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古代的「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換成現代教育,又會是什麼學歷呢?古代的秀才學歷大約與高中生差不多-通過鄉試而獲得舉人頭銜的人,大約就是國立大學畢業或是碩士學歷-通過會試的舉人,被稱之為「貢士」,他們也是即將參加殿試的學子;貢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學位-參加殿試之人排出個前三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進士」幾乎等同於進入中科院的教授 https://is.gd/HnasXG


 

清代台灣科舉考試中獲得功名的番社子弟。清廷在台灣實施理番政策與社學制度,藉由培育番社人才、改變番人觀念,以利於統治。
清朝為提倡教化,在台灣各地興辦社學,1695年(康熙34年)起,台灣知府靳治揚在台灣縣、鳳山縣創立社學,雍正初年逐漸擴及彰化縣,1734年(雍正12年),彰化縣已設20所社學。社學制度依儒學形式,教授內容以四書及三字經為主,課目包括句讀、背頌及寫字,各社學請一名社師授課,各縣設縣學訓導,按時到各社學考察。成績優秀者,除賜給服飾與飲食外,亦可被薦舉為「佾生」,參與祭孔大典並以此為社民的殊榮。
1868年(同治8年),台灣道黎兆棠倡議另列名額,讓番民參加鄉試與生員試;1877年(光緒3年)福建巡撫丁日昌於台灣府試中特錄取淡水廳熟番陳寶華,為番社子弟第一位獲得功名者,而有番秀才之稱。此後,各地陸續出現番秀才,如毛少翁社(今台北市士林)翁文卿、雷朗社陳春華、大基隆社陳洛書等,均能詩善文。隨著番民與漢人間生活領域的交錯與共處,也曾出現如擺接平原雷里社(今台北市中正、中山區雙園一帶)的漢番通婚的子弟「番人秀才」陳宗藩,以及埔里地區埔社番人望麒麟等。
台灣巡撫劉銘傳主政期間,延續沈葆楨「開山撫番」政策,著重番社教育,在台北建立番學堂,招募番童就讀,一切費用由官方供給,1892年第一期學生畢業,成績優秀者,賜給準同生員資格,民間也稱為番秀才。
-------------------------------
清代臺灣科舉考試中獲得功名的番社子弟。

清廷在臺灣實施理番政策與社學制度,藉由培育番社人才、改變番人觀念,以利於統治。

清朝為提倡教化,在臺灣各地興辦社學,1695年(康熙34年)起,臺灣知府靳治揚在臺灣縣、鳳山縣創立社學,雍正初年逐漸擴及彰化縣,1734年(雍正12年),彰化縣已設20所社學。

社學制度依儒學形式,教授內容以四書及三字經為主,課目包括句讀、背頌及寫字,各社學請一名社師授課,各縣設縣學訓導,按時到各社學考察。

成績優秀者,除賜給服飾與飲食外,亦可被薦舉為「佾生」,參與祭孔大典並以此為社民的殊榮。

1868年(同治8年),臺灣道黎兆棠倡議另列名額,讓番民參加鄉試與生員試;

1877年(光緒3年)福建巡撫丁日昌於臺灣府試中特錄取淡水廳熟番陳寶華,為番社子弟第一位獲得功名者,而有番秀才之稱。

此後,各地陸續出現番秀才,如毛少翁社(今臺北市士林)翁文卿、雷朗社陳春華、大基隆社陳洛書等,均能詩善文。

隨著番民與漢人間生活領域的交錯與共處,也曾出現如擺接平原雷里社(今臺北市中正、中山區雙園一帶)的漢番通婚的子弟「番人秀才」陳宗藩,以及埔里地區埔社番人望麒麟等。

臺灣巡撫劉銘傳主政期間,延續沈葆楨「開山撫番」政策,著重番社教育,在臺北建立番學堂,招募番童就讀,一切費用由官方供給,1892年第一期學生畢業,成績優秀者,賜給準同生員資格,民間也稱為番秀才
-----------------------------------------------
台灣漢文化教育事業初創于明鄭時代。清政府統一台灣,在明鄭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充實,使台灣漢文化教育事業進入較為全面的發展時期。其主要表現如下:
儒學
  儒學即清政府舉辦的與科舉制度相適應的官學。京都儒學稱「太學」或「國子監」,是國家最高學府;地方儒學稱「府學」、「縣學」,相當中等教育。國子監畢業生可直接參加廷試考取官員,或參加鄉試、會試和殿試考取功名;地方儒學學生(或稱「生員」、「諸生」和「秀才」)則須先行取得太學資格,方可參加廷試考取官員。但亦可通過在校科試,取得鄉試資格,直接考取舉人、貢士、進士等功名。
  清代台灣最早的儒學創始於1648年首任知府蔣毓英任內,即安平縣儒學和嘉義縣儒學。此後,台南府(1685年)、鳳山縣(1696年)、彰化倒(1726年)、新竹縣(1817年)、宜蘭縣(1876年)、台北府(1880年)、台灣府(1889年)等等,各府縣儒學紛紛建立。台灣府儒學為全台最高學府,兼理台灣教育行政,又稱「全台首學」,設于台南孔廟,亦即明鄭時期文廟、太學舊地,(今台南市文廟路3號)「由省派教授一員,」以理學務。而縣儒學置教諭,隸于學政,(學政,相當省教育界最高官員。作者)其後各增訓導一員,延請中土名儒,授以經史文章,試以詩、賦、策論。
書院
  依大清會典規定,各省府縣衙,須于所治,各自立學。但由於儒學兼理教育行政及地方科舉考試,平時開課講學時間有限,不敷所需,於是,書院應運而生。書院是由官民捐資建立的一種半官方的教育設施。經費自籌,直接來自民間;在管理方面,納入清政府統一的教育體制,是清代推行中等教育的重要場所。

  台灣最早的書院為台南西定坊書院,該書院係1683年靖海將軍施瑯所創。但台灣首座具有完善規模的書院當推崇文書院,它是1704年台灣知府衛台揆倡建。該書院原在台南府治東安坊,後移至台南府府學西則。1720年,台廈分巡道梁文又在台南創立海東書院。海東書院最初位於台南府府學西則,後移至台灣縣縣署舊地。康熙年間創設的台南府這兩大書院,對台灣漢文化教育事業發生了重大影響。此後,各地書院繼起,遍設府縣。如台南府的南湖書院和奎樓書院、台灣府的宏文書院、台此府的登瀛書院、明道書院和學海書院,台灣縣的正音書院、引心書院和蓬壺書院,鳳山縣的鳳儀書院和屏東書院,嘉義縣的玉峰書院,彰化縣的白沙書院和文開書院,雲林縣的龍門書院、蘭田書院,苗栗縣的英才書院,新竹縣的明志書院,宜蘭縣仰山書院,還有基隆廳崇基書院和澎湖廳文石書院等,全台共計44座。書院廣設,以為諸生肄業之地。「內設齋舍,延師主席;設監院以督之」。清政府還實行獎學和助學政策,「每月官師各試一次,取生童各二十名,每名給膏火銀七錢。課外各四十名,每名三錢七分」。「初,台士鄉試,例由海東書院給發盤費,以助肄業諸生。建省以後,官船往來,改發船票。而會試者從前新科舉人在院肄業者給以百圓,雖不在院而連捷者亦同,否則僅給四十圓。」
義塾及社學
  義塾及社學是台灣初等教育的基本設施。1863年,台灣首任知府蔣毓英設義塾二所于台南東安坊,其後各縣紛紛仿傚建立。「四民之子,凡七八歲皆入書房,蒙師坐而教之」。教學內容為《三字經》、《千字文》以及四書五經之類。「未竣而教以制藝,課以試貼,命題而監之作。肄業十年,可能應試。其聰穎者則旁讀古文,橫覽史乘,以求淹博。」
  社學是針對高山族兒童而設。「擇熟番子弟之秀穎者入學讀書,訓以官音,熟習之後,令其徙教生番子弟。」1695年,台灣知府靳治揚于台南道創社學,而後,社學之風迅速漫延到南北路各高山族部落。據記,僅高山族平埔族中的社學就有埔裏26所,淡水5所,台灣(縣)1所,鳳山5所,諸羅9所,彰化12所。高山族社學大體以乾隆年間為最盛,以後由於高山族迅速漢化,兒童多改入漢人義塾就讀,社學遂衰。社學衰落是漢文化普及台灣的重要標誌。
新式學堂
  19世紀中葉以後,在國際政治、經濟的激烈鬥爭中,西方近代科學文化開始融入古老的東方文化。傳統的漢民族文化陣容為之改觀,興起一支生機勃勃的新軍。在祖國文化的輻射下,台灣受到深刻的感應,新式學堂應運而生。1886年,第一任台灣巡撫劉銘傳首創西學堂于台北大稻埕,聘請中、外教師數名,擇全台聰慧子弟而教之,首屆招生64人,所開課程有英語、法語、地理、歷史、測繪、算術、理化、漢語等等。1890年,又設電報學堂于城內,招收西學堂和福建船政學校學生10人,學習有關電訊技術的各門課程。學生皆給官費,每年約用一萬餘兩」。同年,又設「番學堂」,招收高山族兒童20名,授以漢語、算術、官話、台語。「起居禮儀,悉倣漢制。每三日,導之出遊,以與漢人晉接,消其頑獷之氣,生其觀感之心。」巡撫劉銘傳並經常蒞臨學堂視察,鼓勵學習。
  總之,在祖國統一的政治局面下,台灣文教事業得以全面發展。據統計,清政府治台200餘年,台灣地區共考取舉人535人,進士29人。那時,上至京都,下至邊陲,已有許多身負功名的台灣人在大陸任職。例如,1823年中試的台灣第一位進士鄭用錫,官至禮部鑄印局員外郎。1829年中試的黃驤雲進士,官至工部營繕司郎中。1835年中試的郭望安進士,授湖北省知縣。1868年中試的鄭廷揚進士,翰林院檢討。1874年中試的施炳修進士,授兵部員外郎。1880年中試的蔡壽星進士,授戶部主事。1889年中試的邱逢甲進士,授兵部主事。1718年中試的范學海進士,授山東兗州壽張營中軍守備。1793年中試的周士超進士,授廣東香山副將。1771年中試的葉期頤舉人,官至南宣威知州。1693年中試的王璋舉人,任雲南宜良令等等。此外,當時台灣還出現了許多高山族知識分子,如《噶嗎蘭番務考》提到的陳照仁、林同清、金振聲、番種夏、林國珍等人,均為咸豐年間(1851—1861)考取的高山族秀才。而淡水陳寶華則為1877年中試的台灣高山族第一位舉人。
(來源:光影時空網)


「望麒麟」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埔里 烏牛欄 黃家古厝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RxXZM1

望麒麟原為埔里邵族番人,
光緒初前往台南考中台南孔子廟佾生,埔里人稱為「番秀才」,
傳曾因受命為清廷徵收埔里一帶之亢五租,而知名於地方,
由於望秀才無子,故獨生女望阿參招贅漢人黃敦仁為夫,為顧及兩家香火之傳遞,
生育八子中,長子姓望,其餘皆姓黃,為臺灣埔、眉族與漢人通婚典型個案。
據描述此宅乃望麒麟敦請興建大埔城的鎮臺總兵吳光亮代為勘查地理設計格局,故有
清代建築風格,彩繪作品與牛眠山潘宅及笳苳腳(樹王公旁)之毓蘭堂同均出自台中市
石岡鄉萬安村的客家匠師 <劉沛> 手筆。
大正六年(1916)埔里發生災害性大地震,黃宅也於是年倒塌,
黃敦仁先生於1916年以書信往返聘請劉沛先生擔任大木作與彩繪師,依據原始地基重新
建造大厝,於三年後1919年初才全部完成黃宅的興建。

2017-02-15_1653022017-02-15_1652372017-02-15_1651362017-02-15_1651122017-02-15_1650182017-02-15_164947  


3867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fpMu77
番學堂為劉銘傳所設,原為撫番開墾、義塾教育的延伸:「設番學堂於臺北府治,擇土目之弟而教之。一道同風。漸革頑陋。其不服者則移師討之。剿撫並用,可謂能得其宜矣。」除了臺北番學堂外,還有恆春縣義塾、鳳山番學堂、阜南義學、頂破布鳥莊番學、巒大社番學、楠仔腳蔓社學堂等處,都是劉銘傳設立學堂以施教化的實政之一
臺北番學堂設立於光緒16年(1890)3月,與西學堂遷移至現址所在同時,為相關設施最晚設立者。番學堂的教育,以臺灣原住民孩童為主要教育對象,並聘請羅步韓、吳化龍、簡受禧三人為學堂教習,教導原住民學童習字、讀書及官話。
這些教育設施,於1891年劉銘傳去職後陸續廢止。儘管番學堂遭廢,然而番童教育仍於城內天后宮內持續進行。連橫《臺灣通史》道出了當年西式教育短短三年從設立到廢止的感嘆。廢止後的西學堂、番學堂,則改為釐金局、鹽務總局繼續使用,直到1895年日人治台以後。
番學堂以主堂及前方左右兩學舍組成,該棟建築較西學堂主堂建築規模稍大。因此,日本領台初期,先作為總督官邸、旅團司令部,以及後改制的守備隊司令部便權設於此,日治後期,再因其曾作為乃木希典總督之官邸,而將其更為「乃木館」使用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17-06-26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630466300號
公告公文古蹟番學堂遺構公告.pdf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指定理由一、番學堂為臺灣近代重要人物劉銘傳治臺時期推動自強新政之建物,亦是少數清代現存與原住民直接相關之證物,為臺灣重要原住民教育歷史見證,本建造物在臺灣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及價值。
二、臺北城內僅存少數清代建築及遺構,且目前發現之本屋台基基礎亦為罕見歷史遺構,具稀少性之價值。
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城中段三小段17地號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文化局
聯絡單位: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02-2720-8889
聯絡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地籍資料02.png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臺北市中正區城中段3小段17地號遺構座落土地為中正區城中段三小段17地號所在位置(土地面積12,205平方公尺)。(實際保存面積須以保存範圍實測數據為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fpMu77

01


台北地院改建 發現清代原住民上課的書院「番學堂」遺跡〔2016-12-07〕 台北地院改建 發現清代番學堂遺跡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更新日期:6月 27台北地院改建 發現清代原住民上課的書院「番學堂」遺跡〔2016-12-07〕 https://bit.ly/3x4atOC
清代「番學堂」建築遺構排列整齊。(北市文化局提供)
台北地院改建 發現清代原住民上課的書院「番學堂」遺跡
〔記者聶瑋齡、溫于德/台北報導〕2016/12/07
台北地方法院寶慶院區要蓋新大樓,今年七月試掘,約挖了一個月時挖出台北古城的歷史古蹟,為清代劉銘傳時期台北古城內第一個原住民教育書院「番學堂」遺構,包括主體建築基礎、外牆斷垣和內牆石塊等遺跡,文資委員認為附近底層亦有西學堂、登瀛書院遺構。為了保護此座台北城內少數清代建築與遺構,北市府文化局在上月底已將其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將協助地院另闢建地,目前限制周邊開發。
北市府已指定為市定古蹟
位於台北市長沙街一段二十七號的台北地院寶慶院區,原規劃在院內北側空地 、婦聯總會的後方興建辦公大樓,因得知底層可能有台北古城遺跡,地院在工程前期進行探坑試掘,在範圍內試掘四個探坑,並將現場的建築樣貌、建材與古地圖的位置比對。
試掘發現建築遺構,即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卅三條規定通報主管機關,在八月卅日送資料至文化局處理,文化局組成專案小組到現場會勘後,再送文資會議討論,十一月廿一日台北市文資會議正式指定「台灣台北地方法院院區內探坑試掘建造物基礎」為市定古蹟。
今年9月23日北市文化局官員與文資委員到現場會勘。(圖:北市文化局提供)
被發現的「番學堂」遺構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城中段三小段十七地號,是一座清代書院,為劉銘傳治台時期推動自強新政的建物,也是台灣原住民教育的歷史見證。
「番學堂」在清光緒十六年(一八九○年),為劉銘傳推行新政時於台北城設立,此政策是將原住民視為國民的積極作法,募集原住民酋長子弟,接受「漢化教育」,提供衣食、教導原住民漢文、算學、台語、官話、起居禮儀等,學制三年,聘請當時漢族知識份子任教,課程每三日由教師引導外遊與和人接觸,但番學堂最後因管理不善,在劉銘傳去職後即撤廢。
協助另闢建地 周邊限制開發
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目前發現的遺構外牆都很漂亮,內牆都是石塊,文化局依文資法第十四條列冊追蹤,未來涉及地下開挖卅公分以上工程,開發單位需先進行試掘,以確定是否留存番學堂、西學堂、登瀛書院遺構 。
由於周邊已限制開發,台北地院行政庭長廖建瑜表示,日前與院長洪兆隆拜會台北市長柯文哲,柯要地院提出解決方案,北院已在研擬中。
台北地院底層下發現清代文資書院「番學堂」,建築的建材遺構排列整齊。(圖:北市文化局提供)
關於「土番社學」與「番學堂」
「土番社學」始創於鄭國時期興盛於清國時代,清末改為「番學堂」。
1666年,根據《臺灣府志》所載,鄭成功「命各社設學校,延中土通儒以教子弟,凡民八歲入小學,課以經史文章」。為鼓勵平埔族人就學,鄭氏特別採取扶助措施,鼓勵平埔族子弟在鄉塾讀書。當時,沈光文在目加溜灣社西拉雅人分布的羅漢門辦鄉塾,「以漢文教授番黎」並教授簡單醫藥常識。
清國為推動「撫番」教化、吏治安定,繼續推動社學教育。康熙25年(1686年),諸羅縣知縣樊維屏在平埔族五大社(新港、目加溜灣、蕭壠、麻豆、大目降)設社學4所;雍正12年(1734年)因為記取雍正10年(1732年)的大甲西社的反抗亂事教訓,進而把設置土番社學當成是清國的撫番政策要件。經由臺灣巡道張嗣昌的建議,在南北兩路的歸化番社內,設置土番社學。至乾隆年間,社學增至47所,其中臺灣縣5所,鳳山縣8所、諸羅縣11所、彰化縣17所、淡水廳6所。光緒年間實施「開山撫番」,臺東地區也「開義塾、教番童,頒《訓番俚言》,俾之誦讀。」
社學授課內容以儒學經典為教材,課程包括經學、藝文,課以試帖作文。雍正12年(1734年)正式設「社師」,「擇漢人之通文理者,給以館穀,教諸番童」(《番社采風圖考》)。縣學訓導還實施按季巡查制度,親臨社學「宣社師及番童,命其背頌四子書及毛詩」等。 台北地院改建 發現清代番學堂遺跡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番學堂是劉銘傳創建,其宗旨是為了培養適應洋務需要的新式土著人才。初建於腳蔓社(1886年),復建宜蘭破布烏庄(1888年),均告廢絕;最後,光緒16年(1890年)在臺北城東門天后宮正式成立。番學堂,學制三年,主要招收北部原住民「番社」頭目子弟,課程設漢文、算術、官話、臺語等,聘請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任教,「起居禮儀,悉仿漢制」;每三天師生「出游」一次,以與漢人晉接。光緒18年(1892年),「番學堂」因管理不善和受劉銘傳辭官牽連而告廢止。而伊能嘉矩在《臺灣蕃政志》書中卻指出當年讀過「番學堂」的原住民,經過十年後,只能用毛筆畫符般地寫出依稀記得圖像式的漢字。台北地院改建 發現清代原住民上課的書院「番學堂」遺跡〔2016-12-07〕 https://bit.ly/3x4atOC

2021-07-26_0944122021-07-26_0945182021-07-26_0944272021-07-26_094420


土番社學始創於鄭國時期興盛於清國時代,清末改為番學堂。
  1666年,根據《臺灣府志》所載,鄭成功「命各社設學校,延中土通儒以教子弟,凡民八歲入小學,課以經史文章」。為鼓勵平埔族人就學,鄭氏特別採取扶助措施,鼓勵平埔族子弟在鄉塾讀書。當時,沈光文在目加溜灣社西拉雅人分布的羅漢門辦鄉塾,「以漢文教授番黎」並教授簡單醫藥常識。
  清國為推動「撫番」教化、吏治安定,繼續推動社學教育。康熙25年(1686年),諸羅縣知縣樊維屏在平埔族五大社(新港、目加溜灣、蕭壠、麻豆、大目降)設社學4所;雍正12年(1734年)因為記取雍正10年(1732年)的大甲西社的反抗亂事教訓,進而把設置土番社學當成是清國的撫番政策要件。經由臺灣巡道張嗣昌的建議,在南北兩路的歸化番社內,設置土番社學。至乾隆年間,社學增至47所,其中臺灣縣5所,鳳山縣8所、諸羅縣11所、彰化縣17所、淡水廳6所。光緒年間實施「開山撫番」,臺東地區也「開義塾、教番童,頒《訓番俚言》,俾之誦讀。」
  社學授課內容以儒學經典為教材,課程包括經學、藝文,課以試帖作文。雍正12年(1734年)正式設「社師」,「擇漢人之通文理者,給以館穀,教諸番童」(《番社采風圖考》)。縣學訓導還實施按季巡查制度,親臨社學「宣社師及番童,命其背頌四子書及毛詩」等。
  番學堂是劉銘傳創建,其宗旨是為了培養適應洋務需要的新式土著人才。初建於腳蔓社(1886年),復建宜蘭破布烏庄(1888年),均告廢絕;最後,光緒16年(1890年)在臺北城東門天后宮正式成立。番學堂,學制三年,主要招收北部原住民「番社」頭目子弟,課程設漢文、算術、官話、臺語等,聘請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任教,「起居禮儀,悉仿漢制」;每三天師生「出游」一次,以與漢人晉接。光緒18年(1892年),「番學堂」因管理不善和受劉銘傳辭官牽連而告廢止。而伊能嘉矩在《臺灣蕃政志》書中卻指出當年讀過「番學堂」的原住民,經過十年後,只能用毛筆畫符般地寫出依稀記得圖像式的漢字。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https://bit.ly/3iOOg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