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事件客家人鍾逸人領導二七部隊反抗國民政府/二七部隊是誰組織起來的?他説,其實不是謝雪紅,也不是鍾逸人,而是正義的民眾和學生們,大家共同組織起來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QzDfbM
「她」是台灣的毛澤東!沈政男嘆:竟沒人認識、崇敬…
「她」是台灣的毛澤東!沈政男嘆:竟沒人認識、崇敬… https://bit.ly/3vidxqS
1949年9月23日,謝雪紅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發言。 圖:擷取自維基百科© 由 新頭殼 提供 1949年9月23日,謝雪紅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發言。 圖:擷取自維基百科
新頭殼newtalk
今 (17) 日是台灣社會主義革命先驅、有「台灣第一位女革命家」之譽的「謝雪紅」誕生一百二十周年。對此,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在臉書肯定,謝雪紅其實就是台灣的毛澤東,至少她會自認如此。她的生命力、意志力與行動力,不只在台灣歷史上遠遠領先了同時代人物,即使置諸世界革命史,也是相當輝煌的人物。
沈政男今 (17) 日早上在臉書寫道,今天是台灣戰前歷史的重要日子。兩件事,一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於是昨天與今天都會有人在那邊唱歌與開會紀念,但另外一件事,除了他,就沒有人提起了:今天也是謝雪紅誕生一百二十周年。
沈政男嘆,謝雪紅直到今天,都沒有得到故鄉同胞的充足認識與崇敬,是一件令人嘆息的事,尤其在她的一百二十歲冥誕,舉國不要說沒有任何紀念儀式,簡直就是不聞不問,當然也是一件奇怪的事。但還好,至少有一個人還記得、景仰她!
沈政男表示,除了謝雪紅的親人,他應該是唯一到過中國大陸,為謝雪紅掃墓的台灣人。那是三年前的清明節,沈政男剛好到北京旅遊,便順道前往八寶山革命公墓,在裡頭置放中共革命先烈的靈骨堂其中一間,向謝雪紅的小小骨灰罈合十膜拜。
除了提及謝雪紅生平、文憑以及爭議。沈政男更指出,在「二二八」事件中,最耀眼的人物就是謝雪紅。二二八後,國民黨第一個要抓的是蔣渭水,排第二就是謝雪紅。蔣渭水後來沒事了,或許謝雪紅如果留下來,也未必沒有出路。
沈政男點出:「然而,革命熱血,在胸臆湧動,她不可能留在被國民黨統治的土地之上,也不會選擇流亡海外,當然就只能前往中國大陸。」
沈政男接著說,謝雪紅到了中國大陸,後半生都在搞所謂台盟,但一直到過世,其實也沒能發揮什麼影響力。謝雪紅後來被台盟同志排擠,甚至被打成右派,很多人都說如何又如何,其實思想路線不講,很大因素是她跟同志根本處不來,而這與她的性格特質也有很大關係。
沈政男甚至表示,謝雪紅如果生活在當代,他一定會跟她指出性格缺陷,也可以教她念書寫字,因為,這是她最欠缺的兩件事。
沈政男提及,他有謝雪紅的自傳《我的半生記》,是楊克煌的女兒主動送給他。沈政男還指出:「你看楊克煌,是不是對謝雪紅百依百順?以她那樣的性格,大概就只能找到書僮一般的伴侶,在旁邊伺候她。」
沈政男強調,謝雪紅的思想體系,總結來說,就是反資本與反殖民,畢其功於一役。拯救台灣,就是拯救台灣勞苦大眾,因為當時大部分人民都是工農階級。他並贊同,就這點來說,台共在思想與主張,其實比中共更精彩。
沈政男最後肯定,謝雪紅其實就是台灣的毛澤東,至少她會自認如此。她的生命力、意志力與行動力,不只在台灣歷史上遠遠領先了同時代人物,即使置諸世界革命史,也是相當輝煌的人物。
「她」是台灣的毛澤東!沈政男嘆:竟沒人認識、崇敬… https://bit.ly/3vidxqS
【民報】【專欄】謝雪紅該回來台灣了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台灣的統獨問題,因為個人的立場各有偏好,形成紛擾的局面。謝雪紅的「台灣獨立」奮鬥史經驗,或許是現在台灣人陷入統獨困擾的解藥。至少,也可以作為獨立或統一者的參考。
五月十八號在彰化縣文化局參加汪其楣教授劇本《謝雪紅》的「讀劇會」,主持人台灣史教授林瓊華對台灣統獨的關切,引伸到台灣各界都還無法坦蕩接受謝雪紅,切中我多年對台灣統獨的焦慮。所以,希望藉此文章,催生「台灣為什麼要獨立」的行動,解開台灣人不知要獨立還是要統一的迷惘。
多年前,為了台灣的主體性,也曾藉著台灣前輩統獨論點的行動,寫了一本大約十萬字的《翁澤生、李應章、謝雪紅的路線與國家認同之比較觀察》學術論文。因為是論文,讀者有限,不容易激起民眾的迴響,但關心台灣的前途,在我心中並未片刻停歇。
台灣人陷入統獨的爭議,固然有身世背景、信仰、利益考量等多種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對未來的揣測希盼而有分歧想法。
台灣人要獨立不是起於現在。台灣移民史的荷蘭、明鄭、清和日治早期,都有反抗運動試圖獨立的行動。但獨立理論比較成熟,是在日治中期。早在1920年代為了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同化政策」,台灣人在「台灣文化協會」的民族與文化的宣傳和教導之下,「台灣文化」開始深耕發展,脫離日本殖民後的獨立或回歸中國的統一思考登場。
日治時代「台灣文化協會」灌輸台灣人有別於日本的文化觀,台灣的自主性開始崛起。但是,台灣移民大多來自中國,「中國文化」的祖靈盤踞在台灣的上空也是事實。因此,從文化、文學到政治的統獨論戰到現在都還沒有停歇。
在政治上,1920年代,從民主選舉到脫離殖民的走向,都有人主張,但真正在黨綱上明白寫著「台灣獨立」的只有謝雪紅等成立的「台灣共產黨」。就以謝雪紅的「台灣獨立」奮鬥史,看看主張「台灣獨立」的前輩,其鬥爭過程和局勢的轉折,對台灣獨立的影響,以此或可做為現在台灣人處於統獨紛擾中的借鏡。
首先稍稍介紹謝雪紅:謝雪紅出身貧困,早期沒有受教育,又是傳統的台灣女性,受到男尊女卑的影響。她的幼年,感受到台灣社會的病徵,親身經歷了封建社會壓迫的苦痛。因此,當她有機會在日本經歷「米騷動」,在青島感受到「五四運動」的衝擊,她聯想到的是她的台灣經歷與社會,她覺醒的是台灣要改變,她的覺悟標的是台灣。
原因很清楚,因為她的窮困家庭環境,和小時候沒有受教育,對中國的想像是模糊的,而她的切身經驗在台灣。所以,她的覺醒首要奮鬥目標也是台灣。而蘇俄東方大學的有系統學習,讓謝雪紅的台灣經驗得到提升。
1901年出生的謝雪紅,小時候為了貧困的家庭賣身還債成為童養媳。不過,自小聰慧的她,雖然沒有受過正常教育,但在1919年跟隨丈夫到日本,親眼經歷米騷動事件,隨後到青島,又經歷了「五四運動」的啟發,讓她想起台灣的封建和苦難而得到啟發。自此而後,她努力學習認字。1922年台灣仕紳蔡惠如、林幼春因政治事件入獄,謝雪紅已經有革命意識,而跑去跟她們握手表示崇拜。
之後謝雪紅到中國,看到不平也參與社會運動,並且受到欣賞而於1925年被送進上海大學學習,半年後轉到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進一步確認以「殖民地革命」的「台灣民主、台灣革命、台灣獨立」的台獨主張,並在1928年創立「台灣共產黨」時寫入黨綱。
當時,「中國共產黨」是贊成「台灣獨立」。因為那時候的「中國共產黨」自顧不暇,國際共黨也是承認台灣獨立的地位。
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謝雪紅逃離台灣到中國,在台灣已無立錐之地,那種寄人籬下不得不低頭的困境,可從她和人民協會成員李喬松的辯論,感受到謝雪紅的無奈和最低堅持:「台灣人唯一的出路是實行自治,而且要高度自治,上至省長,下至區長、鄉長都要普選、要台灣人治理台灣。」這已經和謝雪紅創立「台灣共產黨」時的政治方針,所揭示的「要建立一個獨立共和國」有一段差距了。
自此之後,因韓戰而讓台灣得到美國的保護,共軍再也無力攻打台灣,主張台灣獨立,最低底線也要台灣高度自治的謝雪紅,中共再也沒有利用她的價值。中共就放手讓「台灣民主聯盟」內鬥,謝雪紅最後喪失「台盟主席」頭銜,還被台盟同志批鬥,揪到台盟總部「坐飛機」等凌虐。
謝雪紅因病臨死前還被中共當局逼迫寫遺書交代,她還是堅持,一、我不是右派。二、我仍擁護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三、我一生也犯過錯誤。
同時,謝雪紅在私底下留言給楊克煌的補充說明是:「你們必須堅持下去,最後勝利是屬於台灣人的。」謝雪紅是希望楊克煌繼續擁有中共的助力,使台灣獨立能夠成功。這也是貫徹她對國際共黨支持台灣是一個國家,以及她對社會主義的信賴。
陳曉雲在《台獨月刊》的一篇評論,生動的描寫謝雪紅台獨未成的總結:「錯誤的選擇,她自身也以血和淚為代價接受其教訓。值得台灣人喝采敬佩的,是她受制於中共的絕境,仍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駁斥中共及其爪牙誣衊不實之詞,像踏不死的野花,維護了台灣人民的光輝形象,保全了她『有錯必改,寧死不屈』的志節。」
陳曉雲說的話一針見血,雪紅選擇離開台灣,要藉中共幫忙完成台獨志業,根本是與虎謀皮。臨終,她還寄希望於中共,這是他的台獨運動最大的錯誤。當戰士離開戰場,努力是事倍功半,何況是投入對台灣有野心的中國,當然處處受到掣肘。
謝雪紅以她一生的血淚故事,證明了中共的不可靠。就算違反國際共黨的意志,只要中共站穩腳步,隨時可以變臉。這也是謝雪紅留給後世台獨運動者,最寶貴的資產。
今天,台灣的統獨爭論,焦點大都放在中共的態度上。民主進步黨的「維持現狀」,其成敗還是在看中共是否願意配合。中共不配合,又是文攻,又是武嚇。民主進步黨雖然說「操之在我」,在經濟和國防上努力經營。但在面對中共的挑釁,「以不變應萬變」的「以拖待變」方法,在內有「統派」內應,外在國際情勢又瞬息萬變,恐怕前途維艱。
台灣的本土派也許該改變作法,重新檢視謝雪紅的台灣獨立啟示:不可依賴中共的配合、「台灣獨立」主張的堅持,以及台灣的前途,要由台灣人自己在台灣的土地上奮鬥。這三點最重要的慘痛經驗是「不可依賴中共的配合」。
這也就是要以台灣看世界,以台灣的角度決定台灣的奮鬥進程,不再只受中共的制約,只先看到中共。要把中共看作是緊鄰的國家,是世界的一員,不是牽扯不清的家人。
立場上雖然只是一個轉身,卻是與世界接軌,甚至可以影響中國的十三億人口。以後,中國人可以以台灣民主為榜樣,思索他們的國家定位。今後,台灣人再也不當小狗。
台中「二七部隊」紀錄片首映 林佳龍:歷史可原諒 但不能遺忘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今年適逢228事件70週年,當時台中在這場歷史悲劇中得以減少傷亡人數,民間組織的 「二七部隊」扮演關鍵性的影響力。為記錄這段史實,導演李彥旻拍攝「二七部隊紀錄片」,訪問時任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等人,希望讓更多人體會到時代的背景和真相。該片在台中教育大學首映時,市長林佳龍出席首映會力挺。他說,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而原諒是建立在對歷史的了解上,希望透過紀錄片讓人民深入了解這段偉大的歷史。
首映會吸引許多民眾前往觀影,導演李彥旻、製作人陳彥斌、紀錄片受訪主角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二七部隊警備隊長黃金島丶突撃隊長陳明忠等人均出席參加,並與現場民眾進行座談,林佳也前往與民眾一同觀賞,支持這部記錄歷史洪流的紀錄片,市議員張雅旻也到場支持。
「自己的國家自己愛,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林市長表示,「二七部隊紀錄片」的播映是紀念228事件的很好形式,透過影片道出勇敢的台灣人為守護城市,以武力抵抗強權的過程;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而原諒是建立在對歷史的了解上,紀錄片同時也讓後人反思,避免再犯過去的錯誤。
林佳龍說,他長年以來也相當關心228這段歷史,做為台中市長,希望「台中人莫忘台中事」,要記得台中曾有那麼多勇敢前輩守護了這座城市,呼籲大家多加支持這部紀錄片,看看那些勇敢的民主前輩用血淚、生命、汗水所寫的這段偉大的故事。
對二七部隊有相當研究的本土名作家李喬說,長期以來大家都有一個爭論:二七部隊是誰組織起來的?他説,其實不是謝雪紅,也不是鍾逸人,而是正義的民眾和學生們,大家共同組織起來的。謝雪紅是了不起的奇女子,也早有人民協會等群眾組織工作,但在二二八事件並沒有發揮領導組織作用,因為時間太倉促了。但27部隊也不是鍾逸人隊長所號召組成,而是民眾因緣際會「眾志成城」共同聚合而揭竿起義。
當時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說,他很尊重「歐巴桑」謝雪紅,但二七部隊絕不是「紅軍」,他個人也不是由謝所領導。幾十年來,中共一直宣稱二二八是由共產黨所發動和領導,是誇大不實篡改歷史,這是必需澄清的。他說,被逮捕時想必死無疑,所以天天所想是最後遺言,最後定案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句話,沒想到後來由軍法改司法審判,逃過死劫,判15年關了17年。
導演李彥旻表示,每次想到228事件,大家想到的就是台灣人犧牲的悲情,但在與當時參與事件的老前輩們接觸後,發現他們心中其實沒有悲情,而是選擇站出來對抗陳儀不義政權的勇敢,希望透過紀錄片讓人們看到他們當時努力的志氣。
李導演說,紀錄片於去年開始拍攝,拍攝過程讓他印象相當深刻的一幕是在第一次正式訪談前,二七部隊警備隊長黃金島就已先抓著他的手哭了起來,他認為對當事人而言,心中其實有很多話想說,但以往沒有這個機會,很高興終於可以透過紀錄片把過去這些事件完整呈現出來。
「二七部隊紀錄片」由導演李彥旻所拍攝、新文化協會及天冷科技出品。新文化協會表示,228事件造成全台菁英份子死傷慘重,台中之所以在此歷史悲劇中可以減少傷亡人數,二七部隊有關鍵性的影響力。當時二七部隊協助維護秩序、保護台中市民,盡力讓衝突降到最低,才讓台中可以維持原有的生活及秩序。
這部紀錄片耗時一年拍攝,實地走訪台中、綠島、埔里等地,並訪問今年高齡96歲、時任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以及警備隊隊長黃金島(91歲)、突擊隊長陳明忠(88歲)等人,講述親身經歷,藉由訪問呈現史實。
新文化協會指出,距離228事件已經70週年,除了歷史課本,更希望藉由影像讓更多人體會時代的無奈與心酸。
「二七部隊紀錄片」全台巡迴場次如下:3月4日下午3時在台中萬代福戲院播映;3月12日下午2時在南投牛耳藝術度假村國際會議廳;3月18日下午2時在台北228國家紀念館展演廳。
---------------------------------------
「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殺人凶手變一代偉人 如何轉型正義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二二八事件將滿七十週年,當年民間抗暴行動中唯一有組織的民兵「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今年已九十六歲,做為歷史的見證人,他昨天接受本報專訪表示,二二八事件造成族群對立,「台灣菁英被殺害的首謀就是蔣介石」,但歷史或國民教育都未把這點寫入,至今還有很多學校仍立蔣的銅像,讓學子的價值觀錯亂,「殺人凶手」變「一代偉人、民族救星」,國家如何能「轉型正義」?
「台灣菁英被殺害的首謀就是蔣介石」
鍾逸人說,以前國民黨將陳儀列為二二八事件最大的元凶,其實陳儀是蔣介石的「代罪羔羊」,當年無數台灣菁英死於非命,是誰有權下如此重大的決定?陳儀敢下嗎?國史館日前已揭露「陳儀請兵電文」,證實是蔣介石派兵來台,而在二二八事件中號稱「殺人王」的彭孟緝等人,事後還加官晉爵。
他強調,一切的跡證都顯示,蔣介石才是事件的元凶,但課本還在教學生「一代偉人,民族救星」,這就是台灣「轉型正義」無法做到位的原因。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二十六歲的鍾逸人擔任《和平日報》記者,目睹國民黨政府來台的腐敗事端;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他與中部地區好友和台中第一中學學弟共組「二七部隊」對抗國民黨軍隊,並被推為部隊長,最後在南投埔里烏牛欄台地兵敗被俘,入獄十四年。他說,這期間曾被判兩次死刑,自己根本是死裡逃生。
出獄後,鍾逸人從事綠藻事業,但他說,國民黨一直派特務在監視他,讓他不敢對身邊任何人發表政治看法。解嚴後,他仍十分低調,因為他「一直不信任國民黨」,直到作家李喬對他說「你就是歷史的見證,不能不吭聲」,才讓他漸漸卸下心防,寫下自己一生的經歷,痛訴國民黨的專制腐敗,也寫出台灣人面對強權的悲哀。
鍾逸人現住在彰化縣北斗鎮,深居簡出,他已完成《辛酸六十年》等三部曲著作,以及描寫老戰友的《此心不沉》一書,為歷史留下證據。
台灣女革命家 謝雪紅紀念碑揭碑
〔記者佟振國/草屯報導〕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昨於南投縣草屯鎮台灣聖山舉辦「護台革命英雄謝雪紅紀念碑揭碑典禮暨追思活動」,紀念她一生反抗日本殖民及國民黨、共產黨暴政,堅毅不屈為台灣前途奮戰的精神,紀念碑呈三角造型,象徵女性撐起一片天。
基金會表示,謝雪紅是台灣歷史上傳奇女子與女革命家,在日治時期就以社會主義觀點喊出「台灣民族」、「台灣獨立」。一九四七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謝雪紅組織「二七部隊」力抗國民黨政府軍,一路纏鬥至埔里,最終在共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指示下,避走中國。
謝雪紅同年在香港成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主張台灣自治,也埋下日後她被中共整肅批判的伏筆,一九五二至一九六九年,謝雪紅屢屢被污衊、批鬥,仍不低頭認罪,於一九七○年在北京隆福醫院走廊辭世。
基金會也肯定謝雪紅一生反抗日本殖民、國民黨暴政與共產黨對她的思想再教育,是近代史上台灣人悲慘命運的縮影與拯救自己前途的勇氣實踐。
重現二七部隊 九旬隊長見證歷史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二二八事件時,台中成立一支武裝民軍「二七部隊」,接收政府在台中的警局和營區等公署,火力強大,維持台中治安良好,最後退到埔里與國府軍隊戰鬥、解散,當年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警備隊長黃金島,現已年過九旬,三月五日將現身「重現二七部隊」座談會,還原這段六十九年前的歷史,邀請民眾一起見證。
二二八事件時,反政府怒火蔓延全台,各縣市陸續成立處理委員會和政府談判,僅有台中成立這支武裝民軍部隊,且擁有強大火力,當年部隊長鍾逸人(九十五歲)回憶,軍火主要來自接收的營區、警局,長槍約有千餘支,手榴彈有兩千箱,共兩萬餘顆。
二七部隊三月四日(一說是三月六日)在當年的干城營區(目前干城公園)成立,約四百位志願民眾組成,領導人包括鍾逸人、謝雪紅、蔡鐵城、黃金島(九十五歲)等,這支民軍在政府失能,擔負台中的社會秩序,從成立到十二日退到埔里期間,民軍負責的台中治安良好,可見當時的台中人有高度自理能力。
國軍廿一師部隊逼近台中後,二七部隊為免在市區引燃戰火傷及無辜,集體搭乘軍用卡車撤退至埔里,並在埔里和廿一師奮戰數役,最激烈一場由黃金島帶領四十幾位學生隊與廿一師激戰,雙方互有傷亡,史稱「烏牛欄之役」。
民軍戰力懸殊、彈盡援絕,三月十六日全數解散,鍾逸人被捕,坐牢十七年;黃金島六年後被捕,判無期徒刑,坐牢廿四年,兩位老先生首次連袂在座談會為歷史作見證。
這場座談會由台中市民政局、台中市文教基金會等合辦,本週六下午二時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衡道堂舉行,還有知名作家、學者講述二七部隊的意義。
毀一生的歷史真相 謝長廷:轉型正義才能讓台社會和解
2016年02月26日 07:00 小 中 大
▲國防部長當時上簽呈,請求蔣介石寬減罪刑。(圖/翻攝自謝長廷臉書,下同。)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近日提出修法,廢除懸掛國父遺像的規定,藉此推動轉型正義,引發熱議。前行政院長謝長廷25日在臉書上提到1963年的「自覺運動」指出,轉型正義雖然講起來很抽象,卻一定要落實的原因在於過去戒嚴時代有許多無法無天的真相,如果不落實轉型正義,「台灣社會就無法真正和解」。
高志鵬主張,中華民國並無法律規定「誰是國父」,國父遺像本身就是封建象徵,修法只是讓孫文回歸正常歷史定位,不必繼續洗腦下一代,希望藉此破除黨國體制的產物來尋求轉型正義,讓轉型正義的話題引發熱烈討論,有人主張落實轉型正義是必要的,但也有人認為,轉型正義只是意識形態之爭,和清算鬥爭的舉動。
對此,謝長廷25日在臉書上指出,1963年台灣發起「自覺運動」,是由台灣青年學生所發起的運動,主張是要提振國民公德心、改善台灣自私、善嫉、冷漠等社會腐化現象,但因這起運動威脅到當時極具黨政色彩的救國團,因此遭到政府打壓,甚至被冠上「叛亂」罪名,導致當年就讀政大的運動發起人之一許席圖因而精神分裂,目前仍住在玉里療養院中。
謝長廷認為,這些被告當時都年紀很輕,有的甚至才18歲,卻因此被判處無期徒刑,當時國防部長上簽呈請求蔣介石是否寬減罪刑,但蔣介石卻認為,「此等叛亂罪不論年齢應依法懲治,許席圖主犯,不論是否精神分裂,不應停審,應判處死刑」,許席圖因病關在療養院迄今已48年,其他被告仍被關在牢獄裡,一生就這樣毀滅,因此只有落實轉型正義,才能讓這些真相得到解脫,讓台灣社會真正和解。
------------------
謝雪紅、連戰和天安門閱兵台
推文到plurk
2015-09-10 06:00
◎ 廖建超
看到連戰參加中國的九三閱兵,不禁讓我想到六十六年前在同樣的地點,一個台灣奇女子也曾站在毛澤東身旁,一同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典禮的閱兵,並參加第一屆的中國政協會議,名字還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開國元勳一起名列主席團成員,這個人就是謝雪紅,謝雪紅何許人也?
謝雪紅曾經創建主張「台灣民族」、「台灣革命」、「台灣獨立」的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台灣民族支部),在二二八事件中率先在台中戲院召開市民大會,組織二七部隊抗暴的革命英「雌」,雖然後來接到指示放棄武力鬥爭,離開台灣,遠赴中國,卻也成為後半生悲慘的開始!
在紅色中國底下,她被迫放棄台共在殖民地解放鬥爭中的路線和主張(如台灣獨立)、失去革命論述力,將台灣革命放在中國革命的架構,台共不再有任何自主性,因為上面還有一個「黨中央」—中國共產黨。
謝在中國的歷次政治運動中並無倖免,韓戰後馬上面對整風運動,權力被架空;一九五六年後的「反右運動」,又將謝批鬥為共產黨的叛徒、二二八的逃兵;十年文革中,謝在北京的住所被抄家,並在她一手創建的台盟前受公審、「坐飛機」、揪頭髮、毆打,讓這位「永不低頭」的謝雪紅,終於低頭。
這樣一個傲骨的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必須調整原來的主張,被當作政治花瓶利用,在沒有利用價值後馬上被劃作「右派」無情鬥爭,羞辱人格。別忘了她曾和中共開國元勳齊名,參加在天安門上的開國閱兵,而連戰在老共心裡又是什麼樣的貨色?可想而知。
自古以來台灣和中國沾上邊的事情都沒好處,甚至禍事連連,台史上從不欠缺台奸的角色,甚至有點多產!一個終身信奉社會主義、後半生服從中共領導的謝雪紅,下場都如此淒慘,可以想見,如連戰之流的政治衛生紙,在擦過老共的屁股後,怎還會被當作中南海的上賓供奉?
文革後的謝被平反,將其骨灰移到八寶山革命公墓,我不知道連戰的歸所在哪裡,不過我相信,在後輩台人唾棄的痰涎和訐譙中,少不了連戰的名字!(作者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職工,台中市民)
-------------------------
摩登男兒謝雪紅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在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她成立台灣共產黨;二二八事件爆發時,她成立二七部隊,對抗國民黨軍隊,她逃離台灣,最終病逝北京,她的遺言,希望有一天骨灰可以送回台中。
出生於1901年的謝雪紅,完整地走完二十世紀的上半葉。她經歷過日本殖民統治、戰後初期國民黨的接收台灣,也經歷過國共內戰的動盪時期,最後她選擇北京作為她生命的歸屬。在現代台灣的政治人物行列裡,她可能是把台灣史拉到最遙遠的地方,尤其她曾經到莫斯科留學,與當時國際的共產主義相互結盟。這樣一位女性的身影,出入於帝國與殖民地之間,並且開展屬於台灣獨特歷史的格局。較諸同時期的許多男性政治運動者,謝雪紅確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年幼賣身童養媳 早熟覺醒女性意識
她前半生的活動,都在台中市的舊市區。年幼時,父親去世,沒有錢辦喪事,所以被賣身去當童養媳。她早熟地認識到身為女性的折磨與痛苦,也比任何人還更早嘗到身體買賣的苦澀滋味。16歲就去當女工,18歲第一次戀愛,卻發現她的情人是有婦之夫。她的女性意識,絕對不是由靜態的知識所獲得,卻是以生命與時代交錯時擦出的火花而徹底覺醒。20歲時開始接觸台灣文化協會的活動,似乎已經察覺台灣的命運就像女性那樣,全然不能自主。那是1921年,台灣知識分子開始從事政治啟蒙的時期。謝雪紅一方面經營勝家縫紉店,一方面漸漸涉入政治運動。
1924年,她認識了台北師範學校退學的林木順。這位草屯人的師範生因為參加抗議活動而被退學,是一位充滿批判與抗議的青年。第二年,兩人相約前往上海讀書,兩人都順利進入上海大學。這是由中國共產黨所創辦的學校。從來沒有接受過小學教育的謝雪紅,憑藉她的自修而逐漸認識日文與中文。她特立獨行的風格,受到中共領袖瞿秋白的欣賞,從而也被推薦遠赴莫斯科留學。1925年,她與林木順一起到達東方勞動大學,開始接受共產黨的訓練。在北地的紅色首都,她把自己的名字謝阿女改為謝雪紅。
展現獨立性格 被稱為「現代男兒」
留學期間,她認識了日本共產黨的領袖片山潛,在思想上頗受啟發。由於台灣是日本殖民地,她就被編入了日本班,與許多來自日本的左翼青年往來甚為密切。她所表現出來的獨立性格,確實使日本學生印象特別深刻。在留學生之間,她被稱為「現代男兒」(modern boy),就在於她展現了男子氣概的特質,而且對於新的思維很容易就接受。1928年,她學習完成後,秘密回到上海,受到日本共產黨的任命,成立台灣共產黨。這是一個跨時代的行動,似乎意味著殖民地資本主義已經成熟,台灣的社會階級也宣告誕生。然而,成立不到一個星期,黨組織就被租借地的日本警察破獲,謝雪紅被遣送回台,而林木順則展開逃亡。
回到台灣的謝雪紅,展開黨的重建運動,她在台中市成立讀書會,吸收的第一位黨員是台灣農民組合的領導者簡吉。她以一個人的力量,改造黨的組織,一方面與台灣文化協會的左翼運動者結盟,一方面利用農民組合的廣大會員展開運動。而且也陸續吸收了從中國、日本回來的留學生,使黨的組織不斷壯大。1929年的農民運動與左翼運動顯得特別活潑,無疑是因為有謝雪紅在背後的支持。
成立二七部隊 對抗國民黨軍隊
台中市一直是謝雪紅的政治活動中心。她進入28歲以後,一直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都是在這個城市活動。主要的範圍是以舊市區的繼光街為圓心,她不僅在那裡經營百貨店,同時也在台北成立國際書店,展開祕密活動。台灣共產黨在1931年遭到全島大逮捕,主要原因是年輕的男性黨員覺得謝雪紅的策略不夠激進。他們重新改組時,卻因為機密文件洩漏,而且從事激進活動遭到監視,才使整個黨受到日警的破壞而全部瓦解。謝雪紅被判十年徒刑,1941年因病假釋出獄,她又繼續展開祕密活動。
1945年日本投降,國民黨來台接收。她在台中公園旁成立大華酒家,與大陸來台的左翼運動者祕密活動,而且也滲進《和平日報》的編輯。她開始組織學生團體、工人團體、婦女團體,因為她已見證國民黨來台以後的腐敗現象,覺得台灣社會隨時都有可能爆發革命。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她立即在台中後火車站的干城營房成立二七部隊,展開反抗活動。在國民黨軍隊的圍剿下,她只好率領隊伍進入埔里,繼續抵抗。台中市在事件中,受到屠殺的人數最少,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有謝雪紅武力的牽制。
1947年5月逃離台灣、到達香港,在那裡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成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1949年她前往北京,接受毛澤東的領導,從此開始她後半生的坎坷生涯。歷經整風運動、反右運動、文化大革命,她終於遭到嚴酷批鬥,1971年病逝於北京。她留下遺言,希望有一天她的骨灰可以送回台中。這位現代男兒,曾經要改造世界,最後只剩下那小小的願望,至今也還未完成。
-----------------------------
未完成的國家歷史
2015-03-15 06:00
◎王美琇
人民與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米蘭.昆德拉〈笑忘書〉
悲痛的歷史,就是台灣人的BACKBONE(脊椎)。我一直這麼認為。
認識、體悟和記憶那種深刻的痛,然後,找到身為台灣人的意義和責任;然後,台灣人的背會挺得更直;然後,當我們迷失時,可以找得到初心。
和解方程式太虛假
二二八紀念日甫過,轉型正義有往前再推進一步嗎?或者只剩下行禮如儀的紀念儀式?一方要求歷史真相,一方高喊和解,冰冷的高牆依然對峙。馬政府和中國國民黨對台灣的歷史悲劇有真正的徹悟反省嗎?恐怕沒有。一切都像在演戲。他們的和解方程式實在太虛假:二二八官方儀式照樣上演,而教育部強硬通過的新調課綱「八月要上路」,絲毫沒有退讓。
眾所周知,這個「調整比率超過六十%的新課綱」就是要重返大中國史觀,讓台灣史觀退位,以及把「白色恐怖」從公民和歷史課本中「徹底挖掉」,讓老師授課時跳過「白色恐怖歷史」,一切悲劇彷彿從來沒有發生。
二二八大屠殺和白色恐怖的歷史傷痕有多深?幾萬名被害者是如何受害?他們的家屬後代如何度過「被社會遺棄」的漫漫歲月?他們到底是怎麼活下來的?台灣社會的受傷又有多深?長輩們千萬個叮嚀「不要涉政治」不就是從此而來?這麼深刻的歷史傷痕有經過療癒過程嗎?有寫進憲法和教科書告訴子孫「絕不要重蹈歷史覆轍」嗎?沒有。什麼都沒有。
中國國民黨只是要想盡辦法「把一切骯髒事掩埋掉」,然後,讓二二八當天有個紀念儀式,社會每年陣痛一次。反正忍兩天就過去了,掌握政權比較重要。
遲到六十年的遺書
甫過世的張炎憲教授、口述歷史工作者和諸多台灣史老師們二十多年所做的,就是在搶救被掩埋的台灣歷史,以及療癒受害者家屬和社會的創傷。最近剛出爐的新書「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時代失落的人」,更讓我們讀來痛徹心扉。
書中記載,五○年代白色恐怖時期被判死刑的政治犯,在被槍決前所留下給親人的最後遺書,竟被當局扣留近六十年才回到親屬後代的手中。根據民國五十九年六月一日軍法處簽呈記載:「陳良致其母、兄的遺書內稱:『這條路時時都有降臨在每個人身上的可能。』、『該為時代犧牲的孩兒而驕傲』之句,似有暗示『台灣獨立』為『時代』使命之意。…此遺書似不宜送達其家屬,而免發生不良影響。」(註)
「遺書,沒有送達。因著文字裡燃燒著理想的光,讓統治者難以忍受。」採訪書寫的作者這樣詮釋。這些政治受難者不但生命被剝奪,甚至連跟親人最後道別的遺書,也被封藏、掩埋了近六十年。
「從被捕到刑死,十五個月又十二天,劉耀廷從來不曾獲准與他的妻子施月霞見上任何一面。秘密逮捕,秘密偵訊,秘密審判,秘密改判,秘密槍決,一切形同謀殺。」(註)
「黃溫恭受難後,家族的悲劇並沒有劃下休止符。過去五十多年來不斷侵襲黃家,不論求學、就業、遷徙或出國,均長期遭掣肘。當時,警察三天兩頭就會上門做『戶口調查』,美其名是關心戶口流動,實際上是對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的長期騷擾與精神轟炸。…膽怯的黃楊清蓮(黃溫恭之妻)養成隨身帶著小包包,裡頭放著身分證以備檢查的習慣。即使晚年失智,她依舊每天拿出身分證反覆確認著、呢喃著:警察就要來檢查了,丟掉會被抓去關…。風燭殘年的老嫗,已不記得自己的女兒和孫女,但那深深刻印在內心深處的恐懼,卻怎麼也忘不掉。」(註)
這就是白色恐怖時期政治犯及其家屬所經歷的生命創痛。
我們必須深刻體悟和記憶這樣的痛,才能了解前人付出的代價有多大,以及「人權」與「民主自由」必須落地生根的真諦。
國家歷史立足台灣
用記憶抵抗遺忘,是確認身分認同的一種必要。了解歷史真相,是為了知道「我是誰」和「我們是誰」,更是為了形塑國家的精神面貌。
前南非大法官奧比.薩克思(Albie Sachs)曾說:「一群沒有共同記憶的人不可能組成國家,也不可能孕育出共同的公民精神。你不可能在同一塊土地上有一套白人歷史,一套黑人歷史,而且兩者毫不對話,各自表述。你需要有一套單一、普遍、被大多數人接受的國家歷史。」
沒有共同歷史的國家,注定成為分裂的國家。台灣終究不是中國,中國歷史和國民黨的黨史不應該、也不能成為我們的國家歷史。我們的國家歷史必須立足於這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台灣。這是凝聚台灣人生命共同體的國家想像,也是讓子子孫孫在這塊土地上攜手創造未來的必要抉擇。
如果中國國民黨不願放下「中國」,繼續抗拒面對歷史真相,也不願推動讓台灣歷史進入教科書且成為人民共有的國家歷史,只是更證明這樣的政黨,實在不配在民主選舉時代成為台灣人民的選項。讓它繼續挫敗到底,也許就是催促它徹底反省的唯一手段了!
至於民進黨的最後一哩路,不僅是重返執政,未完成的國家歷史,更是重中之重啊!
(註)取自「無法送達的遺書」一書
(作者王美琇為專欄作家)
----------------------------------------------------------------------------------
〈李筱峰專欄〉壞人不知好人會做好事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3-08
我曾在學校開過一門課「台灣民主運動史」,有一次講到「黨外」民主運動時,我提到我替黨外人士助選演講的經驗,一位學生問我:「老師,你去助講一次多少錢?」我反問:「你說呢,陸皓東烈士參加革命,一次多少錢?」
「二二八事件68週年中樞紀念儀式」,民眾依序在二二八紀念碑前獻花表達追思。(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二二八事件68週年中樞紀念儀式」,民眾依序在二二八紀念碑前獻花表達追思。(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一個凡事都從個人利潤、報酬去思考的人,很難了解知識份子「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人生觀,很難體會證峰法師林秋梧所言「體解如來無畏法,願同弱少鬥強權」的生命哲學。
最近二二八紀念活動熱絡,我在「李筱峰粉絲專業」貼出數本有關二二八的拙著,有一個藍營劉姓青年上來嗆我:「我不知誰是二二八受害者,但無可致(置)疑,你是最大受益者」。這當然也是利益取向者的投射。是啊!我可真獲利不少啊!自大學時代我就經常在當時知識份子的刊物《大學》雜誌為文批判國民黨黨化教育,總計數篇文章沒領過半毛錢,卻先後獲得「大過」和「勒令退學」的「稿酬」。這三十多年來,我浸漬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研究與寫作,獲得的酬勞更大了—「心律不整」外加「黃斑部病變」…。但是如果跟作家楊逵相比,我還是瞠乎其後的,楊逵只寫了一篇六百字的〈和平宣言〉,就得到綠島十二年的免費牢飯。這種酬勞,豈是唯利是圖的藍營青年所能理解?
藍營青年不能理解知識份子的人生哲學,也就罷了,然而去留過洋回來的國民黨籍蔡姓立委,也同樣如此心理投射,就令人不齒了!他辱罵要對他「割闌尾」的青年團體是「政治詐騙集團」,言下之意,這些青年團體是在騙取私人利益。他不捨獨裁者銅像被噴漆,竟然辱罵說「沒有蔣介石,你們今天還能紀念二二八嗎?」好像能紀念二二八是多大的好處?他還辱罵在二二八紀念活動中掉淚的人是「冒牌的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原來我揮淚寫《二二八消失的台灣精英》我也是冒牌二二八受難者家屬)。蔡某還說,沒有蔣介石就絕對沒有機會讓「冒牌的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在那裡假裝掉眼淚,他說「歷史的矛盾竟然是那些自認為最痛恨蔣介石的人,經常是由於蔣介石因素而獲益最大的人」。這種心態當然是一個無血無淚、唯利是圖者的心理投射。
心理學有所謂「投射」(projection)理論,是指一個人以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壞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也就是將自己的性格、態度、動機或慾望,投射到別人身上,斷言別人是這樣。亦即俗話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想起二○一二年總統大選時國民黨人變造假公文製造「宇昌案」,邱毅、林益世等人出來誹謗蔡英文時,柯文哲說了一句一針見血的話:「壞人永遠不知好人會做好事!」
(作者為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
洪秀柱被起底!曾大砍228預算3億 綠委嗆:心中沒台灣07-27-20:32
記者姚立強、陳秀瑜/台北報導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過去一再表明自己是228受難家屬,不過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今(27)日拿出一份數據,指洪秀柱在擔任立委期間,屢次提案刪減228和平基金,砍掉金額高達3億元,心中根本沒有台灣。不過洪秀柱則是回應說,希望大家好好翻翻她的質詢報告,因為很多事情都有它的原因,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判定對錯。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我的父親因為白色恐怖坐牢三年多。」洪秀柱是白色恐怖受難家屬,對於另外一個歷史血案228應該感同身受,不過民進黨立委大起底,說洪秀柱7年前其實曾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提案刪除設置二二八和平基金3億元。
▲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過去的洪秀柱到現在的洪秀柱,內心深處一直去台灣化。」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大家不妨把我當年的總質詢拿來看,很多事情不是用三言兩語就判定它的對錯,都是有它一定的原因。」
▲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
自己是白色恐怖受難家屬卻大刪228相關預算,難道不矛盾嗎?洪秀柱不怕民進黨拿她過去的提案做文章,但爭議的不只這一樁,2008年馬總統上任欽點228受難家屬張俊彥出任考試院長,卻遭洪秀柱全力阻擋。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到目前為止大家聽到都有點人神共憤,恐怕過關機會不大。」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她現在心中沒有台灣我們一點都不驚奇。」
不都是受難家屬嗎?怎麼這麼巧,洪秀柱立委任內不只一次衝著228開刀,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綠營立委放大檢視。
----------------
都是毛澤東的錯!藍中評委竟稱228是由中共策動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民黨今日舉辦第19屆中評會第3次會議,中評委高宗仁提案表示,將228事件歸咎於前總統蔣介石,是誣陷、忘恩負義,他說228其實是中共前主席毛澤東策畫的,他建議,在228被暴民追殺的外省人也該提出國賠請求。
《新頭殼》報導,高宗仁指出,領導228暴動者,都是中共滲透在台灣的地下組織重要幹部,如蔡孝乾、謝雪紅,「所以究其228的主因,是毛澤東為了推翻國民政府、解放台灣、奪權鬥爭而策動的」。
高宗仁並為蔣介石辯護,他說台獨者將228歸咎至蔣介石是「昧著良心、忘恩負義、誣陷的」,他說蔣介石對台灣人民的態度從頭到尾都是基於「愛護台胞」,派兵處理228是應陳儀請求、對付中共政府的正當戡亂措施。
高宗仁的提案寫道,聲請228事件冤案國賠者有2200人,為追求公平正義,應不分藍綠和省籍,對受難者予以國賠和悼念,並追查真相,他建議把屠殺外省人的日本皇民、浪人、共產黨員名單解密,他還反批當時被暴民打傷、打死的外省人不計其數,卻沒有道歉和補償金,根本不符合公平正義。
---------------------------------------------------
土地 人性 歷史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3-07
◎ 吳佳容
「台灣的歷史,是一段被殖民的歷史」、「要認識台灣的歷史,就要從認識二二八事件開始」。
這段話是我在二十幾年前,在一個講座的場合,從一位研究台灣歷史的學者口中聽到。對在一九九○年大學畢業,踏入社會開始學習做一位中學教師的我,對台灣近代歷史幾乎一無所知。就是這位學者的帶領下,我知道了二二八事件,知道了白色恐怖,知道身為台灣人所應該知道的事情。
後來,我也才知道,台灣人能知道這些自己的歷史,是有人用生命去和執政者爭取來的。在一九八七年解嚴前,鄭南榕、陳永興、李勝雄等人,串連了數十個海內外台灣人團體,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並發起「二二八和平公義運動」。不僅如此,到了一九九一年,有一群出生於二二八事件發生的一九四七年,以「英靈世代」自我期許擔負社會重任的人,以個人所學為基礎,來為台灣社會的發展提供深刻論述,他們成立了「四七社」,代表人物包括李敏勇、蘇貞昌、張炎憲與張清溪。
我的台灣史啟蒙者,便是四七社成員之一的張炎憲教授。他曾說過:「我認為台灣過往的歷史教育,欠缺很重要的兩個元素。一是對土地的感情,一是對真實人性的了解。在整個社會逐漸邁向民主自由化時,應該針對這問題來修正。」
我敬佩張教授,以文字為鋤,以生命為肥料,在重現歷史史料與投入公義運動兩方面的貢獻,如今已蔚然成林,讓後人有蔭遮蔽,有路追尋。雖然他已在去年十月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堅持與行動,相信將會和鄭南榕一樣,在台灣追求民主化的過程中,成了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作為他的親人、友人、學生,還有我這個勉強可算做他的生徒之一的敬慕者,對他的盡瘁異鄉,無不懷抱著強烈的不捨。願有更多的人能認識張炎憲教授的付出與貢獻,接續張教授的遺志,讓台灣人早日脫離殖民悲情,做自己國家的主人。
(作者為嘉義女中教師)
《治史起造台灣國—張炎憲紀念文集》
時間:二○一五年三月七日(週六)下午兩點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三○一室
(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3F)
主辦: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何明修:從悲情到共生──年輕人與二二八事件
2015/02/06
作者:
何明修
關鍵字: 二二八 共生音樂節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太陽花 公民不服從 轉型正義 民主
photo credit:flickr@tenz1225,CC BY-SA 2.0
過去兩年來,有一群年輕朋友一直努力舉辦二二八共生音樂節。除了原先本土社團支持,今年他們更決定採取群眾募款方式,來號召更多人來響應。為什麼台灣的年輕人開始關心二二八?事實上,如果你去問現在的大學生,什麼是二二八?他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不用上課的國定假日。對於大部分的大學生而言,二二八事件就是很久以前發生在大稻埕的緝煙血案(事實上,那是發生在二二七),他們的理解就是停留高中教科書的描述。如果你再多問一些,他們對二二八的印象大概不會是正面:那就是一椿不光彩的歷史慘案,最好能夠早點遺忘;再多談,就是撕裂族群,激化政治對立。
事實上,二二八在當代台灣的意義不應該是如此,這也是籌辦共生音樂節這群青年所試圖扭轉的。
從台灣可以公開談論二二八開始,這個議題是「轉型正義」運動的形態出現,儘管這個詞彙在當時還沒有被創造出來。當威權統治的陰霾開始鬆動,暗夜偷偷流淚的人們終於有機會講出他們的傷痛,他們祈求知道歷史的真相,也要求蒙受的不義獲得平反。在1987年,也就是事件之後的整整四十週年,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成立,他們要求訂定和平日、成立史料紀念館、釋放政治犯、追究刑責、政府道歉、認同本土等等。特別值得注意是,當這場舊政權的大規模人權侵害首度成為公共議題時,主事者所設定的基調是未來的社會和解、而不只是針對過去的清算,這也是為何「和平日」的訴求成為最顯明的框架。
然而,這樣前瞻性定位卻遇到了政治上的阻礙。只要是舊政權的加害者仍舊掌權,他們就儘一切力量來阻撓歷史真相的浮現,甚至持續深化加諸在受害者身上的傷痕與烙印。在1988年,行政院長首度在國會被質詢關於二二八事件,當時俞國華堅持主張政府沒有過錯,因為就如同滿清入關後,也沒有被所殺害的漢人道歉。儘管官方版本的調查報告在1992年就出爐,但是大部分的檔案文獻卻是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才被公諸於世。在1995年,政府終於通過了處理二二八事件的專法,但是卻堅持以「補償」、而非「賠償」的名義來安撫受害者家屬,企圖規避政治責任的追究。
如此一來,二二八事件平反運動者不得不特意強調受害者的無辜,來彰顯舊政權的殘暴與不義。最常見的意象就是許多的台灣人領袖死不瞑目,含寃的英靈包括了一整個世代最優秀的菁英,例如政治領袖王添灯、律師湯德章、金融家陳炘、哲學家林茂生、畫家陳澄波等等。也由於二二八事件長期以來被當成政治禁忌,等到受害家屬終於有機會討回公道時,許多人已經垂垂老矣。因此,從年輕世代來看,反平二二八似乎不過是歐吉桑、歐巴桑去算國民黨舊帳,而與他們無關。的確,1947年之後的台灣,少了這些傑出人材,的確是更形黯淡失色。
但是這只是真實二二八事件一部分,而不是全貌。當王添灯、湯德章、陳澄波等人參與各地的處理委員會,試圖與當局協商,爭取台灣人的自治之同時,各地也有許多年輕人挺身而出,用更直接的方式來,來迫使國民黨讓步。這些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或許是高校生、大學生,或是從海外返台的軍人,他們參與了台中、虎尾、嘉義、高雄等各地的起義活動。在那段混亂的日子裏,這些年輕人的參與曾維持一定程度的治安,避免流血衝突的擴大。甚至等到國民黨高層決定用軍事鎮壓來消解台灣人民的政治渴望之後,真正敢與登台鎮壓的二十一師交鋒、參與埔里烏牛欄之役也是來自台中的學生軍,而他們的指揮官黃金島當初也不過是二十一歲的年輕人,而當被號稱為「歐巴桑」的謝雪紅也還沒有年過四十歲。
二二八事件其實不只是受苦受難的歷史敘事,另一個比較少被看到的面向即是,許多年輕人在家園有難時,願意挺身而出。這聽起來像是國民黨所宣傳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與青年節,同樣是有拋頭臚、灑熱血的年輕人熱情,但是其中的差別十分巨大。中華民國的肇建對於當時被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但是二二八事件的苦難收場卻徹底形塑了戰後的台灣。
如果從青年的角度來看二二八事件,那麼比較貼近的類比倒不是發生於1911年的廣州起義,而是去年的太陽花運動。同樣是當國家發生了巨大的災難時,許多年輕人願意站出來捍衛家園,「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的口號其實一樣是講得通的。就如同黑箱作業的服貿協定激發了多青年的憤慨,許多人放棄了學業、辭了工作,1947年的台灣年輕人所做的是一樣的抉擇。不只過,很幸運地,在經歷了民主化的洗禮,台灣青年抵抗不義不再需要拿起槍桿子,而是可以採用符合憲政原理的公民不服從。因此,另一個二二八事件容易被忽略的面向,即是那曾是青年理想主義的極致表現,不只是後來年長者的歷史怨懟。
因此,如果你覺得談二二八,會引發政治對立,這肯定是錯誤的看法。馬英九在2008年當選總統之前,都曾認定二二八事件是「官逼民反」。只不過,所謂「民反」不應該只是有消極意義的,畢竟那時的台灣人所追求的不外乎是貨真價實的民主自治,這個主張也是目前的台灣人民共同願望,不分藍綠。
再且,在現今的脈絡再談二二八,也早就超越了族群衝突、省籍隔離的格局。首先,在1947年之前,那些欺壓台灣人民的政府官員,許多人後來早就離開台灣,他們的惡形惡狀不應該成為所謂的「外省人原罪」。另一方面,所謂的「外省人」其實是是一個籠統的稱號,含雜太多因為不同的歷史脈絡裏來台灣的大陸人。舉例而言,1955年之後才來遷台的「大陳人」,根本沒有享受到國民黨的蔭蔽。對於他們而言,被迫遷徙的苦難不會比台灣人的二二八更為沈重。
更重要的是,在現今的脈絡,再來談省籍與族群的分隔已經越來越沒有意義了。許多年輕人願意投身於眷村保存、反對拆除當初許多外省遷民登岸的基隆碼頭運動、將台北市長選票投給趙衍慶,他們根本不是出身於外省家庭。同樣地,去年許多投身於太陽花運動的青年,也有不少是來自於深藍背景,結果他們不得不從事一些「自己的爸媽自己救」的活動。
回頭來講二二八,這個歷史事件固然是台灣人民的共同的沈重負擔,但是也不應該只定位於悲情與冤屈,或者只是關於平反與算舊帳。這當然是轉型正義運動所乏追求的重要訴求,也應是任何台灣執政者所誠心面對的,畢竟他們所掌控的國家機器就是當初釀成悲劇的禍首。
從悲情到共生、從怨恨到和解,讓悲劇不只不會重演,甚至成為一個政治社群對於青年理想主義的共同肯定,這或許是不幸的二二八事件能對於當前台灣最重要的意義。希望透過共生音樂節等類似的活動,我們不只是悼念那些英年早逝的先賢先烈,感嘆他們的含冤受害,而是更一步去頌揚那股爭取民主自治的熱血情操。
槍口湧出的鮮血是國殤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8
◎ 林冠志
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大屠殺已屆滿六十八週年,從當年國民黨執政當局的禁忌、竄改的歷史、掩埋的真相中,經過多方的努力,直至今日,我們已經能用「和平紀念日」的名義,公開地悼念在這場計畫性大屠殺中逝去的罹難者。
二二八這一天,是台灣的國殤日。這個假,是兩萬八千多名無辜罹難者的鮮血堆砌起來的;這個假,是建立在台灣近代史最大的傷口上;這個假,是要我們沉澱心靈、追思緬懷這場屠殺悲劇;這個假,是要我們戮力落實轉型正義、去除黨國殖民體制的餘魅,並建立一套完整的體制,使之永遠不再發生;這個假,是要我們正視史實、確立台灣史觀,做為台灣民族永續前進的動力;這個假,是要我們記住台灣最重要的價值,絕非讓我們拿來娛樂的。
二二八給台灣帶來的巨大傷害,並不僅僅是罹難者肉體的消逝而已,而是整體民族發展的斷層和民族性的扭曲。今天是二二八屠殺六十八週年,全國各地的同胞,請您花一點時間,到各縣市的二二八紀念碑去獻上一束百合花、或到台北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去了解歷史脈絡,去用心感受六十八年前,台灣先人前輩們所經歷過的苦難和痛楚;真相未明之前,在二二八這天,高雄鎮壓的砲聲仍在震動、基隆港海水顏色仍是殷紅、台北廣播電台的號召仍然迴盪、嘉義車站前陳澄波的身影仍然徘徊、南投烏牛欄二七部隊學生抗暴英姿也未曾消逝。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生)
----------------------------
健保不倒才奇怪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8
◎ 蔡銘燦
三月一日,全民健保實施屆滿二十週年。二十歲,法定的成年人,民眾要問健保署:學會對自己「負責」了沒?還要繼續向全民「伸手」嗎?
二十年來,健保藥費支出始終佔百分之二十五,居高不下;這固然和人口老化有關,但藥品浪費部分,重複開(領)藥情況屢見不鮮,迄今未見改善,亦是重要因素。
一直以來,健保署最引以為傲的IC卡,其在醫療院所的功能,仍停留在「過卡」階段,連「讀卡」都談不上。
開工日,在一家健保特約藥局碰到一老伯持兩張慢性病處方箋來領藥,藥師好意提醒老伯,兩家醫院開出來的多種藥品都一模一樣,怕有重複用藥的過量問題,想不到老伯氣定神閒回應:「我知道啊,不是我要吃的啦,我要帶回大陸給親友吃。」蔣介石地下有知,怕也要偷笑,他當年一心一意要「解救」大陸同胞的未竟「使命」,如今竟在老榮民身上以另一種形式「實踐」。
健保藥品取得容易,患者若蓄意要囤積,只要多「逛」醫療院所,就可如願,健保IC卡形同虛設。
高齡化社會即將到來,台灣人對健保依賴日深,健保要永續經營,衛生官員務必捨棄「調漲保費」的單一思維,正視健保潛在問題,對症下藥,才是治本之道。
(作者為藥品行銷人員)
----------------------------------
〈李筱峰專欄〉靜待黎明的二二八家族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7
二次大戰結束之初,有一次蔣介石問來自台灣的蔡培火,台灣有無人才?蔡回答,有兩個人不能不知,一是林獻堂,一是陳炘,前者是台灣社會的象徵領袖,後者是金融人才。
這位金融人才陳炘先生,卻不幸於二二八事件中,死於陳儀手下。成為台灣社會永遠無法彌補的損失。陳炘出生在日本領台的前兩年,卻死在日本人走後,他所迎接的「祖國」來臨的後兩年。他的生與死,都瀕臨台灣歷史的轉折點。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歷史悲劇的縮影。
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回來的陳炘先生,創辦了日治時代台灣人的本土金融機構大東信託,集資台灣人的本土資金,與日本殖民當局及日本財團抗衡。他並且參與林獻堂所領導的民族運動,是日本殖民政府眼中既想籠絡又不放心的人物。這位台灣金融業的先驅,在二次大戰結束後,籌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在全島各地進行歡迎「祖國」的活動。詎料,一年四個月之後,他卻喪命在他所迎接的「祖國」的槍下!這樣的悲劇英雄很值得我們借鏡理解。
陳炘先生的三女陳雙適女士完成了她的回憶錄《靜待黎明》,不言可喻,以陳炘先生的身分,和身為子女的角色,這本回憶錄的史料價值就毋庸贅言了。書中,陳女士對父親一生的描繪,深情感人,尤其對於陳炘被捕那一幕,她親臨其境,寫來令人唏噓動容。書中反映日治時代台灣仕紳家庭的生活,反映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教育狀況、族群關係、貧富差別、台灣人的處境,以及戰後的政經社會,二二八事件及台灣人的遭遇…,都為歷史留下見證,極富史料價值。尤其做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陳雙適女士的回憶錄記錄了令人裂心低泣的心路歷程。
陳女士於事件後,嫁入醫師家庭。她的公公即是創辦台灣第一家民間開業的婦產科醫院的高敬遠醫師。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畢業,後來又留學德國回來的高敬遠,在媳婦陳雙適的回憶錄中,也有扼要而生動的敘述,對了解此時期的台灣醫療史,也提供了「不無小補」的史料。
總之,誠如陳女士在回憶錄中所說:「我何其有幸,能在有限生命裡,同時遇到兩位對台灣近代史有影響力的長輩。」我也何其有幸,能在陳女士的回憶錄付梓之前,先睹為快拜讀原稿。感動之餘,特為文推薦,並致最高的敬意與謝忱!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
如此仲裁太兒戲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7
◎ 陳錦芳
日前報載美河市案台北市政府採仲裁方式向日勝生公司求償百億,引發社會各界對於仲裁處理機制的疑慮,但依筆者多年來辦理仲裁案的經驗,本件應該檢討的是:「為何追討百億,卻只由三位仲裁人決定結果?」
訴訟與仲裁不同之處,在於訴訟有三級三審,因此如果法官判錯,仍有上級法院可以糾正,但缺點在於曠日廢時,且法官可能不具有該類案件的專業。因此,快速、專業及較為經濟的仲裁方式,即成為處理爭議的另一個廣用有效的途徑。
但是雙方須先訂定仲裁協議才能仲裁,依仲裁法第一條,協議中可約定仲裁庭由單數之數人(如五人、七人或九人)組成,若未約定仲裁人選定方法,則依仲裁法由雙方各選一仲裁人,再由雙方選定之仲裁人共推第三仲裁人為主任仲裁人組成仲裁庭作出仲裁判斷,多數的仲裁案都如目前的美河市案,一開始未於仲裁協議中約定仲裁人人數,因此仲裁庭僅能由三人組成。而仲裁判斷一旦作成後,除非有仲裁法第四十條程序上不合法的情形,否則雙方的爭議金額就此完全確定且不得再上訴,與法院三級三審的最後判決具有同樣的效力。
對於爭議金額小的案件而言,由三人組成仲裁庭仲裁尚屬可行,但就這樣的百億求償案,一般都會涉及工程、財務及法律等多方面的專業,卻僅由三位仲裁人來一次斷案似乎有欠周全。實務上政府機關在辦理採購招標時,規定採購評選委員會的委員應由五至十七人組成,如此人數的組成發生弊案亦時有所聞。因此筆者強烈建議未來可能類此涉及數十億元以上金額之開發案,事前決定爭議處理機制不可不慎,政府機關應該一開始於仲裁協議中就約定,至少由五或七人組成仲裁庭,以求完備。(作者為律師/技師)
----------------------
美河市原地主最倒楣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7
◎ 謝文賢
美河市案,為何當初徵收名義是「以新店機廠等交通設施為由,向民間徵收土地」,後來轉變成北市府捷運局與建商日勝生聯合開發新店小碧潭捷運站美河市共構案,是由前市長馬英九拍板定案?市府假交通設施理由,低價強徵地主土地,再選擇建商日勝生以開發共構,瞧不起兩萬八千多坪的原地主,反而偏袒炒地蟑螂的建商稍後才價購毗鄰地一四八坪,只佔○.三五%之土地,就有優先權聯合開發共構,市府擁有九十九.六五%的土地,八十%來自於被以每坪三至六萬元賤價徵收之地主,為何無權為之聯合開發共構?
美河市從前方高灘地仰望。(資料照,記者翁聿煌攝)
美河市從前方高灘地仰望。(資料照,記者翁聿煌攝)
也嚴重違反土地徵收條例第一條一項規定:「為實施土地徵收,促進土地利用,增進公共利益,保障私人財產,特制定本條例。」
馬郝市府強制徵收民地,卻以鑑價分配中將逾百億元去圖利建商,原地主號啕泣血,豈算促進土地利用,增進公共利益,保障私人財產?明顯違憲枉法瀆職圖利大弊案,鼾聲如雷睡死的民代、政風、監委、司法審檢調,可以還不徹查抓人嗎?還用聲請大法官解釋才能排解嗎?市府縱能憑仲裁拿回數十或百億元到手,違法超徵收土地、將純公益違法轉交建商圖私暴利,這筆帳對原地主又該如何交代?
(作者為新北市民)
------------------------
找回誠實的政府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7
馬英九新春發願,要「找回台灣人的善良」。真是鬼話!台灣人連年苦難並不是因為他們失去善良,而是因為過去六年他們失去一個誠實的政府。
這個政府不但沒有能力,不能回應民意,沒有照顧人民之心,更無視做人處事最基本的誠實原則。不誠實的政府,造成台灣的沉淪與腐化。
總統馬英九。(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總統馬英九。(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誠實的政府會以公平公開的原則,讓人民有發展個人才能、企業有賺取合理利潤的機會,而弱勢者能得到政府的適當照顧。它不怕受監督,不會黑箱作業,不會謊言惑眾。
但馬英九這個不誠實的政府,獨厚政商關係,讓財團瘋狂吸金,進行金錢遊戲,炒房地產,出售黑心貨毒害人民,而賺取暴利。
它謊言成習,黨產說不清,更不清理;競選收支明顯申報不實;黑箱接受財團鉅額賄款的傳聞不斷,但當事人不出面說清楚,只會耍賴,要求指控者提出證據。
它卑鄙到用換法官、採偽證、改變法定職權說,迫害前總統;以非法監聽、洩密手段,動用黨紀與司法要整肅不聽他話的國會議長。
這個不誠實的政府,與北京打交道不受國會監督,馬英九還黑箱指示談判代表安排「馬習會」,結果卻指控談判人是「共諜」。
它造成黑道以政黨之名,公然喬事;也腐敗到所謂模範公務員用行李箱來拖抱不動的賄款。
政府自己不誠實,還利用非專業的統派份子,以不光明、不合法的程序修改教科書,要學生跟他們扯謊。
這個不會反省、不會認錯的自戀狂者,曾哀怨「好心沒好報」,現在更怪台灣人失去善良。錯了!台灣人不但沒有失去善良,而且知道要讓「黑心沒好報」。善良的台灣人,明年要找回一個誠實的政府。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
不容二二八被二二八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8
◎ 鄭麗真
二二八六十八年紀念日的前夕,教育局指導下的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人權議題輔導小組,施行本年度國中小「走讀人權」公開授課的行動是令人嘉許的,但其編輯印製的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參訪學習手冊第八頁竟然標題著「臺灣回歸中華民國」並寫著日本投降後臺灣人由「日本人」轉變成為「中國人」……
教育是百年大計,雖說歷史向來是常被掌權者或統治者片面主導與撰寫,但是時處廿一世紀的現代台灣,如此不宜的文字敘述,應該有所修正吧。三%的改變稱作「微」,六%的異動也可叫做「微」,相信普羅大眾尚可接受這樣「微」的定義。若是六十三%的比率仍被硬說成「微調」課綱,諒必絕大多數人是無法認同的。
話說二○○三年,當年已屆「不惑」之年四十四歲的柯文哲,詢問其父母為何家中領有一張陳水扁總統頒發的二二八受難者「回復名譽證書」才了解他阿公柯世元是當年二二八的受難者,從此他把那張回復名譽證書掛在台大醫院辦公室牆上。
今年在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二二八紀念碑前的中樞紀念儀式,報載柯P決定將以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名義出席,因為他體認這個身分是永遠的,而「市長」身分則是短暫的。其實一九九七至二○○○年臺北二二八紀念館的受難者名單與相片牆面區,是有預留版面以利更新updated設計的,因為那個恐怖的時代,臺灣社會是被噤聲的,受難者的家人更是多數不敢保留任何資料或照片,所以後續出現的史料與證據是應該被加添上去的……
去年柯P決定參選臺北巿長時,八十二歲父親表示反對的理由是:他在二二八裡痛失父親,不想再失去兒子!為何六十七年過去了,那樣的惶恐仍在柯爸心中作痛?盼望每個人都能「將心比心」,這才是臺灣的「二二八人權」教育進步的課題與動力。
(作者為臺北二二八館資深解說員)
-----------------------------
為何有此差別?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8
◎ 于則章
小時候曾經罹患中耳炎,當時家窮,阿公只好把我帶到台東關山的聖母醫院住院一個星期,在那一個星期中,我受到了院內的外國修女與原住民護士體貼入微的照顧,即使已經過了數十年,當時的情景到現在還是歷歷在目。
反觀最近,每日搭著高級轎車在電視與各個公開場合暢談人生哲理的比丘尼,在回想起當年那些照顧過我的台東關山聖母醫院的外籍修女們即令現在已經垂垂老矣,卻依然堅持自耕自食過著簡樸生活,並全年無休的身體力行照顧弱勢病患,內心真的是有無比的感慨,從而更加感激與懷念這些在台灣窮鄉僻壤默默付出青春的外籍修女們。
而總是被外國人誇讚、號稱富裕又人民善良的台灣,竟然會呈現出如此強烈反差的景象,真的是諷刺至極! (作者為公務員)
----------------------------------------------------
有此統帥不需要敵人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8
◎ 姚中原
近日媒體報導有兩則新聞,看似互不相關,其實皆與「全民心防」有密切關係,值得各界省思且馬政府更應檢討改進。
第一則是「全民國防教育法」實施已逾九年,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依法應編列相關預算經費,執行全民國防教育。但監察院新出爐的調查報告指出,竟然有科技部、文化部、財政部等七個部會連續三年都未編列或支付相關經費。以上情事顯示,馬政府官員在推廣「全民防衛國家意識」的作法或態度上,極為消極!
另一則報導是說,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被控洩漏國安機密案,雖已在今年二月初不起訴處分,但其應訊時曾透露一段不為人知的秘辛,即馬總統為了「歷史留名」,早在二○一二年連任後,就開始著手並積極鼓吹「馬習會」,甚至規劃將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時間及地點,希望安排在去年八二三砲彈紀念日並於「金門」舉行,後來是因太陽花學運的後續效應影響太大而破局。
其實,身為三軍統帥的馬總統,在中國當前對台灣人民的軍事威脅尚未有任何減緩的情形下,以及習近平亦未公開宣布放棄「一中原則」、「一國兩制」等政治主張之前,不應該自己先卸下「國防心防」並一廂情願地推動「馬習會」。現階段,反而應積極整合國家資源,持續地督促建軍備戰工作,並要求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落實「全民國防教育法」規定,以凝聚全民國防共識及堅定全民抗敵意志,如此才是務實與保護台灣國家安全之正確作法!
(作者為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簡任副處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冤無頭債無主?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2-28
◎ 張月環
柯P曾談到父親每提到二二八,便會想起因此而去世的祖父而啼哭,所以柯P希望二二八能走入歷史。我想這種傷心事誰都不希望重演,只是不能忘記。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是廣島的原爆日,每年這個時候,受到原爆災害的家屬便會出席公共場所如青年旅館、機關團體的地方講述原爆之殘毒;其主要目的不外乎訴諸戰爭的殘酷及反核子武器,最重要的是:歷史不能重演。
日本政府很積極的推動原爆家屬對整個社會的訴求,相對地台灣的政府似乎對二二八事件的處理,還是處於較消極且被動的態度。
台灣面對二二八事件必須嚴肅且應全面透明公開化。對二二八事件的家屬來說,只有受害者的悲傷卻沒有對加害者施以懲處,這絕對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所樂見的。筆者想二十年後,如果台灣被中國併吞的話,那麼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會不會重蹈覆轍?台灣對二二八事件處理的力道,能夠接受考驗嗎?(作者為國立屏東大學副教授)
----------------------------------------------------------
徐重仁: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你就可以多做很多事了
2015-02-24 Cheers雜誌 作者:徐重仁
徐重仁: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你就可以多做很多事了
圖片來源:邱劍英
把不管有銷沒銷、有用沒用的商品統統上架,叫顧客自己選,那是不對的。 好的商店要幫顧客篩選品質好、需求度高的商品,讓他們容易選擇及購買。
本文來自Cheers雜誌,更多內容>>
前幾天,我到一家全聯門市去看店,結果被顧客認出來,團團把我圍住。這些熱心顧客你一言我一語的,提出很多對全聯的建議與期待。這陣子以來,我常碰到類似的場合,感受到消費者及同仁對我的高度期待,我也一直告訴自己,不能讓他們失望。
對我來說,如果早期的便利商店是將傳統柑仔店現代化,那麼,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將傳統菜市場現代化。我希望改造全聯,讓消費者更能感受到購物的方便與樂趣。
在過去,大家對全聯的既定印象是低價,比較不重視商店形象與顧客服務,但我認為,顧客想要的應該不只這些。除了低價,消費者還想看到更明亮、乾淨的店面,以及更好的服務。如果可以好好改造,把台灣的超市整理一下,重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未來絕對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很多人問我,進入一個已經存在的事業體,要如何進行改造?我最先看到的是工作人員跟夥伴。
「經營店」而非「顧店」,力氣要用在刀口上
全聯的工作人員都是性格樸實之人,做事情很拼,總部要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十幾年下來,也早已習慣了這套工作模式。
然而,他們從沒想過,怎麼樣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讓工作品質變得更好。感覺上,他們是在「顧店」,而不是在「經營店」。廠商送貨來,就拼命地把商品上架,找個地方堆起來,拼命做就是了。
我看到這些景象的感受是,他們好辛苦,光是把貨搬上搬下,退貨進貨,就被那些商品壓得喘不過氣來,很快就沒有體力了。他們好像在做苦工,而不是在做超市工作人員。甚至,有時候為了擺貨,顧客大排長龍要結帳了,也撥不出時間來處理。因此,我第一個念頭就想,我要讓第一線的同仁做個改變。
首先,我希望整個賣場及所有員工都更有效率,不要做無謂的勞力與工作。如果能把工作簡化與效率化這兩件事做好,這些夥伴會有更多心力去思考,如何把賣場管理得更整潔,把顧客服務做得更好。
很多事情不是員工不做,而是我們沒有貼心地替他們著想,慢慢去引導及教育他們。因此,改變一定要從源頭做起。
我常告訴大家一個觀念,總部的存在是為了第一線,總部要想辦法讓門市的工作更有效率,而不是一直丟指令要他們照做而已。
提升效率,從淘汰無效商品開始
至於如何從前端開始著手,簡化第一線的工作?首要之務是淘汰無效商品。
賣東西,不是只把商品擺在賣場就好。很多人把不管有銷沒銷、有用沒用的商品,統統擺在那邊,叫顧客自己選,那是不對的。好的商店要幫顧客篩選品質好、需求度高的商品,讓他們容易選擇及購買。
舉個例子,你想買米,有兩家店讓你挑,一家有20幾種米,另一家有10種米,你會比較想去哪一家?多數人會選擇後者。因為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有10種米可以選擇已經足夠,再多就會造成困擾,不知道該如何選起。
同樣的意思,賣30幾種牙刷,有必要嗎?可能10種、15種就很好了。你也不用擺放幾十種沙拉油,如果好好選擇商家,超商可能擺個2、3種,超市多一點,擺到5、6種,那也就夠了。
假設一項商品的種類放太多,其他客人需要的商品會沒地方擺,就被排擠掉了。種類多,看起來好像琳琅滿目,但那些商品根本是無效的。無效商品怎麼辦?客人不買,你不但搬來搬去做白工,退貨還會產生物流費用,那是沒有效率的做法。
從周轉率判斷顧客需求
我們的員工都很努力,做那麼多事,但其實很多事根本不必做。你原本賣1萬多種商品,若能好好幫顧客選擇,變成7千多種,對顧客來講並不會不方便,你也可以把力氣省下來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過去在經營便利商店時,我們就是很努力地精簡,選擇一些周轉率高的商品,因為那些才是顧客需要的。用這種觀念,才能把便利商店那麼小的賣場效率化,貨色雖然不多,但顧客會覺得比較方便。
同樣的道理,也可用在超市上。超市只是商品的廣度比較廣,但不是寬廣到無限,我們要盡到幫顧客選擇商品的責任。
經營事業一定要了解市場、顧客,講來講去不外乎就是這些。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你就可以多做很多事了。
(徐重仁,現為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
侯文詠 :四、五百個瀕死的人告訴我一個真理
2015-02-26 親子天下雜誌 作者:採訪整理|張瀞文
侯文詠 :四、五百個瀕死的人告訴我一個真理
圖片來源:親子天下
每一次演講總有人問:「你怎麼知道自己選擇是對的?」「你後悔過嗎?」從醫生到作家,從來不是二擇一這樣單純的選擇題,但我非常幸運,在很年輕的時候,在癌末病人身上,看見人生真正重要的價值。
本文來自親子天下雜誌,更多內容>>
侯文詠
作家。當過內科、麻醉科主治醫師,後來棄醫從文,
著有《危險心靈》、《大醫院小醫生》、《歡樂三國志》作品。
***
我常去中學演講,每次演講完,學生都會有許多的問題,我總是答不完。
有一次,我到高中演講,看著禮堂內兩千多張稚嫩的臉龐及高舉的手,突然浮現了一個想法,我宣布了一隻手機號碼,跟學生說:「如果你舉手沒有被點到,歡迎你把問題用簡訊傳到這個號碼來。」
不到一分鐘,手機已經嗶嗶嗶響了起來,我一邊回答提問,一邊瞄手機螢幕,數以百計的簡訊,在幾分鐘內湧了進來。這些看不到盡頭的問題,是坐在我眼前陽光、活潑的學生,剝開一層一層心思後,對人生的困惑與挫折。
這兩年,常常有爸媽會在我的臉書上說他孩子遇到的困難,他們都會說:「我孩子從小看你的書,同樣的話你跟他講,一定會有用。」有幾個孩子的狀況看起來滿迫切,我就會約他們聊一聊。
這些提問和困難多半與「人生的選擇」有關,我想起一個橫跨二十八年、關於生命選擇的故事。
有一次,我收到一個母親的信,她的孩子各方面表現都非常優秀,看了我的幾部長篇小說後,不但成績一落千丈,情緒也愈來愈不穩定,他希望我跟孩子談談。
碰面那天,母親一見到我立刻遞上熱騰騰的咖啡,對我深深鞠躬。她把孩子交給我要離開前,我感受到她內心「我拿小孩不知道該怎麼辦好」的無助,突然她伸出手來,握著我的手:「小孩就拜託你了。」那隻拿過咖啡的手,是溫熱的,有種很特別的溫度。
那個孩子看了《危險心靈》後,對教育有很多意見,很挫折,他崇拜小說中用自殺結束生命,表達對教育抗議的沈韋,他想用沈韋的方式表達青春期的不滿。
我跟孩子說:「如果你還不能改變這個社會,不能幫學校做什麼事,那請你先幫你自己做一點事。你要好好長大,用能讓自己快樂的方式好好長大,讓自己變成一個幸福、有能量的人,有一天,才能用同樣的方式,扭轉世界的自私、墮落與黑暗,才能夠對你自己、對你的社會、對你的國家有真正的貢獻。」
那個孩子後來還不錯,穩定下來,也考了個不錯的大學,寫信謝謝我,我收到信很開心。
孩子離開了,長大了,但母親手上的溫度一直留著,這雙溫暖緊握的手,讓我想起二十八年前冬天,那隻冰冷鬆開的手。
那一年,我在醫院擔任實習醫生,某天在醫院急診室值班時,有個心肌梗塞的病人被送進來,我和家屬及醫院義工在甬道間推著病床走著,躺在床上的病人握著我的手說:「大夫我不要死、求求你一定要救我,大夫我不要死。」
我隱約感覺他存活機率不高,但卻安慰他:「你不會死,我們會救你,你不會死。」
送到加護病房沒多久,他過世了,他緊抓著我的手,漸漸變冰冷,然後就鬆開了。
這件事的震撼不全然是面對死亡。而是有人對我充滿信任、提出請求時,我無能為力。
四、五百個瀕死的人告訴我一個真理
一直到那孩子母親的那隻手,從冷到熱之間,我好像覺得,當作家這件事是值得的,儘管不是所有問題都有答案,不是所有承諾都能夠實現,但是在「作家」這個角色上,我更有機會去關心、去努力、去改變世界。
我的人生當了十幾年醫生,一直到三十七歲才勇敢聽從內心的召喚,棄醫從文。
每一次演講總有人問:「你怎麼知道自己選擇是對的?」「你後悔過嗎?」從醫生到作家,從來不是二擇一這樣單純的選擇題,但我非常幸運,在很年輕的時候,在癌末病人身上,看見人生真正重要的價值。
我當主治醫生時大約三十歲,被派去做癌末病人的疼痛照顧。連續五年的時間,病人一個個過世,他們過世前,我跟他們聊天,我發現,我們每天最忙著追求的,包括財富、名氣、地位等,到了人生最後階段,沒有人在乎,我送走四、五百個病人,沒有人跟我說他要更多錢、更多的地位、更高的官階。
他們在乎的是關係,跟父母、跟孩子、跟配偶、跟親人的關係;或是他們在意關係不圓滿,他覺得對不起別人、想跟某人道歉。他們也在乎,人生走一遭留下什麼?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所有生命走到末期的人都關心這些事情。
當四、五百個瀕死的人都跟你講一樣的話,你就會理解,這是真理。我開始想,假如我真的死了,這樣的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忙著讀書、考執照,為了所謂的前途和錢途,累積付出我所有的時間……這樣一個看似漂亮的人生,我真的沒有遺憾嗎?
等到我三十七歲,面臨抉擇,這些病人給我很堅定的價值:總有一天我也會走到人生盡頭,回顧這一生時,我怎麼去看待我的人生?
這個力量幫助我,在我做選擇的時候應該要聽從內心的召喚,於是我辭掉醫生當作家。
選擇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年過半百,我益發覺得,困難是禮物,人在最困難的時候做的選擇,才決定了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
就是說,平常在喝咖啡、在聊天、舒服的躺在床上時,都不會決定你是怎樣的人,當好不容易你的人生混了這麼久了,終於達到一個關鍵時刻,壓力很大、非常兩難,那個時候,你做了什麼決定就會證明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會壯烈成仁、為國犧牲,或者變成漢奸,就在這一刻的抉擇。
所以現在我面對困難抉擇都非常珍惜,因為正在決定我是個怎樣的人。(採訪整理|張瀞文)
----------------------------------------------------
社論-社會觀感可以超越法律嗎?
2015年02月27日 04:10
台灣社會自由多元,街頭常見各種展現意見的形式,但也成為民粹與民主的論戰。(本報系資料照片/合成圖)
最近台灣政治人物經常把「社會觀感」這幾個字掛在嘴邊,例如台北市長柯文哲動輒批評前市府施政社會觀感不佳、財政部以社會觀感不佳為理由反對台北101大樓賣給外國企業、法院判定頂新公司董事長魏應充可以交保也被批評社會觀感不佳等,歷次爆發食安危機,政府採取的預防性下架措施,也是基於民粹式思惟採取的措施。表面上,強調社會觀感是重視民意,其實是社會陷入民粹而不自知,令人深感憂心。
民意、民主、民粹三者看似相近,其實頗不相同。民意是公民的意見,可以透過民意調查或是大數據而獲得呈現,必須注意的是,民意有強度的不同,而且變化快速,這一點不可不察;民主是公民當家作主,在現代民主國家中,民主必然與自由及法治互為表裡,人民固然自主決定公共事務、自行選擇代議士或領導人,但是不能任意侵害自由,而且必須依照自己所制定的規則來進行,才不會混亂與失序;至於民粹,則強調大眾的力量,而且往往依循著發掘對立、訴諸情感、匯集民意、影響政治等過程,甚至企圖超越法律限制。就此而論,前述的一些社會觀感論述,其實已經是民粹而不是民主。
民粹不是民主
舉例來看,柯文哲動輒以社會觀感不佳為理由,輕易認定先前的政府與民間合作案是弊案,但是又遲遲未能提出充足的法律證據,結果不僅對於企業未來與政府合作關係產生寒蟬效應,其實也侵犯了企業作為法人應該享有的名譽等《憲法》明文保障的自由。至於財政部以社會觀感不佳反對台北101大樓賣給外國企業,同樣也違反了法治原則,既然法律沒有限制不得為之,公民與企業就享有自由作為的權利。其實在過去這幾年已經有過類似的情況,一些公民團體動輒要求政府機關對於企業的申請案「停止審查、立即駁回」,這同樣違反了法治原則。至於以社會觀感來批判司法,更令人不安,前述魏應充案是否允當,當然可受公評,但是司法作為憲政法治的守護神,至關重要,一旦法官也隨著民粹起舞,後果不堪設想。
再以「預防性下架」為例,預防性下架只是個觀念名詞,《食品衛生管理法》第4條與第7條雖然也有預防性下架的規定,但是法律上採的是廠商自主管理的原則,中央主管機關對於重大或突發性食安事件採取下架措施,則必須先有風險評估或流行病學調查,始可據之而為公告後命令下架。不論是廠商自主下架或是機關命令下架,都是以預防食用產品「危害衛生安全」為前提,而不能無限上綱,只是因為社會一時的愛憎好惡即可濫施公權力。
像是胖達人麵包或頂新食用油的問題,如果只是標示不實而使得消費者誤購,或是價格高低的問題,而與危害公共衛生安全無關,依法並不能採取預防性下架的措施,否則就是政府公權力的濫用。政府公權力的界線,是法治國家不可輕毀的原則,卻因為婉君喊打喊殺加上政府懦弱媚俗(或者好大喜功)而毀於一旦。
民粹之害,以司法來看,古今不絕,結果都令人無比遺憾。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就是為了追求真理、雄辯滔滔,最後引發眾怒,雅典法庭在群眾壓力之下,以褻瀆與腐蝕青年思想為罪名判處他死刑。當代則以1992年美國發生的洛杉磯暴動最讓人印象深刻,該案涉及白人警察毆打黑人嫌犯,民調顯示超過9成民眾認為警察有罪,結果法院卻判決警察無罪,在電視渲染下,兩小時後發生暴動,造成50多人死亡、一千多棟建築物被焚毀、財產損失超過10億美元的重大悲劇。
提升網路素養
何以如此?因為電視台不停播放4名白人警察毆打黑人嫌犯的畫面時,都刪去了嫌犯先是酒醉駕車、又動手襲警的關鍵畫面而不播,終於釀成民憤。前述民憤,也是一種民意,這樣的民意其實是建立在不完全正確的資訊基礎之上。依照民主法治的程序,此案仍可以上訴,並且讓時間淡化情緒、增加理性,但是前述民意卻選擇了超越法治,直接訴諸情感,最終造成了憾事。這起事件恰恰提供了清楚的對照,民粹之恐怖與民主之可貴,兩者之間的高下優劣不問可知。
民主法治絕對不是最有效率的政治制度,但是因為講究程序正義,必然是最能在理性與安定之中探尋並追求真道的制度;相較來看,民粹或許比較容易觸動人心,但是如果對立勝過理性、激情勝過真道,結果一定會侵害自由人權與社會安定。民主法治是台灣最珍貴資產;怕只怕民粹抬頭、法官低頭,屆時民主、自由、法治統統危矣。
拜網路與行動上網之賜,互動更加省時方便,但網路上往往充斥片面甚至扭曲的資訊、志同道合者更常相互情緒渲染、再加上可供緩衝的理性思考時間相對減少,因此更容易走上前述的民粹動員之路。台灣過去一年許多觸動民粹情緒的事件,不少都是建立在若干未盡正確的資訊基礎上。網路世代容易向民粹傾斜,勢所必然,民主制度面臨此新局,當加快溝通、回應與決策機制,並且設法提升公民獨立思辨的網路素養,勉力平衡網路媒體助長民粹的現象。
需要更加法治
過去十多年來,台灣陷入苦悶與停滯,累積了可觀的壓抑與不滿情緒,因而創造出民粹主義的土壤,也讓解嚴後一些勇於批判的政治人物趁勢崛起。台灣民主困境何以形成,原因頗多,但必須特別提醒的是,台灣好不容易從1949年戰火廢墟的戒嚴管制中,逐步奠定了法治基礎,固然政治干預與人治陰影仍未盡消除,面對不完備的法治,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更加法治,而不是民粹性質的「有法無天」。
2016大選前夕,我們期待各政黨候選人提出願景,以民主方式帶領台灣鞏固法治,找出真正的活路,而不是只會陷台灣民主於深淵、卻無能找到出路的民粹主義與民粹政客。 (系列四)
-----------------------------------
【英語島專欄】廁所不是WC,10個經典的中翻英錯誤
2015-02-24 Web only 作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英語島專欄】廁所不是WC,10個經典的中翻英錯誤
圖片來源: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廁所不是WC,WC代表的是water closet(水箱)。在某個時代所有台灣的英文老師都教人 ,廁所的英文是WC。但是你問老美或老英"Where is the WC?" 肯定沒有人聽得懂...
關於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是一所兩年制英語學院,以「英語島學程」獨有的一對一教學和與國際商業趨勢同步的團體討論課程,幫助企業人士善用英語整合能力,達成個人和企業國際化的目標,為高科技與國際跨國公司仰賴的商務英語學習機構。
[英語島專欄]10個經典的中翻英錯誤
有一次,一位學生去澳洲,在吃飯時聊到很多東西方不同的食物,說到美味的dumpling(餃子)和bean curd(豆腐),主人一頭霧水,原來澳洲人叫餃子ravioli(餃子,義大利語),豆腐直譯成tofu(豆腐,來自日語)。
講英文時會犯錯,很多時候是受制於我們的母語,像把「基礎建設」直接聯想成「basic construction」,正確的說法應該是「infrastructure」。而「淡季」應該是「slack seasons」,而不是「light seasons」,又比如「淡茶(weak tea)」,「淡水(fresh water)」等。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會讓老外丈二金剛的經典錯誤句:
1、永遠記住你 I remember you forever,沒有人能活到forever,改成always remember you。
2、廁所不是WC,WC代表的是water closet(水箱)。在某個時代所有台灣的英文老師都教人 ,廁所的英文是WC。但是你問老美或老英"Where is the WC?" 肯定沒有人聽得懂,廁所請用 men's room/women's room/restroom/powder room等。
3、不要再用trousers來說「褲子」了,而是pants/slacks/jeans。
4、馬馬虎虎最好用average/fair/all right/not too bad/OK,老外較少使用so-so。
5、形容東西好吃除了delicious,可以多用yummy/nice/tasty/appetizing等。
6、公共場合的用語,「小心台階」不要說“pay attention to the steps”,用“mind the steps”。
7、我覺得很痛不是I am painful,而應該是I feel pain。painful 表示「使人痛苦的,讓人疼痛或討 厭的」,它的主詞往往不是人,而是事物,如The lessons are painful(教訓是慘痛的)等。I am painful,會讓人誤以為你全身帶電或渾身長刺,別人碰了你就會疼。
8、 在飛機上打招呼一般使用“Hello”,而不是“Hi”,如果對方名字剛好是Jack的話,就成劫機分 子了:Hi, Jack! 聽起來就是Hijack。
9、一些商業場合門上看到「賓客止步/Guest Stop」。這種寫法語法上雖然講得通,但是在英 語國家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讓客人Stop不禮貌,會令人家無法接受。通常的說法是“Staff Only”。
10、出電梯門或的時候,為了表示謙讓通常會說,「您先請」,或者「您先走」。直譯成了 “You go first”,這句話聽起來向命令,包含有指揮別人行動的意思。更有禮貌的表達方式應該是 “After you”,意思是我在您後面走。
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英語島學程,請進:http://goo.gl/5eIOmf
------------------------------------------------------------------------
Android 冷知識:Android 並非由 Google 創立!
Android 手機不知不覺間已成為智能手機市場上的一哥多年,不過當中背後的一些小故事,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今次就跟大家分享一個 Android 的冷知識,雖然 Google 與 Android 近年的名稱好像相連著一樣,不過其實 Android 並非由 Google 所創立。
事實上,Android 是由Andy Rubin、Rich Miner、Nick Sears及Chris White 於 2003 年所創立。直到 2005 年才被 Google 所收購,並共同開發出大家熟悉的 Android OS。無可否認,這絕對是 Google 最出色的收購之一。
-------------------------------------------------------------
一天工作之前,必做的14件事
2012-08-29 Web only 作者:吳凱琳編譯
相關關鍵字: 工作效率壓力情緒專案管理會議
一天工作之前,必做的14件事
圖片來源:劉國泰
能否有絕佳的工作心情、極高的工作效率,關鍵就在於你如何開始一天的工作。 若要確保能有完美的一天,每天早上開始工作之前,應當先做好以下14件事情。
【新聞來源】Forbes - 14 Things You Should Do at the Start of Every Work Day
1.準時上班:準時或提早到公司,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卻很有可能影響你一天的工作情緒。準時抵達公司,心裡不會因為匆忙趕時間而變得焦慮,也會因此產生某種成就感。
2.深呼吸:進了辦公室,別急著打開電腦開始工作。你可能經歷痛苦的塞車或搭乘擁擠的公車捷運,辛苦地長途跋涉才到公司,得先讓自己的身體放鬆一下。
3.給自己5分鐘緩衝時間:利用這5分鐘的時間,讓自己在辦公桌前安頓好,例如倒好茶水,整理自己的妝容等瑣碎的事情。
4.整理自己的心情: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不論昨天工作遭遇了什麼困難或是發生不愉快的事情,都不應該影響你今天的工作心情,因此趁這個時候好好整理自己的情緒,迎接新的一天。
5.別壞了情緒:你可能因為早起而覺得痛苦,或是因為接下來的會議報告而感到壓力大,不如找一件可以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例如喝杯咖啡或吃好吃的早餐,讓一天的開始能有好心情。
6.檢查工作清單:簡單列出今天應該要完成的工作事項以及優先順序,提醒自己,以免到時工作忙碌時遺漏了重要的工作事項。
7.別忘打聲招呼:和同事打聲招呼或簡單地聊幾句,而不要就默默地走到自己的辦公桌或完全不理會稍後到的同事,才不至於讓工作氣氛變得沉悶。
8.簡短的小組會議:如果你是主管或是專案負責人,在大家開始工作之前,花5到10分鐘的時間,簡短地確認進度與工作事項。
9.整理辦公桌面:將辦公桌面整理乾淨,或是將今天工作需要的文件資料整理出來放在方便取閱的地方,便可節省找尋的時間。
10.別浪費時間在email信箱:只看重要或與工作有關的email,其餘的等有空時再說,否則一晃眼可能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卻什麼事情都還沒開始做。
11.聽語音留言:如果公司電話有語音留言功能,先檢查是否有留言,很有可能有同事在你離開之後有事情要交代。
12.處理重要的電話和email: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聯繫,應優先處理,否則等到中午或下午再聯繫,若對方無法及時回覆,就得等到明天,一來一往又浪費了一天的時間。
13.把握早上大腦清醒的時間:一天工作的開始,通常是大腦最清醒的時刻,把需要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的高工作,安排在上午的時候完成
14.設定與安排午休時間:事先想好午休時間要如何安排,例如去哪裡外出吃午餐等等,也可節省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吳凱琳編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