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28a00_p_02_01  

汗漫書院 傳承南投文風
2015年01月08日 04:10
廖志晃/南投報導

前台灣文獻館長謝嘉梁,創辦「汗漫書院」傳承文風。(廖志晃攝)
台灣從清朝後共興建64所書院,至今僅有27所還在運作,其中南投縣就有5所,居全國之冠!藍田、登瀛、明新、文昌、瓊文書院都是民間興建的義學;最近,前台灣文獻館長謝嘉梁,在草屯創建汗漫書院傳承文風,志在針砭時政,端正人心!

謝嘉梁指出,藍田、登瀛、明新書院,都被核定為國家三級古蹟,其中,南投市藍田書院創建於1831年,取名「藍田」,寓意「樹人無殊種玉」,希望培育地方優秀人才;迄今,每年頒發清寒子弟獎助學生,繼續提攜後輩。

草屯鎮登瀛書院在1847年落成,名為「登瀛」,取「十八學士登瀛洲」掌故,廣收子弟振興文教;集集鎮明新書院,在清光緒年間,由地方人士募款興建,禮聘宿儒執教,當年,庄內子弟入學,經費由街上商家負擔!

竹山鎮文昌書院,由清同治時期的詩學社團郁郁社、謙謙社社員集資興建;後來由竹山鎮公所遷建到克明宮現址。魚池鄉瓊文書院,自有資金充足,後來,因興建魚池國中、新城國小缺乏經費,出售7甲多土地挹注建校,此後,都由魚池鄉長任管理人。

---------------------------------------------------------------

新竹縣開發與寺廟發展之關係(四)

三、日據時期寺廟的摧殘對信仰生活的影響

清光緒21年(1895)台灣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一直到二次大戰結束台灣光復為止,日人據台有50年之久。一般學者認為,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對台宗教政策,大約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從治台開始到大正4年(民國4年,1915)西來庵事件為止,為放任發展時期。第二階段為西來庵事件到昭和12年(民國26年,1937)對日抗戰為止,是積極調查時期。第三階段為二次大戰期間的皇民化運動,限制宗教發展,「寺廟整理運動」,「寺廟廢合運動」,對本縣寺廟影響極大。

光緒21年(1895)6月,日軍進攻新竹,遭到各地義軍的抵抗,日軍在增援反撲之際,也對新竹縣境內制高點上的一些寺廟焚燬,以免讓義軍可因地利之而便攻擊日軍,以下是這些被焚燬寺廟的記載:

(一) (竹北犁頭山蓮華寺)光緒21年(1895)乙未之役,本寺全部燒毀,明治35年(光緒28年,1902)林祥亭等善士倡導再建,大正2年(民國2年,1913)竣工。(頁1)

(二) (橫山樂善堂)後日軍侵佔台灣,懷疑鍾石妹在此山中,憤而縱火燒毀,至今廟前仍留二、三殘柱,明治35年(光緒28年,1902)春,由信士鍾增祿、陳上華等人發起重建,葉娘水、鍾增祿捐地,於10月興工,明治38年(光緒31年,1905)完工登龕,命名樂善堂。(頁30)

(三) (竹東柯湖福龍宮)光緒21年(1895)六月間日軍攻入柯湖,廟宇被燒毀,明治29年(光緒22年,1896)5月間眾人倡議募捐重建土埆磚廟宇,正廳五間,橫屋六間。(頁94)

(四) (新埔褒忠亭)日軍佔台時,罹於兵燹,廟堂歸諸灰燼,明治三十二年(光緒25年,1899)由湖口庄輪值經理徐景雲等人召集十四大庄莊民發起重建,同年10月21日興工,明治38年(光緒31年,1905)8月始成。(頁120)

(五) (新埔廣和宮)光緒21年(1895)日軍入新埔,罹於兵燹,殆至大正8年(民國8年,1919),潘成元、蔡緝光等人倡募重建,至昭和4年(民國18年,929)完成。(頁120)

(六) (關西太和宮)日據初期,本廟被佔為竹北二堡辦務署址,後遭焚燬,迨至明治33年(光緒26年,1900)12月由望族羅碧玉等人發起、衛壽宗捐地、眾佃捐款重建,並擇遷於現址並改名太和宮。(頁127)

(七) (芎林廣福宮)光緒21年舊曆6月16日被日軍放火燒毀,明治31年(光緒24年,1898)經理人林學源、劉如棟等十人向莊民捐資發起重建恢復祭典。(頁157)

因政權易屬造成的兵慌馬亂,以及戰爭期間對於寺廟的毀壞,隨著日本政權的建立,陸續幾年內這些寺廟都重建完竣,也將對於民眾信仰生或的不便,減到最低。

二次大戰間其間,日本台灣的殖民當局為免華人存留對「祖國大陸」的民族情感,開始積極地推動「國民精神總動員」、「皇民化」等各項措施,如在家庭推行正廳改善,強迫人民將祖先與日本神道一併供奉,還規定擺設位置。在寺廟則必須加入支持削弱台灣本土佛教傳統的儀式內容的團體,如「○○祭祀聯盟」、「○○佛教護國團」等,昭和15年(民國29年,1940)隨著戰爭的膠著,日本政府提出「寺廟整理」、「寺廟神昇天」等運動,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為桃園中壢郡,此地區通過「寺廟整理原則」、「神明會祖公會等整理原則」、「另設財團」三個原則,在「寺廟整理原則」決定寺廟以全廢為原則,但過渡期之方策,亦得廢合存置一鄉鎮一寺廟。並將中壢郡下全數一百一十九個團體,含二十九座寺廟、四座齋堂、七十八個神明會、八個祖公會(祭祀公業),所屬財產共計水田一百九十七甲、旱田七十八甲,值市價五十萬元,每年租佃收入四萬二千元,全部沒入設立教化財團。次年(1939)中壢街仁海宮舉行寺廟神昇天祭,將泥塑神像用斧頭擊碎,木雕神像一部分燒燬,一部分拿到台北帝國大學(台大前身)土俗學教室保管。此一運動也在新竹縣造成影響,根據《新竹縣志》的記載,昭和14年(民國28年,1939)6月19日,在新竹舊港燒毀神佛像五百餘尊。次年(1940)將新竹市內各神明會捐獻土地財產,設立「財團法人新竹至誠會」。這次的寺廟基礎調查,也發現相當多的寺廟遭到迫害,如:

(一) (新埔龍天宮)日據時代,本宮將神像暫放新埔廣和宮,迄至民國34年台灣光復,神像回駕安奉。(頁114)

(二) (新埔三聖宮)日據時期,被迫前往新埔廣和宮與其他神像共處,台灣光復後奉請恩主公回宮。(頁117)

(三) (新埔廣和宮)昭光16年(民國30年,1941)日軍下令所有寺廟拆除,神佛集中奉祀,附近各定神像均安置本廟,民國34年台灣光復,各寺均迎回神像。(頁120)

(四) (新埔巨埔三元宮)昭和15年(民國29年,1940)日人推行皇民化政策,禁止拜神活動,神祇集中廣和宮,本廟變為講習所,直迄臺灣光復,地方人士迎請諸神回宮。(頁122)

(五) (關西三和宮)二次大戰皇民化運動期間,香旗一度送太和宮內聯合奉祀,台灣光復後重歸廟內供奉。(頁126)

(六) (關西元和宮)皇民化運動期間,宮中眾神移駕太和宮集中奉祀,台灣光復始恭迎回宮。(頁135)

(七) (湖口三元宮)日據皇民化運動中,牌位及香爐轉奉葉屋公廟,廟產充軍,光復後才恢復運作。(頁141)

(八) (湖口德厚宮)初供奉天上聖母,皇民化運動時日人廢除神廟,只准供奉觀音和土地,改由土地公坐正龕,並由范良房發起帶領12支香旗 每年農曆正月9日到北港進香,至今未曾間斷,為湖口最早到北港進香之廟宇。(頁144)

(九) (新豐溪南福龍宮)日據時期採愚民政策,本廟設維新書院,主神被燒毀,迭至民國49年翻修,翌年完醮。(頁147)

(十) (新豐溪南中崙三元宮)日據時期實施皇民化廢除宗教信仰,幸黃新合將牌位藏在家中奉祀,幸免於難,光復後即復位。(頁149)

(十一) (芎林華龍三元宮)皇民化運動期間,本宮神靈被請至飛鳳山代勸堂,台灣光復恭請復位。(頁162)

(十二) (芎林五和宮)後因日人強迫整頓寺廟神佛,本宮諸聖尊神被遷至民宅內供奉。頁163)

(十三) (芎林福昌宮)二次大戰期間實施皇民化運動,村民將本宮改建成五開間之集會所型式,掩護中廳之神明供奉。(頁165)

(十四) (芎林碧龍福德祠)二次大戰皇民化運動期間,主神被迫遷到福昌宮偏殿。台灣光復後,恭迎回祠登龕奉祀。(頁169)

(十五) (芎林上山福德祠)二次大戰皇民化運動期間,日人只允許上山、下山二村有一座伯公廟,保正林德業與鄉紳鄭紹輝用平茭方式選地建祠,本祠主神被入選供奉。台灣光復後,限廢神明各被迎請原位供奉。(頁174)

(十六) (橫山田寮國王宮)昭和15年(民國29,1940)年遭日人拆除,民國36年由詹煌興等人發起重建。(頁177)

(十七) (橫山國王宮)二次大戰時期遭日軍摧毀,台灣光復後,民國35年,由蔡錦繡等人發起重建,工事於民國36年告竣。(頁184)

(十八) (寶山寶斗仁福德宮)日據時期,被新城公學校校長「中島」廢棄,此後庄內不寧,直到台灣光復,庄內信士鄭興旺、蘇清祥、李德泉等發起重建,用紅磚瓦桁埆建造完成。(頁213)

正廳改善、寺廟整理、寺廟神昇天等措施,均影響人民的信仰生活,與改日本姓氏、推行國語(日語)運動、組織國語(日語)模範家庭,並向台灣人徵召為軍伕等配合起來,目的就是要斷絕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文化連繫,割斷二者之間的臍帶,這些措施引起台灣人間相當大的反彈與抗拒,所以在日本戰敗,台灣光復後,台灣人民自動回復傳統生活,客廳裡傳統神明擺正位,祖先牌位放旁邊的作法依舊延續;在寺廟,原被收藏、被集中供奉、被送到台北帝國大學土俗學教室保管的神像也都被迎請回原廟,並舉行登龕復座儀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