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629116_2280796035423535_7411533909411538179_n

10月5日,是將一生奉獻給臺灣的巴克禮牧師逝世紀念日(3) Facebook https://bit.ly/3yr8lUy
1875年來到臺灣的巴克禮(Thomas Barclay),放棄當電氣學者及優渥生活,選擇來到臺灣,他創辦了臺灣第一所西式大學(即臺南神學院)、發行了第一份報紙、帶來了新式教育與科學、推動白話字讓更多人得以閱讀,同時也對保存臺語文化做出貢獻。
巴克禮牧師在臺最常被提及的事蹟之一,是1895年日軍來臺,劉永福在日軍即將對臺南攻城前倉皇逃走,臺南人無計可施之下懇求巴克禮帶著眾人的請願書,在黑夜中冒著被射殺的危險前往與日軍進行和平交涉,最終奇蹟的改變了日軍的軍事計畫使事件和平落幕。
巴克禮牧師在臺灣奉獻60年歲月,1935年10月5日逝世後,還是選擇葬在這裡。而他位於神學院的牧師館,戰後曾作為歷史館,之後拆除僅剩門前的斜坡,更有好長一段時間不存在於課本和臺灣人的記憶中。
巴克禮牧師服務的太平境教會,戰後經歷改建,目前是市中心的美麗地標。教會旁邊流經的溪流「枋溪」,曾經進出教會還需要跨過小橋,巴克禮牧師也在溪前和信徒留下珍貴身影。
10月5日,一起來追憶巴克禮牧師,這位來自蘇格蘭的正港臺灣人。
圖為巴克禮牧師(右一)於太平境教會門前與信徒合影,大門前的小橋跨越的即為枋溪河道。(3) Facebook https://bit.ly/3yr8lUy


江湖有字在 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開幕 李永得:支持出版產業
2022/07/22 22:37
江湖有字在 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開幕 李永得:支持出版產業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BaLD52
國立台灣文學館向長老教會借展140年前台灣第1台活字印刷機,歷經多年歲月,現仍能正常運作。(台文館提供)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江湖有字在」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今(22)日在國立台灣文學館(以下簡稱台文館)開展,以「有一種勇氣叫出版」為主題,展出1881年台灣第1台活字版印刷機,寓意台灣出版人抵抗各種壓力,創造言論出版自由的奇蹟,文化部長李永得也出席表達支持出版產業。
「江湖有字在—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即日起在國立台灣文學館一樓展覽室展出。(台文館提供)
李永得指出,「沒有好的出版社,作家可能無法存在,也無法有好的出版。」這項展覽向所有的出版人表達最大的敬意。他並強調,出版業影響普世大眾價值觀,也是文化產業鏈重要關鍵環節,文化部一定會持續重視、支持出版產業。
今天台灣文學館「江湖有字在」特展開幕式,獨立出版聯盟理事長陳夏民(左起)、遠景出版社發行人葉麗晴、文學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鄭炯明、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主委王昭文、國立臺灣文學館長蘇碩斌、文化部長李永得、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春暉出版社長陳坤崙、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書林出版社長蘇正隆及三民書局副總經理鄭廣龍合影。(台文館提供)
展場亮點有特別向長老教會借展140年前台灣第1台、也是現存唯一1台活字版印刷機之外,還有「1994年第4屆台北國際書展紀念藏書票」、「1975年出版的《查禁圖書目錄》」等珍貴典藏品。
為呼應由活版、紙本躍上雲端的出版進程,也邀請擅長運用多元媒材的藝術家蔡坤霖,創作〈江湖影(引)文〉、〈文字雲〉、〈雲端雲〉藝術裝置,民眾可沉浸並感受出版人的奮鬥歷程,更能化身為出版人,發揮想像力,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
文化部長李永得操作台灣第1台、亦是現存唯一1台的活字版印刷機。(台文館提供)
台文館長蘇碩斌表示,出版以物質形式傳遞思想與想像,歷經日治時期思想檢查、戰後白色恐怖,一起打造出台灣現在的樣貌,是支撐台灣成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基礎。
此展緣由1年多前,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傳給李永得部長的1個訊息,希望文化部能為台灣的圖書出版歷史留下一些紀錄。王榮文表示,今日的特展開幕是一個好的開始,期待「出版界拿出好的東西,讓出版的歷史充滿光榮」。
文化部長李永得出席台灣文學館「江湖有字在」特展開幕式,表達支持出版文化產業。(台文館提供)
台文館表示,台灣出版史上有許多傳奇,有的獨自練功、有的義氣結盟,有時共同抵抗強權,猶如闖蕩江湖的高手。這次展覽以台灣人文出版演進為主軸,展現出版人如何披荊斬棘,走到當今出版業百花齊放、網路媒體新興的盛況
江湖有字在 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開幕 李永得:支持出版產業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BaLD52

2022-07-22_2253392022-07-22_225414


台灣不識字率比北韓高?教育部補助地方政府設立成教班
2020年5月3日 上午11:28文盲+不識字率為1.04%
【時報-台北電】根據內政部統計,我國年滿15歲以上人口不識字率為1.04%,在亞洲僅次於日本、韓國及北韓。教育部訂定「補助辦理成人基本教育實施原則」,補助各縣市開辦「成人基本教育班」(簡稱「成教班」),逐年推動識字教育,以降低我國的不識字率。
教育部表示,成教班依上課對象分為普通班及新住民班兩種,以增進失學國民與新住民的語 文溝通能力,拓展人際關係,融入現代社會環境。各縣市開設成教班,每班以15人為原則,分初、中、高級班,每期授課72節,地方政府得視成教班所在地區及失學國民、新住民人口分布情形,酌予降低開班人數。
教育部今年度為了解新住民適應家庭、社區及職場生活的需求,於前一年展開語言學習需求調查,以做為開班參據。今年部分地方政府依據需求開設閩南語班,如新北市、台中市、澎湖縣、宜蘭縣、台東縣等,開設客語班如台東縣及雲林縣,有關各開班資訊請洽詢各地方政府教育局(處)查詢。
另為便於新住民學習華語文,也特別針對新住民最多的5個國家:印尼、越南、泰國、柬埔塞及菲律賓〈英語系〉,修編「成人基本識字教材」第1冊至第6冊及中越、中印、中泰、中柬、中菲(英)版雙語對照本、華語有聲檔,今年新增閩語及客語版本錄音教材,並公告於教育部出版品網站,提供民眾自行下載,方便自主學習。(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林志成)


松雲軒是台灣第一家雕版印刷機構,由盧崇玉創立,出現於1821年,道光初年,位於臺灣府城上橫街統領巷/台灣第一部羅馬字印刷機+1875年巴克禮牧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BUwreo

---------------------

與國際接軌? 綠委提議廢除ㄅㄆㄇ引熱議 
 分享與國際接軌? 綠委提議廢除ㄅㄆㄇ引熱議到Facebook 分享與國際接軌? 綠委提議廢除ㄅㄆㄇ引熱議到Line 分享與國際接軌? 綠委提議廢除ㄅㄆㄇ引熱議到Google+
2018-03-01 17:5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立委葉宜津日前在民進黨台南市長初選電視政見發表會上說,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和國際接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學ㄅㄆㄇㄈ,把羅馬拼音學好,此話引來網友反對與支持熱議。
 立委葉宜津。(資料照)
立委葉宜津。(資料照)
 葉宜津提倡的廢除注音符號,在網路上引來許多討論。(圖擷自批踢踢)
葉宜津提倡的廢除注音符號,在網路上引來許多討論。(圖擷自批踢踢)
「ㄅㄆㄇㄈ有什麼『路用』?就只是一種注音而已。」葉宜津說,她從擔任立委開始就提倡,義務教育應該要往下延長一年,教育重點應放在與國際接軌。她認為,與國際接軌第一要做的就是丟掉ㄅㄆㄇㄈ,小孩應該改學羅馬拼音,這樣就可以拼出任何語言,「我們孩子不會害怕蝌蚪文,這是跟國際接軌非常重要的一步。」
葉宜津所提倡的廢除注音符號,在網路上引來許多網友討論,許多人直言「台南市長可以左右中央教育嗎?」、「下一篇,繁體字太複雜、改用簡體字幫助幼童成長。」、「廢中文改英文還比較吸引人。」但也有網友認同,「不錯啊,拼音輸入比注音快。」、「注音本來就沒屁用。」


b24a00_p_05_02  

全球卓越建設獎 巴克禮紀念公園奪冠
2017年01月26日 04:10 黃文博/台南報導
全球卓越建設獎 巴克禮紀念公園奪冠
巴克禮紀念公園是臺南市政府工務局以尊重與保留既有水圳紋理,串連水域與地景塑造的。(黃文博攝)
臺南市政府工務局以尊重與保留既有水圳紋理,串連水域與地景塑造東區巴克禮紀念公園,並運用「減量」、「輕量」及「生態」的設計原則開闢,2007年躍上國際,贏得全球卓越建設獎公共建設類優等獎,2015年擴建工程再度贏得全球卓越建設獎環境類首獎,大躍進奪得世界第一名。
在不動產界素有奧斯卡獎之稱的全球卓越建設獎,2016年頒獎典禮於巴拿馬舉行,由臺南市副市長吳宗榮代表出席接受這份世界級的榮耀。
巴克禮紀念公園擴建工程設計概念以抬高木棧道的方式,營造螢火蟲棲地蜜源植物區復育及創造生物廊道,讓公園的動、植物友善的和平共存;滯洪池更提供白鷺鷥、紅冠水雞、翠鳥等鳥類絕佳的棲息空間,其他如活動草坡、自然環境教育中心除了提供生態解說功能。
未來將連結公園周邊小學及相關社團組織,以巴克禮紀念公園擴建工程為環境教育基地,推展生態保育教學資源整合,進行各種五感體驗的生態探索教學,型塑區域性都會休閒遊憩的綠地空間,達到城市永續發展的目標。


 

羅馬拼音 繁體漢字

推文到plurk
2016-04-16 06:00

◎ 劉天賦
南社張復聚會長說,台商由於從小學ㄅㄆㄇ,導致不會羅馬拼音,使得他們學越南話困難;其實,對於越南、印尼、菲律賓的新住民父母,也有同樣的困擾,因為華語用注音符號教學,他們必須要先學ㄅㄆㄇ,而不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羅馬拼音。
檢視語文發展,台灣其實一直是羅馬拼音(字)與繁體漢字並存的地區。
台灣人使用的最早文字就是羅馬字。一六二七年,荷蘭傳教士教導台南地區平埔族新港社居民書寫族語,史稱「新港文書」一八六五年後,長老教會傳教士馬雅各及馬偕到南北傳教,使用「教會羅馬字」聖經傳教,同一時期也有客語羅馬字聖經出現。
由於台灣後來的統治政權都是漢字文化圈的國家,漢字在台灣成為主流文字,注音符號則在一九四五年後才成為華語拼音的工具。在一百年前,華語開始使用ㄅㄆㄇ拼音教學,注音符號對於台灣學習華語有階段性的功能,但是由戰後至今的發展可知,注音符號已造成對台灣本土語言的重大傷害,也對台灣的國際化產生阻礙。
台灣本土十八種語言到了二○○六年,都完成標準化的工作,都使用羅馬字拼寫他們的母語。
所以,羅馬拼音(字)加繁體漢字,是台灣語文的最大公約數。
台灣要保存母語,要走向世界,要推動「新南向政策」,應以教育的方式,逐步地將華語的拼音教學,改用所有台灣語言皆可通用的羅馬拼音系統,讓台灣兒童只要學一套拼音系統,就可以用來書寫他們的母語,並可以同時學得歐美語言的文字符號,也讓台灣前進東協更加快速。
(作者為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

----------------------------------------

台南神學院

----------------------------

「巴克禮路」 南市首條外國人名字命名

2016-01-19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南台南副都心開發案歷經多年的施工,目前已大致完工,區內街道完成命名並掛上路名,其中一條因緊鄰巴克禮紀念公園而取名「巴克禮路」,也是台南市區第一條以外國人名字命名的道路。

  • 南台南副都心鄰近巴克禮公園的南北向道路,命名「巴克禮路」。(記者蔡文居攝)

    南台南副都心鄰近巴克禮公園的南北向道路,命名「巴克禮路」。(記者蔡文居攝)

民政局表示,東區戶政所曾召開一次路名命名協調會,邀請議員、里鄰長等地方人士參與,其中一條緊鄰巴克禮紀念公園的南北向道路,因位在巴克禮公園旁,因此命名「巴克禮路」。其他街道路名,則參考附近的崇明、崇德及崇善路,以「崇」字開頭命名。

民政局指出,目前市區並無以外國人命名的道路,「巴克禮路」是台南第一條。巴克禮公園因屢獲大獎,為台南市知名的公園,當初是為了紀念英籍巴克禮牧師對台南的貢獻而命名。

根據太平境教會的記載,巴克禮牧師生於一八四九年,父親為教會的長老,他於一八七四年從英國出發,先抵達中國廈門,翌年再到台灣。一八九五年十月,日軍圍攻台南城,城中紳商因恐懼,懇求巴克禮牧師及宋忠堅牧師與日軍交涉,獲不流血入城,巴、宋兩牧師因功受勳章,紳商及市民十分感謝他們的恩情。巴克禮牧師來台六十年,一九三五年十月逝世,享壽八十七歲。

地政局說,位於東區的南台南副都心第一期開發案總面積約七十公頃,於民國九十九年公告,一○二年十一月動工,目前部分道路基礎設施已陸續完成,預計下月初辦理配地,七月全部完工交地。

220px-Thomas_Barclay  IMG_20141104_141846  

湯瑪斯·巴克禮
Thomas Barclay
湯瑪斯·巴克禮
Thomas Barclay.jpg
傳教士、語言專家
出生 1849年11月21日
英國 蘇格蘭
逝世
1935年10月5日(85歲)
臺南州臺南市
國籍 英國 蘇格蘭
母校 格拉斯哥大學
萊比錫大學
頭銜 M.A.

巴克禮牧師於1935年過世前在高雄應邀主持旗後教會會堂定基式
湯瑪斯·巴克禮(英語:Thomas Barclay,漢名:巴克禮,白話字:Pa-khek-lé ,1849年11月21日-1935年10月5日),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長老教會的傳教士、語言專家。他26歲即抵達臺灣,亦於當時決定將一生奉獻給臺灣,他相信這是上帝給他的使命。定居臺灣後於1935年10月病逝。

巴克禮在1849年11月21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父親為布商,且是教會長老。由祖父開始,全家即深受17世紀德國敬虔主義的薰陶,因此, 巴克禮從小便在充滿基督教氣氛的家庭中長大。在他16 歲生日之際,便將自己奉獻給神,終身為上帝使用。由於聰穎好學,未滿15 歲,於1864 年就進入格拉斯哥(Glasgow)大學就讀,他對數理之研究頗有心得,且對於電氣知識方面的見解亦頗為豐富。[1]1869年進蘇格蘭自由教會神學院(Free Church Divinity College),1873年畢業後赴德國萊比錫大學(Leipzig University)一年。在神學院即將畢業之際,聽了當時在中國廈門擔任宣教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1830-1877)的演說後,感動之餘,決定將此生投入中國的宣教行列中,成為一名中國宣教師。

在台灣宣教
巴克禮於1874 年9月19日,由英國的利物浦(LiverPool)出發,歷時三個月,1874年12月18日抵達廈門,開始學習廈門話。1875年6月5日,在打狗(高雄)登陸,暫居旗後,向打狗(今高雄)的李庥(Hugh Ritchie)學習傳教,成為英國長老教會第5位赴台的牧師。巴克禮牧師初到台灣即受到瘧疾的侵襲,幸好得到旗後醫館的萬醫生醫治得以痊癒。(李庥牧師也是感染瘧疾而病死台灣)

為了使教會往下紮根並建全發展,因此迫切需要培育本地籍的傳教人才。馬雅各醫生於1869年7月在二老口醫館創設「信徒造就班」,得吳桑江協助,提升為「傳道者速成班」(Communicants' Class)。1875年,新樓建成後甘牧師將它接過來,改為「傳教師養成班」(Students' Class),由廈門美國歸正教會盧良教師指導,有7名學生在甘牧師館樓下上課。1876年,巴克禮從打狗至台南,這兩地的「傳教師養成班」,也在一年後正式合併。

在19 世紀中葉,當時台灣社會遍佈文盲,能懂漢文的實在太少。巴克禮期待全台灣的人都能夠信仰上帝,為了能使福音生根於台灣,他積極推動白話字運動(亦即羅馬字拼音)。為配合白話字運動的推行,巴克禮特別構思籌劃設立專門印製白話字的出版部門,以方便印行白話字的教學教材。

1880 年,馬雅各宣教師由英國捐回台灣第一部羅馬字印刷機,巴克禮即回到英國學習印刷技術,1884年,他返台後便借用新樓醫院東北角的一間房子做為機房,開始印刷的工作,此也是台灣最早印刷術之開始。巴牧師名其書房為「聚珍堂」,俗稱「新樓書房」。1887年底,巴克禮才正式將旗後的6名學生遷來和甘牧師館樓下的7名合併於舊樓(二老口)禮拜堂的正廳授課,巴牧師命名為「大學」(Toa-oh)「Capital College」,這就是台南神學院之創設。

1891 年4 月,巴克禮返國述職。並於隔年11 月與蘇格蘭護士伊莉莎白․克麗絲緹(Elisabeth A. Turner)結婚。婚後她便隨著巴克禮返台宣教,藉著自身的醫療專業背景,將醫療與宣教結合,來服務早期的台灣百姓。

1895年馬關條約簽定,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唐景崧與劉永福等人建立台灣民主國,聯絡台灣士紳,希望抵抗日本統治,爆發乙未戰爭。日軍挾現代化武器,擊敗各地反抗軍,原先鎮守南部的黑旗軍統帥劉永福陣前潛逃。台南士紳懇請巴克禮牧師及宋忠堅牧師向乃木希典將軍交涉,引導日軍不流血和平入城。10月20日,日軍進駐台南,巴、宋兩牧師因功受勳章,紳商及市民非常感謝他們之恩情。

1919年6月,巴克禮因翻譯白話字新約聖經,而榮獲母校格拉斯哥大學頒發榮譽神學博士學位。1918年被英國聖經公會任命為榮譽終身總裁,1921年膺選就任英國長老會首屆總會議長職位。1923年,巴克禮完成杜嘉德所著《廈門音英漢大辭典》的增補工作,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巴克禮在台灣傳教一甲子,除了積極推動白話字教育外,最大的成就是建立台南神院。他擔任台南神院第一任校長(1876-1925),不但使神學校的規模擴大,同時引進現代化的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巴克禮不僅教導學生宗教、信仰方面的知識,他也灌輸學生科學方面的知識,如陽曆與農曆的差別、觀察天文、做科學實驗等。其可說是兼俱「宗教家」與「科學家」的精神。他也曾短暫擔任長老教會中學(今長榮高級中學)的校長。

出版事業
巴克禮創立了台南聚珍堂(台灣第一家新式印刷機構,俗稱新樓書坊,同時也是教會公報社),並從英國募得台灣第1台新式活版印刷機,由他本人回國學習操作和組裝印刷機,再將印刷機運到台灣(約1881年前後運抵台灣)巴克禮策劃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機關刊物《台灣府城教會報》,於1885年7月12日創刊,印出遠東地區第一份教會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也就是今日《台灣教會公報》的前身,這是台灣民間最早的報紙(另一份雜誌是官府辦的官方公報,類似邸報)[2]。由於信徒們喜歡傳閱,發行量直線增加至二千份,長老教會透過印刷教會刊物,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史料,對歷史的傳承深具意義。

目前,印刷機存放於長榮大學中,新樓書坊仿製一台放至於書坊中[2]。

逝世
1893年,巴克禮與蘇格蘭護士伊莉莎白․克麗絲緹(Elisabeth A. Turner)結婚。婚後她便隨著巴克禮返台宣教,可惜巴夫人常為頭痛之疾所苦, 加上常常遠征路程顛簸的東部,長期下來體力耗損極大。最終於1909 年7 月離世,得年僅51 歲,葬於上海外國人公墓內。

1934年,以86歲高齡,擔任長老會台南中會太平境教會小會議長職。直至1935年10月5日,因腦溢血病逝新樓醫院,享壽86歲。
----------------------------------------------------
曾取出自己眼珠的宣教師

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49~1935),出生於蘇格蘭。在台時間:1875~1935年(逝於台南)。

 早期宣教師傳教時經常受毀謗及攻擊,而讀聖經和禱告是巴克禮牧 師宣教動力的來源。在長榮中學史料館內存放一件巴克禮生前所穿的 睡袍,在右膝的部分有些破損,見證他的敬虔。甘饒理宣教師回憶: 「巴博士常在夜晚與自己家中的老僕人跪下禱告以後才上床睡覺。」
 一八八五年,巴克禮受派到屏東二崙視察,在主日禮拜進行時,村 民把糞尿往巴克禮頭上澆下。受到如此的侮辱,他反而幽默地說: 「這糞尿撒在你們的蔬菜可當肥料,撒在我的身上是一種浪費。」
 一次次的挫折,讓巴克禮的信心越堅定。哪怕交通不便,途中有原 住民攻擊,仍多次前往危險的東部傳道。有一次,巴克禮一行人在大 武山的山路遇到原住民包圍。由於傳說只要吃過巴克禮的肉,就能長 命百歲,所以那些人一心想抓他。同行的人驚慌不已,但巴克禮憑著 信心,在危急之時,取出他的左眼,又放回去(他的左眼早年因受傷 而失去)。原住民們誤以為見到神明,即下跪求饒,這才化解危機。  巴克禮十六歲就立志獻身為主所用,廿六歲到台灣後,把一甲子歲 月奉獻於此,創設神學院、推行白話字、創辦府城教會報、重譯聖 經、增補廈英大辭典等。一九三五年,巴克禮因腦溢血而逝世,享年 八十六歲。
 《台灣教會公報》2009年1月12日〜2009年1月18日(2968期)

------------------------------------------------------------------------------------------------------------

2014-04-19_220111  

http://zh.wikipedia.org/wiki/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

羅馬數字對照表

2014-04-19_212325  

 

查禁羅馬字聖經

撰稿者: 吳仁瑟
政府針對羅馬字《聖經》的查禁行動。19世紀基督教再度傳入臺灣,即重視信徒對於聖經之研讀。1865年基督教長老教會第一位來臺宣教師馬雅各醫生(James L. Maxwell),著手翻譯、監製出版新舊約聖經(1873, 1884);1875年來臺的巴克禮牧師(Thomas Barclay),創立臺灣第一家西式印刷所聚珍堂(今新樓書房),1885年發行臺灣第一份報紙《府城教會報》(今《臺灣教會公報》),並重新翻譯出版《Sin-iok》(新約1916)及《Kū-iok》(舊約1933)。
羅馬字(又稱白話字)是教會通訊、報紙、聖經、聖詩,及學校教育極佳的工具,傳播迅速影響力大。廣東話羅馬字創於1600年,福建話羅馬字創於1832年,1860年代傳入臺灣,1880年代在臺灣擁有數十萬的讀者人口。及至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930年代廢止教會學校裡的禮拜與聖經課,禁止使用臺灣母語,並禁止使用羅馬字聖經;1942年強迫《臺灣教會公報》停刊國民政府遷臺後,於1946年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1955年下令禁止教會使用羅馬字,1956年規定各機關、學校、公共場所一律使用國語,1966年規定各級學校須使用國語,學生違犯者予以懲處。
1957年臺灣省教育廳通令各縣市取締白話字聖經,不准以臺灣母語傳教。1969年禁止《臺灣教會公報》以羅馬字印行。地方教會的聖經、聖詩陸續遭到沒收。1974年臺中縣(註 1)和平鄉(註 2)Tayal(泰雅族)博愛教會禮拜進行中,警察進入教堂強行帶走Tayal語聖經及聖詩。1975年1月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沒收中華民國聖經公會(2003年正名為臺灣聖經公會)新譯的臺語羅馬字聖經2200本;世界聖經公會總幹事因此專程來臺,駐美大使沈昌煥亦在國際教會譴責與壓力下,返國報告此事之嚴重性,政府當局因此退還600本。臺灣教會公報社的羅馬字聖經及字典,亦全遭沒收,1978年底,基督教長老教會鄭兒玉牧師暗中印發羅馬字聖經2000本。
1973年B.L.M. Embree主編的臺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Southen Min》被以有違推行國語政策為由而查禁、沒收;寄發之教會公報有時亦會失蹤或遭沒收。1984年教育部函請內政部禁止山地教會使用羅馬字傳教,並禁止母語文字的書刊、聖經等。
羅馬字聖經遭受最嚴厲查禁並非於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而是1970年代退出聯合國之後,直至蔣經國執政晚期,才逐漸放寬

--------------------------------------------------------

臺灣新文學運動和羅馬字 評論。發表於1923年12月11日《臺灣民報》第13號。作者蔡培火。〈臺灣新文學運動和羅馬字〉為新文學運動初期倡議羅馬字提案的重要文獻。文中,蔡培火以啟蒙民眾為論說,初步闡述羅馬字對於提升民眾識字率的巨大成效相較於日語、漢語,24個字母的羅馬字,能夠幫助一般民眾快速掌握基本的符號運用。尤其大多數臺灣民眾使用的閩南語不適合以漢語等文字記錄、書寫。因此,羅馬字的普及推廣,才有機會真正實踐新文化運動的啟蒙目標。自1885年「臺灣府城教會報(Tai-oan- hu-sia Kau-hoe-po)」以降,日治時期以羅馬字撰寫的作品,較具代表性的包括如:賴仁聲《An-nia e Bak-sai(阿娘的目屎)》、鄭溪泮《Chhut Si-Soa(出死線)》。作者蔡培火(1889~1983),少時即學習羅馬字,後為「臺灣文化協會」重要成員。曾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臺灣民眾黨、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等政治社會運動。蔡培火畢生另一項重要事業,則是推動臺語羅馬字的工作,成果尚包括如:《CHAP-HANG KOAN-KIAN (十項管見)》、《白話字課本》、《新式臺灣白話字課本》、《國語閩南語對照初步會話》等。其中,1925年以羅馬拼音撰寫的評論集《十項管見》,綜論了殖民地各個層面的課題。《蔡培火全集》7冊,張漢裕主編、張炎憲總編輯,於2000年由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出版。

------------------------------------------------------------

公報不刊羅馬拼音 參選人抗議

2014-10-08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選舉公報不能刊登羅馬拼音政見,屏東縣三地門鄉長參選人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昨天上午率支持者前往屏東縣選委會抗議,他們高喊「刪除羅馬拼音,違憲違法!」;縣選委會則強調一切依中選會規定辦理。

  • 三地門鄉長參選人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中)撕語族教材並燒毀,象徵抗議族語不被重視。(記者羅欣貞攝)

    三地門鄉長參選人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中)撕語族教材並燒毀,象徵抗議族語不被重視。(記者羅欣貞攝)

來自排灣族的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在競選總幹事、前三地門鄉長包水生等人陪同下,遊行至縣選委會前,他們唱戰歌、祈禱,並撕掉族語教材加以燒毀,象徵「未來不知能否繼續用羅馬拼音教孩子族語」。

五合一選舉一千六百多名參選人的政見已經審畢,車牧勒薩以是唯一被裁定不予刊登部分政見的參選人。

車牧勒薩以表示,沒有羅馬拼音原住民族如何傳承族語?原住民族語正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沒有語言就等於滅族,中選會寧願開放候選人列印英文單字政見,卻拒絕列印台灣原住民拼音文字,「這不是歧視,什麼才是歧視?」

縣選委會副總幹事陳明興出面接下請願書,他說明,中央選委會八月已就相關事項討論,結論是為確保選舉公平,避免衍生爭議,「選舉公報原住民候選人政見本國文字與羅馬拼音並列刊登,暫不採行。」,但會把請願書的意見向中央反映。

---------------------------------------------------------

 

馬偕宣教報告 重現清末台灣民情

2015-02-15

記者翁聿煌/專題報導

死刑犯屍骨 熬製瘧疾特效藥

一百廿年前的台灣是什麼樣的風土民情?令人吃驚的是,當時來台灣傳教的加拿大籍傳教士馬偕在其寫給本國教會的宣教報告中披露,台灣竟然還有吃人肉的習俗,原來當時醫藥不發達,當時民眾會取用死刑犯的屍塊和骨頭,熬製治療瘧疾高燒的特效藥!

  • 加拿大宣教士馬偕對台灣有重大貢獻。(記者翁聿煌攝)

    加拿大宣教士馬偕對台灣有重大貢獻。(記者翁聿煌攝)

  • 淡水偕醫館為馬偕紀念醫院前身。(記者翁聿煌攝)

    淡水偕醫館為馬偕紀念醫院前身。(記者翁聿煌攝)

  • 馬偕的宣教報告中文版有助民眾更了解十九世紀末的台灣風土民情。(記者翁聿煌攝)

    馬偕的宣教報告中文版有助民眾更了解十九世紀末的台灣風土民情。(記者翁聿煌攝)

淡江中學正在將加拿大留存的「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紀事」原稿翻譯成中文,預計今年三月出版,內有馬偕對當時台灣人文及自然環境的第一手描述,卻未在日記和回憶錄中提及,中文版宣教報告為研究近代台灣文史提供更多元深入的參考素材。

馬偕在台的宣教和行醫足跡,除在北部的基隆、艋舺、錫口(今松山區)、大稻埕、五股、新竹、苗栗等地成立教會,一八八三年甚至遠赴當時偏遠的宜蘭、花蓮等原住民居住地區傳教,如今民眾到淡水遊覽觀光,隨處可見其留下的事蹟與貢獻,更能感受哲人日遠的風範。

淡江中學國際事務組長陳冠州說,馬偕當時身為一個外國人和其所受的科學訓練,對台灣的觀察十分客觀細膩,報告中詳細記載十九世紀末台灣的醫療、教育、地理、客家庄、原住民的文化民情與宗教現象,馬偕紀念醫院也希望從宣教報告中,找出更多的偕醫館創建記載,完備馬偕醫院的歷史沿革。

全民嚼檳榔 吃到嘴巴都變形

馬偕於一八九○年前往花蓮佈道,在報告中詳細描述當地原住民的風土民情,根據他的觀察,「有些族群應該是來自菲律賓島嶼,有些部落則是來自日本琉球或是帛琉群島」,他並且發揮植物專業,詳細記載當地種植的蔬果,包括楊桃、無患子、柿子、番石榴、柚子、老藤、楝樹、檳榔樹、麵包樹、蓖麻、漆樹和香蒲等,「嚼檳榔是全民運動,人們隨身帶著裝滿石灰、菸草葉袋與檳榔的葫蘆」,嘴巴吃到幾乎都變形了,不管是走路還是工作,「準備檳榔和雪茄、嚼檳榔和吐檳榔汁,就佔了他們所有的時間。」

相片有惡魔 原住民撕成碎片

馬偕曾試著拿「國家地理雜誌」裡的相片給原住民少年看,不一會兒,竟被他們撕成碎片,因為他們以為「相片裡有惡魔」,所以一看到顯得反應激烈,馬上變了臉色、面露凶光。

馬偕也在一八七八年的報告中提及,他想娶台灣人張聰明為妻,但此想法受到母國教會人士的反對,但是馬偕下定決心,認為這麼做有助於他融入台灣社會,更能達到宣教的使命。

〈台北都會〉羅馬字手寫稿 3月發行中文版

2015-02-15

記者翁聿煌/專題報導

馬偕在台灣傳教和行醫近廿年,不僅認真學台灣話、取中文名「偕叡理」、娶台灣人為妻,甚至死後也葬於台灣;真理大學董事長姚聰榮說,馬偕抱著「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信念,在淡水創建偕醫館(馬偕醫院前身)、成立牛津學堂(現今真理大學)和淡水女學堂(淡江中學前身),對台灣的醫療、教育影響深遠。

  • 加拿大籍宣教師甘露詩(左)與陳冠州花費一年多編輯中文版。(記者翁聿煌攝)

    加拿大籍宣教師甘露詩(左)與陳冠州花費一年多編輯中文版。(記者翁聿煌攝)

  • 馬偕的手寫稿草寫真跡與使用當時的文法,需要專業學者才能精準判讀及翻譯。(記者翁聿煌攝)

    馬偕的手寫稿草寫真跡與使用當時的文法,需要專業學者才能精準判讀及翻譯。(記者翁聿煌攝)

淡江中學國際事務組負責將「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紀事」翻譯為中文版,組長陳冠州說,馬偕在台灣的生活經歷,除了有「馬偕日記」外,最重要的見聞,都在他定期寫給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教委員會主委的書信裡,即官方「宣教報告」文件中。

台灣原先並不知道宣教報告被加拿大聯合長老教會總會妥為保存,直到姚聰榮擔任淡江中學校長時,組團於二○○九年赴加國拜訪總會時,獲贈馬偕宣教報告微縮膠卷的手寫稿複本,回台馬上著手編輯出版工作。

陳冠州說,馬偕的手寫稿草寫真跡與使用當時的文法,加上報告中很多台灣的地名、人名及原住民部落名稱,都是以羅馬字書寫,並不容易精準判讀及翻譯。

為此,淡江中學為此商請國內馬偕研究權威、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羅馬字專家邱善雄牧師,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也派駐宣教師甘露詩(Louise Camble)協助。

鄭仰恩說,宣教報告有助於讓一般民眾了解,馬偕當時如何看待十九世紀末台灣這片土地、人民、歷史文化。校方在二○一二年六月二日先出版英文版,預計今年三月發行中文版。

陳冠州笑說,研究人員在宣教報告翻譯過程中甘苦參半,例如馬偕在信件中提及「Kiam-chhai-ang(鹹菜甕)」,大家都在猜馬偕是否想買甕來做鹹菜?經過查證才知道,「鹹菜甕」這個舊地名指的是現今關西鎮,也考證出以往史料所記載被焚毀的「後埔教會」,正確位置應該是「新店教會」。

公園典範 巴克禮紀念公園又獲獎

2015-04-16

獲建築園冶獎公共景觀類推薦獎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二○一五建築園冶獎成績出爐,台南市政府今年共有八件作品得獎,其中「巴克禮紀念公園擴建工程」獲得公共景觀類推薦獎,成為台灣公園綠地的楷模典範。

  • 巴克禮紀念公園二期工程榮今年建築園冶獎公共景觀類推薦獎。(記者蔡文居攝)

    巴克禮紀念公園二期工程榮今年建築園冶獎公共景觀類推薦獎。(記者蔡文居攝)

工務局表示,巴克禮紀念公園經過市府和里民共同努力,打造成今日台灣優良公園;其間獲獎無數,曾獲世界不動產聯合會頒發「全球建築金獎公共建設類」優選,也曾獲國家卓越建設獎「規劃設計類」金質獎,這次又贏得建築園冶獎公共景觀類推薦獎。

工務局表示,巴克禮公園二期工程以「生態公園」為設計理念,保留原有植栽近千株,新植喬木六百多棵;保留部分原有的草地荒野空間,並採木棧道高架的方式,避免破壞螢火蟲的棲息環境。擴建後的巴克禮公園總面積達九.一公頃,為東區第一大綠地公園,也是台南市首座荒野自然生態公園。

由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辦理的二○一五建築園冶獎,經過評審委員實地嚴格審視評選後,得獎名單出爐,台南市政府共有八件作品得獎,包括公共景觀類推薦獎:工務局「巴克禮紀念公園擴建工程」;公共建築類推薦獎:文資處「原林百貨修復工程」;校園建築景觀類推薦獎:教育局「校園再生綠建築—新東國中校舍重建工程」、「都市軸線的端景—新南國小遷校新建工程」;社區景觀營造類建築園冶獎:柳營區八翁八仙園、南區金華ㄟ春天!漫舞花弄巷文化藝術廊道、玉井區紅磚內A豬邊故事、賀建‧鵝樂四合院。

另外,透天建築景觀類建築園冶獎作品則為:MOMA三號作品、大橋、禾雅內、隱玉所II等四件。


2017-07-19_225015.jpg

以族語書寫公文 蔡總統「原住民轉型正義重要一步」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19日, 2017
A-A+
2017-07-19 13:30聯合報 記者林敬殷╱即時報導
《原住民語言發展法》在5月於立法院三讀通過,原住民16族的族語就是國家語言,並賦予原鄉地區的政府機關、學校及公營事業可選擇使用族語撰寫公文。蔡英文總統今天在臉書展示一份以羅馬拼音撰寫的阿美族全族語公文,她表示,以族語來書寫公文,這是這個國家的第一次,也代表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跨出重要一步
蔡總統說,中央和地方會繼續努力,讓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受到更多重視。
以下是蔡總統臉書全文:
這一份阿美族「全族語」公文,是由花蓮縣光復鄉公所發出,用意是通知族人前來領取土地的權利證明書
傳承一種語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使用它。「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 」施行後,原住民16族的族語,都是我們的「國家語言」。因此,原鄉地區的政府機關、學校及公營事業,都可以選擇用當地的族語來書寫公文。現在,包括屏東、花蓮、台東和南投的縣政府或鄉公所,已經開始發出全族語或雙語的公文
以族語來書寫公文,這是這個國家的第一次,也代表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跨出重要一步。中央和地方會繼續努力,讓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受到更多重視。

-------------------------------

【民報】【專文】再談「台語語音教育」與學習「台語羅馬拼音字」的要緊關係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因為我們每天都在說話、聽話,「語音教育」必然很通俗才對。但是因為民眾把「語音教育」看成很專業(專家的事),才認為深不可測。錯了。我學化學,那才是專業。為什麼?因為化學實驗需要研究室,需要藥品、器材,只有少數人能夠在實驗室做實驗。語音呢?文科理科,人人都有一張天生的嘴巴和一對耳朵,為什麼有關人人每天都會說、會聽的事,會是那麼專業?答案是,說、聽之事,事關所有人,所以一點也不專業。專業的事,是語音學家把眾人每天講話的語音,拿去實驗室做實驗;我們常人每天說話、聽話,不用去管這一部分的語音研究工作。
我生於日據時代,小時讀過4、5個月的日本書。在平日,從家父學到不少漢字台讀,從家母學到不少日常日本語音,到現在我都還記得。懂得「語音」是我對語言感到興趣的根源。至於漢字怎麼寫,日文怎麼寫,那是語音懂得後,才需學習的部分。
一直以來,因為台語不是學校的正規課堂教育,不考試,學生講母語又被國民黨政府罰錢禁止,家長、學生自然而然就不會慎重其事。憑著我小時學得的台語語音,在45年後的1990年代,受到當時在美國的林繼雄教授(同是台大化學系,比我大9屆,已故)所設計的《現代文書法》所啟發,我對台語的發音分類及其不可或缺的聲調、變調等等,對照小時靠著模仿學到說話時的口腔、鼻腔以及舌、齒、唇等自然擺放的部位,開始有系統的注意,才徹底理解說話發音時,這些顏面與口腔部位與羅馬拼音符號的必要關係。這是學習台語羅馬拼音字的必要基礎。
推行母語是保音運動,是鄉音的認同,鄉音的認同則又是文化的認同。亞洲沿用漢字的國家,保存最高鄉音比例的是,日本的漢字訓讀(例如,紙戲——紙芝居——kami shibai),以及漢字讀成單音節的日本音讀(例如,男性歌手 dan-sei-ka-shu)。日本人的這個智慧,致使中國自4、5世紀以來,從未能把日本錯看成「同文異種」。台灣則不然,1945-1949 年被來台的外來統治者,以高壓手段迫使放棄漢字的台語母語音,全數改用中國音。這些外來統治者順水推舟,趁機把台灣納入「同文」;再把17世紀滿清人入主中原時的百越族、平埔族納入「純種漢人」,以致台灣移民隨著祖先被賦與的新「定位」,就莫明其妙都變成中國的「同文同種」。
學習語言主要先是用耳朵聽聲音,而不是用眼睛看文字。從嬰兒呱呱落地(動物的母音),經過模仿發聲,經母音、子音、音節、短句、整句,而至2歲左右會說話與旁人溝通,全都在認識文字之前;世界各種人類語言,無一例外。65年前的台灣學校環境,學英文必須先注重識字,那是很不得已、又很沒效率的過程。時移俗易,喜見現時台灣青年學子,英文的聽、寫、講的程度,受惠於聽聞英語的環境有了改善,普遍提高甚多。
《母語踏腳行——Taiwanese Language: An Acoustical Journey》一書。圖/作者王泰澤提供
台語為要保音,不能不從拼音字著手;要學拼音,不能不先對母音和子音的分別,發音時和口腔、鼻腔的關係,有通盤的理解。台語特別困難,不得不把母音分成同等重要的「口」母音和「鼻」母音。再來就是斷促音,分四種:舌齦斷促,雙唇斷促,喉顎斷促,和舌顎促音。台語是音調語言,音調和變調決定語意,變調又要照規則。談到音調,就不免想到很多人都愛說台語很有音樂性,但是他們用悅耳的民間歌曲,也就是台語配合上創作的旋律,來舉證台語有多麼奇妙的音樂性;但其實這些例子只說明了台語的一般音樂性、卻不能說明台語的獨特音樂性,因為世上所有語言都可配成美妙曲調,那裡只有台語?台語的獨特音樂性,乃是在講話的聲調自然配合得上音樂的三度音。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口說「老番癲」,音調是 do re mi(簡譜 1 2 3),說「總指揮」,音調是 mi mi mi (簡譜 3 3 3),說「古早的老姊妹」,就是 mi mi re do mi re (簡譜:3 3 2 1 3 2)。這些才是獨步全球的台語獨特音樂性。凡此種種,學習拼音字和聲調,必需勤用耳朵;學習不用自己的耳朵和嘴巴,而專靠眼睛識字,記憶學習,必不能勝任。理解的學習是享福,記憶的學習是吃苦。
學習羅馬拼音字會有阻礙,很多是觀念上的問題,需知羅馬字母只不過是借用來標示台灣語音的符號,不是用來照著這些字母原來的發音,來拼發台語音。1990年代有人統計,同一組26個英文字母,居然拼出同一台語無數的拼音系統,真是不可思議。另外一個不當觀念是,長年學校教學的中文「注音符號」拼音ㄅㄆㄇㄈ等31個符號,取用單一符號表達雙母音(如 ㄞ 代替 ㄚㄧ),和子音與母音混淆不清(如 ㄐ 與 ㄐㄧ),不和羅馬拼音字母相對應,以致「注音符號」不能應用到羅馬拼音上[註]。很多年來,在美國看到太多博士、碩士只能寫出不三不四的拼音字,顯示我們從小囫圇吞棗,接受中文整套「注音符號」,完全忽略內部自相不一致的(internally inconsistent)拼音教學,終致鑄成惡果。
十多年來,我寫了一本書《母語踏腳行——Taiwanese Language: An Acoustical Journey》(前衛,2005);還寫過不少台語拼音文章 (收在《台灣文學評論》,張良澤主編);也回台灣演講三十多場;甚至於 2007 年榮幸接受洪惟仁與李勤岸教授邀請,遠途從美國回台,參加在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舉行的〈台灣語言學一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念台灣語言學先驅小川尚義教授。努力方向都著重於大眾平日耳朵與嘴巴的語音教學。2013 年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一場演講中,公開向教育部建議:31個中文「注音符號」應該減去多餘的10個符號,廢除「注音符號」內部自相不一致的嚴重錯誤,並使其能與羅馬拼音接軌,讓學習21個注音符號的人,對羅馬拼音有一個正確的聯想,容易認識到,羅馬拼音和「注音符號」的分別只在符號樣貌不同而已。能拚中文「愛台灣」為ㄚㄧ 、ㄊㄚㄧ、ㄨㄚㄣ,自然會拼台語 ai tai uan。ㄚa、ㄧi、ㄊt、ㄨu、ㄣn,一一相對,改變符號,易如反掌。誰說原有的 ㄞ 和 ㄢ 不累贅(redundant)?!
台中教育大學研討會。圖/作者王泰澤提供​


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作者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yfZvrB
2022-06-25
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圖為丹尼爾.喬多維茨基 (Daniel Chodowiecki)所繪。
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圖為丹尼爾.喬多維茨基 (Daniel Chodowiecki)所繪。 圖片來源:Wikipedia
15世紀,識字人數正在增加,而閱讀材料的需求也在成長。手寫文件的生產在正確性和精密度上都提高到全新水準。讀者不再仰賴修道院或者大學的抄寫人;大型且高效率的世俗工作坊也會生產文件。逐漸成長的閱讀群眾,以及更大量的手抄本需求,提供了進一步加速的所有誘因。
幸運的是,這時候紙也到手了,而這種新材料在「讓人以合理成本產出多份文件複製品」方面,將會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紙又是另一項在中國發生的創新,早在西元1世紀就已出現,其後慢慢透過阿拉伯世界、黎凡特(Levant)和伊斯蘭統治的西班牙,而於12世紀抵達基督教歐洲。中國和韓國也發展出木雕印版這種較早期的印刷材料,也曾實驗過活字印刷,但漢字驚人的天量使印刷不合成本。抄寫一本書還是比製版印書來得便宜。
即便造紙的原料──從舊船帆和繩索取來的亞麻破布和麻類植物──很容易就能取得,造紙還是一門需要專業技巧的程序。破布要先撕裂,用水力木槌搥過,然後保持濕濡狀態,好讓纖維斷裂。做出來的紙漿會放在大缸裡,加入淨水──水的純淨對於維持成品潔白是很重要的──以及當作黏合劑的動物膠。專業的技術在於,要把一面線框放進裝滿混合物的缸裡,然後取出厚度和外觀都穩定一致的薄薄一層紙。每張紙都會加以乾燥,然後上凝結劑,好讓寫上去的墨水不會暈開。接著就準備好可以使用了。如果當初原料沒有徹底斷開,成品就會很粗糙。所以,造紙術是在有太多熟練工匠的義大利最先成熟起來,且現今留存下來的最佳樣本十分光滑且好用,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線框留下了它的記號,在把紙張對著光舉起時就可以看到,而每一間工作坊都會自豪地把自家的設計樣式放進線框間,因此產生了一種「浮水印」。
紙是在中國發生的創新,圖為從中國出圖的紙地圖。圖片來源:Wikipedia
紙本身不便宜,但比羊皮紙便宜太多。1476年佛羅倫斯某文具店的存貨清單分別列出了羊皮紙和紙的價格,揭露了一張羊皮紙大約是同樣大小一張紙的14倍貴。然而,最高品質的單一頁紙,卻有可能要花去一名工匠一星期的工資,而大部分的藝術家都是一張紙正反面塗鴉設計畫到滿。還是有一些要求氣派的委託案件使用羊皮紙,但越來越多人選擇用紙來寫信和記帳,而且,越來越多藝術家和建築師會用紙來做初期草圖和繪畫用。
早在15世紀初期時,人們就已經在木刻印版上沾墨並抹過紙面,使得(通常是宗教主題的)單張圖畫相當普遍,而且甚至可以和其他紙張組裝成一本原始的「書」。然而,若要進行高效率且多用途的印刷,就會需要能排成一行文字、套進一個框框、沾上墨水並接連多次壓印在紙上的獨立活字。接著,這個框還得要能拆開來,讓活字重新組合成新的一頁。要達到這一點,就需要高水準的技術實作力和想像力。
古騰堡的《聖經》和西方活字印刷術
享有歐洲印刷機創始者榮耀的人,是約翰尼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我們不知道他怎麼跳進印刷這門行業。他最早的產品是頗受歡迎的文法書,是一本只用了14頁雙面印刷的小書,至今只有幾本留存。第一本真正的書,那本雄心壯志令人震驚的書,就是他從1452年開印、每本1,282頁、印量共180本的《聖經》;這項大膽的商業冒險共耗時兩年,且同時有紙本及(為了有錢客戶而印在)羊皮紙版本。不幸的是,計畫的財務需求——在能指望有回收之前,就要先造活字,還要累積紙材——打垮了古騰堡。他只能把印刷店讓給兩位合夥人
編製一本書需要非凡的協調合作能力,也要持續發展更有效率的活字生產方法。如果把大小寫、標點符號和縮寫都算進去的話,古騰堡的《聖經》用了300個不同的活字。每個字母都需要很多個備分。有一頁光是「孩子」(filii)就重複了100次,所以就需要300個「i」。每頁42行共需要268個活字。這些數字可以讓人一窺印刷工作進行起來要投入多少工夫(以及字母更多的中國和伊斯蘭學者會覺得活字印刷不划算的理由)。
古騰堡聖經,是第一本活字印刷的聖經。此為紐約公共圖書館館藏,由James Lenox在1847年帶到美國。圖片來源:Wikipedia
活字是怎麼造出來的?工匠和金匠是少數擁有造字所需高階專業水準的人。他們會先做出一根打印,一根矩形的棒子,其中一端會反著刻上一個字母。接著打印會被打進一塊比較軟的金平板,也就是字模(matrix)裡頭,便會留下字母的印痕。接著這塊字模會放置在一個鑄模裡面,而壓痕會被熔化的金屬填滿,而當冷卻時,就會硬化成為單一塊活字。這必須得要突出於一根或許有一英寸(約2.54公分)高的柱體上,而這些柱體可以和其他字排在一個排字盤裡面來造詞。好幾個排字盤可以併起來形成一整頁的文字,也就是一個印版(forme)。每個字的表面必須完美地彼此對齊,壓下去的印記才會一樣深。
製造活字的過程需要在每個階段選擇不同的金屬。打印原本是用黃銅或青銅(後來會用鋼),而比較軟的字模是用鉛或銅。活字得要硬才能承受多次印刷;經過嘗試錯誤後,有一種特定比例的鉛、錫和銻的合金,最終達到了印刷所需的彈性。
一開始,字體的風格反映了實際書寫,所以書看起來就像是手寫的一樣。這造成了一個古怪的結果,就是有些抄寫員會從印刷書來複寫出手抄本。要經過一段時間,採錄自14世紀人文主義者開創的字型──也就是比較清楚好讀的「羅馬」(Roman)字型,才取代了哥德風格(不過德國例外,哥德字型在那邊持續存在了好幾個世紀)。到了1470年代時,活字製造已經變成一門專業生意,所以專家就再也無法從字型特色看出一本書源自哪間特定的印刷廠了。(把印刷者的名字加在文書中,是日後的發展。)
一頁活字一旦檢查完畢,就會用吸飽墨的馬鬃海綿沾上墨。墨的黏稠度很關鍵;它黏性要夠才能轉移到紙上,但又要很快在沾濕而能吃墨的紙表面上乾掉。美茵茲印刷者的一項成就,就是在剛開始就找到對的溶液。紙和印版會一上一下地疊在同個框裡面。接著,框會放在一個打印架上,並通過擠壓機下方實際進行壓製,而這座原本是木造但後來改用金屬的擠壓機,是靠著扭轉螺旋而直直往下擠壓。這種擠壓機早就被用來榨葡萄汁和橄欖油,並在這裡改造來用於新目的。
圖為金屬活字。圖片來源:Wikipedia
印刷的力量,是否真的帶來知識革命?
在印刷術發明的頭50年裡,估計有800萬份「搖籃本」(incunabula,這個詞專指1500年以前印刷的書籍)印出。宗教文獻和小冊子仍居主宰地位,或許占了總量的45%。整體來說,有大約77%的搖籃本是拉丁文書。以地方話寫成的原創文章也很受歡迎:像是插圖滿滿的德國民間譚《寶石》(Der Edelstein)、義大利原文的但丁與薄伽丘著作,以及倫敦出版的喬叟《坎特伯利故事集》。
文法書是早期的暢銷書,因為它讓學習者得以用拉丁文(當然,也就是人文主義者喜愛的文章原本使用的文字)讀到更先進的文章。西塞羅的哲學短文,其信件和其演說是最暢銷的古典著作,在1500年以前共有361種版本。詩人維吉爾和奧維德頗受歡迎,而塞內卡則是以斯多噶派哲學家的身分占了一席之地。
在印刷時代初期,各家印刷廠確實觸及了更廣泛的閱讀群眾,但它們並沒有改變思想。新作者和新想法在那時候還沒有明顯的市場。絕大部分的印刷本都是已有名聲的經典權威著作。甚至連在或能稱作科學的範圍內,也還是在回收使用人們偏愛的舊學問,因此能看出此時人們尚未領略到「知識會不斷進步」的概念。簡單來說,儘管印刷術的降臨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一場技術革命,但它不一定和一場近在眼前的智識革命有關。
教會很快就看出,允許印刷者自由營運會出什麼問題。「將有必要對印刷者維持全面控管,」1501年教宗亞歷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發布的教宗詔書中寫道,「這樣才能避免他們帶來敵視天主教信仰或有可能造成信者困擾的印刷書寫。」
印刷的成功提醒我們, 到了15世紀時, 歐洲貿易已經非常穩固,且人們擁有在歐陸四處移動尋找利潤及學識的自由。學術語言仍是拉丁文,因此讓知識菁英們能在日後所謂的「文書共和國」(Republic of Letters)中有效溝通。然而,地方話寫成的文書也有強大市場,其中許多是大受歡迎的文學著作。依然隔絕於閱讀群眾之外的是經文:教會仍不允許用地方話翻譯《武加大譯本》,但無論人們要的是官方批准版還是未批准版,經文譯本的需求壓力都一定會越堆越高。一場衝突,就這麼在天主教教會與精神飢渴的平信徒之間醞釀著。印刷術帶來的大革命:當年製作一本書有多難? | 查爾斯.弗里曼( Charles Freeman)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yfZvrB

image (55)image (58)image (57)image (56)


巴克禮牧師與信徒合影之極珍貴玻璃版
大清光緒年間,基督教長老會宣教士巴克禮牧師(Thomas Barclay),在台南神學院前與本地信徒合影。這張照片是目前巴克禮在台灣宣教的照片中年紀最輕的一張,質量也是最好的,原作是玻璃版,為無價之寶的文化財。
巴克禮牧師,1849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16歲時獻身於教會。1869年,巴克禮和 進蘇格蘭自由教會神學院,1872年,在神學院即將畢業之際,校長邀集一群學生聽當時在中國廈門擔任宣教師杜嘉德演說,對到中國傳教的工作產生興趣。1860年,中國開放沿海口岸後,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宣教士到中國工作。1873年,教會招募人員到中國汕頭和福建台灣府(福爾摩沙)工作,巴克禮決定到了台灣。1874年,他搭船先抵達福建廈門,學習閩南語。1875年,巴克禮抵達台灣打狗,爲繼: 馬雅各、李庥、甘為霖、德馬太之後,來到台灣的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從此在台南和廈門兩地展開一甲子的宣教和教育事業,做出重大的貢獻。
作者評注:
這張優美的照片顯示巴克禮牧師和台南信徒的合影,流露著和諧和悅,也透露過去比較被忽略的訊息,也就是教會和地方士紳之間的密切關係。由於在彰顯傳教士辛苦的付出時,比較強調他們走入底層的勞苦大眾,不畏遭到排斥,不擔心衛生條件太差,而是像耶穌基督一樣,走入最艱困的環境,對底層百姓拖予食物和醫療的救助,並傳達神的福音。
然而在19世紀末,西方基督教到亞洲傳教的實際情況,並不必然如此。天主教在中國大陸的歷史已經很悠久了。大明嘉靖年間,天主教耶穌會意大利教士利瑪竇來中國宣教,帶來了西方的宗教信仰和科學知識,創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盛況。大清盛世,耶穌會教士郎士寧更示範西方美術的透視原理,引進了西方的銅版畫,以及協助設計的圓明園,成就了中華美和文化史重要的一頁。儘管如此,基督信仰並沒有在中國的土地上扎根普及,主要是與中國宗教信仰的核心存在差距,甚至衝突,導致中國本地民眾的反彈和排斥。
基督教會較具規模的進入台灣是在1860年之後,中國沿海港口該開埠,西方基督教會紛紛派遣宣教士前來重傳教。然而,他們碰到的問題跟早期天主教仍然是一樣的,尤其對於具有清教徒色彩的新教而言。他們抱著改變和教化異教徒的高度熱情,準備奉獻一生把遠方的異教徒帶進「神的國度」,他們看待異教徒所祭拜的各種神像,無論是泥像、木雕像,以及各種偶像人物等等,就像先知摩西從西奈山上帶回「十誡」後,看見以色列人沉溺於金牛崇拜時的憤怒和不滿。他們告訴中國百姓,在廟裡祭拜各種神像,包括祭拜祖先等,都是在拜「魔鬼撒旦」,必須丟棄和遠離。然而,宮廟祭拜正是中國底層百姓信仰的生活的核心,而且有上千年的歷史,否定宮廟的信仰價值等於否定他們存在的根源,他們對於西方傳教士的說法感到非常憤怒,這是中國百姓反教的根源。天主教後來做出妥協,接受在地化,承認中國信徒祭拜祖先有正當和積極的意義。但新教的立場沒有這種彈性,不少新教傳教士和信徒甚至連寺廟都拒絕踏入。因此很難說,西洋宣教士遭到本地百姓的迫害,事出有因,應該考量到唯一真神的信仰不容納其他信仰,這才是反教的根源。
基督教到台灣的情況也類似,即使他們也做了大量的布施和免費醫療善行,但始終沒有進入基層百姓的生活。反而是在開放的港口地區,比較富裕和接觸西方知識的仕紳階級,最快接納了基督教。就如這張照片顯示,巴克禮最早的信徒是安平的仕紳人士,並非貧苦的下層百姓。因此,1895年乙未戰爭,台南的仕紳人士請巴克禮跟日軍協調,進入台南城維持秩序。仕紳人士和巴克禮已經熟識多年,甚至本身都是基督徒,這種情況毋寧是自然的。在日軍經過的嘉南鄉間,基層百姓求助於西方傳教士的情況則沒有。
其實到了今天,在台灣的基督教最大比例的信眾仍然集中在城市地區的知識階層,影響力遠遜於傳統宮廟信仰。過去一百多年來,西方傳教士在台灣貢獻一身的其實不少,但並沒有出現像聖嚴法師、証嚴法師、星雲法師等龐大信眾群並且深入基層百姓信仰生活的人物和影響力,主要要是基督信仰和中國人宗教信仰本身的相應性問題。中間有兩項根本的差異:一,中國人有輪迴轉世的觀念,基督教沒有。中國人有成佛的概念,基督教則強調人神的絕對區別。兩者差異會延伸到生存哲學和生活態度。簡單舉例,正統基督教會把同性戀視為罪惡行爲,佛教則認為多種性別是宇宙存在的一部分,事實上,佛教神祇經常是多性別轉換的
(1) 中華之窗 | 巴克禮牧師與信徒合影之極珍貴玻璃版 | Facebook https://bit.ly/3AMntxd

301074827_1682708325439715_686845418578833232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