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Ui8Idm

-------------------------------------------------

軍公教退撫制度過於優渥,高所得替代率,加上十八%優惠存款利率等福利津貼,幾乎是舉世獨一無二,導致國家債務迅速膨脹。今天的政府債務,中央政府約六兆元,幾達法定舉債上限,加上軍公教、勞保年金潛在負債十七兆元,與一兆元的地方政府債務,合計約二十四兆元,政府負債與GDP比率約一六○%/大學數量從二十年前的二十三所,暴增到今年的一二二所。大學生也從二十四.五萬人增加到一二四.五萬人,增加了四倍。不但造成大學文憑氾濫,亦導致技職教育弱化,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出現落差,因此發生年輕人由於專業與技能不足找不到工作,但產業缺工也找不到勞工的窘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eXqyjB

http://www.taiwanncf.org.tw/ttforum/22/22-11.pdf
退休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00l0oi
--------------------------

國防部:明年退伍中校 較廿年前每月少領近兩萬
udn.com查看原始檔
A-A+

報系資料照
分享
為強調軍人身分特殊性,因此退撫制度不應與公教人員相同,並強調18%優惠存款取消後,月退休金已經大不如前,國防部在自己的「青年日報」刊出對照表格,指出若以服役20年就退伍來計算(可領取月退俸之最低年限),明年1月1日退伍的中校,每月終身俸是33136元,將比20年前退伍的前輩,每月少領19000元。
國防部指出,「18%優惠存款」與「終身俸」,其實是兩回事:優惠存款的本金來自於志願役官兵服役期間所繳交的軍人保險費,退伍時將歸還的保險金作為本金,每年領取18%的利息。因此不同年資者的存款額度不同,如果自己將本金提出,超過一段時間就無法回存。從民國86年起,已經不再提供這項福利,因此86年1月1日起的軍保年資,都直接在退伍時一次發還。

至於終身俸,則必須服役年限達到20年以上才能選擇領取,低於20年者都只可領一次性退休金。由於軍官會依據階級不同,而有最大服役年限,如果到達年限就必須退伍。少校的最大服役年限為20年,正好到達門檻,因此基本情況而言,至少必須當到少校,才有機會領取終身俸。

如果均以服役滿20年就退伍來算,如果20年的年資內均可累積優存本金,即86年1月1日前退伍,那麼中校每月可領52764元、少校50265元、士官長38174元、上士33175元(均已加計近20年調薪)。

但若是明年1月1日以後退伍,即服役期間完全沒有機會累積優存,只能領取終身俸,那麼每月所得將大幅縮水:中校每月可領33136元,少校31540元,比舊制少了將近兩萬元;士官長23812元,上士20616元,低於「22K」。

國防部宣稱,民國86年1月1日以前的退輔舊制,由政府逐年編列預算,100%由政府支付;之後採共同提撥制,由個人負擔35%、政府65%。當時國防部就曾建議,軍人撫卹不宜與退除給與一致,僅作必要修正,使撫卹權益仍優於退除;軍職人員因役期短、退除早、繳費率必高於文職人員,其超出部分,請由政府編列預算補助;義務役人員志願留營後,其義務役期間未繳基金,由政府提撥補足;以及每年政府應撥退撫基金,以歲計盈餘撥充,或指定專責單位編列管理。當時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函復國防部,對軍職人員配合實施退撫制度改革所提各項請求,除退撫基金預算之編列方式外,其餘經簽報行政院同意照辦。

青年日報列出退休俸比較表:少了18%優存利息後,少校、中校每月可領金額減少近兩萬元。(引自青年日

---------------------------------------------------------------

都退休了還領主管加給?

推文到plurk
2015-09-10 06:00
◎ 邱炳進
公教人員的年金改革問題,多數人已瞭解,明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年金改革一定會是她施政的重要議題。明知蔡英文會對年金問題動刀,然蔡英文的民調仍居高不下,尤其是我身邊的同事及一些公教朋友對此已有心理準備,認知到不改革年金制度,將來如果破產,必遭受更大的損失,所以支持年金改革的公教人員越來越多。
很多人誤解公教人員退休金都可以存十八趴,事實上阿扁主政時期,二○○六年二月十六日,曾對可存十八趴的金額縮減近一半 ,一般基層退休的公務員,目前可存十八趴的金額,大致只有五、六十萬元而已。目前的退撫制度改革重點應該是所得替代率過高的問題,尤其是高官的退休所得應該有個天花板上限,否則像連戰,目前每個月還能領三十七萬五千元;以及退伍將官退休所得,幾乎與在職時相當。另一非常不合理、也鮮少被討論到的是,當過主管的,退休後仍能領主管加給,實在非常荒謬!更離譜的是,只要在職時,有過十天以上代理主管的經歷,退休後便可領主管加給,不改革可以嗎?
(作者現任教職,台北市民)
◎ 李克
財政部長張盛和到高雄演講,談及國家潛藏負債破十七兆元,年金是其中最大一筆,台灣社會高齡化速度快,政府退撫支出逐年增多,九大保險基金每年「吃掉」六千多億元,「年金制度再不改,國家不倒才怪!」張盛和還以妻子為例,國中教師退休後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之百,「不做事竟領得比做事還要多」。
除軍公教退休所得替代率高,台灣人平均壽命增加,也增加年金負擔。過去軍公教退撫制度以平均壽命七十歲計算,現在八十幾歲的滿街都是。年金制度當然非改不可。
前不久財長為了「房地合一」一天就拜訪了七位立委,使法案儘速通過,但這「年金制度」卻任憑擺爛。可見不是不能做,只是不願做而已!
(作者為退休人員,嘉義縣民)

------------------------

宋:高階軍公教領太多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9-10
〔記者陳彥廷/台北報導〕對於「年金改革大聯盟」的成立,親民黨總統參選人宋楚瑜競選辦公室昨回應,認同聯盟所提的建立平台、討論公開透明的對話機制與程序,政府與人民本該是夥伴關係。
針對年金改革,宋楚瑜近日受訪指出,中央官員銓敘很高,地方官員卻被壓低,他自己是省長退休,每月就只能領七萬多元;因此退休銓敘制度應考量政府財政狀況,包括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整體進行檢討與重新設計。
宋楚瑜也以媒體報導質問,國民黨前主席連戰一個月可以領三十七萬元合理嗎?宋還說,「我是他的零頭耶!」年金改革問題就在於,高階軍公教退休領得太多,「這些退休金到底是給你退休過豪華生活?還是保障你的生活?」

-----------------------

年輕人不該唱悲歌

2015-02-16
去年台灣經濟受惠於美國經濟復甦而稍見起色,國際原油價格重挫也抵銷物價上漲的壓力,失業率微降,台股則在九千點之上,民眾痛苦指數顯有改善。不過,在平穩狀況下卻暗潮洶湧,天災、政爭、意外事件頻仍,社會依舊惶惑不安,而最令人憂心的,則是年輕人的未來。
二、三十年前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年輕人只要肯打拚,就有出頭天的機會,「愛拚才會贏」、「向前行」成為那個時代的進行曲。很多當前產業界的領導人,都是赤貧出身,卻從未失志沮喪,以苦讀、半工半讀或休學做黑手,開啟了人生的黃金時代,同時也為國家打造出經濟發展的奇蹟。然而,到了平均國民所得達到二萬美元的今天,我們的年輕人卻成了失落的族群。青年失業率是整體失業率的三倍,是所有年齡層中最嚴重的,也是亞洲四小龍最高。多數人的平均薪資介於二、三萬元之間,是所謂低薪低就的「青貧族」、「窮忙族」。尤甚者,有些年輕人的工作環境條件惡劣,淪為派遣工之類的非典型勞動,且由於客觀環境的侷限,如此的工作型態很容易定型化、慣性化,工作便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
(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悲慘的是,年輕人的困境幾乎是屬於結構性、長期性的問題,若未經由雷霆萬鈞的大改革,很難得到翻身的機會。何以整個大環境竟然為年輕人譜寫了一首悲歌?首要者,台灣已步入了福利國家之林,由於軍公教退撫制度過於優渥,高所得替代率,加上十八%優惠存款利率等福利津貼,幾乎是舉世獨一無二,導致國家債務迅速膨脹。今天的政府債務,中央政府約六兆元,幾達法定舉債上限,加上軍公教、勞保年金潛在負債十七兆元,與一兆元的地方政府債務,合計約二十四兆元,政府負債與GDP比率約一六○%,與希臘宣告破產時相同。而且,由於少子化高齡化趨勢,以及年金破產預計在一、二十年後,所以債務的重擔將落在現在的年輕人身上。而以二十四兆元的負債除以十九歲以下,大約五三○萬的年輕人,平均每個人負債是四五○萬元。於是未來的年輕人在青貧、窮忙之外,又得多背負債的十字架。
其次,二十多年來的產業外移,尤其對中國的遷移潮,造成國內產業空洞化,導致工作機會流失。而逾五成的海外生產比,更只增不減,則讓GDP的成長變成一種數字,與多數國人的實質生活並無關聯,亦無助於解決國內就業問題。復以全球化與網路科技發展,競爭日趨國際化,我年輕人必須與全球年輕人站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外在世界的挑戰日益嚴苛。
大環境的不利,有待朝野的努力改革,為年輕人解開身上的枷鎖。主要重點在年金改革,使之合理化,有效降低國家債務,避免政府破產;其次,改變傾中的經貿政策,改善國內投資環境,讓製造業得以在台生根發展,才是翻轉畸形產業結構的治本之策。除此之外,更應透過教育制度的改革提升年輕人專業能力與競爭力。尤其,扭轉現行「消滅技職變大學」的政策,更是改革的重點。台灣教育品質的低落,乃是自一九九五年教改開始,許多技術學院與專科升級為大學,大學數量從二十年前的二十三所,暴增到今年的一二二所。大學生也從二十四.五萬人增加到一二四.五萬人,增加了四倍。不但造成大學文憑氾濫,亦導致技職教育弱化,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出現落差,因此發生年輕人由於專業與技能不足找不到工作,但產業缺工也找不到勞工的窘境。
不可諱言的,部分年輕人對大環境悲觀,以致缺乏打拚的熱情與志氣,有些人甚至甘於長期失業而不願工作,成為靠爸族、啃老族。因此,除了大環境的改善,年輕人本身亦須重拾工作的熱忱,肯吃苦耐勞,保持樂觀進取的心態,時時吸收新知,強化專業能力,如此才能揚棄年輕人的悲歌。

----------------------------------------------------

cms_711351  

你的「薪情」好嗎
加入好友

圖/經濟日報提供
你希望未來的另一半月薪多少?根據網路調查,不論是北中南部的未婚女性,都希望另一半的月入薪資能有7萬元以上,擇偶標準之高、著實令人驚訝。台灣的新鮮人入社會每年起薪多年來維持在22K上下的低薪水平,擇偶條件懸殊落差,反應國人對薪資期待與現實差距的社會現象,也突顯國人薪資與物價水準不對稱的壓力。
今年國內企業加薪幅度為近13年來最大方的一年,經常性薪資成長也僅1.76%,反觀對岸的中國大陸宣布公務人員一次性調薪幅度達六成甚至高達一倍之多、民間企業如證券商體系近日更宣布至少三成幅度的加薪潮。相較兩岸人均所得成長速度,一進一退的困境,讓國內加薪的好消息,似乎是國人無感小確幸。

台灣人均所得2.1萬美元與大陸人均所得僅6,747美元,表面仍有近三倍之多的差距,但大陸沿岸發達城市包括深圳與無錫等城市,人均水平在2013年時已超越台灣水準出現黃金交叉趨勢,對岸加速超越台灣薪資水平,不時傳出以重金高薪優渥條件吸引我高階人才,如阿里巴巴的馬雲、雷軍宣布的獵豹移動密集來台重金挖角,面對對岸人才需求競速,反觀台灣整體薪資待遇與制度,顯得彈性不足。

大陸過去高速成長後,出現失衡的後遺症,改變經濟發展戰略與十三五規畫為穩增長目標,設定國人年均收入目標在五年之後,達到1.3萬元美元水平、近一倍的跳躍式成長增幅,要調整「國富、民窮」的現況、進階到全球高收入國家之行列。相較於大陸對於此項成長目標明確的設定,台灣人均GDP在十年前尚排名全球第24,大幅退步到現在的第50,增長幅度逐年遞減,讓新興市場國家名次一一超前,經濟成長動能僵固性如何解,還真是束手無策。

台灣長期政治紛擾,為人均所得狀況退步的主因,長期產業政策無所適從、產業外移、人才出走、本國企業資本投資與外國資本投入都呈現長期流失狀況,形成惡性循環。其次,由於台灣多數大型企業已處於產業成熟期,控制成本的管理模式為首要目標,並非以創新與資本投入的管理模式,讓薪資成本成為最重要的控制點之一,加上近幾年來企業整體員工分紅下降,也成為長期薪資停滯不前之因,在主要競爭對手的大陸與南韓大型企業高薪頻頻招手夾擊下,台灣優秀人才流失赴海外發展,不足為奇。

另外,過去台灣投資環境限制與投資信心不足,讓資本帳與金融帳資金長期外逃,保守估計過去十年國內企業運用海外租稅天堂的避稅金額就至少3,000億元之多,企業透過海外避稅也使得政府整體稅收無法有效增加,國人的社會福利支出,更難有增加空間。

長期台灣的上市上櫃公司獲利平均年增率約達12%左右,若台灣員工能夠分享三分之一的合理成長利潤、換算下來每年至少應有4%的薪資增幅,除超越經濟成長率均值外,也能抵銷掉國內通貨膨脹水平幅度,相信這才是民眾有感的加薪幅度與基礎。

最近政府希望推動讓民眾有感的重民生,對公司法等相關法規條例進行修法,提出各式配套減稅優惠,提供企業為員工加薪分紅誘因的「加薪條款」,讓民眾感受有感加薪的美意值得肯定與鼓勵,但需注意,莫再成為企業牟取獲利的另一個避稅管道,企業減稅優惠與員工薪資福利如何達到共享雙贏的正面循環的制度設計。在台灣面對全球人才激烈競爭的環境下,透過制度的調整創造薪資結構更多的彈性與誘因,是留住或吸引高階人才必要的條件之一,也是國家競爭力提升的關鍵。(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博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