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間的媽祖信仰
北港媽祖廟正殿
圖片 影片 更多
在漢人社會的女神崇拜裡,媽祖信仰頗具特色。媽祖是福建莆田沿海的鄉土神祇,北宋中葉泉州設市舶司之後,信仰更加興盛,後來南宋為防堵金人水師,限制市舶發展,導致莆田舟師衰落。而位於南方海上半島盡頭的湄州,為南北海上交通路線要衝,是往來船隻的給水避風港,當地媽祖神祠持續繁榮,爾後被信徒當作媽祖的故鄉。元代之後,湄州媽祖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有了姓氏—林,成為世居湄州都巡檢林孚的女兒,名字叫做林默娘;清代之後,媽祖信仰愈加興盛,出現了原神救難船的傳說,在貿易船之間廣為流行。
臺灣四面環海,居民海上活動頻繁,使得保護船民的媽祖,成為臺灣普遍信仰的神明。臺灣的媽祖信仰在清代時就已盛行,清代婦女對入廟參拜頗為熱中,每逢元宵、過節等重大節日,總見婦女三五成群入廟參拜。日治時期,由於經濟發達、鐵路交通建設完備,參拜媽祖人潮更多,《臺灣日日新報》就曾記載,為了因應北港媽祖誕辰,鐵道部必須加開班車,以抒解洶湧的參拜人潮,由此可見民眾對媽祖信仰的熱衷程度。
戰後,媽祖信仰發展更加興盛,在分靈習俗特別旺盛的臺灣,媽祖信仰因分靈與進香等宗教活動,形成特殊的層級譜系,經過特殊的儀式之後,新塑的神像被視為祖廟神明的分身,具有相同的靈力;但是這些分身,每年必須重新回到祖廟來進香、刈火,保持靈力不衰。信徒們普遍相信,層級較高的媽祖廟,神力靈感較為強大。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擁有280年歷史的大甲鎮瀾宮,每年都會舉辦「媽祖進香繞境活動」,每一年參與的民眾動輒十餘萬人,堪稱臺灣「三月瘋媽祖」宗教民俗活動的重頭戲,也被認為是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
有學者認為,臺灣的媽祖信仰雖然發展自中國大陸,但其實已經臺灣化,不僅由海神成為雨水之神,當雨水太多造成水災時,又有「掃溪路」的靈力,無論是止風歇浪、海上救難或是呼風喚雨,對媽祖來說,都是輕而易舉的小事。臺灣的溪水湍多水急,遇雨多災的自然環境,衍生媽祖水利神的性格。由於,農耕最怕稻蟲害,媽祖也有驅蟲的靈力,使得媽祖更具有農業神的性格;二次大戰時,美軍轟炸臺灣,民間也有媽祖顯靈在半空中掀裙接住炸彈的說法,這個故事流傳臺灣南北,可以想見臺灣民眾對媽祖信仰的喜愛程度。
林默娘未嫁而卒,最終卻被信徒稱為「媽祖」,從傳統漢人社會並不禮遇的單身女子角色,到大受尊敬的母親形象,期間的變化著實饒富趣味。學者妙喻媽祖是「女性的光榮、非主流的勝利」,媽祖信仰是一種陰性的偉大力量,讓人們願意接受母愛的關注,或許也是造成媽祖信仰在臺灣普遍發展的原因。
----------------------------------------
神啊,請賜給我一雙巧手─七夕乞巧節
七夕又名七巧
圖片 更多
當電視上開始疲勞轟炸各種金飾、情人節禮品的時候,不用特意看月曆,就知道情人節快到了;在臺灣,情人節有兩個,一個是國曆2月14日的西洋情人節,另一個則是農曆7月7日的中國情人節,這一天又稱為七夕。但是,七夕可不是情人專屬,它同時也是女孩的節日。
牛郎織女的故事始於漢代,織女既然是這個淒美愛情故事的主角,民間也把織女當作祈求愛情圓滿的對象,臺灣供奉織女歷史最悠久的廟宇,就是臺南開隆宮,又稱為七娘媽廟。七夕也被稱為「乞巧節」、「女兒節」或「少女節」,因為傳說織女有一雙善於女紅的巧手,長輩常常會告誡女孩要學習織女的巧手,將來才會找到好歸宿,因此女孩們都特別用心地敬拜織女,衍生許多有趣的習俗。
七夕乞巧以女性為主,當天閨中姊妹會一同度過屬於她們的節日,有姊妹聯誼同樂的味道,這個聚會可是男賓止步。據說如果男子參與的話,會颳起一陣俗稱「織女暴」的怪風以示警告。
七夕這天,女孩會特別取泉水或河水洗髮,如同取銀河水一般,據說這天的泉水或河水具有潔淨的力量,也可以得到織女娘娘的庇佑。當天晚上要準備「七巧碗」,那是七碗祭品,還要準備水果、鮮花,鮮花以雞冠花最常見,因為它多子,有「宜子之祥」,「雞冠」與「加冠」諧音,又有晉祿的好兆頭。另外,還要準備新竹最有名的白粉、新的圓鏡子、新臉盆裝著乾淨的水,上面橫跨一條新毛巾,給織女娘娘洗臉洗手,希望賜給家中女孩有如織女一樣美好的外表。
等到祭拜完畢之後,一半的胭脂白粉丟到屋頂,剩下的留著自己用,據說從此以後就可以像織女一樣美若天仙了。部分地區,還會要女孩兒拿出做衣服的針線,對著月亮穿針引線,據說如此手藝會變得更靈巧;還有將女紅與遊戲競賽結合的習俗,以針線穿過一支七孔針,誰先穿滿七孔就得勝,表示向織女求得巧手。
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七夕成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節日,也使七夕讓人覺得是女性祈求好歸宿的節日。不過,七夕當天也是魁星夫子的生日,魁星夫子是五文昌之一,當天祭拜魁星可祈求考試功名順利,受到許多讀書人或準備科舉考試者的崇信。
無論是乞巧節或魁星節,其實都反映了傳統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女性祭拜織女娘娘期望能有一雙巧手,善女紅,做個能幹的妻子;男性祭拜魁星夫子,則期待能獲得科名以光耀門楣。七夕這天,除了祈求織女娘娘賦予一雙巧手和好歸宿之外,你可也別忘了祭拜魁星,祈求祂賜給我們聰明的腦袋喔!
------------------------------------------
集媽祖文獻大成 中正大學出書
〔記者蔡宗勳/民雄報導〕中正大學開風氣之先,成立大專院校第一間「媽祖文化研究中心」後,乘勝追擊,出版全台第一本《媽祖研究書目》索引書,讓讀者能輕鬆找到要研究媽祖的相關資料。
中正大學位在媽祖信仰興盛的嘉義縣,去年別出心裁打造全台大專院校第一間「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中心主任楊玉君表示,除了媽祖信仰部分,還探討如媽祖與政治、生活、移民文化等其他層面。
楊玉君說,過去三十多年是媽祖研究的高峰,卻尚未有以專書的篇幅來整理媽祖研究書目,為有效利用與推廣相關文獻資料,她與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張珣主編出版《媽祖研究書目》,收錄一千四百四十三筆從戰後到二○一四年底公開發行的學術研究資料。
《媽祖研究書目》分十八類,包括媽祖的成神背景與歷史、祭典與進香儀式、建築藝術、政治、觀光等,提供如作者、研究主題、出版日及出版社等索引資料,從事媽祖研究者可直接從該書找到所需文獻,不用再到圖書館一本一本翻找。
「偷挽蔥,嫁好尪」─元宵挽蔥習俗
偷挽蔥,嫁好尪
圖片 更多
元宵俗稱小過年,是漢人重要的節日之一,民間習俗認為元宵之後過年才算結束,因此元宵的活動也是熱鬧非凡。元宵夜的重頭戲就是賞花燈,傳統社會男女界線分明,女性平常沒有機會在外面遊走,不過在元宵這天,未婚男女可以假藉賞燈物色對象,或是藉著賞花燈的名義見面,就像歐陽修所言「花市燈如晝,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後」,可見元宵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
除了賞花燈之外,民間還有懸燈門首及提燈遊行的活動,此舉除了慶祝元宵,也因為「燈」與「丁」諧音,俗話說「鑽燈腳生男胞」,民眾在門首懸燈,讓婦女從燈底下鑽過,據說此舉可以祈求神明保祐,讓婦女一舉得男。
臺灣傳統社會還有一個在元宵夜挽蔥的習俗,民間相信未婚女子,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俗語說「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蔥與尪諧音,想要祈求婚姻美滿的女孩,都會在元宵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菜,而且一定要去菜園偷摘的才算數。
臺灣女性元宵挽蔥的風俗,一直延續到日治末期,由於戰爭期間物資缺乏,原本只採一、兩株的習俗,卻變成見青就採,當時還引起農家極大的抗爭,此一風俗因而逐漸消失。不過根據日人的研究,元宵夜女孩偷拔的蔥和菜不能拿回家,必須放回原處,據說若拿回家的話就沒有效了,真不知道此習俗為真,還是為了避免農家的抗議,所想出來的因應策略。
---------------------------------------------------------
卑南族婦女節
1910年,國際婦女大會在北歐丹麥舉行,各國女性齊聚一堂,共同訂定每年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藉以紀念女權運動為婦女權益所做的努力。國際婦女節行之有年,每到這一天,活動總是熱鬧滾滾;在臺灣,也有一個民族,長久以來一直以獨特的方式在慶祝女人的節日,那就是卑南族婦女節─穆沙穆大(Musamuda)婦女除草完工祭。
卑南族是「母系繼嗣」與「夫隨妻居」的部落社會,婚姻上以男子隨女方居住為原則,家族姓氏的繼承以女方為主,主要財產如家屋、田地、豬等,則是母傳女,祭祀權的管理與責任也是由母系的女親屬繼承。雖然隨著社會變遷,卑南族母系色彩已經淡薄,但卑南族婦女節是目前臺灣十四族原住民中,唯一純婦女的祭典活動,可說是母系文化的餘暉。
往昔,小米是卑南族人的主食,部落全年的傳統活動,圍繞著小米生長週期進行,播種或收割小米是部落的大事,為小米田除草自然也相當重要,這項工作專屬女人負責。各部落舉行「婦女除草完工祭」的時間,不盡相同,大致來說,祭典在每年完成小米收割及除草工作之後舉行,時間約在三月初。
祭典開始前,首先由族中女巫進行祈福儀式,祈求上天保佑族人平安順利,不被別族所傷害,栽種的小米等農作物能順利豐收。接著卑南族婦女穿著傳統服飾,頭戴斗笠或帽子、花環,腰繫番刀及臀鈴,排成兩路敲打鐵器和鼓器,口唸「嘎撒呀!姆嘎姆嘎呼!」,意味著除草工作已經大功告成。卑南族婦女們盡情地扭腰擺臀,搖響臀鈴,敲打樂器,手拿活動中最重要的「荖藤」,那是族中男子為了祭典,特地到山上砍藤,編成約30公尺長的藤蔓。清脆的鈴聲及抖擻的吶喊,所到之處吸引行人目光,當天還會有一連串歌舞及趣味競賽,讓婦女們忙碌一整年之後,度過屬於她們的節日。這一天是卑南族婦女唯一可以休息的日子,族中男人必需放下身段,為女人煮飯、斟酒、敬菸,對她們表示謝意及敬意。
目前,婦女除草完工祭保存最完整的部落是下賓朗(Pinaski)及南王(Puyuma),族中女性表示,部落12歲以上的女孩就可以正式參加祭典。女孩從祭典中,開始學習生活中的應對進退禮儀,當天還有向族中女性前輩致敬的儀式,感謝她們一生對部落、對家庭的無悔付出,展現了母系社會的特點。從卑南族傳唱的悠久古調「我將母親為我新編的花環戴在頭上,盛裝參加在Palakuan的舞會……」中,就可以感受到卑南族的部落傳統,及其獨特的性別觀點。
-----------------------------------------------
平埔族的「查某暝」
「查某暝」是高雄縣楠梓仙溪與荖濃溪上游的平埔族部落,早期元宵節女性主導的戲樂活動,與另一個重要節目─中秋夜「查甫瞑」相對應。
當地人認為,在查某暝當天,女人的地位最大,男性不能干涉或禁止女性參加這個活動,而女性戲弄男性時,男性也不能生氣,只能選擇接受。這是當地女性相當期待的節日,每到這一天,活動經常通宵達旦,因此有「元宵暝,查某醒歸暝」,或是「元宵暝,查某消歸暝」的說法。
「查某暝」的活動在《安平縣雜記》中早有記載,當時這個地方的平埔族被稱為「四社番」,在元宵節當晚,婦女會成群結隊穿著漂亮的衣服,綁頭巾、插竹叉(竹籬)、臉頰抹花生油,帶著自製的鼓、鑼,邊唱邊舞,向聚落內的男性索酒,或是對唱、戲弄男性。其中,婦女插竹籬又有特別的意義,因為竹籬與閩南語「得兒」諧音,因此也有祈子的意義。
「查某暝」通常以聚落為中心,由聚落內已婚婦女主動發起,選擇聚落內空曠處或是某戶住宅為活動場地,參與的婦人總會特別打扮,在遊街時如果遇到男人,就會扭腰擺臀「搖」到男人面前,與男人對唱,被選中的男人不能拒絕,被強行灌酒、戲弄、摔角或是強脫褲子,當天有些男性為了避免被女性捉弄,還會躲在床底下不敢出來。
有趣的是,雖然很多部落都有「查某暝」的戲樂活動,但發展出的活動內容卻不盡相同,部分部落男性除了不阻止妻子參加之外,自己也會組成團體對抗;有些部落則有夜遊的習俗,甚至還會集體騷擾特定對象。日治時期,部落的女性還會趁機報仇,騷擾平常協助日人的地方協力者,也有前往警察局邀請警察參與的例子。
由於這是女性的節目,當天不論女性怎麼進行活動,部落男性不能干預或批評。雖是如此,這些遊樂活動仍然有分寸,女性們不會在長輩面前過度放肆,戲謔的對象也以平輩為主。平埔族的「查某暝」活動,強調女性「性自主」與「歡樂」的特質,培養了當地女性樂觀的生活態度。
只不過,「查某瞑」直接挑戰了父權社會的男性威權地位,在日治時期曾經受到壓抑,不少受日人影響的部落男性,阻止家中女性參與活動;學校的日本教師也會用體罰的方式,懲罰參與活動的女學生,阻斷「查某瞑」延續的機會。1950年代後,漢人移入者逐漸增加,父系色彩影響部落社會風貌,且隨著社會的變遷,部落的生活型態也有變化,「查某瞑」的活動已經悄悄消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