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0_170724250px-Eisai  

栄西 -- 喫茶養生記
茶道為日本文化的精髓,其文化的基礎根植於中國飲茶文化,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經歷融會、改造與創新,而自成一格;而每一時期,強調、實踐與完成的重點不同,這些不同的重點奠定日本茶文化豐富多采的內涵,也成為室町時代茶道形成的「歷史元素」。鎌倉時代(1192-1333)日本茶文化表現出以僧侶為主流的「寺院茶風」,帶動此一茶風的關鍵人物為留學宋朝的榮西禪師,他所作的《喫茶養生記》一書代表此一時期日本茶文化發展的結果。此書重要內涵有三,一為內容以《茶經》為主要模仿對象,雖然架構的模仿有所調整,但內容不脫《茶經》茶知識的範圍;二為強調醫療養生的功能,此功能雖源於《茶經》與宋代禪院飲茶湯的習慣,但與宋代禪院將茶湯提昇為茶湯禮的禮儀文化有別,此外《喫茶養生記》中茶的功能強調以「苦」味拯救心臟的醫療功能,也和《茶經》主張以「苦」、「甘」、「寒」等多樣作用,達到五行和諧的觀念有別;三為日本喫茶養生乃解救末世病相、除鬼魅的方法,此為榮西所處日本佛教紛亂時代背景下的特有產物。以上《喫茶養生記》中茶文化的內涵雖多源於中國,但差異處則表現出榮西對宋代茶文化的選擇態度,反映出日本鎌倉時期茶文化本土特色產生的背景,表現出茶與禪結合,主導日本茶文化走向的基調;此後,日本茶文化遂表現與中國茶文化追求道家之悠閒精神生活不同的發展方向。http://www.tau.ac.jp/outreach/TAUjournal/2012/09-nakayama.pdf
--------------
 

2014-11-10_1736382014-11-10_173700  


喫茶養生記
きっさようじょうき
喫茶の効能や製法を述べた漢文体の書。上下2巻。禅僧栄西が承元5 (1211) 年著述。栄西が鎌倉下向の際,将軍源実朝に献上したもの。茶は仏教とともに中国から伝来したが,平安時代には上流貴族や僧侶の間で薬の一種と考えられ,長寿の妙薬とされていた。栄西も本書で茶の製法や効能を説き,喫茶による諸病の治療法を述べ,健康管理の必要を主張している。『群書類従』『大日本仏教全書』に収められている。
---------------------------
建盞流轉記:來自中國的日本國寶
建盞流轉記:來自中國的日本國寶_藝術商業 - 微文庫 - https://goo.gl/fghkv7
--2018-03-20 03:38:17
◆近來藝術收藏圈被一則新聞攪動:2016年9月15日,在美國紐約拍賣的一件中國宋代建窯出產的黑釉油滴盞,拍出780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在近10年來國際宋瓷拍賣最高價榜單上,可排在第四位。排第一的是2012年的宋代汝窯洗,1.69億元;排第二的是2014年的宋定窯大碗,1.18億元;排第三的是2015年的南宋官窯八方瓶,9794萬元;再就是這件建窯油滴盞。於是關於黑釉油滴盞的各類分析文章鋪天蓋地刷滿了屏,大家的注意力被吸引在了一個小眾門類—建盞上。
小窯口的日本逆襲
◆多年來我一直在做建窯的研究(請參閱拙著《大巧若拙—建窯研究及圖錄》一書,廣東科技出版社2016年8月版),也一直堅信建窯必將迎來輝煌時刻。我個人認為:這次這件建盞創歷史地拍出天價,是必然的結果,也將迎來海內外收藏界對建窯建盞的熱烈追捧。但是,要想再次出現更高價格的建窯建盞拍賣紀錄,恐怕機會相當渺茫。
佳士得拍賣的建盞油滴盞最早是由日本戰國時期著名謀士黑田官兵衛收藏的
◆因為,第一,建窯是一個小窯口,產品獨孤一味茶盞,又早早地湮沒了。傳世器物本來就非常稀少,更別說品質好的。能夠達到這件被拍建盞品質的油滴或者是兔毫盞,都已被各大美術館、博物館收為囊中之物,極少有在社會上流傳的。即使是這次的黑釉油滴盞,原來也被日本列為重要美術品,不可以拍賣。第二,玩宋瓷的、特別是玩建盞的藏家,需要有極高的文化內涵。建盞的美是反向思維的代表,並非一般藏家所能理解和欣賞,因此能夠出得起大價錢去追建盞的,只是收藏界的極少數頂尖人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這件建盞出自名門,流傳有序,曾獲得極高榮譽和待遇,類似級別的建盞,基本都被博物館、美術畫或者收藏者鎖定,除非出現極其特殊的情況,是不可能再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上了。
中國的茶文化是最早傳入日本的社會生活方式之一
◆由於大文化的發展變化,建窯在中國早早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自元代以來極少有人去認識建窯,它是被日本人和美國人重新發現的。20世紀初年,日本人山本由定曾輾轉前往建陽水吉考察建窯,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深入窯址。1935年,美國人詹姆斯·普拉瑪教授(James Marshall Plumer)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來到水吉鎮後井村找到了建窯窯址,採集了大量的標本和實物,當年即在《英國倫敦新聞畫報》(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上發表了《發現舉世聞名的建窯窯址》(ThePlace of Origin of The World-Famous Chien Ware Discovered)一文,建窯這才重新回到現代人特別是中國人的視野之中。而建窯建盞在日本卻是家喻戶曉的神聖之物,甚至幾乎達到了“頂禮膜拜”的程度。截至2001年6月,日本共計有1059件文物被指定為國寶,陶瓷只有14件,其中中國古陶瓷就佔了8件。而在這8件中國古陶瓷中,建盞就佔了4件:3件曜變盞、1件油滴盞。由此足見日本人對建盞的重視程度。
僧人與茶文化帶動尊貴“唐物”
鎌倉時代,兩度入宋的日本留學僧榮西
◆日本收藏中國古陶瓷在中國的宋代就已經開始了。中日交流有悠久的歷史,中國的茶文化是最早傳入日本的社會生活方式之一。早在唐代,鑑真和尚東渡(公元753年)就將茶帶到了日本。在這個階段,茶是作為藥品被使用的,採用的是唐代的“煎茶法”,茶葉可以嚼食,因此稱為“吃茶”。吃茶可以提神,日本的禪師們修行疲倦時,便吃茶,久而久之,吃茶就成了禪師修行的法門,茶與禪,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最澄法師於唐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經明州(寧波)到天台山學習佛經,翌年經明州回國時帶回大量的經文和天台山茶籽,他不但成為日本佛教天台宗的創始人,也是日本茶葉種植的開創者。
榮西所撰寫的一本譽茶德之書《吃茶養生記》
◆鎌倉時代,兩度入宋的日本留學僧榮西不僅再次從中國帶回了茶籽,還帶去了中國的茶具和中國的飲茶方式。這裡所說的茶具,就是日本稱之為天目(TEMMOKU)盞的茶盞。因為是在天目山學的喝茶之道,又在此得到建窯茶碗,日僧便將這種盞統稱為“天目茶碗”(Temmoku bowl)。當年的榮西就是在臨安徑山寺求學,並將臨濟宗的黃龍派帶入日本的。而隨之而來的建盞,則成為日本茶道最為尊貴的“唐物”茶具。
成為日本國寶的中國建盞
◆直到今天,日本最大的收藏機構仍然是寺廟,最大的收藏家就是僧人。正因此,很多日本博物館裡所藏的“唐物”也即是來自中國的古代文物,追溯其源頭,大多來自寺廟或者僧人。例如日本奈良東大寺,其內的正倉院,建於公元8世紀中期的奈良時代,是用來保管寺內財寶的倉庫。正倉院收藏有服飾、傢俱、樂器、玩具、兵器等各式各樣的寶物,總數約達9000件之多,其中一半以上來自中國、朝鮮等國。日本很多貴族大家族也有收藏的習慣,這之中來自中國的古陶瓷亦佔了很大的比例。
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曜變建盞
◆現在日本國寶級中國建盞,包括3件曜變天目、1件油滴盞。最著名的曜變天目藏於靜嘉堂文庫,它在光線照射下能發出七彩光芒,隨著視角的改變色彩變幻莫測,給觀者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堪稱無價之寶!這件建盞最早的收藏記錄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上半葉的美濃稻葉家,之後又經德川將軍家,17世紀再回到澱藩主稻葉家,再經小野哲郎(大正七年,1918年)、巖崎家(昭和九年,1924年),後置於巖琦家所建的靜嘉堂文庫美術館。這件建盞也是流傳有序,曾獲得極高的榮譽和待遇。而且它在日本被奉為“神品”,是非人力所能製作出來的,享有至高無上的待遇,被尊為日本陶瓷國寶之首。
京都大德寺龍光院蔵曜変天目茶碗
◆第二件曜變天目藏於大阪藤田美術館,也是國寶級。這件的曜變效果略遜於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品,但是仔細欣賞,仍然稱得上是精美絕倫。最後一件曜變天目盞藏於京都大德寺龍光院,國寶級。
唯一一件被列為國寶級的建窯油滴盞,現藏於大阪國立東洋陶瓷美術館,1951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油滴盞
◆正如前文所說,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這些建盞永遠不會出現在拍賣場上。因此,期盼下一個創天價的建窯建盞紀錄誕生,恐怕只會是一個奢望了。



------------------------------
吃茶養生記
全書二卷。日本第一部茶的著作。收在《大藏經補編》第三十二冊。上卷為〈五髒利合門〉,敘述肝肺心脾腎五髒與酸辛甘苦鹼五味的關系,說明寺之效用。又引《爾雅》、《廣州記》、《茶經》、《本草拾遺》等書,解說茶名字、茶樹形花葉形、茶功能、採茶時節等。下卷為〈遣除鬼魅門〉,列出飲水病、中風手足不從心病、不食病、瘡病、■氣病等五種病相,說明以桑湯治療的方法,並詳述桑粥法、桑煎法、服桑木法、含桑木法、桑木枕法、服桑葉法、服桑椹法,以及服高良姜法、吃茶法、服五香煎法等。本書為榮西七十四歲時所著。
榮西禪師
日本臨濟宗的初祖 榮西禪師 (又譯作"容西")(1141~1215)。
榮西禪師 開山榮西,字明庵,號千光、葉上。生于永治元年(1141年),為備中(岡山縣)吉備津宮世襲神職賀陽氏之子。14歲落發為僧,在比睿山修天台密教,後兩次入宋留學,將禪傳入日本。此外,他從中國帶回茶樹種子,鼓勵在日本栽培,並普及飲茶之法,故以"茶祖"聞名。
中國之行
十二世紀時,中日雖未有正式邦交,但民間已經貿易頻繁,商人、僧侶的往來甚為活躍,日僧赴中國學禪返國弘揚者為數甚多。榮西禪師初學顯密二教于比睿山,尤擅長于台密,為葉上流的創祖。榮西為研究禪法,兩度入宋,參謁天台山萬年寺虛庵懷敞禪師,承襲臨濟宗黃龍派的法脈,而後發展成日本禪宗的主流。
日本禪宗雖早于奈良時代即開始流傳,但並不興盛,真正獨立成宗,造成廣大影響者,首推榮西禪師所開創的臨濟宗榮西禪師自宋歸國後即全力倡弘禪法,在他不斷推展下,禪宗呈現朝氣蓬勃的景象,其後又陸續有宋、元高僧來到日本,使臨濟宗愈見興隆,故榮西禪師被尊為日本臨濟禪門祖師。
《吃茶養生記》《吃茶養生記》一書作者為榮西禪師。他最偉大的功績之一是將佛教的禪宗流派之一――臨濟宗和中國的飲茶習俗傳入了日本。
榮西禪師1141年生于古時日本備中的吉備津。終年75歲。始曾專研天台密教,創立葉上流派,人稱葉上上人。初次渡海入宋時年僅28歲,參拜了天台山後,于當年返回東瀛。19年後再度來到中國。重登天台山拜萬年寺的虛庵懷敞為師,49歲時受菩薩戒,51歲回到日本。
宋期間榮西不僅拜師、參禪修行,還親身體驗了宋代吃茶風俗,對茶的葯效深有感受。他返回扶桑時帶回了茶種,並鼓勵種植。
關于本書
內容概要
《吃茶養生記》主要論述茶的葯物性能,甚少提及吃茶方法和思想性。但這一點卻因證明了茶傳入日本初期時主要重視葯效,從而使本書在記述日本茶道的發展、形成過程中成為了一座裏程碑。本書的內容證明:日本人接觸和飲用茶是從實用這一前提開始,而後才發展成為今天的茶道。
《吃茶養生記》以序章開始,本論由兩卷構成:上卷是"五髒和合門",下卷是"遣除鬼魅門"。上卷的理論是從五髒調和的生理角度展開,下卷則是以驅除外部入侵病因的病理學觀點為立論之本。
序論中,榮西開門見山道出主題:"茶也,末代養生之仙葯,人倫延靈之妙術。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採之,其人長命也。天竺、唐土同貴重之,我朝日本,昔嗜愛之。從昔以來自國他國俱尚之。今更可捐乎。況末世養生之良葯也,不可不斟酌矣……"
此書著于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當時日本國內世態動亂,佛門之內,紛亂四起,寺與寺間爭戰不息。這使榮西禪師強烈地意識到末世來臨。他認為提倡吃茶可使世人安心靜思,強身健體,消除雜念,擺脫亂世苦惱。
榮西將中國的五行、印度的五大思想巧妙地結合起來與身體五髒並行相列:
"以五髒宛五行,木、火、土、金、水也。又宛五方,東、西、南、北、中也。 肝,東也,春也,木也,青也,魂也,眼也。肺,西也,秋也,金也,白也,魄也,鼻也。 心,南也,夏也,火也,赤也,神也,舌也。脾,中也,四季中也,土也,黃也,志也,口也。 腎,北也,冬也,水也,黑也,想也,骨髓也,耳也。此五髒受味不同,一髒好味多入,則其髒強,克傍髒、互生病。其辛、酸、甘、鹹之四味恆有之,食之。苦味恆無,故不食之是故。四髒恆強,故恆生病(其病日本名雲心助也)。若心髒病時,一切味皆異,食則吐之,動不食萬物。今用茶則治心髒,為令無病也。"
榮西指出,心髒為髒中之王者,五味中的苦味,由于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常食用,故心髒病患者較多。作為對策,他提倡經常吃茶,借以滋養心髒,祛病強身。因為人的心身安定,世態便可安寧。
榮西贊嘆了茶的不尋常之處,認為它是一種聖潔高貴之物,它可上通神靈、諸天之境,下救為飲食所侵的人們,是治百病的仙葯。"貴哉茶乎,上通神靈諸天境界,下資飽食侵害之人倫矣。諸葯唯主一種病,各施用力耳,茶為萬病之葯而已。"
榮西在《吃茶養生記》中所想闡明的是茶對人體生理上的葯用效能。明確地揭示出茶在傳入日本初期,日本人隻重視葯用功效,不註重思想性,更無完整的茶道中點茶的規矩和思想體系。
通過《吃茶養生記》可以明確地看到茶是由中國傳入日本,其傳播人是日本的僧侶。此書對于以後"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奠基作用。
傳播禪心與茶德
雖早在奈良朝時期日本已將茶引入,但並不盛行。由于榮西由宋攜回茶種,種植于築前背振山及博多聖福寺,又贈送高辨三粒種子栽植于母尾,不久分植于宇治,為宇治茶園之始,漸漸地使茶更廣泛種植,榮西因此被尊為「日本的茶祖」。
中國宋朝時期禪法已甚流行,而茶具有遣困、消食、快意等功效,故禪林逐漸有吃茶的風氣;吃茶的禮儀、行法更成為禪門中重要的一環,于是有「茶禪一味」的說法。榮西將宋朝禪院的茶風引進日本,歸國後首度于鐮倉壽福寺、博多聖福寺、京都建仁寺等寺院,設立每日修行中吃茶的風習。 建歷元年(公元一二一一年),榮西撰《吃茶養生記》一書,為其晚年最後的著作,傳禪心與茶德。建保二年(公元一二一五),榮西獻上二月茶,治愈了源實朝將軍的熱病,自此,茶風更為盛行。
並稱日本三大古茶書
從名古屋乘新幹線西行兩個小時,就到了岡山市。岡山古代屬吉備國,公元1141年4月,《吃茶養生記》的作者、日本茶道史上被尊為茶祖的榮西禪師就誕生在今岡山市郊的吉備津。榮西(1141-1215),又號千光、明庵,俗姓賀陽氏,幼名千壽丸。其父賀陽秀重是吉備津宮(今吉備津神社)的神官。榮西幼年的時候,跟從父親誦讀佛教的俱舍頌,到了十四歲(1154年)便在比睿山(今京都市東北)延歷寺出家,號為榮西。延歷寺是日本天台宗的總本山,創始人最澄大師(767-822)曾在中國留學,學習天台宗、密教、禪宗等佛教思想和戒律。最澄之後的慈覺大師(園仁,794-864)、智證大師(園珍,814-891)等也都曾在中國留學。他們回國以後帶來了新的學風以及活躍的學術空氣但是唐朝末年,日本停止向中國派遣遣唐使,中日文化交流陷于中斷狀態。所以到了榮西在延歷寺出家的時候,日本佛教的發展也因為沒有新的思想註入而處于停滯狀態,教學僵化,徒具形式。目睹這種狀況,榮西從21歲起便決心到中國去留學。經過數年準備,1168年4月,28歲的榮西從博多(今福岡市)乘商船出發,踏上留學之路。一星期後,抵達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市),此時中國已進入南宋時代。榮西先後訪問了廣慧寺、天台山、萬年寺、阿育王寺,于9月回國,攜回了《天台新章疏》60卷。
-----------------------
全書二卷。日本第一部茶的著作。收在《大藏經補編》第三十二冊。上卷為〈五臟利合門〉,敘述肝肺心脾腎五臟與酸辛甘苦鹼五味的關係,說明寺之效用。又引《爾雅》、《廣州記》、《茶經》、《本草拾遺》等書,解說茶名字、茶樹形花葉形、茶功能、採茶時節等。下卷為〈遣除鬼魅門〉,列出飲水病、中風手足不從心病、不食病、瘡病、■氣病等五種病相,說明以桑湯治療的方法,並詳述桑粥法、桑煎法、服桑木法、含桑木法、桑木枕法、服桑葉法、服桑椹法,以及服高良薑法、喫茶法、服五香煎法等。本書為榮西七十四歲時所著。
------------------
榮西禪師與《吃茶養生記》
2013-11-18 16:53:56|來源:佛教導航|我要分享
字體
日本榮西禪師繼中國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以後,作世界第二部《茶經》——《吃茶養生記》,並於1191年(日本建久二年)由日本高僧榮西和尚編輯出版。
 日本榮西禪師
   茶葉和文化曆來結合緊密。《吃茶養生記》的作者,榮西禪師,是日本高僧,是佛教臨濟流派的鼻祖。他一生研究佛經和茶葉,曾兩次到中國學習。
  繼中國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以後,世界第二部《茶經》——《吃茶養生記》於1191年(日本建久二年)由日本高僧榮西和尚編輯出版。
  《吃茶養生記》全書分上下兩卷,用漢浯和日文兩種文字出版。上卷是寫茶葉的醫療作用和茶葉的產地。下卷是寫日本當時流行的各種疾病都可以用茶葉治療。
  上卷開頭就說:「茶也,養生之仙藥也,延齡之妙術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采之,其人長命也。天竺唐十同貴重之,我朝日本曾嗜愛矣。古今奇仙藥也,不可不采乎。」這段說茶葉的藥用價值和保健作用。接着用了中國陰陽五行辯證關係闡敘吃茶養生的道理。
  書中說:「其養生之術可安五髒。五髒中心髒為王乎。建立心髒之方,吃茶是妙術也。廄心髒弱,則五髒皆生病」。是說人生病多半是由於心髒不好而得,心髒要好,吃茶是妙法。又說「五髒喜五味」,「肝髒好酸味」,「腎髒好鹹味」,「肺髒好辛味」,「睥髒好甘味」,「心髒好苦味」。「五髒受味不同,好味多入,則其髒強,克旁髒互生病。其聿、酸、甘、鹹之恒有而食之,心髒恒弱,故生病。若心髒病時,一切味皆違食,則吐之,動不食,今吃茶則心髒強,無病也」。「人若心神不快爾,必吃茶調心髒,除愈萬病矣。心髒快之時,諸髒雖有病,不強痛也」。又說:「心髒是五髒之君子也。茶是五味之上首也,苦味是諸味之上味也,因茲(此)心髒愛苦味,心髒興,則安諸髒也」,「若身弱意消者可知亦心髒之損也,頻吃茶則氣力強盛也,其茶功能」。
  上卷的後半部分,論述了茶的名字、產地、樹形、采茶季節和制茶技術。引用了不少中國古書對茶的記載和詩歌對茶的描敘。特別是中國的《茶經》,作者榮西撣師有很深的研究。在解釋「酒渴春深一杯茶」時說:「飲酒則喉幹,引飲也,其時唯可吃茶,勿飲他湯水等,飲他湯水,必生種種病故也」。
  《吃茶養生記》下卷論述了當時日本流行的各種病,如飲水病,中風手足不從心病,不食病,腳氣病,等等,由於各種病的流行,造成國土荒亂,百姓之喪。於是有鬼魁魍魎亂國土,腦人民,緻種種之病」。接着榮西禪師在書中提出於治療各種病的方法。概括起來是「吃茶法」和」桑瀝法」。在「吃茶法」中說:「極熱湯以服之,方寸匙二、三匙。多小(少)雖隨意,但湯少好,其有隨意,殊以濃為美。飲酒之次,必吃茶消食也。引飲之時,唯可吃茶飲桑湯,勿飲他湯。桑湯、茶湯不飲則生種種病,……。」最後,榮西禪師總結說:「貴哉兮,上通諸天境界,下賢人倫矣。諸藥各為一種病之藥,茶為萬藥而已。」
  《吃茶養生記》的作者,榮西禪師,是日本高僧,是佛教臨濟流派的鼻祖。1141年生,1215年終。榮西一生研究佛經和茶葉,曾兩次到中國學習。1168年(南宋淳熙年間)他第一次到中國,在浙江天台山學習。1187年再次到中國天台山。榮西禪師兩次到中國前後五年之久,除了學習中國的文化,佛經,還用丁大量的時間學習中國的種茶、制茶、飲茶技術。回國後不但帶回了中國的經卷,而且把中國的茶籽也帶了回去。
  榮西回國後在佛教上形成了臨濟宗流振,而更重要的把中國的茶葉傳到了日本,他把帶回去的茶籽在肥前山(今佐賀)的春振山和榮西所在的山寺拇尾高山寺周圍種植,後來形成了拇尾名茶。榮西曾應京都府宇治市的要求,派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將「拇尾茶」移種到宇治。從此,開創了字治茶的曆史。直到今天宇治的五露茶、碾茶等都是舉世聞名的。
  中國茶葉經榮西傳到日本後,很快得到了發展,到16世紀幹利體集茶葉之大成,開創了日本的「茶道」。
  值得一提的是榮西禪師在日本宣傳中國的茶葉,提倡以茶治病,曾出現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當時有一員大將叫源實朝,因過食而患病,到處求醫,治療無效,就請來榮西禪師祈壽禳災。榮四除了虔誠祈壽外親自跑回寺院,采集丁若幹茶葉,親自泡制供病人飲用,源實朝大將軍飲後霍然而愈。將軍問及茶之詳情,榮西獻上了《吃茶養生記》一書。自此源實朝人將軍成了飲茶和宣傳茶葉的忠實信徒《吃茶養生記》在全日本廣泛流偉「不論貴殘,均欲—窺茶之究竟」。
---------------------
榮西禪師與《吃茶養生記》
2013-11-18 16:53:56|
日本榮西禪師繼中國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以後,作世界第二部《茶經》——《吃茶養生記》,並於1191年(日本建久二年)由日本高僧榮西和尚編輯出版。
 日本榮西禪師
   茶葉和文化曆來結合緊密。《吃茶養生記》的作者,榮西禪師,是日本高僧,是佛教臨濟流派的鼻祖。他一生研究佛經和茶葉,曾兩次到中國學習。
  繼中國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以後,世界第二部《茶經》——《吃茶養生記》於1191年(日本建久二年)由日本高僧榮西和尚編輯出版。
  《吃茶養生記》全書分上下兩卷,用漢浯和日文兩種文字出版。上卷是寫茶葉的醫療作用和茶葉的產地。下卷是寫日本當時流行的各種疾病都可以用茶葉治療。
  上卷開頭就說:「茶也,養生之仙藥也,延齡之妙術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采之,其人長命也。天竺唐十同貴重之,我朝日本曾嗜愛矣。古今奇仙藥也,不可不采乎。」這段說茶葉的藥用價值和保健作用。接着用了中國陰陽五行辯證關係闡敘吃茶養生的道理。
  書中說:「其養生之術可安五髒。五髒中心髒為王乎。建立心髒之方,吃茶是妙術也。廄心髒弱,則五髒皆生病」。是說人生病多半是由於心髒不好而得,心髒要好,吃茶是妙法。又說「五髒喜五味」,「肝髒好酸味」,「腎髒好鹹味」,「肺髒好辛味」,「睥髒好甘味」,「心髒好苦味」。「五髒受味不同,好味多入,則其髒強,克旁髒互生病。其聿、酸、甘、鹹之恒有而食之,心髒恒弱,故生病。若心髒病時,一切味皆違食,則吐之,動不食,今吃茶則心髒強,無病也」。「人若心神不快爾,必吃茶調心髒,除愈萬病矣。心髒快之時,諸髒雖有病,不強痛也」。又說:「心髒是五髒之君子也。茶是五味之上首也,苦味是諸味之上味也,因茲(此)心髒愛苦味,心髒興,則安諸髒也」,「若身弱意消者可知亦心髒之損也,頻吃茶則氣力強盛也,其茶功能」。
  上卷的後半部分,論述了茶的名字、產地、樹形、采茶季節和制茶技術。引用了不少中國古書對茶的記載和詩歌對茶的描敘。特別是中國的《茶經》,作者榮西撣師有很深的研究。在解釋「酒渴春深一杯茶」時說:「飲酒則喉幹,引飲也,其時唯可吃茶,勿飲他湯水等,飲他湯水,必生種種病故也」。
  《吃茶養生記》下卷論述了當時日本流行的各種病,如飲水病,中風手足不從心病,不食病,腳氣病,等等,由於各種病的流行,造成國土荒亂,百姓之喪。於是有鬼魁魍魎亂國土,腦人民,緻種種之病」。接着榮西禪師在書中提出於治療各種病的方法。概括起來是「吃茶法」和」桑瀝法」。在「吃茶法」中說:「極熱湯以服之,方寸匙二、三匙。多小(少)雖隨意,但湯少好,其有隨意,殊以濃為美。飲酒之次,必吃茶消食也。引飲之時,唯可吃茶飲桑湯,勿飲他湯。桑湯、茶湯不飲則生種種病,……。」最後,榮西禪師總結說:「貴哉兮,上通諸天境界,下賢人倫矣。諸藥各為一種病之藥,茶為萬藥而已。」
  《吃茶養生記》的作者,榮西禪師,是日本高僧,是佛教臨濟流派的鼻祖。1141年生,1215年終。榮西一生研究佛經和茶葉,曾兩次到中國學習。1168年(南宋淳熙年間)他第一次到中國,在浙江天台山學習。1187年再次到中國天台山。榮西禪師兩次到中國前後五年之久,除了學習中國的文化,佛經,還用丁大量的時間學習中國的種茶、制茶、飲茶技術。回國後不但帶回了中國的經卷,而且把中國的茶籽也帶了回去。
  榮西回國後在佛教上形成了臨濟宗流振,而更重要的把中國的茶葉傳到了日本,他把帶回去的茶籽在肥前山(今佐賀)的春振山和榮西所在的山寺拇尾高山寺周圍種植,後來形成了拇尾名茶。榮西曾應京都府宇治市的要求,派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將「拇尾茶」移種到宇治。從此,開創了字治茶的曆史。直到今天宇治的五露茶、碾茶等都是舉世聞名的。
  中國茶葉經榮西傳到日本後,很快得到了發展,到16世紀幹利體集茶葉之大成,開創了日本的「茶道」。
  值得一提的是榮西禪師在日本宣傳中國的茶葉,提倡以茶治病,曾出現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當時有一員大將叫源實朝,因過食而患病,到處求醫,治療無效,就請來榮西禪師祈壽禳災。榮四除了虔誠祈壽外親自跑回寺院,采集丁若幹茶葉,親自泡制供病人飲用,源實朝大將軍飲後霍然而愈。將軍問及茶之詳情,榮西獻上了《吃茶養生記》一書。自此源實朝人將軍成了飲茶和宣傳茶葉的忠實信徒《吃茶養生記》在全日本廣泛流偉「不論貴殘,均欲—窺茶之究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