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嘉矩(1867年5月9日-1925年9月30日),是一位日本的人類學家、民俗學家,一生致力於臺灣原住民人類學研究,並對日本遠野地區進行歷史民俗研究。
伊能嘉矩出生在日本遠野橫田村新屋敷(現岩手縣遠野市東館町),從小就在祖父的嚴厲督促下熟讀四書五經。
1885年,前往東京遊學。1887年,進入岩手師範學校就讀。1889年2月11日,與菊池房松、鵜飼悅彌、里見朝佑結盟鼓動(鬧學潮)而被退學。同年10月,進入每日新聞社接任編輯。1893年,加入「東京人類學會」。1894年12月,與鳥居龍藏創辦「人類學講習會」。
1895年11月,伊能嘉矩以陸軍省雇員身分來到臺灣,任職於總督府民政局。1897年11月,伊能嘉矩抵達蘭嶼,與鳥居龍藏相遇。將臺灣原住民分成8類(泰雅、阿美、布農、曹、賽夏、排灣、漂馬、平埔),打破以往在清政府撫番時所做生番、熟番的劃分。1898年4月,伊能嘉矩任「蕃政研究」調查員,發表《臺灣土番開發狀況》。1900年,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成立,任命伊能嘉矩為幹事。1904年4月,伊能嘉矩以《臺灣蕃政志》向東京大學申請博士學位,但在1907年遭撤回。
1906年,伊能嘉矩辭去一切職務,回到故鄉遠野後,專心進行文獻編纂的工作,期間發表《岩手縣史》、《臺灣文化誌》等著作。1925年8月9日,因為在臺灣所染瘧疾復發,進入盛岡一家醫院治療。同年9月30日,伊能嘉矩病逝,享年59歲。
伊能嘉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7G1LJ8
1925.9.30 臺灣原住民人類學家、歷史學家 伊能嘉矩逝世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ypF7Jb
1925.9.30 臺灣原住民人類學家、歷史學家 伊能嘉矩逝世
2017 年 09 月 29 日 23:47:46 ⋅ Leave a Comment ⋅ admin
9月30日,是一位對臺灣原住民及人類學影響重大的人物 – 伊能嘉矩逝世紀念日。
(1867/5/9-1925/9/30)
說起伊能嘉矩先生,可能多數人不知道他是誰?臺灣原住民族群在清代只分生番熟番,伊能嘉矩首度提出較完整的「4群8族11部」分類體系。這樣的分類方式,是全台灣跋山涉水冒著生病或被獵首的危險跑透透四處踏查才能得到的成果。
1895年台灣依據馬關條約成為日本的新領土,同年11月伊能嘉矩先生來到台灣成為民政局雇員,學習台灣在地語言,之後開始展開大規模的踏查之旅,詳細紀錄了各族群的語言、風俗、文化及途中種種經歷,之後集結成《臺灣蕃人事情》及《臺灣踏查日記》,最後150萬字的《臺灣文化志》更是臺灣研究的代表作。
伊能嘉矩豐富的踏查經歷,訂定了「五戒」與「踏查三原則」,成為許多人田野調查時的圭臬。他致力於推廣原住民教育,曾收養過一位泰雅族女孩,女孩後來不幸生病過世,他悲痛萬分寫了一篇悼文刊載於《東京人類學會雜誌》。伊能先生和原住民成為知己,就有如親人一般。臺灣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他的足跡,許多著作甚至成為現代登山客研究古道的資料。伊能先生後來瘧疾復發,於1925年9月30日病逝。
9月30日,伊能嘉矩先生 一位臺灣原住民及人類學重大貢獻者的逝世紀念日。
圖右:伊能嘉矩
圖左:伊能嘉矩臺灣原住民收藏品展示
已逝古道權威楊南郡老師譯註的《台灣踏查日記: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推薦給大家:
https://gjtaiwan.com/rt/?id=164
延伸閱讀:
伊能嘉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8%83%BD%E5%98%89%E7%9F%A9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民報編輯部 2014-11-07 11:23
作者:陳偉智
譯者: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4-09-16
官方網址:http://www.press.ntu.edu.tw/
陳偉智,美國紐約大學(NYU)歷史系博士候選人,臺大國際學程兼任講師,曾任宜蘭文獻委員會委員、國立宜蘭大學講師、紐約大學講師。專攻臺灣近代史、歷史與社會理論、歷史人類學以及人類學史。
曾發表〈知識與權力:伊能嘉矩與臺灣原住民研究〉等論文。共編著《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專刊》、《田代安定宜蘭調查史料研究》。
前言(摘錄)
記得有人說:在「小說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LeoTolstoy的「日影」的映照。假使我們學了某氏的口吻,可以說:「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楊雲萍1949
在臺灣研究的領域中,不論是否從事歷史研究或是人類學研究,大概沒有不知道伊能嘉矩(1867-1925)的人吧。甚至,在學院的專門知識或是學術論文專著之外,屬於公共歷史學或是大眾歷史學的一般社會文化知識場域,在電視媒體的紀錄片中、在教科書或通俗歷史讀物裡,乃至博物館展覽或是較有規劃的觀光旅遊中心,最近十幾年以來,也常常可以看到伊能嘉矩出現在這些媒介上。
如同歷史學家楊雲萍於1949年所寫的評論所預示的,「『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不只戰前的殖民地時代、戰後初期乃至今日;不論是學院裡的臺灣研究,或是社會中的公共歷史,來自日本東北岩手縣丘陵群山中鄉村遠野的伊能嘉矩,在百年前曾經是日本帝國南方殖民地的臺灣,留下了顯著的印跡。
透過重新閱讀伊能嘉矩,探索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的知識建構層位,追蹤這些印跡形成的線索,能有助於我們了解這位影響了日後臺灣研究發展的伊能嘉矩其人其學之外,更希望透過對籠罩臺灣研究伊能嘉矩日影折射的解析,進一步了解其反景顯影當時的歷史脈絡與知識生成條件,以及後來持續映照著不同時期的知識生產狀況。
伊能嘉矩一方面是作為學者的歷史人物,其人生的足跡,交織著重層的知識與制度的網絡,更與近代日本的展開,特別是帝國的擴張息息相關。其臺灣研究的知識生產,既是時代的產物,同時也參與了其所身處的時代。另方面,伊能嘉矩一生事業之所關注,其足跡與人生履歷,使得在近代日本內國的與帝國範圍內的兩個周緣地域,亦即遠野與臺灣,重疊在一起。透過他的經歷,我們看到了近代日本在帝國邊界內外空間上的展開與疊合,使得伊能嘉矩本人變成一個饒富象徵與實質意義生產場所,其生前與死後,皆在這兩個帝國的周緣地帶,產生了各種漣漪。
遠野在戰前因日本民俗學大家柳田國男的《遠野物語》而著名,戰後更因此成為日本的「民間傳說的故鄉」(民話の里),被戰後日本文化民族主義形塑成在民間傳說與日常生活中保存了日本文化本真性(culturalauthenticity)的場所。伊能在遠野──不論是否透過柳田國男的襯托──以鄉土史研究先行者的身分被記得,成為遠野的歷史代表人物之一。在臺灣,在殖民地時代曾經是臺灣通的伊能嘉矩,其作品成為近代知識生產中劃定「臺灣研究」範圍與定義研究議題的先行者。在戰後,伊能仍然繼續以或顯或隱的形式被閱讀、被引用、被翻譯、被展示,甚至被抄襲。換言之,雖然伊能嘉矩在來臺十年之後離開臺灣返回日本,並於1925年去世,但就其影響而言,伊能嘉矩或許從未離開臺灣。
1980年代臺灣民主化之後,臺灣研究獲得了市民權,成為臺灣社會重建歷史意識的資源。重新回顧近代史,殖民地時期的歷史,既成為歷史記憶重建的資源,也成為當時臺灣社會再出發的起點。1990年代,伊能嘉矩的許多作品在臺灣翻譯出版,而其戰前已出版的作品,也陸續再版刊行。一百年之後,伊能再度在臺灣登場,不再是百年前近代日本帝國擴張浪潮上的一波紋,而是臺灣民主化之後,重新追尋自己身分時的挪用資源。「臺灣研究」在伊能嘉矩手中,曾經作為客觀化的研究對象而被定義,百年之後,則是主客對調,不管是透過伊能追尋曾經失落的歷史,或是以批判的眼光檢討伊能的文化理論建構基礎概念,伊能嘉矩成為臺灣自我定義的主體化過程中,所挪用或者轉化的資源。從客體到主體,在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之間,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末,一世紀之間,主客交換。如果百年前曾經踏查臺灣的伊能嘉矩,如歷史學家楊雲萍所言的,影響了臺灣研究的每一個角落。百年後我們對伊能的再踏查,更是一種隨著臺灣的歷史發展民主化之後,臺灣歷史知識本身也同樣經歷了民主化之後的一種再重構。在伊能嘉矩作為臺灣研究的先行者消逝之後,臺灣研究仍站在伊能嘉矩的肩膀上,或繼承、或批判,不斷地繼續前進。
本書介紹並討論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並檢討其知識生產的方法、建構的理論,以及分析其作品在不同時期的傳播與挪用。在介紹本書各章內容大要之前,先回顧歷來的伊能嘉矩研究史。
以下分為兩個部分:生平傳記以及研究評論。在生平傳記的部分,從1928年《臺灣文化志》上卷書前,伊能嘉矩弟子板澤武雄的〈伊能先生小傳〉開始,1939年板澤於伊能逝世十五週年祭時編輯出版《伊能嘉矩先生小傳》,板澤的傳記就成為認識伊能行誼的重要資料。1990年代遠野鄉土史家荻野馨根據伊能的日記、作品以及手稿,整理了詳細的傳記以及年譜資料。伊能的傳記研究,主要由其門生與遠野的地方史研究者、社會教育機構出版推廣,從1920年代以來,實際上是與遠野的愛鄉心之鄉土認同建構息息相關。而這些資料,也為後來臺灣在介紹或是研究伊能嘉矩時提供了重要的生平資訊。從日治末期、戰後初期直到1990年代臺灣史獲得市民權的時代,主要是透過板澤武雄或是荻野馨的傳記資料來介紹或是重新認識伊能嘉矩。本文在探討伊能嘉矩的學術旅程時,主要也仰賴這些傳記資料。在伊能的傳記中,我們認識了其生平與成就,而進一步了解其所身處的時代與其所建構的知識,其內容與性質,則有賴於歷來的各種對伊能的研究評論。
對伊能的研究評論,大概可以分為三類:屬於作品內部評論的(1)內容的評價;(2)研究成果性質的討論,以及屬於外部的(3)伊能及其研究的歷史環境與政治脈絡。
(1)內容的評價方面。伊能生前,東京人類學會長坪井正五郎教授即曾讚揚伊能對東京人類學會的貢獻,東京人類學會在五十週年紀念時也將伊能列為有功者之一。柳田國男則指出伊能的臺灣民族誌給當時逐漸以自然科學為主(體質與考古)的東京人類學會,增補了民族學領域(廣義人類學)。不過伊能在日本統治初期的田野調查,在1910年代遭到有長期臺灣原住民田野經驗的森丑之助猛烈而率直的批評,並徹底修正伊能建立的原住民族群分類範圍。只不過,森批評了田野與知識內容,卻也同意伊能對「分類」的基礎概念以及普遍的演化人類學的比較架構。伊能也同時在「人類學」與「歷史學」的臺灣研究學術領域中,建立了其先行者的角色。之後不論是日治中末期,或是戰後日本人類學界的評價,大致上也都以「先行者」來定位伊能嘉矩。至於「歷史學」,則從日治時期楊雲萍開始至今,伊能嘉矩一直被視為是近代歷史學的臺灣研究的開端。
(2)研究成果性質的討論。伊能的臺灣研究在日治時期似乎是從整體的臺灣研究來評價的,人類學被認為是伊能的方法。伊能自己似乎並沒有很強烈的學科界線認同,或許這也內含了某種後來稱之為「區域研究」的跨學科方法。伊能自己甚至認為「民族誌」(伊能用語為「土俗學」[ethnography])與「歷史」之間的界線只是現在與過去之間不同研究對象的任意畫分而已。戰後則逐漸發展成作為人類學家的伊能嘉矩以及作為歷史學家的伊能嘉矩的兩種形象,而這大概也與伊能的作品在戰後臺灣的接受史,以及不同學科知識對其前史的繼承與發展的不同有關。作為歷史學者的伊能嘉矩,在戰後的討論中,除了有針對其史料運用問題的討論外,其臺灣歷史像的建構,也有一些針對具體研究子題的批評。作為人類學者的伊能嘉矩,則是以臺灣原住民民族誌研究的先行者,在學術史的回顧上被討論,到晚近才有將伊能的「科學」還原回當時演化人類學普遍性的比較民族誌理論加以討論。
(3)伊能及其研究的歷史環境與政治脈絡。雖然戰後臺灣對伊能嘉矩的評價中,有從民族觀點立場發出的批評,但似乎更映照出類似批評所在的時代氛圍,以及戰後臺灣籠罩在中國民族主義文化政治的知識生產環境。真正將伊能嘉矩放在其所身處的歷史環境,討論伊能的學知與十九世紀末日本帝國擴張、社會思想,以及文化政治的時空條件之間互涉關係的研究,直到1990年代隨著一波全球後殖民思潮的影響,才逐漸在日本與臺灣出現。伊能嘉矩除了作為重新討論帝國與知識生產之間關係的實證個案之外,透過對伊能的人類學與歷史學知識建構,及其後續的影響的分析,也可以進一步作為討論殖民主義的文化政治與歷史主體建構之間的共構關係與挪用現象。
本書希望能在上述所整理三個歷來的伊能嘉矩研究史基礎上,介紹伊能嘉矩其人其學的歷史,以及透過伊能嘉矩,不論其是否在場,所呈現的時代歷史。最後是關於本書的副標題「臺灣殖民地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希望能充分表達伊能臺灣研究的知識形式。伊能曾經對於「土俗」與「歷史」,寫下這樣的話語:
土俗解明現在,歷史則訴說過去。現在與過去,是一條連續線的兩極,歷史是以前的土俗,而土俗則是未來的歷史。現在與過去的限界,只是意味著時間的經過而已。而現用與非現用之間的區別,除了僅僅橫亙其間的事情之外,完全沒有一定的境界線。
對伊能嘉矩而言,民族誌與歷史本來就沒有一定的分界線,而其問題意識與作品更可以看成是用歷史的眼光來看現在的民族誌現象,同時以人類學的比較民族誌精神來研究過去的歷史。伊能的「歷史」概念與「民族誌」想像,是實證歷史學的客觀歷史與演化論人類學理論的比較民族誌的結合,其知識形式是一種歷史民族誌。
台灣大學-伊能文庫
資源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伊能嘉矩手稿加入個人清單
資源網址 http://dtrap.lib.ntu.edu.tw/
資源簡介
本資料庫為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針對館藏「伊能嘉矩手稿」所進行的數位化成果。截至民國99年8月,本資料庫收錄資料2,540筆。使用者可依類別瀏覽,或鍵入關鍵詞進行查詢。
伊能嘉矩(1867-1925)為臺灣研究的先驅。1895年日本領台之初,伊能即受命來臺,從事人類學調查研究。其貢獻包括提出全面性的臺灣原住民分類,並且到臺灣各地進行實地調查、收集材料,留下為數眾多的田野調查筆記與研究資料。
國立臺灣大學於臺北帝國大學時期向伊能嘉矩遺族購入其豐富的手稿、藏書及臺灣原住民器物,圖書與手稿資料納入圖書館館藏,稱為「伊能文庫」,器物則入人類系,成為臺灣關係特藏。本資料庫內容主要來自館藏「伊能文庫」中之手稿、田野調查筆記、早期期刊及報紙剪貼、照片等,部分則來自日本遠野市立博物館之收藏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National Archives Administration-檔案資源整合查詢平台 - https://goo.gl/svxZ79
伊能文庫,地方誌與統計調查報告,手稿典藏
「伊能文庫」是1928年臺北帝大成立時從伊能嘉矩先生遺族購入之特藏。伊能先生於1895年底臺,與田代 安定創立臺灣人類學會,次年開始在臺灣各地從事調查工作,除進行原住民研究,亦蒐整有關臺灣歷史、舊慣資料。先後撰寫出版《臺灣蕃人事情》、《臺灣志》、 《臺灣に於ける西班牙人》、《臺灣巡撫としての劉銘傳》等不下數十種調查報告與專書。「伊能文庫」包含伊能嘉矩先生的手稿、手抄臺灣史料、清代臺灣關係刊 本、日據時代公署或個人出版有關臺灣歷史、風俗、習慣、制度的圖書、剪貼四百餘冊,為研究臺灣的重要文獻。自臺北帝國大學時代以來,即保存於圖書館書庫, 自民國83年起,臺大將分散於校內各館室的臺灣資料集中於圖書館特藏組,乃積極進行伊能文庫的整理工作。伊能先生有關臺灣的文稿及私人藏書數量頗鉅,臺大 所藏者僅為部份,其中包括《臺灣文化志》原稿、各族蕃俗志及多種尚未公開的手稿,至為珍貴。臺大於創校七十週年及圖書館新館落成啟用(民國87年)紀念, 籌辦「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正逢其時,並編輯出版專刊以為慶祝。伊能先生的手稿等資料,七十年來分別珍藏於臺大圖書館與日本遠野市(伊能先生出生 地),藉此機會將所有的資料掃瞄及拍攝微卷,臺大圖書館與遠野市立博物館將各有一份完整的收藏。多年來分存兩地的伊能先生文稿,今後學者與研究人員得以一 窺全貌,亦為伊能先生為臺灣研究的努力致一份敬禮。
校長序 陳維昭
致「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 菊池正
館長序 吳明德
伊能嘉矩其人
在日本內地的伊能嘉矩 荻野馨
從人類學者到歷史學者 吳密察
臺大伊能文庫
臺大藏「伊能文庫」及其內容 吳密察
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
伊能嘉矩的臺灣調查─教育家的生涯 森口雄稔
伊能嘉矩與臺灣平埔族 楊南郡
伊能嘉矩的臺灣原住民研究 笠原政治
附錄
伊能嘉矩年譜 江田明彥編
伊能嘉矩著作目錄 江田明彥編
伊能嘉矩研究目錄 陳昭如、陳偉智編
--------------------------
伊能文庫 線上查詢
臺灣大學圖書館
2010.12.24更新
伊能文庫
伊能嘉矩(1867-1925)為臺灣研究的先驅學者。1895年日本領台之初,伊能嘉矩即受命來臺,從事臺灣的人類學調查研究。他首次提出全面性的臺灣原住民分類,並且到臺灣各地進行實地調查、收集材料,留下為數眾多的田野筆記與研究資料。此外,伊能嘉矩亦投入心力於臺灣漢人歷史、民俗研究、調查,整理臺灣的歷史、舊慣,並且參與總督府的臺灣史編纂工作。終其一生,伊能嘉矩在臺灣的歷史民俗研究與原住民研究兩方面,都留下輝煌的業績。臺北帝國大學在創校之初,自伊能嘉矩遺族購入伊能嘉矩的豐富藏書與臺灣原住民器物,圖書納入圖書館館藏,稱為「伊能文庫 」;器物則入人類學系,成為早期的臺灣關係特藏。伊能嘉矩的研究與收藏,成了本 校所藏日治時期臺灣關係資料的重要部份。
伊能文庫資料中之手稿、剪貼等珍貴史料,已數位化並建置資料庫供查詢,亦拍製微捲及製作數位化光碟,另可經由本館文庫書目查詢系統了解文庫各類型資料之概況。
伊能光碟資料清單
.日本遠野市立博物館藏伊能嘉矩關係文書
.台大伊能手稿
.江田明彥家藏伊能遺稿(詳目)
.江田明彥家藏伊能遺稿(簡目)
伊能文庫與內容舉要
伊能文庫內容簡介
臺北帝國大學由伊能家購入的文獻器物,包括伊能原稿、抄本、藏書、原稿、地圖、照片、拓本、史料、原住民標本等等。目前被「尋獲」而「重建」的伊能文庫內容,大致上可分為幾類:
(一)明治、大正時代所出版的臺灣關係洋裝書
(二)伊能嘉矩所蒐集的臺灣關係清代刊本
(三)臺灣史相關資料的彙鈔
(四)伊能嘉矩的民俗、歷史、語言採訪調查筆記
(五)伊能嘉矩的著作及未刊原稿
(六)雜誌、報紙剪貼
(七)未刊行之他人意見書、調查資料
(八)伊能嘉矩之研究構想系統圖
被遺忘在書庫中的珍貴資料
一九二六年三月,臺北帝國大學還在創校準備階段,土俗人種學講座移川子之藏教授便赴日本岩手縣遠野瞭解伊能嘉矩之遺物。一九二八年臺北帝國大學開校之前,便已透過臺灣總督府東京出張所,從伊能嘉矩的遺族購入一批伊能的手稿、藏書及臺灣原住民器物。這批伊能嘉矩所留下來的臺灣文獻與器物,就成為臺北帝國大學創校之始早期入藏的臺灣關係特藏。其中器物部份,由當時的史學科土俗人種學講座助手宮本延人整理,成為土俗人種學講座標本室的重要收藏。圖書、手稿等文獻,後來則入藏臺北帝國大學圖書館。這些購自伊能家的手稿、圖書,便是一般通稱的「伊能文庫」。不過,伊能文庫被移藏圖書館之後,並沒有被整理得很好,甚至隨著時間一久而被逐漸遺忘了。
伊能文庫相關書信、文章及其他資料
.「故伊能嘉矩氏蒐集印」
.伊能文庫入藏原登錄簿
.台北帝大當時伊能文庫的編目卡片
.《南方土俗》、《南方民族》: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所發行的刊物。
.板澤武雄致伊能清書函:一九二六年三月底,板澤武雄寫信給伊能嘉矩的遺族伊能清,報告台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訪問遠野的行程。(典藏單位:遠野市立博物館)
.板澤武雄致伊能清書函:大正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板澤武雄寫給伊能嘉矩遺孀伊能清的書簡,其內容是向伊能清通知前來遠野瞭解伊能嘉矩收藏文物的行程。(典藏單位:遠野市立博物館)
.宮本延人,《台灣の原住民族 : 回想.私の民族學調查》:曾任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助手、負責整理伊能文庫文物資料的宮本延人,在大約五十年後回顧購入伊能文庫經過的文章。
.淵協英雄,〈伊能文庫に就いて〉,發表於《愛書》第十輯。:畢業於台北帝國大學政學科、其後擔任大學圖書館職員的淵協英雄,回憶「發現」伊能文庫過程並介紹文庫內容,使「伊能文庫」廣為人知。
.〈A博士の質問に答へた伊能嘉矩の書翰〉:發表於《南方土俗》五卷三、四號。該文介紹了在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解剖學教室所藏的伊能嘉矩書信。
七○年後終於得窺全貌
戰後,臺北帝國大學被接收改組為臺灣大學之後,伊能文庫仍繼續長眠在圖書館陰暗的角落,直到一九八四年,臺灣大學開始進行舊藏臺灣關係圖書的匯集工作,原本分散的伊能嘉矩舊藏書才重新被尋獲、匯集到圖書館特藏組的臺灣資料室。一九九○年臺灣大學進行一項臺灣史檔案‧文書調查計畫,「重建」伊能文庫也成為工作項目之一。經過多年努力,一九九七年該計畫出版《國立臺灣大學藏伊能文庫目錄》。伊能文庫在入藏臺大七十年之後,其全貌終得以公諸於世。
.《國立臺灣大學藏伊能文庫目錄》(書本式目錄)
此目錄含台大所藏伊能文庫圖書及手稿,彙集資料來源包括:
1. 台大圖書館財產登錄簿;
2. 不在登錄簿但蓋有﹝伊能嘉矩氏蒐集﹞朱文長方印的資料 或伊能嘉矩親筆手稿;
3. 板澤武雄編輯《伊能有壽翁年譜‧伊能嘉矩先生小傳》 (1939年)附「台灣關係藏書及標本目錄:現在台北帝國大學に所藏せらる」中所列資料。有目無書的情形甚多。目錄分兩部分:「伊能文庫目錄」與「伊能文庫抄本、手稿解題目錄」,前者為台大伊能文庫總覽,後者再就手稿與剪貼詳加著錄。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文庫書目系統本系統羅列臺大圖書館伊能文庫之各類型資料,如台灣關係洋裝書、清代刊本與手稿檔案,共292種。
伊能文庫內容舉要
蕃語資料
伊能嘉矩在原住民調查研究的重要項目是語言的比較,因此伊能文庫中有不少原住民(包括平埔族)之語言資料,包括伊能本人所採集的語彙集:《蕃語彙集》、《蕃語集》、《生蕃語彙》等;和他人(例如:田代安定、角居謹太郎、中西潔等人)所採集的蕃語集。這些大約一百年前的語言資料,由於平埔族的快速消失,今日已經成為研究上的珍貴材料。
清代刊本與抄錄資料
伊能嘉矩蒐集清代臺灣關係線裝書,如《臺灣府志》、《淡水廳志》等等。此外伊能本人也手抄清代臺灣關係著作或史料,並在田野調查中收集史料。這些伊能當初來臺所抄錄、收集的資料,原物有些如今已不可得見。
剪貼資料與原稿
伊能文庫中有一些雜誌、報紙的剪貼,這些剪貼資料的內容複雜多樣,與臺灣相關者主要為《臺灣事要》。還有一些伊能所蒐集的未刊資料。文庫中也有一些伊能的未刊原稿,比如原欲以之作為《理蕃誌稿》附錄的《林圯埔撫墾署管內蕃地殺人事件》。
-------------------------------
遠野から島嶼探検へ:伊能嘉矩と伊能文庫
1895年、日本東北地区遠野市出身の伊能嘉矩は海を渡り、帝国の新領土台湾に足を踏み入れた。当時28歳の若き人類学者は、帝国の野望と好奇心の象徴でもあり、学問研究と殖民統治を目的に、生涯をかけてこの南の島を探索し、記録した。
台湾の歴史や文化、自然をテーマにしたマンガ集CCC創作集に載せられているAKRUより描かれた「百画堂」シリーズの中の「雙簧」という物語は、伊能嘉矩とタイヤル族の少女アイ(Ai)とのエピソードを基にして作られた、「百畫堂」の主人がある本を探す奇譚である。
遠野出身の人類学家
台湾研究の先駆者 伊能嘉矩(中)、鳥居龍蔵(左)
(写真提供 台湾大学図書館/伊能嘉矩手稿)
伊能嘉矩は台湾原住民研究のため、はじめに台湾北部と東北部にある当時通称「熟蕃」と言われた平埔族集落を訪ねた。そして伊能はフィールドワークを通して、平埔族の神話や言語、風習を記録し、文献の比較により平埔族の分類を行い、平埔族研究の第一歩を踏み出した。また、伊能は史料文献とフィールドワークを結び付け、台湾一周の長距離調査の旅を開始した。彼は以下の言葉を残している。
「台北東南にある屈尺地区の山から始め、大嵙崁、五指山、南庄、大湖、東勢角、埔里社等の山谷を渡り、南へ進んだ。水沙連の蕃境に向けて、林圯埔、雲林、嘉義、蕃薯寮等蕃地を調査。そして水路で恆春へ行き、瑯橋一帯を視察し、再び水路で卑南に到着、台東の谷間や平野を縦断し、奇萊辺りの蕃境を訪問。三度目の水路で紅頭嶼孤島へ着陸して旅を終えた。」
190日余りの旅は山道あり水路ありの苦難続きだった。伊能は旅の調査記録を『台湾蕃人事情』として発表し、当時通称「生蕃」と言われた台湾原住民部族の更なる詳細な分類を行い、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人類学研究の基礎を作り上げた。彼はその後再び台湾南部や東部、離島へ調査旅行を行い、その成果は今日『台湾踏査日記』に見ることができる。学術記録の他に、紀行中のさまざまなな体験についても記録している。
伊能嘉矩の原住民言語研究に関する筆記
(写真提供 台湾大学図書館/伊能嘉矩手稿)
後に伊能嘉矩は台湾慣習研究会へ入会し、オランダ時代からの台湾歴史文献や官府制度、風習と民情、奇人と逸話等について調査を開始し、コラムや専門書の形式で研究成果を発表し、それらは『東京人類学雑誌』『台湾慣習記事』『台湾日日新報』などに掲載された。研究の対象は台湾島の各種民族、貝塚や十六世紀スペイン人の台湾北部での活動、原住民のタブーや漢民族の迷信等、内容は多岐に渡っていた。
日本帰国後も伊能は台湾研究を続け、台湾総督府の委託を受けて『理蕃誌稿』と台湾史の編纂をおこなった。遺作である『台湾文化志』は史実を縦糸、発展を横糸とし、懸命に採取した調査資料を系統的に纏めたもので、長年の台湾研究の総決算となるものであった。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草稿
(写真提供 台湾大学図書館/伊能嘉矩手稿)
タイヤル族少女と伊能嘉矩
伊能嘉矩は原住民の風習文化研究のために、原住民集落へ幾度も訪れ、原住民少年少女1名ずつを養子にしていた。彼等は原住民長の子供でしたが、劉銘傳が原住民を攻撃した際に人質とされ、大嵙崁の原住民漢化をおこなう撫番局へ送られた。少年は大嵙崁竹頭角社のIvan、そして少女は恐らく基那吉群のAiだとされている。『東京人類学雑誌』第11巻第128期「台湾通信第十一回 淡北方面における平埔蕃実査 二」では伊能とAiの出会いについて記載されている。
「私は集落で凡そ16、17歳の原住民の少女を見かけた。大嵙崁辺りから来たのだそうだ。少女の名はAi、4歳の時に山を離れ、額には刺青があり、今でも少し生蕃語を覚えている。大嵙崁蕃の言葉であることは確かだ。」
(出典『平埔族調査旅行 - 伊能嘉矩「台湾通信」選集』楊南郡中訳)
伊能は少年少女を台北に連れてきて、学校で新式の教育を受けさせ、日本語や日本文化を学ばせ、適切な教育により、啓蒙を試みた。その一方でIvanとAiに養老や哺乳、児童の遊びなど原住民の生活習慣についても取材した。生憎Aiは1年後に熱病に罹り亡くなった。伊能は自らの理想が打ち砕かれてて衝撃を受け、『東京人類学雑誌』でAiへの追悼文を発表し、彼女の出来事を記念として記録した。
伊能嘉矩よりAiへの追悼文
(写真提供 『東京人類学雑誌』第11巻第138期)
帝国大学と伊能文庫
伊能嘉矩が亡くなった同年、台湾総督府は南方研究を目標として台湾で台北帝国大学を設置することにした。帝国大学文政学部土俗学、人種学講座の移川子之蔵教授は、伊能嘉矩遺族に嘉矩生前の蔵書や文物を研究用として購買できないか持ちかけた。台湾をテーマとした資料の数々は当時の講座助手であった宮本延人より整理され、図書館の最も重要な収蔵の一つとして位置づけられている。歴史学者でもある台北帝国大学初代校長原坦博士も常に閲読していたという。
伊能文庫は主に文政学部に収蔵されていましたが、後にはばらばらに分散されてしまっていた。しかし1984年に縁あって再び整理され、原状へと回復した。ITによるデジタル目録化以外にも、伊能文庫の写字本や調査筆記、研究手稿、手書きの図、書簡、写真、記事資料などもデジタル化され、ネット上で検索したり利用することが可能である。
参考文献
伊能嘉矩(1896)「臺灣通信第十一回 淡北方面における平埔蕃實査 二」『東京人類学雑誌』第11巻第128期
伊能嘉矩(1896)「臺灣通信第十八回 宜蘭方面における平埔蕃實査」『東京人類学雑誌』第11巻第138期
伊能嘉矩(1992)『伊能嘉矩の台湾踏査日記』台北市 南天
伊能嘉矩原作、楊南郡訳(1996)『平埔族調査旅行 - 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台北市 遠流
柳本通彦(2005)『明治の冒険科学者たちー新天地・台湾にかけた夢』東京都 新潮社
遠野から島嶼探検へ:伊能嘉矩と伊能文庫 - https://goo.gl/Hca8SR
伊能嘉矩其人
臺灣研究的一生
伊能嘉矩於一八六七年生於日本岩手縣遠野。他自小喪母,在祖父母嚴格的教育下長大,並且從其祖父學習漢學。一八八○年代,年輕熱情的伊能嘉矩投身於岩手地方的自由民權運動。一八八六年伊能進入岩手縣師範學校就讀,但是由於對學校的教育內容與高壓的政治氣氛不滿,鼓動學潮而遭校方退學。此後,他即赴東京自修苦讀,並開始從事新聞文筆工作。一八九三年起,師事東京帝國大學坪井正五郎教授學習人類學,對人類學產生濃厚興趣。甲午戰爭爆發後,便著手為前往臺灣探險作準備。
少年階段:東京奠基
一八八九年,伊能嘉矩離鄉前赴東京,活躍於當時的出版界。他首先進入東京每日新聞社擔任編輯,其後歷任《教育評論》、《教育報知》、《大日本教育新聞》等刊物的編輯,可見伊能的記者才能獲得肯定,而且他也未忘情於教育。
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時,伊能出版了尋常高等學校修身科教師指導書《戰時教育策》及《戰時修身訓》等具有國權主義傾向的教育書。同時,他也開始對人類學產生興趣。師事東京帝國大學坪井正五郎教授,到坪井所主持的人類學教室聽講。
青年階段:臺灣研究
一八九五年日本獲得臺灣,為甫在萌芽階段的日本近代人類學,預備了一個異文化田野。該年十一月,伊能嘉矩抱著從事人類學研究與教育原住民的熱情來臺。來臺前夕,伊能曾發表一篇〈陳余赤志,訴於先輩君子〉,表達其渡臺之目的和抱負。十二月,甫抵達臺灣的伊能即與原來也是「東京人類學會」會員的田代安定一同創設「臺灣人類學會」。一八九八年成立的「蕃情研究會」、一九○○年成立的「臺灣慣習研究會」,伊能也都是核心人物,在這些學會中相當活躍。
日本民俗學之鄉的鄉土史家
一九○六年,伊能為了照顧年邁的祖父並專心著述,辭職返鄉。回鄉之後的伊能,仍然從事臺灣研究,繼續出版了有關臺灣拓墾史、「理蕃」等的著作。一九二二年,當時已被內外公認為臺灣研究大家的伊能,接受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的委託,撰寫《清朝治下的臺灣》,這便是在伊能逝世後由後人所出版的、清代臺灣史之鉅著《臺灣文化志》。回鄉後的伊能也熱衷於遠野的鄉土歷史、民俗研究,與同好組織「遠野史談會」,編纂《上閉伊郡志》,發行《遠野史叢》,出版《綾織越前之事蹟》等著作。直到他在一九二五年逝世之前,遠野的歷史民俗研究,是伊能後半生重要的事業,留下龐大的出版著書與未出版的手稿。
逝世
一九二五年九月,伊能因為在臺灣罹患的瘧疾復發病逝,享年五十九歲。在遠野家鄉所舉行的告別式中,被譽為日本民俗學之父的柳田國男亦來電報弔唁。臺灣則由尾崎秀真、中野顧三郎發起,於臺北舉行追悼會。當時臺灣的主要報紙《臺灣日日新報》刊載了伊能追悼式的報導。翌年,遠野成立了「伊能先生紀念鄉土學會」,並於大慈寺舉行追悼式,柳田國男、松村瞭、金田一京助等人發表演講。
業績的彰顯
伊能死後,後人雖將其部份遺稿整理出版,《臺灣文化志》也被譽為清代臺灣史的顛峰巨著。然而除了部份臺灣史專家及遠野研究者之外,伊能在其逝世後的多年,始終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一九八二年,遠野市為了表彰這位畢生為臺灣研究與遠野鄉土研究鞠躬盡瘁的學者,在遠野的古城遺址建立一座「伊能先生顯彰碑」,由曾任臺北帝國大學教授的法政大學總長中村哲發表紀念演講。這座顯彰碑上刻著伊能生前自訂的「踏查三原則」。
一九九○年代,伊能的著作陸續在臺灣再度出版,後人也重新發現了伊能,終於在伊能渡臺後的百年:一九九五年八月,遠野市立博物館舉辦了「伊能嘉矩渡臺百年紀念展」,出版圖錄《伊能嘉矩 : 鄉土と台湾硏究の生涯》,並且舉辦「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的紀念研討會。-
-------------------------
首選珍藏 : 來自遠野的島嶼探險——伊能嘉矩與伊能文庫
一八九五年,出身日本東北遠野市的伊能嘉矩渡海而來,踏上了帝國的新領土臺灣,這位當時二十八歲的年輕人類學者,象徵著帝國的雄心壯志與好奇心,為了學術研究以及殖民統治的雙重目的,將其餘生精力投注於探索與記錄這座南方的島嶼。
CCC創作集裡AKRU的《百畫堂》系列之〈雙簧〉即以伊能嘉矩與泰雅族少女アイ(Ai)相遇的軼事作為創作發想,譜繪出百畫堂主人的尋書奇遇記。
出身遠野的人類學家
臺灣研究的先驅:伊能嘉矩(中)、鳥居龍藏(左)。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臺灣大學圖書館 伊能嘉矩手稿)
伊能嘉矩為了進行臺灣原住民的研究,首先他走訪了臺灣北部與東北部當時以熟蕃統稱的平埔族,經過了實地調查,他將平埔族的神話、語言、風俗一一加以記錄,並與原有文獻相比較,提出了平埔族的分類,開啟了平埔研究之門。之後他以此種結合史料文獻與實地訪查的方式,展開了幾乎繞臺灣一圈的長途調查之旅,自述:
「起臺北東南屈尺方面之山地,跋涉大嵙崁、五指山、南庄、大湖、東勢角、埔里社各方面之山谷,漸次向南進,往水沙連之蕃境,踏查林圯埔、雲林、嘉義、蕃薯寮等蕃地;然後取海路赴恆春方面,視察瑯橋一帶,再經海路在卑南登陸,北上貫穿臺東之縱谷平原,探訪奇萊方面之蕃境。再三度取海路航赴紅頭嶼孤島而終。」
這次長達一百九十餘天的旅行跋山涉水、困難重重,伊能將途中的調查記錄集結為《臺灣蕃人事情》問世,並對於當時以生蕃統稱的臺灣原住民部族提出了更細緻的分類,為日治時期的臺灣人類學研究奠下了基礎。日後他再次前往臺灣南部、東部與離島進行調查旅行,其成果今日則以《臺灣踏查日記》的面貌呈現,在學術紀錄之外,同時敘述了旅行過程中的種種經歷。
伊能嘉矩研究原住民語言的筆記。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臺灣大學圖書館 伊能嘉矩手稿)
後來伊能嘉矩加入了臺灣慣習研究會,對於臺灣自荷蘭時代以來的歷史文獻、官府制度、風俗民情、奇人軼事等等展開調查,並以隨筆專欄、專書的型式發表其研究成果,刊載於《東京人類學雜誌》、《臺灣慣習記事》、《臺灣日日新報》等刊物。其研究對象涵蓋活躍於臺灣島上的各種民族,既有遠古史前時代的貝塚與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在北部的活動,亦有蕃人的禁忌與漢人的迷信,內容十分地廣泛。
他在返回日本之後依舊繼續進行臺灣研究,並接受臺灣總督府的委託完成了《理蕃誌稿》以及臺灣史的編纂工作。伊能最後的遺作《臺灣文化志》則以史為經、以發展為緯,系統性地呈獻了他苦心搜集調查而來的資料,成為其多年臺灣研究的總結。
伊能嘉矩撰寫《臺灣文化志》的草稿。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臺灣大學圖書館 伊能嘉矩手稿)
泰雅族少女與伊能嘉矩
伊能嘉矩為了研究原住民的風俗文化曾多次拜訪原住民部落,並收養了一對原住民少年和少女,他們原先是原住民頭目的子女,在劉銘傳派軍征伐原住民時被強迫做為人質,送到大嵙崁的撫番局,少年是大嵙崁竹頭角社的Ivan,少女是可能為基那吉群的Ai。在《東京人類學雜誌》第11卷 第128期〈臺灣通信第十一回 淡北方面における平埔蕃實查 二〉中刊載了伊能初次見到Ai的記錄:
「我在里族看到一個生蕃女子,今年十六、七歲,是從大嵙崁方面抱養過來的。這個少女名字叫 Ari,四歲時下山,額頭上有刺青,現在還記得一些生蕃語,我知道確實是大嵙崁蕃的語言。」
(中譯摘錄自《平埔族調查旅行 - 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楊南郡譯)
伊能嘉矩帶他們來臺北生活,也上學接受新式教育,讓他們學習日語和日本文化,希望藉此證明透過施行適當的教育政策,可以改變原住民的蒙昧狀態。同時他也向Ivan和Ai採訪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例如養老、哺乳、兒童從事的遊戲等等。不幸Ai在一年後因為罹患熱病而去逝,伊能嘉矩認為是對其理想的重挫而頗受打擊,在《東京人類學雜誌》刊載了對Ai的悼文,寫下她的事跡作為留念。
伊能嘉矩對Ai的悼文。
(圖片來源:《東京人類學雜誌》第11卷第138期)
帝國大學與伊能文庫
在伊能嘉矩逝世的同一年,臺灣總督府決定以南方研究作為目標,在臺灣設置臺北帝國大學。隨及由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土俗學、人種學講座的移川子之藏教授向伊能的遺族接洽,購買伊能嘉矩生前的藏書與文物作為研究之用。這批臺灣主題的資料由當時擔任講座助理的宮本延人加以整理,成為圖書室中十分重要的收藏,身為歷史學者的第一任臺北帝大校長幣原坦博士也經常來借閱。
伊能文庫原先集中置放於文政學部,日後因為管理政策而被打散分開放置,直到一九八四年起經過種種機緣與努力,重新加以整理集中、恢復原貌。除了使用資訊科技整理電腦目錄之外,亦逐步將伊能文庫中的手抄本、調查筆記、研究手稿、手繪圖、書信、照片、剪貼資料等等加以數位化,提供網路查詢與利用。
參考書目:
伊能嘉矩(1896)。臺灣通信第十一回 淡北方面における平埔蕃實查 二。東京人類學雜誌。第11卷第128期。
伊能嘉矩(1896)。臺灣通信第十八回 宜蘭方面における平埔蕃實查。東京人類學雜誌。第11卷第138期。
伊能嘉矩原著(民81)。伊能嘉矩の台湾踏查日記。臺北市:南天。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民85)。平埔族調查旅行 - 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臺北市:遠流。
柳本通彥(2005)。明治の冒険科学者たち:新天地.台湾にかけた夢。東京都:新潮社。
伊能嘉矩(1867年5月9日-1925年9月30日),是一位日本的人類學家、民俗學家,一生致力於臺灣原住民人類學研究,並對日本遠野地區進行歷史民俗研究。
伊能嘉矩出生在日本遠野橫田村新屋敷(現岩手縣遠野市東館町),從小就在祖父的嚴厲督促下熟讀四書五經。
1885年,前往東京遊學。1887年,進入岩手師範學校就讀。1889年2月11日,與菊池房松、鵜飼悅彌、里見朝佑結盟鼓動(鬧學潮)而被退學。同年10月,進入每日新聞社接任編輯。1893年,加入「東京人類學會」。1894年12月,與鳥居龍藏創辦「人類學講習會」。
1895年11月,伊能嘉矩以陸軍省雇員身分來到臺灣,任職於總督府民政局。1897年11月,伊能嘉矩抵達蘭嶼,與鳥居龍藏相遇。將臺灣原住民分成8類(泰雅、阿美、布農、曹、賽夏、排灣、漂馬、平埔),打破以往在清政府撫番時所做生番、熟番的劃分。1898年4月,伊能嘉矩任「蕃政研究」調查員,發表《臺灣土番開發狀況》。1900年,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成立,任命伊能嘉矩為幹事。1904年4月,伊能嘉矩以《臺灣蕃政志》向東京大學申請博士學位,但在1907年遭撤回。
1906年,伊能嘉矩辭去一切職務,回到故鄉遠野後,專心進行文獻編纂的工作,期間發表《岩手縣史》、《臺灣文化誌》等著作。1925年8月9日,因為在臺灣所染瘧疾復發,進入盛岡一家醫院治療。同年9月30日,伊能嘉矩病逝,享年59歲。
伊能嘉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7G1LJ8
-------------------------
臺灣研究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的身影──伊能嘉矩
十一月 24, 2014|分類:全部文章|作者:編輯部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歷史學家楊雲萍曾說:「『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
「學者、文人、著作家、奇才」,這是日本統治臺灣初期,在臺日人對伊能嘉矩的稱讚;歷來臺灣學者稱他是臺灣歷史研究的「金字塔」、「巨峰」、「奠基者」。別號「臺史公」的伊能嘉矩,來自日本東北鄉村遠野,隨著近代日本帝國的擴張,來到臺灣,一步步展開其臺灣研究的踏查足跡。
伊能嘉矩集官員、人類學家、民俗學家、歷史學家與記者的身分於一身,陳偉智的《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一書即為其代表性傳記,是在帝國研究、概念史、人類學、以及東亞史等各領域之中極受矚目的新作。
作者:張家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1897年5月一位日本調查家奉命進入烏來地區訪問蕃社,在Rahao社(拉號社,位於今日烏來信賢村一帶)受到頭目Watan Taimo和眾人熱情款待,飲酒幾巡過後,酒酣耳熱,隨即臥倒睡著。未料,半夜一位喝醉的族人持刀闖進,準備砍殺該調查者以表現英勇,幸好頭目即時發覺加以制止而避免釀成大禍,只是此時調查者依舊呼呼大睡,隔日他醒來後,大夥都笑他居然睡到不知大禍將臨。這位幸運逃過一劫的日本調查者,就是別號「臺史公」,日後開啟臺灣研究的學術先鋒:伊能嘉矩。
Untitled44
伊能嘉矩是臺灣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只要是研究臺灣的學者,無人不認識其人其事其作品,也因此吸引許多學者研究此人,其中,從碩士班起長期關注臺灣人類學發展史的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陳偉智,運用手稿、筆記、檔案、圖片等各種資料,並從其生平、人類學、歷史學、後來之再現等各種層面,以知識建構角度解析伊能嘉矩臺灣知識系譜的形成。
本書包含前言和結論共有八章。第一章指出伊能嘉矩從小跟從祖父學習漢學,19歲(1886年)進入岩手縣立師範學校就讀,1889年因鼓動學潮遭校方退學,同年,離開家鄉遠野前往東京,並就學於帝國大學文科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文學院)教授重野安繹開設的成達書院,同時進入新聞業擔任記者。
在此期間,他不僅受到日本對外擴張之影響,撰寫與國權主義和倫理教育有關的著作,並且遇見了影響他這一生最重要的學術導師:帝國大學理科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理學院)教授坪井正五郎。其不僅師從坪井學習以演化主義為中心的人類學理論,且課餘之時,也自修各種語言和漢學,也因此逐漸奠定了他日後調查與研究的基礎。
第二章和第三章解明其人類學知識系譜之建構。來臺之前,他寫下〈陳余之赤志,訴於先達之君子〉陳述來臺進行人類學研究的志向。11月以陸軍雇員身分來臺之後,因應1884年以東京人類學會為首日本各地成立人類學會的風潮,與田代安定成立臺灣人類學會,並秉持坪井正五郎「不同於『日本人種』之種種人類風俗習慣」的人類學研究構想,針對「歷史」和「現狀」研究原住民和臺灣漢人。1896年9月起,以宜蘭蕃人調查為起點,開始實踐其人類學抱負。接著,1897年5月又受學務部之委託,進行全臺蕃人調查。1898年12月向臺灣總督府提出成果報告《臺灣蕃人事情》。
此期間,伊能嘉矩已經開始運用人類學知識中的「科學」要素提出「人類的理學研究」,並訂定「五條要箴」和「三條要件」,以作為研究臺灣原住民之分析觀點與踏查方針,結果推翻了清代政府以政治歸化為標準所建立的生熟番系統,改以體質之特徵、土俗之異同、思想之現狀、語言之異同、歷史之口碑等科學要素重新將原住民區分成四群八族二十一部,最後不僅為臺灣總督府採用,並影響日後臺灣原住民的知識分類。
而且,由於伊能嘉矩繼承坪井正五郎的人類學理論,因此無論是對於生熟蕃的詮釋,或者空間上的分布,都以比較民族誌之方法加以研究,故其論述不僅呈現出單一的人類進化史觀,且正當化了日本教化臺灣原住民的必然性,而這種詮釋史觀也正反映了明治維新以後,以仿效西方文明追求進步的時代氛圍。
資料來源:伊能嘉矩,〈蕃地踏查の五戒と三法〉《臺灣蕃情會誌》,2(1899.4):97-100.
資料來源:伊能嘉矩,〈蕃地踏查の五戒と三法〉《臺灣蕃情會誌》,2(1899.4):97-100.
第四章論述伊能嘉矩除了人類學以外,也致力於撰寫臺灣歷史。1899年他出版了《臺灣在世界中的位置》,空間上從世界、東亞、臺灣,時間上從荷蘭、清代到當代,論述上從文明和種族,建立了臺灣史的基本架構,同時配合人類學調查,努力完成臺灣歷史民族誌,旨在揭示對於缺乏近代國家型態的臺灣,日本之統治帶有促使臺灣走向近代化之使命。
1902年伊能已有志於撰寫臺灣全史,期間陸續出版了許多作品,1906年返日後,仍一直醉心於此事業。終在1928年,亦即伊能嘉矩去世後三年,在弟子板澤武雄和民俗學家柳田國男的努力下,出版了其累積三十年功力的心血之作:《臺灣文化志》。
Untitled22
第五章指出伊能運用當時進化的文化思潮,一方面並時性地比較臺灣歷史文化誌和世界歷史文化誌,一方面貫時性地比較臺灣歷史與現狀,以描繪出臺灣原住民文化發展歷程,以及臺灣漢人從「人的人類」到「國的人類」的進化目標,進而建立了伊能式的臺灣歷史研究法。此外,他不僅於學院內發表文章,同時也透過成立臺灣館、協助規畫展覽、仿製物品等方式以宣傳知識,換言之,其試圖將專業知識轉化成民眾語言以利於推廣,俾使其研究有成為公共歷史(public history)的可能。
第六章係關於伊能嘉矩的再現。戰後,在臺灣研究成為中國地方史研究的風潮下,陸續翻譯或出版了伊能嘉矩的相關著作,以供作修地方志和撰寫鄉土史的材料。1980年代起,伴隨遠野地方認同之建立,以及日本文化民族主義之影響,伊能嘉矩「復活」成為地方先賢。約莫同時期,伴隨臺灣民主化之浪潮,伊能嘉矩一改先前以中國民族主義為中心的樣貌,重新披上臺灣文化民族主義的面紗,透過出版、研討會、展覽、史料整理等方式,以嶄新的姿態再現於世人面前,結果,亦由於各種方式的宣傳,伊能嘉矩形成公共歷史的象徵資源,逐漸普及於大眾之中。對此情形,陳偉智下了一個很好的註解:
一百多年前,伊能透過其作品,定義了臺灣,同時在其研究實踐中,定義了 日本的身分。一百多年後,伊能則成為被研究的對象、討論的素材以及紀念碑彰顯的公共記憶。這次則是透過伊能,臺灣與日本的學者們,各自分別再定義了臺灣,也再定義了日本。
一百多年以來,甫從伊能嘉矩踏入臺灣後,乃以僱員的身分,對臺灣進行大調查,期間不斷累積自己的研究成果,並逐漸為學界認識。到了戰後,面臨政局或社會風氣之轉變,「伊能嘉矩」不斷地被挪用、再製和宣傳,最後在臺灣成為顯學的學術風潮中,成為代表臺灣的符號之一,進而從「調查者」搖身一變成為「人類學家」。因此,若我們回過頭來從此角度檢視該書,本書不僅是時代潮流下的一項產物,同時也是對伊能嘉矩的另一種再現。
-----------------------
為了紀念這位畢生為台灣研究與鄉土史研究鞠躬盡瘁的學者,特別在遠野古城遺址,建立一座「伊能先生顯彰碑」,碑上刻著他生前撰寫的座右銘「踏查三原則」,而紀念碑旁邊,有他生前手植的三株槐樹。春來秋去,古槐隨風吟出伊能所提倡的「甘棠之愛」,不時向碑文投下斑駁的綠蔭,好像在撫慰著這一位為台灣捨身的大學者。.............................link
---------------------------------------------------------
自我要求與能力訓練
伊能嘉矩的漢學訓練及語言能力,成為他從事調查研究的基礎。由於自小從祖父學習漢學,並且陸續跟隨三島毅、重野安繹接受舊式的儒學教育,因此早在來臺之前,他就已經具備了閱讀古典漢文、書寫漢文的能力。這使得他可以無礙地閱讀總督府與各地官衙所收藏的文書資料,並且也可以在調查中以筆談和臺灣的仕紳們溝通。
此外,伊能嘉矩也具備了官話聽說的能力。來臺之前,伊能曾隨清國人張滋昉學習清國官話,隨山崎英夫與韓國人學朝鮮話,同時也向北海道 土人學習愛奴語。來臺之後,並且於「臺灣土語講習所」跟隨講師吉野俊明、藤田捨次郎及臺灣人陳文卿學習閩南語。同時還向原住民學習泰雅語。有了這樣的漢學和語言的基礎,伊能進行田野時在工作上便比較沒有溝通上的障礙。
遊歷性的田野調查旅行
從一八九六年起,伊能嘉矩便經常赴各地進行調查。其中重要的有:
.一八九六年七月,調查臺北盆地北緣的平埔族
.一八九六年九月底至十月間,與多田綱介、粟野傳之丞
一同調查臺灣東北地方基隆、宜蘭的平埔族。
.一八九七年五月起,進行一次長達一九二日、幾乎遍及
全島的調查旅行,對於臺灣原住民進行全面性的調查。
.一九○○年八、九月,伊能又進行一次長期的調查旅行
,經由澎湖島,至臺南、鳳山地方調查蕃地,回程取道
東岸海路。
.一九○一年,伊能再度前往澎湖群島調查。
「五戒」與「踏查三原則」
伊能嘉矩的田野工作,乃是以他著名的「踏查三原則」及「五戒三法」為座右銘。他嚴格地自我要求,必須齊備相關知識、熟知語言、有堅強的決心和勇氣,同時更要周到地勤於筆記見聞。
「五戒」:
1. 身體要健全。
2. 要有克服所有艱難地形的素養(例如要能攀越峻峭斧劈之山,涉
激瀉之水)。
3. 要有類似暴虎馮河、敢作敢為的決心。
4. 要通曉該種人類之所有語言(靠著幾層的翻譯應街,或透過他人
口耳,而希望得到真相,是不應該而且不可能)。
5. 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
「踏查三原則」(亦稱「三法」):
第一、不論生病或其他事故,當日調查的事情,一定要當日整理。
第二、為了達到科學調查的目標,要訣在於「注意周到」四個字。
如果事後記錄之時,即使是很細微的事情,一旦有不明白或
疑問之處,便是當時記錄不周到之故。
第三、以周到注意力調查之結果,應以周到之筆來記錄。...................link
--------------------------------------------------------------
台湾研究の巨頭-伊能嘉矩
伊能嘉矩(1867-1925)為臺灣研究的先驅學者。1895年日本領台之初,伊能嘉矩即受命來臺,從事臺灣的人類學調查研究。他首次提出全面性的臺灣原住民分類,並且到臺灣各地進行實地調查、收集材料,留下為數眾多的田野筆記與研究資料。此外,伊能嘉矩亦投入心力於臺灣漢人歷史、民俗研究、調查,整理臺灣的歷史、舊慣,並且參與總督府的臺灣史編纂工作。終其一生,伊能嘉矩在臺灣的歷史民俗研究與原住民研究兩方面,都留下輝煌的業績。臺北帝國大學在創校之初,自伊能嘉矩遺族購入伊能嘉矩的豐富藏書與臺灣原住民器物,圖書納入圖書館館藏,稱為「伊能文庫 」;器物則入人類學系,成為早期的臺灣關係特藏。伊能嘉矩的研究與收藏,成了本 校所藏日治時期臺灣關係資料的重要部份。
*引用 國立台灣大學
伊能從小飽讀詩書 天資聰明 從小到大一直用功苦讀
他於東京讀書時 生活非常艱苦 但他從不氣餒
來到台湾後 雖然也是居住在商會的小屋 但仍不改其研究精神的志向
就算後來數度染上虐疾 他仍勇往直前
伊能先生的奮鬥精神 在於其[台湾踏查日記]中可以明顯看出來
其中 他又定立的"踏查三原則"最具代表性
[三原則]一言蔽之 就是[注意周到] 他說:[就算生病 當天查察的事也必須當天整理完畢]
[以周到地注意查察結果 必須以同樣周到的筆法記述] ~~~~~~
由於周到 伊能先生便給後人留下了龐大周全而珍貴的台湾史料
大正14年 伊能先生因在台灣踏查時所感染的虐疾復發
於9月30日在日本盛岡與世長辭 享年59歲
在他逝世的4年之後 他的門生故舊將其遺稿.畢生總成績<台灣文化志>出版
這本書可說是一本關於台灣歷史.文化及族群的百科全書 至今仍是研究者的必備參考書之一
*引用遠流出版社 正港台灣人.................................link
【日治時期的人類學家–伊能嘉矩】在台灣時間長達十年,返回日本後仍持續進行台灣研究,完成畢生心血的集大成之作《台灣文化志》
在台灣長達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時代中,曾有多位日籍人類學家如鳥居龍藏、森丑之助,以及伊能嘉矩等,在台灣進行長期的人類學研究,這其中研究成果最為豐富,影響也最深遠的,首推伊能嘉矩。
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伊能嘉矩在來台後不久,就與同僚成立「台灣人類學會」,投入高山族與平埔族的研究工作。在這之前,這項領域的研究幾乎是一片荒蕪,實地的田野調查自然成了唯一的手段。
一八九七年五月底,伊能嘉矩展開了一場時間長達半年,路程近兩千公里的大考察,在這一趟考察完成之後,伊能嘉矩寫成了厚達三百頁的《台灣番人事情復命書》,成為台灣最重要的人類學、民族學誌之一。
在這份報告中,伊能嘉矩將台灣原住民分為八族,並將其中之一的平埔族細分為十個族群,成為往後台灣原住民研究、分類的重要依據。
伊能嘉矩於十九世紀末在台灣全島進行探查之際,台灣原住民聚集的地域仍充滿自然及人為的險阻,但他對於人類學研究卻仍懷抱著高度的熱情與使命感。在伊能嘉矩著作的字裡行間,隨處可以照見當年探查的艱辛,以及他強大的決心與意志力。
在一場演講中,他說到:「所謂番地探險,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即使知道部落的位置,不一定能到達。有時候要橫渡急流深潭,通常水深及腰,有時候水深及胸,一天要涉渡十六、七次......」而在他奉派赴台的前夕,他在一篇宣言式的「趣意書」中也寫道:「古來許多探險家之所以能闡明前人未發之隱微,擴大知識之領域,絕非逸居於衽席之上,即可憑空拾得此功果。......雖不幸喪生於異域,曝屍骨於沙礫,而不為人所弔者十之五六,然以訃音激勵後進,或以所遺留之日記助益學界,其貢獻遠勝於汗牛充棟之死書,其死全然異於犬馬之死。」
伊能嘉矩居留在台灣的時間長達十年,返回日本後,他仍持續進行台灣研究,並且完成了包括重要的《台灣文化志》在內的數本著作。一九二五年,伊能嘉矩因在台探查期間數度感染的瘧疾復發而辭世,但是他對台灣人類學及文化研究的影響,卻隨著他質量俱佳的著作以及大量的原住民收藏品而持續至今。
【關於伊能嘉矩】
伊能嘉矩(慶應3年5月9日(1867年6月11日) - 大正14年(1925年)9月30日),日本人類學家、民俗學家,一生主要致力於臺灣研究,是臺灣原住民人類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同時他也對自己的故鄉日本遠野地區進行歷史民俗研究,影響了柳田國男的《遠野物語》。
臺灣歷史學者楊雲萍在《臺灣風土》中曾評論伊能嘉矩對臺灣研究的貢獻「可以說,『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並將伊能嘉矩所著作的《臺灣文化志》列為「臺灣研究必讀十部」的著作之一。
1867年6月11日(慶應3年5月9日),伊能嘉矩出生於日本遠野橫田村新屋敷(現岩手縣遠野市東館町),從小就在祖父的嚴厲督促下熟讀四書五經。
1885年,前往東京遊學。1887年,以公費推廣生資格進入岩手師範學校就讀。1889年2月11日(日本建國紀念日:紀元節),日本憲法設立,與菊池房松、鵜飼悅彌、里見朝佑結盟鼓動(學生運動)而被退學。同年10月,進入每日新聞社接任編輯。1893年,加入「東京人類學會」,師從東京大學人類學教授坪井正五郎(1863~1913)。1894年12月,與鳥居龍藏創辦「人類學講習會」。
1895年11月,伊能嘉矩以陸軍省雇員身分來到臺灣,任職於總督府民政局。到臺灣後,他隨即與田代安定(1857~1928)組織「台灣人類學會」,開始學習閩南語、泰雅語,進而調查原住民各族語言。
1897年11月,伊能嘉矩抵達蘭嶼,與鳥居龍藏相遇。將臺灣原住民分成8類(泰雅、阿美、布農、鄒、賽夏、排灣、卑南、平埔),打破以往在清政府撫番時所做生番、熟番的劃分。1898年4月,伊能嘉矩任「蕃政研究」調查員,發表《臺灣土番開發狀況》。1900年,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成立,任命伊能嘉矩為幹事。1904年4月,伊能嘉矩以《臺灣蕃政志》向東京大學申請博士學位,但在1907年遭撤回。
1906年,伊能嘉矩辭去一切職務,回到故鄉遠野後,專心進行文獻編纂的工作,期間發表《岩手縣史》。1909年,伊能嘉矩完成《大日本地名辭書序編─台灣篇》;1922年(大正十一年)總督府設立「台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聘請伊能嘉矩撰寫清代臺灣歷史,這就是後來對臺灣史研究影響重大的《臺灣文化志》。
1925年8月9日,因為在臺灣所染瘧疾復發,進入盛岡一家醫院治療。同年9月30日,伊能嘉矩病逝,享年59歲
(2)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 Formosa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EWUPsz
(2) 【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台灣歷史、海洋神話、平埔族群、原住民傳說、舊社考古遺址、傳統民俗文化、口傳史詩故事等 | Facebook https://bit.ly/43Ykr4s
鳥居龍藏與他鏡頭下三個地方的阿美族男人。
照片是鳥居龍藏所拍攝的花蓮三處阿美族男子,三處依序是:奇萊(吉安、花蓮平原)、大巴塱、水尾(瑞穗)北部。
三張照片裡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雖然都是生平第一次面對照相機,他們的神態都那麼自然,不驚駭也不扭捏,不像十九世紀全世界的原住民男大多手握刀柄面對鏡頭,反而呈現輕鬆灑脫之色。
日本軍隊於1896年五月登陸卑南,台灣後山實質成為日本殖民地,鳥居龍藏首次臺灣調查即始於該年8月起的5個月期間在台灣東部進行田野調查。他是第一個採用照相機作為紀錄工具的日本人類學者,當時很少會使用照相機,鳥居在出發前反覆練習,他所攜的暗箱式相機體積大且沉,底片的玻璃乾版單張就重達80公克,接近500張乾版超過40公斤,搬運極為辛苦。
鳥居由乘小艇在花蓮上岸,購買食品等物資,經由陸路從富田(即大巴塱)→瑞穂→玉里→池上→台東,一路南行,沿途對阿美族、卑南族、布農族進行調查。
返北途中,他在北花蓮山區詳實地紀錄了太魯閣族的語言、生活型態與習慣。鳥居的東部田野調查工作,持續到同年12月為止,完成了4個原住民族的分類作業。
在鳥居登陸後山之前清國已經‘’開山撫番‘’達21年,這期間駐兵兩千餘,武官不論,流官近二十,對整個後山連一張照片也沒留下,對於當時總人數超過三萬的各種原住民毫無研究、毫無描述、毫無瞭解、毫無對百姓表現出一點興趣與關懷,鬼混極了。
(2) 【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台灣歷史、海洋神話、平埔族群、原住民傳說、舊社考古遺址、傳統民俗文化、口傳史詩故事等 | Facebook https://bit.ly/43Ykr4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