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FileForShare_20220429-233853FireShot Capture 159 - (2) 帝國の臺灣 - 貼文 -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

cca100003-thm-bjn00297v04-co-tcca100003-thm-bjn00297v04-00057-tcca100003-thm-bjn00297v04-00020-tcca100003-thm-bjn00297v04-00011-tcca100003-thm-bjn00297v04-pr01att03-tgrave三瓜子隧道cca100003-thm-bjn00297v04-pr01att02-t800px-Taipei_LinSen_Park_31381286112-33109758671381286113-35530169931381286113-635604139  

明石元二郎 (1864 - 1919)
日治时代第7任台湾總督 (1918年7月就任,翌年10月病逝)。
其墓現遷建在三芝鄉店子村福音山基督教墓園。
 
自由時報記者周幸叡/報導◎攝影
【大紀元2002年11月23日訊】
三芝的山不高,卻都飄逸著靈氣,倚山望海,風水奇佳,許多的公墓建在這裡,因為規劃良好有如公園,甚至成為像國外一樣的觀光公墓。在這片另類公園裡,有一個墓別具意義,令每一個參觀者肅然起敬,它是日治時代第七代的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墓。

  僅一年三個月,卻對台灣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不遺餘力:設立日月潭水力發電事業及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推動灌溉給水系統,讓嘉南平原成為穀倉、著手興建基隆至高雄縱貫道路等。

  除此之外,明石在教育制度、司法制度上也多所建樹,同時,他的世界觀是「台灣為東洋和平首要」,以台灣島民為第一考量、深愛台灣的他,甚至因公務回日本不幸病逝,遺言都表示:遺體要埋在台灣﹗原本明石埋葬在台北三板橋日本人墓地,因都市計劃遷墓,後經國際文化基金會楊基銓董事長等人的努力下,永眠在三芝鄉店子村福音山基督教墓園。

  樸質的墓碑簡短記載著他的功蹟,還有一首他在1907年過渡台灣時,適值妻子國子忌辰所寫的詩:「十年作客轉忘家,西水歐山孤劍斜,路入台灣波影靜,春風初憶故園花。」短短幾句,其人其情無限流露,思及他對台灣的努力貢獻,更教人不勝景仰。

明石元二郎墓 典藏一段台灣史 - http://goo.gl/wg1eHB
------------------------------------------
日俄戰爭(俄語: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日語:日露戦争;
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大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中國
東北地區的影響力的戰爭。日俄戰爭促成日本在東北亞取得軍事優勢,並取得在朝鮮、
東北駐軍的權利,令俄國於此的拓展受阻撓。日俄戰爭的陸上戰場是清朝本土的東北地
區,而清政府卻被逼迫宣佈中立,甚至為這場戰爭專門劃出了一塊交戰區。

樺太會戰
參見:庫頁島之戰
在與俄軍談判期間,日本為了使講和談判有利進行,先行於7月進攻俄國的庫頁島並佔領全島。在締結朴資茅斯條約後,北緯50度線以北的部分庫頁島返還俄國,以南則割讓成為日本領土。

講和
參見:朴次茅斯和約
俄國在對日本的戰鬥中接連失敗後,國內民眾對沙皇管治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再加上經濟發展停滯和蔓延在國民間的厭戰氣氛,群眾的不滿情緒終於在1905年1月9日的血腥星期日爆發。在不穩定的局勢下,日本乘機派遣間諜到俄國國內煽動布爾什維克人進行革命活動,使俄國要繼續進行戰爭變得非常困難。

同時,日本雖然在這次戰爭中取得了大部分戰鬥的勝利,但由於在這場長達19個月的戰爭中已經支出了17億円的軍費(幾乎所有軍費都是透過戰時國債獲得),使國家財政陷入危機。在日本國內總共109萬的可動員兵力中,常備兵力便接近20萬,使得國內的各種產業嚴重缺乏生產人手,同時也使經濟陷入低迷的狀態。所以在講和的提議被提出後,日方也沒有拒絕並同意與俄方開始展開談判。

透過美國作為中間人協調交渉後,日俄雙方於1905年8月10日開始在美國的朴次茅斯附近開始停戰談判,並在9月5日達成和平協議,是為朴次茅斯和約。

日本畫家小林清親的版畫,內容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因為日俄戰爭俄軍敗北的噩夢而驚醒。
日俄戰爭最直接的後果是日本取得對南滿(中國東北南部)的控制及穩固對朝鮮的統治。關東州租借地(旅順、大連)以及東清鐵路長春以南段(後來的南滿鐵路)均由日本控制,「關東軍」在內滿洲開始駐白種人殖民者的黃種人國家,達成修改幕末以來不平等條約的目標。然而,《樸資茅斯條約》承認俄國在庫頁島北部的權利,內容遠低於一些日本民眾期望,爆發了日比谷縱火事件。

日俄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goo.gl/VX7fsL
-------------------------------------------------
明石元二郎(1864年9月1日-1919年10月24日),號柏蔭,福岡藩出身,日本陸軍大將,台灣日治時期第7任總督,唯一一位於任內逝世及葬於台灣的總督

黒田藩士、明石助九郎的次男於元治元年在博多大名町出生。初入藩校修猷館(現・福岡縣立修猷館高等學校)就讀,後於1889年(明治22年)日本陸軍大學校畢業。1901年(明治34年)任職法國公使館陸軍武官。1902年(明治35年)轉任職於俄國公使館陸軍武官。

日俄戰爭中的情報作戰
明石(當時階級為大佐)於日俄戰爭中,由山縣有朋主持的參謀本部撥給當時金額100萬日圓,(當時日本政府一年的總預算約6億8千萬圓左右,一個臺灣工人日薪約是1圓)的工作資金,以策動俄羅斯革命。

1904年(明治37年),明石與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人列寧,在列寧日內瓦的住處密會。明石提出日本帝國基於公義,願提供鉅額銀錢,援助列寧所領導的共產主義起義運動。列寧一開始表示「此為喫裏扒外,背叛祖國!」,拒絕接受。明石則反駁:「羅曼諾夫的沙皇是斯拉夫人;你是韃靼族的加梅部落人。少數民族藉助友邦的力量,推翻暴君斯拉夫皇帝,怎能算是叛國?」這說辭說服了列寧,並使共產黨入主了俄國。

此外、他也對率領芬蘭的革命黨柯尼·希力亞客士(Konni Zilliacus),受俄國侵略各國的反抗人士、以及率領俄羅斯國內的革命政黨SR(社會革命黨)的Evno Fishelevich Azef等人進行資金援助、在俄羅斯國內的反戰、反政府運動火上加油,造成沙皇內憂外患,打擊俄羅斯繼續對日戰爭的決心。

明石的工作成績有:暗殺俄羅斯帝國內政大臣維亞切斯拉夫·馮·普勒韋、策動血腥星期日運動、戰艦波坦金號的叛亂等。明石的情報工作與後來俄羅斯革命的成功有很大關係。列寧亦提及此事:「真的感謝日本的明石大佐。想頒給他感謝狀。」

因此、明石在日俄戰爭中、從各方面計劃使俄國政情不安、因而難以繼續作戰、對日本的勝利作出貢獻。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參謀次長長岡外史說:「明石一人可抵陸軍10個師團」。此外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也說:「明石元二郎一人、其成果超越日本滿洲20萬大軍」。[1]

明石元二郎墓舊址(台北市林森公園)
台灣歷程

已廢除的臺灣鐵路管理局宜蘭線三瓜子隧道。隧道口匾額上的草書「至誠動天地」為明石元二郎題字[2]。
任內創立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將日本時代台灣最大規模的電力建設——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定案。同時,特別重視警察事務,改善警察的待遇並巡視地方6次,10個月內巡視全島各地,是歷任總督中罕見的紀錄。大興職業教育,並廣設各級職業學校。鋪設海線縱貫鐵路。

就任的翌年1919年(大正8年)明石因公務在回日本本土的輪船旅程中生病,後病逝於故鄉福岡,是唯一一位在任期中死亡的總督。死後遵照其遺言「如果吾身有任何萬一之事,定要葬於台灣」,遺體專程由福岡運來台灣,並葬於台北三板橋墓地(今林森公園),是唯一一位埋骨於台灣的總督,法名少林院殿柏蔭自得大居士。

1999年改遷葬於台北三芝福音山基督教墓地。

2006年東映製作之超級戰隊系列年度作品轟轟戰隊BOUKENGER的隊長冒險紅,其姓名延伸自明石元二郎。

評價
日本人對明石大佐的評論是:「沒了乃木希典大將,旅順也能拿下;沒了東鄉平八郎大將,日本海大海戰也能贏;但沒了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絕贏不了日俄戰爭。」[1]

概歷
1864年(元治元年)9月1日生於日本福岡縣。
1883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1889年(明治22年)日本陸軍大學校畢業
1894年被派至德國留學,1895年回國並擔任近衛師參謀。
1901年(明治34年)任職法國公使館陸軍武官。
1902年(明治35年)轉任職於俄國公使館陸軍武官。
1918年6月6日日本政府指派出任第7任總督,於7月22日到任並於該月2日升任陸軍大將。
1919年8月24日首任台灣軍司令官。
1919年(大正8年)10月24日病逝日本。
1919年遺體由日本福岡運回臺灣,葬於台北三板橋墓地(今台北市林森公園)。
1999年改遷葬於台北縣三芝鄉(今新北市三芝區)福音山基督教墓地。

明石元二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goo.gl/8Iy3Xm
--------------------------------------------
如果大家過去逛過二二八公園 的話,應該會記得在公園中有兩座鳥居。但最近幾年在公園內已經看不到了。

  因為他們被遷到林森公園,也就是過去的三板橋 日本人墓地,這裡才是兩座鳥居的原址。

  在日本葬禮中,若採神道教儀式者,墓前會設立鳥居,以區別陰陽空間。

  鳥居有大、小兩座,大鳥居主人為臺灣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小鳥居為其秘書官鎌田正威所有。(原二二八公園 解說牌認為是乃木希典母親所有)
  三板橋 在清代為兵舍,日人據臺後漸漸成為墓地,1896年,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之母葬於此地,遂成為日本人專屬墓地。光復後,大量來自舟山、海南島的居民在這蓋起了許多違章建築。1997年市政府拆除違建,這裡變成綠意盎然的公園,而明石元二郎之墳墓則遷到三芝,鳥居遷到二二八公園 。
  明石任陸軍大佐時,曾經幫助俄羅斯革命,使得俄羅斯成了共產國家,列寧還想頒發感謝狀給他,1918年來臺擔任總督。

  明石元二郎任內治績有:設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鋪設中部海線鐵路、開鑿東西橫貫公路、創立公設當舖等等。於西元1919年因重感冒回日本休養,病逝於日本福岡,後回葬臺灣。明石死後,繼任總督田健治郎為其建鳥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除了是唯一葬於臺灣的總督外,他也是個「全臺走透透」的總督。大家都知道蔣經國、宋楚瑜曾經全臺走透透、小馬哥曾經全臺「long stay」,殊不知這樣的行動,明石元二郎早幹過了。
  小鳥居主人為鎌田正威,立柱上刻有「昭和十年十月有志建之」字樣。

  幾年前曾經在某部落格文章中看到有網友發現「鎌田正威命奧都城」碑(也就是鎌田先生墓碑的意思)被棄置在中山捷運站附近水溝蓋旁,後來過沒多久有網友欲前往一觀時已經消失不見。

  至於現在的這個鳥居,不知道是如何考據為鎌田先生所有的,因為,當初在二二八公園 時,解說牌是註明為乃木希典總督之母所有。文史研究者片倉佳史認為此鳥居應該屬於乃木希典之遺髮與其母壽子合葬墓所有,因為乃木為「大將」依日本風俗,大將往生後具有神格,才能擁有鳥居,以鎌田之階級,應該不能配有鳥居。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鎌田1885年生,1910年來臺,先任職工事部事務官,1918年任秘書官,成為明石總督之左右手,1921年任職於臺灣總督府專賣局,1926年退職,後致力於推廣神道教,1935年逝世。

  大、小鳥居樣式都為神明鳥居,大鳥居笠木的部份看起來修補過。小鳥居較陽春,沒有龜腹,看起來似乎有被破壞的跡象。
  明石元二郎鳥居,是臺灣少數與總督本人直接相關的文物,確實有保存價值,也可算是臺灣經歷殖民統治的最有力證據之一。

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墓前鳥居 @ 樂風的民藝筆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ABHclK
--------------------------------------
日俄戰爭時,明石元二郎緊張又興奮的帶著鉅款搭乗火車,準備前往日內瓦(OR巴黎)策動列寧返回俄國發動革命,影集中他半信半疑的拆開包裹確認是否真有鉅款(當時日本全國總預算2億3,000万円,而本筆工作資金為100万円,半信半疑是日本政府在日俄戰後雖然戰勝但已無能力再應付另一場日俄戰爭,但資金不小,敵後工作難以核實,本筆資金實際上是撥付到英國日本大使館,而火車中倉卒應該是逃離聖彼得堡或斯德哥爾摩,戲劇中把兩個情結合一,更顯張力,100萬中殘餘27萬附明細繳回,其中短少100盧布係掉到火車廁所,即戲中飛出窗外一景),戲中明石那種大膽豪情令人印象深刻(對史實有興趣者可參考中山大學中文系溝上雄紀之碩士論文"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生平研究",該論文以明石在台期間政績為主),”坂の上の雲”的後半段要年底才繼續播放,司馬遼太郎的這部巨著實在是精采的叫人迫不及待想要一口氣觀賞完畢(明石的敵後功績號稱一個明石可抵十個陸軍師團,wiki的評論,日本人對明石大佐的評論是:「沒了乃木大將,旅順也能拿下;沒了東鄉大將,日本海大海戰也能贏;但沒了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絕贏不了日俄戰爭。」)(旅順要塞攻防戰後來由兒玉源太郎支援,他將在日本的岸砲拆解送到旅順攻防戰當作野戰砲使用,是戰勝的關鍵因素之ㄧ,而在203高地設置彈著觀測站顛覆戰砲專家的觀點,以拆解的岸砲大角度轟擊殲滅旅順港內俄國艦隊,使得海戰時俄國旅順艦隊無法和波羅迪海艦隊合一,也是日俄海戰勝利要素之ㄧ,而東鄉之所以被任命為海戰統帥,天皇說因為他命好運氣會比較好,而當時兒玉降格擔任參謀次長,日俄戰爭之際在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土間鋪設海底通訊電纜,使得日本海軍總部與各艦之間得以調度自如,互通訊息,也被認為是日俄海戰勝利的關鍵,另明石所策動的重大事件尚有三四起),時值七月中元,祭拜父親後順道拜訪位於旁邊福音山墓園的明石元二郎墓塚.
明石原葬於林森北路的三板橋日人墓園,據說有三百坪大,好一陣子這大小鳥居暫時安置在二二八和平公園,近日才遷回原址,不過有人提議,既然要重回原址,就應該放到原來的地點,據說偏移了一些,大鳥居即明石的墓塚前鳥居,旁之石碑記載原來墓塚處所,小鳥居為乃木希典母親之墓前鳥居(另有一說,這是秘書官鎌田正威墓前的鳥居),乃木的母親隨乃木到台灣來並葬於現址附近,乃木自裁後亦將一串頭髮葬於其母墓塚旁,乃木的頭髮沒聽說有重新出土?明石已遷葬至三芝福音山墓園,乃木母親則遷回六本木的青山靈園
現林森公園的遺址,只是鳥居上的題字早已面目全非
現福音山的墓塚
福音山的明石墓塚,當然不到三百坪,勉強接近三坪吧,且與台灣人士摩肩擦踵當鄰居,明石是返日述職時死於故鄉福岡,但死後葬於台灣的願望似乎確實向兩三個人提及,而是否真的是所謂"護國護民?or鎮民"則無法證實,恐怕旁人臆測或編造成分居多

十年作客轉忘家,西水歐山孤劍斜,路入台灣波影靜,春風初億故園花
這是明石從歐洲返日經台灣時所做詩句
另描述在歐洲工作時的詩句則有
雙靴音重刺名關,孤杖影寒亜虜山,今夜不知何處宿,明朝晴雨喜憂間
不管喜歡日本的或痛恨日本殖民過台灣或侵略中國的,這是一位在近代歷史上掀起大波瀾的"大"人物長眠之所.歷任日本總督中另一位兒玉源太郎(228公園的台灣博物館原為兒玉,後藤紀念館,228公園和台中公園也有兒玉的雕像,不過都不見了,228雕像的基座還在只是上面的雕像被置換了,博物館內的雕像似乎還在,放在倉庫某處),也是足以改變世界歷史的人物,只是這兩位我個人認為有可能改變世界歷史的人都算英年早逝

日俄戰爭時日本的旗艦"三笠艦"目前艦身部份放置在橫須賀美軍航母停放碼頭的對面紀念公園,二次大戰結束時,俄國極力爭取要破壞三笠艦紀念公園,以雪前恥,日本的國恥或許不多,廣島,長崎的原爆紀念區應算是,黑船來航而開放門戶定約地的下田了先寺應該也算,福岡漢委奴國王印應該也算,不過這些都被保存下來,也沒受到一點破壞,而每次的國恥都使得這個國家奮發上進,這倒是難得,不過這次東北大地震後好像看不出日本可以走出來的樣子
明石在台灣的另一個遺跡是今三貂嶺車站附近舊宜蘭線鐵路三瓜子隧道上所提的"至誠動天地"匾
明石元二郎的長男明石元長(日本貴族院議員,在台灣小學畢業)在38年政府撤退到台灣時,得知根本博(原陸軍中將,中國北戰區司令官)欲報答蔣中正沒把他列為戰犯之恩,當國軍節節敗退時,即已研擬好一連串的計畫要協助國軍,明石元長研究計畫後,為將根本博等8人送至台灣,到處奔相募集資金,安排行程(當時日本為美軍佔領區,此類活動無異挑戰最敏感神經),最後根本博8人從宮崎縣延岡市搭乘小船歷經14天(有說一個月)偷渡到台灣,上岸隨即被逮捕,被關2周的期間,隨時有被處死的覺悟,後來參謀本部在不可置信的情況下探視根本博等人,並隨即投入古寧頭戰役(據說有兩天一夜在最前線實際指揮),之後繼續擔任國軍軍事顧問,協助防務,戰略以及教育養成,被認為是金門各戰役的功臣,此事跡收錄於「この命、義に捧ぐ」(集英社刊),國防部在2010年正式承認此段歷史,明石元二郎的孫子明石元紹(元長的長子)亦曾來台出席古寧頭戰役紀念會,所以明石三代和台灣的淵源亦是富有戲劇性,這位生前和台灣緣分只有短短兩年不到的總督,現在則已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了
後記,依[世界の歴史を変えた日本人ー明石元二郎の生涯】清水克之,桜の花出版,的資料,明石可能在視察花東時疲憊受寒(事值西班牙大流感期)而致病倒,當時明石一天之內從大武走浸水營古道出屏東。
有關葬於台灣之決定,前一年,明石返日洽公時曾與民政長官下村宏到鎌倉臨濟宗的明月院一遊,當初曾開玩笑的談到葬身之所,但下村判斷純屬玩笑話,而辭世返日養病前交代的"この亡骸は必ず台北に葬る"則是慎重的遺言,但當時下村考量墓地時也曾考慮葬於圓山臨濟寺後山,最後則選定林森北路的三板橋墓地,而明石應屬禪宗,遷葬時卻葬在基督墓園,不過依其個性應該不會在意。
而所謂"鎮國、護國"之說,應該是下村一篇"東門官邸の一夜"回憶文中,下村的"....長く護国の土...."吧,台灣、中國祖國、日本,這歷史情結,導致大家對相關用語敏感到不行,以前同事說他父親老是抱怨,"我生出來就是日本人,讀書時也理所當然是日本人,怎麼哪一天說我變成是中國人了,祖國或殖民地人民,對每天生活過日的普通老百姓而言似乎太過深奧,不過好像也不是我們才這樣,連林來瘋,美國議員見馬先生時也要提醒馬先生,林來瘋是美國人,而大陸說,林來瘋當然是中國人啊,這種事很無聊,但到了李登輝身上可就事情大條了

明石元二郎今昔墓園 @ Walk by Faith not by Sight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pgQBvW


再見總督/明石元二郎
1919明石總督因公務返日時 病逝於故鄉福岡縣
遺言「如果吾身有任何萬一之事定要葬於臺灣」
靈柩返臺後 繞行臺北市街道 數千軍民伴隨哀悼
照片位置約為現今臺北市重慶南路衡陽路口
繞行市區後最終在新公園內舉辦追悼式
之後靈柩再下葬於臺北市三板橋公墓內
「明石元二郎」
https://m.youtube.com/watch?v=6bgYe4aWeCM
(2) 帝國の臺灣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ESzH7X

279388950_358499329568850_3046698852010242902_n
------------------------------
1997明石元二郎棺木出土影像
前幾日福岡市舉行明石元二郎紀念碑揭幕式
媒體報導簡述明石元二郎一生功績
臺日許多人才知道明石元二郎曾為臺灣總督
也才知道他是唯一下葬於臺灣的總督
照片為1997年臺北市中山區14號公園用地
於明石元二郎孫子明石元紹見證下棺木出土
據說為全檜木打造的棺木完整未腐
家屬遵照明石元二郎總督遺願續葬臺灣
1999年遷移至三芝福音山基督教墓園
攝影/張良一拍攝

279214333_357915276293922_3638923495766342586_n
4月23日,在日本福岡縣福岡市東區的筥崎宮外苑前,舉行了第七任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1864-1919)的紀念碑揭幕儀式。
福岡是明石的家鄉。這個記念碑本來是為了紀念明石去世一百年開始修建的,因為疫情,揭幕式推遲到了今天。很多台灣的企業家也為修建紀念碑捐了款,但也因為疫情,沒辦法出席。
明石曾被稱為日本歷史上最有名的間諜之一。據說他精通英語、德語、法語、俄語,曾在法國、俄國、瑞典等各個駐外使館擔任武官,除了在當地搜集情報,也運用參謀本部交付的鉅額資金,在後方支援並煽動俄國革命,致使俄羅斯王朝陷入混亂,難以繼續和日本開戰,為日本立了大功。
當然,後世的作家們撰寫明石的傳記時,難免有一些添油加醋的成分。有學歷史的朋友後來考證,在很多書本上流傳的「明石傳說」很多不是史實。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個多世紀前,在日本和俄羅斯全面對立的時刻,明石是一個活躍在最前線的風雲人物。今天,日俄再次因烏克蘭問題對立的時候,日本立碑紀念明石,有了一番新的意義。今天的日本,需要像明石這樣胸懷天下、足智多謀的軍人。
1918年,他成為了第七任台灣總督。在不到兩年的任期中,他推動了電力、鐵路、公路等的發展,為台灣的經濟建設做出一定的貢獻。
上任第二年,明石在回日本出差途中病逝於福岡。他在病重得知自己來日無多的時候,曾再三强調「請一定要將我葬在台北!」並透過部下取得了母親和家人的同意。
日俄戰爭英雄明石的遺體被運回台灣時,成為了日本全國矚目的大新聞,大大的提高了日本社會對台灣的關心。可以算是作為總督,明石為台灣做的最後一件事情吧!
明石葬在了台北三板橋日本人墓地(現南京東路一段附近),成為了唯一的一位葬在台灣的日本人總督。
作為一個外來政權的統治者,我想,很多台灣人對明石的感情是複雜的。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和後來兩位至今不願意在台灣下葬的統治者不一樣,明石應該是愛台灣的。
(2) 帝國の臺灣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ESzH7X

279143542_167791202343456_1082914914208305938_n (1)279089860_167791219010121_2895922042000725702_n (2)


2022-03-08_070255

小林清親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勝利後天皇抵達新橋站的插圖(外泉新橋 stēshon gochaku no zu)
1895年
小林清親 
Kobayashi Kiyochika | Illustration of the Arrival of the Emperor at Shinbashi Station Following a Victory (Gaisen Shinbashi stēshon gochaku no zu) | Japan | Meiji period (1868–1912)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https://bit.ly/3J4GsEQ

2022-05-25_0922222022-05-25_092406

小林清親(1847年-1915年)是日本浮世繪畫家、版畫家。出生於江戶[1]。主要作品『小梅曳船夜圖』『東京新大橋雨中圖』『銀座日報社前』『內國勸業博覧會瓦斯館』『九段坂五月夜』小林清親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8jjcWO
Kobayashi Kiyochika - Wikipedia https://bit.ly/3lG5EY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