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大小聲 長者溝通8技巧
newscdn.newsrep.net查看原始檔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子女或照顧者需要了解的是,一旦老人家的聽力變差後,就不可能再變好,所以在心態上及相處上,就要開始學習如何與有聽力障礙的老人家溝通,以免因溝通不良產生誤會,而傷了彼此感情。其實,只要掌握下列的技巧,就不需要跟老人家「大小聲」。
1) 說話前,要先引起老人家的注意,例如,先輕拍他,或者在他面前比比手勢。
2) 盡量在安靜、無噪音的環境,與老人家對談。
3) 確定老人家可以看到說話者的嘴唇,因為看得到唇型,有助於表達意思。
4) 說話音調要低沉, 放慢速度,一個字一個字地講清楚,而不是大聲吼叫。
5) 盡量對聽力較好的那隻耳朵講話。
6) 如果老人家聽不懂,換個同義詞,而不是一直重複同樣的句子。
7) 有時候用手勢,或寫下重要的詞句,讓老人家可以看得懂。
8) 同時要請老人家將聽到的話重複一遍,以確定老人家真的聽到,也聽懂了。
改變溝通方式 也可避免情緒受影響
以第8點來說,因為有時家人會誤以為跟老人家講的事,他都忘記了,老人家是患了失智症,但也可能是老人家根本沒有聽懂你要他做的事,或他沒有聽進去。老人家為了嫌麻煩就乾脆點頭,卻是沒有聽見,所以沒有做,但這其實不是失智啊!
聽力退化既然是常見的狀況,那麼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好好面對。如果銀髮族及家屬都能正確地看待,那麼,只要改變一些溝通方式,就可以讓重聽的老人家得到很好的照顧,同時也可以避免家人的情緒受到影響。(本文摘自/好好照顧您/寶瓶文化出版)


 

雄女畢業以第一名考上成大工業設計系〈南部〉無聲天使歌讚媽咪 音準驚為天人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76575

無聲天使歌讚媽咪 音準驚為天人

2015-05-01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無聲天使」黃瑋琪先天小耳症,大一時聽力全失,但她克服先天缺陷,勇敢追逐音樂夢,一路陪伴、扶持她的媽媽獲選全國十大愛心媽媽;黃瑋琪昨陪媽媽出席記者會,並獻唱自創曲「溫柔的翅膀」,感謝媽媽像「溫柔的翅膀」陪她長大、朝夢想前進。

  • 「無聲天使」黃瑋琪(左)陪媽媽戴玥華(右)出席記者會,並獻唱自創曲「溫柔的翅膀」感謝媽媽。(記者方志賢攝)

    「無聲天使」黃瑋琪(左)陪媽媽戴玥華(右)出席記者會,並獻唱自創曲「溫柔的翅膀」感謝媽媽。(記者方志賢攝)

第廿二屆全國十大愛心媽媽名單出爐:程懿貞(新北市)、丁肇芸(台北市)、高金蘭 (台東縣)、謝彩綢 (台南市)、胡秀春 (彰化縣)、陳壽華 (桃園市)、吳美燕 (台北市)、王慧瑛 (屏東市)、戴玥華 (高雄市)、藍麗花(澎湖縣)。

成大工業設計系的黃瑋琪昨獻花感謝媽媽戴玥華,黃因先天小耳症,聽力障礙,雖聽不到自己聲音,卻能準確唱出音符,無師自通學會鋼琴、吉他,還突破障礙,在無聲世界裡,將自己心情寫成一首首動人歌曲。

兩年前金鐘獎頒獎典禮中,黃瑋琪與楊培安、蕭煌奇等知名藝人同台演出,她清亮美聲驚豔全場。

黃瑋琪因聽力障礙,求學過程全靠自學,雄女畢業以第一名考上成大工業設計系, 六年前大一時病情惡化,完全失去聽力及併發關節炎毛病,不能走、不能聽、不能說,但媽媽總是推著輪椅陪她上學,抄著聽不懂的筆記及錄音。

後來病情惡化,幾乎癱瘓,黃瑋琪休學兩年,期間她沒有放棄自己,仍努力學習、復健,二年前病情改善又復學,也因媽媽一路陪伴,給了黃瑋琪無比力量,勇敢朝夢想前進。

黃瑋琪以「微希」為名創作卅多首歌曲,希望「在微聲中聽見希望」,雖失去聽力,但音樂的療癒,讓她重新振作,她相信只要熱愛音樂,什麼逆境都可克服。

小耳症展自信 醫師同心關注

2015-05-31 21:19:06 台灣醒報 記者鄭宇晴╱台北報導

小耳症為先天性疾病,患者除了耳朵外觀變形外,聽力也會下降。羅慧夫顱顏基金會31日舉辦「小耳症醫療講座」,邀請小耳症家長、患者、耳鼻喉科與整形外科醫師,共同關注小耳症患者的外觀、聽力重建及社會適應問題。就讀台大的小耳症患者小稚,因擁有小耳朵,從小就有不同的天分。小四的小哲也頂著三分頭,自信地展現他的小耳朵。

小耳症患者因先天發育異常,造成單側或雙側耳朵未發育或變小,聽力變差,發生機率約為2500分之1。由於小耳症於產前檢查時不易檢查出來,多數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後才得知孩子為小耳症患者,並擔心孩子上小學後,會因不一樣的外表而遭受霸凌。然而現場許多小耳症患者皆活得多采多姿,在充滿愛的環境下健全成長。

目前就讀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的林恩稚,打扮入時,平常喜愛跳街舞和戶外運動。林恩稚表示,由於自己左耳比較小,從小就告訴自己要多學一點才藝,讓別人不只是看見他的小耳朵,也看見他與眾不同的天分。他表示高中時怕同學詢問,會將頭髮留長以遮住左耳。他去年重建耳廓後,雖和一般人仍有差異,但他已理成清爽的短髮,表現出更真實的自己。

就讀國小四年級的小哲也是單側小耳症患者,但從小爸媽就幫他理三分頭,大方露出小耳朵。在家人影響下,小哲學會以平常心看待他的小耳朵,即使面對同學詢問也從未感到自卑或生氣,臉上常保持單純的笑容。江爸爸表示,他從小就告訴兒子不需遮掩小耳朵,建立兒子的自信心。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耳科醫師詹凱傑呼籲,小耳症病童應及早進行詳細的聽力檢查,避免延誤檢查導致言語發展遲緩。長庚醫院顱顏中心主任陳潤茺也表示,小耳症患者可藉由耳道重建和耳廓外型手術來恢復部分聽力、也更加美觀。

目前外耳重建方法分為自體肋骨移植與人工材質,若採自體肋骨移植,患者須等至10歲,人工材質則可將手術年齡提前,更早讓孩子融入學校。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小耳症患者小哲從小就理著三分頭,學會自信看自己。(photo by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