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例55%降至30%? 惹爭議
2017年08月21日 04:10 林志成、鄭郁蓁/台北報導
12年國教課綱普通高中小組最近在網路票選10篇高中生必讀的文言文,引發軒然大波。教育部昨召開課程審議會,但未討論到文言文比例問題,國教署長邱乾國說,那10篇網友選出來的文言文,未必會成為高中生必讀古文。
12年國教課綱普通高中小組昨在課審大會提案,高中國文科文言文比例由原先的45%至55%降到30%、必讀古文由20篇降為10或15篇。此外,普通高中小組8月4日至14日在網路上發起票選,選出10篇高中生必讀文言文,雖然未在課審大會提案,但已引發爭議。
網友選出的10篇文章,其中6篇是新增、與台灣相關的文言文,包括清代文人阮蔡文的〈大甲婦〉,提到「土番蠹爾本無知」,被質疑歧視原住民;另外台 灣日治時期文人蔣渭水的〈送王君入監獄序〉,諷 刺「俗夫」為巴結權貴「嫖來又嫖去,肉林而酒   池」,被認為不適合成為高中生教材。
教育部課審會昨天開了一整天,不過只討論到國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及目標,未觸及國文科文言文比例調整的問題,將在27日繼續開會討論。
邱乾國說,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文領綱研修小組當初提出的高中國文科文言文比例是45%至55%,如果之 後的課審會決定維持,那普通高中小組提出的降低 文言文比例及高中必讀古文篇數的提案,就沒必要  繼續討論。「即使課審大會決定降低文言文比例,那10篇網友票選出來的文言文也未必成為高中生必讀。」邱乾國說,那10篇文言文,在普通高中小組內都未形成共識,加上還有課審大會在把關,因此說那些文章將列為未來高中生必讀,還太早。
普通高中小組召集人、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楊振昇澄清,網友票選出來的10篇文言文,只是普通高中小組擴大徵詢各方意見的「內部調查」,未形成小組的共同意見,也沒有提課審大會審議。
對於普通高中小組經由網友選出10篇高中生必讀文言文,台師大國文系教授徐國能直斥,放任說不清、不透明的投票機制來決定高中生要讀什麼古文,那每個人都可以當教育部長了,政策應說明要給學生甚麼樣的能力,而不是討好所有人


熱線追蹤 2012-08-29 pt.1/5 奏摺文書 - YouTube - http://goo.gl/HChtac

----------------------------------------------------------------------------------------------------

奏摺
奏摺,也稱「摺子」,是中國古代官吏向皇帝陳述事實的文書,皇帝用硃砂紅筆親手批諭後發還原奏人。奏摺的內容有多個種類,包括言事、對策、請安等。

--------------------------------------------------------------------

800px-康熙五十七年兩廣總督楊琳關於十三行的奏折  

----------------------------------------------------------------------------------

LN10_005  

高中生請假仿奏摺 「考察臺灣望師恩准」
2015年01月28日

侯致遠奏摺中引用「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典故(紅線處)說服導師請假,文末並寫「英九柒年」(藍框處)。羅琦文攝
【周昭平╱高雄報導】這個學生真有才!高市道明中學高三學生侯致遠,學測後想要請兩天假跟家人出遊,竟模仿古代臣子寫給皇上的「奏摺」,寫了篇「請假奏」,除交代請假時地,還把《台灣通史》作者連橫被父親連永昌訓斥「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的典故都用上,文末並寫上「英九柒年」年號,非常搞笑。

看新聞不加蘋果粉絲團對嗎?!

愛看歷史古裝劇
此「請假奏」約兩百字,開始寫「奏為請假」,署名「副班長臣侯致遠謹」,從國父開國寫起,誇學校「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道明」,並引「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所以要「考察臺灣島西南沿海風土民情,為期貳日。」「將我校聖制,向其宣揚」,還不忘拍老師馬屁:「使其見吾班生均云:天下桃李,悉在汝師門矣。」
侯昨受訪表示,因對歷史有興趣,愛看古裝劇,就模仿古代臣子呈皇上奏摺格式書寫,先上故宮資料庫參考十多篇,掌握格式與用字重點,花半個多小時寫成,前天「上呈」給導師。
侯致遠說,前天拿「請假奏」給母親簽名時,母親被嚇到:「這樣可以嗎?」教數學的導師還拿給國文老師看,後獲導師「准奏」。
道明中學校長林耀隆說,學生配合校規請假,表達創意也展現心思。

策略說服「有才」
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李金鴦看過說,「有形式、有想法」,書寫有層次,先交代時空背景,再以策略說服老師,「算是有才」,不過部分文字運用不甚流暢,「有懂一些,但湊在一起有點勉強。」是很好的實作與學習。

高中生請假仿奏摺 「考察臺灣望師恩准」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OLFl7b

-----------------------------------------------------------------------------------

201501291218562320150129121426738  

「平日一向堅守崗位、如今兩袖乾坤枯竭、邇來三餐肚墨枯瘦、以致四體麻木無力、日夜五內如柴炬焚、時刻六神無主同在、…、此竟百般無奈可言、確為千鈞一髮所請、只有萬乞鈞長恩准。」這不是哪位古人的詩作、也不是作文比賽,是一位李姓員警希望在職進修,費心撰寫的請調報告書,報告書下方則用原子筆寫上「這是我最大的極限,快簽啦!」語氣催促,看得出來這位員警真的心急如焚。

可能是因員警的奇特文筆、加上文末的聲聲呼喚,這份報告書上呈三天即簽結;不管是學生奏摺式的假單,或是員警的文言文數字報告書,讓大家見識到,發揮小巧思,正式文件也能變得很有趣!

---------------------------------------------------------------------------------------------------------------------------------

新埔義民廟內的聖旨奏摺

下載imagese5a5bde69bb8e4bb8be7b4b903-248x300  

類似慶安宮的萬歲牌位,臺灣目前至少還有三座,分別典藏於新北市淡水區福祐宮、嘉義新港鄉水仙宮以及高雄大社區大覺寺。四座「萬歲牌」的型制約略相仿賜龍牌,上題「皇帝萬歲萬萬歲」
---------
清代臺灣還有另一種寫著「聖旨」二字的「萬歲牌」。例如,新竹著名的新埔義民廟,在正殿神龕上方的眉樑上,而非正殿神龕(神龕內主祀「敕封粵東褒忠義民」牌位),安置著刻有「聖旨」二字的牌位。現在大家普遍認為該「聖旨」是十八世紀末林爽文事件後,皇帝為了感謝義民協助平亂所賜。實際上,官方文獻只記載皇帝賜匾給村莊,從來都沒有說要為陣亡義民設立廟宇並頒賜「褒忠」或「聖旨」等匾額懸掛。類似新埔義民廟的萬歲牌,還有今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在十九世紀下半葉興建的天主教堂(聖母堂)。該教堂在建築物的正中央也安置著刻有「聖旨」二字的石碑。教堂文獻也聲稱係由清朝皇帝賞賜,但我們同樣也
找不到相關的官方文獻來證明。

 

《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

作者:李文良
出版日期:2011年2月
ISBN:978-986-02-7045-7
責任編輯:吳菡     

<謁忠義亭詩>是清代臺灣粵籍進士江昶榮所作

誰建斯亭錫此名,捐軀自昔荷恩榮,
威靈合享千秋祀,忠憤難忘一代英,
長使河山成帶礪,共知鄉勇作干城,
氣吞逆賊揮戈起,我粵由來大義明。
今昔民心向義同,康熙六代至咸豐,
七營守土旌旗舉,兩里興師賊壘空,
烈節應編臺省誌,聖朝難泯粵人功,
從今瀛海干戈靖,廟宇常新淡水東。

  這首<謁忠義亭詩>是清代臺灣粵籍進士江昶榮所作,詩中描述粵民張義旗舉義師,協助朝廷平定動亂有功,受賜義民、建忠義亭的由來。詩中充滿慷慨自矜之情,印證了清代南臺灣「客家」社會發展以及粵民自我認同的歷程。

  《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是本校歷史系李文良教授的最新著作。本書以清代南臺灣開發過程中「客家」族群的移墾與定居為中心,從地方社會及其與國家的互動切入,來瞭解清代臺灣「客家」群體形成的原因,及其在臺灣定居的歷史過程。同時對於清代臺灣的閩客關係、「客家」族群在南臺灣開發史上的角色、水田化運動、地方動亂中的族群關係、義民概念的發展、科舉學額及祖籍認同等問題,均提出新的觀點與詮釋。以厚實的史料基礎,刻畫清代統治前期100年南臺灣的社會實態。

  清代粵民在臺定居的過程歷經了幾個階段的發展。首先,從明鄭到清的政權轉換過程中,閩籍住民以臺灣為福建省之一府的省籍區分,自稱「土著」而將他人歸為「客」,獨占土地登記以及請墾權利,造成清統治初期的「閩主粵佃」架構。第二,約從康熙40年開始,以供應華南市場而起動的臺灣米穀經濟熱潮,改善了粵民的農業收益,也撼動了「閩主粵佃」的架構;佃戶可不經業主同意而自行買賣的「田底」慣習及「田底權」的出現,也意味著粵佃可以在臺灣鄉村定居下來,長期經營他們的田產與社會。

  第三階段的明顯變化和康熙末年的大規模社會動亂有關。粵民在朱一貴事件期間因動員協助平亂,而得以登記身分和田產,「義民」的褒賞轉換了他們原本備受歧視的「客民」身分,也為其開啟進入國家軍事體系任職的管道。同時,他們在鄉村長期供奉代表皇帝的聖旨牌,將國家正統援引到鄉村社會,以抗衡周邊的閩籍住民。

  朱一貴事件後的雍正年間,臺灣的粵籍移民不只成為朝廷平定社會動亂可靠的地方武力,也是地方官府倚為防備山區住民、平衡地方漢人勢力的一顆活棋。粵民進一步在清廷的地方控制中有了結構性的位置。藉由康、雍年間近60年的經濟、身分以及政治地位強化,粵民終於在乾隆6年(1741)爭得臺灣學額,這是粵民得以在臺定居、安穩發展的最後一項關鍵權利。

  在整個清領前半期,南臺灣下淡水平原的粵民,無疑是主導臺灣粵民社會政治發展的重要角色。他們除了帶頭向閩籍住民、官府爭取各項權益之外,也發展出義民的重要模式,以便在社會動亂之時用以廣泛動員、對抗外敵並保護鄉土。18世紀末的林爽文事件,是義民成為全島規模之運動的時代。北臺灣粵民結合國家奉祀陣亡官兵禮儀以及民間特有的有應公祭祀,發展出獨特的義民宗教信仰。

  「客家」族群至少經歷半世紀以上的努力,直到18世紀中葉才獲得應有的身分和權益。臺灣「客家」社會的成立與發展,不只和島內農墾活動、社會動亂、族群建構息息相關,也對應著清帝國的地方控治及華南的商貿活動和經濟發展。研究清代「客家」移民定居的歷史,有助於瞭解清代臺灣社會整體發展的歷史。

 

@本書目次

第一章 序言
第一部 從明到清
第二章 「閩主粵佃」與開莊傳說
第三章 請墾制度與鄉村社會
第二部 康熙五十年代社會像
第四章 水田化運動
第五章 番租與田底:下淡水社文書的案例
第六章 方志的「客民」書寫與社會像
第三部 地方動亂與鄉村社會
第七章 朱一貴事件
第八章 從「客仔」到「義民」
第九章 區域發展與地方控制
第四部 科舉學額與祖籍認同
第十章 科舉學額
第十一章 「我粵」:粵民的祖籍認同
第十二章 林爽文事件與義民信仰

康熙晚期府城的政治空間(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康熙臺灣輿圖」之府城部分,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清代義民劄付(新埔義民廟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