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支持造假?馬雲:阿里是全球打假的領頭羊,假貨有時比真品好 | TechOrange - http://goo.gl/jyUlG5


繼馬雲、馬化騰之後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也走人了
2019-09-24 08:31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企業「國進民退」、消滅私營企業疑雲持續加深,繼馬雲「被退休」及馬化騰「被卸任」騰訊微信法定代表人之後,再傳出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近日也卸任聯想控股(天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職,並不再擔任公司董事。
綜合報導,柳傳志一共登記擔任17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但是,根據官方網站記載,除了聯想控股之外,其餘都顯示「遷往市外」或「註銷」,且北京聯想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也已遷往市外。他曾任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11年11月2日卸任,現任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聯想集團高級顧問。
針對柳傳志卸職一事,聯想方面23日作出回應,指聯想控股旗是有很多子公司及平台公司,隨時會根據業務需要進行合作、調整、清理等,而聯想控股(天津)只是聯想控股的一個平台公司,人事也只是企業正常的業務安排。
根據數據顯示,聯想控股是聯想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持有集團25.81%股份,而聯想控股的76.81%股份被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獨資)、北京聯持志遠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聯恆永信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柳傳志,合計持有,等於聯想集團最大控股者是中國國企。
柳傳志辭卸的聯想控股(天津)於2011年11月成立,註冊資本50億人民幣(約220億台幣),由聯想控股、深圳市瑞龍和實業有限公司各持股50%,他卸任法定代表之後,改由瑞龍和實業法定代表人張欣接任。
中國最大市值公司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已在今年9月10日「退休」、市值接近的騰訊科技,創辦人馬化騰也在9月20日卸任旗下騰訊微信公司法定代表。


馬雲︰假貨更好 網民罵無恥

 

2016-06-15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針對旗下購物平台販售假貨屢遭外界批評,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昨竟大言不慚稱「很多仿冒商品其實比真品質量更好,價格更優惠」。遭中國網民重批是「公開支持造假的節奏」、「中國名人的無恥之辯」。

  •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稱「很多仿冒商品其
實比真品質量更好,價格更優惠」遭中國網
民重批。(美聯社檔案照)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稱「很多仿冒商品其 實比真品質量更好,價格更優惠」遭中國網 民重批。(美聯社檔案照)

  •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稱「很多仿冒商品其
實比真品質量更好,價格更優惠」遭中國網
民重批。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稱「很多仿冒商品其 實比真品質量更好,價格更優惠」遭中國網 民重批。

馬雲昨在中國杭州舉行的投資人會議上表示,今日假貨構成的挑戰就是它們的高品質,很多假冒商品比真品品質更好、價格更優惠;摧毀真品的並非假貨,而是新的商業模式,同樣的工廠和同樣的材料,卻不用國際品牌的名字。

但馬雲又說,在打擊假冒商品上,阿里巴巴的表現依舊是全球最好;去年與中國執法單位合作打假,已讓三百人被捕,摧毀四十六個製造假貨的工廠,沒收一.二五億美元的假貨。

分析師指出,由於阿里巴巴始終無法杜絕旗下淘寶、天貓等購物平台販售假貨行為,已造成多家國際品牌對該公司興訟提告,可能使中國商家和消費者轉往國外購物網站。

自相矛盾 先讚假貨 又說打假成效佳

國際反仿冒聯盟(IACC)五月暫停阿里巴巴的會員資格,主因是IACC主席巴爾基耶西(Bob Barchiesi)與阿里巴巴有利益衝突;巴爾基耶西持有阿里巴巴股票,與阿里巴巴高層關係密切,很多會員也質疑阿里巴巴打擊假貨不力;阿里巴巴四月才加入IACC,不過才一個月時間,就被暫停會員資格。

針對馬雲的發言,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像馬雲這種地位的人不宜發表這樣的談話,對一些個案而言,他的發言也許是對的,但不該把它視為通案。」

網友︰品質高 怎麼不打自己的品牌

網民也批評馬雲的邏輯有問題,認為「質量再好,假的還是假的,既然品質那麼高,為什麼不打上自己的品牌?」還有網友說,這是「中國名人的無恥之辯」,認為「如果假貨比真品更好,為何不註冊商標冠冕堂皇地銷售?」

中東移民大增 德爆發反伊斯蘭遊行
王承中 2014/12/16 18:43 點閱 29 次
15日在德國東部大城德勒斯登,有將近1.5萬名德國民眾舉著德國國旗,高喊「我們是人民」的口號,表達反對歐洲伊斯蘭化。〈photo by Bündnis 90/Die Grünen Nordrhein-Westfalen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王承中綜合報導】德國東部大城德勒斯登的街頭,15日出現由黑、紅、黃三色組成的德國國旗海,有將近1.5萬名德國民眾在「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組織」的號召下,舉著德國國旗,高喊「我們是人民」的口號,表達反對歐洲伊斯蘭化的立場,並抗議政府接受太多的伊斯蘭移民及庇護者。

今年因為敘利亞內戰及IS的崛起,中東的難民大舉湧向歐洲,前往德國尋求庇護的人數猛增,由於德國吸納難民的人數遠比其它歐洲國家還多,因此移民問題成了德國最熱門話題。今年在德國申請庇護的難民人數達到20萬人,相較於去年的12.7萬人,著實增加不少。

該組織的號召人巴赫曼表示,他正試圖保護德國猶太-基督教的文化免受伊斯蘭教的侵蝕,他對於政府無限制准許難民申請庇護而移民德國的手法感到憤怒。10月底,「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組織」還只是個透過臉書聯繫的小社團,如今已成長為可以號召萬人遊行的公民團體。

參與遊行的菲利浦表示,他不反對伊斯蘭教、不反對移民,但只希望政府對於移民議題要有全盤整合性的規則。另一名示威者麥可則說,他不希望德國伊斯蘭化,「我們要維護我們的國家,保持我們的價值觀。」

然而,出身左派社民黨的德國司法部長馬斯,抨擊這場遊行是德國的恥辱,他說,這些被仇恨的難民早已失去一切,才會來尋求幫助。德國穆斯林中央理事會領導人馬茲耶克也警告說,反伊斯蘭運動將分裂德國社會,「我們是人民」的口號試圖區分出「你們,壞的穆斯林,跟我們,好的德國人。」

根據德國《時代》週報發布的民調顯示,有49%的德國民眾對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組織所關注的議題,表示同情;30%的人則對他們的抗議完全支持;59%的人認為德國已經接納了太多尋求庇護的移民;73%的人擔憂激進的伊斯蘭思想抬頭。
----------------------------------
大學評鑑弊病多 學者轟:學術界沒前途

點擊圖片可瀏覽相關圖片
多位大學教授今(16)日聯合舉辦教改論壇,批評大學將SCI、SSCI等國際期刊資料庫作為指標,教師被評鑑綁架。圖:邱珮文/攝

新頭殼newtalk2014.12.16 邱珮文/台北報導

台灣今年發生多起論文涉嫌造假事件,多位大學教授今(16)日聯合舉辦教改論壇,批評大學為鼓勵論文生產,將SCI、SSCI等國際期刊資料庫作為指標,教師被評鑑綁架,只能不斷衝論文數量。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說,台灣學術界若繼續搞資料庫,不回答學術問題,那麼將不會有前途。

國際期刊《自然》上月底刊出專文,探討論文同儕審查議題,其中,更引我國屏教大前副教授陳震遠的學術審查醜聞案為案例,評論該行為令人「嘆為觀止」。

對此,多位學者今天召開教改論壇,會中,長庚大學通識中心教師邱韻如指出,教學與培育人才應是大學教育核心,但是各種應付評鑑、評比的表格、報告、資料庫,加上「I級」研究掛帥,都讓教學淪為次要。

有關大學錄取率幾達100%,台大名譽教授劉廣定建議教育部,在經費不刪減的條件下,自明年起逐年減少公立大學新生總人數,3年內減少1/4,同時也可舒緩優良私校辦學困境,只關校或併校不能解決問題。另外,有關大學教授評鑑「教學4、研究4、服務2」的比例,應將教學提高為5成。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則認為,前教育部長蔣偉寧也因論文醜聞下台,台灣在國際上抬不起頭,不僅政策要調整,學術界也要自省。他指出,正常情況下,技職體系應占整體教育的70%,研究型大學占30%,其中,有5%是頂尖大學。

黃光國說,教育部創了頂尖大學計劃、5年500億等,要求學校衝排名,卻成了問題所在。許多研究者直接套用別人研究成果,改變數據、換個受試者,沒有學術價值。他痛批,頂尖大學計劃花這麼多錢,就只是搞資料庫。「若不回答嚴肅的學術問題,那麼學術界不會有前途、沒有意義。」

他呼籲,教育部應集中資源在幾個頂尖大學,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是愛因斯坦。他也建議,台灣論文採用同儕審查,在搞人情的社會容易同流合汙,應效法英國與荷蘭的論文審查機制,由政府派出科技專員長期關注。

東吳大學前校長劉源俊則說,教育部用各種指標評鑑衡量大學,但是大學不是產業,不能套用管理工廠的方式,「把所有事物都量化的人才是不懂量化;把教育行政當教育,整個教育就垮了。」

對於多位教授批評,教育部長吳思華今天回應,各大學要有高度的學術自律性,未來若有學校出現論文抄襲、造假等問題,將影響爭取頂尖大學、教學卓越和典範科大計畫的申請。
-----------------------------------------
超市排行 全聯720家奪冠
2014年12月16日 04:10
記者劉靜瑀/台北報導

我國主要超級市場營業店數
近年來超級市場走入社區,據《流通快訊》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止,全台超市店數1,490家,較去年底增加45家,其中,全聯720家為國內最大連鎖超市,其次為美廉社366家,而頂好超市242家,居第三位。

經濟部統計處昨(15)日指出,國內超級市場在持續展店及拓展商品種類帶動下,營業額維持穩定成長,去年整體營收為1,587億元,今年前10個月營收1391億元,年增率4.6%。

官員分析,相較於各銷售通路,超級市場的販售品項多達萬種,便利商店雖通路多,對消費者來說更方便,但品項僅三千種。另外,量販業的便利性雖不及便利商店,但隨著年輕世代興起,消費行為逐漸轉變,加上超市積極轉型,力求品質新鮮,並引進獨特商品等,滿足顧客可在同一地點購買日常生活所需備品,有助於挹注營業額持續成長。

《流通快訊》統計指出,全聯今年於全台增加40家店面,美廉社增加29家,但頂好超市卻是減少25家。統計處指出,對步入都會型社會而言,凡是與社區生活緊密結合的賣場形式,將成為流通業發展的趨勢。

統計處表示, 從超級市場營收來看,旺季普遍集中在七、八月的中元普渡及中秋檔期,以及農曆春節前一個月,其餘各月波動幅度較不明顯。至於主要銷售物品,則以「食品、飲料」類商品占55.9%最多,其次為「藥品及化粧清潔用品」占36.4%,紡織服飾、家庭器具等所占比重均不及5%。
-------------------------------------------------------
陸社交新寵 挑戰FB
2014-12-16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賴昭男/綜合報導
大陸社群軟體新寵「碰碰」
大陸社群軟體新寵「碰碰」

 大陸社群軟體新寵「碰碰」日前完成1,700萬美元B輪融資,該軟體由雲智聯網絡科技在6月推出,已吸引全球600萬用戶。雲智聯聯合創辦人田行智表示,希望「碰碰」能挑戰Facebook和微信在市場的主導地位。

 華爾街日報轉述田行智看法表示,年輕一代正逃離Facebook和微信,尋找下一個社交平台。田行智為社交遊戲商Zynga前中國區負責人,與騰訊戰略部前副總經理歐陽雲去年創立雲智聯,目前旗下產品有娛樂互動社群軟體「碰碰」。

 報導指出,碰碰不同於一般社群軟體,利用「趣味搶答」、「性格測試」和「真心話大冒險」等遊戲,倡導新的互動方式,而非傳統的聊天。無論透過文字訊息或是社交遊戲,用戶間需透過3次互動基礎後,才能相互成為好友。

 田行智表示,碰碰將社交互動的遊戲體驗帶到行動設備上。他認為,隨智慧型手機興起,行動設備上聯絡和交友將是最大的業務。雲智聯計畫成為面向大陸與國際市場的首個行動社交網路,目標建立規模達100億美元的全球業務。

 碰碰目前全球用戶破600萬,其中並非單純大陸用戶,在馬來西亞的蘋果App Store曾登上排行榜第2名,並在香港、台灣、日本、新加坡等地皆榜上有名。不過在大陸,碰碰仍須面對許多既有的競爭者,如微信及近日在美國上市的陌陌。

 田行智認為,行動社交創新研發的中心在中國大陸,而非美國矽谷。行動社交服務普羅大眾,北京擁有2,000萬人的市場,且中國已成為全球用戶數最多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因此他選擇在北京創業。
--------------------------------
馬雲要助台青年創業 台聯憂「請君入甕」

點擊圖片可瀏覽相關圖片
台聯青年軍、公民自主機動陣線等團體今(16)日傍晚到兩岸企業家峰會場外抗議。圖:邱珮文/攝

新頭殼newtalk2014.12.16 邱珮文/台北報導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在昨日兩岸企業家峰會開幕式上表示,願意成立基金助台灣青年到中國創業。對此,台聯青年軍、公民自主機動陣線等團體今(16)日傍晚前往會議場外抗議,擔憂這是「請君入甕」的策略,藉以收割我國資金、技術與制度。

兩岸企業家峰會昨天邀請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在開幕式做專題演講。30分鐘演講中,他多次強調,應該多給年輕人機會,並宣布將成立一個基金,幫助台灣年輕人到中國學習、創業。

對此,台聯青年軍副總召陳盈穎今天表示,她從昨天在峰會場外抗議時就不斷提醒,與會的陳雲林、陳德銘都不是重點,馬雲來台才應該警惕。她質疑,馬雲致富也非什麼傳奇,他不過是中共太子黨手下的一顆棋子,隨時可被替換。

公民自主機動陣線成員鍾和耘指出,馬雲曾公開表示自己「愛政府」,並支持中共鎮壓六四學生,「一個自願舔集權獨裁者腳指頭的人,如果不是為利益,會是為了什麼?」

鍾和耘指出,從馬雲收購企業軌跡來看,如海爾電器、中信21世紀、文化中國等,背後都有王軍、曾慶紅家族、江澤民家族等太子黨的影子。而這次峰會有關上海青浦商貿平台、上海自貿區台灣商品中心合作,目的都是吸引台商投資。

鍾和耘批評,馬雲昨天的演講,明顯是「請君入甕」的策略。等我國資金、技術、制度完全過去後,就順手收割,因為馬雲是共產黨扶植企業,資產能輕易併吞其他企業,最後台商將血本無歸。
--------------------------------------------------------

北極地區情勢圖,圖中央下方的大島為格陵蘭。(翻攝自網路)
丹麥已向聯合國提交一份領土主張,宣告北極及其周圍海域為丹麥所有。這是繼俄羅斯、加拿大之後,又一個國家宣稱擁有北極。

丹麥日前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擁有北極的主權宣告,表示研究顯示,格陵蘭大陸架與橫跨北極的水下山脈相連,而格陵蘭是丹麥領土。

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正在收集證據,以確定北極地區的主權的歸屬。一般預料,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需耗時10年,才能對北極主權做出裁決。

20141216001161 (1)20141216001160

2014-12-16_211118  

自由報導,丹麥15日向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提交宣告,主張丹麥對北極周邊地區擁有主權,要求將丹麥在北極圈的海底領土擴大到距離海基線200海里以外。公然挑戰過去也曾宣告擁有北極主權的俄羅斯與加拿大,目前丹麥已同意交由聯合國小組來釐清主權糾紛。丹麥引述研究結果,表示格陵蘭大陸架與橫跨北極底部的水下山脈相連,在此情況下,格陵蘭為丹麥領土,相連的北極區域也同樣為丹麥領土。

(推薦閱讀:北極融冰新加坡最緊張:世界強權競逐「偉大的新航道」,台灣該把握機會參一腳)

丹麥政府告知聯合國大陸棚界限委員會,2002年以來蒐集到的資料支持丹麥主張,海底領土是丹麥本身領土的20倍之多,包含了北極圈、格陵蘭島北部北冰洋海底的89.5萬平方公里。格陵蘭屬於丹麥自治區。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北極圈問題專家羅布.許貝特表示:「這些國家花了數億美元資金用於確定北部國界,這告訴我們北極圈已變得多麼重要。大博弈正在走向北極圈。」

丹麥外交部長黎德果發表聲明說:「提交對於格林蘭以北大陸棚的主權宣稱,對丹麥來說是歷史性的重要里程碑。這個龐大計畫的目標是定義我們所屬大陸棚的外部界線,最終定義丹麥王國。」


美國政府的一項研究顯示,世界上未被發現的天然氣和石油分別有30%和13%可能埋藏在北極圈下。美國地質調查局2008年的報告估計,世界上仍有多達22%的可採資源未被發現,至今深藏在北極圈以北,北極雖蘊藏豐富資源,但其深水下不太可能有石油或天然氣等高價值資源。

Photo Credi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 Flickr CC BY 2.0
Photo Credi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 Flickr CC BY 2.0

南華早報報導,目前所有國家的國界線都止於其北極圈海岸線以外200海里處,這意味著有大量無主土地。在此之前,加拿大、挪威、俄羅斯、美國等國也提出過類似的申請。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組成的調查小組仍在收集證據,預期將耗時10年,才能針對北極主權歸屬做出裁定。據悉,俄羅斯方面的申請會首先被審議,專家會在2027年之前,審議荷蘭方面的申請。

A05A00_T_07_02175030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