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得到每一個同事朋友賺多少 挪威稅制透明度高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23日, 2017
A-A+
2017-07-23 11:15聯合報 記者季晶晶╱即時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挪威全國民眾的薪水、資產和納稅額向來透明,過去可到公立圖書館書架查找,現在全部搬上網路,動動滑鼠就一覽無遺。
挪威《世界新聞報》經濟版主編史塔威說,由於挪威是高稅負國家,所得稅率平均達40.2%,比英國的33.3%和歐盟的30.1%都要高,所以透明度很重要。他說:「付這麼高的稅,你必須知道別人也乖乖繳稅,且政府稅收經合理分配。我們必須能信任稅制和社會安全體系。」
其實大部分挪威人不必查也知道同事賺多少。因為許多行業通過集體協商訂定薪水,大家的薪資差異很小。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挪威的同工同酬在全球144國裡排行第3。
不過,史塔威和其他人遊說政府採取限制措施,挪威人現在上稅務機關網站查詢資料,必須先以身份證字號登入,不能匿名。
挪威國稅局長霍爾特說:「自2014年起,已經可以得知有誰在查你的薪資紀錄。結果查詢數量大幅下降剩一成,我認為,此事阻絕了偷窺的慾望。」
挪威有520萬人口,納稅人約300萬。在規定登錄才能查找的前一年,查詢筆數約1650萬,現在降至一年約200萬
新近調查顯示,92%的挪威人不會查親友同事。奧斯陸女子柏格說,以前她會好奇查找,但現在這樣作瞞不了人,便住手了。她表示:「以前會對鄰居、名人和皇室成員感到好奇。但你不見得看得出來有錢人是否逃稅,因為他們有很多降低收入的方式。」
稅務清單只列舉民眾的淨收入、淨資產和納稅額,由於應稅的資產價值常低於市價,名下有龐大資產組合的人,身價很可能遠高於表列金額
擔任教師的葛萊德還記得,父親會去排隊查看圖書館裡那本「又厚又重」的稅務資料 。她說:「他回家後心情都不好,因為我們的有錢鄰居名下幾無收入、全無資產、只繳很少的稅。」
儘管她贊成資訊透明,但她也指出在學校看到的負面效果。她說:「有次到校,一群男孩熱心告訴我班上某同學的爸爸有超高收入。我注意到本來和他玩在一起的兩個男孩,後來默默退出他的交友圈。」另有低收入家庭的小孩遭霸凌欺負人的正是那些去查閱家長財力的同學
但霍爾特認為,挪威當局目前作法已取得平衡:不允許匿名查詢,可防有錢人被當成犯罪目標;而具名查詢不致阻礙「吹哨者」提供線報,協助當局查緝逃漏稅


 

國稅局開民主倒車 公益律師慘變債務人

2015-04-07 10:13

◎高裕民

中部有一位法律系畢業生(以下簡稱A君),從小就希望可以伸張正義,所以畢業後有機會能為社會或弱勢團體伸張正義,這是從小就立志的目標。2007年12月14日新修正民法第1153條第2項規定:「繼承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這個制度就是所有的繼承人如果拋棄繼承的話,國有財產局和國稅局會承接將來的一些財產處理的事務,因為案子太多了,所以在法院轉介到律師公會,要求律師公會的律師們來協助清理這些拋棄繼承的案件,就在這種情況下,這位法律系畢業生A君是第一批勇往直前的人,同意承接「張姓被繼承人的案件」,於是A君成為張姓遺產管理員。

在2010年1月A君,突然收到國稅局一張罰款5500多萬,然後再叫A君補5500萬,總共是1億1000萬的稅款,經詢問國稅局,回覆:如果沒有去繳稅款會移送諮詢唷,經詳查結果是「沒去報稅!」唯一疏忽的一件事是「遺漏申報遺產稅的動作」,申報時間過了以後,惡夢就伴隨著A君揮之不去,陷入求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的境界!

國稅局的動作也太慢了,繼承人把遺產全部變賣,課徵不到稅金,卻把責任往無辜的遺產管理員A君身上推。此圖非當事人。(資料照,記者蔡百靈攝)

國有財產局說兩年內遺產的處分,都被視為遺產,繼承人依法應繳遺產稅,否則依法強制執行!因「張姓被繼承人的案件」,繼承人是張姓其妻,早知道會課稅,所以把遺產全部過戶到自己名下,財產價值總共有1億5000多萬,跑到美國去了,同時辦理財產全部拋棄繼承,所剩財產幾乎等於「零」。

國稅局的動作也太慢了,繼承人把遺產全部變賣,課徵不到稅金,卻把責任往無辜的遺產管理員A君身上推,這個案子發生之後,A君大概半年睡不著覺噩夢連連,A君以前覺得自己是很勇敢的人,常想怎麼有人會自殺?現在終於明白,稅務纏身時生不如死,更深深體會什麼叫做地獄的感覺,真的很痛苦!有一句俗話說「無端起風波」,只為了伸張正義,而惹火燒身,情何以堪!

此案,據A君說,幸好社會公義還在,媒體批露之後,受到很多先進的鼓勵和幫忙,及台中地院的支持,解除遺產管理人之事,國稅局當然也覺得理虧,來函問A君還要複查嗎?要不要撤回?不要告了嗎?由此可以看出國稅局官員對法令的認知實在可悲!應該再教育!問題是國稅局到現在還沒有處理,這個裁罰還沒有撤下,原處分還沒有解除,所以A君現在等於是緊箍咒還被扣在頭上。

A君原來是公親卻變事主;「公親」:就是居中協調的人,也就是古代魯仲連角色,現代的和事佬或調解委員會委員;「事主」:就是需要接受協調的兩造,有糾紛的對方;「公親變事主」:就是本來是公正的第三者,卻莫名奇妙受牽連,變成當事人糾紛的對象。舉個例子:就好像兩個人打架(事主),這時一個朋友(公親)跳出來勸架,最後卻被打架的人揍的鼻親臉腫,干卿底事?

我們不禁要問,國稅局不會去徵討逃漏稅的主嫌犯,卻本末倒置的對伸張正義、熱心公益的A君遺產管理員加以迫害,比強盜還兇狠,這樣對得起全體守法繳稅的納稅人嗎?又有誰還敢協助清理這些拋棄繼承的案件?簡直是開民主之倒車!難怪有很多讀者說:天大地大,誰最大?當然是國稅局最大!

(退休人員)

photo (1)  

檢舉漏稅案 「八成」空包彈
2015-01-22 03:11:56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檢舉逃漏稅,有八成以上案件都是「空包彈」。財政部指出,一年檢舉漏稅案件多達3萬件,但是只有不到二成能夠補到稅,一年為國庫帶進的稅收,連補帶罰約10億元。
財政部長張盛和對檢舉浮濫的現象也感到很頭痛,立法委員建議,要將查稅人力用在「刀口」上,針對部分職業檢舉人應該考慮建檔,並針對部分沒有查核價值的檢舉案件,訂定一致性的處理方式,避免查稅人力浪擲。

由於台北市長柯文哲因向父母借貸1,000萬元購屋遭到檢舉漏稅,引起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注意稅捐機關處理漏稅案件的方式,昨(21)日邀集財政部提專題報告。

財政部長張盛和澄清,稅捐機關查稅沒有針對性,特別是檢舉案件都有一定的作業規定。張盛和也不否認,許多「大人物」經常是被檢舉的對象,除了柯文哲之外,包括馬英九總統也有六件檢舉案在國稅局,檢舉連勝文的案件更多達八、九百件。

張盛和強調,稅捐機關不會做「政治查稅」,檢舉漏稅案件如屬匿名檢舉,都不會處理。檢舉人也必須提出足夠的事證,檢舉案件在登錄列管後如有調查必要,也要掌握具體漏稅事證才會補稅開罰。

即使稅捐機關處理檢舉漏稅案有一定的流程,但多數的檢舉案都會讓稅捐機關白忙一場。根據統計,自2011到2013年度的三年內,平均每年受理的檢舉案件是2.9萬件,查不到漏稅事實結案者就有2.3萬件,比重高達80%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