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有悔:飼養家禽不用抗生素,那抗菌劑呢? - PanSci 泛科學 - https://goo.gl/q9KqKN


濫用抗生素 每年恐致70萬人喪命
By 聯合財經網, money.udn.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21日, 2017
A- A+
2017-07-21 00:09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儘管對各種抗生素都有抗藥性超級細菌(Superbugs)存在世界各地,但印度被視為是全球超級細菌繁殖溫床,原因就在於當地醫療處方與農畜牧業濫用抗生素的情況特別嚴重。
赫芬頓郵報報導,去年的研究顯示,印度每年有6萬名新生兒遭超級細菌感染死亡。
另一份研究則檢視印度這類超級細菌抗藥性的演化,發現缺乏抗生素使用規範、處方過量與濫用抗生素、農業與畜牧業使用抗生素,而且欠缺法規管理抗菌廢棄物的棄置環境,是促使超級細菌問題在印度擴散的原因。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感染科專家馬泰瑪指出,上述因素也存在其他國家,中國、南非、澳洲甚至是美國醫院也面臨超級細菌問題惡化現象,但印度尤其嚴重。
使用抗生素是導致疾病演變為具抗藥性的重要成因。
印度在2010年為治療人類疾病所使用的抗生素總量高居全球之冠,而且服用量從2001年至2010年激增62%。
印度民眾大量服用抗生素起因是處方過量,或濫用在腹瀉與感冒這類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疾病治療上。另外還牽涉利益衝突,像是醫師若開處方籤使用抗生素,能獲得藥商回扣。
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警告說,全球正接近「後抗生素」時代。
目前估計,這種對超級細菌每年導致70萬人死亡,2050年前可能提高至1,000萬人。


豬油為何來拌飯?

為什麼豬油拌飯會成為道地的台灣傳統平民美食?除了豬油的特殊香氣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貧困年代人們對油脂的渴望。覺得油膩膩的豬油拌飯好吃,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或是說母豬賽貂蟬也解釋得通!!!(三個驚嘆號)
推文到plurk
作者:文青別鬼扯| 2015-09-05 11:06
文青別鬼扯
傍晚鬼王和一位身材火辣的正妹在假掰文青店喝假掰文青茶,正當鬼王藉著稱讚對方的耳環、想偷摸妹妹的耳朵時,妹妹突然問道:
「葛格,你為何都不寫些食評之類的文章?」
「妹妹,葛格不是假掰文青,所以寫不出類似「味蕾在舌尖上跳舞」的文句。」
「葛格,做人不一定要假掰,就像你從不掩飾對我的胸部充滿排山倒海的遐想。」
「妹妹,既然你都這麼說了,你要我寫啥?」
「葛格,寫個豬油拌飯吧!」
「妹妹,我想和你拌在一起!」
就說現在的正妹都是討債鬼來著,叫鬼王寫食評,居然出這種特難的題目。瞎米豬油拌飯,根本無法襯托鬼王高雅的氣質與獨特的品味,*^$!@(*^$)(!$^!))(*(&^(^*%。不過,鬼王不但不是吃素的,平常肉還吃得特多,要談豬油拌飯就來談吧,而且還要談得跟假掰文青作家不一樣。

一碗白飯、一匙豬油、淋上醬油膏、再放上半熟煎蛋,就是道地台灣平民美食-豬油拌飯。(圖:正妹提供)
豬油拌飯是台灣的傳統美食,這不用多說。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淋上豬油,再澆點醬油膏或蔭油(你要配金蘭的生醬汁也行啦),吃起來的美好滋味就如同高國華出獄後見到陳子璇然後兩人急忙衝去摩鐵一樣。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是用豬油來拌飯,而不是用沙拉油、花生油或地溝油?
其實我們會吃啥、能吃啥,都有一定的道理。過去老祖宗們從福建、廣東飄洋過海來台,多少會將當地的飲食習慣一起帶來。福建、廣東和台灣由於受到地理、氣候影響,油籽類作物不多。所以農產能供應的植物性油脂(花生油、芝麻油等),實在難以滿足居民所需。
雖說現代人吃東西都強調要少油、少鹽、少糖,但不能忽略的是,油脂對人類而言,終究是維持生理發展與維持生命的重要營養素。就好比人類大腦的組成,其中九成就是脂肪。倘若媽咪懷孕時脂肪攝取不足,生出來的北鼻就會腦袋空空。而我們每天所需的熱量,也需透過碳水化合物和油脂供應。最最最最重要的是,許多食物美味的秘密,就在於油脂-你覺得毫無任何油花的牛排能吃嗎?!
早在遠古時期,人類就深知油脂的重要性。對於油脂的渴望,更如同為了波卡而撥兩小時電話的阿宅。但是,油脂的取得跟農業生產結構息息相關。前面就說了,過去台灣的植物性油脂供應不足,所以老阿公老阿媽們得透過動物性脂肪補足,此時他們就會特別愛養容易長肥肉的豬。
大家都知道,老阿公老阿媽常說,黑毛豬才好吃。他們所說的黑毛豬,就是桃園種豬。這種豬的特色是,耐粗食、超好養,反正你餵牠吃啥,牠都不會抱怨。所以傳統農家都拿ㄆㄨㄣ(餿水)餵豬,就是這個道理。不過,桃園種豬也有個缺點:時常得養個一年半以上,才夠大夠肥。此外,牠的皮也超厚、肥肉特多。
雖說被鬼王覬覦的正妹,聽到肥肉就嚇得花容失色,罩杯立即升級半個cup。但對半個世紀前的阿公阿媽們來說,肥肉還真是TMD人間美味。原因無他,就是油脂攝取不足所致。鄉民們或許不知,2010年全台人均油脂攝取量是22.69 KG。我們吃的三餐有油,餅乾蛋糕零食有油,而號稱健康養生的全麥五穀雜糧麵包還加了讓人超乎想像的油。無論你怎麼吃,都會滿嘴油,所以一年平均下來就吃進22.69公斤的油了。

過去台灣的植物性油脂供應不足,所以老阿公老阿媽們得透過動物性脂肪補足,此時他們就會特別愛養容易長肥肉的豬。(圖為豬油製作過程,維基共享)
現代人吃油吃到噁心吃到煩,但半個世紀前,大家的油則是吃太少。
1960年時,全台人均油脂攝取量僅有4.72 KG,其中透過植物性油脂的供應量,甚至才2 KG多而已。因此,傳統台灣人就只好藉由打牙祭殺豬時,除了吃豬肉外,順便將肥肉取下,剁成小碎丁狀後,用來放進炒菜鍋內炸豬油。豬油炸好後,會放在大碗公或小桶子內。待其冷卻後,就變成白花花的油膏。媽媽要炒青菜時,就會用湯匙挖一瓢豬油下鍋,再用大蒜頭爆香;有時吃白米飯時,也會淋點豬油、配上醬油,攪拌一下,就成為黯然銷魂的人間美味了。
所以說囉,會拿豬油拌飯原因很簡單,就是缺乏油脂。
由於植物性油脂供應不足,老祖宗們才開始打豬哥豬母們的腦筋。台灣人習慣用豬油炒青菜的原因,也是如此。豬油拌飯之所以能成為過去人見人愛的美食,一方面固然是豬油的特殊香氣所致,另一方面則是貧困年代大家對油脂的渴望所造成的。
所以,豬油拌飯是道地的台灣傳統平民美食。但是,半個世紀以來,台灣的經濟環境變化甚多,我們不但不缺油脂,對它還避之唯恐不及。因此,現代人對它的喜好程度,不一定等同於半個世紀前的老阿公老阿媽。至少鬼王吃豬油拌飯時,味蕾並沒有在舌尖上跳舞啊!
OK,食評寫完了,妹妹快來給葛格抱抱吧,哥哥的味蕾會在你的舌頭上跳舞呦!!!(三個驚嘆號)

---------------------------

抓養豬場排汙 民代:輔導代重罰

中國時報【謝幸恩╱新北報導】

林口「洪添丁畜牧場」4月初被新北市環保局查獲以暗管排放汙水汙染林口溪,遭重罰600萬元。境內多達217處養豬場,環保局祭出「屢犯屢罰」鐵腕,有民代呼籲「輔導取代重罰」;但環保局表示,部分業者對輔導措施採觀望態度,未主動配合,遂仍將以重罰為優先。

「洪添丁」今年被陳情30次,遭開罰7次100萬元,11日適逢大雨,環保局再度發現下游山溝流出大量汙水,隱密草叢間赫然見到暗管蹤影,證據確鑿,環保局祭出鐵腕,依新修訂《水汙染法》重罰600萬元。

業者不排除上訴,但當地對於「洪添丁」汙染出現兩派聲音。市議員蔡淑君說,今年2月農業局查獲業者超養4000頭豬,屢出現超養、汙染問題,應強制業者停養、離養。

此外,今年春末適逢水荒,水利局擬開放31處野溪備用水源,如土城龍泉溪,但林口位於台地依山傍海地形,卻苦無野溪取水,民眾直指養豬場嚴重影響水質。

不過,市府祭出鐵腕能否降低業者犯法次數?副議長陳文治表示,新北市有217處養豬場,可效法宜蘭縣免費收集糞便,前提做好汙水「固液分離」,增加業者合法化誘因,「給他鞭子,不如給他糖吃」。

宜蘭縣環保局長陳登欽說,宜縣養豬場每日產生最高1200公噸糞便,現正進行BOT案,預計年底發包,委外業者收集糞便並投入「厭氧發酵能發電」,估計每日處理400噸糞便。

新北市環保局指出,「宜縣作法非不行,端看有無必要」,跨局處過去針對林口溪流域養豬場進行輔導,但發現多數業者採觀望態度,未積極改善,因此,環保局傾向不直接介入輔導,仍以重罰為優先。

-----------------------------------

養豬業耗水量 可怕

推文到plurk
2015-03-23 06:00
◎ 陳文卿
二十二日自由廣場「也該重視農業節水」投書,深有同感。但以往大家對農業用水的注意,都僅限於灌溉用水,這部分是由各地農田水利會調節,尚可管制。而以抽取地下水為主的畜牧用水,其實問題更嚴重,且不易管制。
畜牧業耗水量以養豬業為主,全國目前養豬頭數約六百萬頭,每頭豬平均用水量每天三十公升,也就是說,全國養豬業每天耗水量約達十八萬立方公尺,相當於全國所有工業區總耗水量的三成以上,十分驚人。
養豬業的耗水主要在於沖洗糞便,一頭成豬每天產生約五公升的糞尿,但卻要使用超過五倍的水沖洗。這種產生大量廢水的養豬模式,卻是幾十年來國內養豬廢水處理的最大難處,也是南部地區幾個農業縣市河川遭受嚴重污染,飲用水質不佳的最主要原因。
生化需氧量(BOD)來計算,每頭豬的糞尿污染量約為人的五至六倍,也就是說,國內總「豬口」的污染產生量,是總人口的兩倍以上。為解決養豬汙染問題,大家想破頭,環保署曾提出「豬廁所」概念,讓豬隻集中地點排糞,可是收集時仍以大量水沖,就破功了。
豬糞尿的高有機質,其實可以經由微生物厭氧發酵產生沼氣能源,若設置沼氣中心集中處理,還可用來發電,也是很好的構想。可是養豬場散布各處,一千頭豬的養豬場,每天產生高達三十噸廢水,要用槽車載到沼氣中心,光是油料運費就不得了。
過去大家都以為台灣的水資源很充沛,污染管制也不太嚴格,因此有別於丹麥、荷蘭等養豬大國,國內養豬業者就採取現在這種看起來很方便、但後患無窮的大量沖水方式來收集糞便;但在水資源短缺,且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不徹底改善是不行了。(作者任職於環保技術服務業,新竹市民)

--------------------------

吃豬危害地球?吃牛消耗資源?「豬的帝國」掀中英論戰

Sid Weng 2014/12/29 發表於 • 國際 • 網摘

你為什麼需要知道這則新聞
中國養豬業濫用抗生素、管理紊亂、汙染水源土壤、排放汙染物,且養豬產生的甲烷等溫室氣體,比二氧化碳的危害強300倍,令全球暖化情形更加嚴重。

ETtoday報導,英國《經濟學人》雜誌20日刊出一篇題為《中國的豬:豬的帝國》文章,直指中國人對於豬肉的需求大到貪得無厭,產生許多汙染問題更會危害世界。報導一出,引來中國媒體連番撻伐,反譏英國不僅菜式貧瘠,西方人吃牛肉對環境的危害更嚴重,批評這篇文章「滑稽可笑」。

文中認為,中國人對豬的熱愛,會讓整個國家、甚至是全世界受害。雖然他們的食物大多自給自足,但養豬工業消耗龐大,甚至有專家指稱,全球有一半的飼料作物都被中國豬吃掉了!美國穀物委員會也統計,截至2022年,中國將需要至少3200萬噸的玉米。

聯合報導,中國人對豬肉的需求過大,造成養豬業濫用藥物、排放數十億噸污染物、產生甲烷等溫室氣體以及龐大的飼料需求,導致巴西和阿根廷農民毀壞亞馬遜雨林改作耕地,嚴重危害地球環境,另外揶揄素食主義者在中國流行,但大部分人仍是大口吃肉為樂趣說道:「忘了生肖吧,中國每年都是豬年。」

除此之外,中國養豬業濫用抗生素、管理紊亂、汙染水源土壤、排放汙染物,且養豬產生的甲烷等溫室氣體,比二氧化碳的危害強300倍,令全球暖化情形更加嚴重。

中國官方媒體不甘示弱,反擊英國蔬菜種類貧瘠、造型不美觀,「觀察者」網站指《經濟學人》報導以尖酸刻薄聞名;「21世紀經濟報導」更是指出西方牛肉消耗資源才是氣候危害元兇。

自由報導,根據美國和以色列最新研究發現,在所有肉類、蛋類和乳製品當中,牛肉是最不環保的動物性蛋白質,會產生的溫室氣體,比豬肉、雞肉多4倍,消耗的水多10倍,使用土地面積增27倍,資源消耗龐大。研究也指出,若一名美國人若棄牛肉改吃豬肉,1年下來可減少製造54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文中又估算,若每個美國人將吃牛肉改為吃豬肉,一年將減少54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約相等於9天的全美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等同於燃燒226公升汽油的排放量,認為提倡減少吃牛的減排效果,比宣導不開車還要好。

從太空看地球 縮時影片呈現驚人美景

 

喜愛觀賞從國際太空站(ISS)拍攝縮時影片的人有福了!美國時事網站Slate公布3支令人讚嘆的影片,每一段都值得細細品味。

觀賞前務必將畫質設定為高解析,因為你絕對不會希望錯過任何細節。

根據Slate網站,第1支短片呈現出國際太空站通過義大利海岸、地中海和埃及時,鳥瞰歐洲和非洲的夜景,還能清楚地看見義大利和尼羅河。

影片中可見到暴風雨肆虐埃及和以色列,也能看見海面映照月光。順帶一提,地球邊緣環繞的綠色弧線稱作大氣光。

第2支影片比較長,也更叫人屏息,以德國太空人葛斯特(Alexander Gerst)拍攝的地球照片為特色。

在3分鐘處,城市燈光像星星般閃爍,鏡頭接著轉向地球上方的銀河,影片中還能看見有一部分的光線來自國際太空站,然而,如同第1支影片,照亮背景的是月球而非太陽。

最後1支影片則是有關太空人白地特(Don Pettit),他是最先開始從太空拍攝高解析照片的太空人之一。他努力研究如何才能拍出最好的照片,在這支影片中也敘述有關自己的工作。

有些人或許會認為這些影片華而不實,但它們的價值絕不僅止於此。這些影片讓我們一窺太空人眼中的地球,讓大多數無法親眼看見的人們,從另一個角度領略地球的美麗樣貌。

 

 

【2014/12/28 中央社】http://udn.com/

癌末痛到沒法忍受 醫:案例較少
台灣醒報台灣醒報 – 2014年12月29日 下午9:13
推薦4
相關內容
醫師表示,臨床上已有數種止痛藥物及輔助療法可搭配運用,多數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狀都能獲得紓解。(photo by Racchi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看相片
醫師表示,臨床上已有數種止痛藥物及輔助療法可搭配運用,多數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狀都能獲得紓解。(photo …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台南李姓男子不忍癌末老母受劇痛折磨而將其勒斃的慘案震驚社會!彰基疼痛科主任謝宜哲指出,臨床上已有多種藥物及療法可控制癌症患者的疼痛,醫師束手無策的狀況已較過去減少許多。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基銘強調,癌症患者就算無法住進安寧病房,也可申請「安寧居家療護」,積極進行疼痛控制。基隆長庚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則表示,部分患者會因情緒影響生理,若透過心理輔導,也能緩和疼痛情形。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約6成癌症患者會有疼痛問題,有4分之1在臨終前仍感疼痛,但根據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調查,患者接受口服止痛藥治療後,僅1成仍感到劇痛難解。謝宜哲表示,疼痛完全無法控制的癌症患者為數極少,通常臨終患者較易發生。
「以目前的醫療技術,要做到『pain-free』,也就是完全免除癌症患者的生理疼痛並不困難。」賴基銘解釋,臨床上已有數種口服止痛藥可供選擇,嗎啡也有貼片及注射等不同用法。謝宜哲指出,除了藥物外,也有針對患者「痛點」施以肌肉鬆弛或局部麻醉,以及略具侵襲性的神經阻斷等方式可緩和癌症患者的疼痛。
賴基銘強調,要解決患者的疼痛,首要釐清其痛苦來源。王正旭分析,由於痛覺非常主觀,有時提供患者情緒支持及心理輔導,劇痛也能獲得紓解。謝宜哲則以腫瘤侵犯神經細胞所引發的疼痛舉例說,此時注射嗎啡未必有用,但搭配抗憂鬱劑治療效果往往不錯,因此臨床上也會採用抗憂鬱、抗癲癇或抗發炎藥物來緩和疼痛。
謝宜哲表示,若真的無計可施,還可施以緩和性的鎮靜劑治療,讓患者持續保持睡眠狀態至往生,雖有人質疑此做法近乎「安樂死」,但施打劑量並不會致命,「我覺得更像『安樂活』。」謝宜哲直言,國內可選擇的藥物項目僅約歐美國家的4分之1至5分之1,衛福部若擔心止痛藥不易管制,可開放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疼痛控制建議用藥,就不致引發太大爭議。
「弒親慘案實在不應一再發生。」賴基銘指出,即使部分醫院的安寧病房確實有「1位難求」的情形,但以李男居住的台南市為例,包括成大、奇美等醫學中心都有提供「安寧居家療護」服務,民眾應善加利用,切勿讓親人白白忍痛。


direiuouoict  

傳說「五爪豬」現蹤二林 民眾:人類投胎不能殺
news.ltn.com.tw查看原始檔
彰化二林有一隻大母豬在路口亂竄,民眾質疑是傳說中的「五爪豬」,被人放生。(民眾王帆提供) --
2017-06-17 22:58
〔記者陳冠備/彰化報導〕彰化縣二林鎮二城路上昨日出現一隻大母豬亂竄,不少路人差點煞車不及而撞上,路人報警補抓,警方到場也束手無策,只能暫時把牠趕到一旁甘蔗園,以防發生交通意外,有民眾表示,牠是傳說中的「五爪豬」,是人類投胎,只能放生不能殺!
有民眾將母豬霸氣擋路的畫面貼在「二林人的大小事」臉書社團,照片中,母豬左後腳跟上明顯多出一蹄,許多網友見狀,紛紛表示「是傳說的五爪豬」、「人類投胎的豬」、「不能殺」、等,也有民眾覺得可憐,「牠看起來好老」、「是生完小豬沒利用價值,被豬場丟棄」、「牠也是生命 」引起熱議。
黃姓網友也指出,當地很多很豬戶,偶爾會在甘蔗園看到豬隻亂竄,有些還會跌入水溝死亡,有長輩說那是妖豬,不能殺,既然不能殺,養豬戶為何不好人做到底,養牠們一生,就算終生關在籠裡,也好過到處流竄,萬一造成別人的意外,就罪過了。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表示,民間確實有五爪豬不能殺的習俗,因為五爪豬腳蹄異於常態,人們認為可能是人類轉世,便產生悲憫之心,而給予放生,不過吃了或殺了也不會有異狀,只是有人會感到內心不安。
雲林肉品市場陳姓豬肉業者表示,如果發現豬仔是五爪豬,就不會宰殺,公的會抓去放生,母的會留下當種豬,只是母豬年紀大了,無法育種,養豬戶最後只能將其放生。
二林分駐所表示,昨日中午接獲通報,到場處理發現母豬亂竄妨礙交通,於是先趕往一旁甘蔗園,並通報動防所處置,可是等待多時都不見專人處理,直至傍晚有一對老夫婦開著小貨車,來把母豬接回,人豬順利團員。


詩人吳晟:公部門辦跨年 媚俗、綜藝化 
 分享詩人吳晟:公部門辦跨年 媚俗、綜藝化到Facebook 分享詩人吳晟:公部門辦跨年 媚俗、綜藝化到Line 分享詩人吳晟:公部門辦跨年 媚俗、綜藝化到Google+
2017-12-25 17:08
〔記者顏宏駿、陳冠備/彰化報導〕又到年終跨年,每年此時,各級政府無不卯足全力舉辦「跨年晚會」,順便宣揚政蹟,但詩人、總統府資政吳晟直指,近年政府帶頭舉辦的「跨年晚會」有媚俗、綜藝化的趨勢,節目沒有在地文化涵養以及文化自覺,綜藝化成為晚會最大的賣點,而民間積非成是,把邀請的明星夠不夠大咖、人氣多不多,視為晚會成功與否的指標。
 詩人吳晟指各縣市一窩蜂舉辦跨年晚會,節目媚俗、綜藝化。(記者顏宏駿攝)
詩人吳晟指各縣市一窩蜂舉辦跨年晚會,節目媚俗、綜藝化。(記者顏宏駿攝)
 詩人吳晟指各縣市一窩蜂舉辦跨年晚會,節目媚俗、綜藝化。(記者顏宏駿攝)
詩人吳晟指各縣市一窩蜂舉辦跨年晚會,節目媚俗、綜藝化。(記者顏宏駿攝)
 詩人吳晟指各縣市一窩蜂舉辦跨年晚會,節目媚俗、綜藝化。(記者顏宏駿攝)
詩人吳晟指各縣市一窩蜂舉辦跨年晚會,節目媚俗、綜藝化。(記者顏宏駿攝)
吳晟強調,他不是反對跨年晚會,而是晚會的內容可以更「深化」,畢竟這是由公部門舉辦,可以藉由節目的創意「找回土地的根」,擴大民眾的參與,音樂、歌唱、舞蹈也能「接地氣」,政府可以把跨年晚會視為一項「年度文化工程」,而非透過傳播公司或電視台,找來幾名大咖影歌星,招攬觀眾,聽歌、跳舞,最後大家「小確幸倒數一下」,這就是台灣跨年即景
吳晟表示,「綜藝化的跨年晚會」讓民間企業去做,,但公部門舉辦,就有更「深層」的考量,無奈這幾年各級政府大家「一窩蜂」都在辦跨年,結果大家都仿效民間的「綜藝化跨年」,小縣市經費少,卡司如何跟六都比,選民「積非成是」,把「影歌星夠不大咖」、「人多不多」成為評斷晚會良窳的標準。大家難道都不會想「納稅人的錢這麼花掉,對不對」,當大家5、4、3、2、1,完了,活動究竟留下什麼?上百萬甚至千萬這樣一晚花掉,有意義嗎?


天天吃好料》花蓮古法甕烤放山雞 口感媲美德國豬腳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ipAZEZ


新竹縣新埔鎮寶石里文德路2段某借牌經營的養豬場,近日被抗議,要求業者儘速歇業走人,別再造成當地空氣和水源的污染,並有人指其化糞池疑似佔用河川地。新竹縣政府表示,養豬場已取得廢水排放許可,至於化糞池是否占用河川地須待會勘釐清,農業、環保等相關局處因應陳情到場稽查,發現豬舍裡乾淨、沒什麼味道,但飼主並非畜牧登記證上的羅姓男子,而是另有他人。 https://is.gd/2nOVwu


雖然人類知道吃肉會使動物受苦,造成環境負擔,但全球市場對肉類的需求仍持續增長。多數人不喜看到殺戮或虐待,但為何還是吃肉?
肉食悖論:為何人們不想殺生卻又吃肉? https://bit.ly/3qX0KqZ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頭羊正劇烈掙扎。Kai必須使用擊暈槍數次才能放倒它。他面露猶豫。我以為他會放棄,但他深呼吸後扣下了扳機。六個月大的綿羊應聲倒地。但擊暈槍還不足以殺死它。Kai得割斷它的咽喉。屠夫走上前協助,加快宰殺的速度。
德國人每年平均食用近60公斤的肉類。美國和澳洲的人均肉食消費量則超過100公斤。但親自宰殺並肢解動物的人少之又少;多數人是向超市或肉販購買處理好的肉品。消費者很容易就遺忘,牛排曾是一頭活生生動物的一部分。
這樣的心理能幫助人們克服所謂的“肉食悖論”:一方面想吃肉,另一方面不希望看見動物受苦或死亡。
Kai站在一灘血水中,羊終於停止抽搐,生機全無地倒在他的腳邊。他無法忘記屠羊的過程,強忍著淚水,試圖整理思緒理解剛才發生的一切。“我殺了一只動物。”
肉類導致生態問題
Kai是我的同事。為了制作德國之聲的YouTube節目“Planet A”,他自告奮勇嘗試宰羊。這檔節目的主題圍繞各種環境問題,例如回收、塑料問題、糧食的浪費。
想要談論環境破壞以及氣候變遷,那就繞不開肉類消費這個話題。根據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Heinrich-Böll-Stiftung)、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BUND)以及法國《世界外交論衡》(Le Monde diplomatique)合作出版的“2021年肉類地圖冊”,全球70%的耕地面積都用於畜牧業。
延申閱讀:
肉類地圖冊:是時候重新思考我們吃什麼了
其中40%的耕地被用於種植飼料,主要是黃豆。隨著人們對肉類的需求上升,為了種植更多飼料及開辟牧場,森林及草原遭到砍伐破環。生物多樣性以及能儲存二氧化碳的植物隨之消失。
生產一公斤牛肉,平均用水量超過1萬5000升。工業化養殖尤其需要大量用水,導致河流及濕地干涸,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土壤鹽鹼化。
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的傷害還不僅於此。養殖時使用的抗生素會產生多重耐藥菌,破壞生態系統,增加病毒由動物傳播給人類的風險。
狗和豬有何區別?
Kai很清楚吃肉對環境造成的負擔,所以參與了這次的拍攝。他一直知道,餐桌上的肉類在被擊暈及屠宰時,過程並不美好。盡管懷有罪惡感,Kai還是享受吃肉。擁有相同矛盾心態的人不在少數。
特裡爾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布特勒(Benjamin Buttlar)研究的正是肉食悖論。他認為,不殺生以及不造成傷害的基本道德原則適用於各文化背景中的所有人。
為了減輕道德上的負疚感,人類發展出一系列的自我辯護策略。自2010年起,研究動物與人類關系的學者有增加的趨勢。
例如生物學家布魯姆(Donald Broom)和神經科學家馬裡諾(Lori Marino)就認為豬有高度社交能力而且聰明,具同情心及自我意識。盡管如此,豬仍被歸類為“食用動物”,而且豬肉是繼禽肉之後,全球最常被食用的肉類。
將動物區分為食用動物和寵物是人類克服肉食悖論的一種策略。心理學家喬伊(Melanie Joy)稱這種分類法為“二分法”。布特勒指出,在認可寵物貓、狗是獨立個體時,肉食者不太願意承認農場動物的心智能力。如此一來,屠宰農場動物便不會對人類造成太大的心理負擔。
克服心理障礙的“四個N”
“此外,人們還有非常特別的合理化策略,轉移屠宰動物的責任。”布特勒表示,肉類消費心理可以概括為三個“N”:正常(normal)、必要(necessary)以及自然(nature)。
還有第四個“N”,指的是美好、美味(nice)。對許多人而言,肉類的美味令人難以舍棄。
可愛的小熊火腿,對於克服「肉食悖論」是否有所幫助?© Patrick Pleul /dpa/picture alliance 可愛的小熊火腿,對於克服「肉食悖論」是否有所幫助?
在割斷羊的脖子、羊停止抽搐後,Kai呆立當場瞪著眼前的景象。2019年,單是在德國就有7.63億動物被屠宰。全球每年宰殺的動物更超過700億。Kai轉頭看著攝影機問道:“這麼做就只是因為我們要吃肉?”
第一世界的問題?
這些動物多數是在工業化國家飼養,以流水線的方式大規模屠宰。根據《肉類地圖冊》,光是在中國所生產的肉類就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非洲的人均肉類消費量則是每年17公斤,相當於美國人或澳洲人的約六分之一。
但布特勒指出,人們在肉食悖論中“認知失調”心理過程,適用於世界各地的人類。所謂的“認知失調”指的是人們心理態度和行為不一的情況,簡單地說就是一方面為動物的死亡與苦難感到同情,但卻繼續食用肉類。
布特勒引述了一份跨文化肉食悖論差異研究指出,研究人員發現,一些特定的思維在跨文化間是通用的。例如,當人們看到被宰殺後還帶著頭顱的動物全屍時會產生不適感,這會令人想起肉類的來源,進而失去食欲。Kai自己也深有體會:“當羊的頭顱被切掉、剝皮後,它就只是一塊肉。”
消費者容易遺忘,貨架上的肉品曾是活生生的動物© Daniel Kubirski/dpa/picture alliance 消費者容易遺忘,貨架上的肉品曾是活生生的動物
布特勒說,這份研究也顯示,在主要使用人力屠宰的國家,這樣的心裡差異相對較小。
此外,目前的研究也推測,當一個人對問題感覺越切身相關時,他所感知到的認知失調感便越強烈。人們不會否定世上所有被食用動物的心智能力,只針對自身文化中經常食用的肉類。例如,狗在許多西方國家中被當作寵物飼養,主要食用的肉類是牛羊豬雞,吃狗肉的行為便無法被合理化。這也證明,肉食悖論確實是跨文化的現象,但又依文化而定有所差異。
習慣的威力
當人們試圖通過一些策略合理化肉類消費的行為時,也有部分人放棄食用肉類或動物制品,借此擺脫心理上的認知失調。筆者在吃蛋奶素19年後決定改吃全素,對我而言這是解決肉食悖論最簡單的策略。但心理學家布特勒否定了我的觀點。他表示:“在多數社會中,食用肉類是正常做法。”
筆者來自一個素食主義的家庭,所以將飲食習慣改為全素並不困難。但Kai的家庭習慣食用肉類,肉已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部分。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調適,Kai又開始吃肉。或許是出於習慣,他自己也不確定。
布特勒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與道德考量相比,吃肉會破壞環境並引發健康問題這樣的信息比較無法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
盡管如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Kai無法忘記親手宰殺動物的這段經歷。“死亡本身令人感到震撼。”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肉食悖論:為何人們不想殺生卻又吃肉? https://bit.ly/3qX0KqZ

2021-02-28_1854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