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張紙鈔應該是臺灣銀行於1899年9月發行的臺灣銀行券之壹圓銀券。成為台灣第一張紙幣的該銀券,代為承印的是「大日本帝國政府印刷局」,正面為鳳凰圖案,背面有漢文「憑票在臺灣銀行隨時換銀壹圓;遇有將票私行假造或為改作,定按國律治罪不貸」作警語。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龍鳳壹圓銀券
台 灣 銀 行 券 - http://goo.gl/P5pyLQ
--------------------------------------
遠東拍賣公司 - http://goo.gl/5opUdx
----------------------------------------------
明治 37 年 (1904) 七月一日又發行券,銀券兌換金券期限至明治 42 (1909) 年底故自 1910年起台灣只有金券之流通,而無銀券。除此之外,當時龍銀有銀的金屬價值,大家樂於使用留存,紙幣反而不獲青睞 ,故今存世量稀少。今一張銀券的價值可換百枚龍銀,實是當初所始料未及。所有的日據臺灣銀行都是在地印製,除了 1945 年,日本東京空運 之〞日本銀行兌換券千圓〞,背面加蓋株式會社台灣銀行。日本據台時期除了券鈔由臺灣銀行發行之外,金、銀、銅、鎳等機製幣(硬輔幣)皆由日本鑄造輸入臺灣,與日本本土流通的機製幣是同樣的。
--------------------------------
聯合報╱記者蔡明樺/蘆竹報導】 2011.08.21 04:14 am
日據時代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超過百年歷史。
記者蔡明樺/攝影
黃金價格飆翻天,「金」當然比「銀」貴,但台灣銀行在日據時代發行的紙幣,壹圓銀券卻遠比壹圓金券值錢,蘆竹鄉公所駐衛警陳鼎釧擁有1張壹圓金券,被他視為傳家寶,他說:「價值多少不重要,祖先留下來的寶貝,說什麼也不賣。」
在舊幣收藏家眼中,台銀於1899年9月29日發行的第一枚紙幣,正面有龍鳳圖案,也稱作「龍鳳銀券」,雖然面額只有壹圓,價值卻遠勝其它舊紙幣,因為發行量少,只要保存夠好,身價上看百萬元。

中華集幣協會理事長張明泉表示,壹圓銀券全台不超過20張,幾乎都在收藏家手裡,即使外觀破損,甚至修補過的銀券,開價20、30萬照樣有人搶著要,市場趨之若鶩。

繼銀券之後,台銀於1904年起發行壹圓金券,圖案沿用龍鳳設計,發行量大增,在一般人眼中,金比銀值錢,但舊幣市場剛好相反,壹圓金券品項好,頂多值8000元~1萬元。

平時就對古物有興趣的陳鼎釧,10多年前幫長輩清理舊書桌時,意外發現1張壹圓金券,背面印有「大日本帝國政府印刷局製造」,證明是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舊鈔,他沒有讓其他人知道,默默保存至今。

「就算再值錢,也不可能賣!」陳鼎釧說,這張壹圓金券代表對祖先的緬懷與尊敬,將來會傳承給小孩,一代傳一代,除了金券,陳鼎釧還收藏日據時代的債券、腳踏車牌照稅收據等,至少都50年以上的歷史,旁人看了嘖嘖稱奇,他很驕傲的說:「這些都是我的傳家寶。」

【2011/08/21 聯合報】@ http://udn.com/
-----------------------------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台灣銀行壹圓銀券錢幣拍賣


「重刑恫嚇」。南宋就有規定偽造假幣者處以「腰斬」;元朝的紙鈔上也印有「偽造者處死」字樣;明朝則是規定偽造者會被處斬、誅九族
古代為何沒人做偽鈔?揭4原因秒懂! https://bit.ly/3OiSY8A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
壹圓銀券 A號 855013 (筆者之舊藏)

日據時代由臺灣銀行發行的各式鈔券,在面額方面從小到大依序計有壹圓、五圓、拾圓、五拾圓、百圓、千圓等六種。

至於名稱與版別依發行先後,則有『銀券』、『金券』、『大正改造券』、『甲券』、『乙券』、『現地刷券』、『臺灣銀行背書券』(武尊千圓券)等七大類別。

本文即將探討的臺灣銀行券『壹圓券專輯』,所包含之內容計有『銀券壹圓』、『金券壹圓』、『大正改造券壹圓』、『甲券壹圓』、『乙券壹圓』共五種,現分述如下:

『壹圓銀券』發行於西元1899年 (明治32年,清光緒25年)9月29日。

『壹圓銀券』俗稱龍鳳壹圓銀券,是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在臺灣正式發行的第一種紙幣 (比五圓銀券早3個月;比拾圓銀券早1年4個月;比五拾圓銀券早1年2個月)。

『壹圓銀券』發行當天 (1899年9月29日),距日本政府於1899年3月2日剛完成《臺灣銀行法》的修正,規定臺灣銀行得以發行票面金額為壹圓銀幣以上的銀行券,還不到7個月。

而距臺灣銀行於1899年6月25日正式成立,也不過才3個月又4天。

由於發行時間緊迫,因此『銀券』之型式與圖案都係直接參考引用日本銀行先前在其國內所發行的鈔券圖式,差別僅在於將文字及顏色加以修改而已。

『壹圓銀券』所發行之組號,依筆者二十幾年來所登錄共25張『壹圓銀券』的票號經歸納統計,至今已發現有A號、B號、C號、D號、E號共五組 (尚未完全確定是否只有這五組)。

此『壹圓銀券』發行當時(西元1899年),台灣當時的物價依據台灣協會會報第7號:教師的年薪一級1600圓;二級1400圓;三級1200圓;四級1000圓;五級900圓;六級800圓;七級700圓;八級600圓 (若再換算成教師的平均月薪:一級每月約133圓;二級每月約117圓;三級每月約100圓;四級每月約83圓;五級每月約75圓;六級每月約67圓;七級每月約58圓;八級每月約50圓)。

『壹圓銀券』票號統計:http://tw.myblog.yahoo.com/jw!_ZFsKNyeHxnh4bt7jU5NrCnmnOw-/article?mid=4276&prev=4477&next=3898&l=f&fid=31

金券壹圓正面

臺灣銀行券中的『銀券』與『金券』,其票號不是採用現今一般常見的阿拉伯數字,而是以國字大寫與小寫並用。

數字的順序從小排到大分別是0、壹、貳、參、四、五、六、七、八、九,其排序之唸法是由右往左唸,恰與現行使用阿拉伯數字的唸法從左唸到右剛好相反 (例如這枚金券壹圓的票號若以阿拉伯數字表示應為698846)。

為了矯正『銀券』流通後層出不窮的弊端,1903年9月16日臺灣總督府向日本政府提出修改台灣幣制的建議,請將已流通的『銀券』改為與日本國內相同的『金券』。此項建議很快就獲得日本政府同意。因此在『銀券』發行流通才4年又9個月,就於台灣地區又另發行『金券』。

『金券』發行後『銀券』隨即透過兌換迅速回收。

『金券壹圓』發行於西元1904年 (明治37年‧光緒30年)7月1日。已確定發行的組號從A號、B號、C號.........到S號共計19組 (I號及O號也都有發行)。

由於決定發行『金券』的時間甚緊迫,因此其鈔券的型式與圖案是以『銀券』為藍本再略加修改,而未另行重新設計。

為防『金券』遭偽造,鈔券正面的四個角都加印『臺灣銀行』這四個國字的『水印』為暗記 (『銀券』無此種新的防偽設計)

此『金券壹圓』剛發行時 (西元1904年),台彎的物價大概為何?

根據1904年4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一大瓶「鶴牌」香水價格為壹圓30錢,中瓶是壹圓;德國製鞋油20錢 (壹圓為拾角,壹角為拾錢,故壹圓相當於100錢)。
大正改造券壹圓正面

日據時代初期所發行的紙幣不論是『銀券』或『金券』,皆係在時間相當緊迫情況下匆匆問世。因此設計稱不上精良,紙質也欠佳而有易於污損的缺陷。

大正大正3年 (1914年),日本統治台灣將屆20年。此時台灣經濟已漸趨穩定,各方面亦慢步走向正軌,對於貨幣的需求量也日漸增加。為此臺灣銀行將通用的鈔券重新設計改版,接著乃有所謂『大正改造券』的印製與發行。

『大正改造券』發行於西元1915年(大正4年)9月1日。其型式(直式改橫式)與圖案設計都完全不同於先前發行的『銀券』與『金券』,可說是「臺灣銀行券」在鈔票設計上的一大改變。

『大正改造券』發行後並未馬上收兌之前的『金券』『大正改造券』與『金券』當時在市面上是並行流通,『金券』是至其破損回收後自然銷失,方才逐漸退出市面。

『大正改造券』已發行的組號從(1)、(2)、(3)........到(54)共計五十四組,票號也改用從左依序唸到右的阿拉伯數字。

此『大正改造券』剛發行時的台灣物價(西元1915年)大概為何?

根據1915「臺灣愛國婦女第74卷」之報導:一件雙扣長度及膝的男用大禮服售價為28圓到38圓之間。另依照前一年(西元1914)4月18日《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電影院票價一等20錢;二等10錢;三等5錢。
甲券壹圓券正面
甲券壹圓第一個組號(1) (筆者現藏)
甲券壹圓第一個組號 (1) (此券由彰化鈔友游乙剛先生提供)
甲券壹圓最後一個組號 (92)
『大正改造券』流通滿18年後,由於印刷與製紙技術的改進,以及為了防止鈔券偽改與變造,臺灣銀行又將其原發行的鈔券再度改版,並從1932年冬開始發行稱之為『甲券』的流通鈔票。
『甲券』發行後,原先流通尚有極少量的『金券』及『大正改造券』也都仍可繼續使用,於是就有三種不同版別的鈔券並存於流通市場。
『甲券壹圓』發行於西元1933年 (昭和8年)7月21日。已發行之組號從(1)、(2)、(3).........到(92)依序本應有92組,但據瞭解其中(75)、(76)、(77)這三個組號可能並未實際發行。
此枚『甲券壹圓』剛發行時台灣的物價,若根據1933年4月1日『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龍角散」四日份是30錢:四十日份2圓。1933年6月21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在屏東一頭水牛是75圓。1933年6月22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一張哥倫比亞牌唱片80錢。
乙券壹圓第一個組號 (93)
乙券壹圓最後一個組號 (104)
民國33年下半年臺灣銀行開始發行乙券。首先於1944年7月1日同時發行『乙券五圓』與『乙券拾圓』。最後於1944年11月1日發行『乙券壹圓』。『乙券壹圓』發行的組號從(93)、(94)、(95)......到(104)共計12組。
此『乙券壹圓』於1944年發行前後一、二年,當時台灣之物價,根據葉石濤先生的訪聞紀錄:1943年國小代課老師月薪42圓。根據陳玉璞先生的口述:1943年一本短篇小說稿費20圓。根據蔡廷棟先生口述:1944年一份外食的早餐3錢 (杏仁茶2錢,油條1錢)。

--------------------------------------------------------------------------------------------------------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台灣紙幣 風雲百年
台灣紙幣 風雲百年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EDajFB
明治時期製工精細 外島貨幣量少珍貴
2011年01月09日 更多專欄文章

中華集幣協會理事長張明泉表示,北部瘋紙幣、南部迷錢幣,原因是北部文人多,南部人則認為紙沒有價值,金銀觀念重。
歷史,不見得親民;但流通的貨幣,卻是生活,就是這塊土地上每個人的集體記憶。
中華民國在台灣慶祝建國百年,中華集幣協會理事長張明泉認為:時代變遷中的台灣紙幣,深深影響著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沒有什麼事比賺錢、填飽肚子更重要,除了歡慶熱鬧,更值得仔細回味的百年大事。
採訪╱潘姿吟、攝影╱黃競鋒、資料來源╱中華集幣協會、《台灣貨幣圖說》
※收藏品均由張明泉提供

10周年紀念幣
新手入門門檻已經過高,張明泉建議可以從趣味號或紀念幣出發。
身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只可惜,教科書上的台灣史,很少!」建國百年談台灣紙幣,收藏資歷超過30年、中華集幣協會理事長張明泉堅持:先釐清史實再談收藏。

台南官銀票
1895年,日軍進攻,台北城失守,劉永福守著台南府繼續抗日,因應變局發官銀票,有「台南官銀票」,「台灣民主國」僅維持148天,「台南官銀票」因而成為紙幣收藏圈的珍品;目前,1張品項良好的壹大員,市值至少5萬元,拾大員則要價20萬元以上。
台南官銀票身價不斐
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本明治28年)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結束滿清對台212年的統治,開啟日本在台殖民50年歷史。當時,台灣人抗拒日本接收,自立「台灣民主國」,推舉唐景嵩被為總統、守台北,劉永福守台南,丘逢甲守台中。
日軍進攻,台北城率先失守,劉永福繼續抗日,但軍儲將盡,因應變局發行「台南官銀票」救急;分別有「護理台南府正堂忠」(者簡稱「台南府」)、「官銀錢票局」(簡稱「總局」)壹大員、伍大員、拾大員各3種面值。
「台灣民主國」不成氣候,僅維持148天,「台南官銀票」成了紙幣收藏圈珍品。多年前,張明泉在一次有關連震東先生文獻展覽專櫃,發現厚厚一疊台南官銀票,讓他為之一亮,「瞧那隨便擺放的樣子,應有相當數量之存量。」他臆測。因為1張品相良好的壹大員,市值至少5萬,拾大員則要價20萬元以上

金券銀券印製龍鳳圖
日治初期,整理台灣錯綜複雜的貨幣。剛開始,以公定金銀比價,壹圓銀幣為法定幣,1898年(明治31年,清光緒24年)設立「株式會社台灣銀行」,隔年,發行可兌換銀幣的「銀券」,面值有壹圓、伍圓、拾圓、伍拾圓等4種,「這就是日本在台灣發行的第1張鈔票。」張明泉說。
由於銀價搖擺不定,物價變動大、債權糾紛等弊端橫生,納公使用的「銀券」少見於市場流通;1904年,開始發行「金券」。金券、銀券因精緻的龍鳳圖樣,有個雅稱為「龍鳳銀券」、「龍鳳金券」。
1912年(大正元年,民國元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南京成立,歷經孫中山就職臨時大總統、清帝退位、袁世凱當選臨時大總統的同時,日本殖民台灣,經濟日趨穩定,貨幣需求量增,陸續發行「大正改造券」,從直式改為橫式;1933年(昭和8年,民國22年),為了防偽及設計新款紙鈔,發行台灣銀行昭和甲券,「不過,還是以明治時期紙幣印工最好,現在技術也難以比擬。」張明泉說。

大陳區通用券最稀有
1945年,台灣脫離殖民地陰霾,換了祖國也換了鈔票;日治時期「台灣銀行券」改制為「台幣」,就是通稱「舊台幣」(或稱「老台幣」);但烽火連年、生產停頓,再加上國共內戰、228事件衝擊,影響台灣物價飛騰,萬元台幣面值已經不敷需求,堪稱最窮的年代。
張明泉回憶父親口述,「吃麵要先付錢!不然,1碗200元的麵吃完,可能漲到300元。」他說,1條棉被30萬元、1杯涼水5000元不稀奇,「聽說有人載1車錢買棉被,從街頭一路比價到街尾,最後只買得起1條毛巾。」
舊台幣惡性通貨膨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台幣發行額持續上升,1948年(民國37年)政府來不及印鈔票,直接發行伍仟圓、壹萬圓、拾萬圓、壹佰萬圓等面值的「定額本票」做疏通,製工粗糙像鬼畫符,因此有個俗稱「土符仔紙」;1949年(民國38年),國民政府撤守來台,從上海運來80萬兩黃金,作為發行新台幣的後盾,「4萬元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兌換時間到當年底;1麻袋舊幣換不到幾塊錢新台幣。」從此,回歸面值1分新台幣的時代。
「很多人認為被政府騙錢。」他說,大約10年前,有個老媽媽在房子改建時,發現1大批舊台幣,氣到一邊放火燒、一邊罵國民黨,卻不知到現在隨便1張,都有上千元價值。
「不過,這些都是小兒科。」他說除38年的本島百元券外,珍稀的是外島幣,尤其「限大陳地區通用券」堪稱幣王,「因通用期間僅855天,隨著國民黨退守,多被收兌,所以稀有;日前,壹角、伍角、壹圓、拾圓4張1套品相幾近完美,市價曾攀高到100萬元。」
新手怎麼入門?他說,以前100萬元可以買一堆,現在門檻已經過高,而假幣又已氾濫至極,他奉勸:「路邊撿寶的夢不要再作了。」因為中國收藏市場崛起,很多玩家根本惜售,「都是唯恐賣虧!」因此,他建議真心想投入者,可以從單一主題開始收集,循序漸進,才不致於負擔過於沉重。
舊台幣
中華民國在台灣
1949年(民國38年),政府撤守來台,從上海運80萬兩黃金,作為發行新台幣後盾。4萬元舊台幣換1元新台幣,兌換時間到當年的12月31日為止。
定額本票
1948年(民國37年),發行「定額本票」,做工較粗糙就像鬼畫符,因此,俗稱「土符仔紙」。
大花
民國38年壹百元券印製當時並未發行,民國50年才發行,發行時間極短,是市場上難得一見的全新品。

限大陳地區通用券
浙江省溫嶺縣大陳島專用「限大陳地區通用券」,面值有壹角、伍角、壹圓、拾圓,1955年(民國44年),政府退守,通用期僅855天,量少稀有,堪稱台灣鈔票之首;4張一套品相完美,市價曾到100萬元。
金馬地區通用券
政府為穩定金融秩序,針對金馬地區,各發行當地通用券;在收藏市場,只要是離島通用券,有高度收藏價值。

先有銀券後,再製造金券。
日治時期的台灣
日本在台發行第1張鈔票。1898年(明治31年,清光緒24年)設「株式會社台灣銀行」隔年,發行可與壹圓銀幣兌換的「銀券」,面值有壹圓、伍圓、拾圓、伍拾圓;圖樣正面採用1872年,日本發行「明治通寶」,上有鳳凰、下有雙龍。由於銀券無法在市場上流通,流傳的量少,若品項良好或全新,目前市價至少50萬元。
大正券
1914年(大正3年,民國3年),日殖民台灣20年,經濟穩定,貨幣需求量增,陸續發行新版紙幣「大正改造券」,從直式改為橫式。
昭和甲券
1937年(昭和12年,民國26年)印天皇皇運無盡「菊章」百元券,正面有台灣神社。
背面印檳榔樹,台灣人俗稱「青仔欉」。當年此鈔票面額過大,百姓難入手,因此用「沒見過青仔欉」嘲笑沒見過世面的人。

 -----------------------------------------------------------------------------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舊台幣「本票壹佰萬圓」發行日期探究 @ 鈔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4q4tVu

《光復後台鈔圖文新錄》已於100年11月順利出版(全書五百餘頁彩色精裝,民國102年7月榮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評定為102年度「非使用政府預算推廣性書刊類」第一名)。 

舊台幣「本票壹佰萬圓」發行日期探究
分享: 7Headlines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舊台幣本票壹佰萬圓鈔券正面 (採單面印刷 背面空白)
本票壹佰萬圓發行日期在《臺灣貨幣》一書第142頁是登載為37年12月。
《臺灣貨幣》第142頁登載舊台幣本票壹佰萬圓發行日期是37年12月
《臺灣貨幣》發行於民國65年,此後台灣地區陸續出版的各種民間版本「台幣鈔目錄」如:
1. 《中國券幣圖錄第六輯》

2. 《彩色中國近期鈔幣目錄》

3. 《台鈔圖錄漫譚》

4. 《中國紙幣圖說》

5. 《台灣紙幣》

6. 《2010台灣郵鈔情報》

7. 《台灣錢幣目錄》

都據此,將發行日期登載為37年12月。
而官方出版的幾本「幣鈔專書」如:

1. 《臺幣‧新臺幣圖鑑》 → 中央銀行發行局印行

2. 《中央印製廠》 → 中央印製廠編印

3. 《中央印製廠六十年》 → 中央印製廠編印

竟然都找不到有關「本票壹佰萬圓」發行日期的相關記載,甚至就連堂堂中央銀行網站也查不到!

中央銀行網站:http://www.currency.cbc.gov.tw/
「上窮碧落下黃泉」,好不容易總算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於民國82年6月編印出版的《重修臺灣省通志經濟志金融篇》第322頁,才找到「本票壹佰萬圓」的發行日期,書上明確記載為38年5月17日。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的《重修臺灣省通志經濟志金融篇》封面 (82年6月30日出版)
《重修臺灣省通志經濟志金融篇》第322頁,明確記載本票壹佰萬圓的發行日期是38年5月17日。

另「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於38年12月出版的《臺灣銀行季刊》第三卷第一期第218頁『臺灣經濟日誌』,在38年5月17日當天之記載是:「臺灣銀行發行一百萬圓定額本票」。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於38年12月出刊的《臺灣銀行季刊》第三卷第一期『臺灣經濟日誌』專欄內,明確記載本票壹佰萬圓發行日期是38年5月17日,因係出自官方資料,故有相當高的可信度。

另根據手中所登錄八十幾張舊台幣本票壹佰萬圓的票號資料,依「簽用日期」之先後整理如下:

A020920、A025905 (簽用日期38年5月17日 )

A241499 (簽用日期38年5月23日)

A345210 (簽用日期38年5月24日)

A464782 (簽用日期38年5月25日)

A519668 (簽用日期38年5月26日)

A594144、A667779、A667780 (簽用日期38年5月27日)

A200257 (簽用日期38年5月28日)

A725★★★ (這一批約二、三百張的全新連號券其簽用日期皆為38年5月28日)

A847933 (簽用日期38年6月13日)

但也有一些「本票壹佰萬圓」是沒有加蓋「簽用日期」,其票號如下:

A800231、A800246、A800247、A800248、A800279、

A800305、A800344、B447210、B477211。
目前所見本票壹佰萬圓幾乎都是A軌券,B軌券極為罕見 (這張B447211的彩圖詳見《東南郵訊》第15期封底)。
目前所見本票壹佰萬圓第二張B軌券 (票號B447210於102年8月8日由藏家出品,刊登在「奇摩幣鈔拍賣網站」,102年8月12日以20300元的高價結標)。
A725★★★ 這一批全新連號券其簽用日期皆為38年5月28日。
依目前手中登錄的連號券票號得知,目前已知最小票號是A725013,最大票號為A725280。
這批連號券到底有幾張?
帶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
上述這些「舊台幣本票壹佰萬圓」,除少數幾張沒有加蓋「簽用日期」外,其餘的簽用日期全都集中在6月15日幣制改革前一個月之內。
已確知大致有如下幾個簽用日期:
5月17日、5月23日、5月24日、5月25日、5月26日、5月27日、5月28日、6月13日(至今還未發現民國38年5月17日之前的簽用日期)。
根據官方發行資料及手中實物,舊台幣本票壹佰萬圓發行日期為38年5月17日,已是確定而無疑義。
※央行於102年6月19日建置完成並開放供一般民眾上網查覽的「券幣數位博物館」,在「舊台幣本票壹佰萬圓」這部分,原本標示為「民國37年版」,經筆者於102年7月下旬在該網站的「意見信箱」提出相關資料與指正後,央行也「從善如流」立刻於102年8月初更正為 「民國38年版」。
※國內第一家由銀行金融業獨自設立的文物館 ─ 「臺灣銀行文物館」於102年10月7日上午舉行開幕慶祝活動,並由台灣金控暨台灣銀行董事長李紀珠與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一起揭牌。
http://long11281128.pixnet.net/blog/post/266893706
該館開幕後,筆者於102年10月17日、102年11月29日、103年2月13日,曾先後三次到「臺灣銀行文物館」參觀。
卻發現館內展示的四張舊台幣本票 (伍仟圓、壹萬圓、拾萬圓、壹佰萬圓),發行日期卻全都註明是37年5月3日,顯係有誤。
這四張舊台幣本票的發行日期應是:
1. 舊台幣「本票伍仟圓」發行日期:37年5月3日
2. 舊台幣「本票壹萬圓」發行日期:37年6月8日
3. 舊台幣「本票拾萬圓」發行日期:37年10月14日
4. 舊台幣「本票壹佰萬圓」發行日期:38年5月17日
100萬本票
「臺灣銀行文物館」展示的本票壹佰萬發行日期註明是37年5月3日(和實際的發行日期38年5月17日竟相差整整一年)
筆者於102年10月17日次第一次參觀「臺灣銀行文物館」時,曾向館內的服務人員反映。
102年11月29日第二次參觀該館時仍未修正。
103年2月13日第三次參觀時還是未修正,一錯再錯,真不知要錯到何時才肯改正!
-----------------------------------------
四萬元換一元
四萬元換一元的惡夢/四萬元換一元朝興宮整修

  台南市安南區本淵寮朝興宮從倉庫找出一塊六十餘年前的整修捐款芳名錄木匾,四萬元換一元的惡夢/四萬元換一元朝興宮整修捐款露玄機,金額都以萬元計,在那個年代捐款動輒上億元,也成了當年台灣戰後惡性通貨膨脹、物價一日數變的最佳見證。
  朝興宮總幹事黃瑞欽昨天好奇地拿出計算機統計,四萬元換一元的惡夢/四萬元換一元朝興宮整修三百多名捐款者共計捐出一億六千四百六十餘萬元,金額之高,令人咋舌。
  朝興宮顧問吳致瑩說,如果沒說破,大家還以為本淵寮庄大家都是「好野人」(有錢人),四萬元換一元的惡夢/四萬元換一元朝興宮整修只是彩繪整修並非新建廟宇,就要花一億多。這金額在現在足可蓋三、四間新廟,而有的人一捐兩、三百萬元,在早些年更足以買下庄內整條街的房舍。
  黃瑞欽說,當時正是四萬元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的年代,聽老一輩的人說,「當時要吃麵,都要用布袋裝錢才夠付一碗麵的錢。」可見當時通貨膨脹之嚴重,物價實在高得離譜。
  主委王瑞麟說,這塊木匾是民國卅八年初,庄內仕紳、前省議員黃業發起捐款,進行當時舊廟的彩繪整修工程,其中,黃業捐款三百萬元最多,捐兩百萬元的則有七人,大多數都捐數十萬元,最少也有一萬元。
  王瑞麟表示,去年廟方清理舊倉庫時,意外發現這塊木匾,由於迄今已六十餘年,又見證當年台灣「四萬換一元」的年代,這是廟方之寶,因此重新整理後,在廟內陳列展示,供鄉親了解及找尋當年捐款的祖先。
  很多人對美國、日本相繼施行的貨幣寬鬆內涵,及對個人財富影響,根本搞不懂是怎麼一回事,其實60多年前,台灣也有類似的貨幣寬鬆政策,結果最後是拿4萬元的舊台幣,換1元的新台幣,個人身家財產瞬間被國家乾洗。
  1946年5月22日發行的舊台幣,原限發行額為30億元,發行半年後即增為53億元,直至1949年6月14日改制新台幣前夕,舊台幣發行額更高達5270億餘元,較原訂發行額增加175倍。
  台灣銀行並於1948年開始發行面額達5000、1萬、10萬的「定額本票」,四萬元換一元的惡夢/四萬元換一元朝興宮整修與舊台幣並行在市場上流通。在新台幣改制前夕,舊台幣的最大面額已經發行到100萬元。
  貨幣無限量的印製發行,造成惡性通膨,物價飛漲到難以控制,1946年舊台幣剛發行時,台北市一斤白米是16.8元,到1949年時,漲到4000元,短短3年,物價上漲238倍,這就是貨幣寬鬆的代價。
  無限量的印鈔票,怎能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鈔票一多,錢就不值錢了。熱錢在市場流竄,並不會真正投入生產事業,而是跑到股市與商品市場,這只會 製造更多泡沫,與振興經濟背道而馳,最近美股與日股不斷創新高,是貨幣寬鬆所創造出來的,與經濟復甦沒有關係,各國面對當前全球的經濟問題,已是束手無 策,投資人得自求多福。

-----------------------------------------------------------------------------------------------------------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此券由日本武尊千圓券加蓋,只有組號(7)才是台灣銀行券,其他都是日本銀行券第二次世界末期,昭和20年日本政府為復員需要,由日本國內原行使之日銀千圓券,經東京空運來台北,再經台灣銀行在券反面正中右旁加蓋直書〞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及左旁下圓型〞頭取之印〞章戳,發行流通。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臺南官錢票-伍佰文雙聯
最新更動日期:2014/09/11
台南官錢票伍佰文,發行於光緒21年(1895)八月廿六日至九月四日止,僅流通8天,存世量少,極為珍罕。伍佰文官銀錢票係三聯式,第一聯存根聯,第二聯流通使用聯,第三聯亦是存根聯。下圖一是張未使用雙聯票,故未蓋關防大印,目前伍佰文雙聯者僅發現這一張。其存根聯勘合印、字號在左邊,中間流通使用聯,而下圖二存根聯勘合印、字號是在右邊,組合起來剛好是一張完整的三聯票。這張雙聯票係由旅日台僑古錢名家鄭添旺先生在日本購得,後流入台灣,20幾年前輾轉入我手,珍存迄今,因怕不肖之徒仿製,從未公開於世,故見過其廬山真面目沒幾人。今為了讓國人有機會看到自己家鄉的東西,特公開分饗國人、同好。
民國70年9月15日第五卷第五期《錢幣天地》第26頁,春水先生有篇大作,介紹這枚紙幣。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Y2K 演練測試券-老銀行 - http://goo.gl/BUrgzX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新台幣的歷史 @ LEE 的 隨意窩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HIW0h4

--------------------------------

鈔票頭像看膩了?這款台幣印「檳榔」
三立新聞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2017年5月16日9 則留言
記者許智雄、邱子玲/台北報導
有立委覺得新台幣上面的國父、蔣公圖案看膩了,認為應該重新設計,但是其實日據時代的台幣,上頭居然出現過「檳榔」圖案的鈔票,甚至老一輩的人會用「沒見過青仔欉」形容沒見過世面的人,就是從這張紙鈔來的。
我們現在用的鈔票不是人頭,就是知名景點及保育類動物,但你知道嗎?其實台灣有出過「檳榔樹」的鈔票。
檢視相片
▲日據時期發行的紙鈔上面有「檳榔」圖案。
沒看錯!檳榔也能印在鈔票上,這張日據時代發行的紙鈔是一百元面額,背面有顆檳榔樹還有墾丁燈塔,但正面竟然是日本神社圖案,走的就是混搭風。檳榔除了具有台灣特色外,也因為經濟價值高,不過以當時來說面額太大,很多人都沒看過,所以老一輩的人會用「沒見過青仔欉」,形容沒見過世面的人
檢視相片
▲「混搭風」紙鈔正面是日本神社。
集幣社業者許耀方:「後來講的青仔欉,講的就是這張鈔票,就是說那個時候,也就是利用台灣比較有代表特色的檳榔樹或是這些圖案,做為鈔票的設計。」
檢視相片
▲因通貨膨脹,台灣曾經出現過一萬元面額的鈔票。
另外你看過一萬元的紙鈔嗎?這張孫中山大頭的鈔票是民國37年發行,因為當時通貨膨脹太嚴重,才有這麼大面額的貨幣,隔年台銀還出現最小面額的鈔票,只有一分,背面是經典的台灣圖案,甚至還有金門、馬祖專用紙鈔。過去發行的錢幣幾乎都是以國父及蔣中正頭像為主,搭配上總統府建築物或部份景點,後來才開始改變圖案。
檢視相片
▲以前甚至有金門、馬祖專用的紙鈔。
年初有立委提議,台幣應該要去掉政治人物頭像,不過央行總裁彭淮南回應,目前紙鈔有體育、教育、科技圖案,還有台灣景點跟保育動物,防偽功能好,沒有改版迫切性。對於每天都在使用的新台幣是否會仔細審視,上面的圖案您看膩了嗎?(整理:實習編輯朱祖儀)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昭和12年(1937年3月20日)發行  昭和    甲百圓券(一次)
百圓券前、後面圖案有檳榔樹,台語所說的〞青仔欉〞,指的就是這張鈔票,在當時算是相當大的幣值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二戰後匈牙利 曾發行1億兆面額紙鈔
2020/09/17 08:01全球通膨史4》二戰後匈牙利 曾發行1億兆面額紙鈔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3FxnPo
匈牙利曾在1946年發行過面額1億兆的帕戈,也寫下歷史上惡性通膨最嚴重的紀錄。取自Magyar Nemzeti Bank (Hungarian National Bank) / Public domain
(編者按:自疫情爆發後,全球央行大動作調降利率,紛紛祭出無限量QE(量化寬鬆),承諾將維持超寬鬆政策一段時間,儘管QE的救市效果立即可見,但也難免令人擔心各國瘋狂「印鈔」將帶來的後續效應,歷史上曾有幾次劇烈的通貨膨脹事件,造成人民財產的嚴重損失,甚至衍變成世界大戰。面對滾滾洪流般的資金潮,究竟會將大家帶往何處去?相信是人們最關心的,以古為鏡,希望藉由史上幾次惡性通膨的回顧,鑑往知來,助大家覓得方法安然渡過此次危機。)
二戰後匈牙利 每15.6小時物價就翻倍
〔編譯王惠慧/綜合報導〕如果提到世界上面額最高的鈔票,很多人會想到辛巴威或南斯拉夫,但其實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匈牙利,才真正印出了鈔票的世界之最。1946年匈牙利曾發行過面額1億兆(One Hundred Quintillion, 10的20次方)帕戈(Pengő),當時通膨率高達13,600,000,000,000,000%,平均每15.6小時價格就翻倍,寫下歷史上惡性通膨最嚴重的紀錄。
奧匈帝國在一戰後解體,然而匈牙利的新政權缺乏適當的政府結構,選擇印鈔填補預算缺口。在1920年代經濟大蕭條,匈牙利農業部門遭受重創,債務不斷增加,匈牙利央行不得不繼續透過放寬貨幣和金融政策,藉由貨幣貶值來降低債務成本。1938-1940年,透過維也納仲裁,匈牙利拿回該國宣稱在一戰丟失的領土,然而這些地方經濟並不發達,最終也為匈牙利整體經濟帶來壓力。
二次大戰期間,匈牙利經濟盪至谷底,央行完全被政府所控制,不斷根據政府的預算需求印製鈔票,沒有訂出任何發行上限額度。最終,匈牙利通膨環境惡化,從銀幣、銅幣到鎳幣,甚至直接從貨幣流通中消失,因為金屬成份比硬幣本身更有價值。
隨著二次大戰結束,長期戰火重創經濟,戰爭共抹去了匈牙利40%的財富,首都布達佩斯80%遭毀,更慘的是,戰敗後被迫支付數百萬美元的賠償。該國一半以上的工業產能完全被破壞,基礎建設也一團混亂,生產力下降也對供應造成衝擊,最終對通貨的災難性影響終於爆發。
匈牙利人把紙幣都丟到馬路上,清潔人員不得不在大街上打掃「錢的海洋」。取自Magyar Nemzeti Múzeum
發行1億兆面額紙幣 創鈔票之最
為了恢復生產力、基礎建設及經濟活力,匈牙利政府沒有試圖減少貨幣供應或提高利率來抑制通膨,反而決定對銀行提供低利貸款,透過銀行對企業活動提供新資金,直接雇用工人、提供消費者貸款,或直接提供現金紓困。
匈牙利政府大肆印鈔,且沒有任何實質擔保。1945年7月在外流通的貨幣為250億帕戈,1946年1月增加至1.646兆帕戈,到了7月甚至到達1兆兆(septillion,10的24次方)帕戈,突破一般人對數字的理解。
1944年匈牙利帕戈最大面值是1千,1945年底已發展到1千萬,到了1946年甚至發行了面額高達1億兆的紙幣,寫下鈔票之最,但在通膨結束後,這張紙鈔約只值12美分。帕戈面值最大曾印到10億兆,但最終未發行就作廢,沒有在市面上流通。
在通膨最嚴重時,匈牙利每日通膨率高達150,000%,約每15.6小時物價就會翻倍。換言之,人們無論上午擁有多少錢,到了晚上都只剩下一半的價值。
1945年8月,匈牙利1公斤的麵包只需要6帕戈,而在11個月後,已經漲價到58.5億帕戈;惡性通膨也讓政府收稅變得困難,人民的稅收和郵政付款只能使用特殊的代幣,而且價格每日由電台播送通知,隨時可能有變化。
當時可以看到,匈牙利人把紙幣都丟到馬路上,由於街道上的鈔票太多,導致清潔人員不得不在大街上打掃「錢的海洋」的情景。
帕戈在誕生20年後,1946年被新貨幣福林取代。Magyar Nemzeti Bank (Hungarian National Bank), CC BY-SA 3.0
惡性通膨搞毀經濟 16年後才恢復平穩
匈牙利意識到這樣的惡性通膨和面值增加速度無法維持下去,帕戈在誕生20年後,1946年被新貨幣「福林(Forint)」取代,才結束這場鬧劇,當時40穰(400 Octillion, 穰為10的28次方)帕戈才能換到1福林。
1946年8月1日,匈牙利政府採行激進的穩定措施,包括大型稅制改革、收回海外黃金資產,發行新幣並以黃金及外匯作為擔保,最終在1960年代,匈牙利物價恢復到穩定的水準。分析指出,匈牙利當時的印鈔策略確實帶動了工業產能,但代價是工人失去了80%的薪資,多數債權人血本無歸。
全球通膨史4》二戰後匈牙利 曾發行1億兆面額紙鈔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3FxnPo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絕版台灣59年蘭花伍角 5角 五角
壹角 伍角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紙鈔/臺灣第一張紙鈔/龍鳳壹圓銀券-台灣銀行發行的金壹圓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