,企業終身雇用、年功序列制度的瓦解,許多家庭靠單薪收入也難滿足生活所需,不少日本女性於是選擇重回職場,有些人是被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出來工作,因此雙薪家庭也越來越多。
女性就業率 創新高
日本總務省的勞動力調查顯示,2017年15至64歲的女性就業率達67.4%,創下1968年有此調查以來的新高紀錄,較5年前也成長了6.7個百分點。
雖然女性就業率提高了,但重返職場時,薪資、待遇和工作內容往往大不如前,這主要與日本的企業文化和育兒環境有關。在日本企業工作必須投入很長的時間,加班更是常態。
日本社會與父母同居的情形較少,祖父母幫忙帶孫兒的情形並不多,加上托兒所、幼稚園不足,成為女性就業的最大絆腳石。
日本公立的托兒所、幼稚園的營業時間又有限制,很少提供夜間托兒服務。有些媽媽到了放學時間,就必須丟下手邊工作去接小孩回家,小孩一發燒、感冒,家長也會被通知要立刻帶走。
許多職業婦女隨時隨地要為小孩的事奔波,很難兼顧好工作,這也使日本企業對於雇用婚後女性並不積極。有些女性不想拖累同事,減輕工作的壓力,也不想拖累同事,只好選擇做些超市打工、收銀等時薪的工作。
高盛證券的報告指出,日本如果能解決現代社會男女雇用機會的差距問題,勞動人口將可增加820萬人,GDP也可望成長15%,單純的勞動力增加,即可使國力增強。
安倍新政 讓女性發光
日相安倍晉三2012年第2次執政後,便推動以寬鬆貨幣、擴大財政、成長戰略為主要政策的「安倍經濟學」,在成長戰略中更將「讓女性發光的日本」作為具體政策目標。
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企業起用女性主管的情形並不多。德國2008年時女性管理職的比例達38%,日本僅11.8%。北歐的挪威至2010年時,女性管理職的比例突破44%等,與日本的差距也很大。
《日本經濟新聞》調查,女性董事超過1名的公司在日本的占比為20.2%,在全球54個國家中排名49,是主要經濟國當中,排名最低的,與嚴格限制女性就業的中東各國幾乎相同。第1名挪威的占比為89.4%,其次的印度占比為88.4%、大陸為86.2%、以色列為84.3%。
安倍3月1日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表示,今年春天修訂的公司治理制度指南中,擬增加起用女性董事的方針,規定「上市公司必須起用1人以上的女性董事」,董事會上沒有女性董事的公司,則要求其向投資人說明。金融廳3月將提出公司治理制度指南的修改方案,預定5月起將成為東京證券交易所針對上市公司規定的公司治理規範


2021/9/2 台灣缺工嚴重!家事移工薪水探討曝 https://bit.ly/3yAJ0Vu
由於疫情在世界各國延燒,再加上我國邊境管制,缺工問題日益嚴重。在所有移工類型中,家事類移工缺工最大,在長照產業跟工廠皆缺工的狀況下,底薪僅1萬7的家事工薪資過低議題逐漸浮上檯面。
「家事移工不受《勞基法》規範,薪水低又要整日待命,勞動部進一步限制移工跨業轉換雇主,形同強迫移工接受惡劣的勞動條件,讓移工與需要照顧資源的家庭弱弱相殘。」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秀蓮在年初接受媒體訪問時點出家事工低薪和不得以轉換工作的關鍵。
若比較家事移工與產業移工的勞動條件,產業移工的工資、工時與休假受《勞動基準法》規範,完全比照本國勞工,目前最低薪資為每月2萬4千元;家事移工分類下的家庭看護工,勞動條件則由雙方勞動契約自行訂定,而依照勞動部與東南亞各國的協議,月薪不得低於1萬7千元。台灣目前約有25萬名家事移工,平均工時達10.4小時,其中高達3分之1的移工在3年內完全沒有休假,且因工作場所封閉,容易遭受性騷擾等不當對待。除了低薪、場所封閉和不當對待風險高,在這狀況底下,家事移工當然會心有不甘。
尤其鄰近地區香港境內39萬名家事移工與本地勞工,勞動條件同樣受《僱傭條例》與《僱員補償條例》保障,例如雇主必須支付最低工資、投保工傷補償保險,且每周至少有1天為休息日。一比之下可窺見台灣制度有待改善。
由於條件苛刻,制度僵化,移工不得不申請轉工或是選擇失聯。另一方面,若移工申請轉換雇主,依《就業服務法》規定,雇主必須在3個月後才能新聘移工,這段空窗期經常讓被照顧者的家庭忙得焦頭爛額,對原雇主也無益。
原先在台移工人數約有71萬人,但邊境管制措施影響航班等跨境流動,不僅減少了移工入境的人數,也因為出境人數較入境人數多,在去年8月底,在台移工人數一路跌至僅有69萬9154人。
台灣缺工嚴重!家事移工薪水探討曝 https://bit.ly/3yAJ0Vu


2016年我國有72.8萬人赴海外工作,其中男性40.3萬人,女性32.5萬人-2016年來說,女性勞參率50.80% https://goo.gl/zHDKtw
八年增加5.5萬人 台灣女性勇闖海外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2-25 16:05經濟日報 記者仝澤蓉╱即時報導
台灣女性勇於前往海外闖天下,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八年來女性赴海外工作人數增加5.5萬人,同時間男性僅增加1.1萬人,尤其是30歲以下無家累的年輕女性,赴海外工作企圖心更為強烈。
主計總處運用戶籍檔案、入出境檔案以及勞健保檔案等公務資料進行推估,2016年我國有72.8萬人赴海外工作,其中男性40.3萬人,女性32.5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赴海外工作人數已從2009年的27萬人,躍增至32.5萬人,男性則僅從39.2萬人增至40.3萬人,顯示兩性赴海外工作人數差距逐漸縮減。
女性前往海外各地工作人數都有增加,尤其是赴美國工作女性多於男性,到東南亞工作的女性和男性人數則都有5萬多人。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赴大陸工作男性有26.7萬人,女性14萬人,男性比率高達65%,但八年來赴大陸工作的男性減少1.8萬人,女性則增加1.2萬人。
到東南亞工作的男性八年增加1.6萬人,女性更是增加1.8萬人;在政府新南向政策帶動下,國人前往東南亞工作的人數增加最多,目前男女合計有11.1萬人在東南亞工作,較八年年前增加3.4萬人。
女性赴美國工作人數多年來始終遙遙領先男性,統計赴美工作女性6.1萬人,男性為3.8萬人,男女占比為6:4;但在美國工作者年齡偏長,50歲以上中高齡達四成。
針對女性赴海外工作快速增加,主計總處官員表示,研判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女性勞參率提升,以2016年來說,女性勞參率50.80%,較前一年度增加1.2個百分點,但是當年度男性勞參率僅提升0.65個百分點。
海外投資則會影響國人赴當地工作情況,主計總處官員表示,近三年赴大陸投資比重逐年下降,2016年為45%,遠低於2014年的60%,投資減少工作機會也減少,國人赴中國大陸工作總人數在2016年較前一年明顯減少1.3萬人。


 工作、育嬰難兩全!日本女性勞工每4人就有1人曾流產 - http://goo.gl/ti9GvL

-------------------------------------

台灣中高齡勞參率 低於美日韓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19 15:57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即時報導
勞動部今天公布,去年中高齡族群勞動參與情況調查結果,去年中高齡勞動參與率62.42%,比10年前上升2.41個百分點,但跟美、日、韓等主要國家相比,仍偏低。
為了解中高齡的勞動情勢,勞動部每年運用行政院主計總處按月「人力資源調查」及5月「人力運用調查」資料,綜合分析當前45到64歲中高齡的勞動參與、就業及失業狀況。
勞動部表示,去年中高齡勞動力人數為432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62.42%(男性75.48%、女性49.88%),比前年上升0.53個百分點,跟10年前相比則上升2.41個百分點,主要是因女性教育程度和就業意願均提高。
勞動部資料顯示,去年我國中高齡各年齡層勞參率,均低於韓、日、美等國,年齡愈高愈明顯、差距也愈大,我國55到59歲與60到64歲的勞參率,分別為55.7%、36.4%,而韓、日、美等國,則分別在71%與55%以上。
在尋職方法,中高齡失業者求職途徑以「託親友師長介紹」最多,其次是「應徵廣告、招貼」。
中高齡失業者9.3萬人中,有3.9萬人在找尋工作過程中有工作機會但未去就業,原因以「待遇太低」占最高;
另有5.5萬人未曾遇有工作機會,尋職時遭遇的困難,以「年齡限制」居多,其次是「待遇不符期望」、「找不到想要的職業」,年齡問題顯然是中高齡失業者尋職的最大障礙。
中高齡者不願意就業的原因,以「做家事」最多,其次是「年紀較大」、「家庭經濟尚可、不需外出工作」
-----------------------------
勞動力參與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勞動力參與率是指勞動力占15歲以上民間人口的比率,也就是在15歲以上民間人口中有參與勞動的比率,而勞動力是就業者與失業者相加之總和,所以無論是就業者或失業者的增減,都會影響勞參率的升降。
計算方法為:勞參率(%)= 勞動力 / 15歲以上民間人口 * 100%
---------------------------------------
高齡勞參率遠低於國際水準 台灣人退休比韓國早10年
2016年10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 邱琮皓/台北報導
台灣人退休年齡較其他國家早,男女實際平均退休年齡分別為62.8歲、60.7歲,不但比英、美、日本等國家早,甚至比勁敵韓國整整提早10年退休。另相關統計也發現,台灣在25~29歲時勞動參與率居OECD各國之冠,但在50歲後卻快速下降,而65歲以上勞參率更只剩8.8%,留在職場上的已不到一成。
根據勞動部國際勞動統計資料指出,OECD各國官方退休年齡都在60至65歲之間,台灣可領取年金的退休年齡也與國際相當,但台灣男性的實際退休年齡為62.8歲,比亞鄰國家日本的69.3歲、韓國的72.9歲都早許多,甚至也比歐美國家美國65.9歲、英國的64.1歲更早。
在全球開始講究職場銀髮智慧傳承的時候,台灣在60至64歲的勞參率只有35.8%、65歲只有8.8%,而其他國家60歲至64歲仍有60%以上;即使到65歲以上,多數國家勞參率也還有二位數,日本、新加坡維持在20%以上,韓國更高達31.3%,台灣只高過德國的6.1%。
主計總處去年調查發現,扣除有就業意願但失業者,在219.5萬名50歲以上未就業者中,未就業原因以回歸家庭、做家事占32.3%最高,其次為年紀大占27.2%,還有20%認為因為經濟尚可、不需外出工作。
另外,調查也發現有13.5萬名50歲以上未就業者,是因為需要照顧65歲以上老人,另3.6萬人是因為需照顧失能家屬,所以無法就業,亦即有38.6%的50歲以上未就業者,是因為家庭因素而選擇未就業。若考量性別,有近6成中高齡女性是因家庭因素選擇未就業,比男性更高,中高齡男性未就業的主要理由,則是年紀大以及健康傷病等因素。
 


賴揆談托幼 私幼公共化 最快9月上路
By 張語羚,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4日, 2018
私立幼兒園公共化,目標解決托幼問題,同時提高私幼教師薪資。圖/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賴清德力推「私立幼兒園公共化」,城鄉差異化每人、每年補助就讀私幼2~7萬元不等,讓其公共化降低就學負擔。行政院官員昨(4)日透露,最快今年9月將上路實施,初估首年中央加計地方經費共300億元,解決0~5歲幼兒的托育問題。
賴清德昨與媒體高層餐敘時透露,去年我國生育率約1.17人,「我們總是要採取一些行動,可行的就優先來做,逐步解決問題。」因此首先將私幼公共化的「台南經驗」擴及全台,開放私幼選擇是否加入,補助每人、每年就讀私幼2~7萬元不等的學費,並限制私幼比照非營利幼稚園收費標準,再加計至少5%的利潤。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說,以目前每年平均20萬新生兒初估,平均每人、每年人補助約3萬元,加乘後約60億元,0~5歲6個年齡層共需360億元,不過其中約3成各地方政府已經在做了,因此剩下所需7成經費將近約300億元,不過此為初估的首年經費,最終仍要經過主計總處精算。
賴清德去年年終記者會時,拋出解決低薪、緩解少子化、研擬新移民政策3大方向,徐國勇說,目前都還在盤點中,農曆年後才會對外公布,理想狀況當然是越快越好,而私幼公共化政策預估可在107年度第一學期上路,也就是今年9月起,私幼公共化將正式導入市場。
賴清德昨直言,政策拋出後,部分私幼爭取直接給予補助,但他擔憂長期間來看效益恐被淡化,而蓋公立幼兒園又緩不濟急,再者基於市場機制原則,每多一間公幼,就會壓縮私幼的生存空間,因此才會採取私幼公共化政策,不需投入預算「從零到有」建立公幼,同時避免擠壓私幼生存空間。
賴清德也強調,私幼公共化並非強制性政策,部分私幼主打高價位路線,吸引較高端的消費者,可以選擇不加入私幼公共化,政策主要是讓更多家庭負擔得起幼兒園的學費。
對於教育界質疑,為何不將補助金額直接發給家庭,賴清德說,未來私幼公共化後,必須造冊才能申請補助,不僅無法造假,另一方面,也確保政府補助的經費,確實用於幼兒教育。
此外,為提高私幼教師薪資水平,賴清德說,將要求加入私幼公共化的學校,首年必須為教師加薪15%,接下來每年加薪3%,逐步調升至3萬元起薪,解決私幼問題同時近一步舒緩低薪困境。
我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約5成,低於日本、新加坡的6成,賴清德說,結婚生子、照顧年邁父母是女性離開職場的兩大高峰期,透過「雞尾酒療法」,私幼公共化解決「托幼」問題長照2.0解決「托老」問題希望能夠提升女性重返職場動能。


我熟女就業人數 十年增54%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15日, 2017
A-A+
2017-10-15 01:13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面對少子化趨勢,我中高齡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十年增加35.6%;其中,女性中高齡就業者大增61.2萬人,成長率54.5%,顯示中高齡婦女就業意願十分強勁。
勞動部統計處官員指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及戰後嬰兒潮世代的自然成長,我中高齡勞動力人數和就業人數呈逐年增加之勢,中高齡勞動參與率更爬升到2016年的62.4%,為歷年新高,較前一年上升0.53個百分點,十年來更上升2.4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女力」對中高齡就業和勞參率有不可取代貢獻。
勞動部統計顯示,2016年中高齡就業人數為422.7萬人,較前一年成長1.5%。而十年來,中高齡男性就業人數增加50萬人、成長率為25%;中高齡女性就業人數則增加61.2萬人、成長率為54.5%。
勞動部統計處官員分析,十年來因女性教育程度和就業意願均提高,不論是中高齡勞動人口或就業人口,女性增加的人數及成長率皆明顯高於男性。
官員說,很多女性勞工會因養育兒女而離開職場,之後到了4、50歲又會因照顧年長的父母而離開職場,若能搭配長照政策,就能使中高齡婦女投入就業。
勞動部統計指出,中高齡婦女勞參率由2006年42.6%,上升到2016年的49.8%,上升了7.2個百分點;相較之下,中高齡男性勞參率不增反減,10年下降2.1個百分點
--------------------------
我非勞動力人口 比重偏高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15日, 2017
A-A+
2017-10-15 01:13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調查顯示,目前中高齡非勞動力人口、亦即無意願找工作的人口,高達259.2萬人,約占我中高齡人力的37.4%,顯示開發中高齡勞動力有很大潛力。
調查顯示,中高齡非勞動力人口不願就業原因,有高達37.6%是「做家事」,其次,有24.8%是「年紀較大」。再其次是,有18.3%是「經濟家庭尚可,不需外出工作」。
據分析,中高齡因「家庭經濟尚可,不需外出工作」,除了高薪階級、累積相當財富外,還有平均53、55歲就退休的軍公教,因有穩定且優渥的退休金當靠山,退休後亦無投入就業市場意願。
隨著年金改革後,或有可能促使中高齡軍公教繼續就業。
若和主要國家比較,2016年我國中高齡各年齡層勞參率,均低於韓國、日本、和美國,而且年齡愈高,愈明顯,差距也愈大。
我國「55至59歲」與「60至64歲」的勞參率僅55.7%、36.4%,而韓、日、美則分別在71%與55%以上。
為了鼓勵中高齡就業,政府部門也積極研擬相關措施,由於目前相關制度都是以就業輔導、職業訓練為主,較少是以調整中高齡職場環境、延後離退為主,因此研議以企業補助、調整勞工工作模式等方法,盼能帶動中高齡勞參率提升。


 

紐約時報:女性多從事未支薪家務 全球社會付出龐大代價
CNYES鉅亨網CNYES鉅亨網
2016年2月25日 下午 12:05 GMT
Image
全世界都有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男女工作不均。男性花很多時間工作賺錢,而女性做的工作都是沒支薪的,比方說烹飪、清潔、照顧小孩。

《紐約時報》報導,這些沒支薪的工作,是家庭與社會能夠運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這些工作也常被輕視。而且當這些工作變成女人的職責時,也阻礙了她們前進。

比爾‧蓋茲的夫人瑪琳達‧蓋茲,同時也是蓋茲基金會的共同創辦人;她表示:「這是社會上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但卻很少被人討論。如果我們不提及,將無法釋放女性潛能。」

整體來說,發達國家如美國表現得較好,較差的國家則如墨西哥。然而,日本男尊女卑的問題相當嚴重,導致男女之間差距的相當大;近來安倍經濟學中,就有著墨這點,希望女性不要全天在家照顧小孩,而是出門掙薪水以提振國家經濟表現。

OECD 數據顯示,以全球平均來看,女性每天花 4.5 小時進行不支薪的工作,當中包括採買食物、照顧小孩、洗衣服,超過男性一倍以上男性則更多時間從事支薪工作以及休閒活動,包括運動、看電視、或是跟三五好友出去。

斯堪的納維亞的男性做最多家事印度、墨西哥、土耳其、日本男性則最少。舉挪威為例,女性只花 3.5 小時做家事,男性則是 3 小時差距非常小。印度女性則每天花 6 小時,男性則不到一小時。若不與女性比較,南韓男性表現敬陪末座,僅做家務 0.7 小時。

美國女性每天花 4 小時做家務,男性為 2.5 小時。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這差距從很小就拉開了,10-17 歲的美國女性,較男性做家事的比例高出 15%。

OECD 發現,當女性將做未支薪工作的時間從 5 小時降到 3 小時,勞動參與率將上升15 個百分點。

還是有方法能夠杜絕這問題。英國艾塞克斯大學社會學家暨經濟學家、同時也是連合國女性發展顧問的 Diane Elson 表示,未支薪的工作必須被認可、降低、重新分配。

將未支薪工作分配給男性,可以透過政策實現,比方說有支薪的家庭假期。如果有有薪假期的話,女性生育後更易返回職場、男性也能休假多花點時間陪小孩。

------------------------------------------------

男性勞工較女性工時多5.3小時 薪資也多8,983元
    www.nownews.com
    查看原始檔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今(1)日發布的國情統計通報指出,在就業人口 1,108 萬人中,女性占 44.3%;每人每月平均工時 177.9 小時,男性較女性多工作 5.3 小時,不過,男性平均薪資也比女性多8,983元。
國情統計通報發布2014年兩性勞動指標指出,2014年國內勞動力人口 1,154 萬人,勞動力參與率 58.5%,其中女性 50.6%,較男性的 66.8%低16.2 個百分點就業人口 1,108 萬人中,女性占 44.3%,雖低於瑞典的 47.6%、美國的 46.9%、新加坡的 44.8%,但高於日本及南韓。
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平均工時 177.9 小時,較2013年增加0.9小時,其中,男性180.3小時、女性175.0小時,男性較女性平均每月多工作 5.3 小時。
不過,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薪資平均為 4萬7,300 元,較2013年增加3.6%,其中,男性每月薪資平均為 5萬1,464 元,女性為 4萬2,481 元,相差8,983元,但因女性薪資增幅為4.4%,大於男性的3.1%,顯示兩性薪資差距有在縮小中。
2014年失業人口 45.7 萬人,失業率 4.0%,較2013年減少0.2個百分點,其中男性失業率4.3%,高出女性0.7 個百分點。
非勞動力人口 有817 萬人,其中女性占 6 成以上,未參與勞動的原因,女性以料理家務為主(占 49.3%),男性則以高齡、身心障礙及求學升學等為主要因素。


 

2017年10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 于國欽
近月美國勞動統計
勞動統計係用以觀察16歲(或15歲)以上民間人口的工作情況,其中有工作意願者(包括就業者及還在找工作的失業者)為勞動力,至於退休者、學生及料理家務等無工作意願者則屬非勞動力。
■勞參率是指勞動力人數占16歲以上民間人口比率,衡量一國勞動意願;而失業率是指失業人數占勞動力人數的比率,衡量一國失業情況是否嚴重,兩者同為勞動統計的重要指標。
美國近來就業如何?從日前美國政府公布的9月數字來看,可朝好的方向解釋,也可以朝壞的方向解釋,於是我們看到報紙下的標題有:「美國9月失業率創近17年新低」,也有:「美國就業人數大減」。
這兩個標題擺在一起看,多數人一定覺得奇怪:「怎麼就業人數大減,失業率卻可創新低。」用常識推論,就業人數大減,失業率應該會提高才是。然而,這個推論並不正確,以8年前全球金融海嘯為例,美國就曾出現逾百萬勞動力退出勞動市場,使得失業、就業雙雙下降的情況。
就業人數增 事有蹊蹺
因此,就業人數下滑、失業率下降的情況是有可能出現的,但果真如此,失業率的下降就不是好事了,因為這意味著許多人退出尋職行列而成為「隱藏性失業者」了。要釐清美國9月失業、就業雙降是喜是憂?得先把勞動力、勞參率這兩個數字找出來,依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9月勞動力比前一個月增加了58萬人,勞參率也由62.9%升至63.1%,由此可知,這和幾年前的金融海嘯情況不一樣,就業情勢應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問題來了,媒體的標題都說就業減少,既是就業減少,就業情勢怎麼會往好的方向走?事實上,9月美國就業人數比前一個月大幅增加91萬人,所謂減少是「非農部門就業人數」減了3.3萬人,加計農業人口後,美國就業人數仍持續成長,而且增幅不小。
然而這個情況還是有點蹊蹺,長期以來美國農業就業人口持續下滑,近年大約在700萬人上下,但9月居然升至768萬,成為創造就業的大功臣,並創下十年來同期最大增幅,倒底是什麼原因讓農業就業表現如此之好,仍待進一步探討。
從歷史資料我們可以發現,美國半個世紀以來就業情況變化非常大,隨著自由貿易,美國農業就業人口比重已由二戰後近兩成降至目前的5%。而隨著全球化生產,製造業移至海外,美國製造業就業人口也由1980年1,900萬降至去年1,200萬,製造業就業人數占全體就業比重也由兩成降至一成以下。
全球化及自由貿易雖讓美國企業獲得巨大利益,卻也導致許多工作機會消失,這也是何以川普一上任就急於推出「美國製造」,要求製造業回流的原因,因為製造業的產業關聯效果大,一旦美國製造風行,美國失業率可望進一步降低。
低失業率的假象
也許有人認為如今美國失業率已降至4.2%,經濟復甦也愈趨強勁,幾乎已回到柯林頓的新經濟年代(new economy),何必還要推美國製造?但我們只要看美國勞參率十年來的變化即可明白,目前的低失業率是個假象,因為十年來美國勞參率已由66%降至63%,1個百分點代表250萬人,降了3個百分點就代表有750萬人退出勞動市場,倘回到勞參率66%的正常水平,這些「隱藏性失業者」重返職場找工作,就算半數找到工作,仍有半數會成為失業者,一舉將把失業人口推升至千萬以上,失業率勢將回升至7%,如此一來,恐怕就難以和柯林頓並駕齊驅了。
只看失業率絕難看出真相,要讀懂美國失業,必須仔細研讀美國勞動力、勞參率的長期變化

男性勞工較女性工時多5.3小時 薪資也多8,983元/就業人男性勞工較女性工時多5.3小時 薪資也多8,983元/就業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