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inyurl.com/28wpw24x
https://tinyurl.com/2bhpxf3w
據兒盟26日公布的《2025年台灣家長育兒焦慮調查報告》指出,58.8%家庭每月固定有補習、才藝等費用,其中16.4%家長每月花費逾萬元,兒盟建議,教育主管機關應參考國外做法,以課堂報告與老師觀察取代全校性期考,或把測驗作為補救教學的參考。這樣的評量方式能降低競爭壓力,讓孩子專注於學習歷程與個人發展,而非單純依賴分數來衡量學習表現。
兒盟調查指出,79.7%的家長擔心孩子學習落後, 66.2%家長會因為孩子學業成績等表現不如理想感到極為擔憂,61.5%家長為孩子安排如正音班、先修班等提前學習、46.5%家長額外幫孩子安排更多作業及考卷,而參加補習或學才藝的孩子中更有近2成晚上8點後才下課。
據衛福部2022年調查,養育0至6歲孩子家庭每月支出達5萬4114元、6至12歲孩子更達5萬9535元,兒盟調查顯示,58.8%家庭每月固定花費支出於補習或才藝上,16.4%家長每月更花費超過萬元。
調查發現,74.8%家長認為經濟方面應給予支持、55.9%認為教育應給予支援, 兒盟建議家長,當過度焦慮時,建議每天留20分鐘給自己放鬆,暫時放下孩子及壓力源。同時,試著以長遠視角看待孩子成長,有助於緩解家長短期焦慮,重拾內在平衡,參考國外教育制度,減緩競爭壓力外,更呼籲把育兒政策的受惠對象,從學齡前幼兒延伸至學齡兒童,讓育兒更為從容。近6成家長每月補習費壓力爆表!兒盟籲減緩競爭壓力 https://bit.ly/3ULXa3C
--------
兒福聯盟調查,台灣近8成家長陷入育兒焦慮,3成後悔生小孩。(圖/兒福聯盟提供)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近來「教育富養」觀念興盛,不過育兒成本也相對水漲船高,兒福聯盟今(26日)公布「2025年台灣家長育兒焦慮調查報告」,顯示有8成家長陷入育兒焦慮,擔心孩子落後,因而有65%的孩子都有參與補習或才藝課,甚至有3成的家長坦承,如果能重新選擇「不想生小孩」。
兒福聯盟針對全台1090位育有12歲以下孩童的家長,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有近8成(79.7%)的家長擔心孩子學習落後,66.2%因孩子表現不如預期而憂慮,也有許多家長因資訊不足或比較心態而不安,這些焦慮也進一步反映在孩子的學習和課外安排上。
數據顯示,65%的孩子參與補習或才藝課程,其中19.8%晚上8點後才下課,回家後仍需複習功課,睡眠時間被嚴重壓縮。在才藝學習方面,55.8%的兒童有上才藝課,其中46.2%學習一項才藝、35.7%學兩項才藝,18.1%的孩子甚至同時學習三項以上的才藝。
調查發現,近6成的家庭每月支出數千至上萬元於補習或才藝課程,而物價節節高升,也有93.6%的家長坦言,物價上漲已對家庭造成影響,「經濟」因素更成為家長主要焦慮來源,特別是育有12歲以下孩子的家庭感受更深。除此之外,當代父母普遍背負「完美教養」期待,更讓他們備感焦慮。
還有8成以上的家長認為「孩子出問題會被怪罪是父母沒教好」,近半數家長感到外界期待父母「不能犯錯」。這些看不見的壓力,使6成4的家長經常懷疑自己是否是好父母,38%甚至直言孩子是主要壓力源,更有31.9%的家長坦言,「若能重新選擇,我不會想生小孩」。
▲「經濟」因素成為家長主要焦慮來源,特別是育有12歲以下孩子的家庭感受更深。(圖/兒福聯盟提供)
高昂的教育支出,讓家長承擔經濟壓力,更加劇育兒焦慮。兒盟調查發現,每月在補習或才藝花費1萬元以上的家長,其教育焦慮平均分數顯著高於花費較少的家長。反映了經濟壓力與教育競爭的相互影響,讓家長在追求孩子未來成就的同時,形成其經濟與心理的雙重困境。
面對教育、經濟與社會三大壓力,家長該如何自處?兒盟調查進一步發現,儘管高達96%家長喜歡與孩子共度時光,但許多人因長期焦慮,難以體會育兒幸福。
後悔生小孩的家長,在教育、經濟、社會期待三項焦慮指標上,分數都明顯較高。部分家長甚至表示,過度焦慮已影響親子關係,擔心孩子過早承受大人世界的壓力。
▲後悔生小孩的家長,焦慮指數都明顯較高。(圖/兒福聯盟提供)
針對這些困境,兒福聯盟提出3點建議:首先,家長應學習覺察自我焦慮,適時放鬆,並以長遠角度看待孩子成長,避免短期成敗影響心情。其次,建議教育主管機關參考國外經驗,調整考試與評量制度,降低競爭壓力,讓孩子能專注於學習歷程。
最後,政策面應延伸育兒支持至國小學齡,包括增設稅賦優惠、延長育兒津貼年齡,並鼓勵企業參與育兒支援,以實際行動減輕家長經濟負擔。兒盟強調,唯有社會制度與氛圍共同支持,才能讓家長走出焦慮循環,讓孩子在探索與幸福中成長。
台灣家長8成陷入育兒焦慮!65%孩童要補習才藝 3成後悔生小孩 https://bit.ly/3HRdoFG


養女有情 日睡4小時養4代人

2015-05-07

〔記者鄭旭凱/雲林報導〕今年全國慈悲楷模頒給雲林縣四湖鄉飛沙村劉阿英,六十二歲的她常常每天睡不到四小時,為四代十五人撐起一片天。

出生才兩個月,劉阿英就被人領養,養父是佃農,養母則患有小兒麻痺。收養她後,養父母陸續生了六名弟妹,雖無血緣關係,劉阿英對弟妹的愛與付出,卻從未短少。

  • 劉阿英(左)不僅養四代人,至今仍擔任社區志工,照顧村里老人。(記者鄭旭凱攝)

    劉阿英(左)不僅養四代人,至今仍擔任社區志工,照顧村里老人。(記者鄭旭凱攝)

養母行動不便,她三、四歲就開始幫忙照顧弟妹;為了讓弟弟妹妹都能上學,劉阿英放棄讀書,八歲開始跟著父親下田,回家還要張羅一家九人的飯菜。

八歲的孩子,已懂得種甘藷、花生和水稻,得拿著小板凳墊腳,在爐灶上煮飯、炒菜。回首這些半個多世紀前的事,劉阿英淡淡地說:「這就是『養女ㄚ命』沒什麼好計較。」

劉阿英出嫁後 依然照顧娘家

廿歲那年,劉阿英出嫁了,但為了隨時返家照顧養母與弟妹,她不敢嫁太遠。奉獻青春,她把養母照顧得無微不至,把弟妹拉拔長大,即使結了婚,弟妹婚嫁也都由她張羅聘金、嫁妝。

婚後十年,劉阿英丈夫去世,養育子女又是重擔,還得與嫂子一起照顧公婆。娘家、婆家都得照料,她天未亮當起農婦,午後則成了女工。

凌晨4點忙到午夜達10多年

接連十幾年,劉阿英凌晨四點起床挖蘆筍,天亮帶回家整理後,騎車載到口湖、水林、北港叫賣,便直接到牛仔褲工廠上班,晚上十點才下班。回家梳洗、整理家務,上床都已是凌晨,一天睡不到四小時。

劉阿英笑著回憶,工廠老闆怕她累癱發生意外,幾乎每天用廂型車連人帶車把她載回家,笑容後面,其實是好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

兒女長成後,劉阿英到毛衣工廠工作打發時間,因為兒子離婚了,襁褓中的孫子成為她呵護的第十五人。如今,孫子都上大學了,她則繼續照顧著高齡九十歲的養父,還到飛沙社區當志工照顧鄰里老人。

母親節前夕,劉阿英獲選第十九屆全國慈悲楷模,地方上都為她開心,因為,她不只是鄰里都知曉的孝女,還是位熱心阿嬤,更重要的,她是最偉大的母親。

模範母親/為了養女兒單親媽 扮男工作43年  

英女嬰天生「有眼無珠」 母親:她是我最愛的寶貝
▲黛西罹患「無眼球症」,導致生下來就失明。(圖/取自鏡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一名小女嬰黛西(Daisy)因眼睛組織發育不良,導致生下來就沒了眼球,讓她無法張眼看看世界。她的母親表示,並不後悔將黛西生下,「她是我最愛的寶貝」。
根據《鏡報》報導,黛西罹患「無眼球症」(Anophthalmia),因此出生後便失明。她的母親戴維斯(Danielle Davis)表示,懷胎21周時,曾被告知腹中胎兒頭部有腫瘤,但不確定症狀,因此並未做出停止懷孕的決定,「沒有一位醫生告訴我,我的小孩生下來會失明。」
不料,當戴維斯生下黛西後才知道,原來寶寶的問題出在眼睛,由於眼部組織在母體發育不全,導致天生失明,這讓戴維斯相當驚訝,「我先前從未聽過此種症狀,我的親戚及朋友的小孩也都相當健康。」即便如此,她不後悔將黛西生下,也將她視為掌上明珠。
如今8周大的黛西雖沒有眼球,但身體相當健康。戴維斯表示,「我會盡力讓黛西如同一般孩子一樣,享有一樣的機會」而未來也會安排黛西進行義眼手術,讓她了解這個世界多麼美好;戴維斯一家人目前正計畫透過跳傘募款,幫助盲人慈善機構。

91歲嬤 跳傘作愛心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goo.gl/SVn4yR

為了養女兒 埃及單親媽 扮男工作91歲嬤 跳傘作愛心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goo.gl/SVn4yR43年

2015-03-20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埃及一名女子四十三年前喪偶之後,為賺取更多薪水扶養女兒,刻意假扮成男人謀職,等到辛苦養大女兒,接著又得幫忙照顧女兒一家生計。如今已六十四歲的她,始終為家人付出,偉大無私的母愛,為她贏來「模範母親」殊榮。

  • 埃及單親媽媽達歐四十三年前喪偶後,穿上寬鬆的長袍扮成男人,做起搬運工等粗重活,含辛茹苦地養大女兒。(取自網路)

    埃及單親媽媽達歐四十三年前喪偶後,穿上寬鬆的長袍扮成男人,做起搬運工等粗重活,含辛茹苦地養大女兒。(取自網路)

阿拉伯衛星電視台報導,住在埃及勒克索(Luxor)的達歐,多年前還懷有身孕時,丈夫就因故過世,她年紀輕輕沒有收入,當時社會對女性工作又充斥各種障礙。不願餘生在街頭乞討過活,達歐決定不和命運妥協,她穿上寬鬆的長袍假扮男人,做起搬運工與擦皮鞋等男人做的工作,等到女兒成了家,原以為總算可以享清福,沒想到女婿又病了,於是她重操舊業,再穿起男人的衣服工作,幫忙女兒照顧家庭,也幫忙照顧孫兒,一眨眼,已四十三個年頭過去。

搬磚頭水泥、擦皮鞋 靠勞力養家

達歐表示:「比起在街頭乞討,為我自己、我女兒、還有她的小孩掙口飯吃,我還比較喜歡做搬磚頭、搬水泥和擦皮鞋等勞動活兒。」「為了保護自己不受男人騷擾,也不想因為傳統的關係被他們針對,我決定當個男人……穿起他們的衣服,到別處沒人認識我的村落,在男人身旁工作」。

她的女兒說:「我媽現在還為了家人工作。她每天六點起床,開始在車站擦鞋,我則是幫她搬工具箱,因為她現在年紀大了。」

為家人含辛茹苦一輩子,勒克索社會局有感於達歐為家人的無私奉獻,十八日頒獎表揚她。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