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再見,投機者黎智英
黎智英掌舵壹傳媒長達25年,在這次香港的民主抗爭「雨傘運動」後交出大印。許多人覺得可惜,認為黎智英是當今華人世界最敢對抗權威的媒體人,沒想到仍得對中國這個政治強權低頭;也有人認為黎智英本來就是利益至上的商人,本來就犯不著得罪中國政府,這次不過是藉機退出前線,未來還有運作的空間。我認為以上兩種說法都對,但我更認為,媒體人與商人這兩種面向都還只是表象,黎智英的本質其實是投機者──順應時勢、投其時機,敢狠狠賭一把的趨勢觀察家。黎智英是個偉大的投機者,他所追逐的趨勢從來都是大趨勢。

讓我們做個假設。如果黎智英只是因為受到中國壓迫,短期內先從壹傳媒的董事長一職退下,爾後還會伺機再起,那麼這件事情就算是小事。但如果黎智英是因為觀察到了某個重大趨勢轉折,一面趁著這次雨傘運動營造自己自由鬥士的形象,一面順著情勢辭去董座,從此不再回媒體業,那麼問題可就大了。黎智英看出的「重大趨勢轉折」,很可能就是中國將持續強化政治控制力。

中國「政左經右」的發展路線已經持續了十幾年,隨著自由經濟帶來了快速成長,中國社會逐漸產生一種「土豪心態」,不斷依靠物質填補匱乏感與不安全感。然而,物質慾望過度滿足之後還是會帶動精神需求,例如對於知識的熱情,甚至是對自由的渴望。長期而言,「政左經右」這種人格分裂似的平衡一定會崩壞,只是我們都不知道平衡崩壞之後的中國,會往哪個方向走。然而,中國政府顯然並不想看到這種結果。為了制衡影響力日漸增長且無可逆轉的經濟力量,中國政府能選擇的手段只剩下「擴大政治控制力」

中國政府一定會強化社會控制,最大的關鍵在於:中國經濟成長率已經開始下滑。高度經濟成長會帶來很強的消費信心與企業投資意願,這將抵消很多實質的匱乏以及困境,例如管理能力普遍低落、企業創新不足以及貧富差距擴大;這些問題是歷史上所有政治模式都無法強渡關山的燙手山芋,一個國家的經濟富裕程度,最終還是得回歸到文化素養以及人民的思想基模上。中國意識到了開放經濟是條無法回頭的道路,特別是決定資源流動效率的金融業,一旦更大規模開放之後,政府總有一天會遇到企業反過頭壓制政府的窘況

要控制人民行為最快的方式,就是控制其言論與思想。這邏輯太過淺顯易懂,以至於歷史上所有的專制政府都這麼做,而且還屢試不爽。身為香港自由派媒體的代表人物,黎智英哪可能不知道自己一定會先被拿來開刀。此時黎智英不只遭遇政治上的變動,就連平面刊物的銷售量也受到內容數位化的沖擊而下滑。中國政經分裂使政府決意擴權是外患,網路時代衝擊實體出版市場是內憂,在雙重趨勢帶動的不利之下,趨勢眼光精準的黎智英此時選擇裸退,並不叫人意外。與其說黎智英是為了中國政府而撤手壹傳媒,倒不如說是這個大時代的趨勢迫使黎智英得另尋樂園。

黎智英退出壹傳媒,對台灣而言有什麼啟示呢?

首先,中國對台灣媒體的影響力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暫且不說黎智英被迫離開壹傳媒這種極端模式,當台灣與中國的產業鏈越來越密切的時候,自然會有越來越多企業以及媒體知道不能得罪金主──換言之,經濟的力量本身就會促使企業往利潤走,至於背後的政治價值是什麼,企業往往不在乎、也管不了。我們甚至不用去想像未來會怎樣,光是現在就已經有些台灣媒體相當親中,這以後只會變成常態

其次,中國幾乎無視國際以及台灣人的反應強加鎮壓香港的異議份子,顯示中國已經有相當強的自信。香港是台灣前哨,「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絕對不會只是空話。中國深信,經濟自由化的趨勢對香港長期不利,香港的政治籌碼將隨其經濟僵局而越來越少,因此就敢大刀闊斧硬幹。台灣比香港好一些,例如土地大了些、有自己的民選政府、有完整產業鏈、製造業發達等,但其實也沒好太多。我認為中國現在也抱持長期必勝的眼光看待台灣,這使中國採取的所有對台策略都顯得有恃無恐。

壹傳媒這25年來風風雨雨,雖然曾經攪亂政經演藝一池春水,但沉澱過後,我仍認為其看似無良失德的扒糞揭弊作風仍有相當大的價值與貢獻。不管你認不認同我,但不要告訴我你沒有看到──媒體,就應該是這樣的存在,不是嗎?黎智英離開壹傳媒之後,我們可以觀察蘋果日報與壹周刊的報導取向與風格是否會有變化,這些變化,很可能就是未來台灣傳媒業的趨勢。讓我們拭目以待,人稱「肥佬黎」的黎智英,下一步會如何走、眼光是否犀利依舊。

 

梁振英「暗助」香港民族論

2015-01-18

◎ 陳中寧

特首梁振英點名批評港大的學生刊物「學苑」。大人打小孩的舉動引發議論。事件起因為學苑去年推出的「香港民族命運自決」專題(後增編成香港民族論一書),將香港視為「想像共同體」,並主張本土意識是港人抗爭的唯一出路。其論述讓人聯想起戒嚴年代下台灣本土意識的萌芽。

  • 香港特首梁振英。(中央社資料照)

    香港特首梁振英。(中央社資料照)

顯然,學苑引起了港府的緊張,但特首點名批判的作法卻弄巧成拙。在梁振英「宣傳」下,香港民族論被搶購一空。此舉雖然失敗,但是港府或者說北京強化打壓、收緊管控的意圖十分明顯。相關事件更不只學苑一樁。雨傘運動雖已撤出街頭,但先有十四歲女孩在政府總部塗鴉被捕、學聯成員疑似被列入境管黑名單、黃之鋒等學生領袖可能遭起訴。香港蘋果日報除遭受駭客攻擊外更與黎智英住家同遭燃燒彈襲擊。無論是來自官方或是黑勢力,各種清算早已展開。這些打壓甚至不僅止於主要的抗爭者,也不僅止於香港。德國記者安可馨的中國籍助手張淼因為採訪佔中遭受逮捕已經超過十二週,當局逼迫張淼承認自己是煽動雨傘運動的境外勢力間諜。此外,仍有多名中國民眾因聲援佔中被逮捕當中。

這些事件片斷出現於台灣媒體,但遠不如佔中初起時引起社會關注。雖然不是使用催淚彈,與佔中相關的人士持續遭受維穩機器的打壓。來自台灣的聲援和關注必須持續;為了民主,也為了我們共同期待的命運自主。(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